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論四端 -- 孟 子

補充資料
本篇屬語錄體。語錄體就是記錄對話的文體,章節一般短小精悍語。

本文先提出「人有不忍人之心」,然後論證人的不忍人之心是與生俱來的。根據論證所得的結論,
孟子再推論到除了有不忍人之心外,人與生俱來的還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並強調
這四善端是人人都有的,就如人人都有四肢一樣。最後,說明擴充四端的效果。

本文除了歸納論證的方法,論證人皆有惻隱之心;還用了演繹論證,確立其他各個論點。此外,
文中善用比喻來說明道理,使形象鮮明;又多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氣勢磅礡。

本文的主旨是論證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仁﹑義﹑禮﹑智四善端,而這四善端是行仁政的基礎,如
君主加以擴充,便能安定天下。

「之」字在文言文中中十分常見,主要有三種用法︰
(1) 代詞︰她﹑牠﹑它﹑他們﹑它們﹑她們等。
(2) 助詞︰相當於「的」。
(3) 指示代詞︰表示「這」﹑「這個」的意思。

演繹論證
先提出一個公認的道理或事實(大前提),然後列舉出個別的例子(小前提),再依據這「公認的道理」
而對個別的例子下判斷,如文中︰
(1) 公認原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仁之端 (大前提)
(2) 個別例子︰先王是人。
(3) 結論︰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但第二段卻不僅運用演繹論證,而是和引申論證一起運用。引申所得的結論有下列三個︰
(1) 人皆有惡之心,人皆有辭讓之心和人皆有是非之心。
(2) 無惻隱之心,無羞惡之心,無辭讓之心,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3) (在第三段)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有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
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內容討論
1 孟子認為「不忍人之心」與「不忍人之政」有甚麼關係?
孟子認為有「不忍人之心」,便會有「不忍人之政」。古代的聖王有憐恤別人的心,不忍心令百姓受
苦,因此能愛護人民,以憐恤人民的政策來治理天下。

2 孟子以甚麼例子來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試加以說明。
孟子以「孺子入井」為例來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假如人們見到一個幼童將要墮進井中,心中
一定會驚懼同情;這是一種本能反應,既不是想藉此結交幼童的父母,也不是為了在鄉裏朋友間
博取名譽,更不是怕沾上見死不救的壞名聲。

3 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哪四種「心」?它們分別是哪些德行的源頭?孟子把這四個源頭稱做甚麼?
(1) 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2)「惻隱之心」是「仁」的源頭,「羞惡之心」是「義」的源頭,「辭讓之心」是「禮」的源頭,「是非之
心」是「智」的源頭;孟子稱這四個源頭為「四端」。

4 孟子說:「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人有四端」和「人有四體」有甚麼相似之處?孟子
以此說明甚麼道理?
(1) 孟子指出人的四善端和人的四肢都是與生俱來的。
(2) 孟子以此說明「四端」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

5 人知道自己有四端,應該怎樣做?否則會怎樣?
(1) 人知道自己有四端,應該把它們擴充,發揚光大。
(2) 為人君的如果能擴充善端,便可安定天下。不擴充善端的人,連事奉父母也做不到。

6「不忍人之政」是一種怎樣的治國方法?為甚麼孟子說「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
運之掌上」?
(1) 「不忍人之政」就是愛護百姓,以憐恤別人的政策來治理天下,即孟子所說的「仁政」。
(2) 因為君主憐恤和愛護百姓,施行仁政,百姓必定心悅誠服,並以君主為榜樣,互助互愛;這樣,
君主治理天下便好像在手掌上運轉圓丸那麼容易了。

7 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怎樣的?這種觀點與孟子的政治主張有甚麼關係?
(1)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
(2) 孟子「行仁政」的政治主張,就是以性善說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文中指出人有四善端,為人君
者如能擴充這些善端,施行仁政,便足以安定天下。

作法討論
8 文中如何從正面和反面來反覆說明人性本善和擴充四端的重要?試加以說明。
文中從正面和反面來反覆說明下列兩點:
(1) 人性本善
- 從正面說明: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說明人有善性。
- 從反面說明:以「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
心,非人也」,說明無善性就算不上是人。
(2) 擴充四端的重要
- 從正面說明: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說明擴充四端的效益是足以安定天下。
- 從反面說明:以「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說明不擴充四端的後果是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9 孟子文章的一個重要特色是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試找出篇中的比喻,並評論這些比喻是否貼
切。
篇中所用的比喻如下:
(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以在掌上運轉圓丸來比喻治天下的「容
易」,貼切得很。
(2)「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以與生俱來的手足四肢來比喻同是與生俱來的四端,指出
人與生俱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是貼切的比喻。
(3)「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以火焰剛燃起而終必不可撲滅
和泉水剛流出而終必匯成江河,比喻擴充四端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具體而貼切。

10「孺子入井」的例子與「辭讓」
、「是非」
、「羞惡」之心有沒有直接關係?孟子如何運用引申論證的
方法,由人有「惻隱之心」而引申出人有「辭讓」、「是非」、「羞惡」之心,試加以說明。
(1)「孺子入井」的例子只可證明人有惻隱之心,而與「辭讓」
、「是非」
、「羞惡」之心是沒有直接關係
的。
(2) 孟子認為「惻隱之心」與「辭讓」
、「是非」
、「羞惡」之心都是與生俱來的善性,既然「孺子入井」的
例子證明人有惻隱之心,那麼由此可引申出人也同時具備「辭讓」
、「是非」
、「羞惡」之心。這是用引
申論證的方法,把已有的論證結果作進一步發揮。

11 本文用了演繹論證、歸納論證提出論點。試回答下列問題:
(1) 第一段先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演繹出先王也有不忍人之心;再由「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引申出甚麼結論?
第一段先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引申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再引申出先王「有不忍人之政」,從而
得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的結論。

(2) 第二段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歸納出人皆有惻隱之心;再由人皆有惻隱之心,引申出甚麼
結論?
第二段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歸納出人皆有惻隱之心,再引申出人皆有「羞惡」、「辭讓」、「是
非」之心,這是仁、義、禮、智等善性的源頭;由此又引申出無「惻隱」
、「羞惡」
、「辭讓」
、「是非」之
心,非人也。

(3) 第三段由人皆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引申出甚麼結論?
第三段由人皆有「惻隱」
、「羞惡」
、「辭讓」
、「是非」之心,引申出「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人有這四端,就好像有四肢一樣,所以人人都能行善。有四端而說自己不能行善的,就是自暴自
棄,即文中說的「自賊者也」。進一步引申,說國君不能行仁政的,便是暴棄他的君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