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DOI:10.19630/j.cnki.tdkc.2012.05.

017

54 铁 道 勘 察 2012 年第 5 期

文章编号:1672-7479( 2012) 05-0054-05

中菲规范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彭殿东 武 涛 赵建峰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 and Africa Standard of the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PENG Dian-dong WU Tao ZHAO Jian-feng

摘 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11—2010) 与菲律宾国家结构规范 ( NSCP—2010) 中



关于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进行对比 ,重点对场地类别的划分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
期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种规范抗震设防基本原理相同 ,在设防水准和参数使用细部有
一定的差别。
关键词 地震动参数 场地类别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中图分类号: TU435; TU202 文献标识码: A

员熟悉采用的国外规范并详细了解不同规范间的差
1 问题的提出
异,为承包商签订合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为勘察设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研实力的增强 ,海 文件咨询审批创造有利条件。作者参与了菲律宾北吕
外工程勘察设计和咨询市场逐步拓宽,海外工程不再 宋铁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中菲两国地震动参数确
局限于经援项目,更多的是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商业 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供同行从事国外勘察
项目。一般的商业项目多要求采用所在国的勘察设计 设计项目时借鉴。
规范或欧美规范标准进行设计,这就需要勘察设计人
2 抗震设防
收稿日期:2012-07-31
第一作者简介:彭殿东( 1979—) ,男,
2003 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地质 中菲两国规范关于建筑抗震设计的目的、目标和
工程专业,工程师。
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
作简单,极大提高了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了相关人员 Lisp 库函数,Lisp 和 VBA 两者通信过程中在其他计算
的工作量。 机上会出现一些未知错误,程序运行的稳定性有待进
( 2) VBA 程序能够在 VB6. 0 中编译生成. exe 可执 一步提高。
行文件, 不需安装, 运行方便, 且有利于源代码的保护。 参 考 文 献
( 3) 虽然程序中只实现了钻孔的投影里程,根据 [1] 张晋西. Visual Basic 与 AutoCAD 二次开发[M].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02
同样的道理,可以将其他勘探孔信息,例如试坑、静探
[2] 二代龙震工作室. AutocAD VBA 函数库查询辞典[M]. 北京: 中国
孔等的坐标和投影线路里程让程序自动读出 ,并保存
铁道出版社,
2003
在 Excel 中,需要做的只是完善相关块及块属性库,方 [3] 张帆,郑立楷. 卢择临,等. AutoCAD VBA 二次开发教程[M]. 北
便以后调用。 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 4) 本程序暂时支持 CAD2004 与 Excel2003 的通 [4] 闫海涛,岳全贵,詹才平. 基于 VBA 的地质勘察 CAD 软 件开发
[J]. 交通科技,
2010( 7)
信,其 中 Excel2003 对 象 库 引 用 的 是 Microsoft Excel
[5] 李景健,杨安. AutoCAD 表格和 Excel 表格的相互转换[J]. 交通
11. 0 Object Library,其他版本的 Excel 类型库运行会
科技,
2010( 7)
报错,要重新编译,才能重新运行。 [6]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 铁路工程地质手册[M]. 北京: 中国铁道
( 5) Vlax 类和 Curve 类模块中,要在 VBA 中调用 出版社,
2005
中菲规范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彭殿东 武 涛 赵建峰 55

地震作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 表4 菲律宾 NSCP 场地类别的划分


范》( GB 50011—2010) ( 以下简称“GB”) 采用“三水准 地面下 30 m 范围内土体特性
场地类别 场地土描述 等效剪切波 标贯击数 不排水剪切
设防目标”的抗震设计指导思想,即“小震不倒,中震
速 / ( m / s) / ( 击 /30 cm) 强度 / kPa
可修,大 震 不 坏 ”,分 别 对 应 于 以 50 年 超 越 概 率 Sa 硬质岩 >1 500 — —
10% 和 2% ~ 3% 的地震作用。 菲律宾国家结
63. 2% 、 Sb 岩石 760 ~ 1 500
Sc 密实土、软岩 360 ~ 760 >50 >100
构规范 - 2010 第 6 版 ( 以下简称“NSCP ”) 208. 1. 1 条
Sd 中软土体 180 ~ 360 15 ~ 50 50 ~ 100
款只是做出了以下简要的说明: “避免结构倒塌和人 Se 软弱土体 <180 <15 <50
身伤亡 ”,采用单一的设防水准,即以 50 年超越概率 Sf 需专项研究

