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10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4 期(总第 184 期)

的喜悦之中 。然而自然却以不言的形式惩罚了人 之中 , 沉浸在不断地追问之中 :


什么是生活 ? 什么
类 , 印证 、确证 、供给 关系变成了否证 、惩罚关系 。 是好生活 ? 如何过上好生活 ? 精神生活问题只能
科技的另一个功效就是使一切神秘的东西都无所 通过精神过程和精神产品来解决 , 而这恰是市场社
遁其身 , 科学与信仰的二元思维方式使唯物主义哲 会最大的共识与认同问题 。 原子主义的价值导向
学命题变成了物质主义的行为方式 。 人类精神需 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确立使共识与认同在两个
要要以物质为基础 , 但并不就是物质本身 。在以主 向度上展开 :
我的利益 、需要 、满足是我的活动的唯
体间关系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关系中 , 隐规则的弱化 一的目的 , 对他者的无视 、漠视成了主体间陌生化
甚至消失 、显规则 的失效与缺失使 风险急剧增加 的主要成因 ; 市场社会中收益最大化只能通过生活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称之为风险社会的来临)。在 资料的快速增长和快速消费来完成 , GDP 增长和
规则认同与践行上 , 起于心意以内的由己性变成了 消费增长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大指标 , 这种有增长
对外界的完全依赖 。 耻感文化愈亦暴露其弱点 :
没 而无发展的发展观把人变成了纯粹的生产者和消
有了外在的监督 、没有了道德上的谴责 , 羞耻就变 费者 , 而人的精神需要却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
得可有 可无 。 不是人 们缺少认同 、践行规则的能 用以提升人们心志和修养的精神产品匮乏 , 即便有
力 , 而是故意不去遵守 。 羞耻感的丢失 、罪感的先 这样的产品 , 人们也没有体悟 其真谛的能力 和情
天缺失使各种关联之间的可预期性问题完全变成 趣 。 过问 、倾听 、关怀成了最为稀缺的“公共物品” ,
了组织与政府的事情 , 这对于正在建立市场社会且 更为可怕的还在于每个人都在抱怨得不到他人的
没有宗教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 无疑是一个历史 过问 、倾听与关怀 , 而却不是考虑我首先应该如何
性的难题 。 为 。“你敬我一尺 , 我敬你一丈”的思维方式和做人
共识与认同的最大问题还在于精神生活世界 方式使市场社会 中的共识与认 同变得极为困难 。
问题 。 物质生活质量的极大提升只是提升精神生 只有从每个人做起 , 从转变思维方式和做人方式入
活的基础 , 其间的逻辑过渡要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 手 , 是重塑人文生态社会的根本出路 。
多 。 无意义感的日益强化 , 使人们陷入怀疑和迷茫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崔新建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北京  100875)

是指走向相同的过程 , 而认同指的是确认相同的过

程。
一般说来 , 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 作为一种关系 , 认同必然包括认同者和被认同
行确认 。 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 , 都存在着这样或那 者 , 必然是双向和互动的 。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还
样共同或相同的东西 , 但对这种共同性进行相互确 是在人与社会之间 , 单向的 、一厢情愿的所谓认同
认 , 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可能做得到 。这 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的认同关系 。 认同
意味着 , 认同总是存在于关系当中 , 或者说认同本 不仅包含着认知 , 而且还包含着信任和承诺 。信任
身就是一种关系 , 而且认同关系就是指人与人 、人 与承诺 , 都只能是双向和 互动的 , 甚至是平等的 。
与群体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认同不同于认可 , 这种信任与承诺 , 又是建立在相互认知基础上的 。
后者只是确认或承认 , 不意味着接受和赞同 , 而认 没有必要的相互认知即“知己知彼” , 就不可能有真
同则可理解为确认并赞同 , 或者是承认并接受 。认 正的信任与承诺 。 因为无论是相互认知 、相互信任
同也不同于趋同或同化 , 无论是趋同还是同化 , 都 还是相互承诺 , 都是要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 , 减少
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103

