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欧阳竟无先生的法相学

游侠
中国近代治佛学者都推欧阳竟无先生为法相学一大家,其实,先生之学并不限于法相。
他毕生钻研佛学,展转深入,主张佛学须彻上彻下融于一贯,反对各执所宗而偏谈全局。尤
其重视知法知义,对印土各家之说,必究其本义,观其会通,期得全面性的理解。到了晚年,
他融贯般若、瑜伽,汇归于涅槃,提出“宗趣唯一无余涅槃,法门无量三智三渐次”与“佛
境菩萨行”之说,并依染净之请教之义,立唯识、唯智、涅槃三学(三学诠以涅槃三德,以
舍染为解说义立唯识学,以舍染取净为般若义立唯智学,以取净为法身义立涅槃学,见《内
学院院训释释教》),以整然的体系来讲明佛学,自成一家之说。即就法相学而言,剖析抉择、
指明关键,独阐此学之真,其所发挥,多有前人所未道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我觉得有如下
这几点。
首先,欧阳先生指出法相法性是一种学,纠正了一般人对于法相一词的误解。中国佛学,
自中唐以来,一向视大乘有所谓法性和法相两大宗的对峙,其意乃指龙树、提婆与无著、世
亲两系之学,从这样的看法来理解法相,实在是一种误会。欧阳先生认为教止是谈法相,龙
树、无著所阐说的并无性、相之分。泛谈法相,可以从理和教两方面来看。就理而言,法相
的范围至广,其所指相当于佛法的全体,这可以龙树和无著之说为证。龙树的《大智度论》
卷二说:“如是我闻是阿难等佛大弟子辈说,入佛法相故,名为佛法。 ”无著的《大乘庄严经
论》卷一说:“佛语有三相,一者入修多罗,二者显示毗尼,三者不违法空。”此三相,在凉
译坚意的《入大乘论》卷上,亦称之为三法印,其第三不违法空,即云“不违法相” ,可见
法性法空都是法相。是故法相是总,大小乘空等义门都只就法相的一分而言。都不违法相,
即都入佛法相,都归趣于涅槃,这是在道理上可以肯定的。就教而言,经律论三藏都关涉法
相。经,是佛法相,佛依自证境界有所建立,都谓之法,而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形容,则无往
而非相,故佛所说教莫非法相。律,是入佛法相的方便,佛于临涅槃时反复说律,即示律特
与涅槃相应。论,解释佛说,即依阿毗达磨法门分别类治法相。经开示法相,入经之律和类
治经律之论,都不出乎法相之教,都归趣于涅槃,亦可见理和教是相通的。至于谈法相之义,
则有实相和相貌之别。通途以自性为实相,差别为相貌,实则总相别相都有其自性和差别,
彼此所诠互相错综,亦不能作截然的区别。龙树所著书都谈实相,不只是谈空,此实相即是
法相。《大智度论》卷六,举十喻解诸法空,以幻喻无明相,焰喻男女相,水月喻人我相,
虚空喻法我相,响喻语言相等等,都是讲法相。无著述弥勒之说,主善取空,穷其究竟亦谈
法性。《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说,“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 ,并
指出离言自性是“无分别智所行境界,当知即是胜义自性,亦是法性” 。于此更可见两系学
说是一贯的。只是龙树、无著,先后所处的时地不同,所对学说有异,故所阐说有疏密详略
之殊。无著之学虽祖述弥勒,而立说亦遥承龙树。世亲解释《辨中边论·相品》初二颂,即
称“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顺《般若》等经” ,何得更成对峙。至于两系末流立义有争,
亦只是观行层次上的分歧,并无性相的界划。从广义来看法相,法相法性是一种学,这是理
解法相应有的基本认识。
其次,欧阳先生辨明唯识、法相是两种学,对于向来混为一谈的两门义学,作了精密独
到的分析。印土佛家学说发展,到了瑜伽学系,其立说旣通摄三乘,广详法相,同时更诠大
简小,特阐唯识,两学并行。此系学说传入中国以来,唐代玄奘师资一系特多阐述,旧总称
为法相宗,则混唯识和法相为一,未免失之儱侗,作为学说思想来研究,应加辨析,以见两
种学各别精义之所在。欧阳先生认为弥勒学的主要内容,即在发挥唯识与法相二事。就思想
之发展言,则初但法相,后创唯识。弥勒说《瑜伽师地论》 ,于《本地分》中详诠法相,于
《抉择分》乃阐唯识。欧阳先生在《瑜伽师地论叙》上,就唯识法相相对互观,举出对治、
