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 佛系 ”: 公共领域衰落与个体精神自救

——— 兼与孙向晨等教授商榷
□成 庆

内容摘要 “佛系” 现象作为年轻世代的流行文化现象, 与现代性以及全球消费主义存在密


切的关系。但是中国当代的 “佛系 ” 现象是在一个高速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 它所具有
的 “肤浅化” 与 “空洞化” 一方面是消费主义本身的逻辑造成的 ;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 20 余年
来,公共领域中关于消费主义与市场化的批判与反思因为各种原因而迅速退场 ,使得消费主义
的某些精神症候只能通过如此直白与肤浅的方式加以应对 。 同时, “佛系 ” 符号的使用, 也与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 “隐逸” “疏离 ” 的观念有密切联系。 这从另一种角度也说明了, 在 20 世
纪 90 年代知识分子从西方视角对于现代性所展开的政治 、 经济以及文化批判之外, 传统文化
中儒释道的某些观念也可以回应某些现代性的问题 ,而这 20 年来社会层面的传统文化的回潮,
就是这样一种自发的民间反应。 但由于现实与历史的原因, 传统文化的回潮仍然停留在某种
“文化消费” 的层面上,还有待未来产生足够深入的批判与反思力量 。
关 键 词 佛系 现代性 消费主义 公共领域 儒释道 传统文化
作 者 成庆,上海大学历史系讲师。( 上海 200062)

如同所有的流行观念与词汇一样, “佛系 ” 一 明的对比。到底该如何理解年轻世代如此迥然相异


词的热度在数月的媒体讨论中迅速退潮 , 逐渐成为 的人生态度,他们与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乃
一个过 时 的 符 号, 但 就 在 如 此 速 朽 的 “小 时 代 浪 至更长时段的思潮演变存在什么样的延续关系 ? 我
潮” 背 后, 我 们 或 许 反 倒 可 以 拉 开 一 些 时 空 的 距 们有无可能通过这样的变动去厘清当代中国社会的
离,去 审 视 “佛 系 ” 现 象 背 后 的 某 些 深 层 内 涵。 某些思潮脉络? 在对 “佛系 ” 的分析中, 不少评论
“佛系” 一词的出现, 从词源学而言大抵是来自于 都将 “佛系” 现象归纳为 “现代性的症候 ”, 将其
日韩流行文化,如那张手持莲花的 “无欲图 ” 就出 与消费主义、 工具主义连接起来进行分析。 例如孙
自于韩剧的画面,而 “佛系 ” 男子一词更是直接袭 向晨先生与王金林先生都曾明确指出, 在消费主义
自日本的流行文化词。 无论其出自何处, 在中国的 主宰下的社会中,所谓 “佛系 ” 是一种现代性制造
[1]
语境里,“佛系” 被解读为 “什么都行、 不必强求 ” 出来的空洞主体的生活态度 和比较消极的现代性
[2]
的人生态度,当然这种态度会通过年轻人的再解读 抵抗现象 ,而汪行福先生则指出当代青年世代的
[3]
不断地变形,例如带有轻幽默色彩的 “佛系 ” 常会 “佛系” 现象其实是一种 “消极的善” 。
诠释成更为消极化的 “丧系”。 将 “佛系” 现象放入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背景去
这似乎是 “佛系 ” 背后所展现出来的 90 后一 定位其精神特质, 当然有其合理之处, 但是却容易
代的某种精神状态, 不过这也与现实中感受到的年 忽略掉其背后本土历史的脉络与路径 。 也就是说,
轻人的 “竞争” “狼性” “奋斗” 特征同样形成了鲜 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与工具主义如何型塑了年轻一

