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先进核动力反应堆的设计原理

核反应堆是将核子链式反应所造成的质量亏损转化为粒子动能、

辐射能等形式能量的装置,继而通过外部的冷却循环系统及汽轮发电

机组最终转化为我们给苹果手机充电所需要的电能。

从 1941 年到现在,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反应堆,有高温气

冷堆、轻水堆、重水堆、钠冷快堆等,它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基于核临

界理论,在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今天,发展一种高效、安全、干

净的核能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也建造了中国实

验快堆(CFER)、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并在先进核动力堆型及燃

料 后 处理 的 领域 上走 在了 世 界前 列, 所 采取 的主 要 计算 方法 有

CITATION 程序、MATLAB 方法等。下面,我们就结合理论与实际来介

绍一种典型的核反应堆的设计过程。

一、 圆柱型轻水堆

一座核电站的设计图可以说是相当复杂,足够上万个人忙活几年

的,但其核心就在于反应堆的临界参数,我们先采用较简单的双群理

论来阐述一座理论堆型的设计原理。

取堆芯为浓缩度为 3%的二氧化铀,反射层为 H2O,快群与慢群能

量分界按常规取 1ev,相关中子反应截面如下:
 1, ra  0 ,  1, rs  3 .2
 2 , ra  0 .0 2 2 ,  2 , rs  3 .4 5
 1, ca  0 .0 4 ,  1, cs  3 .7 5
 2 , ca  0 .5 4 1 6 ,  2 , cs  0 .3 7 2
 1 2   1, c f ( E 1  E 2 )  0 .1 8

示意图如图一:

设堆芯与反射层的厚度分别为 R、T,分别用角标 c 和 r 表示各

项参数,如堆芯的中子慢化面积为 Mc,反射层的中子慢化面积则为

Mr,快群与热群的中子通量密度表示为:
E0
1 ( r )    ( r , E ) dE 1 
EC

EC
2 (r )   0
 ( r , E ) dE (2)

根据分析各种核子的中子反应截面我们可以看出,在轻水堆内,

快群中子主要是由热中子引起的裂变产生的,它又通过慢化吸收和泄
漏而消失,而热群中子则来源于快群中子的慢化,并主要由于吸收和

泄漏而消失,很显然,在反应堆稳定工况时,各项参数都是恒定的,

由中子平衡可以建立反应堆稳态时芯部的快群及热群的中子扩散方

程如下:

1
 D1, C  1, C ( r )   r , c ( r )  [(  f )1, c 1, c ( r )  (  f ) 2 , c  2 , c ( r )]  3 
2

K eff

 D 2 , c   2 , c ( r )   a 2 , c 2 , c ( r )   1 2 , c1, c ( r )(4)
2

相应的,我们可以根据中子平衡关系写出反射层内中子扩散方程:

 D 2 , r   2 , C ( r )   a 2 , r  2 , r ( r )   1  2 , r 1, r ( r )
2

 D1, r  1, r ( r )   r , r 1, r ( r )  0


2

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可以将上述方程写成如下形式:
 1, r ( r )  k 1, r 1, r ( r )  0(5)
2 2

 1 2 , r
  2 , r ( r )  k 1, r  2 , r ( r )  1, r ( r )  0(6)
2 2

D 2 ,r

 1, r
其中

2
k 1, r
D1, r
 a 2 ,r 1
k 2 ,r  
2
2
D 2 ,r Lr

由(3)式可以得到快群中子通量密度表达式为:
1
1, c ( r )  [  D 2 , c   2 , c ( r )   a 2 , c 2 , c ( r ) ]
2

 1 2 , c

将其代入(3)中,便得到只包含热群通量密度 2 ,c
( r ) 的四阶偏

微分方程:
k  1
'
1 1
  2 ,c ( r )  (  )  2 ,c ( r )   2 ,c ( r )  0
4 2

c  c Lc
2
Lc

它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解,将其改写成:

(    )(    ) 2 , c  0
2 2 2 2
(7)

同理有:

 X (r )   X (r )  0
2 2

(    )(    )1, c  0 (8)
2 2 2 2

式中

( k   1)
'
1 1 1 1 1
  [(  )  ) 4
2 2
( ]
c c  c Lc
2 2 2
2 Lc Lc

( k   1)
'
1 1 1 1 1
   )  ) 4
2 2
[( ( ]
c c  c Lc
2 2 2
2 Lc Lc

方程(7)、(8)具有如下形式的解
 X ( r )   X ( r )  0(9)
2 2

 Y ( r )   Y ( r )  0(10)
2 2

因其解 X 及 Y 为两个独立的函数,因而 的解可以表示成两个

函数的线性叠加:

1, c  A X ( r )  C Y ( r )
 2 ,c  A Y ( r )  C Y ( r )
' '

在这里 A、C、 A ' 、C ' 为四个待定常数,但从(4)式可以得到:

D 2 , c  A X ( r )   a ,2 , c A X ( r )   1 2 , c AX ( r )
2 ' '

D 2 , c    a ,2 , c  a ,2 , c  D 2 , c
2 2

令 S1=A/A’= ,相应地 S2=C/C’=


 1 2 , c  1 2 , c

所以我们可以将快群、热群中子的解写成
1, c  A X ( r )  C Y ( r )(11)
' '
A Y (r ) C Y (r )
 2 ,c   (12)
s1 s2

其中 A/C 为待定常数,它们的值受反射层尺寸性质的约束。现在

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9)、
(10)来定出 X(r)、Y(r)的解。

先解(9)式,我们把 X(r)写成 R(r)Z(z),将 X(r)按圆柱坐标

 X (r , z ) 1 X ( r , z )  X (r , z )
2 2

系展开得到:     R (r , z )  0
2

r r z
2 2
r

将含有径向与纵向变量的方程分离得到:

 R (r ) 1 R (r )
2
1
 ]  B z   (13)
2 2
[
r r
2
R (r ) r
 Z (z)
2

  B z (14)
2

z
2

其中 BZ 为待定常数。事实上,通过经验法求解(14)
,我们容易

得到:


Bz  ( ) , Z ( z )  co s B Z Z
2 2

H 为圆柱反应堆的高。

再来求解(13),令 x    B z r ,将其代入(13)中去,便得到常
2 2

见的零阶贝塞尔方程式:
2
d R(x) dR ( x )
x  x R(x)  0
2 2
x 2
dx dx

其普遍解为:

R ( x )  AJ 0 (   B z r )  EY0 (   B z r )
2 2 2 2

此处 J、Y 分为第一类及第二类贝塞尔系数。它们在坐标轴上
曲线如下:

根据边界条件,当 r=R 时,

R(x)=0,且当 r=0 时,R(x)不得为

无穷大,看出只有 J 曲线符合要

求,因此我们得到

R ( x)  AJ 0 (   Bz r )
2 2

所 以 将 R(r) 及 Z(z) 的 解 带 入 X(r) 中 , 就 得 到 :


_
X ( r )  J 0 (  r ) cos B Z Z ,其中
_

    Bz
2 2
,B 2
z
( )
2
。用类似的方式我们可以求出(10)式
H

的解为
_ _
Y ( r )  I 0 ( r ) cos B Z Z ,     Bz
2 2
,其中  /  的值由反应堆材料
的性质定出。然后分别把径向与纵向两个方向的中子通量相叠加,我

们就得出了堆芯双群的中子通量方程:
_
1, c ( r , z )  [ A J 0 (   B r )  C I 0 ( r )] cos B Z Z (15)
2 2
z

_
 2 , c ( r , z )  [ A J 0 (   B r ) / s1  C I 0 ( r ) / s 2 ] cos B Z Z (16)
2 2
z

再来看反射层中的中子通量方程:
 1, r ( r )  k 1, r 1, r ( r )  0(5)
2 2

 1 2 , r
  2 , r ( r )  k 1, r  2 , r ( r )  1, r ( r )  0(6)
2 2

D 2 ,r

(5)为二阶齐次线性方程,具有类似于(9)式的解:

 1 ,r ( r )  F Z 1 ( r ) 其中 F 为待定系数
(6)为非齐次方程,其解可写为通解与特解的线性组合:

 2 , r ( r , z )  G Z 2 ( r )  s 3 1, r ( r )  G Z 2 ( r )  s 3 F Z 1 ( r ) (17)

其中 S3 为反射层的耦合系数,将(17)代入(6)中可得:
 1 2 , r
s 3   1, r ( r )  s 3 k 2 , r  1, r ( r )   1, r ( r )  0
2 2

D 2 ,r

 1 2 , r 1
整理后得到: s 3 
 k 1, r
2 2
D 2 ,r k 2,r

故而在反射层中,快群、热群的中子通量密度方程分别为:

 1, r ( r , z )  F K 0 ( k 1, r r ) co s B z z (1 8)

 2 , c ( r , z )  G K 0 ( k 2 , r r ) co s B z z (1 9 )

这 样,我 们就 得到了 堆芯及 反射层 里中 子通量 密度 的

1, c ,  2 , c , 1, r ,  2 , r 分别的解,它们被(15)、(16)、(18)、(19)四个方程

所规定。其中包含四个未知数:A、C、F、G,下面就要利用边界条件

来确定这四个待定系数的值,根据方程:我们得到如下方程组:

A  X   C Y   F  Z 1   0

s1 A  X   s 2 C  Y   s 3 F  Z 1   G  Z 2   0

A  X '  C  Y '   1 F  Z 1 '  0

s1 A  X '   s 2 C  Y '   s 3  2 F  Z 1 '   G  2  Z 2 '   0

以上方程组是关于 A、C、F、G 的齐次方程组,根据克莱姆法则,

为使其有非零解,即使 A、C、F、G 不同时为零,则其系数的判别式

必须等于零,即:
X  Y    Z1  0
s1  X  s 2 Y   s3  Z 1   Z2 
  0
 X '  Y '   1  Z 1 ' 0
s1  X '  s 2  Y '   2 s 3  Z 1 '   2  Z 2 '
通过求解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系数 A、C、F、G 之间的关系,然

而该方程组为齐次线性方程组,它的解具有一待定常数因子,这可以

理解为反应堆可以在任意功率下达到临界稳态运行,我们可以根据实

际反应堆运行功率水平来定出这个常数因子,从而确定 4 个系数的具

体值,然后根据有效增值系数 Keff 的表达式:

k
k eff 
(1  L B )(1   c B )
2 2 2
c

其中反应堆几何曲率 B 的表达式为:

B  A   C
2 2 2

是两个曲率的线性组合,因为 A、C 具有一常数因子,在这里

规定 A+C=1。所以当我们解出方程,也就得到反应堆临界判据的特征

值 Keff,而要解出方程组,则需要利用数值解法工具:PDQ、CITATION,

在这里,我们经计算得到当 R=0.27m Z=0.59m T  0.5 m 时,我们设计

的理论反应堆可以达到临界条件,有关数值解法的问题,我们在下一

讲中详细介绍。

二、为了使读者对堆芯设计得到一个更直观的概念,下面用较简

单的单群理论介绍一种立方体石墨反应堆的设计过程:

首先定参数,设我们计划用浓缩度为 20%的铀金属(楼主你太

浪费了有木有啊)混合等体积的分析纯石墨制造一个立方体的反应堆。

按照中子通量公式:  B  0
2 2

k  1
规定 Bm 
2
2
为 材 料 曲 率 , 因 X,Y,Z 为 独 立 变 量 , 故 设 :
Lc
  c ( x , y , z )   X ( x ) Y ( y ) Z ( z )
2 2 2 2
=-B2 

单独考虑 X 轴:  X ( x)   Bx  x
2 2
,故 X ( x) 有通解为:

X ( x ) A c oBsx x(  C ) ,又因为立方体具有对称性,故
B xsxi n ( ) C=0,故有:

X ( x )  A cos( B x x )

