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6

European Business in China

STANDARDS
REPORT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简介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简介 101
作者
Tim Rühlig
研究员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

本书信息以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数据为基础。

本书所含信息仅供参考,任何事实或情景均不作为商业或法律建议。如未经正规咨询,读者请勿以本书所含任何内容作
为行动依据。

中国欧盟商会对本书所含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021 中国欧盟商会版权所有。未经中国欧盟商会的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可复制印刷本建议书的部分或全部。
目 录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简介∙∙∙∙∙∙∙∙∙∙∙∙∙∙∙∙∙∙∙∙∙∙∙∙∙∙∙∙∙∙∙∙∙∙∙∙∙∙∙∙∙∙∙∙∙∙∙∙∙∙∙∙∙∙∙∙∙∙∙∙∙∙∙∙∙∙∙∙∙∙∙∙∙∙∙∙∙∙∙∙∙ 1
中国欧盟商会简介∙ ∙∙∙∙∙∙∙∙∙∙∙∙∙∙∙∙∙∙∙∙∙∙∙∙∙∙∙∙∙∙∙∙∙∙∙∙∙∙∙∙∙∙∙∙∙∙∙∙∙∙∙∙∙∙∙∙∙∙∙∙∙∙∙∙∙∙∙∙∙∙∙∙∙∙∙∙∙∙∙∙∙∙∙∙∙∙∙∙∙∙ 2
概要∙∙∙∙∙∙∙∙∙∙∙∙∙∙∙∙∙∙∙∙∙∙∙∙∙∙∙∙∙∙∙∙∙∙∙∙∙∙∙∙∙∙∙∙∙∙∙∙∙∙∙∙∙∙∙∙∙∙∙∙∙∙∙∙∙∙∙∙∙∙∙∙∙∙∙∙∙∙∙∙∙∙∙∙∙∙∙∙∙∙∙∙∙∙∙∙∙∙∙∙∙∙∙∙∙∙∙∙∙∙∙∙∙ 3
介绍∙∙∙∙∙∙∙∙∙∙∙∙∙∙∙∙∙∙∙∙∙∙∙∙∙∙∙∙∙∙∙∙∙∙∙∙∙∙∙∙∙∙∙∙∙∙∙∙∙∙∙∙∙∙∙∙∙∙∙∙∙∙∙∙∙∙∙∙∙∙∙∙∙∙∙∙∙∙∙∙∙∙∙∙∙∙∙∙∙∙∙∙∙∙∙∙∙∙∙∙∙∙∙∙∙∙∙∙∙∙∙∙∙ 6

第一章:技术标准化简介.................................................................................8
要点∙∙∙∙∙∙∙∙∙∙∙∙∙∙∙∙∙∙∙∙∙∙∙∙∙∙∙∙∙∙∙∙∙∙∙∙∙∙∙∙∙∙∙∙∙∙∙∙∙∙∙∙∙∙∙∙∙∙∙∙∙∙∙∙∙∙∙∙∙∙∙∙∙∙∙∙∙∙∙∙∙∙∙∙∙∙∙∙∙∙∙∙∙∙∙∙∙∙∙∙∙∙∙∙∙∙∙∙∙∙∙∙∙ 8

第二章: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9
要点∙∙∙∙∙∙∙∙∙∙∙∙∙∙∙∙∙∙∙∙∙∙∙∙∙∙∙∙∙∙∙∙∙∙∙∙∙∙∙∙∙∙∙∙∙∙∙∙∙∙∙∙∙∙∙∙∙∙∙∙∙∙∙∙∙∙∙∙∙∙∙∙∙∙∙∙∙∙∙∙∙∙∙∙∙∙∙∙∙∙∙∙∙∙∙∙∙∙∙∙∙∙∙∙∙∙∙∙∙∙∙∙∙ 9
欧洲企业面临的状况∙∙∙∙∙∙∙∙∙∙∙∙∙∙∙∙∙∙∙∙∙∙∙∙∙∙∙∙∙∙∙∙∙∙∙∙∙∙∙∙∙∙∙∙∙∙∙∙∙∙∙∙∙∙∙∙∙∙∙∙∙∙∙∙∙∙∙∙∙∙∙∙∙∙∙∙∙∙∙∙∙∙∙∙∙∙ 14

第三章: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
要点∙∙∙∙∙∙∙∙∙∙∙∙∙∙∙∙∙∙∙∙∙∙∙∙∙∙∙∙∙∙∙∙∙∙∙∙∙∙∙∙∙∙∙∙∙∙∙∙∙∙∙∙∙∙∙∙∙∙∙∙∙∙∙∙∙∙∙∙∙∙∙∙∙∙∙∙∙∙∙∙∙∙∙∙∙∙∙∙∙∙∙∙∙∙∙∙∙∙∙∙∙∙∙∙∙∙∙∙∙∙∙ 20
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影响力提升的六大指标 ���������������������������������������������� 21
1. 领导职位∙∙∙∙∙∙∙∙∙∙∙∙∙∙∙∙∙∙∙∙∙∙∙∙∙∙∙∙∙∙∙∙∙∙∙∙∙∙∙∙∙∙∙∙∙∙∙∙∙∙∙∙∙∙∙∙∙∙∙∙∙∙∙∙∙∙∙∙∙∙∙∙∙∙∙∙∙∙∙∙∙∙∙∙∙∙∙∙∙∙∙∙∙∙ 21
2. 参与标准化∙ ∙∙∙∙∙∙∙∙∙∙∙∙∙∙∙∙∙∙∙∙∙∙∙∙∙∙∙∙∙∙∙∙∙∙∙∙∙∙∙∙∙∙∙∙∙∙∙∙∙∙∙∙∙∙∙∙∙∙∙∙∙∙∙∙∙∙∙∙∙∙∙∙∙∙∙∙∙∙∙∙∙∙∙∙∙∙∙∙∙ 24
3. 标准提案∙∙∙∙∙∙∙∙∙∙∙∙∙∙∙∙∙∙∙∙∙∙∙∙∙∙∙∙∙∙∙∙∙∙∙∙∙∙∙∙∙∙∙∙∙∙∙∙∙∙∙∙∙∙∙∙∙∙∙∙∙∙∙∙∙∙∙∙∙∙∙∙∙∙∙∙∙∙∙∙∙∙∙∙∙∙∙∙∙∙∙∙∙∙ 25
4. 标准必要专利∙∙∙∙∙∙∙∙∙∙∙∙∙∙∙∙∙∙∙∙∙∙∙∙∙∙∙∙∙∙∙∙∙∙∙∙∙∙∙∙∙∙∙∙∙∙∙∙∙∙∙∙∙∙∙∙∙∙∙∙∙∙∙∙∙∙∙∙∙∙∙∙∙∙∙∙∙∙∙∙∙∙∙∙∙∙∙ 27
5. 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的定性分析 ����������������������������������������������� 29
6. “一带一路”沿线的事实标准化 ��������������������������������������������������������� 29
中国如何获得影响力:政府主导的模式外部化 ���������������������������������������������� 31

第四章: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 32
要点∙∙∙∙∙∙∙∙∙∙∙∙∙∙∙∙∙∙∙∙∙∙∙∙∙∙∙∙∙∙∙∙∙∙∙∙∙∙∙∙∙∙∙∙∙∙∙∙∙∙∙∙∙∙∙∙∙∙∙∙∙∙∙∙∙∙∙∙∙∙∙∙∙∙∙∙∙∙∙∙∙∙∙∙∙∙∙∙∙∙∙∙∙∙∙∙∙∙∙∙∙∙∙∙∙∙∙∙∙∙∙ 32

第五章:建议∙∙∙∙∙∙∙∙∙∙∙∙∙∙∙∙∙∙∙∙∙∙∙∙∙∙∙∙∙∙∙∙∙∙∙∙∙∙∙∙∙∙∙∙∙∙∙∙∙∙∙∙∙∙∙∙∙∙∙∙∙∙∙∙∙∙∙∙∙∙∙∙∙∙∙∙∙∙∙∙∙∙∙∙∙∙∙∙∙∙∙∙∙∙∙∙∙ 37
对欧洲各国政府的建议∙∙∙∙∙∙∙∙∙∙∙∙∙∙∙∙∙∙∙∙∙∙∙∙∙∙∙∙∙∙∙∙∙∙∙∙∙∙∙∙∙∙∙∙∙∙∙∙∙∙∙∙∙∙∙∙∙∙∙∙∙∙∙∙∙∙∙∙∙∙∙∙∙∙∙∙∙∙∙∙∙∙ 37
对中国政府的建议∙ ∙∙∙∙∙∙∙∙∙∙∙∙∙∙∙∙∙∙∙∙∙∙∙∙∙∙∙∙∙∙∙∙∙∙∙∙∙∙∙∙∙∙∙∙∙∙∙∙∙∙∙∙∙∙∙∙∙∙∙∙∙∙∙∙∙∙∙∙∙∙∙∙∙∙∙∙∙∙∙∙∙∙∙∙∙∙∙∙ 40
对欧洲企业的建议∙ ∙∙∙∙∙∙∙∙∙∙∙∙∙∙∙∙∙∙∙∙∙∙∙∙∙∙∙∙∙∙∙∙∙∙∙∙∙∙∙∙∙∙∙∙∙∙∙∙∙∙∙∙∙∙∙∙∙∙∙∙∙∙∙∙∙∙∙∙∙∙∙∙∙∙∙∙∙∙∙∙∙∙∙∙∙∙∙∙ 43

附录∙∙∙∙∙∙∙∙∙∙∙∙∙∙∙∙∙∙∙∙∙∙∙∙∙∙∙∙∙∙∙∙∙∙∙∙∙∙∙∙∙∙∙∙∙∙∙∙∙∙∙∙∙∙∙∙∙∙∙∙∙∙∙∙∙∙∙∙∙∙∙∙∙∙∙∙∙∙∙∙∙∙∙∙∙∙∙∙∙∙∙∙∙∙∙∙∙∙∙∙∙∙∙∙∙∙∙∙∙∙∙ 45
附录一:技术标准化——介绍性说明 ������������������������������������������������������������ 45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 ��������������������������������������������������������������������������������������������������������������������49
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49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56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正式标准化路径 ��������������������������������������������������������������������������������������61
中国以政府主导的事实标准化做法 ��������������������������������������������������������������������������������������63

附录四:中国的标准化做法给欧盟带来的挑战 ����������������������������������������������������������������������������������66
技术标准政治化 ��������������������������������������������������������������������������������������������������������������������66
国际标准化的分歧 ����������������������������������������������������������������������������������������������������������������66
影响力降低 ����������������������������������������������������������������������������������������������������������������������������68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简介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本研究是中国欧盟商会与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欧洲项目和瑞典国家中国中心合作的成果,集合了瑞典
国际事务研究所于2018年启动的“标准相关的地缘政治”研究项目、中国欧盟商会标准与合格评定工作组
的长期工作成果、面向中国欧盟商会会员进行的专项调查,以及与来自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欧洲和中国技术
标准化专家进行的200多次访谈,其中30多次访谈专门针对本研究目的与中国欧盟商会会员进行。所有受
访者均以匿名方式参与。

作者简介
Tim Nicholas Rühlig为德国外交关系理事会研究员,并担任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欧洲项目的助理研究
员。其研究重点包括中欧关系、中国的整体技术政策并侧重技术标准化方向,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他曾
就读于图宾根、法兰克福及达姆施塔特,学习政治学、人类学、国际关系以及和平与冲突研究,拥有法兰
克福大学博士学位。他的新书China’s Foreign Policy Contradictions将于2022年初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
版。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简介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成立于 1938 年,是一家研究外交事务与国际关系的独立机构。

欧洲项目组及标准相关的地缘政治研究项目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欧洲项目组研究欧洲的政治局势、合作和相关机构。该项目以瑞典视角出发,
重点研究欧盟及其运作模式、工作核心。

在“标准相关的地缘政治”的主题下,该项目深入分析标准制定的能力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同时关
注经济、安全以及包括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和技术标准的作用等规范性问题。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课题包含:中美间技术对抗在理念层面对欧盟产生怎样的影响?从整体层面、技术
标准化两个维度来看,欧盟该如何定位自身?

瑞典国家中国研究中心

瑞典国家中国研究中心于 2021 年启动,是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一个独立实体。该中心对中国相关议


题开展政策研究,重点关注对瑞典利益攸关的方面。该中心旨在不断加深瑞典社会对中国的理解。

该中心的研究成果主要服务于瑞典政府机构。其他目标受众包括瑞典议会、市政当局、各地区、高
校、私营部门、工会及民间团体。此外,该中心也活跃参与国际关系网络。

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简介 1
中国欧盟商会简介

中国欧盟商会由51家会员企业于2000年成立,其目的是代表欧盟不同行
由51家会员企业于
业和在华欧盟企业的共同声音。中国欧盟商会是一个在会员指导下开展工作

2000 的、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其核心结构是代表欧盟在华企业的34个工作组和论
坛。
年成立

中国欧盟商会目前拥有1,700余家会员公司,并在九个城市设有七个分
会,分别为:北京、南京、上海、沈阳、华南(广州和深圳)、西南(成都与

34 重庆)及天津。每个分会都由当地董事会管理,并直接向执行委员会汇报。

个工作 组 和 论 坛
中国欧盟商会作为在华欧盟企业的独立官方代言机构,得到了欧盟委员会
和中国政府的一致认可,也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外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是正在
欧盟商会简介

成长中的欧洲商业组织的成员之一。该组织将来自全球42个非欧盟国家的欧洲
商业团体和商会联系在一起。
超过

1,700 使命

家会员公司
作为一个在会员指导下开展工作的机构,中国欧盟商会致力于:

1 为欧盟企业争取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公平竞争环境;
2 改善中国所有行业的市场环境;
3 促进会员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交流;

9 5
4 为会员企业提供在华经营相关的具体信息;以及
为会员企业提供最新的中国经济趋势和立法情况。
个城市

原则

1 我们是一家在会员指导下开展工作的、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
2 我们为欧盟企业争取权益;
3 我们在中国大陆范围内作为独立的网络化机构运作;
4 我们与中国和欧盟的政府机构保持密切的、有建设性的关系,同时也
保持我们的独立性;
5 我们希望在会员企业范围内,成为欧盟企业在华的最广泛利益代表,
代表来自各欧盟成员国,在中国各地从事不同行业的大中小型企业;
6 我们遵照中国的法律法规运营;
7 我们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所有会员、商业伙伴与商会员工。

2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概要

近年来,技术标准制定已成为各国争夺高科技领域主导地位的关键战场之一。虽然核心竞争是在中国
和美国之间展开,但对欧盟和欧洲企业也有深刻影响。

鉴于中国在标准化方面的做法不同于欧洲和国际惯例,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方面迅速增长的影响具
有重大意义。这是导致技术标准化日益政治化的因素之一,并增加了标准化出现分歧、碎片化和脱钩的风
险。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国内标准化改革,其体制已经从政府主控转变为政府主导。过去只在政府机构内
部协商的标准,如今由政府和市场两方制定。这体现了中国在标准制定上的可喜进步,但政府的影响力仍
对标准制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府出台的产业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标准制定的走向。

在一些行业和领域,中国标准化改革为在华欧盟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创造了更多机会。尤其在土木
工程与建筑、石油化工、信息与通讯技术等行业,不少欧盟企业已在标准制定中发挥作用,但影响力仍相

概要
对有限。2021年10月,中国新标准化战略发布,该战略或将推动进一步的积极发展,但具体成果仍有待观
察。

通过对中国欧盟商会会员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要影响中国国内标准的制定,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标
准化专业知识、对当地研发的投资、与政府的紧密联系、良好的企业声誉、中文水平、合适的市场份额和
公司规模、创新成果的早期商业化、与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进行合资经营、高效的内部协调、在中国开展
长期业务、对中国标准化体系的充分理解以及具备与中国本土参与者交流的意愿。

虽然不同经济领域的外资企业参与和影响中国技术标准制定的情况不同,但都存在以下九个显著挑战
:1) 对加入国内标准化工作组设置制度限制,2) 限制外商投资企业投票权份额的非正式规则,3) 无法参与
信息协调沟通,4) 在技术小组中担任领导职务的路径受限;5) 无法获取信息和缺乏透明度;6) 参与费用
过高;7) 由于优惠待遇而形成的垄断市场结构;8)标准制定过程受政治因素影响;9)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欠
缺。

在国际上,中国近年来为提高其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虽然中国尚未在国际
标准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已取得重大进展。其进步体现于以下六项指标:1) 中国在标准化相关组织担
任领导职务的份额增加,2) 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的程度加深,3) 中国贡献的标准数量提升,4) 中国标准关
键专利的份额增加,5) 国际标准专家所提供的定性描述;6) 技术标准在“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中的影响增
强。

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创新实力,使其加大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化活动。中国为提升影响力而采取的策
略与西方国家并无本质区别;但是,中国由政府提供的系统性支持,不仅仅是资源方面的支持,使中国参
与者处于有利地位,并帮助他们在国际标准制定中赢得一席之地。

概要 3
欧盟非常欢迎中国融入国际标准化机构,但由于目前欧盟的标准化模式具有企业主导、自愿性和自我
监管等特性,中国标准化模式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对欧盟现行模式构成了挑战。其中包括前文所述的日益可
见的国际标准化分歧的风险,“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中就有明显体现。标准化方式上的差异、标准制定的
日益政治化以及欧盟影响力的下降,是欧洲及其他地区面临的三大挑战,因此欧盟和欧洲企业需要迅速果
断地采取行动。

中国近期公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并为进一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而设立目
标,包括加入更多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加强在国际社会推广中国标准,以及吸引更多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
联合。该发展纲要还承诺,将进一步向外商投资企业开放国内标准制定。然而,尽管允许市场发挥更大作
用,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技术标准化做进程仍将由政府主导。此前,中国提出的关于简化标准化
体系、发展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在“中国标准2035”的研究项目中被称为“一带一路区域标
准论坛”)等一系列想法,并未包括在该发展纲要中,但这些想法未来仍有可能再次被提上议程。

本文向欧洲政府、中国政府以及欧洲企业提出采取以下建议,以应对技术标准化面临的三大挑战,即
政治化、分歧/脱钩和权力转移:
概要

对欧洲政府的建议

•∙ 应对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政治化倾向
- 促进欧盟内部开展关于标准化的三级战略性 “前瞻性对话”。
- 与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战略协调。
- 加大投入,提升标准化专业知识。
- 鼓励在“互联互通”倡议中采用国际标准。
- 坚持以透明度和基本价值观作为标准的衡量基准。
•∙ 防止技术标准化出现分歧
- 聚焦中国的多方参与者,倡导欧洲标准化方式。
- 继续为“北京”和“上海”协议提供支持。
- 在双边对话中坚持对等原则,探讨务实合作。
- 在欧盟的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提案中纳入一种机制,对发现未履行报告标准义务的情形实施制裁。
- 采取措施应对认证方面的挑战。
•∙ 保持欧盟在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
- 推进改革并战略性利用“欧洲地平线”项目。
- 支持学术机构的标准化培训。
- 鼓励中小企业和民间团体参与标准制定。
- 提升整体条件以获得先发优势。
- 改善创新环境。

4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对中国政府的建议

•∙ 应对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政治化倾向
- 为所有希望参与国内标准化活动的企业提供公平和平等的待遇。
- 提高团体标准的包容性。
- 简化和精简市场准入和认证条件。
- 改善标准关键专利的保护和许可。
- 确保市场监管公平透明。
•∙ 防止技术标准化出现分歧
- 接受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地位。
- 提高国际标准的等同采用。
- 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则。
- 避免将标准作为贸易壁垒。
- 在标准相同的情况下接受国际测试与认证。
•∙ 提高中国在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
- 在标准化改革中借鉴欧洲的公私合营模式。

概要
- 加强与欧洲在标准化领域有意义的沟通。
- 深化当前的标准化改革,加大标准协调力度。
- 推动深化国内改革,精简现行标准化体系。
- 致力于技术标准化的民用。

对欧洲企业的建议
•∙ 应对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政治化倾向
- 将标准制定纳入战略考虑。
- 准备好与政策制定者和商业组织在标准化方面进行合作。
•∙ 防止技术标准化出现分歧
- 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加大投入。
- 为特定领域的发展做好准备。
•∙ 保持欧盟在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
- 在招聘中加强对标准化知识的重视。
- 促进欧洲在标准化行动方面的协调。

概要 5
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全局。”1

“欧盟必须确保其技术主权,并成为全球标准制定者。虽然标准化在本质上是技术性的,但事实
上是一项高度战略性的活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环境中,标准化必须支持欧盟的战略自主权和基
本政策目标。”2

“得标准者得市场。”3

过去,技术标准化一直被视为仅与技术专家相关的细分主题。直到近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盟的
政治战略探讨中,技术标准化都被重点提及。技术标准的经济重要性此前已得到公认,而本轮的讨论则侧
重于其政治意义。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中美之间对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技术领域主导地位的竞争。4 一个
国家影响和定义高科技标准的能力将成为赢得先机的关键。
介绍

2021年,中国和欧盟都制定了新的技术标准化战略。5 10月初发布的中国战略强调了进一步改革国内技
术标准化的目标,同时彰显了其国际雄心。6 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非公开文件进一步反映,在国际角逐
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标准化被视为新技术治理的关键。

在撰写本文时,欧盟尚未公布其战略。然而,欧盟已明确表示要“对欧洲在标准化方面的利益采取更
强硬的立场”。7 评论人士强调,技术标准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的强项,8 而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将削弱
欧洲的优势。9 由美国国会委托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编写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信息与通信技术
和其他新兴领域占据技术标准的主导地位,是中国宏伟目标的重要部分”。10

1 《2021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2021 年 3 月 16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https://sesec.eu/wp-content/uploads/2021/04/


Annex-1-MIIT-Priorities-for-Standardization-Work-in-2021.pdf>
2 《标准化战略路线图》,欧盟委员会,2021 年 6 月 26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7 月 28 日,<https://ec.europa.eu/info/law/better-regulation/have-your-say/initiatives/13099-
Standardisation-strategy_en>
3  引自 Werner von Siemens、James Kynge 和 Nian Liu 所著的《从人工智能到面部识别:中国如何在新技术中制定规则》,金融时报,2020 年 10 月 7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10 月 18 日,<https://www.ft.com/content/188d86df-6e82-47eb-a134-2e1e45c777b6>
4  这些技术包括半导体、5G、人工智能、自动化、绿色技术、生物制药、先进医疗器械、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设备等。
5 《 标 准 化 战 略 路 线 图》, 标 准 化 战 略, 欧 盟 委 员 会,2021 年 6 月 26 日, 访 问 日 期:2021 年 7 月 28 日,<https://ec.europa.eu/info/law/better-regulation/have-your-say/
initiatives/13099-Standardisation-strategy_en>;“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 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国标委发〔2020〕8 号,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
2021 年 3 月 16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9 月 7 日,<https://www.sesec.eu/app/uploads/2020/04/Main-Points-of-National-Standardisation-Work-in-2020.pdf>
6  有关中国新的国家技术标准化战略更详细的讨论,请参阅本报告第 4 节。
7 《2020 年新工业战略:为欧洲复苏建立更强大的单一市场——欧盟委员会致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和欧洲地区委员会的函件》,COM (2021) 350
final,欧盟委员会,2021 年,第 15 页。
8  Alan Beattie,《技术:美国、欧盟和中国如何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展开竞争》,金融时报,2019 年 7 月 24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7 月 28 日,<https://www.ft.com/
content/0c91b884-92bb-11e9-aea1-2b1d33ac3271>
9  John Seaman,《中国与技术标准化的新地缘政治》,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2020 年 1 月,查阅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https://www.ifri.org/sites/default/files/atoms/
files/seaman_china_standardization_2020.pdf>;Tim Rühlig,《中国、欧洲和技术标准的新权力竞争》,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 2021 年 1 月刊,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斯
德哥尔摩,2021 年;Tim Rühlig,《欧洲视角下的技术标准化、中国与未来国际秩序》,海因里希 • 伯尔基金会欧盟办事处,布鲁塞尔,2020 年;Björn Fägersten 和 Tim
Rühlig,《中国标准的实力及其对欧洲的地缘政治影响》,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简报 2019 年 2 月刊,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斯德哥尔摩,2019 年;Rebecca Arcesati,
《在数字时代与中国竞争,欧洲对华政策走向“原则优先”——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吸取教训》,Mikko Huotari 等人编辑,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柏林,2020 年,第 47-56
页;Rebecca Arcesati,《中国技术标准给欧洲企业带来压力》,墨卡托中国研究所,2019 年 1 月 29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www.merics.org/de/blog/
chinese-tech-standards-put-screws-european-companies>
10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向国会提交的 2020 年报告》,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2020 年 12 月,查阅日期:2021 年 9 月 7 日,<https://www.uscc.gov/sites/default/
files/2020-12/2020_Annual_Report_to_Congress.pdf>

6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中国在技术标准方面的发展对欧洲企业将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市场的规模及其日益增强的竞争力使得
企业有必要参与标准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标准化实践和战略的商业影响。根据中国欧盟商会2020年度
的《商业信心调查》,37%的受访者参与了中国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活动。11 在为本研究进行的一项针对性
调查中,近87%来自欧洲企业的受访标准化专家认为技术标准对其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机会“非常重要”或
“重要”。12 因此,中国的标准制定显然将对中欧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本研究将阐释中国的技术标准化政策及其对欧洲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总结技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探
讨技术标准的政治影响,比较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标准化做法与欧洲标准化做法的差异,概述中国的国际
标准化活动及其对欧洲政策和商业的影响。最后,本研究为欧盟、中国及欧洲企业分别提供建议。本研究
证明以下三个观点:

1) 尽管中国进行了国内标准化改革,但该体系仍然以政府为主导,将标准化置于中国的产业政策议程
之下:中国的新标准化战略有望带来积极进展,但目前而言,欧洲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的机会仍然相对
有限。
2) 中国正在向国际输出其以政府为主导的标准化模式:不仅欧洲的影响力在下降,国际标准也存在出
现分歧、碎片化或脱钩的风险,尤其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标准化活动。

介绍
3) 以上来自中国的标准化发展要求欧盟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同时也有损中国的长远利益:欧盟必须
进一步加大投资以维持其在技术标准化领域的主导地位。13 不仅如此,欧盟还需要加强协调和深化监管改
革,并确保不会进一步助长技术标准制定的政治化倾向。

11 信息取自《商业信息调查 2020》的原始调查数据,未出现在已发布版本中:《商业信心调查 2020:在迷雾中前行》,中国欧盟商会,2020 年 6 月,<https://www.