2018·11 35
扫一扫
代的 “佛系” 态度,仅靠宏大的理论框架自然不够 年轻人精神生活的宰制力量。 悖论的是, 这些年轻
充分。要全面深入地了解 “佛系 ” 现象背后的历史 人在尽情迎合消费社会价值观与享受娱乐文化快感
路径与发生学, 不能只从共时性的结果去观察, 而 的同时, 也会感受到某 种 “恶 心 ” 与 “罪 恶 感 ”。
是要看到其在地化的历史因素。 这种反应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边际递减角
度去理解,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 所谓 “消费社
公共空间的衰落与历史根源 会” 带来的感官满足并不足以让年轻一代满意, 反
而很容易激发出某些怀疑与不满的情绪 。
如何从社会心理的层面来理解新世代的年轻人 ? 年轻人在竞争社会下的无力感与消极态度 , 并
在每年的通识课上, 笔者会给学生布置一道题目, 不是某个社会的特殊现象。 日本学者三浦展在 《下
询问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主要有哪些 。 同学们 流社会》 中分 析 日 本 社 会 的 “下 流 化 ” 现 象 时 指
提交的答案非常多元, 但也有一些普遍的共性, 这 出,日本是因为贫富分化而导致中产阶级开始瓦解 ,
些普遍性大致都指向了消费主义与娱乐媒体对他们 使得大量年轻人滑入所谓的 “下流社会 ”, 他们没
造成的影响。如以下两位同学的描述: 有竞争的意愿与能力, 没有进步的企图心, 最终只
“烦恼来自物质和精神的矛盾, 与我一样的同 能通过数码产品进行娱乐活动, 而越来越与现实世
龄人都深深被消费主义所影响。 我自己很清楚, 游 界产生疏离感。 但是中国的这种消极化的 “佛系 ”
戏、购物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欢愉, 但是这就像 潮流又与日本社会中的 “下流化 ” 存在很大差异,
吃方便面一样, 在吃的时候感觉特别香, 恨不得把 这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年轻世代的竞争热情与活力 。
汤都喝了, 但是过了一会再看就会觉得特别恶心 。 尽管中国的年轻人面对的也是一个社会贫富差距慢
这跟玩游戏是一个道理, 在游戏中的一两个小时会 慢分化的社会, 但是不同于日本的是, 中国的青年
觉得过得特别快, 游戏过后就会觉得这两小时啥也 一代普遍仍具有较强的竞争意愿, 这可以从不断涌
没干,非常后悔,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还是会陷进去, 现的创业热潮观察到。 或许可以这样认为, 自嘲、
由此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我至今没能摆脱这种恶性 戏谑与消极的所谓 “佛系 ” 态度, 一方面是面对高
循环,虽然告诉自己少看手机, 少玩游戏, 多看看 度竞 争 环 境 的 自 我 解 压 反 应, 但 从 另 一 方 面 看,
书,不看书的话早点休息也是好的, 但是总是忍不 “佛系” 态度压倒一切地获得年轻人的共鸣, 足以
住会成为 ‘手机控’ ‘游戏控 ’, 很多游戏卸载了好 说明年轻世代在面对竞争压力时往往会有非常一致
几回,最终又都装了回去。” 性的态度,那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什么都可以 ” 的
“我已经大三了, 而我的未来该往哪里走还不 佛系态度。
知道。这就像是告诉一个在语文考试中还没想好作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在 这 场 “佛 系 ” 潮 流 的 讨 论
文题目的学生, 时间只剩下十五分钟了。 所以感觉 中,几乎没有任何来自年轻世代的反思声音, 除了
焦虑得快得抑郁症了, 很烦甚至感到痛苦, 想摆脱 不断地戏谑、自嘲,以及围绕 “佛系 ” 所衍生出来
这种痛苦,于是看各种言情武侠玄幻等小说来逃避 , 的各种 “段子 ” 之外, 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自省,
这种网络小说带来的快感和逃避效果很显著 , 可以 只看到一场关于 “佛系” 的网络狂欢。 年轻世代对
一下子沉浸在书里, 要么跟着主角开金手指爽得不 于 “佛系” 的无条件接受,或许可以意味着这个群
行,要么跟着主角虐恋情深, 心绪跌宕。 更关键的 体在精神上的某种同质性。 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一个
是,一本结束还有一本, 没有止境, 直至 ‘上瘾 ’。 更深的危机,那就是这十余年来多元化公共文化的
可是,就像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样, 那些没 衰退,导致对于某些社会主流价值观, 年轻人缺乏
营养的小说越来越失去作用, 甚至用这种方式逃避 足够的思想资源与反思能力, 只能以个体化的戏谑
的时候我也会产生罪恶感。” ①
方式去应对,而无法上升为更为有力的社会、 政治、
我们很容易从这样的描述中看到现代社会的消 经济以及文化层面的思考与批判 。
费文化 ( 电子游戏) 与快餐媒体 ( 网络小说 ) 对于 从这 30 年的思想史背景来看,20 世纪 90 年代