系数 A 待定,同理可推得  c
( x , y , z )  A cos( B x x ) cos( B y y ) cos( B z z )

设在 Z 方向设有反射层,在反射层内有:  2   M 2   0
  r ( x , y , z )   X ( x )  Y ( y )  Z ( z )  M  X BY  Y B Z  Z
2 2 2 2 2

有  r ( x, y, z )  C e
( BY  B Z  M ) x
e
 By
e
 Bz

1
D 
3 s

,其中 M2=Lr2+ 为中子扩散面积,得通解: r


( x, y, z )  C e
( BY  B Z  M ) x
e
 By
e
 Bz

C 为待定系数。

因堆芯与反射层交界处两边中子通量及泄漏量必相等,有边界条件:

还是先考虑 X 方向  c ( a )   r ( a)

Dc c ( x )  Dr r ( x)
' '
xa xa

带入可得:
( BY  B Z  M ) a A co s( B a )
A co s( B a )  C e  C  ( BY  B Z  M ) a
e
 Ma
 D c A B sin( B a )   D r M C e

 D c A B sin( B a )   D r M A cos( B a )

Dr M
tan( B a ) 
B D5

1
将 M、B 的值被堆芯材料的性质唯一确定,D  ,通过查铀 235
3 s

及石墨的热中子散射截面就可以得到临界边长 a.
(2) 由(1)知:  c ( x , y , z )  A cos( B x x ) cos( B y y ) cos( B z z )

易得:  m ax  A

V=abc,

考虑到 Bx 值是堆芯的曲率,故有:
Bx / 2    By /2    Bz / 2   
  dV  A 
 Bx / 2
cos  x  dx 
 By /2
cos 
B
y  dy 
  Bz / 2
cos  z  dz
 Bx   Bz 
V
 y 
Bx By Bz 2
 A 2( )  ABx B y Bz (
3
)2( )2( )
   

 m ax Aabc 
3

所以 K H   
1 2 8
  dv
3
A( ) abc
V V 

不均匀系数 KH 为 3.876
先进核动力反应堆的设计原理

核反应堆是将核子链式反应所造成的质量亏损转化为粒子动能、

辐射能等形式能量的装置,继而通过外部的冷却循环系统及汽轮发电

机组最终转化为我们给苹果手机充电所需要的电能。

从 1941 年到现在,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反应堆,有高温气

冷堆、轻水堆、重水堆、钠冷快堆等,它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基于核临

界理论,在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今天,发展一种高效、安全、干

净的核能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也建造了中国实

验快堆(CFER)、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并在先进核动力堆型及燃

料 后 处理 的 领域 上走 在了 世 界前 列, 所 采取 的主 要 计算 方法 有

CITATION 程序、MATLAB 方法等。下面,我们就结合理论与实际来介

绍一种典型的核反应堆的设计过程。

二、 圆柱型轻水堆

一座核电站的设计图可以说是相当复杂,足够上万个人忙活几年

的,但其核心就在于反应堆的临界参数,我们先采用较简单的双群理

论来阐述一座理论堆型的设计原理。

取堆芯为质量分数为 3%的二氧化铀,其余成分为铀 238,反射层

为 H2O,快群与慢群能量分界按常规取 1ev,相关中子反应截面如

下:
 1, ra  0 ,  1, rs  3 .2
 2 , ra  0 .0 2 2 ,  2 , rs  3 .4 5
 1, ca  0 .0 4 ,  1, cs  3 .7 5
 2 , ca  0 .5 4 1 6 ,  2 , cs  0 .3 7 2
 1 2   1, c f ( E 1  E 2 )  0 .1 8

示意图如图一:

设堆芯与反射层的厚度分别为 R、T,分别用角标 c 和 r 表示各

项参数,如堆芯的中子慢化面积为 Mc,反射层的中子慢化面积则为

Mr,快群与热群的中子通量密度表示为:
E0
1 ( r )    ( r , E ) dE 1 
EC

EC
2 (r )   0
 ( r , E ) dE (2)

