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7

HBCL1203 28 March 2013

第一章 :语音概说 乐音- 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 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普通话( 现代汉语 ):
-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 1. 音高 - 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 汉民族的共同语  振动的快慢指振动的次数的多少-频
- 相互交际的标准话 率-频率高,声音高
- 以北京语音为标  语音的高低由声带的长短/厚薄/松
- 以现代典范的白话文学作品为语法规范。 紧来决定。例:成年男人声带长而
- 包括词汇、语法、语音三个组成部分 厚-低。成年女人声带短而薄-高
 声调的变化,靠高来区别,音高在
北京语音 特点: 汉语里是辨别意义的。
- 比较简单
- 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 音强-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 听觉觉得响亮、高扬、舒缓、柔和  发音体振动幅度叫“振幅”,振幅
- 在口头应用中,鲜明的轻重音和儿化韵 大,声音就强。
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丰富。 3. 音长- 巨大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长
-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 母、 久
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 4. 音色 ( 音质 )- 决定于物体振动
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1.1.1 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 是声音的本质和特色
-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
1.2 语音的性质 a) 发音体不同- 例: i 胡琴-琴弦,
1. 语音的物理属性 口琴-簧片
2. 语音的生理属性 ii 甲乙两人音色不同,两人的声带
3. 语音的社会属性 等发音体不同
b) 发音方法不同-例:i 同是胡琴,用
弓拉和用指弹,音色不同
ii 塞音-g- 爆发方法发音, 擦音
h-摩擦法发音
c) 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i 同一把音插到不同共鸣器上,音
色不同。
ii 元音 a 和元音 i 的音色不同,
口腔共鸣器形状不同。

总结:
1. 分辨意义靠:
音色( 平舌/翘舌),音高 ( 声调)、
音强 ( 轻声 )
2. 表达语调靠:
1.2.1 语音的物理属性 音高 ( 降抑/上扬)、音强(重音)、音
发音体振动周围的空气或其他媒介形成音 长 ( 重音)

语音的特征:
频率、振幅、周期
四要素: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页
7)

1
HBCL1203 28 March 2013

1.2.2 语音的生理属性 (9 页) 包括这些单位的构成及性质,和单位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及组合的规律。
发音器官部位图
1.3.1 音节
- 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听觉上自然感觉
到的语音单位。
- 不是最小的单位。
例:“马来西亚 ” 四个音节:mă lái xī
yà 。发音器官的肌肉共经历四次“紧张-
松懈”的过程,产生四个音节。

1.3.2 音素
 语音中最小的单位,一个音素只有一
个发音动作(发音器官的位置或形状
改变,发出不同音素 )
- 例:“阿” a 发音时双唇张开,呼出
起来振动声带。将双唇收拢,仅仅微
启,就成了“衣”i 。
- 把双唇搓圆,成了“乌”u。 这是三
个不同音素。
 音素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1.3.3. 元音和辅音 (参阅第 2 章)

1.4 汉字拼音
 记录语音最有用的是记录音素的记
音符号系统称为音标。
 记录汉语语音的音标系统最通行的
是“汉语拼音方案”
 一个音标在不同场合会有不同发音。
如: 音标 a,在“蓝”lan 中的 a
与在“莲”lian 中的 a 发音就不
一样,等于说同一个 a 却代表不同
1.2.3 语音的社会属性 (10 页) 的音素。
 专门针对汉语语音而制定的,音标
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都是属于自然 只适合用于汉语,记录各自的语音。
属性。语言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声音,因它  例子:t 和 d 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
是与意义紧密联系的。这联系不是自然生 发音与英语字母中的发音时不一样
成的,而是某个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 的。
俗成的。
每个语言都有自己各自的语音系统。每一
个音都有其特定作用,而其中有是社会全
体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的社会属性
是语音的本质特征。
1.3 语音单位 (11 页)
学习和研究语音,先从了解语音单位入手,

2
HBCL1203 28 March 2013

1.4.1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由五部分构成,它们是: 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
字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 表内列出 35 个韵母。
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 - 普通话共有 39 个韵母
- 韵母表分竖 4 行是为了区别开齐合撮四
- 表中有 26 个字 呼。
- 有三个作用: ( 参阅页 16 )
1) 规定了字母书写的形体。
2)规定了字母名称的读音。
3) 规定了字母的排列顺序。

(页 15 )

汉语评语方案声母表 声调符号
- 21 个字母代表了普通话 21 个声母。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 声母读音有本音和呼读音 ˉ ‫׳‬ ˇ `
- 呼读音:本音顺着口形加上一个陪衬音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
的结果,目的在于听得清楚。 标。例如:
- 念声母的呼读音时,陪衬音当念得轻且 妈 mü 麻 má 马 mă 骂 mà 吗 ma
短。 ( 阴平 )( 阳平 )( 上声 )( 去
声 )( 轻声 )
(页 15 )
隔音符号
α、o、e 开头的音节连续在其他音节后
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
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
袄)

3
HBCL1203 28 March 2013

1.4.2. 国际音标 • 发音要字正腔圆,须操练普通话节


-是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音标系统。 律 ( 包括声调连读、变调、基调、
- 一套准确记音的符号系统,还制定了一 停延、节奏和重音)
系列附加符号来准确记音。 • 7.言为心声
- 优点: • 平时说话要符合规范化要求,努力
1. 音标和音值之间的关系固定,“一符一 提高自己语音规范化的程度。
音、一音一符”
2. 音标的数量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
3. 音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定,易于国际
间使用与推行。
- 为了与一般字母相区别,国际音标的符
号都表写在方括弧 [ ] 里。例子:
[ a ] 、 [ i ] 等。( 页 19 )

1.5 怎样学好普通话

1.除去障碍,提高认识
 下定决心,认真学习,鼓足勇气,
大胆实践。
2.找准难点,注意方法
• 学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三方
面都要学。
• 最困难的是发音及正音。
• 要学习普通话语音知识,如普通话
里的 zh、ch、sh、r 几个翘舌音,
发音较难。
• 须记忆、分辨一下字词的读音来克
服正音的困难。
3.多听多说,刻苦训练
• 改变多年养成的方音听说习惯,重
新学习一种新的听说技能。
• 多听广播影视中的标准普通话,培
养语感,增强普通话的能力。
• 尽量在公共场合尽可能地开口说普
通话,提高普通话的质量。
• 4.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 是记录普通话语音音系的一套专门
的符号。
• 应当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套符号为
学习普通话服务
• 5.掌握常用的汉字读音
• 不断的要求掌握更多的常用汉字的
准确读音。
• 迅速掌握普通话中的难读的音、调、
如平舌翘舌不分、前后鼻韵尾不分
等等。
• 6.要字正腔圆,操练普通话节律

4
HBCL1203 28 March 2013

第 2 章 :元音和辅音

普通话有 32 个音素,其中 10 个是元音,22 个辅音。

元音 (母音 )10 个 辅音 ( 字音 ) 22 个
α,o,e,ä,i,u,û,-i[τ ],i[ɿ],er b,p,m,f,d,t,n,l,j,q,x,g,k,h,
ng,z,c,x,s,zh,ch,sh,r
1. 又称母音。 又称子音。
2. 气流在口中不受阻碍,气流较弱 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显著受阻,气流较

3. 发音器官全部紧张 ( 胸腔以上至口 口腔中阻碍气流的部分紧张
腔 )
4. 声带颤动(浊音),声音响亮,清晰 大部分辅音发音时声音不颤动 ( 清
音), 声音不响亮。--称为清辅音。(17
个)。
少数辅音在发音时、气流振动,称为浊辅
音(5 个)(m,n,ng,l,r)
5. 都从口腔发音 从口腔及/或鼻腔发音
6. 区别:以舌位高低区别
以舌位前后区别
以双唇圆展区别
7. 大多的舌位活动在舌面 大多的舌位活动都在舌尖
8. 都是乐音 (气流通过口腔时,冲击声 都是噪音(发音时,器官遇到种种阻碍)
带,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9. 可以自成音节 不能单独使用作为音节。
最多 2 个辅音,开头或音节末尾。
10. 没有不包含元音的音节 并不是在每个音节中出现
11. 21 个辅音都可以充当声母,除了 ng.
12. 有复合元音 没有“复辅音”

2.1 元音
2.1.1. 元音的特质 ms27
决定元音的音色是
以舌位高低区别:高、半高、半低、低
以舌位前后区别:前、央、后
以双唇圆展区别:圆唇、不圆唇(展)

国际音标舌位图

5
HBCL1203 28 March 2013

2.1.2 普通话的元音 (30-31)


a) 舌面元音:a,o,e,i,u, û,ä,
b) 舌尖元音:-i [ ] , i [ ]
c) 卷舌元音: er

舌尖元音-i [ ] :舌尖前、高、不圆唇
元音

发音时,舌尖上抬至贴近上齿背不能单独
成为一个音节,也不能跟其他元音结合为复
合元音。它只能跟 z、c、s, 3 个声母搭
配。 如 zi “字”、ci“词”、si“四”。