36
在公共思想界所爆发的各种思想论争, 例如 “新左 社会的市场原则以制造欲望、 满足欲望为主旨, 要
派” 与 “自由派”、 “公共领域 ” 与 “市民社会 ” 让所有的人都成为欲望的消费者, 但是由于市场化
的系列讨论,大多属于社会政治性的争论。 在公共 ②
的逻辑,注定了市场大规模提供的商品是最为直接
场域中,知识分子是主要参与者, 主导公共议题的 与肤浅的 “感官欲望 ”。 但是这个社会又会进一步
选择与讨论。事实上,90 年代那一波热烈的公共讨 把 “人生的成就 ” 塑造为层次分明的 欲 望 等 级 结
论,展示了如何深度理解与讨论政治、 社会、 文化 构,我们可以很容易享受到某些基本感官欲望, 但
议题的契机, 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 也随之涌现出 是一方面却不断期待社会认定的某些 “顶端消费欲
一批颇具公共关怀的年轻知识人。 随着时代转变, 望”,如豪宅、 奢侈品乃至偶像的名气, 等等。 一
公共知识人与公共讨论逐渐消失, 也使得这十几年 般人能在电子游戏、 抖音中得到快速的满足, 但是
的公共领域中出现明显的失重感。 这种 “失重感 ” 鲜明的消费等级又会刺激年轻人不断竞争 , 努力地
究竟如何去理解? 一方面, 当代消费社会的文化形 往上爬升,去追寻那 “顶端欲望的满足 ”。 这背后
态一方面被认为是 “多元化 ” 的, 但另一方面却表 却有一个更为深层的现实, 那就是今天的年轻人并
现出非常单一的特征,这其实与 “社会 ” 内涵的变 没有深刻理解消费主义社会的逻辑, 他们接受了这
化有关。 一套关于人生价值的论述, 也能享受市场化带来的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公共讨论中, “社会 ” 巨大物质与精神满足感, 当他们慢慢遭遇到人生实
被定义为具有政治、 经济与文化自主性的领域, 公 现与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时, 他们并没有质疑这一
众可以借助公共领域 ( 纸质媒体与网络 ) 介入各种 套消费 主 义 的 逻 辑, 反 而 是 用 一 种 娱 乐 化 的 “佛
议题的讨论, 以求社会的进步与改善。 因此, 无论 系” 态度去消解这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
是贫富问题, 或者是消费主义与娱乐化的问题, 都 回到 20 世纪 90 年代, 在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公
会引发起大量的公众讨论。 这种讨论不同于今日微 共文化向市场主导的娱乐文化的转型过程中 , 知识
博上的立场争执, 而是试图通过理解社会现象背后 精英在公共领域的缺席, 导致消费主义与娱乐化逐
的逻辑 与 原 因, 去 深 化 对 时 代 的 认 知。 因 此 “社 渐成为一种垄断性的声音, 这其实是十余年来各种
会” 不会只拥有单一的 “消费主义 ” 逻辑, 任何观 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 并非单用现代性
念与价值都会在公共领域里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评 或者消费主义就能盖棺定论, 因为其他任何反对消
判。 费主义价值观的思想选择与行动都受到了来自各方
这样一个以知识精英主导的公共领域迅速地衰 面的抑制,使得我们今天所看到的 “社会 ” 与 “公
落,而平民娱乐文化进而占据了大众文化生活的主 共领域” 最终演变为某种单一化的 “资本市场 ” 与
要领域,年轻一代与消费文化的互动达到了从未有 “消费市场”。今天年轻一代对于消费主义的反应最
过的巅峰。 “社会 ” 的价值与意义开始清晰地指向 终只能显现出一种轻描淡写的 “佛系人生 ”, 足以
了消费主义, 而那个包含有多元化价值的 “社会 ” 说明这个社会的公共思考能力开始急剧衰退 。 在这
想象,最终演变为以市场逻辑为主导的单一结构 。 样的背景下,我们才容易理解在 《十三邀 》 的访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正如孙向晨先生的文章所 中许知远与马东之间的争论, 两人的立场分歧与其
指出的,在一个现代物质主义社会中, 会出现一种 说是对消费社会的怀疑或妥协, 不如说反映了从 20
“反向欲望 ” 的现象, 也就是当欲望的渴求太过强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受到进步主义论调鼓舞的知识分子
盛时, 反 而 会 出 现 “简 化 欲 望 ” 的 反 对 心 理。 不 群体对于未来社会想象的某种失望 。
过,需要追问的是,为何这样一种 “质疑欲望 ” 的 从精神谱系来看,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思想
抵抗会以如此肤浅与消极的方式呈现? 不同年代出 文化公共领域影响了大量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
生的人在面对社会议题时为何有如此大的代际思想 而正是这一批青年人,合力催生出 2000 年以后大众
鸿沟? 媒体的繁荣景况。 相比而言, 前一代知识分子大多
年轻人面对消费主义是矛盾的: 一方面, 现代 身处学院,多关注宏大的社会思想议题, 七八十年

