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2

第四章、內丹修煉與法術存想

本 章 根 據「 道 中 之 道」與「 法 中 之 法 」的 定 義 ,試 對《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的內丹修煉與法術存想作合理性的研究 。認為有三個環節應該把握,一是

「 道 中 之 道 」的 內 丹 修 煉 是《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的 中 心 思 想,從〈 修 誦 八 緯 〉

的 寶 珠 、 太 乙 含 華、 丹 田 的 形 象 性 看 , 可 以 推 測 內 丹 功 法 的 完 整 性 與 系 統

性。二是「法中之法」的法術存想,法術的通靈變化是建立在存想的功法

上,其內煉必須經由內丹的訓練,而法術的施用是透過存想的意念,運化

「道中之法」的手段而達到目的。三是內丹修煉與法術存想都是建立在同

時 性( synchronicity )上,彼 此 環 環 相 扣,相 輔 相 成。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言:
「學

者 宜 深 知 此 身 之 所 以 貴 重 者 , 可 以 配 天 地, 可 以 煉 形 神 , 可 以 會 神 妙 , 乃

道 家 因 物 象 以 設 比 喻 , 法 天 地 以 立 名 稱 。 如 已 育 之 身, 而 立 有 為 之 法 , 自

有為而至於無為 ,以有形而升入於無形 ,然後壽齊天地,與道合真,其事

始 於 身 中, 而 不 止 於 身 中 也。 」 1 所 以 有 為 法 的 法 術 存 想 與 無 為 法 的 內 丹 修

煉,彼此相繫著體道合真的形神俱妙。

第一節、道中之道的內 丹 修 煉

本節對《上清靈寶大法 》的內丹修煉及其〈修誦八緯〉詮釋的功法特

點 作 了 深 入 研 究,〈 修 誦 八 緯 〉應 是 在 王 契 真 纂 集《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的 過 程

中,根據〈十玄修用〉等書有關記載, 直接將內丹 修煉以隱喻性的圖說建

立出來的一種獨特性修煉。 文中保存了煉精化? , 煉? 化神, 煉神還虛的

形 態 , 雖 然 內 容 部 分 艱 澀 難 懂, 需 借 用 宋 代 白 玉 蟾 的 內 丹 文 獻 作 為 補 充 說

明,但是仍然具體呈現《上清靈寶大法 》的內丹思想與元始天尊境界相呼

1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4 4 a : 7 , 第 5 1 冊 , 頁 6 76 。

63
應的修煉模式。 本論在思考 〈修誦八緯 〉的內丹思想基礎上, 從丹心合天

的宇宙論思索其修煉功法, 主要分為三點探索:一 、一點丹心 ,二、玄關

一 竅 , 三 、 築 基 工 夫 。 是 以 「 一 點 丹 心 」 的 立 應 神 通感 應 論 , 說 明 心 性 修

煉體道合真的內丹思想。續以寶珠玄化的神光一點 ,道出「玄關一竅」示

現的重要性。最後提出煉精化? 的下手修煉,說明 「築基工夫 」是開啟玄

關一竅的必修基礎功。

一 、 一點 丹心

首先要談的是一點丹心的宇宙論, 在《上清靈寶大法》中認為連結天

人 地 的 通 道 稱 為 天 關 地 軸 , 此 天 關 地 軸 是 遍 一 切 處 的, 一 一 處 都 是 天 關 地

軸,因 為 一 一 處 皆 為 同 時 性 ( synchronicity ),一 一 處 都 是 天 尊 成 就,所 以「 元

始 運 化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之 道 。」 2 如 丹 田 神 光 宛 然 相 合 , 相 攝 相 聚 。

既 是 獨 立,也 可 以 相 合 而 多 會 入 一,也 可 以 一 化 百 寶 光,萬 神 朝 禮。「 寶 珠

玄化緯者,太一含華,玉露凝珠是也。 兆存之誦之 ,不待萬? 而登真矣。


3
心 中 元 始 天 尊, 露 珠 中 自 己 形, 如 華 含 露。 」 一 切 光 明 神 定 ,唯 有 心 中 慕 名 元 始

天尊的境界,景 仰、學習其教義,期待修持自己的心性如花含露般,即是

如「 白 蓮 」 4 般 的 出 淤 泥 而 不 染,如 此 修 煉 不 待 萬 ? ,必 可 凝 相 天 關 地 軸 ,

遊觀其中。

【寶珠玄化緯 】 5

2
同 上 , 6 a: 7, 頁 65 7。
3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 2 a : 5 , 第 5 1 冊 , 頁 6 52 。
4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1 6 b: 1, 第 51 冊 , 頁 66 2。
5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 2 a : 8 , 第 5 1 冊 , 頁 6 52 。

64
《上清靈寶大法》之所以提出用寶珠玄化來修煉丹田神光 ,具有特別

的深義。因為寶珠玄化有四種闡釋:一 、寶珠玄化可以同時是元始天尊與

自己,二、寶珠玄化也可以是元始天尊而非自己, 三、寶珠玄化也可以非

元 始 天 尊 而 是 自 己, 四 、 寶 珠 玄 化 也 可 以 不 是 元 始 天 尊 也 不 是 自 己 。 不 管

屬於哪一種,都玄化在同一丹田裡,妙不可言。原因在於丹田的天關地軸

是 被 「 靈 寶 正 ? 」 凝 聚 而 保 持 空 玄 的 , 當 中 的 神 ? 本 身 無 形 無 象, 是 無 法

捉 摸 的 。寶 珠 玄 化 從 ? 『 凝 神 入 氣 穴』與 『 凝 神 照 氣 穴 』 的『 內 感 通 靈 』? 6

主 宰 丹 田 一 切 通 玄 變 化 , 關 鍵 在 於 擁 有 白 蓮 般 的 「 太 一 ( 乙 ) 含 華 」,即 心

性 的 修 持 。 所 以 寶 珠 玄 化 的 丹 田 神 光 修 煉, 是 道 士 自 身 修 煉 從 心 性 到 境 界

的 成 就 當 中,一 個 很 重 要 的 聯 結 點,本 文 在 此 稱 為「 一 點 丹 心」。寶 珠 玄 化

與 丹 田 的 觀 修 煉 養, 除 了 表 達 煉 精 化 ? 、 煉 ? 化 神 、 煉 神 還 虛 的 內 丹 思 想

以 外,透 過 與「 元 始 天 尊」境 界 相 呼 應 的 修 煉 模 式,成 就《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 金 丹 訣 言 」 7的 證 悟 法 門 。

【太乙含華圖 】 8

寶 珠 是 元 始 天 尊「 登 引 聖 真 入 妙 有 虛 無 之 境」9 的 神 化,又 稱 為「 黍 珠 」

6
參 見 馬 國 興 ,《 龍 涎 集 》〔 山 西 太 原 市 : 山 西 科 學 技 術 出 版 社 , 2 0 0 5 年 〕, 頁 8 – 1 1。
7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玄 序 , 5 b: 3 , 第 51 冊 , 頁 61 9。
8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1 6 a : 6 , 第 5 1 冊 , 頁 6 62 。
9
同 上 , 1 1 a : 1, 頁 6 59。

65
10
。 寶 珠 大 如 黍 米 , 是 元 始 天 尊 在 空 玄 之 中 所 造 化 ,「 以 內 境 妙 道 言 之 , 乃

玉 清 寶 珠 神 化 胎 仙 之 訣 ; 以 大 法 言 之 , ? 粒 愈 疾 之 法; 以 修 誦 言 之 , 威 神

玄 化 之 儀 , 蠲 災 召 福 之 品 。 」 11寶 珠 神 化 是 感 應 生 起 的 基 本 條 件 , 是 隨 每

一種功法的用途而顯現不同的效益。寶珠神化就像人的心念, 是無窮的相

應,隨 念 所 求,「 立 應 神 通 」。「 立 應 神 通 緯 者 ,三 ? 生 三, 上 合 三 天 ,造 兆

一身,分形十天 ,形同大帥 ,儀範自然 ,坐御獅子 ,在於空玄日光寶珠,

五 丈 宗 元 十 過 周 回,應 通 玄 變 是 也 。 三 ? 中 有 十 方 天 尊 , 元 始 坐 獅 子 , 居 日 中 ,
12
去 地 五 丈 也。」 唯有靈寶之願力,才能具足立應神通的心念, 而願力要成

就 須 具 足 十 方 天 尊救 苦 普 度 的 悲 智 , 三 ? 中 有 十 方 天 尊 , 即 上 中 下 三 丹 田

各有一元始天尊 坐獅子,天尊頂門分形 十方天尊。 以寶珠神化扣緊「十方

天 尊 」, 由 救 苦 普 度 的 大 悲 願 與 智 慧 力 所 成 的 分 形 妙 身 , 為 我 「 立 應 神 通

力 」。

【 黍 珠 入 妙 之 圖】 1 3 【 立 應 神 通 緯 】 14

「 陰 陽 宗 元 交 會 三 田」 1 5,陰 陽 的 互 相 流 動 ,相 承 相 續 ,交 會 於 三 田 ,

靈 寶 神 ? 周 盈 一 身,太 空 之 中 妙 生 寶 珠。「 九 轉 十 遍,功 用 既 周,即 證 從 有

10
同 上 , 1 0 b: 5, 頁 65 9。
11
同 上 , 1 1 b: 6, 頁 65 9。
12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 4 a : 4 , 第 5 1 冊 , 頁 6 53 。
13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1 2 a : 1 , 第 5 1 冊 , 頁 6 60 。
14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4 a : 9 , 第 5 1 冊 , 頁 653 。
15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1 2 a : 9 , 第 5 1 冊 , 頁 6 60 。

66
入 無, 空 玄 黍 珠 之 妙。 先 召 陽 精, 後 呼 陰 華, 比 細 雨 密 霧, 而 入 一 身。 」 1 6

陰 陽,是 結 聚 空 玄 寶 珠 的 匯 成。「 玉 音 萬 靈 緯,內 服 外 誦 二 十 二 音,心 存 玉

尊 泥 丸 帝 君 神, 誦 玉 章,俯 仰 元 君,萬 遍 已 畢,無 所 不 功,四 方 三 十 二 天 ,

泥 丸 宮 元 始 天 尊 , 心 中 自 己 之 形 , 朝 仰 也 。 」 17心 存 天 尊 , 俯 仰 元 君 , 即

陰陽和合聚成自己這尊元始天尊,匯集合成我們這個身體的全部是元始身
18
( 天 尊 元 君 ), 當 道 士 修 煉 成 天 尊 或 元 君, 即 可「 俱 入 天 尊 寶 珠 之 中 」 入妙