舌尖元音-i [ ] :舌尖后、高、不圆唇
元音
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舌尖微
微有点卷起不能单独成为一个音节,也不能
跟其他元音结合为复合元音。它只能跟 zh、
ch、sh,r 四个声母搭配.如:zhi“纸”、
chi“吃”、shi“诗”、ri“日”。

2.2. 辅音
2.2.1 辅音的特质
辅音的发音决定于
a) 发音的部位
b) 发音的方法

6
HBCL1203 28 March 2013

2.2.2 普通话的辅音 (ms40-41)

辅音及发音方法:《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

第 3 章:普通话的声母 声母和辅音的关系:从两方面来辨析辅音
与声母
普通话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相拼而成。
声母: a) 声母都是辅音充当的
 一般由辅音充当  上一章提到普通话中的 22 个
 发音时本音多数不响亮 辅音,除了 ng 以外,其余
 普通话语音共有 21 个辅音声母 21 个辅音都能充当声母。
 也有零声母(就是没有声母),但  例:d 充当声母字有
不是辅音 “丁”ding、“德”de、
例:将 y、w (即 i、u )作为声母来教。 “单”dan
其实,y 、w 不能算作声母, zh 充当声母的字有
它是复韵母中的 “照”zhao“种”zhong、“指”zhi。
韵头。在零声母音节中,其 b) 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
位置类似声母。  普通话中 ng 辅音不能充当
声母,只能在韵尾出现。
3.1. 声母和辅音的关系  例: “丁”ding 和
辅音 “种”zhong 的韵尾都是 ng。
 是对于音素音色特质的分析  可以充当声母的辅音也可充
结果。 当韵尾。
 是从发音原理出发的角度,  n 可以充当声母。例:
即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对 “拿”na、“闹”nao
语音进行的分类。  n 也可充当韵尾。例:
声母 “音”yin、“安”an、
 是语音音节结构(语言中音 “蓝”lan 当中的韵尾都是辅音 n 。
素与音素之间的组合的规律) 所有的声母都是辅音,但不能说凡是辅
分析的结果。 音都是声母。
 指的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音素。
辅音和声母关系密切,但却不能混为一谈。

7
HBCL1203 28 March 2013

3.2. 声母 元音音素字母,这里加用国际音标
 是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表示。
 普通话里的 22 个辅音,有 21 个可作  除了学习呼读音外,要把重点放在
声母 掌握声母的 本音上。只有用本音跟
 b、p、m、f、d、t、n、l、g、k、h、 韵母相拼,才能拼得准确。
j、q、x、zh、ch、sh、r、z、c、s
 其中 n 还可以充当韵尾 3.4 零声母 (ms51)
 第 22 个辅音是后鼻音-ng。它只能 零声母音节- 音节开头部分没有声母,只
作韵尾,不能作声母。 由韵母独立成为音节。
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
法构成的。

3.2.1 声母的分类

普通话 21 个声母的分类和辅音分类是一致
的。参考《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

根据普通话声母总表,可把普通话声母分
类如以下简表
a)按发音部位,分成 7 类: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
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b)按发音方式,分成 5 类:
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c)按气流的强弱,塞音和塞擦音可分为: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d)按声带是否振动,可把声母分为:清音
和浊音 3.5. 声母辩证:方音辩证 (纠正方音)-
页 52
3.3. 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 方言声母 与普通话声母有差异,找出方音
声母的本音不响亮,不便于称说和教学。 与普通话语音的异,改正方音。
《汉语拼音方案》根据传统的读音在声母
的后面加上响亮的元音来呼读—就是声母 3.5.1. 分清 z,c,s 和 zh,ch,sh
的呼读音。 1) 方言: 平翘不分,z,c,s 和
zh,ch,sh
 呼读音不是辅音和元音的结合。 2) 对普通话的影响 : 把普通话里的
 它的作用只用来呼读、称说,便于 zh, ch,sh 读成 z,c,s
辅音音素教学。 3) 重要性: zh,ch,sh 在普通话中出现
 在声母和韵母拼合成一个音节时, 的频率很高-占常用语 17%
须丢掉辅音后所加的元音,仍用它 4) 解决方法:
的本音。 a) 刻苦练习 zh, ch, sh 的发音
 例子:ba 这个音节后面应是 b-a b) 借助声韵配合规律类推
ba , 而不是 bo-a 。 c) 编歌谣帮助记忆
 z、c、s 和 zh、ch、sh、r,都是舌 d) 记少不记多
尖元音 –i [ ] 和 –i [ ] , e) 利用汉字声旁类推
《汉语拼音方案》用-i 表示这两个

8
HBCL1203 28 March 2013

3.5.2. 分清 n 和 l  z、c、s 不与 ua、uai、uang 相拼,


1) 方言: 把普通话里的 n,l 两个声母 只与 zh、ch、sh 相拼
字读成一个:有的读成 n,有的读成  例:抓 zhua
l,有的一会儿是 n,一会儿是 l.  sh 不与 ong 相拼
2) 对普通话的影响 : n ,l 混用  例:松、颂、送、宋、诵、耸 song
3) 重要性: 混用了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3。编歌谣帮助记忆
4) 解决方法:  z、c、s 编成歌谣
a) 了解他们的发音特点 4。记少不记多
b) 记住普通话里哪那些字是鼻音声母,  舌尖前音-260 多个
哪些字是边音声母。  舌尖后音-602 个
 记舌尖前音就行了
3.5.3. 分清 f 和 h 5。利用汉字声旁类推
1) 方言: 潮州话:没有 f 音,h 音太  记住代表字-“曹”多读 c 声母,例:
多 漕、嘈、槽
2) 客家话:没有 h 音,f 音太多  “则“多读 c 声母,例:厕、侧、
3) 对普通话的影响 : f,h 混读: 测、恻
潮州人把 f 读成 h, =====================================
客家人把 h 读成 f 第 4 章:普通话韵母
4) 重要性: 混用了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5) 解决方法: 普通话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相拼而成。
a) 记少不记多 韵母:
b) 利用汉字声旁类推  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 它的主要成分是元音。
3.5.4. 分清送气和不送气  按照构成韵母 成分的特点来分,39
1) 方言一部分普通话中不送气的声母, 个韵母分为单韵 母、复韵母和鼻
在方言里是读成送气声母 韵母。
2) 解决方法:
要注意把这些字的声母读成不送气 4.1 韵母与元音的关系
的声母。
元音又称母音
发元音时:
3.5.5.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 1. 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
在零声母音节前面加辅音声母 2. 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
1) 解决方法: 3. 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
a) 牢牢记住这几类零声母字 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
b) 注意准确地发好普通话的单元音 呼出气流较弱。
c) 在遇到单元音开头的音节时候,要 4. 声带振动,因为元音都是乐音,发
注意按照元音的发音要求发音。 音十分响亮,没有声带的参与,元
(页 55-例子) 音就不可能发出来。
5. 发元音持续时间长
3.5.1. 分清 z,c,s 和 zh,ch,sh 6. 元音有十个:a,o,e,ä,i,u,û-i[ ],
1。刻苦练习 zh, ch, sh 的发音 -i[ ],er
 准确掌握他们的发音部位,同时把 7. 其中 a、o、e、ä、i、u、û、er 8
舌尖向上翘起。 个元音可以独立作韵母自成音节。
 处处留意,多听、多读、多记翘舌 8. -i [ ]、-i [ ] 两个元音不能自
音、平舌音的字。 成音节,只能作声母 z、c、 s、zh、
2。借助声韵配合规律类推 ch、sh 的韵母构成音节。

9
HBCL1203 28 March 2013

 韵母必须要有元音。
韵母
 普通话韵音有 39 个韵母,超过元 4.2 韵母的结构
音的数目。 - 结构复杂,包括韵头、韵腹 (主要元
 指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 音)、韵尾三部分。
 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也有一部分 - 每个韵母中一定有韵腹,不一定有韵头
是由元音加辅音构成的。 和韵尾。
 一个韵母可以不止一个元音。例: - 韵腹是韵母的基础和核心,只有韵腹才
pŭ tōng huà 是三个音节。 能确定韵头和韵尾。
 pŭ: 只有一个元音 u 作韵母。
在这个音节里, u 韵母 也是元音。 韵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 tōng:韵母是由元音 o 和辅音 ng iang 央 i a ng
组成。这个韵母不等于元音。 uai 歪 u a i
 huà :共有两个元音,这两个元 ûan 弯 û a n
音复合成一个韵母 ua。
 元音是语音学分析音素的结果。韵
母是音韵学分析一个音节构成成分
的结果。