10% 的地震作用作为基准设防地震作用 。 注: S f 场地满足的具体条件。( 1) 场地中存在震陷或敏感土层,如

因此,中国 GB 抗震的设防目标相比菲律宾 NSCP 规 液化土层,高敏感土层,或弱胶结土层; ( 2) 泥炭或高有机质土,且厚度


大于 3 m; ( 3) 高塑性土,塑性指数大于 75,且厚度大于 7. 5 m; ( 4) 巨厚
范概念清晰、目标明确。根据两国规范、 相关文献及研究
软塑—可塑黏土,厚度大于 35 m。
报告,
现将中菲两国规范中的设防水准及目标列于表 1。
通过上述对 GB 和 NSCP 场地类别划分方法的分
表1 中菲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水准及目标
析,可见:
设防目标及水准 GB50111—2010 NSCP—2010
多遇地震 63. 2% — ( 1) 场地类别划分不同。GB 中将场地类别划分
设计地震 10% 10% 为 4 类,其中,Ⅰ类场地分为Ⅰ0 、Ⅰ1 两个亚类; NSCP
罕见地震 2-3% -
则将场地划分为 6 类。GB 规范将波速 500 m / s 的硬
大震不倒
设防目标 中震可修 避免结构倒塌和人身伤亡
土作为基岩的界限,更多的是限于勘探深度; 而 NSCP
小震不坏 规范将 760 m / s 和 1500 m / s 作为软质岩和硬质岩的波
注: 以上数值均为 50 年内超越概率。 速界限,也就显得更加详细合理。
( 2) 场地类别的判别因素不同。GB 考虑等效剪
3 场地类别 切波速和覆盖层两个因素,而 NSCP 只考虑场地土或
波速一个因素,也可能由于 NSCP 规范评价土层深度
随着对强地面运动记录数据的增多以及对重大工
较大,故未再考虑覆盖层厚度的影响。 场地类别的详
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深入研究,发现场地地质条件对
细程度与对应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精准度相关 ,
地震动参数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GB 和 NSCP 抗震
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准确性和提高工程设防投资的
规范都考虑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但两者
效果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于场地类别及划分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见表 2、
( 3) 场地类别确定时考虑地面下土层的深度不同。
表 3 和表 4。
GB 中采用等 20 m 范围内等效剪切波速进行评价,同时
表2 中国 GB 场地类别的划分 还考虑了覆盖层厚度的影响。NSCP 采用 30 m 范围内
地面下 20 m 范围内土体特性
场地类别 等效剪切波速进行评价,
并同时将标准贯入试验和不排
场地土类型 剪切波速 / ( m / s)
Ⅰ0 岩石 >800 水剪切强度等列为场地评价的辅助标准。
Ⅰ1 软质岩石或坚硬土 500 ~ 800 ( 4) 特殊场地评价不同。 特殊土层如震陷、液化、
Ⅱ 中硬土 250 ~ 500
软土、高塑性土等,地震作用显著不同,在 GB 中并未
Ⅲ 中软土 150 ~ 250
Ⅳ 软弱土 <150 加以详细规定,而是统一采用等效剪切波速区分。 而
NSCP 要求对于特殊土层单独分出来进行甄别,是考
表3 中国 GB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 m
虑到沿海沉积物特点,以便于单独分析和专项研究。
岩石的剪切波速或土 场地类别
的等效剪切波速 / ( m / s) Ⅰ0 Ⅰ1 Ⅱ Ⅲ Ⅳ 4 地震动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V s >800 0
800≥V s >500 0 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规定: 一般情况下,
500≥V se >250 <5 ≥5
我国建筑的抗震设计可按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
250≥V se >150 <3 3-50 >50
V se ≤150 <3 3 ~ 15 15 ~ 80 >80 区划图》规定的地震动参数执行,即地震动峰值加速
注: V s 系岩石的剪切波速,V se 系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土层等效剪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直接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
切波速计算深度取覆盖层厚度和 20 m 的两者较小值。 划图上获取。但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需根据场地类
56 铁 道 勘 察 2012 年第 5 期

别和设计地震分组进行调整。菲律宾关于动峰值加速 位于 地 震 4 区 ( 0. 4g ) ,部 分 地 区 位 于 地 震 2 区
度的方法与我国基本相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的 ( 0. 2g) ,少数地区则高达 0. 6g; 而在我国 ( 见图 2) ,只
确定方法与我国存在着较大差别 。 有位于地震带四川、云南、西藏、甘肃、台湾等省市的少
4. 1 动峰值加速度 数县市为 9 度 ( 0. 4g) 设防区。 中菲两国地震动峰值
菲律宾确定峰值加速度的方法与我国基本相同 , 加速度详见表 5 和表 6。
根据地震区划图获得,但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数值差 表5 菲律宾 NSCP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
别较大。 区域 地震 2 区 地震 4 区
菲律宾板块属地震活跃区域,是世界上地震最活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A 0. 20g 0. 40g

