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4

四 川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作 目 四 念 处 研 究

者 哈 磊 完成 日 期 2 004 年 3 月

培 养 单 位 道教 与 宗教 文 化 研 究 所

指 导 教 师 陈 兵 教授

宗教 学

了杯 户
户口 月一
.
乙‚

州T 九 刀 l叫 中 国 佛教

授 予 学位 日 期 年 月 日
《四 念处 研 究 》 之 提 要

: :
博 士 研 究生 哈 磊 指导 教师 陈 兵 教 授

作 为释迩 牟 尼 亲 口 所 传 的 禅 法 四念 处 是 大 小 乘佛 教都极 为重视 的 一 种 修 行


‚ 、 、 、 ‚

方 法 它 以佛 教 的特殊 智 慧观 照 身 受 心 法 从 而 达成对佛法 的体 证 及 痛 苦
。 。

的止 息 具 有 十分持 久 的 生 命 力和 极 为 广 泛 的适 应 性
‚ 、 、

本文 依 时 代演 进 的次第 阐释 了 印度 原始佛 教 部 派 佛 教 大乘 佛 教 以 及 中
、 ‚

国早 期佛 教 禅 学 与天 台宗 四 念 处 禅 法 的经 典依据 修 习 次 第 及 特 点 内容 涉 及 印
、 ‚

度佛教 汉 传佛 教及 巴 利语系佛教 中 与 四 念 处 相 关 的部 分 兼作大 小乘 佛教 关系


的探讨
‚ 。

本文 正 文分三篇 共九章
、 、 、 ‚ ‚

上 篇 包 括第 一 二 三 四 章 相 当 于 传 统 所 说 的小 乘 佛教 时期 此 一 期 内
虽 含现代所 说 的原 始佛 教 教 和 部 派 佛 教 两 个 时期 但所 依 经 典 主 要 以 ( 阿 含 经 》
‚

为 主 南 传 北 传 的 部 派 论 典 中 虽 各有 发挥 但 总 以 《阿 含 经 》 为 其 立 论 依 据
‚ 、 ‚ ‚

、 、 、 、 、 ‚

论述 范 围不 出 蕴 处 界 四 谛 三 十 七道 品 及 解 脱 涅 案 之 道 因 此本 文将 之

合 为 一 编加 以讨 论
第 一 章 原始佛教 的 四 念 处 是 全 文 讨 论 的基础 本章 以 《阿 含 经 》 作 为 研
“ ” 。

‚ ‚

究 原始佛教 的基本 材 料来 源 阐 明 四 念 处 在 原始佛 教 中 的 核 心 地位 说 明 了 相 关


、 、 、 ‚

术 语 的 基 本含 义 四 念 处 与 五 蕴 十 二 处 十 八 界 的 相 互 关 系 并 进 而 讨论 了修
、 ‚
习 四 念 处 所 应 有 的基 本 见 解 前 期 准备 以 及 具 体 的 修 习 方 法 等 其 中关 于 四 念 处
‚ ‚ 、

修 习 方 法 的 说 明 基本 含 摄 了 部派 佛 教 各支 的 修 法 上 篇此 后 各章 为 重 复 冗 长
‚ ‚ ‚ 。

起 见 多 择 其精 要 以 为 解 说 其 关 于 四 念 处 的 具 体修法 则 一 依 本 章 为 则
、 、 。

第 二 三 四 章 是 有 关部 派佛教 的 内容
“ ” ‚

第 二 章 南 传 上 座部传 承 的 四 念 处 简 要 阐述 了部派 的 分 裂 与 南 传 上 座 部
的源 流 接着 分 别 探 讨 了 南 传七 论 《解 脱 道 论 》 《清净道 论 》 中与 四 念 处 相 关
‚ 、 、

的 内容 其 中 《解 脱 道 论 》 选其 十 随念 中 与 身念 处 相 关 的 念 身 以 及 由 观

“ ” “ ”

心 念 处 而 得 明 了 的 心 识 活 动 的 九 心 轮 为 例 《清净 道 论 》 中选 界 作 意 与
“ ” “ ” ‚

“ ” ‚ 、

五 取蕴 二 则 作 为南传 上 座 部 四 念 处 禅法 的 基本特 色 以此 探 讨 揭 示 南 传 上

座 部佛 教 四 念 处 的 具 体修法 及 其对 原 始 佛 教 四 念 处 禅法 的深 入 与 拓展之 处
、 ‚

作 为部 派佛 教 中影 响最 大 资料 保 存 最 为 完 好 的一 支 说 一 切 有部 的 有 关 内
‚ 。

容尤 其 丰 富 有 部 关 于 四 念 处 的重要 论 述 都 体现在 其 卷 轶 浩 繁 的论 典之 中 本 章
“ ” ‚ ‚ ‚

说 一 切 有 部 的 四念 处 简 要 介 绍 了 有 部 的 源 流 及 论 典 然 后依 论 典 的 不 同
分别介 绍 其 对 四 念 处 的解 释 与发挥 《法 蕴足 论 》 《集 异 门足 论 》 是 有 部论 典 中
: 、

最 早 的作 品 其 对 四 念 处 基 本 概 念 的解 释 奠 定 了 有 部 四 念 处 禅 法 的 基 本 了 展 方
向 《发 智论 》 是有 部 理论 发展 的 高 峰 有 部 视 之 同于 佛 说 此 中关 于 四 念 处 所
‚ ‚
;

作 的纲 要性 阐述 确 立 了 有 部禅法 的基 本 形 式 《品 类 足 论 》 则 从 整 个 声 闻修 证 体
;

系 中来 阐释 四 念 处 的地位 与其 在 解 脱 道 中 的 地位 《大 毗 婆沙论 》 是 有 部论 典 的
;

集大 成者 本 论 中长达 4 0 0 0 0 字 的 说 明是 对 北 传 部 派 佛 教 四 念 处 法 的总 结 《杂
‚
;

心 论 》 一 般 视 为 婆沙 东 系 的代表之 作 其 中 以不 净观 为 中 心 的 四念 处 禅 法 对 印
‚ 、

中 四 念 处 禅 法的 修 习 都 有 相 当 的 影 响 《俱舍 论 》 对念 住 及 道 品 次第 的 阐述 也 深

‚ 。 、 ‚ ‚

有义趣 等 等 为避 重 复 篇幅 过 长 起 见 以上 诸论 皆属 择要 解 说 以助 读者 得

窥有 部 四念处 禅 法 之 一 斑
第 四章 《舍利弗 毗昙 》 及 犊 子 等 部 的 四念 处
“ ” ‚ ‚

分 为三节 第 一 节 以渊源 甚
古 可 上 溯 佛 世 的重要 论典 《舍 利 弗 毗 昙 》 为 核 心 探讨 了犊 子 系 ( 贤 胃 法 上
、 ‚ 、 、

正 量 密 林 山 四部 ) 与 《舍 利 弗 毗 昙 》的渊源 第 二 节 集 中分 析 了 ( 舍利弗 毗昙 》
、 。

‚ 、

中与 四念 处相 关 的部分 包 括 对 与 四念 处 相关 的 术 语 的说 明 身 念 处 与 一 支 道 的
‚ ‚ ‚

关 系 等 其 中 身念 处 一 支 论 主 将之分 为 3 5 门来加 以陈述 是大 小 乘 论 典 中最


为 详尽 的 虽 详 尽 远 胜 四 部 《阿 含 》
‚ ‚ ‚

但所述 义 理 又 无 不 祖 述 之 实 可 见 出其 立
论之 淳 正 与渊 源 有 自 第 三 节 讨 论 了 《舍利弗 毗 昙 》与部派佛 教 所传 之 阿 毗 达 磨

‚ ‚

及 部 派 佛 教各支 的关系 可 视 为 部 派 佛 教 四 念处禅法 的余 响 在 各 有 自宗论典 的


‚ ‚ ‚

南传 上 座 部 与有部 之 外 上 座 部其余 诸 支 大 体是 以本论 为 依 的 此 说 之 提 出 以


、 。

吕微 印顺 二 人 之相 关论述 为基 础 的
、 、 ‚ 。

中篇 ( 五 六 七 章 ) 介 绍 大乘佛 教 四 念处 并 兼 作 大 小 乘 关系 的 探讨
“ ” ‚ ‚

大 乘佛 教 的 出 现 并 非无 源 之 水 第五章 龙 树 之 前 的大 乘佛 教 思 想 依据
、 ‚ 。

原 始 佛 教 部派佛教 的重 要 经 典 讨 论 了 此 一 时 期 中 与 大 乘 思 想 有 关 的重 要 内容
其 中第 一 节 《阿 含 经 》 中 的 大 乘 思 想 与实 践 讨 论 了 包 括 法 身 思 想 缘 起 与 真
“ ” 、

如 法 空 思 想 以及 龙树 在 《大智度 论 》 中对 《阿 含 经 》 中法 空 思 想 的 详 尽 阐释等

。 “ ” 、 、 、 、

内容 第 二 节 大 众 部 的大 乘 思 想 主 要 是 关 于 佛 的 体性 寿量 色 身 说法
度 生 的意愿 以及 大众 部 的 相 关 经 典 等 第三 节 《舍 利 弗 毗昙 》 中 的 六 种 空 尤
“ ” 。

、 、 ‚ ‚

其 是 空 空 大 空 第 一 义 空 等 说 法 证 明 了 龙 树 所 首 倡 的 大乘 空 宗 在 法 理 上 与
“ ” 。

原 始 及部 派佛 教 之 说 自有 一 脉 相 承 之 处 第 四 节 说 一 切 有 部 的 大 乘 观 念 依 据
‚ 、 、 、

有 部 古 来 相承 的 经 典 将 有 部 的 三世 诸佛与十 八 不 共法 菩 萨观 念 三乘 差 异
‚

波 罗 密 道 等 与 大乘佛教 密 切 相 关 的 部 分 加 以勾 勒 与 申述 使 久 来湮 没 的 有部关 于
。 ‚

大乘 的 陈述得 以彰 显 如 是通 过 以上 几 个方 面 的阐述 使 原 始 佛教 与部 派佛教 中


所 蕴 涵 的 大乘 思 想 昭 示 于 众 附 论 ( 阿 含 经 > 中 的 弥勒 菩 萨 》 则 是 对 此 的补 充

说明
“ ” ‚ ‚

第六章 大乘 四 念 处及 其 在 菩 萨道 中 的地位 首 先 介 绍 了 大 乘 流 行 的 概况
‚

尤 其 是 龙树 菩 萨 对 大 乘 佛 教 的 开 创 性 贡 献 此 节 也 是 此 后 各章及 中 国 佛 教 中有 关
。 ‚

大乘 四 念 处 的论 述 背 景 与 理 论 基础 之 后 界 定 了 大乘 四 念 处 的 概 念 及 龙树 菩 萨
的 代表 作 《大 智 度 论 》 中对 大 乘 四 念 处 的阐释 与展 开 同 时 依 《华 严 经 》 《解
‚ ‚ 、

深 密 经 》 《瑜 伽 师 地 论 》 等 大 乘 经 论 中的相 关 论 述 进 一 步 阐 明 四 念 处在 菩萨
、 、 ‚

‚ 。

道 中 的 地位 以期 澄 清 人 们 认 为 四 念 处 仅 为小 乘修 法 的 误 会
“ ” ‚

第七章 大乘 四 念 处 与 菩 萨 行 具 体介 绍 了 大乘 四 念 处 与菩 萨 修行 法 门 的
‚ : 、 、 ‚

关系 如 观 四 念 处 净 菩 提行 四 念 处 与 念佛三 昧 心 念 处 与 观 心 等 最 后 以无
‚ 。

著 菩 萨对 大 小乘 四 念 处十 四 种 差 异 的 说 明 作 为对 印 度 佛教 四 念 处 的 概 括 此 点
‚ 、

也 是 天 台 四 念 处 潜在 的 理 论依 据 天 台 四念处 可 视 为 慧 思 智 者 对 无著此 论 的暗

合 与 彰显
、 。

下 篇 ( 八 九 章 ) 为汉传 佛 教 部 分
‚ ‚

佛 教 传入 中国 后 早 期 的 禅 数 之 学 主 要是 与 四 念 处 相 关 的 有部 禅法 同 时大
‚ ‚

乘 经 典 的翻 译 大 量 禅师 的 入 华 使 大 小 乘 四 念 处 禅 法 在 中 国 都 得 到 了 流 传 与 修
具 体 分 析 了早 期汉 译 佛 经 如 《安般 守
。 “ ” ‚

习 第 八 章 四念 处 禅 法 在 汉 地 的 流传
意 经 》 《修行 道 地 经 》 《禅 密要 法经 》 《坐 禅 三 昧 经 》 《达磨 多 罗 禅 经 》 等禅 经
、 、 、 、

中与 四 念处相 关 的部 分 并对禅 法 的 传承 关 系及 魏 晋 南 北 朝 时期 修 习 四 念 处 的 代
‚ 、 、 ‚

表 人 物 如 佛 陀 跋 陀 罗 佛 陀 求 那 跋摩 及僧稠 等禅 师 作 了 简 要 分 析 与 介 绍 本
。 、

章 可 视 为 以 四 念 处 为 中心 的 早 期 禅 法 史 其 中涉 及 以 安 世 高为 肇 端 佛 陀跋 陀 罗

臻 于 顶 峰 的 有 部 四念 处 禅 法 的传 习 以及 由支娄迩 撇 开 端 中经 罗 什 大 盛 而盛传 中
国 的大乘 实相 禅 僧稠 始 则 依 《大 般 涅 架 经 》 习 大 乘 四念 处 后 又 随 跋 陀 禅 师 习

‚

有 部 禅法 实 为 汉 地融 汇 大 刁、乘 四 念 处 禅 法 的 代表人 物 敦煌 文 献相 关 资 料 的发
‚


‚
现 也更 明确地 证 实 了 这 一 点 也 因 为此 时大 小 乘 四 念 处 禅法 的 兴 盛 直 接 酝 酿 了


中 印 四念 处 禅 法 的最 高 成 果 天 台 四念 处
“ ” ‚ 、

第九 章 天 台 四 念 处 重 点 介 绍 慧 思 智 者师 弟 二 人 对大乘 四 念 处 禅 法 的
。 ‚

巨大 贡 献 慧 思 的著作 及 其禅 法传承表 明他 是 南 北 朝 时 期禅 法 的 集 大成 者 具 有
承 前启 后 的 关键 性作 用 文 中集 中分 析 了 慧 思 《诸法 无 净 三 昧法 门 》 中的 四 念 处

修 法 指 出 实相观 是其 禅 法 的 核 心 智 者 著 《四念 处 》 认 为 四 念 处 是 佛 法 与外
‚ 。 ‚

‚ 、 、 、 ‚
道 的分 水 岭 并从藏 通 别 : 圆 四教 的 角 度 阐发 总 结 了大 小乘 四 念 处 将 四
、 、 、 、 、 、

种 四 念 处 从 理 教 智 断 行 位 因 果 八 个 方面 一 一 加 以解 说 与分 析 ‚ ‚

‚ 。

限于 篇幅 本 文仅 以表 解 的形 式 加 以 说 明 在 智 者 藏 通 别 圆 四 种 四 念 处 中 、 、 、 ‚

‚ ‚

以 圆 教 四念 处 最 为 圆 融 精 要 以观 当下 一 念 无 明 心 为 圆 教 四 念 处 的修 行 要 旨 智
“ ” ‚ 。

者认 为这 是 佛 临 终 遗 训 以 以 戒 为 师 依 四 念 处 修行 的 深意所在

:
关键 词 四念 处 大乘 四念 处 原始佛 教 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 圆教 四念 处

A St e a r u a n a n
u dy of th C r iSm
加a ty pa
s th i

S P e e ia lt
y : R e lig io u s
u d ie s
St

. .

Ph D C a n d id a te : H a Lei A d v is o r :
Pr
o fe sso r C h e n B in g

‚
s a e e o u e
A m a io
d it n m h
t d ta
u t
h
g by k y
Sa
m un
a i th e B dd
h a
atv ari

a s th 15 a o f P ra e a u s
sm
y uP
t
r an 耐 a
w y c it e e to h
w ie h th M a
l ay an B d d hi m n d
a
H in ay a
n a B u
d sm bo t
h t
a ae h t im P o rt
a e
fo r
its e v e rl
as tin g v
ital it n d
y a wi de
i
h
d e
r
g anc
‚ ‚
a d b ility.
a In s ig h
t in
i o ka ya v e
da
n a e it a an d dh a w it
h n
u iq u
e B u
d d hi st
aPt n
a
‚
w is d o m a e tie e le d to
th e P r e
r a liz at io n o f B ud dha dh a n ll a
n d th
a e e e ssa
t io n o f
e
h
t
.

su i n gs
r
fe
‚
n
In an o rd e r o llo
f i
w n g t
h e d e v e lo P m en t o f B u d d h is m i s d is s e rt at io
th e
c id a te s
lu
‚
th e te x t
u al g is t P r a c tie a l se qu en e e
n d
a e h e te r s t e s
i i o f th e e ar i
r
a atV
一 ‚ ‚
sm u P a s th a n an i in i m itiv
Pr e B u
d d h is m se e t B u
d d h is m a
rty ari an M a
l a
y a
n
‚ ‚
.

u e n e se eo v e co n ce
B d d h is m r ly C h
a i B u d d h is m a n tai B
n d Ti a ud d h is m ri n g th e 而
n g
‚
e o n te n ts in P a li n d ia
I n n d C h in e s e B u d d
a h is m n d
a a
d is c u s s io n
b
a o 址 th e

re
lat io n s h iP be t en
M a
h ay an a B u
h is m
dd an d H in a
y a
n a B u d d h ls m
we
T h is d is s e rt at io n h a
s n
in e e
P te r s in t
ha
e
r
h
e Pa
t
r s:

‚ ‚ ‚
o n e 4) de a l eo n ee
Pa
t
r (e h aP te r
s l 2 3 i th th
w e
rn in g e o n te n ts in i m itiv
Pr e

B u d d hi srn se et u d d h is m
an d ari an B
.

P te r l : C
C ha
V
t
a
a i
r sm rt y P
u as
th n i in P ri m itiv
n a
a e B u d d h is m T he ba
s is o f th e
‚
w h o le te x t t
h is e
p te r
ha ex P la
l n s
i
w t er
th m a i a ls
o
r
f m A g
am
as th e e o r
e P o s itio n o f
一 ‚
e
atV ari
sm
rty uP
a st
h n i in
an a i m itiv
Pr e B u d d h is m ex
n ds
Po u so m e e
t
m
r
s
n d
a
.

d is e u sse s th e P r e P a
r a tio n n d
a e o n e r e te m e h
t o ds o f th e P ra e tie e

‚ ‚ .

n u
C h a P te r s Z 3 4 b
a o u r ia
t th e s e e ta B d d h is m
are
.

C h a P te r Z : h
T
e e t
a v ar
i s m rt y u P a s th a
n n i in T h e r a v a d a B u d d h is m
a A f
t er a


‚

b r ie f illu s tra tio n o f th e sP lit in g o f th e s e c ts


an d h is to ry o f th e T h e ra v a
d a th e e h a P te r

d is e u sse s h
t e ca V
t ari sm
rty
u
P a s th a
n n i in
a se v en s h a s tr a s o f th e so u th e rn
‚ ‚
tr a r ga sa
s tr a su e u s
n s m is s io n i m
V o ks
m
a a i
V g ga
d d h im a w ith th e fo o n th e ir
.

d e v e lo P m en t o f th e e a t r ism
v a rty uP a s th
ro m th
n an i f
a e P r im itiv e B u
d d h is m
s e i心 u e t o n e o n a ll th e se e
A h
t m o st n ia l
m
a g s
t n d w ith its m
a t
a e ri al s b e st
‚
.

p re s e r e r e eo n
v d S as tiv a d in h as v e
ry i h te n
i s ab o u a c tic e
t th e P r C h a P te r 3 : h
T
e
v
r
a
.

e r i
a sm r
t y uP as h a
t n i in
n a S as tiv a d in i
W th an ini ro d u e tio n to th e
atv v
r
a
’ ‚

S a s tiv a d in 5 h is to r y a
n d its sha
s tr a s th e e h a P te r s tu d ie s th e ex
n at io
P la n s
n d
a
v
r
a
一 ‚
o n s o e e sm
ex e
rti ft
h
V ari
t
a 吐y P as
u h a
t n i in th
n a e se e t 5
e re
d if n t sh
as tr as :
th e
s ie
ba
eo n ce P tio n o f t e ca
l 即 s m l ty 一 h a
t in A b 址d 崔n n - dh
a -
a sk d h 于P a a
s h ari P as
u n h n
a d
耐 n
a
一 一 ‚ 一

an d i dha n
A bh n a s g it
i一 a ya Pa da th e o u tlin e o f e sm
rty uP as th a n i in
n a
m
a y
r
a V ari
t
a

Jn an - P
a t n a-
h a sh
as e sm r
t y uP as th a
n in th e sr
av a
k a s y s te m in
s
a
r 帆 V 如
t
a 耐
da‚
· 一
a a ra n a Pa e s o ea v sm in sec
A bh
i dh
n
a

k
a
r h
t
rya f t ari 时y P as ht na
u 耐 tar ina
B u d dh
i sm o fn
e t
o ra n sm is s io n m
uin
Ab h id h a
a
一 一
a s a s tr
一 ‚
th e s te P s o f
rth m
a 一 .
n m v ib h as
al a

a
‚
p
rac tic e n
i S
ma yu] 励 b hi dh 址d a y a s
as 晚 an d A b hi dh a
ko sa t c.
e
n
a 一
n
l
r
a
P te r 4 :
C ha h
T
e ea tV ari sm t y
r
L P as th an an i in S a
u ri P u tr a b
h id h - s sa t
a a an d th
r
e

se e u
.

e re v e eo
n
a
ts 书 珑招甲 rit y ha t lin i
O u n g t
h la
i
t in er se t
c s
丽 th th e
fo e
s
u
e nts
t
n oth
o n r 1P u e e
Sa tra bh
i dh as t低 h
t P te r
ha eo v e s
r th e
h is to r
y o f
n a-s
a ‚
r iP u 位妞 b h
Sa i h
d as n d
a a
V ts i一u tr iy a h th e re lat io n s b e tw een
a a-s
n tra
.

r iP u tr a b h
Sa i h
d as tra n d th
a e v
ari o u s se e t
s
Th
e e te r h ig hl ig h
t s
n a-s
a haP e
h
t
.

ex io n o e e sm in u a
n at
P la ft
h
V 硕
t
a i y
r
L P as
u h a
t n an i ri P tr b hi d h
Sa as tra
‚ ‚
n o
a
Pa 仁刀 0 (C h a p te rs
s 6 7 ) d e a l w it
h th e e sm rt y ha n i in M a
n a h a ya n a
rt atv ari 一 ast
u e
B d dh ls
m an d th e lat io n
r s b e 七刀e e n M a
l a ya
n a B ud sm
n d H ni y
a a an a
P
i
h i
h
d
.

B ud dh is m
. ‚

P te r s :
C ha Th
e
M al ay a
n a th o u g h ts b e f
o re N a
gaj un
a
TO m a
k e e le
ar to a
ll th e

M a
l ay an a h
t o u i m itiv
g h ts in P r e
n d
a see
an B u d 面 s m th e eh
P
a te r e x P o
un d s th e
tari
‚

M a
h a ya
n a h
t o u
h
g ts n d
a Pr
a e tie e in A g as M a
l a ya
n a
th o u ts in se e ta 五a
n
am gh

‚
u
B h is m
dd s议 n ds
ki o f e m P ti
n ess in s 面P u 加b hi dh a n n
a-s as 恤 an d M ah ay an a

in 、乞ts
.

o u s u eh e e r e e ss r e ya B o
th gh
t r iy a
t h A a
t d to th
e P te
ha 15 t
h ay M ai t
h
d is a t v a
P
-
i
.

in A g as as a s
P
u Pl en ta r
y ex
n at io n
P la
am m
e
.

p te r 6 :
C ha h
T
e
M a
h a ya
n a e
v ari
t
a
s
a an i an d its
浏勺 u P as ht n P o s itio n in
a ‚5 e sP “
B o
dh is t
V a
w y. S k e te 址n g th d in g
e a
r o f M h
a a ya
n a
i th
w a d e fi n itio n o f th e

‚’‚

u n a ‚5
M a
h ay an a e
atV ari
sm t y
r P as ht na an i
u h
t e e
P te r hi
ha gh lig
ht
s N a ga
j in itiat i代
eo n
tri b ut io n ot M a
h a ya
n a
和e us in g o n i
h s illu s rt at io n
n d d e v e lo P m e tn
a o fM h a
a y a
n a

.

c sm a a r 别泊 i a e c
V ari
t
a n y P as ht na
u 耐 n
i M a
l Pr
j
a ~ aP
n tas as tr h
T po s ti n
o f
o v ari
t
a
一 ‚
S lllr
t y u Pa 田吐 o sa t v a 5 w a y 15 ex Po se re e e
s th an n
i B dh
i d e
h to la
i
r fy th
.
.
r
m is u
n d e s tan d ln g ab o ut e
V ari
t
a
s
i 勺 u P a s th a
m n i as H in a y an
n a a
a tc ie e
Pr

a ‚5
.

s m r ty 一
p te r 7 :
C ha Th
e
M a
l a ya
n a e
V ari
t
a uP a
st ha
n n i an d B o d h is t
a v Pr
a e tie e

e ta e h P be t
e lat io n s i een e sm 一
a ‚s
D i n g t
li h r w V ari
t
a rty uP as th a
n 别吐
n d B o d h is a t v
a
‚ ‚


P r a e tie es h a
s e sm rt y
P
u a s th
n i in s ig
an a h t 阴 d th e Pu r
e B o dhi de e ds
c
u
s V ari
t
a
. ‚
e s a 一sm 一

V
t
a r i
a P as th an an i an d B u d h
例勺 u d 小 m in d 九 In e ss S
am
a
dhi e it t y
r
L 即 a s th an a

‚
v a ‚5 s

an d th e
而n d in s ig
h t th e eh
aP tre e ite s A s n
a ga B o d h is a
t a
ry o f th
e e ar i
atV
sm
y uP
t
r
.
as ht n
a 耐 in M a
l a ya
n a
n d H in a y a n a as
a n er
th e g e
l iza tio
a
un n o f th e In d in
a
.
.
s u pa
ca Vt r
a
i lnJ 即 s th an 耐
‚ 一
ee
P art th
r (e h aP te r
s s 9) de a
l i
w h e e a tV a ri
th t sm 哎y u P a st
h n i in C h in
n a
a e se

B u d d hi sm

.

C h a P te r s : Th
e sPre
d in
a g o f e
V 硕
t
a
sm 武y uP as th n
a ani in C h in a D hy an a

m e th o ds o
f e
r ly C h
a i n e se B u
d sm m a l y
iu th o se re
lat iv e to th e e t
a v
i
r
a
i
h
d are
一 .
‚ 一
sm 且y u s th a
Pa ea h ile e sm r
t y u Pa
s th in a
n 耐 M w
n V ari
t
a n
a 耐 M a
h ay a
n an d
H ia
n a ya
n a b o th P ro sse d du e to h
t e r
t n s lat io n
a o fM a
h a ya
n a te x ts n d th
a e eo m in g
e
r
g
.

o fm an y D hya
n a
c he rs
te a
n
A
a
l

n g t
h e tr a n s m is s io n lin e a g
e s o fD hy an a te x
t s an d
‚
ae tie e s in e a n s la
io n s th is e h a P er ex a s e n se n t iv e e
Pr arl y tr t t m in
e th
e
h
t re P re ta
V ari
t
a
‚ ‚
sm 一
Pr titio rs‚ su e h as B u ddh a u dd a a r ln
y uP
t
r as th a
n 沉 ac ne b ha
d ra B h 如 t
n
a G un av n
a
.

an d S e n g C h o u to eo r o bo ra
t e th e s e i
rP tUr
es
h h ist
w it o
ri ea l
fac ts
.

p ter s :
C ha Th
e ea V
t ari sm t y
r
L P
u a
sth n i in 肠 a
n a
a n tia B u d d
hi
sm
Th
e e
p te r st
ha re s s e s


n
th e gr
e a t eo tri b u tio n s to M a
h a ya
n a c t
a v
ari sm
rty
u Pa
s th an 耐 by t
h e te c her a
a n d
.

d is e iP le H u
is i a
n d Z h iz
h e
Th
e
rk s
n d th e D h y a
a n a tr a n s m is s io n lin e a
g e o f H u is i
o
w
v es
Pr
o h im th e n d
gr a eo m P e n d iu m o f th e D h y a
n a Pr
a e
it e e s o f S o u th 一 N o


.

D y n a s tie s an d a
ke y fi gu re can y n i g o n th e s t
Pa he ri ta ge n d
a o Pen n
i g u P t
h e fu tu re
一 ’
e e
Th P te r fo
ha c u se s o n th e c
atv
a
i
r sm rt y u P a
sth
an
n i P r a c tie e in H u is i 5 Z h u F a W
a u
‚
e n P o in tin g th e e o r e
Z he n g S a
n M e i Fa M o u t o f h is D h y a n a P r a e tie e s 一 d h a r
m at
a

.
一 ‚

in s ig h t In h is rk C a tv a ri S m rt y u P a s th a
n an i Z h iz
h e re
r ds
ga e a tv
ar i
wo
.

sm rt y u P a s th e te r s h e d bet een B u
d d h is m d h e r e s ie s Su ar iz in g
an n i th
a a
w w n
a
一 ‚
mrn
. .
‚
e
V
t
a r i s ln rt y
a uP as h a
t n i in
n a v
ie
WP
o in s
t o f th e f
o u r
in s tr
u e tio n m e th o d s i e h id d e n
‚ ‚ 一 一
e o l们L
rn o n s P e e ia t h e P o in ts o u t t
n d P e r fe
la e h e in s ig h t in to th e a v id y a e k a e i a
t o f th e

n o e ss e a ri sm P e rf
wn as th ke y o f c
atV rt y
uP a an i in
as th n e e t in s
tru
e tio n n d th
a e

’ “
Pro f
o un d m e n g o ft
h e B u ddha 5 s t te a e h in g
la R e ly o n th e P r
e e e P ts as te a e h e r
n d
a

一 .
‚‚
P r a ct ie e th
e e sm
rty uP as th a
n
V ari
t
a 耐

n i‚
一 ‚ 一
K e w o :
s c sm n y a c sm ri y
y d
r uP as th a
n M a
h ay a
n ar i uP as th a
n a
V ari
t
a 耐 atv
‚ ‚ ‚
Pr
i 而 ti v e B u ddh
i sm S e e ta
ri n
a B u
h is m
dd M a
h a ya
n a B u d d h is m
ea V
t ari s in P e ri 免ct in s tr
u e tio n
i
n
a
目 录

…“
… …“ …… … 1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绪论

上篇 《阿含 经 》 与部 派佛 教 时期
…‚ …… …“ …”
二” “ “ ” 二“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原始佛教 的四念 处 5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原始佛教 的 界 定及 本 章 的材 料来源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四 念 处 在 原始佛 教 中 的地 位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 节 四念 处 相 关术 语 的说明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四 节 修 习 四 念 处 的前 期准 备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五 节 四 念 处 的修 习 方 法 7
1
“ “ ” “
…“ “ “ “ “ “ 二“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第 二章 南传上座部传承 的四念 处 3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部派 的分裂 与南 传 上 座部 的源 流 3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二 节 南传 七 论 中所 见 与 四念处 相关 的部分 41

《解 脱道论 》 中的 四念 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 节 3
4
《清净 道 论 》 中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四节 界 作意 与 五 取蕴 1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说一 切 有部的四念 处 5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有 部源流及 论典述 略 8
5
第 二 节 《法蕴足论 》 《集 异 门足论 》 对 四念 处基 本概 念 的解 释 ……
、 . .

59
第 三 节 《发智 论 》 对 四念 处 所 作 的纲要 性 阐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

第 四节 《品类足论 》 与声 闻修 证 体 系 中的 四 念 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6
第 五 节 《大 毗 婆沙论 》 对 北 传 部 派佛 教 四念 处法 的 总结 ……
. . . . . . . . . . . . . .

72
第六 节 《杂 心论 》 《俱舍 论 》 对 念住及 道 品 次第 的 阐述 ……
、 . . . . . . . . . . . . . .

79
《舍利弗 毗 昙 》 及 犊子等 部的四念 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四章 83

犊 子 系与 《舍利 弗 毗昙 》 的渊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83
《舍 利弗毗 昙 》 对 四 念处 的说 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4
8
《舍 利弗毗昙 》 与 阿 毗达 磨及 部派佛 教各支 的关系 ……
. . . . . . .

第三 节 9
8

中篇 印度大乘佛教 时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五章 龙树之前 的大乘佛教 思想 一 92
第 一节 《阿 含 经 》 中的 大 乘 思 想 与 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二 节 大众 部 的大 乘 思 想 8
9
《舍 利 弗 毗 昙 》 中 的六 种 空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 节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四节 说 一 切 有 部 的 大 乘 观 念 1

《阿 含 经 》 中 的弥勒 菩 萨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 论 2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章 大乘 四念处及 其在菩 萨道 中的地位 一 0


… … 12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大乘 的盛 行与龙 树 对 大 乘佛 教 的开 创 性 贡 献 1

《大 智 度 论 》 对大 乘 四 念 处 的 阐释 与展 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 节 12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四 念 处 在 菩 萨 道 中 的地位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七章 大乘 四念 处与菩萨行 13 4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观 四 念 处 净菩 提 行 5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二 节 无著 对 大 小乘 四念处 的总结 8
下 篇 汉 传佛教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八章 四念 处禅法 在汉地 的流传 4


1 6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节 早 期禅 经 的传 译 46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二 节 四念处 禅 法 的传 习 3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三节 求 那 跋摩 的禅 法及 修行 体验 6
第 四节 僧 稠 的 四 念 处 … …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九章 天 合四念处 一 1 73
…… … …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 节 慧 思 的 著作及 其禅法传 承 4
第二 节 慧 思 《诸法无净三 昧 法 门》 中的 四念处 … …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三 节 智 者 的 《四 念 处 》 与 圆教 四 念处 … …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一 18
绪 论


《维摩 洁 所 说经 》 中 的这句褐 子
‚ ” ‚ ‚

佛 以一 音演说法 众 生 各各随所解
。 ‚ ‚

几 乎 概 括 了 佛 教两 千多年 的演 变 史 2000 多年来 佛 教屡 经变迁 其 间 印度本


、 、 ‚ 、 、

土 佛 教 经 历 了 原 始佛教 部 派 佛教 印度大乘佛教等 几 个阶 段 教义 教法
‚ ‚

戒律 乃 至 解脱 之 道 都发生 了许多重 大 的变 革 教 派 之 间 异解 纷 呈 佛教传入 中


‚ 。 ‚

国后 其形态与 印度本 土 也 有 了相 当大 的差 异 虽 然 皆本 于 佛之 言教 但 南北
、 、 ‚ 。

传之 间 大小乘之 间 中 印之 间存在 着 种 种 之 差 异 却是 不 争 的 事实 若 自其
‚ 。 ‚ 。

不 同之 处 来看 似乎肝胆 楚越 从 其 同者 观 之 又 自有 一 脉相 承之 处
‚ ‚ 、 、

近代 以来 随着 学 术研 究方 法 在佛教研 究 中的大 量运 用 汉文 巴利文


‚ ‚

梵 文 及藏文 资料 的 比 较 研 究 的深 入 澄 清 了佛 教史上 的大 量 疑案 出 现 了诸 多
。 ‚ ‚ ‚ ‚

的研 究 成 果 同时 由于 学专 一 门 各执 己 见 加 上 学 术立 场 的差 异 又产 生
‚ 、 、

了 更 多 的疑 问 与 困 惑 其 中尤 以大 小乘关系 印度大 乘与汉 传佛教 的关 系 经


、 ‚ ‚

典 的考辩 部 派 佛 教 的差 异等 论 题 为甚 每 一 个论题都如 巨大 的迷 宫 一 入其
‚ 。 ‚ ‚ 。

中 毕生难 明 而 这些 问题 在欲 深 入 经 典研 究时 往往 又 是 无 法 回避 的
‚

在 这 个 信仰 匾 乏 的 时代 如何 更 为 切 近 地 体悟 佛所说法 的本意 ( 对 于 学术
“ ” ‚ “ ” ‚

界来说是 一 个 求真 的 问题 对 于 佛 教 界 来 说是 一 个 起信 的 问题 ) 同时
、 ‚ ‚

又 能更 为 客观 地观 照 回应 现 代 佛 教研 究 中 出现 的种 种 问题 这不 仅 是 学术 界
。 ‚ ‚ 。

同时也 是佛 教 日益 面 临 的重要 问题 对 于 这 个 问题 历来见仁 见智 莫衷 一 是


‚ ‚

今日 由 于 学 术研 究 中要求信仰 剥 离 的基 本立场 使 这 一 目 的 的 达 到 变 得更加


困难 了
‚ 、 、

在这种情 形 之 下 是 否 能找到 一 条 既 能 关 联 南 北 传 沟 通大 小 乘 和会 中
‚ ‚

印佛 学 同 时 又 能 吸取学 术 界 研 究 的重 要成果 从 而 对 理 解 佛教 有 所助 益 的 一
‚ ‚ 、

贯 之道 ? 几 年 来 在导师陈 兵 先 生 的指 导 下 阅 读 了大 量 佛教 原 典 并对 某些
‚ 。

典籍精读 之 后 我 选 择 了 四 念 处 作 为毕 业 论文 的 选 题

7
在 南北 传 《阿 含 经 》 中都 有大 量
‚

四念 处 是 释迎 佛亲 口 所 说一 种 修行 方法
、 ‚ “ ” ‚
关于 佛 佛弟 子 修 习 四念 处 的事例 叙 述 经 中将 四念 处称 为 一 乘道 经 由此
佛 弟 子 能够次第 证 得 四 禅 八 定及 一 切 神通及 解 脱 之果 《杂 阿 含 经 》 中甚 至
‚ ‚


说 诸 佛 的无 上 菩提 也 是 由于 修 习 四 念 处 证 得 的
‚ 、

在 部 派 佛教 时期 有部 化 地 等 影 响很大 的部 派 都将 四 念 处 视 为最 为 重 要
‚ 。

的解 脱 之道 认 为 四念 处 能 摄 一 切 法 各部论 典中关 于 四念 处 也 都有 相 当详 尽
‚ ‚ ‚

地解 说 所 有 这些 解说 无不与整个佛 法 体系密切 相 关 这 也是 自原 始 佛 教 以
。 ‚

来 的 一 贯作法 通过对 部 派 四念处 种种解 说 的研 究 部 派论 典 与 原始 佛教 思 想


保存最 为 全面 的 《阿 含 经 》 之 间 的差 异

部 派 佛教相 互 之 间的差异 等都显 然 可


。 ‚ ‚

见 同时 在 部 派 的种种 歧见之 外 还 可 以看到诸部之 间在许 多重 要 议 题 上 存


‚ 、 ‚

在 着 广 泛 的 一 致性与共容 性 佛法 一 味 解脱 一 味 竟然在 这 里 也 能得 到 亲 切

地 体证
在广 泛 比对 《阿 含经 》 《大毗 婆沙论 》 及
‚ 、

大乘 佛 教 的源 头 历 来众 说纷 纭
龙 树之 《大 智度 论 》 后
‚ ‚

大 乘 的源 头 出 于 佛 世 之 说大 约 能够 得 到 初 步 的成立
‚ 。

而这 或 许 也是 当代 大 乘起信 的 一 个环 节
‚ ‚

进 入 大 乘佛 教时 代 虽 然 波 罗 蜜道取 代道 品法 成 为菩萨修 行 的核 心 但作
‚ ‚

为最 基 本 的止观 与观 心 方法 四 念 处 仍然 受 到 了相当的重视 不 仅 大乘经 中有


‚ 、

众 多说 明 龙树 无著 等更 是 用 了 相 当 的篇幅 阐 明 四念 处 在菩 萨道 中的地 位 ( 大
。 、 、 ‚

乘 四 念 处 ) 虽 然 由于 学力 智力 时伺 等 因 素 本文的这 一 部分论述 十分 仓 促
‚ 。

与 简陋 但 大乘 四念 处 在菩 萨道 中 的地 位 大 约 仍 能看 得 出来
由于 《阿 含 经 》 及 有部 等部 派 禅 法 的流 行
‚ ‚

佛 教 传 入 中 国后 很长 一 段 时
依 《涅 架 经 》 修 习 四
‚ 。 ‚

期内 中 国禅学 的修 习 核心 即 是 四念 处 在 南北 朝 后 期
‚ ‚ ‚

念处 的僧稠 一 系禅法 风行一 时 余 风 波及 隋末 至 唐代 太 宗年间 乃 至 五 代永


明 延 寿在 编 辑禅宗大典 《宗镜 录 》 时
‚ 。

仍然 要 引用 僧 稠禅 师 的 说 法 由于 天 下
‚ ‚ 。

板荡 经 藉零落 僧稠 的大乘 四念 处 禅法 已 难 知 其详 了
‚ ‚

天 台宗 的应 时崛起 由 龙树肇端 的 大 乘 四 念 处 禅 法 在 中 国经 过 了 长 期 的
‚ ‚ 。

思 想 酝 酿 与 修行 实践 后 终 于 大放 异 彩 达 到 了 四念 处 禅法 的顶峰 也是 在 智
者 的 《四 念 处 》 中
‚

中 国的 四 念 处 禅 法 因 归于观 心 而 达 到 了理 论 上 的 极端成 熟
‚ 。 ‚

圆满 的 同 时 最 终 融入 于 中 国 佛 教 的种种 观 心 法 门 中 而 消 于 无 形 此后 虽然
而 于 实 际 的修 持在 《续高僧 传 》 之 后 即 鲜有
‚

在 种种 经 论 讲 记 中时 见 有所 讲 说

述及
‚ ‚ ‚

近年来 由于 南传 四冷处 在 国内 的 译 介 佛 教 界耳 目为 之 一 新 但 由于 长
‚ ‚ ‚

期形 成 的轻 视 小 乘 的成 见 四 念 处 禅法 并 未 受到应有 的重 视 同时 以天 台为
‚

代 表 的 大 乘 四念处法 因 为 其 名相之难 明 与 义 理之 玄 奥而 久 没 于 人 们 的耳 目之
‚ ‚ 。

外 有见于此 本 人 遂 做此研 究

‚ ‚

四念 处 作 为 一 种修行方 法 在 国 内 国外都 有 人 进 行 过 研 究 由于 语 言 障碍
‚ 。 ‚
及 相关 资料 的缺 乏 没有 能够 广泛 搜索 汉 文 以外 的研 究 资料 汉 文 资料 中 大
‚ 。

陆 方面 由于长 期视 四念 处为 小 乘法 而 不 甚 重 视 因此相 关 的文章很 少 港 台方


‚ 。

面近年 来译 介 了 大量 的南传佛教资料 同学满纪法师 在这方 面 提供 了很 多帮 助


‚ 。

但 对 于 论文写 作 来 说 仍然 时时感 到相 关研 究 资料 的缺 乏 因 此 本 文 的写 作 资

料 来 源 主 要是 汉 文 大藏 经

下 面 简 要 介 绍 一 下 在 论文 写 作 中曾有 重 要参考 价值 的文 章
国 内关 于 四 念 处 的专 题 文章 正 果 法 师 的 《修 习 声 闻乘 资粮道 的 止 观法 门 》
: ‚

发表 于 《现 代佛学 》19 5
‚ 、 。

9 年 第 4 期 论述 了 五 停 心 和别相 总相 四念 处 的修 法
船 庵 合 写 的 《谈谈 四 念 处 法 门 》 发表 于 《现代 佛
。 、 ‚

基 本属 于有部的 内容 明真
学 》 19 61 年 第 4 期 此 文 也 被 《中华 佛 教 百 科全 书 》 全文
‚ ‚

具 有 较 高参 考 价值
辞条 的 附录 中 文章立 足 于 对汉 译 《阿 含 经 》 的真切 体 会
“ ” 。 ‚

收入 于 四念 处
‚

对 原始 佛 教 的 四 念 处 修法 进 行 了具 体 的 分 析 同 时 也指 出 了 声 闻 乘 四 念 处 的 局
并 简 要 介 绍 了 《大 般 涅架 经 》 《诸 法 无 行 经 》 《大智 度 论 》 中关 于 大 乘 四
‚ 、 、


认 为到 隋代 智 者 著作 《四念 处 》 完成 时
‚ ‚

念 处 的要 旨 关 于 四 念 处 的 修 习 方法
张 秉全 的 《四 念 处 与 持 名念 佛 》 发 表 于 《台州佛 教 通 讯 》 19 91
。 ‚

才告完善 年
‚ 。 ‚ ‚

第 1 期 认为 修 四 念 处后 持名 念 佛 易 得 一 心 此 后 国 内关 于禅 法 的 文章 虽 多
但 与 四念处直 接相 关的专题文章并 不 多见 方立 天 的 《南北 朝禅 学 》 发表 于 《宗
。 ‚

教学 研 究 》 加02 年第 2 期 涉及 了僧 稠 的 大 乘 四 念 处 禅法 冉 云 华 的 《敦煌 文
‚‚ 。

献 与 僧 稠 的禅 法 》 发 表在 《华 冈佛 学学报 》 第 6 期
‚ ‚

对 与僧稠 文 献 资料有 相 当
‚ ‚

细 致 的研 究 其 中与 僧 稠 相 关 的 敦煌 文献 的介 绍 对 深 入探 讨 僧稠 的 禅法 有重
此外妙 境 长 老 在 慧 日讲寺 作 的 《修 四念处 的 重要 性 》 一 文
。 ‚

要 价值 表达 了汉
传 佛教 界 在 不 失大 乘 佛教 的传统 立 场 的条件 下 接受 南传佛教 四 念 处 修 法 的一 种
‚ ‚

尝试 此 文 虽 不是 学术文 献 但对 考 察汉 传佛教回应 南传 佛 教 的微妙 心 态 很 有


参 考价 值
陈兵 先 生 的 《佛教禅学与东方 文 明 》 一 书提 纲 掣 领 地 阐述 了佛
:
专 著 方面
、 ‚ ‚

教禅 学各个 方 面 各个 时期 的特 点 全 面且 深入 是 禅 法研 究方面 的重 要 参 考
其 中 《大 小 乘 佛教 禅在 中国的早 期流 传 》 一 节
‚ ‚

文献 是 本 文第 八 章 的重要 参
圣 严 法 师 的 《五 停 心 与 四念 处 》 是 一 本 以汉 传 佛 教禅 法 为 主
。 、

考 文献 揉和 南


释 如 教 《四念 处

传 禅 法 的较 为 实用 的 禅 法 入 门著 作 天 台圆 教 的理论 与 实
践 》 以智 者 大 师 的 《四 念处 》 为核心 集 中研 究 了天 台的禅 法
‚ ‚
.

虽 知名 已 久 但
美 籍华人陈 健 民 的 《佛 教禅 定 》 中也 涉 及 了四 念 处

在论文 截止 时也未 能见 到
‚ 。

禅法 以东 密 与藏 密 的 理 论释 之 以上 是笔者所 见 的 以汉 传 佛教 为主 的 禅 法方

面 的专 著
叶均 译 《清 净 道论 》 及 《摄 阿毗 达磨义 论 》 是 本 文 写 作 中
‚

南传佛 教方 面
‚

最 为基 本 的 参考书 书 中关 于南 传 四念 处 的解 说 1 0 0 多年 来 被南传 佛 教用 来作
‚ ‚ ‚

为 四念 处 修 习 的最 为权 威 的指 导 用书 叶均 译 著 在与相 关 的 论著 对 照后 也
寻 法 比丘 译 的 《阿 毗 达磨 概 要精解 》 是 目前

发现 是 相 当可 靠 的 ; 菩提 比丘 编
、 ‚

所 见 解 说最 为 可 靠 精 要 的 一 本南 传概 要 书 对 本文 第 二 章 的 写 作有 相 当 大 的
帕奥禅师 的 《正 念之 光 》 《如 实知 见 》 二 书
。 ‚ 、 ‚

帮助 此外 如 实介 绍 了 南 传 四
其 中也包括对 《清 净道 论 》 《摄 阿 毗 达 磨 义 论 》 的种 种 解
‚ 、

念 处 中 的具 体修法
‚ 。

释 对 南传 四念 处 的研 究有 重 要 的参考价值
曾银湖 编 译 的 《四 念 处 》 马 希 哈 《四 念 处 选 章 》 《内观 呼 吸 法 》
‚ 、 、 、

另外
阿 姜 查 的 《宁 静 的 森 林 水 池 》 等 系列 14 本 大愿法 师 的 《四 念 处 》 系列
、 、

阿姜

念 的 《身念 住 内观法 》 对 深 入 了解南 传禅法 的精 神及 具 体修法 都有较 大 帮 助


‚ 。

本文 写 作 中作 为重 要参 考材 料 的 南 传 《阿 含
‚ ‚

近年来 网络 佛教 十分 繁荣
经 》 的 汉 译 本 即 来 自 《中华佛 典宝库 》 中的 网络版

_

.
第一 章 原 始佛教 的四 念处

第一 节 原始佛 教 的界 定 及 本章 的材料来 源

原 始佛 教一 般 指 从释 迩 牟尼 成 佛 至 佛 灭 百 年 ( 或 百 二 十年 百三 十年 ) 后
。 ‚

僧 团 第 一 次分 裂之 前 的佛教 在此 期 间 僧 团虽 有 习 尚的差 异 而 形 成 的各 种 小
‚ ‚ ‚

群体 但 在教义和 戒律上 尚无 根 本的分歧 教 团一 味和 合 后 来 的佛教 史家多


‚ 。

称 这 一 时 期 为 原 始 佛 教或 根本佛 教 本章论 述 的范 围大体 以此 为界 限


‚ 。

在基本 确定 了 原 始佛教 的时 限之 后 接下 来 需 要 确定 的是 原 始佛 教 的经 典
: ‚ ‚

汉 传佛教 的传统 看 法是 释 迎 佛灭 度后 僧 团随之举行 了经 律论 三 藏 的 结集


其 中 的 经藏就是汉译 四部 《阿 含经 })‚ 律 藏就是汉 译五 部律① 的母 本
‚

论藏 则 包
括 《舍 利弗 毗昙 》 等论 书 南传 五 部 《阿 含 》 即是 第
。 ‚
南传 佛 教 的传统看法 是
《善见 律 》 即 是 律藏
‚ ‚ 。

一 次结集 时的经 藏 南传七论 即 是 阿 毗 达 磨 藏 ( 论 藏 )


、 。

此 说分 别 为北 传 南 传 各支所信受
‚ 、 、

8 世 纪 以来
1 西 方及 中 日 印度等 国 的学者通过对 南 北 传佛教 经 典 的 比
‚ 。

较研 究 认 为传 统 说法 未 必 真 实地 反 映 了 经 典集成 的 情 形 他们 以 巴 利文 典籍
‚ ‚ ‚

为依 据 用 语 言学 的方法 依 经 典演 进 的次第 试 图重 构 原始 佛教 经 典 的演 进

过程
、 ‚ ‚

在 经 过 仔 细 的 比对 研 究后 学 者们对 经 藏 的所属 有 了 大 体 的认 定 如南
汉 译 《杂 阿 含 经 》 《中阿 含 经 》 属 说 一 切 有 部 《长 阿
‚ 、 ‚

传 五 部属 分别 说上 座 部
含 经 》 属 法 藏部 《增 一 阿 含 经 》 的部属
‚ ‚ 。

目前尚无定论 律藏 中虽 有 部派 的歧
‚ 。

异 但 其 中保存有 比经 藏 更 为 古老 的内容 论 藏 则 多 认 为 是 部派 佛 教 时期 形成


‚ ‚

这 样看 来 则 现存 典籍 基 本上 属 于 部 派 佛 教 时期 的作 品 所 谓 可 靠 的原 始
‚
② ‚ ‚
。 、

佛 教 的 思 想材 料 似乎甚 为 寥寥 实际上 部派 佛 教诸部 虽 然 在 教义 戒律


《四 分 律》 《五 分 律》 《摩诃僧 抵 律》 《十 诵律 》及 《善见律》 分属法藏部
、 、 、 ‚ 、 、 、

说一 切 化地部 大 众部

有部及 南传 上 座 部

吕激 《中国 佛学 源 流略 讲》 的原始佛教部分仅 有相 当单薄的叙 述 退德尔 的 《印 度 佛 教史 》 中 认 为佛
‚ ‚


吕澈著 《中国佛 学源流 略讲 》
‚ . ‚ ‚

49 年之 中所 说 之 法 下 限仅包 括 四 念 处 等三 十 七道 品及 四 谛 等法
9 年 8 月第 l 版 握 德尔 著 王 世 安译 《印度佛教 史》 商务 印 书馆 19 8
。 ‚ ‚ ‚ .

中华书 局 19 7 7 年 4 月第 1 版

下同
‚ ‚ ‚

的解 说上 存 在着诸 多分歧 这 种 分歧 并 影 响到 了经 藏 但 在 部派 佛 教 三 藏 之 中
巴 利 文 的 《相 应
‚ 。
: ‚

诸部 三 藏 的差 异 仍 以经 藏为 小 学 者 们 大体 认 为 经藏中
部 》 《中部 》 《长 部 》 及 《增支 部 》 与 汉 译 四 部 (l 可含 经 》 有相 当 的一 致 性
、 、 ‚

。 ‚ 、 ‚ 。

可 视 为 同源 共 出 因 此 南 北 传 的经 藏 可 以视 作研 究原始佛 教 的 可 靠 材料
‚

本 文在 论述 中未对材料 作详 细 地 考 证 与 比对 也 未 接受 学 术 界 较 为 流 行 的
‚ ‚

一些成 说 这 主 要 是 因为 本 人 认 为学术 界相 关 研 究 中存在 一 些 误 区 如进 化 论


‚ ‚ ‚ 。 ‚

的学 术立 场 畸重语 言学 的研 究途径 非 宗教化 的研 究预 设 等等 因此 本


、 ‚ 、 ‚

文 力 图 以开 放 的 同情 的态度 看待 南 北传佛 教 中与原 始佛 教相关 的材料


同 时又 不 割裂原始佛教 与部 派 佛教 各 支 的 内在联 系 的前提 下 将 汉 译 《阿 含 经 》
‚

及 南传 五 部视为研 究原始佛教 的可 靠 材料 部 派 佛教 中的论 藏及 史传 中一 些 说


‚ ‚ 。

法 在谨慎 去取 的情 况 下 也视 作 为原始 佛教研 究 的重 要资料


主 要 以经 藏 为 主 ① 汉 译 的 《杂 阿 含 经 》
‚ ‚ ‚ 、

本章所 用 材料 古文 经 典方面
《中阿 含 经 》 《长 阿 含 经 》 《增 壹 阿 含 经 》 及 《大 正 藏 》 中收 录 的 由玄奖 法 师
、 、

翻 译 的 《本事 经 》 @ 是 本文 主 要 的参 考文献

主 要 是 台湾 译 出的可 与汉 译 四部 《阿 含 》 对 照 的南传
‚

白话文 的经 典 资料
五 部中的 《相应部》 《中部 》 《长 部 》 及 《小 部 》 九 经 的电子 版
、 、 ‚

以 及 当代学
包括 郭 良契译 《经 集 》 巴 宙译 《南传 大般 涅 架 经 》 《南
‚ 、 、

者所 译 的 巴 利文 典籍
传弥兰 王 问经 》 等

‚ ‚

另外 现 当代学者 的学 术 论 著 也 是 本章写 作 的重 要参 考材 料 在 文 中将 一
‚ 。

一注 明 此 处从略

第二 节 四 念处在 原 始 佛 教 中的地 位

四 念 处在 原 始 佛 教中是 极 为重 要 的修行方 法 《杂 阿 含 经 》卷 4 9 第 1 1 9
‚

8 经

‚ ‚ ‚ ‚ ‚ 。

有一 乘道 能 净众 生 度诸 忧 悲 灭 除 苦 恼 得 真如 法 谓 四 念 处
‚

、 、 .

何 等为 四 ? 身身观 念 处 受 心 法 法 观念 处


握 德 尔在 《印度 佛 教史 》 ( 第 14 页 ) 中说 因 此 汉 译 《阿 含 经 ‚ 似 乎包括 一 切 有部 法 藏 部和 饮 光 部
: “ 、

‚ ” ‚ 。

的修 订经 本 把它 们 与上 座部经文作 一 比 较研 究 我们 可 以得 出这些部 派 分裂 之前 的 原 典模 型

该 经 是南传 《小部 》 中 《如 是语 》 的同源 异 译本


《大正 藏 》 第 2 册 第 3 2 页 第 1 栏 简称 竹 只3 2 1 下同
‚ ‚ 。 ‚ ‚
.
.
‚ ‚ 、 。

认 为 若 人 不 乐 四念 处 则不 乐 圣 法 则 不 能 解 脱 生老 病 死 忧 悲苦 恼 若
。 ‚

修 四 念 处 则 必 得解脱 四念 处 不 仅 是 佛 弟子 的 必 修 内容 三 世 诸佛 也依此 法 得
: l
度生死
‚ 。 ‚ 。 ‚

过 去 诸世 尊 以 乘斯 道 度 当 来诸世 尊 亦 度乘斯 道 现 在 尊正 觉
‚ ‚ .

乘此 度 海流 究 竟生 死 际 调 伏 心 清净

‚
无 色界 四 念” ( 一 乘道 ) 涅
色界
欲界 > 一
简表 一 三 界 与 四 念处

四 念 处 的修 行 内容也含 摄 了 《阿 含
‚ ‚

四念 处 不 仅是解脱 的必 由之路 同时
而 在 《阿 含 经 》 中
、 、 ‚ ‚ 、 、
.

经 ) 中蕴 处 界 的所 有 相 关 部 分 五蕴 十二 入 十八
“ ” ‚ 。

界 即 是 一切 可 见 四 念 处 所 观 对 象实 际上 总 括 了世 间 出世 间 的一 切 法 如五
‚ ‚ 、

蕴 中 的 色蕴 是 身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受 蕴 是 受 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想蕴 行 蕴 是法
‚ 。 ‚ 、

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识 蕴 是 心 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从 十 二 处 的角 度 来说 色外 处
、 、 、 、 、 、 、 ‚

声 香 味 触外 处 及眼 内入 处 耳 鼻 舌 身内入处 是 身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 ‚

意 内入 处 是 心 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法 外 入 处 中 的 与 苦 乐 等 受 相 关 的属 受念 处 其
。 ‚ 、 、 、 、 、 、 、

余 部 分属 法 念 处 从 十 八 界 来说 色界 声 香 味 触界及 眼 界 耳 鼻
、 ‚ ‚

舌 身 界 属 身 念 处 的 修 习 内容 眼 等 六 识 及 意 界 属 于 心 念 处 的修 习 内容 法界
在 (g 可含 经 》 中
‚ 。 ‚ 、

中与 受 相 关 的 属受念 处 其余 的属法 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蕴
、 ‚ ‚

处 界 被 视 为 一 切 法 的总和 也就是 四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实 际 上 包 含 了原 始佛

教 的 所 有 重 要 内容

‚ .

TZ 只3 2 2 2
:
简 表如 下

色蕴 身念 处
受蕴 受念处
想蕴 法念处
行蕴
识蕴 心念处

简表 二 五 蕴 与 四 念处

眼入处

色入处

耳入处

声入 处 身 念处

鼻入 处
香入 处

舌入 处

味入 处

身入 处

触入处


· ’
-

意入处 一一一 心念处


.
-

法入 处 受念 处
一一一一一从从碗一一
法念 处

简表三 十 二 处 与四 念处 的关 系
眼 界

色 界

眼识界

耳 界

声 界

耳识界 身念 处

鼻 界

香 界

鼻识 界

舌 界

味 界

舌识 界

身 界

触 界
身识 界
心念处

受念 处

意识 界 法念 处

简表 四 十 八 界 与 四 念 处 的关系

‚ 。

在三 十 七 道 品法 中 四 念 处 被视 为 应 该 最 先 修 习 的部 分 通 过 修 习 四念 处
‚ 。 ‚ 、 ‚

法 修 习 者 则 能 降伏 乱 心 四念 处 的观 慧 实质 上 是 与念力相应 的 正 见 正智
、 ‚ 。 ‚

而 世 间一 切 的贪欲 忧恼 皆 因 离于 正 念 正 智 之 故 修 习 四 念 处 的过 程 就是
、 ‚
:
培养 和 提 高与 念 力 相应 的 正 见 正智 降伏 烦恼 的过程
‚ 。 ‚

世 尊告 诸 比 丘 : 若 比 丘 离四 念 处 者 则 离如 实圣 法 离如 实 圣 法 者
。 ‚ . ‚ 、 、 、 、

则 离圣 道 离圣 道 者 则 离甘 露 法 离甘 露 法 者 不得脱生 老 病 死

、 、 。 .

忧 悲 恼苦 我说彼 于 苦 不 得解 脱

‚ 。
.

TZ . 17 1 1
P
。 ‚ 。 ‚ 、 、 、 、

则 离圣 道 离圣 道 者 则 离甘 露 法 离甘 露 法 者 不 得脱 生 老 病 死


、 。 。

忧 悲 恼苦 我说彼 于 苦 不 得解脱
‚ ‚ ‚

因此 原 始佛教 时期 四 念 处 多做 为年 少 比丘 修 习 佛法 的 入 门法 门 称为
“ ” 、
“ ” 。 ‚ 、

一入道 解脱的 渡口 若 能 修 习 四念 处 则 可 渐 次 满足 四 正 勤 四如意


、 、 、 、 ‚ ‚

足 五根 五力 七觉 支 八 正 道 等 三 十七道 法 而 此三 十 七道 品 法 正是原
。 、 、 、

始 佛 教 修 证 体系 的 总 纲 由于 身 受 心 法 四 方 面 含 摄 了佛教 教法 的各个 方
‚
“ ” : “ ‚ ‚ 。 ” 、

面 又 被称 为 一切 法 一切法者 谓 四念 处 是名 正 说 原 始佛 教 的 蕴
、 、 、 、 、 、 、 ‚

处 界 缘起 食 谛 道品 解脱 涅 梁 等等 一 切 法 皆可 从 四 念 处 的角 度
‚ ‚ 、 、

加 以解说 而 随 着 四 念 处 法 的修 习 深 入 必 然 导 致 对 一 切 佛法 的 正 知 遍知

:
深入 通 达 与证 悟
。 ‚ 。

云 何 为 善聚? 谓 四 念 处 所 以 者何 ? 纯 善 满 具 者 谓 四 念处 是名 善

.


此 句在有 部 的 《大 毗 婆沙 论 》 中有 相 当深入 地 发挥

在 《杂 阿 含经 》 第 4 98 经 中
‚ 。 ‚

由此之 故 四念 处 并 不仅 限于初 修者 的修 习
:
佛 告舍 利 弗
‚ ‚ ‚ 、 、 、 、

如是 如是 舍 利 弗 过去 未来 今 现 在佛悉断五盖 恼 心 慧力赢
、 ‚ ‚ ‚ 。

堕障碍 品 不 向 涅 架者 住 四 念处 修 七 觉分 得 阿 褥 多 罗三 藐三 菩 提
、 、 、 、

三世 诸 佛 皆依 四 念 处 断 除遮 蔽 自心 的贪欲 镇患 昏沉 睡 眠 掉举恶 作
《阿
‚ 、 、 ‚ 。 ‚

疑五盖 祛 除染 污 自心 使 智 慧 微 劣 的一 切 烦恼 无 明 成 等 正 觉 因此

含经 》 中 佛座 ”
‚ “
四念 处 被称为
‚ ‚

修 习 四 念 处 可 以止 息身心 的苦痛 可 以享 受 正 法 的 安 乐 诸 大 阿 罗 汉 如舍
、 ‚ 、 、 ‚ “
利弗 目键 连 阿那 律 富楼那 弥 多罗尼 子 等 皆常常修 习 四 念 处 为 得 现 法乐
” ‚ ‚ 、 。

住故 可 以获得 三 明六通 证 得漏 尽 涅 梁等 种种 功 用 佛弟 子 中长 于 修 四 念
‚ :
处 并 从 四念 处 中得到 种种法利 的 当数 阿 那 律尊者
: “ ‚ 。

尊者 阿 那 律语诸 比 丘 言 住 四 念处 我补 所 起 身诸 苦 痛 能 自安 忍 正
念 正知 … … 正 念正 知 … … 住 四 念 处
。 ‚

身诸 苦 痛 能 自安 忍 身诸 苦 痛渐 得 安

二 l

‚ .
.
o . 17 1 1
P
n
。 ‚ 。
.

n . 17 1 3
P
。 ‚ 。
.

n . 13 1 1
P
。 ‚ .
.

n . 葱4 0 3
P
:
阿 那 律 尊 者 还 通 过 修 习 四 念 处 获得 了 明 见三 千 世 界 的 天 眼
‚ 。 ‚

如 明 目 士 夫登 高 山 顶 观 下 千 多 罗树 林 如 是 我 补 四 念 处 修 习 多修 习
‚

成此 大 德 神 力 以 少方 便 见 千 须 弥 山
:
得 到 明 见 众 生 轮 回六 道 的 宿 命 明
‚ ‚ 、 ‚ 、

我补 此 四 念 处 修 习 多修 习 少方 便 以 净天 眼 过 天 人眼 见 诸众 生
‚ 、 、 、 、 、 。 ‚ .

死 时 生 时好 色 恶色 上色 下色 善趣 恶趣 随 业 受 生 皆如 实见
在 《阿 含 经 》 中
‚
“ ” :
佛 称 赞 因 修 习 四 念 处而 得 解 脱 烦 恼 的 比 丘 为 大丈夫
‚ ‚ ‚ ‚

若 比 丘 身身观 念 住 心 得 离欲 心 得 解脱 尽 诸有 漏 我 说彼 为 大 丈


夫也 所 以 者何 ? 心 解脱 故 ;
‚ ‚

佛弟 子 中不 仅 出家众修行 四 念 处 在家众 中也 有修 习 四念 处 的 如瞻 婆 国
‚ ‚ ‚ :
的大 臣 摩 那 提 那长 者 身居 要职 探 女 围绕 虽 身催 病 苦 而 能 修 习 四 念 处
‚ ‚ 。

我住 四 念 处 专修 系念故 身诸 苦 患 时得 休 息
阿 那 律 尊 者认 为摩 那 提那 长者 已 得 阿 那 含 果④ 南 传 ( 中部 》 第 二 篇 之 ( 居

士 品 》 的第 5 0 经 《干达 罗迩 》 中 调 象 师 倍 沙 居 士 对 佛 说
: ‚
“ ‚

我 等 在 家 白衣 者
‚ 。 ”
实亦 时 时 于 此等 四 念 处 心 善 住之

第三 节 四 念处相关术 语 的说 明

‚ ‚
。一 s a “ ‚
一 一 一
aA A n aA n
四念 处 梵 文 c a
v
t i
r s
lnr !t
y P as
u h
t a i 巴 利 文 c ta tar t i p at 川 h 扩 n
a
汉 译 《长 》 《中 》 《杂 》 都用 该 词 《增壹 阿 含 经 》 译 为 四 意止
、 、 ‚ ‚

也 有 译 为 四念
、 ‚ ‚

住 四止 念 的 有 时单 称 四 念
、 、 。

云 何 四 法 向 涅 架 ? 谓 四 念 处 : 身念 处 受念 处 意念 处 法念处

、a
‚ 一 、 一 一 、
s m r !i th a A n a 受 念 处 为 v e d an a r
身念 处 梵 文 为 k 盯 a ty- 即 as m !ity pa
s t
h a

一 一 、 一 -
s a s
心 念 处 ( 又 作 意 念 处 ) 为 ci t
a r !tyi uP
n
l as th 扩 n
a 法念 处 作 d
h
~ m ri t
y

pa aA n a
s th
《阿 含 经 》 中没 有 具 体 的 解 释 《新编 佛 教 辞 典 》
‚ 一 ‚ ‚
s
m r
it th a 八 n
念处 y uP as a

‚ .

o
n 只 14 0 1
‚ 。
o
n 4 0. 2
R 1
. .

包 . 17
P l
几 2
。 ‚ 。
.

参见 n . 27 1 l
P

( 长阿 含 》 卷十 《三聚经 》 ( T
‚ ‚ 。
.

l P. 5 9 3 )

《中华 佛 教
: “ ‚ 。

依梵文 原 义释 为 以智观 境 谓 按教理 一 心 专 注 而 思 察所 观 境
百 科全 书 》 解 释 说
: “ ‘ ’ ; ‘ ’ 、 、 、

念 指 与观 慧相 应 之 念 心 所 处 即身 受 心 法四
。 、 、 、 ‚ 。

境 于 此 四 境起 不 净 苦 无常 无我 等 观 慧 时 能令念 止 住 于 其境 因 此称
《阿 含 经 》 中还 没 有
。 ” ‚ ‚

为念 处 或念 住 但 心 念 是念 念 生 灭 的 如 何 止住 ? 再者

念心 所 的 说 法
或许 《南 传 弥 兰 王 问经 》解 释 的更 为 巧 妙些
: “ ‚

持续 是 念 的特 相 执持 是 念

” : 、 、

的特 相 在修 念 处 时心念有 三 个 特 点 一 是所 缘 的对 象 相 续 不 断 不舍 不乱


“ ‚ 、 、 、

当念 起 时 于 善不善 有过无 过 尊卑 黑 白或 黑 白均等 的 诸 法 皆不 动


此 是 四念 处 … … ②;
‚ : ” : “ 、

摇 只想 二 是 心 的 明 了觉 知 的作 用 正念 正知


、 “ ‚

三 是观 察 抉 择 的 作用 当念 起 时 他搜 求饶 益 法 与 非 饶 益法 之 趋 向业 作
: ‘ ‚ 、 。 ’ ‚

思维 此 法 有益 此 法 无 益 ; 此法 有助 此法无助 于 是瑜 伽 行 者 弃无 益 法
: ‚ ” @

取 有 益法 弃无 助 法 取有 助 法
‚ ‚ ‚

在 修念 处 时 这 几 种 作 用 同 时现 起 前 者 ( 相 续 不乱 ) 的作 用 近 于 止 后
《中阿 含 经 法 乐 比丘 尼 经 》 中
、 。 ‚

者 的 作用 近 于 观 ( 觉 知 观察 ) 哺利多 品
‚ ‚

法 乐 比 丘 尼 看 重 止 的作用 认 为 四 念 处 即是 定相 而 后 来 的有 部更 强 调 念 处 的
、 ‚ 。 ‚ ‚

观察 思 择 作用 而 将之 归入 慧根 中 若从 修 习 的 次第看 初修之 时 观力为


‚ ‚ ‚ ‚

主 修 习纯 熟时 心 念 即 能专 一 止观双运 而 定 相 现 前 所 以法 乐 比 丘尼 有 四

念 处 是 定相 的 说 法
《瑜 伽 师 地 论 》 中则 从 能观之 慧 与所 观之 境 两 个 方 面 解 释
“ ” : “
念住 由此
‚ ‚ 。 ” “ ” 、 ‚

念住 于 此念住 是 名念住 此中 由此 念 住 是 指与 正 见 正 念 相 应 的观 慧
“ ” 、 、 、 。

于 此念住 是 指 观 慧 所观 的 身 受 心 法 四境
、 ‚ 、 ‚ ‚ 、

身 受 心 法 是 心 念 所缘 的对 象 每 项 内容 又 分 为 内 外及 内外 合 等
:
三个层 次
‚ ‚ ‚ ‚

何 等为 四 念 处 ? 内 身身观 念 处 精 勤方 便 正 念 正 知 调 伏 世 间 贪忧
、 、 、 、 、

如 足外身 ; 内外 身; 内受 外受 内外 受 ; 内 心 外心 内外 心 ; 内 法
、 ‚ ‚ ‚ 。

外法 内 外 法 观念 处 精 勤 方便 正 念 正知 如 是调 伏 世 间 贪忧


陈 兵 著 《新编佛 教辞典 》 第 1 39 页 中国世界语 出 版 社 19 9 4 年 ” 月第 l 版 19 9
‚ ‚ ‚ ‚

7 年 4 月北 京第 2

次 印刷


“ ” ‚ 。

当代 南 传佛 教 一 般将 念 译 为 M ind t l ne s 强 调 的 也 正 是此 正 念 的 作用
u

《 》
‚ 一 ‚ 。


参见 宙 译 南 传 弥 兰 王 问经 第 3 6 7 页 中 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19 9
3 7 年 10 月 第 ! 版 第 I 次 印刷
。 ‚ 。
.

长 R 13 9 3
‚ ‚

这 里 所 说 的 内 身 指 自己 的 身 体 外 身指 自己 之 外 的 人 及 有 情 的 身体 内外 身 则
‚ 。 、 、

总括 一 切 有 情 的 身体 有 时 也 包 括外在 的 山 河 大 地 等 等 受 心 法 也是如此

观察
‚

此 处 所 说 的观 与我们 日常 所 说 的观 察含义 不 尽 相 同 相 传 为 摩 诃 目键 连 所
作 的 《法蕴足 论 》 中对观 有 明确 的定 义 但 释 义 与 《阿 含 经 》
‚ ‚

虽 有 部 派 的痕 迹
‚ :
相 当接 近 现 引述 如下
‚ ‚ ‚ ‚ ‚

此 中观者 谓 依 出 家远 离所 生 善 法 所起 补 法 简择 极 简择 最极
。 ‚ ‚ ‚ ‚ ‚ ‚

简择 解了 等了 近 了 机黯 通 达 审察聪睿 觉 明 慧行 毗 钵舍 那 是


名观
: ‚ ‚ 、 、 、

若转 为 阿 含式 的 表述方 式就是 深 信在家 染 污 出家 清 白 厌 离色 声 香


、 ‚ ‚ ‚ ‚ ‚ ‚

味 触五欲 随顺 如来所 说 教 法 如理 思 惟 深入 思 惟 确 信无疑 正 确理解


‚ ‚ ‚

如 实 了知 深 切 体会后所 形 成 的 一 种智 慧 这 种 智慧通 达 诸 法 的 真 相 聪睿 明
‚ ‚ 、 、 、

了 离于 颠 倒 是 建立 在正 念 正 知 基 础 上 的 具 有 明 觉 照 了之 性 的直 观 智
。 、 、 、 ‚ ‚ 。

慧 在对 身 受 心 法 所 进 行 的一 切 观 察 之 中 皆不 离 这 种 智 慧 称 为观
在 《阿 含 经 》 中
‚ 、 ‚

观 的作用除 了 表现 为观 身 观 受等 处 之 外 还 通 过对 一 切 身
“ ” ‚ 。

心 活动 正念正知 的强调 体现 出 来 而 正 念 正 知 正 是观 的作用

第四 节 修 习 四 念 处 的 前期准备

《阿 含 经 》 中关 于 四 念 处 的修 习 大体可 分为前 期准备 阶段


正始修 习 两个
《杂 阿 含 经 》 卷 2
。 ‚ :
阶段 4 第 62
4 经中 佛 告 郁低 迩
‚ 。

汝 当 先 净其 初 业 然 援 修 习 梵行
‚ ‚ 。

此 净其初 业 即属 准备阶 段 修 习 梵 行 即 是 正 始修 习 四念 处 法 了
在 《杂 阿 含经 》 中 佛归纳 修 习 四念 处 的前期准备 归为 3 点
: ‚

‚ ‚ ‚ 。

先 净其戒 直其 见 具 足三 业 然梭 修 四 念 处
“ ” ‚ ‚ 、 ‚

净其 戒 对 于 出家众 而 言 是 指受持沙 弥 比 丘 所 当 持之种种 戒 有时


。 ‚

佛 对 比 丘 也仅 要求 其奉持五 戒清净 即 可 修 习 四念 处 对居 士 而 言 一般要 求五


。 、 、 、 、

戒 的清净 就 是指 不违 犯 不杀 生 不 偷盗 不邪 淫 不 妄语 不 饮 酒 等 基本 五

。 ‚ 。
.

几6 . 474 3
P
‚ .

o R 17 5 1
n
‚ 。

戒 从 而 保 证 其有 正 确 的伦 理 价值 观 及 正 当的行为准则 同 时持戒清 净 也 是 心
‚ ‚ 。

清 净 的前提 戒若 清 净 心 则容 易 清 净
“ ” ‚ 、 ‚

直其 见 是指依佛 法 端 正 其 对 宇宙 人 生 生 死 解脱 的看 法 也 就 是 说要
。 、 、
:
有正 见 其 中最基 本 的见解包 括 相 信 生死 轮 回的存在 相 信善 恶 皆有报 应
如 《增壹 阿 含 经 》 卷
、 、 。

相 信 世 间有佛 有 阿 罗 汉 的存在 相 信涅 桑 解 脱 的证 得
21 云:
‚ ‚ 、 . 、 .

彼人有 正 见 无 有 邪 见 彼 便有此 见 : 有施 有 受 者 有今世 援世


、 ‚ . 、 。 。

世有 沙 门 婆罗门 亦 有善 恶 之 报 有父 有母 世 有 阿 罗汉
。 ‚

有 此 基 本 正 见 即可 着手 四念 处 的修 习 随着修 习 的深 入 则有 更 为深 入 的
‚ 。

见 地 上 的要求 包 括 离 于 五 见 及 六 十二 见 等
见 取 见及 戒禁取 ②
、 、 、 。
:
五 见 包 括身 见 边见 邪见 其 中身 见 的 定 义 如 下
云 何 为 身见 ?
: “ ‚ ‚ ‚ ‚ 。 、

答言 长者 愚 痴 无 闻 凡 夫 见 色是我 色异我 色 中我 我 中色 受
、 、 ‚ ‚ ‚ ‚ 。 ‚ 。 ” 。
想 行 识 见 是我 识 异我 我 中识 识 中我 长者 是 名 身见
、 、 、 、 。
:
佛 教将人 的 身心 分 为五 类 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其 中属 于 肉
‚ 、 ‚

体方面 的是 色 蕴 属 于 知觉 感 受 的如苦 乐忧 喜 等 归入 受蕴 中 属 于 想 方面 的
‚ 、 、 ‚ 、

心 理 活 动 归入想 蕴 由于 思 能 引发 身 口 意 的行 为 故称 以 思 为 主 属于意
‚ 、 ‚

志 方面 的心 理 活动 为行蕴 心 理 方面具有觉 知 认 识 作用 的部 分称 为识蕴 如


。 : ‚

眼等六 识 一 般 人 因 习 惯 或 教育 而 习 得 一 种认 识 认 为这 个 身体 就 是 我 或认
‚ ‚ ‚

为 身 体 不 是我 我在 身体 中 或认 为我 是 身体 的一 部分 或 认 为身 体 是我 的 一
; 、 、 、 。

部分 对受 想 行 识 也 各 有如 上 四种 看法 西 方哲 学 中 的 名 言 我 思故 我
” ‚ ‚ 。 。

在 在 佛教看 来 即 是 将 行 蕴 执著 为 我 了 这也是 身见 之 一 种 当 强调 我对 五
、 、 ‚ 。 ‚

蕴 具 有 自主 性 统一性 一 致性 时 称 为我 见 当 对此 见 解 坚 执 不 舍 时 称为

我执
‚ :
五 见之 中 身见 最 为根 本
‚ ‚ ‚ 。

凡 世 间所见 : 或 言 有我 或说 众生 或 说 寿命 或 说世 间 吉 凶 斯等
‚ ‚ ‚ ‚ .

诸见 一切 皆以 身见 为 本 身见 集 身见 生 身见 转

P. 6 ” .
‚ 。
0 2


.
.

参见 T R 49 1

2 ‚ 。
.
r2
. .

P 15 1 1 ~ P. 15 1 2
t公 ‚
TZ 。
.

P. ! 5 1 1

人们 关 于 世 界及 生 死 解脱 的一 切 看 法 都 是建 立 在 此 基 础 之 上 如 果 认 为人
‚ ‚ ‚

不 过 是 四 大 组合 的血 肉一 堆 死 后 肉体 归 于 物质 世 界 精神化 为 乌有 此人往
:
往有如 此 的 看 法
‚ ‚ ‚ ‚ ‚ 。

无施 无受 亦 无 前人 何 所 施 物 ? 亦 无 善 恶 之行 亦 无 今世 援世
. ‚ 、 .

亦 无 得 道者 世 无 阿 罗汉 可 承 敬 者 补 今世 援世 可作证者

此 种 见 解 佛 教称 之 为 断 见
‚ ‚ :
如 果 认 为 世 间之 事 常恒 不 变 此 人 必 定 有类似 于 此 的 看 法
. ‚

若 复见 有 富贵之 家而 作是 念 : 此 人 久 有此 财 宝 耳 男 者久 是 男 女者
‚ 。 ‚ 。

女 畜 生 者久 是 畜生 不 好布施 不 持 戒律
。 、 。

此 见称之 为 常见 断 常二 见合 称为 边见或 边 执 见
‚ 、 、 、 ‚

边 见之 中 若 坚 持认 为无善 恶 之业 无 业 之果报 无解 脱 无得解 脱之道


‚ 。 ‚

否 定解 脱 的可 能 性 这 种见解 称 为邪 见 由此立场 出 发 对 生 命 现 象 的看 法 必
所 以 《阿 含经 》 中认 为邪 见 恒 与边见 相应
‚ 。

然是断 灭 见
‚

边见 之 中认为死 后 并非断 灭 无所 有 认 为通过 修行 可 以得 到永 生 或 成 仙 的


‚ :
人 多 数奉 持各 种 戒 律
‚ ‚ ‚ ‚

若 有 众 生 奉持 构 戒 或 持 牛戒 或持鹿 戒 或 持哑 戒 或 持 摩 尼婆 陀
‚ ‚ ‚ ‚ ‚ ‚

戒 或持 火戒 或持月戒 或持 日 戒 或持 水 戒 或 持供 养火 戒 或持苦
‚ 、 、 、 、 、

行秽 污 法 彼作 是 念 衣持此哑 法 摩尼 婆 陀 法 火法 日 月法 水法
、 ‚ ‚ .

供 养火 法 诸 苦行 法 我持 此 功 德 欲以 生天
‚ 、 ‚ 、 ‚

在佛 世 时 多有 外 道 妄 见 狗 牛 等死 后 生天 乃 学狗 牛 之作 为 食 草峡
。 、 、 ‚ ‚ ‚

粪 谓 受 持牛 戒 鹿戒 狗戒 便 得 清净解 脱 出离 永超 众 苦 乐 而至 超 苦 乐
。 、 ‚ 。

处 此 等执 取 非 理 之 禁 戒 为 生 天之 因 解 脱之 道 者 即 是 戒禁 取 见 戒禁 取 见
‚ ‚ 。

是 一 种 妄见 系 以非 因 为因 非道 为道 之错 误 看 法
在 《阿 含 经 》 中未 见有 明确 的 定义 但 统观 四 《阿 含 》 来看
‚ ‚ ‚

见取 见取
、 、 、 。

是 统指 人 们 关 于世 界 有情 神我 及 涅 架 解脱 的种 种 非 理之 见 如 佛在 与犊
‚ 、 、

子梵志 的 问答 中 佛 否 定 了 犊 子 梵 志 关 于 世 界 有常 无 常 有边 无 边 命 与 身是

一还 是 异及 死后灵 魂 的有无等种种 问题

‚ 。
0 .
P
几 63 6. 2
‚ .
.
0 R 655 2

③ ‚ 。
.

T l P. 1 2 8 1
“ ‚ ‚ 、 ‚

佛 告犊 子 : 我 不 作是 见 不 作是论 说 言 : 世界 有 边 无边 乃 至非
。 ”

非 有 非非无
“ ‚ ‚ ‚ ”
犊 子 复言 : 瞿昙 汝今 于斯 法 中 见何 过 患 不 取一 见 ?
“ ‚ ‚ 。 ‚

佛告犊 子 : 我 亦 不 言 : 世界 是 常 唯 此 事 实 怜 皆愚 暗 彼见 结 障
‚ ‚ 。 ‚ ‚

彼 见 所 行及 所 观 处 彼见 尘 埃 垢秽 不 净 见 结 与 苦俱 能为害 能与忧
‚ ‚ 。 ‚ ‚ ‚

恼 能 令行人 受 郁 蒸 热 生诸忧 患 若 与见结相应 即 是婴 愚 亦名 无 闻


. ” 。

亦名 凡 夫 能 令 生 死 回 流增 长
‚

因 为 见 取 是 指不 能 依 佛 法 观 察 世 间诸 法 与身 见乃 至 邪 见 相 应 而 生 的种种
、 ‚ 、 、 ‚ ‚

邪 分别 邪 思惟 所 以经 中称为 见 结 ( 结 使 烦恼 系缚 ) 是不 清净 见 使人
在 《增 壹阿 含经 》 中更 认 为见取是 生 死 之 本
。 ‚

不得 出 离生 死 轮 回之 苦 净斗 之


见 于 汉 译 《长 阿 含 经 梵动 经 》 《佛 说
‚ ‚ 、

五 见之 外 还 有 六 十 二 见 的说法
梵 网 六 十 二 见经 》 及 巴 利 文 《长 部 》 之 《梵 网 经 》 等 经 中 诸经 所 说大 体 相 同
‚ 。

《梵 动 经 》 可 说 是 佛 对 当 时 印度 种种 教 派

思 潮 关 于 宇宙 人 生 的种种 见 解 的归
: “ 、 、 ‚ ‚ ‚

纳和 总 结 诸 有沙 门 婆 罗 门 于 本 劫本 见 末 劫末 见 种种 无 数 随意所 说
” 。 ‚ ‚ ‚

尽 不 能 出过六十 二 见 中 依此 经 此 六 十二 种 见 关 于 过 去 的约 有 十 八 种 未
‚ ‚ 、 、 、
.

来 的约 有 四十 四种 依 见 之 种类 分为 我 与 世 界之 常 住 论 常无 常 论 无 因论
、 、 、 、 、 、

世 界有边 无 边论 诡辩论 死 后之 有想论 无 想论 非有 想 非 无 想 论 断灭 论


‚ ‚ ‚

现 在 涅 架论 等 其 所 展 开 的论述 都 以我 与世 界为 中心 皆不 能如 实 了 知宇宙
。 、 、 ‚ 、

人生 的 真相 佛指 出六 十 二 见 都 以触 受 ( 感觉 思 维 ) 为缘 为爱 取所 染
‚ ‚ 。 、

而 不觉 知 为爱 ( 见 ) 所伏 为无 明见 网 所缚 此 经 可 视 为 当时 宗 教 界 思想


‚ ‚

界 的缩 影 而 佛 教 的立场也 因 此 而 得 到 了鲜 明 的展现 因 为有 种 种 见 所以
‚ ‚

有 种 种 果报 及 诸 趣 的轮 回 众 生 皆迷 于 种 种 见 网 之 中 而 不得解脱 若 比丘 于
、 、 、 、 ‚ ‚ ‚ ” ‚

六 触集 灭 味 过 出要 如实 而 知 则 为最 胜 出彼诸 见 如 此 则可 出
。 、 ‚

离轮 回 此 经 关 于 世界 人 生 及 佛 教 主 旨 的论 述 今 日仍 然 有 相 当 的 启 发 和 价


‚ 、 、 ‚ ‚

正 见 确立后 第三个 要求 就 是 身 口 意 三 业 的清挣 经 中称 为 三妙 行


“ ” ②‚
。 ‚ 、

也 就 是 后 来所 说 的 十 善 此 中身 业 有 三 称为 身 三 妙行 指不 杀 生 不偷

。 ‚ 。
.

TZ . 445 l
P
。 ‚ 。
. .

Tl P 469 2
、 。 ‚ “ ” ①‚ 、 、

盗 不邪 淫 口 业有四 称为 口 四妙 行 指不 妄语 不 两 舌 ( 不挑 拨离 间 )
、 、 、 、 ‚ 。

不恶 口 不 绮 语 ( 即 杂秽 语 非应语 散语 无 义语 都 由染 污 心 而 生 ) 意业
‚ 、 、 、 、 。

方 面 的妙 行 有 三 指 无 贪 ( 即 离 于 贪爱 贪 取 铿 贪 ) 无 咳 无痴 ( 离 于 邪 见 )
‚ 、

修 四念 处 虽 然 有 种 种 的条 件和 要求 但 身 口 意 三业 的清净 是最 为 直 接 最 为重
四 念 处 之食 ”
‚ “
要 的条 件 所 以经 中称之 为
‚ 。
: “ ‚

而 三 业 的 清 净 也 有其 因 缘 即 守护 六根 佛 告 目键 连 有 六 触入 处律仪
‚ ” ② ‚ ‚

修 习 多修 习 令 三 妙行 满 足 通 过 守护 六 根 中止 眼 等 六 根 的 攀 缘 虽见可
‚ 、 ‚ “ ‚ ‚ ‚

爱 或 可 厌 之 色 声 心 中不 起 贪 欲 镇 患 永 不缘 著 内心 安 住 不 动 善 修 解 脱

” ‚ ‚

心 不 懈倦 若 在 守护六 根 的 同 时 深 观 身 口 意 三 恶 业 的果 报 后 则 心 更 易于 离

诸染 污
‚ ‚

以上 三 项 要 求 不 过 是 对 修 习 四 念 处 条 件 的简 要 叙述 若 具 足而 说 包括的
如 《中阿 含 经 本迹 经 》 中 以食 为 喻 说 明 四念 处 的修 习 条件 则
‚

内容 实 在 不 少
: ‚ ‚ 、

有 八项 三 妙 行 为 四 念 处之 食 护诸 根 为三 妙 行之 食 正念 正 智为护 诸根 之
‚ 、 ‚ ‚ ‚

食 正 思惟 为正 念 正 智之 食 信 为 正 思 惟之 食 听 闻 正 法 为 信 之食 亲近 善
而 善 人 是 亲近 善 知 识 的前提⑧ 则 四 念 处 的修 习 要 具 备 是
‚ ‚

知 识 为 听 闻 善法 之食
、 、 、 、 、

好人 能 亲近 具 有 正 见 的师 友 常 听 闻佛 法 具有 正 信 能正 思惟 有正念正
、 、 ‚

智 能守护 眼 等六 根 身 口 意 三 业 清 净 等 八 项 条件 由于 三 妙 行 是 修 习 四 念 处
‚ 。

的直 接 因 所 以特 别 凸 显 而 己

第五 节 四 念 处 的 修 习 方法

《阿 含 经 》 中
‚ ‚ ‚

对 四念 处 的 修 习 有 着 相 当 多样 的说 明 或详 或 略 或 浅或
‚ ‚ 。 ‚

深 皆视 听 法者 的根 机 与 因 缘 而 说 并无 固定 的 模式 本 节 中为 方 便 起 见 将
‚ 。

佛在 各种 场 合 所 说 的 四 念 处 修 法 归 为 一 类 加 以说 明 佛 应机 说 法 的 意蕴 便 无
‚ 。

从领 略 了 有 心 者可 自行 检 阅相 关 的经 典

‚ . .

0 TI P 4 69 l
。 ‚ . .
.
P. 7 7 2 一 P. 7 8 l

⑧ ‚ .
.
参见 T I . 4 89 1
P

一 身念处
、 ‚ 。 、 、 、

在 三业 相对清 净 心 念 不 甚散 乱 时 即可 开 始 四 念 处 的修 习 身 受 心
‚ ‚ ‚
.
:
法 四种 之 中 身 念 处 一 般 为 优 先 修 习 的 内容 原 因有 如 下 数 种 1 初修 之 时
‚ ‚ ‚ 、 、 ‚

念力 薄 弱 易 失而 难 得 四法 之 中 身相 粗 显 稳定 变化 少 心 念容 易专 注
。 ‚ 、 ‚ 。 .

而成定境 2. 初 修 之 时观 慧 亦 弱 而受 心 微 细 且 瞬息 万 变 容易 失念 3 法念
‚ ‚ 。 .

处深细难 了 需 要 很 深 的观 慧 方 能通 达 也不 是 初修 适 宜 的对 象 4 身念 处 一
‚ ‚

法 可 统摄 其 余三种 念 处 于 修身念 处 时 依 据 情 形可 随顺 修 习 其他 三 种 念 处 所

以经 中一 般 多 以身念 处 为 最 初 的修 习 内容
《杂 阿 含 经 》 卷 4
3 第 1 17
1 经 以一 则 比喻 形 象 地 说 明 了初 修 四念 处 的情 形
:
及 为 何 先 修 身念 处 的理 由
、 、 、 、 、

( 有人在 空 宅 中依 次 捉 到 狗 鸟 毒蛇 野干 失 收摩罗 ( 鳄 鱼 ) 琳
‚ 。 ‚ ‚ ‚

猴 六 种 动 物 检在 一处 ) 其 狗 者 乐欲入 村 ; 其 鸟者 常欲 飞 空 ; 其 蛇 者
‚ ‚ ‚

常欲 入 穴 ; 其 野 干 者 乐 向 家 间 ; 失 收摩罗者 长 欲入 海 ; 拼 猴者 欲入
。 ‚ ‚ ‚
山林 此 六 众 生 悉 系一 处 所 乐不 同 各 各 嗜欲 到 所 安 处 各各 不 相 乐补
向所 乐 方 而 不 能 脱 … …
。 ‚ ‚ ‚

他处 而 系缚 故 各用 其 力 六 众 生补 其 坚柱 正
‚ ‚ ‚

出用 力 随 意 而 去 往 反 疲极 以 绳 系故 终依补 柱
‚ :
此 中六众 生 者 譬 犹六根
‚ . ‚
( 各各 有 自己 爱 乐 的对 象和 境 界 ) 不 乐怜境界 眼 根 常求可 爱之 色
‚
不 可 意 色则 生 其厌 ; 耳 根常求可 意之 声 不 可 意 声则 生其 厌 ; 鼻根 常求 可
‚ ‚

意 之香 不 可 意香 则生 其 厌 ; 舌 根常求可 意之 味 不 可 意味 则 生 其 厌 ; 身
‚ ‚

根常求 可 意之 触 不 可 意触 则 生 其 厌 ; 意根 常求可 意之 法 不 可 意法 则 生

其厌
‚ ‚ ‚ 。

遇 缘之 时 则 随境 漂 转 为 善为 恶 轮 转不休
“ ‚ ” 。 ‚ 、 ‚

坚柱者 譬 身念 处 在修 身念 处 时 心 虽 有外逸 散乱 但 因 系 念 身念
‚ :
处故 心 得 安住
‚ ‚ . ‚

若 善修 习 身念 处 有 (身) 念 不念 色 见 可 爱 色则 不 生 著 不可爱
‚ ‚

色则 不 生 厌 ; 耳 声 ; 鼻香 ; 舌 味 ; 身触 ; 意 法 补 可 意 法 则 不 求欲 不可
.

