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其他参考书籍指引

原著
《启蒙辩证法》
1.法西斯主义者虚伪颂扬的,以及狡猾的人文专家幼稚贯彻的,就是:启蒙的不
断自我毁灭,迫使思想向习俗和时代精神贡献出最后一点天真。一旦公众进入了
下述状态,思想难免会成为商品,而语言则成了对商品的颂扬,那么,揭示这一
堕落过程的尝试在被其世界历史后果彻底毁灭之前,就必须拒绝相关的语言要求
和思想要求。
2.人们从自然中想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自然,以便全面地统治自然和他者。启蒙
根本就不顾及自身,它抹除了其自我意识的一切痕迹,这种唯一能打破神话的思
想把自己也摧毁了。
3.今天,人性的堕落与社会的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
为世界变得更加公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让机器和掌握机器的社会集团对其
他人群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在经济权力部门面前,个人变得一钱不值......大众变
得更加易于被支配和诱导。社会下层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时候,付出的代价是
社会地位的下降,这一点明显表现为精神不断媚俗化。精神的真正功劳在于对物
化的否定。一旦精神变成了文化财富,被用于消费,精神就必定会走向消亡。精
确信息的泛滥,枯燥游戏的普及,在提高人的才智的同时,也使人变得更加愚
蠢。
4.人们越是在每种情况中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那么他们就越是与他人有
着共性。受到操控的集体统一性就在于对每个个体的否定,因为个性正是对那种
把所有个体统归于单一集体的社会的嘲讽。
《识字的用途》霍加特
发表于1957年,霍加特最著名的代表作,用自传性文体写对工人阶级的认识。
需要避免对“工人阶级”浪漫主义定义:一方面夸大工人阶级的品质,一方面强调
工人阶级的粗俗。
工人阶级受传统影响依然深远,比如坚持口述传统、强调家庭观念等等。
社会、政治和物质进步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明显超过了对于中产阶级的影响。
工人阶级会看大量通俗读物,霍加特认为是“过度刺激和最终扼杀”
理论类
《文化研究》第13辑
1.视觉表征与当代世界:选择视觉表征的原因,是当今世界中我们的文化正弥漫
着各种各样的图像,图像本身变成了流行符号。
2.事实上,我们需要借助文化研究去发现意义是怎样进入事情本身的,它是怎样
构成事件的。我们真正在讨论的是,为什么在文化和媒介研究中,文化观念变成
了一种基础的力量。文化观念不是一个次要的因素,而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文化
是一种方法,在此之上,我们理解意义或者赋予不同种类的事物以意义。
3.意义的产生是由于一种文化或社会中的团体或成员共享同样的概念地图,这种
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不是那些我们偶然生于其中的价值观和事情,它是我
们一旦没有就无法理解世界的工具。
4.意义的生产并非因为这个词已经具有了固定不变的意义。意义的生产意味着存
在一种符号工作、一种活动、一种实践,它必须继续给东西赋予意义并向别人传
达意义。媒介研究关注的正是产生意义的实践,即我所称的“意指实践”,这些实
践包含在意义产生的过程中。
5.意识形态和权力对意义的固化
意义从来不能固化。但如果你想说,甚至假定说:“好吧,我有几分确认,
它的意义是这样。”你就得让它暂时停住。你必须固定它,你需要暂时性地
赋予那意义以特权;但它不可能就那样永远不变。你明天可以再把它收回
去。但是,意义的呈现依赖一定程度的固化。另一方面,意义从来不可能被
最终化。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惯例,终将被颠覆的惯例。
权力干涉语言时,其目的总是将其绝对固化。那就是我们过去称为“意识形
态”的东西所试图做的。它试图说:“我能告诉你们今天在北尔兰开的会议意味
着什么。”那就是它的意义;再没有其他的意义了。
因此,坚持意义的相对开放性,这是一个绝对核心的历史观念:意义是可以
变化的。如果意义不能最终被固化,那么它就只有改变,因为你可以相信,
试图固化意义正是权力干涉表征的原因。那就是它们正试图做的。
它们希望图像和一个权威的定义之间的关系自然化,使其变成它可能包
含的唯一意义。无论你什么时候看见它,无论你什么时候看见这些人,
你都会假定他们具有那些特征;无论你什么时候遇到那件事,你都假定
它会产生政治后果。
那些都是意识形态所力图做的,那是表意过程中的权力所想要做的:封
闭语言,封闭意义阻止变化。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的标志:
大多数学者都把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几部著作,如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
的用途》(1958),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1958)、《漫长的革命》
(1961),以及 E.P.汤普逊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看作是它的奠基
作。
利维斯影响:
1.五十年代、由于商业电视的普及,大众文化在英国迅速崛起,并引起了学
术界的注意。
2.战前,以利维斯为首的一批文学批评家就已经开始对大众文化进行研究,
如《小说与大众》。
