You are on page 1of 3

鋼琴作品常用體裁名稱及曲式

鋼琴曲歷史介紹:18 世紀出現了以斯卡拉蒂、巴赫、亨德爾為代表的古鋼琴音樂興盛時期;19 世紀以海


頓、莫劄特、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完成了古鋼琴音樂向現代鋼琴音樂的歷史轉變,是鋼琴史
上最偉大的發展時期;緊接著出現的就是 19 世紀到 20 世紀初歐洲新興的浪漫主義樂派的鋼琴音樂發展
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有卓越責獻的作曲家。繼古典時期特別發展的鋼琴奏鳴曲之後,這一時期又出現多種
多樣體裁的作品,即使是練習曲也有它的創新,成為音樂會的演奏曲目。19 世紀末、20 世紀初以來,鋼
琴音樂中出現了不同的流派,比如德彪西的印象派、拉赫瑪尼諾夫的晚期浪漫派、勳伯格的十二音體系等
等.
一、卡農曲(canon)
這是一種複調音樂。卡農曲運用卡農手法寫成。卡農手法是指一個聲部模仿另一個聲部的旋律,各個聲部
依次先後出現,上下、高低交疊進行。卡農曲有二部、三部、四部,以至無數聲部。精確模仿原旋律的卡
農稱“嚴格卡農”,改變音程關係或有其它變化的模仿稱“自由卡農”。卡農曲出現於 13 世紀,後人常
採用古代曲調作為卡農曲的主題,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等。現代鋼琴小品中出現的“小卡農曲”,
多為孩子們練習所用。
二、賦格曲(fugue )
又稱“遁走曲”,是複調音樂中最複雜而嚴謹的曲式。它以一個簡短、富有特徵的旋律主題為基礎,這個
旋律先由一個聲部奏出,其餘聲部依照一定的規則依次模仿。賦格曲包括主題、對題、答句、插句等幾個
組成部分,結構通常分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再加一個結尾。賦格曲的種類除嚴格賦格曲外,還有自
由賦格曲和小斌格曲。巴赫創作的前奏曲與賦格曲聯合成套的作品《平均律鋼琴曲集》 ,使斌格曲的發
展達到了成熟與輝煌的頂峰。
三、創意曲(invention)
一種自由對位式的短曲,由某一個動機即興發展而成。巴赫創作的二部、三部《 創意曲集》,鋼琴複調
練習曲。
四、變奏曲( variation )
以某個主題為基礎,運用各種不同的手法多次變化奏出主題,這種樂曲稱為變奏曲。變奏曲的結構佈局是
先奏出主題音樂,緊接著是它的第一變奏、第二變奏、第三變奏,還可能有更多次的變奏,直到結束。巴
赫、亨德爾、貝多芬、勃拉姆斯、海頓、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都著有變奏曲。變奏曲除作為獨立的樂曲外,
也可用作奏鳴曲的一個樂章。亨德爾古鋼琴組曲中的《快樂的鐵匠》 ,就是為人們所喜愛的變奏曲。
五、小步舞曲(minuet )
是一種起源於法國的土風舞曲,燈世紀傳入宮廷,流行於歐洲貴族社會。這種舞曲速度徐緩、風格典雅,
採用三段體結構,三拍子節奏。17 、18 世紀開始逐漸與舞蹈脫離關係,常用作古典奏鳴曲成交響樂曲中
的樂章,亦可作為獨奏曲演奏。著名的作品有莫劄特的唐喬望尼小步舞曲、貝多芬的 C 大調小步舞曲等
等。
六、練習曲(etude )
這是一種專門為訓練某方面的演奏技巧而設計的樂曲。它包括兩種類型:純屬技巧訓練的傳統練習曲和既
有嚴格的技巧訓練、又具較高藝術的音樂會練習曲。奧地利作曲家、俐琴家卡爾.車爾尼為鋼琴系統教學
創作的練習曲作品 599 、849 、299 、740 等是前者的代表作。波蘭鋼琴家蕭邦創作的二十七首鋼琴練
習曲,在有相當難度的技巧訓練中,融進了深刻的思想內涵、鮮明的音樂形象,是音樂會練習曲的典範之
一。他的《革命練習曲》、《 黑鍵練習曲》 等等,至今深受著人們的喜愛,是音樂會中保留曲目。
七、進行曲(march )
進行曲原是舞曲中的一種。在古希臘的悲劇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多用在群眾出場、退場的音樂。燈世紀以
後,進行曲主要指管樂器演奏的樂曲。開始,進行曲主要用於軍隊,以激奮人心、鼓舞士氣。以後,進行
曲漸漸進入音樂藝術領域,陸續出現更多的婚禮、喪禮、凱旋、慶典的進行曲。進行曲後來被用於歌劇、
組曲、鋼琴套曲之中。著名的進行曲有威爾第的歌劇《阿依達》 中的《 大軍隊進行曲》 、貝多芬《 英雄
交響曲》 中的《 喪禮進行曲》 、莫劄特人大調鋼琴奏鳴曲中的《 土耳其進行曲》 、舒柏特的《 陸軍進
行曲》 等等。
八、奏鳴曲(sonata )
奏鳴曲是一種由三至四個獨立樂章構成的大型器樂套曲。其第一樂章由奏鳴曲式構成,為快板樂章,第二
樂章為抒情的慢板樂章;第三樂章通常為中速的舞曲;第四樂章常用快速的迴旋曲。第三樂章常常可以省
略。第一樂章的奏鳴曲式分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三個主要部分。呈示部主要由主部和副部兩個在情緒,
