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2

跨步步幅 stride length=56’ 踏步步幅 step length=28’ 踏步寬度 step width=2.5-3.

5’
足部角度 foot angle=5-7° (前進方向與腳的角度(足跟與第 2 趾骨連線))
步頻 cadence :step/min=健康成人 110 步/分 速度 velocity: m/min=舒適步行 60-75m/分
小朋友步頻>大人

跑步時:
‧站立期減少,擺盪期增加
‧雙腳支撐期消失,騰空期出現
‧ROM 角度&速度↑,如 hip FLEX 可到 75°
Double-Leg Stance Double-Leg Stance
Heel Strike Foot Flat Mid Stance Heel Off Toe Off Initial Swing Mid Swing Terminal Swing
Initial Contact Loading Response Terminal Stance 推進期 pre-Swing accelerate decelerate

0% 0-10% 10-30% 30-50% 50-60% 60-75% 75-85% 85-100%


hip FLEX 30°max→EXT hip FLEX<30°→EXT hip FLEX→㊣→EXT hip EXT 10°max→㊣ hip EXT→㊣→FLEX hip slight FLEX→FLEX 20° hip FLEX 30°max hip FLEX 30°

hip ER 5° hip ER 5° hip ER→㊣ hip ER→ER 近㊣→ER hip ER hip ER 15°max hip ER 近㊣ hip ER<5°

hip aBd/aDd㊣→aDd hip㊣→aDd 5°max hip aDd→aBd hip slight aBd hip aBd 10° hip aBd→aDd

knee full EXT→FLEX 5° knee FLEX 20°max→EXT knee FLEX 15°→EXT knee FLEX 4°→EXT knee EXT→FLEX 40° knee FLEX 60°max knee FLEX30°→EXT knee FLEX→near Full EXT

tibia ER tibia IR tibia㊣ tibia ER tibia ER

ankle㊣→Plant 3-5° ankle Plant 7°→Dorsi ankle Dorsi 3° ankle Dorsi 15°→Planti ankle Plant 20° ankle Plant 10°→㊣ ankle㊣ ankle㊣

foot Supination(rigid) foot Pronation foot㊣ foot Supination(rigid) foot Supination

subTalar㊣→eV subTalar eV max→iV subTalar eV→iV subTalar iV max→㊣ subTalar㊣ subTalar㊣ subTalar㊣→iV

forefoot EXT 50-60°

最低 Vertical Pelvic Shift Center Of Gravity 最低 最高 Vertical Pelvic Shift Center Of Gravity 最低

Hip Knee 著地:擺動期 FLEX 角度=1:3 Foot

Hip aDd/aBd, IR/ER-->生力


subTalar enversion/inversion-->生力
其餘 Magee
magee table 14-4 機械性功能目的 muscle groups 肌肉
腳準備著地位置 ankle Dorsi preTibia
Initial contact
大腿小腿減速 hip EXT, Knee FLEX 臀大肌, Hamstring
承重 ankle Plantar calf

Loading Response 身體減速 knee EXT Q4

穩定骨盆 hip aBd 臀中肌

穩定 Knee
Mid Stance ankle Plantar(isometric 等長) calf
保存身體動能
Terminal Stance 使身體加速 ankle Plantar(concentric 向心) calf

pre-Swing 準備擺盪 hip FLEX ilioPsoas, 股直肌

腳離地 ankle Dorsi preTibia


Initial Swing
改變 cadence 步頻 hip FLEX ilioPsoas, 股直肌

Mid Swing 腳離地 ankle Dorsi preTibia

腳準備著地位置 ankle Dorsi preTibia

Terminal Swing 大腿小腿減速 hip EXT , knee FLEX 臀大肌,Hamstring

觸地準備 knee EXT Q4


preTibia aBd
腳跟著地→Dorsi 站立期早期
維持骨盆穩定
calf
抬腳離地→Plant

aDd
Q4 GM
hamstring ES
這五組幾乎一樣

pelvic rotation
擺盪側 pelvic forward rotation 4°
站立側 pelvic posterior rotation 4°

左側 forward,右側 posterior 的圖

左圖:
左側 pelvic forward Rotation+右側 pelvic posterior rotation
身體質心 Center of Mass =COG, Center Of Gravity:
‧站立不動時:質心在 S2 前 5cm,男比女高
‧gait cycle 時:質心在上下左右 5cm 範圍內,
且質心仍在骨盆內
←質心位移:垂直:3cm
橫向:4cm
前後:2cm

gait cycle 時,Pelvic Shift 的移動幅度:


Lateral Pelvic Shift: Vertical Pelvic Shift:2inch
1-2inch 最高 Mid Stance 最低 Heel Strike
gait cycle Stance Phase 站立期(heel strike→toe off)壓力中心軌跡
‧站立期壓力中心快速由後向前,越過中足到達前足
站立期大部分時間,壓力中心都在前足
‧站立期 80%時,前足壓力達到尖峰,
受力中心在 2nd MetaTarsal(老師 PPT 寫 2-3MT)
‧toe off 時,壓力中心在拇趾(老師 PPT 寫 1-2 趾)
‧穿鞋子,前足負重向內側移動,
最大受力移到 1st 與 2nd MetaTarsal

‧低足弓運動員,因足部吸收衝擊力差, 前足壓力尖峰:2nd MetaTarsal


容易有脛骨壓力性骨折, (圖中 X-X’穿過 1-5 MetaTarsal)

站著不動,
足底壓力分布:
後足 2.6:前足 1

2nd MetaTarsal 凹在 cuneiform 間:


‧三面受壓→更容易疲勞性/壓力性骨折
‧三面受壓→活動受限制
運動失調 Ataxia 巴金森氏症
病人 poor sensation 或缺乏肌肉 頸部、軀幹、膝部彎曲
協調能力 小步伐拖地走,
又短又快的小碎步
步態顛簸不平衡,BOS 支持底 身體缺乏交替擺盪
面積 Base of support 較寬 身體前傾,速度越走愈快

臀大肌無力 Gluteus Max weakness


半癱 Hemiplegic or hemiparetic gait initial contact 時,
會有繞行式步態 circumduction gait 胸腔會往後頂以維持站立腳的 hip EXT
且患側上肢會橫過軀幹以維持平衡
疼痛步態
Antalgic (painful) gait
自我保護機制
患側站立期變短
好邊擺盪期減少
step length 減少
走路速度及步頻減少

臀中肌無力 Trendelenburg sign 身體向患側傾斜


搖擺步態→兩側皆無力
可見於先天性髖關節脫臼 or 髖內翻 coxa vara
腰方肌無力 psoatic limp 剪刀腳 Scissors gait
髖關節→ER、FLEX、ABD 髖內收肌群痙攣性麻痺
誇張的骨盆及軀幹動作

長短腳 Short leg gait


走路向患側移(短腳)
患側骨盆下降

健側腳在擺盪期
會有過大的 hip FLEX

垂足 Drop foot or steppage gait


Drop Foot→dorsiflexion weakness
會利用 knee 抬更高以防止腳趾拖地
肩關節
肱骨頭:朝上,朝內,朝後
可避開:肩峰
盂窩面:朝上,朝外,朝前
肱骨頭角度:
A 朝上:肱骨 head 與 shaft 角度:135°
A 朝上:肱骨 head 朝上 30°
B 朝後:肱骨 head 朝後 30°
盂窩角度:向上傾斜 5°
肩盂腔 vs 肱骨頭,不相配 1/3:
1.兩者先天關節面大小不相配,肩關節活動時,
只有 1/3 肱骨頭被肩盂腔所覆蓋
2.由於兩者不相配,骨性結構的支持較少,
GH 關節穩定主要由肌肉、韌帶、關節囊提供
肩胛骨休息位置
冠狀面→向內旋轉 30-45°
矢狀面→向前傾斜 10-20° 矢狀面→向上旋轉 10-20°

• 盂肱關節最弱的姿勢為外展 90°+外轉,為前方不穩定的典型姿勢。

菱形 trapezoid(前外向)限制鎖骨: elevation, posterior rotation, retraction



喙鎖 CoracoClavicular 圓椎 conoid (後內向)限制鎖骨: elevation, anterior rotation

*鎖骨向後旋轉,是圓椎韌帶造成*

喙肩 CoracoAcromial 限制鎖骨 elevation

喙肱 CoracoHumeral 限制肱骨上下,檢查手臂抬高 0-60°可外轉和對抗重力往下拉

盂唇:穩定肩關節,提供 GH 關節整體深度的 50%


盂唇=軟骨,可加深盂窩
胸鎖關節 SC joint
肩 ABd, Flex 後旋 Posterior Rotation
肩 ADd, Ext 前旋 Anterior Rotation