10
HBCL1203 28 March 2013

4.3 韵母的分类 (参阅上图)


b)后响二合元音:ia、ie、ua、uo、
韵母以 1. 内部结构特点 和 ûe
2. 开头元音发音口形分类。  前是韵头,后是韵腹
 发音时,前轻后重,前短后长。
韵母的内部结构,把 39 个韵母分为 3 类:  例:下架、贴切、过火、绝学、假
1. 单韵母 牙、结业、脱落、雀跃
2. 复韵母(复合元音)
3. 鼻韵母(复合鼻尾音) c) 中响三合元音:iao、iou、uao、
uei
4.3.1. 韵母内部结构(构成韵母音素的  前是韵头,中是韵腹、后是韵尾。
数量和性质)ms61-64  发音时,中间元音最长最响,两头
的元音较短而弱
1. 单韵母  例:小鸟、飘渺、悠久、绣球、怀
 由单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只有韵腹 揣、外块、汇兑、翠微
没韵头、韵尾 的韵母)
 普通话中有 10 个单韵母 3. 鼻韵母(复合鼻尾音)
 a,o,e,ä,i,u,û-i[ ],-i[ ],er 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
 其中 [ ]、[ ] 是舌尖元音, 韵母
er 是卷舌元音,其 余是舌面元 音。  又叫带鼻音韵母、鼻音尾韵母。
 共有 16 个鼻韵母:分两大类
2. 复韵母(复合元音) 1. 前鼻音韵母- 是前鼻辅音 n 作
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 尾韵的韵母
 也叫二合元音、三合元音。 2.后鼻音韵母-是后鼻辅音 ng 作韵
 普通话有 13 个复韵母。 尾的韵母
 根据响音位置,复韵母可分为 3 类:
a) 前响二合元音:ai、ei、ao、ou 发音特点:
b) 后响二合元音:ia、ie、ua、uo、  由元音到鼻音是逐渐过渡的,鼻音
ûe 色彩逐渐加浓,到完全鼻音。
c) 中响三合元音:iao、iou、uao、  不管鼻音前面是什么元音,发鼻音
uei 韵母要注意读准收尾的鼻辅音。

发音特点: 1) 前鼻音韵母:前鼻 n 组成 8 韵母
 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是快速滑动,  an、en、in、ûn、ian、ûan、uan、
中间没停顿。 uen
 组成韵母的几个元音,在发音是清  这 an、en、in、ûn 四个鼻韵母没有
晰响亮度不同。 韵头
 根据响音位置分为前响复韵母、后  发音时,先响亮清晰发出元音,紧
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 接着发鼻音 n,舌头向齿龈移动,
同时软腭下降封住口腔通路,最后
a)前响二合元音:ai、ei、ao、ou 收音时舌尖一定要抵住上齿龈。
 前是韵腹,后是韵尾  例:翻山、嫩根、近亲、军训、安
 发音时,前重后轻,前长后短、前 然、深圳、新民、群运
紧后松。
 例:彩带、拆开、蓓蕾、肥美、高
超、报考、筹谋、楼口

11
HBCL1203 28 March 2013

2) 后鼻音韵母:后鼻 ng 组成 8 韵母  u、ua、uo、uai、uei、uan、uang、
 ang、eng、ong、ing、iong、iang、 uen、ueng
uang、ueng
 这 ang、ong、ing、iong 四个鼻 4. 撮口呼韵母
韵母没韵头  凡韵腹是 û 或以 û 开头的韵母属于
 发音时,先发元音,紧接着舌根往 撮口呼韵母。
软腭移动并抵住发 ng 音,整个韵母  普通话有 4 个:
发音完毕在除阻。  û、ûe、ûan、ûn
例:帮忙、沧桑、风筝、升腾、英
明、请命、工农、空中、汹涌、穷 学习加油站:(ms66-68)

 iang、uang、ueng 三个有韵头。
 发音时,前面的元音 i 轻短,指标 4.4. 韵母辨正(ms69-70)
是舌位开始移动的位置,紧接发
ang、eng。 4.4.1. 前鼻音和后鼻音辨正
例:襄阳、两江、状况、双簧、嗡 (a) 准确掌握 n 和 ng 发音部位
嗡 (b) 辨认前后鼻音常用字
 利用普通话语音声、韵搭配的
4.3.2. 韵母发音口形 内部规律去分辨
 利用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按照韵母开头元音发音的口形(即韵头的 去分辨
四种不同情况)简称“四呼” ,分为:  利用形声字旁类推
1. 开口呼韵母
2. 齐齿呼韵母 ====================================
3. 合口呼韵母
4. 撮口呼韵母 第 5 章:普通话声调

1. 开口呼韵母 声调:
 凡韵腹不是 i、u、û 或不以 i、u、  是一个音节声音的高低。
û 开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韵母。  又叫“字调”。
 普通话有 16 个: 5.1 声调的性质和特点:
 a,o,e,ä、 ai、ei、ao、ou、an、  一个重要的部分,汉语是有声调的
ang、en、eng、ong 、-i [ ]、-i 语言。
[ ]、er  声调的形成是音高的变化。
 发音时声带拉紧,声调就高;声调
2. 齐齿呼韵母 放松,发出的声调就低。
 凡韵腹是 i 或以 i 开头的韵母属 简单说:声调是一个音节高低升降曲直、
于齐口呼韵母。 长短的变化形式。
 普通话有 10 个:
 i、ia、ie、iao、iou、ian、iang、 5.1.1. 调值
in、ing、 iong。
 定义:记录汉语声调的方法。由赵
3. 合口呼韵母 元任先生发明。
 凡韵腹是 u 或 u 开头的韵母属于合  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
口呼韵母。 式,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 普通话有 9 个:

12
HBCL1203 28 March 2013

 方法:先画一个纵坐标,表示音高,
后从最低到最高分成五个音高基准
点。 5.1.2. 调类
 每点为一度,自下而上分别用[1、2、  声调的名称、
3、4、5]标记  声调种类,是由能区别意义的调值
 各点名称依次为[低、次低、中、次 所决定的。
高、高]五等。  汉语中有 4 个声调,是阴平、阳平、
 最低的音度为 1 度,次低音记 2 度、 上声、去声。
次高音记 4 度、最高音记 5 度。  调类是由调值来决定的。
 声调如是直线型,只需记起点和终  普通话有 4 种基本调值,归纳出来
点的度数,如是曲线型,须加记曲 的调类也是 4 种。
折起落的度数。  一般称这 4 种调类为第一声、第二
声、第三声、第四声。
调值:汉语的声调有平、升、曲、降 4 种 
称为四声, 学习普通话时,要把字的调值念准,尽量
即阴平 (—)、阳平( ∕ )、上声 避免受方言的影响。
(√ )、去声( \ )。
调值和调号之间的关系:ms76
四声的调值可采用赵元任先生的一套字母
同一种语言或同一种方言:调类相同,调
标调法“五度标调法”来表示声调的调值。
值相同;反之一样。
阴平:起音高,音高没有变化,称为高平 不同语言或不同方言:调类相同,调值不
调,调值相当于 55 一定相同;反之一样。
阳平:起音中,升到最高,
称为中升调,调值相当于 35 5.1.3. 调号
上声:起音半低,降到最低后
 声调的标记符号。
又回升到半高,调值相当于 214
 声调符号是—、 ∕、 √ 、 \ 四
去声:起音高,一路降到最低,
个。
称为全降调,调值相当于 51
 一般都标在主要元音上。
例: 优 (55 高平调 )
游 (35 中升调 )
有 (214 降升调)
右 (51 全降调 )

13
HBCL1203 28 March 2013

5.2. 声调的作用 觉到音节的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产生音


律美。
1. 能区别意义 白日依山尽,(仄)
2. 能区别词性 黃河入海流。(平)
欲穷千里目,(仄)
3. 能产生韵律美 更上一层楼。(平)
普通話中第一、第二声称为阴平、阳平,
是由中古汉语的平声演变而來。第三上声、
1.能区别意义
第四声去声则为仄声。
两个声母、韵母相同的音节,如果加上不
同的声调,他们所表示的意义就完全不同
5.3 声调的标调位置
了。
实施 shå shī
 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
时事 shæ shå
 每一个音节都要标上声调符号,除
事实 shå shæ
了轻声音节。
逝世 shå shå
 必须标在音节的韵母上。
史诗 shǐ shī
 对复韵母/带鼻音的韵母,标在韵腹
(主要的元音)上
2.能够区别词性
 主要元音:几个元音中开口度最大,
好坏 hăo huài(形容词)
舌位最低的一个:
好动 hào dçng(动词)
例:前响复元音韵母 ai,ei,ao,ou
铺下 pū xià(动词)
后响复元音韵母 ia, ie,ua,uo,ûe
店铺 diàn pŭ(名词)
中响复元音韵母 iao,iou,uai,uei
i,u 并列标在后,
3.能够产生音律美
i 上有调号时,要去掉小点儿
如果善于运用声调(格式讲究平仄相同,上
下相对对称),便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能
力,使语言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能够感