37
代的年轻人一方面承继着前辈的社会关怀 , 同时由 这是一个社交工具泛滥, 却在不断制造 “陌生
于他们身处媒体领域, 更加贴近现实经验, 对于社 感” 的时代,人们渴望交流, 但是却无法突破交流
会议题的介入也更加直接和投入, 无论是网络还是 平台所预设的某些内容限制, 因为只有最直接刺激
纸媒上,都洋溢着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热情。 在十 欲望的内容才最容易推送到读者眼前。 公共领域衰
余年前,不大容易会看到今天所流行的 “佛系 ” 现 落的背后,其实是对于生命意义理解的危机。 所谓
象。对于当时的青年人而言, 他们积极地构思和建 生命意义的危机, 指的是更为深层的对于世界、 人
设心目中的 “理想社会 ”, 有丰富而多元的观念与 生的理解方式开始缺失。 生命意义的塑造, 并不能
行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与反应。 而 “佛系 ” 的逻 由个体独立完成, 而是有赖于家庭、 社会共同体、
辑核心则是,要么参与,要么自动出局。 公共媒体等共同型塑。 对于年轻人而言, 家庭、 学
因此,这 30 年的社会转型本质上是公共性不断 校、社会共同体乃至公共媒体的价值立场越来越趋
衰落的过程,也是社会想象不断浅薄化的 30 年。 知 同,媒体内容的单一化使得消费主义价值观很难再
识分子的 家 国 关 怀 与 浪 漫 主 义 的 情 趣 逐 渐 演 变 为 受到挑战。
70、80 世代的务实与专业化, 但仍未脱离知识分子 就现况而言, 大部分年轻人大概都会服膺于时
的批判性与理想主义色彩。 这十余年来, 随着资本 代的主流价值, 即 “赚钱第一 ”。 但正如我们看到
的大规模介入以及主流媒体的转型, 前两代的知识 的那样,也有相当比例的年轻人会在成长阶段对这
人、文化人以及媒体人迅速地匿迹, 占据公共空间 样的人生价值观存有不满与反叛, 但是由于媒体内
的只剩下各种娱乐偶像。 这也和当初许多知识分子 容生产的单一化,使得这些 “思想异端 ” 很难寻找
的某些判断不吻而合。 如在 20 世纪 90 年代, 汪晖 到公共领域得到学习与成长。 “佛系 ” 现象的出现,
就借助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理论来试图说明: “公 表现出前两代人的溃败与年轻一代人的惶恐与无助 ,
共领域” 会迅速地被 “市场原则 ” 主导, “私人领 这才是 “佛系” 现象出现的历史与思想根源。
域” 会变为 “社会领域 ”, 民众与政治之间的距离
[4]
会越来越 远。 而 这 带 来 的 直 接 的 社 会 后 果 就 是, “ 佛系” 与中国人的精神自救机制
年轻世代的智识反思能力在不断地浅薄化 。
尽管消费主义是全球化的普遍现象, 但是当代 尽管作为潮流关键词的 “佛系 ” 与作为宗教形
中国媒体领域的娱乐化程度仍然是令人惊叹的 , 更 态的 “佛教” 并没有直接关联, 但是这个从日韩回
为重要的是, 由于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中的缺席 , 流的词汇被如此高频度地使用,虽然不无戏谑之意,
使得对于消费主义与娱乐至上的批判不见踪影 。 而 但是却也让 “佛教” 的相关符号在年轻群体中无意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 个体的质疑不足以形成任何影 间去敏化,成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与观念。 从
响力,最终成为某种个体化的自言自语 。 另外的角度看, “佛系 ” 作为一种弱化的宗教词汇
所以,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现代的年轻人 进入一般人的生活, 也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某些宗教
不愿意与人争论, 尽管他们内心不认同其他人的看 生活的需求,我们可以称之为 “日常生活的准宗教
法,但是会默默地将这种分歧隐藏起来。 这种性格 信仰”。
上的 “私性化” 成为年轻人非常普遍的特质。 日常 “佛系” 之所以被视为一种 “消极 ” 却又具有
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连接感越来越弱, “孤独 ” 成为 心理疗愈作用的生活态度, 事实上是和 “佛教 ” 在
年轻人常常用来表达自己的词汇, 虽然许多人仍然 公众中的认知有关联的。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有正常的日常交际活动, 但是他们却很难建立起深 虽然并无鲜明的建制化的宗教信仰, 但是长期以来
度的交流。这种弱化的人际关系有很多方面的表现 , 的三教糅合的文化形态使得一般中国人的宗教生活
比如对于 “二次元文化” 的迷恋, 热衷在漫画世界 都不离 “儒释道” 的范围, 在社会层面, 宗教生活
[5]
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对于偶像的单向度的狂热, 对 随处可见。 尤其在 “入世 / 出世 ” 的观念形态下,
于现实平凡生活的厌倦与逃避,等等。 儒家与佛教、道教分别扮演了入世事功与出世隐逸

