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 21 卷  第 2 期          重  庆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2002 年6月

Vol .
2 1  No .
2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June 2 0 0 2

土工合成材料在加筋土技术中的应用
石名磊 ,  邓学钧 ,  刘松玉
(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 :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与功能 , 特别是合成材料在岩 土工程加筋 土技术中的 各类应用 , 主 要是加筋 土


挡墙和加筋土坡 , 还包括了软土地基加固 、 路基基层加筋 、 原位边坡加固以及 纤维加 筋土 .并进 一步阐 述了加 筋
土技术应用的最新发展 , 重点分析了加筋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机理 .
关  键  词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挡墙 ;加筋土坡
中图分类号 :TU472.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01-716X(2002)02-0061-06

  土工合成 材料(Geosynthetics)广泛应用于 现代 (Woven)和无纺型(Nonwoven)2 大类 :合成型(Roly-


岩土工程是在 20 世纪中期以后 , 最初以土 工织物 mer)包括一些 新材料 , 按不 同产品 大致有 :土工
(
Geatextile)和土工膜 ( Geomembrane)最具代表性 . 膜 、 土工格栅 、 土工网格 、 土工垫(Geomat)、 土工
随着高分子化学工业飞速发展 , 合成纤维新品种和 板( Geoboard)和土工棒(Polymeric Rods)等 ;复合型
高分子合成新型材料不断出现 , 已超越了最初土工 (Geocomposite)是指 2 种或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 .例
织物的范畴 .目前 , 土工合成新材料中 , 具有代表 如 :复合土工膜 、 排水板(Wick Drains)和土工垫块
性的有土工格栅( Geogrid)、 土工网( Geonet , Geoweb) (Geosynthetic Clay Liners)等 .
等和其组合产品 .在近 20 年中 , 这类材料相继在 1.2  土工合成材料的功能
岩土工程中应用获 得成功 , 成 为建材领域中 继木 土工合成材 料一般具有多功 能 , 在实 际应用
材 、 钢材和水泥之后的第四大类材料 , 并被誉为岩 中 , 往往是一种功能起主导作用 , 而其它功能则不
[ 1]
土工程领域的一次 “革命” . 同程度地发挥作用 .土 工合成材料的 功能包括反
滤 、 排水 、 隔离 、 加筋 、 防渗和防护 6 大类 .各类
1  概   述
土工材料应用中的主要功能见表 1 .这里笔者仅限
1  土工合成材料的类型
1. 于讨论合成材料的加筋土技术 , 其它功能的应用将
土工合成材料总体分为 3 类 , 即土工织物 、 合 在后续论文中讨论 .
成型和复合型 .其中 , 土工织物又可分为 , 有纺型
表 1 各类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功能

功   能   分   类


项   目
隔离 加筋土 反滤层 排水 防渗 防护
土工织物 (GT) P P P P P P
土工格栅 (GG) P
土工网 (GN) P P
土工膜 (GM) S P S
土工垫块 (GCL) S P
复合土工材料 (GC) P or S P or S P or S P or S P or S P or S
注 :表中 P 表示主要功能 , S 表示附助功能 .

收稿日期 :2001-05-28
作者简介 :石名磊(1962 -), 男 , 山东利津人 , 副教授 , 博士 , 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研究 .
62 重 庆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第 21 卷

2.内部稳定性分析 , 主要用于土 工合成材料


2  加筋土技术的主要应用
间距 、 长度和外端反则自锚长度 ;
1  加筋土挡墙(MSEW)
2. 3.其它 附属 构件 的设 计 , 例 如面 板设计 等 ,
加筋土挡墙(
Mechanically Stabilized Earth Wall)是 此处不赘述 .
建立在 60 年代初法国人 H .Vidal 提出的加筋土(Re- 在上述规范中 , 内部稳定性的分析采用了朗金
概念之上的 .这类支挡结构与传统挡
inforced Earth) (Ranken)破裂面 , 规定了填土侧压力按主动状态土
墙相比 , 具有很好的柔性和抵抗地震荷载的稳定性 , 压力(Ka )计 算 , 活 载 引 起的 内 力计 算 则 采用 了
且造价上具有优势 , 见图 1 .目前 , 美国每年新建 (Boussinesq)的弹性理论解答 , 见图 3 .
的MSEW 超过 700 000m2 , 主要集中在交通 工程领
[ 2]
域 , 在该领域已占到各类支挡的 2/3 以上 .

