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翻译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孔慧怡的《重写翻译史》
课程名称: 中西翻译史    
任课教师: 马向辉      
学生姓名: 林桑        
学生学号: M22055101008
期末得分: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3 年 2 月
孔慧怡的《重写翻译史》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林桑
(湖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株洲)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翻译史研究无外乎分为翻译文学史写作和翻译思想史写作,两者皆有自身侧重之
面。而孔慧怡博士的《重写翻译史》很好地弥补了二者之间的缺陷:立足史料、着眼翻译、依托文化,三
者有机结合。作者针对上述翻译史著述的缺陷处用力,在中国长达佛经翻译的史料中筛选,通过细致的文
本比照、分析推陈出新,始终将关注点落在翻译之上,给今后的翻译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关键词:翻译;翻译史;重写翻译史

Kong Huiyi: Rewr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5 Edition)

Lin S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stud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ranslation literature history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ideological history writing, both of which have their own emphasis. And Rewr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by Dr. Kong, makes up for the defects between the two: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s,
focusing on translation, relying on culture, the three organic combination. In view of the above shortcomings in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the author made great efforts to select the long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in China. Through careful textua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author always focused on translation and provided
a new method and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histor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history; rewr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1.引言
《重写翻译史》一书 2005 年 12 月出版于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本书为
作者十五年来根据第一手材料研究中国翻译史的心血结晶,也是她告别译学界的最后一部
作品,无论在材料、方法、理解及宏观史学各方面,都与中国翻译学现有的作品明显不同。
1.1 关于作者
孔慧怡(Eva Hung),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翻泽研究中心主任
(1987-2005),兼任国际学术期刊《译丛》主编。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翻译史、中国文学英
译等,并长期从事文艺创作(穆雷&孔慧怡, 2002)。既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 又对翻译
理论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1.2 全书概要

1
翻译史作为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译学传统发展以及将来构建新的译学体系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董秋斯就提出应建立翻译学,并呼吁中国翻译
学界要写成两部大书:“一是中国翻译史,二是中国翻译学,因为这对于翻译学学科地位
的确立以及整合翻译研究中各种不同流派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翻译史著作数量亦相当
可观。然而现有的中国翻译史著作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不甚科学,“不少似乎称之为大事和
人物纪要和资料汇编更为恰当”(孔慧怡, 2005)。《重写翻译史》为孔慧怡教授搜集十
多年资料、潜心思考五年酝酿出来的结晶。该书立足史料、依托文化重写中国翻译史,为
编著翻译史带来了新的视角。该书打破以往依赖于间接资料的缺陷,立足于第一手史料,
通过对佛经翻译等史料的批阅、比较、分析,较客观地道出中国翻译的演变,“以新的眼
光重新审视中国有史以来的翻译活动,找寻前人没看出的意义,显示前人未曾察觉的架
构,借以加强我们对于翻译活动与中国文化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解”(孔慧怡,2005)。作
者还史无前例披露出翻译研究中长期存在对史实的一些误解。
1.3 对重写的定义
从过程来看,“重写”有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它是对过往研究的一种回望。中国
见诸文字的翻译记载业已跨过两千年历史,但“翻译史的撰写还只是一种近期现象”(孔慧
怡,2002)。尽管如此,自 1984 年第一部翻译史研究专著问世之后,过去 30 多年的翻译
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尝试用史学视角对翻译进行叙述和研究的作品已不下十余
种,仅专著就有马祖毅的《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1984)、谭载喜的《西方翻
译简史》(1991)、陈福康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1992)、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
(1997)、谢天振的《中西翻译简史》(2009)、邹振环的《20 世纪翻译史学史》(2017)等。
传统史学对“系统”的重视,形成了源远流长且根深蒂固的“治史求通”观念,因而“前
学科阶段的翻译史研究基本秉持着一种长时段、整体观的学术理念”(蓝红军,2016),构
筑了翻译史“通”而“全”的宏大体系和完整体例。但翻译通史似有囿于紧随主流意识形
态来理解和划分历史事件的线性叙述模式,也使得一些翻译史实因处于主流文化边缘而未
能引起广泛关注。相对于自然时间的等速流逝,人类对历史时间尤其从历史的书写角度来
看并非对称,以翻译通史为例,常以传统意义上划分的几大翻译高潮来分类描述,使得
“我们很容易误以为除了佛经、明清科技及晚清西学翻译之外再无值得关注的译事”(夏登
山等,2013)。事实上,近年来对于新史料的挖掘逐渐反映出这种以典型特征来划分历史的
弊端,如唐朝几乎与佛经翻译并驾齐驱的《圣经》翻译以及辽、金、元、清时期的民族翻
译等,常常被隐逸在漫漫翻译历史之中。因此,翻译史研究需要通过回望来沉淀,反思过
往可能被忽略的翻译实践,“以新的眼光重看中国有史以来的翻译活动,寻找前人没有看
出的意义与架构,借以加强对翻译活动与文化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孔慧
怡,2002)。其次,“重写”是回望后的反思,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在研究视角上。我国
翻译研究的肇始文学视角过重,进而掩盖了一个事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翻译活动中,文
学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中国自身的翻译传统是围绕宗教和科技展开的,文学主导的翻译活
动也只限于 20 世纪。而且文学只是文化的一个维度,单一的文学视角难以建构翻译史的
立体面,因此翻译史研究的视角还可以渗透至社会的政治、法律、经济等各方面。