造释等十义,分析其为两种学。一者对治外道小乘执心外有境建立唯识义,对治大乘恶取空
偏向建立法相义;二者由说缘起建立唯识,由说缘生建立法相;三者约观行实践建立唯识,
约教相境事建立法相;四者约能变义建立唯识,约所变义建立法相;五者有为无为一切法约
归一识,约义是唯识义,以一识心开为万法,开义是法相义;六者谛察一识才生四识互发,
而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五相因果交相系属,亦可说开义是唯识义,谛察法相虽万
法生而各称其位,法尔如幻,任运善巧宛然若一,亦可说约义是法相义;七者了别义是唯识
义,如如义是法相义。八者理义是唯识义,事义是法相义;九者流转真如、实相真如、唯识
真如义是唯识义,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义是法相义;十者古阿毗达磨
谈境多标蕴界处三法,瑜伽谈境独标五识身地、意地,是故今义是唯识义,古义是法相义。
后更在《瑜伽真实义品叙》上就所被机、正智、论议等六义,再加以分析。诸如所被机,唯
识只对五种姓中之不定种姓及大乘种姓,而法相则五种姓齐被;如正智,唯识虽净唯是相应
而非即智,法相则依他具二分,染分是妄心分别,净分是正智;如论议,唯识有五不判,法
相即无不谈;如三世,唯识谈种子变似三时,法相对因果而谈过、未;如六根,唯识入果位
六根互用,法相则虽相网而仍不可乱;如涅槃,唯识对自性涅槃谈无住,意在简小,法相普
被,则有余、无余二种涅槃以为其果:指出唯识有所简,便有所略,法相具谈,罄无不详。就
原则而言:是法平等曰法相,万法统一曰唯识,二事可相挕而不可相混,亦复不可相乱。就言
教根据上说,《楞伽》和《密严》两经都立五法三自性的法相义,又立八识二无我的唯识义。
《密严经》还特别指出,两义之立是“衡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镜”的“最胜之教理”,决
不可混而为一。更就瑜伽学系造大乘法释的体裁说,依无著根据《瑜伽师地论·释摄分》刊
定的法则,谓略由三相,一由说缘起,二由说缘所生法相,三由说语义。此中缘起阐本转种
子是唯识义,缘生详三性一切法是法相义。缘起义是深义,缘生义是广义,德义格式亦复不
同。如《摄大乘论》建立唯识学,论内谈境、行、果,处处针对声闻乘来显示大乘的殊胜,
故适用尊胜深义,如《辨中边论》建立法相学,通摄三乘莫非是法,于境则染净有无称法而
谈,各有其真实,大小行、果,胜劣备举,以见其广大,故适用平等广义。又《摄大乘论》
依十相殊胜殊胜语赅摄大乘,这是以少摄多,以统摄散;《辨中边论》立虚妄分别有,则有
染有净,普能决了三乘法而不局于一边;都可就其题名而知其体裁事义之非一。瑜伽学系造
大乘法释的传统如是,二义相摄亦不可混乱。一九一九年,章太炎撰《内学院缘起》 ,说欧
阳先生“尝言唯识、法相,唐以来并为一宗,其实通局、大小殊焉。余初惊怪其言,审思释
然,谓其识足以独步千祀也。 ”他对欧阳先生治学精到的成就,作了很高的评价。从两种学
的对比上来讲明法相学的特征,确是欧阳先生对此学的一项重要发挥。
复次,欧阳先生认为法相为教海众义所聚,方便善巧,道理究竟,曾提倡研治佛学,先
从此入。他对于此学的典据、体系及其精义,都作了扼要的指点,也为此学之研习开辟了趋
入的途径,其说散见于《法相诸论叙》。举要而言,法相之学渊源于阿毗达磨,展转会萃,
大成于《瑜伽师地论》。至此学之明确建立,可说胚胎于《五蕴》,抉择于《集论》,根据于
《中边》,而张大于《杂集》。谈法相体系,则《阿毗达磨集论》八品的结构可作为代表。旧
传无著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而造《集论》 ,法相纲领,
此其典型。《集论》以蕴、界、处三科为宗,前《本地分》四品明三科体,依品次,初本其
体为三法品,次充其体为摄品,次顺其体为相应品,次得其体为成就品,都属于境这方面。
后《抉择分》四品明三科义,依境起行,先抉择共行为谛品,次抉择共、不共行为法品,次
抉择由行得果为得品,更抉择慧解利他法门为论议品。研习法相,善三科法,能于一切现境,
随其所乐,心易安定,于所缘境无不如量,正慧增长,舍离计执,速入无我,是为止观利益。
善三科义,思择决定,于诸异论知所辨别,立破无难,是为论议利益。论汇集经中所有可资