图 3 内部稳定性分析
关于填土土 压力计算和破裂 面形式 , 一直是
MSEW 设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 与加筋材料
和填土的相对刚度等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的指导性
原则可见图 4[ 3] , 对于筋材与土的相对刚度较低的
图 1 各类挡 墙的造价比较 土工织物 , 采用上述图 3 的准则是合理的 .但是 ,
合成材料应用于 MSEW , 主要的形式有反折自 对于相对刚度稍大的土工格栅 , z <6m 的土压力计
锚型 、 拼装面板型 、 整体面板型和圬工块拼装型 4 算则与上述的原则不尽相同 ;至于相对刚度更高的
大类 , 见图 2 .由于暴露于空气介质中的土工合成 金属条带或金属网 , 则上述原则不再适用 , 而应采
材料 对 于 紫 外 线 、 高 温 等 反 应 敏 感 , 反 折 自 锚 用经验的 0.3H 破裂面 , 土压力计算亦和图 3 的模
MSEW 一般应采用某种与该支挡结构柔性相似的材 式大相径庭 , 见图 4 .现代合成材料科学的发展相
料做一外封 层 , 例 如可以 采用喷 浆砼(Shotcrete)、 当迅速 , 对于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 MSEW ,
Gunite)等 .
喷射水泥砂浆( 应根据材料的特性 , 特别是材料与土的相对刚度 ,
合理选择设计的模式 .国内规范在这方面存在模糊
不清的地方 , 如文 [ 4] 在加筋土挡墙的内部稳定
性分析中 , 只推荐了经验的 0.
3H 破裂面 , 且土压
力的计算采用了 z <6m 静止土压力随 z 的增加逐步
过渡到主动土压力模式 .显然这一做法 , 并不适用
于相对刚度较低的土工织物加筋土挡墙的设计 .

图 2  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的不同型式
Lee (1973)针对 金属 条带 提出 了一 套 完整 的
MSEW 的设计方法 .之后不久 , Bell (1975)将这一
方法成功应用于合 成材料 MSEW 设计中 .美 国最
具代 表 性 的 机 构 NCMA (1993), FHWA (1995)和
1997)颁布了合 成材料加 筋土设 计规范 ,
AASHTO(
[ 2]
其基本原则分述如下 .
1.外部稳定性分析 , 将整个加筋复合体 视为
刚性体 , 与普通挡墙一样处理 , 不赘述 ; 图 4  关于加筋土档墙土压力的设计原则
第 2 期          石名磊 , 等 :土工合成材料在加筋土技术中的应用 63

近 20 年来 , MSEW 的应用不 断发展 , 虽 然设 坡稳定分析的瑞典条分法的原理相类似 , 即


计理论未发生质的变化 , 但是关于合成材料的张拉 n

应变特征 , 筋材与填土的复合体的应变相容性 , 在
∑(N i tan
i =1
′+c′
Δli)R +Mr
[ 5]
Fs = n (
1)
新的设计方法中有所 考虑 .例如 , Gourc (1989)
∑(wi sinθi)R
i =1
最先提出了“位移法”(Displacement Method)用于 合
式(
1)中合成材料产生的稳定力 矩 Mr 的计算一般
成材料 MSEW 设计 , 位于潜在 破裂面上的合 成筋
有 2 种方法 , 即
材采用了 “嵌压薄膜” (Anchored Membrane)机理加 n