不确定性 , 降低相互交流 、合作的“成本”和“风险” 。 核心是文化认同 。 一方面是因为在民族认同 、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认同就是要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关 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 , 即使
系中增加确定性 、建设性的因素 。 是种族认同 , 也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因素 。在种族认
认同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 这种自我中心 同中 , 不仅涉及对人们的肤色 、体质等生理特征的
表现在 :
第一 , 认同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确 认知 , 而且还涉及到对这些生理特征的评价 , 这些
定“同”或“异”的 。这里的“同”或“异” , 都是与认同 评价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比如 , 在种族
者自己的相同或相异 。 个人对他人或社会认同的 认同过程中 , 有色人种(包括黑种人和黄种人)和白
不同程度 , 正体现了个人同他人或社会之间相似的 色人种不仅强调自己同其他人种在肤色上的区别 ,
程度 。 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普遍存在的拟人化思维 更强调自己肤色的优越性和美感 。因此可以说 , 在
和“移情”现象 , 都是追求自我认同的特殊表现 。第 种族认同中出现的种族歧视 、种族优越论等极端形
二 , 认同是对自我身 份的寻找和确 认 。 认同的过 式 , 也从消 极的方面体现了文 化对种族认同 的影
程 , 就是人们通过 他人或社会确认 自我身份的过 响 。 另一方面 , 认同所蕴涵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 ,
程 , 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 、反观自我的过程 。 都离不开文化 。身份 、角色 、合法性 , 都只能在一定
在英文中 , “认同”概念的本义 , 就是“身份” 。 换句 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 。 即使是与认同不可分割
话说 , 认同不过是认同者从别人或社会那里折射出 的自我概念 , 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产物 。 此外 ,
来的自我而已 。 第三 , 认同的目的是为了使自我的 当代认同危机的要害 , 也是文化认同上的危机 :

身份趋向中心 。 如果说 , 认同产生危机是自我的被 化认同的危机表现最突出 、最普遍 , 解决难度也最
边缘化 , 那么认同则是自我向中心的自觉趋近 。就 大;文化认同的危机还直接制约着其他认同危机的
此而言 , 认同总是同人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相 解决 。
关联的 。 人们自我意识的程度 , 直接影响着他对他

人或社会认同的程度 。 无论是从人类的发展史来
看 , 还是从个体发展的历程来看 , 人们每一次认同 文化认同 , 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
即自我身份危机的出现 , 都是同自我中心主义的破 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 。 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 、遵循
除相伴随的 。比如 , 从“人是万物之灵”到“人是一 共同的文化理念 、秉承共有的 思维模式和行 为规
种高级动物” , 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 , 也带来 范 , 是文化认同的依据 。 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
人类自我认同上的一次重大危机 。 能之一 。拥有共同的文化 , 往往是民族认同 、社会
认同问题还是一个终极性的问题 。 这种终极 认同的基础 。 而个人对社会的认同 , 主要体现在个
性主要体现在 :
首先 , 认同是所有人必然会遇到的 人的社会化 , 即对社会所创造和拥有的文化的学习
问题 ;
只要人类存在着 , 认同问题就不会消失 ;
认同 与接受 ;
社会对个人的认同 , 则体现在社会的基本
问题也不可能一次性 、一劳永逸地解决 。 其次 , 认 文化规范在个人中的普及 、推广和传播 。人们之间
同本质上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 , 对自我身份的 在文化上的认同 , 主要表现为 双方相同的文 化背
不断追问 , 是对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探 景 、文化氛围 , 或对对方文化的承认与接受 。
究 , 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 。“我是谁 ?”“我从哪 同其他认同形式一样 , 文化认同的主题是自我
里来 ?”“我的归宿在哪里 ?”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说就 的身份以及身份正 当性的问题 。 具体地说 , 一方
是对这些永恒问题的暂时性解答 。 最后 , 认同问题 面 , 要通过自我的扩大 , 把“我” 变成“我们” , 确认
对于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具有根源性 。 人们在生存 “我们”的共同身份 ;另一方面 , 又要通过自我的设
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 , 以及由此 限 , 把“我们”同“他们” 区别开来 , 划清二者之间的
而衍生的种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 归根到底都是 界限 , 即“排他” 。只有“我” , 没有“我们” , 就不存在
从认同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 都是以某种认同预设为 认同问题了 ;
只有“我们” , 没有“他们” , 认同也失去
前提的 。 了应有的意义 。 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 文化
从类型上看 , 认同包括种族认同 、民族认同 、社 认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 , 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
会(群体)认同 、自我认同 、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 , 但 然属性或生理特征 , 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
10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4 期(总第 184 期)