*胸鎖關節間,有關節盤* *鎖骨向後旋轉,是圓椎韌帶造成*

胸鎖關節/鞍狀關節
frontal sagittal
鎖骨關節面 凸 convex 凹 concave
胸骨關節面 凹 concave 凸 convex

鎖骨 鎖骨關節面
向上 下滑 凸面
向下 上滑 滾動滑動方向相反
前突 前滑 凹面
後縮 後滑 滾動滑動方向相同

肱二頭肌長頭
‧起點:盂上結節
‧肌腱與盂唇上方融合
‧經過大小結節間的結節間溝 intertubercular groove
=肱二頭肌溝 bicipital groove
‧肱骨橫韌帶 Transverse humeral lig.在結節間溝上,防止肌腱亂跑
SLAP 上盂唇前後撕裂傷 Superior Labral Anterior-Posterior lesion
SLAP 診斷及成因
1.手臂上抬超過頭部,一直重複做→棒球、排球
2.手臂伸直狀態下跌倒→手伸直救球

Type1 Type2 Type3 Type4


關節唇破裂分離 關節唇破裂分離
關節唇只有磨損 關節唇破裂分離
「握把狀」破裂 破到肱二頭肌接點
二頭肌接點正常 二頭肌接點正常 二頭肌接點正常 二頭肌接點破裂分離
SLAP 上盂唇前後撕裂傷 術後復建
Phase 1 目標 處方
重建無痛範圍關節活動度 運動:除二頭肌外肩膀肌群等長收縮
減緩關節攣縮 鐘擺運動、滑輪、L 棒運動
降低疼痛及發炎 冰敷 非類固醇消炎藥

Phase 2 目標 處方
恢復正常關節運動 運動:啞鈴等張,動態穩定式的手動阻力訓練,訓練肩胛胸廓肌肉
重建及增加肌力 ER/IR 0 度 aBd 訓練,側躺、俯臥外轉訓練
持續伸展肩關節,增加 ROM
開始軀幹穩定訓練、上肢肌耐力訓練
增加肩關節肌肉神經控制力 開始本體感覺訓練、開始肌肉神經控制訓練
Phase 2 標準:完整 PROM、最小疼痛及壓痛、IR/ER/FLEX MMT 4 分以上

Phase3 目標:增加肌力/力量/肌耐力、準備投擲運動
Phase3 標準:完整且無痛 PROM & AROM、回復至健側 70%之肌力

Phase4 目標:漸進式增加活動以恢復肩關節完整功能
Phase4 標準:完整 PROM、沒有疼痛&壓痛、完成投擲動作的等速肌力測試標準、令人滿意的臨床檢查
旋轉肌群症候群 症狀
‧夜晚側睡在患側也會感覺肩關節疼痛,甚至造成半夜痛醒
‧疼痛的程度及頻率因人而異,破洞大小和臨床症狀嚴重度也不一定正相關
‧肩膀無力以及手抬高角度變小,無法抬手也是常見症狀
‧破裂的大小一般隨時間會慢慢變大,如果疼痛突然加劇,通常是破裂區域突然變大造成
*老師:落枕也會有類似症狀,要測試出來問題是什麼

旋轉肌群症候群 術後復健
急性後期 恢復期 訓練期
術後 0-1 月 術後 1-3 月 術後>3 月
疼痛、腫脹 主動活動度恢復正常
避免沾黏 增強肌力/肌耐力、動作敏捷度
恢復部分 PROM PROM 角度正常,保護下增加活動度 加強運動專項能力
輕度 AROM 運動 加強肩關節穩定度
靜態-肩膀姿勢校正 動態-肩膀姿勢校正
ADL 衛教 可執行-輕度 ADL 正常 ADL 與工作
肘關節

關節主要結構: 關節面、關節軟骨、關節囊、關節腔
關節輔助結構:
1.滑膜皺襞:為關節囊滑膜層向關節腔內突出而成,襞內含脂肪組織,可產生滑液
2.滑液囊:為關節囊滑膜層穿破纖維層向外突出的囊狀膨出,多位于肌腱下方,可減少肌腱摩擦
3.韌帶:可分為囊內韌帶和囊外韌帶兩種
4.關節盂:附在關節窩周圍的環形纖維軟骨,加深關節深度

肘內外翻
EXT FLEX
肘外翻 15°稱:攜帶角 Carry angle 內翻 6°
或稱:肘外翻
Cubitus valgus
角度:女>男(女 14-16°>男 11-14°)
成人>兒童
攜帶角太大,尺側副韌帶容易受傷