14
HBCL1203 28 March 2013

1. 拼音字母的声调要标在“主要元音” 5.4.2. 阳平
上,轻声不标。
2. 例如:  又称为第二声。
妈 mü 麻 má 马 mă 骂 mà 吗 ma  调值是 35,属于中升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轻声  声调由中逐渐升高到阴平处,就是
起点在 3,终点在 5。
标调细则:  无论是单音节或双音节,其调值都
1. 一般标记在音节中的主要元音上。 一样的。
2. 只有一个元音, 就标在其上。
3. 音节中有二个或三个元音,就标在
发音比较响亮的元音上。
4. 碰到 iu、ui 为韵母的音节,就标在
后一个字母上面。

口诀:有 a 不放过, 5.4.3. 上声


无 a 找 o、e,
i、u 并列标在后,  又称第三声。
单个韵母不用说。  调值是 214,为低降中升调。
 上声的声调由半低降到最低,然后
5.4. 声调分析 升到半高。
 起点是 2,降到 1,后又升到 4,调
四声: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值是 214。

5.4.1. 阴平

 又称第一声。
 调值最高,55,属于高平调型,没
有升降变化。
5.4.4. 去声
 不必念太高、或太低,感觉自然、
舒服就好。  又称为第四声。
 如两个一节都是阴平字,一般我们  调值是 51,由最高降到最低,没有
读成 44、55。 曲折。
 起点是 5,然后降到 1。
 属于全降型。

15
HBCL1203 28 March 2013

 语音中最自然的语言单位,从音节
5.5. 轻声与声调 上最直接感受到的。
 汉语音节里有些音节读轻声。  由音素与音素组合形成的。
 轻声是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  汉语里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除了
调子,听觉上与阴、阳、上、去的 儿化韵。
调值都不相同。  在儿化韵,两个字因为音变而合成
 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调类。 一个音节。
 是音节和音节连读时产生的声调变  例如:“努力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
化(音强弱化),音节失去原来调值, 环境”有 13 个字,读出来分成 13
变得轻而弱。 个语言单位。共有 13 个音节。
 普通话有 4 种声调的音节可以因音  在汉语,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
变而读轻声。例如:  “带着青草味儿”有 6 个字,只有
5 个音节。“味儿”是儿化韵,两
个字因音变而成一个音节 weir

6.2 普通话语音的音节结构和特点

6.2.1 音节的结构
 包含三大部分:声母、韵母、声调
 每一组成部分都各有其结构要求,
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也同样有各种
限定。
 凡读轻声的字都有它原来的声调,
因此不能把轻声当作四声以外的第
5 种声调。
 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读音随着前 从音节构成部分看:(页 92 )
面一个音节的调值而产生音高的变
化。 1.普通话的音结构最多可以有 4 部分:
 一般地说,在上声后面音最高,在 声母+韵头+韵腹+韵尾
阴平、阳平后面就略低一些,在去 如:窗 chuüng
声字后面音最低。例如:

香的 xiüng de -“的”音略低一点
2. 每个音节最少有 1 个音素:韵腹
甜的 tián de -“的”音略低一点
3. 声母只能由辅音充当(零声母除外)。
苦的 kǔ de -“的”音最高
韵头 & 韵腹=元音,韵尾=元音/鼻辅音
辣的 là de -“的”音最低
4. 一个音节里,辅音最多只能两个,充当
声母或韵尾。
这 4 个“的”字都读轻声,但它们的调值
5.每个音节都一定有元音,最多可达三个。
是有音高区别的。
6.音节中没有复辅音。没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辅音相连的情况。zh、ch、sh、ng,
=====================================
不是复辅音,是 2 个符号表示一个音素。
7. 音节界限比较分明。音节位置固定,使
第 6 章:普通话音节
音节结构整齐。
8. 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6.1 音节的概念:
 音节= 声母+韵母+声调。

16
HBCL1203 28 March 2013

6.2.2 音节特点(ms93)  n、l 等其他声母却不能和 o 相拼


 声母和韵母拼合的字不一定具有四
• 任何音节不可缺少韵腹,声调。 个声调。
1 音节:最多 4 音素  如:gan 只有阴平字、上声字和去
• 韵头共有:i,u,u 三个元音 声字,没有阳平字。
• 韵尾:元音- i,u
辅音-n,ng
• 辅音:位置固定,做声母/韵尾
• 韵母:iou,uei,uen 与声母构成
音节后书写形式是 iu,ui;
分析音节结构时中间元音
省略,恢复 iou,uei,uen
• 零声母音节:i、u、û
书写形式- 用音头 y/w;
分析音节结构时不需列 y/w
• û,ä:音节了省略头上符号;
分析音节需写上头上符号
• 舌尖元音韵母:需加短横线,
-i[ ]、-i[ ]与单韵母 i 区别

6.3 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页 94 )

 是每一个声母都能和每一个韵母相
拼:
 b、p、m、f 四个声母与单韵母相拼

17
HBCL1203 28 March 2013

6.4 普通话语音使用频率高的音节 例:chuüng(窗)这个音节,如果没有读


• 音节总数:400 个左右 出介音 u,拼出的音则变成 chüng(昌)了。
• 最常用音节、常用音节、次常用音 要做到不丢失介音,拼音时要注意口张得
节:109 个 (96 页) 慢些,好把韵头引出来。
• 这 109 个音节只占总数的 25%,但在
日常使用率上约占音节总数的 75%。 6.5.2 拼音的方法
• 应重点学好这些常用音节,只要反
复熟读,就可解决 3/4 读音问题。 a)声、韵双拼法
(1)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
《高频率常用音节表》ms96 把韵母看成一个整体,让声调附着在韵母
上。
6.5 拼读音节 (2)拼音时用声母(本音)和带声调的韵母
 要想既快又准确地拼出普通话的语 直接而快速地拼出音节的读音。
音, xiàn(现):x - iàn – xiàn
首先: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 (1) (2)
之后:再运用这样的方法反复地练 这种拼法要求记熟所有的韵母。

 先学会拼读单个音节,达到看见一 b)三拼法
个音节就能马上读出引来的熟练程 适合有韵头(介音)的音节。
度,才能流利地朗读注有汉语拼音 先把音节划分为:
的句子和文章。 q-i-ün----- qiün
1 2 3
6.5.1 拼音时应注意的问题 (页 97 )
1.声母
1.声母要用本音 2.韵头(介音)
 平常念声母都是呼读音(呼读音: 3.韵腹(或韵腹和韵尾)
本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  声调附在韵腹上
 本音不响亮,听不清楚,不便于呼  把握好这三个部分的发音,不间歇
读。 地一口气读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
 用声母拼音时,要去掉呼读音里的 音。
元音,只用本音。 这种拼音的发音要领是:
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 1.声母要念得轻,要用本音。
碰” 2.介音要念得快而清楚。
 反映拼音时声母要用本音:后音 3.韵母和韵尾要念得响而长。
(韵母)是发音响亮的部分,应该
“重”念。 6.6 音节拼写

2.声母与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 是对音节拼合的纪录。
 “两音相连猛一碰”  音节的拼写有一定的规律,是“汉
 从声母到韵母要连续发音 语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正词法
 例:拼 gŭ(谷)时,声母 g 和韵母 基本规则”根据语音现象和认读的
u 之间如果有了停顿,那么拼出来 需要规定的规则。
的音就变成 ge—u(歌舞)了。 A.隔音
B.省写
3.要念准韵头
• 指有韵头(介音)的音节,拼音时
一定要把介音念准,念清楚。

18
HBCL1203 28 March 2013

6.6.1《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
2. iou、uei、uen 的省写。
A.隔音  当他们与前面的声母相拼时,拼写
的音节里就要去掉元音字母 o、e.
1.隔音符号( ' ) 的用法  原因:这 3 个韵母跟大多数声母相
 以 a、o、e 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 拼后,中间的元音 o、e 会在不同程
音节后面时 度上变得不明显,主要元音的位置
 例:ku'ai(酷爱) 就移到 i /u 上了。
 q---iōu -----qiū (秋)
2.字母 y,w 的用法  t---uýi -----tuī (推)
启齿呼、合口呼、撮口呼韵母的零声母音  注意:iou、uei、uen 自成音节时,
节,连在其他音节的后面时 中间的元音不能省略,要写成:yōu
a) i 或以 i 起头的零声母音节要用 y 开头。 (优)、wýi(威)、wĕn (温)
 如果 i 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 i
面前加 y;例:i --- yi (衣) 6.6.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页 103
 如果 i 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 i
改写成 y。例:ian --- yan (烟)  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进一
b) u 或以 u 起头的零声母的音节,要用 w 步规定词的拼写与规范的基本要点。
开头。 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范及其书写格式
 如果 u 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 u 的准则。
面前加 w;
 例:u --- wu (乌) (模组 103-111)
 -如果 u 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 u 摘要: 书写规范及书写格式准则 pg20-21
改写成 w。
 例:uo --- wo(窝)
c) û或以û起头的零声母的音节,要用 y
开头。
 无论û后面有没有其他元音,则一律
在û前加 y,同时要去掉û上的两点。
 例:û---yu (于) ,ûn --- yun
(晕)