38
的角色,而在 “建制化宗教生活 ” 较弱的士大夫群 在当代中国社会里, 宗教回潮呈现出非常复杂
体中,“佛道” 常常成为事功受挫的避风港与依靠 。 的趋势,但 这 多 仍 集 中 在 “建 制 化 宗 教 信 仰 ” 领
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晚清 “经世先驱 ” 的魏 域,一般民众对于体制化与组织化的宗教生活仍然
源,退仕之后全心投入修行, 钱穆先生认为魏源是 是陌生的。③ 但由于三教糅合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也
因事功受挫而遁入空门。而同样在 “事功 ” 的标准 在不断地恢复起 “佛教 ” 相关的各种历史与文化符
下,龚自珍位列晚清经世思想先驱之一, 在屡次科 号,例如 “禅文化” “茶文化 ” 以及书法艺术的复
举不顺之后,给妻子写下 “书来恳款见君贤, 我欲 归,都是在现代竞争氛围中, 传统文化重新作为某
收狂渐向禅。早被家常磨慧骨, 莫因心病损华年 ”。 种身心安抚的功能而进入日常生活。 虽然这其中有
该诗句常被解读为入世不如意后的隐逸之心 。 部分人会投身到建制化的宗教信仰生活中去 , 但是
之所以有这种看法, 自然是与佛教不断地从主 更多人只是借助这样的形式来进行生命观的局部调
流社会退缩有关。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期 节,缓解身心的焦虑不安。
与皇室和门阀贵族、 士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以及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可以更为清楚地
教在社会事业 ( 如慈善救济 ) 方面的作用都相当明 理解在年轻世代中为何流行 “佛系 ” 文化。 这种对
显,正是由于皇室与民间不顾社会现况而大肆供养 , 于传统佛教符号的借用与接受, 来自于我们自身文
造成儒门士大夫起身反对, 遂有士人辟佛之风潮。 化中某种隐秘的平衡机制, 也就是强烈的世俗主义
佛教在此时虽遭人诟病不事生产, 但其对于社会人 与出世隐逸之间的不断转换。 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
心之正面价值与作用却不容否定 。 认知模式,也使得佛教难以摆脱 “出世 ” 的形象,
明清时期, 因为政治及其他因素, 佛教不断萎 而与它本来的理论假设相违背。
缩,僧人影响士大夫的能力也渐弱, 因此, 中国佛 佛教就其义理而言, 有其不执着现世的一面,
教再无隋唐与两宋时期吸收精英的能力 。 北宋时, 这是与它认为现世不能作为人生最终依托的立场相
张方平曾对王安石谈起当时的士林思想状况: “儒 符合,但是大乘佛教对于解脱的理解仍是不离开世
门淡泊, 收 拾 不 住, 皆 归 释 氏。” 但 在 明 清 之 际, 俗社会而谈的,这也是禅宗 “挑柴担水皆为禅 ” 的
因为政治原因, 佛教已无力大规模影响士人群体 , 宗旨。但正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历史原因, 佛寺影
僧人多隐逸山林, 加之经忏僧的大规模出现, 佛教 响社会的管道日趋狭窄, 最终只能感化一般的普通
渐渐沦为超荐度亡之形象, 士大夫就算对佛道持有 信众,沦为经忏佛事与烧香礼佛的信仰形态, 而社
好感,也会隐匿立场,如同魏源一样,虽倾心佛理, 会精英对于佛教的怀疑乃至鄙夷, 使得佛教很难寻
常游山寺与僧交游, 但少有正面褒扬佛教之公开议 找到社会群体实践其教导, 佛教的 “入世 ” 内涵根
论,直到退仕之后才完全显现其居士身份 。 本没有 机 会 得 到 彰 显, 也 最 终 将 佛 教 固 化 为 “出
如此种种,大致描绘出中国历史上佛教消极隐 世” 的文化符号。
逸形象演化的脉络,但是 “隐逸 ” 其实也同时拥有 “佛系” 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建制化的佛教没
一种 “超凡脱俗 ” 与 “安心自在 ” 的意涵与形象。 有直接关系,但是其背后却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在消
正因此,在现代的竞争社会氛围下, 人们为了平衡 费社会 的 背 景 下 寻 求 心 理 调 适 的 资 源 选 择 倾 向,
躁动焦虑的心态, 想要寻求另外一种迥异的生活方 “佛系” 虽是舶来语, 却也正好呼应了中国文化中
式来作调节,佛道二家则正好符合他们逃离世俗生 “出世 / 入世” 的二元精神模式。 我们依现世的成功
活的文化想象。对于终南山隐士与藏地僧侣的浪漫 为人生准则,一旦身心难以承受追逐现世利益的代
主义想象,即是来自于这种非此即彼的认知, 显示 价,就会转向远离世俗社会的 “看破红尘” 模式。
出中国人 “入世执着” 与 “出世逃避 ” 的二元人生 不过,今天 “佛系 ” 青年的这种平衡机制表现
观。这就如同一个跷跷板式的平衡器, 当事功的追 得更为肤浅与局部, 他们不过是在日常的竞争压力
逐到达身心难以承受之程度, 自然会召唤佛道的生 下的自我解嘲与舒压, 而远没有意识到大规模的消
命观作为调节器。 费社会与物质主义的宰制性是何等的严重 。正因此,

