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 ( 北

京)

西气东输管道总体工艺方案设计

计算说明书

专 业: 油气储运工程
班 级: XX 级 X 班
姓 名: XX
学 号: XXXXXXXX
同组同学: X
指导教师: X

2011 年 3 月 3 日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3

1
2. 设计方法和步骤6
3. 源程序..................................................................................................12
4. 输出结果..............................................................................................21
5. 分析与讨论..........................................................................................23
6. 压气站工艺流程图.............................................24

《长输管道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设计条件
1)年工作天数:350 天
2)气体标准状态:压力 101325 Pa,温度 20℃
3)设计输量:(100+k×5)×108Nm3/a,其中 k 为每位学生所在小组的组

4)管道长度:3894 km
5)设计压力 10MPa(绝)

2
6)管材等级:X70
7)管外径:1016mm
8)管内壁粗糙度:采用内涂层,管内壁粗糙度取 10μm。
9)设计地温
由于线路距离比较长,沿线气象及地温情况变化大,以沿路线线走向近
处的气象站点提供的-1.6m 处土壤年平均地温作为设计地温,根据变化幅度
将全线共分为六段,详见表 1。
表 1 西气东输管道沿线设计地温(℃)
里程 间距 夏季 夏季最热月 年 冬季
地名 (km) (km) 平均地温 平均地温 平均地温 平均地温

轮南首站 0
503 24.5 25.2 17.0 8.8
鄯哈界 503
170 20.4 21.1 12.5 4.6
湖东工区 673
1352 17.1 17.6 10.7 3.9
甘塘镇 2025
185 15.4 15.9 10.4 4.7
大水坑 2210
674 19.9 20.5 13.9 7.7
山西河南界 2884

1010 21.9 22.6 15.8 9.6


上海末站 3894

10)沿线总传热系数 K 值
将全线大致分为四段,分别取不同的总传热系数。
轮南—红柳段(0-1055 km),取 1.27 W/(m2·℃);
红柳—武威段(1055-1839 km),取 1.53 W/(m2·℃);
武威—淮阳段(1839-3274 km),取 1.18 W/(m2·℃);
淮阳—上海段(3274-3894 km),取 2.16 W/(m2·℃)。
11)站内压降
每座压气站站内压降取 0.2MPa,其中压缩机入口段压降取 0.15MPa,出口
段压降取 0.05MPa。
12)压气站出站温度:考虑压缩机出口气体冷却,统一取 50℃。
13)气源供气条件:轮南供气压力 7.2 MPa(绝),供气温度 19 ℃。
14)所输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 0.6。
15)所输天然气的平均压缩因子为 0.9。
16)管段输气效率为 0.95。
17)管道终点的允许最低压力为 4.5MPa。

3
18)压气站(不包括首站)的站压比推荐值为 1.45。
19)全线均按一类地区考虑。
20)假设没有支线。
21)压气站耗气率统一取 0.995。

二、设计任务
1)自主开发一个无分支输气管道的总体工艺方案设计的计算机软件。
2)针对上述基本设计条件,利用所开发的软件进行总体工艺方案设计。
3)绘制中间站(配置 2 套燃气轮机—离心压缩机组)的原理流程图。
4)针对你的设计方案,试讨论如何进行西气东输管道总体工艺方案设计的
优化?(选做)

三、基本设计要求
1)采用 Colebrook 公式计算管段的水力摩阻系数。
2)管段水力、热力计算按一定的空间步长分段进行。
3)热力计算时要考虑节流效应,气体比热和节流效应系数可取近似值。
4)末段储气能力尽可能大。
5)总体工艺设计方案必须包括管径、管壁厚度、管材等级、设计压力、压气
站位置、站压比、进/出站压力、进/出站温度、末段储气能力等。

四、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及形式要求
1)必须详细写出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描述方式要便于理解。
2)必须包括所编制的工艺方案设计软件的源程序(打印版)。
3)必须包括软件的直接输出结果(即工艺设计方案)并要求打印,输出格
式要便于理解并尽可能美观。
4)必须包括中间站工艺流程图。可用计算机绘制,也可手工绘制,但必须
规范,不允许徒手绘制。
5)应对设计结果、设计方法和软件编制方法进行必要的讨论。
6)必须有计算机打印的报告封面,封面格式可自行设计,但必须包括设计
题目、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时间等信息,并尽可能美观大
方。
7)报告装订次序:封面,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法和步骤,源程序,输出结
果,分析与讨论,工艺流程图。

