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弹簧刀操稳特性分析

1. 方案描述
参考弹簧刀巡飞弹外形方案,拟采用串列折叠双翼型气动布局,此布局干净简
洁,便于设计,适于发射筒发射。该弹整体采用钝头、长方体机身设计,前后两对
串列折叠弹翼,前翼采用可动襟翼设计,可通过电机和作动器使襟翼偏折增加升力,
背部有一定夹角的折叠方向舵,螺旋桨同样采用折叠设计,在发射前位于发射筒内
处于折叠状态,发射后迅速展开。

图 1-1 弹簧刀外形
表 1-1 弹簧刀巡飞弹参数调研
参数 说明
弹重 1.36 kg
系统质量(含发射筒) 2.5 kg
战斗部质量 0.32 kg
弹长 360 mm
翼展 610 mm
最大飞行速度(DASH) 100MPH/163km/h/45m/s
巡飞速度 63MPH/103km/h/28.5m/s
续航时间(ENDURANCE) 15 min
射程 10 km
推进装置 电动螺旋桨
导航传感系统 INS/GPS 激光测距、空速计
制导模式 双可见光/单红外双模导引头
战斗部类型 圆锥状钨制破片
发射平台 发射筒
命中精度 CEP 1m
表 1-2 当前布局情况以及相应的质心位置
X Y Z M
机体 237 0 20 0.123
GPS 53 0 0.17 0.047
飞控 118 0 20 0.04
数传 87 0 2 0.03
电池 196 0 1.6 0.25
舵机 1 120 20 2 0.06
舵机 2 120 -20 2 0.06
电机 430 0 6.5 0.135
电调 200 0 6.5 0.036
底板 251 0 -11 0.262
前机翼 100 0 -16 0.35
尾翼 419 0 -30 0.2
垂尾 433 0 75 0.034
双目避障模块 50 0 0 0.17
视觉模块 80 0 -15 0.07
质心坐标 204 0 2.11 1.867
当前质心坐标为:X=204mm,Y=0mm,Z=2.11mm,机体质量 1.867kg ,机翼机身采
用碳纤维材料。
表 1-3 装配体绕质心转动惯量:(kg*m^2)
X 轴:0.064 Y 轴:0.03 Z 轴:0.093
2.动力学模型
以苏联坐标系进行建模,Oy 轴铅垂向上,Ox 轴和 Oz 轴在水平面内和 Oy 轴
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dV 
m = P cos  − X − mg sin  
dt

d
mV = P sin  + Y − mg cos  
dt 

d z 
Jz = Mz
dt 
dx 
= V cos  
dt  (2-1)
dy 
= V sin  
dt 
d 
= z 
dt 
dm 
= − mc 
dt

 =  − 
式 2-1 中:m 是机体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V 是巡飞速度、P 是推力、X 是阻
力、Y 是升力、  是攻角、  是弹道倾角、 J z 是机体绕 Z 轴的转动惯量、 z 是机

体绕 OZ 轴的旋转角速度、 M z 是俯仰力矩。

d V  PV − X V   − P − X   Fgx 
=  V +    − ( g cos  ) + 
dt  m   m  m 
d  z 
=
1
(
M zV V + M z  + M zz  z + M z  + M z z  z + M gz
 )
dt Jz 
d   P  − Y 
V V 
 P +Y   g sin   Y z
Fgy 
=  V +    +    +  z +  (2-2)
dt  mV   mV   V  mV mV 
d  
=  z 
dt 
 =  −  



式 2-2 中:  z 为升降舵偏角。
a
表 2-1 动力系数 ij 的符号及其表达式
运动系数序号 j
i 1 2 3 4 5 6
1 a11 = a12 = 0 a13 = a14 = −X z 1
a15 = a16 =
PV − X V − g cos  − P − X  m m
m
( m s−2 ) m ( m s−2 ) ( kg −1 )
( s−1 ) ( m s−2 )
2 M zV M zz M z M z z a26 =
1
a21 = a22 = a23 = 0 a24 = a25 =
Jz Jz Jz Jz Jz

