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

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 — 共情 — 跨文化 ”互动机制模型


——— 基于对“一带一路 ”题材纪录片的分析

— 【内容摘要】 在共情、视觉语法等理论关照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传播实践焕
周 发出新活力。在共情策略上,纪录片采用“自我”与“他者”的双重内部视角讲述“我
们”的故事,激发受众共情。在视觉语法设计上,纪录片在再现意义层面利用叙事再现
翔 生活世界,传递情感共情; 在互动意义层面构建亲密关系,唤起共情; 在构图意义上通

付 过整体布局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共情力。在层层递进、彼此映照的“叙事—共情—
迎 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中,“对话”被视为动态的协议过程,多元文化主体共同参与意义
红 建构。影像故事的跨文化共情抵达要求跨文化传播者对自身的位置和身份进行“反身
— 性”思考,在充分尊重文化“异质性”的基础上探索意义共造,确保主体间对话的可能
性,同时应以对话为旨归,在跨文化际遇中始终以开放的姿态尊重多元文化的共存,呵
护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在深层意义上推进“共在”的生命哲学。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共情; 叙事; 视觉语法; 主体间性


DOI:10.19997/j.cnki.xdcb.2022.06.015

统激活了“个体在世界和自我的交互,以显现
一、间性哲学思维下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 心灵的本质 ”④ ,也为解释、理解主体的内在体
验提供可能。 但是,对共情的阐述还需要超越
共情现象起初在心理学及神经科学领域得 生理基础,承认其受到更大范围的社会文化交
到关注。 心理学学者 Decety 和 Jackson 认为: 互影响。我们或许可以首先从人文哲思中牵引
“共情是指理解和回应他人独特情感体验的能 出共情思维。
力……共情可被认为是两个个体间的互动,其 ( 一) 间性哲学思维: 共情智慧生发之域

中一方经历和分享另一方的感受。” Gladstein 为破解当前全球本土化存在的跨文化悖
进一步 区 分 出 认 知 共 情 和 情 绪 共 情,分 别 指 论,即“普遍性 ”与“特殊性 ”难以统一、全球化
“在理智上接受另一个人的角色或观点 ”,以及 与本土化难以平衡,跨文化传播学者单波提出
“以同样的情感对他人的情感作出反应 ”。② 这 转向一种文化间性,推动多元文化身份的互信
意味着在情感上你和他人有着相同的感觉、产 交往,维持不同文化间的互惠交流以此共享共
生相同的情绪,认知上你能理解他人看待这个 同的世界和文化的多样性。⑤ 史安斌也指出,为
世界的方式。 镜像神经元参与模仿,辅助体会 适应剧变及当前全球社会与文化的复杂,理应
他人情感,该系统被视为人与人之间产生共情 将“跨 文 化 传 播 ”升 级 为“转 文 化 传 播 ”,因
的神经基础; ③ 其活动还富有哲学意味,这一系 “跨”仍基于西方中心范式支配下的“现代化 ”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空间语境下‘一带一路’跨文化分众传播与话语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 17BXW103) 的


研究成果。

108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311 期)


周 翔 付迎红: 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共情—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 传媒艺术