五、进度安排
1)第 1 周(2011.2.21 ~ 2011.2.27) 完成计算说明书(包括设计的方法

4
和步骤),绘制压气站工艺流程图,构思压气站布站方法和程序框架。
2)第 2 周(2011.2.28~ 2011.3.6) 计算机编程、程序调试、输出结果的分
析与讨论,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六、参考书目
姚光镇.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

设计方法及步骤
一、 管道壁厚计算
PD
根据管道壁厚计算公式:  
2Ft
其中:  —壁厚
P —管道设计压力,P=10-0.1=9.9MPa(表压)
D —管道外径,D=1016mm
 —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X70 钢最低屈服强度值为 483 MPa
 —焊缝系数,取值为 1.0
F —强度设计系数,一类地区取值为 0.72
t —温度折减系数,当温度低于 120℃时,取 t  1.0

9.9  1016
   14.5 mm
2  483  1.0  0.72  1.0

按 照 APISPEC5L 规 范 , 对 应 于 管 径 壁 厚 的 系 列 为
7.9、8.7 、9.5 、10.3、11.1、11.9、12.7、14.3、15.9、17.5、19.1、20.6 mm
选择壁厚为 15.9mm 的系列,即   15.9mm

5
二、 根据设计地温和沿线总传热系数 K 值将管段进行分段,分段结果见下表:

管段 沿线总传热系数 K 夏季最热月平均地温

Km W/(m2·℃)
0——503 1.27 25.2
503——673 1.27 21.1
673——1055 1.27 17.6
1055——1839 1.53 17.6
1839——2025 1.18 17.6
2025——2210 1.18 15.9
2210——2284 1.18 20.5
2284——3274 1.18 22.6
3274——3894 2.16 22.6

三、水力摩阻系数的计算

1 Ke 2.51
(1)根据 Colebrook 公式  2.01 lg(  )
l 3.71d Re l

式中: l —理论摩阻系数

Ke —当量粗糙度, Ke  10mm
d — 管道内径
Re —雷诺数

Q
(2)根据雷诺数公式: Re  1.536 
d
式中: 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140  108
Q —输量, Q  140  10 8 Nm 3 / a   462.96 Nm 3 / s
350  24  3600
d —管道内径, d  1016  2  15.9  984.2mm
 —天然气的动力粘度,取值为 1.09  10 5 Pa  s

l
(3)由管段输气效率根据公式: E 
s
式中: E —管段输气效率
    mm —管道理论摩阻系数
    s —管道实际的摩阻系数
利用迭代法,进行水力摩阻系数的计算。取 l 的初值为 0.01,精度为 10 5 进行迭代,

计算出 l ,然后用输气效率公式计算出实际的水力摩阻系数。因为压气站耗气率为

0.995,所以每个压气站出口的流量都不同,从而雷诺数不同,导致各站间的摩阻系数 s

6
不同,因此每个站间都需要计算摩阻系数 s ,上述过程均采用编程进行。

四、为确定管道末端最优长度进行初步布站

1、初步布站的目的
设计任务书要求管道末端储气能力尽可能大,所以在布置压气站之前要确定末端的最
优长度。在确定最优长度时要确定末端的流量以及摩阻系数等参数,因此应首先从起点向
终点进行布站,这样可以知道管路全线的压气站个数,保证在计算管道末端的最优长度时
有确定的数据(如流量、摩阻系数等)。管道末端最优长度确定后,然后对已经布置的压气
站的站间距进行适当调整,最终确定压气站的站址。
2、布站采用的方法
由于输气的平均温度是需要计算的,取一定的空间步长进行计算。从管段的起点开始
计算,取步长 l  1km ,压气站的出站压力为 10 MPa ,出站温度为 323K 。每一小段
的平均温度近似的取该段起点的温度,每小段的终点温度用考虑了焦耳汤姆逊效应的苏霍
夫温降公式计算,每小段的终点压力用水平管段的流量公式计算。然后逐次进行各小段的
水力、热力计算。

(1)每小段的气体流动可以认为是水平输气管段稳态流动,由公式
2 2
( PQ  PZ )d 5
Q  C0
sZTl

其中: C 0 —常数,公式中均采用我国法定单位时, C 0 = 0.03848m 2  s  K 1 2  kg 1 2

PQ —每小段管段的起点压力

PZ —每小段管段的终点压力

d — 管道内径
s —实际的摩阻系数
Z —天然气的平均压缩因子
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T —每小管段的平均温度,取值为管段的这段段首的温度 T1

l —所取空间步长,取值为 1km
  

(2)根据输气管的温度分布公式计算第一小段终点的温度 TZ :