意法 则 不 生厌

。 。
. .
.
TZ P. 3 1 3 l ~ . 3 13 2
P
‚ ‚ 。

这 样 通 过 修 习 身念 处 止 息随 缘 妄动 的 六 根 从 而 利 于 佛 法 的深 入 修 习
‚ 、 ‚

身念 处 的 修 习 在 南 北 传佛 教 中 次第 详 略有所 不 同 其 中叙 述 较 详 的 几
巴 利文 《大念住 经 》 的 修 习 内容 和 次第 是
‚ : 。

种中 1 知 息 出 入观 ( 安 纳 波 那 )
、 、 、 。 。 。
2 行 住 坐 卧 四威仪 观 3 时时 系 念观 ( 念 兹 在 兹 ) 4 不净 观 5 地 水 火风
汉 译 《中阿 含 经 念住 经 》 则 列 四威 仪 观 为 先
。 。 ‚

四 界观 6 九 墟墓观 因品
、 、 、 、 、 、 、 、

时 时系念 观 以善 治 恶 观 以心 治 心 观 知 息 出 入观 入初 二 三 四禅 观
、 、 、

光 明想 善 受观 相 三 十 二 物 不 净观 地 水火 风 空识六 大 观 及 尸 骸 残 灭 观 等十
汉 译 《增 壹 阿 含 经 》 中 列 身 中二 十七 物 不 净观
。 、 、

三种 四大观 诸孔漏 出不净


尸 骸 残 灭 观 等 四 种 观法、 由于 《阿 含 经 》 中佛所 说法 多属应 机 而 说
、 ‚

观 对于
‚

不 同 的 人 或 同 一 人 而 时机 不 同 皆有 不 同 的说法 因 此 关 于 身 念 处 的说法 本 来 也
‚ 、 、 、

无 一 定之 程 序 但 较常运用 的 则 有 知 息 出 入 观 不 净观 四 威 仪观 时时 系 念
、 。 。

观 四 大 ( 六 大 观 ) 及 尸 骸残 灭 观 等数种 下 面 一 一 进行介 绍
: ‚ 、 。 。

知 息 出 入 观 梵 语 作扩n 扩 p 内 a 古译 为 安那 般 那 阿 那 阿 波 那 略 称 安般
a“
转指 入 息 Pa a 、 a
‚ ‚ ‚ ‚ 。
;
na 原为遣 来 之 意 原为遣 去 之意 转指 出 息 修 习 者端
‚ ‚ 、 ‚

身正 坐 心 念 对 自己 的 呼吸 保持觉察力 清 晰 明 了地 觉 知 入 息 出息 使心 念
、 ‚ 、

离于 散 乱 昏沉 渐 渐 达 到对 绵 长 微 细 的呼 吸 ( 长入 息 长 出息 ) 有 明 了 清 晰
‚ 、 、 ‚

的觉 知 进 而 形 成对 呼吸 及 全 身 的 自主 自在 相 续 不乱 的觉 照 并在 此 基 础
、 、 ‚ 、 ‚

上 对 构 成 身 的 一切 成 分观 察其 生 住 灭 对 身体形 成清 晰 明 了 的觉 知 而
、 ‚
“ ‚ ” ‚

离于 我 我所想 彼 当无所 依 而 住 且 亦不 执著世 间任何 物 而 住 使 心 从对


、 。

内 外诸 法 的 攀 缘 中得 以解脱
‚ ‚ ‚ 。 ‚ “
以此 他 觉知入 息 以此 他 觉知 出 息 入 息长 时 他正确 了 知 : 我
。 ” ‚ “ 。 ” ‚
:
入 息长 出 息长 时 他 正 确 了知 我 出 息长 入 息短 时 他正 确 了
“ 。 ” ‚ “ 。 ”
知: 我入 息短 出 息短 时 他 正 确 了知 : 我 出 息短 他 如 此训 练
“ .

: “
:
自己 我 当感受全 身而 出息 他 如 此 训 练 自己 我 当感 受 全 身而 入
。 ” “ .
” “
息 他 如 此 训 练 自己 : 我 当寂 止 身行 而 出 息 他 如 此 训 练 自己 : 我
… … 现 在他 已 建立 清楚 的 觉知 : “
. ” 。 ”
当寂 止 身行 而 出 息 这 就 是 身体
. 、 ‚

修 成 了 只 有清楚 了知 和 清楚觉 照 的 境 界 他 持 续正 住 远 离执著 不再贪




着 ( 身心 ) 世 间 的任 何 事物


《大 念 住经 要义 》 第 17 6 页
‚ ‚ 。 。

陈燕珠编述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


2 年 1 版 1 刷 下同
: ‚ ‚ ‚

不 净观 梵韶 加b h 扩 s l
r
n i
t
! b h 扩nu p as
巴 as u si
n 是 指 修 习 者 在修 习 过程 中
‚ ‚

通 过 对 构成 身 体 的各个 器 官 的如 实观 察 ( 观 身如 身 ) 从 而 了知 身体 的污 秽 不 净
。 ‚ ‚

由此 摆 脱对 自己 及 异 性 身体 的执著 与 贪爱 观 察的 内容 各 经 大 体相 同 只是
巴 利文 《大 念 住 经 》 是犯 物 汉 译 《增壹 阿 含 经 》 中是 2
‚ ‚ ‚

数 目略有 差 异 7 物
汉 译 《中阿 含 经 念 住经 》 是 3 《中阿 含 》 所 列 如 下
· · 。 :
因品 2 物
‚ 、 、 、 、 、
:
从 头 至足 观 见 种种 不 净充 满 我 此 身 中有发 毛 爪 齿 粗 细
、 、 、 、 、 、 、 、 、 、 、 、 、 、

薄肤 皮 肉 筋 骨 心 肾 肝 肺 大肠 小肠 脾 胃 传类
、 、 、 、 、 、 、 、 、 、 。

脑及 脑 根 泪 汗 涕 唾 脓 血 肪 髓 涎 胆 小便


“ ‚
” :
不净观 修 习 成 功 的标 志 是 有知有见 有 明有 达 知 见 到或 忆 念 自己

— —
‚
及 别 人 的 身体 时 知其 不 净 ; 见 对 于 身体 能观察到它 的种种 不 净 ; 明


“ ” ;
对 于 身体 不会 丧 失 这 是不 净 的觉 照 达 自己及 一 切 有 情 的 身 体都 是 如
‚ 。 ‚ “ 、 ‚ 、

此不 净 已 成 直观 不 待 思 惟 而 后起 犹 如 明眼 人 开 仓 见谷 稻 粟种 蔓善
” ‚ “ ” 。
“ ” 、 、

芥子 悉 见分 明 这样则 能远 离 ( 佛教 认 为是 颠 倒 迷 乱 ) 身体 是干 净的


“ ” 。

身体 是 美 丽 的 等 等观念
四 威 仪观 。
‚ ‚ ‚
.

:
前两种 观 法 中 多是 局 部地或 静 态 地 观 四 威仪观 则侧 重 于
、 、 、 ‚ “ ‚ ‚

从行 住 坐 卧 四 个 方面 对 身 体 进 行 动 态地 观 察 行则知行 住则知住 坐
‚ ‚ ” ③
‚ ‚ 。 、

则知坐 卧则知 卧 眠 则知 眠 痞则 知 密 眠 寐则 知 眠 痞 这种 具 足 正 念
。 ‚

正 知 的观 察甚 至 睡 眠 时 也 不 中止 这 种 觉 观 不 仅 出 自身念 处 的需要 同时也是


。 、 、 、 、

持 戒清 净 的 必 然 要 求 佛世 时 比 丘 比丘 尼行 住 坐 卧 皆 有 必 须遵 守的准
‚ ‚ ‚ ‚

则 二 百 五十 戒中 大 部 份 戒条 皆具 威 仪 之 义 仅 四重 禁 为戒分 其 余 之 僧残
。 ‚ ‚

等 戒 则 为威 仪 分 要求 日常之 起 居动 作 须 谨 慎 禁 放逸 与懈 怠 以保 持 严 肃 与
。 ‚ ‚ ‚

庄重 因此 若 修 习 者 持戒清净 则 身念处也 容 易修 习 成 功 而对 身 体 的一 举
。 ‚

一 动 保 持 觉 照 正 是 持 戒 清 净 的前 提 同时 在 修 习 此 观 时 由于 身 念 处 修 习 时 的
、 ‚ 。
.

开放 的 具 足 正 念 的状态 也 有利 于 戒 律 的 守持
: :
时 时系 念 观 是 对 四威 仪观 的进 一 步 深 化
‚ ‚ ‚ 。 、 、 、

复次 比 丘 观身如 身: 比 丘 者 正 知 出入 善观 分 别 屈 伸 低
‚ ‚ 。 . 。

昂 仪 容 痒序 善著 僧 伽 梨 及诸 衣 钵 行住 坐 卧 眠客 语 默 皆正 知 之 如

‚ 。
. .

TZ P. 5 6 8 l ~ . 5 69 2
P
‚ ‚ 。

威仪 指 举止 善 合 规矩 语 默动作 不 失方 正 见之 能起崇仰畏 敬 之 念 的 身行 举止
‚ 。
. .

TZ 5 68 1 ~ . 569 2
P
. 。 。 。 。

是 比 丘 观 内 身如 身 观 外 身如 身 立 念在 身 有知 有 见 有 明有 达 是谓
.

比 丘 观 身如 身
‚ 、

如 果 说 四 威 仪观 还 是 大 面 上 的观 察 的 话 时 时系念 观 则 属 于 全 方 位 的 连
‚ ‚
“ 、

续 不断 的 关 注 与 觉 察 并且 对 身体 的观 察 己 进 入 到微 细 的地 步 身体 的 屈
、 、 ‚ 、 、 、
” 。

伸 低 昂 前 后 升 降 乃 至 穿衣 持钵 皆有 明 晰 的 察 觉 这种观法在 当

代 南 传 四念 处 的修 习 中 还 有 进 一 步 的 发 展和 深 化
‚
:
四大观 四 大 是 印度 人 分析 物质构 成最常用 的一 种 略 近 于 中 国古 代 的 五
‚ ‚ 。 、

行说 为 大 小乘 佛 教所 习用 佛 教 以 外 的 宗 教 也 多用 此 法 他 们 把物 质 依 坚
、 、 、 、 、 ‚ “ ”
湿 暖 动 四 性划 分 为地 大 水大 火大 风 大 四类 元 素 所谓 大 是 指这
。 ‚
:
四种性质 遍 在 一 切之 中 一 切 物质 ( 色 ) 皆 由其 生成 称 为 四 大所造 色
‚ 、 、 。

复次 比 丘 ! 还观此 身有地 种 耳尸 水 火 风种 那 ? 如 是 比 丘 观 此 身
‚ ‚ ‚ ‚ ‚ ‚

复次 比丘 观 此 身 分 别 诸界 此 身有 四 种 扰 如 巧 能屠 牛之 士 若屠
此是头 … …
‚ ‚ ‚ ‚ ‚ ‚

牛弟子 解牛节 解 而 自观 见 : 此 是脚 此是心 此是 节


‚ 、 、 、 。
:
如是 彼 比 丘 分 别 此 界 而 自观 察 此 身有地 水 火 风种 如 是 比 丘观
.

身而 自娱 乐
‚ ‚

虽 然 印度 各 教 派 都 用 四 大来 分 析物 质 但 佛教 用 四 大观 来观 察 身 体 时 则
、 ‚ 、 ‚ 、 ‚

依其 无 我 无 我所 非我 非 我 所 的基本 立 场 离 于 对 身 体 的贪 爱 执著 离
‚ ‚ ‚ ‚ ‚

于 神秘 与 蒙昧 如 实观 察 如 实觉 知 离于憎 爱 中道 而 行 从 而 解 脱 身 体带
‚ : “ ” 。

来的种种束 缚 得 到 精神上 的 自由与快 乐 如 是 比丘 观 身而 自娱 乐


、 ‚ ‚

如果 说 面对 鲜 活 的 生 命 健康 的身体时 人 们 还 有种 种 希求 与 妄 想 的 话
‚ : 、 ‚

当面对 死 尸 时 人 们 的 感受 或 许会趋 于 一 致 身体 的脆弱 性 死 亡 的不 可 避 免


、 、 、 、 、 、 ‚ 。

青春 健康 美丽 威势 财富 家庭 亲情 一 切 不可 常存 而这正 是人生
‚
: “ ‚ ” ‚ 、

的真 相 孔子说 不 知生 焉知死 ? 事 实上 如果 对 死 有 了 正 确 深入地 了


‚ 。

解 或 许方 能 深 刻 地 理 解 生 尸 体 残 灭观 正 是 释 迩佛 基 于 印 度 的丧 葬 习 俗 而创
:
立 的一 种 修 行 方法
二日… …至六
‚ ‚ 、 、

.

复 次 ; 比 丘 观 身如 身 比 丘者 观彼 死 尸 或一 七
‚ ‚ ‚ 、 ‚ ‚
‚
.

日 乌鹤所啄 豺狼所食 火烧 埋地 悉腐 烂 坏 见 已 自比 今我 此 身
终 不得 离… … 如 本 见 息道 骸 骨
‚ ‚ ‚ ‚ ‚ ‚
亦 复如 是 俱有 此 法 青 色 烂腐 食半

‚
.
.
o P. 4 l 一 .
P . 2
4
n 4
6 4
6
骨琐在地 … … 如 本 见 息道 ( 骸 骨 ) …
‚ 、 、 ‚ 。 . . .

离皮 肉 血 唯 筋 相连 如 本见 息
‚ ‚ 、 、 、 、 、 、

道 ( 骸 骨 ) 骨节解散 散 在诸 方 : 足 骨 骨 脾 骨 碗 骨 脊骨 肩骨
各在 异 处 … … 如 本 见 息道 ( 骸 ) 骨
、 ‚ ‚ ‚ ‚

颈骨 镯镂骨 白如 螺 青犹 鸽 色
‚ 。 ‚ ‚ ‚

赤 若 血涂 腐 坏碎 见 已 自比 : 今我此 身 亦 复如 是 俱有此 法 终不
.

得离
。 。 。 。 .

如 是 比 丘观 内 身如 身 观外 身如 身 立 念 在身 有知 有见 有 明 有达

是 谓 比 丘 观 身如 身
‚ 、 ‚

比 丘 修 习 此观 时 至 专弃死 尸 的树林 ( 又 称 尸 陀 林 寒林 ) 中 观 察尸 体
、 、 、

一 天 天变色 腐败 溃烂 的情 形
;
观 察 尸 体被鸟兽 啄 食 尸 骸狼 迹 的情 形 ; 观
‚ : ‚

察 尸 骸 皮 肉烂 尽 只 有 筋触 相 连 的情 形 观 察骸骨 散乱 肢 节 分 离 的情 形 ; 乃
‚ ‚ 、 、 ‚ ‚
·

至 看 到 时 日久远后 零 落 的残骨 发青 发 白 散在 道边 无 人 留意 终 归磨
。 ‚

灭 消尽 的 情 形 在 这样 反复 地 观 察 中
‚ “ ‚ ‚

他 反 观 自 己 的 身体 思 维 观察 : 的确 我 的 身体 也是相 同 的构 造
‚ ‚ 。 ” 。
相 同 的 性质 将 来也 会 变 成 那 样 无 法 避免 那 样 的 结 局
‚ ‚

与 我 们 日 常 的观 察 不 同 这 种 观 察 还 要求 修禅 者在 离 开 所 观 察 的 对象 后
、 、 ‚ 、

心 中还应 时时生 起 鲜 明 清 晰 深 刻 的印象 ( 如本见 ) 修 习 者 对 己 身 她 身及


。 ‚

一切 有情之 身体 皆应 生 起 这 样 的印象 这 种观 法南 传 称为 N iv
ath ii b ba
k 叩a
m
‚
~ ‚ ‚

台湾 多译 为九墓 墟 观 后 来 的北 传 佛 教 多将 之 归入 不 净观 中 下文 将 另行 展 开

此处从 略

二 受念 处
《阿 含 经 》 中
‚ ‚ ‚ 、 ‚ 。 ‚

受 梵 ve da
n 扩 e d an 犷
巴v 又 译为 痛 觉 是五 蕴的一 种
:
多用 阐释 的 方 式 定义受
、 、

有三 受: 乐受 苦受 不 苦 不 乐受
‚ 、 、 、 、 ‚ .

有 六 受身: 眼触 生 受 耳 鼻 舌 身 意触 生 受 是 名 受
‚ ‚

前 者 侧 重 对 受 的状 态 的描 述 后者 侧 重对 受生 起 因 素的陈述 意指 眼 等六 识 与
汉 译 四部 《阿 含 经 》 中 与 受 相 关 的
、 。

色 等 六 境接 触 时 所 生 的 苦 乐 等 感受 感情


《大 念 住 经 要 义 》 第 t s

l 页
② 。
.
.

TZ P. 12 1 2
‚
.
.
切 TZ R 9 2
但 较 为 详 尽 的说 明集 中 于 《杂 阿 含 经 》 卷 17
‚ 一

内容 随 处 可 见 的 4 66 4 8
5 等 30
是 《杂 阿 含 经 》 诸 ①
‚
“ ” “ ” ‚ 。

经中 相应 中的 受相 应 详 尽 之 处 无 出 其右 另外
卷 2 及 卷 13 及 其他 (g 可含 经 》 中也 有 相 关 内容

、 、 ‚

一 般 认 为乐 苦 不苦 不乐 是 佛 教 关 于 受 的 定 说 后 世 部 派 乃 至 大乘 对 受
但 《杂 阿 含 经 》 4 8
5 经 ② 中佛 依 增 法广 开 诸受
‚ ‚

的分析 也 多 限于 三 受 从 一受起
‚ ‚

至 无量受 其 详 尽 程 度 就 是后 世 以分 析 法 相详 尽 深 细 著称 的 阿 毗 昙 也 少 其 限

后世 对 受 的 分 析 也 多 以此 经 为依据
“ ‚ ‚ 、 、 、 、

佛 告 优 陀 夷: 我有 时 说 一 受 或 时说 二 受 或 说三 四 五 六 十
、 ‚ . ‚

八 三 十六乃 至百 八受 或 时说 无 量 受 云 何 我说 一 受 ? 如 说 所 有 受 皆
‚ . 、 ‚ 。

悉是 苦 是 名 我说 一 受 云 何说二 受 ? 说 身受 心受 是名 二 受 云 何三
、 、 . 一、

受 ? 乐受 苦受 不 苦 不 乐受 云 何 四 受 ? 谓 欲 界 系受 色界 系受 无色
、 . 、 、 、 、 ‚

界 系受 及 不 系受 云 何 说五 受 ? 谓 乐根 喜根 苦根 忧根 舍根 是
. 、 ·
、 、 、 、 。

名 说五 受 云 何说 六 受 ? 谓 眼触 生 受 耳 鼻 舌 身 意触 生 受 云何
、 、 ‚ .

说 十 八 受 ? 谓 随 六 喜行 随 六 忧行 随 六 舍行 受 名 说十 八受 云 何三 十
、 、 、 、

六 受 ? 依 六 贪著喜 依 六 离贪著喜 依 六 贪著 忧 依 六 离贪著 忧 依六贪


、 ‚ 。

著舍 依 六 离贪著舍 是名 说 三 十 六 受 云 何说百 八 受 ? 谓 三 十 六 受 一 一
、 、 ‚ .

过去 三 十 六 未来三 十 六 现 在三 十 六 是名 说 百 八 受 云 何说 无 量 受 ?
、 ‚ ‚ 。

如说此 受 彼 受 等比 如 是 无 量名 说 是 名 说无 量 受
、 、 ‚

此 中一 受 意指 受之 自相 虽 有苦 乐 舍 ( 不苦 不 乐 ) 三 种 然而 乐受终归
‚ 。 ‚ 。
; ;
无常 属 于 坏苦 苦 受属 于 苦 苦 舍受 是行 苦 一 切 皆苦 因 此 总说为 一 苦 受
‚

二 受 中 身 受 指与 前 五 识 相 应 的 生 理 性 的 感 受 因 其 依 身而 起 故 ; 心 受 主 要

指 与第 六 意识 相 应 的 心 理 性 的感 受 后世 的有部 及 法 相 唯 识对此有 更 为 深 广 的
‚ 。

讨论 下 文 当有所 述 及
‚ ‚

三受 后 世 一 般 认 为此 即 受 的 自相 故成 为 自原 始 佛 教 以来 大 小 乘诸 宗分
。 ‚ ‚ 、

析受 的 定则 其 中不 苦不 乐 受 后 来 多译 为舍 受 因 此受 生 起 时心 无 憎 爱 执

著之 故
‚ 、

四 受是从 界 的差别与缚脱 的角 度展 开 的 分析 此 中欲 界 系受 是指 未离 性 欲


南 传 《相 应 部 》 之 受相 应 为 2
“ ” ‚ .

9 经 与汉 译 本大体相 同



南传与之 相 近 的 是 《中部 》第 59 经 《多受 经 》及 《相 应 部 》“ 第二 受相应 ” 中的 《般 奢康迩 》及 《百
八 》 数经

传 食 的 众 生 所 具 有种种 感受 感 情 ; 色 界 系受 是 指 住 于 色 界 四 禅 之 有 情 或 住 于
;
色 界 的 诸 天 未 离对 禅 定 的 爱著 而 生 的种 种 受 无 色 界系受指 住 于 四无 色 定 之 人
‚

或 无色 界 的诸 天 所 生 的微 细 相 续 的平 等舍 受 以上 三 界 所 生 之 受 虽 有 粗 细染 净
‚ ‚ 。 、

之别 但 都 未得 解 脱 故 称 ( 有 ) 系受 不 系受是指 已 得解脱 的诸 圣 者 ( 四 向
《杂 阿 含 经 》 卷 7
‚ ‚

四果 尤 指 阿 罗汉 ) 所 生 的种种 感 受 1 第 47
0 经 可 视 为不 系
:
受 的一 个 注 脚
‚ ‚ ‚ 、 、 、 ‚

多 闻圣 弟子 身触 生 苦 受 大苦逼迫 乃 至 夺命 不起忧 悲 称 怨
‚ . . ‚ ‚ 。

啼 哭 号呼 心 乱发 狂 当补 尔 时 ( 彼 ) 唯生 一 受 所谓 身受 不生心受
‚ 。

譬如 士 夫被 一 毒箭 不 被第二 毒箭
‚ ‚

诸 圣 者 在 其 生 活 中 也 必 然遭 遇 种种苦痛 但 其 与凡 人不 同之 处 在 于 他虽然有
‚ 、 。

种 种 生 理 性 的 痛苦 心 理上 则 不 生起 忧 愁 苦痛 在接触 各 种令 人 爱 乐 之 情 景
‚ 、 ‚ ‚

时 心 中 也不 起 与无 明相应 的贪爱 执著 不 造 可 感 后 世 再 入 轮 回之 业 故称

此 种 受 为不 系 受
‚ 、 ‚ 、 ‚

五 受 可 视 为三 受 的 细 分 乐 受再 分 为喜 乐二 受 苦受 再 分 为 忧 苦二受
‚ 、 、 ‚ 、

五 种 合称 为 五 根 根者 有 能生 增上 根源 之 义 意指 一 切 感 受 感 情 皆从 此
、 ‚ 。

五 根 生起 增盛 依 五 (受 ) 根分析 受 也 是 后 世 最 常用 的分 析 方法
‚ ‚ ‚

六 受则侧 重 分析受 生起 的根 源 此 中眼 指 眼 根 触 指 眼 与色 的 接触 眼识
‚ 。 ‚

同 时 生 起 识 别 的作用 而 生 起种种 受 这 六类 受 有 时也称 为 六 受身 ( 身 是聚


集 之义 )


、 、

十 八 受 是对 六 ( 类 ) 受 的进 一 步 细 化 眼触 所 生 喜受 眼 触所 生 忧受
… … 意触所 生 舍 受
· · ·
‚ 。

眼触 所 生 舍 受 总为十 八 受

:
三十六受是六受 或 十八 受 的再分析 眼 触 所 生 有贪著喜受 眼 触 所 生 离贪

著喜 受 … … 如 是 总 成 三 十 六 受

实 际 上 就 是 将十 八 受 再 分为有 贪 爱 与 无 贪爱两


、 、 : 、

三十六 受依过去 现在 未来 三 世 分 过 去 眼触 所 生 有 贪著 喜 受 过去眼


触 所 生 离贪著喜 受 … … 未来 意触 所 生 离贪 著舍受
‚ 。

成 百八 受
‚ ‚

无 量 受 是 说 对 受 其 实可 以 有 无 量 种 分 析 阐 释 的 可 能 同是 乐 受 在不 同 的
‚ ‚ ‚ 、

人 不 同的情 景 之 下 感触 不 同 岂可 限 定 执 实而 说 受有 多少 种 ? 因 此 佛 说

‚
‚ 。
12 . 12 0 1
P

受有 无 量 种
‚ 、 、 、 、 、 、 、

对 受 除 了 依 增法 分 析之外 尚有受 集 味 患 离及 受 集 灭 道之
:
类 的分 析
‚ ‚ ‚ ‚ ‚ ‚
云 何 受如 实知 ? 有 六 受 身: 眼 触 生 受 耳 鼻 舌 身 意触 生 受
。 。 ‚ 。

是 名 受 如 是 受 如 实知 云 何 受 集 如 实知 ? 触 集是 受 集 如 是 受 集 如 实知
‚ 。 。

云 何 受 味 如 实知 ? 缘 六 受 生 喜 乐 是 名 受味 如 是 受味 如 实知 云何受患
、 、 ‚ 。 。

如 实知 ? 若 受 无 常 苦 变 易法 是 名 受患 如 是受 患如 实知 云何受 离
‚ ‚ ‚ 。

如 实知 ? 补 受调 伏欲 贪 断欲 贪 越 欲 贪 是 名 受 离 如 是 受 离如 实知
云 何 为 受 ? 云 何 受 集 ? 云 何 受 灭 ? 云 何 受 集道 迹 ? 云 何 受 灭 道 迹 ? 云
‚ 、 、

何 受 味 ? 云 何 受 患 ? 云 何 受 离? 如 是 观 察 有三 受 : 乐 受 苦受 不 苦不
。 ‚ 。 、 、 、 ‚
乐受 触 集是受集 触 灭 是 受灭 若 补 受爱 乐 赞叹 染著 坚住 是名
。 、 、 、 ‚ 。

受 集道 迹 若补 受不 爱 乐 赞叹 染著 坚住 是名 受灭 道迹 若 受 因缘
‚ 。 ‚ 。 、 ‚

生 乐喜 是 名 受味 若 受 无 常 变 易法 是名 受患 若 补 受 断欲 贪 越欲 贪


是名 受 离
、 ‚

此 中三 受 或 六 受 身是受 的 种类 自相 眼 耳 鼻舌身意 六根 接触色 声 香味触


‚ ‚

法 六 境 ( 触 ) 是受生 起 的原 因 ( 集 ) 若六 触 灭 则喜 乐 等受 必 不 生 起 ( 受 灭 )
“ ” ‚ ‚

对 喜 乐 等受 生 起贪著称 为 味 也是 后 来诸受 生 起 的 原 因 ( 受 集道迹 ) 喜乐


‚ ‚
“ ” 、 ‚

等感 受 无 常 生 灭 若 其 消失必 使众 生 心 中生起 忧 苦 是 受患 (过失 过患 )


‚ “ ” 。

若 能 断除 由色 声香 味触 所 生 的种 种 爱 乐之欲望 心 得清净称为 受离 这里 实
。 。

际 上 是结合 四谛 来对 受念 处加 以说 明的 关于 四谛下文 将 另 行 说 明
、 、 ‚

佛 教 详析受 的种 种类 别 的 目的在 于 使人 明 了受 的 性 状 生起 消失的因 缘


‚ ‚

从 而 如 实 了知 受 的 实相 离 于 对 受 的无 知 及 不 正 知 使 心 从 种 种感 情 的 缠 缚 中

得 以解 脱
‚

虽 然 佛 教 认 为若解 脱 了对 受的 贪 爱 则 得 真 正 的乐 但此 乐 也 不 同 于 当 时 印
‚ ‚

度其 余 宗教所 说 之世 俗 之 乐 或 禅 定之 乐 而 以 智 慧 洞 彻 受 之 实相 为 其 特 性 以
、 、 ‚ :
于 受 而 得 离欲 远离 寂灭之 乐 为矢 的 以菩提之 乐 为 究竟
、 、 、

何等 为 四 ? 谓 离欲 乐 远 离乐 寂灭 乐 菩提 乐

。 ‚ .
.

几 P. 9 2
。 ‚ 。
. .

一 R 12 1 3
几 P. 12 1 2
。 ‚ 。
. .

几 P. 12 4 1 一 P. 12 4 2
‚

以 上 是 对 受 所 作 的理 上 的 分 析 作 为 具 体 的于 受得 解 脱之 道 则 是 受 念 处 的

修习
在 汉 译 四部 《阿 含 经 》 中 以 《增 壹 阿 含 经 》 卷 五 ( 壹入 道 品 第 十 二 》 之
‚

与其他 三 部 《阿 含 经 》 不 同

第 一经 及 卷 十 二 第 九 经 对 受念 处 的解 说最 为详 细
另 外 巴 利 文 的 《大念
‚ ‚
“ ” “ ” 。

的是 此 经 中将 四念 处 译 为 四 意止 将 受 译为 痛
住经 》 中也 有 对 受 念 处 的详 细解 说

‚ 、 、

修 行 者 在修 习 受念 处 时 专注 精 勤努力 地 持 续 地对 身心 所起 的种种感
、 ‚ 、
:
受 感情 保 持 观 照 和觉 察 如 实 了知 正 确 了知
‚ 。 ‚ 。

得 乐痛 时 便知 我得 乐痛 得苦痛时 便 知 我得 苦 痛 若得 不 苦 不 乐
‚ 。 ‚ 。

痛时 便 知 我得 不 苦 不 乐痛 若 得 食 乐痛 时 便 知 我得 食 乐痛 若得食苦
‚ 。 ‚ .

痛时 便知 我得食 苦 痛 若 得 食 不 苦 不 乐痛 时 便 知 我得 不 苦 不 乐 痛 不
‚ 。 ‚ 。

食 苦痛 时 便 自知 我 不 食 苦痛 若 不 食 乐痛 时 便 自知 我 不 食 乐 痛 若不
‚ 。

食 不 苦 不 乐痛 时 便 自知 我 不 食 不 苦 不 乐痛
由于 《增 壹 阿 含 经 》 的译 者 不 善华 语
‚ “ ‚
且 译 经之 年 有 阿 城之役 伐鼓近
若 与汉 译 巴 利 文 《大
” ‚ ‚ ‚ ‚

郊 围城 之 中仓 促 杀青 译 文 不 善 所 以读来有 些 费解
念住 经 》 的相 应 语 句语 句 对 照 来看
‚ :
则 易 于理 解
… … 在经 历 不 苦 不
‚ “
乐 的感 受 时 他 正 确 了知 : 我正 经 历 不 苦 不 乐 的
.
” ‚ “ 。 ”
感受 在执 着于 愉 悦 的 感受 时 他正 确 了知 : 我正 执 着 于 愉悦 的 感 受
‚ “ ” .

在 没 有 执 着 于 愉悦 的 感 受 时 他 正 确 了知 : 我 没 有执 着 于愉悦 的 感 受
“ ” “ ” ‚ “ ” 、 “ ”
两 相对 照 可 知 这里 所 说 的 食乐 痛 之 食 大概 是 味 耽嗜 (贪
、 ‚
“ ” 、
“ ” 、 。

爱 执 著 ) 的对 应 词 因为 味 嗜 在 汉 语 中本来就 有食 尝的意思 不
是 《阿 含 经 》 中分析 诸法之 名
” 。
“ ” 、
“ ” ‚

食 即 是 不 执著 之 意 本来有 味 无 味
、 ‚ 。

相 性状 的常用方式 上文三 十 六 受 的分 析 也可 佐 证 此 说 修 习 者 在对 受 的观
‚ ‚
“ ”
察 中 不 仅要 对 生 起 的 受 的 性状 有 清 晰 的 了知 同 时对 与 受 相伴 的 有 食 (贪

“ ” 。 。

爱) 无 食 的 状 态 也 要 有 清 楚 地觉察 并对 受有 清 晰 的 简 择 在 对 受 的如
、 、 、 ‚ : “
实观 察 如 实 了知 如 理 分析 思 惟 的过 程 中 了 达受 的 实相 痛 (受 ) 者
、 。 、 ‚ 。
” 、

无常 变易之法 以知痛无 常 变 易法 者 是 谓痛 为大 患 一切感受 感情


‚ ‚ ‚ ‚ ‚

皆是 无 常 变 幻 无定 是 有 过 患法 是诸 苦 之 因 从 而 舍 弃对 受 的执 著与贪 受

‚
. .

TZ . 606 l
P 一 . 606 2
P
《大念 住 经要 义 》 第 1

8 8 页
“ ‚ ‚ 。 ”
若 能放痛舍 离焚 痛 除诸 乱 想 是谓舍 离 赞 痛 通 过 对 受 的观 照 达 到 了 对


:
受 的超 越 并从受念 处 的 修 习 中深 得 法 乐
‚ 、 .

彼 ( 观 受 ) 习 法 而 自娱 乐 亦观尽 法 复观 习 尽 之 法 或 复有 痛 而 现
‚ ‚ ‚ 。

在前 可知 可 见 思 惟原 本 无 所 依倚 而 自娱 乐
‚ ‚

修 习 者此 时 己 于 受 而 得 自由 他清 晰 明 了 地 直 观到 ( 受 ) 生 起 的 原 因 ( 习 )
‚ ‚

也 看 到 了 ( 受 ) 的消失 ( 灭 ) 看 到 了受灭 的原 因 对 于 世 间 不起 任 何 憎 爱之
‚ :
情 贪 著之 心
无 有 愁 忧 ; 外 自观 痛 … … 内 外观 痛
‚ ‚ ‚ ‚

如是 比 丘 内 自观 痛 除 去 乱念
‚ 。

除去 乱念 无 有 愁忧
‚ 、 、 、 ‚ ‚

心 离颠 倒 妄 想 离于 忧 悲 苦 恼 利根者观 此 受 念 处 即 得断 尽 一 切 烦恼
。 ‚ 。

证 得涅架 若 不 得解 脱 则 进 入 心 念 处 的修 习

三 心 念处
“ ”
.

1 对 心 的界 定
‚

关 于 心 意 识 的理 论 是 佛 学 最 为核 心 的 内容 佛教 以此 为根据 来 解 释世 间 与
在 《阿 含 经 》
。 ‚

出世 间 一切 精 神 与 物质 现象 与后来 部 派 佛教及 大乘 不 同 的是
‚ 。 ‚ 、 、 ‚

中 心 意 识 的 表述 比 较笼统 首先 未 明确 心 意 识 三 者 的区 别 一般只 分
。 ‚ 、 ‚

心 意识 为眼 等 六识 其次 尽 管经 中 己 出现 了心 数 心 所 法 这 样 的词 并且 对
‚ 。

心 所 的 功用 也 进 行 了 较 为详细 地 描述 但 还 没有 明确地 区 分 心 法 和 心 所 法 再
‚ ‚ 、 ‚

者 没 有 如后 来 唯 识 学分 心 意 识 为 八 种 但 阿 赖 耶识 末 那 识 之 名 早 己 出现

并 且 在 文 中 多处 指 出 其 不 同 于 六识 的 功 用 及 特 征 这 些 内容 或 为 大 乘学派 所 征
‚ 、 ‚ ‚

引 成 为 佛 曾密义 说 八 识 阿 赖 耶 识 的根 据 或 虽 未受 重 视 但 却 表 现 出 与大
。 ‚ 。

乘 相 当的一 致性 由于此 处 不是 本文 重 点 恕不 详 及
在 《阿 含 经 》 中与 心 意 识相 关 的表 述 随 处 可 见
‚ ‚

但 相对 集 中的较少 这与
、 、 。

其依 五 蕴 十 二 处 ( 入 ) 十 八 界 三 科分析 一 切法 的方式有 关 相 关 内容主 要集


、 、 、 、

中在 五 蕴 中的识 蕴 十 二 入 中的意 入 十 八 界 中的意 界 意识界 六 大 中的 识


四种食 中 的 识 食②
、 ‚ 、
;
大及十 二 因 缘 中 的识 名色 二 支中 另外 身 口 意三 行 中的

0 6 l 、 R 606 2
‚ ‚ .

参 见 几 P. 6
《 含经 》 中对 识 食 的解 说较 为简略 仅指 出识是六 道 众生维 持生命 必 需的四种食 物之 一 地狱
‚ ‚

在 阿
“ “ ” ” ‚ ‚ ‚ ‚ 、
. .
.

及无想天 的 众 生 惟 以识作 食 (T l l 3 3)
.
P 皆用识 持 以为其食 (T
l P. 3 4
5 3) 梵 天 以上 有想
‚ ‚ 。 ‚ 。 。

无 想诸 天 四食 之 中 识 食为主 识 食 以 杂染 为性 爱贪 为 因 对 于 识食的进 一 步 解 释 则 付之 圈如
。 ‚ 、 、

意 行 也 与心 意 识 相关 若 将 心 所 法也 看作 心 识 的 组 成 部 分 的话 则受 想 行

蕴亦 可 归入 其 中
‚ ‚ 。 、
n ~ a
识蕴 梵语 v
j
i 今n a
- Sk
n dha
a 巴 利 语 vi 卜n
~ 内 !二劝 曲 d h
a
又作识 阴

“ ‚ 、 、 、 、 、 ‚

识受阴 经 中言 别 知 相 是识 受 阴 识色 识声 香 味 触 法 是 故名 识
” ‚ 。 、 ‚ ‚

蕴 就 是 说 识 蕴有 认 识 了别 的 功 用 以色 声 香味触法 为认识 对 象 由眼 耳
。 ‚

鼻舌 身意六 识 聚 集 而 成 虽 然六识 的认 识 对 象 各各不 同 但意 识 有 统摄 前 五识


在 《阿 含 经 》 中多视 六 识 为 识蕴 之 全部
。 ‚ ‚

的作 用 对 此 识 蕴 可 作 深 浅 二 种解释
‚ ‚ ‚ ‚

属 于 浅释 : 即 此 识 蕴 有 时也 称 之 为 心 或 名 之为 意 或 叫做 心 意 识 后 来唯
‚ .

识 学 将 所说 八 识 皆归入 此 识蕴 中 则属深释
、 、 、

色 受 想 行 四 蕴 ( 包括除 识 蕴 以外 的内在及 外在 的一 切 物质 和 精神 现
‚ 。 ‚

象 ) 是 识 蕴 认 识 的对 象 同时 又 是 识 蕴 的 依止 处 在 未得漏 尽 前 此 识蕴 必 须
‚ 。
:
有其依 处 称 为识住 此 识蕴 即 以四蕴 为住 处
.

攀缘 四 取 阴 识 住
行 中识 住 … …。
‚ ‚ ‚ . 、 、

于 色 中识 住 攀缘 色 喜贪润 泽 生 长 增 广 于受 想
‚ ‚ ‚

因 为 对 色 等 四 蕴 的攀缘 爱著 随增喜 贪 使 众 生 贪等烦恼 增长 坚 固 从而 长 住


‚ 。

生死 不得解脱
‚ ‚ 、 ‚ ‚

意入 又 名意处 有 意 识 产生 的地 方 场所之 义 又 称 为意 内入 处 有使
‚

心 心 所法作用 增 长之 义
‚ ‚ ‚ ‚

‚ .

意 内入 处 者 若 心 意识 非色 不 可见 无对 是名 意 内入 处
‚ ‚ ‚ 、

意入是 一 种 纯粹 的精神 活 作 用 没有 质 碍 也 可 以称 作 心 意 识 与识 蕴 意根
、 。

及六 识 身 七识 界 大 体 同义
、 、 .
‚ 、

在 将一 切 法依根 尘 识对 应 关 系三 分后 识蕴 意入 遂 分 为 七 识 界 ( 七
: 、 、 、 、 、 。 ‚

心界 ) 眼 识界 耳 鼻 舌 身识界 意界与 意 识 界 七 识界 中 以意 界 的 地
:
位 最 为微妙 一 方 面 作 为精神性 的根 ( 意 界又 名意 根 ) 关 联 眼 根 等 五 种感 觉器
‚ ‚

官 并成 为 诸 根 的依止处
‚ ‚ ‚

五 根 异 受异境 界 各 各受 自境 界 意 ( 根 ) 为 彼 尽 受境界 意 (根 )
.

为彼 依

。 ‚ 。
.

T2 . 1
P 3
。 。
.
.
T2 . 9 感
P
心。 ‚ .
.
TZ P. g l 3
。 ‚ 。
.

T l . 79 1 2
P
‚ ‚

眼 等 五 根依 赖意 根 而 发挥 其各 自不 同 的功 用 意根 灭 时 五 根 的感 知 作用
‚ ‚ “ ‚ ‚

即 告 中止 ; 另 一 方 面 意 根 又 是 意 识 产 生 的源 头 意 法 生识 生识 已 说 为意

一 者 以 《俱舍论 》 为代 表
” 。 ‚ : ‚

识 对此 大 小乘诸宗有 不 同看 法 因 其在 六 识
‚ ‚ “ ‘ ’ ‚

之外 不 别立 意根 认 为 意界 就 是 意 识 界 故 主张 过 去意 即 无 间 灭意 ( 第
。 ‚ ‚ ‚

六识 ) 以为 前 念 ( 六 ) 识 灭 引 生后 念 的 识 前 灭 识 为后 起 识 的 所 依 前灭识

二 者 以 《成 唯 识 论 》 为 代表
‘ ’ ” 。 ‚ “ ‘ ’ ‚

即称 为 意 (根 ) 主张 现在意 六识生
‚ ‚ 。 ‚

起的同时 即 有意 根 存在 为六 识所 依 如波 浪 汹 涌 时 即 依 于 同 时 的海水 一
‚ ‘ ‚ ” ⑧
。 。 ’ 。

样 此 同 时现 在 意 即 意根 所以 意 的 另一特征 即 认 识 活 动 的泉 源 若
依 《阿 含 经 》 来看
‚ 、 ‚ “ 、
·

在 十 八 界 中分 明 建立 意 界 意识界 并 明确 指 出 意界异
则 立 意 根 为 意识 的源 头 二 者 同 时 并存 的 说 法 与 《阿 含 经 》

” ‚ ‚

法 界异 意识 界 异

更 为一致
‚ ‚ ‚ ‚

另外 六 大 中的 识 大 ( 因 其周 遍 一 切 处 故 名 为大 ) 从经文 看 与 识蕴 的
此 处 亦 不 详论 ④
‚ 。 ‚ 。

含 义 较 为接 近 指有 情所依的有 漏识 因经 文 中未充 分 展 开


2 心 与世 间 的 关系

在 《阿 含 经 》 中
‚ ‚
心 意识 的作用 除 了从 以上 几个 层 面 得 以讨 论外 心还被
。 、

作 为 一 切 色 心 之 法 的 主 体与 主 宰 者而 单 独 受 到探 讨 此 中涉 及 了 心 与 业 心与
、 ‚

世间 心 性染 净 等 方面 的内容 从中可 以明显 看 出 与 大乘 唯 心 说 之 间 的 密 切 关



( 增 一 阿 含 经 》 卷 51

:

‚
.
.
0
心 为法本 心 尊心 使
‚ ‚

这 是 从众 生 的一 切 身心 活动 皆不 离 心 皆 由心 发动 的 角 度 来 说 的 而 身心
‚ :
活动必 然 招 致 当下 或将 来 的苦 乐之 报 ( 业 果 ) 此 果报 实质 上 也 不 离 心
轮栋 于 辙 … …
‚ ‚ ‚ ‚ ‚
心 之念 恶 即 行 即施 于 彼 受苦 中心 念 善 即行 即 为
‚ .

受其 善褚民 如 影 随形

. .

0 T I R 76 7 2
《佛法概 论》 第 分 页
‚ .

8 年 6 月 I 版第
上 海 古籍出版社 19 9 1 次 印刷

。 。

以识大 为中心 的六 大缘起 说后来成 为 东密的理 论核 心


。 ‚ · ·

几 只8 2 7 2
‚ · 。
@
几 只8 2 7 2
南传 《法 句 经 双要 品 》 也 收 录 了这 个 渴子
· 。

‚ ‚
“ ‚

从心 起 业 ( 身 口 意三 行 ) 心 又 为所 造之 业所 牵 各随 业所 趣 善恶 果 自
” ‚ ‚

受 众 生 由此 感 得 的三 界 六 趣 之器 世 间及 有 漏 身 心 实是 与此 杂染 心 相 应 的 业
《中阿 含 经 心 经第 一 》 云
。 · ·
:
果 心品
‚ ‚

.

心 将世 间 去 心 为 染著 心 起 自在
‚

此 揭 明 确 地 将 心 与世 间 的 生 灭 联系 在 了 一 起 不 认 为有 一 个 外在 于 心 的所 谓客
‚ 。 ‚

观世界 并 强 调 了心 对 世 间 的主 宰作 用 尽 管这 是 从 业 感缘起 的 角度 来 说 的
且 偏 重 从 杂 染 的 一 面 来 说 但 三 界 唯 心 的思 想 仍 是 灼然 可 见 的 《杂 阿 含经 》也
‚ 。

:
收录 了 这 个 揭 子
‚ 。 ‚ 。

心 持 世 间去 心 构 引世 间 其 心 为一 法 能制御 世 间
与 南 传 《增 支 部 》 所 收相 当一 致
:

‚ ‚

比 丘 啊 ! 世 间 被 心 所 引导 ( 世 间 ) 被 心 所 牵引 ( 世 间 ) 受 生 起之 心
.

所左右
《杂 阿 含 经 》 2 6
:
7 经 进 一 步将众 生 的染 净 归 于 自心 的染净

‚ 。

心 恼 故众生 恼 心 净故众 生 净

经 中 以 二 喻 来说 明 心 与 众 生 的 关系 第 一 喻 说 明众 生 正 报 与 心 的 关 系 一 致
‚ 、 :
性 以斑 色 鸟 磋 兰 那 二 鸟羽 毛 的繁杂 来说 明其 心 的杂 染
‚ ‚

如 哇 兰 那 鸟种种 杂 色 我说彼 心 种 种 杂 亦 复如 是 所 以 者何 ? 彼 暖 兰
‚ .

那 鸟心 种种 故 其 色种种
‚ ‚ ‚
以 色 由 心 生 为 潜在 的 前提 通过 可见 之色 的 杂 染 相应 于 心 的杂 染 建 立色心
‚ 。

之 间 的 内在 联 系 使心生则法 生 的原 则鲜 明地 凸显 了出来
、 、 ‚

第 二 喻涉及 心 与五 蕴 心 与有情 心 与 世 间的关 系


‚ 。 、 ‚ ‚
心 恼 故众 生 恼 心 净故 众 生 净 譬如 画 师 画 师 弟子 善治 素地
具众 彩 色 随 意 涂 画 种种 像 类 如 是 比 丘 凡 愚众 生 不 如 实知 色 色集 … …
‚ . ‚ 、

复 生 未来诸 色 … … 。
‚ ‚ .

乐著 色故 乐著 识 故 复生 未来识


‚ .
-
T l R 70 9 I

几‚
.

P. 2 6
4 1.


转 引 自水 野弘元 著 释惠敏 译 《佛 教教 理 研 究 水野 弘 元 著 作选集 》 第 3 9
‚ ‚ ‚ ‚
@
4 页 法 鼓 文 化事业股份

有 限 公 司 2 0 0 年 7 月初版

孔‚. 6
P 9 :
3
‚ ·
·
@ P. 6 9 3

‚ .

@
. 69 3 二
TZ P

此喻 可 视 为第 一 喻 的意 蕴 的 深 化 虽 然 二 喻 也 都 可 以 从 业 感 缘 起 的角 度 解

此 意在 《华 严 经 》 觉林菩
‚ ‚

说 但 心 如 画 师 的 比喻 陡然 揭 出 了三 界 唯 心 的 意蕴
” “ 。 ‚ “ ‚

萨 的 心 如 工 画 师 褐 中方 充分地 揭 示 出来 正 因 为 三 界唯 心 心 恼 故 众 生恼
” ‚ 、 、

心 净故 众 生 净 的说法 才 能 真 正 建 立 起来 五蕴 有情 及 世 间的 不 实 如幻 性

飞 。

也 就 随之 呈 现 了 出来 其 中心 如素 地 之喻似亦含 有 心 性本 净之 义
“ ‚ ”
此 喻 ( 尤其 是 心 恼故众 生 恼 心 净故众生 净 一 句 ) 因 其浓 厚 的 大乘 唯 心
‚ 。

论 的色 彩 而 招致怀 疑 印顺法 师 曾误 认 为此 句 是 崇 尚唯 心 的大 乘译 师 求 那 跋
实 际上 南传 《相应 部 》 也 有相 同 的说法
‚ :
陀罗所添 加
‚ ‚
.

.
0
比 丘 们 啊 ! 心 杂 染故 有情 染 污 ; 心 清净故 有 情清净
译 出早 于 《杂 阿 含 经 》 的 《成 实论 》 中也 有相 似 的 说
‚ ‚
.

再者 为罗 什 法 师 所 译
法②
‚ 。

足 以证 明 此非 求 那 跋 陀 罗所 擅加

3 心 识 与 解脱

但 在 《阿 含经 》 中佛 却 很 少要求 比丘观 心
‚ ‚

心 意 识 是 生死 涅 架之枢 纽 原
: ‚ ‚ ‚ ‚

因 大约 有 二 一者 心 意 识刹 那 刹 那 生 灭 不 住 变幻 无 定 六 识 各 有所 缘 不

:
易为修行 者所 把握 佛 曾描 述 了心 意 识 之行 相
‚ ‚ ‚ ‚ .

彼 心 意识 日夜 时 刻 须 臾不 停 种种 转 变 异生 异灭
‚ 。 。
我不 见一 法 疾 于 心 者 无 譬可 喻
‚ “ ” ‚ 。

但是 由于 凡 夫之 人不 能观 察 心 意 所 以佛 很少 深 入 开 示 心 之行 相
‚ 。 ‚ ‚

二者 易 于 对 心 之 真 相 发 生误 解 或 执 定 心 境 界 为涅 梁 或 执 心 识为常
泛 滥者如 《梵 动 经 》 所述 断
‚ 、 、 、

或 执 心 识 断 灭 无所有 常 有 无等 六 十 二 种 邪
‚ 。 、 、

见 多数 是 迷 于 心 识 而 生 所 以经 中多劝 比 丘 修 习 不 净 观 安那 波那 身念 处
‚ 。 、 、 、 ‚

等法 很 少劝 修 心 念处观 通 修 之法 以无 常 苦 空 无我 为 主 佛 曾 多次 告
:
诫 比丘

、 、 ‚

此心 此意 此识 当思 惟此 ! 莫 思 惟 此 !
“ ” ‚ “ ” 、 、

此 当思 惟此 即是 指 于 识 正 观 无 常等 莫 思 惟 此 是 指不 于心 意 识 起 断 常



转 引 自水野 弘 元 著 释惠敏 译 《佛 教教 理研 究 水野 弘 元 著作选集 》 第 3 93 页 法 鼓 文 化 事 业股 份
‚ ‚ ‚ ‚

有限公 司 2 0 0
() 年 7 丹初版
。 ‚ 。
.

T 32 P. 2 5 9 3
。 ‚ .
0

几 P 56 2 3
。) ‚ 、 ·

2
T PS l
、 、 。

有 无及我 我所之 见
但 对 于 具 备 修 习 心 念 处 的 弟 子 一一 修 习 者 在 通 过 身 念 处 及 受 念 处 的 修 习
‚ 、 ‚ ‚ ‚

后 心 己 经 相 当地 调 和 柔顺 不 致 过 于 散乱 已 能专 注 观 察 心 了 此 时 即可


在 《阿 含 经 》 中

进 行 心 念 处 的修 习 佛 则为之 详 细 开 示 心 念 处 的修 习 方 法
说 明心 念 处 修 习 方法 较 细 致的是 《中 阿 含 经 》 卷 二 十 四 《念 处 经 》 中 的 心 念 处
部 分 及 《增 壹 阿含 经 》 卷 五
“ ” “ ” 。

四 意止 中 观心心法 的部 分
‚ ‚
云 何观 心 如 心 念 处 ? 比 丘 者 有欲 心 知 有欲 心 如 真 无 欲 心 知 无 欲 心
‚ 、 、 、 、 、

如真 有 惠无 志 有痴 无 痴 有秽 污 无 秽 污 有合 有散 有下 有 高 有 小
、 、 ‚ ‚

有大 修不修 定不定 有 不 解脱 心 知 不 解脱 心 如 真 有解脱 心 知 解脱 心


。 ‚ ‚ ‚ ‚

如真 如 是 比 丘 观 内心 如 心 观 外心 如 心 立 念在 心 有知 有 见 有 明有
‚ ‘

达 是谓 比 丘观 心 如 心
、 ‚

修行者 对 自己 的心 的状态保持清 醒 明 了地 觉察 无 论是染污 的不善的心 如爱


、 、 、 、 ‚ 、
:
欲心 镇 患心 愚 痴心 散乱 心 掉举心 还 是 清净 的善心 如 无欲 心 无镇
、 、 、 ‚ ‚

患心 无 愚痴 心 无散乱心 定心 乃 至 解 脱 心 皆能 如 实 了知 当心 念 局 限 于
‚ 、 ‚

狭 小 的范 围 或 者 思 维 广大 的 境 界 乃 至 修 习 如慈无量 心 悲无 量 心 时 皆能如
‚ 、 ‚ 。

实了知 离 于 昏沉 除 去 散乱 无有忧愁 这 样通 过 对 自心 的观 察而 如实 了知
、 ‚
心 念 的起 灭 之 因 乱 念 的熄灭及 使 心 念 归于 宁静 的种种方法 从 而 使心 归 于 清
。 ‚ 。

净 修 习 者在 了悟 自心 的时候 往 往 也达到 了对世间的 了悟 与解 脱


‚ ‚ ‚ ‚ ‚

如是 比 丘 心 相观 意 止 观 习法 观尽 法 并观 习尽之 法 思帷 法观
。 、 、 、 ‚ ‚ 。

而 自娱 乐 可知 可见 可思帷 不可思惟 无所猜 不 起世 间 想 已不


‚ ‚ ‚ ‚ ‚ 。

起想 便无 畏怖 已 无 畏怖 便无 恰 已无 余 便涅梁

心 念 处 的修 习 主 要 在于如实 了知 自心 中依 心 而 起 的对 于 世间 五 欲 及 心 识所 生
‚ ‚

的种种 爱乐 与 贪 著 ( 习 ) 了知 爱著生起 的原 因 了知 爱 著 消失及 消 失的 原 因 与


‚ 、 、 、

方法 从 而 达 到对 世 间 种种 可 见 不可 见 可思惟 不 可 思 惟之 法 的如 实 了 知
‚ ‚ ‚

与远 离 不 生 任 何 执著与依赖 从而 达 到对世 间及生死 恐 怖 的超 越 断除 四 种


‚ 。

有 漏 的识 住 使 心 得 到 真 正 的解脱 与休息 ( 无 余 涅 架 )

‚ .

T I . 5 84 l
P

4 炼 心
‚

但 由于 心 相 微 细 难 知 心 归 宁静之 后 是 否 就 是 解 脱 呢 ? 不 仅 九 十 六 种 外道
‚ ‚ ‚

在此 迷 失 就 是 佛弟子 中也常 常有人 误 认 解脱 之 真 相 如 以 四禅 为 涅 架 象首


、 《本 事 经 》 中讲 述 了 以境 炼 心 的方法

‚ :
舍利弗视 得 五通 为六 通 所以
‚ ‚
( 心 ) 善安 住 已 若 不 觉有 内贪欲 缠 汝 等复应 审谛观 察 : 我今 为 有
‚ ‚

内贪欲 缠 而 不 觉那 ? 我今 为 无 内贪欲 缠 而 不 觉那 ? 审观 察 已 复应 作 意
。 ‚

思 惟 随一 可 爱境相 如 是 作意 : 思 惟 随 一 可 爱相 时 若 心 随 顺 趣 向 喜 乐可
‚ ‚ . ‚ ‚

爱境相 当知 此 心 随 顺 诸 欲 违背出 离 汝等 尔时 应 自觉 了 我今 扰 有
‚ ‚ ‚ ‚ ‚

内贪欲 缠 而 不 能觉 非 为无 有 我今 未 断五 欲 贪缠 所证 与 前未有差 别
. ‚ ‚ ‚ . ‘

我今扰 未证 所 修 果 譬如 有人 补驶 流 水 牵重船 筏 逆上 而 行 此人 尔
‚ ‚ ‚ . ‚ ‚

时 多用 功 力 若 暂懈 慢 便顺 下 流 如是汝 等 思 惟 随一可 爱相 时 若
‚ ‚ ‚ 。 ‚
心 随 顺 趣 向喜 乐 出 离之相 当知 此 心 随顺 出 离 违 背诸 欲 汝 等 尔时
‚ ‚

应 自觉 了 : 我今 无 有 内贪欲 缠 非彼犹 有 而 不 能 觉 ; 我今 已 断 五 欲 贪缠
。 ‚ ‚

所 证 与 前 已 有 差 别 ; 我今 已 能 证 所 修 果 如 以 筋羽 投 置 火 中 便 即 焦卷
而 不 舒缓 … … 。
‚ ‚ ‚ 。

若 经 此 锻 炼后 已 能断 离 五 欲 堪证 诸 果 时 可 知 心 己 得解 脱 心 的解 脱
:
也 有 自己 的相状
‚ 、 、 、 、 、 ‚

譬如 地界 若 于 其 中安 置 类 秽 演 唾 脓 血 如 是 等类 净 不 净
‚ ‚ 、 、 、 、 、 ‚

物 虽 置其 中 而 其地 界 曾无 违 顺 欣 戚 高 下 如 是 安 心 应 同地
界 … … 其 心 超越
‚ ‚ ‚ .

离一 切 相 寂静 安 乐 得善 解脱 所有 一 切 心 ( 禅 定 )
‚ . ‚ 、 ‚ 、 、 ‚ .

善解 脱 慧善解脱 皆于 其 中 我 我所 执 见 慢 随眠 善伏 善 断
‚ 。 ‚ ‚ 。 ‚ 、

补彼 二种 其 心 超越 离一 切 相 寂静 安 隐 得 善解 脱 补其所 得 利
、 、 ‚ 、 、 、 ‚ ‚

誉 称 乐 其心 不 欣 ; 补其 所遭 衰 毁 讥 苦 其心 不 戚 是名 超 过
‚ 、 ‚ ‚

。 、 、 .

世 间八 法 其 心 平 等 犹如 世 间 地 水 火 风 世 间八 法 所不能染

至 此 心 念处 的修 习 可 说 是基 本 圆满 了


巴 利 五 部 中 《小 部 》 之 《如是语 经 》 的汉 译 本
.

② ‚ 。
. . . .

T 17 P 6 72 3 ~ P 673 1
‘1 ‚ 。
. . .
) 一P
T 17 P 6肥 3 686 l

四 法 念处
“ ” ‚ ‚ :
法念处的 法 巴利 文作 d h a rr n a 此 处 指 心 的认 知 对 象
‚ ‚ ‚
rm a
法 ( dh a ) 在心 中 就 好 比 演 员在 舞 台上 一 样 法 在 心 中来去 运 作
.

是 心 的 内涵
在南 北 传 《阿 含 》 中 法 念 处 的 修 习
‚ 。

因此 法 念处 的修 习 较心 念 处 则更 为 深 细
汉 译 四 《阿 含 》 中 以 《中阿 含 经 念 住经 》 的
‚ ‚
“ ”
内容 有 所 不 同 法念处 及
《增 壹 》 卷 五
“ ” “ ” ‚

四 意止 中 法 法 相 观 意止 较 为详细 其修 习 的 内容 是 依 前
南 传 以 《长 部 》 的 《大
‚ 、 、 、 。

三念处 除五 盖 观 内六 入 处 色 界 四禅 修 七 觉支
念住 经 》 最 为 详 细
‚ 、 、 、

其 中关 于 法 念 处 的内容 有 观 五 盖 观 五 取蕴 观内 外六
、 、 。

处 观 七 觉支 观 四谛等六 项 内容
‚ 。

依修 习 的 次第看 除五 盖是法念 处 首先 修 习 的 内容 五 盖 是五 种覆 盖 众 生
‚ 。 ‚ 、 、 、

心识 使 不 能明 了正 道 的烦恼 盖 ( 扩 v a l a n !a) 是 烦 恼 的 异名 有障 覆 破
、 、 ‚ A 一 : 、
a
坏 堕 卧之义 ) 贪欲盖 ( ra ag
(l n !a ) 谓 众 生 贪爱世 间男 女
勺 ar a 色 声香
‚ ‚ ‚ ‚

味触法 及 财 宝等 物 无有厌 足 以此 贪欲覆 盖 心 识 禅 定善 法不 能发 生 故名


。 ‚
a 一a :
贪 欲盖 2 )慎患盖 ( p a
( tr igh 勺 !a
) 谓 众 生或 于 违 情 境上 或追 忆他 人 恼
‚
~ ‚ ‚ 。

我 及 恼 我 亲而 生 忿怒 以此 慎患 能 覆 心 识 令 禅 定 善法 不能 发 生 故 名 慎患盖
一 。 ‚ ‚
a 一a
) 昏沉 睡 眠 盖
3
( y a 饭a m di h
(s t d 勺 !a ) : 又 作 睡 眠 盖 睡眠者 意 识 昏熟
‚ ‚
~ ‚ 。

五 情 暗冥 众 生 以此 睡眠 覆盖 心 识 令 禅 定 善法 不 能 发 生 故名 睡 眠 盖 (4) 掉
.
: 、 、 。

举 恶 作 盖 ( 如d d a
u 址 !ty a-
ka !a )
‚
h a
y
t
‚
咖 a- ran ‚
又 作 掉 戏盖 调 戏盖 掉悔 盖
‚

悔者 身无 故游 行为掉 心 中忧 恼为悔 谓众 生 以此 掉 悔覆盖 心 识 令禅 定 善
ts a “ a
‚ 。 一 : ‚
A v
法 不 能 发生 故名 掉悔盖 ) 疑 盖 ( vi ci ki
(5 n !a )
ar a 疑 者 痴 惑也 谓众
‚ ‚ ‚ ‚ ‚

生 无 明 暗钝 不别 真伪 犹 豫之 心 常无决 断 以此疑 惑覆 盖 心 识 禅 定 善法
‚ 。 ‚ 、 ‚

不 能发 生 故名 疑 盖 上五者 中 悟 沉 睡眠盖 系合 婚 沉 睡 眠 二 者 为一 掉举
、 ‚ 。 、 、

恶 作 盖 乃 由 掉举 恶 作合 并 为 一 余 三 盖 皆单 一 成 立 盖憎沉 睡眠 之 所 食
、 ‚ 。 ‚

对治 事用 皆相 同 故立 为 同一 盖 ; 掉举与恶 作亦 然 余三 者 一 食一 对 治 故

自成 盖
‚ ‚

在 己 断 粗 显 的烦恼 欲 入 定心 中深入观 察法 义 时 此 五 盖就成为首 当 其冲


‚ 、 、

的烦恼 修 行 者 通 过坚 定正 住 持 续不断地 观 察心 法 { 就 可 以如实 了 知 断除

《大念住经 要义 》 第 1 0

4 页
:
五盖
‚ ‚ ‚

内 实有欲 知 有欲 如 真 内 实无 欲知 无 欲 如 真 若 未生 欲 而 生 者知 如 真
。 、 、 ‚

若 已 生 欲 灭 不 复生 者 知 如 真 如 是 懊惠 睡眠 调 (掉 ) 悔 内 实有 疑 知
‚ ‚ ‚

有疑 如 真 内 实无 疑 知 无 疑 如 真 若 未生 疑 而 生 者知 如 真 若 已 生 疑 灭 不
。 ‚ ‚ ‚ ‚

复生 者 知 如 真 如 比 丘 观 内 法 如 法 观 外 法 如 法 立 念 在 法 有 知 有 见

‚ 。

有 明有 达 是谓 比 丘观 法 如 法 一 一 谓 五 盖 也
‚ ‚

南传 在 五 盖 之后 是观 五 取 蕴 在 汉 译 中法 念 处 的部分 虽 无观 五 蕴 的部 分
‚ 、 。 ‚

但 四 念 处 作 为总 体叙 述 时 常常涉及 五 蕴 的观 察及 出 离 止息 其实 五蕴 中
‚ ‚ ‚

的 色蕴 本来 就 是 身念 处 的修 习 内容 受蕴 是受念 处 的修 习 内容 识 蕴是 心 念
‚ 、 。 ‚ ‚

处 的修 习 内容 想蕴 行 蕴 归为法 念 处 的修 习 范 围 实 际 在修行 时 心 和法


‚ ‚

如 同 身体和 感 受 一 样 是 无 法 分别 的 离 开法 就 无法 观 察 心 因 此法念 处 的

修 习 必 然 会 涉 及 心 念 处 的修 习 内容

“ ”
内六 处 的修 习 实 际 上 是对 守护 六 根 的要求 的进 一 步深 化 如 果说 守护
、 、 ‚

还 是 处 于 被动 的 紧张 的 压 抑 的状 态 之 下 的话 法念 处 时对六根 的观 察 已 近
、 、 、 ‚ ‚

于 自主 的 开放 的 轻松 的 清 明的状态 修 行 者 在六 根 与六尘 相 接 时 对自
:
己 的 内心 有清 醒地 觉察
‚ ‚ 。

比 丘正 确 了 知 眼 根 正 确 了 知 色尘 正 确 了 知 依 此二 得 产 生 的束缚
‚ 。 ‚
比 丘 正 确 了知 未生 的 束缚 生 起 了 比 丘 正 确 了知 现 在 已 生 的束缚去 除
。 ‚ ‚ .

了 比 丘正 确 了 知 现 在 已 去 除 的 束缚 未来 不 再 生 起

对 其 余 五 根的觉察 也 是 如此
结 合 四 念处 修 习 七 觉支 是 《阿 含经 》 中最 为 常见的修行方 法之 一
‚

南北 传
《阿 含 经 》 中都 将七觉 支 归 入 法念处 的修 习 范 围

‚ ‚
比 丘者 内实有念 觉 支知 有念 觉支 如 真 内 实无 念 觉支知 无 念 觉 支 如
。 ‚ ‚ 、 、

真 若 未 生 念 觉 支 而 生 者知 如 真 若 已 生念 觉 支 便住 不 忘 而 不衰退

定… …
. 、 、 、 、 ‚

转 修 增 广者知 如 真 如是 (择 ) 法 精进 喜 息 比丘者 内实
‚ .

有舍 觉 支 知 有舍 觉 支 如 真 内 实无 舍 觉 支知 无 舍 觉 支 如 真 若 未生舍 觉 支
. . 。

而 生 者知 如 真 若 已 生 舍 觉 支便 住 不 忘 而 不 衰 退 转 修 增 广者 知 如 真 如
‚ ‚ ‚ ‚ ‚

是 比 丘观 内法 如 法 观 外法 如 法 立 念在法 有知 有 见 有 明有 达 是谓


《大念住经 要义 》 第 1 9

4 页
‚ 。

比 丘观 法 如 法 谓 七 觉支
‚ ‚ 、 、 、

七 觉支 全 名 七 等觉 分或 七 遍 觉支 又 称 七 菩提分 七觉分 七觉意 七



“ ” ‚ ‚ 。 、 。

觉等 所谓 觉支 觉 谓觉 了 支 为 支分义 即觉 了 简择恰 当的 修 行 方 法
在 三 十 七 菩提 分 法 的 七 种修 行 道 中 七 觉 支被 认 为是最 高层 次 的修 行 法 《杂 阿
‚ ‚

含经 》 卷 二 十 六 说 三世 诸佛 皆依 四 念 处 修 七 觉 支得 阿 褥 多罗 三 藐三 菩提
‚

可见
。 ‚ :
其 重 要性 共 分为 七 个 部分 分别从 七 个 层面 说 明心 在 正 觉之 中 时 的 状 态
一 一 一 ‚

(l)择 法 觉 支 ( d
h a p r a v ie a y a sa m b o d h y a n % g a ): 择 即拣择 以智 慧 观 察
‚
an
‚ 。 一
.
‚

诸法 时 能简 别 真伪 不 谬取 虚 伪 法 故 2 )精进 觉支 ( vi ry
( a 5
): 精谓不 杂
。 ‚ 。 ‚

进谓 无 间 即 对 于 所修 法 努 力 精进 不 懈 也 就 是 修诸 道法 时 能觉 了 且 息 止
‚ ‚ ‚ 。

.
一 :
5
无 益 的苦 行 而 于 真正 法 中 专心 一 意 无有 间歇 ) 喜觉支 ( Pr i ti
(3 ) 喜
‚ ‚ ‚

谓欢 喜 心 契悟 于 真 法 而 得 欢 喜 时 能觉 了此法是 否 从颠倒 法 生 因此 而住于


。 ‚ ‚ 、
.
一 :
r
真 正 的 法喜 ) 除觉支 ( p as
(4 厅a ba
h i 5
轻 安觉支 ) 除谓断 除 即 断除 诸 见
‚ ‚
a”
、 。 一 .

5 :
烦 恼 时 能觉 了 能 除弃 虚伪 法 并增 长 真 正 之善根 (5) 舍 觉支 ( uP ek s! )
‚ ‚ 。

舍是舍 离 即 舍 离所 见 与所念 着 之 境 时 能觉 了且 永不 追忆 虚 伪 不 实法 (6) 定



.
‚ ‚ 。

觉支 (s a
m
aA
h
d i 5
): 定指禅 定 即 发禅 定时 能 觉 了诸 禅 不生 烦恼妄 想 (7
)
‚ ‚ 、 ‚
.

: 一

念 觉支 ( s l
n
5
r !it i ) 念是忆念 即修诸道 法 时 能觉 了 能忆 念 而 令定 慧 均等
、 。

不 昏沈 不浮 动
巴 利 《相应部 》 云 :
‚ ‚ · ‚ 。

比丘 出家 于静居 中 忆念 思 量 所 闻佛 法 即 是 初 入念 住 觉 支 尔后
‚ 。 ‚ ‚

比丘 无 间 修 习念 住 觉 支 追 念 住 觉 支修 习 圆 满 身具 无 上 念 根 运 其智
尔时 如 是 … … 以 其慧 力
‚ ‚ 。 ‚

慧力 观 照 分 别 抉 择胜 法 ( 当修 习 圆 满 ) 即 入
… … 以 其慧 力
。 ‚ ‚ 。 ‚

择法 觉支 勤修精 进 势无 退 转 于彼 时 中 比 丘 入 于精

身 内起 感 官喜 … … … …
。 ‚ 。

进 觉支 已 获 精 进 觉 支者 然后 入 喜 觉 支 身心 具
… … … …
‚ . . ‚

喜 觉 支者 获得 轻 安 然 后 入 于轻 安 觉 支 身具 轻 安 者 心 得 入
定… … … … 已入 定者 一切 舍 离 … …
‚ 。

尔时 即 入定 觉支 尔时 即 入舍 觉支
汉 译 《阿 含 经 》 中一 般在依 四 念 处 之后
‚ 、 ‚ ‚

则接 明 解 脱 不 需另 修 四 圣 谛
‚ 。

南传 则 将 四 谛 专 门 提 出 成 为 法 念 处 修 习 的最 为重 要 的 内容之 一 此 点 与后 来
四 谛在 《阿 含 经 》 中是 一 个十 夯重要 的部分 在 《杂 阿
。 ‚

的部 派 作 法 是一 致 的


《印度 佛 教史 》 第 四 章
‚ .

握 德尔
含 经 》 的诸 多 另外 《清净道
“ ” ‚ “ ” ‚

相应 中 即有 谛相 应 一 分是专 明四谛 的

论 》 中对 四 谛有相 当详细 的说 明
‚ ‚ 。

有意 者 可 自行 查 阅 此 处不 再 涉及
《阿 含 经 》 中对 四念 处 的相关 说 明
‚

不 但 是 原始 佛 教 时期 的 10 多年 僧众
‚ 。 ‚

十 分 重要 的修 行 方 法 实际上 也 影 响 了部派 佛 教各 支 在 南 北 各 支之 中 除有
自成 体系 外 余 部 仍 多 以 《阿 含 经 》 为依据 展 开
‚ ‚

部 偏重 论 部 对 佛说 多所 发

仍有 依 经 ( 《阿 含 经 })
‚ ‚ ‚

论说 如今 日 的南 传 上 座 部 佛 教 在解 说 四念 处 时 解
说和 依 论 ( 南传七论 及 《清 净道论 》 《解脱道论 )
、 ‚

两 种倾 向 其中依 经 解 说 的
以 《阿 含 经 》 为 载 体 的
‚ 。 ‚

部分 则 与 原 始 佛教 的解说仍 然相 当 一 致 也就是说
‚

原始 佛 教 之 四念 处 法 实质 上 贯穿 了整 个原始佛 教 与 部 派 佛 教 的 各个 时 期 ( 有
‚ ‚

部 也 不 例 外 ) 但 由于 叙 述 的方 便 以及 突 出 原 始 佛 教 与 部 派 佛 教 差别起 见 本 章
中偏 依 《阿 含 经 》 展 开
‚ 、 、 、 ‚

二 三 四章 偏依 论 典 ( 阿 毗 达磨 阿 毗昙 ) 展 开
即不 再 引用 《阿 含 》 中的相 关内容
‚ ‚ ‚

因 此 部派 四 念处 中 如非十 分 必 要 此点

预 先说 明
第二 章 南传 上 座 部传 承 的 四 念 处

第一 节 部 派 的 分 裂与 南传 上 座 部 的源 流

部 派 佛 教 的开 端 是 以佛 涅 梁 后 百 余 年 间① 僧团分裂 为大众 与上 座 二 部为
‚ ‚

北传 的 《异 部 宗 轮论 》 说 是 由于
。 ‚ “ ” ‚

标志 的 关 于 分 裂 的原 因 大天 五 事 南传
的 《论事 》 及 《大史 》②认 为 是 因
“ ” ‚

十事 非 净 的争议 前者 的观 点认 为僧 团 的
‚

破裂 是 出于 见 解 ( 关 于 阿罗 汉 与解 脱等 问题 ) 的差 异 后者认为 僧 团分裂是 由
。 、 一

于 戒 律 ( 生活 规 则 ) 的不 同 在僧 团分裂 为 上 座 大众 ( 根本 ) 二 部之后 的 2 0 0 3
0 0
‚ ‚

年间 上 座 部与大众 部 又 陆续 分裂 为许 多不 同的 派 别 对 于 分裂 的时 间与各部
‚ 、 ‚

派 的 传 承 关系 北传 藏传及 南传佛教对此 各 有不 同 的说法 诸说之 间有 较大


。 ‚ ‚ ‚

的差 异 由于 时 日久 远 研 究资料 的欠缺 对 于 部 派 分裂 原 因及 诸部传 承 关系


‚ 。 ‚

学 术 界 相 关 的研 究文 章虽 说不 少 但 难 有较大突破 本文 为行 文 简要起 见 对
仅 取 《异部 宗轮论 》 与 《大史 》 的相 关 说 法 作 为本 文
‚

部 派 关系 不 做 深 入 探 究

部 派 各章的 一 点参考
《异部 宗轮论 》 说
‚ ‚ 、
:
在佛涅 架 2 0 年 间 大众 部先分裂 为 3 部 一 说部
、 ‚ 、 。 ‚

说 出世 部 鸡撒部 之 后 又 分 出 多闻部 说 假部 满 2 0 年时 大 众再 分为 制
、 、 。
: ‚ ‚

多 山部 西 山住部 北 山住部 这 样本末 合 说共 9 部 一 大众部 二 一 说部


‚ ‚ ‚ ‚ ‚ ‚

三 说 出世部 四鸡 撤 部 五 多 闻部 六 说假 部 七 制 多 山部 八 西 山住 部 九
北 山 住 部③

“ ” ‚ ‚

上 座 部 在 佛涅 梁 3 0 0 年 中 一 味和合 初过 3 0 年 时 上 座部 分
‚ ‚ 。 ‚

裂 出 说 二切 有部 因有 部 强 大 本 上 座 部转 名 雪 山部 之后 有部 又 分 出 一 部
‚ : 、 、 、 。 ‚

为犊子 部 犊子 部 复分裂 为 四 部 法上部 贤 胃部 正 量部 密林 山 部 此后


‚ 。 ‚

有 部 又 分 出化 地 部 化地部复 出 一 部 为 法 藏 部 至 3 0 年末 有 部 又 分 出饮 光
。 ‚ 。

部 至 佛 涅 架 4 0 年初 时 有部末 后分 出 一 支 为经 量 部 ( 又 名 说转部 ) 这样 上


在世 友所作 《异部 宗轮 论》 中说
‚ “ ‚ ‚ ‚ ‚

佛般 涅 架后 适 满 百余年 圣教异 部兴 便 引不 饶益 展 转执异


4 9 P. 15 1) 依据 巴利文 《大史》 的说法 在佛涅
‚ ‚ ” 。 ‚ ‚
.
.

故 随有诸 部起 依 自阿 岌摩 说 彼执令厌 (T
‚ ‚ 。


架 好百年 之际 即迎 罗阿 育 在位第 王 0
1 年 时 开 始 了部 派 分 裂

摩诃那 摩 等著 韩廷 杰译 《大史 》 佛光 山 文化事业 有 限 公 司 19 % 年 10 月初版
‚ ‚ ‚
.

‚ .

@
4 9 P. IS l 一 P. 15 2
参见 T
0 部派①
。 。
:
座 本末 别 说共 1 部 二 部 总和 为 2 简表 如 下

(l
) 一 说部

(2 ) 说 出世 部

( 3 ) 鸡J散部

( 4 ) 多闻 部

大众部
( 5 ) 说假 部




( 6 ) 制 多 山部

( 7 ) 西 山住 部

( 8 ) 北 山住 部

( 2 ) 雪 山 部 ( 根本上 座 部 )

上座部

化 地 部 法 藏部
饮 光 部 ( 善岁 部 )
说一 切 有 部 经 量 部 ( 说转 部 )
法上 部


贤 胃部
正量部
密 林 山部

《大 史》 的说 法 是
‚ ‚ 。

在佛 涅 架 最 初 的 1 0 0 年 中 只有 上 座 部 在整 10 年
‚
“ ” ‚ 、

时 因 十 事非 净 的 争 执 中而 产 生 的第 二 次 结 集 中 僧 团分裂 为 大众 上座
。 ‚ ‚

二部 从 大众 部 中先分 出 牛 家 部和 一 说部 从 牛 家 部 产 生 出 说假 部 和 多 闻 部
‚ ‚ 。

它们 当 中 又 产 生 出制多 山 部 加 上 本大众 部 共6 部 上 座 部 先分 出化地 部 和


‚ 、 、 ‚

犊子 部 从犊 子 部分 出法 上 贤胃 六城和正量部 从化地 部分 出 说 一 切 有 部
‚ ‚ 。

和 法藏 部 从 说 一 切 有 部分 出迎 叶遗 ( 饮 光 ) 后 来 又 生 出说转 部和 经 量 部 加


‚ 。

4
T 9 . 15 2
P
《大 史 》 说这 18 部 派
‚ ‚ ‚ 。

上 本 上 座部 共 有 12 部 算 上 大众部 6 支 共 18 部 派
一 ‚ ‚ ‚

都是佛 涅 架 10 0 2 0 年 间产 生 的 在 佛 涅 架 2 0 后 又 产 生 了 71 部 其 中雪 山
、 、 、 、 、

部 王 山部 义成部 东 山部 西 山部 金 刚等 6 部 是 印度本 土 ( 瞻部 洲 ) 产
‚

。 。
:
生的 法喜 部和 海 部是 楞伽 岛上 产 生 的 简表如 下 P 16
5

— — — 竺兰
- 一

l一一 一 下 l

门 门
望竺一 浮
上座 部 犊 子部 雪 山 部 鸡撤部 一 说部
( 高拘 梨柯部 ) ( 说 出世 部 )

制多 山 部 多闻部 说假 部

东山部 西 山部 王 山部 义成 山部
( 北 山住部 )

法上 部 贤 胃部 正量部 密林 山部

分 别 说部 ( 上 座 部 ) 说一 切 有 部
经 量部


上座部 -
饮光 部 化地 部
法 藏部

大寺 部 无畏 山部 抵 陀 林部

南传 上 座 部 这 一 称 呼是近 代 以来 学术 界 为与北传部 派 佛 教 ( 主 要是 有 部 )


‚ ‚ “ ”
相 区 别而采用 的 依 南 传 的传统 说法是 分别 说 上 座 ( 部 ) 即 此 部 是渊
“ ” 、
“ ”
自与 大众 部 之 一说 相 对 的 对佛所 说 法 持 分 别说 ( 以为 对 佛 说 和 解 释 佛


参 见 《大史 》 第 2 9 3 0 页
一 .
。 ‚

说要有分 别地 看待 ) 立 场 的根 本上 座 部 此 部在佛 涅 架 2 0 年 后 由阿 育 王 之
:
子 ( 汉 传 说 是 阿 育王 之弟 ) 摩 晒 陀传入 斯里 兰 卡
‚ 。

由摩 喝 陀 传 入 师 子 国 的佛教 就 是这 一 系 的 学说 所 以 南传 上 座部也
“ ” · ‚ ·

自称 为 分别 说上 这 一 系的佛 教 南传 之后 始 终是 以 大 寺 为 正 统

现 在 所 说 的 南传 上 座部 佛教
卿 ‚

实际 就 是 以 大 寺为 正 统 的佛教

‚ ‚ ‚

分 别说上 座 部 传 入 斯 里 兰 卡 后 在 天 爱 帝 须 王 的支 持 下 以大 寺 为 中 心
‚ 。 ‚

迅 速传 遍 楞伽 岛 成 为斯里 兰 卡的普遍 信仰 约在 公 元 前 2
6 年 大 寺 派 的长 老
‚ ‚ ‚ ‚

50 0 人 举 行 了第 4 次 结集 诵 出上 座 部三 藏及 义疏 同 时将 口 口 相传 的圣 典
。 ‚ 。 ‚

第 一 次用 巴 利文 写 在 贝 叶上 此后 上 座部 即一 直 以 巴利 语 为 经 典语 言 其 间
‚ ‚
川a aA m
上 座部渐 次分裂 公 元 前一 世纪 时 婆他伽马尼 王 ( V
t
a g n !
a i) 建无 畏 山
一 一 ‚ 。 ‚

寺 (A b h a
y gi ri h
i
v 犷 ra ) 该 寺常 与 大 寺发 生 纷 争 在 四世 纪 中 叶 纷 争达 到
‚ 。 ‚ 。

最 高潮 大寺 曾被 暂 时破坏 虽 然 不久之后重 建 但 已无 复往 日 旧 观 此 后数
‚ 。 ‚
百年间 无 畏 山 寺 常 占优 势 在大寺势力衰退 之 际 只 多林寺 派
‚ 。 ‚
(Je tv n a- vi h a 个r a ) 从 中崛起
a a 于 是 斯里 兰 卡上 座部分裂 为三 2
1 世纪时 波
八 、 、 ‚
a
洛卡 摩婆 诃 ( P ar al 次a hu ) 王 致 力 在政 治
m ab 经济 文 化各方 面 从 事 改 革
‚ ‚ ‚

崇 重 大寺 排斥无 畏 山寺与 只 多林寺 二 派 大 寺派 因此急速 兴 隆 并 逐 渐传播


、 、 、 。

到缅 甸 泰国 柬 埔寨 老 挝等 国及 我 国云 南傣族 地 区
‚ ‚

本来 缅 甸及 泰 国海 岸 地 区 似乎 自古 即 有传 自南 印度 方 面 的 巴 利系 上 座
在三 世纪 前半期译 出 的汉译 《法 句经 》 及 《义 足 经 》 其 原 本似 是 传 自
。 ‚

部佛 教
、 。 ‚

泰国 柬埔 寨 地 区 的 巴 利 圣 典 13 世 纪 以后 纯 粹 的大寺派上座 部 取 代 此 古 老
‚ ‚ ‚ 。

巴 利佛教 而 传播 于 该地 因 此今 日南方地 区 的佛 教 皆属 大 寺 派 上 座 部

第二 节 南传 七 论 中所 见 与 四 念处 相 关 的 部 分

‚ ‚

依 据 南 传 的 说法 上 座 部 三 藏是 在 阿 育 王 时 由上 座 比 丘 目键 连 子 帝 沙
其 中律藏包括 《经 分 别 》 《键 度 》 和 《附 随 》
‚ 、
a s
(M g ga l
o iP u
t Ti a ) 主 持编 定
s

三 部 分② 经 藏 包 括 《长 部 》 《中部 》 《相应 部 》 《增 支 部 》和 《小部 》五 部 《尼


。 、 、 、


参 见 《大 史 》 第
。 ‚ 、
16 6 页 其间无畏 山寺 派 曾一 度成 为斯 里 兰 卡 的最 大 宗 派 其 他 部 派 乃 至 大乘空宗 有
‚ 。

宗乃 至 密乘 都 曾传 入 但 都未 能延 续

汉 译 《善 见 律 毗 婆 沙 》 是 觉音 为 律 藏 所作 的注

迎 叶 》 其 中前 四 部 与汉 译 (6 可含 经 》 大 体 对 应 《小 部 》 含 15 部 经
‚ ‚ ‚

很 少有 相
《善 见 律 毗 婆沙 》 说
。 ‚
:
应 的汉 译 本 论 藏共 有 7 部
、 、 、 、 、 、 、

法僧伽 毗 崩伽 陀 兜逛 他 耶 摩迩 钵 又逗 伽 罗纷 那只逛 他

。 。

跋偷 此是 阿 毗 昙 藏
即 《法聚 论 》 《分 别 论 》 《界论 》 《双论 》 《人 施 设论 》 《论事 》 和 《发趣 论 》
、 、 、 、 、 。

南 传 上 座部 认 为 七 论之 中 除 《论 事 》外 其 余 6 论都 是 佛亲 口 所 说 《论
‚ ‚ ‚

事 》 虽 非 佛 亲 口 所说
‚ ‚

但 目键 连 子 帝沙 长 老所 破 21
9 种异 见 之 主题 都是佛先
‚ 。
“ ” ‚

所预 言 了的 故视 同佛 说 由于 对 经 藏 采 用 分别 说 的立 场 南 传 上 座 部十
‚ ‚ ‚

分重 视论藏 在 其关 于 四念处 的解 说 中 虽 同 时 引 述 经 藏 与论 藏 的相 关说 法
。 ‚

但 往往 以论 藏 的 说法为究竟 由于 可 靠 的 可 供 征 引的 相 关 资料 的欠缺 本 节仅
‚ 。

列 出其 主 旨与 四念 处 直 接 相 关 的部分 旧 后 再 作补 充
《法 集 论 》 口h 又 译 为 《法 聚论 》 4 章
‚ ‚ ‚ “
a n ga
s a n )
i 提 出 12 2 个 阿
毗 达 磨论 母
” ~
( 论 的主题 ) 和 4 个

经 论母

( 经 的主 题 )
‚

涉 及 了后 来 南 传 上
: 、 、 ‚ ‚

座 部 的 四种 究竟法 中的三 种 心 法 心 所法 色法 将 心 归纳 为 89 种 ( 89 心 )
‚ 。

心 所法 为 4 0 种 色 法 ( 物质 存 在 ) 概括 为 21 种
《分别 论 》 ( 巧 b
‚ ‚ ‚ .
‚

h an g a ) 音 译 毗 崩伽 分为 18 品 包括 1 蕴 分别 2. 处 分
‚ ‚ ‚ ‚ ‚ ‚ 、
.

别 3 界 分别 .
4 谛 分别 5. 根 分别 6. 缘相分别 7. 念 处 分别 8 1
3 为正 勤
、 、 、 ‚ ‚ 。

神足 觉支 道 支及 禅 定 无 量 分别 4
1 为 学处 分 别 15 为无 碍解 分 别 这
、 ‚

巧 分 别 都分为经 分别 论分 别及 问难 三 个部分 其 中经 分别 大概 是 依据 经 藏 的
‚ ‚

相 关 论述进 行 的分析 论分别 大概 是 依据论 藏展 开 的分析 问难 可 能是 以上 部


。 ‚ ‚ ‚

分的疑难 的解释 6
1 品 为智 分 别 17 为 小 事 分别 8
1 为法 心 分 别 后三 分 别
。 ‚

分成 论 母和 广 释两部分加 以论 述 论 述 要点系依 教理 行果之顺 序 然 内容 以三


《佛光大辞 典 》 说 内容 与北传 的 《法蕴 足论 》 相 似
。 ‚ “ ” 。

学 为 基础
《界 论 》 ( D h a 加改a
‚ ‚ 、 、 、 、

th a) 共 分 14 章 论述 蕴 处 界 及 四念 处 四谛 四
、 、 、 、 ‚

禅 五力 七 觉支 八 正 道等范畴 概 念 的 内涵 和 外 延 以及 它 们 之 间相 互 包
、 、 。

摄 (摄 ) 不相 包 摄 ( 不 摄 ) 相 互 联 系 ( 相 应 ) 和 不 相联 系 ( 不相 应 ) 的 关系
如 《人 施 设 论 》 依增 一 法 介 绍 从 一
‚ ‚

七 论 中的 另外 四 论 从 介 绍 概 要 来看
《双 论 》 依 根 本 双 论等十 法 成对 分析其 相 互 关系 《发趣 论 》 详
‚ ‚

种人 至 十 种人

‚ . .

0 一
几4 . 675 3
P . 6 76 l
P
述 1 2 个 论母 与 二 十 四缘 的关系 《论事 》 主 要 是对 有 别 于 分别 说上 座 部 的 2 19
‚

‚ ‚ ‚

种异 见 等 似 与 四念 处 无直 接 关系 但 由于 诸论 之 中的相 互 关联性 以上 诸 论
如 《清 净 道论 》 在 对缘 起 法 ( 在 《阿 含 经 》
‚

可 能 与 四念 处 还 是有相 当的关系
中一 般 归入 法念 处 ) 的说明 中 就 是 采 用 《发趣 论 》 的分 析方 法
‚ ‚

依 二 十 四缘

来解说缘起十 二 支
‚ ‚

由于 语 言方 面 的训 练欠 缺 以及相 关论 著 的译介稀 少 对 七 论 中相 关 论 述

的 讨 论只 能期待 他 日了

第三 节 《解脱 道 论 》 中的 四 念处

本 论 结构 及 其 对 ( 清净道论 》 的 影 响


《解 脱道 论 》 阿 罗汉 优波底 沙造 收入 《大 正 藏 》 第
‚ ‚ · ‚

梁 僧 伽 婆 罗译
‚ ‚ 。 ‚ ‚

32 册 共 12 卷 12 品 一 般认为本 论 自巴 利文 译 出 原 本现 己 不 存 仅有汉
著 者 生平不 详 但成 书 时间应 早 于 《清 净道论 》 ①
。 ‚ 。

译 本存世 本 论 的组织 方式
曾对 《清 净 道 论 》 相 当 的影 响②
‚ 。

及 法义 的阐释
‚ 、 、 ‚

本 论 以涅 架 为 旨归 依戒 定 慧三 学次第 组 织南 传 上 座 部 之 教义 与修
。 ‚ : 、 、 、

习 方法 12 品 中 初 因 缘 品解 释 五 种 解 脱 伏解 脱 彼 分 解脱 断解 脱 椅解
、 。 ‚

脱 离解脱 其 中前二 种解脱指修 四禅等世 间法 所 得 的世 间解脱 后 二 种解 脱


‚
③ 、 ‚

指 出世 间 道所 得解 脱 离解脱指修行之 果 无 余涅 架 第2 3 品释 戒 学
‚ 。 。
.

一 一

第 4 9 品 释定学 第 10 12 品述 慧学 定学在 论 中占了相 当大 的 篇幅 论主从


、 、 、 、 、 、 、 、 、 、 、

体 相 味 生 依 义 差别 功德 障 因 资粮种 类 修行 等 13 门对 上
座部 定学 加 以 阐述④ 前 12 门集 中于 第 4
‚ “ ” 、 “ ” 、

分别定 品 觅 善 知 识 品第 五 分

《中华佛 教 百科 全 书 》“ 觉 音
0 ” “ ’‚。

辞条说 优波底沙约 早 于 觉音 二 百余年



据 说 觉 音初往 大寺 请求译 僧诃 罗文经 典为 巴 利 文 时 大寺 派 比丘 疑 其 能 力 乃取 《解 脱道论本 母 》
‚
“ ‚ ‚

音遂 引据 经 典 广 为 阐述 成 《清净道论 》 小乘之 要 网 罗无遗 于是 群加敬 服 乃 获 尽


“ ‚ ‚ ‚ ‚ ‚ 。 ‚

试 令解释
关 于 二 论之间的差异 叶均译 《清净道 论 》 各章 之 注 释 中有详 细 说
” ‚ 。 ‚

译 三 藏 为 巴 利文 并着种种释论

明可 供 参 考
‚ 。
. .

@ 2 P. 3 9 9 3 ~ . 4 00 l
P
3
T
④ “
‚ : ‚ ‚ ‚ 。 ‚

于 关 于 定的体性 答 定者 有清 净心 一 向精进 与寂 静功 德等 正 真住 不乱 此 谓定 复次 烦 恼 猛
如殿里灯 失不动 如 《阿 毗昙 》 说 若心 正 住 无所 攀缘 亦 不 动 乱 寂静无 老 正 定
‚ ‚ 。 ‚ ‚ ‚ ‚ ‚

风 无 倾 心虑
、 ‚ : 。 ” ‚ ‚ . ‚
根 定 力 此谓为定 定之体性 论有 二 释 (l )正 解 (2) 反显 正 解者 定为善 ( 清 净 ) 心 一 境性 ( 即

— —
一 向 此 义 《六 门 论 》 中 已释 ) i跻心与心 所 ( 善心 所之 精进 及 别 境之等 持
‚ 。 ‚
即 寂静 ) 和合 平
‚ 。 ‚ 。

等 正 住 于 境 而 不 动 乱 是 即 心 一 境 性之义 也 反显 者 以客尘烦恼远 离不 动相续为定 体 谓此能虑 之净


心 不 为烦恼 猛 风 所 动 如殿 里 灯 光 明照 不 动 即心 净 无障 相续之 义 也 再 引教 证 此 义出 《阿 毗 昙 》
‚ ‚ ‚ ‚ 。 ‚
” 。

别 行 品第六 ( 将 修 行 者 依性格特 点分 为十 四类 ) 等 3 节 中 修行 一 门 主要 集
“ ” “ ” 。

中于 分别 行 处 第 七 ( 三 十 八 种修 定 的方法 的名 目 ) 及 行 门品 第 八 中 本
:
论具 体介 绍 的 修 行方法 有 38 种
、 、 、 、 、 、 、 、 、

谓 : 十 一切 入: 地 水 火 风 青 黄 赤 白 空处 识 处 一切
、 、 、 、 、
:
入 ; 又 十 不 净想 膨胀 想 青疡 想 烂想 弃掷 想 鸟兽 食 咦 想 身 肉分
、 、 、 、 、 、

张想 斩 研 离散 想 赤血 涂 染想 虫 臭想 骨想 ; 又 十 念 : 念 佛 念法
、 、 、 、 、 、 、

念僧 念戒 念施 念天 念死 念身 念数 息 念寂寂 ; 又 四 无 量心 一
、 、 、 ‚ ‚ ‚ 。

一慈 悲 喜 舍; 观四 大 食不 净想 无 所 有处 非非 想 处 斯谓 三 十
.