三頭肌測試:
肩 Flex 90°+肘 Ext→測 Triceps 長頭
肩 Full Ext +肘 Ext→測 Triceps 內外側頭
肱尺 joint
橈尺 joint
在同關節囊

尺側副韌帶 Ulnar (Medial) Collateral Lig.(也稱三角韌帶、內側副韌帶):


限制外翻→棒球投手、標槍選手易傷

前束:內上髁→ 橫束:鷹嘴突→冠狀突
側 3 條韌帶組成 後束:內上髁→冠狀突鷹嘴突間
冠狀突 功能最小,未跨關節
尺側副韌帶斷裂時,也容易發生:肱尺關節脫臼、coronoid process 骨折、radial head 骨折
外 橈側副韌帶 Radial(Lateral) Collateral Lig.:限制內翻
側 2 條韌帶組成 RCL:外上髁→環狀韌帶 LUCL:外上髁→尺骨旋後脊
環狀韌帶 Annular Lig.:固定近端橈尺關節←方形 lig.(被環狀 lig.覆蓋住)
也幫助固定橈尺關節穩定
拉肘症候群 Pull elbow syndrome:環狀 lig.受傷,多發生在小朋友身上
網球肘 病因
1.肌腱發炎

2.韌帶撕裂

3.軟骨損傷

4.後臂皮神經夾擊
Lower lateral cutaneous N. of arm(橈神經分支)

網球肘病理機轉
發炎 1.重複性腕或手指伸展,造成伸展肌群共同起源處外上髁發炎(肱骨外上髁炎)
肌腱受傷 2.伸腕肌腱部分撕裂傷,常見損傷肌肉:橈+尺側伸腕肌、伸指肌
滑液囊炎 3.肌腱下滑液囊發炎,形成沾黏、纖維化、鈣化,使關節活動角度受限
沾黏/疤痕 4.上臂肱三頭肌與肱肌間溝處,因兩條肌肉相互摩擦,形成沾黏及疤痕組織
神經 5.後前臂皮神經附著在肱骨外上髁的骨頭表面,先天解剖結構易造成疼痛

高爾夫球肘 症狀
• 疼痛或壓痛點:通常在手肘內側,疼痛範圍從手肘至小指側延伸。
• 緊繃僵硬:手肘會感到僵硬,握拳有緊繃感且伴隨疼痛。
• 無力:前臂痠痛無法使力,和手腕活動或手感覺抓握的動作無力。
• 麻或刺痛:無名指和小指較常見。
• 常常發生的情境是在提重物時出現疼痛,休息時症狀會改善,少部分的個案會出現手麻的情
形,是因為神經被刺激導致。
高爾夫球肘輔具:
抵銷肌腱的壓力用。
置放位置:手肘最痛的點再往手腕方向 2 公分
肘關節脫臼 elbow dislocation

症狀:
‧明顯手肘變形 伴隨腫脹、劇烈疼痛、上臂向前移位
‧手肘卡住無法彎曲 神經收到擠壓時,前臂、手指會有麻痺感 手找稍微移動會產生劇烈疼痛
老師:有打鋼釘金屬植入物,要注意不可以電療

肘關節脫臼 非手術治療方法
CRIF 閉鎖式復位內固定術 Closed Redu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全身或局部麻醉,由醫師藉著手的操作,
使骨端對位,回到正常排列的位置
‧用手操作後,X 光確認無誤再使用石膏固定肢體
‧沒有傷口
老師:復位要在休息位置,不要亂給人家好心徒手復
位,沒復位好問題很嚴重
(肱尺關節:elbow FLEX 70° + supination 10°)

肘關節脫臼 手術後 CPM


CPM 生理效應:
• 避免組織沾黏及攣縮、關節僵硬
• 改善局部血流及新陳代謝
• 促進關節術後傷口癒合
• 增加關節滑裔的潤滑幫助軟骨癒合及再生
腕關節
Dorsal Palmar

TFCC=1.三角纖維軟骨(關節盤)
2.掌側尺腕韌帶(尺月+尺三角)
3.尺側副韌帶 TFCC: 遠端橈尺關節維持穩定
4.背側和掌側橈尺韌帶 傳導&承受手部力量
背側橈腕 lig 限制 FLEX,掌側限制 EXT 跌倒手撐地、手腕劇烈扭轉,容易受傷

恢復本體覺:認知鏡子療法
模仿鏡中健側手的動作,增加對動作上的認知,達到增強本體覺的輸入與輸出的連結
脊椎
小面關節 vs transverse 水平面, frontal 額狀面 夾角
與 transverse 夾角 與 frontal 夾角
Cervical 45° 0°
Thoracic 60° 20°
Lumbar 90° 45°
限制旋轉
限制向前位移(lordosis)