话语体系下,而“转”通过一种“赋能”凸显了动 走进、对 融 合 的 拥 抱 促 成 发 展 出 持 续 的 对 话
态结构下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平等对话。⑥ 可见, 沟通。1
在文化互惠如何可能的问题上,学者们寻求的 沟通、对话式的哲学思考丰沛了共情的基
解决路径蕴含着文化间性的思维与沟通、对话 理,从这个维度来看,主体间互相走近对方、保
的共情智慧。 持对话是有必要的,共情智慧的培养理应成为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关于自我与他者、自 不同文明深度交往的开端。拉近文明间距离并
我与世界的关系命题的讨论成为现代哲学的重 实现共情互动,以寻求可达致认同的价值理念,
要转折点,自我是如何与他者、与世界互存受到 而传播者拓宽交流、交往可能的基石也在于挖
了关注。自我与他人并存,并经过意向交流建 掘蕴含共情思想的理念。
立关系,构成了一个世界,主体之间可以通过一 ( 二) 强化互动、通感与多样的叙事共情与
种“移情”来促成某种共识。⑦ 哈贝马斯则在反 跨文化传播
思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的主体性基础上拓展了胡 海外学者在唤起共情上探索出多样化的叙
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他认为个体要在主体间 事技巧。Suzanne Keen 所提出的叙事共情理论
性关系中与他者照面,此外他还批判了工具理 包含了关联性战略共情、大使式战略共情、广播
性对交往领域的宰制及由其引致的价值困境并 战略共情三种共情叙事策略; 其中,广播战略共
提出了一种交往理论范式,形成一种以主体间 情号召“每一个受众通过普遍化表述来强调共
性为核心的理性。⑧ 同的弱点和希望,能够感受到自己为某一个群体
文化间性是主体间性理论在处理文化层面 的成员”1
2
。强化共性以促成内群体认同,这承
问题上的一种延展,文化各主体尊重和包容他 袭了共情更易增加群体内归属感的认知,也与跨
者的差异,不同的文化间能够借由协商通达一 文化传播者们找寻相似文化脉络的冲动不谋而
条多元、开放的道路,并且在这种相互作用和关 合。互动叙事与共情间的联系亦被强调,互动的
照中重新审视自我。文化间性呼应了主体间性 体验尤其满足青年受众对更具互动性和个性化
强调的主体与主体的共在而将不同文化的共在 的传播形式的偏好。1
3
Lutsenko 借助于叙事学,
作为前提,文化间性中的差异哲学还凸显了差 透过角色认同、
过度冲突范式、叙述者视角阐释、
异的重要性,多元文化在动态的相互作用中实 情境共情等方式加强读者对作品的共情水平,

现交流对话。⑨ 主体间保持对话反映了社会、历 在不同层次的叙事作品中也得以体现。1
4

史、文化的交互关联,且文化间性超越了跨文化 由叙事视角切入研究共情和跨文化传播从
而更具包容性。⑩ 不论是“主体间性 ”还是“文化 而将文本置于动态的关系中,这有助于理解共
间性 ”,两 者 都 指 向 了 主 体 的 共 在、文 化 的 共 情的实现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
存,借由对话使“你 ”和“我 ”成为“我们 ”,也由 明和道德观在面临伦理冲突困局时产生了更加
此更好地驾驭多样性。这种间性的哲学思维为 多元化的叙事要求。Clair 等强调以更包容的
阐释共情提供了哲学基础。 叙事方式鼓励采集多种叙事、收集背景故事、发
中国古典哲学中也存在有待汲取的共情智 展跨文化关系。1
5
这种方式允许倾听各种各样
慧。儒家理论体系中的“恻隐之心”“忠 恕 之 的叙事,包容对立观点的出现,从不同视角讲述
道”等思想与共情观有着相似的原理。《易经 》 故事以获得更全面的叙事。对于理解分化或调
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表达所追求的和谐统一的融 和的政治来说,记忆在政治话语中酝酿的情感
合理念为共情奠基,这与传统西方范式划分感 力量及其共情能力至关重要。 并且,这种话语
知主体和感知客体的思维有所差异,向自然的 的吸引力来自民众的记忆和情感,经由社会和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311 期) 109


传媒艺术 周 翔 付迎红: 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共情—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