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archive/774/European_Business_in_China_Business_Confidence_Survey_2020>
12 虽然企业的标准化专家可能高估了标准制定的重要性,但标准化对投资产生的巨大影响仍值得注意。
13 2020 年,美国通过了《确保美国在国际标准方面的领导地位法案》,该法案将新兴技术的技术标准化描述为“对美国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并提供不低于 100 万美元的
预算用于研究中国标准化活动的影响:《确保美国在国际标准方面的领导地位法案 2019》,美国国会,2020 年 6 月 8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https://www.
congress.gov/116/bills/hr7139/BILLS-116hr7139ih.pdf>;澳大利亚投资 380 万欧元“以提升澳大利亚在国际标准方面的影响力”:《推动澳大利亚经济复苏的数字商业计划》,
澳大利亚政府,2020 年 9 月 29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https://www.pm.gov.au/media/digital-business-plan-drive-australias-economic-recovery>

介绍 7
第一章:技术标准化简介
要点

•∙ 技术标准本质上具有自愿性、企业主导和自我监管性,可提供互操作性,保障基本安全,能够为贸易提
供便利。
•∙ 技术标准可以是正式标准或事实标准。正式标准由国家、欧洲和国际各级标准制定机构和行业联盟在技
术委员会、标准委员会和工作组中制定。
•∙ 技术标准的制定办法各不相同,直到最近它们才成为国家间政治角力的主题。

技术标准无处不在,规范互操作性、产品兼容性和基本安全性。虽然我们身处技术标准之中,但我们
很少注意到它们,而且大多数人都不熟悉这一概念。

简而言之,技术标准是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通用规范。技术标准是自我监管的一种形式,其虽
技术标准化简介

然在法律上不具约束力,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标准分为两种类型:正式标准和事实标准。

正式标准是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标准制定机构或行业联盟内的其他类似机构协商的
结果。它们存在于国家、欧洲和国际层面。14

事实标准是当一家或少数供应商提供的特定技术解决方案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时导致的结果。

欧洲标准制定体系是一种以企业主导的公私合营模式,其中私立标准制定机构制定的技术标准支持欧
洲单一市场的经济一体化、创新、竞争以及欧洲监管。相比之下,美国的做法更以市场为主导。这两种模
式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企业主导,并且在制定正式标准的谈判中会应用技术逻辑。由于修改的代价高
昂,因此技术标准一旦确立后通常会长期使用。有关技术标准的详细概述,见附录1。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从技术和经济竞争的视角来看待技术标准。然而,近年来,技术标准推动国家
间竞争的潜力已经显现。技术标准化实力可分为四个维度,即经济、法律、政治和观念。这涵盖以下问
题:国家经济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经济竞争力,世界贸易法规框架下非约束性技术标准的法律效力,技
术封锁效应导致的政治依赖性以及技术标准的安全影响,和关键使能技术中蕴含的价值观。有关更多详细
信息,详见附录2。

14 一些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标准制定机构包括国家级的德国标准化学会、法国标准化协会和瑞典标准化委员会;欧盟级的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
信标准协会;世界级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重要的行业联盟包括万维网联盟、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电信联盟是一个例外,因为它是
联合国的政府间组织,并有私营部门的正式参与。

8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第二章: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要点

•∙ 尽管近期中国对政府管控的标准化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但其仍以政府为主导,这与由企业主导的欧洲
和国际标准化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 中国新的标准化体系引入了市场需求来补充政府主导的标准制定,政府制定的强制性标准数量有所减
少。然而,政府对标准制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仍然存在。
•∙ 许多欧洲企业参与了中国本土标准化活动,特别是在土木工程与建筑、石油化工、信息技术和电信行
业。
•∙ 标准化是许多欧洲公司在华投资的考虑因素之一。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 在中国标准化改革后现有的五类技术标准中,对于欧洲企业而言相关性最高的是国家标准,其次是行业
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 阻碍欧洲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化活动的九个主要的阻碍包括:对加入国内标准化工作组设置制度限制,限
制外商投资企业投票权份额的非正式规则,无法参与信息协调沟通,在技术小组中担任领导职务的路径
受限;无法获取信息和缺乏透明度;参与费用过高;由于优惠待遇而形成的垄断市场结构;标准制定过
程受政治因素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欠缺。
•∙ 参与中国标准化的关键因素包括:专业技术知识;对当地研发的投资;与政府机构的密切联系;良好的
企业声誉;中文语言能力;合理的市场份额和公司规模;创新成果的早期商业化;与有影响力的中国公
司开展合作;有效的内部合作;在中国长期开展业务;了解中国标准化体系;与中方参与者进行开放对
话的意愿。
•∙ 尽管面临持续挑战,欧洲企业仍计划维持或增加用于参与中国标准制定的资源。

与企业主导的欧洲和国际技术标准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采取以政府主导的做法,这也是过去实
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然而,企业一直对标准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力,最近中国标准化体系的改革加强了
企业参与者的作用,为外资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这些发展势头对欧洲产业界具有重大意
义。

在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20》 中显示,37%的欧洲企业表示他们在中国参与了政府
主导的标准化活动;在没有参与中国标准化活动的企业中,有71%表示这是因为与其业务活动无关。另有
13%的受访者缺乏必要的资源,12%的受访者感兴趣但在参与方面遇到障碍(图1)。15

15 《 中 国 欧 盟 商 会 商 业 信 心 调 查 2020: 在 黑 暗 中 前 行》, 中 国 欧 盟 商 会,2020 年 6 月,<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archive/774/European_


Business_in_China_Business_Confidence_Survey_2020>;信息取自原始调查数据,未出现在已发布版本中。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9
图1:贵公司为什么没有参与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活动(单位:%)?

这与我们企业的活动无关 71
我们企业缺乏参与的资源 13
我们企业感兴趣但遇到了障碍 12
其他 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

在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方面,57%的大型企业(员工超过1,000人)表示参与了标准化活动;在员工人
数为251-1,000的企业中,有38%的企业表示参与了标准化活动;仅有四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员工少于250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人)表示参与了标准化活动(图2)。

图2:贵公司是否参与了中国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活动(按企业规模划分,单位:%)?

总计 37
中小企业 26
雇员人数为251-1,000人的企业 38
大企业 57
0 10 20 30 40 50 60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0》

参与度最高的行业为土木工程与建筑、石油化工、医疗器械、信息技术和电信、食品与饮料以及酒店
业(图3)。16

为了此次研究,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对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欧盟商会会员进行了一项
调查,结果显示,17 实际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也认为技术标准化至关重要。有54.8%的受访者表示,在评
估中国的投资机会时,技术标准“非常重要”,另有32.3%的受访者认为技术标准“重要”。仅8.6%的受
访者表示,在评估投资机会时,技术标准“既非重要也非不重要”,3.2%的受访者认为技术标准“不太重
要”,没有企业认为技术标准“不重要”(图4)。

16 《 中 国 欧 盟 商 会 商 业 信 心 调 查 2020: 在 黑 暗 中 前 行》, 中 国 欧 盟 商 会,2020 年 6 月,<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archive/774/European_


Business_in_China_Business_Confidence_Survey_2020>;信息取自原始调查数据,未出现在已发布版本中。
17 此次调查共有 93 名受访者,行业包括汽车(4)、航空航天 (1)、石油化工 (8)、土木工程与建筑 (3)、化妆品 (3)、环境 (2)、服装与纺织品 (1)、金融服务和保险 (1)、食品与饮料 (15)、
政府事务 (2)、信息技术和电信 (9)、机械设备 (10)、医疗器械 (12)、制药 (1)、专业服务 (2)、零售 (2)、运输、物流与配送 (1)、公共设施、初级能源和其他商品 (4) 以及其他 (12)。

10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图3:贵公司是否参与了中国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活动(按行业划分,单位:%)?

总计 37
土木工程与建筑 64
石油化工 62
医疗器械 56
信息技术和电信 50
食品与饮料 50
酒店 50
环境 47
制药 47
汽车 40
机械设备 36
金融服务 32
化妆品 30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专业服务 25
运输、物流与配送 24
航空航天 24
教育 22
零售 17
法律 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0》

图4:贵公司在评估投资机会时,对技术标准的考虑有多重要(单位:%)?
3.2 0 1.1
我们企业缺乏参与的资源

8.6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既非重要也非不重要
32.3 54.8

不太重要

不重要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上述数据,加之中国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和在第三市场不断增强的竞争力等其他因素,
使中国最近的标准化改革与欧洲高度相关。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11
2014年在非正式征求意见后,中国于2015年3月11日启动了最新的标准化改革, 18 并在此后逐步落
实。19 改革的核心是于2018年1月1日生效的新《标准化法》,20 它取代了1989年颁布的过于繁琐的旧法。许
多标准已经过时或多余,而且不少地方强制性标准与国家强制性标准相悖。21

这些改革还从制度和程序上简化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标准制定流程,22 并且包含了认证认可领域改
革,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引入市场化的理念和中国标准化体系的重组。

中国的标准体系在改革前由四类标准组成,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前三类是
在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牵头、企业参与下制定的;企业标准是鼓励由企业自行制定,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
案的规范。技术标准化是由政府管理,中国不仅制定了非强制性标准,还制定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和地方标准。这一体系与欧洲的体系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它是完全由政府管理的过程,而不具备自
愿性、企业主导和自我监管性。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中国的标准化改革与国际和欧洲的做法部分趋同。目前中国的体系由五类标准组成,分为政府和市场
两个层面(图5)。政府层面仍然包括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这些标准是在政府机构的总体框架下制定
的,国家标准仍然可以是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所有地方标准和绝大多数行业标准现在都是非强制性的。

图5:改革后的中国双重标准化体系

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改革后的中国标准化体系

推荐性国家标准

国家层面 行业标准(国家部委)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市场层面
企业标准

来源:自绘图

新引入的市场层面包括两类标准。团体标准由数量迅速增长的相互竞争的行业协会发布。这些协会不
需要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得标准化许可证,这是受到了美国做法的启发。企业标准是由单个企业制

18 同 时 颁 布 了《 国 务 院 关 于 印 发 深 化 标 准 化 工 作 改 革 方 案 的 通 知 》 国 发〔2015〕13 号, 国 务 院, 访 问 日 期:2020 年 3 月 31 日,<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5-03/26/content_9557.htm>
19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9-2020 年)的通知,市场监管总局,访问日期:2021 年 9 月 17 日,<http://gkml.samr.gov.
cn/nsjg/bzjss/201904/t20190419_293018.html>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委,访问日期:2021 年 2 月 5 日,<http://www.sac.gov.cn/sbgs/flfg/fl/bzhf/201711/t20171108_318652.htm>
21 John Seaman,《中国与技术标准化的新地缘政治》。Notes de l'Ifri,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巴黎,2020 年,第 15-16 页。
22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认监委,访问日期:2021 年 9 月 17 日,<http://www.cnca.gov.cn/zw/gg/gg2018/202007/t20200714_59635.shtml>。

12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定的产品规范。

图6显示了五种标准类型对调查受访者的重要性,其中5表示重要性最高,0表示重要性最低。

图6:请根据对贵公司在华业务的重要性,对以下类型的标准进行评级
(平均分)。

国家标准 4.6

行业标准 3.4

团体标准 2.6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地方标准 2.4

中国企业的企业标准 1.9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相当多的欧洲企业参与了全部五种类型的技术标准(图7)。

图7:贵公司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中国以下类型标准的制定(单位:%)?

国家标准 27.2 55.4


17.4
行业标准 24.7 51.6
23.7
17.4 31.5
地方标准 51.1
公司标准 35.9 43.5
20.7
企业标准 19.6 48.9
31.5
0 10 20 30 40 50 60

积极参与 以观察员身份参与 没有参与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受访者对国家标准的高度重视反映了一个事实,即这些标准可能涉及有关市场准入最基本的规范。国
家标准也经常用于采购过程,并被具有约束力的法规引用。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也是如此,但程度较低,
它们包含更具体、更高质量的规范。地方标准可能在地方实体中重要,但在全国范围内并非如此。在市场
中那些高度集中的领域中,中国企业的企业标准最为相关,因为这些企业标准成为事实标准,例如,由三
家国有运营商主导的移动业务的采购流程。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13
中国的标准化改革、透明度的提高和外资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机会将对对欧洲企业大有裨益。私营
部门作用的加强以及强制性标准的减少,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众多机会。然而,该体系仍因以政府主导而存
在重大挑战。 如需深入了解中国标准化以政府主导的特点,详见附录3。

欧洲企业面临的状况

尽管中国的立法,特别是《外商投资法》,23 规定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享有平等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权
利,但这一点尚未完全实现。24 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参与技术标准化仍然存在重大障碍。

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0》的数据显示,欧洲企业在华参与标准化活动所面临的障碍取决于
行业领域和企业规模。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在中国参与标准制定面临障碍在以下行业尤为明显:制药(30%的受访者表示无法参与标准制定)、
石油化工(27%)、汽车(24%)、信息技术和电信(23%)、医疗器械(17%)和食品饮料(17%)。对于大企业来
说,参与障碍是阻碍其参与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原因,60%的受访者认为其面临相关障碍。在雇员人数在
251-1,000人之间、未参与中国标准化的企业中,43%的企业认为参与障碍是决定性的,而在中小企业中,
持这一看法的比例为35%。25

此外,根据中国欧盟商会与墨卡托中国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尽管超过60%的欧洲企业表示在
中国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机会有所增加,但表示其可以充分参与的仅占24%。26

如图8所示,充分参与的障碍往往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在问题“当贵公司试图参与中国的标准化
活动或在标准化活动中获得平等待遇时,遇到了以下哪些障碍?”的开放式答案部分,列出的其他障碍包
括缺乏中文标准的英文翻译、在正规机构之外开展的标准化活动以及存在多个标准化和监管框架。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商务部,访问日期:2021 年 7 月 20 日,<http://mg2.mofcom.gov.cn/article/policy/China/201909/20190902898870.shtml>
24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25 《 中 国 欧 盟 商 会 商 业 信 心 调 查 2020: 在 黑 暗 中 前 行》, 中 国 欧 盟 商 会,2020 年 6 月,<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archive/774/European_
Business_in_China_Business_Confidence_Survey_2020>;信息取自原始调查数据,未出现在已发布版本中。
26 《 脱 钩: 全 球 化 何 去 何 从》, 中 国 欧 盟 商 会, 访 问 日 期:2021 年 9 月 17 日,<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archive/869/Decoupling_Severed_
Ties_and_Patchwork_Globalisation>

14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图8:当贵公司试图参与中国的标准化活动或在标准化活动中获得平等待遇时,
遇到了以下哪些障碍(单位:%)?

难以获得有关技术委员会的信息 39.3

参与技术委员会的程序不明确 36.9

技术委员会的运作规则不明确 33.3

只能参与没有投票权的技术委员会 29.8

参与技术委员会的申请没有及时得到反馈 21.4

无法成为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19.1

参与技术委员会的申请完全没有得到任何反馈 11.9

被已经参与技术委员会的竞争对手阻止参与 11.9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没有适用于参与技术委员会的标准费用结构 6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对在华运营的欧洲企业进行的深入访谈还显示,不同的行业的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时所面临的困难差
异很大。例如,虽然照明和食品行业表示对外资企业几乎没有歧视,但电信和基础设施行业的情况却大不
相同。27

由于并非所有行业的所有企业都面临相同的障碍,同一类型问题还可能有不同变化。根据对欧洲标准
化专家的访谈,下面概述了欧洲企业在中国持续遇到的有关参与标准化活动的典型障碍。

欧洲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制定的典型障碍

直接障碍:尽管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参与标准制定的直接障碍数量有所减少,但一些企业被直接拒
之门外的情况仍然存在,例如,外商投资企业被禁止参与密码相关标准制定。28

投票权:即使外资企业可以加入技术委员会及其子机构,但他们想要在投票中取得多数几乎是不可
能的。具体而言,技术委员会要么只给予欧洲企业观察员席位,要么允许足够多的中国国内企业进入,
以致外商投资企业的投票份额被稀释。例如,对汽车行业代表的访谈表明,根据非正式安排,外商投资
企业的投票权不得超过30%。29

被排除在非正式协调之外:加入正式的标准化组织,如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为欧
洲企业参与中国的标准制定提供了一些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是决定性的。通常情况下,中方的参

27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28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29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15
与者会通过非正式团体进行正式会议的协调与准备,而欧洲企业通常不被邀请参与。这些非正式的聚
会——被称为工作队或特设小组——可以在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会议之前进行重要的筹
备工作,并预先确定新标准最重要的方面。

例如,根据对参与化学制品标准化的欧洲产业界的采访表明,新提案在纳入正式标准化程序之前,
由仅由中国专家组成的非正式审查小组定期评估。

尽管根据国际成功经验,标准草案在最终投票通过之前应公开征求公众意见,但在中国的体系中,
标准起草后还可能进行某些将欧洲参与者排除在外的非正式讨论,这使得公开透明的起草过程变得毫无
意义。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例如,家具行业的一项技术标准,其起草过程是透明和包容的;然而,在提交后,一家中国国有认
证机构利用其影响力对草案进行了修改。因此,公布的草案征求意见稿与工作组之前制定的版本相比,
几乎是面目全非。征求公众意见基本上是徒劳的,因为在中国,公布的草案被普遍认为是已经取得了
“全国共识”,所以在后期阶段再对技术内容提出不同意见被认为是不合适的。30

对承担重要技术职务的限制:技术标准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标委会领导的影响,最突出的是技
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主席和秘书处。这些技术领导者主要负责制定议程,接收和管理标
准提案,并指导整个流程的进行。在中国,这样的领导职位会留给中国参与者。

缺乏信息和透明度:有效的技术标准化过程的核心条件是信息的充分获取和透明度。这仍然是在华
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欧洲公司提到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获取关于技术委员会和申请程序的
信息,而且标准的内容也并非总是可以获得的。

例如,地铁的团体标准制定时并没有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但后来却成为了市场准入壁垒。中国城市
轨道交通协会的技术标准在公共采购中广泛使用,如中国列车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欧洲列车控制系
统,但不完全相同。然而,中国列车控制系统标准仅提供给一些选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并且标准的更新
也是完全保密。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的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透明度和协调,再加上低效的程序,构成
了欧洲企业的主要担忧之一,医疗器械行业的外国公司也有类似的经历。在该领域,由于注册和认证程
序分开而导致相关标准被重复规定的现象十分普遍。

汽车行业也面临着众多的监管机构和标准,尤其是随着智能出行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重要性日
益提高。31

30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31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16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费用高:外资企业想参与一些标准化活动可能要支付更高的费用,即使这不是正式规定。不平等待
遇现象在团体标准中尤为突出,如果这些标准被用于监管措施以及采购,又或者如果这些标准在没有外
商投资企业充分参与制定的情况下被转化为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就会产生问题。32

优惠政策导致的垄断:影响一家公司标准化能力的关键是该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结构。在高度集中
甚至垄断的行业,中国领军企业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控制标准化。在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中,包括外商
投资企业在内的各种参与者更有机会影响标准的制定。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因垄断导致的事实标
准在全球存在。

然而,中国的特别之处在于,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使中国领军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国企——在
战略性行业中的优势显著。这些行业包括能源、证券和银行业,以及汽车和电信等行业的一些细分领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域。更多元化的市场包括食品与饮料以及大多数消费品和工业设备。

在某些领域,当中国领军企业有强大的出口利益时,要求同等采用国际标准或广泛适用的欧美标准
的呼声就强烈。当然这只是特殊情况;大多数时候,中国领军企业的强大影响力是影响欧洲企业的额外
障碍。33

隐形的政治影响:标准化在某些方面会受到政治的影响,尽管这不一定是公开的。政治议程的改变
可以使曾经在中国不受重视的话题转变为人们关切的事项。

例如,一位受访者指出,在碳中和被明确列为政治优先事项之前,它在中国的技术标准化中几乎不
存在,因为它被视为政治敏感话题。34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最后一个典型障碍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35 以及对专利申请的不公平的财政支
持。虽然在制定国家标准时需要披露专利信息,许多欧洲企业表示在制定强制性标准时,知识产权保护
得到了改善。36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公司,例如信息技术和电信行业的公司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政
策仍然不符合自愿披露的国际惯例。此外,人们普遍认为,在标准化背景下,华为等公司会获得专门用
于专利申请的资金。一些利益相关者还担心,在与标准必要专利相关的诉讼案件中,中国公司会受到中
国法院的优待。

抛开这些障碍,有不少证据表明了外商投资企业是可以在中国参与标准化工作。

根据对中国欧盟商会会员的采访,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是能否参与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对本地研发的
投资是决定一家公司能否影响中国标准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工业设备、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化工等
行业,本地研发的重要性凸显。考虑到政府在标准化领域的强大作用,接受采访的欧洲公司也表示,与政

32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33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34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35 “2017 年向国会提交的关于中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报告”,美国贸易代表署,华盛顿,2018 年,第 15 页。
36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17
府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是改善其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前景的关键。此外,人们普遍认为保持良好的企业声
誉至关重要。

能为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加分的其他因素包括:优秀的中文语言能力;合理的市场份额和公司
规模;创新成果的早期商业化;与有影响力的中国公司在合资经营方面的合作;因为中国的标准化速度比
国际的快,企业要有高效快速的内部合作;在中国长期开展业务;了解中国标准化体系。愿意进行对话,
承认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对标准的贡献,也被认为有助于展开标准化合作,这可以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
一定程度的影响力。37

尽管在参与中国标准化体系方面存在挑战,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欧洲企业可能会保持甚至增加其用于
技术标准化活动的资源(图9)。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图9:请说明未来五年内贵公司计划在中国投入多少资源用于标准化活动
(单位:%)

计划增加资源

20.4
31.2 计划保持相同的资源水平
1.1

计划减少资源

47.3
尚未决定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这一数据表明,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标准化活动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可能仅略低于国际标准化活动。当
然,欧洲的标准制定对欧洲企业而言自然更为重要(图10),但为支持本文而对欧洲企业进行的深入访
谈,证明了中国市场的标准化对许多企业的重要性。

图10:参与欧洲、中国和国际标准化活动,对贵公司在这些市场中保持
竞争力的重要性如何(单位:%)?