小面關節與 transverse 夾角:Lumbar>Thoracic>Cervical


小面關節與 frontal 夾角:Lumbar>Thoracic>Cervical

ALL, 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


前縱韌帶 限制脊椎 EXT
PL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
後縱韌帶 限制脊椎 FLEX
*頸椎特有構造:覆膜
覆膜與後縱韌帶長在一起
Ligamentum Flavum 黃韌帶
*連接 C2-S1 椎板 Laminar
*包覆椎板、椎間孔後側、關節囊前側,
與小面關節囊相連 (但未包覆小面關節),
給予關節囊持續拉力→保護關節、
使小面關節動作平順
InterSpinous lig.棘間韌帶
SupraSpinous lig. 棘上韌帶
*頸椎特有構造:項韌帶 Nuchal lig.
脊椎運動單位:上脊椎+椎間盤+下脊椎 枕骨粗隆至 C7 脊突,棘上韌帶特化為項韌帶
薦骨角 Sacral angle 30°
(= Sacral horizontal angle)

A 骨盆後傾 B 骨盆中性 C 骨盆前傾


Sacral angle<30° Sacral angle>30°
Lumbar Lordosis 減少 =30° Lumbar Lordosis 增加
肌動學課本寫 40°→ 彈性變差,吸震力降 剪應力變大,易滑脫

L3、L4 椎間盤受力

<30%仰臥側躺

100%站姿
220%駝背彎腰站姿

460%不正確姿勢 彎腰 搬重物
340% 正確姿勢 膝彎+直背搬重物
220%站姿搬重物

A. hip EXT 平躺時,


psoas major 對腰椎有較多壓力(腰大肌的被動張力)

B. hip FLEX 有腿凳時,


psoas major 放鬆,腰椎受力明顯降低

psoas major 起點:T12-L4 椎體&椎間盤


L1-L5 橫凸
L3L4 椎間盤,在不同行走速度下受力
最大壓力在 toe-off 時

UBW: Upper Body Weight


LHS: Left Heel Strike
RHS: Right Heel Strike

*步行對下背痛患者,是安全且理想的運動治療

正常姿勢 前傾
SemiSpinalis Captis + Levator Scapula 過度 stretch

上交叉症候群
緊繃 無力
上斜方 upper trapezius 前側頸部深層屈肌
提肩胛 levator scapula

無力 緊繃
菱形肌 rhomboid 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
前鋸肌 serratus anterior 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
下斜方 lower trapezius
腰椎滑脫
脊椎狹窄-症狀
‧早期症狀在初期通常不易察覺 ‧腿部疼痛或抽筋
‧背和髖部的放射性疼痛 ‧腸道或膀胱功能受損 (馬尾神經綜合症)

脊椎狹窄-病因 韌帶
‧腰椎老化是最常見的原因。
‧脊椎面關節炎 –軟骨退化。長出骨刺,當骨刺形成,椎管內壁因此變得狹窄
‧椎間盤突出 – 椎間盤退化。水份開始流失,椎間盤便變得扁平脆弱,包著椎間盤的外殼可能
出現細小裂紋,導致裡面的膠狀物質滲出(突出或破裂),導致椎間盤突出
‧黃韌帶肥厚 – 椎管內的黃韌帶退化。黃韌帶變厚壓著神經,而僵硬的韌帶影響脊柱活動
‧其他原因 – 可能是脊髓腫瘤、外傷、佩吉特氏病及軟骨發育不全等…

病理性肥胖執行腰椎融合術及椎板切除後合併肺栓塞病患之物理治療介入成效
‧方法:復健介入前巴氏量表得分為 25 分。經 7 週運動計畫(有氧運動與阻力運動訓練),運動強
度依據運動自覺強度為 11 - 13,每次執行運動時間為 60 分鐘,1 週 5 次
‧結果:7 週介入訓練後,能在監督下自行從床上坐起,巴氏量表進步 25 分,用助行器下 6 分
鐘行走測試 13 m,可自推輪椅 100 m,體重下降 16 kg,腰圍從下降 3 cm