历史的 话 语 转 换 为 民 众 自 身 的 记 忆。1
6
譬 如,
“一带一路”倡议诉诸民族遗产,将整个中华文 二、“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叙事共情分析
明作为一种积淀长久的历史力量加以利用。 同
时,使用记忆资源触发共情应避免将记忆过度 ( 一) “自我”与“他者”双重内部视角讲述
政治化。在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僵局下,双 “我们”的故事
方长期沉浸在各自固有的叙事中。Fischer 在 通过第一人称的自我叙述形成集中于主人
思考如何改善这种分裂的政治关系时肯定了民 公的单一焦点和内部视角,这种叙事技巧最能
间力量在记忆叙事中调和者的作用,面对深刻 促进角色认同和读者的共情。“一带一路 ”题
的矛盾呼吁建立共情意味着“任何试图转变冲 材纪录片代表性作品《穿越海上丝绸之路 》中
突的尝试都需要承认对方的历史叙事”1
7
。 常见第一人称“我 ”或复数代词“我们 ”的自我
纪录片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叙事方 叙述来讲述个人或群体与丝路故事。投身大海
式,已发生“自我陈述 ”向“他者叙事 ”的转向, 的航海家翟墨的个人故事、流离在外的王式铁
“小叙事”、强化“共通感”等叙事策略加强了纪 观音海内外族人归乡的家族故事等都呈现了一
录片国际传播的效果。1 8
发展身体在场式的叙 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丝路,他们自我评价
事手段、由外国人在第一现场讲述中国故事这 的经验与感知营造了与观众更亲密的互动氛
样具体化的叙事能够带动受众投入,增强共情 围,触发观众在情感上的共情。《丝路,重新开
体验。1
9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他者叙事 ”的路径 始的旅程 》也通过普通工人、商贩、手艺人、企
创新无疑为传统叙事提供了新的契机。 纪录片 业家等不同民间面孔的自我陈述谱写了 60 个
《美国工厂 》展现了一条从前置情绪共情走向 各具特色的丝路故事。
后置认知共情的通路; 在突破跨文化屏障时,叙 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主 持 人 萨
事对象、沟通手段、情境三种要素需要得到配合 姆·威利斯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亲临中国及
调适,并在叙事中与他者对话,合塑形象,实现 沿线国家的现场,以“身体在场 ”的叙事方式实
共情效果。2
0
另外,多模态表达方式如短视频叙 地参与不同文明的日常生活场景构建,行走于
事经验日益运用于当下对外传播。 CGTN 在新 1
2
多种文化之间,实现多元化的“丝路 ”精神跨文
闻评论的对外传播中以多种可视化手段追求评 化适应过程。 透过第一人称“他者的话语 ”来
论的叙事创新。2 而 CCTV 非洲频道也在借由正 讲述“一带一路 ”故事,借由这种方式,海外观
在崛起的非洲叙事塑造形象,加大海外受众的 众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不是“他者的想象”,
共情体 验 与 对 媒 体 品 牌 的 认 可,提 升 跨 文 化 而是通过他们自身文化的主体对中国文化及沿
关系。 3
2
线各国文化的深描来感知中国故事,与沿线观
本文以“一带一路 ”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 众共感、共情。
象,重点以《穿越海上丝绸之路》《21 世纪海上 此外,强调角色认同与情境共情的叙事技
丝绸之路 》为影像故事样本展开分析,探索如 巧不容忽视。相对外化的关于人物经历和心理
何在跨文化叙事层面讲好中国故事,找寻不同 状态的陈述,叙事情境中对人物的内部或外部
文明间可增进文化认同的叙事共情点以及发展 透视有助于受众的共情体验。《穿越海上丝绸
共情的叙事策略,进而发展跨文化关系、拓展意 之路》第三集《原乡》中的角色人物王琳娘讲述
义共享空间。 此外,本文试图超脱案例样本经 了父亲对故土深深的眷恋,离散多年的亲人在
验性材料,“以点带面 ”抽象出一个整体性通达 故乡重聚的场景触发了观众尤其是飘零在外的
跨文化共情的叙事逻辑。 海外华人寻找精神家园的期盼,人物主体自身

110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311 期)


周 翔 付迎红: 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共情—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 传媒艺术