欧洲标准化活动
国际标准化活动
中国标准化活动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非常重要 不太重要

比较重要 不重要

既非重要也非不重要 不知道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37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18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外商投资法》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都可以改善欧洲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化活动的现状。在这两份
文件中,中国保证在国内标准化的准入和参与方面对一切企业给予平等待遇,至少在国家层面上是如此,
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包括关于提高透明度和及时通知新标准化项目的规定。38 然而,《中欧全面投资协
定》能否获得批准还是个疑问。39 接受采访的欧洲公司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和/或《外商投资法》是否
会带来改善的预期喜忧参半。这两份文件的措辞受到普遍欢迎,但其中任何一份文件能否有效解决欧洲企
业面临的真正挑战仍有待观察。40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38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第三节:监管框架,欧盟委员会,访问日期:2021 年 7 月 20 日,<https://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21/january/tradoc_159344.pdf>;《中华
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商务部,访问日期:2021 年 7 月 20 日,<http://mg2.mofcom.gov.cn/article/policy/China/201909/20190902898870.shtml>
39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需要得到欧洲议会的同意才能生效。自中国在 2021 年 3 月对 10 名欧洲议会政治家和其他四个实体实施制裁以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遇到了相当大
的阻力,在这些制裁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欧洲议会成员拒绝考虑《中欧全面投资协定》
40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作者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另请参阅:Tim Nicholas Rühlig,“没有坏处,但对欧盟有多大好处?评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
标准化条款”,欧洲议会中的绿党 / 欧洲自由联盟,布鲁塞尔,2021 年。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模式及其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19
第三章: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要点

•∙ 近年来,中国为提高其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 虽然中国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它尚未主导国际标准化。
•∙ 中国为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际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而采取的策略,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并无根本不同。
然而,中国整体上以政府为主导的做法,让中方参与者处于有利地位,并通过国家的系统性支持(尤其
是物质资源),帮助他们在国际标准制定中赢得一席之地。

中国不仅进行了国内标准化改革,而且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也大幅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是
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为随着中国创新力的与日俱增,它可能会向国际标准化机构提交更多、更好的提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案。41

然而,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中的涉足范围不断扩大也是战略决策的结果,例如,国家标准化战略就
反映了这一点。据报道,201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成立了“一带一路标准化重大项目特别领导小组”,用
于协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工作。42 一些观察人士甚至指责中国“操纵”国际标准化进程。43

作为一个相对较晚进入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国家,中国正将精力集中在尚未标准化的战略性行业和新技
术上。44 例如无人机、45 锂电池、46 5G、47 数据安全48 和人工智能等。49和50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新技术标准化方面一定远远领先于西方。例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花了大约
四年的时间,直到2020年5月才筹建了国家区块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类似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委员
会ISO/TC 307),以便在国内准备在国际层面提交的提案。51 ISO/TC 307于2016年成立。然而,中国的影
响力是巨大的。截至2019年3月,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框架内提出了不少于11项物联网

41 这就是一些观察人士警告不要夸大中国对国际标准的影响的原因之一,而国际标准仍然是合作谈判的结果。Laure G. Deron,《中国标准与新产业市场》,法国军事学校战略
研究所,巴黎,2020 年。
42 Kristin Shi-Kupfer 和 Maraike Ohlberg,《中国的数字化崛起。欧洲面临的挑战》,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柏林,2019 年。
43 Xuewu Gu 等人,《地缘政治与全球 5G 竞赛》。国际焦点,波恩国际研究中心,波恩,2019 年,第 31 页。
44 John Seaman,《中国与技术标准化的新地缘政治》。Notes de l’Ifri,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巴黎,2020 年,第 6 页。
45 Cheng Yu,《中国现在是无人机领域的“领导者”》,中国日报,访问日期:2021 年 9 月 24 日,<http://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009/01/WS5f4da180a310675eafc56ade.
html>
46 Paul Crompton,《新的全球锂标准委员会将由中国领导》,Betmag,访问日期:2021 年 4 月 24 日,<https://www.bestmag.co.uk/indnews/new-global-committee-lithium-
standards-will-be-led-china>;Foo Yun Chee,独家新闻:《欧盟的 Breton 称欧盟必须参与锂标准,否则将输给中国》,路透社,访问日期:2021 年 9 月 7 日,<https://
www.reuters.com/article/us-eu-lithium-standards-exclusive-idUSKBN23P2I5>
47 《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竞相发展 5G 移动网络》,福布斯,访问日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www.forbes.com/sites/stratfor/2018/04/03/the-u-s-china-and-others-
race-to-develop-5g-mobile-networks/#58ad77a25875>
48 《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China Copyright and Media,访问日期:2020 年 4 月 30 日,<https://chinacopyrightandmedia.wordpress.com/2020/04/10/guidelines-
for-the-construction-of-the-online-data-security-standards-system/>
49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委,访问日期:2021 年 2 月 6 日,<http://www.sac.gov.cn/sxxgk/zcwj/202101/P020210122407767317794.pdf>;
Luo Yan 等人,《中国人工智能标准框架向前推进》,National Law Review,访问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https://www.natlawreview.com/article/china-s-framework-ai-
standards-moves-ahead>。
50 鉴于与面部识别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问题,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引发了全球特别关注。这一行动由商汤科技牵头,腾讯、平安保险、大华科技、蚂蚁金服、小米、
科大讯飞、中兴通讯和中国电信等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做出了贡献:Jeffrey Ding,《解读中国的人工智能梦想》,牛津大学,访问日期:2019 年 5 月 6 日,<https://www.
fhi.ox.ac.uk/wp-content/uploads/Deciphering_Chinas_AI-Dream.pdf>;Yujie Xue,《27 家公司起草中国首个面部识别国家标准》,Sixth Tone,访问日期:2020 年 4 月 4 日,
<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4893/27-companies-drafting-chinas-first-national-facial-recognition-standard>;Anna Gross 等人,《中国科技集团影响联合国面部识别
标准》,金融时报,访问日期:2021 年 10 月 27 日, <https://www.ft.com/content/c3555a3c-0d3e-11ea-b2d6-9bf4d1957a67>
51 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中国标准化通讯》。2021 年 2 月至 3 月,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北京,2021 年,第 3 页。

20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标准,其中近一半已获得批准,没有一项被否决。52

中国的标准化活动呈现出一条陡峭向上的学习曲线。尽管中国在过去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知识产权,
但现在它已经落实了在国际舞台上领导新技术标准化所需的一切,尤其是通过在国内标准制定机构中战略
性地准备标准提案,这些提案随后被提升为国际层面的标准提案。在接受中国欧盟商会/瑞典国际事务研究
所标准化问卷调查的欧洲企业中,25.8%的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现象,尽管有几乎相同数量的受访者不知道
此类活动(图11)。

图11:您是否注意到贵公司参与中国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的技术标准
国际化的计划(单位:%)?

25.8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47.3

不知道

26.9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由于技术标准化涉及广泛的产品和技术,而且本身是专业工程师之间高度技术性的谈判过程,单个提
案很少能完全占上风,因此衡量中国在国际标准化中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此外,技术标准是由众多
国际机构制定的。53 因此,要了解中国的影响,需要考虑以下六个指标。

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影响力提升的六大指标

1. 领导职务

几乎所有标准制定机构都存在具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机构领导层。制定标准的国际组织数量众多且种
类繁多,因此很难确定最相关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然而,中国对技术标准化的总体影响,在很大程度上
可通过将使用最广泛和最著名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作为代理来理解。根据行业的不同,某些特定的专业机
构和组织可能比一般的机构和组织更重要。在这些特定机构中,相比下文讨论的机构,中国的影响力可能
相当,也可能更强或更弱。

52 John Seaman,《中国与技术标准化的新地缘政治》。Notes de l'Ifri,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巴黎,2020 年,第 23 页。


53 例如,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存在 200 多个国际标准制定机构:Ron Schneiderman,《现代标准化。技术、经济和政治交叉点的案例研究》,IEEE Press,皮斯卡塔韦,
2015 年,第 253 页。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1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中国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成为该机构的主要理事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委
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委员会的常任理事国。从2015年到2018年,张晓刚是第一位担任国际标准
化组织轮值主席的中国公民。第二个一般性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目前由舒印彪领导,此
前他曾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副主席。第三个主要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国际电信联盟,目前由中国官员赵
厚麟领导。在当选之前,他曾担任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

这些机构领导职务有助于中国影响议程,但对标准的具体制定影响相对较小。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技
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的影响更大。尽管秘书处应该是中立的,54 但技术标准化专家一致
认为,秘书处在构建、组织和协调标准制定过程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55 然而,如图12所示,就技术领导
职位而言,中国远未达到主导国际标准指定机构的结果。56

图12:截至2021年9月,部分国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秘书处职位数量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68 12
中国
132 36
德国
98 27
美国
80 24 ISO
日本
78 22 IEC
法国
77 19
英国
22 14
意大利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来源: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

然而,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上升。从2011年到2018年,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
会秘书处中的职位占比从5%增长到8.21%。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组秘书处的职位中,中国的占比从2%增
至6.58%(图13)。57 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统计,2011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技
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职位中的占比增加了73%;2012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在国际电工委员会
中同类职位的占比增加了67%。58

54 《我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代表和专家须知》,国际标准化组织,访问日期:2021 年 4 月 23 日,<https://www.iso.org/files/live/sites/isoorg/files/archive/pdf/en/my_iso_
job.pdf>
55 与国际标准化代表的访谈。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4 月。
56 数据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网站,截至 2021 年 9 月 18 日。
57 作者从德国标准制定机构德国标准化学会私下获得的信息。
58 《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中的角色——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性参与建议》。2020 年 2 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华盛顿,2020 年,第 3 页。

22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图13:2011年和2018年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所占职位份额(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5
技术委员会/ 8.2
分技术委员会

2
国际标准化
组织工作组 6.6

0 1 2 3 4 5 6 7 8 9

2011 2018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来源:德国标准化学会。

中国在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标准制定机构中,权力更广泛地集中,体现了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过程。2020
年,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担任的技术领导职位数量首次超过德国和美国。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也是如
此,该委员会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框架内制定信息与通信技术标准的主要委员会。59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在战略性行业取得重大进展。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接管了以下国际标准化组
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秘书处:稀土(ISO/TC 298);铸造机械(ISO/TC 306);岩溶技术(ISO/TC 319);60 电
子商务交易保障(ISO/TC 321);智能电网用户接口(IEC/PC 118);100kV及以上高压直流输电技术(IEC/TC
115);电力厂站低压辅助系统(IEC/PC 127);以及电工和电磁量测量设备(IEC/TC 85)。61 考虑到“中国制
造 2025”中确定的十个关键行业,62 中国显然在与其总体产业政策战略相对应的领域接管了国际标准化组
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秘书处职务。

尽管中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的技术领导职位中所占比例更高,但并不占主导地位。在电信标准化顾问组
中,中国担任一个管理职务,与美国或俄罗斯等其他主要标准化大国相当。在电信标准化顾问组中,只有
欧盟担任两个管理职务。

在国际电信联盟研究组中,中国的管理职位占14.1%,略高于欧盟(13.4%)、韩国(8.5%)、日本(7%)、
美国(6.3%)和俄罗斯(3.5%)。中国在国际电信联盟焦点组管理职位中具有更强的领先地位,占这些职位的
23.4%,其次是欧盟(12.8%)、美国、日本和韩国(均为8.5%)以及俄罗斯(4.3%)。63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中国也获得了实质性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对无线技术标准化至关重要的标

59 作者从德国标准制定机构德国标准化学会私下获得的信息。
60 岩溶对石油地质至关重要,因为世界上多达 50% 的碳氢化合物储量存在于多孔岩溶系统中。
61 作者从一家欧洲标准化组织私下获得的信息。
62 十大关键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
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国制造 2025: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中国欧盟商会,访问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
cn/en/china-manufacturing-2025>
63 “ITU-T 各组”,国际电信联盟,访问日期:2020 年 11 月 28 日,<https://www.itu.int/en/ITU-T/groups/Pages/default.aspx>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3
准化机构。2017年,中国担任了约60个领导职位中的10个,高于2013年的8个。如果将领先的国际公司
进行比较,爱立信(瑞典)以6个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华为(中国)和三星(韩国),均为5个,高通(美
国)为4个,中国移动(中国)为3个。64

中国在领导职位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这让它能够采取一些饱受西方媒体批评的策略,比如挤满议
程、拖延时间,或者利用领导职位来表扬中国,从而实现中国的利益。65

2. 参与标准化

虽然技术领导职位很重要,但它们并不是影响标准化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指标是参与标准制定委员会
的情况,它反映了哪些参与者可以向标准化过程提交建议和意见。图14显示,自2007年以来,中国在这方
面的影响力大幅增强,已超过美国、法国和日本,仅略低于英国和德国。66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图14: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中的活跃成员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中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美国

来源:法国标准化协会。

另一个衡量标准是参与者的数量。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中国的参与者份额最高(23.7%)。2018
年,欧盟和美国企业的代表份额略降,各占22.5%。67 关于中国参与国际电信联盟、68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69
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70 等其他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报告显示,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的程度也呈现出类似
的增长趋势。

64 Raymond Zhong,《中国华为正处于 5G 未来之争的中心》,纽约时报,访问日期:2018 年 9 月 30 日,<https://www.nytimes.com/2018/03/07/technology/china-huawei-


5g-standards.html>
65 James Kynge 和 Nian Liu,《 从 人 工 智 能 到 面 部 识 别: 中 国 如 何 在 新 技 术 领 域 制 定 规 则 》, 金 融 时 报, 访 问 日 期:2020 年 10 月 19 日,<https://www.ft.com/
content/188d86df-6e82-47eb-a134-2e1e45c777b6>
66 作者从法国标准制定机构法国标准化协会私下获得的信息。
67 作者的计算基于从参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移动网络标准化的欧盟成员国的政府机构私下获得的数据。
68 Rick Nelson,《 中 国 华 为 寻 求 主 导 5G 标 准 制 定 》,Evaluation Engeneering, 访 问 日 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www.evaluationengineering.com/industries/
communications/wireless-5g-wlan-bluetooth-etc/article/13017349/chinas-huawei-seeks-to-dominate-5g-standards-development>
69 Jorge L. Contreras,2014 年,《参与互联网标准化的不同模式:日本、韩国和中国》,电信政策,第 28 期,第 94-932 页。
70 John Seaman,《中国与技术标准化的新地缘政治》。Notes de l'Ifri,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巴黎,2020 年,第 24 页。

24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3. 标准提案

在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在内的许多标准制定机构中,标准制定委员会成员需要定期
提交提案。然而,成员并不透露提案的数量以及是否被采纳。

关于标准提案的统计数据很少且不完整,因为技术标准化涵盖各种不同的产品和技术。本节讨论近年
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关键使能技术的技术标准化提案:5G。这里引用的数据主要来自IPlytics出版物。

图15显示,中国在5G提案中的份额排名第一,较针对上一代移动技术4G/LTE的提案份额有所增加。71
如果将瑞典和芬兰的提案加在一起,那么中国的排名仅次于欧盟。

图15:各个国家/地区在4G和5G标准化提案中的份额(单位:%)

中国 22.4
31.5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瑞典 16.7
18.9
芬兰 11.3
13.4 4G
美国 11.6
11 5G
韩国 16.9
8.4
日本 3.5
0.4
0 5 10 15 20 25 30 35

来源:华尔街日报,基于IPlytics的数据。

许多标准提案往往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团队提供的,其中包括来自几个国家的参与者。这意味着需要
对企业标准提案的相关性进行衡量。有一种衡量方法是只考虑第一作者,因为提交提案的企业通常按照其
对给定标准提案的重要性进行排列。

图16:各个国家/地区在5G第一标准化提案中所占份额(单位:%)

中国大陆 4.6 1.6 0.1


10.1
欧洲
35
美国
[VALUE] 15.9
韩国

日本 32.8

来源: IPlytics

71 数据引自:Valentina Pop 等人,《从灯泡到 5G,中国与西方争夺关键技术标准的控制权》,华尔街日报,发表日期:2021 年 2 月 8 日,访问日期:2021 年 2 月 17 日,


<https://www.wsj.com/articles/from-lightbulbs-to-5g-china-battles-west-for-control-of-vital-technology-standards-11612722698>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5
图16显示,中国企业是制定5G标准的主要第一提案者,所提提案数量甚至超过了欧洲国家的提案总
72
和。

计算标准化提案份额的另一种方法是为每个提交提案的团队中的公司分配相等份额(全部合并为一
份)。例如,如果一个标准提案是由四家公司提交的,那么每家公司记为0.25个标准提案。图17表明,如
果用这种方法衡量5G标准提案份额,中国大陆地区的公司再次位列榜首,其次是欧洲公司以及美国、韩
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加拿大实体的提案之和。73

图17:各个国家/地区的公司在5G标准化提案中所占份额(单位:%)

中国大陆 1.8 0.1


5.4
欧洲
11.8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美国 31.6
 韩国 18.2
 日本
31.1
 台湾地区

来源:IPlytics

图18:各个国家/地区在采用的5G标准提案中所占份额(单位:%)

中国大陆
5.2 1.5 0.1
9.1
欧洲

美国 33.2
[VALUE] 14.2
韩国

日本
36.8
台湾地区

来源:IPlytics

将各5G标准化提案被采用情况进行比较时,IPlytics的数据显示,中国公司的表现略逊于欧洲公司 。图
18总结了标准提案被采用的情况。74 这表明,中国参与者提出的大量提案在被采用方面面临相当大的阻力。

72 Tim Pohlmann 等人,《关于调查和分析 5G 标准化专利状况的研究》(原文为德语),受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委托而进行的研究,IPlytics,柏林,2020 年。


73 出处同 71/ 或者因排版问题,此处依旧列出参考文献的具体信息。
74 出处同 71/ 或者因排版问题,此处依旧列出参考文献的具体信息。

26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一些报告表明,在国际电信联盟等其他标准制定机构中,中国参与者也面临着类似阻力。75

5G标准化数据与关于中国在更广泛的移动网络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实力调查的结果一致。图19和图20分
别展示了2018年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收到的所有标准提案及其采用情况。从这两项指标来看,欧洲都略微
领先于中国。76

图19:2018年各个国家/地区向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提交的标准提案
所占份额(单位:%)

中国 16.9
32.4
欧洲
[VALUE] 14.6
美国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其他 36.1

图20:2018年各个国家/地区向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提交并被
采用的标准提案所占份额(单位:%)

中国 16
33
欧洲
[VALUE] 15
美国
其他
36

来源:根据非公开渠道从欧盟成员国一家参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移动网络标准化政府机构获得数据整理

瑞典厂商爱立信发布的一项长期分析显示,自1987年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在标准化方面的提
案数量已经位居第二。77

4. 标准必要专利

标准必要专利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5G等许多关键使能技术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由专利技术组成。

75 Alan Beattie,《技术:美国、欧盟和中国如何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展开竞争》,金融时报,发表日期:2019 年 7 月 23 日,访问日期:2019 年 7 月 28 日,<https://www.


ft.com/content/0c91b884-92bb-11e9-aea1-2b1d33ac3271>
76 作者的计算基于私下获得的数据,它来自于欧盟成员国的一家参与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移动网络标准化的政府机构。
77 《对未来 5G 专利发展格局的展望》,爱立信,发表日期:2018 年 10 月,访问日期:2019 年 4 月 13 日,<https://www.ericsson.com/assets/local/patents/estimating-the-
future-5g-patent-landscape.pdf>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7
然而,讨论标准必要专利的方式往往具有误导性。现有数据仅表明存在标准必要性声明,不应将其与
实际的标准必要性混淆。衡量标准必要专利很困难,因为许多专利的实际标准必要性仍不清楚。78 当标准化
过程开始时,参与者声明其专利为标准必要专利,从而表明他们认为相应的专利可成为标准的必要专利,
并且他们愿意在在相应的国际许可框架下为此申请专利许可。当一个标准建立时,不会进行全面的分析来
确定标准必要性声明或者最初的声明是否正确。

在某些情况下,当需要缴纳许可费时,公司会投诉竞争对手对标准必要性的评估存在偏差。然而,在
大多数情况下,科技公司通过谈判达成一揽子交易,许可方收取专利组的许可费,而不评估单个标准的标
准必要性。观察人士认为,所有公司都倾向于将专利宣布为标准必要专利,而实际上有些标准与实际不
符。

图21显示,根据IPlytics的数据,中国在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方面领先于其他参与者。79 相比之下,观
察人士估计,2011年,中国在上一代移动技术(4G/LTE)标准专利中占据的份额约为6%。80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图21:各个国家/地区在5G标准必要专利家族声明中所占份额
(单位:%) [VALUE]
中国 8.8
欧洲 33
美国 27.1

韩国
14.1 17
日本
[VALUE]

来源:IPlytics

然而,并非所有专利在技术层面上都同等重要。技术相关性通常是通过其所属的专利家族的平均规模
和该专利在其他已声明的标准必要专利中被引用次数的平均值来计算的。专利家族的规模用于衡量专利的
广泛程度,引用的数量则表明该项专利与给定技术的其他组成部分的相关性。在5G方面,IPlytics数据库显
示,与位于欧洲、美国、韩国、日本、台湾地区和加拿大的5G技术领先企业所提交的专利相比,中国专利
在技术层面上重要性最低。81

因专利分析和标准必要专利计算难度大,不同调查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些调查结果显示,中
国企业所占的份额较小,但在已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来自中国的参与者总是占大多数。82 所有这一切都表
明,尽管中国并未主导新一代的移动技术,但在5G专利方面已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78 同上。
79 Tim Pohlmann 等人,《关于调查和分析 5G 标准化专利状况的研究》(原文为德语),受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委托而进行的研究,IPlytics,柏林,2020 年。
80 Edison Lee 和 Timothy Chau,《电信服务:5G 和物联网的地缘政治》。Jefferies Franchise Note,杰富瑞集团,香港地区,2017 年。
81 Tim Pohlmann 等人,《关于调查和分析 5G 标准化专利状况的研究》(原文为德语),受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委托而进行的研究,IPlytics,柏林,2020 年。
82 请参见《网络创新研究院分析“有助于 5G 网络构建的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标准必要专利 (5G-SEP) 申请人的申请趋势以及标准提案趋势”——在标准确定之前公平地评估公司
的专注度》,Cyber Creative Institute,访问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https://www.cybersoken.com/file/press190206eng.pdf>

28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除了5G,统计数据还表明,欧洲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正在失去优势,尤其是在包括Wi-Fi 6在内的数字
技术和5G的工业化使用方面。83 2018年,中国在人工智能专利方面不仅超过了欧洲,还超过了美国,申请
的专利数量是美国参与者的2.5倍以上。84

5. 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的定性分析

尽管所有这些量化指标都表明,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有所增加,但这并不能反映出
整体发展情况。因此,需要通过评估国际观点对标准化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从2018年11月至2021年9月对国际的标准制定者(主要为欧洲的标准制定者)所进行的100多次访谈中
收集的信息证实了量化调查的结果。85 尽管标准制定机构的国际参与者依然认为质量问题阻碍了中国发挥更
大的影响力,但他们也始终承认中国的进步。这引发了美国和欧洲标准化专家的担忧,他们担心中国在国
际技术标准化方面可能会超过西方国家。这些结果大致反映了媒体和国际咨询机构的立场。86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本研究对在华经营的欧洲公司进行了30多次采访,进一步证实中国在广泛的经济领域做出了相当显著
和协调的努力,以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影响力。具体举措包括向国际标准机构提交标准提案,以及在例
如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秘书处的机构中担任技术领导职位。然而,中国并非在所有领域都同样成功。