相互對比的部分構成。貝多芬創作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是這類作品的傑作,其中“悲槍”、“月光”、
“黎明”、“暴風雨”和“熱情”尤為著名。小奏鳴曲〔 sonatina 〕 一般指比較短小、技術不很複雜的
奏鳴曲而言。作曲家克雷門蒂、庫勞、海頓都創作有許多為人們喜愛的小奏鳴曲。
九、協奏曲(concerto )
鋼琴協奏曲是指由獨奏樂器鋼琴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的一種大型作品。樂曲通常包含三個樂章,即第一樂
章:快速的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抒情的慢板,第三樂章:迴旋曲或變奏曲。作品中出現有鋼琴的華彩樂
段,展示獨奏家的高度技藝,構成全曲的高潮部分。莫劄特、貝多芬、蕭邦、柴科夫斯基、李斯特等都創
作有膾炙人口的鋼琴協奏曲名著。例如貝多芬的 E 大調“皇帝”鋼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
曲、李斯特的 E 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的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等等。
十、圓舞曲(waltz )
這種舞曲原來是奧地利北部的一種農民舞曲,多為緩慢的三拍子。17 、18 世紀流入宮廷後,速度逐漸變
快。到 19 世紀,它作為一種舞曲形式得以大發展,主要應歸功於維也納作曲家約瑟夫· 蘭納、老約翰· 施
特勞斯以及小約翰· 施特勞斯。現代圓舞曲大多指由這些作曲家創立的維也納式的圓舞曲,其速度多為小
快板,旋律輕快、明亮、熱情奔放。著名的圓舞曲有蕭邦創作的十五首,勃拉姆斯創作的十七首,以及柴
科夫斯基的《花之圓舞曲》 ,約翰· 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 、《春之聲》 、《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等等。
十一、即興曲(impromPtu )
早期浪漫派作曲家舒柏特等創立的一種鋼琴小品的體裁。樂曲帶有即興創作的特點,結構短小、精練,每
一首都有鮮明的意境。著名的即興曲有舒柏特的 a 小調即興曲,蕭邦的 A 大調、B 大調即興曲等。
十二、前奏曲(Prelude )
在 15 世紀及 16 世紀初,這是一種形式自由的鍵盤短曲。17 世紀以後,作曲家將它編入組曲中,作為組
曲的序奏;又與賦格曲結成一體,組成“前奏曲與賦格”的形式,代表作曲家有亨德爾、巴赫等。18 世
紀後,前奏曲開始成為獨立的樂曲,在音樂會中演奏。蕭邦、斯克裡亞賓、拉赫瑪尼諾夫、德彪西、肖斯
塔科維奇等作曲家都創作有相當數量的前奏曲。著名的前奏曲有蕭邦的 b 小調前奏曲《雨滴》、拉赫瑪尼
諾夫的耘小調前奏曲等。
十三、迴旋曲(rondo )
這是一種由一個主題及多個插部反復交替出現而構成的樂曲。其結構特點可用這樣的公式表明:A 十 B +
A 十 C ( A 代表主題,B 、C 代表插部)。這種形式可作獨立的樂曲,也可作為奏鳴曲、交響曲或協奏曲
的末樂章。海頓的《匈牙利風格迴旋曲》 、韋伯的《華麗的迴旋曲》及莫劄特的《小調鋼琴迴旋曲》等
都是這類作品的佳作。
十四、波爾卡舞曲(polka )
這種舞曲於 19 世紀 30 年代起源子波希米亞,是一種快速的二拍子的捷克舞曲。它很快在歐洲和美國流傳
並風行一時。它的曲調明快、輕巧而熱情,節奏鮮明,強音往往在每小節的第二拍上。卡爾· 漢斯的《 森
林波爾卡》 及拉赫瑪尼諾夫的《 義大利波爾卡》 就是十分有代表的樂曲
十五、組曲(suite)
是指由若干短曲連成一體的鋼琴曲或管弦樂曲。組曲分舞樂組曲和情節組曲兩大類別。舞樂組曲又稱古代
組曲,多採用同一調*的各種舞曲連接而成。巴赫創作的《法國組曲》 和《英國組曲》 就是十分典型的舞
樂組曲。情節組曲又稱現代組曲,它不限於由舞曲組成,樂曲的數目也沒有限制,話劇的配樂以及舞劇音
樂的精彩部分,神話、傳奇、兒童故事等都可以作為組曲的題材。舒曼第一個將獨立的鋼琴小品貫穿成不
可分割的藝術整體,寫成了《狂歡節》 組曲,是這一形式的代表作之一。著名的鋼琴組曲作品還有舒曼
的《童年情景》 、穆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 、柴科夫斯基的《四季》等等。
十六、敘事曲(ballad )
是指 19 世紀和 20 世紀的一種抒情、浪漫並富有一定戲劇的鋼琴作品.有的敘事曲篇幅相當長。蕭邦是創
作敘事曲的先驅,寫有四部成功的作品,其中以他的 g 小調第一敘事曲尤為著名。