Di PQ  PZ
TZ  T0  (TQ  T0 )e  al  (1  e  al )
2 al
式中: TQ —这一小段管段的起点温度

7
TZ —这一小段管段的终点温度

Di —焦耳汤姆逊效应系数,近似取, Di  30 C / MPa

PQ —这一小段管段的起点压力

PZ —这一小段管段的终点压力

KD
式中: a 
Mc p
K —沿线总传热系数,W/(m2·℃)
D —管道外径,
M —气体质量流量
f a —为标态下空气的密度

c p —定压比热,近似取, c p =2.640kJ/(kg. K)

l —所取空间步长,取值为 1km

3、压气站压比的确定
取压缩机(不包括首站)的压比为推荐值 1.45,设计压力为 10 MPa ,每座压气站站内
压降取 0.2 MPa 。其中压缩机入口段压降取 0.15MPa ,出口段压降取 0.05MPa 。设
计时为了有效的利用管道强度,设每座压气站出站压力都为设计压力 10 MPa 。则每座压
气 站 压 缩 机 出 口 压 力 为 10  0.05  10.05MPa , 压 缩 机 进 口 压 力 为
10.05  1.45  6.93MPa ,压气站进站压力为 6.93  0.15  7.08MPa 。
如果首站压不设计压气站,则首站供气压力 7.2 MPa ,在经过很短的距离后就可以
达到设计的进站压力 7.08 MPa ,出于经济考虑,所以建议在首站布置压缩机组。
然后进行下每一小段的计算,下一小段的起点压力为上一小段的终点压力,温度为上
一小段的终点温度,按照上述公式逐次计算出这一小段的终点压力和终点温度,以此类推
每一小段逐次进行压力与温度计算,直到算到某一小段的终点压力小于设计的进站压力
7.08 MPa 时,在该段的起点布站。然后再利用上述方法逐次进行布站。

4、初步布站的结果

体积流量( 站 址 摩阻系数 进站压力 进 站 温


m3 / s ) ( km (MPa) 度(K)

首站 460.65 0 0.009186 7.200000 292.000
第2站 458.34 208 0.009188 7.086489 301.869
第3站 456.05 418 0.009189 7.095446 299.962
第4站 453.77 630 0.009191 7.086492 297.067

8
第5站 451.50 846 0.009192 7.094661 296.607
第6站 449.24 1064 0.009194 7.084803 294.667
第7站 447.00 1286 0.009195 7.089229 294.548
第8站 444.76 1510 0.009197 7.093917 294.430
第9站 442.54 1736 0.009198 7.094365 295.352
第 10 站 440.33 1964 0.009200 7.084509 295.691
第 11 站 438.12 2194 0.009201 7.090231 298.262
第 12 站 435.93 2425 0.009203 7.093348 298.274
第 13 站 433.75 2658 0.009204 7.084571 298.198
第 14 站 431.59 2894 0.009206 7.081369 299.374
第 15 站 429.43 3132 0.009207 7.092844 297.642
第 16 站 427.28 3372 0.009209 7.085950 295.191
第 17 站 425.14 3618 0.009210 7.093112 295.141
末站 3894

由输出的结果可以知道管道全线的压气站个数为 17 个。因此,在确定最优末端长度时
就可以计算出末端的流量以及水力摩阻系数  。

5、 末段最优长度的计算

1 2
假设管道末段气体温度的平均值 T pj  Ts  Tz ,其中 Ts 为管道末段起点气体的温
3 3

度,即为最后一个压气站的出站气体温度,则 Ts  323K , T z 为管道末段终点气体的温

度 , 初 值 Tz 取 为 T0 , T0 为 管 道 末 段 的 设 计 地 温 , T0  295.6 K 。

1 2
T pj  Ts  Tz  304.73K 。
3 3

C 02 d 5 ( p12max  p 22min )
根据最优末段长度计算公式 l z ,b  计算出最优末段长度,然后
2ZTQ 2

利用一定的空间步长(步长取为 1km)从管道末段起点开始进行水力、热力计算,一直算到

管道的终点,如果管道终点气体的温度和初值 T z 之差的绝对值大于 0.01,则利用计算的

管道终点气体的温度和管道末段起点气体的温度算出新的管道末段气体温度的平均值

1 2 C 2 d 5 ( p12max  p 22min )
T  Ts  Tz ,再算出新的最优末段长度 l z ,b  0 ,然后再利用一
3 3 2ZTQ 2

定的空间步长从管道末段起点进行水力、热力计算,算出管道末段终点气体的温度,利用
此温度和上一次计算出的管道末段终点气体的温度做差,差值的绝对值小于 0.01 时,取管

