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

(第二版) 指定文言經典精編‧參考答案

6 始得西山宴遊記

模擬試題(第 80 頁)
1 (1) 撥開(2 分)
(2) 擁有 / 指看過、到過(2 分)
(3) 感到奇怪(2 分)
(4) 沿着(2 分)
(5) 記錄(2 分)
2 (1) 抓住物件登上山頂,隨意伸開雙腿席地而坐,遠眺風景。(3 分)
(2) 這時才知道西山獨特出眾,不與那些小土丘相類。(3 分)
3 D(2 分)
答案分析:A 曾、嘗。B 才。C 曾、嘗。D 開始。
4 柳宗元在法華西亭遙望西山,才發現它奇異獨特,所以說「始指異之」
,並展開西山之
旅; (2 分)遊西山後,他盡得遊覽西山的樂趣,而且有所領悟,並認為這是他真正遊
覽山水的開始,所以說「始得西山」。(2 分)
5 (1) B(2 分)
(2) 文章開首記述作者被貶永州後到處遊山玩水、尋幽探勝,他「以為凡是州之山水
有異態者,皆我有也」,總結了他發現西山前遊覽山水的經驗,承接上文;(2 分)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則引出下文記述作者發現西山的經過。(2 分)
6 (1) 襯托(1 分)
作者先寫自己以為已遊遍永州的奇山異水,到發現西山後,才驚覺原來西山才算
得上「怪特」,(1 分)以永州的其他山水來襯托西山,突出它的獨特。(1 分)
(2) 幽泉怪石(2 分)
高聳(2 分)
高低起伏(2 分)
蟻穴外隆起的土堆(2 分)
螞蟻洞(2 分)
尺寸之地(2 分)
青山白水(2 分)
覺而起,起而歸(2 分)
已遊遍永州所有奇山異水(2 分)
從遊西山開始(2 分)
7 柳宗元在西山飽覽奇特的景色後,覺得自己達到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的無我境界,忘
掉自己的存在, (2 分)他在文章開首說自己被貶後心中常常憂懼不安,直到遊覽西山,
才感到「心凝形釋」 ,心境拓闊,精神解脫,忘記自己是有罪的人,擺脫了惶恐不安的
心情。(2 分)
8 A(2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5 1
《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
(第二版) 指定文言經典精編‧參考答案

9 (1) 短句可令文章的節奏急促,
(1 分)並反映作者急切渴望登山尋幽探勝的心情。
(1
分)
(2) 引文中運用「過」、「緣」、「斫」、「焚」和「窮」五個動詞,簡潔有力地寫出登上
西山的過程,略去細節不寫,(1 分)把筆墨留作描寫登上西山後的所見所感,取
材恰到好處。(1 分)
10 (1) 作者在永州遊山玩水,以為自己已遊遍所有奇山異水之地,但忽然發現獨特的西
山,好不容易才登上西山山頂飽覽美景。(1 分)作者以西山象徵人才,必須待有
識之士慧眼發掘。 (1 分)作者被貶,不為時用,就正如被埋沒在永州一隅的西山,
有待賞識。(1 分)
(2) 西山山勢高聳奇特,「不與培塿為類」,(1 分)作者以此寄寓自己品格高尚,特立
獨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1 分)

內容總結(第 83 頁)
遊西山前:1 憂懼不安 | 寄情山水
2 高山 | 茂盛的森林 | 幽靜的山泉 | 奇怪的石頭
3 雜草 | 醉倒 | 枕着睡覺 | 離開
遊西山:1 奇異獨特
2 茅草和茂盛的草木 | 西山山頂 | 伸開雙腿席地而坐 | 眺望風景
3 全在坐席之下
高低起伏 | 蟻穴外隆起的土堆 | 螞蟻洞
聚攏堆積
青山白水
4 小土丘
曠遠浩渺 | 大氣 | 廣闊壯觀 | 大自然
5 日落西山 | 夜色 | 未想歸去
6 凝聚安定 | 解脫 | 大自然
作記緣由:1 真正的遊覽

作法總結(第 84 頁)
製造懸念:永州其他山水
間接描寫:1 堅定 | 熱切
2 高聳獨特 低矮
渺小 | 高峻
高聳
3 不願離去 | 可貴
4 真正遊覽的開始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5 2
《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
(第二版) 指定文言經典精編‧參考答案

象徵寄託:1 人才 | 不為時用,有待賞識
2 品格高尚的人 | 小土丘 | 品格高尚,特立獨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修辭手法:對偶
排比
頂真
明喻
借代:青山 | 白水
誇飾

作品賞析(第 85 頁)
1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望西山,始指異之 |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2 人才 | 不為時用,有待賞識 | 品格高尚的人 | 品格高尚,特立獨行 | 世俗同流合污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5 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