6. “一带一路”沿线的事实标准化

技术标准不仅可以由标准制定机构制定,也可以通过事实标准来建立。在这方面,中国在 “一带一
路”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标准制定所扮演的角色很有参考价值。87

首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包括一个明确的标准化维度。88 2015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机构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首个《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89 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另一
项设定更多基准的行动计划。90 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开始将国内技术标准翻译成外语,以促进其在第
三国的采用。91 同样,中国自豪地称,出口商品的团体标准是用中文和英文制定的,以便在“一带一路”沿
线传播。92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5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90项技术标准化合作双边协议。93 作为数字丝

83 欧洲政治战略中心,《重新思考数字时代的战略自主权》,欧盟委员会,布鲁塞尔,2019 年;Tim Pohlmann,《标准竞争的新时代》, ,《关于 5G 与 Wi-Fi6 和 HEVC/VVC


与 AV1/VP9 的小组讨论》以及《技术优势和标准必要专利的获取将如何决定获胜者?》,IPlytics,柏林,2020 年;《谁是智能工厂技术的标准必要专利领导者和标准制定者?》,
IPlytics,柏林,2021 年。
84 Kristin Shi-Kupfer 和 Maraike Ohlberg,《中国的数字化崛起》及《欧洲面临的挑战》,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柏林,2019 年。
85 作者采访了非中国标准化代表。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
86 Edison Lee 和 Timothy Chau,《电信服务:5G 和物联网的地缘政治》,Jefferies Franchise Note,Jefferies,香港地区,2017 年;Paul Triolo 等人,《Euasia Group 白皮书:
5G 的地缘政治》,Eurasia Group,华盛顿,2018 年;Matt Sheehan,《标准持有者?关于中国在自动驾驶汽车标准方面领先地位的案例研究》,Macro Polo,访问日期:
2021 年 7 月 28 日,<https://macropolo.org/analysis/standards-bearer-a-case-study-of-chinas-leadership-in-autonomous-vehicle-standards/>
87 对事实标准进行定量描述几乎不可行,这需要包括访谈在内的定性调查。如果目标是掌握事实标准制定的总体影响,关注特定领域可能会有所帮助。
88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访问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http://www.law-lib.com/Law/law_
view.asp?id=636486>
89 《 标 准 联 通“ 一 带 一 路” 行 动 计 划(2015—2017)》, 国 家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访 问 日 期:2019 年 2 月 19 日,<https://www.followingthemoney.org/wp-content/
uploads/2017/06/2015_Leading-Group-for-the-BRI_Action-Plan-to-Connect-BRI-through-Standardization-2015-2017_E-1.pdf>
90 《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国家标准委,访问日期:2018 年 10 月 26 日,<http://www.sac.gov.cn/zt/ydyl/bzhyw/201801/t20180119_341413.
htm>
91 《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委,访问日期:2021 年 2 月 6 日,<http://www.sac.gov.cn/sxxgk/zcwj/202101/P020210122412450985060.pdf>;《“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标准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中英双语智能翻译云平台发布》,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2019 年 4 月 26 日,访问日期:2020 年 4 月 4 日,<https://www.sesec.eu/the-
belt-and-road-co-constructed-national-standard-information-platform-and-the-standardization-cn-en-bilingual-intelligent-translation-cloud-platform-were-released/>
92 《2020 年下半年中国协会标准发展报告》,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21 年,第 13 页。
93 根据作者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 国家标准委)获得的信息。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29
绸之路的一部分,中国还与“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16份关于制定数字化标准的谅解备忘录。94 然而,中国
专家也认同,这些协议模糊不清,而且往往缺少具体意义。

更重要的是,许多具体的“一带一路”项目都采用了中国的技术标准。一个例子是,83项中国标准在
土库曼斯坦注册并获得批准,据报道,这帮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南约洛坦天然气田节省了15%的
投资。95 通过这些项目,中国向第三世界国家传播了国内技术标准,而没有将其提交给国际标准制定机构。
据报道,中国计划将其标准推广到“一带一路”国家的其他行业,包括超高压输电技术和人工智能。96

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在“一带一路”项目中推广铁路标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一套全面的
国际标准,从机车车辆到干线和地铁的信号系统,中国基本上都采用欧洲铁路标准。97 近年来,中国不仅
以缺乏透明度的方式制定了与欧洲不完全相同的标准,而且还开始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自己的标准。
如果铁路由中国中铁公司或其他中国制造商根据中国标准建造,中国将主要以贷款形式为铁路开发提供资
金。98 此外,中国还努力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69)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 9)中率先制定国际铁路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标准。

比如,中老铁路就是一个完全依赖中国技术标准的例子。99 万象轨焊厂正与中国中铁二局密切合作开发
该项目,采用了中国的技术、装备和标准。该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也是泛亚铁路计划的一
部分,根据该计划,将建设一条从中国云南省出发,连接新加坡、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
全长5500公里的铁路。100

本研究对欧洲轨道交通行业代表进行的采访表明,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自己的高铁标准方
面相当成功,比如雅万高铁,101 但在传统的主要干线和地铁项目中,它遇到了来自伙伴国家越来越多的阻
力。102 其他基于中国标准的“一带一路”铁路项目包括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103 尼泊尔的吉隆-加德满
都铁路(铁路轨距标准)104 以及尼日利亚的阿布贾-卡杜纳铁路。105

中国铁路标准的普及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都至关重要,这会产生锁定效应(见附录2);偏离标准
会带来相当大的运输成本,“一带一路”的“跨里海运输走廊”就证明了这一点。106

94 Chan Jia Hao,《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和停止不同的技术标准》,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访问日期:2019 年 5 月 30 日,<https://www.lowyinstitute.org/the-interpreter/china-


s-digital-silk-road-and-stopping-divergent-technology-standards>
95 Feng Tian,“国际性基础设施标准与制度建设”,《“一带一路”手册》,蔡昉和彼得 • 诺兰编辑,Routledge,伦敦,2019 年,第 341-345 页。
96 Jean-Pierre Lehmann 等人,《一带一路:中国对全球商业环境的再造》,IMD,访问日期:2018 年 9 月 22 日,<https://www.imd.org/research/insightsimd/one-belt-one-
road-chinas-re-engineering-of-the-global-business-environment/>;Elsa Kania,《中国争夺全球 5G 主导权——标准和“数字丝绸之路”》,The Strategist,访问日期:
2018 年 9 月 22 日,<https://www.aspistrategist.org.au/chinas-play-for-global-5g-dominance-standards-and-the-digital-silk-road/>;Andrew Polk,《中国正在悄然制定全球
标准》,彭博社,访问日期:2018 年 9 月 22 日,<https://www.bloomberg.com/view/articles/2018-05-06/china-is-quietly-setting-global-standards>;Anna Gross 等人;《中
国科技集团影响联合国面部识别标准》,金融时报,伦敦,2019 年。
97 “欧洲铁路标准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CEN-CENELEC,《如何实现以标准化提升铁路供应行业竞争力?》,CEN-CLC,布鲁塞尔,2018 年。
98 Peter Cai,《了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悉尼,2017 年。
99 同上。
100 中国标准化,《中国技术 + 中国装备 + 中国标准!中老铁路年底要通车》,微信公众平台,访问日期:2021 年 9 月 18 日,<https://mp.weixin.qq.com/s/Kz2lvBDlhoU01BNxm6mR0A>
101 丁刚,《印尼与中国标准接轨》,环球时报,访问日期:2019 年 9 月 22 日,<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59064.shtml>;《“一带一路”项目:过去、现在和未来》,
每日电讯报,2019 年 4 月 25 日,访问日期:2019 年 9 月 22 日,<https://www.telegraph.co.uk/china-watch/business/belt-road-projects-list/>
102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作者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另请参见瑞典驻北京大使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瑞典驻华大使馆,北京,
2018 年。
103 Fredrik Uddenfeldt 和 David Hallgren,《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瑞典公司有什么好处?》,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斯德哥尔摩,2019 年。
104 于金翠,《西方国家应学会适应中国标准》,环球时报,2019 年 7 月 11 日,访问日期:2019 年 9 月 22 日,<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57572.shtml>
105 《“一带一路”项目:过去、现在和未来》,每日电讯报,访问日期:2019 年 9 月 22 日,<https://www.telegraph.co.uk/china-watch/business/belt-road-projects-list/>
106 Jakub Jakóbowski 等人,《丝绸铁路:中欧铁路连接:背景、参与者、利益》,OSW Studies 72,东方研究中心,华沙,2018 年;Feng Tian,“国际性基础设施标准与制
度建设”,《“一带一路”手册》,Fang Cai 和 Peter Nolan 编辑,Routledge,伦敦,2019 年,第 341-345 页。

30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对欧洲企业而言,“一带一路”项目中中国标准的普及给市场准入带来了障碍。然而,本研究对欧洲
产业界进行的采访证实,这取决于个体公司的业务模式。并非所有欧洲公司都会受到直接影响,因为它们
可能不会在“一带一路”市场上与中国企业竞争。107

最后,亚洲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包含一个标准化维度,参与国同意进一步
协调与合作。108 尽管该协定仍然相当模糊并且低调,但它象征性地证实,中国致力于在标准化领域开展合
作,并努力加强其在国际上的影响。

总之,所有指标都显示出中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参与日益扩大的总体趋势,尽管程度各不相同。在一
些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如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或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中国的影响力较低。因
此,虽然不能准确断定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其影响标准的能力显然正在稳步增
长。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如何获得影响力:将政府主导的模式外部化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中的参与迅速增长,这让人不禁要问:中国是如何达到这一影响力水平的?对影
响国际标准制定的因素进行的学术分析表明,有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分别是技术进步、物质资
源和声誉提升。

促使中国扩大其国际参与的因素,与其他标准化强国相比并无根本不同。中国提高了技术能力,在标
准化方面投入了更多资源,并正在成为许多领域的创新领导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走上了与其他有
影响力的标准化国家完全相同的道路。事实上,所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国家都会借鉴其国内的标准化做
法。109 因此,中国的国际标准化活动也受到其政府主导的国内模式的影响。这被描述为中国以政府主导的
标准制定向国际层面的外部化,且可能会对国际技术标准化的本质产生影响,并可能重塑国际标准制定。110
如需深入了解中国如何在国际上发展以政府主导的正式标准化和事实标准制定做法,请参阅附录3。

107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作者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108《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澳大利亚政府,访问日期:2020 年 11 月 28 日,<https://www.dfat.gov.au/sites/default/files/rcep-chapter-6.pdf>
109 Jay Tate,《标准化的国家多样性》,《资本主义的多样性:比较优势的制度基础》,Peter A. Hall 和 David Soskice 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2001 年,第 442-473 页。
110 Tim ühlig 和 Tobias ten Brink,2021 年,《中国技术标准化做法的外部化》,Development & Change,第 52(5) 卷,第 1196-1221 页。

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31
第四章: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要点

•∙ 中国“十四五”规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表明,于中国而言,技术标
准的制定的重要战略意义达到了新的高度。
•∙ 该发展纲要体现了中国希望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雄心,包括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重要
性,在国外推广中国标准,以及吸引国际标准制定联盟。
•∙ 该发展纲要承诺进一步向外商投资企业开放中国国内的标准化体系,强化市场驱动作用,加强组织领
导,但以政府主导的技术标准化方式方法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内继续存在。
•∙ 此前提出的关于简化中国标准化体系或发展一带一路区域标准论坛的设想(最初在“中国标准2035”中
提出),并未包括在该发展纲要中。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设想不在讨论或者考量范围内。
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尽管中国的五年规划不再像毛泽东时代那样提供严格、详细并具有约束力的政策,但它们继续可以为
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的总体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11 因此,要预测中国标准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应
该将中国最新的五年规划纳入考量范围。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使中国成为“标准强国”的目标已经实现,并取得了具体成果。112
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在这份最新的规划中,大约四分之一的章节都以某种形式
提到了技术标准,这表明中国对技术标准制定得高度重视。113 但是,尽管中国明确了标准化的战略价值,
但“十四五”规划对中国未来的标准化政策几乎没有提及。这不仅反映了五年规划的总体特征,也是因为
不久之后,中国发布了更详细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在撰写本文时,发展纲要刚刚发布,预期中国政府会作出更多有关解释。从目前公布的文件中可以得
出几个初步结论:114

•∙ 对中国来说,技术标准从未像现在这样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由中共中央和国
务院联合发布,凸显了其重要性。标准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中国明确表示,将在法规、认证、
认可和公共采购中增加标准的引用。标准的适用范围还扩大到中国的治理体系,并首次包括行政管理和
社会治理。
•∙ 这一发展纲要体现了雄心的转变。中国不仅重视国内的标准化,而且对国际标准的制定也给予同等重
视。具体措施包括分配更多资源,邀请国际专业标准机构落户中国(类似于美国的行业联盟),以及声
称技术标准应有助于中国提高供应链安全。
•∙ 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同时,还承诺强化国际标准与中国标准的同步。中国声称其国际标准采

111 Sebastian Heilmann,《红天鹅 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纽约,2018 年。


112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中的角色——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性参与建议》。2020 年 2 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华盛顿,2020 年。
113 (两会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新华网,访问日期:2021 年 4 月 3 日,<http://www.xinhuanet.com/2021-
03/13/c_1127205564.htm>
11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国政府网,访问日期:2021 年 10 月 14 日,<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10/content_5641727.htm>

32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用率已达到85%,但这些计算细节与国际分析存在出入。115 积极的角度看,可将其视为提高同步性的愿
景。然而,仍需观察中国是否会像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所倡导的那样采用国际标准。
•∙ 发展纲要明确中国希望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尽管,发展纲要没有提到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制
定机构,但它设定了在“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和其他区域合作机制中提高国际重要性的目标。这意味着,翻译中国标准成为实现中国标准国
际化的先决条件。
•∙ 中国还承诺根据与外商投资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国内标准制定体系的开放性。这是对《外商投资
法》承诺的再次明确阐述,有待具体落实。这些承诺纳入标准化发展纲要是加强了对其落实的政治指
导,对外商投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 在国内,发展纲要强调了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主要是团体标准的重要性。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双重体
系将继续存在。中国共产党承诺将加强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也重申继续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协调作用。
强调高质量标准和引入评价和反馈机制,甚至可能表明监督力度将进一步加强。该发展纲要提到了“开
展标准质量和标准实施第三方评估”,但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关注。其他改革包括将标准制定周期缩短
至18个月以内,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数字化,加强标准化研究,以及完善标准必要专利制度,加强标准制
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 发展纲明确数字化、绿色出行、能源、健康、绿色转型、金融、贸易、建筑、农村发展、城乡建设、社
会建设为重点关注领域。

制定这一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是 “中国标准2035”的建议,“中国标准2035“曾引起了广泛的关
注和猜测。一些西方观察人士将“中国标准2035”描述为继“中国制造2025”之后的一项新的“总体规
划”。116 其他人则对这种解读持怀疑态度,117 他们认为由于技术标准化的合作性质,任何一方都很难主导标
准制定。118

“中国标准2035”的一些结论在监管机构内部被认为是有争议的,119 其中一些建议并未被纳入国家技
术标准化发展纲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建议与中国未来的标准制定方式方法无关。它们应该被视为
尚未达成的共识,未来是否会被付诸实施还有待观察。

作为研究项目,“中国标准2035”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工程院发起,是推动中国进一步实
施标准化改革的工具。该项目团队包括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机构的研究人员。作者对中国标准化专家的采访表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挑选
了一些专家,由其主要倡导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在推动的改革方案。

虽然“中国标准2035”中未被纳入中国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建议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公开宣传,但考虑

115 请参阅《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中的角色——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性参与建议》。2020 年 2 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华盛顿,2020 年,第 5 页。


116 James Kynge 和 Nian Liu,《 从 人 工 智 能 到 面 部 识 别: 中 国 如 何 在 新 技 术 领 域 制 定 规 则 》, 金 融 时 报, 访 问 日 期:2020 年 10 月 19 日,<https://www.ft.com/
content/188d86df-6e82-47eb-a134-2e1e45c777b6>;Emily de La Bruyère 和 Nathan Picarsic,《 中 国 标 准 2035: 北 京 的 平 台 地 缘 政 治 与“2020 年 标 准 化 工 作”》,
Horizon Advisory,纽约,2020 年;《“中国标准 2035”计划寻求主导新兴、颠覆性技术以及信息与通信技术全球市场的标准》,美国司法部,华盛顿,2021 年。
117 Alexander Chipman Koty,《什么是“中国标准 2035”计划,它将如何影响新兴产业?》,中国简报,访问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https://www.china-briefing.com/
news/what-is-china-standards-2035-plan-how-will-it-impact-emerging-technologies-what-is-link-made-in-china-2025-goals/>
118 Naomi Wilson,《“中国标准 2035”和统治世界的计划——不要相信中国的大肆宣传》,美国外交关系协会,访问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https://www.cfr.org/blog/
china-standards-2035-and-plan-world-domination-dont-believe-chinas-hype>
119 本文基于作者个人获取的文件以及作者对中国标准化官员的采访撰写。2019 年 10 月 -11 月。

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33
2019年末的最初提案仍有助于理解监管机构内部过去和未来最有可能继续讨论的内容。2019年,“中国标
准2035”为中国国内标准制定提出了以下建议:

•∙ 标准化体系应简化为两类标准,即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强制性和自愿性国家标准将继续存在。除非有
特殊需要,否则国家产品标准不会被转化为团体标准。行业和地方标准将被废除,或转化为国家和团体
标准。120
•∙ 进一步提升团体标准比重,因其目前在所有中国标准中占比尚小。快速制定团体标准,聚焦新技术,保
持敏捷性、健全多方参与机制,建立高质量标准。
•∙ 加强标准管理体系建设,避免相互冲突和矛盾的标准,并保持或加强政府对技术标准的监督。2021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进一步指出这意味着标准和产业政策制定的深度融合。121
•∙ 应加强标准化建设,促进中国军民融合。这表明标准制定应聚焦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不仅要发展
民用和商业应用,而且要推进军事应用。
•∙ 中国应努力提高标准化人才水平,扩大标准化人才队伍,推进标准化教育工作。
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虽然这些提议在欧洲普遍获得了积极评价,但军民融合以及加强团体标准等规划却遭到了质疑。这是
因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参与中国协会标准制定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如市场准入欠佳、标准制定不透明、大量
标准交叉重复等诸多问题。

与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类似,“中国标准2035”并不局限于中国国内领域,而是建议深入参与国际标
准制定组织,特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以提高中国的影响力。122 这些计划对欧洲人来说
令人鼓舞,因为这表明了中国融入现有国际标准制定组织的意愿。然而,中国的这一言论与近年来国际标
准在国内实际走低的采标率形成了鲜明对比。计算采标率绝非易事。因此,评估也各方不一。例如,荣鼎
咨询和欧洲雇主协会指出,采标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已从1998年的69%下降至2017年的21%。123 反过来,
中国欧盟商会会员企业发现,“自2017年以来,中国新发布的国际标准总体比例略有上升,[他们还注意
到……] 过去十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很多标准与并行的国际标准并不相同”124(图22)。

120 早在 2019 年末,就不难看出,将标准类型简化为国家和团体标准的提议遭到了强烈抵制。来自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标准化专家批评了这些计划。不应低估国家部委和地方


政府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划的抵制。一些省份聘请了数百名负责技术标准制定的公职人员,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只有 70-80 人左右。这意味着强大的机构利益和游
说,反对废除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计划。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作者采访了中国的标准化专家(公职人员)。
121 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2021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北京,2021 年。
122 本文基于作者个人获取的文件以及作者对中国标准化官员的采访撰写。2019 年 9 月 -10 月。
123《欧盟和中国——应对系统性挑战。重新平衡对华关系的欧盟全面战略》,欧洲雇主协会,布鲁塞尔,2020 年,第 85 页。
124《2021/2022 年标准与合格评定意见稿》,中国欧盟商会,2021 年 9 月 23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10 月 20 日,<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
archive/949/Standards_and_Conformity_Assessment_Working_Group_Position_Paper_2021_2022>

34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图22:给定年份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发布数量占比(2010-2020年)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国内标准占比

国际标准占比

修订后国际标准占比

原版国际标准占比

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来源: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欧盟商会

对这些分析的一种解读是,这表明中国在未完全融入国际标准体系的情况下,也就是不接受国际标准
的前提下,正努力提高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如果这一解读成立,则需谨慎看待和应对中国国家
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所提到的加强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的意愿。

不过,另外一种解读是,中国并非是缺乏意愿,而是国内因素对中国的采标政策产生了负面影响。中
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旨在将国家标准的数量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这意味着该组织在批准大量标准化举措
时会有所顾虑。因此,在面临优先制定某些国家标准的需求时,中国的标准制定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
制定自己的标准,而不是通过采用国际标准来占用自己的指标。不过,根本原因是,制订新标准的工作量
很大,这对创造和保障就业都会有帮助,然而采用国际标准却简单得多。125

如果这一解读成立,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则可作为打破国内阻力、增加中国对国际标准的一视同仁而
采用的一种手段。在中国建立不少于17家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的技术委员会,这也标志着中国越来越
愿意与国际标准制定机构进行互动。126

除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外,“中国标准2035”还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区域标准论坛”。127 根
据项目参与者提供的信息,这个新机构可能注册为非政府组织,并且向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标准
化专家开放。该论坛既可促进各成员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化准备工作方面的协调,
也可促进“一带一路”区域标准的制定。如果得以实施,后者将意味着中国正在建立一个国际标准制定组
织,以抗衡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从而制定一种新型的国际标准。如果论坛仅仅是协调“一
带一路”国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中的工作,则很有可能加强中国在这些机构中的地位,
125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126 欧洲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SESEC IV。《中国标准化通讯》。2021 年 6 月至 7 月,欧洲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北京,2021 年。
127 本文基于作者个人获取的文件以及作者对中国标准化官员的采访撰写。2019 年 9 月 -10 月。

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35
但不会对现有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形成威胁。

虽然设立该论坛的构想早在2019年“中国标准2035”提案中就有提及,但在“2021青岛国际标准化论
坛”的发言中并没有出现,同时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也未将其纳入。然而,成立一个由中国掌控的国际
标准制定机构的想法并不新鲜,现在为是否会有一个独立的、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下定论还为
时过早。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最终是会融入现有的国际标准化体系,还是直接通过技术标准手段、破坏国
际标准制定机构的方式来投射自身力量?虽然这在当下仍是一个推测性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行
为相互并不矛盾。

虽然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因为它强调了现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重要性,但
中国可以并行不同的行业特定实践。因此,中国的计划并不能令欧盟放心,欧盟应继续谨慎地关注中国的
行动。
展望中国标准化发展前景

36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第五章:建议

欧洲和国际观察员对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近期发展表示担忧。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正与其他因素一
起推动标准化领域的政治化、分歧和权力转移。要深入了解这些挑战,请参阅附录4。

对欧洲各国政府的建议

欧盟委员会和欧盟成员国的政策制定者需要应对三大挑战:技术标准政治化、国际标准制定分歧以及
欧洲影响力的丧失。总而言之,强烈建议欧盟将标准作为欧盟贸易和产业政策的必要组成,并且在决定竞
争法案改革时,将标准化作为重点考虑事项之一。标准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应对技术标准化的政治化

受益于政府主导,中国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欧盟不应放弃其在技术标准化方面企

建议
业主导的公私合营模式,正是这一模式造就了欧盟在全球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地位。然而,随着技术标准演
变成为政治竞争的主题,欧盟需要系统性地协调其战略重点,并倡导标准化以非政治方式进行。

•∙ 促进欧盟内部对标准化议题在三个层面的战略性对话。
欧盟所有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标准化对话,从公共权力的角度确定和协调标准
化领域的战略目标和关切。首先,对话应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技术、半导体和机器人等战略
领域达成共识(第一层)。与此同时,公共代表应与欧盟的标准制定机构进行对话,就这些战略优先事
项进行沟通(自上而下),并了解这些标准制定机构所面临的挑战(自下而上)。这一对话应支持欧洲
标准制定机构所需要的协调和财政需求(第二层)。在战略领域,欧盟委员会应进一步发起欧洲标准制
定机构和欧洲产业信息交流论坛,类似于中国的IMT 2020(5G)推进组,为国际标准化做具体准备(第三
层)。