八行 处
本 论所 说 的 38 种修行 方 法 ( 行 门 ) 为 《清 净道 论 》所 完全 接受
‚

觉 音 仅将
、 ‚ 、

十遍 处 ( 十 一切 入 ) 中的空 无边 识 无 边抽 出 与无 所 有 处 非想非 非想 处 合
‚ ‚

为 四无 色 定 其 它 则全部 采 纳 十 遍 处 中 再 补 入 光 明遍与 限 定虚 空遍成 十种遍


‚ 。 ‚

处 成 4 0 业 处 (4
0 种修定 的方法 ) 当然 在 具 体 的解 说上 觉 音 与优波底 沙 是
由于 觉音在 南传 上 座部 中的崇 高地 位 《清 净道 论 》 的止 观 体 系及
。 ‚

有所 不 同的
‚ ‚ 。
40 业处 成 为 南传上 座 部 最 为流 行 的修证 体系 沿用至今 这 也间接说 明 了 本
‚ ‚
.

论 在 南 传 上 座 所应 具有 的地 位 由于 本论 的 巴 利 文 原 本 己经 失传 故本 论 在 南
‚ 。

传上 座 部各 系 中知之 甚 少 未 能得 到 应 有 的重 视

二 念 身 与 身念 处
‚ 、 ‚
.

与 后 出南 传 上 座 部 论典 相 同 四念 处 在本论 中没 有单 独 集 中地 论述 仅
“ ” : “ ‚
: ‚

念 安般 中有一点 说 明 长 出入 息所 初 四 处 成 身念 处 知 起 所初 成受念
‚ ‚ 。 ‚
: ;
处 知 心 所初 成心念处 见无 常所初 成法念 处 如 是 修 念 安般 成满 四 念
” 。 “ ” ‚

处 其他相 关 内容都散在属 于 定 学 的 38 行 门及 属 于 慧学 的 五 方便 门 中
‚ 、 。

不过 定 慧 二 学 中与念 处相 关 的部分还 是 可 以较 为 容 易 地 区 分 出 来 与部 派
‚ ‚

各论 典 相 比 本 论 在念 身 ( 十 随 念之 一 属 身念 处 ) 及 对 心 识 生 灭 过程 的描 述
‚ 。

上 有相 当突 出 的 地 方 下 面 分 别 加 以论述

‚ ‚ ‚ ‚
( 南传 )
三十 七 菩提分之 定 根 定 力 显 定之 自性 功用 以能 出 生诸 善功 德 ( 根 义 ) 而 又 有力伏 惑 不
: “ . ‚ 。 ‚ ‚

为烦 恼所动也 次有 五 门 合为一 段 论 曰 云 何 相 ? 何 味 ? 何 起 ? l何 处 ? 心 住是相 伏怨是味 寂


‚ ‚ . . ‚ 。 ‚
醉 是 起 于 染不 着 心得解 是名 为处 何 人 受定 ? 谓受 心 数等方 便 定等 如手执 称 令心 数数等 如
. ‚ . ‚ ‚ . ‚

钵中油 念与精进等 行为 定 犹 如四马齐力牵 车 思 惟 等为定 如彼 箭师 注 心 调 直 以除 怨 故 如药


消毒 如 《毗昙 》 说 敛摄是定义 从 是定义 满 是定义 吕激 《解 脱 道 论分别 定品讲要 》 ‘吕
。 ” ‚ ‚ ‚ 。 ‚

激佛学论 著选集 》 卷 二 齐 鲁 书社 第 10 科 ‚04 5 页


‚ ‚ 一 .

‚ .

0
刀2 . 4 ll l
P
“ ” ‚ :
对于 念身 论 中所 下 的定义 是
‚ 、 、 ‚ .

修 念 身性 彼念 随念 正念 此谓念 身
‚ ‚ ‚ 、 、

即 修 行者 在修 习 中 以身 体 为 系 念 的对象 心 念 时时专 注 于 身 不起 常 乐
、 ‚ 。

我 净之 想 ( 正 念 ) j拼羊即是 念 身
‚ 、 、 、
.

:
对于念身 优 波底沙 先从 修 相 味 起 及 功 德 等 五 个 方面加 以 阐述
‚

此 念住 不 乱 此 谓 修 ; 令起 身性 为相 ; 厌 患 为 味 ; 见 无 实为 起 ; 何 功
‚ ‚ ‚ 、 、

德 者 ? 以 修 念 身成 堪 耐 堪 受怖 畏 堪任 寒 热 等 无 常想 无 我想 不净
、 ‚ 、 ‚ 。 ‚ ‚

想 过 患想 彼想成 满成 随 意得 四 禅 以 分 明诸 法 修令 满 足 向补
‚ .

善趣 向补 醒 蝴
‚ ‚ ‚
.

指出 能够系 念 于 身 相 续 不 乱 时 即进 入 正 式 修 习 阶段 ( 修 ) ; 如 实见 身之 皮
、 ‚ 、 ‚

肉脏腑 之 无 常 不 净等 性 称 为 得 相 : 对 于 自己 的身体起 厌 恶 过 患想 不生
‚ ‚ ‚

爱乐 是 念 身 的作用 ( 味 ) 对 于 身 体不 生 实在之想 及 有 我想 称为 (无漏 慧 )


‚ : ‚

初起 ; 念 身修 习 成 功 之后 会有种种 殊 胜 的功用 如 有极 强 的 忍 耐力 不 为恐
‚ ‚ 、 、 、 ‚

怖所动 耐冷耐热 能够 使 无 常 无我 不净之 想成 熟 圆满 对 于 己 身及 异


‚ 、 ‚ 。 ‚

性之 身 深见不净 无常 等种 种 过 失 而 不生 爱 恋 念 身圆满 时 能随 意 进 入
‚ 、 、 ‚

四禅 对 一 切 色法 心 法 都 能 明了观 照 通达 能够往 生 善趣 乃 至 证 得 涅 架 ( 醒

酮)
“ ” ‚ ‚ :
对于 念身 的修法 论 中也 有 具 体 的叙 述 主要有 两 部 分 组成 身体 32

分 不 净 观及 身之 体性 31 如 实观
‚ 。

第 一 部 分 实 际就 是首章 所 说 不 净 观 本 论 在 具 体过程 的叙述上 则 更为详 细


‚ 、 、

如 修 行 者 在 次 第 观 察 身体 的 犯 个 组成 部分 应 当从各 个 器 官 的颜 色 形状 运
‚ 、 ‚ ‚

动方法 及 在 身体 中的位 置 等方面 来 观 察 先观 一 相 二相 待 形 成初 显 之 相 后


‚ ‚ 、

再 多观 或 总 观 等 到 似 相 ( 因 禅 观 形 成 的心 理 影 像 往往 比 实物 更 为 清 晰 明
‚ ‚

了 ) 现起 时 修 行者 会 对 所观 之 相或 起 唯 是 32 物 之 想 ( 色 相 ) 或起 唯 是 不 净
‚ ‚ ‚

之想 或 起 空无 我 想 这 往往 与 修行 者 的 个 性 相 关 此 时属 于 镇 型 的 人 对 于 身
‚ ‚
.

体 多 生不过 种种 器 官 的组 合之 想 贪 型 人 多生 不 净 之 想 慧 型 ( 见 多 ) 人 多生
。 ‚

唯 有 四 大 而 空 无 我 之想 此 时修行 者应 该 依各 自的性 格特 点 修 习 与 已 相 应 之 法

如 贪 型 人 修 不净 观 等
‚ :
在 犯 分 之外 论 主 又 从 31 个 方 面 来 分 析 身体
‚ 、 、 、 、 、 、

复次 以 十三 行 当念 身性 : 如 是 以 种 以处 以缘 以流 以 次第 以形 以虫
、 、 、 、 、 、 、 。

种 以 安处 以聚 以憎 以 不净 以处 以 不知 恩 以 有边
‚ 。 、

此 处 所 说 的种 是 指 身 由父 精母 血 和 合 而 生 处 指 子 宫处 在 生 ( 胃 ) 熟 ( 大
‚ 。 ‚ ‚ “ ‚

小肠 ) 二 脏之 间 是 居 处不净 缘 指 生长 所 需种 种营养 皆依 母 得 母 所食 吠
‚ ‚ 、 ‚ ’‚‚

涕 唾 涎 泪 相杂 母 胎所 生 臭食 流 液 (身) 得 增长 住 从 如是 出 若 以智 慧
‚ 。
“ ” “ ” 。

之光观 照 皆是 不 净 流 所 指 即 平常 所说 九 孔 之 中常 流 不 净 次第 是 指
:
胎 儿 在 母 腹 中 42 周 的种种 生 长 变 化 的情 形
‚ 。 。

此 身 以 初 业 次 第立 初 七 日 成逛 罗逻 二七 日 成 阿浮 陀 三 七 日 成碑
。 。 。 . 。

尸 四 七 日成阿那 五 七 日成 五 节 六七 日成 四 节 七 七 日 复生 四 节 八
。 。 。

七 日 复生 二 十 八 节 九 七 日 及 十 七 日 复生 脊骨 十 一 七 日 复生 三 百 骨 十
。 。 。

二七 日 复生 八 百 节 十 三 七 日 复生 九 百 筋 十四七 日 复生 百 肉丸 十五 七
. . . 。

日 复生 血 十 六 七 日生 膜 十 七 七 日 生皮 十 八 七 日 成皮 色 十 九七 日业
。 。 。

所 生 风遍 处 处 二十七 日成九 窍 二 十五 七 日 生 一 万 七 千 凑 ( 揍 ) 二 十 六
。 。 。

七 日成 坚 身 二 十 七 七 日有 力 二 十八 七 日 生 九 万 九 千毛孔 二 十九 七 日
。 、 ‚

成 一 切 身分 具 足 复说 ( 此 处 疑 有脱 误 ) 七 七 日 有体 依 母 背下 头 蹲 踞
。 ‚ 、 ‚ ‚ 。

坐 四 十 二 七 日 以 业 所生 风 转脚 向上 头向下 向产 门 此 时生 世说
. ‚ 。

假名 人 如是 以 次 第形 当 念 身性
‚ :
此外 论 中还 详 说 依 身体 的各 个 部 分 所生 之 虫
‚ ‚ ‚

此 身八 万 户 虫 之 所 食 咦 依发 之 虫 名 发 铁 依镯 骼 虫名 耳 肿 依脑 之
‚ ‚ ‚ ‚

虫名 颠 狂 下 颠 狂 复有 四 种 : 一 名 堰构 霖婆 二名 湿 婆 罗 三 名 陀 岁呵
… … 依 髓 之 虫 复有二种 一 名 饵社 二 名 拜社 尸 罗 依脾 … …
。 。 。

四名 陀 阿尸逻
。 ‚

如 是详 论 身 中各 处 所 生之 虫 的名 目 认为此 身实为 虫 的住所 没 有什 么 值 得 爱


。 ‚ ‚ 。

乐 这种 说 法 后 来 在 中 国祖 师 说法 时 常被 引用
、 ‚ ‚

此 身 除 了 不净 无 常之 外 还 常 是人 生遗憾与愤 怒产 生 的 因 缘 是 种种病
‚ ‚ ‚ ‚ 、 ‚

苦 的住 所 虽 百 般爱护 而 不 知报 恩 终至一 死 或烧 或埋 是 此 身最 后 的
。 “ ‚ “ 。 ‚ ‚ 。

结局 修 行 者 在如是 观 身 时 成 不乱 心 若不 乱 心 诸盖 灭 禅 分起 随其 所
‚ ” 。 ‚ ‚

乐 成 得胜 ( 果 ) 如 上 种种说法 同 时也是 观 修 的 实 际 内容 修行 者通 过 这
‚ ‚

样 的修 习 不 仅 可 以证 得 各种 禅定 也 能 次第 证 得各种 圣 果

‚ . .

0 2 . 4 32 3
P 一 R 4 34 2
3
T

三 九心 轮
本 出唐代窥 基 法 师 《成唯识 论 掌 中枢要 )
‚ ‚ :
九心 轮一 词 论云
‚ ‚ ‚ ‚ ‚

上 座 部 师 立 九 心 轮 : 一 有分 二 能 引发 三见 四 等寻 求 五 等贯 彻
‚ ‚ ‚ · ‚
.

六 安立 七 势用 九有分 然实 八喝 以 周 匝 而 言 总 说有
‚ .
今返 缘
‚ 妨
九 故成 九 心 轮
‚ ‚ ‚

认 为 上 座 部师 依心 的作 用 及 生 起过程 分 为九 个 阶段 合 前后有 分 心 则
此 说 在 《宗 镜 录 》 卷 4 中
。 ‚ ‚ 。

只有 8 种 这 9 种心 如轮 运 转 不休 故名 九 心 轮
汤 用 彤先 生 在 《佛教上 座 部九 心 轮略 释 》 一 文 中 认 为 《枢 要 》 中
。 ‚

也 有 引用
②‚
并引本 论 及 《清 净道 论 》
‚ “ ” 、

所说 上 座 部师 所 说 之 九 心 轮 必 指锡 兰 小乘教

《阿 毗 达 磨 义集 论 》 ( 即 《摄 阿 毗 达磨 义论 》 ) 中 的相 关 材 料 加 以解 说

从现
‚ ‚ 。

有材料看 九 心 轮之说确 为南传 上 座 部所 倡 且 出处 甚 早 尽 管 目前 尚不 知 南


‚

传七 论 中是 否 早 有 九 心 轮 的 说 法 但 依 九种 心 ( 九 心 轮 ) 分析 心 识 的活 动 过 程

在 《解 脱 道 论 》 卷 10
。 ‚

的方 法至 迟 在 公元 五 世 纪 已 经 出现 这 个说法 的根 据 是
‚ 。

中 优波 底沙 尊 者 己 经 在 用 九 心 轮 解 说识 蕴 了
“ ” ‚ 、 、

卷 10 五 方便 品 中 论 主 从语 义 认 知对 象 活 动方 式 及 概 念 的 内涵 外
‚ “ ”
延 等 四 个方面 对 识蕴加 以分 析 其中九 心 轮 ( 论 中称 为 彼 夹胜 心 起 ) 即是 分

析方 式 之 一 种
“ ”
问: 云 何 以 夹胜 心 起 ?
“ 、 、 ‚ ‚ ‚
( 答 ): 补 眼 门 成 三 种 : 除 夹上 中 下 于是上 事 以 夹成 七 心
、 、 、 、 、 、

无 间 生 阿 毗地 狱 一 一 从 有 分 心 转 见心 所 受心 分别心 令起 心 速
” 。
、 。

心 彼 事心
‚ ‚

由于翻译及 背 景知 识 的 关 系 这 段 文 字 显 得 相 当难 懂 其 实 它 是 本 意 不过
‚ ‚ ‚

是 说 从 眼 门而 生 的心 识活 动 来说 譬如 转 生阿 鼻地狱 心 识 活 动 最 全 面 的 ( 彼
‚ 、 ‚ ‚ :
夹胜 心 起 之 上 事 ) 情 形 下 除夹 心 ( 即 前 后 有分 心 ) 有 七 种 心 生 起 即 转
、 、 、 、 、 、 。

心 见心 所 受心 分别 心 令起 心 速心 彼事心 如果 加上 前后两种 有 分
I ‚ : 、 、 、 、 、 、 、

心 即成 九心 轮 有分 心 转心 见心 所受心 分别 心 令起 心 速心 彼
与 《枢 要 》 中所说 九 心 轮 相 对 照
、 。 ‚ ‚

事心 有分心 仅 是 用语 不 同 如唐译 中的

。 T 43
‚
P. 6 3 5 2

必往 日杂稿 》 第 7
‚ ‚ ‚ 。 。
. 1版
汤 用彤 著 4 页 中华 书局 91 26 年 21 月 第 1 3 年 21 月 第 2 次 印刷
9 6 下同
‚ .

@ T 32 P. 4 4 9 2
“ ” “ ” ‚
“ ” 、
“ ” 、
“ ” 、

能 引发 ( 心 ) 本 论译 为 转心 等寻 求 等贯彻 安立 势
” 、
“ ” ‚ ‚ ‚

用 返缘 等心 本论 也分 别 译 为不 同 的术 语 两 相 比较 汤 先 生认 为 还
是 《解 脱 道 论 》 的 用 语 更 合 于 巴 利 文原义

‚ :
对 于 九心 论 中一 一 做 了解 释
‚ ‚ ‚ ‚

于 是有 分 心 者 是 于 此 有根 心 如 牵缕 ; 转 心 者 于 眼 门 色事 夹缘故
‚ ‚ ‚ ‚
以 缘 展 转 诸界 依 处 有分 心 成起 有分 心 次 第 彼 为 见 色事成转 生转心;
‚ ‚ ‚ ‚

转 心 次 第依 眼应 转 现得 见 生 见 心 ; 见 心 次 第已 见 以 心现受 生 受心 ;
‚ ‚ ‚ ‚

受 心 次 第以 受 义 现分 别 生 分 别 心 ; 分 别 心 次 第以 分 别 义 现 令起 生
‚ ‚ ‚

令起 心 ; 令起 心 次 第以 令起 义 由业 心 速行 ; 速 行 心 次 第 以 速 行 义 不
‚ .

以 方便 生 彼 事果 报 心 ; 从彼 更度 有分 心
‚ ‚ ‚

有 分心 是 每 一 个 生 命 ( 有 ) 的根本 在 一 期 生 命之 中 此 有 分 心 相 续 不
。 。
“ ” ‚ “
断 这 里 所用 的是上 座 部 传统 的说法 有分 巴利文 b h a
v a a 的意 思 是
n g 生
” ‚ “ ” “ ” ‚ 。

命 (b h a v a
有) 的 成份 或 因素 n ga )
(a 即是 生 存 不 可 或 缺 的条件
: ‚ ‚

有 分 心 的作 用 是 保持在 一 世 当中 从投生至 死 亡 之 间的 生 命 流 不会 中断 但
‚ ‚

有 分 心 没有认 识 和 了别 的作用 每 当没 有 心 路 过 程 发 生 时 有分 心 即 会 在 每 一

刹 那 中生 灭
‚ ‚ ‚
a
转心 现在 一 般 译 为转 向心 巴 利文 a
v 吻an 当 目标撞击 眼 门 ( 其 他 四 种
‚ ‚ ‚

根 门或 意 门 ) 时 有 分 心 在刹 那 波动 之 后 即告 中断 随后 生 起 的 心 就会转 向
‚ 。

眼 等 五 门或 意 门 ( 有 引发作用 ) 该心 即称 为转 心 论 中对 转 心 生 起 的过 程 也 作
: ‚

了 描述 当 眼 根 与颜色 等 因 缘 和 合 ( 夹 ) 时 因诸 缘 和 合 而 流 转 于 三 界 中的有
‚ ‚ 。

分心 产 生 波动 次第 生 灭 之后 ( 有 分 心 即 中止 ) 随 即起欲见 色法 的眼 门转 向心
‚ 。 ‚ ‚

见心 实 际上 就 是 眼 识 转 向心 生 起 之后 引发眼 根 与色 境和 合 的刹 那


‚

转 向心 即灭 随 后 生 起 一 个 直 接 识 知 该 撞 击 眼 根 门 目标 的 心 即眼 识 ( 如 果
‚ 。 ‚

撞 击 的 是 耳 等根 门 所起 即 是 闻等 心 ) 这 个 见 心 持 续 时间十 分 短 暂 仅 有 一 个
。 ‚ 。

心 识 生 灭 的刹那 见 心 灭后 受 心 随 即 生起
‚ ‚ 。 ‚
s pa a
受心 巴 利文 am i c h an
t 也译为领 受 心 在 眼 识 生起 后 随 即对 眼 识
‚ 、 、 。

所 见 之 物 生 起 相 应 的反应 感 知 其颜色 亮度 远近 等 在 受 心 之 后 随 即生起



分别心
‚ ‚ 。 、
s a
分 别心 现 在 一 般译为推度 心 巴 利文 an tir
an 其 作用 是推 度 检 查见
。 ‚

心 ( 眼 识 ) 与受 心 所 识 知 的 目标 领受 心 与推度心 都属 习 惯性 反 应 只 发 生于
‚ ‚

五 门心 路过程 里 而 且 都属 过去 业 的果报 不 具 善 恶 等伦 理 属性
‚ ‚ 。 ‚
t ha a
令起 心 现 多译 为确 定 心 巴 利文 v
o p n
a 此时 意识才加 入 认 识 的
‚ 、 、 、 、

过程 中 意 门转 向心 在 五 门 ( 眼 耳 鼻 舌 身五 种根 门 ) 心 路 过 程 中执行
“ ” ② “ ” ‚
。 。

确定 的作 用 确定 之后 速 行 心 随之 生 起
」 a‚ 巴 利 文 直译 是 :
‚ “ ” 。 ‚

速行 心 av an 迅速 地跑 在 五 门心 路过 程 里 这 是确
‚ ‚ ‘ ”
定 之 后 的心 识 作用 由一 系列 的心 ( 一 般 是 七个 同样 的心 ) 执行 快速地 跑
。 ‚

向 目标 以识 知 它 这 里 虽 然 是 业 的 作 用 使 心 快 速 跑 向 目标 但 善 恶 属 性 也 在此
‚ ‚

时得 以确 定 因此从道德 的角度来 说 这 个速行 阶段 最 为 重 要


‚ ‚
“ ” ‚

彼事 心 ta
d an a
巴利文直译 是 : 取 它 的所缘 此 心 以速 行 心 所 认
知 的 目标 为 自己 的认知 对 象
‚
~ 。

如果认 知 目标在 眼 等 五 根 门或 意 门 中是 明显 的

清晰 的 彼 事 心 就会在 7 个 速行 心 相继 灭 后 自然 生 起 ( 速行 心 次第 以速行 义
‚ ‚ 。

不 以方 便 生 彼 事 果报 心 ) 从 而 完成 一 个 完整 的认 识 过程
‚ ‚ ‚

在 认 知过程 完 成 彼事 心 灭 后 心 识 的活 动也 完 成 了一 个 完整 的活 动 周 期
‚ 。

再 度恢复 到 有 分 心 的状 态 从 而形 成 九 心 的轮 转
‚
:
对 于 整 个 认识 的 发 生过 程 论 中 还 用 一 个 比喻 加 以说 明
‚ ‚ ‚

好 比 国 王 在 大 殿 上 闭 门 而 卧 驼 背侍 女 随侍 在侧 夫人 陪 坐 大 臣及
。 ‚ ‚ ‚ ‚

警卫 侍 卫 左 右 此 时 守 园人 敲 门 王 命驼 背女传 令 聋人 开 门 见 庵 罗果
‚ ‚ ‚ ‚ ‚
王捉刀 侍 女 将 果送 给 大 臣 大 臣 送 给 夫人 夫人 洗 净 分别 生熟 奉献
‚ 、 ‚ .

于王 王 食之 后 评 价好 坏 还 复入 眠
‚

这 里 入 睡 的 王 比喻 有 分 心 : 守园人 取 庵 罗 果 并 敲 门 比 喻 眼 门与色法 的和 合 ;
‚ ‚ 、

王 听 到 声音 后 觉醒 命 令驼 背 女 开 门 比喻 有 分 心 所 依之 缘 有 分 心 的波 动 及
‚

五 根 门之 某 一 根 门 ; 驼 背 女 教 聋 子 开 门 比 喻 转 向心 的作用 ( 不 具备 完整 的认
“ ”
识 作用 ) ; 聋 子 开 门见 果 比喻 眼 识 ( 仅 具 见 的功 能 ) ; 捉 刀 女将果 献 给大 臣 ;
‚

比喻 领 受 心 ( 受 持 心 ) 的 作 用 : 大 臣将 果 交给夫 人 比喻 分 别 心 : 夫人拿 到 水
‚ ‚ ‚ ‚

果后 清洗 干 净 区 别 生 熟后 献 给 王 比 喻确 定 心 ( 令起 心 ) ; 王 吃 果 比 喻速
‚ ‚
;
行 心 ( 认 识过 程 中最重 要 的 一 个环 节 ) 王 吃果 之 后 评 价 果味 的好坏 比 喻彼
‚ ‚ ‚
;
事果 报 心 ( 彼 事 心 ) 王 吃 完 之后 重 新 熟睡 比 喻 认 识过 程 结 束 心 识 重 回有

。 《阿 毗 达 磨 概 要 精 解 》 第 2
‚ ‚ ‚ ‚ 。
( 英 ) 菩 提 比丘 编 著 寻法 比 丘 泽 页 香港佛 教 文化 事 业 有 限 公 司 出 版

下同
《阿毗 达 磨概要精 解 》 第 1 1 1 页
‚ 。

《阿毗 达 磨 概 要精 解 》 第 10 9 页
‚ 。



分心 中 ( 不 起 认 识 的 作 用 )
‚ ‚

对 于 心识来说 并非所 有 的 心 识 活 动 都 具足 以上 九 心 只 有所 缘 清 晰地 呈
‚ ‚ ‚

现 于 五 根 门时 才 会有 九 心 生起 如果 所 缘不 清 晰 则 在速 行 心 之 后 即 转 入 有
‚ ‚ 。

分心 彼所 缘 心 不 会 生起 ( 于 是 眼 门 以 中事 夹 速 心 无 间度 彼 有 心 )
‚ 、 、 、

如 果 心 很弱 或 所 缘 极不 明 显 时 就 只 有有 分 心 五 门 转 向心 见心 领受
、 ‚ 。

心 推 度 心 和 确定心 等 6 种 心 生起 随后 即 转入 有 分心 论 中称 此 种 情 形 为眼


识 生 起 的最 下 等情 形
‚ ‚

对 于 直 接发 生意 门心 路 过 程的认识 活动来 说 因 为仅 在 意 识 中 生 起 所以
。 ‚

不 需 前 五 根 及 所缘 境界的参 与 ( 赞 意 门无事夹 ) 如果是 清 晰 所缘 则 除过 有 分


、 、 。
:
心 另 有 3 种 心 生起 意 门转 向心 速 行心 彼所 缘 心 如果所缘 不 清 晰 及 极 不
‚ ‚ : 。

清晰 则 除有分 心 外 只 有 2 种 心生 起 转 向心及速 行 心
‚ ‚ 、

这样 论 主 就 通过对 九 心 生灭 次第 的阐释 将 心 识 活动进 行 了精 确 深入


也 被 《清净道 论 》 《摄 阿 毗 达 磨 义论 》 所 采 用
‚ ‚ 、 ‚

地 分析 他 的 结论 并 通过 这
‚ 。

两部论 对 南传 上 座 部 的 佛 教理 论 与 实践 产 生 了深 刻 而 久 远 的 影 响
‚ ‚

由于 理论 体 系 及 译 文 等 方 面 的 因 素 本论 尽 管译 出甚 早 在 汉 传佛 教 中 却 没有
。 ‚ 、 ‚

受到重视 近 代 以来 仅有 吕激 汤 用 彤 等人 作过 一 些研 究 其 中汤 先 生 关 于
‚ 。

有分 心 与 阿 赖 耶 识 关 系 的阐述 具有相 当 高的参考价值 汤 先 生认 为 有 分心 与


:
八 识 的相 似之 处
均依 识 食 ( 见 《义
‚ . ‚ 。

恒转 如 流 周遍 不 断 深 细 不 可 了知 触 思 资长
集论 》卷七 之 四 节 《清净道 论 》之 十 四 章 ) 通 生 死 梦 眠诸 位 凡 夫论 ( 轮 ? )
‚ ‚ .

‚ ‚ .

转 无 有舍 时 此 其所 以 似 也
:
有 分 心 与第 八 阿 赖 耶识 的不 同之 处
‚ ‚ ‚

阿 赖 那 识 虽 悼转如 瀑 流 但 非 断 非常 而 巴 利 对 法论 师据 无 我 义 指
‚ ‚ 。 、 ‚ 、

有 分依 无 间 缘 称 为 实断 非 常 一也 二 有 分唯 识 之 义 未成 熏习 持

这 个 比喻 在 觉音作 《殊胜义注 》 中略 有变化 但 更 简明 易解 其喻 为 有个 人 盖 着头睡 在 芒果 树 下


‚ 。
: ‚
0
‚ ‚ ‚ ‚
其 时有粒熟 了的芒果 掉下撞 在地 上 其声吵到他 的耳朵里 被 声音 吵醒 之 后 他 张开 眼 着 伸 手 取 该
‚ 。 ‚ ‚ 。

果 捏 一 捏及 唉 一 嗅它 然后把它给吃 了 吞 下及 回味它 的味 道 过后 再倒 回去 睡觉 此喻 中睡 比喻
; : ;
有分流 声 音吵 到耳朵里 比喻 所 缘 撞击根 门 ; 被 声 音吵 醒 即 有五 门转向心 睁 眼 看 即 是 见 心 伸手 取
‚
: :
芒 果 是领 受 心 ; 捏 一 捏 比喻 推度心 嗅 一 嗅 比喻确 定心 吃 芒 果 比喻 速 行 心在 体验所缘 的认 识 对 象
回味 比喻 彼 事心 ( 彼所 缘 ) 重 入 睡 眠 比喻 心 识 重归有分 《阿 毗 达磨 概要精 解 》 第 14 8 页
。 。
;


3 2 P. 4 9. 2 一 P. 4 9. 3 若 依 《阿毗达磨 概要精解 》 ( 第 156 页 ) 的说法 也 有在转 向心 生起之后 即
‚ 。 ‚

T
‚ ‚ 。

告 结 束的 甚 至 仅是 有分波动 之 后 即重 回有 分心 的情形
‚ 。 ‚ ‚

种 之说 无 有 二也 八 与 第七 称 为 俱 有 八对 第六 体 实别 有 而 有分 乃 是
‚ . ‚ ‚

六 摄 三 也 锡 兰 教 理 无 无 漏 种 本 有之说 而 言 心 性 本 净 ( 分 别 论 者之 说 )
‚ 。 ‚ ‚

无 漏 之 法 是有 因生 四也 建立 第八是 用 之 体 锡 兰 小 教 不 晓依他 体用
‚ ‚ 。 ‚

未时 真如 安 立 五也 阿赖 那识是无覆无记 而 有 分 心 则 或 善或 恶 ( 参

看 《义 集论 》 卷五 之 十 二 及 十 三 《清净道论 》 第十 七 章 )
‚ ‚ .

六也 阿赖 那
‚ ‚ ‚ 。

识 常与 触 相 应 有分 不 然 以 触 等谓 是 六 识 摄 故 七也 阿赖 那识至 阿 罗
‚ ‚ ‚ ‚

汉位舍 然 无 垢 识 体 无 有舍 时 然 据 巴 利 经 言 罗汉 入 灭 有 分 心 随之 ( 入
‚ ‚

。 .

灭) 八也 以 此八 事 赖 那 与 有 分 之 不 同 可知

《清净道论 》 中 的
“ ” “ ”
第四 节 界 作意 与 五 取蕴

《清 净 道 论 》( 巴 矶 s u
‚

d d m ag g a ) 是 南传 上 座 部 三藏之外 最 重 要 的一 部 论
h i
书 《大 史 》 ( M al
‚
a 八 一v “ ” 。

!s a
) 称它 为三 藏 和 义疏 的精 要 本 论 综 合 巴 利 文三
m
a
‚

藏 的要 点 及 第 三 次 结集 之后 流传于 斯 里 兰 卡 的大 量 古代 三 藏义 疏 和 史书 的 相
‚ ‚
“ ‚

关材 料撰成 因 此 兼有 广 博 与 精 要之 特 点 吕微先 生 说 本 论 将 小乘之要 网


” 。 ‚ 、 、 ‚

络 无遗 全 书 共 23 章 依戒 定 0 业处 (修
慧 三 学组 织全 书 定学 部 分依 4
主 要 用 以指 导 修 定 ( 奢摩 他)‚ 是 南 传 定法
‚

定 的法 门 ) 组 织 南 传上 座部 的禅 法
。 ‚

的 总汇 慧 学 部 分 汇 集 南 传 佛教 论 藏 的主 要 内容 和 七 论 以后 发展 出 来 的 教 理
‚ ‚ ‚

并 对异 说 加 以 抉 择 主 要 用 以 指导 修 观 是 南 传上 座 部佛 教禅 观 之 指 归 虽成
‚

书至 今 己 历 15 0 多年 但 仍 为 当代 南 传 上 座 部 视 为指 导 禅 修 的 最 为可 靠 的 著
由于 近 年 来 关 于 觉 音 及 《清净 道 论 》 的相 关 介 绍 己 相 当多
。 ‚ 。

作 此 处 不 须赘言
与 《解 脱 道 论 》 相 似
‚ ‚

四 念 处 在本 论 中直 接 论述 的 部 分相 当 少 仅第 2 2 章
“ ” ‚

之 智 见 清 净 的威 力 一 节有 所 论述 其 中涉 及 四 念 处 的 定义及 各 自的观 修 内


:
其 中念 处 的 定 义 是
“ ” 。 ‚ “ ” 。

因为 进入彼 等所 缘 而 现 起 故 为 处 念 即是 处 故为 念处 因于
、 、 、 、 、 、 ‚ 、 、

身 受 心 法 而 把握 不 净 苦 无常 无 我之 相 及 由 于 舍 离净 乐
、 ‚

常 我之 想 而 转 起 故分 为 四 种 ; 是 故 名 为 四 念 处


《往 日杂 稿 》 第 7

6 页

觉音著 叶 均译 《清净道论 》 第 6 34 页
‚ ‚ ‚ 。 。

中国佛 教文化研 究所 19 95 年 4 月 第 4 版 下同
: “ ” “ ”
这里 对 作 者所 下 定义略 作 说 明 进 入 彼 等 所缘 及 现起 是说 身念 处 是
‚ 。 、 、

以 取相 为 所缘 以似 相 的现 起 为 念 所 依 处 受 心 法 念 处 也都 各有 自己 的观
‚ “ ” 。

察对象 及 得 正 住 的微 象 此 种称 为 处 此 种微 象都是 由于 念 力 的持 续作用 而


‚ 、 ‚ “ ” 。

现起 只 不过 是 念所形 成 念所 观 照 的 心 理 影 像 所 以说 念即 是 处 因 为观
‚ 。

察 对 象 及所对 治 之颠倒 认 识 都 是 四种 所 以称 为 四 念 处
《清 净道论 》 认 为 四 念 处 有 世 间观 和 出世 间观 的 区 别
‚ ‚

在 世 间观 中 于种
‚ ‚ ‚ “
种 心 中而得 四念 处 等 三十 七菩 提 分法 在 得 圣 道 智 成 出世 间观 时 则于一心
” 。
“ ‚

中而 得 三 十 七菩提分法 如 是 于 一 心 中所 得 的这 些 只 以涅 架 为所 缘 的一 念
” ① ‚

由于 对 身等 而 断净想 等 的 作用 的效 果而 说为 四念 处 也就 是 说在 世 间 观 中
‚ ‚ ‚ ‚

四 念 处 是 以种种 心 修 出世 间观 成时 则可 一 心 中得 一心修 虽 说道 品名 目
‚ 。 ‚ ‚

有三 十七 种 不过 只 是 一心 所 以分 为 三 十七 种 是 从其作用 来 说 实质 上 出
、 。

世道 是 没有 差 别 没 有 增减 的
‚ 。
:
对于世间道 则 四 念 处 各 有 自己 不 同 的观 修 内容 他说
‚ . ‚

若 以 十 四 种 而 把握 于 身的 是 身随 观念 处 若 以 九种 而 把握 于 受 的
。 ‚ 。

是 受 随观念 处 若 以 十 六 种 而 把握 于 心 的 是 心 随观 念 处 若 以 五种而把
‚ .

握 于法 的 是 法 随 观念 处
‚ ‚ .
‚ .

这 里 所说 的 身念处 十 四种 在 6 51 页的注 中有具体说 明 指 1 安般 2 (四)


‚ .
‚ ‚ .
‚ 一 。

威仪 3 四正 知 .
4 厌 恶 作意 5 界 作意 6 1
4 是 第 一 章所 说 的九墟 墓观 受念
、 、 ‚ 、 、 、

处 九种 是 指 乐 苦 不苦 不 乐 三 受 色乐受 色 苦 受 色 不苦 不 乐 受及 非 色 乐
无镇… … 有上
、 。 、 、 、 、

苦 不 苦 不乐 受 心 念 处 十 六种 是指 有 贪 无贪 有镇 无上
、 。 ‚ ‚ ‚ ‚
.

乃至 解脱 心 不解脱 心 等 法 念 处 的 五 种是 指 1 五盖 2. 五 取 蕴 3. 十二 处
是 以南 传 大藏经 《中部 》 之
‚ .
。 ‚
.
4 七觉支 5 四圣 谛 以上 对 念 处 修行 范 围的界定
第 十 《念 处经 》 为 依 据 的
‚ 。 ‚ ‚ 。

一 此经 第 一 章 已 有 引用 此 处不 再 介 绍
‚ ‚

对 于 以上 与 四念 处相 关 的 4 项 内容 身念处十 四种 或 多 或 少都有 所涉 及
业 处 中 受 念 处 心 念 处 的部 分 归 于 慧学 部 分 的第 十 四 章 《说 蕴 品 》
。 、 ‚

多归 于 40
‚ 、 ‚ 。

中 法 念 处 的五 盖 七 觉 支在 定 品 中 已 作说 明 其余则 都 归入 慧学 部 分 各章
五 取 蕴 二 种 来 说 明 《清 净道 论 》 中 的四念 处 观 法
‚ 、 。

本节 中 拟 取 界 作意


《请 净 道 论 》 第 6 3 5 页


《清 净 道 论 》 第 6 3

5 页

一 界作意
‚ ‚ “ ‚

界 作意 又 称作 四界 差别 界 的作 意 界 的业 处 与 四界 差 别 ( 三 者 ) 是 同
” ① ‚ ‚
。 ‚

一 意义 在论 中 界 作意 既 在 定 学 加 以 论 述 又 在 慧 学 中有所 说 明 在定学
‚ ‚
;
中加 以 说 明 的 属 于 南 传 的止 禅修 习 的 内 容 在 慧 学 中说 明 的部 分 属于 观禅
。 。

的 修 习 内容 是 南 传 上 座 部 修 习 无 我观 的重 要 方 法
界 作意 的经 典 依 据 是 《长 部 》 中 的 《大 念住 经 》 《中部 》 的 《大 象迹 喻经 》

及 《界 分 别经 》 等 其 中 以 《大 象迹 喻 经 》 所 说 为 详
‚ 。

论 中引上 述 诸 经 说 明 四
:
界 差 别 的修 习 方 法
‚ ‚ ‚
( 譬如 屠 牛者 ) 牵牛 至 屠 场 捆 好 它 放 于屠 场 上 杀其 牛 见 牛 的被
‚ ‚ “ ”
杀而 死 直到 未割 截 它 的 肉成 为一 片一 片之 时 他的 牛 的 想还 没 有 消
‚ “ ”
失 ; 但 到 了 割 截 它 的 肉成 为 ( 碎 片 ) 而 坐 下 来 的 时候 便 消失 了 牛 的
“ ” ‚ “ ‚ ” ‚

想 而 产生 了 肉 的想 他决 不会想: 我 卖牛 此 人来 买 牛 可 是他 想 :
同样 的 … … 比 丘 在 未作 分 析 这 具 体 之 身时如 其 所
“ ‚ ” 。

我 卖 肉 此 人来 买 肉
、 ‚ “ ” 、
“ ” 、 “ ”
处 如 其 所 置 时 及 未依 界 而 观 察之 时 他的 有情 人 补 特伽 罗
。 ‚ ‚

的 想 未 曾消 失 但 是 他 从界 而 观察之 时 则 消 失 了有情之 想 并依 于界 ( 作
.

意 ) 而 建立 其 心 ( 禅 定 )
‚ :
在 从界 的观 念 观 察身 时 修行者 在 身 中只 见到种种 界
‚ ‚ ‚ 、 、 、 、 .

那 内 自身的 坚 的 固体 的 所 执持 的 即发 毛 (爪 齿 皮 肉

肝脏 … …
、 ‚ ‚ ‚
心脏 胃 中物 ) 粪 或 任 何 其他 在 内 自身的 坚 的 固体 的 所执
… … 似水的 … …胆汁
‚ ‚ 。 ‚ 、 、

持的 诸贤 是 名 内地 界 那 自身的 水 (疾 脓
汗 ) … … 是名 内水界 … …
、 。 ‚ ‚ ‚

血 那 内 自身的 火 似 火 的 ( 热 ) 所 执持 的
‚ ‚ ‚

即以 它而 热 以 它 而 衰老 以 它而 燃烧 及 以 它 而 使 食 的饮 的 嚼 的 尝 的 得
消化 的 … … 是名 … …那
。 ‚ ‚ ‚
以 内火 界 内 自身的 风 似 风 的 ( 气体 ) 所 执 持 的
… 是名
、 、 、 ‚ 、 ‚ 。
. 。 .

即 上 行风 下 行风 腹 外风 肢 体循 环 的 风 入息 出息 内风 界
‚ ‚ ‚ ‚ 。

对于地界 论 中分 析 为二 十 种 相状 水 界十二 种 火界 四种 风 界六 种
‚ ‚ 。 ‚

在对身体 进 行 界 差 别 观 时 根 性 不 同 的人 观 法 也不 同 智 慧猛 利 的 人 对于
全 身 加 以观 照 于 此 身 中 坚 性 或 固 性 的 是 地 界 粘结 性 或流 动 性 的是 水 界 … …
“ ‚ ‚ ”

“ 、
” 。
“ 、 、

如 是观 察此 身 仅是 界 而 非有 情 非寿者 的 身 或 者观 察此 身 因骨 因键

《清挣道 论 》 第 3 9

1 页
《清净 道 论 ) 第 3 2 0 页


” ‚ ‚

因肉 因 皮 包 裹 空 间 而 称 为色 ( 身 ) 这 样精 进 修 行后 就会取 得 照 见 诸 界差
‚ 。 ‚

别 的智 慧 并 证入 近行 定 ( 相 当于 北 传 所 说未到 地 定 ) 对 于 智 慧 屏弱 的人 则
‚ 、 ‚ 、 、 ‚

需一 一 观 析 地 界 所 摄 二 十 种 物 如毛 发等 以及 水 火 风 界 的各 自成分
‚ 、 、 、

如 是 修 习 还 不得 近 分定 则 简要 观 以扩 从语义 细末 内外 差别 等 31 种 方 法
‚ 。 。

修观 直至近行定 的生 起 这一阶段 以修 定为 主
、 ‚ ‚

当修行 者 通 过持 戒 修 定得 到 戒 清 净与心 ( 定 ) 清 净 之后 已 得近 分 定
‚ “ ” ‚

已 能 如 实 见 名 色法 时 则 进入 了 见清净 的修 习 阶 段 此 时进 入 南 传所 说 的
。 ‚ ‚ ‚

观 禅 的修 习 阶 段 此 时 仍 要 观 四 界差别 不 同之 处 是 此 时 所 观之 法 十分微 细
修 行 者 要 明 了 地 直观 到 后来 《摄 阿 毗 达 磨 义 论 》 中所 说 之 究 竟色

、 ‚ 。 ‚

如 在 明 了 四 界 的相 状 作用 及 差别后 需要 先 观 身之 色 法 构 成 在观 身 时
‚ 、 、

要 明 了 这 个 由前世 善 恶 之业 招感 的 身 是 由身法 10 色 ( 包 括 地 水火 风 四 界 色
、 、 、 、 、

香 味 食 素命 身净 色 根 ) 性 法 10 色 ( 这 20 种色法 称 为业 所 生 色 ) 食生
、 ‚ ‚ ‚

色8 种 时节 生 色 8 种 及 心 生 色 8 种 这样 修行 者 在 修 界差 别观 时 需要 对
‚ ‚ 。

上 座 部 所说 的 4 种色 一 一 如 实观 察 到 而 不仅仅 是从 概 念 上 加 以领 会 在观
‚ 、

身体 的 32 分 的 每 一 分 中 的 四 界 时 在 各各 部 分 中也要 一 一 观 到 上 面 所 说 由业
、 。 、 、 、

食 时 节及 心 所 生 的 4 4 种色 法 如 是 在 观察 由时 节与 心 而 生 的汗 泪 涕 唾
‚

四种 色 时 要 观 到 其 中各 各有 由 时 节 生 色 8 种 及 心 生 色 8 种
‚

在对 身体 的 3
2 分 的色 法 构成清 晰 明 了地观 到之 后 接着 要 观 察 身中与火

大 相 关 的 四种行 相 ( 活动 ) 及 与风 大相关 的 6 种 行 相 譬如 属 于 火 大 的 消 化 运
、 ‚

动 中有 食 素 命等 9 种 色 属 于 心 生色 中风 大 部分的呼吸 运 动 中包 含食 素及 声
。 ‚

等 9 种色 法 如是 在 通 过对 构 成 身体 的 四 大 一 一 分析 为各 种 究竟色 法 ( 最 基
、 ‚ ‚

本的 不可 再 分 的物质 结构 略 近 于 晚期有 部所 说 的极微 比现代 物 理 学所 说


‚ 、

的 基本 粒 子 更 加 微 细 难 观 ) 后 修行者 会 进 一 步 断 除我 想 我 所想 及 种 种 有情
‚ ‚ 。

想 并 为 观 察 更 为 微 细 难 见 的 名法 做 好 定 力 与 智 慧 二 方 面 的 准备

二 五取蕴
‚ ‚ 、
:
论 中根 据性质 将 五 蕴 分为 二 种 依蕴 与取蕴 此 中 没 有 爱染 不 生执著
‚ ‚ 。 、 、 ‚

的称 为依 蕴 是 无漏 法 为圣 者 所 有 此 中 与烦 恼 相 应 的 有漏 的 有执 取 的


‚ 。

参 见 该书 第 54
5 页
。 ‚ ‚

称 为五 取蕴 不 过 在通 常 情 形 下 论 中对 五 依 蕴 与五 取 蕴 不 加 区 分 但主体 以

五 取 蕴 为 论 述 的重 点
‚ 。 ‚ 、

五蕴 在 本 论 中列为 慧 学 部 分 首 先 明 了 的内容 论 中依 阿 毗 达 磨 对色蕴


、 、 、 ‚ 、 。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一 一 加 以条 列 分析 可 视 为整 个 阿 毗 达 磨藏 的精

要版
‚ ‚ ‚

色蕴 一 切 有 坏 相之 法 都 可 宽泛 地 称 为色蕴 依 四 大 种 及 所 造 色 的差 别
‚ 。
:
.
‚ ‚
可 分 为 4 种大种色 与 2
4 种所 造 色 共 2
8 种 24 种 所 造 色 是 1 眼 2. 耳 3.
‚ ‚ ‚ ‚ ‚ ‚ ‚ ‚ ‚ ‚

.
. . .

鼻 4. 舌 .
5 身 .
6 色 7. 声 .
8 香 .
9 味 10 女根 1 男根 12 命根 3
1 自所
‚ ‚ ‚ ‚ ‚ ‚ ‚
. ‘
. . . .

依处 14 身表 巧 语表 16 虚 空界 17 色 轻快 性 1
8 色柔 软性 19. 色 适业 性
.
‚ .
‚ .
‚ .
‚ .

20 色积 集 1 色相 续
2 2 色老性 3 色 无 常性
2 24 段 食
‚
:
论 中对 2 4 种所 造 色一 一 加 以解说 如
‚ ‚ 、 、

男 根 一 一 有 男 性 的 特相 有 显 示 是 男 的味 ( 作 用 ) 是 男 的 性 相貌
而 此 〔男 女 根 ) 二 者遍 在 全 身 。
、 ‚ ‚ 。

行为 动 作 的原 因 为 现 起 犹 如 身净根
:
对 心 所依 处 的解 释 是
‚ 。

有 为 意 界及 意识界依 止 的 特相 有保 持 彼 等二 界 的味 以 运 行彼 等 为
‚ ‚
。 ‚ “ ” ‚

现起 它 在心 脏之 中 依止血 液 而 存 在 如 在论 身至 念 中已说 由四
‚ ‚ ‚
大 种 的 保 持 等作 用 所 资助 由 时 节及 心 和 食 所 支 持 由 寿 所 守护 恰好 为


意界 意识 界及 与 它 们 相 应 的诸 法 所 依 处
‚ 、 、 。
.

之后 论 又 依一 法 二法 三 法 乃 至 五 法 重 新 加 以说 明
‚ “ ” ④
‚

识 蕴是 在 色 蕴 之 后加 以说 明 的 所谓 识蕴 一切 有 识 知 相 的 总 括 为识蕴
也 是 通 常 所说 的 ‚
’自
” 。
: ‚ ‚

论 中将 心 分 为 四 类 善心 12 种 不 善 心 21 种 异 熟心
‚ ‚ 。 ‚ ‚
36 种 唯 作心 2 0 种 共 89 种 这 8
9 种心 根据 它 们 各 自的运 行 特 征 又可
‚ :
划分 为 14 种 论 中称 为 14 行 相
‚ ‚ ‚ ‚ ‚ ‚ ‚ ‚ ‚
. . . . . . . .

1. 结 生 2 有分 3 转向 4 见 5 闻 6 嗅 7 尝 8 触 9 领受
‚ ‚ ‚ ‚ 。

. . . . .

10 推度 1 确定 垃 速行 3
1 彼 所缘 4
1 死
在 《摄 阿 毗 达磨 义论 》 中称 为 离
‚ 、 、 ‚

这 十 四种 中 结生 有分 死心 是一类


《清 净 道 论 》 第 4 12 页


《摄 阿 毗达磨 义论概要精解 》 进 一 步说 此色就是心脏 中 的 血

《清挣道 论》 第 4
.
@
1 3 页
《清净道 论 》 第 引 ‚页

.


《清挣 道论 》 第 4 2

3 页
‚ ‚ ‚ 、

心 路过 程心 都 可 视 为有 分 心 只 是 因 为各 自执行 的作 用 不 同 所 以有 结生
。 、 、 、 、 ‚ ‚ ‚
死 与有 分 的差 异 见 闻 嗅 尝 触五种 是 五 根不 同 的 功 用 可 合 为一 类
‚ : 、 、 、 、 、 、 、 ‚

这 样 归类 之 后 即成 有分 转向 见 领受 推度 确定 速行 彼所缘
即是 《解 脱 道 论 》 中所 说 的
‚ “ ” 。

若 再 加 上 末后有分 心 九心 轮 了
‚ 、 、 。

论 主 认 为 如 果 能够很 好地 了知 识 蕴 则受 想 行 三 蕴 就 很 容 易 把握 了 一
” ‚
“ ” ‚

切 有 觉 受相 的总括 为 受蕴 一 切 有想 念 相 的 总 括 为想蕴 一 切 有 行作相 的
” 。 ‚ ‚ 、 、 。 ‚

总 括 为行 蕴 以上 三 蕴 依伦 理 属性 各有善 不善 无 记三 类 三 蕴之 中
。 ‚ 、 、

对 行 蕴 的 分析 较 为细 致 如与 欲界善 心 相应 的 ( 心 所 法 ) 为 36 种 包 括 寻 伺
、 ‚
:
喜 精 进等 与色 界 第 一 善 心 相 应 的有 3 种 与 欲 界 第 一 不 善 心 相 应 的 中 的贪
‚ 、 、 、

根 相应 的有 17 种 包 括无 惭 无愧 掉举 邪 见 等 ; 与 填根相 应 的有 18 种 ;
‚ 、 ‚

与 异 熟无 记 心 相 应 的 又 分 为有 因 无 因二 类 同 无 因 的又 分 为 与 眼 识 相 应
的… … 如 是论 主
‚ ‚ 。

对行蕴 中的各 类 一 一 加 以分析 与解 说

在本 论 的慧 学 部 分 中 除 第 41 章集 中分 析 五 蕴外 第 81 章 《说 见 清 净 品 》
‚ ‚ 、

章 《说度 疑 清 净 品 》 章 《说道 非道 智 见 清 净 品 》 也 都对 五 蕴 有更 为深 入

19 20
‚ 、 、

地分析 如对色 等 各个 观 察 之 1 种 0 种 行 相观 察 的 五 蕴
从4 对色 法 所 作 的
7 种 观 察 和 对 识 等 四 蕴 所作 的观 察 7 种 以及 五 蕴 生灭 观 的 50 相 的观 察 … … 等


‚ 、 ‚

如 上 种 种解说 人们 极 易认 为 它是 繁琐 的 经 院哲学式的 讨 论 然而 在南
‚ ‚ ‚

传佛教 的修行 实践 中 对 以上 诸 蕴 的分析 与观 察 被视为 走 向解脱 的 必 由之 路


、 、 、 、 、 、 ‚

只 有 如 实遍 知 蕴 处 界 根 谛 及 缘 起 的相 行 味及 所 生之 种种 缘后 方
、 ‚ ‚

能 次 第得 到 属 于 慧 根 与解 脱 相应 的 另外 五 种清 净 从 而 得 四种 道 智 证 四种
‚ 。

圣果 得 到 究竟 解 脱
在 《清 净 道 论 》 之 外 《摄 阿 毗 达 磨 义 论 》 是 另 一 部 十 分 重 要 的论 著
‚ ‚


‚ ‚ ‚

数不 多 文 简义 丰 略述 上 座 部 各 种 重 要 的法 相 及 介 绍 全 部 论 藏 的哲 学 理 论
” 。

为 研 究南 传 佛 教 最 好 的一 本指 导 手 册 同 时本论也 是南 传 上 座 部 修 习 止 观 时的
。 :
重 要 参 考著 作 本 论 将 一 切 法 归为 四类
‚

此 中叙说对 法 义 依 第一 义 有 四 种 :
、 、 ‚ 。

心 心所 色及 涅 架 摄一切 法尽无 遗
‚ ‚ 、

认 为 从第 一 义 的 角 度 来 说 阿 毗 达 磨 藏 中所 说 一 切 法 都 可 包括 在 心 法
、 。

心所法 色 法 及 涅 架 法 等 四类 法 中
‚ ‚ : ‚ ‚

其 中 心 法 为 89 种 若 依 伦 理 属性 可 分为 善 心 21 种 不 善心 12 种 异
‚ 。
: ‚ ‚

熟心 3 6 种 ( 无 漏 ) 唯 作心 2 0 种 若 依 世 间 出世 间 分 欲 界 5
4 种 色 界 15 种
‚ 。

无 色 界 心 12 种 出世 间 心 8 种
‚ ‚ ‚

心 所法 5
2 种 分 为 通 一 切 心 心 所 13 种 不 善 心 所 14 种 净 (善 ) 心所
。 、 、 、

5
2 种 论 中并 对 诸 心 所 与 8 9 心 相应 关 系 与 受 因 作用 六 根 门及 所 缘 等 种

种 的 关 系 作 了说 明
‚

将 心 的活动 分为心 路过程 和 离 心 路 过 程 二 类 其 中心 路 过 程 又 分为 五 门 心


。 、 。

路 过程 和 意 门 心 路 过程 离心 路 过 程 则指结 生 有分 及 死 亡 时 的 心
‚ : ‚

色法 依 完成 与非 完 成 分 为 2
8 种 从 起 因上 分 为 4 类 业 生 色 81 种 心生
‚ ‚ 。 ‚ 、

色巧 种 时节 生色 31 种 食生色 8 种 除此之 外 还有从聚 转起 角度所作


的区分等等
‚ ‚ ‚ :
涅架法 依 自性 来说 只有一种 依原 因 的差 别说 有 2 种 有余依涅 架 和
。 、 、
:
无 余 依 涅架 依行 相 说 有 3 种差别 空 无相 无顾 ( 无愿 )o
‚

解 脱 道 则 分 为奢摩他 ( 止 ) 和 毗 钵 舍那 ( 观 ) 二 类业 处 前者 以 4
0 业处为
‚ ‚ 。

中心 后 者 以 7 种清 净 和 三 解 脱 门为 中心 兼及道 果和灭 尽 定
五 部 《阿 含 》 之 外 大多依 《清 净道
‚ ‚ ‚

从 目前所 见 来看 南 传上 座 部 禅 修
论 》 与 《摄 阿 毗达磨义论 》 进 行
。 ‚ ‚

由于 论 文 牵涉面 太 广 无力 作 进 一 步 的探 究
、 ‚ 。

论 文 中关 于 南 传 教义 的解说也 必 定存 在 疏 误之处 还 请 方家 不 吝 指 正
第三 章 说 一切 有部 的 四 念处

第一 节 有部 源 流 及 论 典述 略

‚ 一 ‚ ‚
s ti v v a
说 一 切 有部 梵 S
v
r
a A
a A d in
a 巴 S a bba
- th i 犷 d
t 梵 名 音译 萨 婆 阿 私
、 ‚ 、 、 ‚ 、

底婆 地 萨 婆 阿 私 底 婆拖 略 称 萨婆 帝婆 萨婆 多 萨卫 意译 一 切 有 一切
‚
a 一
月a- s a“ 一 ‚

语言 全 称 阿 离 耶 暮 罗 萨婆悉底 婆拖 ( A 勺 m
u arv sti
van da ) 意译 圣 根
‚ 、 、 。 ‚

本 说一 切 有 部 略称有 部 有部宗 有宗 此 部 属 上 座 部 中的 一 支 由于 主 张
、 、 ‚
;
过去 未来 现 在 之 一 切法 皆 为 实有 故 称 说一 切 有 部 又 因此 派确 定 因 的实
‚ ‚ 、 、 ‚

在 对 因 有 所分析 又 被称 说 因 部 ; 后 来 从 此部 分 出犊 子 法上 密 林 山等部

故 亦 称 根本 说 一 切 有 部
《异部宗轮 论 》 说
‚ 。 ‚

有 部 兴 起 于 佛 涅 桑过 三 百 年 之 初 兴 盛之 因 ( 异部

宗轮论 》 述 记 》 归于 论藏 的弘 传
: “ ‚ 。

说 因 部起 多宏对法 ( 论藏 ) 既 闲 (娴 )
‚ ‚ ‚ ” 。 ‚

义理 能优 上 座 部僧 说 因 时遂 大 强 上 座 于 斯乃 弱 本来 上 座 部 首 重 经 藏
‚ ‚ ‚

其次律藏 论藏 有 部 ( 说 因部 ) 因 为 深 研 论藏 擅长 义 理 遂成 为 上 座 部 中的
主 流 《三 论玄义 》说 遂 与上 座 弟 子对 立 致 成 分裂 ”
。 ‚ “ ‚ ‚

至 迩旎 延 则 专 弘 毗 昙
‚ 。 ‚

首 弘 经 藏 的上 座本 部 被 迫 转 入 雪 山 称 雪 山部 有 部成为 上 座部 主流 后 势力
‚ ‚

大盛 影 响 遍 于 印度大陆及 中亚 地 区 而 以西 北 印度 的迎 湿 弥 罗 及 键 陀 罗两地
。 、 、 、 ‚ 、

为 其 中心 盛 时势力 东 达 东 印度 缅甸 马来西 亚 苏 门答 腊 北 至 波斯 中
。 ‚ 、 ‚

亚 及 西 域地 区 其 圣 典 传 入 中 国后 大受道 安 慧 远 等大师 的激 赏 在 南北朝


‚ 。 、

时 曾兴 盛 一 时 形成 主 弘 有 部论 典的毗 昙 宗 有 部 的论 典 以汉 文译 本 最 为全 面
‚ ‚ 。

权威 几 乎 包 括 了有 部 各 个 时期 的重 要 论 著 后 收入 于 汉 译 佛 典 的 毗 昙 部 中
‚ ‚

有部 主 弘 论 藏 从其论书 的盛 衰 即可 见 出有 部 的兴 衰 有部 各 个 时期 的 发
‚ ‚

展 也 无 不 从其 论 典 中显 现 出来 本 文对 有 部 之 四 念 处 的论述 即 主要 依 其 论 典

展开
汉 译 《杂 阿 含 经 》 ( 中阿 含 经 》 即 是
、 ‚ ‚ 、

经 律二 藏 有部 也 是相 当重 视 的
其 中 《四分 律 》 曾长 期 为 汉 传 佛教
。 ‚ ‚

有 部 所传 律 藏 中汉 译共 51 部 近 30 卷
。 ‚ ‚ ‚

所依止 只 是 三 藏之 中 有 部 认 为 论 藏 更 能 显 了 佛 说 法 的 意趣 故更 重 视 论 藏
无 不 以 (g 可含 经 》 为立 论 根据
‚ 。

但 论 藏 中 对 具 体 问题 展 开 论 述 时 由于 经 藏 中
‚ ‚

的相 关部分 己 纳 入 第 一 章中叙 述 律 藏 中与四念 处 相 关 的 内容 很 少 故 在本 章


中较 少述 及
《大 毗 婆 沙 》 及 《阿 毗 昙 心
“ ” 、

有 部 论 典 的主 体 是 一 般所 说 之 一 身六 足 论
论 》 《杂 心 论 》等 晚 期论典 尚有世 亲 的 《俱舍 论 》及 众贤 的 ()l 匝正 理 论 》 《显
、 ‚ 、

宗论 》 等
。 ‚ ‚
“ ” ‚

吕激 先 生认 为有 部 的论 典 可 分 为 三 期 初期 为六 论 即 六足 指
《法 蕴 足 论 》 《施设 论 》 《集 异 门足 论 》 《品类 足 论 》 《识 身足 论 》 及 《界 身
、 、 、 、

足论》六论 其 中 《法 蕴足 论 》 《集 异 门足 论 》 及 《施 设 论 》 的作 者
。 、 ‚ 、 、

印 汉
‚ 、 ‚

藏 皆溯 源 至 佛 世 认为 是 佛之 大 弟子舍 利 弗 目键 连 或 摩 诃 拘稀 罗 所 作 立论
。 。

之 处 也可 见 出渊 源 的 古 老 学 术 界 一 般 都 认 可 此三论 为 有 部 第 一 期 的著作 第
二 期为 ( 发 智 论 》 后 者 组 织 了西 方师 的 说法 其 中 《发 智论 》 基 本奠 定 了 有 部
。 。

从 《大 毗 婆沙 》
‚ 。 ‚

一 宗 的 规 模 与走 向 是 有 部最 为 重要 的 论著 第 三 期 时 限 甚 长
其 间包 括 《杂 心 论 》 《俱舍论 》 仰匝正 理 论 》 及 《显 宗
‚ 、 、

的集 成 直 到 有 部 势衰
论 》等 ①
其 中 《大 毗 婆沙论 》一 书 的集 成
。 ‚ ‚

成为婆沙 一 宗鼎盛 的标志 代 表有


及 《阿 毗昙 心
‚
“ ” 。

部 的主流 东 方师 的观 点 一 身六 足 之说也是此 时刊 定 的
论》出 虽 取 材 《婆 沙 》 但主 要 张 西 方师 的观 点 至 《俱舍论 》 出
‚ ‚ 。 ‚

有部弱点
虽 然 众 贤论师作 (Jl 项正 理 论 》 《显 宗论 》
‚ 、 ‚ “ ‚ ” ‚

全 然显 露 立 义 强通 仍 失其本
“ ” ‚ 。 ‚

有部 立 说 变 化 至 此而 势 竭 此后 也 少有 值得 一 提 的论 书 出 现 对此 学 术界
‚ ‚ ‚

虽 有多 种 不 同 的说法 但 关 于 有部论 典 的分 期 多 同 吕说 因 此 本 章 即 依 此顺

序展 开

( 法 蕴 足 论 》 带集异 门 足 论 》 对 四 念处 基 本 概 念 的 解 释

第二 节

以 《法 蕴足 论 》 最 为古老
‚ ‚ ‚ ‚

有 部 所依论典 中 汉 译 12 卷 为 玄类 法师 译
又 称 《说一 切 有 部 法蕴足 论 》 《阿 毗 达 磨 法 蕴 足 论 》 本 论 的作 者
、 。 ‚

汉 译本 说 是

ra ) 的梵文 《俱舍释 论 》 及 西 藏 传说
而 称友 ( y 比/。m it
‚ ‚

摩 诃 目键连所 作 皆说
‚ ‚ 。 ‚

是 舍利 弗 造 说虽 不 同 但 都 承认 本 论 渊 源 的 古老 从 内容 上 来看 本 论 与源
如相 传 为佛 说 的 巴 利藏 七 论 中 的 《分 别 论 》 及 相 传 为
‚

流 相 当古 老 的几 部 论 典
舍利 弗 造 的汉 译 《舍 利弗 毗 昙 》 也 相 当 接 近
‚

这或 许 是 由于 本 论 的主干 部 分 形


参见 吕激 《阿 毗 达 磨泛 论 》 《部派 佛 教 与阿 毗达磨泛 论 》第 139 页 大乘文 化 出版 社
‚ ‚ 。
19 7
9 年 7 月初 版

成 于 部 派 分裂之 前 的缘 故
《集 异 门足 论 》是有部所依 的 另 一 部 古老的论典 因 论 中常 引 《法 蕴足 论 》
‚
.

‚ ‚ ‚ ‚

的相 关说 法 一 般 认 为成立 于 此 论之 后 关 于 本论 的作 者 汉译 认 为 是 舍 利弗
本 论依增 一 法 的方 式 组 织 《阿 含

!t li
称友 及藏传 认 为 是 执大藏 ( M ah 犷k au s h a)
l
经 》 中的 法 数
‚ ‚ ‚ .

从 论 典 的形 式上 看 相 当 朴素 与后 出 的部派论 典 大 不 相 同
这 两 部论 典都 属 依 经 释 文 的形式 弓 《法 蕴足 论 》 近 乎一部 (g 可含 》 辞典
‚


‚ ‚

所 引 经 典中的重 要 概 念进 行 了 相 当细 致 地 解 释 其 中与 四 念 处 相 关 的 部 分 几
使 《阿 含 》 中未 得到说 明 的基 本概 念 得 以 明 晰 《集 异 门
‚ 。

乎是 逐 字逐 句 的解 释
足论 》 则从分 别 法之 种类 的角 度 对 四 念 处 作 了 说 明

这 些 内容都 为 后 出 的有 部

论 典所 吸 收

《法 蕴 足 论 》 对 四 念处基 本概念 的 说 明


在 《阿 含 经 》 中
‚ ‚

四念 处 作 为人 人 悉 知 的一 种修行方法 对 于 一 些具 体概
即使 熟读 四 《阿含 》 也 未 必 十 分 明 了
‚ ‚ ‚

念几 乎 没 有 作 任何说 明 但 对 后人 来 说
‚ 、 、 、 、 、 、 、

其 中的 一 些 重 要 概 念 如 内身 外身 内外 身 观 循 身观 有味 无味 有
《法蕴 足 论 》 卷 5 和 卷 6 则对 上 述概 念 一 一 作 了 说 明
、 。 。

出离 无 出离 等 论 中先
:
引佛经
‚ ‚ . ‚

一时 薄伽 梵在 室 罗筏 住 逝 多林 给 孤独 园 尔 时世 草告 当众 吾
‘ ‚ ‚ ‚ 、

当 为 汝 略说修 习 四 念 住 法 : 谓 有芬 当 于此 内身 住循 身观 若 具正 勤
除 世 贪忧 ; 于 彼 外身 住 循 身观 … … 内外 身住 循 身观
、 ‚ ‚ ‚

正知 正念 若具
‚ ‚ . 、 、 、 、 ‚ .

正勤 正知正念 除世 贪忧 于内 外 俱受 心 法三 广说 亦 尔 是
‚ 、 ‚ .

现修 习 四 念住 法 过去 未来 当修 习 四 念住 法 应知 亦 尔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之 后 依 次解 释 T 内身 循 身观 住 具正勤 正知 正念 贪
“ ” “ ” 、
“ ” 、
“ ” 、
“ ” 、 “ ” ‚

忧 及 外身 内外 身 受 心 法 等 各 从 内外两 方 面进 行 了
‚ ‚

解说 同时也 具 体说 明 了 身受 心 法 四种 念 处 各 自的修 习 内容 使 念住 的相 关概
‚ ‚ 。

念 清 晰化 修 习 的 目标 明 了 具 体 具 有 了可 操 作性 下 面 择 要 列 举 论 中对几 个
:
概念 的解 说
‚ ‚ .

内身者 谓 自身 若 在 现相 续 中 已 得 不 失

。 ‚ 。
.

T 26 只4 7 5 3 一P
. 4 76 I
‚

指 出 内 身 是 指 观 修 者 自 己 的 身体 并 且 只 有 当 修行 者 对 自己 的 身 体保 持持 续 不
‚ 。

断 地观 察 而 不 失 念 时 才 可 称 为 内身
‚ ‚ ‚ ‚ ‚ ‚ .

成 就此观 现行 随行 遍行 遍 随行 动 转解 行 说 名 为住
‚ ‚

修 习 者 在 对 身体 所 修 的 不 净 观 成 功 后 不净 的 形 象 能 够 时时 在 心 中现起 ( 现 行 )
‚ 、 ‚

时 时不 离 ( 随行 ) 在观 察 一 切 人 及 动物 等 时 不 生 清净 美丽 之 想 ( 遍 行 ) 修
‚ ‚

行 者在 从 事 任 何事 务 时 也 不 忘 记 此 念 ( 遍 随行 ) 心 念 时时 随 正 念 正 知 而 行 ( 动
‚ ‚
“ ” 。

转 解行 ) 达 到 这个 地 步 时 才 能叫作 住 ( 于 身念 处 )
“ ” :
论 中对 正知 的解 释 是
能 起 补 法 简择 … …
‚ ‚

彼观 行 者 乃 至 毗 钵舍 那 ; 复 能 补 此 所 起 胜 慧 转
、 ‚ ‚ 。

、 、

成上 品 上胜 上极 能 圆满 极 圆满 名 具正 知
‚ ‚ 、 、

论 主认 为 在 修 不净 观 时 修 习 者先 要 对 观 察 对 象进行 深 入 全面 彻底 地 思
、 、 ‚

考 与观 察 ( 简 择 极简择 最 极 简择 ) 之后 形 成 确 定 不 移地 认 识 乃 至 现量地直
‚ ‚

观 此 时 可 以称 为 具 有 正 知 这 种 正 知 从 最 初 的 形 成 直 到证 入 涅 架 之 间还 处 于
、 、 。

不断 上 升 净化 圆 满 的过程 之中
:
对 正 念 的解 释 是
‚ ‚ ‚ ‚ ‚ ‚ ‚ ‚

彼观行 者 具念 随念 专念 忆念 不忘 不失 不遗不漏 不失
‚ ‚ 。

法性 心 明记性 名 具 正念
‚ : ‚

作者认 为 所 说 正 念 须具备 以下 条件 心念 能专注 于 所 观 察 的对 象 ( 具念 ) 时


‚ ‚

时 系 念 于 观 察 的对 象 ( 随 念 ) 心 念专 一 不 杂 ( 专 念 ) 能 对 所 观 察 到 的各 种 不
‚ ‚ ‚

净 之 相 忆 念 不 忘 不失念 对 于 修不净 观 时所 需观 察 的 32 种 不 净 之 物 能够 依
。 、 ‚ 、

次观 察 而 不 遗 漏 同时 在 对 种种 不 净进行 观 察 起观 时 心 中还 须 明 了身 内
、 ‚ ‚

身外 及 内外 间 只 有 和 合 之 五 蕴 而 没 有人 们 所认 为 的 自我 ( 不 失法 性 ) 在整
‚ 、 。

个 修 习 过 程 中 心 需 保持 一 种 清 醒 明 了 而 不 昏沉 散 乱 的状 态 之 中 ( 心 明记 性 )
‚ ‚ ‚

对 于 外 身 的解 释 有 二 种 一 种 是 指修 行 者 在 修 身 念 处 时 尚未 得 不 净 观
‚ 、 ‚

心 念 散乱不 定 或 曾得 又 失 ( 现相 续 中未得 已失 ) 称 之 为外 身 ; 第 二 种 指其
。 ‚ 。 ‚

他 人或 动 物 等 的 身 体 内外 身 是 指 对 内外 二 身 的合 观 此外 与 四念 处 相 关
‚ 。

的其他概 念 也 都作 了具 体 说明 此 处 不 再一 一 列举
‚ ‚

论 中 当然 也 涉 及 了 四念 处 的具 体 修 习 内容 因 与第 一 章 的 内容 基 本 一 致


‚
.
.
26 . 4 76 I
P
‚ .

T 26 R 476 1

此处从略

《集 异 门 足 论 》 对 四 念 处 范 围及 种 类 的 说 明


《集 异 门足 论 》 对 四 念处 的 说 明相 当 简 要
‚ 、

分 别 从它 的范 围 与解脱法 门

的关系 及 所 生 智 慧 三个 方 面 定义 了四 念 处
“ ” “ ‚ 。 ”

身念住 云 何 ? 答: 十 有 色处 及 法 处 所 摄 色 是 名 身念住
“ ” “ ‚ ‚

受念 住 云 何 ? 答: 六 受身 谓 : 眼触 所 生 受乃 至 意触 所 生 受 是
” 。

名 受念 住
“ ” “ ‚ ‚ . ”
心 念住 云 何 ? 答: 六识 身 谓 眼 识 乃 至 意识 是名 心 念 住
“ ” “ ‚ .

法 念住 云 何 ? 答: 受蕴所 不 摄 无 色法 处 是名 法 念 住
‚

论 文 首 先 从 四 种 念 处 各 自的适 用 范围来 定 义它 如 身念 处 的适 用 范 围为 有部所


‚ 、 、 、 、 、

说的 1 种 色法 包 括十 二 处 ( 六 根 六 尘 ) 中的眼 耳 鼻 舌 身五 种感觉
、 、 、 、 ‚ ‚

器官及 色 声 香 味 触等 五 种 感 知 对 象 同属 物质 ( 色 法 ) 是 身念 处 的 观


。 ‚

察 内容 除 了这 10 种 色法 外 第 n 种色法 法 处 所 摄 色 也 在 身 念 处 的观 察
。 、
:
范 围之 内 受 念 处和 心 念 处是从 感受 心 理 活动 生起 的根 源 来加 以说 明的 一
‚

切 感 受 都从 眼 等 六 根 与色 等 六 境相 会 ( 触 ) 而 生 这 是受念 处 的观 察 范 围 ; 心
‚ ‚

的一 切 活 动 可 以略 分六种 各 依 产 生 的根 源称 为 眼 等六 识 这 是 心 念 处 的观 察

: ‚ ‚

范 围 对 于 法念 处 的 范 围 作 者用 排除法确 定 了它 的 范 围 除去 受蕴 ( 及 识 蕴 )
‚

其 它非 色 法是法 念处 的观 察 内容 也就是 说法念 处包 括想 蕴及 行 蕴 中属 于 心 理


活动 但 又 不属 识 蕴 的部分
‚ ‚

其次 从 修 念处 所得 果 位 角度来 下 定 义
‚ 。

身增 上 所 生 诸 善有 漏 及 无 漏 道 是名 身念 住
、 、

认 为 依 身 念 处起 修所得 之 一 切 有 漏 善道 ( 如 色 界 四 禅 无 色 界 四定 慈 悲 喜舍
、 ‚ ‚

四 无 量 心 等 ) 及 见 道后 所 修 一 切 ( 如 七 觉 支 八 正 道等 ) 皆 由观 身 而 得住 心
。 、 、 。 ‚

都 可 称 为 身念住 受 心 法 念住 也 是 如 此 这 种 定义 是 关 于 四 念 处 的 多种

定 义 中最 为 宽泛 的 一 种
:
第三 说为
‚ 。 。 。

复次 缘 身慧名 身念住 缘 受 慧名 受念 住 缘 心 慧名 心 念 住 缘法 慧

名 法 念住
‚ ‚

指 出四 念 处 以智 慧 为其 特 性 只 是 因 其 各 自观 照 对 象 的 不 同 有 四种 念 住 的区
后 来 成 为 《大 毗 婆 沙 论 》 三 种 念 处 成 立 的 根 据
。 ‚ 。

别而 己 这 种 分析方法
《品 类足 论 》 基本 沿 用 了 《集 异 门足 论 》 关 于 四念 处 的说 明 并依 《发 智
‚

论 》 作 了进 一 步 地发 挥 此 部分 将 在 讨 论 《发智 论 》 时 一 并述 及
‚ 。
“ ”
六足论 中
‚ ‚ 。

的其他 三 论或连译 不 全 或 未见 涉及 故 不 再 加 以讨 论
‚ 。 ‚ ‚

关 于 法 处 所 摄色 论 中未作 具 体 地 说 明 对有 部 来 说 认 为摄 于 法 处 的
《品 类 足 论 》 卷 1 说
“ ” 。
:
唯有 无表色

无 表 色云 何 ? 谓 法 处 所 摄 色 尸
。 ‚ ‚

认为 无 表色 即 是 法 处 所摄 色 有部 认 为 无表 色 既 不 是 五 识 生 起 之 因 也不是
‚ ‚ ‚
眼 等 五 识 的 认 识对象 ( 不 可 见 ) 也 不 具 有质 碍 性 ( 无对 ) 故称 无 表 但其 实
‚ ‚ 。

由四 大 种所 生 故为 实 色 故称 为无 表 色 在 有 部早 期论典 中一 般 指 以 身业 与
‚ ‚
口 业 为缘 生于 有 情 身 内的一 种 无 形 色 法 具 有 防 非或 妨善 之 功 能 的 善及 不 善
‚ ‚ 、 ‚ ‚

律仪 具 体地说就 是 受善戒或 恶 戒后 虽 不可 见 无对 但 却是 物质性 的实 法


‚ ‚ 。

具有 实在 的功 用 称 为无 表 色 也 叫法 处 所摄色

第三 节 《发 智论 》 对 四 念 处 所 作 的纲 要 性 阐 述

《发 智 论 》 全称 《阿 毗 达磨发智 论 》 又 称 《阿 毗 达 磨 发 智身论 》( 相 对
‚ ‚ “

” ‚ 。

足 论 而 言 ) 是 有部最 为根本 的论 典 本 论 将 经 中所有 要 义 用 各 种 阿 毗 达 磨 形


‚ 、 、 、 。

式 加 以解 释 包 括 释义 分别 法 门 抉 择性 相 破 除 异说 等 全 书分 八 蕴 ( 杂
、 、 、 、 、 、 、 ‚

蕴 结蕴 智蕴 业蕴 大种蕴 根蕴 定蕴 见 蕴 ) 四十 四纳 息 ( 品 ) 全面
‚ 。

阐述 说 一 切 有 部 的 基本 观 点 兼论当时 部派 佛教 间 争 论 的 各 类 问 题 其核 心 思
‚ ‚ ‚ 。

想 与 说 一 切 有 部其 他 重 要 论 书 相 同 皆主 张三世 实有 法 体恒有 人 空 法有
有部 大典 《大 毗 婆 沙论 》 即 依 本论 为 纲 组 织
‚

其说 全 面 影 响 了有部 的 思 想 发 展

其 全 部学 说
‚ ‚ ‚

关 于 本 论 的作 者 有部 的传统 认 为 是佛亲 口 所 说 或 佛说 而 由佛 的 大 弟
故 以 《发 智经 》 称 之 《大 智度 论 》 卷 2 说
‚ 。
:
子 大逝 旅 延 纂 集 传 布

‚ . . 。
11 6 P. 3 9 1 2 ~ R 39 1 3
‚ .

T 26 . 693 l
P
‚ ‚ ‚ ‚

性逛 拚 延 婆 罗 门 道人 臂慧利 根 尽 读 三 藏 内外 经 书 欲 解佛 语 故
作 《发 智 经 》


。 ‚

认 为 论 的 作 者 为 婆 罗 门种 姓 的逛 旅延 所作 关于 迩旎 延 尼 子 的生 平 事 迹 所知
甚 少 《大唐 西域 记 》 中仅 有 迩 旗 延 尼子 于 佛 灭 3 0 年 中在 至 那 仆底 作 论 的 一 点
‚

记述
在 《发 智论 》 中
一 ‚ ‚ :
四念处 归入 第 8 见 蕴 第 l 品中 摄颂 为
‚ 。

念 住有 六 门 如 实知 有八
‚ ‚
正 文 仅 16 0 余 字 分 别 从 六个 方 面分 析 了 四念处 又从 其 与 四种 智 的关 系 角度
、 、 。

对受 心 法 三 念 住 作 了 进 一 步分析

一 六 门分 别
、 、 、 、
:
作者 对 念 住 所作 的六 门 分 析 是 一 以 四句法 分 析身 受 心 法 四种念
、 、 、 、 、 、 、 、

处相 互 间 的 关 系 ; 二 与十种智 ( 法 智 类智 他心智 世俗智 苦 集 灭


、 、 、 、
; ;
道智 尽智 无 生 智 ) 的关 系 三 与心 的三 种状 态的对 应 关系 四 与五 根
、 、 。

的关 系 ; 五
;
与三三 昧 的关 系 六 与三 界及 解脱 ( 不 系 界 ) 的关 系 其 中第
:
一 门是 作者分析 的重 点
“ ‚ ‚ ”
若 修 身念住 彼 受耳尸 设修 受念 住 彼 身耶 ?
“ ‚

答: 应 作 四 句: 有修 身念 住 非 受 谓 已 得 身念住 现 在前 ; 有修 受念 住
‚ ‚ 、

非身 谓 已 得 受念 住 现 在前 ; 若 未得 受念 住现 在前 不 修 身; 若 未得 心
‚ ‚ ‚
法 念住 现 在 前 修 受非 身; 有俱修 谓 未得 身念住 现 在前 若 未得 受念 住
‚ 、 ‚ 、 ‚

现在前 修 身; 若 未得 心 法 念住 现 在前 修 身 受 ; 有俱 不 修 谓 已得
、 ‚ 、 、

心 法 念 住现 在 前 ; 若 未得 法 念住 现 在前 不修 身 受; 一 切 染 污 心 无
、 、 ‚

记心 在无 想定 灭尽定 生无 想 天
‚ :
指 出 在 以 四 句 法分析 身念 处 与受念 处 的关系 时 存 在 以下 14 种情 形
:
.
‚

其中 A 不 是 B 的 情形 有 4 种 1 身念 处 己 修 习 成 功 ( 尚未修 受念 处 ) 2.
‚
.

受念 处 己 经 修 习 成功 ( 已 不 修 身念 处 ) 3 受念 处 尚未修 成 功 ( 正 在 修 受念 处 而
‚ .
、 。

不 修 身念 处 ) 4 尚未得 心 法念 处 ( 正 在 修 习 受 念 处 而 非 身念 处 )
. 、
:
其 中亦 A 亦 B 的情 形 有 2 种 1 身念 处 受都未 修 习 成 功 时修 习 身念 处 ( 同

‚ 。
. .

T 25 . 70 I
P ~ P. 7 0 2
‚ .

. 10 ~
T 26 P 2 2 3 P. 10 2 3 3
。 、 、 。
.

时也 是 修 受念 处 ) 2 心 念 处 法 念 处 没有 修 习 成 功 时 同 时修 习 身 念 处 受念 处
.

.

:
其 中非 A 非 B 的情形 有 8 种 1 心 念 处 已 修 习 成 功 ( 故不 修 身 ) 2 法念处
。 ‚ 、
.

已修 习 成 功 ( 故 不修身 ) 3 法念 处 虽 未 修 习 成 功 但正依心念处修 习 ( 不修 身
。 . .
。 、

受念 处 ) 4 染 污 心 及 5 无 记心 与 四念 处 是 善 心 的 性质 相 反故 不 修 无想 定 灭
‚ 。

尽 定及 无 想 天 心 所法 己 灭 或 暗 昧 无 法 依 念 心 所 及 慧心 所修 四念 处
、 ‚ 、 、

身念 处 与心 法念处 受念 处 与身 心 法念 处 等 两 两 之 间 各有 如 上 之 四
‚ 。

句分析 只 是都未 对 结论加 以 说 明


如第 二 门 身念 处 与 《发智 论 》
‚ 。

第 二 至 第 六 门 也 只 说 出 结论 未 说 明理 由
: “ 、 、 、 、 、
” ‘
十 智 的关系 为 当 言 ( 身念 处 与 ) 法 类 世俗 苦 集 道智 相关 第三
、 、

门 与三 种 心理 状态有 寻 有伺 ( 欲 界及 初禅 ) 无寻唯 伺 ( 中 间 禅 ) 无 寻 无 伺 ( 二

禅 以上 至 四 禅 ) 的 关系 是 3 种 情 形下 都 可 修 习 身念 处 第 四 门身念 处 与 五 根 中
、 、 。 。

的乐 喜 舍 3 根 相应 第 五 门为身 念 处 可 以和 三 三 昧 同 修 第 六 门 指 出在 三


。 、 。

界 中及解 脱 后 都 可 修 身念 处 对受 心 法 念 处也 做 了这样 的分析

二 八 如 实知
‚ 、 、 。

在 对 四 念 处 作 了六 门分 别 之后 论又对受 心 法念 处 作 了 第 二 重 分 析
《大 毗 婆沙论 》 认 为论 主 作二 度分析 是 因 为 受
、 、 “ ‚ 、

心 法念 处 微细 难见 难
‚ ” ② “ ”
、 ‚ 。

觉 (为 ) 不明了 不现 见 者 则重 分 别 这 一 层 分析 主 要 是 结 合 如 实知
。 ‚ ‚ 、 。

展 开 的 其 中受念 处一 处 心 念 处三 处 法念 处 四 处 ( 五 盖 结使 及 七 觉 支 等 )
‚ ‚ 、 、 、

此 8 处中 每 一 处 又细 分 为多少 不 等 的 条 目 各分 析 其与法 智 世俗智 类智



道智 的 关系
《大 毗 婆沙 论 》 即
‚ ‚

本论关 于 四念 处 的 说 明虽 然 相 当简 要 辨析 却 非常 深 细
‚ 、 。

依 此六 门及 八 如 实知 为纲 展 开为 2 卷 15 0 0 0 字 的说 明

第四 节 《品 类 足 论 》 与声 闻 修 证 体 系 中的 四 念处

《品 类 足论 》 唐 玄 类译 全 称 《阿 毗达 磨 品 类足 论 》 《说 一 切 有 部 品 类 足
‚ ‚ 、

① ‚ 。
. ‘

参见 几 6 P. 10 2 2 3 . 10 2 3 3
P
。 ‚ 。
.

几 7 R 94 8 2
。 。
. .
.

参 见 几 6 P. 10 2 2 3 P. 1 0 2 3 3
论 》 全 文 18 卷
‚ ‚ 、 、 、 、

共分 8 品: 辩五 事 品 辩 诸智 品 辩诸 处 品 辩七事 品 辩
、 、 ‚

、 .

随眠 品 辩摄 等 品 辩 千 问品 辩 决 择 品 是六 足 论中最 具 总 合 性 的著 作 印
本 论 继 承 《发智 论 》 而 有 卓越 的建树
“ ” ‚ ‚

顺法 师 说 虽 依 法 的种 类 收摄 一切 法
“ ‚ 。 、 、 ‚

但 不泛论 一 切 而 集 中于 有代 表性 的法 门 如通 一 切 法 的 蕴 处 界 取处 ;
种 种智 慧 中 取十智 ; 种种烦恼 中 取 九十 八 随眠 ( 七 随眠 ) 这 比之 《发智 论 》
‚ ‚ 。

由于 该 论 作 者 世 友 是 《大毗 婆
‚ ‚ ” 。

的广泛 更 为精 简 成 为后 代 阿毗 达磨论 典型
沙论 》 所认 可 的 四大 权 威之 一
‚ ‚

所 以该 论 在 有 部 中享 有 相 当 高 的地位 同 时该
并 在 《大智度论 》 中 多处 引 用
‚ ‚

论 也 受 到 了 龙 树 菩 萨 的 认可 木 论 所 用 的分 析
在 《瑜伽 师 地 论 》 中也 得 到 了 运 用
‚ 。

法义 的方 式
《俱舍 论 光 记 》 卷 一 梵 文 《俱 舍 释 论 》 及 西 藏传 说等所
‚ 、

关 于 本论的作 者
世 友 ) 所 作 《大 智 度论 》
‚ ‚ 。
s
载 系 佛 灭 后 二 百 年 初 出世 之 筏 苏 蜜 多罗 ( v
a um irat
‚ ‚ 。

卷 二 则 说 该论 八 品 中 四品 为婆 须 蜜菩萨 作 四 品 为蜀 宾 阿 罗 汉 作 学术 界 一
一 般 认 为在 《发智 论 》 之 后
。 ‚ ‚

般认可 后说 关 于 本 论 的成 书年 代 主 要 根 据是
本书采 用 了 为 《发 智 论 》 所 首创 的 98 随 眠之 说 等

四 念 处 在本 论 《辩 千 问 品 》 中 得 到 了极 为详细地 说 明 本 .钻依 2
‚ 。

0 经对 五
、 、 、 ‚

学处 (五戒 ) 四谛 四念 处 七觉 支及 蕴 处 界 等 重 要 法 义 以梅 经 5
0 个 问题
故名 《千 问 品 》 对 关 于 本 品 的 作者
‚ ‚ 。 ‚

的 方 式来加 以讨论 共 01 0 问 吕微 和

但 《大 智度论 》 中在采用 阿 毗 达 磨 的方 式 分析 法 义 时
‚ ‚

印 顺 法 师都说 不 是世 友

— — 色无 色
即 引 《千 难 品 》 即 《辩 千 问 品 》
‚ :
为据 如卷 18 说
‚ 、 、 、 、

一切 法 摄 入 二 法 中 所谓名 色 可见不可见 有对 无对 有
如 《千难 品 》 中说 。
、 . ‚ .

漏无漏 有为无 为等 二百 ( 种 ) 二 法 门
:
卷 19 又 说
《千 难 》 。
. ‚ 。

四 念 处 分 亦摄 无 漏 如 是 等义 中广说
先后 3 次引用 《千难 品 》 中的 相 关说 法 作为
‚

在 与 声 闻相 关的法 义分 析 中
自 己 说法 的 佐 助 与补 充 可 见 对本 品 之 重视 与对 本 品 的重 视相 对 照 的是对 《发
‚ 。

智 论 》 及 《大 毗婆 沙 》 的批 判 与 驳 斥
‚

此 中或 许暗 示 了本 品 的 作 者 是 龙 树 菩 萨

所推 重 的世友菩 萨


本 论之 异 译 本有刘 宋求 那 跋 陀 罗 与 菩提 耶舍合 译之 《众事分 阿 毗昙 论》 ( 分十 二 卷 j 、筋
‚

亦收 于 大正 藏
第 2 6 册 ) : 玄类译 尊者法 救 造 《五 事 毗婆 沙 论 》 法 成译 之 《萨婆多宗 五 事论 》
; ‚ 。

② ‚ 。
.

T2 5 . 19 5 1
P
‚
‚ 。
. .

侈 5 P 20
T2 2
《千 问 品 》 之 所 以受 到 龙树 菩 萨 的特 别 青 睐
‚

是 因 为 本 品 尤其 是 其 中关 于
‚ 、 、

四念 处 的 部 分 从 整个 声 闻 修 证 体 系 的 角度 分析 了 四 念 处 与 声 闻法 之 境 行
‚ ‚ ‚ 。

果 之 间 的相 互 关 系 牵涉 广泛 而 分析 精 要 又 不 作专 断之 说 大 可 采信 所以
《大智 度 论 》 卷 19 在依 三 种 念处 ( 性 念处
、 、 ‚

共念 处 缘 念 处 ) 分析 四 念 处 时
‚ 一

主要 依 据 本 品 中对 四 念 处 所 作 的种种分析 其 中性 念 处 的说 明节 取 了 本 品 1 27
‚

问的 内容 ( 以 下 未 见 引用 的部分 可 能是 省略 ) 缘念 处 则 完 整 采 用 了 本 品 复次
” ‚ ‚ “
身念 住 云 何 以 下 的 内容 并 明 言关 于 四 念 处 的 深 入 分 析 如 四 念 处分 亦 摄
《千 难 》 中广 说 ①
。 ‚ ” ‚

无漏 如 是 等义 认 为 本 品 中关 于 念处 的 说 明是 可 以完 全信

赖的
‚ ‚ ‚

四 念住 归 于 本 品 第 七之三 共 71 0 多字 处于 第 1 卷末 及 第 12 卷 的 绝
‚ 。
“ ” ‚ 。

大部分 占一 卷 的篇幅 论文从 复次身念住 云 何 以上 明显 可 分 为 两 个 层 次


:
第 一 个层 次对 四念 处 所 下 的定义 是
、 。 、

身念 住 云 何 ? 谓 缘 身善 有 漏 无漏 慧 受念 住 云 何 ? 谓 缘 受善有 漏
。 、 。

无漏 慧 心 念住 云 何 ? 谓 缘 心 善有 漏 无漏慧 法 念住 云 何 ? 谓 缘 法 善 有

、 。

漏 无漏慧
:
第 二 个层 次对 四念 处 所 下 的 定 义是
‚ 。 。

复 次 身念 住 云 何 ? 谓 十 色处 及 法 处 所 摄 色 受念 住 云 何 ? 谓 六 受 身
. 。

心 念住 云 何 ? 谓 六 识 身 法 念 住 云 何 ? 谓 受 所 不 摄 非 色法 处
‚ ‚

这 里 将 四 念 处 分 为两 层 第 一 层 侧 重 分 析修 四念 处 时 的 能观 之 智 第 二 层
‚ ‚

侧重 分 析 四念 处 的所 观之 境 ( 观 察对 象 的范 围等 ) 两 层 各 50 问 都探 讨 了 以
、 、 、 、
:
下 问题 几 有 色几 无 色 几 有 见几 无 见 几 有 对 几 无对 几有漏 几无漏 几有
、 、 、 、 、 、

为几 无 为 几 有 异熟几无 异 熟 几 应断 几应修 几有 上 几 无上 几有 执 受
、 、 、 、 、 、
·

几无 执 受 几 因 相应 等 几 过 去 等 几 善等 几欲 界 系等 几 学等 几 随寻 转
… … 几 因 缘 非有 因 等
、 、 、 、

非伺 相应 等 几 见 非见 处 等 几 有 身见 为 因 几等 无 间
、 、 、 。

缘 非等 无 间 缘 等 几 所缘缘 等 几增 上 缘 等 几暴 流非 顺暴 流 等
、 、 、 、

这 5
0 问涉 及 了两 种 四 念 处 的 自性 物 质特 征 伦理 属 性 世 出世 性 与
、 、 、 、 、 、 、

三界 与三 世 与三 种 心 理 状 态 与 身见 与佛教 正 见 与业 与四大 与圣
、 、 ‚ 。

人凡 夫 与心 与 四 种 缘 及 轮 回 的关系等等 几 乎牵 涉 了 声 闻 法 的 各 个 层 面

‚ .

T 25 . 202 I
P
‚ 。
. .