39
他们的反抗注定是私性与消极的。 “抖音 ” 此类日 所反复引用的哈贝马斯与阿伦特, 在今天的社会背
常戏谑化 与 “段 子 化 ” 的 娱 乐 视 频, 不 仅 迎 合 了 景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例如阿伦特将
“佛系” 青年不作系统性反思与反抗的态度, 而且 人的存在活动形态划分为三种形式: 劳动、 工作和
提供了 “苦 中 作 乐 ” 的 解 压 安 慰 剂。 更 为 悖 论 的 行动。劳动只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工作则是试
是,这种消极的反抗与自我疗愈又重新被消费主义 图超越人的生命短暂性而创造出一个永恒的 “人工
吸纳到市场逻辑中,又让这种 “佛系 ” 的反抗最终 世界”,而行动则是恢复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与价
重新娱乐化与市场化。 值。对于阿伦特而言, 这个根本意义与价值就是恢
因此, “佛系 ” 现象的流行, 当然属于现代性 复公 共 领 域 的 永 恒 意 义, 确 认 作 为 人 的 政 治 维
[6]
症候的表现,但是它背后的历史脉络与原因却又是 度。 这个想法, 并不是阿伦特的原创, 而是来自
相当特殊的, 或许可以这么论断, 面对消费主义和 于古希腊人的启发。 也就是说, 西方社会也在不断
物质主义,传统观念与现代启蒙观念都足以提供某 的回溯传统,来为自己的时代提供诊断与答案 。
种反思与批判的资源和实践可能性 。 当然,这种从古希腊人生活世界的经验来理解
人的存在意义并不一定是最终的答案, 但这至少为
传统文化回归与现代性的反思 我们打开一个视域, 那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正不断
高速现代化的社会中, 人的存在意义究竟该如何理
“佛系” 的现象从媒体角度而言, 不过是转瞬 解与实践? 这其实就是我的那两位学生在作业中所
即逝的流量热点,但是对于年轻世代而言, “佛系 ” 表达的疑惑。当娱乐充斥和宰制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
背后的时代思想症候仍然会以不同的形式不断浮现 大家沉溺其中,但是社会一方面却又树立了成功者
出来。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 大部分年轻人都 的标杆与典范,让你又不得不远离 “廉价 ” 的娱乐
会在这场竞争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败, 当 “佛系 ” 形式,去向消费社会等级金字塔的顶端奋斗, 却没
的戏谑与自我调侃不再具备安抚的力量, 年轻的世 有人告诉你, 就算你登顶之后, 人生的问题就真的
代又将何去何从? 解决了吗?
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中, 如何面对人生的挫 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回答, 自然是开放与多元
败是较少被涉及的议题,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 都 的,但是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与公共空间里, 关于此
在不断地鼓励年轻人倾尽全力地追求事业成功 , 很 类问题的回答是单一与狭隘的,甚至是不容讨论的。
少提醒他们去思考,努力的目的与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里并不打算进行全面的讨论, 而是想指出, 这些
这些努力有多少是出于自己对于生命的深思熟虑 , 年传统文化的复兴,儒释道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回潮,
而不是仅仅受到社会潮流的鼓动。 如果进一步去探 都表明某些群体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传统文化的观念
究,作为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分子, 我们又该如何来 去回应消费主义的问题。反映在具体的社会现象上,
看待消费时代背景下整个人类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 如都市人口开始回归农村,追求自然性的田园生活,
以上的议题当然随各人可以有不同的思考层次 , 但 以及茶道、香道乃至禅文化的流行, 都是传统文化
是这意味 着, 要 想 真 实 地 面 对 与 回 应 “佛 系 ” 问 回归到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
题,需要重 新 将 “智 识 因 素 ” 拉 回 到 公 共 空 间 中 在笔者做过的田野调查中 , 曾访问一位上海执
来。这里所谓的 “智识 ”, 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 业律师 W, 他对 佛 教 有 着 非 常 强 烈 的 兴 趣 , 当 询
某个狭隘专业领域的知识与信息, 而是从人类的道 问他对于佛教的理解时 ,W 如此回答: “中国传统
德、伦理价值乃至宗教信仰层面去重新认知与讨论 文化 , 如 儒 家 、 道 家 以 及 佛 家 , 从 本 质 上 都 是 一
我们自身的生存处境。 致的 , 目标都是获得终极的意义 。” 这大约可以观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回应方式, 当我们把 察这部分 群 体 的 某 些 特 征 , 他 们 大 多 是 传 统 文 化
视线回溯 到 20 世 纪 90 年 代 的 那 场 关 于 “公 共 领 的拥趸 , 带有复 古 的 文 化 趣 味 , 对 儒 释 道 三 家 大
域” 与 “公共性” 的讨论时,会发现当时知识分子 体持有 “三教 合 流 ” 的 看 法 , 而 不 刻 意 突 出 某 一