有虛無之境。細 觀「玉音萬靈緯」內丹修煉圖,端坐在宮闕中的真人圖,

從其髮髻的造型 、身體柔美 的曲線以及沒有鬍子來判斷,是為女真仙、元

君圖,剛好與下方的男真仙 、天尊圖相互映,成為 陰陽旋轉的內丹太極心

法圖。

【 玉 音 萬 靈 緯 】 19

所以,一點丹心是直指空玄寶珠的 ,每一個人都是天尊、 元君,一切

眾生都是元始, 整個《上清靈寶大法》 的內丹理論就是建立在這一點丹心

的思維上面。因著陰陽流轉的特質,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超越二分法的

世 界 觀 , 沒 有 所 謂「 有 」、「 無 」 對 立 的 思 想 , 而 是 「 合 體 」 的 平 等 。 宋 代

16
同 上 , 1 1 b: 10, 頁 6 59。
17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4 b: 7, 第 51 冊 , 頁 6 5 3。
18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1 1 a : 3 , 第 5 1 冊 , 頁 6 59 。
19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5 a : 1 , 第 5 1 冊 , 頁 6 54 。

67
路 時 中 曰:「 三 田 結 就 天 寶 瓶,三 ? 返 一 歸 天 根。玉 京 山 下 日 月 明,天 光 混

合 照 崑 崙 。 」 20以 日 月 陰 陽 的 混 合 思 想 , 揭 示 通 玄 轉 化 的 概 念 , 三 田 的 陰

陽 神 ? 一 旦 達 到 平 衡 、 平 等 的 狀 態 , 自 然 合 體 結 就 「 天 寶 瓶 」。 太 一 ( 乙 )

含 華 插 在 天 寶 瓶 裡, 會 成 「 眾 卉 百 花 」 2 1 世 界 , 成 為 「 靈 中 之 寶 , 上 品 之

道 」 22的 內 丹 修 煉 。

【 天 寶 瓶 : 全 真 備 道 返 陽 合 體 大 符 圖 】 23

二 、 玄關一竅

惟一遊觀太空的入口, 即丹田中一點靈光,飛出泥丸。一點靈光,在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中 稱 為 神 光 一 點 , 遊 觀 太 空 即 唯 一神 光 一 點 , 神 光 一 點

即 惟 一 遊 觀 太 空 的 入 口,此 神 光 一 點 是 為「 玄 關 一 竅」 2 4。關 於 玄 關 一 竅 ,

歷 代 丹 家 都 以 隱 喻 性 的 丹 詞 做 為 詮 釋,宋 代 白 玉 蟾〈 玄 關 顯 秘 論 〉說:「 一

言 半 句 便 通 玄 , 何 用 丹 書 千 萬 篇 。 … 一 物 圓 明 , 千 古 顯 露 。 」 25「 子 但 片

餉 見 玄 珠 。 」 2 6 道 出 玄 關 一 竅 的「 行 持 須 憑 口 訣 , 聖 師 口 口 , 歷 代 心 心 ,

即 一 言 貫 穿 萬 卷 仙 經,但 片 餉 工 夫,無 窮 逸 樂。 」 2 7 所 謂 未 遇 明 師 莫 強 猜 。

20
《 ? 上 玄 元 三 天 玉 堂 大 法 ˙ 仙 化 成 人 品 第 十 九 》 卷 18 , 9 a: 8, 第 6 冊 , 頁 432 。
21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玄 序 , 5 b: 4 , 第 51 冊 , 頁 61 9。
22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1 5 a : 10 , 第 51 冊 , 頁 661 。
23
《 ? 上 玄 元 三 天 玉 堂 大 法 ˙ 仙 化 成 人 品 第 十 九 》 卷 18 , 8 b: 7 , 頁 431 , 第 6 冊 。
24
關 於 「 玄 關 一 竅 」 的 相 關 研 究 , 參 見 蕭 進 銘 ,〈 道 家 內 丹 與 儒 家 「 中 論 」 的 比 較 – 以
李 道 純 為 核 心 的 探 討 〉,《 中 國 哲 學 的 心 性 論 》〔 台 北 市 : 第 十 屆 儒 佛 會 通 暨 文 化 哲 學
學 術 研 討 會 , 200 7 年 〕 頁 2 5– 34。
25
《 海 瓊 傳 道 集 》, 4b : 6 , 第 5 4 冊 , 頁 703 。
26
同 上 , 1 2 a : 9, 頁 720。
27
《 修 真 十 書 雜 著 指 玄 篇 》, 卷 6 , 5 b: 1, 第 7 冊 , 頁 412 。

68
神 光 一 點 顯 現 , 即 玄 關 一 竅 開 啟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曰 :「 神 光 內 發 , 日 月

洞 明 。 」 2 8 透 露 出 玄 關 一 竅 所 示 現 的 光 色 與 狀 態。 宋 代 白 玉 蟾 曰 :「 頂 上 雷

聲 霹 靂 , 混 沌 落 地 無 蹤 , 今 朝 得 路 便 行 , 騎 箇 無 角 火 龍 。 」 29說 明 玄 關 一

竅 開 啟 後 的 示 現 , 大 概 會 經 歷 此 四 個 階 段。

玄 關 一 開 , 神 光 一 點 示 現 之 後 ( 難 以 用 世 間 可 見 、 可 比 擬 的 光 來 形 容 ), 會

出 現「 頂 上 雷 聲 霹 靂 」
,即 身 體 的 某 塊 骨 頭 會 瞬 間 斷 掉,不 會 產 生 任 何 的 疼

痛 感 。 而 且 頭 蓋 骨 的 骨 縫 會 慢 慢 撕 裂 開 來, 每 一 個 人 裂 開 的 骨 縫 位 置 是 相

同 的 , 所 以 只 要 從 額 骨 、 頂 骨 、 枕 骨 、 顳 骨 的 骨 縫 裂 開 處 來 驗 證, 就 可 以

更確定玄關一竅是否有開啟 。

接 下 來 是「 混 沌 落 地 無 蹤」
,呈 現 一 週 期 的 逸 樂 之 後,會 進 入 大 約 一 個

月的小死狀態, 此時身心變化極大,關係著走向證仙之道或者成魔之路。

因此師父會在這一個月當中 ,陪伴在弟子身邊,關心其小死狀況的變化,

不 斷 地 諄 諄 開 導 與 教 育, 並 且 傳 授「 中 禁 證 真 緯」的 功 法 修 煉。「 師 曰:中

禁 證 真 緯 者,丹 臺 內 坐,中 禁 成 真,六 十 積 功,德 同 九 真 者 是 也。 心 中 丹 房 ,


30
內有 己形 ,誦 三 千 遍。 」

【 中 禁 證 真 緯 】 31

28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5b : 7 , 第 51 冊 , 頁 656 。
29
《 靜 餘 玄 問 》, 2 b: 10, 第 54 冊 , 頁 637 。
30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 3 a : 10 , 第 51 冊 , 頁 653 。
31
同 上 , 2 3 b: 1, 頁 6 5 3。

69
在小死的狀態期間,修 煉丹臺內坐 ,中禁成真 之法,是為了提昇後續

「 今 朝 得 路 便 行 」 的 內 景 修 補, 此 為 「 人 身 內 景 之 道」 3 2 , 每 一 個 人 因 為

先 後 天 的 因 緣 不 同,所 以 呈 現 的 內 景 修 補 也 各 有 精 彩 處。最 後,「 騎 箇 無 角

火龍」
,這 是 認 證 玄 關 一 竅 開 啟 的 最 終 關 鍵 處,只 要 經 歷 過 上 述 的 過 程,就

會得到這隻無角火龍,而且每一個人所獲得的無角火龍都是一樣的。

玄 關 一 竅 的 開 啟 , 表 示 已 達 「 煉 精 化 ? 」 的 階 段 , 方 能 繼 續「 煉 ? 化

神 」的 修 煉 工 夫。所 以「 煉 精 化 ? 」的 築 基 修 煉,是 開 啟 玄 關 一 竅 的 方 法 。

築 基 的 下 手 工 夫 各 門 各 派 有 自 己 的 一 套 修 煉 理 論 , 雖 然 方 法 不 一, 但 是 玄

關 一 竅 的 顯 現 都 是 相 似 的( 有 高 、 中 、 低 層 次 之 分 , 取 決 於 心 性 的 修 持 ),因 為 人

體 的 結 構 是 一 樣 的, 所 以 身 體 的 變 化 大 致 相 同 。

進 入 煉 丹 築 基 的 下 手 修 煉 之 前 , 有 二 項 基 本 功 是 必 需 修 持 的, 首 先 是

〈 夜 臥 法 〉, 即 是 利 用 睡 覺 的 時 候 來 煉 功 :

師 曰 : 凡 臥 , 先 展 開 手 足 仰 臥 , 後 存 思 五 臟 。 訖 , ? 存天尊,

在 黃 庭 中 , 凝 然 而 坐 , 放 大 光 明 , 十方照耀 。 當 此 之 時 ,忘 去

身心,留意內觀原我當來初生之神,如何凝湛,如何日用役使

我形,其神如何而寓,他日如何遷神。如此沈思,初覺神識昏

昧,少 頃 心 地 豁 然,覺 得 四 ? 寧 靜,日 月 垂 光,雙照玄宮之中 ,

所 存 天 尊 分 明 端 坐 , 更 無 一 點 塵 翳 , 歷 歷 聽 得 仙 宮 妙 樂 ,及 見

世 界 種 種 奇 異 可 觀 之 事 。但 不 可 著 相 , 怨 神 流 蕩 , 此 是 本 性 之

明 , 經 中 所 謂 湛 然 見 玉 清 境 也 。 仍 須 日 月 行 混 合 日 月 之 法, 可

以 養 本 性 , 貴 得 陽 神 強 壯, 可 以 倏 忽 萬 里。 初 有 本 欲 之 時, 須

是 把 定 身 心 , 恐 身 心 不 定, ? 成 顛 風 。 3 3

在 睡 覺 時 玄 關 是 很 容 易 開 啟 的。 睡 是 昏 眛 相 , 昏 眛 相 生 起 時 , 貪 瞋 癡 是 近

32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1 4 b: 6, 第 51 冊 , 頁 66 1。
33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修 鍊 吐 納 門 》 卷 5 , 12 b: 1, 第 51 冊 , 頁 68 5。