几6 . 7 39 2
P

下 面 择 要 对 此 二 种 四 念 处 的 相 关 内容 加 以讨论

一 第 一 层 四 念住 ( 性念处 )
第 一 层 四 念 处。 主 要 探 讨观 身
、 、 、 。

受 心 法 所 生 的 智 慧与诸 法之 间 的关 系
、 、 、 、

可 分为性质 ( 包 括 自性 物质属 性 世 出世 性 ) 与 心 的 关系 与 正 见 及解 脱的
、 、

关系 与 善 不 善无 记法 的关 系 与 四 大 及 四 种 缘 及 轮 回的关 系等 五 个 方面 来 加

以分 析

1 性质
‚ ‚

这 四 种智 慧 ( 自性 ) 都 属精 神现象 ( 一 切 名所 摄 ) 所 以四念住 一切无
” 、
“ ‘ ” 、
“ ” 。 ‚

色 ( 非 物质 ) 一 切无见 ( 不 可见 ) 一 切 无对 ( 没 有 质碍 ) 这 四 种智 慧
:
都存 在有 漏 ( 与烦 恼 相应 ) 与 无漏 ( 不 与烦恼 相 应 ) 两 种情 形 如 果 内心 起与
‚
;
烦恼 相 应 的心 念 ( 有漏 作意 ) 时 即 是有 漏 智 慧 若 内心 起 不 与烦 恼 相应 的心
。 ‚ ‚ 。

念 ( 无 漏 作意 在 见道 后 方 能 生 起 至 阿 罗汉 位 圆满 ) 时 即 是无 漏 智 慧 这
‚ ‚ ‚

四种 四 念 处 如 果 性 质 是有 漏 就 会 招 感 后世 的果报 ( 若 有漏 有 异熟 ) 如 果无
‚ 。 ‚

漏 则不 感后 世 的果报 ( 若无漏 无异 熟 ) 这 四种 念住 都 以 断 除烦 恼 为 目的 所
‚ ‚

以都 属 于 有 意造作之 法 ( 一切 有为 ) 是 因 缘 生 法 可 作三 世 的分 别 ( 一 切 是 缘
‚ ‚ 。

生 是 因生 是世 摄 )


2 与心 的关系
‚ ‚ 。

这 四种 慧 属 于 十 二 处 中 的外 六 处 ( 一切 外处 摄 ) 是 心 的认 识 对 象 又属
‚

于 本 论 所 创 五 位七十 五 说 中的 心 所法 ( 慧 心 所 及 念 心 所 ) 是 心 的附属 ( 一 切 是
J ‚ 、 ‚

心所 ) 而 非 心 具有 与心 ( 六 识 识蕴 ) 相 应 的认 识 作 用 ( 与 心 相 应 ) 都受心
‚ 、 、 。

的指使 ( 随 心 转 ) 与受蕴 想蕴 行 蕴 相 互 间有 和合不 离之关系 ( 与之 相 应 )


‚

这 四 种 慧 即可 随 寻 伺转 ( 指 散 心 位 及 初 禅 时 所 修之 四 念处 ) 也 可 无 寻 唯 伺
‚ 。

转 ( 指初 二 禅 中间所 修 ) 无 寻 无 伺转 ( 指 二 禅 以上 至 非 想 非非想 之 间 )


本 品 中还 没 有这 样 的说法 至 《大毗 婆 沙论》 时 方才 出 现
“ ” ‚ ‚ ‚ “ ” 、 “
即龙 树所 说 性念 处 性念 住 相
缘 念 住 三 种 四念 处 的 说法 龙树 在 《大智 度论 》 沿用 了 《大毗 婆沙 论 》 的说 法 罗什 法
” “ 、 ” ‚ ‚

杂念住
师将 相 杂念住 译 为 共念住 ”
“ ” “

3 与 正 见 及解脱 的 关 系
在 《品 类足 论 》 中
‚ ‚

四 念 处 慧 全 部 归 于 智 遍 知 ( 一 切 是 智遍 知 ) 中 所谓
‚ ‚ 。

智 遍 知 是 指 周 遍 了 知 四 谛 道 理 的无 漏 慧 籍 由此 慧 修 习 者 方 能得 到解 脱 而
‚ 、

此 慧的得到 与 断除烦 恼直 接相 关 故 论 中又 别 立 断遍 知 ( 断 除 见 修二 惑则 得
‚ ‚ ‚ “ ‚

遍 知 四谛 故 名 断遍 知 ) 念 处 慧 与 断遍 知 的 关系 是 若有漏 是 断遍 知 所 遍
不应 断 ”
” ‚ ‚ 。 ‚ ‚ “ ‚

知 若无漏 则 不 在其 范 围 如 果是有 漏 法 就 应 断除 若无漏


‚ “ ” ‚ 、 、 ‚

这 四种慧 一 切 是应修 都属 于 ( 闻 思 修的 ) 果 也 能 感 得 将来之 果 ( 有


‚ 。

果) 还 属 有 为 之 修 习 阶 段 ( 一 切是 有 上 未得 涅 架 )
、 。

四念 处 在 修 习 上 存在着有学 无学 与 非有学非 无 学的差异 如果 己 得初 果


‚ ‚ ‚

至三 果之 圣 人 所 修之 四念 处 是有 学 四 念 处 其 中与有 漏 相应 的 部 分 在 修道
。 ‚ ‚

位 中将 渐 次断除 若 阿 罗 汉 所 修 是无 学 四念 处 已 断 除 一 切 烦恼 ( 漏 ) 虽修 四
‚ 。 ‚ 。

念处慧 己 无所 断 这两 种之 外 是 凡 夫所 修 ( 非学 非 无 学 ) 凡 夫所 修 的 四念
、 、

处 或 属 欲 界 ( 欲 界系 ) 或 属色 界 ( 己 得 初禅 或 初 禅 以上 后 所修 四 念 处 ) 或属
。 ‚

无 色 界 ( 得 四 无 色定 后 所修之 四 种 念 慧 ) 有 学所 修 的 四念 处 若与 三 界 的 染 污
‚ ‚ ‚ 。

之 心 俱起 则 被三 界 所系 若 起 无漏 心 而 修念 处 则 出三 界 ( 不 系 )
‚ ‚

四 种 念 处 慧 与 正 见 的 关系 论 中做 了 四 句 分别 其 中 由观 身所 生慧 的 四 句
:
分别 是
‚ ‚ 、 ‚ 、

A 是 正 见 非见 处 指尽 智 无 生 智 以外的 由观 身而 得 的无 漏 智 如苦 智

集智 等
‚ ‚ 。
B 是 见 处 非正 见 指 与 眼 等 五 识相 应 的善 心 ( 慧 )
‚ ‚ 、 ‚ 。

C 是 正 见 也是见 处 指 闻 思 所得 的世 间 正 见 也 是 观 慧 所行 之 处 ( 见处 )
‚ ‚ ‚ ‚
D 非见非 见处 即 不属 正 见 又 非观 慧所行 ( 对 治 ) 的对象 指 因 观 身所
‚ 、 。

得 无漏 慧 如尽 智 无 生 智等
、 、 。

受 心 法 念 处也 作 了 同样 的 分析
‚
: “ ‚

论 中指 出 修这 四 种观 慧 能对 治 一 切 身见 一 切 非有 身 见 为 因 非有 身 见
” 。

4 与 善 不 善无 记 法 的 关 系
‚ “ ” ‚ 、 、

从 伦 理属 性上 说 这 四种 观 慧 一 切是 善 同时也 以 ( 身 口 意的 ) 善
。 、 。

业 善行 为 因 其 性 不 为 种种颠倒 无 明所 染 污 ( 一 切 不 染 污 ) 它与不 善 法 的关
: “ ” 。
: “ ” 。

系是 一切 非 不 善 非不 善 为 因 与 无 记 法 的关 系 是 一切 非 无记 非 无 记 为 因
《品 类足 论 》 中将 一切 法从 善
’ 、 、
:
不善 无 记 的 角度 作 了 6 种 分 别 六善 处
、 、 、

( 善 五 蕴 及择 灭 ) 五 不 善 处 ( 不 善五 蕴 ) 七无记 处 ( 无 记五 蕴 及 虚 空 非择
、 、 、 、 、

灭) 三漏 处 ( 欲 漏 有漏 无 明漏 ) 五 有漏处 ( 有 漏 五 蕴 ) 八 无漏 处 (无漏
。 ‚

五 蕴及 三无 为 ) 论 主在 讨 论 四念 处 的属性 时 一 一 讨 论 了 四念 处 与这 八 类法 的
‚ ‚ ‚

关系 使 念 处观 慧 与诸 法 的关 系极为 清楚 明 了 由于 篇幅 关系 加上 所 涉及 的
‚ 。

内容 较 为 难懂 此处从略

、 、 、
5 与四大 业 四 种 缘 及 轮 回 的关 系
‚ : “ ” ‚

由于 第 一 层 念处 偏 指 能观 之慧 所 以与 四 大 的关系 是 一 切 非 四大所造

一 切 无执受 ‚

“ ‚ ‚ “ ‚ ” ‚
.

( 不 是色法 故 非 身体 的某 一 部分 ) 一 切非所造色 非 有 见色

非 有对色 ‚


o
: “ 、 ” ‚ “ ” 。

它 跟业 的 关 系 是 一 切 非业 非业 异熟 一切 随业 转
‚ : “ ‚ ” ‚ “
与 四缘 的 关 系 是 有 三种 缘不须 分 别 说 一 切 是 因缘 亦有 因 一 切是
‚ ” ‚ “ ‚
” ‚ ‚

所缘缘 亦 有 所缘 一 切 是增 上 缘 亦 有 增上 等 无 间缘 需 要 作 四句分 别

此 处从 略
: “ ‚ ‚ ‚

与轮 回的关 系是 若有 漏 是顺暴流 ( 指 生 死流 转 遍 于三 界 难 以抗 拒
‚ 、
” 。 ‚

故名 暴 流 ) 若 无漏 非 暴流 非顺暴流 指 出如果 未得无 漏 智 与烦 恼 心 和 合


‚ 。 ‚ ‚

修 习 四念 处 慧 则不 免生死 的流 转 如 果 己得漏尽 则 出 生 死 流 转 ( 非暴 流 )
、 、 、 。

也 不 为生 老 病 死 诸苦 所动 ( 非顺暴 流 )
: “ ‚ ” 。

末 后还 有 一 句 对 四种 观 慧的总说 一 切 难 见故 甚 深 甚深 故难 见

二 第二 层 四 念 处 (缘念 处 )

第 二 层 四 念 处 主 要 是 从 观 察对象 ( 即 所观 ) 的角度 阐释 四念 处 对 四念 处
:
所 下 的 定 义 也与上 面 不 同
‚ . .

复次 身念住 云 何 ? 谓 十 色处 及 法 处 所 摄 色 受念住 云 何 ? 谓 六 受身
。 .

心 念住 云 何 ? 谓 六 识 身 法 念住 云 何 ? 谓 受 所 不 摄 非 色法 处
‚ ‚

主 要 以十 二 处 为 范 围 从 四 种 念 住各 自的观察 范 围来 说 如 身念住 的 观 察 范 围

‘ ‚ 。
. .
9 ~
长6 只7 3 9 3 P. 7 4 3 3
‚ ‚

是 内外之色 法 ( 物质 现 象 ) 包 括 眼 等 内五 入 色等 外 五 处 ( 十处 ) 及 第 十 二 处


。 ‚

法 处 中 的色 法 其他 三 种 念住 以精神 现 象 为观 察对象 其 中心 念住 的对 象
‚ ‚ ‚

是六 识 即十 二 处 中的意 处 受念 住和法 念住 共观 一 处 ( 法 处 ) 受 念住所 观 的


‚

是 法 处 中所有 的受 ( 从 产 根 源 来讲 只 有 六 种 ) 法 念 住 的范 围 是 除 去 色 法及 受


之 后 的部分
‚ 。

对 于 这 四种 念 处 也 同样 从 上 述 五 个 方面 进行 了 论述 下 面 以 第 一 部分 关

于 性质 的分析 为例 作 以说 明
: “ ” ‚ ‚

先 说 四 念 住 的物 质 属 性 一 有 色 三 无色 有 色 的是 身念 住 ( 色 摄 ) 无
、 、 ‚ ‚ ‚ ‚

色 的是 受 心 法 ( 名摄 ) 因 为是 精神 现 象 的缘 故 非色 不可 见 也不 局 限
‚ 。 ‚

于 某 一 种感觉 器 官的 感 知 无 质 碍 ( 无 对 ) 对 于 属 物质 现 象 的 身 念住 又 分析

: ‚ 、

了其 是 否 可 见 是 否有对 十 处 中有 见 的一 处 ( 色 处 ) 不 可 见 的九处 ( 声 处
、 、 、 、 、 、 、

香处 味处 触处 眼处 耳处 鼻处 舌处 身处 ) 及 法 处 所 包含 的物质 ( 法
‚ : ‚
;
处 所摄色 仅 为 法 处 中之 一 小 部分 ) 有对 的是十 处 不 可 见 的九 处 加 上 色 处
‚ .

都有各 自特 定的感知器 官与感觉 对 象 法 处 所摄色 则没 有 这 样 的 局 限


、 ‚ ‚ 、

从 六 根 ( 六 内处 ) 六 境 ( 六 外 处 ) 的角度 分 析 时 心 念 处 属 内处 受
‚ 、
: ‚

法念 处 属外 处 身念处 兼 属 内 外 处 眼 等 五 根 ( 五 内处 ) 属 于 内处 色 声香

味触及法 处 所摄 色属外 处
、 。

有 无执受 是 分 别 四种 念住 观 察对 象 与 自己 身体 的关系 其 中三 种 无 执 受
‚ 、 、 ‚ ‚
( 不 是 肉体 ) 指受 心 法念住 ; 一 种 须 分别 指 身念住 存 在 有执 受 与无执


受 二 种 情形 其 中有执受 ( 特 别 指 肉体 色蕴 ) 指 的修行 者 以 自己 的 身体 为
‚ 。

观 察对 象 无 执 受 是 指观 察对象 为别人 或无生 命 的物 质


‚ 。 ‚

之后 讨论 了四念 处 的 染 净属性 属 于 色法 的身念住 是 从 它 的 构 成上 来


‚ ‚ ‚ ‚

说的 十处 都是有漏 的 仅法 处 所摄色需要 分 别 若所得戒 体清 净 则此 法 处


‚ ‚ 。 、

所摄色 为 无 漏 若 不清净 则 为有漏 受 心 念住 都 是从 修 时所起 心 念 来 分 别


‚ ‚ ‚ ‚ 。 ‚ ‚

的 若起 染 污心 修 则有 漏 若起 清 净 心 修 则无 漏 对 于 法念 住 则是 二 分
‚ : 、 ‚

既 从 起 念 上 分别 又 从 构 成 上 分别 与染污 心 相应 的想 蕴 行 蕴 属有 漏 与清
、 、

净 心 相 应 的属 无漏 ; 此 外 法 蕴 中所 摄 的三 无为 ( 虚 空无为 择灭 无为 非择 灭

无 为 ) 本 性清 净 无 漏
、 ‚ ‚ ‚ ‚

有为 无 为 的分 别 是 三 种 属 有 为法 ( 身受 心 ) 一种需分别 指法念处
‚ 、 。 、 ‚

其 中三 无 为 是 无 为法 想蕴 行 蕴 是 有为法 属有 为 法 的 都从 因 生 从缘生
‚ ‚ 。

可 作三 世 的分 别 无 为法 非 因 缘 生 无 三世 的分 别
‚ 、 、 、 、

其 余部分 如 与心 的关系 与 正 见 解脱 与 善不 善 无 记 法 与业 四种缘


‚ ‚ ‚ ‚

及 轮 回 的关 系 等 论 中也 一 一 涉 及 因 分析 角度 不 同 得 出 的结论 也 不 尽 相 同
‚ ‚

虽 然 分 析似有 琐 细 之 嫌 但 对 修行 者 来 说 这 些 问题 又 是 追求 解 脱 时难 以 回避
有 意 者 自可 查 阅。
‚ ‚ 。

的 故论 中不 厌 其详

第五 节 《大 毗 婆 沙论 》 对北传 部 派 佛 教 四 念 处 法 的总 结

《大 毗 婆 沙 论 》 或 称 为 《阿 毗 达 磨大 毗 婆沙论 》 简 称 《婆 沙 》 2 0 0 卷
‚ ‚ ‚ ‚

一 般认为 本 论 是 《发智论 》 的释 论 其实本 论不 单 是 《发 智 论 》


· 。 ‚

唐 玄类译
它 以 《发 智论 》 为 纲要
‚ ‚ ‚ ‚

的语 义 注释 统摄 了 有 部 的全 部教义 结 构庞 大 内
教 义 上 推 重 《发智 》 而 广列异 说
‚ ‚ 。 ‚ 。

容丰 富 界 说精严 搜 罗宏 富 加 以评 定
‚ ‚ 、

对 合 于 有部正 统的则予 以采 纳 不 合 正 统之 说的 即 使是 世 友 瞿 沙 ( 妙音 )
‚ 。 ‚ 、

这 样 在有部 地 位极 高的大论 师 的观 点 也 会 遭到驳 斥 有部 而 外 大众部 法


、 、 、 、 、 、 、

藏部 化地 部 饮 光部 犊子 部 分 别 说部 等 部 派 以及 数 论 胜论 顺 世论
“ ” ‚ 。 ‚

离 系论 ( 曹 那 教 ) 等 外道 的观 点 均 加 以批 驳 由 于 此 论 的编 定 有部 在
‚ ‚ 。
: “
当时诸部 之 中 取得 了 很 高 的地位 足 见此 论 的 影响 力 高振 农 认 为 在质 和
‚

量 的任 何 方面 均 可 使后 世 学者惊 叹 而 公 认为 在 部派 佛 教 中 占首 要 地 位 的 说 一


切 有 部 的杰 作
‚ ‚ 、 、

关 于 本 论 的作 者 唐译说 是 迎 腻 色迩王 时 胁 尊者 马 鸣菩 萨 世友菩 萨


‚
“ ” 。

及 北 印度 五 百 大 阿 罗汉 等造 是 北 传 佛教 通 常称 之 为 第 三 次 结集 的成 果
《大智度论 》 则认 为 此 论 不 过 是 迎 旅 延 的 弟子 辈 为 了宣 传其师 学 说 而 作
‚
.

不甚
这 也与 其 批 评 《发智 论 》 的立场 是 一 致 的
‚ 。

重视
‚ · ·

本论 前 后 三 出 唐 译本 之 前还有符秦 僧 伽 跋 澄 译 的节 抄本 和 北 凉 浮陀
、 。 ‚ ‚

跋摩 道 泰 译 的不 完全 本 由 于 唐 译 本 是 目前 唯 一 完整 的译 本 翻 译 准确 且
‚ 。
@
相 关 内容集 中全 面 故 本章 取 材 即 全 依 唐 译本

。 ‚ 。
. .

参见 n 6 R 7 3 9 3 ~ R 7 4 3 3
‚ ‚

唐 译本论译出后不久 此 论的梵文 原本在 印度似 即 佚失 因而 距 离迎湿 弥罗较近的 中国藏族地 区 也未 有
。 · ‚ 。

译本 西元 19 4 年 沙 门法尊曾据唐 玄奖 译本 译成 藏文 于 19 48 年全 文翻 毕

一 基本结构
以 《发智 论 》为准 《大 毗 婆 沙 论 》仍 将 四念 处 归入
‚ “ ” ‚ “
见 蕴第 八 中 为 见
” 。 ‚

蕴 之第 一 品 ( 纳息 ) 全 文 自 1 87 至 19 0 卷 前半部分止 近 4 卷 4 0 0 0 字的 内
‘8
。 ‚ ‚ ‚

容 可 大 体分 为 两 部分
声一 部分从 7 卷初 至 1 8
9 卷中 为有 部 新 说 以三
‚ 。

大 类 三种 四 念 处 整 理 有部关 于 四 念 处 的种 种 说 法 包 罗广 泛 而 层 次井 然 第二

全 依 《发智论 》 六 门分 别 及
“ ” ‚ ” “
部分 自 1 9
8 卷中 若 修 身念住彼 受 耶 以下
“ ” ‚ 、 。

八 如 实知 进行 了 详尽 周 密地 分 辨 由于 第 一 部分 体现 了 有 部 观念 的新 进

并 且 在 思 想 内容 或组 织结构 上 对后 世 论 书如 《杂 阿毗昙 心 论 》 《俱舍 论 》


‚ ‚ 、 、


《阿 毗 达 磨 顺 正 理 论 》 《显 宗论 》 及 《瑜伽师 地 论 》 等产 生 了 相 当深远 的影 响
、 ‚

第 二 部分虽 说对 《发 智论 》 仍有发展
。 ‚

是 本 节 论述 的 重 点 但 总体 上 不出其蕃
‚ 。

篱 本 节 不打 算作深 入 阐述

二 三种四 念处
《大 毗 婆 沙论 》 中所 说 的三 种 四念 处 有三 大类
.
:
1 从 能观所观 角 度 分 析 的

: :
三 种 四念 处 性念 住 相 杂念住 及缘 念 住 .
2 从 修行 次第 角度 分 析 的三 种 四念
、 、 .
: ;
住 闻所成 念 住 思 所 成 念住 修所成念住 3 从 因 上 说果 的 角 度 分析 而 成 的
、 、 。
:
第 三 类 三 种 四 念住 言说 究竟念 住 思 惟究竟念 住 出离究竟 念住 其 中第 一
显 然 是继承 《集异 门足 论 》 及 《品类 足论 》 的依 能观 之 慧 与所 观
‚

类三 种 念 住
这 种 分析 方式被 《大智度 论 》 所采
‚ 。

之 境 分析 四 念 处 的 思 维方 式 并有所发展
后 经 《大 智度 论 》 及 魏 晋南 北
‚ ‚

纳 作 为龙树 菩 萨解 说 声 闻四念 处 的 一 种 方 式
尤其 是天 台宗 智者 大师 的 《四念 处 》
‚ 、 ‚

朝 的毗昙 学 的 推广 影 响到 了 中 国佛 教
、 、 、 。

就 是 依此三 种 念 住来 分析藏 通 别 圆 四教 四 念 处 的 第 二 类三种 四念 处 依


‚ ‚ ‚ ‚

修行 次 第 展 开 层 次井 然 界 说 明晰 对 修行 有 十 分 明显 地指 导 作 用 后来为
《瑜 伽 师 地 论 》 所 采 纳
‚ 。

用 于解 说菩 萨 地之 前共 三 乘 的修 习 方法 第 三 类 四念
《婆 沙 》
‚ ‚ 。

处 则 是佛 经 常使 用 的 一 种 说 法 方 式 也 常 为大 小 乘论 典所广 泛 采 用
‚ :
认 为后 三种 四 念 处每 一 种都 可 摄 一 切 修 行法 门 如论 中说
‚ ‚

闻 等三 种 念住 一 切 皆可 名 闻所 成 如说 :
多 闻 能知 法 多闻能 离罪 多闻舍 无 义 多 闻得 涅 架

‚ 。
.

T2 7 P. 9 4 5 3
‚ “ ‚ ” ‚ ‚

一 切 皆可 名 思 所成 如说: 思 者是 业 虑者是 慧 彼 所说 虑 则思

所成
‚ “ 。 ”
一切 皆可 名 修 所成 如说: 云 何 应 修 法 ? 谓 一 切 善有 为 法

:
这 三 类 四念 处 概括 地 说 只 有 二 类 性 念住 等 及 闻思 修所成念住 等 下 面对

这 两 类 分 别 加 以 阐释

、 、

1 性念住 相 杂念住 和 缘念住


(l
) 三种 念住 的 经 论 依据
在 《大 毗 婆 沙 论 》 中
‚ ‚ :
性 念 住等三 种 念住 都被 溯源 到 佛世 如卷 18
7 说
实际 上 在 《阿
“ : ‚ ‚ 。 ” ‚

然 佛 说有 三 种 念 住 一 自性 念住 二 相 杂念住 三 所 缘 念住
含 经 》 中并无 三 种 念 住 的说 法
‚ ‚
巴 利文 经 典 中也 未 见三 种 念 住 的 说 法 这三种
念住 都是从 佛 说法 方式中归纳 出来 的 《婆沙 》将 《阿 含经 》 中 有一 趣道
: “ ‚


谓 四念 住 …
‚ ‚ ” “ : ‘

令有情 清 净 超 灭忧 苦 视 为 佛所 说性 念 住 ; 将 若有 说 善法
所 以者 何 ? 淳 具 圆满 善 法聚 者 唯 四念 住 … …
‚ 。 ’ 。 ”
聚者 即 四 念住 是 为正 说 视
“ : ‘ ‚ 。 ’ 。

为 佛 所 说相杂念住 : 将 若 有说 一切法 即 四念 住 是 为正 说 所 以 者何 ?
‚ ” 。
· ·

具 足摄 受 一切 法者 唯 四念 住 一 视 为佛 所 说缘 念 住
不 过 《婆 沙论 》 认 为
‚ ‚

从 概 括 主 旨的 经 文 ( 标 句 ) 上 看 佛 说 了三 种 四念
‚ ‚ 。

住 若 从具 体 的解释 ( 释 句 ) 上 来 看 佛 实 际 上 只 说性念住 因 为三 种 念住 中
‚ 。

只 有性 念 住 是从 胜义 ( 第 一 义 ) 来 说 的 另 二 种念 住 都是 从 世 俗谛 来 说 的 佛
“ ” ‚ “ 。 ”
欲 令 胜 义念 住 无 失坏 故 唯 说 自性念住
《婆 沙论 》 主 要引 《集 异 门足 论 》
‚

对 于 三种 念 住 的论典 ( 阿 毗 达 磨 ) 根据
并对 《品 类足论 》 的说法 有所参 考
‚ ‚ 。

的三种 分析 为 依 据 此 处不 必 赘 言

(2
) 三 种念住 的作 用
在 三 种 念住 中 《婆沙 》 最 重 视 相 杂 念住
‚ ‚ 。

认 为唯 有它能 断烦恼 自性 念 住
‚ “ 、 ‚

虽 然 以 智 慧为 其 自性 若 离助 伴 ( 念 心 所 定心 所 及 信等根力 ) 唯 慧不 能断
” 。 ‚ ‚ “ 、 ” ‚

烦恼 故 所缘念住 因 为所 缘 的对 象 为十 八 界 牵 涉 面太广 作意普 散 故


。 ‚ 、

不 能 断 烦恼 只 有 相 杂 念住 一 方 面 能够 摄 受念 慧 心 所 法 作 为慧 心 所 的 助

伴 另 一 方 面 能够对 所 观 对象 作总 相 观 略观 ( 总 略所缘 作意 ) ( 略 近 于 《解
‚ ‚ 、 、

深 密经 》 所 说 及 智者 《四 念 处 》 中的
“ ” 、
“ ”
缘 总法 毗 婆 舍 那 缘 别法 毗 婆 舍 那
‚ 。

总相 念处与别 相念 处 ) 所 以 能 断 烦恼 另 二 种 念 住 有 引发 相 杂念 住 的功用 ( 有
‚ 。

人 认 为 另 二 种 念住 仅 能暂 时 断 ( 伏 ) 唯 有 相 杂 念 住 能彻 底 断 除 )
、 、 ‚

相 杂念住 又 有 闻所 成 思 修 所成念 住 三个阶段 三 阶 段 中只 有 修 所 成 相


思 ’ 仅 有 引发助 成 修 所 成 的作 用 ( 对 于 闻
‚ 、

杂 念 住 能 断烦恼 余二 (闻
‚
伙念住 ‚ 。

思 修三 种 念 住 下文 还 有述 及 此 处 不 作展 开 )
、 、 、 ‚

修 所 成 念住 中又 有 身 受 心 法 四 种念 住 此 四种 中 唯 有法念 处 能断烦

“ ” ‚

恼 理 由是 前三 种 是 自相作 意 所 摄 故 ( 以各 自的对 象 为所 缘 境 界 如 身念 处
‚ 、 、
“ ”
仅缘色蕴 受 心 念处 只缘 受蕴 识 蕴 ) 只 有法念 处是 共 相 作意所缘 (法念
。 、 、

处 总缘 四缘 ( 心 法 所摄 四蕴 ) 或 五 蕴 ) 有 人认 为 前三 种念 处 ( 身 受 心) 都
‚ ‚

属蕴 道 ( 唯 缘 五 蕴 ) 只 法 念 处 能缘 无 为法 ( 虚 空 无 为或择 灭 无 为 ( 涅 架 ) 所
。 ‚ : ‚

以唯 它 能断烦恼 另有 人说 法 念 处 可 分 为二 种 一 种 是 杂 缘 法念 处 或缘二
‚ 、
:
种 蕴 或 缘 三种 蕴 乃 至 总 缘五 种蕴 及 三无 为 一 种 是 不杂法 念 处 只 以想 蕴 行
。 。 ‚

蕴及 无 为 法 为 认 识对 象 这 二 种 法念 处 都 能断 烦恼 若 从 四 谛 角度 来 说 杂缘
、 、 ‚ 。

法 念 处缘 苦 集 道 谛 断烦 恼 不 杂法念 处 缘 灭 谛 断烦恼

、 、 、

2 闻 思 修 所 成念 住
( l ) 定义
、 、 ‚ . ‚ 、

闻 思 修 三 种念 住 是 依 修行 的 阶 段 来 区 分的 闻所 成念住 是 指 了解
‚ 、

熟 悉 经 典 的相 关 内容 思所 成 慧 是 说 能对 经 典 中 的相 关 内容 进行深 入 正 确地
‚ ‚ 。

思考 修 所 成 慧 由能 亲 证 佛 所 说之 真 理 断 一 切 烦恼 论 中记录 了 胁尊 者 的 一
:
个 比喻
‚ 、 、 、 ‚ 。 ‚

于 佛 所 说 十 二 分教 受持 读诵 思量 分别 是生得 慧 依 生得 慧
‚ ‚ ‚ 。 ‚

起 闻 所 成 念住 依 闻起 思 依 思 起修 依 修 能 断烦 恼 如 依种 子 生 芽 依
‚ ‚ 。

芽生 茎 依 茎生 枝叶 依枝 叶 生 花 果
‚ : ‚

对 于 这三 种 念住 的 差 别 论 中列 了几 种说 法 有人 说 这 三 种 不 过是名 词
‚ :
上 的差 别 : 有人 说 从 名 义 关 系 上 有 三 种 差别 闻所成 任 何 时 候 都依 据经 文 来
、 、 ‚

解 说 其 义 ( 如 经 中如 何 说 律 中如 何 说 论 中如何说等 等 ) 思 所 成 有 时依据 经
‚ ‚

典 的说 法 有 时 依 据 自己 的 思 考 来 解 说 ( 但 不 违 背 经 典 ) 修 所成念 住 可 以完 全

:
从 自己 的修 行经 验 出 发来 加 以解 说 论 中 以游 泳为喻 闻所 成 念 住 如 不 会游 泳
‚ 、 ‚ ‚

的人 一 切 时 不敢 离 开 岸 边 ( 名 经 典 ) : 思 所 成念住如半 会 的人 有 时在 岸边
‚ ‚ 。
;
有 时 离开 岸边 修 所 成念 住 如 善游 泳 的 人 总 在 深 水 中游

(2
) 与三 界 三 世 的关系及三 乘 差别
、 、
: ‚ 、

闻 思 修所 成 念 住与 三 界 的关系 是 欲 界有 二 种 闻 思 所 成 念住 : 色
‚ 、 ‚ ‚
; ;
界有 二 种 闻 修所 成 无色 界 有 一 种 修所 成念住 出三 界 外 有 一 种 修所
。 。 ‚ ‚ 、

成 也 有 说欲 界 三 种 念 住都 有 的 这 三种 念 住 中 闻是三种 念住 之 因 思 修
二 种各 以 自类 为 因 ( 婆沙 》 认 为 思
、 。

修 二 种念住 不 在 同 一 界 内 )
‚ ‚ ‚

这 三 种 念 住 在修 习 时 如果 当前修 闻所 成及 思 所成 念住 时 各 修 自类 若
‚ 、 、 。

修所 成念 住 时 可 以同时 修 闻 思 修三 种念住
‚ ‚ ‚ :
对 于 三 乘来说 都俱修 三 种 念 住 俱 有三 种 四 念 住 但 所 得 有一 定 差 别
“ “
( 四 ) 无 畏 等功 德故 ”
” ‚ 、
;
佛以 修所 成 为胜 以 自然 觉及 具 ( 十 ) 力 独觉以
‚ ‚
“ ” 。

思 所 成念住 为胜 声闻 以闻所 成 念 住 为胜 以从 闻 他音 入圣 道 故

、 、

三 念 住 的 自性 说法 因 缘 及 所对治的种种烦 恼
在 对念住 的种类 作 了种种分析之 外 《婆沙论 》还 讨论 了四 念住 的 自性 尤
‚ ‚

其是 修 四 念处 时念 与 慧 的关系
“ 。 ”
应 说 慧为 自性
“ ‚ ”
问: 若尔 何故 名 念住 那 ?
“ 、 、 ‚ 。 、 ‚ 、

答: 念 于 此住 等住 各住 故 名 念住 如象 马 等所 住 处 名 象
‚ 。

马 等住 此 亦 如是
‚ “ ” ‚ ‚

认 为 四 念 处 以智 慧 为 自性 所 以称为 念住 是 因 为 心 念住 于 这 四处 正
、 ‚ 。 ‚ 。

住 不 颠倒 ( 等住 ) 各 有所 住 正 如象 的住 处 称象 厩 马 的住 处 称 马厩
‚ 、 。

在释 名 之后 并 引种种 说法 广 为 分 别 念 慧在 修行 中各 自所起 的 作 用 有
‚ ‚ ‚
;
说 由于 念 力 的 作用 ( 慧力 ) 能详 细 分辨所缘 境界 的种种 差 别 有 说 由于 念
‚ 、 ‚
:
力作用 修 行者 ( 瑜伽师 ) 能 清 楚 明 了记 忆 再现 所 缘 境 界 有说 修行者 先
‚ 、 ‚ 、 ‚

依 念 力 安住 所 缘 境 界 后 ( 依 慧 力 ) 深 入 观 察 通达 再 依 念 力 安住 守护
‚ ‚
“ ‚ ‚

不 使 妄念 生起 如 守 门者 ; 有说 先 以念摄 持 后 以慧观 察 而 断 烦恼 譬如 田
” ‚ ‚ ‚ ‚

夫先 以左 手 揽 取 草 等 筱 以右 手 执镰 刘 之 ; 有说 念 如恺 甲 慧如 刀 杖 生死
。 ‚ 。

阵中 降伏 烦恼 有 如是等种 种解 说 是 部 派 佛教 诸说 中最 为 明 了 的 一 种
《婆 沙论 》 中除 了 常 说 的四种颠倒 之外
‚ ‚ 、

念 住 对 治 的烦 恼 还 从 四食 四识
、 、 、 。

住 五蕴 四不修 四同修 五 个方面加 以说 明 如 为对 治 对食 物 的依赖 与 贪著


‚ 、 、

故说 身 念 住 为对 治 色 声 等粗 妙 五 欲 所 生 乐 受 的贪 著 爱 恋 ( 触 食 ) 故说 受
‚ ‚

念处 为对 治 虚 妄六 识 的 相 续流 转 ( 识 食 ) 故 说 心 念 处 为 对 治 种种 颠倒 妄想
。 。 、

( 意思 食 ) 故 说法念 处 这 是 为 断 除 四 食 而 说 四念处 的 理 由 四 识 住 是 说色
、 、 ‚ ‚ ‚

受 想 行 四 蕴是识 蕴 的依 止 之 处 一 切 染污 不 净 是 爱贪 与 邪 见 的 孽 生 之 处
‚ 。 ‚

若 欲 证涅 架 必 须 断 除对 此 四 种 识 住 的爱乐 身念住 所 对 治 色 识住 受念住 对


‚ ‚ 。

治受 识 住 法 念 住对 治 想 识住及 行识住 心 念住对 治 能依 之 识 四不 修 是说 不


、 、 、 ‚ 。

修大小乘经 典 中规 定三 乘共 修 的身 戒 心 慧等 内容 此 为 佛 弟 子 之 大过
“ ‚ ‚ ‚

为 对 治 不 修身故说身念 住 对 治不 修戒故说 受 念住 对 治 不 修 心 故说 心 念 住

” ‚ 。

对 治不 修慧 故说法念住 反之 为 四 同修
《婆沙 》 认 为
‚ ‚ 、 、

佛所 说 四念 住 法 都是 适应 众 生 的种 种 乐 欲 情智 根性
。 ‚ ‚

及 对法 的无 知 而 说的 如有 的众 生 喜欢略 说 佛 即 为说 自性 念住 乐 广说者 即
‚ ‚ ‚
:
为所缘念住 喜欢 适 中 的 则 为 说相 杂 念 住 对 利 根 众 生 说性 念 住 为 中根众
‚
:
生说 相杂 念 住 为钝根 众 生 说所缘念住 对念 住 自性 不 明 了 ( 愚 ) 的众 生 为说
‚ ‚

性念住 对 念 住 的观 察对 象 不 明 了的为说所 缘念 住 对 观 四 念 住 所 生 的种 种 世
‚ 。
;
出世 之 道 ( 三 十七 道 品 ) 不 明了 的 为说相 杂念 住 如是 所说 念 住 有种种 差 别
四 … … 乃 至 无量 的 种 类 与差 别
‚ 、 、 、 。

若 依增 法 分别 则 念 住 的种类 可 有 一 二 三
:

‚ 、 、 、 .

总 说 一 念住 谓 大地 法 慧根 慧力 正见 择法 觉支
‚ 、 、

如果 四 念住 总 合为 一 种 念住 的 有部所 说心 所 法 中属大地法 的慧根 慧力


、 ‚ 、

正见 择 法觉 支 等 属 于 慧 心 所 的法都可 归 于一 念住 中 ; 二 念住 可从 有漏 无漏
、 、 、 ‚ 、 、 、

系 不 系等 来 区 分 ; 三 念住 如 软 中 上 闻 思 修等
:
五 念 住 指欲 界 系
… : 二 十二 种
、 、
; ‚ 、 、 、

色界系 无色界系 有学 及 无 学 所 修念 住 如身 受 心 法各
、 、 、
:
有 软 中上 的差 别 ; 或 各有 内 外 内外 的修 习 内容 合有漏 无漏 就有 二 十 四
‚ ‚
; ;
种 合九 品 就 有三 十六 种 乃 至 七 十二 种 如果从刹那 刹 那 的差 别 来 说 则有

无 量念住

四 念住 的 修 习 次 第
‚

论 中将 四念 处 的修 习 分 为加行和 正 行两 阶 段 加行阶 段 的 修 习 方 法 有不净


、 、 。

观 持息 念 ( 安般 念 安纳 般 那 ) 和 界 作意 ( 界 分 别 观 ) 等 通 过加 行 阶段 的
‚ ‚ 、

修习 使心 念清 净 并 对念 住 的 自性 所 缘 境界及 调 心 的方法有 了深 入 了 解 与
‚ 。

实践 后 即 自然 进 入 ( 加 行 引 发 ) 正 始 的 修 习 ( 念 住 的正 行 )
: 、 ‚ ‚

入 念住 的 正 行 又 有 以下 几 个 阶 段 一 加 行 为先 引发 自相 种性 身 念 住
‚ ‚ 。 、

身念 住 引 发受 念 住 受 念住 引 发心 念住 心 念 住 引发法念 住 二 从 自相 种 性
。 、

法 念 住 依次 引 发 自相 种性相杂 念 住 及 所 缘 念 住 的法念 住 三 从 相 杂 念 住及 所
‚ 、 、 。 、

缘 念 住 的法念 处 起观 深 入 观 察五 蕴 十二 入 十 八 界的体性 ( 三 义 观 ) 四
、 、 ‚ 。 、 ‚

由通 达 蕴 处 界之体 性 方 入 闻 所成 身念住 五 得 闻 所 成 身念住 后 先缘


、 、 、 ‚ 、 、 、

苦 谛 观 蕴 处 界之 无 常 苦 空 无我 后缘 集 谛 观 苦生起 之 因 集 缘 生之
‚ 、 、 、 。

种种行 相 续 观 道 谛 为 离苦之 道 如 法 之道 正 行之 道 出三 界之道 如是修


‚ 。 、 、 ‚ ‚

观后 由身念 住无 间 自然 引发受念住 同 样缘 苦 集 道 谛修观 尔后 由受


‚ ‚ ‚ 、

念住 自然无间 引发 心 念住 己 得 闻所成 心 念 住 欲 得 闻所 成法 念住时 除缘 苦


、 ‚ 、 、 、 ‚

集 道谛作观 之 外 还 要 缘 灭 谛 观 涅 架之 灭 净 妙 离 如 是 自然 无 间 引发
。 、 ‚ ‚

闻所 成 法念住 六 在 闻所 成 法念 住 圆满 时 无 间 自然 引 发思 所 成 身念 住 如
‚ 、 ‚ 、 、 ‚ ‚

是 受 心念住 各 依苦 集 道谛缘 十 二 行相次第作观 至 思 所 成法念 住 时


‚ 。 、

缘 四谛 依十六 行相 作观得 思 所 成 法 念住 圆满 七 从 思 所 成法 念住无 间 引发


初入 《婆 沙 》 所 说 暖位
‚ 。 ‚

修所 成法念 住 缘 四谛 十六 行相 作观 达 到这 一 步 时

( 初暖 )
‚ ‚ ‚

此 中 加行 位时 尚未得三 乘种性 ( 不 具 备修解脱道 的资格 ) 入 自相 种 性


‚ 、 、 、 ‚

时心 渐 安 定 能 由粗 至细 观 察 身 受 心 法 念住各 自所 缘 的行相 称为 自相
‚ ‚ 、

种性 念住 ( 此 时 已 具 备 修解 脱道 的 资格 ) 通 达 蕴 处 界的真性后 才 正 始 进 入 闻
、 。 ‚ ‚

思 修 三 种 念 住 的修行阶 段 至 修所 成法念 住时 得 暖位 入 有 部 所 说 的 贤人

: “ ‚ ” ‚

之位 胁尊 者 说 此 中说方 便善 巧 所摄受善 慧 名 修直 正 愿 依 如是 念 住 所

— —
‚
“ ‚ 、 、
t

摄善慧 能破 无 明 则三 不 善 根 发起 赞 明 则三 善 根 ( 不 贪 不颐 不
’‚。 ‚ ‚ 、 、 ‚

痴) 此后 仍依 修所成念住 进 一 步深入 作 观 渐次 入 顶位 忍位 世第 一 位

乃至 得 初 果 至 阿 罗汉 果
《婆沙 论 》 中 除 了讨 论 以上 内容外
‚ 、

还 讨 论 了 佛是 否 得念住边 际 佛之三
、 、 、

念住及 其 如 何 利 益 众 生 四 念 处 与 涅 架 如正 理 道 的关系 四念处与三 世 修 及


、 、

同分 修 不 同 分修 四念 处 与十智 及 八 如 实知 的关 一 乘道与 四念 处 的关系




‚

等种种 问题 其中一 乘道的 问题 将在后文加 以讨论 其他 问题 有意 者可 自行 寻


‚ 。

检 此 处不再 涉及
《杂 心 论 》 《俱 舍 论 》 对 念住 及 道 品 次 第 的 阐述

第六 节

‚ ‚ ‚ 。
.

在 婆沙 师 ( 东方师 ) 之 外 有 部别有 一 支 以键 陀 罗 为 中心 人 称 西 方 师
此 支 与代 表 有 部 正 统的婆 师 的观 点 有所 出入 其 代 表著 作 为 法 胜所 作 之 《阿
‚


毗 昙 心 论 》 及法 救所 作 《杂 阿 毗 昙 心 论 》① 其 中 《心 论 》 是对 《阿 毗 昙经 》 提

《杂 心 论 》 是 对 《心 论 》 的增 定 与 补 充 之 作
‚ 。 ‚

要 勾玄 的 著 作 有 尊经 倾 向 虽有
所 取材 于 《婆沙 》 但组织 结构 及 具 体 解 说都有 别 于 《婆沙 》 而 近 于 新 兴 的经部
‚

到世亲 作 《俱 舍 论 》 时 即依 《心 论 》 《杂 心 论 》 为基 础
. ‚ 、 ‚

的地方 而 加 以更
并 吸 取经部 思 想 对 《婆沙 》 的观 点加 以批
、 ‚

为严 密 充 实 的 内容与精 巧 的组 织
‚ “ ” 。

判 形 成 了婆沙 之 外的 异端 这 支 对 四念处及 三十七 道 品 的修 习 次第的阐述


上 也 有 不 同 于 《婆沙 》 的地 方

《杂 心 论 》 所说 四 念 处


《杂 心 论 》中与四念 处 直 接相 关 的 内容篇 幅 虽 不 大 但还 是 可 以看 出与 《婆
‚

沙 》 有 明显 的差 异
‚ 、 、 、

如 重 系心 一 处 重 白骨 观 重总相 别相 修 四 念 处 以及 修
.

行 次第 简 明 的特 点
在 ( 杂 心 论 》 中 修行 次第 仅 简单地 分 为 三 层 始业者
‚ : 、 、

己 习行 思惟 己
。 ‚ ‚

度 初 修之人 ( 始业 者 ) 以不 净 观 为 修 行 的中 心 尚未得各 种禅 定 境 界 尚不
。 ‚ ‚

能深 入 思 维 法 义 己 习行 之 人 以别 相 ( 自相 ) 念 处 为修行 要 务 此 时 尚不 得
由于 《杂
、 、 、 。 ‚ 。

决 定 善 根 ( 未 入 暖 顶 忍 世 第 一 诸位 ) 在这之 上 称 为 思 惟 已 度
心 论 》 特 重不净观
、 ‚

白骨 观 所 以也从 白骨观 的修 习 进 程 上 来解 说 修 行 的三 个
。 ‚ “ ‚ ‚ ” ‚

阶段 如 白骨 观 的初修 阶段 谓从 足 指起 乃 至 顶 除去 皮 血 肉 意解 思 惟
烂 坏 相 … … 直到 全 身皮 肉脱尽
、 ‚ ‚ ‚

从 初 观足 趾 青癖 相 仅 剩 白骨 心 缘 白骨 心

行行 相对 … … 乃 至
‚ ‚ “ ” 。 ‚

不 散乱 这 一 阶段 都称 为 始业 观 白色 骨 人 遍满大 地
‚ ‚ “ ” 。 ‚

骨 人 个个粉碎 如大 风 消散 余雪 这 一 阶段 名 为 己 习行 第三 阶 段时 观遍
‚ ‚ “ ” 。

大 地 骨人 摄入 自己 身 中 所观境 界 清 净 一 色 这 一 阶段 称 为 思惟 己 度
《杂 心 论 》 也 分 为 预备 ( 加行 )
‚ 、

对 于 修 习 四念 处 的 阶 段 正 行 与圆满 三 个

《杂 阿 毗 县 心 论 》 5 引。 1
‚ ‚ ‚ ‚ 。
. . . .

川 T2 p 90 3 一 p
卷 尊者 法 救造 宋 天 竺 三 藏 僧 伽 跋摩 等 译 8 7
其 中预备阶段 与 《婆 沙 》 的 差异 较 大 《杂 心 论 》 认 为 修 四 念 处 时
。 。 ‚

阶段 先要
使 心 不 散乱 。
‚ ‚ ‚ ‚ 。 ‚

心 缘 自己 身 中 的某 一 处 或眉 间 或 鼻端 或 脚趾 之后 或修
、 、 。 ‚

不净观 或 修安般 念 或 修 界方 便 观 法 救 认 为 这三 种 观 各 自的功用 不 同 如


‚ ‚ 。

不 净观 对 治 贪 欲 安般 念对 治 散 乱 觉 观 界 方 便观 对 治 我 见 深 重 若 修 白骨 观
‚ 。 ‚ 、 、

则 能摄这 三 种 法 门 但总 以师授 为 依 在 界分别 观 中 法 救 将六 大 与空 无相


‚ 、 、 、 、 ‚

无愿三 解 脱 门关 联 起 来 认 为若 能 空 诸 色 想 次第 观 察受 想 行 识 不乐
‚ ‚ ‚ 。

生死 不 起念 想 可 称 为 己 得三解脱 门之 种子 而 得 界方便 修 习 圆满
《杂 心 论 》 依 《婆 沙 》 的 说法
‚ ‚ 、

在 四念 处 的 正 行 中 立 三 种 念 处 ( 性念 处
、 ‚ 、 ‚

共念 处 缘 念处 ) 但 在其中又 分为 自相 共 相 二 种 四 念 处观 如 身 念 处 的 自相
‚ 。 ‚

是 四 大及 四 大所 造色 感 知相是 受 念 处 的 自相 等 等 共 相 是 说此 四 念 处 的 共 相
“ 、 、 、
” 。 ‚ ‚

如 此 四是 无 常 空 无我 非乐 等 这 二 种观法 中 先是 自相 观 后入总
则 与 《婆 沙 》 相 同
。 ‚ ‚ 。 、

相观 之后 次第 入 暖等 位 故不 须 多 言 自相 共相 二 种
‚ 。

四 念 处观 也 为后 世 如天 台宗所 吸 收

《俱 舍论 》 对道 品次 第的 阐述


四 念处 在 《俱舍 论 》 中所 占篇 幅 不 大
‚ ‚

唐 译 中仅卷 32 有 较 为 集 中地 论述
‚ 、 、

内容 相 当简要 仅涉 及 念 处的 自相 共 相 体性 及 念 处 的生 灭 观 修 次第 及 与 三
共相 之说沿 用 《杂 心 论 》 的说法
‚ 、 ‚

十 七 道 品 的 关系等 几 个 方面 其中 自相 三
不 杂 缘 说 法是承 袭 《婆沙 》 的观 点 ( 在文 中 以

“ ”
种念 处及 法 念 处 杂 缘 传说
来 表 明 ) 论 中对 《婆沙 》 的说法 常 在 引用之 中加 以评破
‚ ‚ :
如婆 沙师 认 为 四念
“ ” ‚ ‚ ‚ “
处 虽 以慧 为 自性 而 称 念住 是 因 为念 力所 持 观 慧才 能 发挥作 用 如 斧破
” 。 ‚
“ ‚ 。

木 由楔力 持 世 亲菩萨 认为 理 实应 言慧 令念住 是 故龄慧立 念 住名 随慧


‚ 。 ”
所 观 能 明 记 故 所 以称 为念 住 因 为 四 念 处 是 以离于 凡 夫 的颠倒 认 识 为特 性 的
‚ ‚ ‚
( 以智 慧为性 ) 所 以慧 是此 种 决 定性 的 因 素 因 为 随顺 正 智 明记 不 忘所 缘 境
‚

界 所 以称 为念 住气
与 《婆 沙 》 说法相 同 修行者 在依 法念 处 之共相念 住 修 总相 观
‚ ‚ 、 、

观身 受
、 、 、 、 ‚ ‚ ‚ “
心 法 皆是 无常 苦 空 无 我时 得善根 生 初 生 善 根 称 为暖位 是 能烧 惑


《阿 毗 昙 甘露味论 》 也持此 说
.

‚
、 。
. .

0
参见 几 9 . l ls 3
P P. ll g 1
‚ 。 ” ① ‚

薪 圣 道 火 前相 如 火 前 相 故 名 为暖 得暖位 时 始 能观 察 四 谛境 界及 其十六
。 ‚ 、

行相 之 后 续 修 四念 处 善根 次第 增 长 得顶位 ( 第 二 善根 位 ) 忍 位 ( 第三 善根
。 ‚ ‚ 、

位) 忍 位 时依善根 的 品 位 不 同 所 修 也 不 同 其 中下 品 中 品 善 根 位 修法 念 处
这种 说法 与 《婆沙 》 相 同
‚ ‚ “ ‚ ‚

观 四 谛 及 十六 行相 上 品忍 善根 有异 唯观欲 苦

《俱 舍 》 认 为 至 上 品忍 善根 时

” ‚ ‚

与世 第 一 相邻 接 故 已 邻近 见 道 因 此 所修
‚ ‚

的 内容应 与此 前 善根 位 所 修 有 所 不 同 唯 观 欲 界之 苦 从 而 引发世第 一 位 ( 第
‚ 。

四 善 根 ) 而 入 正 性离生 证入圣果
与 《瑜 伽 师 地 论 》 的说法 一 致
‚ 、 、 、 ‚

此 四善根位 ( 暖 顶 忍 世第 一 ) 也称
‚
“ ” 。 ‚ “ ‚

为 顺 抉 择分 因其 能引见道 故 修行者若 入 顺 抉择分 暖必 至 涅架 顶终


‚ ‚ ” ③
。 。

不 断善 ( 根 ) 忍 不 堕 恶 趣 世 第 一 入 离 生 这 些 都 是 由于 修 习 四 念 处 的缘故
《俱舍 》 将三十七道 品 依 四念 处
、 、 、 、 、

四正 勤 四如意 足 五根 五力 七觉
、 ‚ :
支 八 正 道 的次第 排 列 念住属 于 道 品 初 门
‚ ‚ .

谓 修行者将 修 行 时 补 多境 中其 心 驰散 先修 念 住 制 伏 其 心 故 契经
“ ‚ ” ‚

言: 此 四 念住 能补 境 界 系缚其 心 及正 遣除耽嗜依 ( 赖 之 ) 念 是故 念
.

住 说在 最初
‚ 。 ‚ 、 、

念住 之 后 依 次修 习 四 正 勤 乃至 八 正 道 其中 四念住 四正 勤 四如 意 足 在
‚ 、

论 中被 总 归 入加行位 的修 习 部 分 七 觉支 八 正 道都是 见 道及 修 道 时 修 习 的 内
‚ 。

容 都 属无漏 修
在 《俱舍 》 评 破 《婆沙 》 之 后
‚

婆 沙师 中杰 出论师 众贤积 十 二 年 之 力撰 著
( 阿毗 达 磨顺 正 理论 》 来 疏 释 世 亲 的 问难 以维护 《婆沙 }) 正 统 之说 ⑥
‚ 。

大 体 与 《婆 沙 》 相 同
‚ ‚ 、 、

四 念 处 在其 论 中也 有 论 述 如立 自性 相杂 所缘
、 、 ‚ 、

及闻 思 修二 类三 种念 处 总相 别相观及 观 法 念处观 四 谛十 六 行相入 暖 位


但 也 有 不 同于 《婆沙 》 的地 方
。 ‚ 、
;
等 如采用 极微 说解 身念 处 四念 处 是 念 慧
否 定 唯 有相 杂 念 处 能 断烦恼 的 《婆沙 》 正 统之说
‚ ‚
;
二 力和 合 而 行 偏 立念 名

。 ‚
.
0

几9 . 1 19 2
P
。 ‚ 。
.

程9 只 1 19 3
。 ‚ 。
.

长9 P. 12 0 2
‚ 。
.

吩 T 29 P. 13 3 1
‚ ‚ 。 ‚

尽 管它标 榜 只 是 扶持本宗 实 际上 通过 辩 论 还 是把 有 部 的 理 论推进 了一 步 因 此 一 般 把它看成 是


新 有 部 说 其 实 《俱 舍论 》 己 开 始做 了 革 新 有 部 的 工 作 不过 没 有得 到有 部 的代 表
。 ‚ ‚

毗 婆 沙 师们
的 公认 而 《顺 正 理 论 》 对 《俱 舍 论 》 有 的 加 以 肯 定 有的给 予 驳 斥 看来 似乎更 全 面 更新颖 因
‚ ‚ ‚ ‚ ‚

‚ .

而 得 到承 认 正 式成 为 新 有 部 说
接 受 《俱 舍 》 的 说 法
、 ‚
;
而 立 自性 相杂 念 处 和 合 能 断 烦 恼 认 为上 品 忍 位 非观
。 ‚ 。

四 谛 十六行 相 而 是 观 欲 界苦 ; 如此 等 等 因 为 篇 幅 关系 此 处 不 深 述及
第四 章 《舍 利 弗毗 昙 》 及 犊子等部 的 四 念处

‚ ‚

自佛 涅 架 百 余 年 顷 团初 步 分裂 为大 众 与 上 座 二 部 至 佛教在 印度 本 土
‚
僧 。 ‚ ‚

灭迹 部派 佛 教 前 后 持 续 1 0 0 0 多年 其 间部 派 林 立 支 系众 多 部 派 之 间屡有
‚ ‚ 。 ‚

分合 传承 演 进 异 说 纷纭 佛 教在 印度 灭 迹 后 诸 部之 中唯 有 部 因 大量论 典
‚ ‚ ‚ 。

汉 译 传世 巴 利 语 系 上 座部 相承 至今 外 余部大 多 经 籍零落 法 义难 明 虽说
、 、 ‚ ‚ ‚

大众 法藏 化地 皆有篇 幅相 当 的戒律传 世 但 其 中多 明律 相 少 明法 义 至
‚ ‚ 。

于 具 体 的修 行 方法 则牵 涉甚少 使对 诸 部 四 念 处 的探 讨几 乎 无从 谈起 例外

的是 犊 子 一 系

第一 节 犊 子 系 与 《舍利 弗毗昙 》 的 渊 源

‚
A 一
‘ ‚ 一
a ‚ 、 、

犊子 部 梵 V
a 气s
i Pu tri ay u t ka
巴 从功i P 音译跋 私 弗 多 罗 婆磋 妒 路
、 、 ‚ 、 、

婆跋 富 罗 跋私弗 婆磋 又 称跋 次子部 跋私 弗 多罗可 住 子 部 可 住 子 弟子


据 《异 部 宗轮 论 》 的说 法
、 。 ‚ ‚

部 蟠 雌子 部 佛 灭 后 第 3 0 年 间 从有 部 分 出 然
依 《舍 利弗 问经 》 南 传 ( 大 史 》 藏 传 多 罗 那 他 ( 几 r an 《印度 佛 教史 》
、 、

叭h a)
《异 部 宗轮论述 记 》
‚ 。 ‚

等 书所传 此部是直 接从 上 座 部 分 出的 关于 本 部 的得名


‚ ‚ ‚

说 或 言 从 古仙人之 子 得 名 或 言从佛 之 弟子 犊 子 梵志得 名


‚ ‚ ‚ 。

此 后 门 徒相传 不 绝 至 此分 部 从远袭 为名 言犊 子 部
‚ 。

即 犊 子 部 的谱系 可远 溯 至 佛世 0 0 年中
分部 立 名则 在佛 灭 3
论 典 别 依 《舍 利 弗 毗昙 》 《异 部
‚ 、 ‚ 。

本 部所 依 经 典 经 律大 致 与 有 部 相 同
宗轮 论述 记 》 卷 中引真 谛 法 师 的 说 法 云
:

‚ ‚

可 住 子 弟子 部 谓 罗喉 罗 ( 为 ) 舍 利子 弟子 播雌 子 ( 犊 子 梵志 ) 是
‚ 。

罗 喉 罗弟子 宏 舍利 子 所说
: ‚

此 文 说 明 了犊 子一 系 的最 初 传 承 犊 子 梵 志 之 师是 罗 喉 罗 罗喉 罗之 师 是 舍利


《舍利 弗

弗 犊 子 梵 志 ( 出 家 后称 犊 子 尊者 ) 所 弘的是 舍 利 弗所 说之 论 藏
阿 毗昙 》

窥基 《异 部 宗轮 论 述记 》 第 10 页
‚ ‚ . 。

江 西 刻经 处 校 刊 2 年 3 月版
19 1 下同

同上
汉 译 《杂 阿 含 经 》 及 《别译 杂 阿 含 经 》 卷 01 都有 记 载
‚ ‚

关 于 犊 子 尊者 婆
‚
“ ‚ ” ‚ 、

罗 门 种姓 察性质 直 无有 馅 伪 曾与 佛及 摩 诃 目键 连 僧 提迎 族 延 等 人研
“ ”

。 ‚ 、 ‚ 。 。

讨甚深法义 蒙佛 开 许 若阿 毗 昙 毗尼 随 其所 问 因而 得 闻 甚 深 法 义

在现 存 汉 译 《阿 含 经 》 中虽 未
‚ 。

出家 半 月 即证 圣 果 后 得 六 通 证 俱解脱 阿 罗 汉
见 犊 子尊 者 弘 传 《舍 利 弗 毗 昙 》 的 记 述
‚ ‚

但 犊 子 尊 者 曾 闻甚 深 阿 毗 昙 并有 深
‚ 。

入地 学 习 这 是从 上 述 引文 中 可 以看 得 出 来 的
《大 智 度 论 》 卷 2 也 提 到
‚ :
另外
作 《阿 毗 昙 》 援 犊 子 道人 等读 诵
‚ ‚ ‚ ‚

佛在 时 舍 利 弗解佛 语 故 乃 至今

名 为 《舍 利 弗阿 毗 昙 》 。

认 可 《舍利弗 毗昙 》 的
‚ ‚ ‚

可见 在 龙 树菩萨 时代 人 们 依 古 老 相 传 的说法
‚ 。

作 者 为舍利 弗 当时该论 的主 要 弘 传 者是 犊子 等 部
‚ 、 、 、 。

犊子 部 在佛 灭 3 0 年 中分裂成 贤 胃 法 上 正量 密林 山 四 派 分裂 原
《异部 宗轮 论 》 说 是 由于 对 《述 记 》
‚ “ ” ‚

因 己 解 脱 更堕 一 颂 的解释 不 同而 起
:

此 等 四 部释 《舍 利 弗阿 毗 达磨 》 义 有 少者
‚ ‚ ‚ ‚
以 义足之 取经 义 添著
‚

既 乖大 旨 遂 即部 分 也
其实 《述 记 》 的说法 可
‚ ‚ 。

说法 虽 不 一 致 但 分 部 出于 法 义 的分歧 却 是一 致 的
以看 作 是对 《宗轮 论 》 的补 充说 明 从最 初 的微 小歧 异到后 来 的分部立 派
‚
:

‚ ‚ ‚ ‚

一 个 渐 进 的过程 最 终导 致 了 四 部 别 立 论部 ( 论 典 ) 不 同 而 此 四部 的论 典
都 是 以 《舍 利 弗毗 昙 》 为其最 为 根 本 的论典而 别 取 《阿 含 》加 以补 充后 形成 的

《舍利 弗毗 昙 》中的关 于 四念处 的说 明 基 本上 可 以视 为 四 部念 处 修 习 的 总纲


‚ 。

第二 节 ( 舍 利 弗毗昙 》 对 四 念 处 的说 明

《舍利 弗 阿 毗 昙 论 》 后秦 收在 《大
‚ · ‚ 。
·

昙 摩 耶 舍 与 昙 摩崛多合 译 共 3
0 卷
正藏》 第 2

“ ” 、
“ ” 、
“ ” 、
“ ” 。

8 册 全 论分 问分 非 问分 摄相 应 分 绪分 等 四部 分
以 《阿 含 经 》 为 依据
‚ 、 、 、 、 、 ‚

广涉处 蕴 界 谛 缘起 业 道 及三 十七道 品 等 法

‚ .
.
0 P- 4 4 6 1
参见 孔
。 ‚
.
.

几5 . 70 l
P
《异部宗轮 论述 记 ; 第 01 页

@
‚ ‚ ‚ ‚

各依类 别 分 门解 说 诸 法 名 义及相 互 关 系 内容简 要 分析 深 入 而 广 泛 是原


‚ ‚

始及部 派 佛教 中十 分 重要 的 一 部 论 与 南 北 传 各 部 之论 典 渊 源 甚深 此 点下 文

另 行 述及
‚ “ ” :
四 念 处 在 本论 中有 两 处 相 当集 中的 论述 都属 非 问分 部分 一 处 是卷

前者依 《杂 阿 含 经 》 卷 19
“ ” ‚ “ ” 。
3
1 念 处 品第 六 一 处 是卷 15 道 品 第十 之 一
‚ : ‚

第 535 经 详释 四念 处 的相关 概念 及 具 体 的修行法 门 后者 以一 乘道 为总 纲


总摄 《阿 含 经 》 中一切 修 行 方
‚ ‚

从 身念 处 一 支道 至 十 一 解 脱 入 为止 依增 一法
‚ 。 。

法 其 中身念 处 是 论者 列 为首位 且 极 为 强 调 的修 行 方 法 下 面 分 别论述

一 对 与 四 念 处相 关 的 名词 的解 释
与 《法蕴足 论 》 相 同
“ ” ‚ ‚
·

此 部分 主 要 集 中在卷 13 念处 品 中 本论 也 是先
引 《阿 含 》 中的相 关 经 文
‚ :
后对 具 体 概念加 以解 说
‚ ‚ ‚ ‚ 。 ‚

行一 道 众 生 清净 远 离忧 悲 灭 尽苦 恼 得证 涅 架 断 除五 盖 修
.

四 念处
‚ 、 、 、 、 、 、

论 中依 所 引经 文 的先 后 次第 解 说 了一 道 众 生清 净 身 受 心 法
、 、 ‚ ‚ 、 、 、

贪 忧 五 盖 等 相 关概 念 同时 也 涉 及 了身 受 心 法 等 四种念 处 的 具 体

修法
大体 与 《法 蕴足 论 》 相近
‚ ‚

在 对相 关概 念 的解 说 上 但 也 有 差 异 较大 的 地

“ ” :
方 如对 身 的解 释
‚ ‚

.

云 何 身观 身行 ? 身谓 四 大 色身 父 母 因缘 ( 而 有 ) 饮 食 长 养 衣 服调
‚ ‚ 、 、 ‚ ‚ 、 ‚

适 涂油 润 身 无 常 破 坏 变 异之 法 是名 身; 复 次 名 身 色身 是
‚ 、 、 、 ‚ ‚ 、 、 、

名 身; 复次 地身 水 火 风 身 是 名 身 ; 复次 象众 马众 车众
‚ ‚ 、 、 、 、 、

步众 是 名 身; 复 次 六识身 六触 身 六 受身 六 想身 六思身 六爱
‚

、 、 。

身 六 觉身 六观身 是名 身

:
从 五 个方 面对 身的范 围加 以定义 一 是从 身的因缘 法 性 ( 无常 ) 角度 的

; : ;
说明 二 是 精神 ( 名 ) 物质 ( 色 ) 角度 的 区 分 三 是从 四 大 分别 角 度 的 区 分
四 是 从 聚合 ( 蕴 ) 角度 的定 义② 五 是 结合 六 根
‚
;
从聚合 体 的种类 ( 偏 指精 神 活

。 ‚ 。
.

T2 8 . 6 13 1
P
《大 乘 法 苑 义 林 章 》 卷 3 云
梵 云 迎 耶 此 云 积 聚 故 C 瑜 伽 》 云 诸根 所 随 周 遍积 集 故名 为 身 虽
砂 : “ ‚ ‚ : 。

‚ ‚ 。 ” ‚ 、 ‚

复迎 耶 是 积聚所 依 义 翻 为 身者体 义相 当 依唐 言译 T 5 P 2 9 8 2) 凡 是 聚 合 体 在 早 期 印 度 语
(4
‚ ‚ “ ” ‚ “ ” 。

言 中都 可 称为身 论 中 为随顺 中 国的 表 达 习 惯 译 为 众 同是也 显 明 了 其 聚 集 之 义


。 。

动 ) 角度 所 作 的 区 分 凡 此 五 个方 面 都 属 身念 处 的观 修 内容

在 对 心 念 处 的界 定 上 也 有 不 同 于 《法 蕴 足 论 》 等有 部 论典 的地 方

:

、 ‚

、 、 、 。

云何心 ? 若心 意 识 六识身 七 识界 是名 心
是 将 《阿 含 经 》 中与心 相 关 的 各 种 定 义 集 合 起来
‚ ‚

以说 明 心 的范 围 即 经 中的
“ ” 、 ‚

单独 提 到 的 心 心 意 识 连 用 时 及 眼 等六 识 都 可 称 为心 另外十 八 界 中的 眼 乃
‚ 。

至 意等 六 识界 加意 界 ( 七识 界 ) 也 都 是 心 念 处 的观 察 内容
:
法念处 仅 下 定义 的方 式 不 同
‚ ‚ 、 ‚ 、 、

法 谓 除 四 大 色身摄 法 受 心 及 怜 若 色非 色 可见不 可见 有对
、 ‚

无对 圣 非圣 是谓 法
所 涉 范 围与 《法蕴 足 论 》 等有部论典是 大致 相 同 的

‚ “ ‚ ‚

论 中在叙 四种 念处 的观 法时 要求修行者 皆观缘起 法行 皆观 缘起 法 灭


” 。

常应第 一 空 行
‚ :
论 中对 众 生 清净的说 明 也是 诸 论 中较 为详 尽 的
‚ 、 、 、 、 、

亲近 四 念 处 修行 多学 得 戒 清净 心 清净 见 清净 授 记 度 疑 清净
、 、 。 ‚ ‚

知 见 道 非道 清净 趣 道知 见 清净 得知 见 清净 如 见 令 不 清净众 生 清净
‚ 。

令 垢 秽众 生 无 垢 秽 是 谓 众生 清净
‚ ‚ 。

以八 种清净 依 修行次第 解 释 修 四 念 处 能使二 种众 生得到的清 净利 益


‚

本 品 除 了详 释 念 处 相 关 名相 外 还 特 地 说 明 了四 念 处 的准 备阶 段 的修 行 内

:
容 其要 点为
‚ 。 ‚ 。 ‚

独 处 闲静 乐于 精 勤 不 乐诸 业 不 乐 非业 不 行 无 义语 不 乐无 义
.
‚ . ‚ . ‚ 。

语 不 行睡 眠 不 乐睡 眠 不 行 集语 不 乐 集语 不 行依 止 不 乐依 止

村 落 等 ) 不 乐 亲近 … … 独远 离
‚ . 、 ‚ ‚

不 行放 逸 不 乐放 逸 不 行 亲近 ( 众 人

离诸 欲 恶 … … 独 不放逸
‚ ‚ 。 ‚ ‚ 、 ‚

舍恶 远离 不 杂垢 秽 精进 念 知 修远 离
行… … 不 共 贪欲 懊‚
、 、 、 。 、 、 、 .

.
t 愚痴 烦恼 不 共 障碍 覆盖 系缚 恶行
‚ 。 。 . 、
一 、

独 处 闲静 亲近 随 坐 或 旷 野 空处 山 谷 崖窟 露 处草坐 处 在林数 家间
向 柔软 调 伏 清净 … …
‚ . . . .
‚ ‚ ‚

水侧 远 离聚 落 离欲 寂 静 修正 觉 灭恶 得
.


涅架
l
‚ .

0 P. 6 1 5 l
程8
。 ‚
、 。
. .

程8 . 6 I5 2
P R 6 15 3
‚ .

@ . 6 12 3
几8 P
④ ‚ 。
. .

. 6 12 2
P ~ 只6 12 3
几8
‚ 。

如 是 修行 是名 正 道

二 身 念处与 一 支道
身念 处 在 《中阿 含 经》 中 即 被称 为 一 乘道
‚ 。
“ ” ‚

本 论 在卷 15 道 品 第十 中
:
对 身念 处 所 下 定 义 为
‚ ‚ ‚

何 谓 身念 ? 身发 起 生 是名 身念 ; 思 惟 身生 是 名 身念 ; 身境 界 生
‚ ‚ 。

是名 身念 ; 依 身生 是 名 身念 ; 身分 别 生 是名 身念 处
、 、 ‚

即因 身 而 生 起 的 与身相关的 属 身之 范 围的 因思 惟 观 察身而 生 的 一 切 ( 法
‚ 。 、

门 ) 都 可 称为身念 处 这 是 原始及 部 派 佛教中对 身念 处 所 下 的最 为宽泛 灵活


的定 义
‚ ‚

本卷 中 论 主 依增 一 法 总括 各种 修 行 方法 为一 至 十 一 支 道 其 中一 支 道仅
这 与 《增 一 阿 含 经 》 之

“ ” 、

含 身念 处 一 种修行法 一法 品 中广列 六 随 念 不净
、 、 ‚ 。

观 数 息观 四不 坏净等 法 的做 法 大 为不 同 显 出论 主对 身念 处 的 青 睐有加

与 南 北 传 《阿 含 经 》 中描述 身念 处 修法 最 为详 尽 的 《中 阿 含 长 寿 王 品 念
。 。

身经 》 及 南 传 《大 念 住 经 》 相 比
‚ ‚

本 品在 内容 的丰 富性上 都 远远 过之 但论 中
又 无 一 不 以 《阿 含 经 》 为依准
‚ 。 ‚

所述 修 法 与上 述 二 经 的 主 要 差 异在 于 本论
如 《大念住 经 》 开 身念 处 为 6 门

: ‚

对 身念 处 的 开 合 不 同 1 知 息 出入观 2 行住
‚ ‚ ‚ ‚

坐 卧 四威仪 观 3 时 时 系念 观 ( 念 兹 在 兹 ) 4 不 净 观 5 地 水火风 四 界观 6 九
《念 身经 》 开 身念 处 为 18 门
。 ‚ 。
:
墟墓观 本 论则 开为 35 门 包括 思 惟身无 常 ;
、 、 ‚
;
苦恼 如箭 如痈 知 身 生 因缘 知 身灭 因缘 : 行住 坐 卧 如 实知 ; 知 息 出入 观 ;
不 净观 ; 九 孔 津漏 观 ; 身 空 虚观 ; 骨 骼相 互 支 撑观 ; 四 大观 ; 依 食 长 养 观 ; 行
‚ 、

业 集 聚观 ; 六 根 假 名 为 我 观 ; 我 非 我 所 有 我 所 非 我 有观 ; 我 见 为 本诸常 断

见 过 患 观 ; 观世 间 诸 苦 观 ; 病苦 观 ; 老 苦 观 ; 死 苦 及 尸 身残 灭 及 焚 尽观 等 从
《大念住 经 》 6 门
‚ ‚ 。 ‚

具 体 内容上 来看 本 品 都有 从 组 织 结构 上 来看 本论 似 乎
是 以 《念 身经 》 为 本 经 广 摄 《阿 含 》 中与 身念 处 相 关 的部 分 并 加 以整理
‚ 、


与 《念 身经 》 不 同之 处 在 于

:
说而 形 成 的
《念 身经 》 中依 修行 次 第摄种种 法 门

: ‚ ‚
a
取舍 不 同 其 中将 四禅 分 为 四 门
‚ 、
“ ”
四无量 心 合为 l 门 经 中还 涉及 了 以心 治 心 光 明心 的修 法 及 身 念 处 的 18
。 ‚ 、 ‚

种功德 等 本论中 四禅 四 无量 心 都 归入 四支道 中 以心 治心 等 未 列 入 身 念


‚ “ ” ‚ ‚

处的范 围 身念 处 功 德 总 括 为 一 句 一 支 向涅 架道 其 余 则全 为 具 体 的 修 法
在 (l 可含 》 中较 为少 见
、 ‚ 。

其 中观 身 中骨 骼相 互 支撑 依 赖等 在各种修法 的陈

述 中 也 看 不 出有 十 分 明显 的先 后 次 第
《念 身经 》 中 尸 体残 灭 ( 九 墟墓 观 ) 开 为 3 支

: ‚
b 开合不 同 本论开 为 1

与 《大 念住 经 》 相 比
‚ ‚ 、 。 ‚ 、

支 多 出弃 尸 焚烧 两 支 另外 不 净观 九孔不净等

也 有 开 合 上 的不 同
、 。 ‚ ‚
c
多义 理 上 的 思 辩 与偏 明修 法 的经 不 同 本 论 中介 绍 身念 处 时 常常与
在 《阿 含 》 中 这 一 部分 一 般 是 归于蕴
、 。 ‚ 、 、

对 身 的思惟 观 察密 切 结合 起 来 处
、 。
:
界 缘 起 等类 ( 相 应 ) 法 中 的 如第 13 身业 因缘 观 说
‚ ‚ 。 ‚ ‚

观 三 根 集业 一 一 贪根 集业 .t 根 集 业 痴 根 集业 若 贪作 业 贪共
‚ ‚ ‚ ‚ ‚ 。 ‚

贪绪 贪集 贪 因 贪缘 身 口 意是非 圣 业 是有漏 业 是 集业 非灭垢


。 、 ‚ 。 ‚ ‚ ‚

业 填.
t 愚痴 亦 复如 是 若 成 就此 业 父母具足 有漏 心 向 (中)
。 ‚ ‚ ‚ ‚
阴 欲 受生 彼 ( 中) 阴灭 处 母 胎 生初 识 有 色共 彼 识 四 大 所 造 色谓 色

由 意生 受 ‘ 想
、 、 ‚ . 、 、 、

思 触 谓名 如 是 名 色共 生共 起 彼 不 从 东方 南 西
、 ‚ ‚ ‚ ‚ ‚

北方 四 维上 下 来 不 从 父母 出 不从业 出 亦 非徐 处 出 因众 缘和 合
、 、 。

因集 因业 因 父母 出
‚ 。 、 、

此 身 的产 生 实在 是种 种 因缘 聚 会 的 结果 三 不善根 ( 贪 镇 痴 ) 所集 聚 的
有漏之业 是 因 父母 具 备 生 育 的条 件① 欲 心 ( 有 漏 心 ) 生起
、 ‚ 、 ‚

种种 染 污 中阴
。 ‚ 。 ‚

身 欲入 胎 是 受 生 的缘 识与名 色 和 合 是 身生的最 初状 态 仔细推 寻 身 的 生 因


‚ ‚ ‚ ‚

会发现 此 身 的 出生 即 不 是 虚 空 中生 也 不是父母 令 生 也 不单 是 业 的牵 引
。 ‚

也 不 是 以上 诸 缘之 外 别 有 一 个 能 生 者 虽 有众 缘 的聚 会 却无 一 个 能生 的主 体
。 ‚ 、 、
( 作者 ) 论 中为说 明此 点 另 举 凸 透 镜 ( 火珠 ) 日光 干 牛 粪和 合而 有 火 生
、 。

之 喻 来 说 明虽 有 生者 而 无 自体 无 自我 的义蕴
‚ :
论 中更 引 帝释 与 佛 的问答 说 明 了众 生生 死流转 的 根源

帝释复 问 : 众 生 不 知 何 法 ? 众生 不 觉何 法 ? 众 生 何 法 染贪 ? 众 生 何 法

系缚 ?
“ ‚ 。 ‚

世 尊答 : 众生 不 知 生 法 众生 不 觉灭 法 众生 身法 染贪 众生 爱法 系
. ‚ ‚ ‚ .

缚 帝释 宜 实谛听 知 因法 则能 离 慧者 能度 死 流 度 已 终 不 复还
‚ ‚
.

生死流 转 的根 本 是无 明 ( 不 知 生 命 的真 相 不知通 向涅 架 的 道路 对 自己 的 身


《增女 阿 含经 》 卷 13 的三 宝品 中 列举 了 不 能 受 孕 的 2 则称为具足 n ‚
‚ . ‚ .

1 P. 6 2. 3 一 P. 3 l
种情 形 反之 0 60
‚ 、 ‚ 。

体 及 异 性 之 身 爱恋 不 舍 更有三 界 五 欲 的系 缚 是 众 生走 向解 脱 的 束 缚 因
、 ‚ 。

此 如实知 身 观 身之 生 灭 因缘 是 获 得 解脱 的前 提
:
又 如 为 破 斥 人我 执 所作 的 论 述 为
‚ 。 ‚

人有 眼耳 鼻舌 身意 假 名 为人 眼 耳 鼻 舌 身意 非人 离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 、 、 ‚ 。 、 、

亦 非人 若如是 法 正生 正 成就 正出 假 名 为人 如 舍有 梁 椽 墙
‚ 。 ‚ 。 。 、

壁 假名 为舍 梁椽 墙壁 非舍 离 梁 椽 墙 壁 亦 非舍 若如是法 正生 正
假 名 为舍 … … 如 《象经 》 (
、 ‚ 、

成就 正出 象迹 喻 经 ) 所 说 : 比 丘 缘木 缘
、 、 ‚ ‚ 。 ‚ 、 、

竹 缘绳 索 缘泥 围绕虚 空 假 名 为舍 比丘 如 是缘骨 缘筋 缘血
、 ‚ ‚ 。 ‚ 、 、

肉 缘皮肤 围绕 虚 空 假 名 为我 以 如 是 方便 知此法无 常 有为 缘
‚ 、 、 、 。 ‚ 。 、 ‚
.

生 尽法 变法 离法 灭法 我 所 非我 有 我 非我 所 有 我所 我 皆
. ‚ 。 ‚ 。

无 有我 如 是 正 慧见 如是 不 放逸 勤念 正 智 寂 静行 依 贪妄 想 断 断己
。 正住
‚ 、 、 ‚ ‚ 。

内 正止 独处定 如 实人 念 忆 念 是 名 身念 处
‚ ‚ ‚ ‚

指 出众 缘 和 合 假 名 为人 我 不 能主 宰我 的 身体 ( 否 则 老病死 苦 人人
、 ‚ ‚ ‚ 、

都 可 得 以 自主 免除 ) 自我 也不是我 的 身体所有 所谓 我 不 过 是行 业 因缘
、 。 ‚ ‚ ‚

与我 爱 贪 镇痴 和 合 的妄想而 己 如是 正 观 时 若 妄想 断 心住正 定 即称 为

身念 处
‚ 。

论 中如 是 论 述之 处还 有 多 处 不一 一 列举 了
‚
“ ”
以上 是 本论 对 身念 处 所 作 论述 的概 要 道 品第十 在 涉 及 四 支 道之 四 念 处
‚ ‚ ‚ “ ”
时 没 有 作更进 一 步地 论述 大 约 是 四支道 中所 述 内容 与 念 处 品 第六 大
‚ ‚ 。

体 相近 译者 遵 从 中 国人 的阅 读 习 惯 就 全 部省略 了

第三 节 《舍 利 弗毗 昙 》 与部 派 佛 教各支 及 论 典 的 关 系

《舍 利 弗毗 昙 》 是 一 部渊 源 甚 古 的 论 书
‚ ‚

它 不仅 是 犊 子 一 系 的根 本论 典
吕微 先 生 在 《阿 毗 达 磨 泛 论 》 一 文 中
。 ‚

同 时与上 座 部 诸 部也 大 有关系 从三个


‚ :
方 面 探讨 了 该论 与 上 座 各 支 及 大众 部 的 关 系 其要 点 如 下

:
第一 部 派 佛教各支并 非 都有各 自的论 典 ( 阿 毗 达 磨 )
‚ ‚ ‚ ‚

如谓 每 派 各 有 阿 毗 达 磨 就 现 存 典籍观之 太形 不 足 反勘 事理 则
‘ ‚ ‚ ‚ ‚

各 派 间如 大 众 ( 原 文 作 乘 误 ) 部 等 本 不 认 佛 说有 不 了 义 经 经说既
‚ ‚ ‚ ‚

详 解 经 之 阿 毗 达磨无 关 轻 重 其 籍 自鲜 又 正 量 等部 晚 出 即 共有 一 种
当 指 《舍 利 弗毗 昙 }
‚ ‚ 。

阿 毗 达磨 ( 依 文 意 ) 少分 异解 而 大 体 无 所 改 作 以
‚ 。

是 小 乘派 别 虽 繁 而 阿 毗 达 磨 种 类 当 寥寥可 数
、 。

第二 部 派 阿 毗达磨种 类 只 有 几 大类
这个 观 点是 依 《大 智度 论 》 卷 2 关 于 解 佛语之 籍有 四类 的 说法 做 出 的 推论

‚
吕微 认 为
《智论 》 诊 理 繁 广
‚ . ‚

大 小 乘最 初 之 交 涉历 历 可 见 论 第二 卷 谓 解佛

身谓 《发智论 》 义 谓 《大 毗婆 沙 》 二 为 六
. ‚ .

语之 籍 有 四 : 一 为 身义 毗 昙
谓 《品 类 》 等六 论 三 为 《舍 利 弗毗 昙 》 传 是 舍 利 弗所
. ‚ 。 ‚

分毗昙 即 六足
。 ‚ 。 。

作 四 为 蝠 勒 ( 原 作 昆勒 误 ) 传 是佛 时 大 逛 拚 延 所 作
为一 类 : 《舍
‚ ‚ : ‚

这 四类 概括 而 言 只有三类 身义 及六 分 毗昙是 有 部 所传
利 弗 毗 昙 》 为 第 二 类 ; 蝠 勒 为 第二 类

、 、 ‚ 、 。

第三 从结 构 内容 上 来看 与犊 子 法 藏及分别论 者 关 系密 切
引道 安法 师 《八 健 度论 》序 云 佛 以身子五 法 ( 指 《舍利 弗 毗昙 )
‚ ‚

吕文 中

并 引 吉藏 《三 论 玄 义 》 的相关 说法 皆视 《舍 利弗毗 昙 》
‚ ‚ “
为大 阿 毗 昙 也 认为
《四分 律》卷 5
” 。 ‚
.

:
与有 部 本论 地位 相 当 从结构 上 说 4 认为 第 一 次 结集 毗 昙为
释 律 的 《毗尼母经 》 亦 云
、 、 、 、 。 :
有难 ( 问 ) 无难 系相 应 作 处五分 毗 昙 为有
此 均 与 《舍利弗毗 昙 》 之 品 目 ( 问
、 、 、 、 ‚ 、 、

问 无问 摄 相应 处 所五 类 非问
《四 分律 》 是法 藏部 ( 一 说法 上 部 ) 所传
、 。 ‚

摄相 应 绪分 ) 大同 则知 法 藏部亦
。 ‚

宗此 论 加上 犊子 及 正 量 等 四 部及 婆沙 时期 的分别论者 则 同宗此 论 者 实在相


所 余各部殆 皆用 《舍 利 弗 毗昙 》

“ ‚ ‚

当多 由此 言之 除有部 另有 一 类毗昙而外
印顺法师 的 《说 一 切 有 部为 主 的论 书 与论 师之研究 》 第 2 章 第
:
2 节说
从 《舍 利 弗阿 毗 昙 论 》 的 < 界 品 》 读 《品 类 足 论 》 的 < 辫 摄 等 品 》;
‚

以 ( 辫 摄等 品 》的 二 法 门 ( 一 O 三 读 < 法 集品 》
‚ ‚ ‚

龙树 传 一 O 二 ) 三 法 门
‚ .

的 论母 可见 上 座 部 各 派 阿 毗 达 磨 的一 脉相通
此 说 与 吕微 在 《阿毗达磨泛 论》 中得 出 的结论是 相 当接 近 的
:

( 南传 上 座 部 七论 ) 在 昔 以 为 仅 有名 目相 似 而 内容 无 涉 近年 屡 经 学
举要 言 之 则 南方 七 论 中较 古 之 《分 别 论 》
‚ . ‚

者 考证 知 其 间脉 络 仍 相 贯通
组 织 形 式 即 与 《舍 利 弗毗 昙 》 大 同 更 以 《舍 利
‚ ‚ 。

等 解释 法 相 章 门 亦 合

《说 一 切 有 部 的论书 与 论 典研 究》 第 7
‚ ‚ ‚ 。

印顺 著 页 台湾 正 闻 出版社 19 9
2 年 10 月 7 版
弗毗 昙 》 与 六 分毗 昙 相 较 因知 《舍 利 弗毗 昙 》 实为 南 北
‚ ‚

又 有一 分相 似
。 ‚ ‚

阿 毗 达 磨 关合 之枢机 必 其结 构 最 古 而 后 两 方 阿 毗 达磨 因 以 改 造 乃各
。 ‚

呈 异观 今 细 勘之 其 间 固有相 贯 者矣 !
第五 章 龙 树 之 前 的大乘佛 教思 想

‚ ‚

长 期 以来 学 术 界 多从 大 众 部 与 大乘 佛 教 的 亲 合性 出 发 认 为 大 乘 佛教 是
‚ ‚

由大 众 部 发 展 出 来 的 但从现 有 材 料 来看 大 乘 的源 渊实可 上 溯 释 迎 佛在世 之


‚ ‚ ‚ ‚

时 只 是 由于 时 代 悬远 相 关 资料 的欠缺 致使 菩 萨 的踪 迹 微邀 难 寻 加上 中
“ ‚ ” “ ”
国祖 师 所说 的 正化声闻 旁化菩 萨 及 小 (乘) 显大 (乘 ) 隐 这 样一 种
‚ 。

发展 方 式 的 存 在 使 大 乘 思 想 在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内成 为部 派 佛 教 中的伏 流 尽管
在 部 派 佛 教 中也有 承 认菩萨 乘 的 如法 藏 部 在三 藏之外 别 有 《菩 萨 藏 》 根 本 大
‚ ‚

众 部 的 佛传 《大 事 》 中有菩萨 十地 的解说
‚ 、

但 由于 语 言障 碍 资料 欠缺 及 时 间
‚ 。

仓 促等 因素 上述 资料无 法 成 为 本 章 探 讨 的 内容 本章 的 内容 皆依 笔 者 所 接 触
‚ ‚ 。

的 有 限 的汉 文 资 料 而 展 开 疏漏 与偏颇之 处 还 请谅解

第一 节 《阿 含 经 》 中 的 大 乘 思 想与实 践

作 为 大 小 乘 共依 的经 典 《阿 含 经 》中实蕴含 着 十分丰 富 的大乘 思 想 后世


‚ ‚

、 、 、 、 、 、

认 为纯属 大 乘 所 有 的 思 想 如 法 身 真如 法性 法空 第一 义 空 六 波 罗 蜜道
四摄 法 等在 《阿 含 经 》 中 皆有所 表 现
。 ‚

至 于 贯 穿整 个 佛 法 的菩 萨 道 从初发菩
在 《阿 含 经 》 中都有 完整 的表述
‚ ‚ 、 ‚ 。

提心 行菩 萨 道 直 到授 记 证 得无 上 菩提
‚ ‚ ‚ 。

其 中与菩 萨道相 关 的部 分 笔 者 此 前 曾有文 章述 及 参 见 本章 附论 此 处 从略

一 法身
ka“ y 在 《阿 含 经 》 中所 指 有 多 重 含
‚ 一 ‚ 一 ‚
a
法身 巴 dh a 勺a
k 梵d
h a
a
~ ~
在 四部 《阿 含 经 》 中随 处 可 见
‚ ‚ ‚

义 最 为 常 见 的是 五 分法 身 指 佛和 阿 罗汉 自
。 ‚ 一 一 ‚ 、
a pa 一
身所 具 的 五 种 功 德 五 分 法 身 梵 s
a
m
a as
am n a s
c n dh
k a a 又 作 无漏 五 蕴
‚ ‚ ‚ 、 、

无等等 五蕴 此 中法 指清净 正 法 身是 聚 集 之 义 此 五 分 法 身 包括 戒蕴 定蕴
《增壹 阿 含 经 》 卷 二 十九 说
、 、 ‚ :
慧蕴 解 脱蕴 解脱 知见 蕴
、 、 、 、 。

己 身戒成就 三 昧成 就 智 慧成 就 解脱 成 就 解脱 见 慧 成就 复能
‚

。 。

教 人 成此 五 分 法 身 身能 教 化 复 能教人 使行 其 法
《阿 含
‚ ‚

此 中戒蕴指 佛 和 阿 罗 汉 所具 的无 漏 身语 业 定蕴指 无 学 ( 指 佛 与 阿 罗汉
经 》 中佛 与 阿 罗 汉 都 己 解脱烦恼 达到无 为 境 界
‚ 、 、

故名 无 学 ) 所入 的 空 无相
‚ ‚

无 愿 ( 无 作 ) 三昧 慧 蕴指与 无 学清 净智 慧 相 应 的 正 见 与 智 慧 解 脱蕴指 与 己
、 ‚

得尽 智 无 生 智 的无 学 正 见相 应 的胜 解 心 所 ( 有 部认 为此 尚属 有 为 解脱 ) 解 脱
‚

知 见 蕴 指无 学 所 具 的尽 智与无 生 智 ( 此 二 智 为 解脱 者 所 独有 最 能审知是否 已
‚ 。 ‚ ‚ ‚

得解 脱 故依 此立 解脱 知 见 蕴 ) 此 五 分 法 身次第 井然 由戒 生 定 由定 生 慧
‚ 。 、 、 ‚

由慧 而 ( 趋 ) 解 脱 由解脱而 有解脱 知 见 此 中戒 定 慧三 者 就 因 而 受 名
、 ‚ ‚

解 脱 解 脱 知见 二 者 由果 而 得 名 而 佛 与 阿 罗汉 皆察此 五 法 而 得 成 就 无 漏 之 身

‚ 。

故名 法 身 此法 身是 佛 与阿罗 汉 共有 的
‚

法 身 的第 二 重含 义 是指佛 历经 劫数 修 菩 萨道所证 的 清 净之法 此 法身 多 与


如 《别译 杂 阿 含 经 》 卷 1 0 犊 子梵 志 所 说
‚ :
色 身相 对
‚ ‚ ‚

譬如 去 补城 邑聚 落 不 远 平 博之 处 有婆 罗林 是 要 罗林 已 百 千 年 枝
‚ . ‚

叶悉堕 唯 贞实在 汝 今瞿 昙 亦 复如 是 : 已 断 一 切 烦 恼 结 缚 四倒邪 惑皆


‚

-
.

悉灭尽 唯有 坚 固真法 身在
、 、 、

此 法 身 即 是 己 断 一 切 烦恼 结 使 无 明 习 气 而 证 得 的清 净 坚固 离诸颠倒虚妄
《杂 阿 含经 》 卷 2

“ ‚ ”
的真 实法性 之 身 3 也说 如来 之 体身 法 身性 清 净 @o
在 《阿 含 经 》 中也称空寂 无相之 身为真法 身 如 《增壹 阿 含 经 》 卷 28 须 菩
‚

‚ “ 、 、 、 、 、 、

提观如 来 之 身 何 者 是世 尊 ? 为是 眼 耳 鼻 口 身 意 乎 ? 往 见 者 复是 地
、 、
” “ 、 、 、 ‚ ‚ 、

水 火 风种 乎 ? 此 中无 我 无命 无人 无造 作 亦无 形 容 有教 有授
” 。 ‚ ‚ “
者 须 菩 提 在起 念礼 佛的一 念 之 中 体察 到所观 之佛的 色身及 能观 之 自己 一
‚ 、
” ‚ ‚
切 诸 法 皆悉 空寂 无造 无作 从 而 悟 入 诸法空 寂 平 等 之 性 得 以领 悟 礼 佛 的
“ ” ⑥

:
真谛 我 今 归 命真 法之聚 ( 真法 身 )
‚

这 种视 空寂 无相之 身为 佛 的真 法 身 的观 念 在后 来 的大乘佛 教 中得到 充分


‚ ‚ 、 、 ‚

地 强 调 与 发挥 成为般若 空观 的核 心 并与真 如 法性 清 净法界 的 思 想 汇 合


此 中 以 《大 乘 起 信 论 》 表述 得 尤

成为 诸佛三 身 五 智 及 一切 功 德 法 的所依 之 体

‚ . .

0 P. 7 l l 2 ~ R 7 l l 3


参 见 《大毗婆 沙 论 》 卷 3
‚ ‚
.

几7 2 1.
1 7
P
。 ‚ ‚
.

几 P. 4 4 5 3
④ ‚ .
.

几 P. 16 8 2
。 ‚ 。
. .