40
家的特征 , 佛教的部分在其中虽占据主要的内容 , 轻世代 “佛系” 潮流的兴起, 他们的戏谑与调侃看
但往往会掺 杂 其 他 两 家 的 看 法 。 这 一 倾 向 , 其 实 上去是一种消极的抵抗, 是众多反对现代市场消费
表明了某 些 宗 教 认 知 的 现 实 状 况 , 即 相 当 一 部 分 主义与物质至上观念思潮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 , 但
人其实是 “泛 传 统 文 化 ” 的 信 仰 者 , 他 们 并 不 是 是却反映出过去这几十年中国思潮演化的某些特征
追求纯粹 的 佛 教 信 仰 , 而 是 想 把 宗 教 转 变 为 可 以 与趋势,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
安顿自己身 心 的 文 化 形 态 。 这 种 潜 在 的 动 机 , 其 与社会空间所在。
实带有某种 新 兴 阶 层 的 “文 化 消 费 ” 目 的 , 他 们
对佛教等 宗 教 的 信 仰 带 有 某 种 随 意 性 , 与 相 对 保 注释:
守的 “制度化 佛 教 徒 ” 存 在 比 较 明 显 的 差 异 。 根 ① 摘自上海大学 2016 级学生郑某某和 2015 级学生
据笔者观 察 , 这 一 类 信 仰 者 虽 然 常 常 进 入 各 个 寺 王某于 2017 年春季学期提交的作业。
庙参加活动 ( 如佛学夏令营 、 禅修营 ) , 但往往充 ② 19 世纪 90 年代爆发的“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
满了 “泛 文 化 ” 的 特 色 , 宗 教 感 方 面 相 对 较 弱 , 的争论,主要针对市场经济化程度逐渐上升的社会,
这是一个寄居在佛教 信 仰 内 部 的 “泛 宗 教 文 化 消 到底是否可能进一步地过渡为具有公共政治 、政策与
费群体 ”, 其数量规模非常巨大 , 也是白领中产阶 文化讨论的公民社会或公共领域,这样的讨论比较局
层中热衷传统文化的主要人群 。 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内部,但是却是一次对未来公共空
上海的素食文化相比台湾等佛教兴盛地区而言 , 间演变的展望与期待。参看成庆: 《关于“市民社会 ”
还未形成明显的潮流, 但已经开始表现出新兴社会 与“公共领域 ”的争论》,《二十一世纪 》,2005 年第 4
中产阶层的某种独特文化符号, 尽管这当中更多带 期。
有现代 “健康环保” 的色彩, 但是却客观上也使得 ③ 根据汲喆的研究,到 2006 年为止,汉传佛教的僧
传统佛教的素食生活方式逐渐为都市新兴社会阶层 尼数不到 1949 年的五分之一,而中国总人口已经增
所接受。 加一倍以上,足以说明“组织化佛教 ”的影响力是相
这样的生活方式, 来源于传统儒释道的文化观 当有限的。 参看汲喆: 《作为“社会力量 ”的中国佛
念,也是新兴社会阶层应对现代社会变动的具体实 教》《三十年复兴的现实与潜力》《二十世纪中国佛教
践。虽然这一类传统文化的复兴仍避免不了强烈的 的两次复兴》,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消费主义气质,但客观上却重新将儒释道文化引入
了公共文化空间。 无论是私塾的各种幼童读经班, 参考文献:
还是企业家阶层热衷的各种国学课程, 都能证明这 [1] 孙向晨. 佛系现象: 披着美丽东方外衣的现代性
一新兴的文化趋势。 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开端, 现代 消极后果. 探索与争鸣,
2018( 4) .
消费社会的崛起并没有完全压倒性的取得胜利 , 反 [2] 王金林. 佛系: 反消费症候或内置式出走. 探索
倒是激发起传统文化的某些需求与活力, 这大概是 与争鸣,
2018( 4) .
现代性的悖论之一, 也就是当欲望被无止尽地褒扬 [3] 汪 行 福. 佛 系 是 一 种 消 极 的 善. 探 索 与 争 鸣,
与肯定之时, 也是公众开始反省的开端, 或许也是 2018( 4) .
未来年轻世代文化更新的一个重要契机 。 [4] 汪晖、陈 燕 谷. 文 化 与 公 共 性. 北 京: 生 活 · 读
值得强调的是, 重新理解儒释道传统, 并不一 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38-47.
定是盲目的复古主义, 而是借此来消解现代进步主 [5] 杨庆堃.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宗教的现代社会功
义的骄慢与自大, 重新认识古代文明对于人的存在 能及 其 历 史 因 素 之 研 究. 上 海: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意义、社会价值、 文化功能的价值所在。 而儒释道 2006: 31-34.
本身所 蕴 含 的 某 些 观 念, 会 平 衡 单 一 的 “欲 望 至 [6] 阿伦特,竺乾威等译. 人的条件. 上海: 上海人民
上” 以及 “消费主义” 的逻辑,在现代社会中形成 出版社,
1999: 42.
一个微妙的观念平衡机制。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年 编辑 张 蕾 特约编辑 阮 凯