B.省写

1. û 上两点的省略。
 单韵母 û 和以 û 起头的韵母只与声
母 n、l、j、q、x 相拼。
 与 j、q、x 相拼时,û 上两点要省
去不写。
 原因:j、q、x 不与 u 相拼,省略
后不被误认为是 u.
 例:lûyâ (绿叶),jūshå (居士)
 而 n、l 即可以和 u 相拼,又可以
和 û 相拼,当与 û 相拼时,û 上两
点就不能省略。
• 例:nû’ãr (女儿 ), xùqŭ
(序曲)

19
HBCL1203 28 March 2013

书写规范及书写格式准则 例子

1 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 rãn 人,dåzhân 地震,


túshūguăn 图书馆

2 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 hăifýng 海风,duåbuqĭ对不起

3 四音节以上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 wúfâng güngguăn 无缝钢管


按词:分开写,不能按词:全都连写 hèngshæzåhuå 红十字会

4 单音节词重叠时连写 rãnrãn 人人
双音节词重叠时分写 Tōnghèng Tōnghèng 通红通红

5 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在某些地方可以用短横 Huán-bŏo 环保-环境保护


Zhōng-xiăoxue 中小学

6a 名词前加单音节成分,连写 副部长 fùbùzhăng


名词后加单音节成分,连写 孩子们 háizimen

b 名词和后面的方位词,分写 树下 shù xia


已成词的,连写 海外 hăiwai

c 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开头字母大写。笔名, 鲁迅 Lŭ Xùn
别名等按姓名写法处理 王建国 Wang Jianguo

d 姓名和职务、称呼等分开写 王部长 Wang buzhang


职务、称呼等开头小写 赵同志 Zhao tongzhi

e “老”“小”“大”“阿”等称呼开头大写 小刘 Xiao Liu

f 已经专名化的称呼,连写,开头大写 孔子 Kongzi

g 汉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分写部分的第一个 北京市 Beijing Shi


字母大写。

h 专名和通名的附加成分,单音节与其相关部分连写 西辽河 Xiliao He

i 自然村镇名称和其他不区分专名和通名的地名,各音节 酒仙桥 Jiuxianqiao


连写

j 非汉语人名、地名,按罗马字母原文书写 巴黎 Paris
非罗马字母文字的人名、地名,按该文字的罗马字母转
写法拼写。

k 汉语化的音译名词,按汉字译音拼写 非洲 Feizhou

7a 动词和“着”“了”“过”连写 看过 kanguo

b 动词和宾语,分写 吃鱼 chi yu

8a 单音节形容词和重叠的前加万分或后加万分,连写 蒙蒙亮 Mýngmýngliang


亮堂堂 Liangtángtáng

b 形容词和后面的“些、一些、点儿、一点儿”分写 大些 da xie,大一些 da
yixie ,
快点儿 kuai dianr,
快一点儿 kuai yidianr

20
HBCL1203 28 March 2013

书写规范及书写格式准则 例子

9a 表示复数的“们”和前面的代词,连写 他们 tamen

b 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哪”和名词或量 这人 zhe ren


词,分写 哪张报纸 na zhang baozhi

c ‘各、每、谋、苯、该、我、你“等和后面的名词或量 某工厂 mou gongchang


词,分写

10 数词和量词 三十三 sanshisan


a 十一到九十九之间的整数,连写

b “百、千、万、亿”前面的个位数,连写 六十三亿零七万二千三百五十六
“万、亿”与前面的十位数以上的数,分写 Liushisan yi qiwan erqian
sanbai wushiliu

c 表示序数的”第“与后面的数词中间,加短横 第二十八 di-ershiba

d 数词和量词,分写 两个人 liang ge ren

e 表示约数的”多、来、几“和数词、量词分写 一百多个 yibai duo ge

f ”十几,几十“连写 十几个人 shiji geren

11a 虚词、虚词与其他语词分写副词 更美 geng mei

b 介词 在前面 zai qianmian

c 连词 工人和农民 gongren he
nongmin

d 结构助词”的、地、得、之“ 这是我的书 zhe shi wo de shu

e 语气助词 你知道吗?ni zhidao ma?

f 叹词 A! zhen mei!啊!真美!

g 拟声词 哗哗 huahua

12a 成语: 层出不穷 chengchu-buqiong


四言成语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来念的,中间加短横

b 不能按两段来念的思念成语 爱莫能助 aimonengzhu

13a 大写句子开头的字母和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大写

b 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北京 Beijing
-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 和平宾馆 Heping Bingguan

c 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连写在一起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中国人 Zhongguoren


-已经转化为普通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小写 中山服 zhongshanfu

14 移行 光明 guüng-mæng
移行要按音节分开,在没有写完的地方加上短横

15 变声调一律标原调,不标变调 不对 bù duå
-在语音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变调标写

21
HBCL1203 28 March 2013

第7章 : 音变(1) (五) 在第四声字之前,读第二声 yæ。


( yī yæ)
音变: 例如:一万 一次 一倍
 我们说话时,不是一个个音节发出 一寸 一致 一件 一向
的,是一连串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 一再 一概 一日千里
流。 (六) 夹在重叠动词的当中,读轻声 yi
 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 例如: 听一听 读一读
声调与声调会互相影响,发生声音 走一走 算一算
的变化叫做“音变”。
 音变只是语言中的自然现象,在语 7.1.2. “不”的变调
言表达上没有什么作用,但有部分
音变如轻声、儿化韵等则会改变词 “不”的本调是去声“bù”。
义和词性,甚至与语法修辞扯上关
系。 (一)单用或在句子末尾时,读本调去声
bù。
普通话音变: 例如:不,绝不! juãbù 不,
1. .“一”和“不”的变调 就是不!
2. .上声的变调 例外:是不? (是不是) 再不
3.语气词“啊”的变调 (要不然)
4.轻声 (二)在第一声字,第二声字和第三声字
5.儿化韵 之前,变读第四声 bù 。
例如: 不吃 不听 不说
不知道 不白 不成
7.1.“一”的变调 不行 不理睬 不好
不懂 不暖 不喜欢
“一”的本调是阴平“yī”。 (三) 在第四声字之前,读第二声 bú 。
例如:不必 búbå 不便 不对
(一)单用或在一串数字中,读本调第一 不近人情
声 yī。
例如:一、二,三 、一一过问, (四) 在动词、形容词、或在动词补语之
一九一一、 一无所知 间,读轻声。
(二 )在词句末尾也读第一声 yī。 例如:
例如:统一 万一 百里挑一 重叠动词: 走不走 能不能
传说不一 说不说
(三)作为序数时,也读第一声 yī。 重叠形容词: 美不美 高不高
例如:一月一日 第一课 远不远
下午一时 一清二楚 重叠补语: 差不多 站不稳
(四)在第一声字,第二声字和第三声字 得不到
之前,变读第四声 yå。
一杯 yībýi yåbýi “一”和“不”变调后的读音:
一瓶 yīpæng yåpæng 本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一碗 yīwăn yåwăn 前 前 前 前
例如:一生 一天 一千
一 阴平 51 51 51 35
一朝一夕 一时 一层 55
一群 一 毛不拔 一本
不 去声 51 51 51 35
一起 一百 一点儿
51

22
HBCL1203 28 March 2013

7.2 上声的变调 例如:


买奶粉 măinăifĕn 11.35.214
 上声的调值:214 小雨点 xiăoyŭdiăn 211.35.214
 在念一个上声音节或词语的末尾时, 死老虎 sĭlăohu 211.35. (轻声)
调值才是 214。
 多数情况下,是读“半上声”或变 (四) 多个上声字相连
读为阳平。 (超过 3 个上声字相连可按词义切分,据
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读“半 词变读)
上声” 岂有/此理 35.211/35.214
 (就是只念半个“上声”,实际调 把老虎/打死 211.35/35.214
值只有上声调值的前半部分 我/打水/给你/洗脸
“211”,即相对高音有“半低”降 211/35.211/35.211/35.21
到“低”,不再升高到“半高”。
 半上声:调值前半部分:211 (五) 上声+轻声
• 上声字后面跟着轻声字连读时其音
(一)上声+非上声 变读音得视该轻声字的原有声调而
[上声字与非上声字连读前一个上声念前半 定。
上(211)] • 上声后面的轻声有两种情况:
例如:
上声+阴平:水仙 shuĭxiün 211.55 a)轻声字的原调是“非上声”:(本调是
上声+阳平:水流 shuĭliú 211.35 阴平、阳平、去声)前面的上声字读作半
上声+去声:水库 shuĭkù 211.51 上 211
例如:喜欢 xĭhuan(huü ) 211.轻声
(二)上声+上声 老实 lăoshi (shæ) 211.轻声
[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上声念后半上 脑袋 năodai (daå) 211.轻声
(24),即接近阳平声(35)]
例如: b)轻声字的原调是“上声”: (轻声道本调
上声+上声: 是上声),前面的上声字读作阳平 35
宝岛 băodăo báodăo 35.214 例如:小姐 xiăojie (jiĕ) 35.轻声
美酒 mĕijĭu mãijĭu 35.214
例外:页 121
(三) 三个上声相连:可根据词义划分成 i)后面的上声字,若词义有虚化/只作词缀、
2类 词尾。
a) 三字各是一词 ii)后面的字只是重叠表示称谓,没有增加
这 3 个音节读成阳平、阳平、上声。 实际的含义。
纸笔尺 zhĭbĭchĭ 35.35.214 I & ii 前面上声字读成半上 211
九九九 jĭujĭujĭu 35.35.214 例如: i 椅子 211.轻声
ii 姐姐 211.轻声
b) 两字合成一词 (有两种变调)
i)双单格:前两个字成词 [ 读成阴 平、 总结“上声”字音变后的读音:
阳平、上声 ]
例如:
展览馆 zhănlănguăn 35.35.214
雨点小 yŭdiănxiăo 35.35.214

ii)单双格:后面两个字成词 [ 读成半上、
阳平、上声 ]

