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对合同法的看法

F180243 f18024328 施皓清


《合同法》是民事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是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民事基本法,它明确了财产流转过程中适用的法律规
则,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至十三亿人的衣食住行,是与人们的日常
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法律之一。
1999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顺利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并于 1999 年 10 月 1 日正式实施。
《合同法》共三编,分别是:总则、分则、附则,二十三章,共 428 条。在分则中,
分别对买卖合同、供水、电、气、热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
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
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等作了明确规定。除 1997 年的《刑法》外,《合同法》
是中国目前所有法律中条文最多的一部。
我国制定的《经济合同法》、 《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在一定历
史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内、对外经济交往
的增多,这,部合同法中的一些内容与实际生活越来越不一致,甚至对经济发展
产生某些阻碍。20 世纪末,我国也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为了进一步与世界经济
接轨,制定一部完整统一的合同法迫在眉睫。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立法机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经济合同法》
《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为基础,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合同
立法、司法的实践经验,采用了国际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各国合同法的先
进规则,吸取了世界 100 多年合同立法发展的成果,制定和颁布了现行《合同
法》,这部法律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充满了时代精神,给市场交易提供
了统一规则。
比如说过去的涉外合同是由涉外合同法调整,而国内合同则由经济合同法
调整。由于合同法律规则不统一,不利于 20 多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从
事经营活动。合同法的出台,使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平等地适用一样的合同
法规则,这就可以大大地改善投资环境,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各个行业、领域通过革新技术,提供
优质商品和服务,创造最佳业绩,获取最大效益。我国《合同法》正是反映我国
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法律。该法律依据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建立调整交易细节秩序,使得经济杠杆正常发挥作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
和优化利用。通过合同制度,生产发展起来了,自由交易发达了,货畅其流了,
财富越来越多了,社会也就发达起来了。因此,有了市场交换,才有市场经济 ,
有了生产和交易,才有财富急剧增多。合同法使合同双方牟得利益的同时,也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
合同法是使企业生产经营高效健康运行的法律,也是使公民安居乐业的法
律。老百姓每天都离不开合同法。比如,人们一早起床,要用水、用电,就要订
供电合同、供水合同。住房,要有租赁合同。坐车、乘飞机,也是一种合同关系。
大到买房、买汽车,小到买粮、买菜,都要与合同打交道。没有合同法,或是合
同意识不强,合同的履行就得不到保证,日常生活就会出现麻烦,公民合法权
益就受到损害。按照《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一切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都地位
平等,老百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合同、依法从事生产、进行交易,可以依
法做买卖、搞运输、办企业,保证人们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不受行政机关及其

第1页共3页
他组织的干预,非基于重大的正当事由,不得对人们的合同自由予以限制。

通过学习让我对合同法的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一些合同签订后产生的纠纷
有了更形象的认识,相信在以后合同签订工作中我会受益匪浅。
合同法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我们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合同无所
不在。有交易的产生常常伴随着合同的成立。所谓合同,又叫契约,是平等主体
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是债发生的最重要、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所谓债是发生在特定主体之间
的,以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
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是
债务人。在债的法律关系中、债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都是待定的。债的主体是指债
的当事人,具有特定性和相对性债的客体是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
象债的内容则是主体所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由合同引起的债叫合同之债。但
无论是债的关系或合同关系,均须纳入法的调整范围之中。
通过《合同法》的学习,使我了解到,在我国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
交易关系的法律,它主要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
除、保全、违约责任等问题。《合同法》是一门非常实用的部门法,涉及的范围非
常广,包括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等等社会生
活中非常的各种合同,解决是现实中各种基本的复杂法律关系,通过合同的规
范从而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通过《合同法》的学习,给我最大的收获我感觉就是对合同类型的案例的分
析思维的改善以及分析能力有所提高。比如关于合同效力方面的案例,我懂得合
同效力方面的案例主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合同是否有效的案例,二是无效合
同的案例。前者就是判断合同是否有效,主要是对合同的生效要件的理解和运用
后者是针对合同无效的具体原因,包括合同主体不合格的案例、合同内容不合法
的案例、因受胁迫、欺诈而订立合同的案例、形式不具备法律要求而导致合同无
效的案例以及代理人违法代订合同因而无效的案例。根据案情,运用合同有效的
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认定合同是否有效。有效合同,应当履行,否则,构成违
约,违约方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是无效合同,要弄清无效的原因是什么 ,属于
哪一种无效合同,无效的合同,不得履行,已经开始履行的要停止履行,当事人
不履行的,不承担违约责任。对于无效合同,分清当事人的过错,有过错的一方
要赔偿对方的损失,双方有过错的,应双方返还。双方故意订立违法合同的,应
将双方取得的或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库。
然而对于综合性合同的案例,一般是从合同订立到履行,再到担保、违约等
多方面的关系,或者是从合同无效的辨析,到确定有关人的责任等多方面的问
题,现在的我思考一个合同案例也会按以下几个步骤:一,合同的合法性:法律是
否允许,有什么特别要求等,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合同
合法有效,在订立合同之前,需要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咨询律师,确
认一下签订这样的合同或者这样签订合同是否合法,也可以使我们对将来的风
险有个预测。二,合同相对人:在签订合同之前,除了需要对合同相对人是否适合
作为合作对象等商业、技术方面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外,为了确保合同的顺利
履行,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合同相对人是否具有合法的订立合同的主体
资格。实际上,在订立合同之前对合同相对人的性质进行审查是对合同合法性进
行审查的延伸,有条件的话在订立合同之前最好先审查以下文件:,1,公民个人

第2页共3页
的身份证件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的营业执照、社会团体
法人登记证书、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2,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明,,3,对方具体负责订立合同的人的介绍信或授权委托书。这些文件应当
附在所签订的合同书后面与合同一起存档备查。2、合同相对人的履约能力。履约
能力是我们选择合作伙伴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这主要是商业上的考虑,
从法律方面来说,对合同相对人履行能力的考察主要有以下途径:,1,调查相对
人的工商登记档案。借此可以从侧面了解相对人的规模和从业经验等。 ,2,调查
相对人的房产登记档案、机动车登记档案等财产状况。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万一合
同相对人违约或出现其他情况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时是否有能力赔偿我方。三 ,
合同标的:在订立合同前,对于合同标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该标的是否合法以及
该标的是否存在权利瑕疵。

第3页共3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