41
“Mutual Harm” : The Spiritual Hidden Diseases of the Times and Their Treatment
Su Li & Cheng Boqing & He Zhonghua & Huang Yushun & Zhang Qianyou & Tu Keguo &
Liu Jingzhao & Zhou Shangju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kinds of social events threatened public security, such as Sanlu poisonous milk
powder and Changchun Changsheng fake vaccines. Recently, there has even been a vicious bus crash that "one
person missed a stop and many people missed a lifetime". These social phenomena have challenged the bottom line
of morality and ethics one after another, and seriously damaged social trust. People realize that serious
consequences may occur if they are not dealt with seriously. People begin to realize that these incidents are not
incidental or isolated, but have their common roots and manifestations, namely,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mutual
harm". The logic behind this phenomenon is Hobbes′ “war of all against all” , social Darwinism, zero-sum game in
which you lose and I win.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imilar malignant events,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mutual harm", find out the deep social root of the formation of "mutual harm", and
then transform "mutual harm" into "mutual benefit". How shoul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be extended?
How should we find moral feelings? How to get out of education misunderstandings? How should the foundation of
trust be rebuilt? How should the governance of the system be perfected? How should the consensus of ideas be
achieved? To this end, we organized a round table, discussing the problem of “losing virtue” , especially“mutual
harm” , with a view to explore the good ways of governanc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more harmonious and good society.

"Fo Xi": Decline of Public Sphere and Individual Spirit Salvation


—Discussion
—— with Prof. Sun Xiangchen
Cheng Qing
Abstract: As a pop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among millennials, the so-called "fo xi" (literal meaning Buddha styl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lobal trends of modernism and consumerism. Nevertheless, the "fo xi" phenomenon
emerges in a rapidly transforming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its superficial and void nature is rooted in consumerism,
on the other hand, owing to the growing absence of criticism against consumerism and marketizations, it makes such
blunt and superficial response the only viable measure to counter many spiritual symptoms of consumerism.
Similarly, the use of “fo xi”is also related to the "hermit/reclusiveness" and "disengagement" concepts in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It supports the view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western perspectives adopted by the intelligentsia of
the 1990s in their critiques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some of the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concep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an be used in addressing certain questions of modernism.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nessed in the past 20 years is in fact precisely such a spontaneous civic movement. However,
due to various historical reasons and current reality,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has largely remained on the
level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leaving enough room for more profound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Key words: fo xi;modernity;consumerism;public domain;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concepts;traditional
culture

Myths of Identity
—The
—— Rise and Fall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Identity Politics
Zheng Wei & Zhang Liang
Abstract: Identity politics, in a certain sense, can be regarded as an effort to restore the communist/socialist
identity, when the left-wings reconstructed after the marginalization. The persons who originally had a Marxist
position either gave up revolution or chosen "the third way". Identity politics emerged in the 1970s/1980s,
coincided with the capitalist period of change. It flourished during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orming two typical
theoretical forms of multiculturalism identity politics and justice-style identity politics, which effectively criticized the
deepening of unequal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However, the drawbacks of identity politics
were undoubtedly reveale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dentity politics has been unable to respond to the radical
forces that critique capitalism. This to a certain extent shows that only by returning to the classical issues of
Marxism can we find the path to change capitalism.
Key words: identity politics; western left; identity; neoliberalism

1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