2.主要内容
本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材料出发”,该部分包含六个小节,(1)谈
“译”、“翻”、“翻译”与“重译”;(2)中国佛经翻译运动大事表 ;(3)佛经外来
译者图表 ;(4)从译本的流通看译者的实际影响力;(5)从《心经》和《金刚经》看佛
经“新”、“旧”译的实况;(6)子虚乌有的伪译——《大云经》个案研究。第 1 小节

2
中,作者追根溯源,探讨了“译”、“翻”、“翻译”与“重译”的历史由来,基本定义
以及是如何将这些词语引入翻译学的;第 2 小节中,对我国佛经翻译的大事年表做了罗
列,并指出不同史料中会出现不同的观点;第 3 小节中,罗列了大量外来译者以及他们对
我国佛经翻译做出的贡献;第 4 小节中,作者希望从实际的数据看出主要的佛经译者在中
国佛教和中国文化这两个范畴里占了什么位置;第 5 小节举例说明译本“新译”和“旧
译”的区别;第 6 小节谈及对武则天干预《大云经》翻译的案例进行论述。
笔者展示了翻译学书籍没有提及又或不愿意提及的历史材料,让读者可以亲自体会,
古代翻译活动与他们想像中的情况有多大分别。这一部分只能以点带面,集中说明现在材
料最缺乏、又最不为研究者了解的情况。近 10 年开始有翻译学者探溯晚清翻译活动的根
源,而海峡两岸学者研究学者传教士贡献的成果在过去 10 多年来更有长足进展相对来说,
佛经翻译是中国译学界接触和了解最少的一面,因此本书对佛经翻译特别偏重。(孔慧怡,
2005)。
第二部分“宏观翻译史”,该部分包括四个小节,(1)厘定历史坐标;(2)中国的
双线翻译传统;(3)历朝政府翻译活动;(4)两大文化翻译运动。第 1 小节中,探讨翻
译在历史上的文化位置及研究大型翻译运动的发展;第 2 小节中,将中国的译者分为事务
性译者和文化性译者并加以讨论;第 3 小节中,讨论我国两汉到清末的政府翻译活动;第
4 节中,讨论我国历经的佛经翻译和西学翻译两大翻译活动。
笔者通过分析原始材料,建立一套叙事体系,但要写的并非通史,所以论述并不以朝
代或时序为依归,而是通过古代史籍中有关翻译的记载,探讨中国翻译传统是如何形成
的,又有何特征,尝试把中国自古到 20 世纪的翻译活动归纳起来,从文化心态、运作模
式、翻译目标等角度观照 2000 多年的翻译活动有何共通点,又对今天的研究者有何启示
(孔慧怡, 2005)。

