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Khoa Sau Đại học

BÀI TIỂU LUẬN CUỐI KỲ

Môn: Đối chiếu ngôn ngữ Trung - Việt

Họ tên: Tô Ánh Nguyệt

Ngày sinh: 08/07/1990

Khóa: K21

Giảng viên: PGS.TS. Nguyễn Hoàng Anh

题目:《汉语红、黄、黑、白、绿等颜色词的结构特点与其
文化含义(与越南语相应颜色词对比)》的评语。
1. 论文介绍

本硕士论文的题目为:汉语红、黄、黑、白、绿等颜色词的结构特点
与其文化含义(与越南语相应颜色词对比)。

研究生:裴氏翠芳

导师:范玉含 教授

专业:现代汉语言研究

2. 论文总体评价

2.1. 本论文总体上的结构比较合理,分为如下三章:

第一章:汉越语颜色词与文化概说

第二章:汉语红、黄、黑、白、绿等颜色词的结构特点(与越南语相
应颜色词对比)

第三章:汉语红、黄、黑、白、绿等颜色词的文化含义(与越南语相
应的颜色词对比)

每一章的内容突出,显明。其中第二、三章是关于汉越语颜色词对比
内容。

2.2. 参考文献比较充足,注释清楚。

2.3 研究目的、对象、范围及方法都很明了、正确。

3. 对比部分的评价。
3.1 第二章(从第十页到第三十五页)笔者进行统计、指出汉语红、黄、黑 、
白、绿等颜色词的结构特点(与越南语相应颜色词对比)

从第十页到底十三页,笔者对汉语红、黑、白、绿等颜色词单词进行
统计、分析并与越南语相对应颜色单词对比,同时在此部分分别立了两个表 。
一个是汉越语基本颜色词的相应意义表,另一个越南汉语借来的词的汉越音 。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表笔者应该在每个颜色下面举例子,如果是一些汉越音
颜色词如“xích, hoàng, hắc, bạch, lam, lục, thanh, hồng,bích, ô”时很常见、易懂
之剩下的汉越音颜色词如“tạo, thương, lê, giáng, phi, lô, tri”等都很少见,难
懂,所以应该注释并举例一下。

从第十三页到第三十五页,笔者对汉语红、黄、黑、白、绿等合成颜
色词的结构进行统计、分类,包括并列式、偏正式和重叠式。在每个小部分
都进行汉越语之间的对比,并立了一个表。这部分写的比较好,比较充足,
但应该在附录部分立几个表对比汉语合成颜色词和越南语颜色词的相应表达 ,
若能这样的话我认为研究结果的价值更大。(在本论文的附录部分只有汉语
重叠式颜色词与越南语相应的表达法)

3.2 第三章是从第三十六页到五十四页的。此部分笔者写了汉语红、黄、黑 、
白、绿等颜色词的文化含义,与越南语相应颜色词对比。第三章共有三个小
部分,分别是:红、黄、黑、白、绿等颜色词的比喻联想义位,红、黄、黑 、
白、绿等颜色词的固定义位和红、黄、黑、白、绿等颜色词在文学创作中的
绘画美。总体来说,这部分是很有趣并很有价值。笔者也写了很好。但有些
地方我认为不太合理:

第一,笔者写到“红、黄、黑、白、绿等颜色词语的比喻联想义位”
和“红、黄、黑、白、绿等颜色词语的固定义位”中的“义位”是什么意思
呢?是不是写错字?

第二,本人认为每个词语的文化含义都来源于其的词义,换句话说每
个词语的文化含义都是那个词语的扩展义。因此,本人认为如果笔者从每个
颜色词语的词义动手,扩展到文化含义,从而进行对比,对比效果就更好。

在第三章里,有一个部分,是从四十二页到五十三页笔者写了跟文学
典故有关的红、黄、黑、白、绿的象征意义及在文学创作中的绘画美。虽然
这部分很有意思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本论文毕竟是从汉语颜色词语动手 ,
笔者应该从汉语文学作品出发,找出一些关于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例子,然
后与越南语文学作品对比才对,但在红、黄、黑、白、绿的象征意义这一部
分,笔者大多是在越南语文学作品举例子的。

本人阅读本论文之后,有一个建议如下:我们除了颜色词构词方法之
外,可以从颜色词的句法、词类特点动手,进行对比汉越语颜色词语在句子
中可充当什么样的句子成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