23
HBCL1203 28 March 2013

7.3“啊”的音变规则 发音真准哪! ( zhŭn na )


这事不好办哪! ( ban na )
 语气助词“啊”是零声母音节,位置 你肯不肯哪? ( kĕn na )
在一个句子的末尾。 这儿近哪! ( jån na )
 在语言中常常会受到前面一个音节最 这个人一点也不简单哪! ( dün na )
后一个因素影响,产生连音或同化等
变化,使“啊”变读成“呀”、 (四)前一个字的韵尾是-ng 时, “啊”
“哇”、“哪”等。 读[nga], 仍然写作 “啊”。
 这种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不能随 例如:
意改变。 小心手烫啊! ( tang nga )
姐妹们长的真像啊! ( xiang nga )
(一)前一个字的韵尾是 a、o、e、ä、i、 真好听啊! ( tīng nga )
û 时,“啊”读[ya], 也可写作 “呀”。 不能啊! ( nãng nga )
例如: 这是大合唱啊! ( chang nga)
我没看见他呀 (tü ya) 不管用啊! ( yçng nga)
是谁来了呀? ( le ya ) 可不能乱闯啊! ( chuang nga )
他们真快乐呀! ( lâ ya ) 小点声啊! ( shýng nga )
这孩子真可爱呀 ( ai ya )
原来是你呀! (nĭ ya ) (五)前一个字的韵尾是 舌尖后音 –i、
他昨天的确没开会呀! ( huåya) er 时,“啊”读 [ra],仍然写作“啊”
外面正在下雨呀! (yŭ ya ) 例如:
这么多呀! ( duō ya ) 好鲜美的果汁啊! ( zhī ra )
这怎么能怪我呀! ( wŏ ya ) 大家吃啊! ( chī ra )
不会?怎么不学一学呀? ( xue ya ) 这就是政治啊! ( zhå ra )
哎呀,流血呀! ( xiĕ ya ) 你在哪儿做事啊? ( shå ra )
这儿多好玩儿啊! ( wánr ra )
(二 )前一个字的韵尾是 u,ao 时, 你说你是谁的女儿啊? ( ãr ra )
“啊”读[ wa ],可以写作“哇”
例如: (六)前一个字的韵尾是舌尖前音-i ,
你在哪儿住哇? ( zhù wa ) “啊” 读 za, 仍然写作 “啊”
他害得我好苦哇! ( kŭwa ) 例如:
他华语说得真好哇! ( hăo wa ) 他正在写字啊! ( zåza )
这种生活怎么熬哇! ( áo wa ) 原来如此啊! ( cĭ za )
你可不能走哇! ( zŏu wa ) 她被人骗了几次啊? ( cå za )
真叫人难受哇 ( shçu wa ) 我就是李四啊! ( så za )
千万不能自私啊! ( sī za )
(三 )前一个字的韵尾是 –n 时,“啊”
读[na], 可以写作“哪” 注: [ za ] 中的声母 z, 读成浊音。
例如:
看哪! ( kan na )
我的天哪! ( tiün na )

24
HBCL1203 28 March 2013

 音高一般分为四度。4(半高)、3
(中)、2(半低)、1(低)
 由于轻声是短促的音节,所以内部
没有升、降、曲折等。

第 8 章:音变(2)

8.1 轻声

8.1.1 轻声的性质
 是普通话里一种常见的现象。
 汉字里每个字每个音节,都有一定
的声调。
 有些音节在说话的语流中失去了原
来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
子 - 轻声。 8.1.4 轻声的作用

8.1.2 轻声产生的原因  轻声的功能:区别词性、词义。


 有些字词本身有轻声和非轻声两种
a) 由于词语的双音节化 读法。
 古代词汇:以单音节为主
 由于表达的需要,使它的前面/后面 a)变读轻声后,有区分词性的作用。
加上一个意义相同/意义相近的语素。 (a)名词变为动词
b) 与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结构相关 活动 huè dçng(名词)
 为了减轻发音器官的紧张和疲劳/省 学校举办了 30 周年校庆活动。
力。
huè dong(动词)
 在对方听得明白的情况下,把双音
你需经常活动胫骨。
节的后一个音节发得又轻又短。
c) 语言的要求 (b) 动词变为名词
 为了增加语言的美感,人们要求诗 运气 yùn qå(动词)
必押韵,词必合撤,使语言或婉转 练气功首先得学会从丹田运气。
悠扬,跌宕起伏。
yùn qi(名词)
 轻声使语音轻重交替、起伏有致,
他连续赢得幸运抽奖,运气真好。
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c)形容词变为名词
8.1.3 轻声的念法 对头 duå tèu(形容词)
 轻声字是失去了原有的声调。 这件事,他做得很对头。
 在具体发音时,随着连接音节声 yùn qi(名词)
调的不同,轻声字有规律性地体 他连续赢得幸运抽奖,运气真好。
现出不同音高。

25
HBCL1203 28 March 2013

b)变读轻声后,有区分词义的作用。
孙子 sūn zǐ(名词)
指战国时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孙子在当时很有名气。
sūn zi(名词)
指儿子的儿子。
他的孙子都有好几个了。

c)区别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

德行 dã xæng(褒义词) 是轻声。
指道德和品行。
dã xing(褒义词)
讽语,表示看不惯对方的仪态、举
止、行为、作风。

一般教材把轻声词分为两类:
 有规则的轻声词
 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

8.1.5 有规律的轻声:
 轻声跟语法和词义的关系很密切,
从语角度入手,可掌握轻声的基本
规律。
 汉语中有些语法成分要读轻声:
o 参阅以右图表 (页 134)

8.1.6 无规律的轻声词
 无规律的轻声词数量较多,且无规
律可循。
 只能靠熟读记忆来掌握。

常见的轻声词:

(b)一些轻声词似乎给人们一种无规律可循
的感觉。
如:庄稼(zhuüng jia)中的“稼”是轻声。
相应地:
“庄稼地”“庄稼汉”“庄稼活”中的
“稼”都

26
HBCL1203 28 March 2013

8.1.8 不能轻读的词 (ms136-137)

27
HBCL1203 28 March 2013

8.2 儿化韵

8.2.1 儿化韵的性质

普通话里的 er 韵常常跟别的韵母结合起来
成为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产生卷舌作用,
成为一种卷舌韵母,从而改变原来韵母的
读音。er 失去它的独立性。
例:“花儿”huü + er --- huür
“脸儿”liün + er - liar

8.2.2 儿化韵的作用

 在词汇、语法方面有区别词义和确
定词性的作用。
 在修辞方面又有表示细小、可爱的
作用。

a) 区别词义

28
HBCL1203 28 March 2013

 所以在发音时有改变韵母的主要元
b) 确定名词的词性 音,也有丢失掉韵尾等现象。
盖 —— 盖儿:把盖儿盖上。  这种读音上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动) (名)
儿化词音变规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c) 表示细、小、轻、微性质和形状。 1. 原韵母不变,只是带上卷舌色彩。
例:小鸡儿 2. 原韵母发生变化,丢失韵味,韵腹儿化
针尖儿 或加 er.

d) 表示温和、婉转的语感。 儿化韵应注意的事项
i.表示喜爱、亲切的意思: 1. 卷舌音—r,就是卷舌韵母 er 末尾的-r.
老头儿、鲜花儿 2. 鼻化元音,就是带有鼻音的母音,他们
ii.温和的态度:您慢慢儿走 的写法是 ã/õ/ä
iii.表示轻蔑的意思: 3. 孤儿、健儿、安琪儿不是儿化词。词里
八十来斤儿,还扛不动吗? 的“儿”是独立音节。
4. “儿尾”在少数词中可以作为一个轻音
8.2.3 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节,如:“云儿”(yun'er)、“月
儿”(yue'er)
 普通话语音音节韵母儿化以后,读 5.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写儿化词时,只
音变化并不完全相同。 在后面加上“r”不写出实际读音。如:
 有些韵母开口度大便于卷舌,有些 脸儿 lianr、棍儿 gunr、八成儿
韵母开口度小不便 于卷舌。 bachengr