P. 7 0 7 3 ~ . 708 I
P

:
为简 明
‚ ‚ ‚ ‚

除灭 无 明 见 本 法 身 自然 而 有 不 思 议 业 种种之用 即 与 真如 等 遍
‚ ‚ ‚

一切 处 又 亦 无有 用 相 可得 何 以 故 ? 谓 诸佛 如 来唯是 法 身智相 之 身 第
‚ ‚ ‚ ‚ 。

一 义谛 无 有世 谛 境 界 离于 施 作 但 随众 生 见 闻得 益 故说 为 用

、 、

二 缘 起 与真 如 法空
法 空观念在 《阿 含 经 》 中也 有 显 露 如 《杂 阿 含 经 》 卷 12 云
、 ‚ :
真如
… 乃 至 缘生 有 老 死
、 。 .
‚ ‚ ‚
.

云 何缘 生 法 ? 谓 无 明 行 若 佛 出世 若 未 出世
‚ 。 ‚ ‚ ‚ ‚

此 法 常住 法住 法界 彼 如 来 自觉知 成 等正 觉 为 人 演说 开 示显发
、 、 ‚ 、 、 。 ‚ 、 、 、

谓 : 缘 生 故有老 病 死 忧 悲 恼苦 此 等诸 法 法住 法空 法如
. ‚ ‚ 、 ‚ 。 ‚
法尔 法 不 离如 法 不 异如 审谛 真实 不 颠倒 如 是 随 顺 缘起 是名
.

缘生 法
“ ” 、
“ ” 、
” “ ” ‚ ‚

此中 法如 法 不 离如 法 不异 如 之 如 字 依 吕微先 生之 说 原文 为
“ ” ‚ ’ ‘ ’ ‚ ‘ ’ ‚

哆他 多 ( ta
th t
a 扩 ) 们 哆他 为真实 : 多 为 性 与 舜 若多 ( 梵 语 s
/urt ny t
a 扩
‚ ‚ ‘ ’ 。 ‚
su n 尸 at
巴利 语 n~ 犷 ) 之 为空性 是 一 样 结构 故 正 译 应 为 真 实性 由 字源 说
如是 性 ”
‘ ’ ‘ ’ ‚ ‘ ‚。

哆他 从 如是 ( 哆他 引 ) 引 申而 成 故亦 可 翻 成 也 就 是 说此
只 不 过求 那 跋 陀 罗在 译 《杂
“ ” ‚ “ ” 、
“ ” ‚

处 的 如 字 就是后 来所 说 的 真如 真 如性
阿 含经 》 时 以 勘 对 巴 利文 本 《相应 部 》 ( 巴 利文 五 部 中之 《相 应
“ ” 。

如 译之
部 》 即 《杂含 经 》) ⑧
‚ ‘ ’ ‘ ’ 。 ”
法如 为 法 如性
“ 、 、 、 ‚ ‚ ‚ ‚

吕徽先 生还 认 为 法住 法空 法如 法尔 法 不 离如 法 不 异如 审谛
‚ ” “ ” ‚ ‚

真实 不 颠倒 等 词 语 皆是 解 释 如 字 的 文 中所 说 的法
‚ ‚ . ‚

乃 指 缘起 而 言 即 此 缘起 法 为如 性 谓 其 常然 之相 也 有佛 无 佛 都
‚ ‚ 。 ‚ ‚

无改变 此 即 如性 亦 即 离缘起便 无 真如 故 如 是缘起相 即 法 之 实相也


‚ 、 、 、 、 ‚

由 此 法 非指 一 般 法 缘起 而 外 亦 指 谛 食 蕴 处 界 等归 类之 法 此等
‚ 。 ‚ 。

法 实相 皆称 真 如 是 种 解 释 乃 佛 法 中之 首段 小 乘对佛 说 至 极之解 也
“ ” ‚ ‚

吕激 先 生 对此 如 字 的解释 实至 深 妙 独 到之 境 界 但亦 有 失察之 处 如
《阿 含
“ ” “ ” 、
“ ” ‚ ‚

视此 如 仅 以法 相 为 如 只 形 容彼 法 永 久如是 之相 耳 实 际上

‚ 、 。
0 P 57 9
3T 2 2
。 ‚
.
0

几 . 84 2
P
吕微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 第
一 ‚ .
咖 4 10 4
1 1 页 上 海 人 民 出版社 19 7 9 年 10 月 第 l 版
。 1

同上 第 41 页
经 》 中所 说之缘 起 法
‚ ‚

实涵 摄 世 出世 间 一 切 法 十 二 因 缘 之 流 转 门摄 尽 三 界 六
‚ ‚

道 一 切 众 生 的生死 轮 回 无 明 灭 则 行 灭 之 还 灭 门则摄 尽 出世 间 一 切 善 法 而以
《杂 阿 含 经 》 卷 十 二 佛称 十 二 因 缘 为

“ ” ‚

涅 梁 为 归宿 古仙 人 道 是诸 佛成 等 正
觉 的共 由 之 路 《长 阿 含 经 》卷 。‚
‚ : “ ‚ ‚ ”
l 说 十 二 缘 甚深 难 见难 识 知 唯 佛 能 善 觉

《阿 含 经 》 更 是 处 处 将 缘 起 法 与 甚 深 难 见 之
” 。

可 见此 如 字 并 非仅 以法 相 为如
:
涅 架相 关 联
‚ ‚ 、 ‚ 、 、 、

此 甚深 处 所谓 缘 起 倍 复甚深 难见 所谓 一 切 取 离 爱尽 无欲


寂灭 涅架
‚

此 中不 仅将 还 灭之 根 本 归 于涅 梁 而 且 通过 缘 起 法 将 轮 回与涅 架之 不 离 ( 法
、 、 、

不 离如 ) 不异 ( 法 不 异如 ) 本来 寂静 ( 法住 ) 空无 自性 ( 法 空 ) 之 义 都 关 联
‚ ‚
“ ” ‚ “ ”
了起 来 而 此 种种 之 义 皆是 如 的本有之义 可 见此 如 实 已 途 表 了甚
‚ 。

深法性 而且 此 甚 深 法 性 是 与诸 法 空性直 接 相关 的
缘 起 法所 蕴含 的法 空 的 思 想 除 了 在该 经 中得到 表 述外 《杂 阿 含经 》中 的 《大
‚

空法 经 》 《第 一 义 空法 经 》 及 《增壹 阿 含 经 》 中 的 《第 一 最 空 法 经 》 《长 阿 含
、 、

经 》 中 的 《梵 动 经 》 也有 与此 相 关 的 内容 如 《增 壹 阿
‚ 。

并可 对 本 经 加 以补 充
含 经 》 卷 30 说
.

‚ 。 ‚

彼 云 何 为 名 第一 最 空之 法 ? 若 眼 起 时则起 亦 不 见 来处 灭 时则 灭
。 、 。 、 “ ‚
亦 不见灭处 除假 号 法 因缘 法 云 何假 号 因缘 ? 所谓 : 是有 则 有 此
” ‚ 。

生 则生 一 一 无 明 缘行 行缘 识
‚ 、 、 ‚

当 眼 识 生起 的时 候 ( 无 明 颠倒 之 心 心 身之活 动 ) 即 随之 而 生 也 看 不 到 ( 无
、 ‚ ‚ ‚

明 行 ) 产 生 的地 方 眼识 念 念谢 灭 之 时 此 ( 无 明 与行 ) 随 之 消 失 也不知
。 ‚ 、 、 、 、 、 、

消 失到哪 里 了 在 这 眼 识 的 念念 生 灭 之 中 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处 触
、 、 、 、 、 ‚ 、

受 爱 取 有 生 老死十 二 支 也随之 念 念 生 灭 这 中 间 并无 实 在 的 常存
、 、 。

的我 众生 物 质或 神
‚ ‚ 。 ‚ ‚

如是 眼 不 实而 生 生 已尽灭 有业 报 而 无 作者 此 阴 灭 已 异 阴相 续


除 俗数 法
‚ ‚ 、

一切法不过是因缘而生 因缘 而 灭 而 诸 法 的 生 灭 之 中 也 并 无 实在 的 自主 之

。 ‚ 。
.

T I R 8 1
。 ‚ .
.

孔 . 83 3
P
‚ 。
@ . 7 13
P . 3

‚ .

0 . 92 3
P

《第 一 义空 经 》 认 为缘起之十 二 支不
‚ “ ” ‚

物 所 有 的只 是 假号 ( 假 名 ) 的生 灭
“ ” ‚ ‚ 。

过是 俗数法 ( 世 间 妄 执 为 真 实 的法 ) 而 已 俱 是空 名 而 无有 实
‚ ‚

除 了从缘 起 故 空 的角度解释 法 空 经 中还 时时从无 常角 度 来 阐释 法 空 如


《杂 阿含经 》 卷 1 云
:

‚ 、 ‚ ‚

比丘 诸行 ( 指 一 切 有 为 法 ) 如 幻 如炎 刹 那 时 顷 尽朽 不 实来 实
. ‚ ‚ ‚ 、 、 ‚ 、 、 、

去 是故 比丘 扑 空 诸行 当知 当喜 当念 空 诸行 常 恒 住 不

、 、 。

变 易法 空 无我 我所


‚ “
另外 在 大乘经 典 中常 被 引用 作 为 诸 法 性 空 的圣 言量之法 句 观 色如


在 《阿 含 经 》
‚ ‚ ‚ ‚ ”
聚 沫 受 如水 上 泡 想如 春 时焰 诸行如芭蕉 诸 识法 如 幻
中也 多次 出现 如 《杂 阿 含 经 》 卷 10 第 65 经 该经 的别 出经 《佛 说 水沫 所
‚ ‚
2 @

漂 经 》 及 《增 壹 阿 含 经 》 卷 2
7 尊 者 多誉奢所 说褐③ 中 皆有 明 文

此 法褐在南传
《相 应 部 》 的 《键度篇 蕴 相 应 中》 第 9
. 。

5 经 也有记 载
龙树 菩 萨在 《大 智 度 论 》 卷 13 中对 《阿 含 经 》 中的法 空 思 想进行 了概括和
‚ :
总结 现全 文 引用 如 下
声 闻 法 中法 空为 大 空 如 《杂阿含 大 空 经 》 说 生 因缘 老 死
‚ ‚ · ‚
大 空者
‚ ‚ 。 ‚ 。 ‚

若 有人 言 : 是 老 死 是人 老 死 二 俱邪 见 是人 老 死 则 众生 空 是老死
.

是法 空
‚ ‚ ‚

或 有 利 根 梵 志 求 诸 法 实相 不厌老 病 死 著种种法 相 为是 ( 人 ) 故 说法
空 所 谓 先 尼 梵 志 不 说五 众 即是 实 亦 不 说离 五 众 是 实⑥ ; 复有 强 论 梵 志 佛答
。 ‚ ‚ :

及 《杂 阿 含 》
“ 、 ‚ ‚ 。 ” @
我 法 中不 受有 无 汝 何所 论 有无 ? 是 戏 论法 结使 生 处
中 《大 空经 》 说 二 种 空 众 生空 ( 罗 陀经 》 中说
: 、
“ 、

法空 ; 色众 ( 色 蕴 ) 破裂
。;
《筏 喻 经 》 中说 ⑧;
《波 罗 延 经 》
‚ ” “ ‚ ” 、

分 散 令 无 所有 法 尚应 舍 何况 非 法
《利 众 经 》 中说
“ ‚ ‚ 。

:
智者龄一 切 法不 受 不 著 若 受著法 则 生戏 论 若无所依

‚
.
0
0 . 72 3
P

② ‚ .
0

2
T P. 6 9 1
。 ‚ .

.
P 0
7 13
.

④ ‚ .

2
T 5 . 288 l)
P
‚ . .


参见 T Z P 3 2 l
参 见 《别 译 杂阿含 经 》 卷
‚ ‚
咖 6 1 P. 引 9
第 12 经 几
② ‚ 。
. .

TZ P 40 1
⑧ ‚ 。
.

T I P 764 3
‚ 。 ‚ ” ①。

止 则无 所 论 诸 得道 圣 人 赞 诸 法 无取 无舍 若无 取 舍 能离 一 切 诸 见 如

是 等 三 藏 中处 处 说 法 空
龙树 菩萨 也 解 释 了 《阿 含 经 》 中不 多 说法 空 的 原 因
:

“ ‚ 、 、 、
:
问曰 若 一 切 法 空 是 真 实者 佛 三 藏 中何 以 多说 无 常 苦 空 无
为 汝 说 法 名 为 《第一 义 空 》
‘ 。

我 法 ? 如 经 说 : 佛 告诸 比 丘 : 何 等 是 第一
‚ 。 ‚ ‚ 。 、

义 空 ? 眼生 无 所 从 来 灭 亦无 所去 但有 业 有 业 果报 作者 不 可得 耳
、 、 、 。 ’ ‘ ‚ ’ ‚

鼻 舌 身 意 亦 复如 是 是 中若 说 生 无 所 从来 灭 亦 无所去 是常
‚ 。

常法 不 可 得故 无 常 但 有 业 及 业 果 报 而 作 者 不 可 得 是 为 声 闻 法 中第一 义
‚ ”

空 云 何 言一 切 法 空?
“ ‚ ‚ ‚

答曰 : 我是 一 切 诸 烦 恼 根 本 先 著五 众 为 我 然 梭 著外 物 为 我 所
‚ 。 ‘ ’

我 所 缚故 而 生 贪惠 贪 恙 因缘 故起诸 业 如 佛说 无 作者 则 破 一切 法 中
‚ ‘ ’ ‚ ‚

我 若说 眼 无 所 从 来灭 亦 无 所去 则说 眼无 常 若 无 常即 是苦 苦即是
、 ‚ 、 ‚ ‚

非我 我 所 我 我 所 无 故 补 一 切 法 中心 无 所 著 心 无 所 著故 则 不 生 结 使
。 ‚ 。

不 生 结 使何 用 说 空 以 是 故 三 藏 中多说 无 常苦 空无 我 不 多说 一 切 法 空
‚ ‚ 。

复次 众 生 虽 闻 佛说 无 常苦 空 无 我 而 戏论诸 法 为 是 人 故 说诸 法 空 若无
‚ . ”
我亦无我所 若 无 我无 我 所是 即入 空 义
: “ ‚ 。

问曰 佛何 以 说 有 业 有 果 报 ? 若 有 业 有 果 报 是则不 空
“ ‚ 。 ‚

答曰 : 佛说 法 有二种 : 一 者 无 我 一 者无 法 为 著 见 神有 常者故
‚ 、 。 ‚

为说 无 作 者 ; 为著 断 灭 见 者故 为 说有 业 有 业 果报 若人 闻说 无 作 者
‚ 、 。 ‚

转 堕 断 灭见 中 为 说有 业 有 业 果报 此五 众 能起 业 而 不 至 援世 此五 众
‚ . ‚ ‚
因缘 生 五 众 受 业 果 报相 续 故 说 受 业 果 报 如母 子 身虽 异 而 因 缘相 续 故
. ‚ ‚

如 母服 药儿 病 得 差 如 是 今世 援世 五 众 虽 异 而 罪福 业 因 缘相 续 故 从今
‚ 。

世 五 众 因缘 受援世 五 众 果 报
‚ ‚ ‚ 、 、 、 ‚

复次 有人 求诸 法 相 著一 法 若有 若无 若常 若 无 常等 以著
‚ ‚ ‚ 。 ‚ 。

法故 自法 生 爱 他 法 生 .t 而 起恶 业 为 是 人故 说诸 法 空 诸法 空则
‚ ‚ 。

无有法 所 以 者何 ? 所 可 爱法 能生 结 使 能 生 结 使 则 是 无 明 因缘 若生无
‚ ” 。

明 云 何 是 实? 是 为 法 空


可 参见 郭 良鉴 译 《经集 》 第五 品 《彼岸 道 品 》 之 第 五 章 及 第 七章
‚ ‚

中 国 社会 科 学 出 版 社 19 9
0 年 1 版

l 刷
。 ‚ 。
. .

R 294 3 ~
几5 R 295 2
‚ 、 、 、 、 ‚

声 闻畏 恶 生 死 闻 众 生 空及 四 真谛 无常 苦 空 无我 不 戏论 诸
. ‚ ‚ 。 ‚

法 如 围 中有鹿 既 被 毒箭 一 向 求脱 更无 他 念 辟 支佛 虽 厌 老 病 死 犹
‚ . ‚ ‚

能 少观 甚深 因缘 亦 能 少度 众生 譬如 犀 在 围 中 虽 被 毒箭 犹 能顾 恋其
. ‚ ‚ ‚ ‚

子 菩 萨虽 厌 老 病 死 能观诸 法 实相 究尽 深入 十 二 因缘 通达法 空 入
. ‚ ‚ ‚ ‚

无 量法性 譬如 白 香 象王 在猎 围 中 虽 被 箭射 顾 视猎 者 心无所畏 及
‚ . 。

将 营从 安 步而 去 以 是故 三 藏 中不 多说 法 空

第二 节 大众 部 的大 乘思 想

‚ ‚

在 部 派佛 教 之两 系 中 一 般 认 为 大众 部 与大乘 相近之 处 为 多 或 有 认 为大
所 可 依据 者 仅有 《摩 诃 僧 抵
。 ‚

乘 即 从 大众发 展 而成者 但 该 部 的相 关资料 缺 乏


律 》 《异 部 宗 轮论 》 《大 乘 玄 论 》 及 南 传 《论 事 》 中一 点材料 而 己
、 、 。

《异 部 宗 轮论 》 对 大众 部 的观 点解释 得 比较 详细
‚ ‚

其 中关 于 佛 的观 点 共
‚ 、 、 、 、 、

16 条 涉 及 佛 的 体性 智力 寿量 色身 说法 的 内容 和 方 式 度 生 的意 愿等
:
方面
、 、 、 。

大 众部 一 说部 说 出世 部 鸡]乳部本 宗 同 义 者 : 诸 佛世 尊 皆是 出世
。 。 。

一 切 如 来无 有 漏 法 诸 如 来语 皆转 法 轮 佛 所 说 经 皆是 了 义 佛 以 一 音说
。 。 。 。

一切 法 世 尊所 说 无 不 如 义 如 来 色身实无 边 际 如 来威 力 亦 无 边 际 诸
. 。 。

佛 寿量 亦无 边 际 佛化 有情令 生 净信 无 厌 足 心 佛无 睡梦 如 来答 问 不 待
。 。 。 。 .

思惟 佛 一切 时 不 说 名 等 常在定 故 然 诸有 情 谓 说名 等欢 喜 踊 跃 一
. 。

刹 那 心 了 一切 法 一刹那 心 相 应 般 若知 一 切 法 诸 佛 世 尊尽 智无 生 智 恒 常
。 。

随转 乃 至般 涅梁
、 、 、 。

说假 部 制多 山部 西 山住 部 北 山 住 部 也 持 同说
‚ : “ 。

关 于 佛 的体 性 大众 部 本 宗及 各 支 派 认 为 诸佛世 尊 皆是 出世 一 切 如来

” ‚ ‚

无有漏 法 认 为佛 的 一 切 皆 与 世 间 有 漏 众 生不 同 没有 与烦恼相应之 法 并且
“ ” o

佛无睡梦
《论事 》 说
‚ “ ” ‚

佛 的 色 身 ( 物 质 性 的 身体 ) 大众 部 认 为 实无 边 际 佛遍 在
( 一 切 处 ) ” 《南传 小 乘 部执 》 P 1 6 “ ” ‚ “
5 认为 如来威力 亦无边 际 诸佛寿 量 亦 无

① ‚ 。
. .

T 25 只2 9 5 2 ~ . 29 5 3
P
此 说 可 与 《大 智度 论 》 中的法 性 身 作 一 比 较
” 。
:
边际
‚ ‚ 。

复次 佛有二 种 身: 一 者 法 性 身 二 者 父 母 生 身 是 法 性 身满 十 方 虚
‚ ‚ ‚ ‚ 。

空无 量 无 边 色像 端 正 相好 庄 严 无 量光 明 无 量音 声 听法 众亦 满虚
‚ . 、 、

空 (此 众 亦 是 法 性 身 非生 死 人 所 得 见 也 ) 常 出种 种 身 种种名 号 种种
‚ ‚ ‚ 。 ‚

生处 种种 方 便度 众 生 常度 一切 无 须 臾息时 如 是 法 性 身佛 能度十


方 世界 众 生
《大 智 度论 》 明言佛 的法性 身 ( 近 于 报 身 ) 有 种 种 相 好 光 明
‚ ‚

不 同之 处 是
‚ ‚ ‚

能 出种种 身 以 种种 方便 度 化 众 生 但 此 法 性 身 不 仅凡 夫看 不 到 声 闻弟 子 也
《大 智度 论 》 又 说 可 见 佛 法 性 身 的 四 种人 中有 阿 罗汉
。 ‚ ‚

不能 见 到 不过 但也 是

以信解 大 乘 为 前提 的
‚ ‚ ‚

相近之 处在 于 皆认 为此 身遍 一 切处 寿 量无尽 威 力无 尽 度化众 生 的愿


‚ ‚ ‚

力 没 有 穷尽 能令 众 生 产 生 无 尽 的净 信 之 心 能 以一 音 出 无量 声说 一 切 法 所

说之 法 圆满 正 确 ( 无 不 如义 )
《大毗 婆 沙论 》 卷 6 7 说
‚ ‚ :
关 于 佛 以一 音 说 一 切 法 的 说 法 有 部 也有 记 载
‚ ‚ ‚ ‚

佛 以梵音演 说 法 有 情 闻后 皆谓佛 独为 己 以 自国之 音 而 说 听 闻之 后 即得


‚
“ ‚ ” ②
。 。

领 悟 但 在 有 部 理 论 中此 说 又 有 种种 难 通之处 遂 答 不 必 须 通 非三藏 故
《法 华 部 》 《华
‚ 。 ‚ 、

由此 可 推 知 大众 部三 藏 而 外 别 有 经 典依据 从现 存 经 典 来 看
严 部 》 《宝积 部 》 《涅 架 部 》 《大 集 部 》 《经 集 部 》 皆有 与之相 关 的经 典
、 、 、 、 ‚


达 十 几 种 其 中广 为 人 知 的有 《华 严经 》 《维摩洁 经 》 《大 宝积 经 》《无量 寿 经 》
‚ 、 、 、

《宝 云 经 》 等
‚ 。

不 知 大 众 部所 说 以何 为据
“ ” ‚ “ ”
另外 大众 部 认 为 佛 一刹那 心 了一切 法 一 刹 那 心 相 应般 若 知 一 切 法
的看 法 与 《般 若经 》 等 大 乘
“ 、 ‚ ”
.

及 诸 佛世 尊 尽 智 无 生 智恒 常 随 转 乃至涅架

经 典也是 一 致 的
《摩 诃 僧 抵 律 》 卷 3 “ ” ‚

2 说 大众 部 受 持佛所 说之 八 万法 藏 似 乎 传承 的 经
《佛光 大辞 典 》“ 大众 部
‚ ” “ 、 、

典 不止 于 一 般 的小 乘三藏 条说 亦包 括 华严 涅架
、 、 、 。 ‚ 、 、

胜霓 维摩 金光 明 般 若 等诸 大 乘 经 于 三 藏之 中 以经 律 二 藏 为 随机
、 ‚ ‚ 、 、

随方 随时而 说 故特 重论 藏 以精研 正 智 穷 究深 旨为疾 断 烦 恼 速证 菩提


” ‚ ‚ 。

之要法 因 为 资料 不足 不 详所 出何 据

‚ 。
. .

1 花5 . 12 1 3
P ~ . 12 2 1
P
‚
. .
.
1 飞7 . 4 10 l
P ~ P. 4 1 0 3
‚ ‚ ‚

此外 小乘诸部 中 一 说部 有 关 诸 法 如 幻之论 为 大乘 诸 法 实相论 之 先 驱


‚ 、

说 出 世 部 有 关俗 妄真 实 的 说 法 为 大乘真如 缘 起论 之 先 驱 经 量部 的 根 本 识 种
‚ ‚ 。

子说 及 大众部 末计 与 化 地 部末计 之细 意 识 说 为大 乘赖 耶 缘起 论之 先 驱 因
‚ 。

此 大 小 乘之 间并 不 是 完全 异 趣

第三 节 《舍 利 弗毗昙 》 中的六 种 空

在 《阿 含 经 》 中 如 《中阿 含 经 》 有 《小空经 》 《大 空经 》 说
‚ ‚ 、 ‚

处 处 说空
余 《阿 含 》 中也 在 在 说 此
“ ” 、
“ ” 、
“ ” 、 ‚ ‚

内空 外空 内外空 及 我空 我所 空 法
在 《阿 含 》 中未见 系 统 化
。 ‚ ‚

空 思 想 具 如上 说 但如 上 种种 说 空 对 空 的系 统 化
是 以 《舍利 弗毗 昙 》 为 先 声 的

在 《舍利弗 毗 昙 》 卷 16 中
‚ 、 、 、

以空定 ( 空三 昧 ) 将 内空 外空 内外 空 空
、 、
:
空 大空 第 一 义 空 等 六 空统 一 起 来
‚ ‚ 、 、 、

何 谓 空定 ? 如 比 丘 ( 若 ) 一 切 法 若一处法 思帷空 知空 解空
. ‚ 。 ‚ ‚ ‚

受空 以 何 义 空? 以 我 空 我 所 亦 空 如 是 不 放 逸观 得定 心 住正 住
.

是 名 空定
‚ 、 、 、 、 、 。

复次 空定 一 一 六 空 : 内空 外 空 内外 空 空空 大空 第一 义 空
‚ 、 ‚

本 来 包括空三 昧在 内的三 三 昧 ( 另二 种三 昧为无 相 三 昧 无愿 三 昧 ) 在


《阿 含 》 中亦 为佛 所十 分 重视
‚ ‚ ‚

佛 说 由不得 此 三 三 昧 故 众 生 流浪 生 死 由得
在 《阿 含 》中 佛 在多处对 空 三 昧进 行 了解 释 如 观
‚ 。
“ ‚ :
此 三 昧 故 佛得成 正 觉
‚ ‚ ” ‚
“ ‚ 、

一切 诸法 皆悉 空 虚 是 名 空三 昧 云 何 空三昧 谓 圣 弟 子世 间 空 世 间空
‚ 。 ‚ ” 。

如 实观 察 常住 不 变 易 非我 非我所 是名空心三 昧 在佛 对 空三 昧所做有 解


此 点 也 为 (fi 比昙 》 所 继 承
‚ 、 。 ‚

释中 显 然 是 以我 法 二 空 为空之 具 足 义 的 不过

与 《阿 含 》 一 致 的是
‚ ‚ 、

作 者 在 释这六 种 空 时 一 无 例 外 地 从我空 我所 空 的角
:
度 加 以 阐释
‚ ‚ 、 、 、

何 谓 内 空 ? 如 比 丘一切 内法 若 一 处 内法 思帷空 知空 解空 受
. ‚ ‚ ‚ 。 ‚

空 以 何 义 空? 以 我 空 我所 亦 空 常空 不 变 易空 如 是 不 放 逸观 得
… … 以 我空
‚ ‚ 。 ‚ ‚ ‚
. . . .

心住正住 是名 内 空

一 切 外法 若 一 处 外法 我
所 亦空… … 是名 … … 何谓
。 ‚ ‚

外 空 云 何 内外 空? 空空 ? 如 比 丘 成 就 空定 行
比 丘 思 惟 空 知 空 解 空 受 空 以 何 义 空? 以 我 空 我所 亦 空 … … 大 空 …
、 、 、 。 ‚ ‚ . .
我所 亦 空 … …
‚ 。 ‚
以我空 何 谓 第 一 义 空 ? 第一 谓 涅 整 如 比 丘思 惟 涅盟 空
‚ ‚ 。 ‚ ‚ ‚ .

知空 解空 受空 以 何 义 空 ? 以 我空 我所 亦 空 常空 不 变 易空 如
‚ ‚ ‚ ‚

。 。

是 不 放 逸观 得定 心 住正住 是 名 第一 义 空 如是六 空 是名 空定
‚ 、 ‚

在 以上 引文 中 除 了 从我 空 我所 空的角度 解 释法 空 思 想 外 第 一 义 空一
‚ ‚ ‚

一涅架 空 也 是 十分值得 注 意 的 一 般 认 为 涅 架 空 是大 乘 独有 的 但 从 这 里 来看
。 ‚ ‚

此 说 是 不 能成立 的 唯 识 在 区 分三 乘 时 指 出二 乘 唯 断人我执 不 断 法 我 执 并


但 《阿 含 》 中也 时 时讲法 空
‚ ‚

以 八 识 的 转依 为根据 破法 我 执 这样二 者 的
当我 们 一 旦 明 了 《阿 含 》
。 、

观 点便 形 成 了 对 立 所 明法 空 是 从 我 空 我所 空 的角
‚ ‚

度展 开 虽 讲 法 空 而 未 必 断 法 执 ( 如部 派 佛 教 多执 有 实法 的 存 在 ) 虽 讲涅 架 实
‚ ‚ ‚

有 而 未 必 不 断 我执 则 法之假 实 补 特 伽 罗之 有 无 皆不 妨 十 八 ( 二 十 ) 部 之
‚ ‚ 、 。

并 行而不 悖 皆得证 入 圣 域 而唯 识 的我 法二 执说 自然 也 得 以成 立

第四 节 说 一 切 有部 的大 乘观 念

在部 派 佛教 中承 认 三 乘 的差 异 并对 波 罗蜜道 有 具 体叙述 的 以说 一 切 有 部
‚ 、 、

( 以下 简称 有 部 ) 最 为详 尽 有部 的大 乘 观 念 主 要 是 通 过对 佛 菩萨 波罗蜜

道 及三 乘差别 的阐释 来 体现 的 本 节 的论述主要 依纂 集 于 龙树之前 的 有部根 本


论典 《大 毗 婆沙 论 》 及 有 部 所 持 经
、 。

律 二 藏 中 的相 关 内容 展 开

一 三 世 诸 佛 与十 八 不共 法
‚ ‚ ‚
·

在 有 部经 典 中 佛 居 于 至 尊 的地 位 一 切世 间无 有 与佛 齐 等 者 三世诸佛
《大毗 婆 沙论 》 卷 7

:
所 证 之法 也 是平等 的 1 将之归纳 为三 平 等
、 ‚ ‚
.

一 修 行 等 谓 : 如 一 佛补 三 无 数 劫 修 六 波 罗 蜜 多得 圆 满 故 证得 无
‚ ‚ 、 ‚ ‚
.

上 正 等菩提 怜 佛 亦 尔 故 名 平 等; 二 利益 等 谓 : 如 一 佛 出现 补世
‚ ‚ 、 ‚

度 无 量 百 千 那 皮 多众 生 令般 涅 架 怜 佛 亦 尔 故 名 平 等 ; 三 法 身等 谓:
、 、 、 ‚

如 一 佛 成就 十 力 四 无 所畏 大悲 三 念住 一 一 十 八 不 共 法 等 无 边 功 德
‚ .

徐佛 亦 尔 故名 平 等
‚ 、 、

除 了 以 上三 个 方面外 该 论 同卷还 从诸 佛 皆住 上 品 根 皆得 上 品 戒 皆依

‚
. .

. 633 I
P 一 R 633 2
几8
‚
. .

. 85 l
P ~ . 85 2
P
几7

·

四禅 证 无上 正 等 菩 提 等方 面 论述 诸 佛 的平 等
《大毗 婆沙 论 》 认 为
‚ ‚

诸佛 皆 因奉 事 过 去 诸佛得 成 无 上 菩 提 如释 边 佛初
“ ‚ ‚ 。

阿 僧抵 劫 逢 事七万 五 千 佛 最初 名 释 迎牟 尼 ( 佛 ) 最 俊 名 宝髻 ( 佛 ) 第二
‚ ‚ 。

劫 阿 僧 企 耶逢 事七 万 六 千佛 最 初 即 宝髻 ( 佛 ) 最 梭 名 然灯 ( 佛 ) 第三 劫阿
‚ ‚ ” ‚

僧 企 耶 逢事 七万七 千 佛 最初 即然灯 ( 佛 ) 最 俊名 胜观 ( 毗 婆 尸 佛 ) 这样 经
。 、

过 三 大 阿 僧抵 劫 的修 行 得 以圆 满 菩 提 资粮 ( 圆满 波 罗 蜜 多 ) 再 于 百 劫 之 中奉事
、 ‚ ‚

供养 诸 佛 而 得 以 圆 满 三 十 二 相 八 十种好 释 迩 佛 因为精进 过 于 诸 佛 相好 提
‚
“ ‚ ‚ ” ‚

前 九劫 圆满 九 十 一 劫 中逢事 六 佛 最 初 即 胜观 最 筱 名 迎 叶波 由此而 得

成 熟 相 好之业
‚ ‚ ‚ “ 、

诸佛 皆具 三 十 二 种 圆满之相 八 十 随 形 之好 身无疮 孔 乃 至 无 发希 ( 稀 )
、 、 、 、 ‚ ” 。

发白 皮缓 皮皱 音声破 坏 ( 临 终 ) 解 支 节苦 亦无 心 乱 佛 的种种特 胜
“ 、 、
” ‚

之 处 被归 纳为 十力 四无 所 畏及 与大 悲 三 念住 等不 可思 议 无边 功 德 这种
、 ‚ “ ” ‚

特 胜 之 处是 诸佛共 有 而 二 乘 ( 声闻 缘觉 ) 所 不 具 备的 故名 十八 不 共法

“ ” ‚
“ ”
有 部 关 于 佛 的 思 想 基 本 上 是 以此 为 中心 展 开 的 在 十 八 不 共法 中 十力
“ ” 。

和 大悲 是 有 部 阐述 的 重 点
在 汉 译 《杂阿 含 经 》 卷 26 第 6 28
一 ‚ :
70
3 等 21 经 中 反 复 陈 述 了 如来 的 十力
. . . .

1 处 非 处 力 ; 2 业受 因 事 报 力 ( 业 异熟智力 ) ; 3 三 昧 染净 智 力 ; 4 诸 根 差 别智 力
;

. .

;
5 众 生 意愿 智 力 ( 知 他 心 力 ) .
6 种 种 界智力 ; .
7 诸趣 道 之 因 果 智 力
;
8 宿 命 随念

。 ‚ ‚
.

;
智力 9 知 众生死 生 智力 ; 1
0 漏尽 智力 此 十 种力 中 7 种 是 了知 众 生 的智力
、 ‚ 、
2 种是 了 知 自身 的智 力 ( 8 10 ) 第 3 种 力兼知 佛及 贤 圣 众 生 的种种禅定及
。 、 、 、 、

神通境 界 其 中 1 2 7 9 意在 显 明佛有 如 实 了 知 众 生 的善 因 ( 处 ) 果 报 ( 异

熟 ) 及 所受业报 的 远 近 之 因及 由 此轮转 六 道 及 解 脱 之 种种 因 缘 的智力 第 4 力


、 。
: “
说 明 佛 具有 了 知 各 个 众 生 善根 慧根 等 种 种根 性差 别 的智力 经 中说 如此 十
‚ ‚ ” ②

力 唯 如来成 就 是 名 如 来 与 声 闻种种 差 别
( 大毗 婆 沙论 》 卷 3
“ ” :
0 进 一 步解 释 了 此 十力 不共 二 乘 的原 因
‚ ‚ ‚

佛 智猛 利 速 断烦 恼 及彼怜 习 非二 乘 故 ; 复次 佛 智 能 知 自他相 续
‚ 、 ‚

诸 漏 永尽 时 分 不 谬 声闻 独 觉无 如 是 能 ; 复 次 不 以 自知 诸 漏 尽 故 名 漏
‚ ‚

尽力 以 能知 他 无 边 世 界诸 有情 类 漏 尽 差 别 及 为 彼说 漏 尽 方 便 明 了 不 谬

。 ‚
. .

7 . 892 l
P 一 P. 8 9 2 3
参见 T
2
‚
.
0
. . 18 7 2
P
Z
T
。 。

名 漏尽力 声 闻独 觉无 如 是 义
‚ 、

前说 不 可 屈 义 等是 力 义 二 乘 虽 有 ( 漏 尽智 宿 命智 ) 而 无 此 义 ( 不
、 ‚ 。

胜独 觉 佛 ) 故 不名 力 如 舍 利 子 虽 入 第四 静 虑 而 不 知 人 当 所 生 处 及 所 从


来等事
大悲 也 被有 部视 为 佛 所 独有 的 伟 大 品 质 《大
‚ “ ” 。

除 了 十 力 与 二 乘 不 共 之外
毗 婆 沙 论 》 卷 83
‚ “ ”
以无 限敬 仰的 笔 调 从 九 个方面 赞 颂 了 佛 之 大悲 的特 胜 之
‚
“ ” 、
“ ” 、

处 不 仅有 拔 济 大苦 与 大利 益 大 安乐 一切 处 以一 切 种 上 妙 乐 具 施 诸
‚ ” 、
“ ”
有情 乃 至 身命 都无 吝 惜 为众 生 故 弃 舍 尊 贵位 等 其 他 部派 常 用 的颂 佛 之
‚ “ ” 、
“ ‚

辞 还 有 令众 生 种 三 乘菩提 种子 如 来大 悲三 无数 劫修 习 百 千 难 行苦行
然 俊乃 得 … … 佛弃舍 最 上 胜妙 圆满清净 不 共 法 乐
‚

数数逾 越 无 量 百 千 俱 既 轮 围
‚ ‚ ” @

山等 为 他 说法 不 辞劳倦 故名 大 悲 等 类 辞句
大悲 、
‚ “ ” “ ’
与别部 不 同 的是 有部 还 以佛 的 大舍 来 映 衬 佛的
‚ 。 ‚

佛 有二 种 不 共住 法 : 一 者 大 舍 二 者大 悲 若 佛 大舍 现 在前 时 假使
‚ 。

一切 世界 有情 皆被 烧 然 ( 燃 ) 如乾 ( 干 ) 薪聚 虽 佛 前 住 而 不 视之 若起
‚ ‚ ‚

大悲 乃 至 见一 众 生 受 苦 那 罗延 身虽 极 坚 固难 可 摇 动 而 扰猛风 吹 芭 蕉
. .

叶 由 此 等 义故名 大 悲
“ ” “ ” ‚

这种 大舍 与 大悲 的相 互 映 衬 使佛的智慧 与 慈悲得 到 了 一 种 奇 妙
只 是 《大毗 婆沙 论 》 及 此后 的论 典未 见 进 一 步 的
‚ ‚

的展 示 其 中蕴 味 十 分 丰 富
有 部 的大师 世 友 尊者 在 《异 部宗轮 论 》 中将其 归结为
‚

解释 佛慈 悲 等 不 缘 有
‚ ‚ ” ‚ “ ” 、
“ ”
情 执 有 有 情 不得 解脱 但 似乎 总 不 如大乘的 佛之 无 缘 大 慈 同 体大 悲
、 。

来 得透 彻 究竟

二 菩萨与凡 夫
‚ ‚

在 原始 佛 教 及 部派 佛 教 的 各 部 中 都 承 认菩 萨 的存 在 但 此菩 萨 多 指 即 将
‚ 。

成 佛 的 最 后 身 菩萨 也 常常称 佛 的 前 世 之 身 为 菩 萨 有 部菩 萨概 念 的 使 用 范 围
《杂 心 论 》卷 1 说
。 : “ ‚ ‚ : ‘

要大一 些 若有 众 生 以一 食 施 起 决 定 心 发 无畏 言 我
’ 。 。 ”
当作 佛 ! 能 起 相报 增 长 彼 业 齐 是 名 菩萨 认 为从 发菩 提 心 时 起 即 可 称 为菩

‚ 。
. .
0
户 7 P. 1 5 7 3 ~ 只 15 8 1
。 ‚ 。
.

参见 几 7 R 4 2 8 2
。 ‚ 。
.

几 7 P. 4 2 8 3
‚ ‚ “
.

萨 因 为 自发 菩 提 心 之 时起 所 修 乙行 即 能 感得将 来 成 佛 时的三 十 二 相 与 十
” 。 、

八不共法 等 与 二 乘 不 共 的功 德 但 又 认 为此菩 萨 必 须有 真 实 的 不 间断 的菩
‚ “ ‚
” ‚ 。

萨行 从 此 作 相似 相 续业 故 若 不 如 是但 有 空名 不 然便 是 假 名 菩 萨

与大乘 一 样 有 部 也 认 为 发 大菩提 心 是 成 佛 的先 决 条件 《施 设论 )} 卷
‚ 。
:
3 说
‚ ‚ 。

伽 沙 ( 恒 河 沙 ) 等诸 菩 萨众 未有 不 发 大 菩提 心 而 能正 信 出 家之 者
《杂 阿 含 经 》 卷 2 6 说信
、 、 、 、 。

念 精进 定 慧 五 根都 因 发 菩 提 心 而 得 在有 部 看
‚ ‚ 、
: “
来 发 菩提 心 是十 分 困难 的事 此 事 比 成 佛 时所 证 尽 智 无 生 智还 要 难 初菩
‚ 、
” ‚ “
提 心 甚 为 难得 非俊尽 智 无 生 智 时所 修 未来三 界 善法 因 为菩 萨 道 加行 时
‚
” ② ‚ ‚

难 成就 时 易 发菩 提 心 后 若起不退 转 心 将 来 则 必 得 阿 褥 多 罗三 藐 三 菩 提
菩提 决 定 ‚


有部称 之 为 o
‚ “ ‚ ‚

在 发菩 提心 得 不退 转 后 菩萨 复 由此 心 故 三无 数 劫修 习 百 千难行苦行
‚ ” ③ ‚ “
。 。

无 有 留碍 常不 退 转 这 样 经 过 三 阿 僧 只 劫后 菩提 资粮 圆满 再 赞 百劫
” ‚ ‚ ‚

中种相报 业 即 从事 种种 造福 众 生 的事 业 从 而 感 得 三 十 二 相 的圆满 有部 认
‚ ‚ ‚

为 三 十 二 相 的每 一 相 都 以百 福成就为前 提 关于 一 福 的定 义有 种 种说 法 或
‚ ‚ ‚

说如 一 转 轮圣 王 之 福 或 说 如 一 帝释 之 福 或 说 除最 后 身 菩 萨 世 间 其余 众 生
‚ 。

所 得 的 自在福 乐 为 一 福 这 样 佛 的三 十 二 相 就 需 要无 量无边 的 善 行 方 能成 熟
‚ ‚

三 十 二 相 成 熟后 称 为最后 身菩 萨 有部 认 为 弥勒菩萨 的金 色之 身就 是 在释 迎

佛前 以金 缕衣 供养僧 众 而 得 成就 的
‚ “
有 部对最 后 身菩 萨有极 为敬 仰 因为 菩萨过 去 三 无 数 劫 ( 阿 僧 只 劫 ) 所
‚ 。

修种 种 殊 胜 善行 皆为 回 向无 上 菩提利 益 安乐 诸 有 情 故 由斯 行愿 赞 最 俊身居
‚ ” ④ “
。 、 、 、

诸 有情 最 尊 胜 位 众 生 遇 者 无 不 蒙益 认为最后 身菩萨 诸色 力 族姓
、 、 、 、 、 、 、 ’‚ ‚ “
自在 眷属 财 位 功德 名闻 智见 威猛 皆殊 胜 故 佛无 上 正 等菩提
。 ‚ ‚

要 依 此 身 方得 安 住 假 使 无 上 正 等 菩提 置 在 妙高大 山王 顶 彼 便 碎 坏 犹若 微 尘
” ⑥
。 。

力无 畏 等 甚 尊 重 故 认 为近 佛地菩 萨 九十 一 劫 以来 不 堕 三 恶 道
‚ : 、

由于 三 阿 僧 只 劫 又 百 劫 的修行 最 后 身菩 萨诞 生 之 初 即 有种 种 瑞相 放 光
、 、 、 、

动地 入胎 无 染 具足 正念 自知 成 佛 生 即 能行 ( 七 步 ) 而 作 师 子 吼 等 种 种

。 ‚ 。
.

几6 . 5 19 3
P
② ‚ 。
.

2 7
T . 242 2
P
。 ‚ 。
. .


2 7
T P. 2 4
2 1 只2 4 2 2
④ ‚ 。
.

T27 . 362 3
P
‚ 。
. .

的 T 27 P. 1 5 5 3 一 P. 15 6 l
过 人之 处①
。 :
菩 萨 的六 根 也 极为猛 利
‚ ‚ 。

菩 萨 尔 时 住 自宫 内 不 见 灯 焰 但 见 其光 即 知 彼 灯 数有五 百 补 中若
‚ “ ” ‚

有一 灯 涅 架 ( 熄 灭 ) 即 记之 言 : 一灯 已 灭 是 名 菩 萨眼根 猛 利 ; 无 灭 舍
‚ ‚ ‚
( 佛 的 行 宫 ) 中有五 百 妓 一 时 奏 乐 菩 萨 尔 时 不 见 彼妓 但 闻 乐声 即知
。 ‚ “ ” ‚

其 中作 五 百 乐 若 一 弦 断或 一 睡 眠 即 记之 言 : 今 减 尔所 是 名 菩 萨耳
根猛 利 … …
‚ 。
.
菩 萨善 知 诸 法 自相 及 与 共 相 而 无 挂 碍 是 名 菩 萨意 根猛 利
‚ ‚ 。 ‚

凡 此种 种 皆出于 三 藏 之 记 载 故 为有 部所采纳 凡 此种 种 皆因 菩 萨之
‚ 。

身 是成 佛 之 体 故 而 得敬 重
有部 也 有 轻 视 菩 萨 的‘ 面
。 ‚

因 为有 部 是 以是否 见 四谛 为 区 别 凡 圣 的标 准
‚ ‚

认 为 三 乘 同 以见 四 谛 而 证 解脱 不 同之 处 在 于 声 闻十六 心 见 四谛 证 入 圣 域 菩
‚ 。 ‚ “
萨三十 四 心见 四谛 烦恼 及 习 永 尽而 成 佛 菩萨 在成佛 之前 应 言菩萨犹 是 异
‚ ‚ ‚ 。 ”
生 (凡人 ) 诸 结未 断 若未 已 入 正 性 离 生 龄 异 生 地 ( 三 界 ) 未 名超 越 此
‚ ‚ 。

时 菩萨 九 十 六种 结 使 ( 烦 恼 ) 未 断 尚未 见 四 谛 未超 越 三 界 生死 故 这 也是
《大唐 西 域 记 》卷 四记 载 有部 论师 德 光 三 请提婆 犀 那 ( 唐

有 部 由来 已 久 的 看 法
‚
“ ‚ ” 。

言 天 军 ) 阿 罗 汉 接 往 兜率 陀天 见 弥 勒 菩 萨决 疑 既见 慈 氏 长揖不礼 天军
: “ ‚ ‚ ‚ ”
阿 罗 汉 责之 慈 氏 菩萨 次绍 佛位 何 乃 自高 敢 不 致 敬 ? 方 欲 受 业 如 何不 屈 ?
: “ ‚ 、 ‚ ‚

德光 对 曰 尊 者 此言 诚 为指 诲 然 我 具 戒 芬 自 出家 弟 子 慈 氏 菩萨 受 天福 乐
‚ ‚ ” 。 ‚

非 出家 之 侣 而欲作 礼 恐 非所 宜 虽 然 尊为最后 身 菩 萨 却 仍 然 得不 到 一
。 ‚ 。

普 通 僧 人 的礼敬 此 虽 传说 但 有 部之 鄙 薄菩 萨 于 中 可见 一 斑 有部 在 对 待 菩
《大 智 度
‚

萨 的这 种 矛 盾 心 态 上 显 示 了 其 在 阐 释 大 乘 时存 在着 重 大 的 理 论 缺 陷
论》卷 4
、 。
26 对 此有 充 分地 揭 示

三 六 波 罗 蜜道 与 佛 乘
‚ ‚

有 部 认 为 三 乘解 脱 虽 同而 解脱 之道 不 同 声 闻 以三 十 七 道 品 趋 向解 脱 诸
。 ‚

佛 则 以波 罗 蜜 道 而 得 圆满 关 于 波 罗 蜜道 有 部 的 律 藏 和 论 藏 中有 较 为 详 细 的
‚ 。

解释 但 波 罗 蜜 道 的 品 类 与名 目说法 不 定
有 部 的根 本 论典 《大毗 婆 沙论 》 卷 1 87 中说
: “
菩 萨 经 三 劫 阿 僧 企 耶 修 四波


参 见 《施 设论 ‚ 卷 二

。 ‚ 。

几7 P. 6 5. 2
。 。
. .
.
~ R 89 1 3
TS 1 R 89 1 2
‚ : 、 、 、

罗 蜜 多 而 得 圆满 谓 施波 罗 史多 戒波 罗 蜜多 精进波 罗 蜜多 般 若 波罗 蜜

” “ ‚ 、 ‚
” 。

多 虽 诸 功德 皆可名 为波 罗 蜜 多 而 依 显 了 增 上 义说 故唯有 四 认 为只
、 、 、 、

有施 戒 精进 般 若 四波 罗 蜜对 佛 的无 上 正 觉 有 增 上 显 了 ( 显 其 不 同于 二
‚ 。

乘 ) 的作用 所 以波 罗 蜜 道 只 应 立 四 种 与有部 正 统相对 的外 国师 则持 六波 罗


‚ “ 、
” ‚ 。

蜜说 谓于 前 四加 忍 静虑 ( 禅 ) 此 说 与大乘 六 波 罗蜜道 的说 法 是 一 致 的
‚ “ ‚

迩 湿 弥 罗 国诸 论 师 则不 同意此观 点 认为 俊 二 波 罗 蜜多即前 四 所 摄 谓忍 摄
‚ 。 、 。

在戒 中 静 虑摄 在 般 若 戒 慧满 时 即 名 彼 满故
《根 木 说一 切 有 部 毗 奈 耶 》 卷
‚ 。

与 论典 不 同 的 是 律 藏 中多说六 波 罗 蜜 多
“ ‚ ‚ ‘
:
3
2 说 如来 世 尊赞三 大 劫修诸苦行 无量 百千 六 波 罗 蜜 多悉 皆圆满 证 无上
。‚
《根 本 说 一 切 有部 药事 》卷 31 及 巧 说
” “
· · · ·
:
智 从 安 隐佛至迎 叶
一 切 如来
乃 能数满三 僧 只 … … 皆发无 上 菩提愿
‚ ” ‚ “ ” 。

皆奉 侍 修行 满六波 罗 蜜 此 处所说
、 、 、 、 。

的六波 罗 蜜指 的就 是施 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与般 若 文 中并 详细 的解 释 了
‚

六 度 圆 满 的标 志性 事件 如 忍 辱 波 罗 蜜 圆满 的标 志 是 被歌 利 王 割截 身体 而 心 无
‚ 。
;
镇 恼 ; 禅定波 罗 蜜 圆满 的 标 志 是 鸟作 巢 于 头顶 而 不动 直 到 小 鸟飞 出 等等
后 出 的 论 典 如 《俱 舍 论 》 《顺 正 理 论 》 《显 宗 论 》 等 都 接受 了六波 罗 蜜 道 的 说
、 、

四 关 于 三 乘 的差别
《大 毗 婆 沙论》 卷 15 2 说
“ ‚ ” ‚ “ 、 、 、

三 乘所起 有胜 有 劣 由随根 性 阶 分
。 ‚ ‚ ” ‚

异故 谓 佛所 得 是 上 独觉所 得是 中 声 闻所 得 是下 并对此 进 行 了详细的 阐


深 入 的是 《大 毗 婆沙 论 》 《毗 婆沙 论) 和 《萨 婆 多 毗尼毗
‚ 、 、

释 其 中较 为集 中
婆沙 》 等
。 、 、 、 、

以上 诸 论大体 是从智 力 悲心 断惑 解 脱 之道 及 所 证 有 退无 退

共 不 共 等几个 方 面 展 开 论述 的
‚ ‚

在 智 力 方面 除 了上 文所 涉 及 的 十 力 的差异 之 外 在观察 缘 起 和 四 谛 方 面
阿 罗汉 尸 陀盘 尼所 撰 《毗 婆沙 论 》 卷

:
二 乘 与佛 也 存 在 着 显 著 差 异 4 说 三乘
、 、 ‚ “ ‚

观 察缘 起 法 的 智力 犹 如 兔 马 象三 兽渡河 如兔 浮 渡 河 如 是 当观 声 闻缘 起
‚ ‚
;
智 ; 如 马 少 多触沙 而 渡 如 是 当 观辟支 佛 缘 起 智 如香 象尽 底 蹈 沙 而 渡 如是
” 。
。 。

当观 佛 世 尊缘起 智 三 乘 之 中只 有佛 能穷尽 甚 深 缘起 法 的底蕴

‚ .

T23 P. 7 5 2 2
‚ 。
.

T 28 . 445 3
P
‚ ‚

在 观 察 四 谛 方面 也 是如此 虽 然 三 乘 同 以观 察 四 谛 而 得 涅 架 但 在 以无漏
‚ “ ‚ ” ‚ “
智 射 四 圣 谛 的箭 靶 时 声 闻之 智 虽 著 的不 能 入 况 当能 过 辟 支 佛智 虽著
” ‚ “ ‚ ” ①

的能 入 不 能 令 过 佛之 智 力 如 那 罗延 射 破 的 彻过 入地
‚ ‚

有 部认 为 声 闻 与 佛 虽 俱有悲 但 只 有佛 的悲 心 可 称 为 大 悲 并从 八个 方面
:
分 析 了 二 者 的差 异
‚ 。

一 自性 差 别 : 谓 悲 无 填 善根 为 自性 大悲 无 痴 善根 为 自性 二 行相 差
‚ . ‚
别 : 谓 悲 作 苦 苦 行相 大 悲 作 三 苦 行相 三 所 缘 差 别 : 谓 悲 唯缘 欲 界 大
。 ‚ 、 、

悲通 缘三 界 四 依地 差 别 : 谓 悲 通 依 十 地 即 四 静虑 四 近 分静虑 中间
‚ 。 ‚

及 欲界 地 大 悲唯 在 第四 静虑 五 所 依 差 别 : 谓 悲 通 依 三 乘及 异 生 身 大
。 ‚

悲 唯 依 佛身 六 证得 差别 : 谓 悲 离欲 界 乃 至 第三 静虑 染 时得 大 悲 唯 离有
。 ‚ 。

顶 染时得 七 救 济差 别 : 谓 悲 唯 希望 救 济 大 悲 救 济 事成 八 哀 慈差 别 :
‚ . 。

谓 悲哀 慈 不 平 等 大 悲 哀 慈平 等 是谓 悲与 大 悲 差 别
‚ ‚

认 为 二 乘 的悲 心 是 以离于 镇 患 为 自性 以体察 生 命 的 苦 难 为起 因 以欲 界
‚ 、 ‚

众 生 的 苦 难 为 关 心 的 对象 此 种悲 心 散心 或 定 心 圣 人 及 凡 夫 都 有 可 能生 起
、 、 ‚ 。

在离 于 欲 界 的贪 爱或初 二 三 禅 的 爱染 时 此 悲心 即可 修 习 成 熟 只是此悲
‚ 。 ‚

心 虽 有 救 济众 生 的愿 望 但此 愿望 却 不一 定能 够 实现 再者 二 乘 的悲心 不 能
‚ ‚ 。

平 等 遍及 众 生 如摩 诃 逛 叶独悯 贫苦 者 须菩提 哀 怜 富而 不 仁 者 佛 的大 悲 则
‚ ‚ 、 、 ‚

不 如是 以无 痴 善根为 自性 能 以三 苦 ( 苦 苦 行苦 坏 苦 ) 为缘 悲心 遍 于
‚ ‚ ‚

三 界众生 此 悲 只 依 四禅 生起 不 为 诸 禅 爱 染所 染 佛 的大 悲 能 使 众 生 得 到 真
‚ 、 ‚ 。

实离苦 的利 益 佛 的 悲心 对 于 善恶 毁赞种种众 生 心 皆平 等 哀 憨
‚ ‚ ‚

在解脱之 道 上 三乘 也 存 在着 巨大 的差 异 声 闻所行 多 是 狭 小 道 如 三生
‚ ‚ ‚

得解 脱 者 诸 波 罗 蜜 多 声 闻如舍利 弗 修 行 时 间虽 然 久 长 亦不过 于六十 劫
” ‚ ‚

而 修方便 辟支 佛 百 劫 之 中修诸 解脱 之道 唯 有 诸 佛 三 大 阿 僧 只 劫 又 百 劫 修 习
《萨婆多毗尼 毗 婆沙 》 卷 l 还 从 能 否尽 知 一 切 法
。 、 、

一 切 诸行 尽 说一 切 法 所得
、 、 、 、

法 共不 共 能否得 无边 法 说 无边法 能 否 根 义俱满 是 否 得 如 实智 及 所 得 智


‚ ‚

有 退 无退 等 方面 论述 了三 乘的差 异 限于 篇幅 此 处 从略
‚ ‚ 、
.

另外 有部 认为三 乘 的差 异也 不 是绝 对 的 在 加 行位 之 暖 顶二 位的 声 闻

‚ 。
0
几8 R 4 5 .3
。 ‚ 。
.

几7 . 16 0 2
P
⑧ ‚ .
P. 5 0 一 . 3
参见 砚 3 4 2 .
P 50 4


“ 、
” ‚

及独 觉 因 内 外 诸 缘 可 转趋 独觉 或 佛 乘 声 闻暖 顶位有 转趣 独 觉及 佛义
“ ” ①‚

部 行 喻 者 ( 佛 灭 度 后 成批 出 现 的独觉 ) 暖 顶位 中转趣 佛乘 不违 理 故 而

趋 佛 乘 的 因 地 菩 萨 也 有 可 能 因 内外之缘 退 失菩提 心 而成 为 声 闻种 姓

五 龙 树对 有部 大 乘观念 的 批 判
‚ 、

尽 管有 部 的 大乘观 念与大乘 佛 教有诸 多相 近 之 处 但 由于 其 三世 实有 法


‚

体恒有 的理 论 前 提及 其 在 声 闻乘 的理 论 体系里 解释 大 乘 的先 天 不足 使有 部对
。 ‚

大 乘 的论 述 在 大 乘佛教看 来 显 得 似 是 而 非 同时 随着 大乘 佛 教 的兴 起 与 大乘
‚

经 典 的 流行于 世 大 乘 的空性 见 与有 部 等 声 闻执法 为 实有 的 主 张 产 生 了强 烈 地


‚ “ ‚ ‘ ‚ ” ②

:
冲突 闻 说 般若 诸法 毕竟 空 如刀 伤 心 皆言 决定 之 法 今 云 何 言无 ?
。 ‚

有部遂 坚 执 自己 对 佛 乘 的解 释 再者 大乘 佛教 称声 闻 为小乘 也 招致 了有 部等
‚ 。 ‚ 、 、

各部 的反 对 起 而 否 定 大 乘 经 典 的神 圣 性 对此 龙树 无著 世 亲等大乘 行
此 处 仅依 《大 智度 论 》 作一 简 明 的 陈述
‚ ‚ ‚ 。

者 在 诸论 典中多有 剖 判
‚ ‚
·

:
首先 龙树 菩萨 指 出 有 部 诸论师 不 具备阐释大乘 的资格
‚ ‚ ‚ ‚

是逛拚延尼 子 弟子 辈 是 生 死 人 不 诵 不 读 摩何 衍 经 非大 菩 萨 不
. ‚ . 、 、 、 、

知 诸 法 实相 自以 利 根 智 慧 补佛 法 中作论 议 诸结 使 智 定 根等
‚ ‚ ‚

补 中作 义 尚处 处 有 失 何 况欲 作 菩 萨论议 ? 譬如 少 力人 跳 小 渠 尚 不 能 过

何 况 大 河 ? 补 大 河 中则 知 没 失
指 出 《发 智 论 》 的作 者 迎 旅 延 尼子 及 集 成 《大 毗 婆 沙 论 》 的诸论师 ( 此 中

除 去 世 友 菩萨等 为 龙树所敬仰 者 ) 未得法 性 身 其所 撰 集 的 《发智论 》 《大 毗


‚ ‚ 、

婆论 》 不 能作 为 阐释 大乘 的经 典依据
。 ‚

认 为解 释 大 乘须 依 大乘经 而 阐 释 大乘

之 人 也 必 须 是 了知 诸 法 实相 的登地 菩 萨 并指 出迎旎 延 尼子 在 所 依 经 典及 个人
‚ 、 ‚

智 慧方 面 的局 限性 使 其在 解 释 结 使 等佛 教基 本 名相方面 都有 种种 过 失 何
、 。

况 诸 佛菩 萨 的 智慧 方便 境 界
之 后 《大智度论 》卷 4 及 其他各卷 共 列 出有 部在 解 释 佛 菩萨 与波 罗 密 道
‚ 、

、 ‚ 、

等方面 过 失 矛盾 之处数 十条 其 中与佛 相 关 的有 十 八 不 共 法 诸 佛 出 世 的时


、 ‚ :
间 地 点及 十方 诸佛 的有 无 等 数 条 此 处 只 讨 论十 八不 共 法 一 条

。 。
‚ .

几7 . 352 l
P
。 ‚ 。
.

T2 5 . 503 3
P
‚ .

@ . gl 3
2 5
T P
《发 智 论 》 中列
“ 、 、 、 ” ‚

十力 四无 所 畏 大悲 三 不共 意 止 为十 八 不共 法
《阿 毗昙 毗 婆沙 》 中遂 别列
‚ “ 、

但 所 指 与 前十 力 等重 复 言无 失 慧无 减 等十八

“ ” ‚

不共 法 龙 树菩萨 认 为此 非 真不 共 法
‚ ‚ ‚ ‚

如是十八 不 共 法 非 三 藏 中说 亦 诸徐 经 所 不 说 以 有人 求 索是 法 故
‚ 、 、 ‚

诸 声 闻 论议 师 辈处 处 撰 集赞佛 功 德 如: 言无 失 慧无 减 念不 失 皆补

.

摩 何 衍 十 八 不 共 法 中取 已 作论议
‚ ‚

指 出 有 部 所 说 的十 八 不 共 法 在声 闻三 藏 中没 有 依据 遂抄撮 大 乘 经 典 中 的相
‚ 。
“ ‚

关 说法 重 新 编撰 而 成 再 者 大乘十 八 不 共法 中 但 说智 慧 功 德 等 不 说 自然
” ②‚ ‚ ‚ 。

果 报法 有 部 所集 十 八不 共 法 与大乘相 较 自然 粗 劣
‚

由于 龙树 菩萨 指 出有 部 的十八不 共 法 不 仅 缺 乏 立 论 的经 典依据 而且立意


‚ ‚ ‚

粗劣 因 此 后 出 的有部 论 典 中 十 八 不 共 法遂 只 列 名 目而 不 出具 体 的 解 释 这

从 现存 的 有部论 典 可 得 印证
‚ 。

第二 关于 菩 萨
‚ ‚

有 部 关 于 菩 萨的论述 主 要 集 中在 两 点 一 是三 十 二 相 的成 熟 二 是感得 三
。 ‚

十 二 相 的 菩 萨福业 的成 熟 认 为 只 有 合 乎 这 两条 尤其 是三 十 二 相 的成 熟 ( 若
‚ ‚

无相则 不 知 ) 方 可 称 为 菩 萨 这 一 切 都发 生 在漫长 的三 大 阿 僧 企 劫之 后 的 百 劫
‚ ‚ 。

时 间之 中 即 三 劫 之 后 的 百劫 之 中 菩萨方 可 名菩 萨
‚ ‚

龙树 认 为 此 说有 执 相 而 废 行 等 种 种 过 失
‚ ‚ 、 、 、 ‚

如 上 言 三 阿僧 只 劫 过 名 为菩 萨 三 阿僧 只 中头 目 髓 脑 布施
‚ 。 ‚ ‚

心 无有悔 是 阿 罗 汉 辟 支佛 所 不 能及 如 昔菩 萨为 大 萨 陀 婆 渡 大 海水

“ ‚ 。 ” ‚ 。
‘ ·

恶 风 坏船 语 众 贾人 : 捉我 头发 手足 当渡 汝 等 众 人捉 已 以 刀 自杀
‚ . ‚ ‚
大 海水 法 不 停 死 尸 即 时 疾 风 吹 至 岸边 大 慈如 是 而 言 非者 谁 是菩 萨 ?
‚

龙树 菩 萨依 据 声 闻三藏 中菩 萨本 生传 所 记 菩 萨种 种 事 迹 指 出 菩 萨 在三 阿 僧 企
‚ ‚

劫 中的 行 为 已 是 二 乘极 果 所 不企 及 的 这 样 的人 不是 菩萨 谁是菩萨 ?
‚ ‚ ‚ ‚

再者 授 记 成 佛这样 的大 相 不取 为 判 别 菩萨 的 标 准 而取三 十 二 相 属
。 ‚ ‚ “ 、

于 取 舍 失 当 三 十 二 相 并 非大相 且 较授 记成 佛为 十分 易得 难 陀 提 婆达 ( 多 )
‚ ‚

等 皆有三十 相 婆跋隶 ( 弥勒 菩 萨 出家 前 的老 师 ) 婆 罗 门有 三 相 摩 诃 迩 叶妇
‚ 、 ‚ 、 、

有 金色 相 乃至 今 世 人 亦各各有 一 相 二相 若青眼 长臂 上 身如 师 子 等

‚ . .

12 5 P. 2 5 6 l ~ . 256 2
P
. .

T25 R 256 2
‚ “ ‚ 、 ” ‚

等之 相 此相 转 轮 圣 王 亦有 谕天 魔 王 亦 能化 作此 相 仅 以此 作 为 识 别菩
萨的标 志 岂不 是太 成 问题 ?
‚

有 部 因 为 以三 十 二 相 作为判别菩萨 的标 志 所 以关 于 如 何 成 就 三 十 二 相 的
‚ 、 、 、 、

相 关 论述 很 多 如 唯 过三大 劫中种 唯欲 界 中种 唯 有 佛 时种 唯人 间 种 唯
这 些 在 《大 智 度 论 》
、 、 ‚

阎浮 提种 一 大 思种 一 相 百 劫 造 业 一 时感 得等 种 种说 法

中都 为龙树广 引大小乘经论 所破
‚ 。

三者 有 部认 为菩 萨 是 凡 夫 的观 点也 受 到龙 树 的批 判
‚ “ ‚

有 部 认 为 菩 萨在 坐 道 场前 不 断烦 恼 但 又 认为 菩 萨 已满 三 阿 僧 只 劫 俊
‚ ‚ ‚ ‚ ‚ ” 。

更有 百 劫 中 常 得 宿命 智 自忆 迎 叶佛时 作 比丘 名 郁 多罗 修 行 佛法 但
《阿 含 经 》 中又 言佛
“ ‚ ” ‚ ‚

六年苦行 修 邪 道法 日食 一 麻 一 米 若得 宿 命 智 曾承
‚ ‚
“ ‚ ”

事 迩 叶等诸佛 则 不 应 行 苦 行邪 道 法 俊 身菩萨 一 日 尚不 应谬 何 况 六 年 ?
‚ “
又 如 有 部 有佛 成 道前对 五 随侍 五 比 丘 生 镇 之 说 龙树 复 引本 生 中 久 远 世 时作
‚ ‚ ‚ ” ‚

毒蛇 猎者生 剥其 皮 犹 尚不 慎 云 何 最 俊身而 慎五 人 之 说为 证 指 出有部


‚ “ ” 。

在对 菩 萨 的解释 中有种 种 矛 盾 难 通 之 处 以是 故 知 声 闻人 受佛 义 为 错 由
‚ ‚ 、 ‚

于 龙树依 大乘 经 别 开 菩萨十地 广 明初 地 证 圣 以来 之 种种 智 行 有 部此 说
‚ 。

自然 随 之 告破 故 论 中着 墨 不 多
‚ 、 ‚

除此而 外 关 于 菩萨 修行 的劫数 发 心 之后是 否 自知 作佛 菩萨 何 时断烦


‚ ‚

恼及 习 等等 与 有 部 观 点 有 抵突 的说法 龙 树在 论 中都 一 一 作 了剖 断 此处不再

展开
‚ 。

第三 关 于 波 罗密道
‚ ‚

有部 关 于 波 罗密道 有 论述 也 受到 龙树菩 萨 的批 评 论 中仅 以檀波 罗 密及


。 、

般若波 罗密二 种 为例进 行 了破 斥 如 有 部所 说 的檀波 罗 密存 在取 舍 失 当 不识


、 。 ‚

清净 不 知 三 轮 体 空 等 弊病 如 有部 认 为 尸毗 王 ( 菩 萨前 身 ) 为 鸽 故 割 肉与
‚ ‚ 。

鹰 心 不 悔恨 是 为 檀波 罗密 圆满的标 志 龙 树 认 为 割 肉贸鸽 比 财布 施 当然殊


‚ ‚ ‚ 、 ‚

胜 但 此 类事 世 人 也有 能 做 的 如人 为父 母 亲 属 不 惜 身命 或 为主 不惜身
。 ‚ 。 ‚

命 若 与种种 施 中 心 不 著 则 为下 布 施 对 此 有部 显 然 是 赞 同 的 因 为 于 布施
、 。 ‚

不 生染 著 不 求 果 报 是 大 小 乘 通行 的标准 即 使 当今 人 们 也 认 为做 好 事不 求
。 ‚

回报 是 一 个 高 尚的人 在 龙树看 来 有部 将 中布施 视 为檀 波 罗密 圆满 的标 志 显

‚ 。
.

T 25 . 26 1 3
P ~ P. 2 6 l
2
‚ 。
.

T 25 P. 2 6 1 3 ~ P. 2 6 2 l

然 是取舍 失 当
有不知智 慧 ”
‚ “ ‚ 。 ‚

第 二 以身布 施 时 此施 心 虽 大 多慈 悲 (但 ) 有知智慧
‚ 、 、 ‚ ‚ ‚

菩 萨布 施 之 时 虽 为一 切众生 为父 母 为主者 为一 切 人 故 不 惜 身命 如
“ ‚ 、 ‚ ‚ 、

果 不 知 己 身无吾我 不知取 者 无 人 无主 不 知 所 施 物 实性 不 可 说一 不
‚ ‚ ” 。 ‚ “ ‚

可 说异 赞 是三 事 心 著 是 为不清 净 这 种布 施 只能 赞世 界 中得 福 德 报
” 。 ‚ 、

不 能直 至 佛道 大乘 认 为 菩萨从初发 ( 胜 义 ) 菩 提 心 时 即 明 了众 生空 法空
‚ ‚ 。

之理 故佛 本 生 中所说 檀波 罗 密 道 并 不 与 大 乘 相违 有 部 因 为 判 定菩 萨 在 成
‚ 、 ‚ ‚

菩 提之前 实是 凡 夫 虽 有 宿命 智 他 心 智等 但 皆属有 漏 之 世俗智 自然 不 得


、 ‚

明 了声 闻极果 所 证 之 我 空 我所 空 故 无 法 从 有 无 智 慧 的 角 度截 然 区 分凡 夫 舍

身 与 菩 萨 舍 身 的差 别 因 此 大乘所说 之 檀 波 罗密道 与有 部之 檀 波 罗密 道 有 本质
‚ 、 ‚

的区别 即 大乘之 施 波 罗密 无不 与 法 空 般 若相 合 如说般 若 波 罗 蜜 中三 事 不
‚ ‚ ” 。 ‚ ‚

可得 亦不著 是 为 具足 檀波 罗 蜜 满 有部所 说之 檀 波 罗 密 在 大 乘看来 不


过世俗 道而 已
‚ :
有 部所 说般若 波 罗 密 在龙树看来 也 有种 种过 失
。 “ ‚ 、 、 、

一 是 非其 境 界 是 般若 波 罗 蜜无 量 无边 如 大海水 诸天 圣人 阿 罗汉
‚ ‚ 。 ”
辟 支 佛 乃 至 初行菩 萨 尚不能 知 其 边 涯 十 地 住 菩萨 乃 能 知 有 部 以声 闻 弟 子
、 ‚ 。 ‚

而 欲仰 宣 佛 的智 道 显 然力 非所及 对 此 有部 自然 也 是承认 的 三 兽渡 河 之

说 可 为佐 证

“ 、 、

二 是 不 知 世 俗般若与真 实般若 的 差 别 有 部认 为 能分 别 大地 城郭 聚
‚ ” ‚
“ ‚

落 作七 分 是 为般 若 波 罗 蜜满 龙树 认 为 是 事 是 算数 法 能分地 是 世 俗般 若
‚ 、
” 。 ‚

波 罗 蜜 中 少 许分 譬如大海 水 中一 谛 两谛 能分 大地 为七 分 不 过是 数 学方
‚ ‚

面 的才 能 而 这 种才 能在 世 俗 智慧中也 不过是 极 为微少 的 一 点 有部 将 此 视 为


‚ ‚

般 若 波 罗密 圆 满 的标志 实在 是 不 知 真 实般若 啊 ! 不仅 不 知 真 实般若 而且世


俗 智 慧 也 大 有 欠缺

“ ‚

三 是 不 识 实相 法 而 执种种 法 实般若波 罗 蜜 名三 世诸佛 母 能 示 一 切 法 实


” ‚ ‚ 、 ‚ 。

相 明 白此 方能 明 了诸佛 的智 道 也 才 能 究竟 诸 法 的真实之 相 是 般若
‚ 。 、 、 ‚ 。

波 罗蜜无来处无去 处 一 切 处 求 不可 得 如幻 如响 如水 中月 见便失 诸


‚ ‚ 。

圣 人怜 憨 故 虽 一相 以种种 名 字 说是 般 若 波 罗 蜜 诸 佛智 慧 宝藏 真 实般
、 ‚ ‚ 、

若波 罗 密无 来 去 相 是 不可 得相 是 甚深 空相 佛 于 三藏之 中 以种种 名 字 种
‚ ‚ ‚

种方 便 说 此 甚 深 空 相 应般 若 而 有 部处 处 执 法 实有 胶着 佛说 而 不 解 深 意 不
‚ “ ” 。

可 执 实说 故 于 般若 波 罗 蜜 道 的 解 释 亦 有 大失
除 了上 述 内容之外 《大智度 论 》还 对三 乘 差别 大 小 乘 经 典 的 区 别 与 会 通
‚ 、 、

‚ 。

大小乘 之 修 行方法 的差 异等 各各 方 面进行 了论述 此 处 不再 一 一 分 别

结 语

‚ ‚

菩 萨 累 劫 修 行 而 至 成佛 佛 以 三 乘 度众 生 这 是从原始佛 教 至 大 乘佛 教大
。 ‚

兴 于 世之 前 一 直 为 佛 教各宗 派 所 认 可 的 但 对 于 三 乘之 间 是 否 存 在 差 异 有什
‚ ‚ ‚ ‚

么 样 的差 异 什 么 人 才 可 称 为菩萨 什么 是 菩萨道 却 有种种 不 同 的 说法 部


但 终 因 所 依 的 《阿 含 经 》 等 原 始教典无 法
‚

派 佛 教 各 派 虽 然 尝 试 澄 清 这 一 问题
‚ ‚ ‚

提 供充 分 的 经 典依据 在 此 问题上 未 能有 实质 性 的突 破 其 间最 长 思 辩 性 以
‚ ‚

理 长 为 宗 的 有部 对 此 问题 虽 给 予 了 十分 深 入 地 思 考 与广 泛地 阐释 但 与大 乘
‚ 、 、 ‚

佛 教对此 问题 的阐释 相 比 较 依然 显 得 苍 白 粗浅 漏洞 百 出 因 为 这个 问题
‚ ‚ ‚ 。

的阐 明 实在 是 部 派 佛 教所无法 胜 任 的 大乘 的兴 起 可 谓 正 其 时也

附 论
《阿 含 经 》 中的 弥 勒菩 萨

‚ 、 ‚

弥 勒 菩 萨作 为 释迩牟 尼 授 记 的 未来 佛 无 论 是在汉 传 南 传佛 教 还 是藏
随着 《弥勒 下 生经 》 等 经
‚ 。 ‚

传佛 教 中 长 期 以来都普 遍 为人 所 信 奉 汉 代 以来
‚ 。 ‚ 、 、

典的传 译 弥勒信 仰 一 度 成 为 汉 传 佛教 的重 要 内容 据僧 传 记 载 道安 智领
、 、 、 。 ‚

灌顶 玄奖 道宣 窥基 等大 师相继 求 生 兜 率 内院 唐 以后 尽 管 弥陀信 仰 取
但 求 生 弥勒 净 土 之 风 依 然 延 续 不 绝。
‚ ‚ ‚

而 代之 成 为 汉 传佛教 的主 流 直至上 个
‚ 。 ‚

世 纪初 太 虚 大 师仍 在 力 弘 弥 勒信仰 近 代 以来 随着 学术 界 对 大乘 佛教起 源
‚ ‚ 。 ‚

问题 的 深 入 探讨 弥 勒菩 萨作 为 一 个 历 史人 物 是 否 存 在 成 为疑 问 事 实上


无 论 是 南传 佛 教 的 五 部 中 的 《长 部 》 《增 支部 》
、 、

弥 勒其 人 在 佛 教原 始 经 典


《小 部 》 还 是 汉 译 的 四 部 《阿 含 经 》 中 都有 明 确 记 载 在 汉 译 《阿 含 经 》
‚ ‚ 。

《高僧 传 》 《续 高僧传 》 《宋 高僧传 》 中诸 法 师传 记 皆记 求生 弥 勒 内院之 事 《宋 高僧 传 》 还 记 载 了唐代


、 、 。
.

后 汉 恒 超 等依 《观 弥勒 上 生 经 》 修行
、 、 ‚ 。

希圆 后唐 贞诲 后往 生兜率内院 事
‚ 。

中 还 明 白地 揭 示 了 声 闻 乘与 菩萨 乘在 释 逛 僧 团 中 并存 的现 象 本 文 根据 (g 可
含经 》 及 相 关材料
‚ 、

探 讨 了 弥 勒 的 生平 弥 勒 行 持 及 其 与 大乘佛 教 的 关 系 等 问

一 与 弥 勒相 关 的早 期 译 经
‚ :
在 汉 译佛 典 中 与弥 勒 相 关 的 佛 经 可 分 为 四类


梁 僧佑 的 《出三 藏 记 集 》 则
。 ‚

一 是 单本 的 弥勒经 若 据 现 存 最 早 的经 录
《佛说 观 弥 勒菩萨 上 生 兜 率 天 经 》
‚
.
:
弥 勒 经 前 后 译 出 者 有十 几 种 现 仅存 6 部 1

2 《佛 说 弥 勒 下 生经 》( 月 氏三 藏 竺 法 护 译 ) 《佛
。 。
. .

( 刘 宋 居 士 沮 渠 京 声译 ) 3 4

说 弥 勒 下 生 成 佛经 》 ( 同名 《佛 说
。 。
.

2 部 一 为坞摩 罗 什译 ; 一 为 唐 义 净译 ) 5

弥勒大成 佛经 》 ( 罗 什译 ) 6 《佛说弥 勒来 时经 》 ( 失译人 名


。 ‚ 。
.

附 东晋 录 ) 这6
除 《观 弥 勒上 生 经 》 是 叙述 弥勒 上 生天 界 事外
‚ ‚

部经 中 其 余都 与 弥 勒 将 来 下
按 《开元 录 》 记 载 《弥勒 下 生 经 》 前 俊六 译
。 ‚ ‚ 。

生成 佛 相 关 三 存三 失 六译之
‚ ‚ ‚ ‚

中 以唐义 净所 译 最 晚 以褐 颂 为主 其余 皆出于 汉 魏两 晋 之 间 以长 行 为 主
最 长 的是 罗什 译 《大成 佛 经 》 共 8 3 5 8 字 最短 的是 失译 《佛
‚ ‚ ‚

篇幅长 短 不 一
说 弥 勒 来 时经 》
‚ 。 ‚ ‚ 、
12
1 5 字 六 经 所 述基 本一 致 仅有详略 不 同 发 问人 有 阿 难
其 中署 为竺法 护 所 译 的 《弥 勒
、 ‚

舍利 弗之差异 以及 序分 流通 分之 有 无等 差异
下生 经 》 与 《增 一 阿 含 经 》 卷 4 所 述 弥 勒 成 佛事迹
、 ‚

用 语 完全 一 致 仅少 33
7
遂 有 人 以 《增 一 》 经 文充 之 由于 《下 生 》 等
‚ ‚ 。

字 大概 是 竺 法 护所 译 经 己 佚
六 经 与 《阿 含 经 》 的 内容基本 一 致 故本文 中的 论述 即 多 以 (F 可含经 》 为 根 据
‚

展开
二 是 四 部 《阿 含 经 》 及 《阿 含部 》其余 经 典中与 弥勒 相 关 的 内容 《中 阿 含
:

《长 阿 含经 转轮 圣 王 修行 经 第 二 》 《增 一 阿 含 经 序 品 》及
· 、 · ‚ · 、

经 说本经 ) 11
、 、 、 、 、 、 、 、 ‚ 。
19 30 32 35 37 44 45 48 49 卷等 共 13 处 另外 ( 大 正 藏 ) 中隶
属 (F 可含 部 》 的 《佛 说 古来世 时 经 》 ( 说本 经 》 的异 译 本 ) 《般泥 逗 经 》 《佛
、 、

说三 摩 竭 经 》 等
‚ 。

也 有 与 弥 勒相 关 的 内容
三 是 元 魏 凉州沙 阴 慧 觉等在 高 昌郡 杂译 的 《贤 愚经 》 虽 多属 本 生 因 与 《阿
‚ ‚

含 经 》 多有 相 互 佐 证 之 处
‚ ‚ 。

且 所 用 材料 的来 源 甚 为 古 远 本 文 也有 所征 引
‚ ‚ 。

四 是 后 世 判 为 大乘 的经 典 因牵涉 太广 此处 从 略
6 经 《转轮 圣 王 师 子 吼 经 》 《小 部 》
经 藏 《长 部 》 第 2
‚ ‚

在 南 传佛 教三 藏 中
经 《经 集 》及论 藏 中的 《大 义 祥 》 《小义 释 》① 中 都有 与 弥勒 相 关 的 内容
、 ‚ 。

第 5
‚ 。

律藏 方 面 由于 资 料 的缺 乏 是 否 有 相 关 内容 尚不 得 而 知 以上 资料 在行 文 中也

多有 引用

二 经 律所传 弥 勒生 平
‚ : ;
上 述 材料 大 体 可分 为 两 类 一 类 是 与 人 间 弥勒 比丘 相关 的 一 类 是 与天

其 中与 弥 勒 生 平 相 关 的 内容 主 要 集 中在 《经 集 》

上 弥勒 及 未 来 弥勒 佛 相 关 的
中 的 《八 颂 经 品 提 舍 弥勒 经 》 《彼 岸 道 品 》 及 《中阿 含经 说 本 经 》 《增 一 阿
。 、 · 、

含经 ) 卷 19 请 问六 度 经 及 《贤愚 经 巴 婆利 品 》 《佛 说十 二 游 经 ) 等 经 典中
。 、 。

据 《彼岸 道 品 》 记 载
‚ ‚

提 舍 弥勒原 是 桥萨 罗 国婆 罗 门 巴 婆利 的弟 子 从师
‚ 。 ‚

在 南 印 度 的阿 萨迎 修 习 禅 定 享有 盛 名 后受 巴 婆 利 之 命 与其 十 五 位 最杰 出
‚ ‚

的 同 门 师 兄 弟 一 起 到摩 揭 陀 国的石 寺 见 佛 在 听 闻 佛 的 教诲后 十六人从佛 出


‚

家 弥勒 遂 成 为释 逛 僧 团中的一 员
《贤 愚 经 》卷 1
‚

2 也 记 载 了此事 并言佛 为弥 勒授 记 于 未来 成 佛 且 以金 缕 袭

此 说 与 汉 译 《中阿 含 经 说 本 经 》 的 内容 正 相 吻合
。 ·
:
装相赠
… …
‚ ‚ ‚ “ ‚

于 是 尊者 弥 勒 即 从 坐起 偏 担 着衣 又 手 向佛 白曰 : 世尊 我
于 未来久 远人 寿八 万 岁时可 得成 佛 名 弥勒 如 来 … … 佛 复告 日
‚ “ ‚
:
弥勒 汝
… …
‚ ‚ ” ‚ ’
.

补未来 久 远 人 寿八 万 岁时 当得 作 佛 名 弥勒 如 来 于是 世 尊从 尊
‚ “ ‚ ‚

者 阿 难 受此 金 缕 织 成 衣 已 告 曰 : 弥勒 汝 从 如 来取 此 金 缕 织 成 之 衣 施
、 、 。 ‚ ‚

、 、 。

佛 法 众 于是 尊者 弥 勒 从 如 来取 金 缕 织 成 衣 已 施佛 法 众
据 《中 阿 含 经 》 卷 4 7 《瞿 昙 弥 经 》 所 记
‚
“ ”
此 金缕 织成 衣 是 佛 的姨 母 摩
令施 比丘 众 ⑥此 时 是 世 尊 成 道
‚ ‚ ‚

诃 簸 逻 阁 钵 提 瞿 昙 弥亲手 为 佛 所 织 佛未接受
。 ‚

后第 五年 不 久 摩 诃 簸 逻 阁钵提 瞿昙 弥 即 率 耶 输 陀罗 及 五 百 释 迎族 女 随世 尊


‚ 。

出家 则 佛 为 弥 勒授 记 或许 即 在 此 前 后 佛成道 后 第 五 年 左 右
由于 记 载授 记 事 的 《说本 经 》在 南 传藏 经 中没 有 相 应 的经 文 《增 支 部 》 中
‚


斯里 兰 卡 佛教 的 大寺派将 《义释 》归 入 经 藏 而 无畏 山 派 的 《解脱道论 》常引用 此文 而 作 毗 县 曰
‚ “ ” 、


” ‚ ‚ 。

毗昙 曰 则 此 派将之归入 论藏 并视 为舍 利 弗的 作品
郭 良鉴译 《经集 》 第 14 卜 1 51 页 中 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 19 0 年第一 版 第 一 次印刷
‚ ‚ ‚ 。

‚ .

. T4 P 4 35 1
妙‚ ‚ 。
.

T I P 5 11 1
‚ .

助 T I P 72 1 3
也 缺 少 和 《增 一 阿 含 经 》 相 应 的 与 弥 勒 相 关 的 内容
‚

以 日本 学 者松 本 文 三 郎 为
‚ ‚

代 表 的 部 分 学 者 遂 从 其 否认 大 乘 为 佛 说 的 根 本 立 场 出 发 以 南传 经 典 为 依 据
‚ ‚

认 为 弥勒 比 丘 作 为 历 史人 物 是 真 实 的 但 鄙 薄汉 译 佛 典 的 可 靠 性 并 否 认授记
‚ 。

的 历 史 真 实性 认 为弥 勒 信仰 是 大乘佛教徒 逐 步造 作 出 来 的 可 是既使从 学者
、 ‚

认 为较经 论更 为 真 实地 反 映 了历 史 的律藏 来 看 这个 结 论 恐 怕 也是 难 以成立



依 据 《翻 译 名 义 集 》 所传
‚ ‚

印 度 的 小乘 律 藏分 为 五 部 已全部译 为汉 文且

《根
‚ ‚ 、
:
较 为 完 整 地 保 存 了下 来 在 现存 律藏 中 记 载 弥 勒授 记 成 佛 之 事 的有
本说一 切 有 部 毗奈 耶 药 事卷 六 》 ① 《四 分律 》 ( 法 藏 部 ) 卷 3 1 ② 《五 分 律 》
、 、

( 化 地部 ) 卷 1 5 ⑧ 《萨 婆 多 毗 尼 毗 婆沙 》 ( 有 部 ) 卷 3 及 卷 8 等 ④
、 ‚

另 有 同属
小 乘 律藏 的 《舍利 弗 问经 》 《十善戒 经 》 也 涉 及 了弥勒成佛之 事 其 中 《药
、 。

事卷 六 》 记 弥 勒 与 阿 逸 多受佛 预 言 为 转 轮 圣 王 及成 佛 事 与 《说 本 经 》 大 体 相 同
‚

与 南 传 《转轮圣 王师 子 吼经 》 的 内容 也 较 为 一 致 《四分 律 》 卷 31 记 载定光佛


为释 迩 授记 时弥 勒菩 萨 为珍 宝 仙 人 事与 《增 一 阿 含经 》 卷 4 内容 相 似

由于 小
‚

乘诸部轻 淡 或 否认 大乘 的 态度 以上 关 于 弥 勒授 记 成 佛 的资料 即 具 有 相 当 的 可
这 一 点也 与 《观 弥勒 菩萨 上 生 兜率 天 经 》 ( 后 世求 生 兜率 内院多 宗依 此

信度

经 ) 所 说弥 勒次 当作佛之事 曾记 于 毗尼及 诸 经 藏 中说 法 是 一 致 的
在 《观 弥勒菩 萨上 生 兜率 天 经 》 中还 涉 及 了 弥勒 的 出 生地
‚

这 是汉 译 及 南
传 《阿 含 经 》 中都 未 见记 载 的
: “ :
佛 告优 波离 弥 勒 先龄 波 罗 捺 国劫波利村波
此说 与 《贤 愚 经 巴 婆 利 品 》 的 说法相
。 ” ·

婆利 ( 巴 婆利 的异 译 ) 大 婆 罗 门家 生
或者 《贤 愚 经 》 所 说 即 以此经 为依 据
‚ 。



: “ ‚ ‚

此 经 还 指 出了 弥 勒人 间 命终 的时 地 却 梭十 二 年 二 月 十 五 日 还 本 生 处
‚ ‚ ‚ ‚ ’‚‚
结 加 跌坐 如入灭定 身紫金 色 光 明 艳赫 如 百 千 日 上至 兜率陀天 叱p 在
佛说 《观 弥 勒 经 》 之 后 12 年 的
‚ 。
2 月 巧 日 在 其 故 乡灭 度 由于 说 此 经 的 年 代
‚ ‚ 。

难 以确 定 弥勒 涅 架 的 时 间 也 就无 法 确 定 但 弥 勒先 于释 迎 灭 度 是 肯 定 的 隶
属 《阿含 部 》 的 《般 涅 架 经 》 说 佛 涅 架 前 曾上 升兜 率 天
‚ ‚

时弥 勒 为诸 天 说法

‚ .

0
几4 P25 1
‚ . 。
. P 785 3
几2
‚ .

@ P I0 3
几2 6
‚ . .
0 1 P 553
几3 P 522 及
。 ‚ 。
.

T 14 P 4 19 3
‚ 。 、 、 、

佛 复 为说 法 那 么 此 时 弥 勒 当 已 先 于 释逛 灭 度 中 国 的地 论 摄论 成实 毗

昙 诸 宗 也 持 同样 的观 点为
《增 一 阿 含 经 序 品 》 说佛涅 架 后
· ‚ ‚

弥勒从 兜率 天 下 降人 间 劝请 阿 难 结
大乘 内容 的杂藏① ( 现
‚ 、 、 ‚ 、

集如来教 法 所集除经 律 论三 藏 外 尚有包 含方广


大 众 部 的 《摩 诃 僧抵 律 》 及 《五 分 律 》 《四 分 律 》 中都 记 有 结集
‚ 、

存 五 部律 中
《杂藏 》 之事 )

关 于 弥勒 的 生 平 还 有 一 个弥勒与阿 逸 多是 什 么 关系 的 问题 由于 《般若 》
‚ 。 、

《华 严 》 《法 华 》 等 大 乘经 典 多称 弥勒菩萨 为 阿 逸 多
、 ‚

古来 一 般 认 为弥 勒与 阿
《维摩 经 》 罗什 注 曰 玄应 《一

: “ ‚ 。 ‚ 。

逸 多 是 同一 人 弥勒 姓 也 阿逸 多 字也
切 经 音义 》二 十六 曰
: “ ‚ ‚ ‚ ‚ 。

阿 氏多 此 云 无胜 旧 言阿 嗜 多 或作阿 逸 多 皆讹 也
但 《中阿 含 经 说本 经 》 中

” 。 ‚

是 弥 勒 今 生名 也 阿 夷哆 ( 阿 逸 多 ) 与弥勒 同 时
‚ ‚ ‚

在释迎 座 下 听 法 当佛 为 弥勒授 记 时 也预 言 阿 逸 多将为 转轮 圣 王 名螺 (亦


《增 一 阿 含 经 》 《长 阿 含 经 》 《贤 愚
、 、 ‚ 。 、 、

作攘 伽 嚷怯 晌怯 等 ) 与 弥 勒佛 同世
经 》 及 《大 毗 婆 沙论 》 卷 1 7 南 传 《彼岸道 品 》 也记 载 阿 逸

8 也 有相 同 的说 法
t e”
‚ · ‚
a
多 ( 巴 Aj tita 梵A
j ita ) 与 帝须 弥勒 ( 巴 Ti ssa m e
梵 M ai tr e y a ) 同为 巴
‚ 。 ‚

婆 利 的弟 子 至 此 似 可 得 出大 乘 混 同二 人 的结论 但 若 换个角度 考虑 大乘 的

、 ‚
:
说 法 未 必 不 能成立 如舍利 子 别 名 优波 提舍 优波 帝须 ( 意译大 光 ) 舍梨子
故 诸 梵 行人称我 为舍 梨 子 ② 中]摩 诃
。 。 。 。

答曰 贤者 我字 优波 提舍 我 母名 舍 梨
‚ ‚
u
目键 连 别 号 俱利迩 ( K lik a
) 此 二 人有别 名 则 阿 逸多是 弥 勒 的别名 的说法也

是可 以成 立 的

、 ~
三 声 闻 弟子 与菩萨道
‚ ‚

弥勒 作 为释 迎 佛 授 记 的 一 生 补 处 菩萨 在 以 声 闻为 主 的僧 团 中 出家 这看
‚ :
似 矛盾 但 却 是释迎 佛 的菩萨 僧 的通 则
‚ ‚ 、 ‚

诸佛 多以 声 闻 为 僧 无 别 菩 萨僧 如 弥勒 菩 萨 文 殊 师 利 菩 萨等 以 释迩
‚ .

文 佛 无 别 菩 萨僧 故 入 声闻 僧 中次 第坐
《增 一 阿 含 经 》 卷 4
:
5 佛 对 师子 长 者 说

。 ‚
.
0

2
T P 5 50 3
‚ . ·

必 T l P 43 1 2

《大 智 度 论 》 卷 3 4
‚ ‚ .