脊椎狹窄-治療
‧建議大多數患者先進行至少六週的非手術治療。若痛症沒有改善才會建議患者進行手術
‧物理治療-透過治療師的輔助來強化背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並提升脊椎的靈活及穩定性
‧運動計劃包括增加運動關節 ROM,肌力、肌耐力、肌穩定的組合,患者經常發現會更舒適
‧休息或有限的活動-特別是神經性跛行的患者,散步通常是最好的練習。騎單車也有用,因為可
以令背部保持彎曲的姿態,減少神經受壓
‧護脊支架或束衣-有助於提供支撐,尤其對腹部肌肉較弱或脊椎出現多過一處退化的患者更有利

腰部椎間盤突出 危險因子
年齡 年齡越高,發生率越高。常發生在 30-50 歲
性別 男>女
體重 體重越重,腰椎的壓力越大
搬重物 特別在扭轉腰部的動作下,增加椎間盤的受力
受傷史 曾跌坐、撞擊而傷害腰部椎間盤,都可能加速退化
姿勢不良 長期彎腰駝背、久坐、翹腳等

椎間盤評估診斷
老師:這些評估方式,不一定能正確判斷椎間盤突出
髖關節
Hip 3 韌帶限制功能:
髂股 lig. EXT ER ABd 次

恥股 lig. EXT 次 ER ABd


坐股 lig. EXT IR

髂股 lig:又稱 Y 韌帶
Y 韌帶是 Hip 韌帶,最強最厚的
Hip Y 上分支 Y 下分支
ABd 鬆 緊
ADd 緊 鬆

髖臼支撐關節的軟組織
髖臼盂唇:加深髖臼凹槽與 HIP 穩定
纖維軟骨構成,有密集血管
缺口處有:橫髖臼 lig
髖臼月狀面關節軟骨-厚度:外>中心
髖臼 Acetabular Fossa:沒有軟骨
韌帶中有閉孔動脈分支
圓韌帶 可提供 Femur 血液供應
股骨頸與造血功能有關
形狀:2/3 的圓形球面
股骨頭 厚度:中心>外
厚度與月狀面軟骨顛倒→吻合 Hip 鎖定:Hyper EXT + IR + aBd
上、前側的關節囊較厚強, Hip 休息:FLEX 30° + ER + aBd 30°
關節囊
下、後側較薄弱

Bones
髖臼(Acetabulum) of the pelvis
髂骨(Iiium)
坐骨(Ischium)
恥骨(Pubis)
股骨(Femur)/人體中最長的骨頭
髖關節 OA
症狀: 診斷
‧晨僵 1.負重活動時中度髖關節前側或外側疼痛
‧慢性急遽疼痛,特別是承重時 2.醒來後持續時間小於 1 小時的晨僵
‧伴隨組織腫脹 3.hip IR 的 ROM< 24° 或 IR 和 FLEX<無痛側 15°,
‧因疼痛減少活動, 和/或 PROM 時 hip IR 疼痛增加。
造成肌肉萎縮韌帶鬆弛、 4.放射學:關節間隙變窄、邊緣骨贅、軟骨下硬化、骨囊腫
關節異音/形變、功能喪失
疼痛特點:
1.緩慢進行性髖關節疼痛,或與髖關節相關的腹股溝疼痛放射到大腿、臀部或膝蓋。
2.疼痛在夜間、休息時或劇烈活動時會更嚴重,從而減少運動範圍並限制步行距離。它可能與僵硬
有關,尤其是在早上或休息後。

THA 禁忌症:關節感染、神經肌肉疾病(EX.中風患者)、骨髓炎

THA/THR 手術切口位置
前側、前外側: 後外側: 外側:
早期提供最大穩定度, 良好露出, 常採用,
為避開 ilioPsoas, 且保持臀中肌完整性, 可提供良好穩定度
使得關節面露出不足, 但術後非常容易關節不穩, 但會造成嚴重
常有併發症 脫臼比例最高 臀中肌(髖外展肌)無力
Anterolateral 術後禁忌: Posterolateral 術後禁忌:
FLEX>90°, aDd & ER, EXT FLEX>90°, aDd & IR

THA 術後合併症
靜脈血栓 活動度低,使 DVT 靜脈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術後發生風險增加
→墊上運動(hip aBd, Q4 muscle setting, Knee FLEX/EXT, ankle pumping)+早期活動,可減少血栓風險
脫位 人工關節鬆脫會產生疼痛感,常發生在髖關節周圍肌肉鬆弛或複雜再置入手術患者
→應避免 THA 術後禁忌姿勢:FLEX>90°, aDd
神經受損 靠近人工關節置換區的神經受損,通常大部分都會復原及完全恢復
THA 術後 加速康復 ARP vs 標準輔助 SAP