所陈述的对原乡的热爱与深情配合画面语言符 在画面中心,他们与背后布满了中国商店的街
号资源容易建立起受众对片中呈现的叙事情 道环境构成一个整体,画面呈现了日常生活中
境、角色故事的共情。 一个极为平常的场景,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不
( 二) 传递、唤起、增强共情的视觉语法三 同文化之间展开交往的直接窗口。纪录片回归
重意义 到日常生活叙事中,建构了影视空间中西方与
纪录片语料中往往会运用到各种符号资 东方、“我 们 ”与“他 们 ”交 错 混 合 的“生 活 世
源 。 对具体语境中的语篇意义而言 ,视觉影像 界”,让海外观众置身于这个场景中感受异文
与组合相伴的符号资源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有 化、激发情感共情。
机整体 。2
4
Kress 与 Van Leeuwen 率先提出多模 2. 互动意义: 构建亲密关系,唤起共情
态视觉 语 法 系 统 的 语 篇 三 种 意 义 : 再 现 意 义 互动意义指互动参与者和表征参与者相互
( representational meaning) 、互 动 意 义 ( interac- 作用的关系,
体现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两
tive meaning) 及构图意义 ( compositional mean- 类参与者存在于每种符号行为中,
前者是图像制
ing) 。 5
2
作者或观看者,
后者是所表征的代表即构成交流
1. 再现意义: 叙事再现“生活世界 ”,传递 主题被观看者讨论的对象。互动意义关涉接触、
情感共情 距离和态度( 视角) 三个层面。接触主要构建了
再现意义反映了语篇中事件 、人物 、环境 一种参与者与观看者目光实现接触的关系,依照
等之间的关系 ,可分为叙事再现与概念再现 。 目光是否对接可分为“索取”与“提供”两类图
叙事再现中 ,参与者被向量连接起来 ,可以展 像,
“索取”类互动参与者与表征参与者有目光
现出参与者的动作 、参与者间的互动以及事件 交流并可直接向观看者传递信息,而“提供”类
的变化过程 。 由此 ,叙事再现又可分为行动过 则弱化了参与者间的互动。从距离方面看,
距离
程 、反应过程 、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 。 而在概 的远近暗示了互动参与者与表征参与者之间的
念再现中则不存在向量 ,反映的是参与者之间 社会关系。在态度层面上,
态度可由图像或画面
一种静止 、固定的关系 ,表达的是一种属性 、类 的拍摄视角来建构。水平角度通常以正面角度
别或意义 。 切入意味着一种卷入,
意图将观看者融入图像世
在《穿越海 上 丝 绸 之 路 》中 ,画 幅 大 多 以 界; 垂直角度反映参与者与观看者的权力关系,
叙事再现的形式展示叙事过程 ,参与者间构成 平视视角代表平等关系,仰视凸显参与者的权
强烈的对角线 ,形成向量 。 纪录片中多展现不 威,
俯视则凸显观看者的强势。
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彼此互助的场景 ,参与者发 纪录片《一带一路》《穿越海上丝绸之路 》
出向量信号 ,叙事的行动过程和其他参与者的 融合了丰富的镜头景别并不断切换组接技巧,
反应过程被反复呈现 ,如再现人们鼓掌欢呼 、 在描绘一些更具共情张力的情境时,画面会由
相互拥抱的动作和喜悦的神情 ,这种情绪的直 远转近,将观看者纳入画面世界中以增添共情
接表达传递了一定的情感力量 ,不同肤色 、不 力度。由叙事再现中法航海家时隔 30 余年见
同文化的人交流共享欢愉的场景 ,极富共情感 面重聚画面,着重建构了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
染力 。 画面定格在中心人物上呈现其肖像、表情,中心
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则着重表征人 人物直视 观 看 者,与 观 看 者 建 立 了“接 触 ”关
物、环境和事件之间的交际关系。 该片中有一 系,传递一种“索取 ”交流的信息。 近景镜头拍
个片段,刚果人博伊卡、英籍主持人威利斯与中 摄也使得参与者、观看者被构建出一种个人距
国友人在广州街头攀谈,三人的目光向量聚焦 离的关系,另外拍摄画面是正面的、平视的视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311 期) 111


传媒艺术 周 翔 付迎红: 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共情—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