•∙ 与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战略协调。
国际上并非只有欧盟一家主张采用技术方法来制定标准。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明显都是最志同道合
的合作伙伴。美国则是比较复杂的伙伴。一方面,在欧盟和美国,标准化皆由企业推动,在技术标准所
包含的价值观方面,双方利益存在很大的重叠。另一方面,有两个挑战使合作趋于复杂化,尤其是欧盟-
美国贸易和技术理事会的技术标准化工作组。首先,由于双方都同意标准化仍应由企业推动,政策制定
者之间的协调必须小心谨慎,以避免侵犯私营领域标准制定方领域。其次,美国和欧盟拥有截然不同的
标准化体系。因此,贸易和技术理事会工作组应主要在新技术方面发挥协调作用,并就类似于前文所提
到的“第一层”对话所建议的战略目标开展交流。同时还应关注容易取得的成果,努力实现切实可行的
目标,并协调各方努力,将人权确立为标准制定的评估标准(见下文)。

建议 37
•∙ 加大投入,提升标准化专业知识。
2020年,美国向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投资100万美元,用于研究中国在新技术领域的技术标准化工作。
同样,澳大利亚也投入380万欧元,用于提高澳大利亚在国际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128 欧盟应该加以效
仿,更深入地调查标准化在不同行业和背景下的政治影响。包括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等战略性行业的标准
化,并对中国资助的“一带一路”项目的技术标准化进行全面分析。

•∙ 鼓励在“互联互通”倡议中采用国际标准。
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越来越意识到,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具有内在的技术依赖性。因此,欧盟应借
由全新的“全球门户”计划,通过在所有融资工具中纳入和鼓励采用国际标准来努力缓解任何相关不
安。129能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盟的财政捐助。

•∙ 坚持以透明度和基本价值观作为标准的衡量基准。
价值观内嵌在涉及人权等问题的技术标准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政治代表在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加直接和突
出的作用,应将基本人权作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一项标准,不一定涉及所有领域,但至少在人工智能等
战略领域应该如此。欧盟可以倡导标准制定机构以及标准制定行业联盟对基本人权做出自我承诺。例
如,互联网研究任务组已经制定了人权指南,130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也有注重隐私的类似解决方案。131 有
建议

针对性地支持民间社会团体的参与,也应有助于确保人权在标准化工作中的积极位置。

防止技术标准化出现分歧

欧盟不希望将技术标准化分为两个或更多领域的分歧、碎片化或区域化。这种标准脱钩将导致市场萎
缩,阻碍国际贸易并减少创新。为尽可能避免标准脱钩,欧盟应继续与中国合作,但要明确国际规则,要
求平等待遇。

•∙ 聚焦中国的多方参与者,倡导欧洲标准化方式。
欧洲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在技术标准化方面解释并推广欧洲做法。应拨出额外资金来鼓励此类推广工
作,以便进一步将其扩展到政府和行业参与者,为欧洲做法的多方面造势,以跨越政府管辖获得更为广
泛的采纳。重要的是,这些活动需要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协调。

•∙ 继续为“北京”和“上海”协议提供支持。
中国表示有兴趣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达成“北京协议”和“上海协议”,类似于欧洲加
强国际标准的维也纳协议和法兰克福协议。欧盟在这方面兼具经验与专业度,应坚持自身立场,为中方
的工作提供便利。

•∙ 在双边对话中坚持对等原则,探讨务实合作。

128 确保美国对 2019 年国际标准法的领导地位,美国国会,2020 年 6 月 8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 https://www.congress.gov/116/bills/hr7139/BILLS-116hr7139ih.


pdf; 《推动澳大利亚经济复苏的数字商业计划》,澳大利亚政府,2020 年 9 月 29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7 月 27 日 <https://www.pm.gov.au/media/digital-business-plan-
drive-australias-economic-recovery> 
129 2021 年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国情咨文,2021 年 9 月 16 日,查阅日期 2021 年 11 月 2 日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ov/SPEECH_21_4701>
130 人权议定书考虑因素研究小组(HRPC),IRTF,查阅日期 2021 年 11 月 2 日 <https://irtf.org/hrpc>
131 互联网协议的隐私考虑,IETF,2013 年 7 月,查阅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 <https://datatracker.ietf.org/doc/html/rfc6973>

38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欧盟委员会应积极向欧洲产业和标准制定机构寻求在中国境内遭遇歧视性做法的迹象,并且在中欧对话
中提出,同时勇于将其提交至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虽然《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条款颇
具吸引力,但即便获准,也不能完全解除欧洲现有的担忧。欧盟还应要求外商投资法的实施应该加强外
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标准化工作方面的法律保障。此外,欧盟与中国以及欧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国家级对话
应探讨特定领域技术标准合作的共同利益潜力。重点要放在具体的成果上。正在进行的例子是中欧在绿
色投资分类标准制定方面的合作。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是欧盟在不忽视利益和价值观的差异下,继续深化
与中国对话的组成部分。

•∙ 在欧盟的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提案中纳入一种机制,对发现未履行报告标准义务的情形实施制裁。
尽管取得了进展,但中国仍未履行向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报告技术标准的义务。欧盟不
仅应在与中国的对话中继续反映这一问题,还应建立一个简单的制裁机制,以处理违反报告义务的行
为,并将其纳入世贸组织改革提案。

•∙ 采取措施应对认证方面的挑战。
欧盟应继续要求中国承认国际认证。132 还应进一步明确,公告机构属于欧盟外国直接投资筛选机制,以
避免中国企业收购公告机构市场高度集中的关键行业(尤其是在较小的欧盟成员国内)。

建议
保持欧盟在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

建议欧盟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通过竞争和提供可靠、快速的数字基础设施来加强创新,以及促进源自
欧洲创新的标准提案的快速制定和即时发布。

•∙ 推进改革并战略性利用“欧洲地平线”项目。
欧盟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研究资金来促进战略部门的创新和标准提案的制定。例如,欧盟可以将标准提
案与出版物和专利一起纳入“地平线“计划中。为了利用研究资金,欧盟可以进一步改革“欧洲地平
线”,以更好地协调成员国的资助计划并引入额外的竞争。对于关键使能技术的创新,欧盟成员国可以
联手建立一个新的欧洲国家资助方案登记处。当国家资助的研究项目达到三分之二节点时,可以进行独
立的科学审查,确定哪些国家资助的项目最有希望在项目的最后阶段获得“欧洲地平线”的资助。因
此,欧盟成员国和欧盟资助计划将通过欧洲范围内的竞争机制加以利用。

•∙ 支持学术机构的标准化培训。
中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工科大学生毕业,这些学生接受的要么是技术标准化方面的专业培训,要么是接
触标准制定的模块培训。而欧洲的工程师们通常只有在进入该行业工作后才会接触标准化。欧盟应促进
并资助建立标准化学术教育,特别是提供标准制定实践知识的项目。此外,应鼓励和支持民间社会人士
参与标准制定。他们在中国没有商业利益,因此可以自由发言,强调标准化的“价值维度”。133

132《2021/2022 年标准与合格评定意见稿》,中国欧盟商会,2021 年 9 月 23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10 月 20 日,<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


archive/949/Standards_and_Conformity_Assessment_Working_Group_Position_Paper_2021_2022>
133 有关更具体的建议,另请参阅:《任务组 Bildt 报告。实施 Bildt 报告的建议》,欧洲电信标准协会,访问日期:2021 年 10 月 15 日,<https://www.etsi.org/images/files/ETSI-
Report-of-the-Task-Force.pdf>

建议 39
•∙ 鼓励中小企业和民间团体参与标准制定。
技术标准主要由大公司制定。然而,学术研究表明,有中小企业参与的标准化成功率更高。134 欧盟应通
过小型企业标准提供额外资金,以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化,尤其是国际层面的标准化。以相对较小的
金额创造预期激励,助力加强欧洲影响力。此外,欧盟可以为非营利民间社会人士提供财政激励,鼓励
其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在没有商业利益的情况下,民间社会人士可以更自由地应对标准化的价值
维度。

•∙ 提供支持以获得先发优势。
欧盟在研究和创新方面仍具有相对优势,但在早期商业化方面面临挑战。对于关键的新技术,欧盟应考
虑建立一个特殊的支持框架,在该框架下,企业家可以提交他们的创新进行科学审查,并从阻碍及时商
业化的某些监管规定中申请暂时的豁免,如果需要,还可以获得资金,以填补创新和商业化之间的空
档。这种支持有助于促进新的技术创新和加快市场部署,这两方面都是有利于标准化的早期步骤。审查
可以评估创新性、市场成功的前景、为欧盟战略利益和公共利益服务的潜力,以及监管暂停时的风险。

•∙ 改善创新环境。
欧洲要继续充当创新引擎,才能保持其技术标准化大本营的地位。因此,要集中力量推出最具创新性的
建议

基础无线基础设施技术(即独立5G),并深化数字单一市场以简化条件,从而为关键使能技术和基础
型技术创造可靠的投资条件。另一个例子是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公共采购改革。对于关键尖端技术基础设
施,欧盟及其成员国应分阶段进行采购。第一阶段,授权相对较多的供应商就某一基础设施进行开发验
证,然后对具体实施进行竞争性审查。随后再进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采购,每个阶段的采购都会减少
授予合同的供应商数量。这一做法将为采购流程在质量、价格和实施时效方面引入更多竞争。

对中国政府的建议

中欧双方不会在所有方面保持利益一致,但中方在制定标准化政策方面,也应考虑政治化、分歧和影
响力这三个关键要素,因其对中欧双方都有负面影响。

应对技术标准化的政治化

中国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或已采用政府主导方式,但其终极目标是经济转型。中国领导人希望借助于
更高标准助力中国的价值链向上游攀升,提升国内技术发明的质量,并帮助中国向数字化和碳中和社会转
型。然而,这种提升需要集中关注专业技术。因此,强化市场机制以及产业参与将有助中国实现其核心目
标。虽然标准化的政治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自有模式的结果,但实际上这并不符合中方利益。

•∙ 为所有希望参与国内标准化活动的企业提供公平和平等的待遇。
任何以促进技术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标准化不应因提案人的不同而遭遇差别待遇。中方应履行其在《外商
投资法》及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所做出的承诺,并给予所有利益相关者公平的准入政策,包括外商投资

134 Kirti Gupta,《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在标准制定中的作用》,访问日期:2018 年 9 月 30 日,<http://dx.doi.org/10.2139/ssrn.3001513>

40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企业参与所有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待遇。此外,中方应保障所有参与标准制
定委员会的实体享有平等权利,确保成员诉求、费用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同时鼓励各标准制定协会制
定包容性标准。欧洲企业在中国标准化方面应享有与中国企业在欧洲标准组织中所享有的同等权利。

•∙ 提高团体标准的包容性。
建议中方不要将尚未以包容性方式制定的团体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同时为团体标准纳入国
家级或行政措施下标准类型的过程提供包容性评审机制。

•∙ 简化和精简市场准入和认证条件。
中国经济要向“质量强国”转型,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市场竞争。因此,简化市场准
入符合中国国家利益。这并不是说,中国以强制标准、强制认证、行政许可和其他法规等方式来适当监
管国内市场上的做法不合理,但是,如果这些措施能够适当同步并完全透明,将会更好地为中国服务。
例如,目前并非所有的市场准入强制性审批方案都基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这种情况应该加以改变,尤其
是在考虑到遵守世界贸易组织义务的情况下。换句话说,中国不一定要降低市场准入要求,而是要尽
可能提供最有效和最透明的框架,企业需要遵守这些框架才能获得市场准入。包括允许企业在满足所有
必要的认证要求时使用自己的检测实验室,并使国际实验室和认证机构更易于提供在中国可以接受的检

建议
测。

•∙ 改善标准关键专利的保护和许可。
越来越多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由需要根据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性条款获得许可
的专利技术组成。这一国际认可的框架也应在中国得到充分实施和保障。中国的专利披露制度正在不断
完善,这一过程应继续保持,以确保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公司都能够根据其标准必要专利的公
平、合理和非歧视性条款获得补偿。

•∙ 确保市场监管公平透明。
在中国,推荐性标准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强制性标准。然而,市场准入应仅限于遵守法律、法规、强制性
标准和认证制度。推荐性标准应该是真正自愿遵守。不属于强制性规定的质量问题不应成为市场准入问
题,而应归属于民事责任。

防止技术标准化出现分歧

像欧盟一样,中国不应该支持技术标准化的分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保护伞
下选择区域标准化,几乎完全是在中国(尚)无法在质量上取得竞争优势的领域。在某些中国领先的技术
领域,比如5G,中国争取在全球标准中发挥影响力是有意义的。因此,中方间接地承认,提高产品质量应
与全球标准接轨。如果中国想要遏制新兴强国的高科技竞争势头,标准化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因为合
作对于技术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然而,这将需要中国实施多项政策修订。

•∙ 接受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地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统一国际标准化体系的核心。中国已经加强了在 这些组织里参与

建议 41
度,对此应加以保持,同时明确承诺以国际标准作为前提。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在“一带一路”项目中促
进与国际标准的协调统一,而不是追求不同的标准。建立一个区域性的“一带一路”标准化组织无疑是
最具危害的。中国在其标准化战略中没有提及“一带一路区域标准论坛”,这一迹象令人鼓舞。如果中
方公开宣布不会建立“一带一路区域标准论坛”或任何类似机构,这将发出更强烈的信号。

•∙ 提高国际标准的等同采用。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只是对国际标准承诺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在国内执行国际标准。近年
来,中国对国际标准的采标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尽管这与初衷事与愿违。其中,不仅仅是国内激励措施
进一步阻碍了这一趋势的扭转。尤为突出的是,国标委只有有限的非正式标准配额,且存在为维持就业
而以劳动力准化来完成这一配额来满足自身利益的行为,对此中国应取消此类非正式限制,积极鼓励采
用国际标准,强调对国际标准制定的承诺。

•∙ 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原则。
虽然中国在遵守世贸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原则上有所改善,但仍然未能就强制性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
定程序(包括行政许可)向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作出通报承诺,从而对市场准入产生影
响。此外,中国应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继续努力将中国强制性标准范围限制在保
建议

护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为进一步精简国内标准化体系,中国应全面取消强制性行业标准。

•∙ 避免将标准作为贸易壁垒。
传统上,中国使用技术标准作为贸易壁垒。中国的经济转型使这种情况日渐减少。这一进程应进一步加
快。

•∙ 在标准相同的情况下接受国际测试与认证。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相同,中方仍然要求提供中国的测试和证书。这人为地增加了
合格评定的成本,却无任何益处。因此,中方应在无需额外测试的情况下加强测试与证书互认。

考虑中国在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

尽管中欧双方在技术标准化方面展开竞争,但毫无疑问,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是其创新能力不断
增强自然产生的合理结果。同时,进一步深化国内体系改革,认真研究欧盟做法,也符合中方自身利益。
以下一些建议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一部分,因此鼓励中国有关部门及时实施。

•∙ 在标准化改革中借鉴欧洲的公私合营模式。
由于中欧的技术标准制定国情不同,中国不全面采用欧洲标准化体系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不同于美国
模式,欧盟模式并非纯粹由市场驱动,而是为公共参与者提供更多引导。因此,继续认真研究欧洲的公
私合营模式,将欧盟经验纳入中国标准化发展,符合中国自身利益。

•∙ 加强与欧洲在标准化领域有意义的沟通。
尽管之前曾建议中国加强与欧盟和欧洲标准制定机构的沟通,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逆转的趋势,部分原因

42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可能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未来几个月,中方应恢复并促进与欧洲各方沟通,强化合作,加深对
欧洲标准化做法的理解,并考虑将其部分纳入深化改革进程。这种合作应基于对等原则,并应以取得具
体成果为目标。

•∙ 深化当前的标准化改革,加大标准协调力度。
尽管中国声称到2020年已全面完成标准化改革,但其改革进程仍然可以进一步深化。例如,将标准化改
革扩大到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豁免领域,在实践中引入强制性标准的合理过渡期,再次确认协会标准仍保
持自愿性并严格避免将其纳入行政措施,并且在引用标准时确保获得版权所有者的授权。另一个例子是
进一步改革企业标准的披露制度,明确允许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自我声明。

•∙ 深化当前的标准化改革,加大标准协调力度。
“中国标准2035”指出,未来标准化改革方向中,最重要的是将标准体系精简为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这
两类标准。这不仅应得到落实,而且还应推动团体标准体系改革,以提高其实施绩效。

•∙ 致力于技术标准化的民用。
中国的标准化努力在国际上遭遇了阻力,尤其是在标准制定方面明确表示将军用与民用相关联。这种

建议
“军民融合”正在损害中国的国际声誉及其对标准制定的影响力。要扭转这一趋势,中国应致力于基于
民用目的制定标准,并将其作为一项明确的国内政策。

对欧洲企业的建议

对于欧洲企业,无论是否在中国经营,都会或将会受到技术标准化的政治化、分歧和权力转移的直接
影响。这就要求各企业适应当前环境,以保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相关性。

应对技术标准化的政治化

虽然技术标准的政治化可能并不符合欧洲企业的利益,但如果要避免成为这一趋势的受害者,就不能
忽视这一发展。各企业可考虑以下两项建议。

•∙ 将标准制定纳入战略考虑。
长期以来,技术标准化一直被视为技术问题,但近期的发展表明,这已经日益成为一个政治问题。这要
求欧洲公司将标准化纳入战略考虑,并确保在首席执行官层面得到重视。

•∙ 准备好与政策制定者和商业组织在标准化方面进行合作。
过去,技术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企业事务,由私营的国家标准机构或欧洲标准化组织执行。大多数情况
下,行业倾向限制政府机构参与。标准化的政治化不应导致欧洲放弃其企业主导的标准制定做法,但这
需要政策制定者之间进行战略合作,并需要标准化制定者明确向政府机构传达意见。同时,与中国欧盟
商会和欧洲雇主协会等商业组织的密切合作也至关重要。信息交流和利用这些组织提出和倡导共同的行
业关切,对于改善或至少保持国内和国际标准制定环境至关重要。

建议 43
防止技术标准化出现分歧

以不同的影响范围分割标准,将缩小市场规模,损害欧洲的出口利益,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研发成本
并降低效率。因此,应注意以下两项建议:

•∙ 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加大投入。
中国欧盟商会/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五年增加对标准化活动的
投资,近一半受访者将维持目前的支出水平,还有略高于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尚未对投资做出任何决定。
要防止国际标准制定出现分歧,需要参加各种标准制定组织,因此,维持(即便不是增加)致力于国际
和国内标准制定的承诺和资源,符合所有欧洲企业的中长期利益。这不仅适用于物质资源,还适用于对
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承诺,而且应保持和加强国际标准相比国家或地区标准的优先性。与此同时,还应
包括倡导在第三国使用国际标准。

•∙ 为特定领域的发展做好准备。
技术标准化不太可能出现彻底的分歧。在某些行业,全球标准很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另一些行业,
建议

一些国际标准可能会土崩瓦解。在《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21/2022》 中,中国欧盟商会建议企业建
立研究脱钩影响的团队,以评估因与某些全球体系脱节的潜在影响,并制定风险补救策略。135 标准化应
作为此类团队监控的关键领域之一。在标准设定存在脱钩风险的情况下,欧洲产业应考虑提高对国际标
准的承诺,并积极与中国竞争对手接触,以降低中国建立替代性国际机构的意愿。

保持欧盟在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影响力

归根结底,欧洲在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实力来源于欧洲工业。除了增加资源外,还应考虑以下两项建
议:

•∙ 在招聘中加强对标准化知识的重视。
承认标准化的核心重要性还需要吸引人才。欧洲缺乏年轻、合格的标准化专家,这不仅是因为缺乏相关
教育,还因为就业机会欠佳。因此,欧洲企业应将标准化能力作为聘用过程的选择标准,从而通过增加
专业知识来加强其在标准化方面的影响。

•∙ 促进欧洲在标准化行动方面的协调。
长期以来,“欧洲队”的协调行动一直被视为是有风险的,因为人们担心美国可能会坚持不允许各国代
表以单一方式投票,从而影响标准制定。欧洲人担心,在极端情况下,欧盟各国可能会被剥夺各自的参
与权,在国际标准化进程中只剩下欧盟一票的投票权。尽管鉴于欧洲的实力,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但这份调研所展开进行的采访却指出,与中国的标准化实践相比,欧盟的主要弱点之一是内部明显缺乏
协调机制。136 因此,欧洲的产业利益相关者应努力改进技术标准化的一致性。

135《欧洲企业在华建议书 2021/2022》,中国欧盟商会,2021 年 9 月 23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 <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position-paper>


136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与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采访获得的信息。

44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附录

附录一:技术标准化——介绍性说明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依赖大量的技术标准,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一点。137 本研究报
告以标准化的纸张尺寸、标准化颜色和字体打印,并采用根据技术标准可与操作系统互操作的文字处理程
序,在标准化的键盘上键入。这项研究是与专家合作和访谈的结果,需要通过短信服务、电子邮件或手机
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所有这些都依赖于技术标准,尤其是互联网协议。如果您以数字形式阅读本研究报
告,您的设备由标准化的电源插座供电。例如:USB设备所采取的是适用于线缆、连接器和协议的标准,
能在各种设备上进行充电和数据交换而不受限于制造商差异。要连接到互联网,您的设备可以通过4G/LTE
网络、或最近才标准化的5G网络;也可以通过Wi-Fi无线网络,基于技术标准的无线电技术实现技术设备连
接到无线局域网。此类例子比比皆是。

附录一:技术标准化——介绍性说明
简而言之,技术标准是通用的规范,主要实现两个目的:第一,确保基本安全。有关基本安全的公共
法律法规往往缺乏技术上的精确性,需要采用技术标准来提供实施方法和必要的细节;第二,技术标准产
生互操作性,为各种产品在不同国家/地区和制造商的一般环境中实现普遍适用提供基础。只有实现标准的
可兼容性才能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这些现象被称为“网络效应”或“网络外延”,可使消费者
广为受益。138

这两种功能都意味着技术标准促进了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技术标准存在于国家、欧盟、国际间及全
球层面。139 由于法律法规只在各国国内通行或欧盟成员国间通行,因此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尤
为重要。技术标准规定了超越不同管辖区的统一技术规范,提供了相关的信息,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近期
一项关于技术标准对北欧竞技体影响的研究中,技术标准对宏观经济所产生的的积极意义得到证实:1976
年至2014年期间,北欧国家39%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和28%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均与技术标准相关。140

技术标准起源于工业产品,并逐渐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如今已涵盖了包括环境、劳动条件、管理标
准等一系列广泛议题。141 由于技术标准提高了质量、安全性和透明度,降低了成本,并创造了市场,因此
欧盟委员会宣布计划制定一系列更广泛的标准,特别是在目前仅占所有标准2%的服务业。142

技术标准并既非法律,也非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国家法规。相反,技术规范(即技术标准)主要通过两
种机制产生,并相应产生两类标准。第一类标准是正式标准,通过私营部门之间协商产生。商业公司占据

137 JoAnne Yates 和 Craig N. Murphy,《工程规则:1880 年以来的全球标准制定》,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巴尔的摩,2019 年。


138 Jean-Philippe Bonardi 和 Rodolphe Durand,2003 年,《管理高科技市场中的网络效应》,美国管理学期刊,第 17 卷,第 4 期,第 40-52 页;Michael L. Katz 和 Carl
Shapiro,1986 年,《网络外部性下的技术采用》,政治经济学期刊,第 94 卷,第 4 期,第 822-841 页。
139 Nils Brunsson 等,2012 年,《标准化动态:组织研究中的三个标准视角》,《组织研究》,第 33 卷,第 5-6 期,第 613-632 页。
140《标准对北欧经济体的影响》,Menon,2018 年,查阅日期:2021 年 9 月 7 日,<https://www.sis.se/globalassets/nyheterochpress/rapport-nordic-market-study---influence-
of-standards-final.pdf>
141 Craig N. Murphy 和 JoAnne Yates,《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自愿共识进行全球治理》,Routledge,伦敦,2009 年;Kristina Tamm Hallström,《民主价值观在 ISO 26000
社会责任流程中的应用》,《组织民主,实践中的机构建设》,Göran Sundström 等人编著,Edward Elgar,切尔滕纳姆,2010 年,第 48-64 页。
142《标准对北欧经济体的影响》,Menon,2018 年,查阅日期:2021 年 9 月 7 日,<https://www.sis.se/globalassets/nyheterochpress/rapport-nordic-market-study---influence-
of-standards-final.pdf>