以描述 , 考虑了合成材料变形和模量 , 并与结构容 Mr = ∑ T iy i


i =1
(
2)
许变 形相 联系 , 实现 了 MSEW 的 变形 控制 设计 . n

Juran ( [ 6]
1990) 提出了 一种考虑合成材料与土 应变 Mr = ∑ T iR
i =1
(
3)
相容 性(Strain Compatibility Design Approach)的设 计 式(2)中假定了合成材料张力方向与初始布筋方向
方法 , 考虑了筋材变形和土的剪胀 , 能够算出筋材 一致 , y i 为各层筋材到滑 动圆心的垂直 距离 , 即
Tension Forces Mobilized)、 最
在结构中发挥的张力( 筋材张力的力臂 , 式(2)的方法称之为瑞典法 .式
大张力和加筋体内部潜在破裂面的位置 . (3)中各层筋材张力到圆心的力臂均为滑动圆弧半
2  加筋土坡(RSS)
2. 径 R , 显然这里筋材在滑动面上产生了与滑动圆弧
加筋土坡(Reinforced Soil Slopes)一般指坡度 < 相应的扭曲 , 这与上述位移法中“嵌压薄膜”概念类
70°, 否则应归入 MSEW .RSS 的广泛应用是在近 10 似 , 式(3)的方法称之为 “荷兰法” .必须指出 , 相
年 , 目前估计全球每年约有几千个 RSS 工程 .RSS 对而言荷兰法更加适合于大变性条件下 , RSS 结构
结构无论是技术上 , 还是造价上均有显著的优势 . 的稳定分析 .
RSS 的设计方法并不像 MSEW 结构设计以土压力计 1)的推导仅考虑了力矩的平衡 , 忽略了土
式(
算为基础 , 而主要是建立在土坡整体稳定分析的基 条自身的平衡 , 尽管简单 , 但显粗糙 .笔者曾在上
础上 . 述基础上 , 考虑了土条自身平衡和张力对破裂面摩
RSS 结构中合成材料的布置形式主要有均匀布 阻力的贡献 , 推得相应表达式 , 并结合数学规划技
筋和非均匀布筋两大类 , 且这 2 大类均可进一步分 术 , 对多个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成
为单一主筋(Primary Reinforcements)和主筋间含附加 功分析[ 7] .近年来 , 基于概率统计和可靠性概念的
筋(Secondary Reinforcements)两种形式 , 见图 5 .主
极限状态法(Limit State Approach)开始应用于加筋土
筋是 RSS 结构 中加固稳定的核心 , 因此主筋 长度 结构的设计 , 不同的极限状态 , 分项修正系数和可
必须满足破裂面后锚固长度的要求 .当主筋变间距
靠性指标的引入 , 使得设计考虑得更加全面 , 也预
布筋时 , 必须与 RSS 结构下 部应力水 平高 , 上 部
示着合成材料 加筋土结构设计的深刻 变革已经开
应力水平低的机制相协调 , 即采用上部大间距 , 下 [ 8, 9]
始 .
部小间距 .当采用变长度布筋时 , 则应与潜在破裂
面的形式相协调 , 上部长筋 , 下部短筋 , 以满足锚 3  加筋土技术的其它应用
固长度的要求 .附加筋的功能则主要是提高土工填
3.1  软土地基加筋土技术
筑结构边缘的压实度 , 克服陡坡边缘机械碾压困难 软土地基上合成材料的应用 , 往往是指在地基
矛盾 .
表面平面排水和地基中的垂直排水 , 在加载或超载
预压的条件下 , 使软土排水固结并伴随土的强度提
高和压缩性降低 .关于合成材料排水固结加固地基
的技术 , 将在后续论文中专门讨论 .笔者仅简单介
绍合成材料铺设于软土地 基表面 , 降 低不均匀沉
降 , 提高承载力的应用 .地基的破坏形式大致有 6
类(见图 6), 现分析其原因如下 :
a)地基承载力的破坏 , 主要是填筑体尺寸不
图 5 合成材料加 筋土坡的布筋形式 尽合理 ;
RSS 设计中 , 整体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与素土边 b)浅层软土薄层的挤出 , 主要是堤坝的宽度
64 重 庆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第 21 卷