( m−1 s−1 ) ( s−1 ) ( s −2 ) ( s −2 ) ( kg −1 m−2 )


3 a31 = a32 = 0 a33 = a34 = Y z 1
a35 = a36 =
PV  + Y V g sin  P +Y mV mV
mV V mV ( s−1 ) ( s kg −1 m−1 )
( m−1 ) ( s−1 ) ( s−1 )
M z
其中 a24 = ,表征飞行器的静稳定性,攻角变化一个单位  = 1 时所引起的
Jz

导弹绕 OZ1 轴转动角加速度的偏量。如果 a24  0 ,即 M z  0 ,则由攻角偏量  所引

起的角加速度  所引起的角加速度偏量的方向与偏量  的方向相反。

M z z
a25 = 表征升降舵的效率,操纵机构偏转一个单位  z = 1 时,所造成导弹绕 OZ1 轴
Jz

转动的角加速度偏量。

3.操稳性分析
经过对气动数据的代入,以及通过 Matlab 对攻角和升降舵偏角的配平,下面对

弹簧刀速度 V=28.5m/s,飞行高度 H=100m,机翼参考面积为 0.045 m 2 ,平飞时需要


升力系数约为 0.88,参考长度为 0.05m 展开不同状态下操纵性,稳定性和姿态配平
特性分析。弹簧刀质心位置 0.204m,压心位置 0.225m。
保证速度和高度不变,展开分析:
图 3-1 攻角与±20°升降舵偏角产生的俯仰力矩的关系图

通过图 3-1 分析可知,在±20°升降舵偏角产生的俯仰力矩同号时无法配平,


由此可知攻角在升降舵范围内可以配平的范围为 0°~8.6°。
下面对攻角变化与对应的升降舵偏角,动力系数 a24,a25 展开分析。

3.1 升阻比分析
图 3-2 攻角 alpha 和阻力 X 的关系图

如图 3-2 所示,飞行阻力随着攻角 alpha 的增大而增大,在攻角 7°之前以类


似于线性缓慢增加,7°大攻角之后阻力急速增加。

图 3-3 攻角 alpha 和升力 Y 的关系图

如图 3-3 所示,飞行升力随着攻角 alpha 的增大而增大,在配平范围内基本呈


线性均匀增加。
图 3-4 攻角 alpha 和升阻比的关系图

如图 3-4 所示,升阻比随着攻角 alpha 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在攻角 3°之前


缓慢均匀增加,在攻角 3°时达到最大升阻比,随后在攻角 3°~6°间缓慢下降,攻
角 6°之后,升阻比减小速度加快。

3.2 稳定性分析

图 3-5 攻角 alpha 和 a24 的关系图


如图 3-5 所示发现,随着攻角的增加静稳定系数 a24 先减小后增加然后再减
小,在 6°攻角之前静稳定系数 a24 变化很小,但在大攻角的情况下,变化较大,

但在攻角能配平的变化范围内 a24 始终为负值,即 M z 始终小于 0,由攻角偏量

 所引起的角加速度偏量的方向与偏量  的方向相反,整个系统处于静稳定状
态。

3.3 操稳性分析

图 3-6 攻角 alpha 和 a25 的关系图

如图 3-6 所示,随着攻角的增加,操纵性系数 a25 不断减小,在 6°攻角之


前,a25 基本成线性小幅度下降,意味着随着攻角的增加弹簧刀的升降舵效率减
小,操纵机构偏转一个单位,导弹绕 Oz1 轴转动的加速度偏量越小。在 6°大攻角
之后,随着攻角增大,a25 线性急速减小,在攻角 8.6°时几乎接近于 0,说明在大
攻角的情况下,弹簧刀的升降舵效率大幅度下降。
3.4 姿态配平特性分析