附录一:技术标准化——介绍性说明 45
主导地位,但协会、消费者组织和公共监管机构也会发挥作用。例如,在全球范围内,信息与通信技术标
准化联盟主要由厂商和其他商业实体(93.6%)组成,其次是消费者群体(3.8%)和大学及研究机构(2.5%),只
有0.2%为政府机构。143

这些机构所达成的标准相关文件通常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并需要得到内部认可机构(例如,全
体成员大会)的批准。这类机构可以是国家、欧盟和国际层面的标准制定机构,也可以是负责制定技术标
准等工作项目的行业联盟。著名的标准制定机构,国家层面上有德国标准化学会、法国标准化协会和瑞典
标准化委员会;欧盟层面上有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国际层面
上有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

行业联盟在数字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地位尤为突出。最有影响力的行业联盟包括万维网联盟、互联网工
程任务组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一个特例是国际电信联盟,它是联合国系统内的政府间组织,允许私营
附录一:技术标准化——介绍性说明

企业正式参与。在标准制定机构和行业联盟中,私营部门占主导地位,因此技术标准化被广泛描述为私营
企业进行自我监管的一种形式。同样,标准在认可认证过程中的落实也通常由非公立机构操作进行。144

在正式标准制定机构中间,技术标准由高度专业化的专家组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将这些专家组分为:技术委员会、子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专家组成员定期举行会议,技术委员会、子技
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日常工作由秘书处、主席和副主席进行主持协调。

第二类标准是事实标准。这类标准由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一家或少数几家公司开发的产品和特定技
术解决方案所决定。当某一产品获得足够强大的市场地位,以致其他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与之兼容
时,就形成了事实标准。145 例如,微软Windows或苹果macOS操作系统并未经过任何权威机构认证为全球
标准的电脑操作系统,但大多数应用程序软件都根据它们的技术规范开发。若某一软件与这两种操作系统
既不兼容、也不互补,就很难在市场上生存下去。也就是说,事实标准的影响力通过市场的主流效应和品
牌模仿而产生。146

虽然技术标准既非法律也非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规,但在实践中具有强大效力,无法通过不遵守以规
147
避。 随着智能手机、互联汽车和智能家电等一系列设备的互联性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和智慧健康持续发
展,我们所处的数字化世界(即“物联网”)的壮大,产品的互操作性成为了一项无比重要的性能,以确
保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148

技术标准具有持久性,因为一旦变更,其变更成本(“转换成本”)可能会很高,并且后续的市场接
受度也充满不确定性。149 归根结底,只有当企业认为某一技术标准具有价值、能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可普遍

143 Tim Pohlmann,《回归基础夏季网络研讨会第 2 部分:标准制定机构、专利池和许可》,IPlytics,柏林,2020 年。


144 Eve Fouilleux 和 Allison Loconto,2017 年,《全球有机农业领域的自愿标准、认证和认可:技术政治的三方模式》,农业与人类价值观,第 34 卷,第 1 期,第 1-14 页。
145 Richard J Gilbert,《网络、标准和市场支配地位的使用:微软 (1995)》,《反垄断革命:经济学的作用》,Richard J. Gilbert 编著,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1998 年,第 409-429 页。
146 Raymund Werle 和 Eric J. Iversen,2006 年,《促进技术标准化的合法性,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第 2 卷,第 1 期,第 19–39 页。
147 Olivier Borraz,2007 年,《管理标准:标准化过程在法国和欧盟的兴起》,治理:政策、行政和机构的国际期刊,第 20 卷,第 1 期,第 57–84 页;Nils Brunsson 等人,2012 年,
《标准化动态:组织研究中的三个标准视角》,组织研究,第 33 卷,第 5-6 期,第 613-632 页。
148 Carl Bildt 等,《争取标准化主导地位:提升欧盟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欧洲电信标准协会,Sophia Antipolis,2019 年。
149 Joseph Farrell 和 Garth Saloner,1985 年,《标准化、兼容性和创新》,兰德经济学杂志,第 16 卷,第 1 期,第 70–83 页。

46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应用时,该技术规范才能得以应用并发挥实际作用。

很大程度上,国际标准化过程基本等同于欧盟和美国这两大创新主力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创新进程。150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标准化主要由私营企业推动。然而,技术标准化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二者
的标准正式化程度的差异。在欧盟,标准化主要侧重于正式标准的制定,美国在事实标准化方面表现突
出,甚至能将事实标准化机制纳入正式标准制定。

虽然欧盟的任何协会都可以制定技术标准,但欧洲的技术标准制定侧重于制度化分级的技术标准化。
欧洲通过发放许可证,认可一些标准制定机构作为国家标准机构和欧洲标准化组织。在国家层面,国家标
准机构最重要,而欧洲标准化组织在全欧洲范围内产生影响。现有的三个欧洲标准化组织中,有两个组织
由国家标准机构组成,即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的成员更加多样
化,参与者除相关行业的利益相关方外,还包含了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欧洲标准化组织制
定的标准中,约20%的标准是根据欧盟委员会要求制定,目的是执行符合公众利益的法规。151 这些标准被

附录一:技术标准化——介绍性说明
称为欧盟协调标准,与国家标准相矛盾时,以欧盟协调标准为准。欧洲的这一做法旨在建立一个框架,通
过避免标准分歧从而实现高效的私有标准制定。该做法通常被称为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这一标准
制定的“新方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旨在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和统一市场的深化。152

在国际上,欧洲的正式标准制定机构十分权威,其核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153 欧洲
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已通过几项协议正式确立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
合作关系。根据法兰克福和维也纳协定,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将优先参考国际标
准。截至2021年6月,34%的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和73.5%的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分别与国际标准
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保持一致。另有5%的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
基础上制定。154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承诺在制定新标准前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磋商;只有当欧盟协调标准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层面上不适用、或国际标准无法充分满足欧洲要求时,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才会制定
新的欧盟协调标准。

欧盟标准在欧洲境外也得到承认。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拥有3个附属的标准制定
机构、17个配套的标准化机构,并与非欧洲标准制定机构签署了5个合作协议和7个谅解备忘录。另有24个
非欧洲标准制定机构采用欧洲标准。155

欧盟采用正式标准是为了避免不同标准间的冲突和矛盾,而美国并不采用相同机制来避免标准间的差
异。相反,大量标准制定公司、联盟和组织为获得市场认可而展开竞争。156 只有美国商务部的国家标准技

150 Kalypso Nicolaïdis 和 Michelle Egan,2001 年,


《跨国市场治理与区域政策外部性:为什么承认外国标准?》,欧洲公共政策杂志,第 8 卷,第 3 期,第 454–473 页;Jay Tate, 《标
准化的国家多样性》,《资本主义的多样性:比较优势的制度基础》,Peter A. Hall 和 David Soskice 编著,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2001 年,第 442-473 页。
151 Carl Bildt 等,《争取标准化主导地位:提升欧盟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欧洲电信标准协会,Sophia Antipolis,2019 年,第 16 页。
152 Michelle Egan,《构建欧洲市场:标准、监管与治理》,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2001 年;Olivier Borraz,2007 年,《管理标准:标准化过程在法国和欧盟的兴起》,治理:
政策、行政和机构的国际期刊,第 20 卷,第 1 期,第 57–84 页。
153 Jay Tate,《标准化的国家多样性》,《资本主义的多样性:比较优势的制度基础》,Peter A. Hall 和 David Soskice 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2001 年,第 442-473 页。
154《 全 球 拓 展 》,CEN-CENELEC,2021 年 6 月, 查 阅 日 期:2021 年 10 月 13 日,<https://www.cencenelec.eu/media/CEN-CENELEC/European%20Standardization/
Documents/IC/cen_cenelec_globaloutreach.pdf>
155 CEN-CENELEC,《如何实现以标准化提升铁路供应行业竞争力?》,CEN-CLC,布鲁塞尔,2018 年。
156 Samuel Krislov,《国家如何选择产品标准,标准如何改变国家》,匹兹堡大学出版社,匹兹堡,1997 年。

附录一:技术标准化——介绍性说明 47
术研究所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发挥协调作用。与欧盟相比,美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主要产生在正
式标准制定机构之外。美国拥有众多相互竞争的行业联盟,加上源于市场主导地位的事实标准,使其在这
一领域远胜于欧盟。事实上,许多总部设在美国的标准制定机构,如果其下属成员机构中有一部分是非美
国公司,那么这些机构会将自身视为国际组织。

由于正式标准和事实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为私营企业,并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公立机构参与,因此技术标
准制定一直被视为非政治性行为。157 近年来,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在该领域不断涉足,标准
化进程中政治因素正在增强。
附录一:技术标准化——介绍性说明

157 Philipp Genschel 和 Raymund Werle,1993 年,《从国家等级制度到国际标准化:电信治理模式的变迁》,《公共政策杂志》,第 13 卷,第 3 期,第 203–225 页。

48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近期以来,标准再次成为政治角逐的工具,158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欧洲和美国对中国标准化政策
和宏伟目标的日益担忧。159 投资、创新、知识产权、标准制定和专利的竞争是愈演愈烈的中美权力之争的
核心。许多国家都通过国家补贴、利用非关税贸易壁垒、标准化和情报获取等方式来支持本国经济,但中
国的国家领军企业从这些做法中受益,欧美观察人士由此认为,中国应该对技术标准及其基本专利的政治
化负责。160

技术标准化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点关注议题,特别是2011年实施“十二五”规划以来尤为突出。161 中
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1年以来宣布了制定1500多项标准的目标,这些标准主要集中在一些
重点行业,并“鼓励中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100项以上的国际标准项目”。162 国家标准委的非公开文件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称,中国正处于技术标准制定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研究和探索;第二阶段是标准制定的“开
放”;在第三阶段,中国明确提出了技术标准的目标,即加强产业政策,促进数字化转型,增强国际竞争
力,并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163

清华大学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学者阎学通认为,围绕新数字技术的竞争推动了中美之间新的两极分
化,并明确指出技术标准化是这场角力的一部分:“数字技术进步[……是]塑造新兴两极世界特征的关键因
素。[……] 例如,中美在5G移动通信标准方面的竞争,以及美苏在意识形态影响力方面的竞争,都是由争
夺国际主导地位的动机驱使的。”164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和美国的一些高级别官员表达了担忧。杜如松(Rush Doshi)在成为拜登政
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前曾写道:“中国在互联网连接的硬基础设施方面也展开了标准竞争。
中国政府投资数十亿美元,以使中国芯片制造商能够在5G移动互联网标准的竞争中击败美国竞争对手。
[……] 除此之外,中国正在努力扩大其在全球标准中的影响力,这是中国政策的一个重点,并出现在高级
别规划文件中,[……]可能以有利于中国的方式塑造电信业的未来。”165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员工被暂时取消其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评论员资格,而总部位
于美国的IEEE是开发技术标准的核心行业联丰,这也能够表明,技术标准化已成为全球权力斗争的一部
分。166

158 20 世纪初,技术标准受到国家竞争的影响,特别是在重要军事物资方面:Stefan Timmermanns 和 Steven Epstein,2010 年,《一个标准的世界而不是标准世界:走向标准


和标准化的社会学》,《社会学年鉴》,第 36 卷,第 1 期,第 69–89 页。
159《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 年)》,国家标准委,2017 年 4 月 10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2 月 6 日,<http://www.sac.gov.cn/sxxgk/zcwj/202101/
t20210122_347066.html>
160 例如,请参见:James A. Lewis,《5G 将如何影响创新和安全:基础导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华盛顿,2018 年。
161 Daisuke Ikegami,2013 年,《中国的国际标准化趋势》,NTT Technical Review,第 11 卷,第 11 期,第 1–6 页。后面的脚注顺序要改。
162《2021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北京,2021 年,第 2 页。
163《2021 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北京,2021 年;《2021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北京,2021 年。
164 阎学通,2020 年,《数字时代早期的两极竞争》,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第 13 卷,第 3 期,第 313–341 页。
165 Rush Doshi 和 Kevin McGuiness,《从历史中看华为:1840 年至 2021 年的大国和电信风险》,布鲁金斯学会,2021 年 3 月,查阅日期:2021 年 4 月 11 日,<https://
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21/03/Huawei-meets-history-v4.pdf>
166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取消了对编辑和同行评审活动的限制。《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声明更新》,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2019 年 6 月 2 日,查阅日期:2020 年 4 月 8 日,
<https://www.ieee.org/about/news/2019/statement-update-ieee-lifts-restrictions-on-editorial-and-peer-review-activities.html>;
《顶级行业标准机构将华为从其期刊中除名》,
“电
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禁止华为员工担任评审员,在中国引发众怒”,金融时报,2019 年 5 月 29 日,查阅日期:2020 年 3 月 28 日,<https://www.ft.com/content/6564035e-
820d-11e9-b592-5fe435b57a3b>;张丹,《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禁止华为后,中国学者建立了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环球时报,2019 年 8 月 6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9 月 8 日,<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60546.shtml>。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49
如果说,技术标准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创新能力的指标,那么,对技术标准的研究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
家技术创新能力的代用指标。如果一个国家的技术领先地位决定了该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那么技术标准
的进步能进一步扩大国家影响力。然而,目前关于技术标准作用的辩论已经超出了将标准视为创新代用指
标的范畴。中国、欧洲和美国的观察人士认为,影响技术标准化的能力本身就是影响力来源。

通过控制技术标准来获得国家影响力并不合理,因为技术标准化遵循的逻辑与地缘政治冲突中所采用
的排斥性策略有所不同。举例来看,制裁和出口管制的目的是增加成本,甚至将(潜在)对手完全排除在
获得战略性技术的机会之外。相反,技术标准遵循的是一种提供互操作性和访问权的包容性逻辑。

利用制定技术标准来增加国家影响力的做法不合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标准在法律上不具约束力,而且
是非强制性的。与大众的普遍认知相比,技术标准化的政治性元素的确更强, 但私营企业在非强制性基础
上制定的高度技术性的标准如何助力国家间的权力角逐,二者间的关联并不能得到合理解释。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影响技术标准的能力如何转化为国家影响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
的角度来看待技术标准化的力量(图23)。

图23: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标准必要专利的销售

经济维度

转换/适应成本

世界贸易组织法下作为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标准
法律维度
技术标准化力量

国家法规中的标准引用

封锁效应

政治维度

(网络)安全影响

技术和伦理的“规范化”

思想维度

声誉效应

来源:自绘图

50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经济维度

在许多情况下,专利可设立相关标准。据估计,信息与通信技术标准中专利技术标准占55%,在电
信、电子商务、电子、生命科学、医疗保健、制造和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67

乍看之下,这与设立技术标准的目的截然相反。技术标准在制造商之间搭建起统一的技术解决方案,
以建立互操作性并保证基本安全。专利的作用正好相反:专利为制造或使用一项技术所需的知识产权提供
所有权,并保护创新发明以防止竞争对手使用。专利与技术标准之间的矛盾可通过颁发许可证得到解决。
当专利持有者宣布其专利为标准必要专利时,他们自动承诺按照公平、合理、非歧视性框架条款对其专利
技术颁发许可。

尽管该框架条款的名称听起来似乎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但实际并非如此。标准必要专利可供所有供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应商使用,而不仅仅是专利持有者,因此不能拒绝任何竞争对手使用。然而,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伴随着
巨额的特许权使用费,制造商必须向基础创新技术的发明者支付费用。例如,2017年,美国高科技公司
高通通过技术许可获得了52亿欧元的收入,占该公司收入的20%以上,芬兰电信厂商诺基亚同年也以同样
的方式获得了16.5亿欧元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168 在过去15年里,中国一直是许可费的第二大支付
国,169 目前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对竞争力的影响。中国目前正努力提高其在标准必要专利中的份额,170 或
者在没有西方标准的情况下发展基础设施和技术项目,同时也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中国标准。

在数字链接影响着越来越多传统非数字行业(如汽车、家电、医疗保健等)之际,专家认为,标准必
要专利许可很可能会因行业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171 虽然如此,专利在技术标准中的重要性将有增无减。

除了支付标准必要专利的特许权使用费,还会产生其他影响。如果企业未能将其技术解决方案确立为
技术标准,则必须重新设计其产品以符合其他标准,从而产生“转换”或“适应”成本。172 因此,成功制
定国际技术标准的企业,不仅可以从标准必要专利中获得特许权使用费,而且还能避免适应成本。鉴于特
许权使用费和其他相关费用数额相当大,这对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换言之,在眼下的数字革命进程中,
在关键技术领域建立技术标准,将为国家经济带来显著的经济竞争力优势。

法律维度

国际技术标准是自愿性的技术规范但仍能以不同形式对国际贸易法产生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
议》、《政府采购协定》和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对《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定》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审
查,都将国际标准视为衡量国际贸易便利化的关键指标,以及判定哪些重要条件属于合法例外,例如,满

167 Tim Pohlmann,《回归基础夏季网络研讨会第 2 部分:标准制定机构、专利池和许可》,IPlytics,柏林,2020,第 11 页。


168 Dan Strumpf,《中国在 5G 技术的哪些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华尔街日报,2019 年 2 月 26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4 月 13 日,<https://outline.com/dVsKLJ>
169 2014 年,高通从中国获得了不少于 80 亿美元的许可费:Andrew Polk,《中国正在悄然制定全球标准》,彭博社,2018 年 5 月 6 日,查阅日期:2018 年 9 月 22 日,
<https://www.bloomberg.com/view/articles/2018-05-06/china-is-quietly-setting-global-standards>
170 Rebecca Arcesati,《中国技术标准给欧洲企业带来压力》,墨卡托中国研究所,2019 年 1 月 29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www.merics.org/de/blog/
chinese-tech-standards-put-screws-european-companies>
171 Tim Pohlmann,《回归基础夏季网络研讨会第 2 部分:标准制定机构、专利池和许可》,IPlytics,柏林,2020 年。
172 Tim Büthe 和 Walter Mattli,《新的全球统治者:世界经济中的监管私有化》,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2011 年,第 9 页。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51
足基本安全要求的前提条件。173

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一项规范要成为国际标准,需要满足六项程序性的基本原则,即:透
明度、开放性、公正性和共识性、有效性和相关性、一致性,以及国家发展程度的考量(意味着标准制定
必须对发展中国家开放)。174

国际标准是国际贸易法下的重要基准。例如,《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第5b款规定,以相关国际组
织的国际标准作为衡量标准,确保服务贸易的负担不超过保证质量所必需的程度。175 尽管各国未被强制要
求遵守这些标准,但如果不遵守,就有可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面临诉讼。176 这意味着,如果某国的国内技
术标准偏离国际标准,世界贸易组织的司法机构可以原则上认定该国不遵守国际贸易法,除非被告能够提
供合理解释,如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或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鉴于约80%的贸易受到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
法规的影响,国际技术标准的重要性超乎普遍预想。177 正因如此,一些法律学者建议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司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法机构对技术标准的定义来质疑中国的保护主义策略。178

除了自愿性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法的间接影响外,国内技术标准也可能具有域外效力。各国(和欧
盟)经常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中引用技术标准,主要出现在法规中。例如,欧盟委员会经常要求欧洲
标准化组织制定欧盟协调标准来支持监管。179 在中国,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制定的一些城市轨道标准
已被纳入国家推荐的自愿性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认证。180

通过法规设立某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门槛后,技术标准便成为指导实施的办法。寻求市场准入的公司
必须遵守法规要求,但原则上法规中引用的技术标准并非强制执行。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不同于技术标准规
定的其他技术证明合规。诚然,大多数情况下,成本最低的选择还是采用那些已被推定为符合法规要求的
技术标准。因此,技术标准在表面上具备自愿性,但实际上是证明公司遵守相关法规的最便捷的途径。特
别是当面对主要市场时,如欧洲单一市场、美国或中国市场,跨国公司为了进入该市场并符合所有现行法
规,通常选择遵守最严格的技术标准,这种情况下,该市场的法规由于引用了国际技术标准而具备了域外
效力。

政治维度

技术标准通过互认互用创造市场。当技术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时,它们会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化。
然而,标准也可能成为贸易的障碍,还可能制造技术孤岛,因为标准的互用互认只在使用了该技术标准的

173 Jean-Christophe Graz,《标准的力量:混合权威和服务全球化》,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2019 年,第 89 页。


174 Carolina Dackö,《什么使技术规范成为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Mannheim Swartling,查阅日期:2021 年 10 月 15 日,<https://www.mannheimerswartling.se/app/
uploads/2021/04/what-makes-a-technical-specification-a-wto-compliant-standard.pdf>
175 《2012 年世界贸易报告:贸易和公共政策:对 21 世纪非关税措施的进一步审视》,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2012 年,第 185-186 页。
176 Olivier Borraz,2007 年,《管理标准:标准化过程在法国和欧盟的兴起》,《治理》,关于政策、行政和机构的国际期刊,第 20 卷,第 1 期,第 57–84 页。
177 《监管改革与国际标准化》。贸易委员会工作组。TD/TC/WP(98)/FINAL,经合组织,巴黎,1999 年。
178 Jennifer Hillman,《解决中国不公平政策和做法的最佳方式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一场大规模、大胆、多边的诉讼: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前的证词》。美中经济与
安全评估委员会,2018 年 6 月 8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8 月 5 日,<https://www.uscc.gov/sites/default/files/Hillman%20Testimony%20US%20China%20Comm%20w%20
Appendix%20A.pdf>
179 Kathrin Dingemann 和 Matthias Kottmann,《关于欧洲协调标准体系的法律意见》,Redeker Sellner Dahs,柏林,2020 年,查阅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https://www.
bmwi.de/Redaktion/DE/Downloads/P-R/rechtsgutachten-europaeisches-system-harmonisierter-normen.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4>
180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作者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52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地理区域内得到实现。这也意味着技术标准可能会导致区域分裂或形成彼此孤立的技术走廊。相互竞争、
相互矛盾的标准导致缺乏全球性的互通互认,进而产生“锁定”效应,此时耗费的政治成本可能远远超出
技术标准化本身。

例如,到目前为止,铁路部门的技术标准基本上仍然是国家性或地区性的。如果A国采用B国的国家铁
路标准(从轨距到牵引技术参数和电压),则除B国供应商外,其他供应商将无法进行铁路的维护和进一步
建设,因为他们使用的技术标准不合要求,他们的产品将完全不兼容。在这种情况下,A国被B国的技术锁
定,并完全依赖B国的供应商。

数十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研究主导技术所产生的锁定效应,尤其是当出现技术互补的情况,即产生
“网络效应”或“外延性”。181 这些研究成果是很有说服力的,想要改变这种主导技术标准困难重重,特
别是要实现技术互适要花费巨大的适应成本。182 尤其是在关键基础设施的数字化部分,稳定的维护和专家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国家变得完全依赖于特定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笨鸟先飞”可能会导致一些技
术上相对弱的方案持续占据主导地位。183

从政治上讲,只要上述技术或产品不影响社会的繁荣发展,便无大碍。然而,铁路作为关键基础设
施,能够促进货物和人员的流动,因此,在如此关键的领域出现的锁定效应将产生政治影响。由于所有符
合相应技术标准的供应商都在B国,B国可能会要求A国作出政治让步,以换取关键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建
设。即使B国没有明确提出让步要求,A国出于对其关键基础设施持续运营的担忧,在涉及B国核心利益的
问题上采取对抗立场之前,也会三思而后行。正是由于这一深远的政治影响,才会在蒙古的一场政治竞选
中,就使用中国还是俄罗斯制造的铁轨产生激烈辩论。核心辩论点不仅在于依赖性和锁定问题,还涉及到
如果轨距符合中国而非俄罗斯的标准,中国能否轻而易举地将军队部署到蒙古。184