功 5 1
T2 P3
、 、

、 。 ‚ . 。

今此 众 中有 四 向 四 得及 声闻乘 辟 支 佛乘 佛乘 三 乘之道 皆 出乎 众
‚ ‚ ‚ ‚

三 乘共 存 于 僧团 中的现 象 不 但 在 佛 世如 此 即使 大乘 兴 起 后 也 是 如此
《法 显 传 》 《大 唐 西 域 记 》 中数 十 处 记载 西 域
、 一

印 度诸 国 僧 团兼 习 大 小 乘佛 法
在 《大唐 西 域 记 》 中有 五
‚ 、

的情 形 六 国 的小 乘上 座 部 融 摄 大乘后 成 为 大 乘 上
。 ‚ ‚ 、

座部 大 乘佛教 中 的著 名 人 物 也 多在 小 乘僧 团 中 出 家 如 马 鸣菩萨 世友 菩
‚ 、 。 ‚

萨在有 部 无 著菩萨 世 亲菩 萨兄 弟 在 萨婆多 部 出家 时至 今 日 修 习 大乘 的


‚ 。

僧 众 也 要 先 受声 闻之具足 戒后 方 受 菩萨戒
在 《阿 含 经 》 中 由于 弥 勒 兼 具 大乘菩萨 与声 闻 比 丘 的 身份
‚

他所 行 的 菩 萨

:
道 也就 有 了 随顺 声 闻 教 法 的 一 面 佛给他 说法 时也多 从声 闻 教 法 方 面 展 开 如
《提 舍 弥 勒经 》 中佛 说 要远 离 淫 欲
、 ‚ ‚

懈怠 应该学会 隐居 即 使 己 接 近涅架 也

在 《增 一 阿 含 经 》卷 19 中 佛在 回答 弥勒 关 于 六波 罗 蜜 的修 法后
。 ‚ ‚
·

不 要 骄傲
:
劝 说弥勒
‚ ‚ ‚ ‚ ‚ ‚

诸根 寂 静 思 帷 禁戒 不 兴镇惠 修 行 慈心 勇猛 精 进 增 其善 法
‚ ‚ ‚ ‚

除 不 善法 恒若 一 心 意 不 错乱 具 足辩 才 法 门终不越次
“ ” ‚

此 中除 具 足辩才 一 项 是菩萨 的 必 修 内容 外 其余都 是 与声 闻 众共 的净


、 、 ‚

业 ( 虽 然悲 智 愿 的深 广大 不 相 同 ) 这 也是对 作 为 声 闻众 之 一 员 的 弥勒 比 丘

的必 然 要 求
弥 勒 的 菩 萨行在 《阿含 经 》 中主 要 表现 在 发菩提 心 与 修行 六 波 罗 蜜道 两 个
《说本 经 》 中佛 赞 叹 弥 勒所发 正 觉 圆满
。 、 、

方面 梵行 广 布 普利 人 天 的无上 菩 提
心 是 前者 的 体现 其 中表现 了 弥 勒 菩 萨 菩 提 心 深 广 坚 固的 鲜 明 特 点 《阿 含经 》
‚ 。 。

‚
“ 、 、 ”
中虽 未 说 弥 勒 菩 萨何 时 发菩 提 心 但说 弥 勒 菩萨 经 三 十劫应 当 作佛 至真
‚ ‚ ” ④ ‚
、 ‚

等正 觉 我 以精进力 勇猛 之 心 使 弥 勒在 后 可 见 弥勒菩萨 发 心 历 时 极 久
。 ‚

所 修大 乘 之道 也 甚 为 久远 了 佛在 大 众 中多处 宣 说 弥 勒 于 未 来 成 佛 之 事 显然

意在策 励 僧 众 对 于 佛 道 的欣 悦 渴仰 而 发无 上 菩 提心
‚

弥勒菩萨 的波 罗蜜 行 集 中表现 在弥勒菩 萨 向佛请 教如 何 修檀波 罗 蜜 而 具


:
足 六波 罗 蜜法 一 经 中
‚ 、 ‚ ‚ ‚ 。

于是 菩 萨惠施 佛 辟 支佛 下 及 凡人 皆悉 平 均 不 选择人 恒作

。 ‚ 。
.

几 P 792 2

《经集 》 第 1
‚ 。

2 2- 12
3 页
。 ‚ .
.

几 P6
4 5 2
‚ .

0 P 600 1

‚ 。 ‚ 。

斯念 : 一切 由食 而 存 无 食则 丧 是 谓 菩 萨成 就 此 初 法 具足 六 度
‚ ‚ 、 、 、 ‚ 、 、 、 ‚

复次 菩 萨若 惠施 之 时 头 目 髓 脑 国 财 妻 子 欢喜惠
‚ . ‚ ‚ 。

施 不 生 着想 由 ( 扰 ) 如 应 死 之 人 临 时还 活 欢喜 踊 跃 不 能 自胜 尔
亦 复如是 … … 布 施 誓愿
‚ ‚ ‚ 。

时 菩 萨发 心 喜 悦 不 生 想著
‚ ‚ ‚ ‚ 。

复次 弥勒 菩 萨布施 之 时 普及 一 切 不 自为 己 使 成 无 上 正 真之 道
‚ 。

是 谓 成就此 三 法 具足 六度
‚ ‚ ‚ ‚ ‚

复次 弥勒 菩 萨摩 何 萨布施 之 时 作是 思 帷 诸有 众 生 之 类 菩萨
‚ ‚ 。 。

最 为 上首 具足 六 度 了诸 法 本 何 以 故 ? 使 此诸 施 具 足 六 度 成 就檀 波

罗蜜
‚ : 、

弥勒所 行之 法 充分 展 示 了大 乘檀波 罗蜜 道 的 深 广 与 究竟 平等心 无分别心


从 中可 见 《阿 含 》
。 ‚ ‚

和 恒念 众 生 的 慈悲 心 行 一 度 而 具足 六 度 六 度相 互 含摄
之 波 罗 蜜道 与 《般若 经 》 的一 贯

《阿 含
‚ ‚ 。

以 波 罗 蜜 道 为修 行方法 弥勒菩 萨 是 其代 表 但 四众 之 中绝 非仅 有
经 》 中有很 多 如 此 修行 的例 证
: ‚

须达 长者 恒 恤 孤 贫 人 称给孤独 ; 师子 长 者 虽
‚ ‚ ‚

知 布施 阿 罗汉 等 圣 者获福 无 量 仍行 平 等 布施 不 起 圣 与非 圣 的 区 别 佛称 他
‚ ‚

为 菩 萨 ; 曾是誉那 教 徒 的师 子 大 将在 饭 依 佛 后 虽 已 厌 离誉 那 教 但 仍遵 从 佛
‚ ‚ 。

的教 诲 终 生 供 养 省 那 教 主泥 乾 子 及 其 弟 子 佛 也称 他 为菩 萨 尽 管 经 中未言
‚

这 几 位 居 士 是弥勒所 化 但 四众 之 中受 弥 勒菩萨教化行檀波 罗 蜜乃 至六 波 罗 蜜
‚

的 当 不 在 少数 则 大乘佛教是释 迩 牟尼 教法 必 然 的组成 部 分 也就 是 不 可 否 认 的

事实了

四 释 迎 弟 子 与弥 勒 佛 的 因 缘
《中 》 《长 》 《增 一 阿 含 》 及 南传 《长 部 》 中都 描 绘 了 弥勒成 佛 的 情 形
、 、
:

‚ ‚ ‚ ‚
五 十七 亿六 千 万年后 这 个世 界人 寿 增 至 八 万 岁 国土 严 净 人心和善时 弥
‚ 。 ‚

勒 菩 萨 从 兜 率 天 降生 人 间 在 龙华 树 下 成佛 初会 % 亿 人得 度 第二会 9
4 亿
‚ 。 “ ‚ ” ‚

人 2 亿 人 成 阿 罗汉
第三会 9 弥勒所 化 弟子 尽 是释迎 文佛 弟 子 初会所 度


‚ 。

都 是 亲 从 释迎 听 法 的 弟 子 后 两 会 所 度 都是 释 迎 遗 教弟子 转轮 圣 王 螺 怯
《阿 含 经 》 中一 些
‚ ‚ 。

阿 逸 多 比 丘 的后 身 此 时率 8 万 4 千大 臣 出家 证 阿 罗汉 果
‚ ‚ ‚
: ‚

著 名 的居 士 也 在 弥勒佛 前 出 家 证 阿 罗汉 果 著名 者如 给孤 独 长 者 梨师
‚ ‚

、 、 、 。

达多 富兰 那 兄 弟 鹿 子母 昆舍怯 郁多罗 提 婆 婪那 萨 遮尼 键 子 等 等
《增 一 阿 含 经 》第 4
‚

卷还 宣 说 了 得 生 弥 勒 佛 土 的 因 缘 与后 出弥 勒 诸 经 大
: ‚ ‚
;
体相 同 一 类 是 释 迎 佛 时修 习 梵行 奉 持 佛法 修 习 慈悲 喜 舍 的 一类是释迎
‚ ‚ 、
;
佛 时 供 养三 宝 受三 版五 戒 持 八 关斋 法 的 一 类是 释 迎 佛 时 修建 佛寺 维修
、 ‚ ‚ ‚
;
寺庙 香花供 佛 的 还 有 一 类 是专 心 听 法 读 诵 书写 经 典 闻法 之 时 悲伤 流
‚ ‚ ‚ ‚
泪 的 ; 乃 至 释 迎佛 时 弹指之 顷 修 习 善法 的 都 于 此 时 得 生 弥勒 佛 土 参与
‚ 。

龙 华之 会 而 于 生死 得到 究竟 解 脱
《增 一 》 卷 4 还 说佛命 摩 诃 迎 叶
、 、 、

君 屠 钵汉 宾头 卢 罗云 四大 阿 罗汉 不
常 住 世 间 护持教 法 直 至 法 灭一 事 《法 住 记 》及 诸律 也 有 相 似 说 法
‚ ‚ ‚ ‚ 。

入 涅架
‚ ‚

同卷 又 说摩 诃迩 叶常住奢 阁崛 山 ( 灵 鹜 山 ) 中迎 叶禅窟 住 世 留形 至 弥勒成


。 ‚ ‚ “ ‚ ‚ ‚

佛 弥 勒 成 佛后 率众往见 迎 叶 见 迎 叶 身 已 此 名为最 初 之 会 九 十六 亿人
” 。 ‚ “ ” ‚

皆得阿罗 汉 弥勒 佛 并取迎 叶身上 所 披 装 装 迎 叶 身体 奄 然星 散 弥勒 及


“ ” ⑧
‚ ‚ 。

大 众 遂 供养其舍 利 所 以然者 诸佛 世 尊 有 恭敬 心 龄 正 法故 后 世 以衣 钵 表
‚ 。

法 脉传 承 大约 取 法 于 此


本段 综 合 了 《增 一 》 《长 部 》 《下 生 》 《大成 佛 》 诸 经 的相关 内容
、 、 、 ‚ 。

恕不 一 一注 出
‚ .

. P 789 2

。 ‚ ·
.

同上 P 7 89 l
第六 章 大 乘 四 念处 及 其在 菩萨道 中的地 位

第一 节 大 乘 的盛行与 龙 树 对 大 乘佛 教 的开 创 性贡 献

‚ 。 ‚

印度 佛 教 到 了 龙树 时代 格 局 发 生 了划 时代 的 巨变 大乘 佛教横 空 出世
‚ ‚

数 量 巨 大 的大 乘 经 典 开 始 在世 间 流行 大乘教 团逐 步 建立 菩萨道 开 始为 信众
‚ 。

广泛 接 受 并 从 理 论上 深 刻 地 影 响 了 当 时 还 处 于 兴 盛 之 中 的部派佛 教 各 支 大
‚

乘 佛教 成 为 当时佛教 诸 派 之 中最 有 生 命 力 的 一 支 并将 自己 的影 响力 扩 展 到 了
‚ ‚ 。

久远广 大 的 空 间 与地 域 中 而这一切 是 以龙 树 为 肇 端 的
这 种 巨变 在 龙树 的鸿篇 巨制 《大 智度 论 》 中有 充 分地 描 述 《大 智 度 论 》 作

不 仅 担 负 了 阐释 《摩 诃 般 若 波 罗 蜜经 》 的任 务
‚ ‚

为龙树 最 重 要 的作 品 同时还
‚ ‚

兼 负 架构大乘佛 教 理 论 体 系 融摄 部 派 佛 教及 梳 理 和 重 写 印度佛 教史的使命


‚ 。

在 释 尊 以后 的 印度 祖 师 中 龙 树 在佛 教史上 的贡 献是无 与伦 匹 的 由 于 他 的创
‚ ‚

发性 思 想 使 印度 佛 教 的教义 体系局 面 大 开 大乘 教义 由于 他 的阐扬而 光 芒 万


。 。 、

丈 大乘佛教 可 以说 是 由他确 立 的 六 七 世 纪 印度 大乘 二 大系 统 之 一 的 中观
‚ 。 ‚ ‚

宗 便 是 绍 述 龙树 思想 的学 派 此外 龙树 的 思 想 是 西 藏 佛学 的重 要 支 流 ;
‚ ‚
:
是 我 国三 论 宗 的义 理 支 柱 与 天 台宗的 重要 思 想 根 源 其易行 道 思 想 也颇 为
。 ‚ ‚

中 日净 土 宗徒 所 取 资 在佛教 史上 论义 理 规 模 之 闲 大 与影 响 之 深 远 龙树真

可 谓 是 释尊 以外 的第 一 人
‚ :
龙 树 的 开创 性贡 献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一 是 数量十 分庞 大 的大乘 经 典 的揭示


‚ ‚

此 前大乘 思 想 在 部派 佛 教 中虽 时 有 显 露 但 并 非 主流 大 乘 经 典在 世 间 虽
‚ ‚ ‚ 。 ‚
·

:
有流 传 但 数 量 十分有 限 且 少为人 知 不 受重视 至此 局 面 则全然 改 观

所 谓 《般 若 波 罗 蜜经 》 《六 波 罗 蜜经 》 《华 首 经 》 《法 华 经 》 《佛 本
、 、 、 、

起 因缘 经 》 《云 经 》 《法 云 经 》 《大 云 经 》 如 是 等无 量 阿 僧 只 诸 经
、 、 、 ‚ ‚

为得


阿 褥 多 罗三 藐三 菩提 故 说
‚ ‚

数 量 如 此 巨大 的大乘 经 典 经 龙 树 的 揭 示 而 得 大行 于 世 今 日汉 藏 佛 教 中广 为

‚ .

T 25 . 308 !
P
如 《华 严 经 》 《维摩 经 》 《无 量 寿 经 》 《阿 弥 陀经 》 《金 刚
‚ 、 、 、 、

通 行 的诸 大 乘 经
经 》等 诸 多 大乘 经 典 也 都 是 在 此 时 方得 风行 于 世 自此 大 乘 佛 教 脱 离 了 对 《阿
‚ 。

含 经 》 等 声 闻 经 典 的 依傍 而 得广 演 种 种成佛之道

二 是 确立 以阿 褥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为 大 小 乘修 行 的终 极 目标
《阿 含 》 中佛 虽 自说 得 无 上 菩 提
‚ ‚

但 多劝 弟 子 速证 涅 架 涅架道 是 部 派佛
‚ 。

教各 支 的主 流 阿 罗 汉 果是 声 闻的 最 高 成 就 大乘佛教 则 以法 华 会 上 三 乘 皆 发
‚ 。

菩提心 终 成 佛道 为 修 行 之 极 点

三 是 开 显 诸佛 的广大境 界
、 ‚ ‚

部 派 佛 教 认 为过 去 未 来 都 会有 佛 出世 但 不 承认 二 佛 同 时 出现 于 世 因
。 ‚ 、

此 不 相 信 十方 诸 佛 的存在 认 为 佛 虽 有优 于 阿 罗汉 的地 方 但 所得智 慧 神通
。 ‚

及解脱 境 界 与 阿 罗 汉 大体相 同 有 部对 佛 与 阿 罗汉 差 别 虽 有较 为 深 入 的认 识
。 ‚ : 、

但 依然 不 出声 闻乘 的基 本框 架 龙树 依 据 诸大 乘 经 典 指出 不但 过 去 未来
‚ ‚
:
有佛 出 现 现 在他 方亦 有无 量无边 诸佛 出兴 于 世 因 为众 生 无 边 际 故 佛 化众
、 ‚
;
生 的愿 力 事业 亦 无 边 际 诸 佛如 来 皆于 无量 无 边世 界 中度 化 有情 如 来 示现
‚
; 、 ‚

涅架 实非涅 架 区 分佛 身 为 生 身 化 身 和 法性 身 认 为 佛 的法性 身 有 无量
” ‚
“ ” ‚
“ ” ‚

无边光 明 胜 无 量 亿 阿 僧 只 日月 光 明 说 法 音 声遍 满 十方 国土 佛 的法 性
‚
“ ‚ ” 。 、

身中 一 一 毛 孔 常 出 无 量无边 阿 僧 只 化佛 度化众 生 三 十二 相 八十种好


‚ ‚ 、 、 、

并非诸佛 一 定之 相 佛 随众 生 心 而 现 其 相 相虽有大小 明暗 具足 不 具足
‚ ‚
;
等种种 差 别 但 诸佛 的法 性 身是 平等 的 诸佛 皆有 净土 如 阿 弥 陀 佛 亦 有秽 土
‚ 。 、 、 、

如释 迩 佛 随 其 所 应 度化 众 生 佛的智 慧 光明 寿量 神 通 境 界 皆无 边 际 等
‚ 。

等 从而 显 示 了 大乘迥 异 于 部 派 佛教 的 佛 陀观
‚ 。

四 是 重 新 厘 订 菩 萨在三 乘 中 的地 位 并广 开 菩萨 道
龙 树依 《般 若 经 》 通教 十 地 的 说法
‚ ‚

与部 派 之 多将 菩 萨 视 为 凡 夫不 同 依
‚ ‚ ‚

智 慧的浅 深 重 新 排列 三 乘 的位 次 将菩萨 列 于 仅 次于 佛 的 第 九 地 中 高居 于
又 依 《华 严 经 》 开 菩萨 地 为欢 喜 地 至 法 云 地 等十 地
。 ‚

阿 罗 汉 与辟支佛 之上 并

显 明 以六 度 为 主 的菩 萨诸地 的修 行 内容与方 法 同 时将 菩 萨 修 行 的 内容 由部 派
、 、 、

的 断除 结 使 为 主 扩 展 为 除烦 恼 及 习 气 圆 满智 慧 净佛 国 土 成 熟有 情 等等 方
。 、 、 ‚ 、 、

面 并因 法 界无 量 众生 无 量 诸佛 智 慧无量 之种 种 无量 菩 萨 的悲 心 愿力
、 ‚

事业 智 慧与 圆满 无 上 菩提 的 行业 也 是无 量无 边 的 从 而 开 显 了 与 诸 佛广 大智

慧 境 界相 应 的 无 限 广 阔 的 菩 萨 道

五 是 对 部 派佛 教 的 判 摄 与 融 通
‚

与 部 派 佛 教 排斥大 乘 经 典 的 态 度 不 同 龙 树 以十分包 容 的 态度 将 大 小 乘经
‚ ‚ 。

典 都 视 为 佛法 当 然 的 组 成 部分 认 为 皆 是佛 口 所宣 不可轻毁 同时 又 对 部派
、 。

论典 中 与 大 乘 经 典 冲突 矛 盾 的地方 加 以 判摄 与融通 如对 有 部 大 乘 观念 的批
‚ ‚ 、 、

判 对 别 部 只 有 千 佛 出世 的 责难 对 部 派 佛 教 之 四 缘 说及 空 门 阿毗昙 门 毗
‚ ‚ ‚

勒 门 说 法 的种 种 得 失 并 从 大 乘佛 教 的立 场 一 一 加 以分 析 与融 汇 指 出部 派
‚ ‚ 。 ‚

的过 失 多在 固执佛之言教 不 解佛 说法 之 真 意 等等 在 组 织结构 上 以一 切
申明 《阿 含 经 》
、 、 ‚
:
智 道种 智 一 切 种 智三 智 条 理三 乘 而 归之 于 佛 的 无 上 菩 提
‚ 、 ‚
:
中的法 空 义 并 以我 法 二 空 作为 统 摄全 体佛 法 的 大 纲 在构建佛 法 体 系 时
‚ 、 、

也 并 不 完 全 排斥 声 闻 教 法 的 体 系 中的有 益 成 分 如暖 顶 忍 等修行 次 第 的 判
‚ 、 ‚

定 缠 结 使 的分类及 十六 心 见 道等 种种 说法 将 声 闻 的圣 果摄 入 菩 萨 的 无 生
‚

法 忍 之 中 ; 在 修行 道 上 虽 以波 罗 蜜道 为 主 而 以诸 法 实相 统 贯大 小 乘修 行 的 一
‚ 、 。

切 内容 而 归之 于 性 空 无 所得
二 ‚ ‚

当然 龙树 菩 萨 对全 体 佛 法 的贡献 远 不止此 其 著 作 为 学 术 界 考 定 的亦 有
‚ ‚ ‚ ‚

十 多部 思 想 内容 也 十 分丰 富 涉及 面也 非常广 泛 但 限于 精 力 及 慧 力 本文

暂止 于此

第二 节 ( 大 智 度论 》 对大 乘 四 念 处 的阐 释 与展 开

《大智度 论 》中与 四 念 处 相关 的 内容 相 当 多 其 中较 为 集 中部 分 的是 第 1 9
‚ 、

、 ‚ ‚
34 48 数卷 在这 几卷 中 龙树 一 方 面 对 此 前 部派 佛 教 ( 主要是 有 部 ) 的 四 念
‚ 、 、 、
·

处 修法 进 行 了 总结 将 四念 处 归结为观 身不 净 观 受是 苦 观心无常 观 法无
‚ 、 、

我等 四 点 并依有部 惯 用 的 三 种 念 处 对 四念 处 性 质 对象 观 行 方 法 进 行 了深
。 ‚ 。

入 细 致地 分析 这 当 中 既有 与 有部 一 致之 处 也 有龙树 菩 萨 自己 独 到 的 见 解
‚

另 一 方 面 则 阐释 了 四念 处 与大乘 佛 教 的关 系 认 为 四 念 处 并 非仅 是 声 闻辟支佛
并依 《摩 诃 般若波 罗 蜜 经 四念 处
‚ ‚ 。

的 修 行 方法 四念 处 也是 菩 萨 成 佛 的近 因 缘
品 》 阐 明 了 大 乘 四 念 处 具 体修 法
‚ 。 ‚

这样 大乘 四 念 处 不仅 具备 了修 习 的经 典依
‚ ‚ 。

据和方法 而 且 与 无 限 广 阔的菩 萨道 统 一 起来 成 为菩萨道 的必 修 内容 这种


‚

将三 十 七道 品 与 六 波 罗 蜜 道相 结 合 的 组 织 方式 也 是后 来 大 乘佛 教 各 宗 共 依 的

模式
大 乘 四 念 处 是 《大 智度 论 》 中着 墨 较 多 的 部 分


论 中 虽 没 有 直 接 出现 大
” ‚
“ ‚ ” ‚

乘 四念 处 的字 眼 但卷 65 说 阿 罗 汉 果 分别 即 是三 乘 四 念 处 认 为声 闻
‚ 、

辟 支 佛 与佛 同 修 四念 处证 得极 果 ( 阿 罗 汉 ) 所 修 四念 处 即 有 声 闻 四 念 处 缘觉
‚ 。

四念 处 和 菩 萨 四念 处 的差 别 即 是 认 为 存 在 大 乘 四念 处 法 论 中指 出 菩 萨在修
《大 乘庄 严 经 论 》
‚ 、 ‚
习 四念 处 时 所 依智 慧 所起 观 行 及 终 极 目的都 与 二 乘 不 同
‚ 。

中则列 出 大 小 乘 在修 习 四 念处 的 14 种 差别 本文 因 此称 之 为 大乘 四 念 处 此 说
。 ‚

主 要 是 为 了 与部 派 佛 教 所 修之 四念 处 相 区 别而 言 的 虽 说在理论上不太严 密
。 ‚

但在 标 示 大 小 乘 佛教 在 修 习 四 念 处 的 差 别 时还 是 较 为方 便 的 其次 各大 乘 经
‚

典在 对 四 念 处 所 作的 种 种阐释 中具 有 相 当 的一 致性 这 也是 该 名 称 得 以成立 的
。 ‚ 。

根据 此 名 称 在 此 后 的相 关篇 章 中所 指 也 基 本 一 致 不 再 另行 说 明
《大 智 度 论 》 说
:

‚ ‚ ‚

菩 萨以 不 杂心 一 一 离诸 烦 恼 及 二 乘意 为 萨婆 若 故 修行 四 念 处 修
‚ . 。

相 亦 不 可得 毕竟清净故 是 名 乘补 大 乘

:
此 说可 视 为大 乘 四念 处 的定义 此 中指 出大乘 四念 处 的基 本 特 征 己离 ( 伏或
‚ 、 、

断 ) 烦恼 远 离声 闻 辟支 佛 之 心 ( 包 括愿 力 ( 速入 涅 架 ) 及 智 慧 慈悲 等 各
‚ ‚ 、

个方 面 ) 为 得 佛 之 一 切 ( 种 ) 智 ( 萨婆 若 ) 而 修 以 了知 能 修 之 人 所 修之 相
、 ‚

及 法 皆不可 得 观 诸 法 毕 竟清 净 的 实相 智 慧 而 修 有 时 也称 之 为 四 种 实相 道一
法 实相道 ③ 《大 智度 论 》 认 为 菩 萨在 修 习 六 波 罗 蜜
‚ 、 、 。

一观 身实相 道 观受 心
‚
:
道时 不 可 远 离 四念 处
‚ .

若 菩 萨 心 远 离四 念 处 等三 十 七 品 三 解脱 门 是名 粗 业 所 以 者何 ? 此
中 “ 皆观 实法
· ‚ ‚ ‚ . ‚

随涅 不 随世 间 若 出 四 念 处 等法 心 则散乱 譬如蛇 行
‚ ‚

.

本性 好 曲 若 入 竹 筒则 直 出 筒还 曲
‚

可 见大乘 四 念 处 是 菩萨 波 罗 蜜 道 的必 然 内容 菩 萨道 不 离 四 念 处 ; 而 四念 处 也
‚ 。

只 有 与 般 若 智 慧和 合 时 方 能 得 其 胜用
‚ 、 ‚
( 若 ) 远 离般 若 用 声闻 辟 支佛 法 修 行 四 念 处 如 恒 河 沙等劫 不如
‚ 。

一 日 如 所 说住般 若 中 修 四 念 处 乃 至 一 切 种 智

‚ . . 。
0 T25 P 52 1 2
‚ 。
. .

0 P. 3 8 9 3 一 . 39 0 l
P
竹5
。 ‚ .

长5 P. 2 5 8 l
④ ‚ 。
. .

. 709 l 一 . 70 9 2
几5 P P
。 ‚ .
.

几5 . 583 3
P
‚ ‚ ‚

大 乘 四念 处 的殊胜 之 处 虽 有 种种 但 其 中最 为特胜 之 处 有 二 一 是与 甚
‚ 。

深 空 性 相 应 的实相 智 慧 二 是 远 离 分别 的 般 若 正 观 前 者 在 卷 19 与声 闻 四 念 处
《摩 诃 般 若 波 罗 蜜
‚

相 比 较展 开 的大乘 四 念 处 中表现 得 比较 明显 后 者 则在卷 4


8
经 四 念 处 品 》 及 以后 各章 有 充分地 表述
。 。

“ ” ‚ 、

卷 91 在 述 菩萨 身念 处 时 虽 也观 身之 不 净 相 ( 谓之 行厕 ) 及无 常相 苦
‚ 、
:
相 但 重 在观 身相之 不可 得 身相 空
‚ ‚ . ‚ ‚

是 身四 大 和 合造 如 水 沫聚 虚 无 坚 固 是 身无 常 久 必破坏 身相
‚ 。 ‚ ‚ ‚ .

不 可得 不 在 内外 中间 身无 觉知 身不 自觉 无 知 无 作 如 墙壁 瓦石
‚ ‚ . 、 、

是 身 中无 定 身相 无 有 作 是 身者 亦 无 使 作者 是 身先 际 援际 中际 皆
. ‚ 、 、 。

不 可得 八万户 虫 无 量诸 病 及诸饥 渴 寒热 刑 残 等常恼 此 身 知 非我


‚ 。 ‚ ‚ 。

身 亦 非他 有 不 得 自在有作及 所 不 作 是 身身相 空 从 虚 妄 因缘 生 是
‚ 。

身假有 属 本 业 因缘
、 、 、 ‚

此 中 不 仅 指 出 身之 和合 而 生故 空 无 常 故 空 无 不 变 之相 故空 无 觉 知 相 故 空
、 。

尤重 于 身 的三 际不可 得故 空 不 自在 ( 无主 ) 故空及 虚 妄 因 缘 生故 空 因缘所
‚ ” 。 ‚

生法 我 说即是 空 此 空 不 仅 得之 于 敏 锐地 思 维 同 时也 是 甚 深 禅 定 中 的 直 观
:
体验
‚ ‚ . 、

是 身相 不 合 不 散 不 来不 去 不生不灭 不 依 琦 循 身观是 身: 无 我
‚ ‚ ‚ .

无 我所 故 空 空故 无 男 女 等诸相 无 相 故 不 作愿 如 是观者 得入 无 作 智 门
、 ‚ . ‚

知 身无 作 无 作者 但从诸 法 因缘 和 合 生 是诸 因缘作是 身者 亦 从虚 妄
‚ ‚ . ‚

颠 倒 故有 是 因缘 中亦 无 因缘相 是 因缘 生 亦 无 生 相 如是思 惟 知 是身
‚ ‚ ‚ ‚

从本 以 来无 有生相 知 是 身无 相 无 可 取 无 生故 无 相 无 相故 无 生 但谁
. ‚ 。

凡 夫故 名 为 身 菩 萨如 是 与三三 时湘 结 合 菩 萨如 是观 身实相
‚ ‚ ‚

修 行 者 在 定 中 谛观 此 身 时 彻 见 身 中地 水火 风 各 有 自相 不相混杂 念念迁灭
‚ 、

而 身相 不 失 定 中作观 所 生 之 身体 膨胀 腐烂 等种 种 之相 既 非实有也 非 空 无 其
‚ ‚ 。 、

相 诸 相 虽 生 而 实无 生 者 虽 灭而 亦无 灭 者 不仅定 中所 观 之 青癖 腐 烂之 相
‚ 、 ‚ ‚

如是 世 间 男女之 相 我人 众 生 寿 者 之相 莫 不 如 是 皆是 妄 识 所 生之 幻相 亦
‚ ‚ ‚ 。

如 定 中幻 相 空 虚无我 此 身也 非 我所 从 而 悟 入 空三 昧 知 诸 相 空故 不 念 一
‚ ‚ 。 ‚

切相 不念 种 种之 相 故 得 入 无 相 三昧 心 无 一切 相 故 不 于 三 界 六 道 名 利权
‚ 。 ‚

势 种种 之 物 产 生 希求 之 心 得 入 无 作 三 昧 这 样 通 过 与三三 昧相应 的 观 身之 慧
、 、 。

菩 萨 悟 入 身相 本 空 身相 无 相 身相 无 生 之 实相智慧
、 ‚ ‚

观 受念处 法念 处 时 也是如此
、 ‚ 、 ‚ ‚

了知 诸 受 诸 法 皆从妄 见 生 故不 实 不定 虚 谁如 幻 非我 亦 非 我
‚ ‚ ‚ ‚ ‚

所 本 来无 生 空无 所有 如 是与 三 三 昧和 合 不 起种 种 分 别 执著 得入



.

受念 处 法 念 处 之 实相
‚ ‚

心 念 处 是 论 中着 力 较 多 的部 分 综 合 各卷 的 陈 述 来看 龙 树 是将 心 念 处 分
、 。

为心 相 和 心 性 心 与 心 数 等两 个 层 次进 行 分析的
、 ‚ 、 、 ‚

从心相 心 性层 面 来 说 心有生 住 灭三相 此 相 因 种种 外 六 尘 因 缘 及


‚ ‚ ‚

内与 无 明 和 合 的 颠倒 心 识 而 生 心 相 念念 生 灭 相 续无 穷 世人 因 之 强 名 其 为
‚ ‚ ‚ ‚ ‚
心 若 求 心 之 实性 则 此 心 生 无 所从 来 灭 亦 无所 去 求 心 之 过 现 未来 三际
‚ ‚ ‚ 、

不可 得 如 是 心 之真 实性 实不可 得 不仅 心 性 不 可 得 心 相 亦无 一 定 实在 之
‚ 。 ‚ 、 ‚ 。

相 故 心 相亦 空 此心 空 无我 无 我所 如 是观心 名 为随 顺 心 观 ( 方 便观 )
‚ ‚ ‚

通过 方 便观 心 之法 观 心 相 之 无生 悟 入 无生法 中 得 到 对 心 性 的真 实 觉
‚ “ 、 、
” ‚ “ ‚ ” ‚

悟 是心无 生 无性 无相 虽 观 是 心 生 灭相 亦 不得 实 生灭 法 由此 得
‚ “ ” ‚ ‚ “ ‚

入 般若 正 观 知心性不 生不 灭 不 分别 垢 净而 得 心 清 净 以 是 心 清净故 不
’‚。

_

为 客烦 恼所染
‚ 《发智论 》 中 亦 持
‚ ” ‚
t 自性 清净 客尘所染 是 自原始佛教 以来 的一 贯之 说
但 《大 智 度 论 》 中所 说 的 心 性清净 是指 心 之 空 性
‚ ‚ “ ‚

此说 如 虚 空 柑常 清净 烟
‚ 。 ‚

云 尘 雾假 ( 不 实 ) 来 故 覆蔽不净 心 亦 如是 常 自清 净 无 明等 诸 烦 恼 客 ( 非
、 ‚ ‚ ‚ 。

本有 非 常 住 ) 来覆 蔽 故 以为 不 净 除去 烦 恼 如本 清 净 此心 之清净实
‚ ‚ ‚ ‚ ‚ “
相 通于凡圣 不增不 减 凡 夫 人 的心 性 实相 也 如是 清净 虽 有 烦恼 如 阴
‚ ” 。 ‚

云 翁 日月 不 能污 日 月 之 清 净光 明 不仅 烦恼 不 能 染 污 心 之清净 实相 诸烦
” ‚

恼实相 与 常 性 空 心 相 无 异 同是 恒常之性 空 实相故


‚ ‚ ‚ ‚

对 此 清 净之 心 不 可 说有 不 可 说无 实 非 言语 分别 境 界 唯有无分 别之

:
般 若 正 观 方 能契 入 论 中对此 实有 明释
‚ ‚ ‚
( 舍 利 弗 ) 虽 闻 心 毕 竟 空 常 清净 扰 忆 想分 别 取是 无 心 相 以 是故
“ ‚ ‚ ‚
问: 是无 心相心 为 有为 无 ? 若 有 云何 言无 心相 ? 若 无 何 以 赞叹 是 无
” “ ‚ ‚
·

等等 心 当 成 佛道 ? 须 菩提 答 曰 : 是 无 心 相 中毕 竞清净 有 无 不 可 得 不

‚
、 。
. .

0 5 . 203 2
P . 204 l
P
n
。 ‚ 。
. .

. 203 2 一 . 20
参见 几 5 P P 4 蕊
‚ .

@
参见 几 5 . 3 85 2
P

” “ ” “ ‚

应难 舍 利 弟复 问 : 何 等是 无 心 相 ? 须 菩提 答 曰 : 毕竟空 一 切 诸 法
‚ 。 ” “ ‚ ”
元分 别 是名 无 心 相 舍 利 弗复 问 : 但心 相 不 坏 不 分 别 徐 法 亦如是 ?
“ ” 。

须 菩提答 言 : 诸法 亦 如是
‚

此清 净无 相 心 也 不 可 取其 无相 而 生种种忆 念 分 别 此 性 既 非心之 了别功 能 ( 有


‚ ‚ ‚

知 性 ) 之丧 失 但 又 不 起 如 世 间所 生之 种种 分 别 此 性 不 仅 是 心 之 真 如 实性
、 ‚ ‚

也 是诸法 之 真 实性 ( 毕竟 空性 无 分别 性 ) 由此 将 心 之清净 实相与 世 间 万 法


之 清净 实相 统 一 了起 来
‚ ‚ ‚

从 心 与 心 数 层 面 来说 心 指 六识 或将 能认 知 的六 识 之 总体称 为 心 但多
‚ ‚ :
指意 识 心 数指 善 恶 等 心 所法 龙树认 为
‚ ‚ ‚

.

心 有 二种 一 者念念 生 灭 心 二 者相 续 次 第生 总名 一 心 以 相续次
‚ ‚ .

第生 故 虽多 名 为一 心
‚ ‚ “ ‚ ” 。

此心有二相 一 是念念 生灭相 弹指 之 顷六十念 念念生 灭 二 是心 念


。 ‚ ‚ ‚ ‚ 。

相续相 此 心 虽 念念 生 灭 又 非断灭 前念 才 灭 后 念 即生 相续无 间 与此


。 ‚ ‚

心相 应 而 生 的是 善 恶 等 心 所 法 龙树 认 为 心 性 本净
‚ ‚ ‚ 。

譬如 清净池水 狂 象入 中 令 其 混 浊 ; 若 清水 珠入 水 即 清净 不得
、 . ‚ ‚ 。 ‚

言 水 外无 象 无 珠 心 亦如是 烦 恼 入故 能令 心 浊 诸 慈悲 等善 法 入 心
.

令 心 清净
‚ ‚

此 中不 善 心 所法相 当于 客 随烦恼 善法相 当于 后 得之 闻思 修所起 之 正 智 本有


‚

之净 心 则指 心 之 清 净无相之 空 性 ( 此 空性 相 当于 后 来 唯识所 说 二 空 所 显 真 如

并 非 空 无 所有 之空 )
‚ ‚ ‚ ‚

但 此 中又 有 一 问题 净 心 与垢 心 不 得和合 为何 染 心 之后 能起 净 心 对此
:
龙树 认 为
‚ ‚ ‚

一切 心 皆与 慧俱 生 无 明 心 中亦 应 有慧 慧 与 无 明相 违 法而 ( 尔 )

. .

一 心 中起 净 垢 亦如是
‚ ‚

认 为 一 切 染 净 之心 皆 与 本有 之智 慧共 生 无 明心 中亦 有 智 慧 所 以前念染 心 之
‚ ‚ ‚ 。
4

中 不 妨 起 后念 之 净 心 反之 亦 然 这是法 界 本然之 理 此 说 是 心 性本 净 的应
同时也 与 《大乘起 信 论 》 一 心 二 门之 说遥遥相 应
‚ 。

有之 义

‚
‚ 。
. .

0
T 5
2 . 363 1
P R 363 2
‚ 。
.

. . 643 2
几5 ‚
P
.

@ . 7 30 l
2 5
T P
‚ ‚

在行 方 便 心 念 处观 时 诸心 所 法 与 心 相 应 而 行 若 入 与 般 若 正 观 相应 的念


‚
“ ‚

处观 时 则 心 及 心 所法 不 起 分 别 之 功 能 般 若 波 罗 蜜行 相 者 所 谓心 心 数
” 。 ‚ ‚ ‚ 、 、

法不行 对此 人 多有 责难 因 为 依 部派 的论 典来说 仅 在无 想 定 无想 天
‚ ‚

灭 尽 定 及 无 余 涅 架等 几 种情 况 下 心所法不行 菩萨行般若 时 心 所 行 处 并 不 是
‚ 。 、
:
以上 所 说之 四 境 如 何 能使 心 及 心 所 法 不 行 对此 龙树 菩 萨 以三 说通之 一
“ ‚ ‚ ‚

无 相三 昧 中 色 等 诸 相 灭 故 名无 相 以无相 故不应 生 心 心 数 法 此 亦 非无想


、 ” 。 ‚

定 灭尽定 责难 者认 为此 说 不 足 以成 为 立 论的根据 因 为 无 相 三 昧 以涅 架 为
‚ ‚ 。 ‚

:
缘 而 缘 涅 架 无相法 时 心 心 数 法 实不 应 灭 对此 龙树 提 出第 二 个 论据 佛
、 、 ‚ 、 ” ‚ “
常种 种赞 叹 涅 架无相 无量 不可 思 议法 即是 无 相 无缘法 认为 若缘 涅


‚ 。 ‚
” 。

梁 心 心 数法 是 实 则失 有 为法 虚 谊 相 若不实 不 能见涅 架 指 出若 因 涅
‚ ‚

架 而 生 真 实 非 颠倒之 心 心 数 法 涅梁 即 是 有 为法 此 说 与 涅架无 为 ( 不 生心 心
‚ 。

数法 ) 的法义 相 违 ; 若 因涅 架 而 有 虚 妄之 心心 数 法 生 则虚 妄 法 不 得 证涅 架
‚ 。

这 样 缘涅 架 所 生 之 心 心 所 法 无论真 妄 之 说 皆有过 失 可 见 涅 架 实是无相无 缘



“ 、
” ‚

法 虽 然 佛 经 中有说 涅架不 生 不 灭 相 无住无 异相 及 无 为相 但 龙树 认 为 此


‚ 。 ‚ ‚

三 相乃假名 无 实 仅为破斥有 为三 相 故说 无 为相 尚且 假 名 无 实 况 有 为相
“ ‚ ‚ ” 。 ‚

此涅 架 相 即 是般 若 波 罗 蜜 是 故 不 应 有 心 心 数法 认 为涅架 即 是 寂 灭相
。 ‚ ‚ ‚

即 是 般若 行 在 部 派 佛 教看来 发心 与涅 架 实有 相 当遥 远 的距 离 但 在大 乘
‚ 、 。

来说 世 间与涅 架 涅 架与 世 间 实无 丝 毫 的差 异 因 此 可 以果地 功 德 来 说 因 地
。 、 ‚ “ ‚ 、
” ‚

之行 三 菩 萨 行般 若波 罗 蜜 时 所 起 观行 皆缘 第 一 义 离心 非心相 故
‚ ‚
。 。

有 心 心 数之 说与 无 心 心 数之说 皆属 二 边之 说 不与般 若之无相 智 慧相 应 若


‚ ‚

从第 一 义来 说 涅 梁与无 上 正 觉 尚且 如 梦 如 幻 何 况 世 俗谛意义上 的 心 心 数 法
‚ ‚ ‚ 、 。

之有无 不 生 分别 不 起执 著 正 是 大乘 无 相 智慧 般 若 正 观 的特质所在
《摩 诃 般若 波 罗 蜜经 四 念 处 品 》表述 的 正 是 菩 萨般 若 正 观 和 合 行 四 念 处 的

:
情形
“ ‚ ‚ ‚

佛 告 须 菩提 : 菩 萨摩 何 萨摩何 衍 所谓 四 念 处 何 等 四 ? 须 菩提 菩
‚ ‚ . 、

萨摩何 萨 内 身 中循 身观 亦 无 身觉 以 不 可得故 外身 中 内外 身 中循 身
‚ ‚ ‚ ‚ 。 、 、

观 亦 无 身觉 以 不 可 得故 勤精 进 一 心 除世 间 贪 忧 内受 内心 内
、 、 、 、 ‚ ‚
法 ; 外受 外心 外 法 ; 内外 受 内外 心 内外 法 循 法 观 亦无 法 觉 以

。 ‚ .
.

参 见 丁2 5 . 644 I
P
‚ ‚ 。

不 可得故 勤精进 一 心 除世 间贪 忧
‚ ‚

须 菩提 菩 萨摩 诃 萨云 何 内身 中循 身观 ? 须 菩提 若 菩 萨摩 何 萨行 时
‚ ‚ ‚ ‚ 。 ‚

知行 住 时知 住 坐 时知 坐 卧 时知 卧 如 身所 行 如 是 知 须 菩提 菩萨
… …。
‚ ‚ ‚ 。

摩 何 萨如 是 内身 中循 身观 勤精进 一 心 除 世 间 贪忧 以 不 可得故
‚ ‚

菩 萨在行 四 念 处 观 时 虽 然 所观 内容 与声 闻 的 观 行 内容完全 相 同 也 有种
‚ ‚ ‚

种 所缘 之 境 但 因 了知 诸法 因缘 和 合 与般若波 罗 蜜 毕 竟 空 和 合 而 观 故 虽行
‚ 。 。

身 受 心 法 诸观 不 起种种 觉 观 故无所 得 这 是菩萨 异 于 声 闻 的 重 要之 处


《大 智度论 》 中
‚ ‚ ‚

以诸法 实 相 总摄 一 切 法 但所 指 较 为 复杂
‚ ‚ ‚

诸 法 实相 有种 种 名 字 : 或 说 空 或 说毕竟 空 或 说般 若 波 罗 蜜 或名

阿 褥 多 罗三 藐三 菩提
、 、 、 。 ‚

有些 地 方 也 称诸法 实相 为真如 法性 涅架 实际 的 别 名 若 概 括地 说 大约
:
有 以下 几 层 意 思
、 ‚ ‚ ‚ ‚
a
有为 诸 法 虽 有种种 差别 之 相 总 以因 缘 和 合 而 有 相如 梦 幻 阳 焰 念
《大智度 论 》 卷 3
‚ ‚ 。

念 迁谢 没 有 不 变 的 自性 ( 性 空 ) 这 是 一 切法 的 真 实之 相 2
:

‚ ‚ 。 ‚ 、

诸 法 如 有二 种 一 者各各 相 二 者 实相 各 各相 者 如 地 坚相 水湿
、 、 ‚ ‚ 。 ‚

相 火 热相 风 动相 如 是 等分 别 诸 法 各 自有相 实相 者 于 各各相 中
分 别 求 实 不 可 得 不 可 破 无 诸 过 失 ; 如 自相 空 中说 地 若 实是 坚 相 者 … …
‚ ‚ ‚

‚ ‚ ‚

分散 木 石 ( 皆属 地 大 ) 则 失 坚 相 又 破地 以 为微 尘 以 方破 尘 终 归 于 空
‚ ‚ ‚ ‚
亦 失 坚相 如 是推求地相 则 不 可 得 若 不 可得 其 实 皆空 空则 是地之 实
.


‚ “ 、 ’‚‚

卷 99 说 诸 法 实相 即 是 性空 无所得 空 总是 指诸 法 非如 世 俗所 认 为有 其

实性 之 义
、 。 “ ‚

b 指 一 切现 象 界 中所 蕴 藏 的 不 生 不 灭 性 如 黄石 中有 金 性 白石 中有 银
‚ 。
” 。

性 如是 一切 世 间法 中有 涅 架 性 此 为 一 切 现象 本 具 的 真实之 性
、 ‚ 、 ‚
c
指 能 体 会诸法 性 空 的 般 若 智 慧 其 中也 包 括 声 闻 缘 觉 所 得 的我 空 之 智

:
但 以 佛 所得 无上 正 觉 为 究竟 卷7
9 说
。 ‚ ‚

诸 菩 萨空行 胜 于 二 乘 何 以 故 ? 智慧 分 别 有 利 钝 入有 浅深故 皆名

‚ 。
.

T 25 . 402 3
P
‚ 、 。
T 25 P 297 2
。 ” “ ‚ ‚ ‚

得诸 法 实相 同 页又 说 诸 法 实相 是般 若 能种种 利 益 众 生 爱念 故 作
… …
‚ ‚

种种名 能 到 一 切 智 慧边 菩 萨行 般 若 作佛 已 变 名 为 阿 褥 多 罗三 藐 三

菩提
、 、 。 :
d 指 佛 所 证 得 的 菩提 涅 架等佛果功 德 卷9
2 说
‚ ‚ ‚ ‚

菩提 名 诸 法 实相 是 诸佛 所 得 究 竟 实相 无 有 变 易 一切 法 入 菩提 中
‚ 。

皆寂 灭 相 如 一 切 水 入 大 海 同 为一 味
、 、 ‚ 、 ‚
e
指 契 证 实相 时泯 灭 一 切 差 别 对待 离于 言 说 思 量 的绝 对 体 验 也称
:
之 为第 一 义
‚ ‚ ‚ 。 ‚ ‚

语 言尽 竟 心 行 亦讫 不生不 灭 法如 涅 说诸行 处 名 世界法


‚

说不行处 名 第一 义
‚ ‚

虽 然 对 诸 法 实相 可 作 上 述 各个 层 面 的解 释 但 从般若 正 观 的 角度 来 说 总 以泯
、 ‚ ‚ 。

除分别 执著 离 于 戏 论 妄 想 的 波 罗 蜜 道方 能 契 证 实 非 言语 分别所 能 明 了
《大 智 度 论 》 除 了 以诸 法 实相 统摄 一 切 法 外
‚

也 以波 罗 蜜 道 摄 四 念 处 等 道
: “ ‚ 。 ‚

品法 六 波 罗 蜜 是 略说 四念 处 等 是 广说解 六波 罗蜜 六 波 罗 蜜 是 菩萨初 道
‚ ” 。

小 远 三 十七 品 是 近 因 缘 认 为 四 念 处 等三 十 七 道 品法 可 以看作 是对 六 波 罗 蜜
‚ 、 、 ‚

道 的广泛 解 说 相对 于 包 含有布 施 持 戒等资粮 加行道 内容 的波 罗 蜜道 来 说


、 ‚

专 修 定 慧 的道 品 法 是成就无 上 菩提 的近 道 近 因缘 可 归 入 禅 波 罗 蜜 与般若 波
:
罗 蜜中
、 ‚ ‚ ‚

灵 二 波 罗 蜜中四 念 处 佛 十 力 等法 最妙 能 大 利益 现世 令人得道 故
.

持 戒布施 等 不 如 故
、 、 、 ‚

由于 论 中处 处 说 般若 波 罗 蜜 即 是 空 义 无 相义 无 所 得义 如幻义 故菩
、 、 。

萨所 修之 四 念 处 自然 也 以空 义 无 相义 无所 得 义 为其 特 质
‚

除 了从 第 一 义谛角度 说菩 萨 四念 处 外 论 中也 常常从 世 俗谛 的角 度 讨 论 菩

: ‚

萨 修 四念 处 与声 闻 的不 同 如卷 45 说 佛 的声闻弟子有 两 种 类 型 一 种信根 深
‚ ‚ 。 ‚ “ 、 ‚

厚 偏依 信力而 得解脱 的 称 为 信 行人 在 修 四念 处 时 信行 性 人 观 无 常 苦
‚ ” 。 ‚ ‚ ‚

或但 观 无 常 或 但观 苦 另 一 类 为法 行 人 多是 智 慧 利根 之 人 在 修 四念 处 时
“ 、 ‚ ‚ 。 ” ‚ “
法行 性 人 观 空 无我 或但观 空 或但观无我 菩萨 在修 四 念 处 时 度众

‚
0 。

T 5
2
.

P. 6 1 2
‚
. 。
几5
.

P. 5 9 8 2
‚ 、
” 。

生故 一 切 门 皆修 皆学
‚
:
作 者还解释 了菩萨 虽 同 声 闻一 样修 道 品法 但 却 不 堕 声 闻种 的原 因
‚ ‚ ‚ 。

本 愿 牢故 大悲心 深入故 了 了知 诸 法 实相 故 十 方 诸佛 护 念 故 如
‚ ‚ ‚ ‚ ‚

经说 菩 萨到 七 住 地 外观诸 法 空 内观 无 我 如 人 梦 中缚筏 渡 河 中流
‚ “ ‚ ‚ ” ‚
而觉 作是 念 : 我 空 自疲 苦 无 河无筏 我何 所渡 ? 菩 萨尔 时 亦 如 是
“ ”
心 则 悔厌 : 我 何 所 度 ? 何 所 灭 ? 且欲 自灭 倒 心 ?
“ ‚ 。 。

是 时十 方 佛伸 手摩 头 : 善哉 佛 子 ! 莫 生 悔 心 念 汝 本愿 汝 虽知 此
‚ 。 . 、

众 生 未悟 汝 当 以 此 空 法 教化 众 生 汝 所得 者 始 是 一 门 诸佛 无 量 身 无
、 、 ‚ ‚ .

量 音声 无 量法 门 一 切 智 慧等汝 皆未得 汝 观 诸 法 空故 著是 涅 诸
‚ ‚ 。 ‚ 。

法 空中 无有灭处 无 有著 处 若 实有灭 汝 先来 已 灭 汝 未具 足 六 波 罗
‚ ‚ ‚ 。 ” ②
蜜乃 至 十 八 不 供 法 汝 当具 足 此 法 坐补 道 场 如 诸佛 法
‚ ‚ 。

由此 种种 因 缘 菩萨 虽 修 四念 处法 不会舍诸 众 生而 速 入涅 梁

第三 节 四 念处 在菩 萨道 中 的地 位

大 乘 佛教 中 菩 萨道所 摄 的 内容 十 分广 泛 《大智度 论 》依 《般 若 》 《华严 》


‚ ‚ 、

‚ 、 ‚ 、

等大乘经 典 将 菩 萨道 的 内容概 括为断除 烦恼 成 佛智 慧 庄 严 佛土 成 熟有


。 ‚

情 等几 个 方面 由 于 四 念 处 等菩提 分 法 是 三乘 共修 之 道 所 以也是 菩 萨 的必 修
‚ ‚ 、

课 同时 菩萨 为 教化 偏 依 四 念 处 等 而 证 解 脱 的二 乘 弟 子 为 成就菩 萨 道 种智
‚
( 通 达 一切 善 法 修 习 方法 的智 慧 ) 及 佛 一 切 种智 等种种原 因 需 要 修 习 四念 处


‚ ‚

以上 是 从 登 地 菩 萨 的 角度来说 的 若 对 资粮 位 及 加行 位 菩 萨 来说 为对 治
、 、 、 、

常 乐 我 净 四种 颠 倒 为 远 离修 六波 罗 蜜道 时 所 起种 种 散 乱 心 及 非 如 理 作
‚ 。 ‚ ‚

意故 必 须 修 习 四念 处 因 为 处 此 二 位 的菩 萨 尚未 得无 漏 智 所修 六 波 罗蜜
‚ ‚

尚是 世 俗波 罗蜜 道 不 如修 习 四念 处 时
‚ ‚ ‚ .

此 中心 皆观 实法 随涅 梁 不 随 世 间 若 出 四 念 处 等法 心 则 散乱 譬
‚ ‚ ‚

如蛇行 本性好 曲 若 入 竹 筒则 直 出 筒还 曲

‚ .

0 只3 8 9 1
2 5
参见 T
‚ . 。
. T 25 . 4 03 3
P ~ P. 4 0 6 l
‚ . .

凶 5 . 709 l
P ~ P. 7 0 2
2
T 9
《华严 经 》 《解 深 密 经 》
‚ ‚ 、

对 于 登地 菩萨 来说 十 地 之 中皆有所 断 微 细之 障
《解 深 密经 注 》 卷 8 《地 波 罗 蜜多 品 》 说
‚ ‚ ‚

等 大乘 经 典 对此 叙 述得 十分详 尽
‚ 、 、

初 入 二 地 菩 萨 不 免于 戒律 的微 细毁犯 初 入 三地 菩萨未得 世 间 圆满 等持 等
晋译 《华 严
‚ 、 。

至 圆 满 及 未得 闻持 陀 罗尼 初 入 四地 菩萨 则有微 细 的定 爱 及 法 爱
经》卷 24
‚ ‚ :
对于 四地 菩 萨所 断 之烦恼 另有说 法
‚ ‚ ‚ ‚ 、 、 、

菩 萨住 焰 ( 慧 ) 地 所 有 身见 等 著我 著众 生 著人 寿者 知者
‚ 、 、 ‚ ‚ ‚ 、

见者 著五 阴 十二 入 十 八界 所起屈 伸 卷舒 出没 推 求 心 所 行 爱著
‚ 、 ‚

宝重 所见为归 为洲 皆悉断 灭
‚ 、

即 四地菩萨 尚有微 细 的俱 生 身 见 ( 分别我 执 见道 之 时 己 彻 底 断 除 ) 有 我 与 众 生


、 ‚ 、 、 ‚

知者 见者 的微 细 觉观 与分别 对于 蕴 处 界 尚起种种 的微细推 寻 与执 著


。 ‚ “ ‚
.

有 时 或 起 微细 的邪 执 认为 上 述 诸烦 恼 须 由彼 ( 地 ) 所 得 菩提分 法 烧诸
智 如火焰 是 故第 四名 焰 慧地 … … 菩 萨住 焰地
‚ ‚ ‚ ‚ ‚

烦恼 即于 如来家 转有势力

澄观 《华严 经 疏 》 说 前三 地 菩 萨所 修 布施

” 、

得 内法 故 持 戒 及 禅 定 等 都 是通
‚ 、 ‚ “
于 凡 夫外道 的 至 四地 方于 不共 凡 外的菩提分 法 得 炽 盛 修 所 以四地 名 于
得 内法 故 ‚

‚ ‚

如来 家 转 有 势力 o

晋译 《华 严 经 》 卷 2
:
4 说
‚ ‚ ‚ .

菩 萨摩 何 萨住 是 第四 地 观 内身循 身观 精 勤一 心 除 世 间 贪忧 观
‚ ‚ 。 ‚ ‚

外 身循 身观 精 勤一 心 除 世 间 贪忧 观 内外身循 身观 精 勤一 心 除世
。 、 、 、 、 、 、

间 贪忧 观 内受 外受 内外受 ; 内心 外心 内外 心 ; 内法 外法 内
除世 间贪忧 … …。
‚ ‚

外法循 法观 精 勤一 心
‚ ‚

菩 萨在 四 地 中所 修 四念 处 等 法 虽 名 义 与观行 方 法 都 与 声 闻相 同 但指 导
晋译 《华 严 经 》 卷 2 4 说
。 ‚ :
观行 的智 慧 却 大 为 不 同 四地 菩 萨 以十 智 修道 品 法
. ‚ 。 。

一 ( 菩提 ) 心 不 退 转 二 补 三 宝 中得 不 坏 心 清净毕竟 三 修 习观 生
。 。 .

四 修 习 诸 法 本 来不 生 五 常修 习 世 间 成 坏 六 修 习 业 因缘 故 有 生 七修习
‚ ‚ ‚

分别 生 死 涅架 门差别 八修 习 众 生 业 差 别 九修 习前 际 梭 际 差 别 十修习

. 。 . .

现在 常 灭 不 住行 是十智心 则生佛 家 转得 势 力
‚ :
此 十 智 虽 有近 于 声 闻之 处 但 总 以大 乘 为其 根 本

‚ .

0 P. 5 5 4 l
T9
② ‚ 。
.

Tg . 553 3
P
亡办 ‚ . . 。
Tg P 553 3
‚ 。
.

帅 Tg 只5 5 3 3
‚ ‚ ‚ ‚

是 菩 萨以 不 舍 众 生 心 故 行 以 本愿 助 故 大 悲为首故 大 慈合 故 为
。 ‚ 、 、 、 、

摄一切智 为庄 严 佛 国 为 具 佛诸 力 无畏 不共法 三 十二相 八十种


‚ ‚ ‚

好 为具 足 音 声 为 随 顺 佛 深 解脱 为 思 惟 大 智 慧方 便 故 行
‚
:
通 过 修 习 四念 处 等道 品 法 菩 萨身见等 六 十 二 见 即 得 除 灭
‚ ‚ ‚ ‚ ‚

从 身见 为 首 六 十二 见 等 众 生 及 我人 寿命知 见 者 补诸 阴 界入
。 ‚ ‚ ‚ ‚

之 所 贪著 处 得是 第四 地 皆悉 已 灭 离 断诸 烦 恼 业 其 心 转 明净 诸所
‚ 。 ‚ ‚ ‚

作善业 皆为救 世 间 菩 萨柔软 心 常 不 为放 逸 堪用 正 直意 求利 补 众




《瑜 伽师 地 论 菩 萨地 》 说
。 :

‚ 、

由补 此 法 ( 三 十 七 道 品 法 ) 方 便 摄 受 勤 修 习 故 最极微 细 萨逛 耶 见
、 、 ‚ 。 ‚

执著 一 切 蕴 界 处 等一 切 动 乱 皆得 毕竟 不 现 行 断 由 彼 断故 一切 如
‚ 。 ‚ 。 ‚

来所 呵 毁 业 皆不 现 行 一 切 如 来 所 赞美 业 如 实随 转 既如是 已 其心
、 ‚ 。 ‚ 、

转 复滋 润 柔和 有所 堪 能 其 心 转 复种 种 行 相 皆善清净 又 善知 恩 知

报 恩 等随顺 意 乐种 种 白 法 皆悉成 就
‚ 。

由于 四 念 处 等道 品法 的修 习 圆满 菩萨 由此 得入 第 五 极难胜 地
《解 深 密经 》 卷 8 将 四念 处 等道 品法 归入 四种清净 中的增 上 慧 清净 中
‚


‚

也是 自部 派 佛教 以来 的通 行之 法
‚ ‚ 。

增 上 慧清净 于后 后 地 转 胜 妙 故 当知 能摄从 第 四 地 乃 至 佛地

《解 深 密 经 》 同 卷 在解说
‚ ‚ “
可 见此 四念 处 等法 并 不 限 于 四 地 所修 极 难胜
” ‚

地 时说
‚ ‚ ‚

由 即 于 彼菩提分 法 方 便 修 习 最极艰难 方 得 自在 是 故 第五 名 极 难

胜地
‚ 。 ‚ ‚

可 见 第 五 地 中修 行 内容 仍 与 念 处 等法 相 关 由此 可 见念 处 等 法 自因 地 初修
‚ 。

至 果地 时方 得 圆 满 即遍 摄 大 小 乘佛 教修 行 的各 个阶 段
世 亲 菩 萨作 玄 类 法 师译 《辩 中边论 》 中 扩 依 大小乘 诸 地所 对 治 诸 烦 恼障

‚ ‚ ‚ :
智障 差 别 将 四 念 处 等法 的修 习 阶段分为 81 种 由劣 至 胜 渐次增 上
‚ ‚

论 曰 : 如 前 所 说 修诸对 治 差 别 分 位 有 十 八 种 : 一 因位 谓 住种性 补
l

‚ .
.
0 . 5 54 l
P
T
9
。 ‚ 。
. .

. 5 54 3
P 一 . 555 l
P

。 ‚ 。
. .

0 . 558 I
P ~ . 558 2
P
3
T
. ‚ 。 ‚ 。 ‚

特伽 罗 二 入位 谓 已发 心 三 加 行位 谓 发 心 已 未得 果 证 四 果位 谓
. ‚ . ‚ . ‚
已得果 五 有 所 作位 谓 住 有学 六 无 所作位 谓住无 学 七 殊胜 位 谓
。 ‚ ‚ .

已 成 就 诸神 通 等珠胜 功 德 八有 上 位 谓超 声闻 等 已 入 菩 萨地 九无 上
‚ . 。 ‚ .

位 谓 已 成佛 从此 以 上 无 胜 位 故 十胜 解行位 谓 胜 解 行 地 一切 菩 萨
}
‚ . ‚ . ‚ .

十 一 证入 位 谓 极 喜地 十 二 出 离位 谓次 六地 十 三 受记位 谓 第八地
. 。 。 . 。 .

十 四 辩说位 谓 第九 地 十五 灌顶 位 谓 第十 地 十 六 证 得位 谓 佛法 身
。 。 。 。 .

十 七 胜利位 谓 受用 身 十 八 成 所 作位 谓 变化 身 此 诸 分位 差 别 虽 多应


‚ ‚

第 一 位 是 因位 指具有三 乘种 姓 ( 无漏 种 子 ) 的有 情 此 时 只 有趣解脱之
‚ ‚ 。

因相 而 无解 脱果 相 故谓之 为 因位 唯识 宗 认 为此无漏 种 子 是 趣 向三 乘解 脱
‚ ‚ 。

的依据 从 修行 阶位 上 来 说 此 位仅 指 具有 修 习 三 乘佛 法 的 可 能 性
、 、 、
.

第 二 至 第 七 位 包括 声 闻乘的 资粮位 ( 入 位 ) 加行位 见 道 位 ( 果位 ) 有


‚ ‚

学 位 ( 有所 作位 ) 及 无学 位 ( 无学位 又 分为 二 无 所 作位 相 当 于 慧解 脱 阿 罗 汉
。 ‚ 、 、 ‚

殊 胜 位 相 当于 俱解 脱 阿 罗汉 ) 在此 位 中 依 闻 思 修 慧 渐 次修 学与 声 闻 相

应 的念 处 等道 品 法
‚ 。

第 八 地 是 菩 萨地 第 九地 是佛 地 以上 从 初 入 至 无 上 位 之 分 别 与通教十 地

的 判 别 多有 相 近 之 处
‚ 。

从 第十胜解行 位 至 第十 五 灌顶位 将 菩 萨地 分为 五 位 其 中胜 解 行 地 是 指
、 、 、 。

菩 萨 见 道 入 初 地 以前 的十 信 十行 十住 十回 向等菩萨修 习 加 行 的阶 段 十

_

六 至 十 八 地 将佛的三 身开 为三 位
‚

虽 然 论 中没 有 具 体 说 明各 位 次修 习 念处 对 治 的 内容 但 念 处 的修 习 遍 于 诸
‚ ‚ 。

位 次 是显 而 易 见 的 诸大 乘 经 典对 此 多有论 述 此 不赘 言

‚ .

(。
T3 I . 4 73 l
P
第七 章 大 乘 四 念处 与 菩 萨行

‚ ‚

大乘 经 典 中 除 了 从 菩 萨 十地 的角 度 来 说 明 四 念 处 与大乘 的关系外 还常
如 《大 方 等大集 经 》 卷 4 说
。 :
常 与各种 具 体 的修行 法 门相 结合
庄 严 成 就 四 如 意 ( 足 )‚
‚ ‚
(菩 萨 ) 受持 专忆 四 念 处 精 进获 得 四 正 勤


是 名 宝 炬 陀 罗尼
‚ ‚ ‚

菩 萨住 是 陀 罗尼 中 能持 一 切 诸 佛 名 号 为 诸 众 生分 别 解说 随诸 众
.

生 种种 语 言
《大 集 经 》 卷 2
。 、 、 、

也 能用 此 法调 伏众 生 5 说 菩萨 通过 观 身 受 心 法 四念 处 可
净 菩 提 之行 《大萨遮 尼 乾 子 所 说经 》卷 6 说诸 佛 因 为 四 念 处 等 道 品 法 的修 习 得

《大集 经 》 卷 6 《宝女 品 》 ③ 说
. :
离一 切 过失
‚ ‚ 、

( 菩 萨 ) 得 菩提 时 成就 如 来念 心 无 减 得知 ( 他 ) 心 通 知 诸 众 生根
‚ ‚ 、 ‚ ‚ ‚

界 解业 烦 恼 行 习 心 处 (知 ) 善根 恶根 果报 ( 知 ) 生 灭 诸有 次 第
、 ‚ 、 、 、

( 知 ) 诸 佛 世 界诸 乘 大众 ( 知 ) 菩 萨诸行得授记前 父母 亲族 师长
… …
‚ ‚ ‚ ‚

和上 ( 尚 ) 知 如 是等 心 不 失念 ( 都 是 因 为 ) 修行菩提 道 时 具足
.

念 心 修 四 念 处 ( 的缘故 )
《持 世 经 四 念 处 品 》 广 说 身受 心 法 之种种 生 灭 因缘 《大 方等大 集 经 贤 护 分 》
。 。 。

将 念 佛 三昧与 四念处相合 视 四 念 处 为修实相 念佛 的方便之 门 《佛 藏 经 》说 随


‚ 。

《大般 涅 架 经 圣 行 品 》 说 菩 萨
。 . “ ‚
J顶念 佛是名 ( 四 ) 念 处 得 四念 处 己 则得住
《大乘庄 严经 论 》 依 四念 处 来 解 释 四圣 谛
” 。 。 ‚
.

于堪忍地 中 凡 此 种种法 门 多以

诸法 实相 为 其 旨归
‚ ‚

在 如 来藏 及 唯识系 经 典 中 四念 处 总 归一 心 观 心 成 为大乘 最 为 重 要 的 修
‚ ‚

行法 门 尽 管 在 现存 经 典中 以观 心 统 摄 四 念 处 的相 关 论 述 并 不 多 见 但 心生
却 是 自 《阿 含 经 》 以来

” ‚ ‚
·

法生 心 灭 则法 灭 一 直 为佛 教 各宗 所 共 依 的圣 教
‚

观心 法 门通 过 观 心彻 底 开 显 心 的真 如 实相 与 清 净功 德 并 以此 解 释 世 出世 间 一
。 ‚

切法 虽 然 二 者 所 依 的 理 论 多有歧异 但 其 观 行方法 与心 念 处 有 直 接 关 联 却 是

众‘ ‚
· 。
‚

T 13 . 25 3
P . 2 6. l
P
‚ . 。
. T 13 P. 2 5 3
即 《大 智度 论 》 中所引的 《宝女问经 》

.

’、 ‚ . .
( .
T 13 只3 5 1 ~ 只3 5 2
无著菩萨 的 《瑜 伽 师地论 》 及 《大乘 庄 严经 论 》 的相 关论述
。 ‚

显而 易 见 的 则

可 看 作对 四 念 处 修 习 的一 个 总结

第‚ 节 观 四 念 处净菩 提 行

《大 集 经 》 卷 2
‚ ‚ :
5 宝 髻菩萨 向释 迩 佛请 问菩 萨 行 佛说
‚ ‚ ‚

菩 萨摩 诃 萨有 四 行 何 等为 四 ? 一 者 波 罗 蜜行 二 者助 菩 提 行 三者
‚ 。

神通 行 四 者调 众 生 行

《瑜 伽师 地 论 本 地 分 》 的 《菩 萨 地 》 第 四地 中 即依此 四行总括 菩 萨 的一 切
.

。 ‚ 。

愿行 其 中波 罗 蜜行是指 六 度 助 菩提行 指 的是 四念 处 等道 品 法
《大集 经 》 中对 身念 处 有两 种两两对 举的观 法 :
‚

与常 见 大乘 经 典不 同的是
‚ 。 ‚ ‚ ‚ 、

一 者 不 净行 二 者净行 不 净行者 观 身不 净 臭秽 充 满 无常 无
‚ . ‚ ‚

住 谁诸 凡 夫 净行 者 菩 萨摩何 萨作是 思 帷 : 我今 因是 不 净之身 得 净


佛 身 得 净法 身 净功 德 身 一切 众 生 所 乐 见 身… … 菩 萨摩诃 萨观 身身 已
‚ ‚ ‚ ‚

‚ 。 ‚ 。

能 净二 行 : 一 者无 常 二者常 菩 萨摩何 萨观 身无 常 毕定 当 死 如 是观
‚ ‚ ‚ . ‚ ‚
已 不 为 身故 造诸 恶 业 邪 命 自活 修 三 坚 法 : 一 者 身坚 二 者命 坚
. ‚ . 、 、 .

能 为 众 生 而 作 给使 口
三者财 坚 如 是观 已 即 得远 离 身 意曲 菩萨
. 。 ‚

如 是 观 身无 常 得 如 是 等无 量 功 德 云 何 为 常? 菩 萨摩何 萨观 无 常 已 则
‚ ‚

。 。 、 、 .

得 常身 因无 常故 得功德身 因无 常故 不 断佛种 法种 僧种
经 中把 自身与佛 身做 了不 净 与 净 、 无 常与常等 比照
‚

使身念处 的 因地 之 行
‚ 、 、

与果地之德 形 成鲜 明的反差 激励行者发起对 佛 的相好庄严 之 身 清净法 身


。 ‚

无 量功 德之 身 的 向往 与追求 同 时 由于 对 自身无 常终有 一 死 的清 醒认识 行者


“ ‚ ” ‚ 、 、 ‚

不会 为 身故 造 诸 恶 业 邪 命 自活 自然 远 离一切 身 口 意之 恶 业 离于 一
。 ‚ :
切 不 正 当 的 职 业 与 生 活 方式 也 知 身 口 意之清净善 业 必 得相 应 之 善 果 能得
‚ ‚ 。

不 坏 之法 身 能得 久 长 之 慧 命 能得 无量 之 世 财 与 法 财 如是则 能 使 已 发 之 菩
‚ “ ‚ ” ‚

提 心坚 固不 退 能为 众 生而 作给 使 即 得远 离 身 口 意 曲 如 是 能使 三 宝之 种
得如 是 等无量功 德 ”

“ ‚

不断 菩 萨 如 是 观 身无 常
、 、 ‚ 、 ‚ 、

经 中对 于 佛之相好 之 身 法身 功德 身 虽 认 为常存 无尽 但 又 以空

① 丁盆3
‚ .

. 17 4 1
P
② T 13
‚ .

P. 考
76 3
、 、
:
无相 无愿 无 为遣 除菩萨 对 相所 生 的种种执 著
‚ ‚ ‚

常者 即 是 无 尽 无 尽者即是无 为 无 为者 即是 一 切 智所 行 处 一切智
‚ 。 ‚

所行 处 者 是 空无 相愿 又 复常者 即 是虚 空 菩 萨摩何 萨观 一 切 法 犹 如 虚


‚ 。

如 是观 时 自然不 对 佛 的种种 身相 产 生 执著
‚ : “ ‚

在 行外 身观 观 众 生 的不 净之 身 时 菩萨 也 不应 忘 记 一 切 众生 之 身 毕竟
” 。 ‚ “ ‚ 。

当是 如 来佛身 相 信 一 切 众生 皆能成 佛 如如 来 身 法 身亦 尔 如是 二 我 身
” ‚ 、 ‚ ‚

亦尔 不 仅如 来 有 此相 好 之 身 清净 法 身 众 生 与我也 当具 此 二 种 清净 之 身
‚ “ ” 。

如 是 修 习 身念 处 是 名 菩萨 观无 漏 身 当此 观法 与 发愿 回 向无 上 佛道 相 结 合
‚ “ ‚ ” 。

时 随其多少 悉 是无 漏 与声 闻之 必 得无 漏 智方 能使所行 四念 处 成无漏 法


‚ 。

不同 此 处 强 调 了大 乘 的行愿 与 正 见 是 得无漏法 的根 本
‚ ‚ ‚

在 得无漏 智后 菩萨得 以拔除无 明根 本 能够 不 受三 界烦 恼 的染 污 于三


‚

:
界 中随愿受 生 度一 切 众 生
‚ ‚ ‚ 、 。

于 是 身中 不 见 我及 我 所 不 生 骄慢 离我 我所 故 不 求 不 取 一切

财物 … … 乃 至 一 法 不 生 觉观
。 ‚ ‚ ‚ 。

无 觉观 故 不 作一 法 不 变一 法 是名 如 法
。 。 。 ‚

是名 一 切 法 平 等 若 得 如 是诸 法 平 等 是名 一 切 智 善 男子 菩 萨摩 何 萨
‚ 。

若 能 如 是 观 身念 处 是 名 观 身身念
‚ ‚ 、 、

此 身念 处 仍 不 离我 法 二 空 不 离无 相 无作 无分别的平 等 一 如 的般若
‚ ‚ 。

正观 此 观成 就 时 名得 一 切 智
、 、 。 ‚

受 心 法 念 处 也 各有常与无 常二 种观 佛教 认为 诸受 皆因颠 倒 而 生 有
‚ “ ” ‚ 。

受 皆苦 故 于 有受者 生 慈悲 心 愿 其 断 一 切 受 得 毕竟乐
‚ ‚
.

若 自若 他 受 乐 时 远 离 ( 贪 ) 爱心 生 于 慈心 ; 若 受苦 时 远 离唤 心 生
‚ 。

于 悲心 ; 若受 不 苦 不 乐 ( 离 ) 无 明 心 生 于舍 心
、 ‚

若 能 以此愿 心 观 自他 内外所 生 种种 诸受 时 即 得 远 离 因 受 而 生 的 种 种贪咳无


。 、 、 ‚ “ ‚

明 菩 萨 同时也须对 诸 受 观 无 常 苦 无我 见 受 乐者 即 知是 苦 见 受苦者 如
见是 诸 受 即 是 无 受 ”
‚ ” ‚ ‚

痈 如疮 见 不 苦 不 乐 受 是 不 寂静 受 作 此观 后 菩萨
“ ‚ ” ‚
“ ” ‚

不见 于我 不见 受者 如此 所 得 观 智 名 菩 萨大 智方便 因 此方 便 智 观诸
{
‚ ‚ ‚ ‚ ‚
·

受无 常 生 灭 缘生故 诸受 及 受 者 空 无 作无 作 者 于 诸 受无 取 无属 不生觉
‚


‚ ‚ ‚ ‚ 。

如 是观 时 成 受念 处 能令 身心 皆悉寂 静 知 一切行 是 名 一切 智
‚ ‚ 。

虽知 诸 受 而 不起 觉观 分 别 之 心 并 因 此 遍 知 世 出世 一切 诸行 是 名 菩 萨 一 切 智
、 ‚

法 念 处 观 的 内容与原始佛教 部 派 佛 教的叙 述 角度都有所 不 同 既不观 五


、 、 ‚ 、 、 ‚ 、 、

盖 五蕴 内外 六 入 也不 观 色 界 四禅 七 觉支 四谛 而 以法 性 净 菩 提行
。 ‚

中道 及 甚 深 法 界 为观行 的摹务 其 中解 了法 性 是 观 行 的前 提 净 菩 提行 与 中道
‚ 、 。

观 是 观 行 的核 心 深 达 法界 得佛 之智 是 观 行 的 目的
:
所 谓法 性是 指
‚ ‚ ‚ 。

法 出法 灭 无 我 众 生 寿命士 夫 无 生 无 灭 无 没无 出 是名 法 性
、 ‚ ‚ 、

实 际 上 也就是 通 常所说 的众 生 空 法空之 义 从 缘 起 角度来 说 即 是 缘起 不 灭


: “ ‚ ‚
” 。 .

性 空 不 生 之义 若善 不 善 出者从缘 灭 者从 缘 这 也是 大乘 法 性 观 的通义
‚ 、 、 ‚

从 此 法 性观 出发 菩 萨观 众 生种种 恶 行 善行 不动行 ( 指 四 禅 八 定 ) 于
‚ ‚ 。

诸行 中 常行福 善之 行 行十善 之 行 净 身 口 意三 业 而 此清 净三 业 皆 以佛果 为


:
目标
‚ 。 、 ‚ .

十 善法 者 为净身业 欲 求如 来三 十 二 相 八十 种 好 他不 能害 净
… …
‚ ‚ 。 ‚ ‚ 。
口 (以
业者 凡 有所说 众 乐听 受 净心 业 者 补诸 众 生 其心 平等
‚ . ‚ . ‚

上 善行 ) 常入禅 定 净四 无 碍智 净 慈心 故 施 众生 常 乐 净悲 心 故 无
‚ . ‚ . ‚

量世 中为众生 受苦 其 心 不 悔 净补 十 力 为知 众 生 诸根 利 钝 净四 无 畏
、 . ‚ . ‚

为知 众 生 障 无 障故 净十 八 法 为 知 三 世 无 障碍 故 净一切 佛 法 为一

切 众 生 无 能胜 故
、 、 、

菩萨所 行 一 切 皆为成就 佛的三 十 二 相 八 十种 好 及 十 力 四 无所 畏 四无


、 ‚ ‚ 。

碍智 大慈大悲及 十八 不共 法 而 此诸行 的成 就 又 以度 一 切 众 生为 终极
‚

菩 萨 因 得 性 空 而 不 舍 大悲之行 的方 便 之 智 遂 能远 离 一切 障碍 无 上 菩提 的
‚ :
烦恼 垢 秽 行 于 中道
‚ ‚ . ‚ ‚

夫 中道 者 有二 种 法 : 一 者 不 善念 二 者 无 明 是 二 法 中 心 不 放逸
。 ‚ . ‚ ‚ .

是 名 中道 复有二 法 : 一 行 二识 复有 二 法 一 者名 色 二者 六 入 复
‚ ‚ . . ‚ 。 ‚ ‚ 。

有二 法 一触 二受 复有二 法 一爱 二取 复有二 法 一有 二生
‚ ‚ . ‚ . ‚

复有 二 法 一老 二死 是 二 法 中不 放 逸 者 是 名 中道 如 是 中道 世间
。 ‚ 。 ‚ 、 ‚ 、

智 慧所 不 能见 不 可 宣说 不 可显 示 无 有相 貌 无色 无处 无取 无
‚ . ‚ ‚ ‚ ‚ .

舍 清净寂 静 善 男 子 夫 中道 者 不 可 眼见 乃 至 不可触触 亦无 至 处
‚ ‚ ‚ 。 ‚ ‚

亦 世 出世 不 可 宣说 非多非 少 故 名 中道 善 男子 我与无我 名 为二
‚ ‚ ‚ ‚ ‚ ‚

边 若 有说 言 非 常非 断 非命 非 士 非想非非想 非 觉非非 觉 非 实非
‚ ‚ ‚ ‚ ‚

虚 非 此 非彼 非有 非 无 非有 为 非无 为 非行 非非行 非生 死 非 涅
‚ 。

不 作如 是 是 名 中道
‚ 、 。

对 于 中道之 行 经 中从 有 相 无相 两 个 层 面 进 行 了阐 释 从 心 中不 起 恶
‚ ” ‚ ‚

念 不 入 无 明 ( 昏昧无 记 心 ) 中 到 结 合 缘 起 之 另十 一 支 两 两相对 明 中道
‚ 。 ‚
·

属有相 观 但 这 种 中道 观 法 实 属难解 若 结合 三 世 二 重 因 缘观 来 看 此 说似 在
‚ ‚ 、

阐 明菩 萨 垂 形 六 道 度 生 而 常 行 善 法 所起种种 生死 中行 皆与菩 萨 度 生 之 愿
‚ 。 ‚

方便 之 智相应 心 中不 起 无 明 颠 倒之 心 ( 不 放 逸 ) 若 依 一 念十 二 因 缘观 看 或
‚ 。 ‚

许 意 在 强调 菩萨 对 心 中所起 之 念 念念 谛 察 而 不 失 正 观 由于 经 中未作说 明
‚ 。

不 好 穿凿 妄作解人
‚ ‚ ‚

无相 中道纯从 第 一 义说 离诸觉 观 言 说 分 别 超越 一 切对 待之 相 亦 非可
‚ 。 ‚ 。

证 亦 不可 得 清 净寂 静 非 世 间 智 慧所 能明 了
‚ 、 ‚ “ ‚

菩 萨 经 由此 中道观 得 以通达 法 界 众 生 界之 性 空实相 如是 二 界 名虚


” ‚ “ ” ‚ “ ” ‚
·

空界 并 于 法 界之 中 明见 一 切 诸法 悉 入 法 界 法 界 者 即是 众 生界 虽明
‚
“ ‚ ” 。 ‚

见 诸 法 而 不起 分 别 虽 明 了见而 心 不 著 以不 著 故则 无 分 别 如是 得 中道
‚ “ ’‚‚ “ ‚ ‚ ‚

观 菩萨则得佛 法眼 虽 了了 知 而 心 不 著 虽 复不 著 不 失法 界 是名佛
。 ‚ ‚ 。 ”
智 能 知 如 是 甚深 法 界 亦 不失赞一 切 智 念 是 名 菩 萨修法法 念 处
‚ ‚

这 样 菩 萨通 过 修 习 四念 处 在 得 以清 净 证 得无 上 菩提 的一 切 障碍 得佛 法
在大乘经 典中除 了本 经 之外 《大 萨
‚ ‚ 。 ‚

眼 成 佛 之 智 得 以圆满 菩 萨的无 尽行 愿
遮 尼 乾 子 所说 经 》 也 有 非 常相 近 的说法
‚

将佛远 离一 切 过 失之 德归 因于 四 念 处
此 说与 《阿 含经 》 及 部派 的论 典 说法 也有相 近之 处
‚ ‚

的修习 只 是 指 导观行 的

智 慧不 同而 己

第二 节 无 著对 大 小 乘 四 念 处 的 总结

生 于 公元 四至 五 世 纪 的 无著菩 萨 是 印度大 乘佛教瑜 伽行 派 的开 创 者 曾深


‚ ‚ ‚ “ ”
入 习 学部 派 教义 修 习 声 闻 空观 后从 弥 勒 菩 萨修大乘空观 悟入 唯识无 境
遂 盛 弘 弥勒 五 论 ( 《瑜 伽师 地 论 》 《分 别瑜 伽 论 》 《大乘 庄 严 经 论 》 《辩
。 、 、 、
.

真义
l
中边论 》 《能断 金 刚般若 波 罗 蜜 多经 论 )
、 ‚ ‚

开 创 了印度大乘瑜 伽行 派 其思想
‚ 、 、

深 刻影 响 了印度 佛 教 的 发展 并对 汉 地 西 藏 及 日本 的佛教 产生 了深 远 广泛
‚ 。

的影 响 成 为继龙树菩萨之 后 印度 佛 教史上 又 一 人
相 传为 弥勒菩萨说 无著撰 述 的 《瑜 伽 师地 论 》 是 印度 中后 期 佛 教 的 一 部
、 ‚

。 、

集大 成之 作 本 论将瑜 伽 师 ( 大 小乘 佛 教的修 行 者 ) 所依 所 行 的 境 界及所 证


‚ 、

之 果 等 方 面 区 分为 17 地 并依 大 乘 唯 识 说对 此作 了详尽 深 入地 说 明 ( 为全 论
。 ‚ ‚
“ ‚ 、

10 0 卷 中 的前 8
0 卷) 贯通 浮乘 融 摄 空有 唯依大 (乘 ) 教 遍 于 诸乘 ( 人
、 、 、 、 、 ‚ ‚ ” ①‚
天乘 声闻 独 觉 及 菩萨 乘 ) 文 义 行 果生 巧 便智 断 一 切 障 证 佛 菩 提
‚ ‚ 。

是 本 论 的 主 旨 故本论涉 及 的 内容 十分广泛 几 乎 含摄 了 印度 佛 教 的各个 方 面


‚

四 念 处 作 为三 乘 共 行 及 声 闻最 主要 的修 行方法 牵涉 到 了 大 小 乘 佛教 的各个 方
因 此 无 著 菩萨在 《瑜 伽师 地 论 》 中对 此有 相 当深 入 地 论述 加 上 《大 乘庄
‚ ‚


严 经论 》 的相 关 论述
‚
可 以 说 无 著 菩 萨 对 大 小 乘 四念 处 的 修 习 方 法 作 了最 为 完

整和 全 面 地 总 结

一 对 声 闻 四 念处 相 关概 念 的重 新 界 定 与 阐释
在 《师 地论 》 第 13
、 、 、 ‚

4
1 8
2 犯 各卷 中 无著对 与声 闻四念 处 相 关的一 些
‚ ‚

基本 概 念 重 新 进 行 了阐释 和 说 明 虽 与 部 派 佛教 的解 说有 相 当 的 一 致性 但法
、 ‚ 。
“ ”
相 明晰 深入 穷尽法性 的特 点还 是清楚地 表现 了 出来 如卷 2
8 声 闻地 将
“ ” :
身 相 分为 35 种
… … 略 说身相 有 三 十 五
‚ 、 ‚

今补此 中云 何 为 身? 谓 : 内身 外身 根 所
、 ‚ 、 ‚ 、 ‚

摄 身 非根 所摄 身 有情数 身 非有情数 身 粗 重俱 行 身 轻安俱 行 身


、 ‚ 、 ‚ 、 、 、 、

能造 身 所造 身 名 身 色身 那 落逛 身 傍生 身 祖 父 国 身 人身 天
‚ 、 ‚ 、 ‚ 、 ‚ 、 、

身 有识 身 无 识 身 中身 表 身 变异 身 不 变异身 女身 男身 半
‚ 、 、 ‚ 、 、 ‚ 、 、

择迎 身 亲友 身 非亲友 身 中庸 身 劣身 中身 妙身 幼身 少身
‚ 。

老 身 如 是 名 为 身相 差 别
‚ 、 、 、

将 四 大构成 的形 体 从 自他 有无 感 知 ( 根 ) 有 无 生 命 ( 有 情 ) 有 无烦 恼 ( 粗
、 、 、 、

重) 能否 自主 是 精 神 ( 名 ) 还 是 物质 ( 色 ) 五道身 有 生命或 无 生 命及 怨
、 、 。
“ ” 、
“ ” 、
“ ”
亲 美丑 长 幼等 41 个方 面进 行 了分 析 对 受 心 法 的解 释 也 是如
‚ “ ” ‚ “ ” ‚ “ ” 。

此 将 受 分析为 2 1 种 或 9 种 心 分为 2 0 种 法 分为 20 种
“ ” :
对于 念住 的解释 是
、 、 。 ‚ 、

住 循 身观略 有 三 种 : 谓 依 身增 上 闻 思 修慧 由 此 慧故 补 一切 身

《瑜 伽 师地 论释 》
‘” ‚ ‚ 。

T3 0 . 8 83 2
P
、 ‚ 。 ‚ ‚

一 切 相正 观察 正推求 随 观 随 觉念 谓 依 身增 上 受持 正 法 思帷法 义
。 、 ‚ 。

修 习 作证 补文 补 义 修 作证 中 心 无 忘 失 若 审思 帷 : 我补 正 法 为正 受
‚ ‚ ‚ ‚

持 为 不 尔 耳尸 补 彼 彼 义 慧善 了 达 为 不 尔耳尸 善 能 触 证彼 彼 解 脱 为
‚ 。

不 尔那 ? 如是 审谛 安 住 其 念 名 为 念住
“ ” 、 ‚

论 中对 念住 从 能念之 慧 正 念 之 相两 个方面进行 了 阐释 其 中观 身 之
、 、 、 。

慧 又 有 依 观 身而 得增 长 由 低 到 高渐 次 增 上 的 闻 慧 思慧 修 慧 的差 异 此三
‚ ‚

慧 在关 注 一 切 内外 境界 时 必 须依佛 教 义 理 对 所 观 的对象 作 正 确 地观 察 和 思 考
。 、

并在 观 察 内外 境 界 时对 自己 的心 念 时 时保持 清 醒地 觉察 对 三 慧 的 所 念 内容
‚ ‚
:
所 达 到 的 目的 也 有 明确 地 说 明 闻慧 以受 持佛法 为 修 行 内容 以正 确 记 忆 为
、 ‚ 、

达 到 目 的 ; 思 慧 以 能理 解 思 惟 法 义 为 目标 以深 入 理 解 通达 所 思 考 的佛 教
‚
;
真 理 为达 到 目的 修 慧 则 以真 实体 证 到经 典及 思 惟所 涉及 的境 界或 真 理 为 目标
。 ‚

以证 得 种种解 脱 及 涅 架境 界 为 达 到 目的 在 以上 三 个 阶段 中 心 念 必 须 时时住

念住 ”
‚ ‚ 、 ‚

于 所 观 修 的境 界 中 时时省 察 不 致心 念 忘 失 散乱 如此 才 可 称 为

“ ” ‚

以上 是 从能观之 慧 正 观之 相 上 解释 念住 的 下面 是 从 所 观 之 境 的角
“ ” :
度对 念住 的说明
‚ ‚ ‚ 。 ‚
又 为 守护 念 为补境 无 染 为安 住 所 缘 名 为念 住 为 守护 念 者 谓
‚ ‚ ‚

如 说 言 先 守护 念 若 常委念 ; 为补境 无 染者 谓 如 说 言 念 守护 心 行平等

不 取 随 好 … … 广说 乃 至 守护 意根
‚ ‚ ‚

位 不 取 其相 修 意根 律仪 ; 为 安住 所
‚ ‚ ‚ 、 、

缘者 谓 如 说 言补 四 所 缘 安住 其 念 谓 : 补遍 满 所 缘 净行 所 缘 善巧
、 。 ‚ ‚ 。

所缘 净惑所缘 由此 三相 善住 其念 故 名 念住
‚ 、 、

对于 所观之 境 又 分为 ( 内) 正 念不 失 (外 ) 境界 不 贪 ( 中) 安住 正 念
是 指卷 41 引 《杂 阿 含 经 》 中

“ ”
( 所缘 ) 三 个 层 次进 行 了解 说 其 中 先 守护念
“ ‚ ‚ ‚ 、 、 ‚

罪 人 持平 满 之油 钵 刽子 手 持 刀 在 后 虽 过 闹市 不观 歌舞 伎乐 美人


” ‚

不 令 钵 油 一 滴 堕地 的 故事 说 明修 四念 处 时所应 有 的护 持 心 念 的心 态 需
‚ ‚ ‚

对 所观 之 境 周 遍 了 知 预 防乱 心 安住 奢摩他 ( 止 ) 道 兼 由精 进 力 的 毫 不 间
‚

‚ 、 。

断地激 励 使 心 念 一 味相续 不起 散乱 烦恼之 心 守护 念 除 了 护 心 不 起 乱 念


彻底 修②
‚ 、 、 、 。

之外 还 包括 对所 修之 身念 处 法 恒 常 修 不 离修 全面
1

① ‚ 、 ‚ 、

专 心 将护 不 令钵 油 一 滴堕地 喻能审 谛 周遍 了知乱 不 乱相之所摄受奢摩 他道 由是 能令诸 心 相续 诸


‚ ‚ ‚ 、 ‚ 。 ‚

心 流 注 由精进 力 无 间策 发 前俊 一 味 无 相 无 分别 寂 静 而 转 不起 一 心 复缘 诸 相 或 缘 寻思 及
‚ 。

谓 常有所作及 委悉所作 故名 常 委
、 ‚ ‚ 、

在 善护 心 念 心 不 散乱 常得 念住 后 还 需要 时 时防护 心 念 于 外 内诸 境
、 、 ‚ 、

( 美色 妙五欲 禅 定之 乐 ) 的贪 爱 及 寻 求之 心 善护 眼 等 六 根 善 持 与六根
‚ 。

清 净 相应 的 戒律 等 这些 都属 于 于 境无 染 所 修的范 围
、 、 、 ‚ 。

安住所 缘 是 对 心 住 身 受 心 法 四念 处 后 所 修种 种 差别 的微 细 辨 析
、 ‚ 。

如遍 满所缘 是 针对 修不 净想 慈心 观及 十 六 特胜 等 观法 时 心 量 的大 小 而 说 的
‚ 、 。

净行 所 缘 意 在 区 分 修行念住 的质 量 所 修念 住 是 否 常 为贪 咳等烦 恼 所 扰 动
‚ 、

善 巧 所 缘 是指 在 修 习 四 种 念住 时 是 否 能够方 便 自如 地 进入 各种 观 想 及 禅 定
。 、 。

境界 净 惑所 缘 是 从所断 的结使 所 得 的果位角度对 所 修念住进 行 的 区 别


《师 地论 》
、 ‚

除 了从 修 慧 修相 及 所缘 内外 境界角 度对 念 住进行 种种 分 析 外
、 、 、 ‚

还 从对 治 缚缠 所缘 体性 及 止观 等 各 个 角度对念 住进 行 了分析 和 阐释 与
作穷尽 式 分析 的 《大 毗 婆沙论 》 等 部 派
、 ‚ ‚

同样 注 重 辨析 概 念 名相 广 引经 论
佛教 的论 典相 比 《师 地论 》 无论 在体系 的宏 大 精 密
‚ 、 ‚ 、

辨析 的精微 透彻及 用
‚

语 的简 明扼要 等 许 多方 面 都大大超过 了 前 者 也是后 出的各 部 派 论 典所无 法 企


及的

、 、 、

二 四 念处 的 修 习 条 件 次第 障碍 及 对 治方 法
《瑜 伽 师 地 论 》 中不仅对念 处 的名 相 作 了 各 个 角 度 的 阐释
‚

而 且 对 四念 处
、 、

的修 习 条件 进程和 修 习 念住 的各个 阶 段 的身心 变化 障碍 及 对 治 的方 法 也 都


、 。 ‚ “ ” “
有 具 体 细 致 的介 绍 这些 内容 主要 分 为 两部分 一 是 散 见 于 本 地 分 及 摄
” ‚ ‚ 、 、 、 、 、

决择 分 部分 的 摄 于 十七地 中 从散心 地 定心 地 闻 思 修所 成地 声
、 ‚ ‚

闻地 菩 萨 地直 至 获得 解 脱 证 入涅 架 诸 地 之 中都 有 与之 相 关 的 内容 渐 次深
‚ ‚ 、 。

入 总 以 闻 思 修 为 次第 以能 修 之慧 所 观之相及 具 体观 法 为其 纲 要 虽 然涉
‚ ‚ 。

及 面广 但 多 属 随机 而 说 故难 见 其 全 貌 二 是 集 中于 论第 9
7 及 9
8 卷 前半 的
主 要依 《杂 阿 含 经 》 对
“ ” “ ” ‚ ‚

摄事 分 之 契 经 事菩 提 分法 择 摄 第 四 中的部 分
‚ ‚ 。

其 中与 四 念 处 相 关部 分 加 以解 说 比较 简 明 本 节 的叙 述 主 要 是 依此 展 开
《师 地 论 》 卷 9
‚ :
对 于 四 念 处 的修 习 阶段 7 说
‚ 、 ‚ 、 ‚

修 四 念住 应 知 略 有五 种 渐 次 : 一 信 增 上 力 清净 出 家 二 戒律仪
、 ‚ 、 ‚ 、 .