29
HBCL1203 28 March 2013

第 9 章:汉语拼音教学(1) 9.2. 怎样教韵母


1. 单韵母教学
9.1.1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 2. 复韵母教学
3. 鼻韵母教学
主要目的: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识字教学的 3 个要求: 9.2.1 单韵母教学
1.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 a)单韵母发音:m/s151
3.了解字义
b)教学单韵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但看字形是读不出语
音来的。 1。培养课堂秩序:教育学生按照教师的要
求行动。这样课堂安静,学生能听清教师
帮助识字: 的发音,也便于教师检查学生的发音。
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自己读准
字音。 2。让学生掌握单元音发音特点:声音响亮、
教师可把教学重点放于字形分析,字义讲 清楚,能拉长音念;嘴唇的形状,舌头的
解,提升识字的质量和水平。 位置始终不变。(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多
学生能能运用汉语拼音解决汉字读音问题, 好处)
提高自学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学生能用汉语拼音来代替没有学过的汉字, 3。教学要富有趣味性:充分利用课本的插
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训练和提 图与趣味性高的游戏,是枯燥的教材与有
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意义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学得快,
学生能不断地克服方言的影响,学好普通 记得牢)
话。
4。加强辅导,多做对比练习
教导汉语拼音:二---六年级 对发音容易混淆的单韵母(=152 页)
各学年教学要求:课文 148-149 页 例:i 和 yu 音
根据这两个韵母的发音部位帮助学生辨正/
 汉语拼音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说 过度法,讲清要领、多做示范。
批准的普通话。
 不要把重点放在音节的拼写和名词 9.2.2 复韵母教学
术语的介绍,而以“直呼法”指导
学生直接认读音节。 a) 复韵母发音 (第 4 章)
 教师给予良好示范,着重学生的口
头训练,配合说话和朗读教学反复 b)教复韵母应该注意的事项:
练习。
 以实际应用为原则,配合教材,指 1.要把复韵母当一个整体来教
导学生打好语音基础,借助多媒体  先要求学生听清楚 ao 这个音,待模
和录音器材等设备,应用歌唱、游 仿读准后,在出现字形。
戏等不同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学。 让学生知道:
 有认读音节能力后,指导学生应用  ao 这个复韵母是由两个因素合成的。
字典,培养自学能力。  发音时,先发 a 音,然后快速滑到 o.
 从 a 滑到 o 时,要一口气读完,气
流不能中断。
 a 要念得重一些,o 要念得轻一些。

30
HBCL1203 28 March 2013

2.重视第一个复韵母教学 变动,气流不能中断,不能使两个
例:ai 因素出现任何界限。
 要求学生仔细听音,认真看口形。  发音时,要防止发音舌位不动的现
 比较单、复韵母发音方法,使学生 象发生。
体会到:发单韵母 a 时的舌位、口
形是不变动的;发复韵母 ai 时,舌 采用“介合母”教复韵母,要注意:
位由低而高,口形由大到小。  前面的介引发得较轻弱、较模糊,
 a 和 ai 两个不能分开念,要连读快 后面的主要韵母发音较清晰、较响
读,气流不要中断,就成了 ai 音。 亮。
这样学生能迅速而准确地学会 ai 的发音,  从前面的介音到后面的韵母是自然
又有助于学生自学以后出现的一些韵母。 滑动,不是跳跃的,气流不能中断。

3.教学 ei 和 ie,iu 和 ui 时,要练习发 3.要辨别前后鼻音的发音


音实际,多做比较,以免混淆。 针对学生方言的特点,进行重点指导。
ei 是先发近似 e 音,连读 i 音,e 在前而  方言里没有 n 尾音,就要重点教好
i 在后。 n 尾音的发音,指导学生认真读准。
ie 是先发 i 音,连读 e 音,i 在前而 e 在  方言里没有 ng 尾音,就要把练习重
后。 点放到 ng 尾音。
iu 是 i 在前,u 在后,开始发音时口形是 可借手势比喻舌头的动作,手指向上弯,
扁的。 表示 n,手背向后缩、抬高,表示 ng.
ui 是 u 在前,i 在后,开始发音时口形是
个小圆洞。 4.加强复韵母的练习巩固
反复练习,多读、多写、多运用。
9.2.3 鼻韵母教学
9.3 怎样教声母
a) 鼻韵母发音 (第 4 章)
9.3.1. 本音和呼读音
b)教鼻韵母应该注意的事项:
汉语评语方案声母表
1.重点教学 9 个鼻韵母 - 21 个字母代表了普通话 21 个声母。
鼻韵母有 16 个 - 声母读音有本音和呼读音
 9 单鼻韵母(不带介音) - 呼读音:本音顺着口形加上一个陪衬音
 7 复鼻韵母(带介音) 的结果,目的在于听得清楚。
先教单鼻韵母:采用“音素连读”方法 - 念声母的呼读音时,陪衬音当念得轻且
后教复鼻韵母:采用“介合母”两拼法分 短。(pg3)
段教学
9.3.2. 教学声母
2.把鼻韵母当一个整体来教
以“音素连读”方法教学复鼻韵母,要注 a) 鼻韵母发音 (第 4 章)
意:
 前后 2 个因素,有主有次:前一个 b)教学声母应注意的事项:
音发得清晰响亮,后一个音较短,
较模糊。 1)教师要正确示范
 从前面的因素到后面的音素是自然  示范时,应做到有意识的“夸张”,
的滑动,不是跳跃的。舌尖、嘴唇 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声母的发
以致整个口腔共鸣器的形状要逐渐 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1
HBCL1203 28 March 2013

 教学时,做到一看、二听、三巡回、 c) 一口呼
四练习、五过关。
9.4.2 声调声调应注意的事项( 164-166
2) 让学生掌握声母发音的规律 页)
每教完一组声母,按图表 9.3(159 页)挨
次排队,让学生体会发音特点,掌握一般 a) 认识调号,读准四声
发音方法的规律。 b) 采用多种练习方法,提高读调能力。
c) 声调教学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要辨析易混淆的声母
对一些难读且容易混淆的声母,要根据它 9.5 拼音教学( 166-169 页)
们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形象化的
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读准。 根据声母发 拼音:按普通话的音节结构规律,把声母
音部位,分别说明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和韵母(带调)拼合起来,成为一个音节。
(160 页-162 页) 将声母读得轻一点,短一点;韵母读得重
一点,长一点,声与韵之间不要有停顿,
9.4.怎样教声调 要读成一个整体。
a)两拼法
9.4.1 教学声调常用的方法 ( 163-166 b)三拼法
页) c)声介合母法
d) 支架法
配合口诀结合手势进行声调教学演示出声 e) 音节呼读法
调。 f) 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
“一路高高一路平,二声由低往上升,三
声先降再扬起,四声从高降低层” pg 33
a) 音节数调法。
b) 韵母定调法

32
HBCL1203 28 March 2013

33
HBCL1203 28 March 2013

第 10 章:汉语拼音教学(2) 复习学过的音调,引出新的音调。复习开
口呼 a、e 、ao、ou、an,加上 i 就引出
10.1 语音教学的任务和意义 齐齿呼 ia、ie、iao、iou、ian

• 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 10.3.2 示范与模仿


和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用
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是教授语音最重要、
• 只有学好语音,才能听,才能说,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才能进一步学习词汇和语法,才谈  示范和模仿的内容从单音节、到词
得上培养和提高交际能力。 语、到句子:从声韵调到重音、停
• 不学好语音,会影响口语的表达, 顿、语速、语气语调等。
也影响到听力。  最好采用四段跟读法,示范-模仿-
再示范-再模仿。
10.2 语音教学的困境  学生抓住影响发音的关键,观察教
师发音时的口形,舌位,再示范发
1. 口语或方言中不常说,或不理解的 音,学生模仿,通过直观形象,在
字的读音,在发音上往往不够准确, 反复练习中学会发音。
常影响对字音的掌握。
2. 对鼻音和边音容易发生混淆,如: 10.3.3 图表演示、音形结合
“蓝与男”  在语音教学中常用的图表有:声母
3. 对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发生混淆, 表、韵母表、发音部位图、舌位图、
如“私与诗” 声调示意图等等。
4. 对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发生混淆,  以图表解说,使到形象明确,便于
如:“音与英” 学生理解。
5. 对唇齿音和舌根音容易发生混淆,  看得见的发音部位:学生可观察教
如:“附与互” 师的口型变化进行模仿
6. 对齐齿呼和撮口呼容易发生混淆,  看不见的发音部位(如舌位前后、
如:“协与学” 高低,气流的方向、强弱、畅通与
阻塞):发音部位图,舌位图。
10.3 字音教学法
10.4 练音方法
10.3.1 由易到难,以旧带新
a) 教学韵母 10.4.1 合唱与独唱相结合
b) 教学声母  全班大合唱,分组小合唱-消除学生
c) 教声调 的紧张情绪,在单位时间里得到更
d) 以旧带新 多练习机会。
 独唱-教师能掌握个别学生的问题,
a)教学韵母 进行具体指导
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单韵母:a,o,e – i,u,yu – er 10.4.2 以好带差
b)教学声母  让发音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减少
平舌音--卷舌音(很多语音系统里没有卷 教师的活动,增加学生的活动,调
舌音)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s -- z,c / c,z(擦音—塞擦音)  避免只让一两个学生领说,要给更
c)教声调 多学生领说的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
第一声—第四声--第三声--第二声 的积极性。
d) 以旧带新