角,
观看者与画面中人物呈现平等关系,被引入 ( 三) “陌生化 ”叙事技巧与叙事语境构建
到情境中与画面中人物同处一个世界,拥抱过 跨文化复合身份
去激情的岁月和跨越文化、跨越光阴的友谊,唤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呈现了某种“陌生
起人类渴望交流的共情力。 化”叙事的技巧,以“他者 ”作为主体介入,来讲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推出了一个主持 述中国故事。“陌生化 ”是俄国形式主义伴生
人作为丝路故事的讲述者的角色,令其以西方 的核心概念之一。 领袖人物什可洛夫斯基认
的视野来审视东方题材,吸收了西方纪录片的 为,艺术的手法能够把事物“陌生化 ”,这种艺
叙事逻辑和故事化的叙事方法。 另外,该片十 术化 的 加 工 利 于 感 受 对 象 的 生 动 性 和 丰 富
分注重强化表征参与者与互动参与者的互动关 性。2
6
不管是对于中国受众还是海外受众来说,
系。表征参与者威利斯的框架大小尽可能缩 由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陌生的叙事主体呈现
小,他的目光与观看者实现了直接接触,观看者 了陌生的叙事视角,有利于挣脱旧有思维方式
“卷入”威利斯所处的世界,拉近了二者间的距 的束缚以及对中国故事的意义负荷,由此重新
离。尤其对信息表达较为间接的高语境文化而 认识中国故事的鲜活性。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
言,
信息传播对环境更为依赖,传播者和接收者 文化外的成员就不再是一个被悬置的“他者 ”,
是否处于同一文化体系对传播效果有一定的影 “我”与“他”的分隔对立被消解,跨文化主体在
响。在此片中,维持表征参与者与观者的亲密 传播交流中重构了多样化的角色身份,并融合
关系不仅在视觉语法上缩短了传受的距离,在 形塑了一种超越中外文化的复合人格和新的文
文本信息的译码与解码上省去了译介这一可能 化身份。“陌生化 ”技巧也带来了一种单一文
造成文化干扰的环节,利于信息意义的完整表 化不具备的叙事视角,通过一种跨文化协作来
达,也更易为西方受众搭建一个共情环境。 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并实现文化交流中的跨
3. 构图意义: 整体布局增强吸引力和共情力 文化适应性。“陌生化 ”技巧在跨文化传播中
构图意义涵盖信息值、显著性和框架三个 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横亘在中外文化之间存在的
部分。“一带一路 ”题材纪录片综合运用了符 文化逆差,在多种文化间跨界生存,调和文化需
号资源,并在全局构图上协调布局、协同感官合 求的复杂性。 如纪录片《对望: 丝路新旅程 》,
作。在《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第 8 集“轮回 ”中, 在中外合作制片的模式下实现“自我陈述 ”与
原斯里兰卡总理森纳那亚克的孙子查图克展示 “他者叙事”的结盟,联通“自我 ”与“他者 ”,为
了承载中斯历史的一根拐杖,拐杖作为传递历 受众带来别样的审美体验,促成跨文化对话的
史友谊的见证物被置于画面右侧,体现的是新 意义共享和共情感受。
信息,这个象征符号同时被置于前景位置,拉近 当然,
这种叙事技巧的使用还需建立在对叙
了与观看者的距离。 在框架方面,画面人物王 事语境的充分理解之上。语境还具有动态性的
路东与查图克两个表征参与者的向量方向指向 本质,
在不同文化群体交际互动的状态下也在持
画面中央,分隔线条不明晰,两个人物构成了一 续发展,
理解语境的动态本质也为展开更具针对
个视觉上的整体,让观者感知到二者同属于一 性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基础。在特定的语境下,

个部分,触发观看者对遥远的历史的记忆,提升 动双方所遵循的规则应由双方相互协商而成,

观看者的认同感和共情。 类似地,《共筑未来 》 非文化的一端向另一端的单向适应或语码转
《共同命运 》等纪录片画面也尽可能淡化画面 换。2
7
在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理解
中各成分的分离,着力给观众呈现在空间上同 和接受文化差异更易建立起主体间的“关系共
属一个整体、画面各成分相容的局面。 情”,2
8
这涉及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112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311 期)


周 翔 付迎红: 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共情—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 传媒艺术