不够 ; 高模量合成材料用于减少碎石垫层厚度 , 一般
c)填筑结构的整体破坏 , 主要是合成材料的 有 3 类设计方法 , 即合成材料制造商提供的方法 ,
强度不够 ; 理论 分 析 的 方 法 和 试 验 的 方 法 .Giround 等
[ 11]
d)堤坝结构的变形过大 , 主要是合成材料的 (1981) 根据车辆轴重 、 轮胎 接触压力和车辙弯
模量不够 ; 沉 , 依据浅基极限平衡理论 , 分别推出单一碎石垫
e)填筑结构中合成材料拉拔破坏 , 主要是合 层所需厚度 h 0 和加入合成材料后的碎石垫层厚度
成材料与填土锚固力不够 ; h 计算方法 , 其差 Δh =h 0 -h 即为加入合成材料
f)堤坝延伸破坏 , 主要是填土与合成 材料的 后减少的碎石垫层量 .一般认为 , 软土地基愈差 ,
摩擦力不够 . 合成材料的模量愈高 , 则 Δh 愈大 , 加入合成材料
的综合效益越好 .而室内的模拟试验设计方法 , 一
般可采用 CBR 试验 .
3.3  边坡加固加筋土技术
土工 合 成 材 料用 于 原 位 边 坡的 加 固 (In-Situ
Slope Stabilization), 一般采用土工棒结合土工织物
或土工格栅 联合使 用 .显然这 一应用技 术与 RSS
有本质上的区别 , 对于自然边坡 , 则属于原位加固
技术 .因此 , 这一技术与土钉(
Soil Nailing)工作机
[ 12]
制相似 , 见图 8 .Koerner and Robins (1986) 根据
极限平衡理论和条分法概念 , 提出了整体稳定分析
的计算公式 , 并考虑了 :
a)土工棒作为筋材穿过边坡内部潜在破裂面 ,
图 6  合成材料应用于软土地基的设计模式
类似于土钉增加了边坡稳定性 ;
在上述 6 种破坏形式中 , 地基承载力仍然是首 b)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铺设在边坡表面与土
[ 10]
要的 , Watari 等(1986) 就 Yamanouchi 的表达式进 工棒连接 , 其张拉应力 增加了边坡滑 动体的稳定
行了讨论 性;
qu = α
cNc +T(2sinθ
/ B +N q/ R)+γ
′D fNq (4) c)土工织物张拉应力的镇压作用 , 增加了潜
式中 , α———基础形状系数 ;
c和γ
′———软粘土的不 在破裂面上法向应力 , 提高了边坡整 体滑动稳定
排水 抗 剪强 度 和重 度 ;T ———合成 材 料张 力 ;Nc , 性;
Nq ———承载力极限平衡理论中 粘聚力修正系 数和 d)这一体系增加了边坡土体的密实程度 , 提
超载修正系数 , 其它符号见图 7 . 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

图 7 路基加筋的工作 机理
2  路基中加筋土技术
3.
路基结构中合成材料加筋的机理不是 十分清
图 8  合成材料应用于边坡的断面示意图
楚 , 路基材料的 CBR 值超过 3.
0 (非饱和)或超过 10
3.4  纤维加筋土技术 (FRS)
(饱和)时[ 2] , 合成材料作为筋材加固作用已十分微
近 20 年来 , 合成纤维作为加筋材料 , 逐渐开
弱 , 此时主要功能是隔离作用 .但是在没有永久性
始应用于加筋土结构 , 并被称为纤维加筋土(Fiber
面层结构的临时性道路 、 拖拉机道路或其它次要道
Reinforced Soils).根据纤维在土 中布置是否 定向 ,
路中 , 采用高模量的合成材料取代或减少碎石垫层
又分为定向纤维(
Oriented Fibers-OF)和分散随机纤
厚度 , 增加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做法是可行的 , 这一
应用已有近 30 年的历史 . 维(Discrete , Randomly Distributed Fibers-DRDF)两 大
第 2 期          石名磊 , 等 :土工合成材料在加筋土技术中的应用 65