三 根律仪 四 乐远 离 五 盖 清净

认 为 出于 对佛 法 的信仰 而 清净 发 心 出家 是修 习 四念 处 的先 决 条件 戒 律清 净 是
。 ‚ 。

修 习 念 处 的 第 二 阶段 第 三 阶段 时 能够 时 时 守护 六 根 不 起染 心 第 四阶段 厌
。 ‚ 、 。

离诸 欲 第 五 个 阶 段 时 心 中清 净 不 起贪 欲 膜 患等 五 种 遮 蔽 自心 的 粗 重烦 恼
‚ 。 “ ‚

由此 深 入 修 习 时 即可 渐 次证 得各 种 圣 果 论 中认 为居 士 虽 复数数 修 诸 念 住
‚ ‚ ‚ ” 。

护 得 净信 诸盖 清 净 然 网学 处 ( 戒律 ) 当知 所 修 不得 圆 满 由于 戒律 方 面
‚ ‚ ‚ 。

的 欠缺 居 士 修 习 四念 处 虽 也 能够证 得 圣 果 但 所 修念 处法 不 能够 圆 满
‚ ‚ ‚

对 于 修 习 四 念 处 的 障碍 论 中有 两 处 说明 一 处 是 从 主 观 认 识 上 来说 的
。 ‚ ‚

一 处 是 从 心 理 结 构方面 来 说 的 从 主 观认识 上 来 说 在两种状 态 下 不 能修 习


: “ ‚ ” 。 ‚

四念 处 一 有 贪等 缠现 前 故 二 砖 此 缠 不 见过 故 当 贪 等烦恼 现 前 时 心为
、 ‚ ‚

烦 恼所 激 动 扰乱 心 念 自然 不 能 持续 地 关 注 于 所 念 的 身等境 界 所 以不 能 修
。 ‚ “ ‚ ‚ ‚
‚

习 念住 其次 因 为 不能 深 见 贪 爱等 烦 恼 的过 失 所 以 虽 暂 远 离 性染著 故
‚ ‚ ‚ ‚ ‚

非无 恋 故 赞 能随顺 贪 等 诸法 其 心 散动 常逐漂 沦 种种 寻 思 恒 随 扰 乱 是
” 。 ‚ ‚ ‚

故不 能 修 习 念住 对 于 心 所 爱 乐 的境 界 不愿 舍 离 不 忍 舍 离 心 中 常起 种种
、 ‚ ‚ 。 ‚

思恋 忆念 因而 不 得 心 念 的安 定 不 能修 习 念 住 这 二 者之 中 于 贪 颐 等烦
“ ” “ ”

‚ ‚ ‚ 。

恼 不见过 是最 为根本 的障碍 若如 是 者 无容有 能修 四念住


‚ ‚ ” ‚
从心 理 结构上 来说 犷有 三 种 根 龄诸 念住 一 切 善 聚 为 障碍 妨碍 四念 处
: ‚ ‚ 。 、 、

等 一 切 善法 一 恶 行根 二 寻思根 三 根根 恶 行 根指 贪不 善根 膜 不 善根
‚ ‚ 。 、

痴 不 善根 是身 口 意 三 业 之 恶 的策源 地 杀 盗 淫 等 一 切 恶 行 皆 因此 而 生 欲想
、 ‚ ‚ 。 、

患想 害想 是 众 生 心 念散 乱 不 得安宁 的根 源 称为 寻 思 根 而恶 行根 寻思
、 、 ‚

根 又 是 由欲 界 色界 无色 界 的众 生 先 天 所 具 的心 理 结构所 决定的 如 欲 界众
‚ 、 、 ‚ ‚

生不 离欲想 色界 无 色 界 众 生 虽 不 现 前 生 起贪 镇 等恶 行 但 未 断 三 恶 行 根
、 、 ‚

所 以论 中将欲 色 无色的心 理 结构看作 是 恶 行 根 与 寻 思 根 的根 源 称 之 为根


。 、 、 。

根 灭 除三 根 的方法就 是 精进 修 习 戒 定 慧三 学
、 、

对于 修 习 念住时 昏沉 的对 治 贪欲常常现起及 杂 染 清净之法 各 自的 因 缘


‚ 。 ‚ 、

等 论 中也 有 相 应 的说 明 如 修 不 净 观 昏沉 现 起 时 一 般 以净妙 想 光 明想及
。 ‚ ‚

念 佛 功德 等法令 心 欢 悦来对 治 但 论主 认 为 取诸 佛 净 妙 相 虽 能 暂 伏 不 能根
‚ ‚ ‚

本 消除现 前随烦恼 当善观 自心 了 知 随 惑 的 生起之 因 是不 正 思 维 即起 如 理


‚ 。 ‚

思惟 如 是 即 可从根 本 上 除 灭 之 对 于 猛 利 的贪 欲 时时现起 的 对 治 以深 心 厌
‚ ‚ ‚ ‚ ‚ ‚

耻 发远 离心 得喜 乐 心 得无 常想 即 可对 治 有学 于 贪 深 见 过 患 后 修无
。 ‚ 、
:
相观 可 得成 就 大智 力 最 后 作 者 以非 理 作意 如瑾作意部 结 了染 净 等 一 切 法

. . .

0 R 86 1 3 一 R 8 62 l
参见 T
3
‚ ‚
: 、 ‚ 、 。
又 一切 法 以 要 言之 谓 善 不善 若 杂 染品 若 清净 品 当知 此
‚ ‚ 。

中诸 杂 染 品 皆用 非 理 作 意 为 集 ( 因 ); 诸 清净 品 皆用 如 理 作 意 为 集

这 也 可 以看 成 是 四 念 处 修 习 的 总 纲

三 无 著菩 萨 对 大 小 乘 四 念 处差 别 的说 明
‚

大乘 虽 然 在修 习 四念 处 的 具 体方法 上 与声 闻 并 无 不 同 但 其用 于 指 导 观 修
‚ 、
“ ‚

的智 慧 却 与声 闻有极大 的差别 大乘性 相 二 宗都 认 为 三界心 心所 是虚 妄


” ① ‚ ‚ ‚ 、 、 、 、

分别 世界 及 心 虚妄不 实 只 有与 空 如幻 无相 无分 别 无 所 得之 实
‚ ‚ 、 。

相 智 慧 相应 方能契入 真如之 境 证 无 上 菩提 住无 住 涅 架 而 度 一 切 众 生 这
《大 智 度 论 》 《瑜 伽 师 地论 》 《中边分
。 、 、

是 自龙 树 以来 印度 大乘 佛 教 的 一 贯 立 场
别 论 》 《大乘 庄严 经 论 》 等 各 大 乘 论 典中对 大 小乘 修 习 四念 处 的 差 异 从 各 个 方

其 中 以 《大乘 庄严 经 论 》 所说最 为详尽


‚ 。

面 进行 了说 明
无 著 在 《大 乘 庄 严 经 论 》卷 10 中 从 大 乘 四 念 处 所 依 的经 典 对 治 的烦 恼
‚ 、 、

、 、 、

所观 圣 谛 觉悟 境 界 修 习 的时 限 修 习 之果 等 41 个 方 面 区 别 了大 小乘 四念 处
:
的差 异

次 说 菩 萨修 习 四 念 处 揭曰 :
依 止 及对 治 入 谛 与缘 缘
作 意并至 得 随顺 亦 随转
觉境 及 受生 限 极 将 最上

长 时 与援证 胜修十 四 种
‚ ‚

释 曰 : 此 二揭 明 菩 萨四 念 处 有 十 四 种 胜 修 : 一 依 止 胜 修 二对 治 胜修 三
‚ ‚ ‚ ‚ ‚

入谛 胜 修 四 缘缘 胜 修 五 作 意胜 修 六 至 得胜 修 七 随顺 胜 修 八 随转
‚ ‚ ‚ ‚ ‚

胜修 九 觉境 胜 修 十 受生 胜 修 十 一 限极胜 修 十 二 最上 胜 修 十三长
‚ .

时胜修 十 四 援证 胜 修
‚

论 中依 弥 勒 菩 萨所 说 的褐 子 将 菩 萨 四 念 处 的殊胜 之 处 概 括为 上 述 41 个方

: 、 ‚

面 这 41 个 方 面 大体可 分为三 个阶段 一 二 属 于 地 前菩萨所修 三 至 十一 属


‚ 。

于 菩萨 登 初地 至 入 八 地 前 的修 习 阶 段 十 二 至 十 四 为 八 地 至 佛地 所 修 当然 上
‚ ‚ 。

述 之三 阶段 只 是 大 略 而 言 其 中多种胜修都 可 贯通地 前 与 地 上 故不 可 定 执


‚ .
.

T31 只4 6 5 1
、 ‚ ‚

一 二 两 种 胜 修属 于 发 起 大乘 胜 解 对 治 粗重烦恼 为证 入 菩萨初 地 积 聚
、 。
“ ” “ 、

福德 智 慧资粮 的阶段 其中 依止胜修 是 说大 乘 四 念 处 依大乘 经 起 闻


总 依 《摩 诃 般若 》 《大集 》 《解 深 密 经 》 等 大乘 经 为指 导

” ‚ 、 、

思 修 慧 为 自体故
不 同 于 声 闻 的偏 依 (g 可含 经 》 及 各 部 派 之论 典
‚ ‚ 。
“ ”
思想 依 之起 修 对 治胜修
“ 、 、 、 ”
是 说修 大乘 四 念 处不 仅 对 治 凡 夫 不 修 四念 处 所 起 的 常 乐 我 净 之 颠倒
‚
“ 、 、 、
” 。

想 同时也 能对 治声 闻 所起 的 不净 苦 无常 无我 法 想 之 四颠 倒 大乘
‚ ‚

佛教 从 法无 我 的立场 出 发 认 为 诸 法 不 可 定执 为净 或 不 净 凡 夫 偏执 于 四 倒所
‚ ‚ ‚ “ 、 、 、

起 的 烦恼 中 声 闻 多执 烦恼 实有 或法 体 是 有 故 执诸 法 为 不净 苦 无常
” 。
“ ’‚‚ 、 ‚

无我 大 乘 四念处 由入 身等法 无 我 故 自然 离 于凡 夫 声 闻二 边 不起 凡
‚ 。

夫 颠倒 不入 声 闻涅 架
‚ ‚ 。

从 入 谛 胜 修起 己 属 于 菩 萨 见 道 阶段 是 地 上 菩萨 修 习 的 内容 其中 入
” ‚ 、 、 、

谛胜 修 是 说菩 萨 因 为观 智 深 利 所 以 能够依 次证 得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 ‚ 、 、 、 ” 。 ‚

( 如其 次第 次第 入 苦 集 灭 道谛 ) 声 闻在 证 四 谛 时 因 为 其 相微 细 速
不 能依次 明 了 见。
‚ ‚ ‚ ‚ 。

疾 观 慧不 利 所 以只 能顿得 ( 顿 现 观 非渐现观 ) 菩萨
‚ ‚ ‚ “
在 观 四谛 时 不 仅能 自入 也能令其他众 生悟 入 四 圣 谛 这 也是菩 萨 入 谛胜
” 。
“ ” ‚

修 理由 缘缘 胜 修 是 说菩萨 修 四念 处 时 以三世 十 方一 切 众 生之 身 为 身念
‚ 、

处 的观 察对象 ( 缘 一 切 众 生 身等 为 境 界 ) 不 同于 声 闻仅 以 自身或 所 见 有 限 有

“ ” ‚ 、 、

量之 身为观 察对 象 作意胜 修 是 说大乘 观 身时 以法空 观 无相 无 所得观


“ ” ‚ 、 、 、 。

来 指 导观 行 谓 身 等不 可 得 故 不 同于 声闻 的 身 受 心 法 之 实有 观
、 、 、 ‚ 、 、 、

因身 受 心 法 不可 得 故 不 必 如 声 闻求 速 灭 除 身 受 心 法而 入 无 余涅

“ ” ‚ ‚ ‚

架 至 得胜 修 是 指菩萨 修 身 时 观 身 实相 而 起 身念 处 观 身之 时 不起 分别
‚ ‚ 。

( 不合 ) 但 也 并 非 离 于 身念 处 ( 不 离 ) 不 同于 声 闻的念念 以身等 诸法 系心
“ ” ‚ ‚

随顺 胜 修 是 说菩 萨在 修 习 大 乘 四 念 处 时 能 得 到 对 治 身心 一 切 障 碍 的法 门

“ ” ‚ ‚ “
随遇 障 碍 即 能 灭 除 随转胜 修 是 说 菩 萨 不 仅 自能修 习 大 乘 四 念处 也 能 教
” 。
“ ”
授 二 乘及 凡 夫 所 修 的 四念 处 法 觉境胜 修 是 说菩萨与般 若相应 的观 慧超 胜
‚
“ ‚
; ‚ ‚

于声闻 能 知 身如幻 色相似 故 知受如梦 皆邪 觉 故 ; 知 心 如 空 自性净


: ‚ ‚ 、 、 、 ” 。

故 知法 如客 客谓 缠垢 譬如虚 空有烟 云 尘 雾故 也就 是 说菩 萨 能 如
‚ ‚ ‚ 、 、

实 了知 内外诸 法 一 切 空无 自性 虽 有 种种 差 别 之相 但 无 真 实 的体性 受 想


《大智 度 论 》 也 有此 说
.
‚ 、 ‚ 。 “ ”
行蕴 等诸烦 恼 法 无常 不住 不 能染污 本来清净 之 心 受 生胜 修 是 说菩萨
‚ ‚
“ ” ‚ 、 ‚ “
度 生 的愿力宏 大 不入涅 架 故意 受 生 而入 六 道 但福 慧深 厚 故 能 成
身 受 心 法亦 不 ( 为人 天 五 欲所 ) 染 故 ”
” ‚ “ 、 、 、

就转轮 王 等 最胜 ( 尊贵 的 地位 )
依 晋译 《华严 经 》 卷 23 唐 译 《华严 经 》 卷 3
一 、 ‚ ‚
27 4 说 菩 萨 从 初 地起 即能随
‚ ‚ 。
“ ”
愿 受生 二 地 多作转轮 圣 王 三 地 以上 多作 欲界 天 主 乃至 大梵 天王 限 极胜 修
“ ‚ 、 ” ‚ “
是 说 菩萨 修下 品 念 处 亦 过徐 人 ( 凡 夫 二 乘 ) 修最 上 品 因 为菩 萨 的 自
、 、 、
” ‚

性 ( 智慧 悲心 愿力 所 缘 境 界 广 大及久远 修 习 念 处 等 ) 利 故 所 以即 使 未

尽 烦 恼 时 所 修 念 处 也 比 声 闻 独 觉 之 漏 尽 修 殊胜
‚ ‚ 。
“ ”
从最 上 胜 修起 属 无功 用 修及 修果 至 八 地 时方 能达 到 此 中 最上 胜 修
“ 、
” ‚ ‚

是 说 八地 以上 的菩萨 能不 作 功 用 总 别 修 习 四念 处 不 需加行 作意 任运 起
修 总相 四 念 处 和 别 相 四念处 这 种任运 修是 三 乘 所 修念 处 中最 为超 胜 的 依 《大
‚ 。


智度 论 》 说
‚ 、 、 、 ‚ ‚

声 闻只 能就 诸 法 共相 苦 空 无常 无我 修 总相念 处 独
、 ‚ 、 。

觉能总相 修 及 别相 一 分修 习 总 别念 处 唯 有菩萨 能 总 别 二 相 修 习 四念 处
“ ” ‚ “ ” 。

长 时胜 修 是 说菩萨 四 念 处 的修 习 没 有 时 限 修至 无徐 涅 梁 亦 无尽 故 梭
” ‚ ‚

证胜 修 是说大乘 四念 处 的果 谓 菩 萨 修 习 大乘 四念 处 可 以依 次 证 入 菩 萨 十

地 及得 无 上 菩提
‚ 、

无 著菩萨对 大小 乘 四念 处 的差 异 的 说 明 是 印度 佛教 中最 为 深入 全面的
‚ ‚ ‚ ‚

一种 此说 一 出 遂成 定 论 直到 中 国天 台智 者 大师 大乘佛教 关 于 四 念 处 的
‚ 。

说法 才 有 了更进 一 步 的发 展 后文 将对 此 作具 体地 论述

、。 ‚
. .
.

参见 T 3 1 . 6 4 3 1 一 P. 6 4 3 2
P
第八 章 四 念 处 禅 法 在 汉地 的流 传

第一 节 早 期 禅 经 的传 译

‚ 、 ‚ 、

佛 教 在 印度 兴 盛 数 百 年 之 后 终于 跨越 时 空 的阻 隔 由陆 路 海 上 两道
。 ‚ ‚

先 后传 入 中 国 由于 佛教 入 华之 初 正 是 印度 部 派 佛 教 尚盛 大 乘初 兴 之 时 因
。 ‚ 。

此 大 小乘 禅 学 几 乎 同时传 入 了汉 地 而 禅 法 的传 入 是 以禅 经 的传译 为先 机 的

一 安世 高
‚ 。

最早 向汉 地 介 绍 禅法 的 是 汉 桓帝 时来华 的西 域 高僧 安世 高 高 博 晓经

《高僧 传 》 引 《释 道 安 经
‚ ‚ ‚ ” 。

藏 尤精 阿 毗 昙 学 讽 持禅 经 略 ( 备 ) 尽 其妙
录》说
‚ “ ‚

自汉 桓帝建和 二 年 ( 公元 1 84 年 ) 至 灵帝建宁中二 十余 年 译 出 30
《出三 藏 记 集 》 计 为 3
” 。 ‚ 。 ‚ ‚

余部 经 4 部 40 卷 其 中 禅经 是 其 宣译 之 重 点
“ ‚ ” 。
:
道 安 法师 说 其所 出经 禅 数最 悉 安世 高所译禅 经 主 要 有
《安般 守意 经 》 一 卷 ; 《大道地 经 》 二 卷 ; 《七处三 观 经 》 二 卷 ; 《大 安

般经 》 一 卷 ; 《八 正 道经 》 一 卷 ; 《思 惟 经 》 ( 或 云 《思 惟 略要法 》 ) 一 卷 ;
《禅行 法想经 》 一 卷 : 大 十二 门经 》
《 《小十 二 门经 》 各 一 卷 ( 现 己 失传 )

:


等等
‚ ‚ “ ‚ ‚ ‚

由于 安 世 高才悟机敏 通 习汉语 译文 义理 明析 文 字允 正 辩而 不 华
其 中影响最 大 的是 《安般 守 意 经 》 此
” ‚ ‚ 。 ‚

质而 不 野 所 译经 典 历 来 很受重视
、 、 、 、 、 ‚

经 将数 息观 分为数 随 止 观 还 净 六 个次第 并 结合观 息 的长 短 而 将十


‚ 。 、 、 、

六特胜融入其中 四念 处 也 是 安般 念 中 的 一 个 修 习 内容 经 中将 数 随 止
、 、
“ ” ‚ :
观 还 净 加 上 四 谛称 为 十黯 将 数 息 观 的增进 次第 与三 十七道 品 对 应起 来
‚ ‚ ‚ 、

数 息 为 四 意止 ( 四 念 处 ) 相 随 为 四 意断 止 为 四 神足 念 观 为五 根
‚ ‚

五力 还 为 七 觉意 净为 八行 也


《高僧传 》 第 4 页
‚ ‚ ‚ 。

梁 慧皎著 汤 用 彤 校注 中华书 局 19 9
2 年 1 月第 1 版 下同

《高僧 传 》 第 2 3 2 6 页
一 。

⑧ ‚ 。
. .

T 15 P 16 4 2
此经 与 《阿 含 经 》 相 同之 处 在 于 数息与十 六 特胜
、 、

四禅 四 念 处 等三 十 七
‚ 、 。

道 品法 的结合 : 不 同 之处 在 于 对 数 息 观 所作 的数 随 等 六 门 的划 分 前者 合
‚ 。

于 印度 的 一 贯 传 统 后 者 则 开 启 了 中 国 后 来 影 响 十分 广泛 的六 妙 门禅 法
《高僧 传 》 说
“ ‚ ‚ ‚
” 。

高穷理 尽性 自识 缘 业 多有 神 迹 世 莫 能量 禅法 上
。 、 ‚ ‚

的造 诣 显 然 十 分 深 厚 从 僧传 及 经 注 经序来看 安世 高 不 仅传 译经 典 同时
‚

、 、 。

也传授安般禅 南 阳韩林 颖 川 皮业 会 稽 陈慧等 人 曾从 安修 习 此 法


‚ :
安 世 高 的禅 法 派 系 吕微 先生 认 为 属 于 上 座部之化 地 部
‚

安 世 高是依 禅 师僧 伽 罗刹 的传 承 用 四 念住 贯 穿五 门 ( 即 五 停 心 ) 而

他 从 ( 僧伽 ) 罗刹 的 大 本 《修 行 道地 经 》 抄 译 三 十 七 章
. ‚

修习 着重 在 身
《安 般 经 》 其 中说 十 六 特胜 也 和 四
‚ 。 . ‚

念住 破 除人我执 念 息一 门 另 译 大 小

念 住 相 联 系 二 所 以 从 这 些可 见 到世 高所传 禅 法 是 如 何 地符 合 上 座部 佛教 系
.

统 ( 特 别 是化地 一 派 ) 用 念 住 统 摄 道 支 的精神
“ ‚ ” ②。
陈兵 先 生 认 为 安世 高 所译 禅 法 出小乘说 一切 有 部 结合 安 世 高所 译
( 阿毗 昙 五 法 经 》③ 《阿毗昙 七法 经 》 及 《阿毗 昙 九十八法 经 》 来 看
、 ‚

安世 高

的禅 法应该 确实是 属 于 说一 切 有部 的

二 支 娄迎 淡
‚ ‚ ‚ 、

支娄迎 擞 ( 简称 支 擞 ) 月 支 国僧 晚 于 安世 高 20 年 入 华 于 汉 灵 帝 光 和
一 ‚ ‚ 。

中平 间 ( 公 元 17 8 18
9 年 ) 译 经 41 部 7 卷
2 大乘 经 典 为 多 所 译 最 重要 的有
《道行 般 若 经 》 《首楞严三 昧 经 》 《般 舟 三 昧 经 》
、 、 。
:
三部 前 者 为 大乘 中
《首 楞 严 》 述 大 乘 实 相 禅 法
‚ 。 ‚
.

观 派 禅 观 的宗本 长 期 以来 受到人 们 的普遍 重 视


《般 舟 三 昧 》 述念 佛禅

“ ‚

这两 部禅 经 介 绍 了大 乘 禅 的两 种 最 重 要 的禅 门一
” ④ ‚
、 ‚ 、 。

一 实相 禅 念 佛禅 实开 中土 禅 净 二 宗之 先 河 尽 管 由于 罗什 译 本 出现

支译 《首 楞 严 》遂 告 失传 但 其 开 启的 实相 禅观 对 汉 地 大 乘佛 教 影 响 实 为 深 远
‚ 。

。 ‚ ‚ ‚ 。 ‚

但 总 的 说 来 佛教及 禅在社会 上 影 响 不大 尚未建 立 僧团 习 禅 者 寥寥 当 时 社会 上 流 行 的 修 养方 法


陈兵 《佛 教禅学 与 东方 文 明 》第 “ 页 上 海人 民 出版 社 1 9 9
。 ‚

主 要 是 由道 教所 弘 扬的中土 传统气功 2

年 8 月第 1 版


同上 第 6 5 页
黄忏华 《中国佛教 史 》 第 65 页说本 经 同 《品 类足 论 》 第 一 《中国佛教 史 》 影
切 “ ” 。 ‚ ‚

五事品 黄做 华著
‚ 。

印本 上 海 文 艺 出版 社 19 9 0 年 11 月版
‚

同上 第 65 页
《般 舟 三 昧 》 在 刘 宋之 间 即相 当 流行 《首 楞 严 三 昧 》 《般 舟
‚ ‚ 、

至 天 台 宗立
三 昧 》 成 为其 大乘 禅 法 中 的 核 心 部 分
‚ 。

也 是 大 乘 四念 处 禅法 的 有机构成 部 分

三 竺法护
释 慧皎 《高僧传 》 说
‚ ‚ : “
在 罗什之 前 译 经 最 盛 的 当数 竺 法 护 经法所 以

僧 枯 《出三 藏 记 集 》 计 法护 所译 经 为 1 45 部
‚ ” 。 ‚

广 流 中华者 护 之 力也 30
9
。 ‚ ‚ ‚ 。

卷 大 小乘 经 典 重 要 经 典 多有 译 传 有 些经 典 现 在 只 有 法 护译 本存 世 其
中与 四念 处 相 关 且 对后世 深 有影 响 的是 《修行 道 地 经 》 道 安法 师 在 《道 地 经
‚

序 》 中说
‚ :
本 经对 于 修行 者 来 说 非 常 重 要
‚ ‚ 。

其补 行 也 要 扰 人 首 与 ( 钦 )? 可 终 身载 不 可 须 臾下 犹 气 息 与 ( 软 )?
‚ 。 ‚ 。 ‚

可 终 身通 不可须 臾闭 息 闭 则 命损 首下 则 身殖 若 行 者暂去 斯 法 奸

完之 匿入 矣
《修 行道 地 经 》
‚ 一 ‚ ‚
a 一c a
bhu A m i

su A :
梵 Y og 鲜 恤 音译 庚伽遮 罗 浮迷 意

: 、 。 ‚ 。 、

译为 修行 道地 瑜 伽 师 修行 地 共7卷 0 品
3 从介 绍 瑜 伽 师 修行 地及
‚ ‚

种种 瑜 伽 的种种应行 与不应行 开 始 将 部 派佛 教 的几乎 所有 修行 方 法 依照 人


、 ‚ 、

们 的理 解 接 受 的 次序 加 以解 说 包括 心 理 准 备 阶 段 共 世 间 修 习 阶段 及 见 道

至 无 学道 的修行 等三 个层 次 其 中心 理 准 备 阶段包括对 五 蕴之 无 常 苦 空无 我 的
、 、 、

观察 五 蕴定 义 及 范 围 出离 心 的劝发 修行者 性格的判 定及 相 应 性格缺 陷 的


对 治 等等
以本 出 《阿 含 经 》 中而 加
‚

共 世 间修 习 中先 明修行 者应 当 具备 的心 理 准备
铺 陈 的 《油钵 喻 经 》 为 喻
、 ‚ 、 、 、
·

以盛 事 渲 染 说明修行 者应 不 为 愁忧 言语 女色
、 ‚ ‚ 。 ‚

亲情 恐 怖所乱 知死 必至 专心 行道 此 喻 实际上 也 是在说 明 四念 处 的 修 法


:
如 经 中之颂 说
‚ ‚ ‚ 。

如 人 擎油 钵 不 动 无 所弃 妙 慧意 如 海 专心 擎油 器
‚ 。 ‚ 。

若 人 欲 学道 执 心 当如 是 人 身有 病 疾 医 药 以 除之
‚ ④
.

心 疾 亦如 是 四 意止 除 之


《高僧 传 》 第 2

3 页
。 ‚ 。
. .

T 55 P 69 l

道 安 C 道 地 经 序 》说该经 祖述 众 经 撰要约 行 目其次序
“ ‚ 。 ‚ ” ‚

以为一 部 二 十七章 也就 是 说本经道 安


‚ 。

所见 时 为 27 品 一 般 认 为本经 末 三 品 为后 人 所 加
‚ 。
. . . .

0 T 15 P 19 8 l 一 P 19 8 2
、 、 ‚

部派 佛教所 说 的不净 观 食 不 净想 四禅 也 都集 中于 这 一 部 分 其 中也 包
、 、 、 ‚
括天眼 天耳 他 心 等五 通 的修 习 成就 以及 观 地 狱之 苦 等 如 是 安 排 不过 是
。 ‚

意在劝 发 修行 者 精进 勇猛 之 心 在 介 绍 修数息 观 入 四禅 时 即 指 出 修行 地 有 世
‚

间 与 出 世 间的 分途 修行 者应 以 出世 间法 为唯 一 的愿 求 o\
‚ 、 、 、

出世 间部分 以安般念 为媒介 加 以介 绍 将 安般 念分为数 息 相随 止观


‚ ‚ 、 、 、

还 净 四分 同 时结合十 六 特胜加 以说 明 由此而入 暖 顶 忍 世第一位而 次


、 、 、 。

第 证 得初 二 三 四果
、 、

由于 通 常 包 括在 四 念 处 ( 四意止 ) 中的 内容如 不 净 观 数息 观 界分 别观
‚ ‚ 。

( 六 大观 ) 在 经 中都分 别加 以解 说 故 四念 处 没 有太 多的笔 墨 但经 中 观
” :
身五 十五 事 的部 分 可 视为 原 始及 部 派 佛教中对 身念 处最 为详备 的 说 明
‚ . ‚ 。

何 谓 五 十 五 事? 是 身如 聚沫 不 可 手捉 是 身如 海 不 厌五欲 是身
‚ ‚ 。 ‚ . ‚

如江 归补 渊 海 趣 老病死 是 身如 粪 明 智所 捐 是 身如 沙城 疾就 磨
。 ‚ 。 ‚ 。 ‚

灭 是 身如 边 土 多睹 怨 贼 是 身如 鬼 国 无 有将 护 是 身如 骨 背 肉涂
。 ‚ . ‚ . ‚

血浇 是 身如 髓 筋缠 而 立 是 身如 穷士 淫怒痴 处 是 身如 旷 野 愚者
… … 是 身如 裂器
。 ‚ 。 ‚ . ‚

为惑 是 身如 险 道 常失 善法 常 而 穿漏 是 身如 画 瓶
。 ‚ . ‚ 。 ‚

中满 不 净 是 身如 洞 九孔 常流 是 身如 水 涣 悉为 瑕 秽 是 身如 幻 以


. ‚
‚ . ‚ 。

惑 愚人 不 识 正 谛 是 身如露 不 得久 立 是 身如 疮 不 净流 出 是身
‚ . ‚ 。 ‚

如盲 不 见 色本 是 身如 宅 四 百 四 病之 所 居 止 是 身如 注 漏 诸瑕秽 众
… … 是 身如 鼓
。 ‚ 。 ‚ . ‚

垢 所趣 是 身如 筐 毒蛇 所 处 是 身如 空拳 以 欺小 儿
‚ . ‚ . ‚

皮 木 裹覆 计之本 空 是 身如 坏 无 有坚 固 是 身如 灰 城 风 雨 所坏 归 老
。 。 ‚ ‚ ‚ ‚

病死 以 是 五 十 五 事观 身瑕 秽 是 身欺 作 怀 无 反覆 不 信 亲厚 哀 之反 舍
若如 怨 家… …。
. 、 、 、 、 ‚ 。

无 有 亲疏 譬如 梦 幻 影 向 (响 ) 野 马 忽然化 现
、 、

由于 本 经 是 最 早 系 统 全面 详尽 介 绍 印度部 派 佛 教修 行 方 法及 修 行 次第
‚ ‚ 、 ‚

的 著作 解 说 明 了而 广 用 譬喻 虽 明 次第 而 不 枯燥 艰深 对 于 初 味 佛法 的 汉
‚ 、 。

地 僧俗来说 实在 是 一 本最 为 生 动 适 用 的修 行 教科书
‚ “ ‚ ‚ ‚

因此 僧伽 罗 叉 的 禅集 从 西 元 二 世 纪起 到五 世 纪 初 不 断 的传 译 来
‚ ‚ 。
:
中国 可 见僧伽 罗 叉 的禅风 在 西 方是非常 盛 行 的 了 安 世 高从 安 息 来 鸿摩

。 ‚
. . .

T 15 P 2 19 1 一 P 2 I9 2

在 藏 经 中还 有 二 种 《道 地 经 》 一 种是 安世 高译的 一 卷本 《道 地经 }
‚ . ‚

明显是七 卷 本之 略 要 偏 明 五
道 轮 回 生 死 之 苦 观 身不 净 及 身 5 法 一 种 是 支 耀 译 《小道地 经 》 明 四 种 身 四 种 念 及 四 种念
‚ 、 、 。 ‚ 、

。 ‚ . 。

使心 不得 安定 文 虽 短 小 要意全 收 人 小二 乘 都有 涉 及
传 译 《僧 伽 罗 刹所集 ( 佛行 ) 经 》 的僧 伽 跋 澄
‚
;
罗 什 曾到 局 宾 去修 学 也 是局
。 ‚ 、 ‚ 。

宾 比丘 僧 伽 罗 叉 的禅集 与 著 作 在局 宾 安息 一 带 流行得 非 常 悠 久 虽然


‚ ‚ ‚

阿 毗达 磨论师 毗 婆 沙 师 没 有说到 他 但 僧伽 罗 又 确是 说 一 切 有 部 中 初
” 。

期 的大瑜伽 师
一 种 是 《法 观 经 》
: ‚

法护另 有两 种译 经 是专 说 四念 处 的 讲 四 念处而 以身
《身观 经 》 是 说身念 处 的 与 《阿 含 经 》 大 体 一 致
‚ ‚ ‚

念 处 最 为 详细 这里 就 不

以上 诸 经 都收 于 《大 正 藏 》 第 巧 册
。 。

多说 了

四 鸿 摩 罗什
据 《出三 藏 记 集 》 载
‚ ‚

罗什 是 中 国影 响最 大 的佛经翻译 家 罗什在 弘 始 四
年 至 十 五 年 期 间 译 出经 论 35 部 2 94 卷 其中重 要 的有 《大 品 般 若 经 》 《小
‚ ‚ 。 、

品般 若经 》 《妙法 莲华 经 》 《金刚 经 》 《维 摩经 》 《阿 弥 陀 经 》 《首
、 、 、 、 、

楞严 三 昧经 》 《十住 毗 婆 沙论 》 《成 实论 》 等
、 、 。 ‚ 、

所译经 论 流 传广 泛 持
‚ 、 。

久 今 日仍 是 汉 传佛教文化 圈中最 为权威 最 为 通 行 的诵 本 罗 什 对 中 国禅 学


一 个 是 《般若 》 《首楞 严 三 昧 》 《法 华 》 等 经 典
‚ 、 、

的 影 响 主 要在 两 个方 面
的译 传 为 中 国 大 乘 的 实相 禅提供 了经 典 依 据 和 思 想渊 源 ③ 《阿 弥 陀经 》及 《大
‚ ‚

智度论 》 及 《十住 毗 婆 沙论 》 等经 论 的译 出
‚

推 动 了 支撇 以来 的净 土 信仰 的发
‚ 。

达 为净 土 宗在 中 国的兴盛 构 建 了理 论基 础
‚ ‚ ‚

另一 个方 面是 应 当时关中众僧 的请求 罗什编译 了 数种禅经 既 有 小乘


《出三 藏 记 集 》 记 为 4 种 《禅法
。 ‚ :
禅 法也 有菩萨禅法 关于 罗 什编译 的禅经
要解 》 二 卷 《禅经 》 三卷 《禅 法要 》 三 卷 《菩 萨 呵 色 欲法 》 一 卷
、 、 ‚ 。

其中
《禅 经 》 《出 三 藏 记 集 》 原 注 是 名 《菩萨 禅 法 经 》 与 《坐 禅 三 昧 经 》
‚ : “ 、


尚收 《禅 秘 要 法 经 》 ( 三 卷 ) 《思 惟 略
” 。 ‚ ‚ ‚

同 现存藏经 中 除 以上 四种 外


印顺 《说 一 切 有部 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 研 究》 第 3 9 2 年 10 月 第 ‚版
‚ ‚ 。

5 页 台湾 正 闻 出版 社 19 9

另有 《佛 说 内身观章 句》 失译 人 名 收 在 《后 汉 录 》 中 明身念 处 后附 《十 一 因缘 章 》 说 明十 一
. ‚ ‚ 。 ‚

《禅要 经 》 一 卷 失译 人名 沙 收在后 汉 录 中 主 要说 明不 净观
‚ 。 ‚ . ‚

种 不 能修 成 身念 处 的情形 非 常 稍 要
2 分不净 观 从 出处 看 应该是 《阿 含 经 》 中的关 于 身念 处 或 不 净观的 经
‚ ‚

包括死 尸 臭烂 不净观及 身中 3

文的 节译
对此 宣方 《汉 魏两 晋禅学研 究》第 4 10 碑 12 页有相 当 深 入 地论述 宣 方 《汉 魏两晋 禅学研究 》收 于 《法
‚ 。
@

藏文 库 中 国 佛 教学术论 典》 ( 硕博 士 学位论 文 ) 第三 册 佛 光 山文教 基金会 2 0 01 年 1 版 1 刷 下 同


· ‚ 。 。

《出 三 藏 记 集 》 第 51 页


要 法 》 ( 一 卷 ) 两 种 禅法 著作 ①
下 面对 《禅 密 要 法 经 》 及 《坐 禅 三 昧 经 》 中 与

四 念 处 相 关 的部分略 作介 绍
《禅 密 要 法 经 》 三卷
‚ 。 ‚ 。

坞摩 罗 什译 上 卷主 要 讲不 净 观 分 十 八 门讲 述
‚ ‚ ‚

从 初 至 第十 一 分 白骨 流 光 观 主 要 观 身不净 第 二 分兼观 佛相 好 至 第十 四 分
‚ 。

地 大 观成就 时 方 是 四念 处 中身念 处 境 界 四 分 中之初 门 上 卷 至 第 十 五 四大观


. 、 、 。 ‚

止 中卷 的前半 是 不 净 观 的后 分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 七分 方名 身念 处
‚ ‚ 。

十 八 分 以无 我观 谛察定 中诸 相 以证 成 诸 法无 我 之 理 并与三 三 昧结 合 不净
‚ 。 ‚

观至此 定 境 即 成 清净 相 在对 定 中诸相的体认 与除遣 中 法 空观 与唯 心 观 一


。 ‚ ‚

直 是 此 观 的 指 导 思 想 中卷 第十 九是观 像三 昧 ( 念佛定 ) 观 佛相 好 以忏除罪障


。 ‚ ‚ 。

或 有 能得 阿 罗 汉 果 若贪欲重 者 修念 佛 定不 能得贤圣 道 果者 次修数 息观


‚ 。 。 ‚

从观 腰 间 大骨光 明相 始 至 究 竟解 脱 为 至 是第 二 十观 之 后 数观 以不 净 观
。 ‚ 。

( 白骨 观 ) 为 主 下 卷 佛 为 阿只 达 说 四大观 可 证 初果至 四果 并 言 即 使 四大
、 ‚ ‚ 。

观 不 净观 不成就 此 人 亦积聚 胜 因 必 于 龙华 盛 会 而 得 解 脱 经 中 并说 佛 灭
‚ 。

千年 后 不 净 观 即 鲜有 修 习 成 就 者 也就 是 说本经 是 以身念 处 中的 不 净观 为 中
‚ ‚

心 组 织 相 关禅法 其 中关 于 白骨观及 禅观 种种奇妙境界 的揭示 在 现 存禅 经 中


‚ ‚ 。

最 为详尽 对 了解有部尤 其是 有部西 方 师的禅修 有相 当大 的帮 助 下 面试取


‚
:
一段 以窥一斑
‚ 、

( 修行 者先观 白色 骨人 遍 满 十 方 后 观 骨人破碎 消散 ) 唯 骨人在 于


‚ 。 ‚ ‚ ‚

微尘 间 有诸 白 光共 相 连持 于 白光 间 复生 种 种 四 色光 明 补光明 间
‚ . ‚ ‚ . ‚

复起猛 火 烧诸夜 又 时诸 夜 又 为火 所逗 悉走 上 树 未至 树 上 黑象
. ‚ . ‚ ‚ ‚

踏减 夜又 出 火 烧 黑 象脚 黑 象是 时 作 声鸣吼 如 师子 吼音 演说苦


宣 方 《汉 魏 两晋 禅学研 究 》 ( 第 13 9 页 ) 引用 日人 小野玄妙 的观点 认 为 《思惟略 要法 》 《禅 秘 要法
‚ 、

经 》二 种 非 罗 什译 作 根 据 是前者 中所述 禅 法 与刘宋 县摩密 多 《五 门禅经要用 法 》 多有 相 近之 处 后 者


‚ ‚

“ 、 ‚ ‚ ‚ 、 、

与 罗什 译经 宗 旨 风格 不 同 此经 所 述 种种禅观 则特 重具 体行法之介绍 预 备 观 法 修 习 次第 转
、 ‚ ‚ ‚ ‚ 。 ‚
观 法 对 治 法 秩 序井然 进 阶 分 明 以详审 论 汉 译 禅经 无 出其右 者 罗什之 所 重适为此经之 所 轻
” 。

而 罗什之 所 轻恰 为此 经 之所 重
细 审 《略要 》 多明诸 法 实相 法 华 念佛等 观 法也 同以诸 法 实相统之 实是 罗什 固 有 之 风 格 至
‚ ‚ 、 ‚ 。

‘禅秘要
‚ ‚ · ‚ ·

于 禅 观 本来 北传诸部 差别就 不 大 禅 法 入 华之 后 诸 家相 互 抄撰 今有 同异也是情理 中事



‚ 、 ‚ 。 ‚

法 虽然 小乘禅法 多说不净 白骨等观 但 其 中 多 也 显 出欲 以诸 法实相 贯通 的努力 再者 所谓禅
经 本身 即 是用 以指导修行 的 本 重 师承 不重 变化 白骨 不 净诸观 即使是 《大 智度 论 》 中也 多有
‚ ‚ ‚ ‚ 、 ‚

申明 非 独 小 乘独 修 三 者 同时 由于先 习 有 部 罗什对 于 有部禅法 自然也不陌生 译 传 《禅 密 要法 》


‚ . ‚ ‚ ‚ ‚

。 、 ‚ ‚ ‚

本无 不 可 至 于 禅 修的境 界 之 变 化无穷 幽秘微妙 本不是书本上 所 能 了达的 诸 僧传 可 为明证 故 本


‚ 。 ‚

经 是 否 为 罗什所 译 实不可 轻串断 定 至 于 禅 定境 界及 果位 不 与人 说则是 由来 久 远 的佛 门 宗风 与 大小


乘 的判 定 并无干 系

15 1
‚ ‚ 。 ‚ .

空无 常 无 我 亦 说 此 身是 败坏 法 不 久 当灭 黑 象说 已 与 夜又 战 夜又
‚ ‚ 。 ‚ 。

以 大 铁 又 刺 黑 象心 黑 象复吼 一 房地 动 是 时 大树根 茎枝 叶 一 时动 摇
‚ 。 ‚ ‚ 。 ‚

龙亦吐火 欲 烧此 树 诸蛇惊张 各 申九十 九 头 以 救此树 是 时夜 又


‚ ‚ ‚
、 ‚

复更 惊 起 手执 大 不 欲掷 黑 象 黑 象即 前 以 弃受石 掷置树上 石至
。 。 ‚ ‚ ‚ ‚

树上 状似 刀 山 是夜 叉 奋 身大 踊 身诸 毛孔 出 诸 毒龙 龙有 四 头 吐
‚ 。

诸烟 焰 甚可 怖 畏
‚ ‚ ‚ ‚ ‚ ‚
此 想成 时 自见 己 身 身内心 处 深如 坑 井 井 中有 蛇 吐 毒上 下
。 ‚ 。 ‚ ‚

现 于 井上 有摩尼 珠 以 十四 丝 系悬在虚 空 时彼 毒蛇 仰 口 吸珠 了不
‚ ‚ 。 ‚ 。 ‚

能得 失 舍 璧地 迷 闷无 知 是时 口 火 还入 顶 中 行 者 若 见 此 事 当起
… …得
‚ ‚ ‚ 。 、 。

忏悔 乞适 意 食 调和四 大 极令 安 隐 当坐 密屋 无 鸟雀 声处
( 次 入 顶 位 ) … … 得此 观者
‚ ‚ ‚ 。 。

此 观者 名 得 地 大观 当 勤 系念 慎 莫放 逸
… … 四 念处
。 ‚ 。 ‚ ‚
名 第 十 四 地 大观 竞 中 名 身念 处 唯 见 身外 未见 身 内 身
‚ ‚

念 处境界 四 分之 中 此 是 最初

与 《杂心 论 》 中所 说 白骨观似 有相 通之 处
‚ ‚

此 处 的 白骨 观 由于 原 文 将 白
‚ 。 ‚

骨 观 的观 法 省略 故 无 存 比较 但 此 中观 境必 然 由禅 观 中得 且 各 种意象 皆有

其 与 教法相 应 的 寓意是不 言而 喻的
罗 什 译 的另 一 部 重要 的禅法 著 作 《坐 禅三 昧经 》
‚ 、 、

详说不 净 观 慈心 观
、 、 “ ” 、 、 、 、

因 缘观 数 息观 念佛 观 等 五 门禅 以及 四禅 四善 根 及 信 行 法行 四谛
、 。

十 二 因 缘 观 及 三 十 七 道 品法 念 佛 三 昧 及 般舟三 昧 等 以大乘 禅 法 为 主而 兼 摄
僧 靓 《关 中 出禅 经 序 》 说
。 ‚ “ ” ‚

小乘 此 经 是 罗什法 师 抄 撰 众 家禅 要 所成 汇

集 当时流行 于北 印度 及 西 域 的大小乘诸家禅 法之 精要
‚ ‚

四念 处 ( 四念止观 ) 的修 习 经 中也是 通 过 五 门禅 止 息 乱心 之后 方才 修
当 习 四 念止观 ”
‚ “ ‚ 。 :
习的 行 者 欲 破 颠 倒故 下 面 以心 念 处 为 例 略 作分 析
‚ 。 ‚ 。 ‚

云 何心 ? 是 心 无 常 从 因缘 生故 生灭不住 相似 生 故 但颠 倒 故
。 ‚ ‚ 。 ‚

谓 是 为一 本 无 今有 已 有还 无 是故 无 常 观知 心 空 云 何 为 空? 从因
、 、 、 · 、 ‚ ‚ 。 ‚

缘生 : 有 眼 有 色 可 见 忆念 欲见 如 是 等和 合 眼识 生 如 日 爱珠
、 、 、 ‚ ‚ 。 、 ‚

有日 有珠 有乾 草 牛屎 众缘 和合 补是 火 生 一 一推 求 火 不 可得
. ‚ ‚ ‚ ‚

缘合 有 火 眼 识 亦 尔: 不 住 眼 中 亦 非 色 中住 不 两 中间 住 无 有住 处

。 ‚

.

T 15 P. 2 5 0 2 只2 5 0 3
。 ‚ 。 、 、

亦 复不 无 是故佛 言 : 如 幻 如化 现 在心 观过去 心 或苦 或乐 或不苦


‚ 、 。 、 ‚ 、 。

不乐 心 各 各异 各各 灭 有欲 心 无欲心 亦 如是 各各 异 各各 灭 观

、 、 . .

内心 观 外心 观 内外心 亦 如 是 是名 心 念止
‚ ‚ ‚

心 在佛 经 中是指所有认 知 功 能 的总 和 从 五 蕴角 度来说 即 指识蕴 因此


。 ‚

经 中 以眼 识 的 生 灭 为例 来 说 明心 心 识 生 起 的过 程 是 一 个 众 缘 和 合 的结 果 所
‚ ‚ ‚ 、 ‚ ‚

谓 能知 之 心 不在眼 中 不 在色 中 不在眼 色之 间 心无住 处 但 又 并非没


‚ ‚ 、 ‚

有认 知 的 功 能 心 识是 念念 生 灭 的 如幻 如化 此 即 大 乘经 中心 性 本 空
。 、 ‚ ‚

缘 起性 空之 义 在对受念 处 法 念 处 的解 说 中 也用 到 了这种 四句推 检 的方 法


此 法 后 来 成 为天 台 宗非 常重 视 的观 法

五 佛 陀跋 陀 罗
佛陀跋 陀 罗 所 译 的最 重 要 的禅 法 典籍 是 《达磨 多 罗 禅 经 》
‚ ‚

共2卷 详言
、 、 ‚

修 习 阿 那 般 那 之方 便道 与胜道 的退减 分 住分 升进 分及 决定 分 的种种 相 状


对 安般 念 的 修 习 具有很 强 的指导性 四念 处 的修法 被 归入 安般念 的各 相 应 层 次


。 、 、 、 、

中 卷 下 包括 不 净观 ( 六 ) 界 差 别观 四无量 观及入观 阴观 缘起观 等种种


‚ 、 。

修法 其 中不 净 观 也分为退 住 等 几 个方 面 卷 上 的 阿那 波般 那 及卷 下 的 不 净
、 ‚ 、 、 、 。

观 界 观 是 揭颂 体 四无 量 入 阴 缘起诸观 是长 行 卷 末 结颂 数行 复是 褐
. ‚ ‚ ‚

颂 若单 从 经 典的内容来看 与 早 期 典相 比 并无太 多 的贡 献 之 处 佛 陀跋 陀
‚

罗在 禅 法 的方面 的 巨大 影 响也不 于 经 典 的传译 而是 由于 他 第 一 次将 系统 的禅


法 传承 带 入 了 中 国 这 从 《达 磨多 罗 禅 经 》 首 明经 典 的传承 慧观 《修行 地 不
‚ ‚

净观 经 序 》 称之为 。
“ ” ‚ 。

具足清净法 场 强 调 的也 正 是 这 一 点

第二 节 四 念 处 禅法 的 传 习

‚ ‚ 、 ‚

禅 经 的传译 至 鸿摩 罗什 时 当 时印度 西 域 流 行 的大 小乘 禅 籍 己 基本
‚ 。 ‚ ‚

译 介齐 备 汉 地 之 禅修 者 也不 乏 其人 但 由于 禅法之 修 习 实不 同于 义解 必
‚ 。 ‚ ‚

须 有 明师 指 授 不 然 难 窥其 门 径 罗 什前 后 由于 能传 禅 法 的禅师之缺少 道

“ ‚ ‚ ‚

:
安 慧远 等佛 门宗师 也 常 生慨 叹 道 安 常憾 先 哲 既逝 来圣 未 至 进 退 狼跋

‚ 。
. .

0
T 15 P 2 79 l
。 ‚ 。
. .

5 P. l
5
T 65 卜 P. 67
” : “ ‚ 。 ‚ ” 。 ‚

咨 磋 涕演 慧远 每慨大 教 东流 禅数 尤 寡 三业无 统 斯道 殆 废 因此

系统 的禅 法 的授受遂 成 为 当时 中国佛 教 的普 遍愿 望
其 中仅 慧 皎 《高僧 传 》 所 见 者
‚ 、 ‚

应 此 期望 一 批 印度 西 域 禅僧相 继 到 来
‚ 、 、 、 、

即有 十 数 人 之 多 著名 者 有 佛 陀跋陀 罗 昙无毗 佛陀 扇 多 勒那 摩提 求那
、 。 ‚ ‚

跋摩 菩提达摩 等 以上诸 僧 多 出扇 宾 与有部禅 法 有 渊 源关 系 的想 必 相 当


。 ‚ ‚ ‚

多 但 由于 中 国佛 教 崇 信 大 乘 注 重 融通 对部 派 分歧 甚少 措 心 来汉 地传 法
‚ 。

者 也 多 以融通 为 务 因 此 僧 传 中甚 少 明言 诸禅 师 的禅法 渊 源 加 上 印度西 域 诸


、 ‚ ‚ ‚

师 多兼 译 经 传 法之 任 即 使宗属 小乘 也 多传译 大乘 经 典 这 样 对 其禅 法流

派 的判 定 便成 了一 件相 当 困难 的事
慧 皎 《高僧传 习 禅篇 》 之
·
“ ” ‚

论 对 当 时汉 地 的禅 法 传 承 有 一 个 大致 的描
:

‚ . 、 ‚ 、

自遗教 东移 禅 道 亦授 先是世 高 法 护 译 出禅 经 僧先 昙 献 等并
‚ . ‚ ‚ ‚

依 教修 心 终成胜 业 故 能 内逾 喜 乐 外折 妖祥 摈 鬼 魅 补 重岩 睹 神僧
. ‚ ‚ ‚ 、

扑绝石 及 沙 门 智严 躬履 西 域 请局 宾 禅 师佛驮跋 陀 更传 业 东土 玄高
‚ 、 ‚ 、 ‚ 、

玄 绍 等 亦 并亲受仪 则 出入 尽补数 随 往 返 穷乎 还 净 其后 僧 周 净
、 、 ‚ 。

度 法期 慧明等 亦雁行 其次
‚ 、 、

认 为 汉 地 习 禅 可 为前后 二 期 早 期僧 先 昙 酞等人仅 依 安世 高 竺 法护 等
‚ ‚ “ ”
人 所译禅 经 修 习 所 证 境 界 就 己 相 当 高深 如 果 不 单单 将 内逾 喜 乐 视 为修
‚ ‚

辞效 果 的 话 则 僧先所 证 己在 三 禅 以上 ( 二 禅 的特 征 是 喜悦 内生 三 禅 的特 征
昙 酞则 已 证圣果。
‚ 。 ‚

是 妙 乐 内生 ) 后 期则 以佛 陀跋 陀 罗 广 传 有部 禅 法 为标 志
。 ‚ ‚

师徒 相 承 之 风 遂盛 其 中玄 高是 魏地佛 门之领 袖 大 兴 禅法 于 北 魏 玄 绍 则将
。 、 、 、 ‚ ‚

玄 高之禅 法 传 于江 南 僧周 净度 法期 慧 明等 人 传 中多未言禅 法 师 承
、 ‚ ‚

但数 息 观 六 妙 门可 能是 当时最 为 流 行 的禅 法 而此风 之 盛 大 多 与 有 部禅 法

相关
‚ ‚

一 般 视汉 地禅法 的 开 山 祖 师 为佛 陀 跋 陀罗 实 际 上 在他 之前 尚有 厨 宾人
《高僧传 》 说 昙 摩 耶 舍 传 4
。 ‚

昙 摩 耶 舍 先 于 江 陵 辛寺大 弘 有 部 禅 法 1 岁时 即被
。 ‚ “ 、 ‚

有部 大 师弗若 多罗 所 知 成 年 之后 陶思八禅 游心 七觉 时 人 方之 浮 头婆


二 人 公高僧传 》 都有专记
‚ ‚ ‚ “ ” ‚

僧先是道 安之友 虽 本 传 中未 言禅 法 但 习 禅篇 中首倡 其 名 慧 皎 言必


. ‚ 。

有据 昙 酞 证 果 之说 在其本传 中也有 迹 可 寻
” 。。 ‚ ‚ 。

驮 就 是 说他 己 通 达 四禅 八 定 常 以七觉支 调 心 在 局 宾声 闻很 高 精有 部
大毗 婆 沙 ”
‚ “ ‘ ‚ 。 ‚ “
律 人咸号为 昙 摩 耶 舍在 辛 寺 弘 有 部 禅 法 时 其 有 味靖
‚ 。 ‚ ‚
( 好 修禅 法 ) 之 宾 披 棒而 至 者 三 百 徐 人 凡 士 庶造 者 虽 先无 信 心 见 皆敬
” ‚

。 。

悦 从 其 学禅者 有 3 0 多人 深 得 僧 俗 的敬 信 后 来 辛寺 成 为江 陵地 区 的禅
‚ 。

修 中心 很 多禅 师都 曾驻 桦 此 地
‚

不过 就 长 期 影 响而 言 佛 陀跋 陀 罗 ( 觉 贤 ) 无 疑 是 魏 晋 时 期 弘 扬禅法之第
。 ‚ ‚ ‚ 、 ‚

一人 他少年 出家 通解 经 论 后 从有 部 宗师佛 大 先 习 禅 遂 以禅 律驰 名
‚ 。
⑧ ‚ ‚

在局 宾 时 已 证 不 还 果 神迹 不 测 后 因 智 严 苦邀 佛 陀跋 陀罗 遂三 历 寒暑 达
。 ‚ 。 ‚ ‚

于长 安 罗 什相 见 大为欣 悦 后 因 与罗什弟子 见 地 不 同 即南 下 江 东 初住
译 出 《达 磨多 罗禅经 》 等禅 法著 作
‚ ‚ ‚ 。

庐山 后至 江 陵 最 终 圆寂 于 建康 道 场寺
‚ 、 ‚

佛 陀跋 陀罗的影 响主 要 有 二 一 是 系统 纯 正 的有部 禅法 的译介 此 点非 其 独


‚ 。
;
胜 二 是 禅法 修 习 的指 导 此 则 当 时禅 师 无 出其右 者
据 《高僧传 》 来看
‚ 、 ‚ “
佛 陀跋陀 罗南方 北 方 都有弟 子 北方著 名 者是 亲
” 、 。 ‚

受仪 则 的玄 高 玄 绍 及玄 畅 玄 高在 石 羊寺 从 佛陀跋陀 罗 学禅 旬 日之 中

: ‘ ‚ ’ ” 。

妙通 禅法 跋 陀叹 曰 善 哉 佛子 乃 能深悟 如 此 ! 甲后 至 平 城 大 流禅
” ‚ “ ” ‚ “ ” 。

化 徒 众三 百 游 刃六 门 ( 六 妙 门 ) 者 百 有 余 人 其 中禅 法最深 的
‚ “ ‚ ” 。 。
“ ‚

是玄绍 学 究诸禅 神力 自在 影 响最 大的是 玄 畅 玄畅 洞晓经 律 深


‚ ” ‚
。 ‚
‚ 。

入 禅要 占记 吉 凶 靡 不 诚验 后 南下 扬 州 开 阐华 严 之 学 玄 畅弟子 有 法
. ‚ ‚

期 等 佛 陀跋陀罗的南 方弟子 除终 身随侍 的智严 外 尚有 曾住 西 域求 法 的宝 云


“ ” 。 ‚

以及 倡 渐悟 义的慧观 等 由于 佛 陀跋 陀罗 的崇 高声望 所 到 之 处 皆有 习 禅
之 众 随行 ‚ 居 京 师道 场 寺 时
‚
“ ” ‚

该寺 遂 号 禅师 窟 当 时南方禅 学名 家多 为 其

@
‚ ‚ “ ‚ ” 。

苗裔 玄 高另 一 弟 子 僧 隐 在 凉州 曾从 玄 高 习 禅 学尽 禅 门 深解 律 要
‚ 、 ‚ ‚ “ ‚

玄 高入 灭 后 僧 隐 复游 巴 蜀 东下 江 陵 ( 荆州 ) 传播禅 法 禅 慧 之风 被

。 ‚ . .
-

5
T 0 P 329 2
‚ ‚ ‚ ‚ ‚ 、
.
耶 舍 有 弟 子法 度 深 执有 部 成 说 唯 学小乘 反 对 大 乘 不承认 有 十方佛 在忏 悔 乞食 等 法 上 也与 汉
‚ ‚ 。

僧行 法 不 同 在少 数尼 众 中有 一 定影 响 这 是僧 传 中所 见偏 执 部 派 成 见 之特 例
⑧ 。
‚

参见 T
S O . 3 34
P . 3
‚ .

0 0 . 3 97 l
P
5
T
。 ‚ 。
. .

T
5 0 P 377 l

参 见 宣方 《汉 魏 两晋禅 学研 究 》 第 4 3

@
0 页
影 响极 大。 冉 云 华 曾 制 表 说 明②
” ‚ 。 ‚ ‚

于荆楚 关 于 佛 陀 跋 陀 罗 的禅 法 传 承 现
‚ 。

附于 下 文 以供 参 考

广玄 高 (4 04 一 4 4 4 ) 一 玄 畅一 法 期

} 道 汪 (45 6 亡 ) 弟子 数人
觉 贤」 僧 隐一 智称 (4 30 一 5 01 )
‚

! 法 琳 (4 9 5 亡 )
·

卜宝 云 (3 7 6 一 4 4 9 )

匕 慧观
‚ ‚ ‚

在佛 陀跋 陀 罗 之 后 另有 天竺 禅 师跋 陀 在 篙 山少林 寺大 弘 禅 法 四海 习
“ ‚ ” ‚ 、 、 ‚

禅者 闻风 向令 数恒 数 百 其弟 子 有 慧 光 道明 道 房等 其 中 慧光后 盛
又 弘 《四 分 律 》
‚ ‚ ‚ .

弘 义学 是地 论 宗南道 派 的祖 师 被 视 为 四 分 律 宗之祖 道
‚ 、 ‚ 。

房 弟 子 僧稠 依 四念处修 行 成 为北 齐 北 周 禅 学大师 余 风泽及 隋唐 关于 僧


‚ 。

稠 将 在 本章第 四 节 中述 及
‚ ‚ ‚

在 佛 陀跋 陀之 后 另有 天竺 禅师跋 陀 在 篙 山少 林 寺大 弘 禅 法 四海 习 禅
“ ‚ ” ‚ 、 ‚

者 闻风 向令 数恒 数 百 其 弟子有道 明 道 房等 道 房 弟 子 僧稠 依 四念 处
‚ 、 ‚ 。 ‚

修行 成 为 北齐 北 周 禅 学大 师 余 风 泽及 隋唐 关 于 僧稠 将在本 章第 四 节

中述及

第三 节 求 那 跋摩 的禅 法 及 修 行体 验

‚ ‚ ‚ “ ‚ ‚ 。

求那 跋摩 义 译 功 德恺 局 宾人 洞 明九 部 博 晓 四含 诵经百万言
三 藏法师 ” ③
从 其 受 持 四 部 (g 可含 经 》
‚ ‚ : ‘ ‚ 。 ‚

深 达律 品 妙 入 禅要 时号 曰
通 晓 九分 教 说 来 看 求 那 跋摩 的禅 法大 概 属 于 有 部 ④ 是 一 位 禅 学造 诣 甚 深 的禅
‚ ‚

。 ‚ 。

师 禅 师 一 生观 方 行 化 曾到 僧 伽 罗 及 阁婆等 国 广 传 教法 宋 文帝 元 嘉 八 年 ( 公
‚ 、 ‚ ‚ 。

元 4 13 年 ) 跋 摩 悬 应京 师 名 德 沙 门 慧观 慧聪之 请 到达 建业 法缘 甚广


参 见 方 立 天 《南北 朝禅学 》 《宗教学研 究 》 2 0 0
‚ 。

2 年第 2 期



冉 云 华 《中 国早期禅 法 的流 传 和 特 点 慧 皎 道 宣 所著 习 禅篇 研 究 》 《华 冈佛 学 学报 》 第七期
‚ “ ” 、 ‚

第 77 页
‚ .

)
3
( T 50 P 34 0
。 ‚ 。

下文 揭 颂 中所 言其修行 次第 与有 部 论 典所 说 也十 分 一 致 也能 佐 证 此 一 判 断
‚ ‚

与 众 多禅师 不 同 的是 临终前 求 那 跋 摩 将 自己 的修 行 体验 以 诗 渴如 实 地
‚ 。 ‚

记 录 了下 来 为 后 世 保 留 了 一 份 十分珍 贵 的 禅 修 资料 这 首梵 文 3
6 行 的褐 颂

—实可 与 《阿 含经 》 及 有 部论 典相 互 印证
‚

将 自己 修 行 的 各个 阶段 从初修 不 净 观 到 证 得 二 果 都 做 了详 细 说 明 其 中关
‚ ‚

于 四念 处 及 见 道 的描 述 是 古来 僧传

中极为难 得 的
‚ ‚ 。

现仅摘 取 其 中与 四念 处 直 接 相 关 的部 分 依 其次第 略加说明

一 身 念处
.

:
1 不 净观 ( 观 死 尸 不 净 )
‚ ‚ ‚ .

我昔 旷野 中 初 观补 死 尸 膨胀 虫 烂 坏 炙秽脓血 流
‚ ‚ ‚ 。

系 心 缘彼 处 此 身性 如 是 常见 此 身相 贪蛾 不 畏 火
‚ 。

如 是 无 量种 修 习死 尸观
‚ :
2. 专 修 不 净观 转 得 白骨 观
‚ 。 ‚ 。

放舍 余 闻 思 依止 林 树 间 是 夜 专精 进 正观 常不 忘
‚ 。 ‚ 。

境界 恒 在前 扰 如 对 明镜 如 彼我 亦 然 由 是 心 寂靖
‚ ‚ ‚ 。

轻 身极 明 净 清凉 心 是 乐 增 长 大 欢喜 则生 无 著 心
.

3 白骨观 圆 满 ( 身念 处 圆 满 )
‚ ‚ ‚ 。

变成 骨锁 相 白 骨现 在 前 朽坏肤节 离 白骨悉磨 灭
‚ . ‚ 。

无垢智炽 然 调 伏思 法相 我 时得 如 是 身安极 柔软
‚ 。 ‚ 。

如 是 方 便修 胜 进 转增 长 微 尘 念念 灭 坏 色正 念 法
.

是 则 身究 竞
“ ” “ ” ‚ 。

从 初观 于死 尸 至 是则 身究竟 属 身念 处 的修 习 阶段 其 中经 历 了
。 ② ③ ‚
、 、 ‚

起 修 白骨观 白骨观 现起 白骨观 圆 满 几 个 阶段 至 现 量 观 察 到 色法 的 生 灭


‚ 。

断 除色 想 时 方 达 到 身念 处 的圆 满


修 习方 法 境 界大概变幻甚多 故有 如 是无量 种 修 习 死 尸 观 的说 法 也 证 明 了 《禅秘 要法 经 》 中
、 ‚ “ ‚ ” 。

。 ‚ ‚ 、 ‚ 。 。

的 禅观 境 界 非 出 臆想 在修 习 不 净观 时 需要 远 离人 群 停止 读书 思 考等事 精 进 专修 此 法
② “ ” . ‚ . ‚

境界恒在 前 是说 白骨观 的种 种境界 能 随 意现前 修 行 者 见 自己 与 他 人 都 如镜 中 白骨 由此 得 到


、 ‚ ‚ 。

身 心 初 步的轻 安坡 界 初 伏欲界之贪 心 无 爱乐 贪著

— —
。 ‚ “ 、 ”
、 .

在 白骨观 起之 后 再观 白骨 朽烂 粉碎 消灭 此 时观 慧极盛 无垢智炽 然 离 于 一 切 颠倒 之


《瑜 伽 师地 论 》
‚ 、 ‚ ‚ ‚

想 心 得离 于寻 思 境 界 此时 身心 安乐 能观到 极微 ( 略近 于南 传所说 的究竞色 法


. 、 ‚ . 。

说极微 只 有 慧眼 能 见 肉眼 天 眼 都 无 法 见 到 ) 的念 念 灭 尽 此 时 能不 见 净 色 ( 坏色 ) 念 念 缘 于 正 法

二 受念处
。 ‚ 。

何 缘起 贪欲 ? 知 因诸 受 生 如 鱼 贪钩 饵 彼受 无 量 坏

念 念观磨 灭
‚ ‚ ‚

在 身 念 处 修 习 圆 满 时 始 观 受念 处 知一切 贪 欲 的生 起 都 以追 求 乐 受 为 因
‚ 。 ‚ ‚

而 一 切 乐 受无 不 是 苦 犹如 鱼 饵 如是观 时 则直 观 到苦 乐 诸 受的无常坏 灭

得受念 处 圆 满

三 心 念处 与 法 念 处
‚ 。 ‚ 。

知 彼所依处 从 心 猿猴起 业 及 业 果报 依缘 念念 灭
‚ 。 ‚ 。

心 所知 种 种 是名 别 相 法 是 则 思 慧念 次 第满 足修
‚ ‚

心 念 处和 法 念 处 跋摩依其 次第 总合 而 说 这 一 阶 段属 于 有部 的 思 慧 观 修
‚ ‚ 。

的 内容 因 为 四念 处 各个 别观 又 称之 为别相念 处

四 修 慧 与 定共戒
‚ 。 ‚ 。

观 种种 法 相 其心 转 明 了 我 补 尔焰 中 明 见 四 念 处
‚ .

律行从是 竟 摄 心 缘 中住
‚ ‚ ‚ ‚

在 得 思 慧 圆满 时 复依 经 论 深观法相 心 地 转更 明净 即 能于 种 种烦恼
‚ ‚ 、 、 、 。 ‚ ‚

缠缚 中 观 慧 明净 不 失身 受 心 法 念 处之 所缘 必 得深 定 即 获 定 共戒
‚ ‚ 。

自然 不 违 戒律 ( 律 行 从此 竟 ) 心住正念之 中 此 时则 得 修 慧

五 四 善根位
‚ 。 ‚ ‚

苦如 炽 然 剑 斯 由 渴 爱转 爱尽般 涅 架 普见 彼 三 界
‚ 。 ‚ 。

死焰所炽 然 形 体 极 消瘦 喜 息乐方便 身还 渐 充 满
‚ 。 ‚ 。

胜妙 众 生 相 顶 忍 亦如是 是补我 心 起 真 实正 方 便
‚ ‚ 。

渐渐略 境 界 寂 灭 乐增 长 得 世 第一 法
‚ 、 、 、 ‚

在 得修慧时 渐 次转 入 暖 顶 忍 世 第 一 四种加 行 位 中 由于 有 部 认 为
《大 毗 婆沙 论 》 中称 之 为
‚ ‚ “
此 时 出世 善 根 方得 生 起 也 称 之 为 四 善根 位 顺抉
” ‚ “ ‚

择分 在 此 位 中转 以涅 架 为所缘 境 界 ( 渐 渐 略 境界 寂灭 乐 增 长 ) 修总
‚ 。

相念处 至见道

六 见道
‚ ‚ 。 ‚

一 念 缘 真谛 次 第法 忍 生 是谓 无 漏 道 妄 想 及 诸境
。 ‚ ‚ 。

名 字 悉远 离 境界 真谛 义 除 恼 获 清凉 成就 三 昧 果
‚ . ‚ 。

离垢 清凉 缘 不 涌亦不没 净慧如 明 月 湛 然正 安住
‚ ‚ 。

纯 一寂灭相 非我所 宣 说 唯 佛 能证 知
‚ ‚ ‚ ‚ ‚

依 有 部 的说法 在世 第 一 位 中 一念 缘 真谛 次第 生八 忍 八 智后 即 见道
‚ 。 、 、 ‚ 、 、 、

得法 眼净 证 初果 离 于 一 切相 名 分别 ( 妄念 ) 心 住 离垢 清凉 湛然
、 。 ‚ ‚ “
纯一 寂灭境界 由于 见道及 修 道 属 不 思议 境 界 实在 甚 深 难 说 惧 人起 妄
‚ ” ‚ 。

想 证 惑诸世 间 求那 跋摩没 有细 说
‚ 。 “ ‚

对 于 自己 的 修 行 经 过 求 那 跋摩 作 了 如 实宣 说 为劝 众懈 怠 增长诸 佛
” ‚ :
法 求 那 跋 摩在 临终前并述 说 自己 证 果 的经 过
‚ 。 ‚ 。

摩 罗婆 国 界 始 得初 圣 果 阿 兰若 山寺 道迹修 远 离
‚ ‚ ‚ .

援 补 师子 国 村名 劫 波利 进修得 二 果 是名 斯 陀 含
‚ ‚ ‚ :
对 于 当时的修行者 求 那 跋摩 也 有 劝 诫 要 旨在 于 少 起 见执 真 实修行
‚ 。 ‚ 。

实义 知 修行 名 者莫 能 见 诸 论各 异端 修行 理 无 二
‚

偏 执 有是 非 达 者无 违 译

第四 节 僧 稠 禅 师 的大 乘 四 念处

‚ ‚ 、 ‚

僧稠 禅 师 现 在 知 道 其名 的人 已 经 很 少 了 但在 北朝 齐 周 至 隋初 僧稠
‚ ‚ “ ‚ 、
” 。

在 禅 师 中的 地位 与 影 响 少有人 能与之 比肩 宝重 之冠 方 驾澄 安 在世
帝 室 归 敬②
‚ ‚ ‚ 、

之时 四众 从化 几 与佛 图澄 道 安 的地位 相 当 : 其 禅 法 为 中原
‚ ” 。 ‚
“ ‚ ” 。

定苑 剖 开纲 领 入 灭 之后 其禅 法 依然 接 踵传灯 流 化 靡歇 流风 余 烈
。 ‚

至 唐 太 宗时仍 盛 道 宣 律 师将其 禅 风 与达 摩 并 立 认 为 僧稠之念 处 与达 摩之壁

。 ‚ . . .
.

以上 参 见 T 5 0 P 3 4 一3 一 P 3 4 2 2
。 “ ‚ . ‚ ‚ . ‚ ‚ 。

帝躬举大 贺 出郊迎 之 稠 年过 七 十 神宇清旷 动 发人 心 筱 以道化 须布 思 序 山 林 便 辞 还 本 住


‚ ‚ ‚ ‚ ‚ ‚

帝 以陵阜 回互 谙渴 或难 天 保 三 年 下 救放 邺城 西南 八 十 里 龙 山 之阳 为构 精舍 名 云 门寺 请 以居
‚ 。 ‚ ‚ ‚ . ‚ ‚

之 兼为石 窟大寺 主 两任纲 位 练 众 将千 供事 萦委 充诸 山 谷 并 救 国内诸 州 别置 禅肆 令 达解


‚ 。 : ‚ 。 。 ‚ ‚

念 慧者 就 而 教授 时扬 讲 诵 事事 丰 厚 后 以 国 储 分 为三 分 谓 供 国 自用 及 以 三 寒 自尔 彻 情 归 向
。 。 。 ” ‚ .

通 古无伦 佛 化 东流 此焉 盛 矣 具如 别 纪 T SO P. 5 5
4 1一 P. 5 . 2
4

‚ “ ” ‚ “ ” ‚

观 即 乘之 二 轨 也 并 认 为相 对 于 达 摩 玄 旨幽 绩 的禅 法 僧 稠 的 四念 处
“ ” 、
“ ” ‚ 。

法则 清 范可 崇 情事 易 显 是 一 种 更 易 修 习 的禅 法
‚ 、 、 ‚

由 于 开 元 以后 禅宗 唐 密及 天 台 净 土 等 诸 宗大 盛 僧稠 一 系在 数传 之
‚ 。 、

后 即 告衰 落 现存 各 种 藏 经 己 无 僧 稠 的著 作存 世 关 于 僧稠 的最 可 靠 详尽 的
就数唐道 宣 所 著 《续 高 僧 传 》 卷 16 中 的 《僧 稠 传 》 了。
‚ “ ” 。

文献 习 禅篇 传
‚ 。

中详述 僧 稠 的 习 禅 经 历及 师 承 关系 为我 们 研 究僧 稠 禅 法 提供 了可 靠 的线索
‚ ‚ 。 ‚ ‚ “ ‚

僧稠 姓孙 巨鹿 瘦 陶 人 出家 前备 通 经 史 征 为太 学 博 士 讲 解 坟索
” ‚ “ ‚ ” ‚ 。 ‚ ‚

声盖 朝 廷 后 一 览 佛经 涣然 神 解 即 决然 出 家 出家之 初 即 研读 经 论
即欲 弃 禅诵 《涅 梁 经 》 遇
‚ ‚ 。

并 从 佛 陀禅 师 之 神足 弟 子 道 房 修 习 禅 法 久 修无 证
此 说 出于 《阿 含 经 》 中 )
‚ ‚ ‚

泰 山 一 禅 师 苦劝 知 众 生 皆能证 得初禅 ( 初 地 味禅
并 依 《涅 架 经 圣 行 品 》 中的 四念 处 法
‚ · ‚ ‚ “
对 修 定重 生 信 心 摄心 十 日 果然 得
” 。 。 ‚

定 又从赵 州 障供 山 道 明禅师 学 十六 特 胜 法 后入 鹊 山证 得 深 定 遂 访 佛 陀禅
‚
: “ ‚ ‚

师 于 高 山 少林 寺 得 到 了 佛 陀禅 师 的 高度 评 价 自葱 岭 已 东 禅学 之 最 汝其
” ‚ “ ” ‚

。 。

人矣 之后 又 得佛 陀禅 师 更 授深 要 遂成北 齐禅 门领袖
僧 稠 入 定之 初 门 是 《涅 梁 经 圣 行 品 》 中的 四 念 处 法
‚ · 。

从 以上 资料 来看
检 阅北 本 《涅 渠 经 》 第 12 卷 《圣 行 品 》 确有 此 法
‚ 。

经 中将 四 念 处 分为不净 观
‚ ‚
、 。

与无 我 观 两 个部分 不 净 观 仅说 3
6 物 不净 意在伏 欲 定心 无 我观 包 括 3 种
、 、 、 、
:
次 第相 承 的观 法 白骨 观 骨 骼相 依 观及 与 白骨 观 结合 的 青 黄 赤 白及 鸽

:
色 ( 枯 骨之 色 ) 五 遍处 观 其 中骨 骼 相 依 观 的观 法如 下
‚ ‚
‚

复作是念 : 如 是 骨者 从 因缘 生 : 依 因足 骨 以 拄 跺 骨 依 因跺 骨以 拉
‚ ‚ ‚ ‚

膊骨 依 因膊 骨 以 拄膝骨 依 因膝 骨 以 拄 牌 骨 依 因 牌 骨 以 拄 脆 骨 依因
‚ ‚ 。

航 骨 以 拄 腰骨 依 因腰骨 以 拄 眷骨 依 因脊骨 以 拄 肋 骨 复 因 脊骨上 拄 项


‚ ‚ ‚ 。

骨 依 因项 骨 以 拄 领 骨 依 因领 骨 以 拄 牙 齿 上 有骼 镂 复 因项 骨 以 拄 膊
‚ ‚ ‚ ‚

骨 依 因 膊骨 以 拄 臂 骨 依 因臂骨 以 拄腕 骨 依 因腕 骨 以 拄 掌骨 依 因掌

骨 以 拄指 骨

‚ ‚ ‚
. 、

道宣 习 律之 师 是 僧稠 弟 子 道 宣 本 人 曾实 地 考察 过 北 齐 文 宣 帝为僧稠所 建 僧稠 曾长 期 驻 锡 的 云 门寺

因 此道 宣 对 僧 稠 的 事迹 知之 甚详
。 ‚ 。
. . . .

参见 T 5 0 P 5 5 3 2 一 P 5 5 3 3
‚ 。 ‚

菩 萨摩 诃 萨如 是观 时 身所 有骨 一切 分 离 得 是观 已 即 断三 欲 : 一
‚ ‚

形 貌欲 二 姿 态欲 三 细触欲
‚ 、

菩 萨 通过 定 中所得智 慧 之 光 直观 到 身 内骨骼 节 节 相 支 皮 肉包 裹 的 情 形
( 《大 智
‚ 、 。

后 即 能 断 除 因 美丽 之相貌 动 人 之 姿 态及 身体 相触 所 生 之 种 种 欲 望
度 论 》 中论述 白骨观 能断六 种 欲
‚

本 文 中所 说三 种 即 包含 于 其 中 )
‚ ‚ ‚ ‚

在初 伏 淫欲之 后 进 一 步 深观 无我 对 治 膜患 培 养 堪 忍 之性 所 用 之法
:
实 以观 心 为主
‚ ‚

此 身三 十 六 物 不 净臭秽 何 处 当有 受 骂 辱者 ? 若 闻 其 骂 即便思 帷 :
. ‚ .

以 何音 声 而 见 骂 那 ? 一 一 音 声 不 能 见 骂 若 一 不能 多亦 不 能 以 是义故
.

不应 生淇
‚ ‚ 。 、 、

若 他 来打 亦 应 思 惟 : 如 是打 者 从何 而 生 ? 复作是 念 : 因手 刀
‚ ‚ ‚ ‚ ‚ ‚

杖 及 以 我 身 故得名 打 我今何缘 横填 于 他 乃 是我 身 自招 此 咎 以
. ‚ ‚ ‚ 。 ‚

我 受 是五 阴 身故 譬如 因 的 则 有箭 中 我 身亦 尔 有 身有 打 我若 不 忍
. ‚ . ‚ .

心 则 散乱 心 若 散乱 则 失正念 若 失正 念 则 不 能观善 不 善 义 若不 能
‚ ‚ 、 、
一 、
. .

观善 不 善 义 则行 恶 法 恶 法 因缘 则 堕地狱 畜生 俄鬼
‚ . ‚ .

菩 萨 尔 时作是观 已 得 四 念处 得 四 念处 已 则得 住 于 堪 忍 地 中 菩
‚ 、 、 ‚ 、 、 、

萨摩何 萨住 是地 已 则 能 堪 忍 贪欲 惠 痴 亦 能 堪 忍 寒热 饥 渴 蚊蛇
、 、 、 、 ‚ ‚ ‚ ‚
.

蚤 虱 暴风 恶触 种种 疾疫 恶 口 骂管 挝 打 楚挞 身心 苦 恼 一切
。 .

能忍 是故 名 为 住 堪 忍 地
《僧 稠 传 》 中说 “
‚ ‚ 、 、 、
” ‚

僧 稠 己 得定 后 乃至 眠 梦 觉 见 都无欲 想 初步
。 ‚ . ‚

制 伏 欲望 的 困扰 之后 又 从 赵 州 障供 山 道 明 法 师 学 习 十 六 特 胜 法 十 六特胜
《阿 含 经 》 及 部 派 论 典 中也 都把它列 为 四 念 处 的 修 习 内容 之 一
‚ 。

前文 己 有 述 及
‚ “ ‚ 。 ‚ 。

僧稠 修 习 此法 时 极为精 进 钻 仰积 序 节食 鞭 心 九旬 一 食 米 惟 四升 单
‚ 。 ‚ ” 。 ‚
“ ” ‚

敷石 上 不 觉 晨 宵 布缕 入 肉 挽 而 不 脱 后 于 鹊 山不 畏 魔 恼 以死 要 心
‚ ‚ “ ‚ 。 ‚ ” 。

遂入 深 定 九 日不 起 后从 定觉 情 想澄 然 究 略世 间 全无乐者
‚ 。 ‚ ‚

此 后 僧稠 即 广 开 法 门 大 弘 法化 北齐天 宝二 年 齐 宣 帝大驾 亲 动 郊迎

“ 。 ‚ ‚ 。

僧稠 于 宫 中 僧 稠 为宣 帝 广 说 四念处 法 帝 闻之 毛 竖 流汗 即 受 禅道 学

‚ .
o
T 12 P. 4 3 4 l
‚ .

T 12 . 4 34 2
P
。 ‚ 、 、 、 、 、

郁 成仁 国 又 断天 下 屠杀 月六 年 三 ( 每 月初 一 初八 十四 十五 二十九
、 ‚ ” 。。
、 。 、

三 十 日及 每年 的 正 月 五月 九月) 救 民 斋戒 官 园私 菜 荤辛悉 除
‚ ‚ 。

北 齐 达 至 极盛 盛名 至 极 隋文 帝犹 向往 不 已
《僧稠 传 》 说 曾 撰 《止 观 法 》 两 卷
‚ “ ‚

关 于 僧 稠 的著作 味 定 之 宾家藏 本
” ②
。 。 。

据 可 见 此 书流行 十 分 广 泛 但 现 己 失传
近 年来 冉 云 华先 生 从法藏 《敦煌遗书 》中发 现 了三 件③ 与僧稠 相 关 的文 件
‚ ‚

其 中第 二 件 《僧 禅 师 意 》 ④
‚ 。 ‚

并 对 原 文作 为相 当细 致 的考 释 此 处 不再 赘 言 经

与 《宗 镜 录 》 卷 9
7 中稠 禅 师之 说⑤ 对 比
‚ 。

证 明实为 僧稠 所说 由于 三 件 同 出 一
‚ 。

卷 故 可 大体判 定此三 件 均 出 自僧 稠 之 意


此三 件 中除第 二 件 ( 《僧稠 禅 师 药方 疗 有 漏 病 愈 出三 界逍遥 散 》 ) 略

‚ ‚ 。

有残 缺 外 语 意大 体 完整 是 十分难 得 的 尤其 难 得 的是 这 三 个 文 件恰 好 补充
在 《续 高僧 传 》 的僧 稠 本传 中是 并
‚ ‚

了僧 稠禅 法 中与大 乘相 关 的部 分 而此 点
。 ‚

不 明 了的 同 时 由于 僧 稠 在 北 朝末 期及 隋唐 时期的影 响 其对 大 小乘 关系 的看
‚ 。

法 必 然 会 影 响 到 其 门下 及 僧传 中所 见 的 众多修 习 四 念 处 法 的 禅 师 及 信 众 因

此下 面 侧 重 分 析此三 件敦煌 文献 中与大乘相关 的 部分 ( 冉文对 此 点分 析 不 多 )


《稠 禅 师 意 》 与 《大乘 心 行 论 》 主 旨都在 于 明大乘 观 心 法 门
‚ 。

三件之 中
、 ‚ ‚ 。

僧 稠 将 其 核 心 概 括 为三 观 二门 以无 分别为行 门 见 真心 为 心 要

:
所 谓三观 一 者 简伪存 真 观 : 二 者 真 如 实智观 ; 三 者 真 如 本 来 不 起 观 其

“ ” ‚ “ ‚ 。

中简 伪 存真 观 相 当 于 理入 所 言 伪 是 指外 境 与 妄 心 一 切外缘 各 无 定相
‚ ” ‚ ‚ ‚

是 非生灭 一 由 自心 这 里 不但 外 境 是 妄 有 觉 观 能所之 心 也是 妄 此名为


“ ” 。 ‚ ‚ : “ ‚

伪 所 言真 者 有 二 一 者 指真 如 实相 如如之 理 能 (所 ) 俱 亡 则诸
。 ‚ ‚ ” 。

相 恒寂 以诸法 等故 万 惑 皆如如理 真 照 无法 非道 此 理 必 由 能观之 心 与


‚ ‚ ‚ ‚ 、 、

所 观 之 境俱 灭 方 能契 证 此 为真 证此真时 有为 无 为 一 切 诸法 种种 烦
。 ‚ ‚ ‚ ‚ “
恼 皆 是 菩提 二 者 指众 生 本 具 之 真 心 此 心 常清净 犹 如虚 空 不可 见 无
也就 是 《大 般 若 经 》所 说 的心 真 如
‚ ‚ ” ‚ ‚ 、

所虑 无所 希 望 不缓 不急 是 诸法 实相

‚ 。
. .

0 T 50 P 554 2
‚ 。
. .

Q T 50 P 5 54 3

原 文 四 件 其 中第 一 件 《先德集赞双 峰 山 各 谈玄理 十 二 》 虽 与 僧稠 之 师 佛 陀禅 师 有关 但 与僧 稠 并 无
‚ ‚

太大 关系
④ “ ” ‚ : 。

第二 件 稠 禅 师意 问大乘安心 入 道 之法 云 何 一 句 应 断 为 稠 禅师意/ 问l大乘安 心 入 道 之 法 云 何 其


“ ” ‚ ‚ 。

中 稠禅 师 意 可 视为此 件 的暂 名 说 明本 文 虽 非僧 稠 亲著 但 实是僧 稠 说法 之大意



《宗镜 录 》 原文为 稠 禅师 云 一 切 外 缘 名 无 定相 是 非 生 灭 一 由 自心 若 自心 不 心 谁嫌 是 非
“ : ‚ . ‚ 。 ‚ 。

‚ ” ‚ 。
. . .
.