性 。由于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后天的 重叠也是必然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认同尤其是文化


和可变的 , 文化认同也具有相对的可变性 。一般说 认同事实上是一个多余的问题 , 就不足为怪了 。
来 , 民族认同 、社会认同 , 对于个人而言是相对稳定 现代性何以导致文化认同问题的凸显呢 ? 最
和不可选择的 ; 而文化认同的可变性则意味着 , 文 根本的原因还在于 , 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
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 , 即选择特定的 社会 , 改变了传统社会原有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 人
文化理念 、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 这些文化理念 、 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
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 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 从封闭到开放 、从稳定到剧变 , 不仅使“我们” 必须
价值观 , 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念体系 。因 不断直接地 面对越来越多的“ 他们” , 而且“ 我” 与
此可以说 ,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 “我们” 也不再天然地 重合 。 简而言 之 , 开放 和变
同。 化 , 打乱了传统社会原有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 ,
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 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危机 。
两个方面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之间 、不同人们的 现代性在促使社会转型的同时 , 还直接引发了
文化之间的碰撞 、对抗和交锋 。文化的多样性和变 空前的文化危机 , 使文化认同 成为突出的时 代课
动性 , 决定了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 文化冲突的 题 。 这种文化危机集中表现在 :
首先 , 现代性对传
核心是不同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的冲突 。 文化冲突 统的否定 , 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文化断裂 。 传统是
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 , 即人们对 文化中最具特色 、最重要 、最普遍 、最有生命力的内
自我身份 、角色的不同认知 , 也就是人们在身份上 容 , 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 毫无疑问 , 现代性
的冲突 ; 而文化认同往往是文化冲突后的结果 。同 是在对传统 、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超越过程中确立起
样 , 文化冲突固然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危机 , 而文化 来的 。在现代性建构的过程中 , 总要对传统和传统
冲突的最终结果又总 是强化了人们 的文化认同 : 文化有所批判 、有所否定 。而这种否定又必然影响
“我们”与“他们”的界限更明确了 , “我”与“我们”的 到人们对民族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的认同 , 促使人
范围更重合了 。 可见 , 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是互为 们建立新的文化认同 ;
其次 , 伴随现代性而来的强
因果的 。 脱离开文化冲突 , 就难以把握文化认同的 势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 , 造成了文化秩序破坏和文
本质 。无论是文化认同还是文化冲突 , 都是人类文 化生态的失衡 。现代性在催生“世界历史”的同时 ,
化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 又伴随着经济扩张 、政治殖民化和文化霸权 。强势
文化对主流话语的垄断 、对弱势文化的挤压以及强

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不平等关系 , 都使原有的文化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象 , 早就存在着 。但文化 格局被迫重组 , 人们的文化认同特别是基于弱势文
认同作为一个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 , 则是伴随着现 化的认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时 , 文化认同
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 。 问题的提出 , 是对文化霸权的抗争 , 也是对弱势文
众所周知 , 在前现代社会中 , 社会结构的封闭 化生存权的维护 , 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呼唤 ;
最后 , 现
性 , 人们活动的单一化 、交往范围的固定化 , 决定了 代性所形成的“以物的依赖性 为中介的个人 独立
文化认同是理所当然和不言而喻的 。一方面 , 文化 性” , 带来了社会与人自身的普遍物化 , 特别是文化
认同同种族认同 、社会认同 、血缘认同和地缘认同 对人的否定和扭曲 。现代性的核心是市场化 , 现代
是混沌一体的 , 而且血缘认同和地缘认同要远重于 性文化的实质则是文化的物化与技术化 。 这种以
文化认同 ;
另一方面 , 社会的长期封闭与稳定 , 罕有 技术和物化为特征的文化 , 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文
严重的文化危机或激烈的文化冲突 , 文化认同的重 化认同问题 , 而且还导致人们自我认同的困惑 :