跃的国家之一。从图 1 中可以看出,菲律宾 80% 国土


表6 中国 GB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A 参数值范围 基本烈度
<0. 05g <0. 04g <Ⅵ
0. 05g [0. 04g,
0. 09g) Ⅵ
0. 10g [0. 09g,
0. 14g) Ⅶ
0. 15g [0. 14g,
0. 19g)
0. 20g [0. 19g,
0. 28g) Ⅷ
0. 30g [0. 28g,
0. 38g)
≥0. 40g ≥0. 38g Ⅸ

4. 2 反应谱
( 1) 理论基础
对地震动反应谱形状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震级 、
距离和场地条件。中菲两国规范中地震动反应谱的理
论基础相同,计算公式类似,见公式 ( 1) 。 式中 a m 和
β m 、T0 、T g 、x 分别表示设计地震的峰值加速度和放大
图1 律宾 NSCP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系数反应谱的平台值、第一拐点周期值、第二拐点周期

图2 中国 GB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中菲规范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彭殿东 武 涛 赵建峰 57

值、下降段下降速度控制参数。 中国 GB 规 定,当 建 筑 结 构 的 阻 尼 比 不 等 于
a + a ( β - 1. 0) T 0. 05 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仍按图 2 确定,但形
0. 0 < T ≤ T0
 m m m
T0 状参数应进行调整。

S a( T) = a m β m T0 < T ≤ T g
表8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 )
T x
a m β m g
T
Tg < T ≤ Tm 地震影响
多遇地震
6度
0. 04
7度
0. 08( 0. 12)
8度
0. 16( 0. 24)
9度
0. 32
( 1) 罕遇地震 0. 28 0. 50( 0. 72) 0. 90( 1. 2) 1. 40

( 2) 中国 GB 规范 注: 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0. 15 g 和 0. 30 g 的
中国 GB 规范采用的抗震设计反应谱是取相同场 地区。

地条件下的多个加速度记录,并取阻尼比 ζ = 0. 05,得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按下式确定


到相应于该阻尼比的加速度反应谱,除以每一条加速 γ = 0. 9 + ( 0. 05 - ζ) / ( 0. 3 + 6 ζ)
度记录的最大加速度,进行统计分析取综合平均并结 式中 γ———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
合经验判断并进行平滑化处理得到“标准反应谱 ”,将 ζ———阻尼比。
标准反应谱乘以地震系数 ( 相当于 7、
8、9 度烈度峰值 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应按下式来确定
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 ,即为规范采用的地震 η1 = 0. 02 + ( 0. 05 - ζ) / ( 4 + 32 ζ)
影响系数,或称为抗震设计反应谱。 式中,η1 -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小于
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 0. 05, 0 时取 0。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应按 1. 0 采用,形 阻尼调整系数应按照下式确定
状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η2 = 1 + ( 0. 05 - ζ) / ( 0. 08 + 1. 6 ζ)
①直线上升段,周期小于 0. 1 s 的区段。 式中,η2 -阻尼调整系数,小于 0. 55 时取 0. 55
②水平段,自 0. 1 s 至特征周期区段,应取最大值 ( 3) 菲律宾 NSCP 规范
( α max ) 。 菲律宾 NSCP 规定的设计反应谱曲线如图 3。 确
③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 5 倍特征周期区段, 定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时考虑因素较多 ,如震源类型、
衰减指数应取 0. 9。 场地类别、地震影响系数、震源距离等。
④直线下降段,自 5 倍特征周期至 6 s 区段,下降
斜率调整系数应取 0. 02。
特征周期不仅与场地类别有关,而且还与地震分
区有关,同时也反应了震级大小、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的
影响。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 T g 值也适当延长。
根据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分组可按表 7 采用,计算 8、
9 度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应增加 0. 05 s。( 周期大于
图3 菲律宾 NSCP 地震动反应谱
6. 0 s 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专门研究 )

表7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4. 3 中菲规范地震动参数对比
设计地 场地类别 表 9 中 K a 、K β 分别表示每一类场地上的设计地震
震分组 Ⅰ0 Ⅰ1 Ⅱ Ⅲ Ⅳ
动峰值加速度 a m 和放大系数反映的平台值 β m 与Ⅰ或
第一组 0. 20 0. 25 0. 35 0. 45 0. 65
S a 类( 岩石) 场地上的值之比。
第二组 0. 25 0. 30 0. 40 0. 55 0. 75
分析表 9 所给参数值,可得到中菲两国规范地震
第三组 0. 30 0. 35 0. 45 0. 65 0. 90
动反应谱之间的如下共同点和差异 :
计算地震作用标准值时,阻尼比为 0. 05 的水平地 ( 1) 中国 GB 规范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水平段起
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 8 采用。 始周期 T0 定为 0. 1 s,对于一般工程都是经过反应谱
不同阻尼比的地震影响系数不同,随着阻尼比的 平台值求得的,便于工程设计操作。 而菲律宾 NSCP
减小,地震影响系数增大,其增大的幅度则随周期的增 规范则给出了 0. 2T g 的计算方式,与特征值周期值相
大而减小。 联系。
58 铁 道 勘 察 2012 年第 5 期