生活世界,以本质的人的生活意义为中心,恢复
三、发展跨文化关系的新可能: “叙事—共情— 个体的人的主体性。2
9
叙事必然要还原文化主
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 体本真的世界,由此联通不同文化群落的生活
经验和共情心理,走向与他者不隔膜、彼此相通
在以上对纪录片叙事分析基础之上, 本文进 的共同存在。 这样的彼此敞开提供了“自我 ”
一步围绕“叙事”“共情”和“跨文化”三个要素提 与“他者 ”共通的知识、观念等认知基础,利于
炼出一个讲好中国影像故事的模型( 见图 1) 。 “我们”关系的建构与主体间交流质感的提升。
模型中,“叙事”与“跨文化”两个要素则在
语境与主体的嵌入下构成互动。叙事为超越不
同文化圈层、认识他者、反思自我引导了话语实
践方向,
跨文化为叙事超脱单一、静止的故事文
本丰富了视野。不管是在讲故事的叙事起点还
是凝聚跨文化认同的目标上,
语境的复杂性和敏
感性始终裹挟其中。共享语境与针对性语境共
同为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实现助力,利于超越、调
和跨文化差异。意义的传递根植于不同的社会
文化语境,
针对性语境信息的提供则丰富了故事
的多元性和不同文化主体的复调合鸣。作为叙
图1 讲好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共情—跨文化”模型
事、
跨文化主体的“自我”与“他者”深层介入至
具体而言,在叙事与共情的互动层面,透过 故事的讲述及不同文化主体的互动中。在跨文
叙事结构、叙事外部物理条件与视觉语法再现 化互动中,
“自我”与“他者”在各自的叙事中实现
叙事内容的三重作用完成共情的自下而上的情 在场,
“自我”的经验和理念与“他者”紧密勾连,

绪分享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 在叙 “他者”的映照下审查自身并形成了相互认知的基
事结构上,呈现叙事主体行动构成的空间叙事 础。讲好中国故事也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张
在还原叙事情境时空关系、历史与地理关系从 力下进一步推动跨文化目标的实现。
而唤起共情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比如在纪录 在“叙事—共情—跨文化 ”的互构中,共情
片影像中,借助“表征性空间 ”的建构呈现承载 承担了作为一个连接体的中介桥梁作用。 有效
着特殊文化印记、精神的文化景观空间符号与 的跨文化传播不止停留在信息传播层面,更关
叙事者行动脉络,易于激活民众记忆和情感能 注信息传播的质量,而透过有活力的叙事引证、
量、
传达共通意见和信念、深化叙事情境共情体 重塑中国故事资源可唤起不同群体的共情。 可
验并实现不同文化主体的相互融通。 以说,唤起共情是“一带一路 ”故事最终达成跨
情感共情的唤起相对而言较为快速,而共 文化沟通理解及内化认同必经的通路。 在共情
情的认知调节层面则常被忽略。在叙事的内容 的驱动下,不同文化主体在跨文化交往中实现
层面上,生活叙事回应了认知共情的有效性。 持续对话交流的基础。“一带一路 ”故事的跨
生活叙事不仅是在视觉语法上对叙事参与者互 文化抵达在共情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凝聚共识的
动过程的再现,也是对多元文化主体建立关系、 跨文化共同体是最终目标。在共情路径的指引
经验协商和共享的基础领域的直接显现。 这要 下,与他者文化进行碰撞,关照不同文化主体的
求叙事回归到鲜活的、现实的人能够体验到的 异质性,借此审视自身文化,在互动协商中共造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311 期) 113


传媒艺术 周 翔 付迎红: 中国影像故事的“叙事—共情—跨文化”互动机制模型

新的意义空间。 不同的文化主体间互相融合、 种差异,尊重和包容是基本素质。 关系共情始


渗透,通过一种更具包容性、更可行的复合体意 终是双向的,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而总是来
义空间的创造,各主体能够在相互期望的框架 自相互依赖的双方参与者,来自双方循环的互
内形成更广泛的共识,由此可在跨文化实践中 动。在“间性”智慧的关照下,“共情 ”与“跨文
彰显主体间性与文化间性。 化”保持着对话关系。“共情”“跨文化 ”二者追
同时,“跨文化”“共情”也在互动中绵延出 求的是开放的、未完成的永恒对话,反映的是不
一种关系共情的状态。这种跨文化关系共情并 同文化主体、多种声音交叉的“复调 ”对话,而
不意味着抛却本土的文化,而是把自己置于对 非拥护统一意识、统一思想的单调独白。
方的语境下来理解和接受差异。无论存在着何 【责任编辑: 刘 俊】

注释:

① Decety J. ,Jackson P. L. A Social-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on Empath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vol. 15,no. 2,2006. p. 54.
② Gladstein G. A. Empathy and Counseling Outcome: A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Review.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vol. 6,no. 4, 1977. p. 77.
③ Decety J. ,Michalska K. J. Neuro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Circuits Underlying Empathy and Sympath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Developmen-
tal Science,vol. 13,no. 6,2010. pp. 895 - 896.
④ 冯艳霞: 《从神经元活动到社会化的心灵》,《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4 年第 1 期,第 32 页。
⑤ 单波、姜可雨: 《“全球本土化”的跨文化悖论及其解决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年第 1 期,第 46 页。
⑥ 史安斌: 《从“跨文化传播”到“转文化传播”》,《国际传播》, 2018 年第 5 期,第 2 页。
⑦ 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年版,第 255 页。
⑧ 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⑨ 郑德聘: 《间性理论与文化间性》,《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4 期,第 74 页。
⑩ 蔡熙: 《关于文化间性的理论思考》,《大连大学学报》, 2009 年第 1 期,第 81 页。
1 Li,Q. ,Ryan,J. Nature,Engagement,Empathy: Yijing as a Chinese Ecological Aesthetics. Environmental Values,vol. 26,no. 3, 2017. pp. 344 - 345.
1
2 Keen,S. A Theory of Narrative Empathy. Narrative,vol. 14,no. 3, 2006. p. 224.
1
3 Hand S. ,Varan D. Interactive Narratives: Exploring the Links Between Empathy,Interactivity and Sructure. In Tscheligi,M. ( eds) Changing Television
Euvironments. Eurol TV. Springer,Berlin,Heidelberg. 2008. pp. 15 - 17.
1
4 Lutsenko L. Eliza Haywood's Empathy: Creating a Narrative Discourse of Her Own. 3L: The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vol.
24,no. 1, 2018. p. 29.
1
5 Clair R. P. ,Rastogi R. ,Blatchley III,E. R. ,Clawson R. A. ,Erdmann C. ,Lee S. Extended Narrative Empathy: Poly-Narratives and the Practice of
Open Defeca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vol. 26,no. 4, 2016. pp. 482 - 483.
1
6 Gray B. Remembering a“Multicultural”Future Through a History of Emigration: Towards a Feminist Politics of Solidarity Across Difference. In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vol. 27,no. 4, 2004. pp. 417 - 418.
1
7 Fischer N. Entangled Suffering and Disruptive Empathy: The Holocaust,the Nakba and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in Susan Abulhawa's Mornings in
Jenin. Memory Studies. 2020. pp. 1 - 3.
1
8 王鑫: 《从自我陈述到他者叙事: 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困境与契机》,《现代传播》, 2018 年第 8 期,第 120 页。
1
9 王庆福、张红玲: 《纪录片国际传播中“他者叙事”的跨学科思考》,《现代传播》, 2019 年第 9 期,第 127 页。
2
0 邵鹏: 《论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基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分析》,《现代传播》, 2020 年第 4 期,
第 116 页。
2
1 杨颖: 《短视频表达: 中国概念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话语创新实践》,《现代传播》, 2017 年第 11 期,第 160 页。
2 毕建录、梅焰: 《新时代如何做好新闻评论对外传播———以 CGTN 新媒体评论传播实践为例》,《电视研究》, 2019 年第 4 期,第 55 页。
2
3 Gagliardone I. China as a Persuader: CCTV Africa' s First Steps in the African Mediasphere. Ecquid Novi: African Journalism Studies,vol. 34,no. 3,
2013. pp. 35 - 36.
2
4 [英]吉莉恩·罗斯: 《观看的方法: 如何解读视觉材料》,肖伟胜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58 页。
2
5 Kress G.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London: Routledge. 2006. p. 59,p. 114,p. 149.
2
6 [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6 - 8 页。
2
7 Molinsky A. Cross-Cultural Code-Switching: The Psychological Challenges of Adapting Behavior in Foreign Cultural Interactions. Academy of Manage-
ment Review,vol. 32,no. 2, 2007. pp. 623 - 624.
2
8 Zhu H. From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to Intercultural Empathy.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vol. 4,no. 1, 2011. pp. 117 - 118.
2
9 沈江平: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一种比较叙事》,《江海学刊》, 2019 年第 4 期,第 71 页。

( 作者周翔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 付迎红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114 现代传播 2022 年第 6 期( 总第 311 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