功行诸法义,依类组织,方法至为缜密,故体系特见严整。谓法相学根据于《中边》者,以
《辨中边论》叙七品以诠瑜伽法相,特明依他起性之非真有、非全无,立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的中道义,其所阐说尤极善巧。法相谈一切法,赅染与净。净法是有,染法亦应是有。法界
法尔有如是真,增益固不得;法界法尔有如是幻,损减亦不得。立教依于染净,设无染净之
境,何得有于行、果。唯其有染,斯有缰缚,乃有解脱,染去净存,是谓之教。法相安立三
性以衡量一切法,理兼空有,而克实唯诠依他起性。法尔有如是虚妄分别,遂法尔必如是施
设善巧。于依他起上若复起执,是为遍计所执,不复起执为圆成实。是故依他起非无如遍计,
非有如圆成,而亦有亦无系于一法。准此谛察心心所法(三界心心所法是虚妄分别) ,则具
见、相两分作用谓之识,于此夹杂了能、所二取谓之乱识;乱识属于染,即所谓染分依他,
乱去存净,即所谓净分依他,如是遍计、圆成二性,亦即依依他而显。虚妄分别法上,其一
分是无,谓之二取,一分是有,谓之空性。旣有空性,而又二取相应,是故说:心性本净而客
尘烦恼所染,因此说它是妄、是幻、是乱。知相应杂染而不为所转,是谓之灭。灭则空性净
心朗然呈露,是谓之解脱。若染法无有,则旣无所灭,亦无所存,无障无真,无修无失;若
说实有,则不能转舍,不称所缘。若不立虽有而唯是幻的虚妄分别,则无能取、所取而有二
取之无的空性亦无从诠表。如是安立因缘幻有之依他起,以之为诠表染净空有之枢纽,道理
究竟,最为善巧。是故依他如幻,百义权舆,许有杂乱识,遂有如是事,所谓六善巧事、三
杂染事、三界事、五位事、十度事、十地事、三十七菩提分事、二十七圣事、十八不共佛法
事,如是诸事无量无边。然复应知,诸如是事有而不真,惟是虚妄,犹如幻、梦、光影、谷
响。又复应知,诸如是事虽是虚妄,然有相在,而非是无。若能如是观诸法实相,则能所二
取、增减二见皆不复转。是故法尔尘刹,法尔寂静,法尔功德,法尔涅槃。是故初学思惟观
察法义,应先了此,则于法相方便善巧。《辨中边论》首叙相品,九相诠妄以立染,五门诠
空以立净,是为法相根本所依。次依染以辨障,依净以辨真实;次辨行、果;最后抉择正行
明别果,以辨无上乘作结。此中辨障品并诠烦恼、所知二障,通解三科,旣不同于声闻之但
诠烦恼障,限于有支缘起,惟是生死;也异乎唯识之对所知障特诠阿赖耶,着重自性缘起,
必扶种子,而是以说受用缘起,明显现行为其特征。辨真实品则依法相谈相一切如量的精神,
总结了以前关于真实的说法,列举十种真实。其第一种是能显,以三自性为根本;次九种是
所显,包括三相、四无倒、四谛、二谛、二极成、二障断、五法摄三性、七真如、十善巧诸
真实,此都与佛法的根本义有关。这些义理,都是法相学的重要内容,故《辨中边论》诸义,
遂成为此学的根据。在抉择法相典籍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即欧阳先生更就《瑜伽师地论》
的菩萨地内,提出《真实义品》一品,并为作叙,陈说十义,示其纲要,以之为研习法相的
入门要典。他尝说,治唯识学可以《百法明门论》为梯阶;治法相学则以《大乘五蕴论》为
梯阶。同时觉得,《百法明门论》对于八识二无我的唯识义有了赅简的诠释,而《大乘五蕴
论》对于五法三自性的法相义却完全没有谈到,是一个空白。为了便利初学,他特地就《瑜
伽师地论》的《本地分》和《抉择分》内,辑出《真实义品》来作补充。此品《本地分》,
就所知障净智所行的最胜真实作五门分别,着重广明离言自性,联系菩萨乘的根本精神和实
践原则,极关重要,《抉择分》则多门分别五法三自性,辨析尤其详尽,故此品所详不只是
法相的基本法义,亦为大乘佛学精义之所在。欧阳先生在《瑜伽真实义品叙》内,本着法相
析义入微的厘然不可混乱的精神,申说到真如与正智非一、真如无为不受熏、无明有体非是
明无,及缘起通有漏无漏,如来无执而现其妄诸义。以后,他更进一步依此诸义,对于《大
乘起信论》和《楞严经》作了辨似的分析(其说略见于《唯识抉择谈》)
,因而引起了关于《起
信》和《楞严》二书真伪问题的讨论,从此形成了研究上探究源委、存真求是的风气,这对
于中国佛学研究新途径之开辟,是直接地起了积极的启发作用的。
《现代佛学》1962 年第 05 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