表9 GB 和 NSCP 中地震动参数对应于不同类型场地的取值
国别及规范 场地类别 Ka T0 / s Tg / s βm Kβ γ

Ⅰ 1. 00 0. 10 0. 20-0. 35 2. 25 1. 0 0. 90

Ⅱ 1. 00 0. 10 0. 35-0. 45 2. 25 1. 0 0. 90
中国 GB
Ⅲ 1. 00 0. 10 0. 45-0. 65 2. 25 1. 0 0. 90

Ⅳ 1. 00 0. 10 0. 65-0. 90 2. 25 1. 0 0. 90

短周期 长周期 0. 20g 0. 40g

Sa 1. 00 1. 00 0. 2Tg 0. 40 0. 40-0. 50 2. 50 1. 0 1. 00

Sb 1. 25 1. 25 0. 2Tg 0. 40 0. 40-0. 50 2. 50 1. 0 1. 00

菲律宾 NSCP Sc 1. 25-1. 50 1. 625-2. 125 0. 2Tg 0. 53 0. 56-0. 70 2. 50 1. 0 1. 00

Sd 1. 25-2. 00 1. 875-3. 00 0. 2Tg 0. 57 0. 64-0. 80 2. 50 1. 0 1. 00

Se 1. 125-3. 125 3. 00-4. 375 0. 2Tg 0. 75 0. 96-1. 20 2. 50 1. 0 1. 00

Sf 需专项研究

( 2) 菲律宾 NSCP 考虑了不同场地条件对 a m 的影 NSCP 规范没有过多的简化处理。 我国规范规定的参


响 即较软弱场地对 a m 具有较大的放大作用,K a 为
; 数操作性更强。
1. 00 ~ 4. 375。在同一地震动强度时随着场地变软 ,场 ( 3) 菲律宾 NSCP 着重考虑了软弱场地对地震的
地系数变大,在同一类别场地中,随着地震动强度提高 放大作用,而中国 GB 在此部分存在一定的欠缺,即没
相应的值减小。虽然国内诸多学者和机构对于不同场 有考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或反应谱 ( 放大系数谱 ) 平
地条件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 ,且得到 台值的场地调整。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影响系数形状参
了“在同一场地类别时随着地震动强度提高,相应的 数的水平段起始周期都是 0. 1 s,而 0. 1 s 以下的直线
场地系数值普遍减小,但在同一地震动强度时,各类场 下降段属人为连线。但在国内一些重大工程中已经开
地系数变化规律不同( 有变大,亦有变小 ) ”的结论,中 展软弱场地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或反应谱 ( 放大系数
国 GB 并未采纳,即不考虑不同场地条件对 a m 的影 谱) 平台值的场地调整的影响的研究。 这些对于中国
响,K a 为 1. 0。 GB 规范的修订和完善具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
( 3) 菲律宾 NSCP 和中国 GB 的放大系数反映平 ( 4) 中国规范明确了阻尼比不等于 0. 05 时地震
台值 β m 均 为 常 数,但 NCSP 的 β m 取 值 要 略 大 于 中 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的规定 ,具
国 GB。 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适应不同建筑的设计需要。
( 4) 菲律宾 NSCP 未考虑曲线段衰减指数 γ,而中 参 考 文 献
国 GB 考虑了衰减指数的影响,取值为 0. 90。 [1] 朱文静. 中美建筑规范抗震相关条文的比较研究 [D]. 武汉: 华
中科技大学,
2008
5 结束语 [2] 赵艳.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特性影响研究[D]. 北京: 北京工业大
学,
2007
通过对中菲两国地震动参数及其确定方法的比较 [3] 吕悦军,等.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参数影响的关键问题[J]. 震灾防
分析,反映了以下问题: 御技术,
2008,
3( 2)
( 1) 中国的抗震设计采用“三设防 ”的指导原则, [4]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5] NSCP—2010 National Structural Code of The Philippines 2010,
菲律宾抗震设计为“一防水准 ”,中国的抗震设计规范
Sixth Edition[S]
给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分层次设防目标 。
[6] 李小军,等. 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中的场地影响考虑[J]. 世界地
( 2) 对于场地分类,中国 GB 规范的场地土评价厚 震工程,
2001,
17( 4)
度与探勘深度相对较小。而 NSCP 中对地震影响因素 [7]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S]
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给出了具体的影响系数,便于设计 [8] Joel D. Nuez, Christian Llarena. Design Report on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of Northrail Project[R].
人员采用。相对而言,菲律宾规范在场地分类、地震影
[9] GB 17741—2005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S]
响因素等方面考虑更为细致。 两国规范基本原理一
[10]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宣贯教材[S]
致,都采用反应谱特征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只是菲律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