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3

词义系统的发展

语言学B组 第十组
指导讲师:陈添来博士

中英文名字 学号

NG WEI WEN 黄炜文 D20221104349

WONG HUI LING 王荟凌 D20221104359

TAN SHAO JIE 陈绍杰 D20211100091


目录
前言
词义发展系统的目的与重要性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词语的替换
词义的演变
前言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
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
语言。
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
词汇越丰富语言的表现力也就越强。
研究词义系统发展的
目的
探求词义如何变化

探求词义变化的原因
词义系统发展
的重要性
使社会进步

更明晰、准确
的表达
新词的产生

旧词的消亡

与现实中出现的新



的产
事物有联系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
科学技术的发展新



事物层出不穷


导弹
导弹

核弹
核弹
构成新词的材料
1. 从外语借词

Sofa 沙发 Curry 咖喱

2. 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按照固有的构词规则构成新创的词

Kodak 科达
Gas 瓦斯 (小型照相机)
旧 随着旧事物一并
词 消失
词汇系统的变动,
的 认识的变化


词汇系统发生变动于“先秦”
上古,汉族人对于某些现实现象划分
得很细
人们舍弃现象或

公马叫“ ”, 事物不必要的区

母马叫“ ” 分,以减轻记忆的

室中慢步走叫“ ”, 负担
在大路上疾行叫“走”
小总结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语言
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
基本词汇是稳固的,且变动小
词汇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
日益丰富
词语的替换
词语的替换是什么?
词语的替换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
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词语替换的因素

社会因素 语言系统内部原因
同音词

意义相近的词
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在语言中都会出现词语
替换
解放以后, 汉语中好多反应旧社会的意识词语都
改变了说法,

例:司令官 司令员

厨子 炊事员

信差 邮递员
词语系统内部原因
同音词
语言中同音词过多会给交际带来一些麻烦,例如
光写一个 jiàn, 就不知道是“见”还是“建”, “践”,“渐”……

为了使语言能有效表达思想,避免同音混淆带来的歧
义,汉语发展过程中就用复音词来替换单音词
例:“看见”替换“见”
“逐渐”替换“渐”
意义相近的词
词语的替换往往不是孤立发生的,有不少的替换相互
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例:古代中国所指的“口”“肌”“肤”只用于人;“嘴”“皮”“肉”
只用于兽,“毛”可兼用于人和兽,而“羽”只指鸟毛

在词汇演变中,相关的词语之间发生了扩大使用范
围,有的废弃的变化
例:“嘴”“皮”“肉”也可用于人
替换
嘴 口
羽 替换 毛
词义的演变
词义是什么?
词的内容即词义,它是客观事物
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和人们
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
词义的演变又是什么呢?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
义发生了变化。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新词义不过
是旧词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

词义的演变
演变因素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词义感情色彩不同
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古褒今 貶

古 今褒

词义的演变因素
现实现象的变化
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
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
现实现象的变化
(一)隐喻:指两现象之间有相似的关系

原本 后来
例: 冷 形容温度低 形容人态度沉着

清 清澈 品格清高

(二)转喻:指两现象之间有相关的关系
例: 兵 兵器 士兵

(三)词义并吞:指两现象之间有相关的关系
买卖东西 市:买卖东西的地方
例: 市井
的地方 井:水井
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
的发展

人们主观认识的发展引起词义变化

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但是现在科学
表明大脑才是思维器官

但是还保存着“我心里想”的说法
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
词的意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词的意义变化可以引起和
它有联系的词的意义的变化。
例: 熟(食物) 植物成熟 熟习 熟悉

反义词

生(食物) 植物不成熟 不熟习 陌生


词义的扩大
一个词的意义在演变后所概括
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
的大
词义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词义扩大的界定是什么?
词义扩大的类型有哪些?
词义扩大的影响包括什么?
词义扩大的原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现实社会的需要会促使人们利用语言演变的条
件适当对词汇意义进行改变。

人的认识改变,造成词义的改变。
例如:“丑角”原指“对曲角色中的丑”,后来也被用来指
某一事件中充当的不光彩的角色。
词义扩大的界定
学术界仍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目前对词义扩大有以下几
种:
(一)词义所代表的概念外延作为主要的界定标准,认为外延扩
大就是词义扩大。

(二)以范围的变化作为界定的标准,认为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
指称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由小变大的结果”。

(三)认为适用对象扩大了,词义就扩大了。
词义扩大的类型

如果从词的某一个义项来解释词义的扩大,主要是指词
义范围的扩大。
比如由专名变为总名,例如:“江”、“菜” 和“脸”。
如果新旧词义并存于一个词的范围之内,而且保持着各
自的独立性,那么它不涉及词义表示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问题。
比如由单义词变成多义词就是义项增多的结果,例如:
“算账”和“包袱”。

词义扩大的影响

词义的扩大导致多义词的产生。

什么是多义词?
在《中华的字典》里的“绝"有二十个义项。由此
可见,”绝“的词义扩大了很多。
会导致词的理据消失。词的理据指的是词的
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联系。

“即”的原意是就
食,但在现在多
用以表示“接近”
或者“到”。
词义的缩小
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的范围比原来的小。
词语 旧义 新义

瓦片-屋顶上盖的片状土
瓦 一切烧过的土器

金 一切金属 黄金

丈人 对年长者的称呼 岳父

臭 一切气味 臭味
词义的转移
原本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
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
词语 旧义 新义

瓦 一切烧过的土器 瓦片-屋顶上盖的片状土器

金 一切金属 黄金

丈人 对年长者的称呼 岳父

臭 一切气味 臭味
词义感情色彩不同
词义转移之下的涵盖范围一直存在着争议,尤其是感
情色彩变化是否应该归属于其中是最大的一个分歧
点。

如“骄傲”本来只有“自高自大”的意思,含有贬义色彩,
后来这个词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词义——“自豪”,因此又
在这个新词义的基础上产生了褒性的感情色彩
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词义弱化 词义强化
词义弱化
指同样的词语在古时候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
示的语义比较弱。

词语 古义 今义

很 凶狠 埋怨

怨 仇恨、怀恨 责备
词义强化
指同样的词语在古时候所表示的语义较弱,而今天所表
示的语义比较强。

词语 古义 今义

恨 遗憾、不满 仇恨、怀恨

诛 责备 杀
古褒今 貶
即为由古义的褒义转变成今义的贬义。

词语 古义(褒义) 今义(贬义)

爪牙 武臣或得力助手 坏人和帮凶

不坚持原则,只顾
明哲保身 通达事理
自己

浑浑噩噩 浑厚严正 愚昧糊涂


古贬今褒
即为由古义的贬义转变成今义的褒义。

词语 古义(贬义) 今义(褒义)

乖 偏执 安顺

通过运动让身体强
锻炼 玩弄法律,陷害他人

浑浑噩噩 浑厚严正 愚昧糊涂


结论
词义系统的发展包括:
(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二)词语的替换
(三)词义的演变
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出现的新事物有关联;旧词的消亡是因旧事物的
消失
词语的替换是为了使语言的表达更明晰、更准确
词义的演变
- 词义的扩大
- 词义的缩小
- 词义的转移
- 词义感情色彩不同
- 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 古褒今貶

- 古 今褒
感谢聆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