类. 材料与路基材料的相对刚度 , 新型土工格栅等合成
由于 OF 的存在 , 使得 FRS 复合体的峰值强度 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模量 , 加之价格上的优势 , 对路
和残余强度分别增加了 100 %和 300 %.残 余强度 基中合成材料的加筋加固技术将起推进作用 .
的大幅提高 , 对路基等填筑工程的边坡稳定十分有 4.软基表面铺设合成材料 , 对降低填土结构不
利 .Gray and Ohashi (1983)提出了定向 FRS 的静力 均匀沉降十分有效 , 对软基承载力提高和填土结构
平衡模型 , 用来预测砂土中加入定向纤维后的强度 的整体滑动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贡献 .
增长 .Gray and Ohashi (1986), Noor Fatani (1991), 5.原位边坡加固采用新型合成材料 , 如土工棒
1989 , 1990 和 1996)
Shewbridge and Sitar( 对 OF 纤维土 和土工格栅配合使用 , 与传统土钉技术相类似 , 随着
进行 了 系统 试 验 研 究 .其 中 Shewbridge and Sitar 材料特性提高和施工工艺完善 , 将有效拓展合成材
(1996) [ 13]
采 用 了 大型 平 面应 变 扭 转 剪 切(Plane- 料的应用领域 .
Strain Torsional Shearing-PSTS)装 置 , 有效 地克服 了 6.FRS 技术在近几年的研究有了 较快发展 , 尤
直接剪切仪剪切面人为规定 , 边界效应以及试样应 其是 DRDF 加筋土复合机理研究的最新成果 , 为随
变侧 限 降低 土 中 纤维 张 力发 挥 而 破坏 等 .通 过 机分布纤维加筋土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奠定了技术
PSTS 试验 , 对 OF 加筋土的剪切区域厚度与纤维含 基础 .
量 、 刚度和纤维与土边界锚固作用的关系 , 以及纤
维方向和纤维几何尺寸等进行了全面试验分析 , 对 参考文献 :
[ 1]  Giroud J P .From Geotextiles to Geosynthetics:
A Revolution
这一技术的应用起到了推进作用 .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J] .Proc .
Of 3rd Int.Conf .on
DRDF 与 OF 相比 , 最大的优点是保持了 加筋
Geotextiles Vienna , 1986 ,(1):
1 -18 .
土复合体强度的各项同性 , 且克服了沿着 OF 方向 [ 2]  Vernon R .
Schaefer“Ground Improvement Ground Reinforced
存在潜在薄弱面的问题 .DRDF 的另外一个突出的 Ground Treatment Developments 1987 -1997” Geotechnical
特点 , 是可以利用废弃的材料 , 例如机械破碎后的 Special Publication[ M] .No .69 Published by the ASCE.
旧轮胎 , 玻璃或塑料生产的边角料等 .大量的研究 1801 Alexander Bell Drive Reston, Virginia 20191 -4400,
表明 , FRS 复合 体的 强度 与 DRDF 含量(<3 % - 1998 , 233-272 , 273-291.
4 %), 纤维长度和长径比(在无粘性土中宜采用长 [ 3]  Farrag Kh., Juran L .
Design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 [ C] .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s-pro-
纤维 , 而在粘性土中宜采用短纤维)相关 .在动力条
ceedings of th4e Intemational Reinforced Soil Conference or-
件下 , DRDF 可以显著提高土体的抗液化能力 , 同
ganized by the British Geotechnical Society and held in Glas-
时复合体的动刚度亦有明显提高 .DRDF 加筋土复 gow on 10 -12 September 1990/ edited by Alan McGown,
合体的机理研究 , 近年来有很大发展 , 其工作模型 Khen Yeo , and K .
Z .Andrawes , 1188-1200 .
有 3 大类 , 分别是建立在静力平衡原理(Maher and [ 4]  山西省交通厅 , (JTJ015 -91). 公路 加筋 土工程 设计 规
Gray , 1990)、 能 量 耗 散 原 理(Michalowski and Zhao 范[ S] ;
(JTJ035 -91)公路加 筋土工 程施 工规范[ S] .