图 3-7 攻角 alpha 和升降舵偏角的关系图

如图 3-7 所示,随着攻角的增加,升降舵偏角不断增加,在 6°攻角之前,升


降舵偏角基本成线性小幅度增加,小攻角需要小的升降舵偏角即可配平,在 6°大
攻角之后,随着攻角增大,升降舵偏角线性急速增长,在攻角 8.6°之后,升降舵
偏角超出了+20°的限制,无法配平,说明在大攻角的情况下,弹簧刀需要极大的
升降舵偏角来配平保持稳定。

4.升重平衡分析
图 4-1 速度和攻角的关系图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该系统攻角配平的范围是 0~8.6°,因此在 matlab 设置攻


角 8.6°时停,通过图 4-1 发现,速度的配平范围大概是 18m/s~28.5m/s。

4.1 1kg 推力不同飞行速度的升重比平衡分析

图 4-2 1KG 推力下速度和阻力的关系图


通过图 4-2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1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阻力先减少后增加,在速度 18-19m/s 的范围内线性快速下降,
在速度 19-22m/s 的范围内缓慢下降,在速度为 22m/s 时阻力达到最小值,速度在
22-27m/s 时,阻力增加,速度为 27m/s 以上时,阻力线性急速增加。

图 4-3 1KG 推力下速度和升力的关系图

通过图 4-3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1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升力不断增加,在速度 18-27m/s 的范围内升力缓慢上升,速度
为 27m/s 以上时,升力线性急速增加。
图 4-4 1KG 推力下速度和升阻比的关系图

通过图 4-4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1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升阻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保持不变,在速度 18-19m/s 时,升阻
比线性快速增加,速度在 19-22m/s 时,升阻比类似于线性增加但比之前稍慢,在
速度为 22m/s 时,升阻比达到最大,随着速度减小,升阻比线性减少,直到速度达
到 27-28m/s 时,升阻比趋于不变。

4.2 2kg 推力不同飞行速度的升重比平衡分析

图 4-5 2KG 推力下速度和阻力的关系图


通过图 4-5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2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阻力持续增加,在速度是 18-21m/s 时阻力缓慢增加,速度是 21-
26m/s 时,阻力相比之前增加速度稍有增加,在速度达到 26m/s 以上时,阻力呈线
性快速增加。

图 4-6 2KG 推力下速度和升力的关系图

通过图 4-6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2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升力持续增加,在速度是 18-26m/s 时升力缓慢增加,在速度达
到 26m/s 以上时,升力呈线性快速增加。
图 4-7 2KG 推力下速度和升阻比的关系图

通过图 4-7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2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升阻比先增加后减少然后保持不变,在速度是 18-21m/s 时升阻
比快速增加,在速度达到 21m/s 时,升阻比达到最大,在速度是 21-26m/s 时,升
阻比快速减小,在速度达到 26m/s 是,升阻比保持不变。

4.3 3kg 推力不同飞行速度的升重比平衡分析

图 4-8 3KG 推力下速度和阻力的关系图


通过图 4-8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3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阻力持续增加,在速度是 18-25m/s 时阻力缓慢增加,在速度是
25-28m/s 时,阻力快速增加。

图 4-9 3KG 推力下速度和升力的关系图

通过图 4-9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3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升力持续增加,在速度是 18-25m/s 时升力缓慢增加,在速度是
25-28m/s 时,升力快速增加。

图 4-10 3KG 推力下速度和升阻比的关系图


通过图 4-10 可知,在攻角和升降舵偏角配平,发动机 3KG 推力情况下,随着
飞行速度的增加,升阻比先增加后减少随后保持不变,在速度是 18-20m/s 时升阻
比线性快速增加,在速度达到 20m/s 时升阻比最大,速度是 20-25m/s 时,升阻比
线性快速下降,速度达到 25-26m/s 是,升阻比继续下降,相较之前下降变慢,在
速度达到 26-28m/s 升阻比保持不变。

5.巡航状态下弹体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分析可知,弹簧刀巡航状态下弹体传递函数的特征根为
1,
2 = − 0.2040  0.8426i , 3,4 =0.224  0.5051i 为两对共轭复根,但是有两个复根的

实部为正,所以弹簧刀在巡航状态下是不稳定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