技术标准也可能影响安全,而安全问题通常被视为国家权力的核心。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技术开发者
可能更深刻了解技术的原理及其漏洞。一旦在国际上实现标准化,技术就会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而一旦涉
及关键数字基础设施,由于技术开发人员充分了解该技术的漏洞,便可能利用这些缺陷来破坏对手的(网
络)安全。185和186

中国国防工业的许多专家认为,在战略性通信领域使用海外竞争对手的标准,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漏
洞。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标准化已成为民用和军用网络安全课题。187 按照类似的逻辑,美国国防部门的

181 Jean-Philippe Bonardi 和 Rodolphe Durand,2003 年,《管理高科技市场中的网络效应》,《美国管理学期刊》,第 17 卷,第 4 期,第 40-52 页。


182 W. Brian Arthur,1989 年,《相互竞争的技术、不断增加的回报以及历史事件中的锁定》,《经济学杂志》,第 99 卷,第 394 期,第 116-131 页。Joseph Farrell 和 Garth
Saloner,1985 年,《标准化、兼容性和创新》,《兰德经济学杂志》,第 16 卷,第 1 期,第 70-83 页。
183 Melissa A. Schilling,2002 年,《赢家通吃市场中的技术成败:学习导向、时机和网络外部性的影响》,《美国管理学期刊》,第 45 卷,第 2 期,第 387-398 页。
184 Jonathan E. Hillman,《影响力和基础设施:外国项目的战略利害关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华盛顿,2019 年,第 11-12 页。
185 Roma Eisenstark,《中美为何争夺 5G 主导权》,TechNode,2018 年 3 月 30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technode.com/2018/03/30/5g/>;Milo Medin 和
Gilman Louie,《5G 生态系统:美国国防部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国防创新委员会,华盛顿,2019 年。
186 此类威胁的一个具体例子是,美国国家安全局试图操纵国际加密标准,并利用内置漏洞进行监视。尤其是爱德华 • 斯诺登泄露的文件提供了证据,证明这并非陈年旧事。这方
面的一个挑战是技术标准的复杂性,这可能使其他参与者难以充分理解特定标准提案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大企业与情报机构在复杂的标准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尽管是出于
其他目的。大企业可能会努力使竞争对手更难进入市场,而情报机构可能希望掩盖安全漏洞。在前述的加密标准案例中,缺陷被发现并公之于众,这表明标准化的透明度也有
助于防止将此类漏洞纳入现代技术中。Michael Rogers 和 Grace Eden,2017 年,《斯诺登泄密、技术标准和监控基础设施的建立》,《国际传播杂志》,第 11 卷,第 1 期,
第 802-823 页。
187 John Seaman,《中国与技术标准化的新地缘政治》,Notes de l'Ifri,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巴黎,2020 年,第 15 页。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53
观察人士一直在讨论中国在5G标准方面的优势对低频频谱的影响。这使得他们考虑加强毫米波频谱,以确
保美国在海外行动中的军事通信拥有可靠的基础设施,其基础技术标准更多地由美国公司影响,而不是5G
低频频谱。188

部分观察人士认为这只是特例,并反驳称,标准化过程高度透明,实际上不可能对潜在对手的工程师
隐瞒与安全相关的缺陷,但他们也含蓄认同标准化具备安全角度的考量。因此,高度标准化的技术通过提
供国际透明度来提高产品的(网络)安全性。

无论哪种观点更准确,技术标准化都会影响关键数字技术的(网络)安全程度。189 因此,不仅所采用
的标准提案的内容很重要,而且各组成部分的定义以及如何通过认证来实施提案也同样重要。190 这尤其适
用于军民两用产品,即技术标准同时适用于民用和军用目的。191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思想维度

技术的设计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因为它体现了伦理价值,因此无法脱离政治。就这点而言,技术标准
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制定了“基本配方”,规定了不同制造商开发特定产品应遵循的普遍规则。它们塑造
了我们身处的物质世界,并为我们社会生活的构建做出了贡献。标准的必要性和无处不在的特质使我们几
乎不会质疑它们。192 因此,技术标准塑造了所谓的“正常”技术。这不仅适用于消费者;企业也“融入”
由技术标准塑造的技术世界,并根据现有标准开发新的应用程序。193 这导致一些学者将技术标准本身描述
为社会机构。194

例如,尽管Wi-Fi是主流的无线局网标准,但这绝不是必然选择。在Wi-Fi被采纳为国际标准后不久,中
国提出将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WAPI)技术作为新标准。尽管WAPI性能更好,但其隐私性逊于
Wi-Fi。195 WAPI作为标准设定的过程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最终未能成为国际标准,这主要是由于程序问
题,196 也因为中国没有发布WAPI的安全算法。197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通过拒绝WAPI,国际标准制定机构
将隐私的优先性置于性能之上,影响了全球消费者和制造商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期望。同样,在5G标准的
起草过程中,隐私性也是一个关键考量。198

这并非个例。当新兴技术日益渗透到公共和私人生活的所有领域时,伦理、政治和安全关切在技术标

188 Milo Medin 和 Gilman Louie,《5G 生态系统:美国国防部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国防创新委员会,华盛顿,2019 年。


189 作者采访了参与 5G 开发的欧洲工程师。2019 年 2 月至 11 月。
190 Jean-Christophe Graz,《标准的力量:混合权威和服务全球化》,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2019 年,第 2 章。
191 Karen M. Sutter 和 Michael D. Sutherland,《 中 国 的“ 十 四 五” 规 划: 初 步 分 析, 国 会 研 究 服 务 处, 更 新 日 期:1 月 5 日, 查 阅 日 期:2021 年 3 月 23 日,<https://
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IF/IF11684>
192 Lawrence Busch,《标准:现实的食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剑桥,2011 年。
193 Kelly Kollman,2008 年,《商业规范的监管力量:呼吁制定新的研究议程》,《国际研究评论》,第 10 卷,第 3 期,第 397-419 页。
194 Samuel Krislov,《国家如何选择产品标准,标准如何改变国家》,匹兹堡大学出版社,匹兹堡,1997 年;Kristina Tamm Hallström,《组织国际标准化:ISO 和 IASC 寻求
权威》,Edward Elgar,切尔滕纳姆,2004 年;Stefan Timmermanns 和 Steven Epstein,2010 年,《一个标准的世界而不是标准世界:走向标准和标准化的社会学》,《社
会学年鉴》,第 36 卷,第 1 期,第 69-89 页。
195 Heejin Lee 和 Sangjo Oh,2006 年,《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标准战争:从参与者网络的角度理解国际标准制定》,《战略信息系统杂志》,第 15 卷,第 3 期,第 177-195 页。
196 Richard P. Suttmeier 等人,《权力标准?中国国家标准战略制定中的技术、制度和政治》,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西雅图,2006 年。
197 Heejin Lee 和 Sangjo Oh,《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标准战争:从参与者网络的角度理解国际标准制定》,《战略信息系统杂志》,第 15 卷,第 3 期,第 177-195 页。
198《5G 标准化》,爱立信,查阅日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www.ericsson.com/en/future-technologies/standardization/5g-standardization>

54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准化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算法偏见和数据隐私只是技术标准化中伦理基础的两个例子。199 由于认识
到人工智能对传统伦理会产生重要影响,欧盟起草了相关准则,该准则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共鸣,尤其是在
经合组织成员国中。200 然而,要使这些准则生效,就需要进行标准化。欧盟官员公开承认,由于其在国际
人工智能标准化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可能会是欧盟面临失败风险的领域。201

中国非常清楚技术标准“正常化”会带来的影响。例如,在西方输入键盘上实现粤语书写标准化,原
本可以为这一中国南方方言的使用提供便利,但中国政府拒绝采用。这一改变对汉语普通话的影响微乎其
乎,但中国领导层所担心的是其带来的象征性意义。202

此外,技术标准化的思想力量并不局限于基本的伦理价值。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影响国际技术标准化进
程,它就有可能获得技术发达国家的声誉。这是超越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技术优势和社会进步的标志。203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总之,一个国家在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等领域的影响力决定了它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能力,这些
领域超出了技术标准化范畴。标准化的力量在于,标准既谨慎又具有变革性:204 谨慎是因为它们看似技术
性,但其政治影响一直隐性存在;高昂的适应成本以及对相关产品的影响导致了标准的影响是深远的,因
此一旦标准发生变化,它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甚至连并非最佳的技术标准也符合这些性质。205 因此,技
术标准有助于控制国际秩序,标准化已成为各国争夺全球影响力的关键战场。206

199 John Seaman,《中国与技术标准化的新地缘政治》,Notes de l'Ifri,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巴黎,2020 年。


200 中国试图影响国际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标准,在欧洲引发伦理担忧;Yujie Xue,《27 家公司起草中国首个面部识别国家标准》,Sixth Tone,2019 年 11 月 27 日,查阅日期:
2020 年 4 月 4 日,<http://www.sixthtone.com/news/1004893/27-companies-drafting-chinas-first-national-facial-recognition-standard>
201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作者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202 Valentina Pop 等人,《从灯泡到 5G,中国与西方争夺关键技术标准的控制权》,华尔街日报,2021 年 2 月 8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2 月 17 日,<https://www.wsj.com/
articles/from-lightbulbs-to-5g-china-battles-west-for-control-of-vital-technology-standards-11612722698>
203 John Seaman,《中国与技术标准化的新地缘政治》。Notes de l'Ifri,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2020 年 1 月,查阅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第 15 页,<https://www.ifri.org/
sites/default/files/atoms/files/seaman_china_standardization_2020.pdf>
204 Andrew D. Bishop,《标准的力量:新的地缘政治斗争》,《国家利益》,2015 年 10 月 7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9 月 9 日,<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standard-
power-the-new-geopolitical-battle-14017>。
205 Paul A. David,1985 年,《克利俄与键盘经济学》,《美国经济评论》,第 75 卷,第 2 期,第 332-337 页。
206 Nils Brunsson 和 Bengt Jacobsson,《标准的世界》,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2002 年。

附录二:技术标准政治化:技术标准化力量的四个维度 55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尽管中国近期进行了标准化改革,但其标准体系和全部五种标准类型仍以政府为主导。

1. 国家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是在由国有和私营企业、研究机构、国家监管机构、消费者组织、检测和认证实体以及
行业协会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中制定的。尽管这种做法整体上与欧洲和国际做法类
似,但国家标准的制定并不由私营标准制定机构来协调,而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框架下进行。国
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两个部门组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是国务院直属正部
级机构。因此,国家标准并非由私营机构(如欧洲)制定,而是在国家部委的总体框架下制定的。

在中国的标准体系中,国家标准涵盖最基本的规范,包括健康和安全标准。207 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欧洲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公司尤其重要,因为遵守标准是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208 强制性国家标准,在中国术语中被明确称为“国
标”(简称“GB标准”,与之相对的是“推荐性国家标准”,简称“GB/T标准”,后者是自愿遵守的国
家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某些方面与欧洲法规类似。

截至2021年7月26日,中国共有39,777项国家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2,116项,209 与中国标准化改革之
前相比大幅下降,彼时中国共有1万多项强制性标准。210 在某些行业,强制性标准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例
如,在医疗器械行业,几乎四分之一的标准是强制性的。211

强制性标准的减少通常意味着政府管制的放松;然而,许多推荐性国家标准在中国仍被视为强制性标
212
准。 这意味着,改革的效果并不像最初看起来那么理想。因此,对于进一步精简和简化强制性标准的官
方公告,应持积极但谨慎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承诺在强制性标准中避免知识产权问题 ,这将有助于改善
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213

2. 行业标准

与国家标准类似,行业标准由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专家组制定,类似于国家标准化的技术委
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的组成。行业标准也是由国家部委制定的,但行业标准化的主导部门是工信
部、生态环境部等特定的国家部委,而不是国家标准委。因此,行业标准比国家标准更具体。在多数情况

207 例如,在汽车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关注安全、环境和排放、能耗和电磁兼容性。请参见: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委,查阅日期:2021 年 2 月 5 日,<http://


openstd.samr.gov.cn/bzgk/gb/std_list_type?p.p1=1&p.p90=circulation_date&p.p91=desc>;推荐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委,查阅日期:2021 年 2 月 5 日,<http://openstd.
samr.gov.cn/bzgk/gb/std_list_type?p.p1=2&p.p90=circulation_date&p.p91=desc>
208《欧盟和中国——应对系统性挑战。重新平衡对华关系的欧盟全面战略》,欧洲雇主协会,布鲁塞尔,2020 年。
209 从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获得的官方数据。
210《法规回顾:中国修订标准化体系》,《人大观察者》,2017 年 5 月 17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https://npcobserver.com/2017/05/17/legislationreview-china-
to-revamp-standardization-system/>
211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作者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212 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作者采访了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化专家(业内人士和研究人员)。
213《2021 年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标 准 工 作 要 点》, 欧 盟 驻 华 标 准 化 专 家 项 目, 北 京,2021 年, <https://sesec.eu/wp-content/uploads/2021/04/Annex-1-MIIT-Priorities-for-
Standardization-Work-in-2021.pdf>

56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下,这些国家部委组成部分的研究机构会担任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例如中国电子技术标
准化研究所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过对欧洲和中国业内人士的深入采访证实,这些部级研究机构和测
试实验室在广泛的经济领域的标准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214

截至2021年7月26日,中国共有75,285项行业标准,其中几乎所有标准都是推荐性的。215 在中国的标
准化改革之前,既有强制性行业标准,也有推荐性行业标准。虽然行业标准可以成为强制性的,但需要得
到中国所有在国务院下代表部委的充分同意。为了大幅减少强制性行业标准的数量,这一过程被刻意复杂
化和高度行政化。然而,与推荐性国家标准类似,大多数推荐性行业标准在实践中被视为强制性标准。216
尽管强制性行业标准数量很少,但推荐性行业标准化正在充分发挥作用。这促使国家标准委呼吁加强协
调,避免与其他推荐性标准 发生冲突。217

强制性行业标准几乎被废除,这表明政府控制部分正在逐步解除,但无论是中国本土企业还是在中国
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都不认为国家标准化和行业标准化是驱动行业的方式。事实上,国家及行业标准的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制定和修订高度行政化且非常耗时。218 在这一背景下,工信部于2021年宣布,将为新技术的标准化开辟一
条快速通道。219

尽管国家部委官员不一定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但对国家层面的政治议程仍然具有影响力。虽然民营企
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影响行业标准化,但政府机构控制着框架(即标准制定和修订的主导、流程和关键
决策),而实际的技术发展受企业和不同政府参与者的影响。

3. 地方标准

第三类也是最后一类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即地方标准,是在地方政府的工作框架下制定的,仅适用
于各自的地理区域。地方标准应符合当地的具体要求。然而,地方政府利用其为自己的议程服务,这导致
了地方保护主义。220 这种现象在国际上是众所周知的,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贸易法中,技术标准被视为
潜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截至2021年7月底,中国共有52,992项地方标准,其中所有标准都是推荐性的。221 然而,地方公共和私
人参与者往往将地方标准视为强制性标准。222 这表明,所有这三种类型的国家主导的标准仍然受到政府的
巨大影响。

214 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作者采访了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化专家(业内人士)。


215 从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获得的官方数据。
216 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作者采访了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化专家(业内人士和研究人员)。
217 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标准管理的指导意见(国标委发〔2020〕18 号),国家标准委,2020 年 4 月 15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2 月 6 日,<http://www.sac.gov.cn/sxxgk/
zcwj/202101/t20210122_347055.html>
218 2019 年 10 月至 11 月,作者采访了中国的标准化专家(业内人士)。
219《2021 年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标 准 工 作 要 点 》, 欧 盟 驻 华 标 准 化 专 家 项 目, 北 京,2021 年,<https://sesec.eu/wp-content/uploads/2021/04/Annex-1-MIIT-Priorities-for-
Standardization-Work-in-2021.pdf>
220 2019 年 10 月至 11 月,作者采访了中国的标准化专家(业内人士和研究人员)。
221 从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获得的官方数据。
222 Tim Rühlig,《技术标准化、中国与未来国际秩序:欧洲视角》,海因里希 • 伯尔基金会欧盟办事处,布鲁塞尔,2020 年。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57
4. 团体标准

在中国的标准化改革中,除了已存在的国家层面的标准化,还建立了市场层面的标准化。新的市场层
面的标准化的核心是团体标准,也称为“社会团体标准”。自推出以来,团体标准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
标准类型。在中国政府鼓励其发展之后,团体标准的增长超过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增长,而这两类标
准被认为与欧洲产业界相关(图24)。

图24:按类型分列的中国正式注册的技术标准数量(2019年和2021年)

国家标准 36,877
39,777

行业标准 62,262
75,285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9,790
团体标准 26,922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2019 2021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

截至2021年7月,共有26,922项团体标准在中国国家平台上注册,223 其中有48.6%涉及工业,24.5%涉
及服务业,16.1%涉及农业,10.8%涉及社会事业。224 大多数参与标准制定的团体在广东省注册(14%),其
次是浙江和山东。225 这表明,团体标准化在私营部门较发达的地区更为盛行。在该平台成立后的前三年,
约有2,700个行业团体注册了标准。截至2021年9月,这一数字已增至6,266。226

与国家层面标准相反,团体标准的制定应该完全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影响。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不
需要许可证。政府鼓励所有从中国国务院直属的民政部获得非政府组织资格的中国私营实体制定技术团体
标准。理论上,这使得政府对团队标准的制定几乎没有控制。然而,欧洲和中国的从业人员在私下谈话中
都表示,在团体标准化方面也存在着政府主导。

作为后来者,令中国感到遗憾的是,其团体标准的数量少于美国。迄今为止,中国政府认为团体标准
的制定是成功的,但也承认这些标准的质量参差不齐。227 这可能是由于制定团体标准的平均周期较短(12
个月);而制定国家标准的平均周期为两年。此外,国家机关注意到,许多团体标准反映了团体中个别成
员的利益诉求。

223 从 欧 盟 驻 华 标 准 化 专 家 项 目 获 得 的 官 方 数 据。 另 请 参 阅:《 标 准 列 表》, 中 国 标 准 化 研 究 院, 查 阅 日 期:2021 年 9 月 17 日,<http://www.ttbz.org.cn/Home/


Standard?page=456>
224《2020 年下半年中国团体标准发展报告》,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21 年,第 4 页。
225 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第四期发布的《中国标准化通讯》,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北京,2021 年。
226《团体列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查阅日期:2021 年 9 月 17 日,<http://www.ttbz.org.cn/Home/ActGroupList/?serType=1&serKey=&sheng=&page=264>
227 例如,请参见:《2020 年下半年中国团体标准发展报告》,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21 年。

58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目前中国存在大量相互重叠、相互竞争和相互矛盾的技术标准,这对欧洲和中国企业来说可能难以应
对。对于是否以及如何解决相互冲突的标准所产生的多种问题,中国仍然含糊其辞。228

引人注目的是,被大多数中国和欧洲公司用来判定最具影响力的团体标准的四个准则,反映出中国政
府对团体标准化制定的间接参与:229

1) 用于判定团体标准相关性的第一个准则是,这些标准是否在国家法规中引用,是否在国家部委的信息
通报中提及,或是否作为依据被用于政府采购。230 在某些情况下,国家部委会要求行业团体制定技术标
准。例如,2020年,工信部选择了110个团体标准项目作为示范案例。工信部还公开支持了由中国通信
学会和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等机构制定的团体标准。231 中国还采用了一种机制,用于将团体标准转化为国
家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2) 第二个准则是,在《标准化法》向所有非政府组织开放制定团体标准的机会之前,此社会团体是否得到
了政府授权,在试点阶段制定团体标准。到目前为止,共有114个此类团体,它们被普遍认为颇具影响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力。
3) 被经常提到的第三个准则是行业团体的成员资格。各方普遍认为,如果国家领军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国
企)参与了此技术标准的制定,则此技术标准会更具相关性。因此,在高度垄断的经济领域中,识别相
关团体要容易得多。
4)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准则是标准制定团体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一般而言,全国性团体比仅限于地方一级
的团体更具影响力。

引人注目的是,前三个准则都由政府主导。这表明,尽管团体标准被认为是由市场驱动的,但它们也
受制于国家主导因素。

更普遍地说,中国经济本质上仍是国家主导的。与欧洲同行相比,中国私营企业受政府影响更大,独
立性更低。国家领军企业,即使不是正式的国有企业,也往往深受政府影响。232 尽管中国的行业团体名义
上是商业团体或商会,它们却与政府联系紧密。根据一些消息人士的说法,许多有权制定团体标准的团体
“旨在协调一个行业内的活动[……并且]由已解散的部委的前政府官员组成,具有与这些部委相同的组织结
构和职能。”233

5. 企业标准

第五种也是最后一种标准类型是企业标准,即个别公司的规范。除非其达到等同于事实标准的非正式
地位,否则企业标准只适用于特定公司。然而,即使是企业标准,也并非完全不受政府的监督和指导。政
府鼓励所有企业向国家主管部门申报企业标准,以便公共机构更好地了解其产品特性。

228《2020 年下半年中国团体标准发展报告》,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21 年,第 17-18 页和 27 页。


229 信息来源于作者于 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对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化专家(业内人士和研究人员)的采访。
230 例如,《T/CADA 4-2016 汽车救援服务管理规范》被用于政府采购。《2020 年下半年中国团体标准发展报告》,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21 年,第 26 页。
231 同上。
232 Mark Wu,2016 年,“中国公司”对全球贸易治理的挑战,《哈佛国际法杂志》,第 57 卷,第 2 期,第 261-324 页;Tobias ten Brink,《中国的资本主义:通往经济繁荣
的矛盾之路》,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费城,2019 年。
233 Curtis J. Milhaupt 和郑文通,2015 年,《超越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企业》,《乔治敦法律杂志》,第 103 卷,第 3 期,第 665-722 页。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59
了解企业标准产生的历史有助于理解国家管控背后的动态。上世纪90年代,中国法律要求所有产品都
必须符合标准,以加强问责制。当企业在一个没有技术标准存在的领域进行生产活动时,法律会强制要求
企业制定企业标准。这一做法旨在设立一个门槛,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据此对所有制造商进行监督并追究其
责任。

如今,政府主要是通过2018年设立的全国竞争性“领跑者”制度来对企业标准的制定进行指导,根据
该制度对政府判定的最好的标准予以奖励。234 这一制度每年都在更新,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并存。235 具有挑
战性的是,“领跑者制度”下的奖项评选标准和评审制度不透明。审查工作应由独立专家进行,但同样缺
乏透明度。政治联系似乎也在奖励过程中发挥作用。236 此制度使得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利用由行业驱动的标
准化发展来完善其产业政策,并维持其指导职能。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尽管中国最近的标准化改革加强了行业的作用,从而为欧洲企业提供了机会,但
中国政府继续积极引导标准化发展,与欧洲的由私营机构、行业本身驱动的自我监管方式相比,中国政府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更突出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不再全面控制这一过程,而是由公共机构和行业组成
的联盟来控制,该联盟与国家机关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影响中国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这并不是说中国所
有的企业和社会团体都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中很大一部分确实如此。

在中国经营的欧洲企业都充分意识到了中国政府对标准化发展的持续性影响力。在中国欧盟商会/瑞典
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标准化调查中,中国国家机构、研究机构(通常是国营机构,甚至是国家部委的组成部
分)和国有企业被认为对中国技术标准制定的影响最大。欧洲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国私营企业被认为对此具
有相似程度的影响力,表现优于非欧洲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国消费者团体(图25)。

图25:在贵公司参与的标准制定委员会中,下列参与者对技术标准的制定
有多重要(单位:%)?