老師說這份 paper 的訓練要看。


請問老師:除了 6 項墊上運動外(SLR, Gluteal muscle setting, hip aDd, Q4 muscle setting, knee FLEX/EXT,
ankle pumping),還有什麼訓練動作要背?這份報告中並未詳細說明

SAP 標準輔助
第1天 患者接受了口頭指導和物理治療練習的演示,這些練習可以增強他們的肌肉(臀部和
。他們以褥瘡的變化和如何下床為導向。他們每次練習 3 次重複,12 個完整的
大腿)
動作。一些練習是在床上進行的。患者坐在椅子上進行其他運動
第2天 重複第 1 天的教學練習。在這些活動之後,患者接受了關於步態訓練的口頭指導,然
後開始步態訓練。患者只有在感到安全並聲稱疼痛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才在第 2 天
開始步態訓練。否則,培訓將推遲到第三天
第3天 重複第 2 天的練習,在第 2 天沒有開始步態訓練的患者在第 4 天開始
第 4 天後 患者重複步態訓練,直到出院
請問老師,SAP 的動作在這份報告中沒有陳述,請問有哪些 SAP 動作要背?

ARP 加速康復
第1天 第一種方法:與 SAP 組執行的方法相同
第二種方法:
患者重複先前的練習(第一種方法)在這些活動之後,接受關於步態訓練的口頭指導開始
步態訓練。患者只有在感到安全並聲稱疼痛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才開始第二種方法的步
態訓練。否則,培訓將推遲到第三種方法
第三種方法:患者重複先前的練習,那些尚未開始步態訓練(第二種方法)的患者從
第三種方法開始
第2天 患者重複第 1 天 - 第三種方法 - 三次
第3天 患者重複第 1 天 - 第三種方法 - 三次
請問老師,ARP 的方法在這份報告中沒有陳述,請問有哪些 ARP 動作要背?
髖關節 OA 訓練處方
髖關節唇撕裂 Hip Labral Tear 症狀
Pain 幾乎 100%,都會有深部髖關節疼痛
Locking 在某些角度會有卡到的感覺(locking)
ADL↓ 無法久坐,無法正常走遠路,身體向前彎(穿鞋或穿襪)易誘發疼痛
Giving way 少數病人會有 Giving way、不穩定(instability)或半脫位的感覺(subluxation)。

髖關節唇關節鏡手術後 復健訓練
目標 處方
第一期 降低疼痛
維持 ROM 早期運動:墊上運動、拐杖及助行器輔助步行
術後 1-4 周 &腫脹
第二期 增加肌力 強化 hip aBd 肌力,訓練核心肌群與髖關節穩定度
增加 ROM
術後 5-7 周 及延展性 放鬆延展股直肌 rectus femoris、腰大肌 psoas major
第三期 肌力足夠
完全 ROM 訓練 hip aBd 肌群
術後 8-12 周 大部分 ADL
第四期 回歸原本專項 依照原本專項運動訓練的方式,稍微降低強度、
術後>12 周 運動訓練 共同擬定新的訓練菜單

膝關節 OA 分級
診斷工具 X-ray:關節空間減少、承重表面骨頭硬化、關節邊緣有骨刺形成、骨頭變形

等級 0 正常 等級 1 等級 2 等級 3 (開始變形) 等級 4
懷疑關節腔狹窄, 有明確贅骨, 中度贅骨,明確狹窄 大片贅骨,明顯狹窄
可能有贅骨 關節腔不見或狹窄 一些硬化,可能畸形 嚴重硬化,嚴重畸形
PT 有幫助 PT 無用,只能開刀
踝關節-拇趾外翻 Hallux Valgus
成因:外在因素最常是窄頭鞋子造成,除了拇指外翻,還會有鎚狀趾、拇指囊炎
力學:高跟鞋增加前足壓力,1.9cm 增加 22%,5cm 增加 57%,8.3cm 增加 76%
高跟鞋併發症:也會導致阿基里斯腱攣縮、ankle Dorsi 受限、步態改變
解剖:腳拇指內側 MTP 關節囊被拉伸和變薄,而外側關節囊收縮,
影響 MTP 關節的 1st MetaTarsal 與 1st proximal phalanx。
症狀 原因
‧拇趾疼痛 1. 遺傳體質:先天腳型、結構,女性機率較高。
‧腳掌不穩定 2. 鞋子不合腳:高跟鞋、鞋楦頭太小。
‧骨架歪斜 3.扁平足:內足弓無支撐,拇指下無法承重而外翻。
‧O 型腿 4.類風濕性關節炎、神經肌肉病變
‧偏頭痛 5 大拇指過長合併韌帶鬆弛
‧肩,腰,膝痛
‧自律神經失調