3.利维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危机并不是像马克思主义所诊断的那样,存在于
经济方面,而主要存在于精神和文化方面。他主张,为了拯救现代社会、必
须恢复古老的有机社会的价值观念,而这需要借助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力
量。站在这一立场,他批评大众文化缺乏“道德的严肃性”和“审美价值”。
4.文化研究的早期代表,如霍加特、威廉斯等在批评方法和文化观念上曾受
到利维斯的影响,但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与利维斯等人却存在重大分
歧。
阿尔都塞影响:
1.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构架,通过它“人们阐释、感知、经
验和生活于他们置身其中的物质条件里面”。意识形态建构和塑造了我们对
现实的意识。
2.阿尔都塞深刻地指出,尽管个人作为主体觉得自己是独立自足的,觉得自
己在直接、自由地把握现实,但实际上,他的意识是由一系列思想体系和再
现体系所限定了的,这种把握只是他想像的结果。
3.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我们内
化了意识形态,因此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意识形态是无意识的。
我们是依赖于教育我们的语言和意识形态来看待自己的社会身份,来成
为一个主体,我们对自我的看法不是由我们自己产生的,而是由文化赋
予的。
4.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不仅要通过语言和再现系统来研究,同时也要通过
它的物质形式,如它的体制和社会实践方式来研究,这种思想推动伯明翰中
心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对电视的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它的制度史的广泛探究,并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5.阿尔都塞的理论为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如果
把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来考察,我们便不能像早期威廉斯等人那样仅仅把它看
成是生活经验的表现,它同时还是产生这种经验的前提,是我们的意识和经
验的基础。
6.然而,结构主义消解主体性的缺陷,促使了文化研究学派的葛兰西转向。
葛兰西的影响:
1.对于文化研究,尤其是大众文化研究来说,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具有重要的
意义,它为大众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
2.对葛兰西来说,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压迫和支配关系,
并不像人们过去所理解的那样,是由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制地灌输
给从属阶级。他认为霸权的形成需要依赖被统治者某种自愿的赞同,依赖某
种一致的舆论和意见的形成,而这总是一个过程和斗争的结果。
3.从葛兰西的理论视角来看,大众文化既是支配的,又是对抗的,它的内容
是由统治阶级获得霸权的努力和被统治阶级对各种霸权的抵抗共同构成的。
它既不仅仅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通俗宣传,也不是一种自发的文化抵抗,
而是一个谈判和斗争的领域。
历史背景类
《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
对于文化研究的背景、“文化战”等描写的较为详细,不太好读。
“文化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文化战实质上就是对意义的争夺意义针对的是
人的思想,相对于纯粹对制度、经济和政治安排等方面的变革,思想的影响要更
为深远、持久和有效。
《重返伯明翰》
较为系统阐述了文化研究学派的各个阶段以及转向。
《传播学科的奠定》胡翼青
如果一种社会科学理论想不断地有所创新,它就必须不断突破自身的边界或重新
定义本学科的边界。
法兰克福学派在理论上的建树对哥伦比亚学派而言,是一个打开边界,互通有无
的好机会。然而,方兴未艾的实证主义传播学非但没有真正重视异质理论的价
值,反而在战争的实用主义环境下,在耶鲁学派的极力推动下,向着进一步缩小
学科边界的方向迈进。而耶鲁学派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指引下,非但没有在理论
上更进一步,反而更多地强调个体主义琐碎的定量研究,将传播学的主导范式推
向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范式,从而彻底关闭了美国传播研究的边界。
20世纪70年代,面对传播学的滞步不前,美国激进的批判学者们早就已经按捺不
住对传播学的失望而重新寻找新的理论来源。施拉姆传播学的垄断地位受到挑
战,本来已经在学界取得一定影响力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法兰克福学派思想、
文化研究思想一道,对施拉姆的传播学科形成了思想上的合围之势。
与美国传播学不同,英国文化研究主张用多学科一体化的研究方式突破学科的界
限,以达到理论创新的目的。他们似乎不太在意学科的边界与专门化问题。
《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
从世界角度来看,把文化和经济截然分开看来是很困难的,而且是无益的。研究