70
於 寧 靜 止 息 的 狀 況, 但 同 樣 也 會 使 「 智 慧 不 生 」 3 4 , 睡 是 神 識 的 昏 沉 , 但

若 此 時 能 令 心 地 豁 然 覺 生 , 就 有 機 會 開 啟玄 關 一 竅 , 此 即 〈 夜 臥 法 〉 修 持

的 根 本 心 要 。「 忘 去 身 心 , 留 意 內 觀 原 我 當 來 初 生 之 神」, 這 句 是 整 個 〈 夜

臥 法 〉 的 口 訣 , 雖 然 得 由 「 口 傳 相 授 」 得 知 , 但 是 藉 由 白 天 修 煉〈 混 合 日

月 〉 35之 法 , 仍 然 可 以 鍛 鍊 在 晚 上 睡 眠 時 心 地 豁 然 的 一 念 覺 生 。

心 地 豁 然 的 一 念 覺 生 如 何 生 起 呢 ? 睡 覺 時 , 先 展 開 手 足 仰 臥, 觀 想 五

臟 氣 從 體 內 流 出 體 外 , 存 思 天 尊 端 坐 黃 庭 中 放 大 光 明, 接 著 想 像 身 體 從 頭

到 腳 全 部 放 鬆,不 斷 地 放 鬆、放 下,連 忘 去 身 心 放 鬆、放 下 的 念 頭 也 放 下 ,

此 時 覺 心 自 然 生 起, 因 為 心 鏡 是 永 遠 不 會 失 去 覺 照 。 心 的 覺 照 是 平 常 不 斷

的 鍛 鍊 , 所 以 藉 以〈 混 合 日 月〉 的 修 煉 , 可 以 放 下 貪 瞋 癡 的 心 念。 覺 得 四

? 寧 靜 油 然 而 生 時, 身 心 達 到寧 靜 狀 態 , 此 時 , 身 心 法 界 一 切 寧 靜 止 息 ,

整 個 貪 嗔 癡 的 心 泯 沒 , 覺 心 生 起 , 歷 歷 聽 得 仙 宮 妙 樂。

第 二 個 基 本 功 是 〈 歸 息 法 〉, 即 是 隨 時 安 住 在 呼 吸 的 觀 照 上 :

每 一 呼 自 丹 田 起 , 即 存 其 息 納 在 黃 庭 ,使 天 尊 納 咽 。 每 一 吸 自

鼻 入 , 亦 存 其 息 納 在 黃 庭 中 , 天 尊 納 咽 。凡 濟 生 度 死 , 一切行

事 , 便 出 黃 庭 , 天尊居泥丸 , 合 五 臟 ? ,皆 在 混 元 宮 。 3 6

在 貪 瞋 癡 的 我 執 分 別 心 中 呼 吸, 會 使 氣 息 凝 滯 , 與 眾 生 之 間 產 生 障 礙 , 是

具 有 「 邪 氣 」 37的 破 壞 性 。 如 果 我 們 不 能 安 住 在 「 天 尊 」 的 空 性 之 中 , 無

法安住在丹田, 如此我們的呼吸便會混雜邪氣、不 順暢,進而影響本性之

念,更擴大影響周遭人的情緒心。所以我們的貪瞋癡心念會透過情緒以各

種 形 式 散 發 出 來,若 能 隨 時 安 住 在 天 尊 的 空 性 之 中,身 心 會 達 到 寧 靜 平 和,

34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9 a: 3, 第 51 冊 , 頁 65 8。
35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修 鍊 吐 納 門 》 卷 5 , 9b : 8 , 第 51 冊 , 頁 683 。
36
同 上 , 10 b: 10, 頁 6 84。
37
同 上 , 9 a: 5, 頁 68 3。

71
所 散 發 的 氣 息 也 是「 正 ? 」 3 8 澄 明 , 對 於 眾 生 反 而 產 生 「 ? 運 生 化 之 妙 」 3 9

的大利益。因此 ,長期修持呼吸的觀照 ,對築基意守下丹田是最直接的好

處。〈 歸 息 法 〉在 日 常 行、 住、 坐、 臥 之 間, 隨 時 可 以 練 習 的, 觀 照 每 一 吸

自 鼻 入 下 丹 田 ? 海 , 同 時 有 一 股 力 量 從 督 脈 昇 起 ; 每 一 呼 自 丹 田上 起 從 鼻

出,同時有一股力量從督脈下降。如此長期的安住在呼吸的觀照上,久而

久 之 就 會 順 其 自 然, 並 且 隨 時 維 持 在 身 心 安 定 的 氣 氛 中 。

三 、 築基工夫

煉 丹 築 基 的 下 手 修 煉 可 說 是 金 丹 大 道 的 基 本 心 要。 一 般 下 手 修 煉 法 大

都 著 重 於 意 守 下 丹 田 與 守 竅 二 種 法 門,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主 於 意 守 下 丹 田 作

為 築 基 的 指 導 原 則:

下 元 初 學 緯 者 , 丹 谷 ? 志, 神 ? 俱 存 。 三 千 之 行 , 名 籍 玉 真

者 是 也 。 下 丹 谷 中 , 內 有 己 形 , 誦 三 千 遍 。40

【 下 元 初 學 緯 】 41

38
同 上 , 8b : 1 0, 頁 68 3。
39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修 鍊 佩 服 門 》 卷 6 , 2 6 a : 2 , 第 5 1 冊 , 頁 701 。
40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 3 b: 5, 第 51 冊 , 頁 6 5 3。
41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3 , 2 3 b: 9, 第 51 冊 , 頁 6 5 3。

72
究 其 法 門,「 丹 谷 ? 志 」的 意 守 下 丹 田 修 煉,並 不 只 是 一 種 存 想 的 技 巧,而

是一種隨時隨地都能安住自心的功夫, 所以「內有己形,誦三千遍」講的

即 是 當 下 自 在 心 。 一 位 修 行 道 士 的 見 地 必 須 如 實 不 謬, 心 念 清 靜, 任 何 事

情 都 是 如 實 自 顯 ,「 以 清 淨 為 道 場 , 以 恬 退 為 法 事 , 以 安 樂 為 眷 屬 。 」 4 2 以

清 虛 寂 靜 的 自 在 心, 意 守 下 丹 田,「 其 寧 心 有 禪 , 其 鍊 心 有 行 」 4 3 , 自 然 神

? 俱 存 ,「 心 開 神 悟, 智 慧 日 新 」 4 4 。 每 天 不 間 斷 地 誦 念 「 對 境 無 心 , 對 心

無 境 」 4 5 的 清 靜 自 在 心 , 是 為 「 丹 心 合 天 」 4 6 ,「 明 籍 玉 真 」 之 道 。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以 「 龜 尾 」 4 7 、「 西 龜 之 山 」 4 8 比 喻 「 尾 閭 」, 以 「 玉

京 」 4 9 、「 玉 清 之 境 」 5 0 比 喻 「 百 會 」, 提 出 「 西 龜 去 玉 京 之 ? 四 千 萬 重 , 居

中 , ? 直 達 在 天 」 51的 督 脈 路 徑 。 以 「 舌 拄 上 ? , 名 曰 天 橋 」 52, 說 明 「 喉

環 通 於 頂 門 」 5 3 ,「 直 運 其 ? , 循 脊 而 上, 以 脊 通 頭 」 5 4 ,「 則 超 上 清 而 至 玉

清 也 」 55, 此 為 任 脈 路 徑 。 所 以 尾 閭 循 脊 而 上 到 百 會 為 督 脈 , 百 會 下 天 橋

至 尾 閭 為 任 脈 ,「 玉 清 之 境 頭 也 」 5 6 為 上 丹 田 ,「 上 清 之 境 絳 宮 也 」 5 7 為 中 丹

42
《 海 瓊 問 道 集 》, 12 b: 3 , 第 54 冊 , 頁 7 0 7。
43
同 上 , 14 b: 2, 頁 7 0 8。
44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制 魔 伏 神 門 》 卷 1 3, 1 b: 2, 第 51 冊 , 頁 8 0 7。
45
《 海 瓊 問 道 集 》, 10 b: 6 , 第 54 冊 , 頁 7 0 6。
46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濟 世 立 功 門 》 卷 1 2, 3 a : 18 , 第 51 冊 , 頁 778 。
47
同 上 , 4 2 a : 5, 頁 6 75。
48
同 上 , 4 2 a : 6, 頁 6 75。
49
同 上 , 4 2 b: 9, 頁 67 5。
50
同 上 , 4 3 b: 9, 頁 67 5。
51
同 上 , 4 3 a : 1, 頁 6 75。
52
同 上 , 4 3 b: 8, 頁 67 5。
53
同 上 , 4 3 b: 5, 頁 67 5。
54
同 上 , 4 2 b: 8, 頁 67 5。
55
同 上 , 4 3 b: 8, 頁 67 5。
56
同 上 , 4 3 b: 9, 頁 67 5。
57
同 上 , 4 3 b: 9, 頁 67 5。

73
田 ,「 太 清 之 境 丹 田 也」 5 8 為 下 丹 田 。 如 此 提 出 上 中 下 三 丹 田 與 任 督 二 脈 的

理 論 , 說 明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的 「 內 煉 之 法 」 59, 認 為 「 要 有 金 丹 正 訣 ,

其 始 也 。 追 二 ? 於 黃 道 , 會 三 性 於 元 宮 , 而 其 成 也 。 」 60可 見 , 要 成 就 遊

觀 太 空 的 「 修 此 以 應 彼 」 61, 唯 有 二 六 時 中 精 進 內 丹 修 煉 。

龜 尾、西 龜 之 山、尾 閭 是《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在 內 丹 上 特 別 重 視 的 一 處 ,

〈 西 龜 山 圖 〉曰:「 西 龜 之 山,一 曰 龍 山, 言 木 之 道 也 。金 母 居 之 言 金 之 體

也 。 乃 九 天 之 根 本, 人 之 九 宮 之 根 也 。 … 高 與 玉 清 連 界 , 上 通 腦 也 。 」 據

此 說 明「 尾 閭 正 中 神 貫 頂, 滿 身 輕 利 頂 頭 懸 」 6 2 的 天 地 貫 通 之 道,因 著「 百

會 、 尾 閭 與 地 面 成 一 垂 直 線 , 有 助 於 督 脈 和 任 脈 的 暢 通 。 」 63如 此 , 尾 閭

正中,氣脈會隨著脊椎節節上升至大椎 ,脊髓日益充盈,不斷地補給「大

腦 、 小 腦 及 腦 幹 」 64, 促 進 精 氣 神 周 流 以 達 身 體 健 康 , 是 為 上 通 腦 也 。 再

者 , 提 出 尾 閭 是 「 合 度 魂 魄 」, 融 聚 精 氣 神 重 要 的 一 關:

夫 元 ? 融 聚 , 魂魄所養 , 爰 有 真 精 。 真 精 而 本 根 於 右 腎, 右 腎

為 命 門 , 在 脊 骨 之 窮 , 其 下 有 一 大 骨 , 骨 中 之 髓 透 尻 骨 ,其 穴

名 龜 尾 , 其 神 為 王 母 , 面 南 而 治 事 , 因 帝 所 向 而 言 之 , 則謂之

西 龜 之 山 , 道 家 託 喻 為 名 也 。65

借「 萬 法 歸 宗 內 經 圖」說 明:
「 在 脊 骨 之 窮,其 下 有 一 大 骨 」論 的 是「 仙 骨 」;

「 骨 中 之 髓 透 尻 骨」, 尻 骨 是 脊 骨 的 末 端 , 說 的 是 「 尾 骨 」;「 其 穴 名 龜 尾 」

講 的 即 是「 尾 閭 」。圖 中 顯 示,魂 體 藏 於 仙 骨 ,魄 體 藏 於 尾 骨, 因 此 尾 閭 正

58
同 上 , 4 3 b: 10, 頁 6 75。
59
同 上 , 4 0 b: 3, 頁 67 4。
60
同 上 , 4 0 b: 4, 頁 67 4。
61
同 上 , 4 0 b: 1, 頁 67 4。
62
孟 乃 昌,《 太 極 拳 譜 與 秘 譜 校 註 》
〔 台 北 市: 台 灣 珠 海 出 版 有 限 公 司 , 1 9 9 4 年 〕 頁 33 。
63
參 見 鄭 素 春 、 莊 宏 誼 合 著 ,《 氣 學 與 養 生 : 太 極 尺 功 法 二 十 四 式 》〔 台 北 市 : 莊 宏 誼 ,
2004 年 〕 頁 8 7。
64
參 見 高 橋 長 雄 著, 張 豐 榮 譯,《 人 體 的 地 圖 》
〔 台 北 市: 倡 文 出 版 社, 1993 年 〕頁 14 。
65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4 2 a : 2 , 第 5 1 冊 , 頁 6 75 。

74
中,尾骨的骨節會貫穿仙骨 ,氣脈從尾閭上升至尾骨貫通仙骨 ,魂魄自然

合 度 ,「 三 田 十 二 神 室 」 6 6 的 元 精 、 元 ? 、 元 神 源 源 不 絕, 伴 隨 流 行。

【 萬 法 歸 宗 內 經 圖】 6 7

66
同 上 , 3 9 a : 3, 第 51 冊 , 頁 6 73。
67
〈 萬 法 歸 宗 內 經 圖 〉, 著 作 權 字 號 : 內 著 字 第 一 六 七 O 八 號 〔 台 北 市 : 萬 教 聖 地 ˙ 金

75
意 守 下 丹 田 的 築 基 修 煉 方 法 , 是 從 「 假 外 儀 」 68下 手 進 入 , 成 就 則 是

從 「 天 心 」 6 9 的 一 念 默 感 外 照 出 來 ,〈 洞 陽 內 鍊 飛 神 八 景〉 記 載 功 法:

取 六 陽 時 ,入 室 端 坐 ,叩 齒 三 通 ,閉 息 靜 默 。存 下 丹 田 火 如

彈 丸 ,九 轉 升 上 絳 宮 ,漸 升 十 二 樓 臺 ,登 玉 房 泥 丸 中 。… …

水 上 火 下 , 流 入 三 宮 , 大 道 自 通 。70

意守下丹田火如彈丸,專注於呼吸的觀照上,督脈的武火自然生起,任脈

的 文 火 自 然 流 行 , 日 漸 開 啟 下 丹 田 的 「 九 宮 」 7 1 氣 脈 。 待 九 宮 開 啟, 命 門

即開,遂將意念守於絳宮, 專心於呼吸的觀照上, 自然開啟十二胸椎的氣

脈( 十 二 胸 椎 即 丹 經 所 言 的 十 二 樓 臺,非 十 二 重 樓,十 二 重 樓 為 喉 嚨 到 支 氣 管 的 路 徑 ),

夾脊即開啟。最後階段,意守下丹田, 專念於呼吸的觀照上, 督脈因命門

與夾脊的開啟, 而氣通玉枕 ,玉枕一開 ,氣脈自然貫穿泥丸, 任督二脈自

動 運 轉,水 火 上 下 自 行 坎 離 交 媾 ,此 時「 自 主 神 經 系 統 」 7 2 ( 交 感 神 經 與 副 交

感 神 經 ) 的 每 一 條 氣 脈 也 逐 一 開 啟。接 著,玄 關 一 竅 瞬 間 開 啟,神 歸 陽 明 ,

神光一點顯現, 進入大道的門檻。

【 九 宮 】 73

宮 玉 殿 〕。
68
《 ? 上 玄 元 三 天 玉 堂 大 法 ˙ 通 真 達 靈 品 第 八 》, 卷 7 , 1 a: 10, 第 6 冊 , 頁 3 6 7。
69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2, 2 0 a: 1, 第 51 冊 , 頁 634。
70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齋 法 符 篆 門 》, 卷 39 , 1 b: 1 , 第 52 冊 , 頁 2 9 4。
71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8b : 7 , 第 51 冊 , 頁 658 。
72
參 見 高 橋 長 雄 著, 張 豐 榮 譯,《 人 體 的 地 圖 》
〔 台 北 市 :倡 文 出 版 社 ,1993 年 〕頁 132 。
73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8b : 8 , 第 51 冊 , 頁 658 。

76
「百日築基 」的一百天下手修煉, 是煉精化? 的基準日, 因為從一百

天 的 修 煉 當 中 , 就 可 以 明 確 的 從 記 錄 中 找 出 自 己 最 佳的 「 生 物 鐘 」 7 4 , 以

此生物鐘作為「 火候」下手急採「神? 」的「藥物 」修煉,在 築基當中會

感 受 到 「 下 丹 田 玄 ? , 盤 旋 而 上 , 交 浹 於 心 中 , 溫 溫 盤 折 」 75的 氣 感 暢 流

一 身 , 此 即 其 精 亦 自 然 化 氣 而 冉 冉 上 升 。 倘 若 能 保 持「 正 念 澄 神, 使 內 想

不 出, 外 想 不 入 」 7 6 的 清 靜 自 在 心, 必 能 品 嚐「 生 物 鐘• 火 候 」與「 神 ? •

藥 物 」 所 烹 煮 的 鉛 汞 金 津 玉 液。 築 基 工 夫, 是 內 丹 最 基 礎 的 修 煉, 猶 如 車

輪般,中間置一轂保持固定與平衡,輪輻都圍繞著它轉動,因此安住在內

丹 築 基 的 一 轂 中 位,火 候 與 藥 物 便 自 動 生 起。 此 為「 下 丹 谷 中,內 有 己 形 」

的「煉己」第一步成就。有此證量,玄關一竅開啟 ,接續煉氣化神,煉神

還虛的境界就迅速可達了。

《上清靈寶大法》的內 丹修煉從煉己築基到遊觀太空,憑藉其所證得

的靈寶神? 轉變空間,進入於天關地軸的通道中; 再將這種遊觀太空得見

元始的感通,轉化為身體關竅的行法施氣之用,形成內觀身神 →遊觀太空

→施氣行法→開啟關竅→內觀身神的循環序化修煉程式,創新造就一種秘

傳 的 修 煉 法 訣 ,成 為 內 丹 與 法 術 同 時 性 ( synchronicity) 踐 行 的 密 契 經 驗。故

經由遊觀而自煉度他,即可與元始相互感應、冥通 ,內丹與法術相輔相成

所 反 應 的 宇 宙 觀 與 身 體 觀 ,正 是 彰 顯 道 ( 丹 ) 法 ( 術 ) 二 門 的 體 用 思 想 是 千

古不變的原則。 這種內丹修煉方式幸而被王契真次第性的整理而保存於道

經 , 在 比 較 同 時 期 的 各 道 派 內 修 法 中 , 既 可 見 其 同 異, 更 可 發 現 其 神 秘 體

驗的仙趣。

74
參 見 潘 雨 廷 ,《 道 教 史 發 微 》〔 上 海 : 上 海 社 會 科 學 院 出 版 社 , 2 0 0 3 年 〕 頁 169 。
75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濟 世 立 功 門 》 卷 1 2, 34b : 1 , 第 5 1 冊 , 頁 794 。
76
同 上 , 3 4 a : 4, 頁 794。

77
第二節、法中之法的法術存 想

本 節 對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的 法 術 修 煉, 以 存 想 功 法 簡 明 扼 要 地 說 明 了

法 術 的 施 用。不 論 是 通 靈、 煉 ? 、煉 將、 步 罡、符 籙 、誦 經、考 召、驅 邪 、

祈 禱 、 持 咒 、 度 亡 … 等 法 術 施 用 , 皆 以 存 想 作 為 內 煉 外 化 的 功 法。 尤 其 是

五? 的存想,此修煉法貫穿 《上清靈寶大法》的法術運用,各科法門的存

想都離不開五? 存想的思維模式。實際上是繼承南北朝五? 存想的天人感

應說,再一一衍生出各種濟度功法的法術存想應用 。本論主要分為三點探

討:一、傍通五穴內生五? 的存想理論 ,說明內生五? ,外運五行神? 的

內 外 相 應 法。 二、 法 術 存 想 的 濟 度 功 法, 論 述( 一 )煉 將 通 靈,( 二 )祈 禱

鎮 禳,( 三 )度 亡 破 幽 的 存 想 與 濟 度 應 用。三 、黃 籙 齋 法 的 施 用 理 論,以 推

崇 濟 幽 度 歿 的 思 想, 從 〈 九 天 鍊 度 〉 與 〈 靈 寶 大 鍊 〉 的 繁 複 煉 度, 運 用 逆

順神? 的存想建立起一個基本修煉模式 。

一、傍通五穴內生五? 的存想理論

存 想 五 ? 功 法 的 運 化,首 要 是「 內 生 五 ? 」之 道。在 存 想 濟 度 運 化 中 ,

道士匯集內在的能量以便達到外在相應的度化。在道教傳統的存想傳承

中,內生五? 的存想功法是內煉與增強神? 的方法 ,這種存想五? 的天人

感 應 , 是 不 可 思 議 的 靈 寶 之 道:

師 曰 : 靈 寶 有 五 方 真 符, 赤 文 祖 ? , 天 中 靈 寶 也 。 人 身 中, 主

內生五色靈芝,外招五方雲芽和? ,乃真液真水。在天為五者

上 帝 , 在 經 則 結 ? 成 文 ,是 為 五 芽 真 文 。 在 五 方 則 為 五 帝 , 在

乾象則為五星,在地理則為五嶽,在事則為五常,在物則為五

行 , 在 人 身 則 為 五 臟 也 。修 靈 寶 之 道 , 洞 房 之 法 , 餌 服 五 方 正

78
真 之 生 ? , 以 鍊 凡 軀 也 ,神 哉 。 7 7

引 文 借 靈 寶 祖 ? 與 五 行 思 想 以 明 宇 宙 之 理, 綴 天 地 人 三 才 之 感 應 論 , 委 和

無 間 。 並 喻 「 餌 服 五 方 正 真 之 生 ? 」,「 以 鍊 凡 軀 」 深 入 「 內 生 五 ? 」 之 神

? 論。說明善巧修煉存想五? 的功法, 將會引領道士的能量以 「內生」與

「外招」之理導入相應之處 ,並運化它直到濟度的任務完成。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著 錄 〈 五 神 混 合 圖 〉 78的 觀 修 , 呈 現 內 生 五 ? 的 存

想功法是重要與卓越的修煉思想:

經 曰:千 和 萬 合,自 然 成 真。真 中 有 神,長生大君。? 英 公 子 ,

白 元 尊 神 。 太 乙 司 命 , 桃 康 合 延 。 執 符 把 籙, 保 命 生 根 , 上 遊

上 清 。 師 曰 : 正 是 混 合 五 神 大 洞 萬 化 之 道 ,是 付 之 玉 晨 上 品 者

是 也 。 經 曰 : 出 入 華 房 ,八 冥 之 內 , 細微之中 。 下 鎮 人 身 , 泥

丸絳宮。中理五? ,混合百神。師曰:太乙含華如蓮,八冥細

微 , 比 經 緯 五 ? , 皆 由 三 宮 混 合 百 神 , 主 於 五 神 因 化 。79

按 此 引 文 的 重 點 在「 主 於 五 神 因 化 」 的 關 鍵 。 執 符 把 籙 、 保 命 生 根 、 上 遊

上清、三部八景 、泥丸絳宮 、中理五? 、混合百神 ,無不主於五神因化。

謂此「五神因化 」盡〈五神混合圖〉之 要,殊合存想修煉近取 內生五? 之

理。從〈五 神 混 合 圖 〉的 描 繪,內 生 五 ? 的五神名稱分別為: 泥丸太乙,

中央司命,命門桃君,左無英公子,右白? 尊神。

然而五神因化與內生五? 的關係到底是為何? 又五神因化為何在修煉

功法中佔有關鍵性的主導? 這可於〈西龜山圖〉找到說明:

十 二 神 室 , 七 政 九 宮, 三 田 十 二 神 室 也。 餘 云 : 上 有 流 精 紫 闕

金 華 之 堂 , 傍 通 五 穴 , 即 是 集 五 臟 之 精 會 門 也 。 有 自 然 紫? 之

雲,交帶鳳文九色,落練四肢八? ,五臟六腑,赤華紫英是內

77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經 • 修 鍊 佩 服 門 》, 卷 6 , 7 a : 9, 第 51 冊 , 頁 692 。
78
同 上 , 1 6 b: 6, 頁 6 6 2。
79
同 上 , 1 5 a : 1, 頁 661。

79
生 五 ? 也。 8 0

原 來 〈 五 神 混 合 圖〉 所 講 的 「 五 神 」 是 位 於 三 田 中 五 個 穴 位 名 稱, 主 要 功

用 是 啟 開 五 臟 之 精 的 重 要 機 制。「 傍 通 五 穴? 的 意 思 則 是 藉 由 存 想 的 功 法 啟

開五臟之精的穴位機制,促使道士「內生五? 」調理五臟六腑的功能,以

及 打 開 感 應 天 地 神 靈 的 通 道 。所 以〈 乾 元 咒 〉講:「 乾 元 亨 利 貞 ,日 月 與 吾

明, 靈 泉 入 五 臟, 六 腑 得 安 寧, 神 仙 同 羽 化, 飛 昇 朝 上 清。 」 8 1 即 是 此 意 。

五 臟 六 腑 若 是 健 康,位 於 三 田 的 五 神( 五 穴 ) 與 之 相 應 則 五 ? 開 通 ,五 ? 開

通 自 然 神 識 清 明,神 識 清 明 即 可 易 達 三 田 之 境,難 怪 王 契 真 直 言:「 自 然 成

真 會 於 頭 也 。 」 82

所謂「以內言之,一身元綱者,泥丸也。晝夜周流,氣血終始,周回

一 身 , 總 於 上 元 也。 」 83可 見 〈 五 神 混 合 圖〉 的 重 要 性 在 於 五 臟 六 腑 。 若

是 氣 機 啟 動 , 則 直 通 三 田 , 傍 通 五 穴 , 而 入 於 泥 丸 宮, 此 時 神 ? 開 通 , 即

可 行 法 。 而 在 行 法 的 同 時 , 也 刺 激 到 三 田 的 傍 通 五 穴, 使 這 五 臟 之 精 的 重

要 穴 位 不 斷 內 生 五 ? 而 調 理 五 臟 六 腑 的 功 能 區 。 了 解 五 神 因 化 與內 生 五 ?

的 相 應 原 理 , 可 以 歸 納 出 道 士 在 法 術 存 想 的 濟 度 運 化, 應 當 精 思「 執 符 把

籙」之道,試圖通過存想功法的運化, 連接三界的相應達到法術濟度的實

踐 。「 在 『 運 氣 』 理 論 中 ,《 五 運 行 大 運 》 認 為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五 運 六

氣 , 天 地 之 大 , 萬 物 之 眾 , 都 是 由 五 行 之 氣 而 化 生 。 」 84因 此 「 自 然 與 身

心 之 節 奏 相 應 之 事,實 為 至 要。」 8 5 傍 通 五 穴 內 生 五 ? 的 存 想 運 化,是《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法 中 之 法 」 行 法 的 首 要 基 礎。

80
同 上 , 3 9 a : 2, 頁 673。
81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經 • 經 緯 修 用 門 》, 卷 2 , 20a : 7 , 第 51 冊 , 頁 634 。
82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經 • 十 玄 修 用 門 》, 卷 4 , 44a : 4 , 第 51 冊 頁 , 6 7 6。
83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經 • 經 旨 訓 解 門 》, 卷 2 6, 22b : 3 , 第 52 冊 , 頁 149 。
84
陳 廣 忠 ,《 中 國 道 家 新 論 》〔 合 肥 : 黃 山 書 社 , 2001 年 〕, 頁 660 。
85
? 出祥伸,
〈中國古醫書之養生說 –自 然 與 身 心 之 節 奏 相 應 之 研 究 〉
,陳 鼓 應 主 編 ,
《道
家 文 化 研 究》
第 18 輯 : 出 土 文 獻 專 號 〔 北 京 : 生 活 • 讀 書 • 新 知 三 聯 書 店 , 2 0 0 0 年 〕, 頁 382。

80
傍通五穴內生五? 的存思功法,可藉執符把籙 的濟度運化方式完成。

執 符 把 籙 的 本 質 性, 在 此 借 宋 代 路 時 中 的〈 通 真 達 靈 品 〉 說 明 之 :

末 學 之 夫 , 浮 好 三 寶, 沉 迷 濁 景 , 妄 執 色 相 , 為 自 身 心, 故 真

元 汨 沒 於 馳 騁 奔 忙 之 際 ,不 能 通 真 達 靈 ,良 可 悲 也 。 故 立 之 通

真 一 品 , 以 假 威 儀 以 防 閑 外 境 , 而 存 運 ? 訣 之 秘 , 收拾蕩心 。

庶 幾 道 以 威 儀 而 尊 嚴 , 心 以 法 象 而 敬 畏 ,不 致 荒 迷 妄 亂 也。 若

夫 學 仙 之 士 , 心 虛 性 靜 ,道 備 真 全 , 一 念 感 通 , 天 心 混 合, 亦

可 假 外 儀 之 可 通 真 耶 。86

執 符 把 籙 即 是 存 運 ? 訣 的 一 種「 假 威 儀 」
、「 假 外 儀 」之 方 法,不 論 是 章 奏 、

煉將、步罡、符 籙、誦經、 考召、驅邪 、祈禱、持咒等諸法, 基本上都是

共 同 運 用 了 存 想 的 同 一 信 念 , 分 別 採 用 了 各 適 其 宜 的法 術 修 煉 法 。

二 、 法術 存 想 的 濟 度 功 法

藉由存想修煉的法術, 其實都是道士對於神聖象徵的理解 、冥想,基

於天人感應論而成為具體的宗教儀式或修煉。法術的存想雖然是假外儀所

運用的一種宗教行為,卻可達到收攝心性以防閑外 境,不致荒迷妄亂,所

謂 「 心 乃 法 之 湯 使 也 」 87。 所 以 當 道 士 心 虛 性 靜 , 道 備 真 全 , 一 念 感 通 ,

天心混合,亦可假外儀通真 。因此《上清靈寶大法 》中關於法 術的存想,

即是在濟度的基礎上,運用 存想煉度的理論,激發道士實踐他力度化的救

世信念,同時又可保命生根上遊上清, 與道? 相為終始。關於法術存想的

濟 度 功 法 , 在 此 分 為 ( 一 ) 煉 將 通 靈 ,( 二 ) 祈 禱 鎮 禳,( 三 ) 度 亡 破 幽 等

三個主題探討。

(一)煉將通靈

86
《 ? 上 玄 元 三 天 玉 堂 大 法 • 通 真 達 靈 品 第 八 》, 卷 7 , 1 a: 3, 第 6 冊 , 頁 367 。
87
《 海 瓊 白 真 人 語 錄 》, 卷 1 , 1 b: 1 0, 第 55 冊 , 頁 657。