3.可取之处与不足
(1)立足史料,治学严谨。书中整理了大量的典籍资料用于佐证作者观点,可谓言必
有据,让人信服。第一章的第 2 节中孔罗列我国佛经翻译的大事年表,并表示因为佛教中
人难免有标榜悠久传统和推崇先驱者的倾向,所以佛教传统文献所列出的年代、事迹和译
经数量等等,也不能完全赖以为准例如说即使名气大如玄装,出生年份亦未能完全确定;
影响深如罗什,他虽在华去世,卒年也不能肯定;其他如僧传、经录的成书年代等,也多
是由后人推敲所得,列出的年份很多地方仍有可商榷之处(孔慧怡, 2005)。因此在做研
究的时候应翻阅对比大量一手而非二手的文献资料,与历史学、文学或佛学等领域的学者
合作研究,加以求证。作者不仅重视历代译家的理论言说,更看重他们的实际翻译行为,
而常常在两者之间的冲突处生发另人意想不到的学术创新点,如对“新译”、“旧译”的
文本比照辨析就纠正了那些一直没有被质疑的常识性错误,再如划分中国翻译史的两大翻
译运动以及区分译者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中国翻译史的双线翻译传统等等,这类极富
启发性的论述在文中俯拾皆是而中国大部分翻译史著述忽略了对现实翻译行为及其译本的
关照,自然难以深入发现可疑之点,丰富加深对现有翻译史的认识。
(2)角度新颖,开拓眼界。在第二章的第 2 小节中提出根据译者如何看待他们所处的
社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为社区性译者和文化性译者,从这个分类法看翻译活动,我国能
提供了特别有研究价值的例子。因为在由或历史上从事翻译活动的人明显就是这两大类。
二者的分别不但在于文化定位,而且更延伸到其他领域,直接挑战对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
译过程的传统假设。翻译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行为,译者作为社会参与者中的一员,其行为虽
然首先受到外在的社会条件(关系)制约,但最终的行为则是其本身作为“社会个体”在充分
考虑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做出个人选择的结果(王军平,2020)。

3
(3)文史结合,双向阐发。彦琮的“八备”说中第 5 条提及翻译需要广阔的背景知识
和扎实的学问功底,包括关于原语国家的知识和译语国家的知识(王宏印,2003)。孔将
文化研究和史料研究结合起来,阐述重写的概念,说“重写”而不说“写”,自然是因为
论述的背后有几项基本假设:目前已经有一种或多种专著谈这个题目,而这些出版物在整
个文化体系里形成了主导性话语;建议重写的人认为现有的作品有不足之处:或是研究资料
的欠缺与错漏,或是研究方向或方法有问题;建议重写的人心三中有一份纲领,此纲领可
能是建基于新材料之上,或是以新方法分析现有材料,又或是两者兼备,而结果都是要建
立一种新史学;建议重写的人相信从这个新角度入引言,不但可以在有关学科范围之内提
高大家的理解,同时也能突显这门学科与其所处的文化体系有著什么性质的关系,也就是
说从深度和广度都能有所推进。作者的眼光又绝不仅仅受限于材料,而是始终带着强烈的
文化意识,在宏观历史语境中阐释材料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与文化阐释之间形成了良性互
动。就全书的研究框架看,先材料梳理后宏观分析,这样的安排逻辑有序,结论合理可
信。
问题在于孔著之新在于将史料批阅与文化大背景结合并作双向阐发,于细微处见真
章。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是否所有的这些翻译现象均可一概由“中华文化长久培养的文
化自信”来包揽解释?若文化因素能解释一切翻译现象,那它同时也就没有任何解释力
(耿强,2006)。其次,文章在一些名称的统一上有一些疏漏,例如第一次出现的“仪礼
之争”后面变成了“礼仪之争”等。当然瑕不掩瑜,这些问题跟整体的闪光点比起来还是
微不足道的(曾妮,2014)。

4.结语
因此,翻译史的编撰对于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重写翻译
史》这本书对翻译史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由于过于注重文化因素而出现了部分
瑕疵。总的来说,本书不仅给今后的翻译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也引起读者对翻
译史的深思。

参考文献:
[1]耿强.凭史料说话 借文化分析——评孔慧怡博士的《重写翻译史》[J].中国翻译,2006,27(02):40-44.
[2]孔慧怡.重写翻译史 [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
[3]穆雷,孔慧怡.翻译界:男性的一统天下?——香港女翻译家孔慧怡博士访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2(02):108-111.
[4]王宏印. 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军平.社会翻译学视域下“文化性”与“社会性”因素之间的困惑——译者行为研究关键概念刍议
[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03):53-58+9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