中国国家机构
中国消费者团体
外商投资企业(不包括欧洲)
中国私营企业
欧洲外商投资企业
中国国企
中国研究机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既非重要也非不重要 不太重要

不重要 不知道

234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北京大学,查阅日期:2021 年 2 月 5 日,<http://www.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Db=chl&Gid=319564>


235 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第四期发布的《中国标准化通讯》。2021 年 6 月至 7 月刊,欧洲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北京,2021 年。
236 作者于 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对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化专家(业内人士和研究人员)的采访。

60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作用源自对技术标准化理解的根本不同。对中国政府而言,技术标准是实施产业
政策的一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国内标准可以起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达到保护主义的目的,过去
的情况更是如此。如今,技术标准化已成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促进因素。

为了缓解较低的经济增长率(“新常态”)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经济转型。237 在
几乎没有更多城市化潜力的情况下,中国正努力从低劳动力成本竞争转向质量和创新竞争,这进一步加大
了对标准化的关注。238 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中国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宣布了“中国制造2025” 行动纲领,
其中确定了十大行业,在这些行业中,中国的目标是成为拥有最多创新技术的世界领导者。239 不出所料,
其中几个行业部门,包括信息技术、铁路设备、电力设备和医疗器械,都是中国技术标准化活动最为活跃
的领域。240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国内标准制定做法对其国际行为造成了影响。本附录接下来的两节将讨论这一点。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中国由政府主导的正式标准化路径

中国的国际上参与正式标准化与西方的做法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然而,中国则采用了政府主导这一
众所周知的战略,可通过分析影响正式标准制定的四个因素来了解这一点。241

1. 增加技术专业知识

第一个因素是增加技术专业知识。协商标准的参与者是工程师。尽管经济和政治发挥着一定作用,但
标准参与者最终会协商各种技术解决方案。因此,技术专业知识是影响标准制定的关键先决条件。

总体而言,西方的技术创新是产业和学术研发的成果,而公共资金对基础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采取了一种更加政府主导的研发方式,利用国家资源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的追
赶。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产业政策一直有额外的国家资金补贴,中国在2019年将国内生产总值的
2.2%用于研发。242

例如,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国家领军企业华为(尽管不是国企)迅速扩展了其技术专业知识储备。243 该
公司将营收的很大一部分投入研发并因此而闻名。244 华为是全球仅有的三家为5G基础设施生产无线接入设
备的、拥有着高市场份额公司之一。引人注目的是,华为不仅超过了爱立信和诺基亚这两家主要的5G竞争

237 Barry Naughton,《经济增长与改革挑战,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国内和外交政策挑战》,Jo Inge Bekkevold 和 Robert S. Ross 编著,乔治城大学出版社,华盛顿,2016 年,


第 66-91 页。
238 夏明,2018 年,《正在酝酿中的中国金融危机——软预算约束、透支和缺失的可信承诺》,《中国政治学刊》,第 23 卷,第 1 期,第 9-32 页。
239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 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 号,国务院,2015 年 5 月 8 日,查阅日期:2020 年 3 月 31 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
content_9784.htm>
240 2018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作者采访了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化专家(公职人员和研究人员)。
241 例如,请参见:Tim Büthe 和 Walter Mattli,《新的全球统治者:世界经济中的监管私有化》,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2011 年。
242 稍后将提供详细信息。
243 2019 年 1 月,作者采访了欧洲移动运营商。
244 Parv Sharma,《5G 生态系统:华为在 5G 技术标准化中的作用日益增强》,Counterpoint Research,2018 年 8 月 20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www.
counterpointresearch.com/huaweis-role-5g-standardization/>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61
对手的研发投资总额(2017年为143亿美元,前一年为106亿美元),245 而且还受益于政府支持。据报道,
在过去的25年里,华为获得了高达75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它仅从国家贷款机构的低息贷款、
信贷额度和其他支持中就获利460亿美元。2008至2018年间,该公司因国家促进科技行业发展的激励措施
而节省了250亿美元的税费。246

尽管只凭研发投资并不能带来创新,而且华为和其他中国公司的投资总额可能会夸大它们各自的公司
地位,但大量的研发资金是标准化的先决条件。

中国政府不仅通过国家补贴、经济奖励和投资必要基础设施等手段进行国家引导,为创新提供极佳
的条件,而且还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保护自主创新免受国际竞争的影响。247 具体包括出台保护主义产业政
策,将信息控制措施作为市场准入和贸易壁垒,采用有利于中国企业的财政和国企结构,以及运用国家安
全措施。248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2. 利用先发优势

提高国际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第二个因素是利用先发优势。249 尽管前沿创新是一个先决条件,但先发
优势,即对技术尽早进行商业化并在现实环境中证明其创新价值,对于影响标准制定至关重要,因为国际
标准一旦确立就很难改变。

在中国,早期商业化也是标准制定的一个核心维度,但这并不是留给私营企业的。国家产业政策的一
个核心特征是建立监管和财政条件,以促进关键使能技术的早期商业化,并鼓励企业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技
术标准提案。250 例如,如果中国公司制定技术标准,许多当地政府就会向它们提供补贴。国际标准提案最
高可获得1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251

再比如,中国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5G试验区。252 政府要求国有控股的移动运营商推
出最具创新性的5G版本,即独立5G,并免费提供频谱。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倾向于选择将4G/LTE网络升
级为非独立5G,因为私营企业已经意识到该做法在中短期内更经济。此外,欧洲移动运营商必须从欧洲监
管机构购买频谱。253 中国政府还宣布,计划在2020年至2030年期间投资4110亿美元用于5G网络的建设。254

245 Rick Nelson,《中国华为试图主导 5G 标准制定》,Evaluation Engineering,2018 年 3 月 30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www.evaluationengineering.com/


industries/communications/wireless-5g-wlan-bluetooth-etc/article/13017349/chinas-huawei-seeks-to-dominate-5g-standards-development>
246 Chuin-wei Yap,《国家支持助推华为在全球崛起》,华尔街日报,2019 年 12 月 25 日,查阅日期:2020 年 2 月 9 日,<https://www.wsj.com/articles/state-support-helped-
fuel-huaweis-global-rise-11577280736>
247 Laure G. Deron,《中国标准与新工业市场》,法国军事学校战略研究所,巴黎,2020 年,第 14 页。
248 Martina F. Ferracane 和 Hosuk Lee-Makiyama,《中国的技术保护主义及其不容谈判的理由》,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布鲁塞尔,2017 年。
249 W. Brian Arthur,1989 年,《相互竞争的技术、不断增加的回报以及历史事件锁定》,《经济学杂志》,第 99 卷,第 394 期,第 116-131 页。
250 Milo Medin 和 Gilman Louie,《5G 生态系统:美国国防部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国防创新委员会,华盛顿,2019 年。
251《常州奖励 36 个技术标准项目 最高奖金 25 万元》,荔枝网,2015 年 5 月 30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4 月 9 日,<http://news.jstv.com/a/20160530/1464592527175.shtml>;
《最高奖励 20 万元!安徽省标准创新贡献奖开评》,新浪网,2020 年 6 月 5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4 月 9 日,<http://ah.sina.com.cn/news/2020-06-05/detail-iirczymk5326832.
shtml?from=ah_ydph>;《单项奖金达 30 万元!快来申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读特,2020 年 5 月 21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4 月 9 日,<https://huacheng.gz-cmc.com/
pages/2020/05/21/c9234e610ef441b084884c5f0b0bd5c1.html>;《2019 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标准奖) 申请指南》;深圳市政府,查阅日期:2021 年 4 月 9 日,<http://amr.
sz.gov.cn/attachment/0/43/43748/1968717.pdf>;《团体标准纳入各地财政补贴范围》,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查阅日期:2021 年 4 月 9 日,<http://www.cblfta.org.cn/cblftaorg/
wap_doc/15603295.html>
252 Kristin Shi-Kupfer 和 Maraike Ohlberg,《中国的数字化崛起。欧洲面临的挑战》,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柏林,2019 年,第 26 页。
253 Roma Eisenstark,《中美为何争夺 5G 主导权》,TechNode,2018 年 3 月 30 日,查阅日期:2019 年 4 月 11 日,<https://technode.com/2018/03/30/5g/>;Tim Rühlig 和
Maja Björk,《如何看待华为之争?欧洲的 5G 网络安全和技术依赖》,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报告 1/2020,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斯德哥尔摩,2020 年。
254 Kristin Shi-Kupfer 和 Maraike Ohlberg,《中国的数字化崛起。欧洲面临的挑战》,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柏林,2019 年,第 18 页。

62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简言之,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路径通过将早期商业化的金融负债社会化来支持标准化。
3. 鼓励积极参与标准化组织

第三个因素是鼓励积极参与标准化组织。如果要在几个正式的标准制定机构中拥有投票权,就需要对
标准制定做出积极和定期的贡献。在标准化方面有利益关系的西方公司需要在几乎没有任何国家支持(例
如报销部分差旅费)的情况下满足这一要求。最具影响力的欧洲标准制定机构,德国标准化学会,大约有
10%的预算来自公共机构。出售标准和会员费是德国标准化学会的主要资金来源。

相比之下,中国采取政府主导的做法,满足国家要求的标准提案企业可以优先获得国有银行提供的财
政资源,从而增加对正式国际标准化的参与力度。

直到最近,中国还为中国参与者的差旅、参与和秘书处的运作提供了大量财政支持。学术研究一再强
调,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资源至关重要。255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4. 优化政策协调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因素是优化政策协调,从而使一个国家或集体的行业企业在标准制定机构中口径
一致。所有国家的从业人员都证实,一个国家的行业代表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惯例而不是例外。在此情况
下,通过协调确保参与者口径一致,有助于建立对特定标准提案的支持。

在欧盟和美国,这种协调由行业或私营标准制定机构内部的委员会负责。尽管中国的团结常常被高
估,但在国家重点领域,中国政府确实在积极促进协调。例如,2013年,中国成立了IMT-2020(5G)推进
组,该小组由中国公共机构(工信部、科技部和发改委)、研究机构(北京邮电大学)以及众多中国科技
公司组成。256

政府机构不确定标准,也不优先考虑某项提案。然而,在参与国际标准化之前,公共机构会推进国内
的协调。有时,这会受到来自多方的压力。众所周知,由于中国IT公司联想在3GPP中投票支持高通的标准
提案,而不是华为的提案,联想在中国遭到了强烈抵制。257 同样,中国在2016年国际3GPP会议上做出了
协调一致的努力,推动华为提出的非独立5G控制面板提案,以对抗似乎已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达成了广
泛共识的高通提案。258 还有报道称,中国甚至要求其代表提供智能手机照片,以证明他们在标准制定机构
领导职位选举中投票支持中国候选人。259

总之,中国不仅在正式的5G标准制定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方面获得了影响力,而且还采用以政府为主

255 Kristina Tamm Hallström 和 Magnus Boström,《跨国多利益相关方标准化,组织脆弱的非国家权力机构》,Edward Elgar,切尔滕纳姆,2010 年,第 28-29 页。


256 陈山枝和康绍莉,2018 年,《5G 综述及中国的进展》,《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第 19 卷,第 3 期,第 309-321 页;《中国 5G 进展与合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
2016 年;Paul Triolo 等人,《欧亚集团白皮书:5G 的地缘政治》,欧亚集团,华盛顿,2018 年。
257 James A. Lewis,《5G 将如何影响创新和安全:基础导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华盛顿,2018 年;Frank Hersey,《联想创始人因“不爱国的 5G 标准投票”而遭到公
众强烈抵制》,Technode,2018 年 5 月 16 日,查阅日期:2018 年 9 月 30 日,<https://technode.com/2018/05/16/lenovo-huawei-5g/>
258 Valentina Pop 等人,《从灯泡到 5G,中国与西方争夺关键技术标准的控制权》,华尔街日报,2021 年 2 月 8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2 月 17 日,<https://www.wsj.com/
articles/from-lightbulbs-to-5g-china-battles-west-for-control-of-vital-technology-standards-11612722698>。
259 同上。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63
导的标准化做法。在正式的国际标准化进程中,这种以国家为中心的做法现在与欧盟和美国传统的私有领
域驱动的做法并存。

中国以政府主导的事实标准化做法

中国影响国际事实标准化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并不是因为中国采取了与西方根本不同的做法,而是一
种以政府主导的做法。这可以通过三个影响因素加以说明。

1. 利用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

建立拥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大公司是一个国家制定事实标准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国内
市场也是很有帮助的,因其为参与国际标准化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力量。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尽管规模对中国企业有帮助,但政府的支持力度远远超过了西方。中国积极推动打造国家领军企业,
近年来,国企的平均规模大幅增长。260

仍然由国家控制的铁路部门就是一个例子。2013年,铁道部被拆分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
分别隶属于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然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该国有企业负责铁路
开发、定价和基础设施建设。261 因此,在中国铁路行业中,它不仅是供应商,同时还发挥着协调作用。这
对战略研发投资和标准化目标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政府不仅对铁路部门的制造和运营拥有主导权,而且
还指导标准制定所需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至少有25所研究型大学、11个研究所和51个国家工程和研究中心
(拥有10,000多名研究人员)接受政府的直接领导,以实现国家目标。中国铁路总公司还拥有自己的工程
和研究分支机构,即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62

换言之,中国对铁路行业和研发的控制与本国的铁路标准化做法存在关联。

2. 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一揽子交易”

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不足以制定事实标准。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无论是西方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需要与
来自国外的技术解决方案竞争。尽管出口补贴是一种全球现象,但中国采取了一种明显以政府主导的做法
来获得国际市场地位。铁路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尽管中国铁路公司主要为国内市场生产,但作为“中国制造2025”倡议的一部分,中国正在推动铁路
行业的出口。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承诺在境外投资1万亿美元建设新的公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
施。263 到2020年,出口配额已增加到中国铁路总公司业务量的25%。建立了“铁路经济带”的概念,以促

260 Nicholas R. Lardy,《国家的反击:中国经济改革结束》?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纽约,2019 年。


261 Yan Shu Liang (Karl),《中国能否通过铁路连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视角:国家、跨国和国际》,Daniel Johanson 等人编著,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出版社,布里斯托尔,2019 年,第 87-103 页。
262 同上。
263 Jonathan Hillman,《皇帝的新路》,耶鲁大学出版社,纽黑文,2020 年,第 4 页。

64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进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通过铁路促进贸易。264

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得到国有银行的大力补贴支持。据专家估计,对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铁路经济带
的补贴(包括地方政府的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26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17年5月宣布,将为铁路经济
带项目提供价值20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但中国其他银行尚未披露类似信息。

此类出口补贴作为大型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对于中国国内铁路标准的国际化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往
往是本研究报告正文中简要概述的特定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的组成部分。

中国不仅以中国企业获得建设合同为条件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贷款,而且还将其技术标准作为
“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266 这表明,中国铁路公司获得了重要的战略支持来增加市场份额,同时在“一
带一路”国家制定事实铁路标准。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3. 创造长期负债

事实标准尤其有效,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会将客户锁定在某特定供应商的特定产品上。在许多情
况下,产品的维护或其在相关产品中的使用依赖于既定的技术标准。西方企业的做法表明,这种资产正被
企业战略性地使用,而中国的做法也不例外。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附录二。

264 Yan Shu Liang (Karl),《中国能否通过铁路连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视角:国家、跨国和国际》,Daniel Johanson 等人编著,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出版社,布里斯托尔,2019 年,第 87-103 页。
265 Jakub Jakóbowski 等人,《丝绸铁路:中欧铁路连接:背景、参与者、利益》,OSW Studies 72,东方研究中心,华沙,2018 年。
266 Jonathan E. Hillman,《影响力和基础设施:外国项目的战略利害关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华盛顿,2019 年。

附录三:中国标准以政府为主导的特点 65
附录4:中国的标准化做法给欧盟带来的挑战

中国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不断扩大,这引起了大西洋两岸观察人士和政策制定者的担忧,267 但
这一发展具体给欧盟带来了哪些挑战?本节确定了三组部分重叠的后果,即标准制定的政治化,国际技术
标准的潜在分歧和脱钩,以及欧盟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影响力的丧失。

技术标准政治化

尽管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技术标准被各国用作行使权力的工具,但其潜在的影响力长期以来一直
被忽视。268 然而,随着中国政府实施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战略方针,再加上新兴的高科技竞争,这种情况似
乎有所复苏。这导致标准化的政治化,尤其是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可能会迫使其他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
家)考虑采取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做法。
附录4:中国的标准化做法给欧盟带来的挑战

出于充分的理由,欧洲长期以来一直强烈主张对技术标准采取一种非政治化的做法,不受国家影响:
对技术解决方案的关注有助于引导全球化和经济合作。标准化也是刺激国际经济竞争的技术基准。这种情
况因为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中的代表不是私人标准制定机构,而是国家部委(国家标
准委),将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利用其由政府主导的国内体系而即将改变。中国的目标是将更多标准化活
动从私营机构转移到国际电信联盟(例如,其“新知识产权”提案),这并非巧合。国际电信联盟是一个
政府间组织,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私人参与者。这种政治化可能会对技术标准制定造成损害,并损害包括
欧盟在内的所有相关参与者的利益。269

政治化可能会显著改变标准制定的性质和过程。参与者最终可能会更加关注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的伦
理、社会和政治基础。尽管这未必是负面的,但欧盟需要做好准备,技术标准化可能会成为各国围绕不同
价值观展开竞争的舞台。

国际标准化的分歧

由于政治化,标准化可能会因为被分成两个或多个阵营而受到影响。中国可能以创建一个竞争性的国
际标准制定体系为目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石,以期超越欧洲标准化强国的地位。国际标准制定体
系已经出现分裂,技术标准脱钩的风险正在加大。由于中国是现有全球制度体系的后来者,老牌标准化强
国正努力维护这一体系,同时在不丧失影响力的前提下将中国融入其中。

作为新选手,中国的目标可能是拓展规则的界限,或者建立破坏现有框架的竞争性机构。尽管国际标

267 Rebecca Arcesati,《在数字时代与中国竞争,欧洲对华政策走向“原则优先”》。《从新冠肺炎危机中吸取教训》,Mikko Huotari 等人编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柏林,2020 年,


第 47-56 页;Daniel Delhaes 等人,《21 世纪的经济战:中国如何取代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商报,2021 年 3 月 15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3 月 29 日,<https://www.
handelsblatt.com/politik/deutschland/technologie-wirtschaftskrieg-des-21-jahrhunderts-wie-china-den-deutschen-din-standard-verdraengt-/26986456.html?ticket=ST-
2008279-LPbWaLA6LWSm5jJpvHOc-ap3>;Tim Rühlig,《技术标准化、中国与未来国际秩序:欧洲视角》,海因里希 • 伯尔基金会欧盟办事处,布鲁塞尔,2020 年;
Emily de La Bruyère 和 Nathan Picarsic,《中国标准 2035。北京的平台地缘政治与“2020 年标准化工作”,Horizon Advisory,纽约,2020 年。
268 Rush Doshi 和 Kevin McGuiness,《从历史中看华为:1840 年至 2021 年的大国和电信风险》,布鲁金斯学会,2021 年 3 月,查阅日期:2021 年 4 月 11 日,<https://www.
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21/03/Huawei-meets-history-v4.pdf>
269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民主党人报告,《新大哥:中国与数字威权主义》,美国参议院,华盛顿,2020 年,第 44 页。

66 合作伙伴
抢占先机:
得标准者得市场

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目前的主要平台,约占所有国际产品标准的85%,270 但大量的标准制定机构
已经在争夺国际影响力。标准脱钩的风险极大,这对欧洲企业极为不利。在中国经营的绝大多数欧洲企业
认为,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对其业务活动非常重要,这一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图26)。

图26: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的兼容程度,对贵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活动
有多重要(单位:%)?
3.2 1.1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20.4
既非重要也非不重要

不太重要

附录4:中国的标准化做法给欧盟带来的挑战
75.3
不重要

不了解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鉴于技术标准的潜在脱钩已成为大多数欧洲公司在评估其在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的考虑因素,因此与
国际标准的兼容性尤为重要。(图27)。

图27:在规划贵公司在中国的投入程度时,您是否会考虑与潜在脱钩相关的
挑战,以及这可能对技术标准不兼容产生的影响(单位:%)?
3.2 1.1
是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7.5
是的,但这只是众多考虑因素之一

这是一个不重要的考虑因素
52.7
35.5
这不是一个考虑因素

其他

来源:中国欧盟商会和瑞典国际事务研究所标准化调查2021

270 Tim Büthe 和 Walter Mattli,《新的全球统治者:世界经济中的监管私有化》,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普林斯顿,2011 年,第 6 页。

附录4:中国的标准化做法给欧盟带来的挑战 67
本研究对欧洲产业界进行的采访为这些调查结果提供了更多细节,不同经济领域的担忧存在很大差
异。尤其是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和汽车行业,人们的担忧正在加剧,而食品或家用电器等其他不太具有政治
战略意义的行业则不太担忧。

即使在行业内部,中国也不一定采取统一的政策。从趋势上看,中国更愿意在其技术领先的领域致力
于制定国际标准,并努力影响全球标准制定。在中国技术优势之外的领域,中国倾向于推动与国际标准脱
钩。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电梯和邮政服务领域,欧洲参与者与出口导向型中国企业结成联盟,为欧盟标
准的采用提供支持,或者在欧盟标准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国际标准,该标准随后在中国得到了同等采用。271

几乎整个欧洲产业界都一致主张在中国采用国际标准,272 学术分析也证实了国际标准对中欧贸易的好
处。273 通过提供互操作性,它们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并协调市场准入的技术需求。在全球市场上销售产品的
附录4:中国的标准化做法给欧盟带来的挑战

潜力是技术创新的动力。如果技术标准化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所有参与者都将面临直接的经济风
险。如果企业被迫以不同的方式为不同的地理区域设计产品,它们将遭受效率损失,而且成本的增加也会
阻碍创新。274

影响力降低

欧盟和欧洲企业有理由担心,由于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化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自己将失去影响力。
欧洲目前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新的关键使能技术标准化上,如人工智能和锂电池。275和276 然而,更根本的是,
如果标准被认为不公正,那么它们本身的影响力可能会减弱。

从经济上讲,资源的重新分配主导了人们对权力转移的担忧。过去从标准必要专利中获得大量特许权
使用费的企业,尤其是总部位于欧盟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这样一种局面:它们不仅需要向中国竞争对手支
付许可费,还需要在重新设计技术时承担转换成本。鉴于技术标准被视为国际贸易法的一部分,欧盟影响
国际法的能力也将减弱。

另一个担忧是,欧洲可能面临对中国认证机构的战略依赖。中国收购负责认证与欧盟协调标准符合性
的欧洲认证机构,包括公告机构。277 在现阶段,相关的挑战是模糊和抽象的,因为目前尚不清楚欧盟的对
外直接投资审查机制是否涵盖公告机构。278 然而,最坏的情况是,欧盟最终可能会陷入这样一种境地:在
某些行业和国家,欧盟需要依靠中国国企来认证其是否符合支持欧盟监管的标准。

271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272 根据 2021 年 7 月至 9 月对欧洲标准化专家的电话访谈获得的信息。
273 Axel Mangelsdorf,2011 年,《技术标准在中欧贸易中的作用》,《技术分析与战略管理》,第 23 卷,第 7 期,第 725–743 页。
274《脱钩:全球化何去何从》,中国欧盟商会,2021 年 1 月 14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11 月 2 日,<https://www.europeanchamber.com.cn/en/publications-decoupling>
275 Daniel Delhaes 等人,《21 世纪的经济战:中国如何取代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商报,2021 年 3 月 15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3 月 29 日,<https://www.handelsblatt.
com/politik/deutschland/technologie-wirtschaftskrieg-des-21-jahrhunderts-wie-china-den-deutschen-din-standard-verdraengt-/26986456.html?ticket=ST-2008279-
LPbWaLA6LWSm5jJpvHOc-ap3>
276 Valentina Pop 等人,《从灯泡到 5G,中国与西方争夺关键技术标准的控制权》,华尔街日报,2021 年 2 月 8 日,查阅日期:2021 年 2 月 17 日,<https://www.wsj.com/
articles/from-lightbulbs-to-5g-china-battles-west-for-control-of-vital-technology-standards-11612722698>
277《认证公司获许可成为央企》,中国日报,查阅日期:2021 年 5 月 6 日,<https://govt.chinadaily.com.cn/s/202006/12/WS5ee2ebcc498ed1e2f340711d/certification-firm-gets-nod-
as-central-soe.html>
278 Tom Berendsen,《 外 国 收 购 公 告 机 构 引 起 的 风 险》, 欧 洲 议 会, 查 阅 日 期:2021 年 5 月 6 日,<https://www.europarl.europa.eu/doceo/document/E-9-2021-001186_
EN.html>

68 合作伙伴
建议

70 合作伙伴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