81
召請仙曹、 仙官、童子 、玉女、功曹或神將, 在科儀法術的行持中占

有 一 重 要 環 節 地 位, 比 如 追 攝 亡 魂 至 壇 前 超 度 , 如 果 沒 有 煉 出 神 虎 將 吏 ,

又如何順利追攝亡魂。因此煉將、煉神的程度是會影響如請神 、召將、佈

壇、斬 妖 等 行 儀 的 法 術 威 力 與 成 效。神 將 的 召 請,? 是 以 煉 出 神 將、或 自 己

與神合一為指歸 。因為是要煉出自己役使的將班, 所以稱為煉將或煉神。

煉 將 、 煉 神 的 關 鍵 是 使 體 內 之 ? 化 為 神 將, 所 以 必 須 先 熟 悉 神 將 的 像 貌 服

色 , 職 司 兵 器 。 神 將 形 象 已 知, 要 在 思 維 中 將 之 存 在, 仍 甚 費 勁, 須 得 反

復 訓 練,才 能 越 煉 越 分 明,越 分 明 越 真 切,及 到 壇 場 才 可 依 式 召 合。? 8 8《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卷 十 一〈 降 真 召 靈 門 〉與 卷 三 六 – 卷 三 八〈 神 虎 玄 範 門〉,著

錄 了 召 請 千 真 萬 靈 與 煉 神 或 煉 將 的 修 煉 功 法 , 主 要 以 「 保 神 攝 ? 」 89自 他

互 換 的 存 想 方 式,煉 ? 有 成,則 念 頭 初 動 神 將 自 來。
「 行 靈 寶 法,若 無 此 將,

何 以 檄 召 諸 神 。 」 90所 以 煉 將 、 煉 神 的 鍛 鍊 , 目 的 是 為 了 遣 將 行 法 執 行 任

務,以達通靈變化之術。

(二)祈禱鎮禳

祈 禱 鎮 禳,指 的 是 祈 求 萬 靈 神 真 護 祐,禳 度 厄 運,消 災 避 禍。《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的 祈 禱 鎮 禳 法 門,主 要 有 卷 十 二〈 濟 世 立 功 門 〉,論 九 種 陰 功 的 立

功 建 德,齋 法 曰:
「 謂 如 天 地 否 終,則 修 靈 寶 金 籙 齋。星 宿 錯 度,日 月 失 昏 ,

則修天皇九曜齋 。四時失度 ,陰陽不調 ,則修五帝育物齋。兵革四興,則

修 太 一 聖 真 齋。疫 毒 流 行,則 修 長 生 保 命 齋。請 雨 祈 禱,則 修 洞 淵 五 神 齋 。

師 友 命 過 , 則 修 黃 籙 齋 是 也 。 」 91以 五 種 齋 法 濟 世 九 種 陰 功 , 強 調 「 六 時

行 香 , 十 遍 轉 經 , 使 丹 衷 上 格, 天 貺 下 臨」 9 2 的 修 齋 之 法 。 卷 十 四 – 卷 十

88
參 見 劉 仲 宇 ,《 道 教 法 術 》〔 上 海 : 上 海 文 化 出 版 社 , 2 0 0 2 年 〕 頁 260 – 2 6 1。
89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降 真 召 靈 門 》 卷 1 1, 10b : 2 , 第 5 1 冊 , 頁 767 。
90
同 上 , 1 3 a : 5, 第 51 冊 , 頁 768。
91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濟 世 立 功 門 》 卷 1 2, 1 a : 5 , 第 5 1 冊 , 頁 777 。
92
同 上 , 4 a: 10, 頁 7 79。

82
八〈 鎮 禳 攝 制 門 〉,以〈 敷 落 五 篇 〉
、〈 靈 寶 五 帝 育 物 真 符 〉
、〈 五 文 開 廓 章 〉、

〈三十二天靈章寶文〉等天人感應論, 作為「上消天災,中鎮國祚,下度

人 民 」 9 3 的 濟 度 法 ,延 續《 靈 寶 ? 量 度 人 上 品 妙 經》( 簡 稱 《 度 人 經 》) 的 救 劫

思想。並 在 此 基 礎 上 ,文載 〈五 嶽 山 真 形 圖 〉的 法 籙,以正人天之分野。

「《 五 嶽 真 形 圖》 歷 來 為 道 門 所 屬 最 神 之 符 書 ,《 抱 朴 子 內 篇》 卷 十 九

〈 遐 覽 〉 云 : 道 書 所 重 者 , 莫 過 於 《 三 皇 文 》、《 五 嶽 真 形 圖 》 也 。 古 者 仙

官 至 人 尊 秘 此 道 , 非 有 仙 名 者 不 可 授 也 。 」 9 4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則 言 :「 太

極 真 人 曰:元 始 禁 書 云:凡 授 靈 寶 靈 虛 骨 髓 之 要,須 識 五 嶽 山 形,若 不 知 ,

則 學 道 無 成 , 不 能 希 仙 , 魂 神 沉 昧 , 難 造 上 道 。 」 9 5 再 者 ,《 五 嶽 真 形 圖 》

乃 是 道 士 入 山 所 持 的 一 種 入 山 符 圖 ,「《 抱 朴 子 內 篇 》 卷 十 七 〈 登 涉 〉 云 :

上士入山,持三皇內文及五嶽真形圖, 所在召山神 ,及按鬼錄 ,召州社及

卿 宅 尉 問 之 , 則 木 石 之 怪 , 山 川 之 精 , 不 敢 來 試 人 。 」 96《 五 嶽 真 形 圖 》

也 是 道 士 置 於 淨 室 修 煉 的 鎮 禳 攝 制 符 圖,
「 學 道 當 圖 其 形 置 於 淨 室,則 魔 試

不 生, 萬 鬼 滅 爽, 幽 原 開 泰。 」 9 7《 五 嶽 真 形 圖 》同 時 蘊 藏 著 神 聖 的 能 量 ,

「《 抱 朴 子 內 篇 》卷 十 九〈 遐 覽 〉云:家 有 五 嶽 真 形 圖,能 辟 兵 凶 逆 ,人 欲

害 之 者 , 皆 還 返 受 其 殃 。 道 士 時 有 得 之 者, 若 不 能 行 仁 義 慈 心 , 而 不 精 不

正 , 即 禍 至 滅 家 , 不 可 輕 也 。 」 9 8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言 :「 家 有 此 圖 者 , 亦

有 善 人 守 護 , 邪 鬼 災 患 皆 自 滅 也 。 若 上 士 佩 之 , 則 萬 神 朝 禮 矣 。 」 99《 上

清靈寶大法》保存了《五嶽真形圖》中 蘊涵著等高線制圖法的地圖繪製思

想,其 記 載 為:「 黑 者 山 形 ,赤 者 乃 水 之 源 ,黃 點 洞 ? 口 也 。畫 小 則 丘 陵 ,

93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鎮 禳 攝 制 門 》 卷 1 4, 1 b: 4, 第 51 冊 , 頁 8 1 5。
94
李 中 華 注 譯 ,《 新 譯 抱 朴 子 》【 上 】〔 台 北 市 : 三 民 書 局 , 1996 年 〕, 頁 483 。
95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鎮 禳 攝 制 門 》, 卷 17 , 15a : 9 , 第 5 2 冊 , 頁 20。
96
李 中 華 注 譯 ,《 新 譯 抱 朴 子 》【 上 】〔 台 北 市 : 三 民 書 局 , 1996 年 〕, 頁 418 。
97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鎮 禳 攝 制 門 》, 卷 17 , 15b: 1, 第 52 冊 , 頁 2 0。
98
蓋 建 民 ,《 道 教 科 學 思 想 發 凡 》〔 北 京 市 : 社 會 科 學 文 獻 出 版 社 , 2005 年 〕, 頁 4 8 4。
99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鎮 禳 攝 制 門 》, 卷 17 , 15b: 8, 第 52 冊 , 頁 2 0。

83
微 ? 則 隴 岫 宗 形 。 謂 高 下 隨 形, 長 短 取 像。 」 1 0 0 關 於 《 五 嶽 真 形 圖》 的 地

圖 學 價 值 與 地 形 圖 考 證,蓋 建 民 先 生 於〈 俯 察 地 理 – 道 教 地 理 學 思 想 稽 考 〉

中 已 經 有 詳 盡 的 詮 釋,如 同 他 所 言:「 道 教 徒 出 於 自 身 宗 教 修 行 的 需 要,繪

製了大量刻畫道教五嶽名山地形地貌的山脈圖。道教的宗教宇宙觀或多或

少地滲透於傳統地理學和製圖學中,道門中人在地圖繪製思想和技術上有

許 多 新 思 想 和 創 獲。 」 1 0 1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中 的 〈 五 嶽 山 真 形 圖 〉 分 為 〈 上 五 嶽 真 形〉 與 〈 下

五 嶽 真 形 〉。〈 上 五 嶽 真 形 〉 是 「 五 方 五 帝」 1 0 2 所 領 轄 的 「 仙 官 、 玉 女 、 仙

人 、 仙 童 、 神 童 等 屬 職 」 103, 運 用 於 鎮 禳 攝 制 ; 而 〈 下 五 嶽 真 形 〉 應 為 地

圖 學 的 表 現 。根 據 張 勛 燎、 白 彬《 中 國 道 教 考 古》的 考 證 ,「 從《 洞 玄 靈 寶

五 嶽 真 形 圖 》、《 靈 寶 ? 量 度 人 上 經 大 法 》、《 靈 寶 ? 量 度 人 上 品 妙 經 》、《 靈

寶 五 符 序 》 與 王 契 真 纂 集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做 一 文 獻 版 本 的 比 對, 認 為 過

去 的 五 嶽 真 形 圖 實 際 上 包 含 了『 上 五 嶽 』 和 『 下 五 嶽 』 兩 種 圖 形, 王 契 真

纂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的 〈 上 五 嶽 真 形 〉 圖 圖 形 材 料 是 有 根 據 的 。 只 是 後 來

在人們的習慣概念中一般只知五嶽即五大名山,很少人知道另外還有一個

所 謂 的 上 五 嶽 , 上 下 五 嶽 不 分, 錯 誤 地 取 消 了 上 五 嶽 的 圖 形 , 而 將 上 五 嶽

的 一 些 文 字 說 明 材 料 保 存 下 來, 和 下 五 嶽 的 說 明 文 字 混 在 一 起 , 出 現 了 許

多 令 人 難 於 理 解 的 地 方。王 契 真 纂 集《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中 的〈 上 五 嶽 真 形 〉