1996)和统计原理(Ranjan et al . 1996)基础上 . 其中建 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 1992 , 32, 30-33.
立在能量耗散基础上的模型(Energy Dissipation Ap- [ 5]  Gourc J P , Gotteland Ph .
, Delmas, Ph.Parametric Study of
[ 14]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s Using the Displace-
proach) 相 对是最严 格的 , 适用于数 值方法的 研
ment Method [ C] .Geosynthetics89, San Diego , 1989, 112 -
究.
123 .
4  结束语 [ 6]  Juran L , Farrag Kh.
Strain Compatibility Analysis for Geosyn-
thetic Reinforced Soil Walls[ J] .Journal of Geotech.Engi-
通过对土工合成材料近年来在岩土工 程中应 neering , Asce , 1989 , 116(2):
312-329.
用 、设计与进展的介绍 , 可得出如下意见 : [ 7]  石名磊 , 邓学钧 , 饶建辉 .
加 筋土挡 墙在 公路工 程的 应
1.土工合成材料 , 尤其 是新型的合成型材料 , 用[ J] .
东南大学学报 , 1999, 29(6): 119-124.
如土工格栅等 , 在现代岩土工程加筋土技术中占有 [ 8]  A McGown , K Z Andrawes , S Pradlhan, etc.
Limit State Design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Soil Structures[ C] .
Sixth Interna-
越来越重要地位 . 由于其材料特性和价格上的双重
tional Conference on Geosyntheties, 143 -179.
优势 , 应用前景广泛 .
[ 9]  石名磊 , 邵  俐 , 姚代禄 .
合 成材料 粉煤 灰加筋 土支 挡
2.合成材 料加筋土技术在 MSEW 和 RSS 中的
结构设计及应用[ J] . 重庆 交通学 院学报 , 1999, 18(3):
应用相对比较成熟 , 设计原理与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81-89 .
和完善 , 为其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 进一步发 [ 10] Watari Y , Higguchi Y.Field Studies of the Behavior of Ge-
展势在必然 . ogrids and Very Soft Ground[ J] .3rd.Int .Conf .onGeoteex-
3.合成材料应用于路基加固应充分考 虑合成 tiles , Proc , 1986(2):
187-192 .
66 重 庆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第 21 卷

[ 11] Giroud, J.
p., and Noiray L .
Design of Geotextile Reinforced [ 13] Shewbridge S E, Sitar N .
Formation of Shear Zones in rein-
Unpaved Roads [ J] .Journal Geotech., Eng .Div .ASCE , forced Sand[ J] .Jour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ASCE,
1981, 107 ,(GT9): 1233-885. 1996 , 122, 873-885.
[ 12] Koerner R M , Robins J C.
In-Situ Stabilization of Soil Slopes [ 14] Michalowski R L , Zhao A .
Failure of Fiber-Reinforced Granu-
Using Nailed Geosynthetics[ C] .Proc .3rd Conference on lar Soils[ J] .
Jour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ASCE, 1996,
Geotextiles, Vienna , Austria , 1986 , 395-399 . 122 , 226-234.

The use of new geosynthetic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 Technique of Reinforced Soils

SHI Ming-lei ,  DENG Xue-jun ,  LIU Song-yu


(Southeast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6 , China)

Abstract : This paper reflected the types and the characters of geosynthetics , and the technique of reinforced soils applied
to certain field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as presented systematically , in particular to the MSEW and the RSS .The
soft soil , the subgrade soils and the in-situ slops enhanced with Geosynthetics as well as FRS were biefly summarized . Fur-
thermore , the methodology of design for reinforced soils the research on the working mechanism models were discussed em-
phatically , and besides ,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ique of reinforced soils applied to this domain was expounded .
Key words: geosynthetics ;mechanically stabilized earth wall ;
reinforced soils slopes

责任编辑 :
袁本奎   

(上接 60 页)
质量 , 避免因结构组合不合理以及路面基层设计不 参考文献 :
当和施工质量差带来的板底脱空 , 唧泥 、裂缝和断板 [ 1]  慕长春 , 杨锡武 .
重庆地区水泥砼路面病 害分析及治 理
等病害 ,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 对策[ J]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 2000 , 19(3):
47-50.
[ 2]  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JTJ012 -94).
公 路水泥混凝 土
路面设计规范[ S] .
北京 :
人民交通出版 社 , 1995.

Studies on the mechanics mechanism of concrete pavement premature failure

1 2 3
YANG Xi-wu ,  WANG Zai-shan ,  XIE  Qiang
(1.Cha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74 , China ;
2.The Second Management Office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itenance Wulumugi City , Xinjiang Wulumuqi 830002, China ;
3.Department B,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45, China)

Abstract : To identify the cause of concrete pavement premature failure , twelve pavement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the paper . It is indicated that unsuitable pavement structure and low construction quality can increase
the tensile stresses in slab and result in the pavement premature failure .It is conduded that unsuitable pavement structure
and poor construction are tw o main causes which cause concrete pavement premature failure and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pavement structure should be suitably designed and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ust fulfil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o reduce
concrete pavement premature failure and prolong the life of concrete pavement .
Key words: concrete pavement ;
failure ;
mechanics ;mechanism

责任编辑 :
袁本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