要性并未为人们所理解 。 也就是说 , 在一个封闭且 我的被异化甚至自我的丧失 。在这个意义上 , 现代
很少变化的社会里 , 当人们看不到外面的“ 他们” 性的文化危机就是人与文化关系的危机 , 是文化认
时 ,“我们”也就失去了特别的意义 ;
而当人们在数 同的危机 。总之 , 现代性昭示了文化认同的真正根
百年一贯制的生活模式中生活时 , “我”与“我们”的 源。
刘孝廷  未来价值与发展认同 107

分有限的历史回溯方式 , 要实现新的认同几乎是不 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认同危机 , 其深刻性和协调难度


可能的 。为此 , 必须改变认同的致思方式 , 首先确 史无前例 。从认同的结构性特征来看 , 目前中国面
认未来价值和未来的他者在当下存在的合法性 , 从 临着国内外的制度 性认同 、东 西方之间的文 化认
而使得我们可以由未来出发解读人类当下生存的 同 、个体利益和公共道德的社会性认同 、追求效率
合理性[ 5] 。 只有这样 , 人类才能打破传统等时的 与追求公平的发展认同以及生命意义危机的自我
结构性认同范式 , 走向历时的相互关怀和尊重 , 在 认同等重大认同难题 。 但问题的严峻性并不必然
发展的途中实现与未来的纵向认同 , 去过一种有境 预示着我们也同样“与时俱进” , 有了相应的心理和
界的生活 , 努力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 由此建立 精神准备 , 在现实中做出了更为恰当的选择 。当务
起一种希望的伦理学 。这是真正的人性自觉 。或 之急是尽快细致地清理当前的认同状况 , 并立足于
许有了这个自觉 , 虽然我们已经步入风险时代 , 却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东方社会的实际 , 充分
仍有机会掌握主动并有所作为 , 可以在有限的时空 吸收世界各国认同经验 , 融合多样化的认同观念 ,
里轻歌曼舞 、创造生活 , 实现在大地上“诗意般的栖 发挥东方和而不同的优长 , 在文化环境 、制度规范 、
居” 。 这才是认同问题根本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 社会交往形式和社区建设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 广泛
最后 , 开发东方文化的认同资源 。 在今日之人 开展认同教育 , 扩大东方文化的认同空间 , 重建中
类舞台上 , 发展中国家的认同矛盾比发达国家要激 国自主的认同观[ 6] (P224)。由于尚和的观念在中国
烈严重得多 ;
而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人多底薄 、历 历时悠久 , 根深蒂固 , 因此尽管这方面的路还很长 ,
史负担重等原因 , 发展问题也更为尖锐 , 由此引发 但其前景却是相当吸引人的 。
[ 参考文献]
[ 1] 马克 思 恩格 斯 选 集 :
第 1 卷[ M] .北 京 :
人 民出 版 社 , [ 4] 〔德〕贝克 , 等 .
自反 性现代 化[ M ] .赵 文书译 .北京 :

1995. 务印书馆 , 2001 .
[ 2] 孙立平 .
断裂[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3. [ 5] 刘啸霆 .
未来价值与环境 伦理[ J] .清华大学学报 , 2004 ,
[ 3] 〔英〕安东尼·吉 登斯 .失控 的世 界[ M] .周红 云译 .南 (1).
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1 . [ 6] 叶泽雄 .
社会理想论[ M] .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8 .
(责任编辑  胡敏中   责任校对  胡敏中  连铗)

The Current Identity Crisi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
A series)
The Editor' s Note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peeding of globalization , all the nations
and countrie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of new oppor tunities and challeng es in economy , politics and culture .T hat is , glob-
alization is de -coding and re -forming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uctures and org anizations, w hich provides a new motive and plat-
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nation.M eanw hile , globalization is mercilessly invading and squeezing the developmental space of
each nation, particularly that o f 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 which according ly results in an identity crisis.In principle , each
nation should maintain its fine tradition , and at the same time face globalization, i.
e .to keep a balance betw een sticking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stant reconstruction of new identity .Fo r this issue, the editor board of this journal invited several
professors from School of Philoso phy and Sociology of BN U to discuss the topic .And the papers in question include A Couple of
Points in Current Identity Crisis by WA NG Cheng -bing , Com mon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ty :with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umanities by YAN Hui, Cultural I dentity and its Origin by Cui Xin-jian , and Future Value and Developmental Identity by
LI U Xiao -ting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