34
HBCL1203 28 March 2013

10.4.3 说读、说写相结合 针对错误根源,指出音的唇、齿、舌、气


 学生要会说也要会认读 流、声带等状况。
 说:要着重练习发音部位和方法。
 读:要把音和形结合起来作经验成 10.5.3 演示法(学生不明白抽象的语音理
分储存在大脑中。 论时)
 语音练习时,活动量很大,口干舌  利用直观教具:发音部位图、舌位
燥时,用听写和拼音调剂。 图、声调示意图等演示说明
 借实物演示来纠音
10.4.4 声韵调单项练习和语流训练相结合
 语音教学目的-在语流中掌握正确的 10.5.4 夸张法
声韵调  夸张发音:让学生注意发音部位、
 声韵调单项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 唇形、口形,或突破教学难点。
发音部位和方法,提高自我辨音和  尽量把发音部位和方法从听觉上和
纠音的能力,为句子训练打基础。 视觉上展示给学生
 注意句子的整体训练,才能从根本  具体做法:发音是口腔部位的发音
上解决单音发得准,但说出来却怪 动作放慢,音量要大,发音时间延
腔怪调的问题。 长,口腔动作明显。

10.4.5 上课与下课相结合 10.5.5 对比法


 上课-解决“面”上的问题  适合用于受到本身方言口语的影响
 下课-解决“点”上的问题,有计划, 及辨别能力差的学生
有目的对发音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  对比方法:对比示范、对比辨音、
的单兵训练。 对比认读、对比听写等
 要把难音难调分成组别,一组一组
10.5 纠音方法 地辨别
如:6 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舌尖
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 前音和舌尖后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1。审音:及时发现学生在语音上的错误。 韵母
2。辨音:辨析语音错误的实质和根源  容易混淆的字音
• 实质:哪个音节错了?声韵、
重音、停顿、语气语调? 10.5.6 过渡法(当模仿、演示、对比等方
• 根源:发音部位还是发音方 法不能有效纠正学生时)
法不对?  选择一个学生学过的、会发的、并
3。纠音:针对学生的错误开出药方,采取 与难音近似的音(发音部位&发音方
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自我改正。 法近似的音),引出学生的难音。
例:
10.5.1 示范模仿法 会发 不会 过渡法
 示范:教师以直观方式,启发、诱 的音 发的
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不断地体味、 音
分析、比较发音要领和发音器官的 i yu 先发 i,声不断,舌头保持
动作。 不变,嘴角又扁变圆,几乎
 模仿:学生边模仿边改正自己的错 缩成一小圈圈,变 yu.
误 o e 发 o 时拖长声音,嘴角慢慢
向左右掌开,唇变扁圆形,
10.5.2 理论指点法(当模仿不能奏效时, 变成 e。
教师可以从理论上稍加指点。) sh r 先发 sh 音,保持发音部位,
使声带颤动,变成 r.

35
HBCL1203 28 March 2013

 利用学生母语/媒介语中的某一个音 a) an、ang;en、eng; in、ing


过渡到汉语的某一个难音 b) 学生发 an、en、in 时,让舌头点一
 例:闽南语的“黑”与元音“O” 下上齿,并固定舌位不动
c) 发 ang、eng、ing 时舌根后缩,口
10.5.7 手势体态法 腔打开,发完后不立刻合上。
 演示:
a) 舌位的高、低、前、后、平卷等动 10.5.8 提示法
作  学生会发音,但受母语影响/错误发
b) 舌尖和牙齿的距离,开口度的大小 音习惯的干扰,不自觉地显露出他
等。 们固有的发音习惯。
c) 声调的升降。  -教师只需指点启发一下学生。
 使用手势时要让学生理解手势的意  -学生改正后,教师要及时肯定,并
义,示意明确、清楚,而且要相对 让他重复几遍正确的音。
固定。  中级水平的学生 shi(是)音法不
 练习重音、停顿、语气语调时,配 好,常说成 si。
合面部表情,把喜怒哀乐表现出来。  -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 ”si
 采用固定舌位的方法掌握 x shi v ” 学生既可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6. 纠正学生错音错调时应注意的事项
对象 勿 应

有能力自我纠正错 让学生自己经过思考,知道
善于应用启发式 越俎代庖 哪儿错了,为什么错,怎么
音错调的学生 说才对
不重复发出学生的
不要重复学生的 初学者(分不清音 错音(学生会认为
错音错调 的对错) 老师在做示范,跟
着模仿)

在纠正学生的错 揪住不放(以免使 掌握分寸,适可而止。在学


音错调时,应适 学生的个别错音 得出现错误的学生 生自行改正之后,可以揪住
难堪,一方面又置 不放,令其重复正确地发出
可而止。 多数学生不顾) 该音,并给予肯定鼓励。

方言中表现得不一样
10.7. 汉语拼音教学实录 ms185-211 方言中:不送气的声母读成了送气声母
例:拔河、停泊、绊脚石、傍晚、蓓蕾、
10.7.3 汉语拼音:bpmf ms185 卑鄙、壁虎、一遍、濒临、勃然
10.7.4 汉语拼音:ang eng in gong 在说普通话时一定要注意把这些字的声母
ms207 改读成不送气

B)读准普通话零声母字
A)分清送气与不送气声母字 1。记住零声母字
普通话:陪、抬、葵、全。。送气 2。准确地发好普通话的单元音
倍、代、柜、坐。。不送气

36
HBCL1203 28 March 2013

在遇到一单元音开头的音节的时候,要注 例:抓 zhua


意按照元音的发音要求,注意发音时舌头 sh 不与 ong 相拼
不能接触软腭和硬腭,唇齿也不能相碰。 例:松、颂、送、宋、诵、耸 song

C)前鼻音和后鼻音韵母辩证 3。编歌谣帮助记忆
1。要准确掌握 n 和 ng 发音部位 z\c\s 编成歌谣
n:发完 en\in 的元音时紧接着把舌尖抵住
上齿龈。 4。记少不记多
ng:发完 eng\ing 的元音时紧接着把舌根抬 舌尖前音-260 多个
起贴住软腭。舌根部份抬起了,舌尖一定 舌尖后音-602 个
是下垂的,口腔也开得比前鼻音大。 记舌尖前音就行了

2。辨认前后鼻音常用字 5。利用汉字声旁类推
a)利用普通话语音声、韵搭配的内部规律 记住代表字-“曹”多读 c 声母,例:漕、
去分辨。 嘈、槽
d\t\n\l 后面不能加 en,能加 eng(嫩 nen “则“多读 c 声母,例:厕、侧、测、恻
例外)
d\t\n 后面不能加 in,能加 ing(您 nin E)分清 n 和 l
例外) 1.了解并发准它们的发音特点
c)利用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去分辨 它们发音部位相同(舌尖中音),发音方
一些方言不分 en、eng。 法不同:n-鼻音 b-边音。
b\p\m\f + en\uen ,除了:烹 peng,梦 n:软腭、小舌下降紧贴舌根。这是口腔通
meng 路关闭,鼻腔通路打开,气流振动声带,
一些方言常把 b\p\m\f 后的韵母 eng 读作 在鼻腔产生共鸣并从鼻腔流出。
ong。 l:软腭、小舌上升,堵住鼻腔的通路,气
要牢记:b\p\m\f 后只能加 eng,不能加 流振动声带,从舌的两边流出。
ong,发 eng 时不要把唇形拢圆。
d)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 2。记住鼻声音母和边声音母的字。
有些声旁相同的字的韵母基本是一致的:
分 fen F)分清 f 和 h
申 shen 1.。记少不记多
生 sheng f 声母字< h 声母字,只需记 f 声母字
曾 zeng 2。利用声旁类推
斤 jin
今 jin
青 qing

D)分清 z\c\s 和 zh\ch\sh


1。刻苦练习 zh, ch, sh 的发音
准确掌握他们的发音部位,同时把舌尖向
上翘起。
处处留意,多听、多读、多记翘舌音/平舌
音的字。

2。借助声韵配合规律类推
z\c\s 不与 ua\uai\uang 想拼,只与
zh\ch\sh 相拼

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