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曾国城 CHAN KOK SENG (D20181084333)

《去国感占》
忍泪别亲去,男儿意气微。
四邻霜雪降,十邑夜鹰飞。
民病犹催课,年荒更索衣。
江山烟雾绕,抚剑壮心违!
第一联:忍泪别亲去,男儿意气微。

在首句的词语情感当中,我们可感受到诗人与 亲人们别的哀痛之
情与对于自身无法成大事的一些无奈之意。诗人用了“忍泪”来说明
当时离开亲人们的心情虽是悲痛但选择压抑且不表露于此,而是默默
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后面的“男儿意气微”也明显表示身为男儿应该
有所成就,但现在的自己却还是碌碌无为。这里更多是在嘲讽自己的
无能且抒发自身宏大的伟愿无法被兑现。诗人到槟城教书(1937 年 5
月)的 2 个月后(1937 年 7 月),中国与日本也就发生了“卢沟桥事
件”。从此祖国就犹如陷入了战火连篇的无尽黑暗的天日,民不聊生。

第二联:四邻霜雪降,十邑夜鹰飞。

自从战争的开始,祖国(中国)的四周围都犹如被冰冷的霜降覆
盖了,了无生机。这里我们也可指因战争的发生而带给了人民的痛苦
就像是冬天里的雪霜般透彻心凉。诗人利用了霜与雪自然景物将心情
完美的烘托,让读者们真切的有了对于诗人心情的想象。“十邑”也
说明战争所殃及之地的面积非常之大,诗人也将入侵者比喻成“夜
鹰”般贪婪,会将弱者侵食。诗人认为入侵者将会与“夜鹰”般,在
等待合适的时机,将祖国的一切都侵食后占为己有。这里诗人运用了
写景的手法来将当时的战况进行描写,包括战场的情况以及入侵者们
的险恶。

第三联:民病犹催课,年荒更索衣。
这里主要说明人民因战火而导致生活的拮据与苦难。 战争所带来
的影响甚远。这里诗人利用比喻手法,结合了发生战乱的现状与古代
进行了的切合。人民因战争所承受的痛苦就像是古代高官们向人民征
曾国城 CHAN KOK SENG (D20181084333)
收高额的赋税般痛苦。人民受到了战火的咆哮,不管是生计/丰收等
各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响,但却还是必须向入侵者们缴纳高额的税收
因此,受到了以上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人民必须像古代的人一样,因收
成欠佳也需奉上高额田税而利用粗糙的麻绳勒紧衣服了过活。(俗称
勒紧裤带过生活)

第四联:江山烟雾绕,抚剑壮心违!

前一句说到在经历战火连篇的日子中,感觉祖国的重见天日的日
子似乎还朦胧着。这里诗人利用了写景物的方式来抒发自身对于祖国
的情感。诗人将祖国比喻成江山的同时,也将无尽的战火形容成烟雾
般,不知何时才能退散。江山被烟雾不断地缠绕着,也就代表祖国正
面临窘境,不知何时能够结束之意。这里也能形容诗人也身在烟雾之
中,对于自身未来的方向十分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在这战火连天的
时刻,诗人虽然有救世之壮心之情,但却无法给予任何的帮助。这也
表明作者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一句更多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无法救
国而感到愤怒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带给读者一种循序渐进的意境。从诗人的离别
之情,到祖国的窘境之荒与人民的苦难之意及最后的迷茫且无奈的愤
怒之意。第二和第四联都以景色作为铺垫,融情入景,借景写情来将
说描述之意更形象化。全段诗境能感受诗人对于祖国的怜悯情怀,也
同时表示自身的弱小与无奈。

时间线

1913-出生

1937 年 5 月-到槟城(教书)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件发生

南风杂志(积极宣扬抗日战争,保卫祖国,贡献一切
曾国城 CHAN KOK SENG (D20181084333)
的力量)

1941 年 12 月 -日军攻打马来亚(经历了 3 年 8 个
月)

1945 年 2 月-投身于教育界

1956 年-被走狗诬陷是左翼思想之人,被英国教育司
令割除职位,且不能再投身于教育界

1957 年-马来西亚独立,国家语文学院当讲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