十七、無詞歌(song without words )


這是由德國作曲家孟德爾松創立的富有特色的鋼琴小品體裁。作品的結構和演奏技巧都不十分複雜,樂曲
旋律富於歌唱*、抒情*。口德爾松創作出版了八集共四十八首《無言歌》,其中有以《威尼斯船歌》為題
的三首、《春之歌》則是最為著名的。
十八、馬祖卡舞曲(mazurka )
這種舞曲 16 世紀起源於波蘭東部馬祖維亞地區的一種古老的、鄉土氣息很濃的民間舞蹈。18、19 世紀後
傳入德、英法等國。它是一種中速到快速的三拍子舞曲,與一般圓舞曲不同的是常在第二或第三拍上出現
節奏重音,重音強烈而多變。作品的音樂情緒基本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明朗、歡快的,另一種則是傷感、
憂鬱的。蕭邦一生從未間斷過馬祖卡舞曲的創作,創作有五十~首這種舞曲,並使其得以在全世界廣泛流
傳。他的 B 大調馬祖卡舞曲、a 小調馬祖卡舞曲等都是為人們喜愛的鋼琴曲。
十九、波洛奈茲舞曲(Polonaise )
又稱波蘭舞曲。它同馬祖卡~樣,也是波蘭主要的民族舞蹈音樂,不同的是馬祖卡主要流傳於鄉村,而波
羅奈茲是流行於貴族宮廷的古典舞蹈。它的節奏莊重,中速,三拍子。蕭邦是這類作品的代表作家,他創
作有二十首波洛奈茲舞曲。蕭邦的波洛奈茲舞曲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已超出了舞曲體裁的範圍,具有史
詩般的豐富內容和複雜的結構形式。他的《 A 大調波洛奈茲舞曲》 、《 牡小調波洛奈茲舞曲》 都以濃鬱
的民族風格和英雄凱旋的音樂形象及其愛國主義的思想而聞名於世。
二十、夜曲(nocturne )
一種形式自由,格調高難,充滿浪漫色彩的器樂短曲。傳說最早起源於 18 世紀英國夭主教教會的晚禱歌
調。英國作曲家約翰.費爾德首創了這一體裁的鋼琴曲。蕭邦又在這一基礎上作了重大的發展,他共創作
有二十一首夜曲。其中大多數都是在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膾炙人口的曲目。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義風格,
常出現華彩*的裝飾變奏,節奏自由,藝術手法豐富細膩,蕭邦的。小調夜曲還具有比較強的戲劇*和深刻
的思想內容,已超出一般抒情小品的範圍。著名的夜曲作品有蕭邦的 G 大調、c 小調夜曲等.
二十一、狂想曲(rhapsody )
原文來自希臘文,為“史詩”之意。這類樂曲一般氣勢宏大,表現重大的題材,結構較為自由。李斯特寫
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震動了世界樂壇,被稱為匈牙利民族樂派奠基的作品,其中尤以第二首、第六首
匈牙利狂想曲在世界樂壇上享有盛譽。李斯特的狂想曲作品不論在演奏技巧上,還是在樂器的表現力上都
有突破和創新,推動了鋼琴演奏藝術的新的發展。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拉戚爾等作曲家都寫有著名
的狂想曲。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