正常足 第一期拉扯會痛 第二期走路痛 第三期穿鞋痛


MTP 關節微外突 MTP 關節外翻明顯,慢性發炎 拇指被擠壓到第 2 趾骨下方
功能性鞋墊 PT 治療及功能性鞋墊 手術矯正

自我復健物理治療
按摩內收姆肌、外展姆肌 維持大拇指向外拉開 縮足運動,足弓上提並維持
並讓腳趾向下踩
踝關節
(外側韌帶)限制內翻 inversion 易扭 (內側韌帶)限制外翻 eversion
Inversion 前脛距 Anterior TibioTalar
前距腓 ATFL 最易扭傷 XXX
+ plantar 三角 脛舟 TibioNavicular
跟腓 CFL 中間扭傷 XX Deltoid 脛跟 TibioCalcaneal
後距腓 PTFL 最少扭傷 X dorsi 後脛距 Posterior TibioTalar

運動面 主關節
外展 aBd 垂直軸 距下 subTalar joint
內收 aDd 中跗 midTarsal joint
外翻 Eversion 冠狀面
內翻 Inversion (前後軸)
背屈 DorsiFLEX 矢狀面 踝 Ankle joint
蹠屈 PlantarFLEX
阿基里斯肌鍵 損傷等級
一度,纖維微損傷 二度,部分斷裂 三度,韌帶斷裂
無症狀或微痛 很痛,外觀腫脹 受傷時很痛,之後可能不會痛
少許不穩定,視肌肉力量而定
關節穩定 關節不穩定
韌帶強度降低>50%
肌腱與韌帶的受傷機制雷同,但因與肌肉相連,多了 2 因素:
1.肌肉收縮力:若肌肉收縮力量越大,肌腱受力越大,肌肉快速離心收縮時,肌腱容易受傷
2.肌腱截面積:肌腱截面積越大,程受力量越大
*鍛鍊:肌腱截面積↑剛性↑
*肌腱強度=肌肉 2 倍,肌肉斷裂機會比肌腱多
*快速負荷→肌腱/韌帶本體斷裂
*慢速負荷→肌腱/韌帶與骨頭接合處斷裂,或產生骨刺

肌腱急性發炎緩解
1.休息
2.冰敷
3.肌內效貼布
4.消炎止痛藥、類固醇

OKC 開放鍊下的 pronation, supination


足弓組成 高足弓評估
足弓 舟骨承重時離地高度
低足弓 <0.8~1cm
正常 1.2~2cm
高足弓 >2~2.5cm

中跗關節 MidTarsal joint= 距舟關節


橫跗關節 Transverse Tarsal joint= TaloNavicular joint
Chopart’s joint 跟骰關節
*橫跗關節在旋後 supination 時較穩定 CalcaneoCuboid joint
*橫跗關節貢獻 plantarFlex 10-40%角度
跗蹠關節 TarsoMetaTarsal joint=
Listfranc’s joint
1-3 楔蹠關節:
楔骨蹠骨密合,呈 M 字形
高度密合,高穩定度、低自由度
4-5 骰蹠關節:活動度較大
目標 處方 下肢處方
phase 0 衛教 術後復健衛教
術前衛教 減輕-腫脹 冰敷、抬高受傷肢體
預防-壓瘡 每 1-2 小時翻身
phase 1 控制-疼痛、水腫 CPM、冰敷等物理因子處方 輔具行走
腫痛控制 預防-沾黏 Gentle ROM 墊上運動
上:0-6week 維持-ROM 預防 DVT
下:0-6week 衛教-ADL
phase 2 增加-肌力/肌耐力 Strengthening & endurance exercise 輔具行走,逐步增加
早期活動 增加-肌肉延展性 Stretching exercise 承重比例
上:6week-2mohth 增加-關節穩定度 Perform function activity
下:6week-3month 輕度-ADL 靜態姿勢校正
增加-ROM
phase 3 增加-肌力/肌耐力 Strengthening & endurance exercise
強化功能 增加-肌肉延展性 Stretching exercise to full ROM
上:2-3month 增加-關節穩定度 Perform function activity
下:3-6month 增加-ADL 動態姿勢校正
完整-ROM
phase 4 回歸正常生活
回歸正常
上:>3month
下:>6month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