能所 俱 无 即 诸 相 恒 寂 T 48 P 94 1 2 一 P 9 4 1 3

。 ‚ ‚ ‚ ‚

恼 皆是 菩 提 二 者 指众 生 本 具之 真 心 此 心 常清净 犹 如虚 空 不可见 无
也就 是 《大 般 若 经 》所 说 的 心 真 如
‚ ‚ ’夕‚ ‚ 、

所虑 无 所 希望 不缓不 急 是 诸 法 实相
‚ ‚ ‚

如 如 的 同 义语 与之 不 同之 处 在 于 此 真 如心 虽 有 了别 作 用 但 又 不 同妄 识 的
‚ “ 、 ” ‚ 、

虚妄 分 别 其 了知 的功 能 是 无作 无生 的 是真 心 本有之 寂 而 常 照 照而

“ ” ‚ 、

常寂 之 用 简伪 存真 就 是 了知 所 知 之 境 与 能 知之心 同属 于 伪 不 起缘 虑 分

别之 心
‚ ‚ “ ‚

真 如 实智观 是 指 心 契实相 时的无 分 别之观 此是 心行灭处 此 是 实惠


‚ ‚ ” 。

(慧 ) 亦 名 涅架 亦名 寂灭
‚ ‚ “ ‚ ” ‚

真 如 本来 不起 观 是 指在 不 起 妄念 的真 心上 自有 实相 智 慧 道行万行
“ ‚ ‚ 。 ‚ 。 ”
会 作 佛者 一 心 中具 万 行 览万 行 在 一 心 非是行万行 心 遂善事起
‚ ‚ 。 ‚

僧 稠 所说 二 门 一 是 从外 入 理 门 二 是 从 理 起行 门 前 者 指 心 念 安住 不
: “ ‚ ” ‚ ‚ 。

为外 缘 所 惑 耳 闻善事意 不 起 目瞩 恶 法 心不 从 使 妄念 止 息 心缘 正法
‚ ‚ ‚

后 者是 在 已 见 清 净心 后 才 可 修 习 之法 此 时 已 得真 如 实相 ( 理 ) 心 缘 实相
‚ “ ‚ ” ‚ 。

不 起分 别 不 除身 口 善 恶 法 但 除意 地 攀缘 心 念 念之 间断 除微细 之惑
‚ :
僧稠 修 行 的心 要 在 于 观 自性清净 心 也 称之 为 安心
‚ 。 ‚ 。
夫安 心 者 要 须 常见本 清净心 亦 不 可见 如是 不 可 见 如是不 可见
。 。 ‚ ‚
心 常须 现 前 虽 常现 前 而 无 一 物 可 得 非但 无 一 物 可得 乃 呈 少许 相 儿 (钩
。 ‚ ‚ ‚
亦 不 可得 虽 少许 相 儿 亦 不 可 得 如 是行 处 分 明 了 了 不 被 一 切 言 教 惑乱
‚ 。 ‚ ‚
而 不 舍是 心 ;
从初 发 心 乃 至 成佛 不 离此 行 帷 当 渐 渐宽 广 渐渐 易成

毕竟 归 空
本 出 《涅 梁 经今 中
、 ‚ ‚

此 观 了 了见 不可见 之 本清净心 的 说法 僧稠 因 为 依
《涅 梁经 》 修 习 深 有 体 悟
‚ 。 ‚

故 以之 教 人 对 此观 法 僧稠 并 言并 非适 宜 于 任 何
: “ 。 ‚ ‚ ‚

人 上来 虽 言 了 了分 明 见心 如是见 心 非眼所见 亦 非 凡 夫所 见 如人饮



” ‚ 。

水冷 暖 自知 此 清 净 心 实在 圣 人 方 能 亲 见 的 因此 不 欲 常人 随意攀 附
‚ ‚

虽 然 僧稠 依大 乘 法 提 定 但 十六 特 胜 等 有 部禅 法对 僧稠 资益 实深 因此僧

稠 深 知 二 乘 法 对 于 入 道之重 要 性 故 对 当刚 刚 抬 头 的轻 视 小 乘法 的倾 向深 有 斥
:

‚

无 力饮 河池 拒 能 吞 大a
?
‚
不 习 二 乘法 何 能 学大 乘?
‚ 。

先信 二 乘 法 方 能信 大 乘
‚ 。
无信诵 大 乘 空言无所 益
‚ 。

具足 诸 翻民 守护 慈 悲 本
‚ 。

常 乐摄 利 物 是名 为 大乘
‚ ‚ ‚ 。

这种大 小乘 兼容并 畜 各有 深 悟 的禅 师 在 南 北 朝末 期时 为 数 实在 不少
‚ ‚ 、 、 、

同时 大 乘 禅 法也 正 在 方 兴 未 艾 之 际 般 舟三 昧 法 华三 昧 诸法 实相 观 首
‚ ‚ ‚

楞严三 昧 观 等种种 观法 在 经 罗 什介 绍 之 后 渐 次 为 国人 所 熟 知 并最 终 成 为
这些在 《高僧 传 》 及 《续 高 僧 传 》 的相 关 文 献 中都可 见
‚

切 实可 行 的 大乘行 门
。 ‚ ‚ ‚ ‚ 、

到 习 禅 之风 不 仅在 北 朝 日益 兴 盛 即在 南 朝 也渐 成 风 气 止 观 并重 定
‚ ‚ 、 、

慧 双 修 渐 成 佛 门的通识 所有 这些 最 后 汇 聚成 促 成 了天 台 华严 净土等中
‚ 。

国大 乘宗 派 的形 成 中 国佛 教进 入 了另 一 个 崭新 的 阶段

附录
冉 云 华 手抄法 国所 藏 《敦煌 文献 》 中 与僧稠相关 的文献 四 则
敦煌 文 献 之 一
先 德 集 赞双 峰 山各 谈 玄 理 十 二
: 。 ‚ 。

胁 比丘 曰 三 藏 教 以传 心 地 守得 心 地 默坐 虚 融
: 。 ‚ 。

马鸣菩萨 曰 心 同虚 空 虚 空无 心 其 心 亦然

:
超禅师 日 正 不 正 等用
‚ 。
:
佛 陀禅师 曰 至 理 无言 圣 心 无碍
: ‚ 。

可 尊者 曰 正 念无 间 自性 清 净
: ‚ 。

显 上人 曰 证 真亡 境 寂 虑 无 思
: ‚ 。

敏师 曰 心 净无 虑 法 自现
: ‚ 。

能 禅师 曰 心 行平 等 纯一无杂
‚ 。
:
显 禅师 曰 正念不生 定慧 齐 用
: ‚ 。

道师 曰 动 念是 缚 不 念是解
: ‚ 。

藏 禅师 曰 虚证 而 无 实 亦非停心 处
: ‚ 。

又曰 入 则 正 念境 出则 观 幻 影

:
秀禅 师 曰 净 处 看净
93 页
敦煌文 献 之 二
:
稠禅师意 问 大 乘 安 心 入道 之 法 云 何 ?
: ‚ 。 ‚ 。

答 欲 修大 乘之 道 先 当 安心 凡 安心 之 法 一切不安
。 ‚ ‚ ‚
;
名 真安 心 言安 心 者 顿止 诸 缘 妄想永 息 放 舍 身心
‚ 。

处 口 其怀 ; 不 缘 而 照 起 作恒寂 种种 动 作 音 声 口 (? )莫嫌
‚ ‚ 。 ‚

为妨 何 以然 者 ? 一 切 外缘 各无 定相 是非 生灭 一由自
。 ‚ ‚ ‚ ‚

心 若 能无 心 赞法 即 无 障碍 无缚 无 解 自体 无 缚 名为
。 ‚ 。 ‚ 。

解脱 无得 称 之 为道 又 复 是非之 见 出 自妄想 若 自心
‚ ‚ 。 ‚

不心 谁 嫌 是非 ? 若 能 俱 亡 则诸 相 恒 寂 以诸法 等 故万
。 ‚ ‚ ‚

惑 皆如 如 理 真 照 无法 非道此法 秘 要非近 情所 恻 行者
‚ ‚ 。 ‚ 。

若欲 开 读 看 实意 莫取 文 字 还 自缩 心 无 令有 闲 不
‚ 。 ‚

得调 戏 散 心 放逸 大 道 法不 可 轻 示 所 可 默 心 自知 以养 神
。 ‚ 。 ‚ 。

志 温道 育德 资成法 身 三 空 自调 以充 惠 命 非是 不 肖
‚ 。 。 ‚

之人 而 能 堪 受 要福 重 人 乃 能 修耳 内视 不 己 见 返听不
。 ‚ 。 ‚

我闻 乃 知 一 切 诸法 灭 非 智缘 灭 若 能 行之 观 者 体 同空
‚ ‚ ‚
; ;
虚 名无 边 三 无心入 名 大 寂三 诸 量不起 是不思
‚ 。
;
议三 不 从缘变 名法住 三
:
问曰 何云 名禅 ?
: ‚ ‚

答曰 禅者 定 也 由坐 得 定 故名 为 禅 !
: ‚

问曰 禅 名 定者 心 定身 定 ?
: ‚ 。

答曰 结枷 身 定 摄心心 定
: ‚ 。

问曰 心 无 形状 云 何 看摄
94 页

: ‚ 。 ‚ 。

答曰 如 风无 形 动物 即知 心 亦无形 缘 物 即知 摄
‚ 。

心 无缘 即名 为 定
: ‚ 。 ‚

问曰 五 亭(停)十 八 境 见 物 乃 名 为定 眼 须 见色 心
‚

须 见境 云 何名 定?
‚ ‚
: ;
答曰 见 境 即 生心 物 动 即风起 风 息 而 境安 心息即
。 ‚ 。

境灭 若 心 境俱 灭 即 自然寂 定
: ‚

问曰 既 无 心 境 同虚 空 云 何修行 ?
: ‚ ‚ 。 ‚

答曰 心 虽无形 而 有大用 即 是圣 法 今称 心 体 即
非业 非 。(烦恼) 非邪 非 葱 (恶 ) 即断
‚ . ‚ ‚

定即圣 即真 即正
‚ 。 。

三障 即 成三学 即 舍 凡 即 圣法
‚ 。 ‚ 。

夫安 心 者 要 须 常见本 清净心 亦 不可 见 如 是 不可 见
‚ 。 ‚ 。

如是 不可见 心 常须现 前 虽 常现 前 而 无一 物 可得 非
‚ ‚ 。

但无一物可得 乃 至 少 许 相 儿 (貌 ) 亦 不可 得 虽 少许 相 儿
‚ ‚ ‚

亦不可 得 如是行处分 明了 了 不 被 一 切 言教惑 乱 而不舍


‚ 。 ‚

是心 ; 从初 发 心 乃 至成佛不 离 此 行 惟 当渐渐 宽广 渐渐
‚ 。 ‚ ‚ ‚

易成 毕 竟 归空 虽 作事 业 具六 度 行 一 切 业 常不 舍 是
。 ‚ ‚ ‚

心不觉 渐渐 除疑 惑 渐渐 悟解 即 须 读 诵 大乘 经 典 与心
。 ‚ ‚ 。

相应者 虽 读诵经 时 亦 不 须分 别 强作解 释 渐渐 自当洞


达一切诸法
‚ 。 ‚ ‚

上来虽言 了了 分 明见 心 如是见 心 非眼 所 见 亦非
‚ 。

凡 夫所 见 如 人 饮 水冷暖 自知
‚

无 力 饮河 池 诅 能吞 大口 ?
‚

不 习 二 乘法 何 能学大乘 ?
‚ 。

先 信 二 乘法 方 能信 大 乘
‚ 。

无 信 诵 大乘 空 言无所 益
‚ 。

具足 诸善根 守护 慈悲本
‚ 。

常 乐 摄 利物 是 名 为大 乘
95 页

敦 煌 文献 之三
僧稠禅 师 药 方疗 有 漏 病 愈 出三 界逍遥 散
取渴 仰 乐
信 受一 两
开佛法者
取昼夜专
精勤 二 两
习不堕者

取 知 内外
空 门一 两
见者
取 知毕竟
息缘 二 两
无所 得 者
取知苦 空
观 空一 两
无 常者
取无 自他

我二 两
分别者
取不入 色声
逆 流一两
香 味触法 者
取 口 依无
离欲 二 两
处所者
‚ ‚ ‚ ‚

右此八味 惠 斧 挫之 放定 臼 中细 以不 二 罗 筛 勿
‚ 。 ‚
;
令 过 日服 方 寸 北 若 消者不 限 多 少 若 闷旋 塔 逍遥 稳
。 ‚ ‚

即 幽居 静 坐 其慎药 之法 逢 人省 出语 值物 兴 心 防贪 断 口
‚ 。 ‚ 。 ‚

味 特厄 好 行 茅庵 最 获乐 任意得汤 风 宜 寒便 处 冻
。 ‚ 。 ‚

弊服 益 功 能 非但破宿结 亦 复息残微 (? ) 腾 空 出林数


。 ‚ ‚ 。

火宅 不相 逢 金丹 未足 比 玉 屑 岂能 胜 ? 莫软 堕 勤 自课
‚ 。

时可 昔 (惜 ) 莫空过
96 页

敦 煌 文献 之 四
大乘 心 行 论
、 、 、 。 、 、

有盗 有 妄语 有恶 口 有 五 逆颠倒 心 外 无好 恶 无 是非
、 、 、 、 。

无 贡 高我 慢 无 增无 减 无 得无失 无违 无顺 一切 是 心
、 、 、 、 、

贪 时心 贪 慎 时心 慎 直 时心 直 妒 时心 妒 煞 时心 盗
。 。
: ‚

孝 顺 时心 中孝顺 心 中 出无 量 法 是故经 云 f三 界虚 妄
但一心 作 」
‚ 。

好 自看 心
何 者 是 心 ? 心 复 大 小 ? 心 是 何 物 ? 其 形 若为 ? 觅取 心 得
‚ ‚ ‚

来看 心 既无时 阿 谁 造 善 恶 ? 若无 善 恶 即 时菩 提 无想 意
。 ‚ 。 ‚

诸 法无 净 秽 明 在心 心 迷诸 法 谓法缚 然诸 法体 无缚
。 ‚ ‚ 。

无解 若众 生 自识 时 情 动 亦 是 涅架 不 动 亦 是 菩萨 不解
‚ ‚ 。 ‚

时 动 亦 非 菩萨 不 动 亦 非涅 架 若解 时 动 与 不动都 是 ;
‚ . ‚
;
不解时 动 与不 动 都 非 不识 时 砖 己 自心 妄 计动 静 解时
‚ ‚

自心 不 曾有 谁 能计动 静 ? 不 解 故 说诸 法 可 解 ; 解 时无解
。 。 ‚ ‚

是故 即惑 解 亦惑 若解 时 无 惑 可 惑 无解 可 解 不见解 惑
‚ 。

者 故名 大 解
‚ ‚ : ‚

一 切 行者 若 举 动施 为 如何 作心 ? 作有 二 者 一 从
‚ 。 ‚ ‚

外入理 门; 二 从 理 起用 门 从 外 入理 门者 身心 共行 不

: ‚ ‚

念诸法 身 口 亦复然 耳 闻 善 事意 不 起 目瞩 恶 法 心 不 从
‚ 。 。 ‚

是非得失 不 件砖 己 但 持 惠 眼 自形 相 惠从 乱起 不从 乱
。 ‚ ‚ ‚ 。

得 定者 息妄 正 求 不 缘诸 法 是 息 妄 不念 ; 善法是 正 求
‚ ‚ ‚ 。

云 何惠 ? 心行灭处 此 是 实惠 亦 名涅 架 亦名 寂 灭 从
‚ ‚ 。 ‚

理 起 用 门者 身心 别行 内心 不分别 身 口 同世 间 身口行
、 、 。 ‚
;
善 意 不起 身口行恶 意不缘 不 除 身 口 善恶 法 但 除意
。 ‚ 。 ‚
:
地攀缘 心 经云 但 除其病 不 除其 法 攀缘 是 病本 除攀
、 。 ‚

缘心 不 除善恶 法 心 生 境现 乐在
97 页

。 ‚ 。

诸见 心灭境去 与理相 当
‚ 。 ‚ 。

众 生 烦恼 病 常 为诸 见 害 若 能 离诸 见 行 坐 皆三
‚ 。 ‚

多 语 令人 惑 少语 得 难解 欲 觅 法 中意 无心 最 是
。 ‚ 。 ‚

安 心 无动 静 异 意 无 善恶 殊 施 为 皆 如此 何处非
‚ 。 ‚

多语 令 人 惑 少 语 得 难解 欲觅 法 中意 无 心最 是
。 ‚ 。 ‚

安 心 无 动 静异 意无善 恶 殊 施 为 皆如 此 何处非
‚ ‚
;
真 如 ? 迷 心 起行 除境 不 除心 解 心起行 除心 不 除


。 。

云 何 除 心 不 除境 ? 本 心 不 可 名 妄心 犹 念有 若 能不 起
‚ 。
: ‚ 。 ‚

念 即无 妄 心 垢 经云 常求 无 念 实相 智 慧 道行 万行
‚ ‚ 。 ‚

会 作佛 者 一 心 中 具 万行 览万 行在 一心 非是 行 万 行 心

遂 善 事起
: ‚ 。

又 复一 心 具 万 行 者 说心 无心 守本 常定 故 言道 具 万
‚ 。
;
行 解 一 相 者 即解万法 不解 一 相 者 一 切 都 不 解 一 相法 门
: ‚ ‚

者 一 心 是 无 量 名 ; 心 亦 名施无量名 口
(总)是 一 名 解时
‚ 。

一 不异多 多不 异 一
‚ ‚ ‚ 。

诸佛如 来 出兴 龄 世 欲润 众 生 广济众 生 虽 复六 道
J ‚ 。 ‚ ‚
自殊 方 俗 差 别不 等 圣 者玄 览无根性 即 随利钝 依病
‚ ; ‚ 。 ‚

与药 无 不 除愈 称 机说法 无不利益 今 与诸 人 等 从积
‚ ‚ 。 ‚

微 善 生锤 象 未披 寻 经 教 仰 学圣 仪 令欲 宣通 正 法 遍化
一 切 ; 但 自恨 愚 迷 未识 D‚ 自
‚ 。 ‚

乐 大乐 小 乐法 乐喻 乐广 乐
‚ ‚ 。 ‚ 。

略 人异意别 情爱 不 同 今 虽 多说 不可而 了 要需真俗


‚ ‚ ‚ 。 ‚

两说 苦 乐双 扬 大 小俱 显 法 喻 并彰 语烦 言广 有 时不
。 ‚ ‚ 。
:
当 好 作心 听 闻 己思量 善则行用 恶 则舍藏 何者 是 善 ?
‚ ‚ ‚ 。

何 者是 恶 ? 实法 无作无 生 心 性常 净 犹 如虚空 不可 见
‚ ‚ ‚ 。

心 无所 虑 无所 希 望 不 缓不 急 如如
‚ 。 ‚ 。 ‚

凡 修道 者 行住 坐卧 饮 食语 寂 常 自觉觉悟 悟何事
。 ‚ 。 ‚ 。

谓之 心 境 心 境有 细 谓之苦 乐 心 有违顺 谓之 忧 喜
‚ ‚ ‚ 。

行 者 觉之 识 知虚 妄 则无 苦 乐之 计 不 生 细烦 恼 经
: ‚ .
: 、 ‚
云 共 无三 受 尽漏 意 解 三 受者 苦受 乐受 不苦 不 乐
。 ‚ ‚
:
受 菩 萨 修行 六 度 事 理 无取 是名 檀 波 罗密 : 不 染 五 欲
‚ ‚

是 名 尸 波 罗 蜜 ; 我 所性 空 是 名 屏 提波 罗 蜜 : 自心 不可 得
‚ ‚

是名 毗 梨 婆 罗蜜 : 心 境 不 二 是名 禅 波 罗 蜜 ; 口口
边住 处
。 ‚ 。
:
是名 般 若 波 罗蜜 此 是 菩萨 六 度 即是法 身 经云 菩萨亦
。 ‚ ‚ ‚ 。

一 阐提 名 同体漏 功德 具 足 无恶清净 无求 无 愿 无相
‚ 。

无作 本性 o( 菩 萨) 是 故般 口
98 页

不 同 凡 夫一 阐提
: ‚ ‚ ‚

菩萨 五无 间 以般 若 智 煞无 名 父 贪爱 名 为 母 灭结
‚ 。 、 。

使 名 煞 罗汉 破集 谛 名 煞僧 出 觉相 识 名 出 佛 身血 向是
‚ ‚ 。

名五无间 不 入三 界地狱 不 同凡 夫 五 无 间 菩萨十恶 三 业


:
毕 竟 净清 故
、 ‚ ‚ 。

一 断 除生 灭 心 行 悟 无生 法 忍 是名 菩 萨煞 生
、 ‚ ‚ 。

二 密 行 善道 众 生不觉 是名 菩 萨 盗
、 ‚ ‚ 。

三 善 能 方便 通达佛道 是名菩 萨 耶 (邪 )
、 ‚ ‚ 。

四 为 诸众生 令 得利 益 是 名 菩 萨妄语
、 ‚ ‚ ‚

五 了知 众生 上 中下 根 望机诃 语 牙 说 不定是名菩

萨 绮语
、 ‚ ‚ ‚ 。

六 言诃 譬 折 伏众 生 入 第 一 义谛 是名 恶 口
、 ‚ ‚ ‚ 。

七 常 为众 生 说 二 谛法 使入 实谛 是 名菩萨两 舌
、 ‚ ‚ 。

八 度众生 无 有口 倦 是 名 菩 萨贪
、 ‚ ‚ 。

九 呵 责众 生 得入 佛 道 是名 菩萨慎
、 ‚ ‚ ‚ .

十 般若钝 故 无 功 之用 入深 禅 定 是 名 菩 萨痴
‚ ‚ 。

此 是 菩 萨 密 行 十恶 不 同凡 夫十 恶 故 名 菩萨
‚ 。 ‚

三 处 利益 众生 生死 开 心 凡 欲 学无 心 者 要 必 觉 了诸
。 ‚ 。 ‚ ‚

法 不 觉 了者 即 是 烦恼藏 若 觉 了者 知 从本 己来 无贪
、 、 、 、 、

无慎 无 爱无 痴 无取 无 舍 无 空 无想 无 六 道 差别 无法
、 、 。 ‚ ‚

界 都无 生 死 亦 无o( 菩 萨) 为破 贪慎 故 言道o
( 菩 萨)
. ‚ . ‚ 。

而 可 得者 但 以众生 妄想 分 别 若无 分别 名 为正 见
‚ 。 ‚ 。 。

若 无分别 心 心 则无住 心 无住 处 则无所依 心 无 所依


。 ‚ 。 ‚ 。

则无 攀缘 心 无 攀缘 则心 不动 心 不动故 则名 实想 实
‚ 。 ‚ 。

想故 则 是真 心 真心 故 则是 无 生
99 页
‚ 。 ‚ 。
;
为正 若 心 动取 万 行为 耶 (邪) 邪 正 之 体 体 无 有异 犹
‚ ‚ 。 ‚

此 分别 则 有 二 智虚 妄 则 了本性 本性无 二 则开真心 菩


。 ‚ ‚ ‚ ‚

提 菩提 幽 深 非识 所 知 非 意所 度 言语 道 断 心行灭处
: ‚ 。 ‚

持心经 云 心 无所起 则 是 口 强 精进 今 时 精进 都非 口
。 ‚ 。 、 、 一

强 其言修心 但著语 言 语 是动摇 语 是 妄想 语 是执 著


‚ 。 ‚ 。

语 是 发起 之 法 不 会龄道 以此验之 空 言无益 或有 愚


‚ 、 、 。 ‚

人 口说不生不灭 不 取 不著 行无 所依 如 彼所 见 即是
‚ 。

断见 外道 本 非佛法
‚ ‚ ‚ 。

修 道行 者 若欲 深 入 佛道 从 方便 智 慧 心 不 动转 若
‚ ‚ 。 ‚ ‚

介 示动心 即 轮 回三 界 生死 不 绝 法眼未明 有 违 顺等
‚ 。 ‚ 。

以心 随 之 亦 从 流不 息 觉心 之 人 有 此迷 流之过 是故 济
‚ ‚ ‚ ‚ 。

之 方便 泛 正 智口 度生 死河 入 如如 海 取菩提 道 凡夫
‚ 。

无慧 贪 看 口 (菩萨 )

: :
思益 经 云 ( 菩 萨)为 正 观
不得a 正 观 有三 种 一 者简

;
伪 存真 观 ; 二 者 真如 实智观 三 者真 如本来不 起 心 观 妄想
‚ ‚ 。 ‚ ‚

故起 若 起 是垢 不起 是 净 学者 终 不 得 舍乱求定 背垢
。 ‚ 。 ‚ 。

取净 若 舍 乱 求定 得 乱不 得 定 若 背 垢取 净 得 垢 不 得净
: ‚ 。 ‚

维摩经 云 取我是垢 不取 我 是 净 以此须 知 要须 万


‚ ‚
; ; ;
行 行 佛法 得 作佛 行菩 萨 行 得作 菩 萨 行 声 闻行 得作
‚ ‚ ‚
:
声闻 行 地 狱行 堕 地狱 : 行 畜生行 作畜生
;
行 饿鬼 行
‚ 。 ‚
:
作饿 鬼 诸行虽 殊 皆 同无 生 无 灭 是 故欲 行万 行 要不 生
‚ ‚ ‚ 。 ‚

分别 心 如车轴 心如 大海 心 如 大地 心 如 车轴 者 车行
。 ‚ 。 ‚ 、 。

轴 如 不动 心 亦如 是 心 常 不动 遍行 运 载 不绝 不终
‚ 。 ‚ ‚

不 终动 转 不 分别 是 非 若 生 分别 即 是动法 即 是 破 灭(
‚ 。

惑 ? ) 喻 如 车轴
: ‚ 。 ‚

心 如大海 者 大 海 能含 万 川 不逆 细 流 若入 其 中 皆
。 ‚ ‚ ‚ ‚

同一 味 心亦如是 见一 切 法 皆是 a
( 涅 架) 皆是 禅 定
。 ‚ ‚ ‚ 。

皆 是寂静 闻苦 不 忧 得乐 不 欢 赞复 不 喜 打 复不 慎 不
‚ 。 ‚ 。

问好 恶 皆能 容纳 若 能如 是 喻 如大 海
: ‚ 。 ‚

心 如大地 者 大地 能荷 负众生 不 作 劳倦 亦 无 高下
‚ 。 ‚ 。

问好 恶 皆 能容纳 若 能如 是 喻如大海
: ‚ 。 ‚

心 如 大 地者 大 地 能荷 负众 生 不 作 劳倦 亦 无 高下

: ‚ ‚ ‚

混 同普 载 心亦如是 心 无 分别 不起 是 非 不 起 垢净
10 0 页

。 ‚ ‚ 。 ‚

不 起骄 慢 起心 者 堕地狱 三 涂 沉轮六 道 正 由贪著


。 ‚ 。 ‚

名 闻规 求利 养 耶(邪 )命 自活 专 斗争 或有 学 大道 者 要
‚ ‚ ‚ 。 ‚

须打断名 闻 摧伏 心 身 脱无 明皮 却 恩 爱糠 如谷 去皮
。 ‚ 。 ‚ 。

自然 不 生 不 生故 则无分 别 若 能如 是 喻如大 地
: ‚ ‚ ‚

又 维摩 经 云 一切众生 毕 竟寂 灭 即o( 菩 萨)相 不


复更灭 也
原 文 发 表 于 《华 冈佛 学学报 》 第 6 期
‚ 。

文 件 中间是 原文页 码
第 九章 天 台四 念 处

‚ ‚

自东汉 末 年佛教初入 中 国至 南北 朝 后 期 佛教 入 华 已达 5 0 年 其 间 印度
‚ ‚

佛教 的大 小 乘 各 支乃 至 南传上 座 部 等诸 多流派 纷纷传 入 精 彩 纷 呈 各领一 时


‚ 。 、

之秀 几令 人 有 目不 暇 接 之 感 中 国 的 高僧 大德 在 以海纳 百 川 不 尽不 竭 的广
‚ 、

阔胸怀 接 纳 印度 佛 教 的同时 也 在 从 中 国的本土 文化 和 中 国重 圆融 重包 容 的


‚ ‚ 、

智慧 出发 对 印度佛教进 行 着 判摄 与重 构 的 工 作 这项 工 作进 行 的最 为成 功
。 、

发挥 的 影 响 最 为久 远 的就 是 天 台宗 天 台诸 祖 尤其 是 初祖 ( 汉 地 ) 慧 文 二祖
、 ‚

慧思 三 祖 智者 三 位大 师在 忠 实 于 龙 树 开 创 的 中观 思 想 的基 础 上 全 面继 承 印
‚ 、 ‚

度 大 乘佛 教 思 想 并广 泛 吸 收 印 汉 大小 乘诸宗在 教理 行法 上 的 一 切 成果 完
。 ‚ 、

备 了 天 台一 宗 的 理论 体系 同时 对 大 乘 禅 法进 行 了长 久深 入 持续 不 懈地 实
‚ ‚ ‚ ‚ “ ‚ ’‚。

践 遂 开 天 台禅 法 风 气之 盛 流行 之广 南北 禅 宗 罕不 承 绪
‚ ‚

四念 处 禅 法 在 慧思及 智者 的著 作 中都 受 到 了相 当的重 视 在 慧思现 存 的


五 篇著 作 中 《诸 法无铮 三 昧法 门》 ( 以下 简称 《无铮 行 门 》) 《随 自意三 昧 》 二
‚ 、

其 中 《无净 行 门 》 更是专 明大 乘 四 念 处 的
‚ 。

篇 是 与 四 念 处 密切相 关 的 智 者大

— —
《四念 处 》
、 、 、 。

师 则有 4 卷 的论著 专 明藏 通 别 圆 四 教 的 四 念 处法
在 《摩 诃 止 观 》 《法 华玄 义 》 《仁 王 经 疏 》 等 作 品 中也 有 诸 多 的相 关 论述
、 、 。


、 ‚ 、 。

使 与 龙树 无著菩 萨 相 比 慧思 智者大师 的相关 论 述 也 自有特 胜 之 处 同时


龙树菩萨在 《大 智度 论 》 中
‚ ‚

由于 印度 大 乘佛 教没有 专 明 四 念 处 的 论 著 虽然
‚ ‚

曾 以相 当 的篇幅讨论过 大 小乘 四念 处 但 由于 释 经 论 的文 体 限制 龙树 的大乘
无著 在 《瑜 伽地地 论 》 中也 对 四念 处 进 行 了

四念 处 体 系 未 能 充 分地 体现 出来
‚ ‚

相 当 集 中地 论述 但 主要 集 中在共 三 乘 的部分 大乘 四念 处 的修法 虽 在 摄抉择


《大乘 庄 严 经 论 》 中将 大
‚ 。

分 中从 菩 萨地 的 角度有 所 阐述 但 具 体 行 法 未有 明示
‚ ‚ ‚

乘 四 念 处 与 声 闻四念处 的要本 差异 概括 为 14 种 但关 于 具 体 的行 法 也 付之
以 《智 论 》 为 指针 广 采 《法 华 》 《华 严 》 《涅架 》 《樱路 》 《仁
。 ‚ ‚ 、 、 、 、

网如 因此
王 》 等 大乘 经 典 的 慧 思
、 、

智 者 的相 关 著述遂成 了 大 乘 四念 处 的最 圆 满 最成熟
‚ 。 ‚

的说 明 是 印 度 大乘 四念 处 在 中国 的合 理 发 展 同时 据天 台宗 一 法 摄 一 切 法
仅 取 慧 思 《无
‚ 。 ‚

的 圆 教立 场 天 台 四念 处也可 视 为该 宗 全 部 教 学 的缩 影 下面
净 行 门 》 及 智者 《四 念 处 》 为 例
‚ ‚ ‚

简 要 分 析 天 台 四念 处 以便 读 者 明 其法要
‚ 。

同 时 借此 一 斑 得窥天 台学 之全 豹
第一 节 慧 思 的 著 作 及 其禅 法 传 承

‚ 。 ‚

慧 思 ( 公 元 5 15 一 5 73 ) 被 天 台宗徒奉 为三 祖 ( 初 祖 是 龙树 ) 若 单 计 汉 地
。 。

则 为 二 祖 ( 初 祖 为慧文 禅师 ) 其 弟 子 天 台智 者 被尊 为 三 祖 慧 思 的 著 作 现存 世
《续 高僧传 》 之 《慧 思 传 》 说

:
甚少
授 成 章 无 所 删 改 造 《四 十 二 字 门 》 两 卷 《无 译行 门 》
‚ ‚ 。 ‚

凡 所 著作 口

两 卷 《释 论 玄 》 《随 自意》 《安 乐 行 》 《次 第禅要 》 《三 智观 门 》 等五 部
。 、 、 、 、 ‚

。 。

各一卷 并行补世
从 《续 高僧传 》 的叙 述 来 看
‚ ‚ 、 ‚

慧 思 的著 作 道宣 时所 见 共 七 部 九卷 其
中 的 《无 净行 门 》就 是现 存 的 《诸 法 无 诊三 昧 法 门 》 《随 自意 》就 是现 存 的 《随
‚

自意 三 昧 》 《安乐行 》 即 是 《法 华 经 安乐 行 义 》 以上 著作在 智者 的作 品 中都屡


‚ 。

《次第 禅 要 》 虽 未 能传世 但 可 能 是 智 者 的 《释 禅波 罗密 次第 法 门 》 的
。 ‚

见征引

大 约 是 对 ( 大智度 论 》 中的 四 十 二 字 观 门
。 ‚ ‚ 、

蓝本 其余三 部 从 篇 名来看 三
一 切 种 智 ) 观 法及 《大智度 论 》 玄义 的 阐释 与 发挥
、 、 。

智 (一切智 道种智 实
《南 岳 思 大 禅师 立 誓 愿文 》 一 卷 收 入 《大 正 藏 》 第
: ‚

际 上 现 存 的 慧 思 著 作还 有
册 ; 《受菩萨 戒仪 》 一 卷 收 入 《续 藏 经 》 另有 《大 乘 止 观 》 不见 于 隋唐
‚ 。 ‚ ‚
46
‚ ‚ ‚ 。

五 代 从 高丽 取 回 近 人 对 此 多有 怀 疑 这 一 问题与本 文 关 系不 大 故存 疑
‚ ‚ ‚ ‚

以上 作 品 单从 篇 名 来看 多 明禅 法 所 说 都 是基 于 自己 的实践 经 验 为
“ ” ‚ “ ‚ ‚ ” ‚

述 己 心 中所 行 法 门 故 凡 所著作 口 授 成章 无所删 改 这 从现 存 的确
定为慧 思 作 品 的 《无净行 门》 《随 自意 》 《安乐 行 》 诸篇 也能看得 出来
、 、 。

他的
‚ ‚ 、

所 有作品都 是 用 来指 导 习 禅的 这些 作 品 的形 成 无不 蕴含着经 典学 习 修行
‚ 、 ‚ 。

实践 并 向 当 时 禅师学 习 交流 总结 出 了一 套指 导后学 的修行经验 由于 有


‚ ‚ 、 、 、

广 学 的 经历 所 以其 方 法不 局 于 一 家之 说 熔般若 中观 涅架 地论 如 来藏
‚ ‚

等思 想 为 一 炉 而 以龙 树 中观 思 想 为 主 又 根 据 中土 文化 与 实际 修行 需 要 对具
‚ ‚

体概 念 进行 了 创 造 性 的发挥 与 阐释 并融 汇 了 大 小 乘种种禅 法 而 以大 乘 实 相

禅统 率 之
关 于 慧 思 的禅 法 传 承 僧传 及 天 台宗 的相 关史料甲都有 明文 《慧 思 传 》说
: ‚ 。

。 . 5“
‚ 。
.

TS O P 1
《佛
“ ‚ ‚ ‚ ‚ ‚ ” 。

时禅师 慧文 聚 徒数 百 众 法 清肃 道俗 高 尚 乃 往 归依 从受 正 法
祖 统纪 》卷 六 更 说慧文 禅师将 自己 从 《中论 》 中悟 得 的
“ ” “
二 祖 北 齐 慧文 传 一
‘ ” 、 “ ” ‚ 。 ‚
心三观 一 境三 谛 之 旨 传 予 慧思 也就 是说 慧思 禅法 核 心 来 自慧 文 禅 师

这 也 是 天 台宗视 慧 思 为 天 台 二 祖 的直 接 原 因
公慧 思 传 》说 在得 帅传之后 “
‚ ‚ “ ‚ ” ‚

慧思 昼 夜摄 心 理 事筹度 遂得 悟 入 法
‚ ‚ 、 、 、

华三 昧 大乘法 门一 念 明达 十六 特 胜 (八 ) 背舍 除 入 ( 即十 遍 处 ) 便 自
‚ ” 。 ‚ ‚ ‚

通 彻 不 由 他悟 也就 是 说 在 慧 文禅师 门下 时 慧 思 已 经 圆满悟 入 大 乘 禅 法
、 、 ‚ 。

对 于 小 乘 习 行 的特 胜 背舍 遍 处 等禅法 更是 由心 自得 不 从 他 求
慧 思 《立 誓愿 文 》 中 自称
‚ “ ‚

实 际 上 慧 思 的禅 法 渊 源甚 广 求无 上 道 为首
‚ ’‚
① ‚ “
。 。
·

楞严 遍 历 齐 国诸 大 禅师学摩 诃 衍 恒居 林野 经 行 修禅 证 悟之后 后往
、 ‚ ‚ 。 ” ‚ ‚ 、

鉴 最 等师 述 己所证 皆蒙 随 喜 可见 慧文 之外 慧 思 尚有 鉴 最 等禅师
‚ 。

是 己之 师 齐 国 的诸大乘禅师 也 在 慧思 的师友之 列
‚ ‚ “ ‚ ‚

除 了 从 师 友 求 学之 外 慧思 甚 重 禅 诵 之业 克念 翘专 无 弃 昏晓 坐 诵相

《慧 思 传 》 说
‚ 。 ” :
寻 用 为恒业
‚ 。 ‚ . ‚

( 思 ) 及 享具 足 ( 戒 ) 道志 弥隆 迥栖 幽 静 常坐 综 业 日惟 一食

诵 《法 华》 等经 三 十 徐 卷
‚ ‚ ‚

不 受别供 周 旋 迎 送 都 皆杜 绝 数年 之 间 千遍
.

便满
《续 高僧 传 》 中说 江 东 由来 重视 讲 说
‚ ‚ ‚

至 于 禅法 则 大受 冷 落 慧思 大 为慨 叹
‚ ‚ 。 ‚ 、

遂定 慧双 开 昼 谈理 义 夜便 思 择 流 风 所及 禅 诵 并重 定 慧双 开 遂成天 台

一 贯之家 风
‚ ‚ ‚ “ ‚ ” ‚

慧思 在通达禅法 广 开 禅 门后 先居 光州 大苏 山 数 年之 间 归 者如 市
‚
“ ‚ ” 。 ‚ ‚ 。

四方来 聚 跨 险 而 到者 填 聚 山林 后 为避 战 乱 栖居 南岳 法运更盛 居
‚ ‚
留十 年 遂终于彼

第二 节 慧思 《诸 法 无 挣 三 昧法 门 》 中 的 四 念 处

一 实相 观

。 ‚ ’ 。
.

T4 6 . 7S
P 1
.


. T 50 P. 5 尺 3
‚
:
。 ‚ _ 。
T 50 . 5叱 3
P
《诸 法 无 净 三 昧 法 门 》 上
‚ 、 ‚

下二卷 上 篇 以禅度摄 六 波 罗蜜 及 大 小 乘 中种
‚ ‚ ‚

种智慧 特 别 强调三 乘 一 切 智 皆从 禅定生 而 将 禅法之 本 归 于 如来藏 对于如


‚ :
来藏 作 者 亦 从 实相 角度 加 以解 说
‚ ‚ ‚ ‚ ‚ ‚

身本者 如 来藏也 亦 名 自性 清净心 是 名 真 实心 不在内 不 在外


。 ‚ 。 ‚ ‚ ‚

不 在 中间 不 断不 常 亦 非 中道 无名 无 字 无相 貌 无 自无 他 无生无
‚ ‚ 。 ‚ ‚ 。

灭 无 来无 去 无住处 无 愚无 智 无 缚无 解 生 死 涅 架无 一二 无 前无
‚

后 无 中间 从昔 已 来无 名 字
‚ 、 ‚ 。

文 中称 此 为 身本 也 称 为真 身 真心 也就 是通 常所 说 的法 身 若相 对 于
、 ‚ ‚ ‚

身 心 来说 于 身 为 身之 实 相 于 心 为 心 之 实相 心 之 实相 也 就是 下 文所 说 的

文 中依 《华严 》 《涅 架 》 等大 乘 经 典
。 、 ‚ :
心性 以种种 比 喻 明此 真 身
‚ . ‚ 。

身本 及真 心 譬如 虚 空 月 无 初 无 后 无 圆满 无 出无 没 无 去 来 众生
‚ ‚ ‚ ‚

妄 见谓 生 灭 大 海 江 河 及 破池 溪 潭渠 浴 及泉 源 普现 众 影似 真 月 身身
‚
讼 心如 月影

‚ 。 ‚ 。

凡 夫 虽 受六 趣 色 如 来藏 色不 变 异 身本及真 心 譬如 幻 师 睡 身心
‚ 。 ‚ 。 ‚

无思觉 寂然不 变 易 身身及 心 数 如 幻 师游 戏 故 示 六 趣形 种种可 笑


。 ‚ 。 ‚ 。
.

事 身身众 生 体 难解 譬喻说 如此 法 性 无 涅 架 亦 无 有生 死 譬如 眠熟
‚ . ‚ .

时 梦见种种 事 心 体 尚空无 何 况 有梦事
、 ‚ ‚ 、 、 。

真心 如 来 藏清净 光 明 好 比 空 中之 月 本无 生 灭 来去 变 易之 相 无
‚ ‚ 。

思 无 觉离诸妄 想 犹 如幻 师 不 起 幻相 比 喻 真心 本寂的体性 与真 身 相 对 的是
。 ‚ ‚

身身 及 心 身 身身是 指 由妄 想 因 缘 及 业报和合所生之 身 心 身文 中未 有确 指
‚ 。 ‚

似指 心法及心 所 法 也是下 卷所说的心相 身身及心 身都 是 真 心 之 影 幻 化之


‚ ‚ ‚ ‚ ‚

相 虽 有种种 死 生 变 易之 相 轮转六道 之 苦 而 性如 幻 梦 不仅 梦 事 非有 能


‚ ‚ ‚ 。

梦之 心 其 性亦 空 此 即 诸 法之 真 实之相 如此 法性无 涅 架 亦无有 生 死


此 喻表达 的 正 是 《中论 观涅架 品》 中
·
“ ‚ 。
.

涅 架与世 间 无有 少分 别 世 间 与涅
之意④ 这就 是 统 摄 《无净行 门》 的实相 观
‚ ” 。 。

架 亦无少 分 别


4T 6‚ P. 6 2 8 l 。
.

。 ‚ P. 6 2 8 l

6
. .

T4 ~ R 628 2

4
T 6‚ P. 6 2 8 2 。
.

。 O
‚

T3
.

. 36 l
P

二 五 方 便 及 四 念 处 之 杂说
‚ :
在 阐 明 实相观之后 作 者 接 着 说 明修 习 禅 定 所 需 的 五 种 方 便 一 者 发欲 求
。 : ‚ ‚

佛 道 而 修禅 定 的大 善 心 二 者 发 精进 心 初夜后 夜 专 精 学 禅 节食摄心 舍离
‚ ‚ 。
: ‚ ‚

眷属 断诸 攀缘 是名 精进 三 者修 习 念心 专 念 初禅 乐 更无 余念 是名 念
。 : ‚ 。 ‚

心 四 者具 足 智 慧 了知 五 欲 欺 诙不净 能引恶 趣 初 禅 定 乐 能 引 真 实智 慧

: ‚ ‚ ‚ 。

是 名 巧 慧心 五者得一 心 专心 一 处 灭 诸 觉观 境界 都 息 身心 寂 定 如果
‚ ‚ ‚ 。

具 足此 五 种 方 便 则能断 五 欲烦恼 净除诸盖 而 入 诸禅


‚ 、 、 、 。

随 后 转入 四念 处 依闻 思 修 慧对 应八 背 舍 八 解 脱 说 明 四 念 处 的 修法
‚ ‚

术语 虽 与印度 同 但 解 说 却是 慧 思 自己 的 风 格 如 修 四 念 处 时 于 欲 界 .( 定 ? )
‚ 。 ‚ ‚ 。

中观 内外 色 入 初 背舍 时 具 足 闻慧 此 时亦 内外假 不可 得 即是 初解脱 其
‚ 、 、 ‚ ‚ 。

次具足 思 慧 以 总相 别相 异相 观 诸 法不可 得 了知如 如故 是 二 解脱 此


‚ ‚ 。 、

后 则具 足 修 慧 具 足 六 观 破 色界 五 蕴 是 第 三 解脱 之后 复 破 空无 边 处 识无
、 、 ‚ 。 。

边处 无所 有 处 非想 非非想 处 入 灭尽 定 如 是通过 四 念 处 得具 足 八 解 脱
‚ 、 ‚ ‚

本来 八解 脱 八 背舍 是 自原始佛教 以来大 小乘 俱 修 的禅定法 门 对 其定义


。 ‚ ‚

历 来 有 其 一 定之 说 慧 思 禅师依 其禅观 所得 对此进 行 了 自由发挥 并融 以 大


‚ ‚ “ ‚ ‚

乘实相 之 说 如 菩 萨虽 得 八 解 脱 如如性故 无 缚 无 脱 菩 萨 尔 时 禅波 罗 蜜名
” 。

八 解脱
‚ ‚

在 强 调 修 四 念处 得三 十 七 品 法 时 也 不 依有 部 等 印度 习 用 的 禅 观 次第 如
‚ ‚

认 为 身念 处 中不 净 观 中 的九想 即 能具足 奢摩他 认 为欲界 定 也 有 坚 固 不动 之 性


‚ 。 、 ‚

称之 为 欲 界 金 刚 定 能 破 五 欲 如缚贼 死想 世 间 不可 乐 等 十 想 则 能具 足 毗
‚ ‚ ‚ ‚ 、

婆 舍那 即 使 只 得 初 禅未 到地 定 但观 慧 极利 之 故 亦 能断 一 切 烦 恼 证尽 智
。 ‚ ‚ ‚

无生智 以上 之 说 若在 部 派 佛教看来 几乎不 可 能 但 慧 思禅师 以 自己 的 修


行 实 践 证 明 了欲 界定破 五 欲 未到地 定 破 烦 恼 的可 能性 此 说 同 时也 佐 证 了 《大
‚ ‚

智度 论 》 中 相 关 说法 的可 行 性与 正 确性

三 身 念处 观
《无 净行 门 》 的 下 卷 共 四 品
、 、 、 。
:
即身 受 心 法念 处 品 虽 然 从所 观 对 象
‚ ‚ ‚ ‚

有 四种 不 同 但 都 归 于 实相 观 实相观 中 又 先 观 身等 之 实 相 后 归入 观 心 之
‚ ‚ 、 。

实相 由观 心 之 实相 即 得 诸禅 三 昧及 种种 利 益 众 生 之 方便 法 门 下 面 仅取

身念 处 为例 加 以说 明
。 ‚ 。

身 念 处 是 依 安般 念 入 手 虽 然 同观 息之 出 入 但观 慧 却 与部 派 佛 教 不 同
‚ ‚ 、 、 、

部派 观 息之 时 息 出 息 入 皆如 实知 是 其核 心 观 息无 常 苦 空 无 我是解脱
。 ‚ :
之道 此处观 息 却 是观 息之 实相
‚ . ‚

先观入 息从何 方 来 ? 都 无 所 从 亦无 生 处 入 至 何 处 ? 都 无 归趣 不
‚ 。 ‚ ‚ 。

见 灭相 无 有处 所 入 息 既无 复观 出 息从何 处 生 ? 审谛观 察 都 无 生 处
‚ 。 ‚

至何处 灭 ? 不 见去相 亦无 灭处 既无入 出 复观 中间相 貌 何 似 ? 如 是 观


‚ ‚

时 如 空微风 都无 相 貌
‚ ‚ 。

虽 然 在 观 息之 时 也有如 实之 知 但 慧 思 的禅 观 更重 于 无 生 无 灭 的 实相观
‚ ‚ 、 ‚ 、 。

呼 吸 之 入 处是 空 归处 亦 空 无有 生 处 无 有灭 处 中间 内外都无相 貌 此
。 ‚ 。 ‚ ‚

处 修 观 尚易 体 会 在 观 息之 后 续观 心 之 实相 虽 然 有 息则 生 无息则死 但
. ‚ 。 ‚ 。

息之发 动 却 源 于 自心 心 生 妄念 气 息 即动 妄念 不生 息 即不生 所 以观 息

之进 一 步则 必 然观 心
‚ 。 ‚ 。 ‚ 。

复观 身 内 都 不 见 心 复观 身外 亦无 心 相 复观 中间 无 有相 貌
‚ ‚ ‚

复作 是念 : 心 息既 无 我今 此 身从何 生 ? 如 是观 时 都无 生 处 但从 贪 爱
. ‚ ‚ .

虚妄 念起 复观 贪爱妄 念之 心 毕竟 空寂 无 生无 灭
‚ 、 、 ‚ 。 ‚ ‚

谛 观 自心 不在 内 外 中间 无 有相貌 察其 生 因 出于 贪 爱妄念 再观 贪
‚ ‚ ‚ ‚ 。 ‚

爱之念 本 来虚 妄不 实 即知其 空寂 无 生 若无有 生 即无 有 灭 如此 观 时


‚
即入 甚 深 之 定 境
‚ ‚ 、 ‚ 、
.

即 知 此 身化 生 不 实 头 等六 分 色 如 空影 如 虚 薄云 入 息气 出息
‚ .

气 如 空微 风 色

‚ 。

此 名 身念 处 的 总观 也称 之 为 实相观
‚ 、 、 、 ‚ 、 、

得 实相观 后 也可 再修 地 水 火 风 四大 观 6 物 不 净观
3 九想观 十
、 ‚ ‚ 、 、
·

随念 十 遍 处 等等法 门 如是修时 可 得五 眼 六 神通 乃至 能得 十 力 十八 不

共 法 等 一切 诸 佛之 清 净功 德

‚ 。
0 6
T
4
.

. 633 I
P
‚
. 。

T4 6
.

R 633 l
⑧ 6
‚ 。

4
T
.

. 633 l
P
第三 节 智者 的 《四 念 处 》

《四 念 处 》 的结构


《四 念 处 }‚ 4 卷
‚ 、 。 ‚

是智者 口 述 灌顶 记 录 的 全文 依智者所 作 教 判 分为
、 、 、

藏教 四 念 处 ( 卷 一 ) 通 教 四念 处 ( 卷 二 ) 别教 四 念 处 ( 卷三 ) 圆教 四念 处 ( 卷
。 ‚ 、 、 ‚

四 ) 四个 部 分 各卷 结 构整 齐 同 依大 意 五 停心 四念 处 三 个 部 分 组 织 材 料
‚ 、 、 、 、 、 、 、 ‚ ‚

大 意 部分 依理 教 智 断 行 位 因 果 八项 分 别解 说藏通 别 圆 四
‚ ‚ 。

教 间 有 四 教的 比较说 明 相 当于一 个 精 要 的天 台教判 五 停 心 是 智者 的 习 惯


‚ ‚ ‚

用词 是 指 五 种 止 息乱 心 的方 法 在 慧思 著作 中称为五 方便 也 就 是 早期 禅 经
‚ ‚

及 僧传 中所说 的五 门禅 有部视之 为 四念 处 之 前 方便 相 当 于 四 念 处 修 习 的预
‚ 、 、 、 ‚

备 阶段 藏 通 别 圆 四 念 处 都有各 自不 同 的预 备阶段 智 者通 称 之 为 五 停
。 ‚ 、 、

心 第 三 部 分 是对 四教 四念 处 的具 体 说 明 依性 念 处 共念 处 缘 念 处 及 总相
、 ‚ ‚ 、 、 、

念处 别相 念 处 的结构方式 从 天 台教判 的立 场 出发 分 别 阐释 藏 通 别
。 ‚ 、 、 、 、 、 、 、

圆四种念 处 这样 即将 理 教 智 断 行 位 因 果 与 四 念 处 的观 行 完
.

美地 结合 了起 来

二 智者 对 四 念处 的重 视
‚ ‚

四 念 处 在原始佛 教中被 视 为 一 乘道 部派 佛 教 时期 有 部 等 诸部 认 为 四念
。 ‚

处可 以含 摄 三 十 七 道 品乃至 一 切 善法 佛 教传 入 中国后 四 念 处 也 曾受到 广 泛


《涅 架 经 》 《佛 遗教 经 》 受
‚ 。 ‚ 、

的重视和 修 习 此点 前文 已 经述 及 南 北 朝 中后期
‚ ‚ 、

到人 们 的普 遍 重视与信 仰 作 为佛 临终遗教 的 四念 处 得到 了慧 思 智 者 的相

当重 视
《四 念 处 》 中
‚ :
更 将 四 念 处 视 为 正 行 与邪 行 的分 水岭
‚ ‚ ‚
当知 四 念 处 观 牙卜正 分 门 : 若 得 四 念 处 一切 法 正 ; 若 不 得 者 一切
. ‚ ‚ ‚

法邪 今 时行人 不 识 此 意 悲 痛 奚 言 ! 若 值 众 师 广 听 多论 无 能 了者 尚
‚

不成 四枯 岂得 四 荣? 可 悲 转 深 (云 云 )
‚ ‚ ‚

认 为 四 念 处是 得 一 切 正 法 的保 证 若 离 于 四念 处 则 虽 法 正 而 行邪 故正

‚ 。
.

T 46 . 560 2
P
。 ‚ ‚ ‚ ‚

法 亦邪 纵使遍访名 师 广读经 论 多 所 分别经 论 之 义 而 实 不 能悟 入 即使


‚ 。 ‚

是 小 乘 的 灰 断 也 不 能证 到 何 况 大乘之 种种 深 法 但 时 人 不 明此 意 实在 非常

令人 悲痛 的事 啊
:
卷一又说
‚ ‚ ‚ ‚ ‚

若无念处 慧 一 切 行 法 皆非佛 法 非 行 道人 皆空 剃 头 如 放 牡者
‚ 。 ‚ ‚

空 著 染衣 如木 头 旖 虽 执钵锡 如 病 人 乞具 ; 虽 读 诵 经 书 如 盲人 诵 赋 ;
‚ ‚ ‚ ‚
虽 复礼拜 如 雄 上 下 ; 虽 复坐禅 如 树木 叶 ; 虽 复兴 造 媒街客作 种树
‚ ‚ ‚ ‚ ‚

贸易 沈 沦 生 死 蚕 茧 自缚 无 解脱 期 ; 舍 身命财 但得 名 施 非 波 罗 蜜;
‚ ‚ ‚

虽 复持戒 不 免 鸡狗 ; 虽 复精 进 精 进 无 绣媚 ; 虽 复坐 禅 如 彼 株机 ; 虽
‚ . ‚ ‚ ‚ ‚

复知 解 狂 颠 智 慧 常在此 岸 不 到彼 岸 不 降爱见 不 破 取相 不 得入
‚ ‚ ‚ ‚

道品 非 贤圣 位 不 成四 枯 树 非 波 罗 蜜 何 以 故 ? 无 念 慧故
‚ ‚

如 果 缺 少 四念处 的观 慧 不 仅 不 能悟 入 甚 深 之 法 同 时 也 得 不 到佛 教所 说
。 、 、 、 ‚ ‚

的种种 出家 的功 德 利益 乞食 诵经 礼佛 坐 禅种种 行 为 都成 徒 具 之 形 式
、 ‚ 。

乃 至 兴 建寺庙 佛 塔亦成 不 正 当之 事业 只 能招 感 生死 流 转 的 世 间福 报 虽然
‚ ‚ 。

布 施 种种财物 乃 到 生 命 由于 缺 乏 四 念 处 之 观 慧 不 是 檀波 罗 蜜 虽 然 受 持菩
‚ 。 、 ‚ ‚ ‚ 。

萨戒仪 不 免沦 为 戒禁取 精进 禅定 不 得 实益 虽 知经 论 不 免颠 倒 狂 慧
‚ ‚ ‚ 。 ‚

总之 若 离 四念 处 则 离一 切 贤 圣 之道 亦 非 大 乘 波 罗 蜜道 由此 来看 四念

处 即 是 一 切 修 习正 法 者 的必 由之 路

、 、 、 、

三 藏 通 别 圆 四 念处
‚ 、 、 、 ‚

对 于此道 智 者依藏 通 别 圆之 次第加 以叙述 分别对 应 于 处 于 不 同


‚ 。 。

的修 行 阶位 依 不 同教 观 修行 之 人 现列 表 如 下

。 ‚ 。
.

T 46 . 5 57 l
P
三 藏 教① 通 教② 别 教③ 圆 教④
。 。 ‚ ‚ 。

大 理 声 闻谓理 在 正 使外 同缘 即 色 是 空 三 谛之 理 理 隔 不融 生 死 即涅 架 烦恼 即
。 ‚ 。

意 缘 觉 谓 理 在 习 气外 信而 修 之 从浅 至 深 菩 提
。 。

菩 萨 谓理 在 正 习 外 历 别 有异 从浅 与 援 故 知 一 法 具 一 切 法 即
、 ‚ 。

三 人 出三 种外 方 乃 别 深 与前别 当体 圆 意 也
。 ‚ 。

见理 间隔 是 名理 别
。 。 ‚ 。

教 声 闻 察 ( 生 灭 ) 四谛 同 察无 生之 说 别 菩萨 察 无 量 四 谛 圆 菩 萨 察无 作 四谛
. ‚ 。 ‚

缘 觉 察十 二 缘 菩萨
萨 不共 声 闻 凡 圣 异 闻 凡 圣 同 具 如 来 藏 三
。 。

察六度 乘 同 归大 般 涅 架
。 、

觉 诸 法 不 生 般 若 先观 空
智 声 闻 修 总相 智 缘觉 次学恒 沙 佛 只 观 众 生 一 念 无 明
. 。 、 。 ‚

修 别 相智 菩萨修 总 生 法 筱 开 如 来藏 次心 此心 即空 即假 即
。 ‚ ‚ ‚

别智 第修 三 眼 三 智 是名
名 中 一 心 三心 三心
。 。

智别 一心 此观 亦 名 一 切
‚

种智 此 境亦 名 一 圆
‚
、‚
」宝匕 2 丈匕 止崖匕


‚ -
帅_ 们p ‚ - 卜巾


_
一谛
。 、 ‚ 、 ‚

断 声 闻断正 缘 觉 断 须 陀 垣 若断 若证 l 别但 明断 不 论 不 1 若 教道 明 断 证道
。 。 。 。 ‚ 。 ‚
习 菩 萨 断正 习 同是 无 生 法 忍 断 断为 偏 断 地 地 不 断 若不 思议观 内
。 ‚

不同 不 见有 烦 恼 可 断 烦
、 、 ‚
2 分别校 计 生 灭 无 恼 性 不 障菩提 菩提
、 、 ‚
生灭 无量 无 作苦
苦 不 障烦 恼 烦恼 即菩
‚ ‚ 。

集 灭 道 皆无 量 覆如 提 菩 提 即烦 恼
‚ 、 ‚

来藏 藏 暗 故 造 作 二 2 始 外 内凡 即 圆 伏
‚ 。 ‚

十 五 有业 受诸 生死 三 界 之 惑 初住 即 圆
‚ 、 ‚ ‚

憨 此 长 夜发菩提 心 断 无 明 二 住 至 等 觉
‚ 。

兴 四弘 誓 自脱 无 量 皆圆 断 无 明
‚

系缚 亦脱 众 生 无 量
‚ 。

系缚 是名断惑别

主要指 以 《阿 含 》 为代表 的 原始佛教和部 派 佛教 代表观 点是 生 灭 四 谛 生生 四念 处 等


‚ ‚ 、 ‚
.

又 称藏 教
、 、 、 ‚ .

也分 有 门 空门 非空非 有 门 亦 空亦 有 门 多用 有 门
‚ 、 ‚

主 要指般若 中观 一 系为三 乘共 学 的 佛教经论 代表 观 点是无生四 谛 生不生 四念 处 等 四 门 中多用


空门
主 要指 《瑛路 》 《仁 王 》 《地论 》 《摄论 》 以及唯 识 等不共 二 乘 别教菩萨的经论 代 表观点是无
、 、 、 、 ‚

、 ‚ 。

量 四 谛 不生生四念 处 等 四 门 中多用 亦有亦 无门


指 以 《法 华》 《涅梁 》 为代表 的 众生 同 具如来藏 三 乘 同 归大般涅 梁的 大乘经 教 代 表 观 点是无 作
、 、 ‚

四 谛 不 生不生四念 处 等 四 门中 多用非有 非无门 《四念 处 》 卷 一 章 安私 记 智者 言 论


、 ‚ .
: “ ‚

声 闻念 处

;
苦谛 为首 缘 觉 集 谛 为首 菩 萨 道谛为首 通 菩萨 灭谛为首 别菩萨 界外道 谛为首 ; 圆 菩 萨 界外 灭
; :

。 ‚ 。 、 ‚ 。

谛为首 又 声闻 总 相观 缘觉 别相 观 奋 菩 萨 总别 双 观 通 别 界 内外 次 P 观 圆 界 内外 圆观 又 声
‚ ‚ . ”
闻 因 成假 观 为首 缘觉 相续 假为首 菩萨 相 待假为首

声 闻 为 自修 戒 定 慧
。 。

三 乘道 不 同
缘 觉 为 自修 独 善 寂
同乘 摩 诃衍 乘

菩萨
叫三 乘 同 归 大般 涅 架
。 。

菩萨 为众 生修六 度 无 量 四 谛 至 于 究竞 }唯 一 乘 究 竞

五通

衡终

声 闻住 学无学 缘觉

住无 学 菩萨 三 僧 只

登道场

声 闻 带果 行 因 缘 觉

望果行 因 菩萨伏惑 。 ‚


意 意 者缘 无 量 发心
行因 。

至 果方成 无作 耳
声 闻断正 如烧木 为
。 ‚ 。

三 乘究竟 故 三 乘 果 同至 大 般 涅 架
炭 缘 觉 断 习 如烧 木
。 同 到 萨婆 若


} 。

为灰 菩 萨 正 习 尽 如 不同 卜 乘 究竞

烧木无 灰炭
‚

}观 入 息 不 生 出 ‚
}以信 理 除 疑 惑 散动

}息 不 灭 不 生 不
‚ 。
‚

}又 生 死苦 谛 即 是 涅
.
!灭 息 即 是 空 以持戒为 停 心 : ‚
如前 架 无 二 无 别 此 则
!
‚ ‚

息 数息 息 门有 数 随观 !无 能 观 所 观 皆
数 。 ‚


数 息 赞 一 戒 中具 足 l信 事顺 理 道 元 功 德 。

等 不可得 不可得 。 ‚ ‚

尔 许法 门 母 未度苦 谛 是初 。

即真 真即 心 停 。

停心 。


( 信事 即 理 )

J .

合0 ‚
以读 诵 除秽 染 文字
观 贪 欲 非垢 无 。 ‚

‚

性离 即 是 解 脱 又
贪 欲 非挣 非垢 。 ‚

以不 挣事观 停 贪欲 ‚ 烦恼 即 菩 提 无二 无

挣 故 不 生 非 净故 ‚ ‚

不 挣 门有 九 想 八 背 ‚ 别 是 为未解 集 谛

不 灭 不 生不灭 ‚

等 ‚ ‚ 令解 集 谛 即第二 读
故 即 空 空 即真 。

。 诵解 脱 停心 也
真 故心停
( 文字 即 解 脱 )


《四念 处 》 中的五 停心 有时包 括数 息
、 、 、 、 ‚ ‚ ‚

不 净 慈 悲 界方便 因缘 有 时不说 界方便 而 代 以念 佛


《四念 处 》 卷 一 解释 五 停心 … … 停 名 停住 行人 闻 生 灭 四 谛 发心观
。 : “ . ‚

所 以表 中的 五 停列 了六种
‚ ‚ ‚ ‚ ‚ 。 ”
苦谛 欲 出 生死 为烦恼风摇动 慧灯 照 境不 了 为除此 障 修五 停心
。 。 ‚

慈 以 慈停 填 观转慈 慈 患 即 依 实 相之 理 修 无缘 之 以 慈 故有 说 说 无 秘
‚ ‚ 。 、 。 ‚

悲 不 生 亦 不 灭 不 慈 不修 众 生 法缘 吝 又 未 安道谛 令
‚ ‚ ‚ ‚

生 不 灭 即是 空 事慈 正 修 无缘 大慈 安道 谛 即
.

空 即 真 真 故 心 事 慈 自发 是 以无 吝之 慈 而 说
. 、 ‚ 。

停 又 观 骂者 法 第三停心 也

受 骂 者 骂法 毕 ( 慈 即 宽弘 )

竟空

界 观 其 身如 屠 牛 四 一 一 节 间 求 我 不 得
‚ 、 。

方 分 但 见 四大 即 对 界 方便
、 、

便 六种 五阴 十
、 ‚
二入 十八 界
何 处 有 我 ? 即破

我见
。 。 ‚

因 以 因 缘观 停 痴 观 三世 因缘破 断 以六 度度 赞 六 蔽 又
‚ ‚

缘 常 二 世 破 果报
报 未入 灭谛令入 灭谛
‚ 。 ‚

我 一世破 性我 即 是 兼行 六 度 度蔽
‚ 。

彼岸 第 四停 心 也
( 度 蔽彼 岸 )
。 。

念 以 念佛停 逼 迫 停 以 即事 而 理停 逼 迫
光 中 见佛 即是 念 佛停
‚

佛 心 又 指 四三 昧 为第 五

停心 也 (一 切平 等 )
。 .

四 简 四念 对 治四倒 ( 身受
受 念 是无 生观 慧 远 缘 如来藏 理 其 理 元 从 不 离萨 婆 若 能 观
。 . ‚

念 释 心法 ) 处 是所观 境 难 明 而 假 方 便 真 实 之智 照 而 常 寂 名 之 为
。 ‚

处 得 开 别 教 以 出世 方 念 所 观 之 境 寂 而 常
、 。

法 出 世行人 三 十 心 照 名 之 为 处 境寂 智
‚ ‚

等 以为方
方 亦寂 智照境亦照
。 ‚ ‚

便 一 相无相 无相 一相

即 是 实相 如 是境智

无二 无异


‚

别 境观俱别 观 身 不 净 观 即 是摩 诃 此之 观 慧 只观众生
、 、 ‚ ‚ ‚

相 不挣 观受 是苦 观衍 皆不 可 得 一 念 无 明法 性 心 此
、 。 ‚

念 心 无常 观 法 无我 成 身 念 处 观受 观 亦 名 一 切 种智 此
‚

处 非苦 非 乐 结成 无 境 亦 名 一 圆谛 一 谛
。 ‚ 。

苦 无 乐之 苦 乐 三谛 三谛一谛
观 诸 法 不 生不 灭
‚

是 无常 义 结成
.

心念 处观 放我
无我而 不 二 是无
‚

我义 结成 法 念
处观

总 境观 俱 总 境 别 观 焚 乾 慧 地 中修 总


、 .

相 总 观别 境 总 知 相 三 种 四念 处

念 身受心法 是 知苦 不 如前 三 藏 中分 分
、 。

处 起 倒 惑是 知 集 厌 苦 别 但 有 如幻

寂 如化 体 法 即 空之
息 集 是 修 道 苦集寂 之
。 。

然是知 灭 ( 前二 是 异 耳 是 为无 生
‚ 。

总 相 四 念 处之 方便 总 相 四念 处
境 观 俱 总 是 总 相 四

念处 )
‚ 。

性 菩 萨 于 六 度 修 性 念 若爱若 见 皆性 观 分 是 修 性 念 处 将 智 慧 性观 十 法 界 色
、 。 、

念 处破六 弊 空 如幻 化 非垢非净 十界受非


处 苦非乐 十 界心 性非

常非无 常 法 界法性

非 我 非 无我

共 九 想 八 背 诸 对 治 助 若 作共 念 处 者 止分是 修共念 处 观十法界色非垢非


‚ ‚

念 开 三 脱 门故 名 共 念 亦 当念 空 法修 挣 双照二谛 垢之
。 。 ‚

处 处也 以事助 道 故 名 心 观 不净 背舍 与 净其 性 无 二 无二

共念 处 胜 处 一切 处 皆即 之 性 即 是 实性 身受

。 。 .

空 是 为共意 心 法 亦 复如 是
‚ ‚

缘 一 切 色法 名 身 一 入 缘 佛 无生 方 等 十 赞 依 正 中转变 自在 具 菩 萨 观 此 身受 心 法
‚ . 。 ‚
念 及 十 入 少分 既是 色 二 部经 乃 至 知 诸波 罗 蜜 无 缘 慈悲 如磁 石 吸
。 ‚ ‚ ‚ ‚

处 色 属 身也 六 受 为 众 生根 性 即 空 止 观 同类 是 修缘 念 铁 寂 而 常照 破一
。 。 ‚ 。 ‚

受 六 识 为心 想行 行 四辩 说法 悉 皆 处 也 微尘 出大千 经 卷 具
。 。 ‚

两 阴及 无 为法名 法 无碍 教 化 众 生 足 恒 沙法 藏 虚空法
‚ 。 ‚ 。

通 一 切 境 界 皆名 缘 心缘 普 遍 也 门 不 觉 而 觉 名 为佛

念 处观

、 、 、 ‚ ‚

在 智者所述 藏 通 别 圆四种念 处 中 藏 教 的解说 近 于 有 部 所 用 术语


如性 念 处 共 念 处 缘念 处 及 总 相 别相 等也 与有部 相近 通 教 的解 说近 于 《大
、 、 、 。

智 度 论 》 同时也 是 文
‚ 、 。 ‚

思 二 祖 的薪火 相 续 别 教 四念 处 与唯识 有 相 近之 处 但
. ‚

解 说 角度 不 同 圆 教 四念 处是 智者 大师创 意最盛 之 处 代 表 了 天 台一 家 圆 教 的
‚ 。 ‚

主旨 也是 四 种 念 处最 为 深 奥 的一 种 由于 本 人 对天 台之学 体会肤 浅 仅 能略
‚ .

作说 明 不 足 之 处还 请 谅解

四 圆 教 四 念处 的修 行要 旨
‚ 、 、 、

圆 教 之 圆 文 中从 断 惑 阶位 的 高下 ( 位 ) 法 的偏 圆 烦恼 需 断 不 需 断 ( 断 )
、 ‚

一 法 是否 具 一 切 法 ( 具 ) 一 地 是 否 通 一 切 地 ( 通 ) 五 个 方面与别 教作 了 比 较

指 出圆 教 与 别 教 的异 差 异 ‚ 至 于 二 教在 理
、 、 、 、 、 、 、

教 智 断 行 位 因 果 方面
‚ ‚ 。

的差异 从上 表可 知 不 烦 再叙
‚ 、 、 、

智 者 对 圆 教 四念 处 的论 述 也 依五 停 心 四念 处及 性念 处 共念处 缘念
。 ‚ “ ”
处展 开 圆 教 的 五 停 心 法 与三 教 不 同 以信 不 思议 一 实谛 而 停 止 散乱 云 此
:
信 即 是 圆 教始具 的 圆信
‚ ‚

信 一 念具 十 法 界 生 死 即 苦谛; 一 心 具 十 法 界 烦 恼 即 集谛 ; 集谛 即
‚ ‚ 。 ‚ ‚

菩提 菩提 是道 谛也 ; 生 死 苦 谛 即 涅 架 是 灭 谛也 此四 非四 此 奋 非一
。 ‚ ‚ ‚
而名 实谛 烦 恼 遍一 切 处 一 切 处 皆是菩提 弃 此 菩提 更何 处 求 菩提 ?
‚ ‚ ‚ 。

如 此 生 死 苦 谛遍 一 切 处 皆是 涅 梁 弃此 涅 架 更何 处 求 涅 架 ? 毕 定停 心
‚ ‚ ‚ ‚ ‚

补 此 烦 恼 上 求 菩 提 毕定 停 心 补 此 生 死 上 求涅 架 信 即是求 非别 求也
‚ 。

是 名 信 一 实谛 成补停 心 也
‚ ‚

以天 台 圆 理 起信 深 信现 前一 念 ( 一 心 ) 即具六 凡 四圣 十 种法 界 深 信 生死 即
‚ ‚ ‚ ‚ 。

是涅 架 生死 之 外 无 涅 架 烦 恼 即 是 菩提 离遍 一 切 处 的烦恼 更 无 菩 提可 求
、 ‚ ‚ ‚

在生死 涅 梁 之 间 苦集 灭 道之 间 四既 非 四 ( 四谛 ) 一 亦 非 一 ( 一 实谛 ) 心
。 ‚ ‚

安于 生 死 即 涅 架 的信 念之 上 既生 这 样 的信念之后 此 信 即 是求 不 需更 作 别
。 ‚ ‚ 。 。

求 如 是信 时 即得定 心 遂成 圆 教 之 停 心 五 种停 心 都缘 此 谛 理 而 得 定 心
“ ” ‚ 、

第 二 停心 的 以读 诵 除秽 染 也非常 有特色 这可 能和 慧 思 智者 二 人 的


其 《传 》 中说
“ ” ‚ :
履历 有 关 慧思 有 七载方等 的功 夫
《 》 等经 三 十 恰 卷 ②
‚ .

诵 法华 数 年之 间 千遍便 满

‚ ‚ 。

自斯 已援 勤务 更 深 克念 翘 专无 弃 昏晓 坐诵 相 寻 用 为 恒 业

《智 颁 传 》 云
‚ :
智者 也 是如 此
诵 《法 华 经 》 及 《无 量 义 》 《普 贤观 》 等
‚ 。 ‚
因潜 大 贤山 二 旬未淹 三


部究竟
也 是 在 读 《法 华 经 》
‚ ‚

投 慧思 门下 后 证 悟法 华 三 昧 前方 便 时

。 。
‚ .

T 46 只5 7 4 3 一 P. 5 7 5 I
‚ 。
.

. T 50 R 562 3
‚ 。
.

叻 T 50 . 56 2 3
P
。) ‚ 。
.

T 50 只5 6 4 2
诵 至 《药 王 品 》 心 缘 苦 行
. ‚ ‚ ‚

乃 补此 山 行 法 华三 昧 始 经三 夕 至 是真
‚ 。

精进 句 解 悟 便发
。 ‚ ‚

个 人 的经 验无 疑成 为 日后 指 导 后 学 的直 接依 据 当然 智 者 所说 的 诵 经
‚ ‚ “ ” 。

并 不 是 豁 着在 文字 上 而 是要 明 了文 字 的 实相 文字性 离 即是解 脱 他对 第

— —

-
三 停心 以无吝之 慈而 说法 的解 释 也 是 如此
。 ‚ ‚ “ ” ‚
已 得 停 心 即 修 圆 教 四念处 从 数来 说 也 可 称为 四念 处 但此 四 是不
并 引 《华严 》 云
: “ ‚ ” 。
:
可 思 议之 四 一 即无量 无量 即 一
‚ ‚ ‚

一 微 尘 中具 一切 尘 及 一 切 法 补 一 念 具 一切 念 及 一 切 法 尘 即是 色
‚

.

念 即是心 色心 即 念 处 异 名 耳
、 、 、 ‚ ‚

圆 教所 观 身 受 心 法 每 一 法 同 时蕴 含 一 切 法 如观 身 中一 粒微尘 之
‚ ‚ 。

时 即是 同 时 在观 十 方 微 尘 在 观 一 尘 的生 灭 时 即 见 十方 微 尘 的生 灭 能观 之
‚ 。 ‚ ‚ 、

一念 法尔 具足 染净 等一 切 念 而 一 念一 尘 一 一 皆是 法 界 同 时具 足 空 谛
、 ‚ 。

假谛 中谛 这 就 是 圆教的不 思 议 意
“ ” “ ” :
智 者 从 能观 之 慧与所观之 境 不 二 的角度解释 念 与 处
观 慧也 《大 论 》 云 : 念
‚ 、 、 ‚ ‚ ‚
.

念者 想 智者 一 法 异名 初 录心 名 念
‚ 。 ‚ 。 ‚
次 习行 为想 援 成 办名 智 处者 境也 元 从 不 离 萨婆 若 能 观 之 智 照而
. . ‚ ‚

常寂名 之 为念 所观之 境 寂 而 常照 名 之 为 处 境寂 智 亦 寂 智照 境 亦 照
‚ ‚ . ‚ ‚

一相 无 相 无 相 一相 即 是 实相 实相 即一 实谛 亦 名 虚 空佛 性 亦名 大
. ‚ ‚ 。 ‚

般涅 如 是境智 无 二 无 异 如如 之境 即如 如 之 智 智 即 是境 说 智及
. . ‚

智 处 皆名 为般 若 亦例 云 : 说 处 及 处 智 皆名 为所 谛 是非境之境 而 言为
‚ ‚ ‚ ‚ ‚ ‚

境 非智之 智 而 名 为智 亦名 心 寂 三 昧 亦名 色寂 三 昧 亦是 明 心 三 昧
… … 念只 是处
. ‚ ‚ ‚ ‚
亦 是 明 色三 昧 处 只 是念 色心 不 二 不二而二 为化 众
‚ .

生 假名 说二 耳
‚ ‚ ‚

既 然 从 理上 来 说 境智 圆 融不 二 那么 怎么 将之落 实于 当下 的 实践 从事 上 契
‚ ‚
.

入 呢 ? 智 者 认 为 既然 一 即 一切 那 么 身受心 法 四念 皆可 以观 心 来 统 领 这是 继
‚ “
.

承 自慧 思 将 四 念 处 归 于观 心 的方 法 不过 智者更集 中于 观 众 生 当下 一 念无 明
” ‚
“ ” ‚ ‚ “
心 此 一 念 无 明心 与法性 不 异 即 空 即假即 中 因 此 又 称之为 一 念无 明
l

‚ .

0 T 50 . 56 4 2
P
‚
.
.
. T 46 . 57 7 3
P
‚ 。
. .

切 6 . 578 l
P ~ P. 5 7 8 2
T4
” :
法性心
‚ 。 ‚ ‚

此 之观 慧 只 观 众 生一念 无 明 心 此 心 即是 法 性 为 因缘 所 生 即空
‚ ‚ ‚ ‚ 。

即假 即 中 一心 三心 三心一心 此 观 亦 名 一切 种 智 此 境 亦 名 一 团谛
‚ 。 ‚

一谛 三 谛 三谛一谛 ! 诸 佛 为此 一 大 事 因缘 出现 补 世 欲 今 众 生 佛之 知 见
‚

开 诸 佛 出世 事足
这 是 《法 华 经 》所 认 为
“ ” ‚ “ ” ‚

诸佛 为 一 大事 因 缘 出现龄世 欲 令众 生 开 佛 知 见
‚ ‚

的佛 的 使命 而 至天 台宗 则将 之 明确为 诸佛 出 世就是 为 了 让 众 生 明 了此 一 念
‚ 。 ‚

无 明法性 心 破 一 微尘 出大千 经 卷 具体 到如 何 观 一 念 无 明 心 文 中所 提 示 的
方法 仍 是 以 《中论 》 与 《涅 架 》 等经 论所 说的 四句推 简 为主
:

今观 此 无 明 心 从何 而 生 ? 为从 无 明 ? 为从 法 性 ? 为共 ? 为 离 ? 若 自若
‚ 。 ‚

他 四 皆 巨得 名 空解脱 门 只 观 心 性 为有? 为 无 ? 为共 ? 为 离? 若 常若 断
‚ 。

四 倒 不 可得 名 无 相 解脱 门 只 此 心 性 为 真 ? 为缘 ? 为共 ? 为 离 ? 非四 句
‚ ‚ ‚ 。 ‚

所作 名 无 作解脱 门 无 生 而 说生 生十 法 界相 性也 无 明 性 即 是 实性
‚ ‚ 。 ‚
亦 言无 明 即 是 明 明 亦不 可得 是 为入 不 二 法 门 但 众 生 迷倒 不 见心之
‚

无 心 明 成 无 明 (云 云 )
‚ ‚

明了无 明 与 明 其性 不 二 时 行 者 就超 越 了 颠倒 的生 存 状 态 从 而 渐渐 除 见 思 等
‚ ‚ 。 ‚ 、‘

烦恼 不 断增上 终 至 佛果 与 五 停 心 与五 品 弟子位相对应 四 念 处 与十 信 位
六 根清净 相对 应 ③
‚ ‚ ‚

见 相似如来藏 相 当于 圆教六 即 的相似 即 并可 进 发 十 住 真


‚ ‚ 。

位 虽 未 登 佛位 但 已 经 超 出 了藏通 别 三 教不 知 多少倍
‚ ‚ :
更进 一 步 智 者 将 四教 也归于 一 心 来解释 以此 作 为对 四念 处 的 总结
. ‚ 。 ‚ ‚

总 结 四 念处 虽别说示人 文 言难见 只 一刹 那 心 即 是 因缘 所 生 法
‚ ‚
因缘 心 生 灭 即 是 三 藏三 十 七 品 因缘 心 空是通 三 十 七 品 因缘 心 假 是 别 三
‚ ‚

十七 品 因 缘 心 中非空 非假 即是 圆三 十 七 品
、 、 。 ‚ ‚ ‚ ‚

四教 四念处 无 非一 心 一念 一 心 三观 一 心三谛 一心十界 一 念 三千


‚ ‚

这是 天 台教 法 的 核 心 以此 来 解 四念 处 是 天 台 的特 色 也达 到 了 诸 宗 诸 派 解 四
‚ ‚

念 处 的最 高潮 智 者 认 为 圆教 四念 处 才 真 正 代 表 了 佛 出世 的 本 怀 是 对 佛遗 训

。 ‚ 。
.

4
T 6 . 578 2
P
‚ 。
.

. T 46 . 5 79 2
P
、 ‚ ‚ .

慧思 在大 苏 山 曾对 智者 说 己 证 十信位 六 根 清净 智者 临终 答弟子问 言 己 证 位 为 五 品 弟 子位 具

体参 见二 人 的传 记
‚ 。

T4 6 . 5 79 3
P
:
的最 好 注 解
‚ ‚ ‚ ‚ ‚

作 是观 心 足入 如 来 室 著如 来 衣 坐 如 来座 举足 下 足从道 场 来
。 ‚ ‚

住 补佛 法 失 如 来遗 嘱 令补念 处 修道 要在兹 乎 ?
‚ 。

从 历 史 上 来看 也 确 实如此

。 . 5 80 ‚
.
.

4
T 6 P
重 要 参考 文 献
《大 正 藏 》
.

1

《佛光 大 藏 经 》 佛光 出版 社
.
‚ ‚ 。
2 9 9
1 5 年 8 月 初版 七 刷
‚

《乾 隆 大藏 经 》
.

3

《经 集 》 中 国社会 科 学 出版 社 19 9 0 年 第 一 版 第一 次 印 刷
‚ ‚ 。
.

4 郭 良契译
《南传 弥 兰 王 问经 》 中国社会 科 学 出版 社 19 9
.
‚ ‚ 。
5 巴宙译 7 年 10 月 第 1 版 第 1 次 印刷

《大念住 经 要义 》
.
‚ ‚ 。
6 陈 燕 珠编 述 宗教文 化 出 版 社 2 0 02 年 l 版 l刷

叶均译 《清 净道论 》 中国佛 教 文化研 究所 91 59 年


.
‚ ‚ 。
7 觉音 著 4 月第 4 版

叶 均 译 《摄 阿 毗 达 摩义 论 》 中 国 佛 教 协会 1 9 68 年 1 月 印 行
.
‚ ‚ 。 ‘

8 阿 褥楼 陀 著

〔英 ) 《阿 毗达 磨概要 精解 》 香港 佛 教文 化 事业有 限 公 司
.
‚ ‚ ‚
9 菩提 比 丘 编 著 寻法 比 丘 译

出版

《异 部 宗轮 论 述 记 》 江 西 刻 经 处 校 刊
‚ ‚ ‚ 。
.

10 窥基 著 19 1
2 年 3 月版

《龙 树六 论 》 民族 出版 社 2 0 0 年 5 月 第 1 版
‚ ‚ ‚ 。
.

1 龙 树著 200
1 年 3 月第 2 次 印刷
《释 禅波 罗密 》 福 建蒲 田 广化 寺 印
.
‚ ‚ ‚ 。

12 智 颐述 灌顶记
《三 论 玄义 校释 》 中华 书局 1 9 8
.
‚ ‚ ‚ ‚
3
1 吉 藏著 韩 廷 杰 校释 7 年 8 月第 l 版 19 1 年 9 月

第 3 次印刷

《高僧传》 中华 书局 1
‚ ‚ ‚ 。
.

14 梁 慧皎 著 汤 用彤 校注 2 年 1 月第 l 版
9 9

《续 高僧 传 》 福 智之声 出版社 19 % 年 1 月
‚ ‚ 。
.

巧 唐 道 宣著
《宋高僧 传 》 中华书 局 19 8
‚ ‚ 。
.

16 宋 赞 宁著 7 年 8 月第 1 版

《大 慈恩 寺 三 藏法 师传 》 《释逛 方 志 》 中华
、 ‚ 、 ‚ 、 ‚
.

17 唐 慧立 彦 惊著 孙 毓棠 谢方 等 点 校

书局 2000 年 4 月第 l 版

《大唐西 域 记 校 注 》 中华 书局 2 0 0 0 年 4 月 第 1 版
、 ‚ ‚ ‚ 。
.

18 玄奖 辨机 原著 季羡 林 等 校 注
《大 唐 西 域 记 导读 》 巴 蜀书社 19 9
.
、 ‚ ‚ 。

19 章哭 丙传 明著 0 年 l 月第 1 版

《南 海 寄归内法 传 》 中华书局 1
‚ ‚ ‚ 。
.

20 唐 义 净著 王 邦 维校注 5 年 4 月第 1 版
9 9

《洛 阳 伽蓝 记 校 注 》 上 海 古 籍 出版社 19 8
.
‚ ‚ 。

21 范 祥雍校 注 7 年 12 月新 l 版

《印度 佛 教史 》 中 国佛 教协会 印行 19 8 3 年版
.
‚ ‚ ‚ 。

2 多 罗那 他 著 张 建木译

《印度 佛 教史 》 商务印 书馆 91 7
.
‚ ‚ ‚ 。

23 涯德尔著 王 世 安译 8 年 4 月第 l 版

《印度佛 教 思 想史 》 台湾正 闻 出版社 1 9 9 年 10 月 初 版 7 刷


‚ ‚ 。
.

24 印顺 著

《印度 佛 教史 》 东方 文 化 艺术 研 究所 19 % 年 1
.
‚ ‚ 。

5
2 圣严编著 0 月第 1 版
《西 域 之 佛 教 》 商务 印 书馆 19 9 年 1 月 第 l 版
‚ ‚ ‚ 。
jJ‚‚
‚



‚
羽 溪 了谛著 贺 昌群 译

J气

勺 Z098L6
生 7

《汉 魏 两 晋 南 北 朝 佛 教史 》 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 ‚ 。

汤 用彤 著

《往 日杂 稿 》 中华 书 局 19 6
‚ ‚ .

汤 用彤 著 2 年 12 月 第 l 版 3 年 12 月第 2 次 印刷
9 6
1

《南传 佛 教 史简编 》 中 国佛 教协会 】9 9


‚ ‚ 。

邓 殿 臣著 1 年 8 月 出版

《印度 佛 学源 流 略讲 》 上 海 人 民 出版社 1 9 7
‚ ‚ 。

吕 激著 9 年 10 月 第 1 版
《中 国 佛 学源流略 讲 》 中华 书 局 19 7
‚ ‚ 。

吕激著 9 年 8 月第 l 版

《中 国佛 教史 》 影 印 本
‚ ‚ ‚ 。

黄 做华 著 0 年 1 月版
上 海文 艺 出版 社 19 9

高永宵 《异部宗轮 论 导 读 》 密乘 佛 学会
‚ . 。

博益 出版 集 团 19 9
3 年第 1 版

《佛 教各 宗大意 》 福 建蒲 田 广 化 寺 印行
‚ ‚ 。

Jj ‘J‘
黄俊华著

内 碑

U
J兮

张曼涛主编 《现代 佛 教学 术丛刊 》 大乘文 化 出版 社


‚ 。
19 7
8 年 7 月 初版

陈兵 《佛教禅 学与 东方文 明 》 上 海人 民出版 社 19 92 年


‚ 。
8 月第 1 版
《世 界佛 教学术 名 著译 丛 》
.

2.53140987
63
.
5 297
40
1 .
圣 严法 师 《五 停心 与 四 念 处 》 法 鼓 文化 出版社
‚ 。


释如极 《四 念 处 天 台 圆 教 的理论与 实践 》
.

陈 健 民 《佛 教禅 定》 宗 教文化 出版 社 t9 97 年 7 月第
‚ 。
l 版

释从 信 《三 十 七 菩提 分一一 细 说 四念处乃至八 正 道 静 坐法 》 圆 明 出版 社
‚ 。
19 9
5 年

曾银 湖 编译 《四念处 )
‚ 。

东方文化艺 术研 究所 91 89 年 3 月 第 l 版

马 希哈 《四念 处选章 》 同上
‚ 。

马 希哈 《内观呼 吸 法 》 同上
‚ 。

阿 姜 查 《宁静 的森林水 池 》 等系列 14 本


‚ 。

东方文化艺术研 究所 19 9 年 9 月第 l 版

大愿 法 师 《四 念 处 》 系 列
‚ 。

东方文化 艺 术研 究所 19 9 年 8 月 第 l 版

阿 姜念 《身念住 内观 法 》 东方 文 化 艺 术研 究所 2
‚ 。 。

0 01 年 10 月 第 l 版

帕 奥 禅师 《如 实知 见 》 等
‚ 。
9 本 香 港 佛教文化 事业 有 限公 司 19 9 年初版

康 菲尔 德 《南 传 佛 教大 师 》 电子 版
‚ 。

《作 一 个 喜悦 的人 》 花城 出版 社 19 5
‚ ‚ 。

苟嘉 陵著 9 年版

《佛陀和 原 始 佛 教思 想 》 中 国社会科学 出版 社 1 9 7
‚ ‚ 。

郭 良接著 9 年 21 月 第 1 版

《阿 含 要略 》 法 鼓 文化事 业股 份有 限 公 司 1 9 7
‚ ‚ 。

杨 郁文著 9 年版
《原 始佛教思 想 论 》 台湾商
‚ ‚ ‚ 。

欧 阳 瀚 存译 19 9 3
木村泰 贤著
签印书馆 年版

《佛 教教 理 研 究 》 法 鼓 文 化 事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 0 0 年 7 月
‚ ‚ ‚

水野 弘 元 著 释 惠敏 译
.

初版
摩 诃那 摩 等 著 韩廷杰 译 《大 史 》 佛光 山 文化 事业有 限 公 司
.
‚ ‚ ‚ .

5 19 % 年 01 月初 版
《初 期 唯 识思 想 》 法界 出版 社 2 0 01 年 3 月 出版
.
‚ ‚ 。

6
5 释 昭 慧著

《中 国佛 教 》 ( I一 辑 )
.
‚ ‚ 。

57 中 国佛教 协会 编 东 方 出版 中心 18
9 0 年 4 月第 l 版
《中 国佛 教史籍扭论 》 上 海 书店 出版 社 19 3
.
‚ ‚ 。

5 陈垣 著 9 年 3 月第 1 次 出版

《中 印佛 学 比较 研究 》 中 国 社会 科 学 出版社 2 0 01 年 1 月 第 1 版
.
‚ ‚ 。
59 李志 夫著
《中 国佛教 史 》 第 一 卷
.
‚ ‚ 。
60 任继 愈主 编 中 国社 会 科学 出版 社 19 18 年 9 月 第 1 版
《魏 晋南 北 朝 佛 教论 丛 》 中华书局 19 8
.
‚ ‚ 。
1
6 方 立 天著 2 年 4 月第 1 版

《南传 佛教 基 本教义 》 中国佛教 协会


‚ ‚ ‚ 、
62
. 毗 耶达 西 著 方之译 法 音杂 志 社 19 9
3 年 12

月 第 一版

《汤用彤 集 》 中 国 社会科 学 出 版社 19 9
.
‚ ‚ 。
63 黄 夏年 主 编 5 年 12 月 第 I 版

《吕激集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19 9
‚ ‚ 。
.

64 黄 夏年 主 编 5 年 12 月 第 1 版

《吕激 佛学论著选集 》 (
.
‚ 一 ‚ 。
65 吕徽著 1 5
) 1 年 7 月第 1 版
9 9
1

《智颐 评传 》 南京 大 学 出版 社 19 % 年 2 月第 l 版
‚ ‚
.
.
66 潘 桂 明著
《汉 魏 两晋 禅学 研 究 》 中国佛 教 学 术论 典 》 ( 硕 博 士 学 位
.
‚ ‚
67 宣 方著 收 于 法 藏文 库
‚ 。

论文 ) 第 三册 佛光 山文 教基金 会 2 0 01 年 l 版 l刷
在 读期 间 科 庵开成果

《宗教 学 研 究 》 2 0 0 4 年 第 1
.
‚ ‚ ‚
1 哈磊 说一 切 有 部 的 大乘观 念
‚ 一 。

期 第 162 165 页 (C S S C I 来源 期 刊 )

《大 唐 西 域记 校 注 》 疏 误 数 则 《学术 研 究 》 2 0 4
.
‚ ‚ ‚
2 哈磊 0 年第
‚ 一 。
2 期 第 1 3 9 14 0 页 (C S S C I 来 源 期刊 )

《世 界 宗教 文 化 》 2 0 0 4 年 第 1
.
‚ ‚ ‚
3 哈磊 佛 教 史 上 最 早 的居 士
‚ 。

期 第 40 页 (C S S C I 来源 期 刊 )

《求 索 》 2 0 0 4 年 第 2 期
.
‚ ‚ ‚ ‚ 一
4 哈磊 汉唐 道 观述 略 第 11
9 12
0

页 s SC I
(C 来 源 期刊 )

《大乘佛 教
.
‚ ‚ ‚
5 哈磊 佛 教业报法 则与社 会伦理 建 设 佛源 主 编

与 当代 社 会 》 东 方 出 版 社
‚ ‚ 一 。
200
3 年 12 月第 1 版 第 30 8 3 1
5 页

( 论文集 )
声 明

’‘ ‚
.
· ‘ 、’
:
I丁 写 吵
木 人 j片 川I J沂 j 交 的 ; 位 t仑 交 Ji性本 人 了 了 l t}{
lj J行 气
。 ‚ 一
l ‚
行 的 研 究 卜作 及 取 衍 的 研 究 成 果 据我所知 除 J 之 !
‚
‚ ‚
特 别 加 以标 注 和 致 谢 的 地 方 外 论 文 ! 不包 含 其 他 人 已
‚ 、
经 发表或撰 写过 的研 究成 果 也不 包 含 为 获 得 四 川 ) 学

或 其 他 教 育 机 构 的 学 位 或 证 书 I(lj’使 川 过 的 材 料 ’少

同 r乙作 的 I司 志 对 才; 研 究 J少i 做 的 }「何 贡 一 l: i众 交 }‚ }}


_
‚
肤 J勺 一二 了

了明确 的 说明并表 示感 谢

{ 四 川 人 学 读 }州 川问 l’
‚

才: 学 位 论 文 成 果 少
亡木 人 (
l t 份

}寺Jll几) l‘ 11)」
‚ 。
’ 、
_ .
:
师 指 钟 l; J仪 于
{} 的 论 文 成 果 少1 四 川 人 宁 所 f一 {

‘〕/
·
/ (

: ‚ /

子少li 鉴 名 / J [ 丫几

v 少
作 行鉴 名
:

卜森

“ “ 。
、 、

明 时 1’ 千 犷 之2
:
lj
四 川 大学 博 士 论 文研 究创 新 自评 表


学科 名 称 宗 教 学


研 究方 向 中 国 佛 教
.
_ -
一-
生冬题 目 } 四 念 处 研 究 一
论文作者对 论文创 新成 果 的评 述
: 一
‚ 、

作为释 迎 牟 尼 亲 口 所 传 的禅 法 四 念 处 是 南 北 传佛 教 都 极 为重 视 的 一 种
‚ 。 ‚

修行方法 具有 十分 持 久 的生命 力 和 极 为 广 泛 的 适 应 性 它 以佛 教特 有 的 智 慧
、 、 、

对 个 人及 众 生 的 身体 ( 身 念处 ) 感 受 ( 受 念 处 ) 心 识 ( 心 念 处 ) 思 想 意 志 及
‚

佛 教所 说 无 为 法 ( 法 念 处 ) 等 各个 方 面进行 了 深 入 地 观 照 从 而 达 成 对 佛 法 的
。 ‚ ‚

体 证 及 痛 苦 的止 息 在 原 始佛教 圣 典中 四念 处 被 称 为 一 乘道 部 派 佛教 认 为
‚ ‚

四念 处 能够 含 摄 一切 佛 法 大乘 佛 教 时期 四念 处 与六 度 是菩 萨 道 最 核 心 的 内容
‚ 。

在隋唐 以前 四念 处 也 是 中国佛 教 最 为重 要 的修行方 法 之 一


:
本 文 的创 新 成 果 主 要 体 现 在 以下 几 个方 面
一 四 念 处 禅 法传承 史 的描 述 本 文 以 大 小 乘佛 教 共依 的 《阿 含 经 》为 立 足 点
、 。 ‚

‚ ‚

从佛法 一 味 的会 通 立 场 对 这 一 重 要 的修 行 方 法 作 了梳 理 和 研 究 是 国 内外 第
、 。 、

一 部 系 统 全 面 研 究大 小 乘 四念 处 的专著 论 文 深 入 分析 客 观 评 价 原始 佛教
、 、 ‚
及 部派 佛 教 南 传 上 座 部 说 一 切 有 部 犊 子 部 及 大 乘 的 四 念 处 修 法 并将 印 度
‚

佛 教 的 四念 处 禅法 与 中 国 的 早 期 禅 法 贯 通 起 来 使 招 个 四 念 处 禅 法 的传 承 史 第
、 。
一 次 得 到清 晰 完整地描述
、 。

二 说一 切 有 部 禅 法 的 演 进 史 及 其 大 乘 观 念 的 揭 示
说一 切有 部 是北传 佛 教 中 影
‚ 。 .

响 最 大 的 一 支 四 念 处 禅 法 是 其禅 法 中最 重 要 的 部 分 本 文依 有部论 典 对 其
‚

各 个 时 期 的 演 变 进 行 了 细 密详 尽 地 分析 对 于 学 术 界 长 期 以 来 偏 重 于 有 部 的义
‚ 。

理 研 究 来 说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补充 同 时 也 是 部 派 佛教 研 究 领 域 的 一 个创 新 而 有
‚

部 的 大乘 观 念 的揭 示 一 方 面 矫 正 了 学术 界 长期 以来 关 于 三 乘 差 异 及 二 乘关 系
一 ‚

. 的 一 些 错 误 看 法 同 时 也 为 大 乘 佛 教 的渊 源 可 上 溯 于 佛 世 的说法 提 供 了 相 当
:
I

有 力的佐 证
、 ‚ 。 、

三 大乘 四念 处 概 念 的提 出 与禅 法 的 阐释
四念 处 禅 法 长 期 是本 文 的 另 一 新意
以 来多被人 视 为 小乘 禅 法 未得到应有 的重视 本 文 依 《般 若 》 《解 深 密 》 《华
‚ 、 、

严 》 等 大 乘 经 及 龙 树 无 著 诸菩萨 论 对 大 乘 四 念 处 的定义 体 性 观 慧 修
、 ‚ 、 、 、
.

、 。

法 四念 处 在菩 萨 道 中 的地 位 以及 其 与 二 乘 的 差 异等儿 个 方面 做 了种 种 阐述
、 ‚ 。

四 大乘 渊 源 的探 寻 及 大 小 乘 关 系 的探讨 是 本 文 的 重 要 目标 本 文 依 学 术 界 向来
看 重 的 《阿 含 经 》 结 合早 期 部派 论 典及 《大智度论 》 等大 乘论 典 对 法 身 缘
‚ ‚ 、

、 、 、 ‚

起 真 如与 法 空 空 空 第 一 义 空 等学 术 界认 为 是 大乘 独 有 的观 念 加 以追 寻
确立 法 空 等 思 想 是 《阿 含 经 》 中本有 而 未 经 显 发 的 菩萨道 是原 始 佛 教 中 的 固

‚ ‚

有的 内容 弥 勒 菩 萨 是菩萨 道 的 实 践者 等种 种 结论 而 对 弥勒 菩 萨事 迹 的 考 证

是 此 结 论 的一 大 证 据
僧 稠 是 北 齐 至 隋 唐初 期影 !‚
。 ‚
五 增稠 的 大乘 四 念 处 禅 法 句广 泛 的禅 师 由于 相 关
‚ 、 ‚

资料 的缺 失 对 其禅法 的研 究 尤其 是 其大乘 禅法 的研 究非 常缺 乏 本 文 依 据
《大般 涅 架 经 》 《续 高僧传 》 及 相 关敦 煌 文献 对 此 进 行 了 初 步 的 研 究 并 为 今
、 ‚

后 的 深 入 研 究奠 定 了基础
、 _ _ _ _ _ _ _ _ _

_
l _ _ _
_ _ _
_
_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