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109 年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USR-HUB

《以跨領域藝術教育,建構旗津實驗基地》

「返・日常-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
旗津國中校園空間改造行動企劃提案

提案日期:2020/11/12

提案組員:張芸慈、吳念澄
壹、 研究動機

未來教育:學校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如何以社會設計行動提案回應本學期「旗津國中校園空間設計改造」的目標,是本設計提
案重要的背景前提。延續上學期翻轉校園工作坊張懷文老師的「學校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關於
場所精神、微氣候、串連內外部空間的討論,設計出真正符合學校環境與文化特色的校園規劃
設計,是未來學校發展的趨勢。

本研究小組以「邊界」作為出發,關注「校園與社區的融合,可以如何設計」。然而,學
校並非只是一棟機構,而是由校園師生所構成的共同體。以學生為例,學生來自旗津全島的各
方。對他們而言,從住家往返學校的這段歷程,就是一段屬於在地人的旗津生活地圖。小至校
園周邊,大至旗津全島的移動範疇,都是這段國中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認為不只是以校園現處的基地為邊界,而應試圖將邊界延伸至學校成員隱性的
生活區域,之為小組所定義的「社區」。我們是否可以透過學生「通學路徑」的歷程推演,去
探討校園空間邊界改造的可能性?此行動攸關未來旗津國中空間設計階段與旗津各個區位的互
動關係,未來發展可能會關係到:通學動線步道、校園邊界形式的最佳選擇……等。

資料引用:尤里·布朗芬布倫納
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1979

1
貳、研究目的

場所是一種人化的空間,它的物質和精神特性被認同後,就折射出場所精神。
-- 挪威城市建築學家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79

旗津國中與跨藝所於本學期啟動社會設計行動的初衷,本階段邊界小組的行動企圖留下質

性線索,供後續空間設計團隊於規劃設計階段時參考,以求融入屬於旗津在地的真實社會中的
人文蘊涵,進而塑造屬於旗津國中的場所精神,真正的為旗津國中的小型社會,塑造一處具有
「認同感」的歸屬與所在。

社會(學)中發現設計(策略),在設計(物)中看見社會(關係)

本研究小組預計以即將畢業的國三學生為樣本對象,透過行動策略重繪出「隱性的校園生
活邊界」,探討旗津國中真實社會群體中「校園空間與旗津社區的網絡關係」,進一步歸納分
析: (1) 學生的通學路徑所賦予的社會意義與 (2) 校園社會設計邊界最佳化形式之可能性。

2
參、研究方法
研究小組以外來者的角色進入校園,從旗津國中空間改造的命題,並於 10/8 邀請國三

105 位同學參與「旗津燒」行動的問卷回饋,逐漸在先行的田野調查與問題意識中,累積出基
礎的「旗津感」。
「社會設計」強調「解決真實的問題」,也尤其需要梳理「隱性」的行動者網絡(在此簡述
為人與非人物件的關聯性),超越「顯性」的造型及外觀。有論者主張「社會設計是為 90%的
公眾設計,維持每一位社會成員基本的、有尊嚴的生活」,而「社會創新是應用社會科學的知
識,解決社會的問題,滿足公眾的需求,達到公共的利益,而操作的方法是得到社會資源、社

會支持,並且是可以推動的。社會創新的具體落實,是透過社會設計」。

其中,小組觀察到旗津國中非常獨有的社會象徵:「在 15 歲這年離開旗津島到高雄,是
旗津囝仔必經的成長。」將研究行動目標:「校園空間與社區的網絡關係」結合,因此將邀請
參與樣本對象鎖定為國三學生,以「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行動作為研究方法,採集日常通學

路徑中的人為/非人為物件,以影像或聲音的形式作為展覽主體,並透過展覽現地互動「一日
軌跡地圖」廣泛蒐集觀展者樣本,經分析後之結論,期許可進一步推動「以社會設計改造旗津
國中校園」落實。
同時,經過 10/8「旗津燒」行動的互動經驗,觀察到年紀正值 15 歲的研究對象是為青少
年,正值是孩子與成人間的過渡時刻,是身體、情緒、道德、社會性活躍發展的時期,感性、
敏感、深受周遭環境影響;因此小組判斷需要透過老師的推薦,以幫忙的角度邀請研究對象參

與,小組透過與研究對象前置溝通的互動與相處之後,作為研究觀察者的角色進行採集,以貼
近真實的日常(通學路徑),小組也期待此過程有計劃外的驚喜發現。

3
肆、本案核心企劃 - 「返・日常-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

以{日常。反/返。日常}的概念,探索校園邊界與社區關係,行動包含:

一、日常通學路徑 聲音地景採集
透過跟隨觀察即將離校的國三學生的日常通學路徑行動,採集非人物件的影像或聲音。
行動對象:由老師推薦 3-6 位來自三所不同國小的國三學生 (男女平均佳)

聲音地景採集示意

二、{日常。反/返。日常}展覽一場
擇一處校園空間或動線展出採集成果,以「凝視旗津」創造氛圍,將日常帶返校園。
參與對象:全校師生

展場示意

4
三、「一日軌跡地圖」現地互動一場
展覽當日進行「一日軌跡地圖」之現地互動,重新發現旗津與自身的通學日常。
參與對象:全校師生

左:旗津一日生活全島圖;右:視覺風格參考(繪製風格)

本企劃目標:從日常採集的生活紋理,再返回校園日常,蒐集校園學生觀展後繪製之「一
日軌跡地圖」,為後續實質的社會設計留下地 方/社群紋理線索,以回應社會設計目標。

一日軌跡地圖示意

5
伍、預期成果
—行動成果:社區聲音地景展覽一場、一日生活軌跡地圖
展覽作品透過凝視與聆聽的過程重新感知旗津的環境,以及身處這片土地的人們的身體感。而
後對照到一日生活軌跡地圖,知道實際錄製聲音與影像的地點後,思考這些地方與學校之間的
關係,進而開啟校園邊界的討論:「什麼是校園的邊界?什麼是社區的日常?」

—通學步道與校園關係
透過跟隨紀錄的過程,研究小組歷經了跟學生一樣的通學生活路徑。從參與觀察的過程之中,

可以更了解到校園周邊的通學動線、以及實際行走的路況、需求等。

—校園邊界最佳化之可能性
綜合以上兩者:地方的場所感和通學的實際路程,對於未來的校園與社區結合合作開啟第一步,
並歸納出更完整的對於校園與社區融合的設計提案。

陸、執行期程

6
柒、經費預算及工具清單
n 經費預算(暫定):

n 工具清單:
1. 單眼攝影機 1 台

2. 錄音筆 1 隻
3. 聲音播放設備 (暫定 3-6 組)
4. 攝影輸出 (暫定 6 -12 件)
5. 地圖輸出 (尺度/媒材未定)
6. 展架一式 (需組裝工具)

捌、相關文獻
1.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 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79 / 施植民 譯 ,華中科技大

學出版社,2010
2. 生態系統理論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74-22457-4
3. ANT 行動者網絡理論為設計思考帶來什麼價值? 文 /鄭惠文 網路專文
https://reurl.cc/LdqWpK
4. 我們從未社計過 文/黃書緯 網路專文

https://swalk.blogspot.com/2015/11/blog-post_15.htm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