9
道末段终点气体的温度为此次计算的值,否则利用上述计算方法继续进行迭代计算,直到
计算结果满足上述要求为止。
迭代后算得管道末段终点气体的温度为 297.305K,管道末段气体温度的平均值为
305.905K, 最优末段长度为 198km。
末段输气管的储气能力为:

d 2 T0
Vs  ( P13max  P12max P12max  CQ 2 l z  CQ 2 l z P12max  CQ 2 l z  P23min
6 P0TZ

1
 CQ 2 l z P22min  CQ 2 l z  P22min P22min  CQ 2 l z )
QC 2

代入各数据算得末段输气管的储气能力 V s =1606322.827 m 3

五、 正式布站

管道末端最优长度为 198km,在确定了末段最优长度后,即确定了最后一个压气站的位
置,所以要对初步布站结果作调整,使原来的压气站站址在较合适的位置上。将初步布站
结果在程序上做相应地调整,最后程序输出结果见下表:

站址 站间距 进站压力 站压 进站温


(km) (km) (MPa) 比 度(K)
首站 0 7.2000 1.43 292.00
第2站 212 212 7.0186 1.46 301.701
第3站 426 214 7.0213 1.46 301.608
第4站 643 217 7.0161 1.46 299.510
第5站 864 221 7.0092 1.46 296.597
第6站 1087 223 7.0171 1.46 296.097
第7站 1313 226 7.0236 1.46 294.394
第8站 1542 229 7.0135 1.46 294.213
第9站 1773 231 7.0190 1.46 294.100
第 10 站 2006 233 7.0153 1.46 295.458
第 11 站 2241 235 7.0123 1.46 295.787
第 12 站 2477 236 7.0142 1.46 298.052
第 13 站 2715 238 7.0204 1.46 297.951
第 14 站 2956 241 7.0112 1.46 298.370
第 15 站 3199 243 7.0095 1.46 299.075
第 16 站 3445 246 7.0217 1.46 296.214
第 17 站 3696 251 7.0165 1.46 295.003
末站 3894 198 7.7365 297.305

10
正式布站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全线有 17 座压气站。压气站(除首站)的压比为 1.46。
全线的站间距逐渐增大,最大为 251km。

输出结果

11
12
13
分析与讨论
下面对设计方法和软件编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1)设计方法的分析与讨论
在设计一条长距离输送管道时,首先要确定其设计压力,选择管道的钢材等级以及管
道的外径。再由管道的壁厚公式确定管道的壁厚,全线的壁厚是相同的。这主要是因为气体
具有压缩性,因此保证安全,全线采用 15.9mm 的等壁厚管道。
在确定输气的平均温度时,采用分小段的方法。从管段的起点开始计算,取步长
l  1km ,压气站的出站压力为 10 MPa ,出站温度为 323K 。每一小段的平均温度近
似的取该段起点的温度,每小段的终点温度用考虑了焦耳汤姆逊效应的苏霍夫温降公式计
算,每小段的终点压力用水平管段的流量公式计算。然后逐次进行各小段的水力、热力计算。
(2)编程方法的分析与讨论
在确定管道的水力摩阻系数时,需要采用迭代法。当前后两个摩阻系数之差的绝对值
小于 10 5 时满足要求。然后用输气效率公式计算出实际的水力摩阻系数。因为压气站耗气
率为 0.995,所以每个压气站出口的流量都不同,从而雷诺数不同,导致各站间的摩阻系
数 s 不同,因此每个站间都需要计算摩阻系数 s ,编程时用到了循环,从而可以得到各
个压气站间的摩阻系数。
设计任务书要求管道末端储气能力尽可能大,所以在布置压气站之前要确定末端的最
优长度。而最优长度的确定需要摩阻系数和流量,因此在确定最优长度之前要知道管路全
线的压气站个数。所以我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预布站,通过预布站可以知道全线需要
的压气站个数。然后对已经布置的压气站的站间距进行适当调整,最终确定压气站的站址。
由于全线的地温和传热系数有多次的变化,我们将全线分成了 9 段。每段的地温以传热
系数都是常数。我们选取的压比是 1.45,也就是当压力降为 7.08MPa 时,就应该在该位
置布置一个压气站。
在确定最优末端长度时,由于不知道气体的平均温度。假设管道末段气体温度的平均

1 2
值 T pj  Ts  Tz ,其中 Ts 为管道末段起点气体的温度,即为最后一个压气站的出站气
3 3

体温度, Tz 为管道末段终点气体的温度。

C 02 d 5 ( p12max  p 22min )
根据最优末段长度计算公式 l z ,b  计算出最优末段长度,然后
2ZTQ 2

利用一定的空间步长(步长取为 1km)从管道末段起点开始进行水力、热力计算,一直算到

管道的终点,如果前后两个管道终点气体的温度和初值 T z 之差的绝对值小于 0.01,则满

足要求。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