根据分析各种核子的中子反应截面我们可以看出,在轻水堆内,

快群中子主要是由热中子引起的裂变产生的,它又通过慢化吸收和泄
漏而消失,而热群中子则来源于快群中子的慢化,并主要由于吸收和

泄漏而消失,很显然,在反应堆稳定工况时,各项参数都是恒定的,

由中子平衡可以建立反应堆稳态时芯部的快群及热群的中子扩散方

程如下:

1
 D1, C  1, C ( r )   r , c ( r )  [(  f )1, c 1, c ( r )  (  f ) 2 , c  2 , c ( r )]  3 
2

K eff

 D 2 , c   2 , c ( r )   a 2 , c 2 , c ( r )   1 2 , c1, c ( r )(4)
2

相应的,我们可以根据中子平衡关系写出反射层内中子扩散方程:

 D 2 , r   2 , C ( r )   a 2 , r  2 , r ( r )   1  2 , r 1, r ( r )
2

 D1, r  1, r ( r )   r , r 1, r ( r )  0


2

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可以将上述方程写成如下形式:
 1, r ( r )  k 1, r 1, r ( r )  0(5)
2 2

 1 2 , r
  2 , r ( r )  k 1, r  2 , r ( r )  1, r ( r )  0(6)
2 2

D 2 ,r

 1, r
其中

2
k 1, r
D1, r
 a 2 ,r 1
k 2 ,r  
2
2
D 2 ,r Lr

由(3)式可以得到快群中子通量密度表达式为:
1
1, c ( r )  [  D 2 , c   2 , c ( r )   a 2 , c 2 , c ( r ) ]
2

 1 2 , c

将其代入(3)中,便得到只包含热群通量密度 2 ,c
( r ) 的四阶偏

微分方程:
k  1
'
1 1
  2 ,c ( r )  (  )  2 ,c ( r )   2 ,c ( r )  0
4 2

c  c Lc
2
Lc

它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解,将其改写成:

(    )(    ) 2 , c  0
2 2 2 2
(7)

同理有:

 X (r )   X (r )  0
2 2

(    )(    )1, c  0 (8)
2 2 2 2

式中

( k   1)
'
1 1 1 1 1
  [(  )  ) 4
2 2
( ]
c c  c Lc
2 2 2
2 Lc Lc

( k   1)
'
1 1 1 1 1
   )  ) 4
2 2
[( ( ]
c c  c Lc
2 2 2
2 Lc Lc

方程(7)、(8)具有如下形式的解
 X ( r )   X ( r )  0(9)
2 2

 Y ( r )   Y ( r )  0(10)
2 2

因其解 X 及 Y 为两个独立的函数,因而 的解可以表示成两个

函数的线性叠加:

1, c  A X ( r )  C Y ( r )
 2 ,c  A Y ( r )  C Y ( r )
' '

在这里 A、C、 A ' 、C ' 为四个待定常数,但从(4)式可以得到:

D 2 , c  A X ( r )   a ,2 , c A X ( r )   1 2 , c AX ( r )
2 ' '

D 2 , c    a ,2 , c  a ,2 , c  D 2 , c
2 2

令 S1=A/A’= ,相应地 S2=C/C’=


 1 2 , c  1 2 , c

所以我们可以将快群、热群中子的解写成
1, c  A X ( r )  C Y ( r )(11)
' '
A Y (r ) C Y (r )
 2 ,c   (12)
s1 s2

其中 A/C 为待定常数,它们的值受反射层尺寸性质的约束。现在

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9)、
(10)来定出 X(r)、Y(r)的解。

先解(9)式,我们把 X(r)写成 R(r)Z(z),将 X(r)按圆柱坐标

 X (r , z ) 1 X ( r , z )  X (r , z )
2 2

系展开得到:     R (r , z )  0
2

r r z
2 2
r

将含有径向与纵向变量的方程分离得到:

 R (r ) 1 R (r )
2
1
 ]  B z   (13)
2 2
[
r r
2
R (r ) r
 Z (z)
2

  B z (14)
2

z
2

其中 BZ 为待定常数。事实上,通过经验法求解(14)
,我们容易

得到:


Bz  ( ) , Z ( z )  co s B Z Z
2 2

H 为圆柱反应堆的高。

再来求解(13),令 x    B z r ,将其代入(13)中去,便得到常
2 2

见的零阶贝塞尔方程式:
2
d R(x) dR ( x )
x  x R(x)  0
2 2
x 2
dx dx

其普遍解为:

R ( x )  AJ 0 (   B z r )  EY0 (   B z r )
2 2 2 2

此处 J、Y 分为第一类及第二类贝塞尔系数。它们在坐标轴上
曲线如下:

根据边界条件,当 r=R 时,

R(x)=0,且当 r=0 时,R(x)不得为

无穷大,看出只有 J 曲线符合要

求,因此我们得到

R ( x)  AJ 0 (   Bz r )
2 2

所 以 将 R(r) 及 Z(z) 的 解 带 入 X(r) 中 , 就 得 到 :


_
X ( r )  J 0 (  r ) cos B Z Z ,其中
_

    Bz
2 2
,B 2
z
( )
2
。用类似的方式我们可以求出(10)式
H

的解为
_ _
Y ( r )  I 0 ( r ) cos B Z Z ,     Bz
2 2
,其中  /  的值由反应堆材料
的性质定出。然后分别把径向与纵向两个方向的中子通量相叠加,我

们就得出了堆芯双群的中子通量方程:
_
1, c ( r , z )  [ A J 0 (   B r )  C I 0 ( r )] cos B Z Z (15)
2 2
z

_
 2 , c ( r , z )  [ A J 0 (   B r ) / s1  C I 0 ( r ) / s 2 ] cos B Z Z (16)
2 2
z

再来看反射层中的中子通量方程:
 1, r ( r )  k 1, r 1, r ( r )  0(5)
2 2

 1 2 , r
  2 , r ( r )  k 1, r  2 , r ( r )  1, r ( r )  0(6)
2 2

D 2 ,r

(5)为二阶齐次线性方程,具有类似于(9)式的解:

 1 ,r ( r )  F Z 1 ( r ) 其中 F 为待定系数
(6)为非齐次方程,其解可写为通解与特解的线性组合:

 2 , r ( r , z )  G Z 2 ( r )  s 3 1, r ( r )  G Z 2 ( r )  s 3 F Z 1 ( r ) (17)

其中 S3 为反射层的耦合系数,将(17)代入(6)中可得:
 1 2 , r
s 3   1, r ( r )  s 3 k 2 , r  1, r ( r )   1, r ( r )  0
2 2

D 2 ,r

 1 2 , r 1
整理后得到: s 3 
 k 1, r
2 2
D 2 ,r k 2,r

故而在反射层中,快群、热群的中子通量密度方程分别为:

 1, r ( r , z )  F K 0 ( k 1, r r ) co s B z z (1 8)

 2 , c ( r , z )  G K 0 ( k 2 , r r ) co s B z z (1 9 )

这 样,我 们就 得到了 堆芯及 反射层 里中 子通量 密度 的

1, c ,  2 , c , 1, r ,  2 , r 分别的解,它们被(15)、(16)、(18)、(19)四个方程

所规定。其中包含四个未知数:A、C、F、G,下面就要利用边界条件

来确定这四个待定系数的值,根据方程:我们得到如下方程组:

A  X   C Y   F  Z 1   0

s1 A  X   s 2 C  Y   s 3 F  Z 1   G  Z 2   0

A  X '  C  Y '   1 F  Z 1 '  0

s1 A  X '   s 2 C  Y '   s 3  2 F  Z 1 '   G  2  Z 2 '   0

以上方程组是关于 A、C、F、G 的齐次方程组,根据克莱姆法则,

为使其有非零解,即使 A、C、F、G 不同时为零,则其系数的判别式

必须等于零,即:
X  Y    Z1  0
s1  X  s 2 Y   s3  Z 1   Z2 
  0
 X '  Y '   1  Z 1 ' 0
s1  X '  s 2  Y '   2 s 3  Z 1 '   2  Z 2 '
通过求解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系数 A、C、F、G 之间的关系,然

