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古诗教学的重点

培养朗读能力, 在美 培养感悟能力, 在品 培养想象能力, 在意


读中触发语感 味中体悟语感 境中增强语感

学生能正确、流利、 引导学生成为读古诗
有感情朗范读、齐 的“ 发现者、研究
读、诵读、配音朗读 加强想象训练以培养
者、探索者” 。 学生的语感能力。

教师在指导朗读中要
抓住音韵的平仄、节 教师要积极将诗词联
奏、停顿、重音、韵 系学生生活背景。
脚等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祖
学生在朗读中释放自 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
己的情味感受, 走进 深和诗人运用语言文
诗人创造的意境。 字的高超本领
注重诗歌的朗
读训练和指导

鼓励联想与想 引导学生获取
象, 品味诗情 独特的情感体
画意 验

诗歌教学的
注意事项

深入品位语 学以致用, 进
言, 感悟诗歌 行模仿写作
诗歌教学的意义

1. 提高审美素养 3. 培育诗性智慧 2. 涵养人文精神

提高审美能力 诗歌的本体特征 唤起生命意识


 诗歌教学审美实  情感性、音乐性、  诗人可以通过诗
践活动,为学生 想象性是诗歌的 篇让人们意识到
提供锻炼审美实 三大本体特征。 生命的短暂,并
践机会。 珍惜生命。
诗歌的阅读特征
陶冶人文情操
提高审美趣味  欣赏诗歌的过程
是一个展开想象  让学生发现世间
 能唤起学生的审
的过程。 除了金钱之外,
美需要
 要欣赏到诗歌的 还有一些没有任
 通过审美劳动让
内在意象、意境 何功利目的、却
学生“嗜美上 让人动心的东西。
之美,必须借助
瘾”
于想象,对诗歌
的意象进行闪现、
组合、转换与再
创造,才能转化
为立体画面,把
潜在的意象浮现
出来。
诗歌教学的原则

一、读准诗句,整体感
知,把握大意 三、古今对比,发现古
二、小学语文课程中的
二、小学语文课程 诗中的美和感受现实的 四、 文道 五、创设情景与自主感
古诗词教学应遵循多 美相结合 统一 悟相结合
中的古诗词教学应
“读”
遵循多“读”
明白诗歌内 培养热爱中华语言
容。 文字的情感,受到 树立正确人
高尚情操与趣味的 生观和价值
熏陶,发展个性, 观。
教学时体现“以生为 激发情趣,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
本,自主发展”的教学 帮助学生尽
界有着重要意义。
思想。 “让学生充分的 快把握课文
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内容。
感悟、培养语感并受到
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 情感熏陶”。 强化古诗诵读引
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
导,善于同学生
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
一起感悟诗歌意
作者的情感。
境,体验诗人情
感。
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
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
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趣。
加强朗读吟诵 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理解诗的艺术形象
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草》 - 抒情诗,是生活特征与诗人的主观情感特征在想象中的结合,是知觉、
教师逐句指导学生掌握诗的情感基调。
《草》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入诗歌意境 教师利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连续创设小孩与家人对话的生活情景,将教学戏剧化。
作者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
学生进行“再创造”,在语言符号的感染下,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构成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
注意古诗词教学的特殊性 学生在欢笑声中牢牢记住了诗句和作者,深刻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思想。
离原上草”中的“离离”字,教师驰骋想象,展开分析。
着重理解古今词义的不同和特殊句式。
如:
“ 原” = 草原
“ 离离” = 茂盛
“ 岁” = 即年
古诗《草》教学的方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