圖,是 流 傳 不 多 的 材 料 ,當 有 別 本 為 據,這 是 肯 定 的。〈 下 五 嶽 真 形〉圖 是

在 『 五 嶽 』 實 際 觀 察 繪 出 的 山 嶽 平 面 圖 的 基 礎 上 演 化 而 來 ,〈 上 五 嶽 真 形 〉

圖 雖 然 進 一 步 更 加 簡 化 更 具 象 徵 性 意 味,仍 然 是〈 下 五 嶽 真 形 〉圖 的 蛻 變 ,

它們也都始終不能完全擺脫這種實際山嶽平面圖的外形格局, 其外形仍與

100
同 上 , 1 5 b: 5, 頁 20 。
101
參 見 蓋 建 民 ,《 道 教 科 學 思 想 發 凡 》〔 北 京 市 : 社 會 科 學 文 獻 出 版 社 , 2005 年 〕, 頁
429 – 4 4 0。
102
參 見 張 勛 燎 、 白 彬 ,《 中 國 道 教 考 古 》〔 北 京 : 線 裝 書 局 , 200 6 年 〕, 頁 1765 。
103
參 見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鎮 禳 攝 制 門 》, 卷 17 , 16b : 2, 第 52 冊 , 頁 2 0。

84
〈 下 五 嶽 真 形 〉 圖 相 仿 佛 。 」 104? 將 〈 上 五 嶽 真 形 〉 與 〈 下 五 嶽 真 形 〉 整

理如下:

五 嶽 山 真 形 圖
〈上五嶽真形〉 〈下五嶽真形〉
東 嶽 泰 山,周
回 二 千 里,在
琅 琊 界,所 領
仙官九萬眾。

西 嶽 華 山,周
回 四 千 里,南
北長在長平
東 界,所 領 仙
人玉女七千
人。
南 嶽 衡 山,周
回 二 千 里,在
長 沙 界 東,所
領仙官七千
七百人。

北 嶽 恒 山,周
回 三 千 里,在
常 州 界,所 領
仙童玉女二
萬人。

中 嶽 嵩 山,周
回 一 千 里,在
洛 陽 界,所 領
神童仙女三
萬人。

104
參 見 張 勛 燎 、 白 彬 ,《 中 國 道 教 考 古 》〔 北 京 : 線 裝 書 局 , 200 6 年 〕, 頁 1751 – 1768 。

85
(三)度亡破幽

南 朝 宋 齊 之 際的《 度 人 經 》, 成 為 靈 寶 齋 法 度 亡 法 事 的 根 本「 煉 度 」思

想。到 了 晉 宋 陸 修 靜 撰 次 齋 儀,宣 行 齋 法。唐 張 萬 福 復 加 編 集,典 式 漸 詳 。

唐 中 葉 以 後 , 杜 光 庭 極 力 編 校, 齋 法 大 成。《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曰 :「 廣 成 之

論,謂黃籙,兼總死生,人天同福,上至邦國,下及庶人,皆得修奉。隸

於下元中宮,統攝萬靈,並關九府,功德深重,利佑存亡。於是撰集齋科

四 十 卷 ,號 曰 黃 籙 齋 科 。 」 1 0 5 據 此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的 齋 法 濟 度 ,首 重 黃

籙齋科行度亡破幽之道。由於黃籙科品的度亡齋法 ,法度內容極為繁複,

因 此 著 錄 卷 三 九 – 卷 四 八〈 齋 法 符 篆 門 〉,卷 四 九 – 卷 五 三〈 大 煉 符 篆 門〉,

專 論 齋 法 煉 度 的 所 有 準 備 事 項 與 修 煉 功 法。

另 外,《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所 記 載 之〈 酆 都 山 真 形 圖 〉。「 酆 都 山 真 形 圖 ,

道書多列入貫通三洞、總備萬法的靈寶大法中『開度祈禳通用 』的『煉度

品』
,是 北 宋 末 南 宋 以 來 各 符 籙 派 廣 泛 使 用 的 一 種 靈 圖。它 的 使 用,大 別 言

之 雖 可 分 為 生 人 和 死 者 兩 大 類, 但 有 的 在 同 樣 的 場 合 不 同 的 教 派 的 具 體 用

法 又 各 往 往 有 所 不 同,情 況 相 當 複 雜。」1 0 6 生 人 用 於 煉 度,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言:「 學 士 佩 之, 及 置 於 靖 室 中,萬 鬼 滅 爽 ,幽 原 開 泰。 」 1 0 7 煉 度 亡 魂,《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曰:「 若 度 亡,可 以 丹 書 真 形 ,墨 書 誥 文 及 亡 人 姓 名 ,火 化 揚

煙 於 風 中,則 北 帝 解 縳,三 官 釋 結,上 升 北 堂 矣 。」1 0 8 又〈 北 酆 章 〉言:「 師

曰 : 北 都 羅 酆 有 山, 高 深 莫 測, 萬 劫 黑 暗, 四 圍 上 下, 分 布 幽 獄, 囚 繫 罪

魂,備受諸苦。 既建大齋, 當推心普濟 ,廣度沉淪 。宜依酆都山真形,設

105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齋 法 宗 旨 門 》, 卷 54 , 9 b: 1 , 第 52 冊 , 頁 5 4 6。
106
張 勛 燎 ,〈 江 西 高 安 出 土 南 宋 淳 熙 六 年 徐 永 墓 「 酆 都 羅 山 拔 苦 超 生 鎮 鬼 真 形 」 圖 石
刻 〉, 陳 鼓 應 主 編 ,
《 道 家 文 化 研 究 》第 7 輯 〔 上 海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995 年 〕,頁
307 。
107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鎮 禳 攝 制 門 》, 卷 17 , 2 1b: 5, 第 52 冊 , 頁 2 3。
108
同 上 , 21 b: 7, 頁 23 。

86
象 然 燈 , 以 贖 亡 者 之 罪 , 用 諸 符 命 , 開 泰 幽 ? , 拯 救 無 間 矣 。 」 109至 於 依

酆 都 山 真 形,設 象 然 燈 的〈 酆 都 燈 圖〉,圖 形 乃 一 酆 都 山 真 形, 無 其 他 文 字

說 明。根 據 張 勛 燎 先 生 的 看 法,
「南宋初年天台派的興盛和酆都山真形圖使

用 的 廣 泛。 這 是 道 教 發 展 史 上 非 常 值 得 注 意 的 事。 」 1 1 0 由 此 可 見,《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乃 是 王 契 真 於 天 台 弘 揚 靈 寶 大 法 的 濟 度 體 現。

【 酆 都 山 真 形 圖 】 111 【 酆 都 燈 圖 】 112

三 、 黃籙 齋 法 的 施 用理 論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雖 然 講 為 國 消 ? 、 為 民 祈 福、 拔 濟 師 友、 普 度 幽 魂 、

請 福 三 元、關 陞 九 祖,皆 曰 黃 籙,悉 有 科 儀 齋 法,出 於 靈 寶。但 是 又 言「 開

度 七 祖 , 救 拔 三 塗, 黃 籙 大 齋 最 為 第 一 。 」 1 1 3 據 此 表 明 濟 幽 度 歿 才 是 《 上

清靈寶大法》首先重視的修齋科法。其齋法的施用次序,依照 〈齋法宗旨

門 〉、〈 齋 法 壇 圖 門 〉、〈 齋 法 符 篆 門 〉、〈 大 煉 符 篆 門 〉的 法 度 整 理 如 下: 1 、

109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齋 法 符 篆 門 》, 卷 41 , 3 0b: 6, 第 52 冊 , 頁 344。
110
張 勛 燎 ,〈 江 西 高 安 出 土 南 宋 淳 熙 六 年 徐 永 墓 「 酆 都 羅 山 拔 苦 超 生 鎮 鬼 真 形 」 圖 石
刻〉
, 陳 鼓 應 主 編,《 道 家 文 化 研 究 》第 7 輯〔 上 海: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5 年 〕
,頁 309 。
111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鎮 禳 攝 制 門 》, 卷 17 , 22a : 10 , 第 52 冊 , 頁 23 。
112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齋 法 壇 圖 門 》, 卷 34 , 14a : 7 , 第 5 2 冊 , 頁 244 。
113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齋 法 宗 旨 門 》, 卷 54 , 11a : 1 , 第 5 2 冊 , 頁 547 。

87
告 齋,2、恭 爇 信 香,3、啟 奏,4、建 立 玄 壇,5、旛 花 燈 纂,鋪 置 如 法,6 、

分 立 十 二 堂 陛 分 司 治 事 ,7、 預 告 上 穹 ,8、 修 禮 告 盟 ,9、立 告 盟 旛 ,1 0 、

齋 沐 身 心 , 11、 正 奏 , 12、 關 召 神 虎 官 將, 13、 讚 立 遷 神 回 耀 等 旛 , 14、

啟 告 玄 穹 解 穢 寶 章, 15、 進 拜 酆 都 赦 罪 章, 16、 行 開 通 五 路 法 , 17、 進 拜

沐 浴 煉 度 寶 章, 18、 集 靖 默 堂, 19、 陞 高 座, 20、 請 光, 21、 立 六 幕, 22 、

宣 表 牋 疏 , 23、 建 立 諸 司 堂 陛, 24、 次 詣 冥 官 堂 設 十 王 供 , 25、 至 落 景 ,

法 師 陞 壇 分 燈 ,26、陞 壇 宿 啟,27、第 一 日 正 齋 行 道 ,28、請 策 杖 符 ,29 、

依 科 懺 燈 , 30、 持 杖 破 獄 , 31、 禮 九 幽 神 燈 , 32、 至 ? 耀 燈 前 告 拔 幽 魂 真

符 , 懺 燈 破 獄 , 33、 如 第 一 日 之 儀 , 是 夜 至 酆 都 燈 前, 告 青 玄 破 酆 都 符 ,

依 科 懺 燈,34、普 召 九 泉 六 道 孤 魂,35、全 形 生 育 ,36、沐 浴 ,37、更 衣 ,

38、 朝 禮, 39、 設 無 ? 夜 齋, 40、 告 歷 關 諸 天 誥, 關 三 十 二 天 燈, 41、 4 2 、

宣 行 煉 度 變 煉 亡 魂, 43、 傳 戒 , 傳 籙 , 破 ? , 度 上 法 橋 等 , 44、 關 發 設 醮

請 狀 , 45、 投 龍 進 簡 。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救 拔 幽 魂 的 次 第 , 大 概 需 要 經 歷 四 十 五 個科 節 , 每