而该方程组为齐次线性方程组,它的解具有一待定常数因子,这可以

理解为反应堆可以在任意功率下达到临界稳态运行,我们可以根据实

际反应堆运行功率水平来定出这个常数因子,从而确定 4 个系数的具

体值,然后根据有效增值系数 Keff 的表达式:

k
k eff 
(1  L B )(1   c B )
2 2 2
c

其中反应堆几何曲率 B 的表达式为:

B  A   C
2 2 2

是两个曲率的线性组合,因为 A、C 具有一常数因子,在这里

规定 A+C=1。所以当我们解出方程,也就得到反应堆临界判据的特征

值 Keff,而要解出方程组,则需要利用数值解法工具:PDQ、CITATION,

在这里,我们经计算得到当 R=0.27m Z=0.59m T  0 .5 m 时,我们设计

的理论反应堆可以达到临界条件,有关数值解法的问题,我们在下一

讲中详细介绍。

二、为了使读者对堆芯设计得到一个更直观的概念,下面用较简

单的单群理论介绍一种立方体石墨反应堆的设计过程:

首先定参数,设我们计划用浓缩度为 20%的铀金属(楼主你太

浪费了有木有啊)混合等体积的分析纯石墨制造一个立方体的反应堆。

按照中子通量公式:  B  0
2 2

k  1
规定 Bm 
2
2
为 材 料 曲 率 , 因 X,Y,Z 为 独 立 变 量 , 故 设 :
Lc
  c ( x , y , z )   X ( x ) Y ( y ) Z ( z )
2 2 2 2
=-B2 

单独考虑 X 轴:  X ( x)   Bx  x
2 2
,故 X ( x) 有通解为:

X ( x ) A c oBsx x(  C ) ,又因为立方体具有对称性,故
B xsxi n ( ) C=0,故有:

X ( x )  A cos( B x x )

系数 A 待定,同理可推得  c
( x , y , z )  A cos( B x x ) cos( B y y ) cos( B z z )

设在 Z 方向设有反射层,在反射层内有:  2   M 2   0
  r ( x , y , z )   X ( x )  Y ( y )  Z ( z )  M  X BY  Y B Z  Z
2 2 2 2 2

有  r ( x, y, z )  C e
( BY  B Z  M ) x
e
 By
e
 Bz

1
D 
3 s

,其中 M2=Lr2+ 为中子扩散面积,得通解: r


( x, y, z )  C e
( BY  B Z  M ) x
e
 By
e
 Bz

C 为待定系数。

因堆芯与反射层交界处两边中子通量及泄漏量必相等,有边界条件:

还是先考虑 X 方向  c ( a )   r ( a)

Dc c ( x )  Dr r ( x)
' '
xa xa

带入可得:
( BY  B Z  M ) a A co s( B a )
A co s( B a )  C e  C  ( BY  B Z  M ) a
e
 Ma
 D c A B sin( B a )   D r M C e

 D c A B sin( B a )   D r M A cos( B a )

Dr M
tan( B a ) 
B D5

1
将 M、B 的值被堆芯材料的性质唯一确定,D  ,通过查铀 235
3 s

及石墨的热中子散射截面就可以得到临界边长 a.
(2) 由(1)知:  c ( x , y , z )  A cos( B x x ) cos( B y y ) cos( B z z )

易得:  m ax  A

V=abc,

考虑到 Bx 值是堆芯的曲率,故有:
Bx / 2    By /2    Bz / 2   
  dV  A 
 Bx / 2
cos  x  dx 
 By /2
cos 
B
y  dy 
  Bz / 2
cos  z  dz
 Bx   Bz 
V
 y 
Bx By Bz 2
 A 2( )  ABx B y Bz (
3
)2( )2( )
   

 m ax Aabc 
3

所以 K H   
1 2 8
  dv
3
A( ) abc
V V 

不均匀系数 KH 为 3.87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