发展的经济学家一再反对局限于纯经济的分析。大多数研究发展的主要理论家都
一致认为,仅仅经济动因,不管它是多么必要,是不足以重新指引社会发展道路
的。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被认为对发展过程至关重要。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乡绅化也经历了该时期的另一种社会趋向现代职业的兴
起。自由职业者一一律师、医生、公务员、新闻记者、教物和文学家——在维多
利亚朝时期兴旺起来。他们人数激增,并且相当特殊,可以视为一个阶级,或者
更严格地说是一个准阶级,它对英国舆论和文化的影响与其人数比较起来要大得
多。到 19 世纪下半叶前,英国已有一个自由主义上层中产阶级与资本家阶级并
存。
(维多利亚时代)公学逐渐放松了人学障碍。然而工商业者家庭出身的孩子只有
否定其家庭出身和自己的阶级才准入学。无论有多少实业家的儿子人学,却很少
有未来的实业家出身于这些学校,而那些出身于这些学校的实业家,都变得“文
雅”起来,即不再一门心思追求生产和利润。(这一点反映了霍加特思想产生的
背景)
亚文化类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
P207:噪音美学
亚文化的噪音美学体现在,亚文化把信息传递的传统渠道给扰乱了,他们弄
乱了和颠倒受众和艺术家的关系,宣称“都是艺术家”,体现出一种草根美学
的特征。
亚文化的美学风格,在赫伯迪格看来,就是通过现成物、拼贴等手法,通过
颠覆受众和艺术家的井然有序的关系,通过对传统美学的反叛、转换、颠覆
和震撼,从而起到了一种噪音的效果。赫伯迪格认为,这就是“亚文化的风
格确实发挥影响力时刻”和“短暂而震撼的景观”,他提出:“假若我们真的以
花式的术语来思考,亚文化的风格就会被更有效地视为既有符码变化和延
伸,而不是创造性冲动的ʻ纯粹ʼ 表达,最重要的是它们应该被看做是有意义
的变化。这些形式有时候会被破坏和日渐凋零。勿庸置疑,这就是它们的ʻ关
键时刻ʼ。”
赫伯迪格的答案也许就在这里:达达和性手枪,都起源于一种社会和文化危
机之中的虚空和落寞里的一种疯狂和反抗。在“一战”的硝烟中诞生的达达,
反抗的是战争和厮杀中暴露出来的“整个资产阶级的全部价值观”和中产阶级
文明大厦里“腐朽的气息”,伪善的“对他人的爱”,“除了金钱,不信仰任何上
帝”;而在“二战”后横空出世的朋克,则是感受到了“没有未来”的绝望和资
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欺骗。
P216:收编与反收编
收编 (incorporation),是支配文化对体制外的文化进行再次界定和控制的过
程,换言之就是支配阶级主动放弃武力和暴力镇压的方式,而对亚文化进行
柔性遏制、招安、整合、消毒和化解的过程。伯明翰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
社会中,青年始终是支配文化收编对象中的重点,而且资产阶级对青年的收
编途径也随着阶级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得繁复多样。
收编过程:
收编/传播的第一个步骤是主导文化 (警方、法官和新闻界)对亚文化风格
进行“界定”和“贴标签”,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抹黑”。
在收编/传播的“抹黑”手法之后,亚文化引发了社会的焦虑、困惑和分
歧,即社会的“道德恐慌”。亚文化被当作了“麻烦时代”的“替罪羊”,
为“尚未解决”的社会和文化问题(没有出路的工作、失业、种族歧视、性
别歧视等) 承担责任。
伴随着收编的界定、贴标签和“道德恐慌”的过程,另一种强大的力量也
没有放过对亚文化风格的控制,这就是市场,另一种收编也悄然而至,
即变为“商品”
概括起来,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的意识形态收编和商业收编的过程的论
述,可以用以下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亚文化风格出现——风格传播——主导文化和支配社会感到矛盾、困
惑——意识形态收编开始——主导文化对亚文化进行界定、贴标签——
媒体引发道德恐慌——亚文化作为替罪羊、亚文化被重新安置、定位
——亚文化风格失去抵抗意义或改弦更张。
亚文化风格出现——商业收编开始——风格的传播,风格的缓和——亚
文化风格成为消费风格和市场风格——亚文化风格失去抵抗意义或改
弦更张。
伯明翰学派认为应该避免在亚文化的“意识形态收编”和“商业操弄”之间
做任何绝对的区分。“收编的两种形式(语意的/意识形态的以及真实的ʼ/
商品的)可说在商品的形式方面趋于一致”。 就是说,意识形态和市场
收编这两个过程经常是纠缠在一起的,常常形成一种复杂的矛盾关系。
反收编:
麦克卢比主要结合了“朋克现象”中“二手衣服”和“旧货市场”的研究进行了
论证,她认为亚文化并非“本身既与商业没有关系,也对之不感兴
趣”。“实际上,整个朋克文化都在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自己,并且从一开
始就开了一系列商店直接卖衣服给年轻人。”
亚文化的商业化虽然使亚文化的风格成为了大众市场的商品,但它的政
治意味并未就此消失,亚文化在收编之后并没有远离对支配文化的反
抗。“如果我们暂时解构一·对抗ʼ这个概念,把它放在日常生活的层次上
来看待,那么们就会看出亚文化企事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在ʻ文化的唯美化
条件下谋生的手段,它是对社会进行反拉的一种特殊表现。”
亚文化对亚文化风格的普及化、推广和市场收编不但不是拒斥的,而且
是相迎——亚文化企事业是亚文化群体谋生的手段。即使“市场化”,即使
被“收编”,亚文化同样能够完成对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