個 科 節 都 有 其 艱 鉅 複 雜 的 修 煉, 齋 法 煉 度是 「 法 中 之 法 」 最 難 修 持 也 是 最

殊 勝 的 大 法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曰 :「 據 今 攷 齋 法 旨 趣, 推 其 正 理, 分 布 節

奏 , 逐 一 開 陳 , 中 間 不 違 古 格, 以 義 取 之 所 當 遵 行 。 倘 垂 節 次 不 惟 , 有 干

典 憲,冥 曹 亦 須 竊 笑,三 官 ? 筆,四 司 糾 察,徒 爾 施 設 ,勞 而 無 功 矣。」1 1 4

是故道士必須謹記在心,竭志奉行,依法而修。此黃籙齋法的施用次序雖

然 有 四 十 五 個 次 第, 但 是 每 個 次 第 都 離 不 開 內 煉 、 存 想 、 逆 順 神 ? 與 保 神

攝 ? 的 「 法 中 之 法」 基 本 架 構, 所 以 只 要 將 此 四 大 工 夫 好 好 精 進 修 煉 , 必

能 成 為 一 位 靈 寶 大 法 師,作 諸 功 德 廣 度 六 道 四 生。《 上 清 靈 寶 大 法》最 具 殊

勝 特 色 的 黃 籙 齋 法,莫 過 於〈 九 天 鍊 度 〉與〈 靈 寶 大 鍊〉, 在 此 論 述「 法 中

之法」的功法存想與逆順神? 之關係。

114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齋 法 宗 旨 門 》, 卷 54 , 18b: 9, 第 52 冊 , 頁 550。

88
(一)九天鍊度

「 逆 神 ? 」( 精 g 氣 g 神 ) 的 內 煉 存 想 法 :

一、師定息凝神 ,取生? 一 口,直入胞元命門,運九天之? 灌 溉,融聚化

嬰 兒 , 與 已 形 相 似, 內 外 握 固, 餘 光 遍 覆 天 地 。

二、再運五臟五色之? ,如雲自下而昇 ,載嬰兒自天階而上至泥丸,化為

元 始 天 尊 , 五 臟 真 ? 結 成 獅 子。

三 、 元 始 放 慧 光 , 圓 如 寶 珠 , 元 始 懸 坐 五 色 獅 子 之 上, 百 寶 光 芒, 洞 煥 諸

天 諸 地 , 明 徹 內 外。

「 順 神 ? 」( 神 g 氣 g 精 ) 的 行 度 存 想 法 :

一、左日右月, 玉童玉女侍衛元始,召 鍊度官君, 行鍊度事, 無限鬼魂悉

屯于陰關之內。

二 、 次 存 水 火 二 池, 內 外 相 映, 鍊 度 官 君 分 列 左 右 。

三 、 次 第 引 魂 入 鍊 , 魂 入 火 沼, 真 陽 融 化, 魂 如 火 棗 。

四 、 次 引 魂 入 水 池, 蕩 滌 凡 塵, 身 有 光 明。 此 乃 玉 眸鍊 質 , 黃 華 蕩 形 。

五 、 水 火 鍊 畢 , 行 九 章 鍊 元 始 , 誦 章 (《 靈 書 中 篇 》) 一 過 , 運 脾 一 黃 之 ? ,

灌 胞 命 元 以 生 「 胞 」, 使 胞 元 宣 通 。

六 、 誦 章 二 過 , 運 心 中 二 赤 之 ? , 灌 胎 命 元 以 生 「 胎 」, 使 胎 結 解 根 。

七 、 誦 章 三 過 , 運 小 腸 中 三 淡 紅 ? , 灌 魂 命 元 以 生 「 魂 」, 使 魂 門 鍊 仙 。

八 、 誦 章 四 過 , 運 肺 四 白 之 ? , 灌 魄 命 元 以 生 「 魄 」, 使 魄 戶 閉 關。

九 、 誦 章 五 過 , 運 肝 五 碧 之 ? , 灌 臟 府 命 元 以 生 「 臟 」, 使 臟 腑 清 涼 。

十、誦 章 六 過, 運 膀 胱 六 蒼 之 ? , 灌 靈 府 命 元 以 生「 靈 府 」,使 胃 管 生 津 。

十 一、誦 章 七 過 ,運 腎 七 黑 之 ? , 灌 元 府 命 元 以 生「 元 府 」,使 孔 竅 開 聰 。

十 二、誦 章 八 過,運 大 腸 八 綠 之 ? ,灌 華 府 命 元 以 生「 華 府 」, 使 三 部 八 景

整具形神。十三 、誦章九過 ,運胃九紫之? ,灌嶽府命元以生 「嶽

府 」, 使 三 關 五 臟 , 六 府 九 宮 , 金 樓 玉 室 , 十 二 重 門 , 紫 戶 玉 門 ,

89
三萬六千骨節, 根原本始, 一時生神。

十四、鍊畢,應諸罪魂凡塵盡蕩,本性昭然,解結除冤,超凡入聖。官童

各與生天淨衣, 飄香楚楚。

「 逆 神 ? 」( 精 g 氣 g 神 ) 的 外 度 存 想 法 :

一 、 師 存 水 火 二 池, 結 為 流 火 之 庭 , 在 心 府 官 君 。

二 、 次 第 引 魂 , 上 登 流 火 之 庭, 運 化 無 限 火 龍 。 此 乃 龍 負 長 庚 瓶, 各 載 嬰

兒 上 昇 , 鬱 羅 蕭 臺, 乘 光 高 舉, 隨 品 受 化。

三、事畢,歸真元宮,定息咽液,下座書符存用。

(二)靈寶大鍊

「 逆 神 ? 」( 精 g 氣 g 神 ) 的 內 煉 存 想 法 :

一、存定,師化身充天塞地泥丸,存三天境額上, 九天三十二天境,各有

臺殿。

【 玉 京 天 玉 京 山 通 明 殿 】 115

二、左眼日宮, 右眼月宮, 七竅皆星斗 ,頸後為鬱羅蕭臺,口為天河,項

為 十 二 重 樓 , 心 為 朱 陵 火 府 , 脊 骨 為 天 階, 左 腎 水 池 出 玉 水 , 右 腎 為

火池出玉火,尾間為陰關, 一身變化與天地同。

三、身 囿 于 天 地 之 內,天 地 囿 于 一 身 之 中,不 知 自 己 形 相,只 心 中 丹 元 君 ,

承元? 上昇泥丸 ,化為元始天尊,端坐洞房,施化上道。左右官君、

玉 童 玉 女 侍 衛 , 各 處 皆 有 官 君。

115
玉 京 天 玉 京 山 通 明 殿 : 參 見 《 三 才 定 位 圖 》, 10b: 1, 第 4 冊 , 頁 65 8。

90
【 元 始 天 尊 施 化 上 道 存 思 圖】 1 1 6

「 順 神 ? 」( 神 g 氣 g 精 ) 的 行 度 存 想 法 :

一 、 元 始 放 大 光 明, 下 燭 陰 關 豁 開 , 無 限 鬼 魂 盡 入 包 荒 之 內 。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聖 像圖】

【 救 苦 籙 式 】 117

二 、 師 運 天 河 之 水, 灌 下 東 井, 注 下 左 腎 水 池 之 中 , 右 目 月 光 直 注 水 池 ,

水光明皎。

116
元 始 天 尊 施 化 上 道 存 思 圖:參 見 TAOISM – AND THE ARTS OF CHINA,The Art Institute
c 2 0 0 0, p . 2 3 8。
Of Chicago, in association wit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pyright ○
117
《 ? 上 玄 元 三 天 玉 堂 大 法 ˙ 生 身 受 度 品 第 二 十 一 》 卷 2 0, 6b : 5, 第 6 冊 , 頁 4 4 4。
關 於 圖 中 天 尊 的 存 想 圖 可 以 更 細 緻, 在 此 以 【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聖 像 圖 】 做 一 補 充 。 參
見 TAOISM – A N D T H E A R T S O F C H I N A ,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in association
c 2 0 0 0, p.232。
wit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Copyright ○

91
兩 手 乾 文,右瞬目三次 ,運 兩 腎 ? 自夾脊升上至頂 ,取 西 北 ? 自

兩 鼻 入 頂 交 媾 , 運 出 水 內 , 想 水 上 火 下 , 此 是 真 水 也 。 118

三 、 次 運 丹 天 之 火, 注 下 右 腎 火 沼 之 內 , 左 目 日 光 直 注 火 沼 , 火 光 炎 炎 。

法 曰 : 兆 回 視 左 肩 , 想 心 中 赤 龍 自 左 耳 出, 右 眼 流 火 光 , 肩 背 龍

乘 火 飛 上 入 火 中 , 此 是 真 火 耶。 1 1 9

四、水火交光, 瑩潔明白, 指揮主水大將軍、水池官吏,引魂入水池。所

謂 水 者,乃 真 一 之 精,陰 靈 入 水 滌 蕩 塵 垢,童 顏 玉 光。次 焚 水 鍊 諸 符 。

【 嬰 兒 出 水 圖 】 120

五、再命主火大將軍、火沼官吏,引魂入火沼冶鍊 。所謂火者 ,乃真陽之

? , 陰 魂 一 入 火 沼, 魂 如 火 棗 融 化 , 陰 尸 反 胎 易 質 。 次 焚 火 鍊 諸 符 。

【 嬰 兒 出 火 圖 】 121

118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齋 法 宗 旨 門 》 卷 5 9, 17a : 1 0, 第 52 冊 , 頁 6 2 5。
119
同 上 , 1 8 b: 3, 頁 6 2 5。
120
《 ? 上 玄 元 三 天 玉 堂 大 法 ˙ 仙 化 成 人 品 第 十 九 》 卷 18 , 5 b: 5 , 第 6 冊 , 頁 430 。

92
六、誦隱語,取四方? 生成 。又焚五帝全形符,使五臟六腑一時生神。

七、再存童女各持生天淨衣 ,授與亡魂 ,想其魂各著衣服,容貌光彩。

「 逆 神 ? 」( 精 g 氣 g 神 ) 的 外 度 存 想 法 :

一 、 官 吏 引 魂 自 脊 骨 天 階 而 上, 登 朱 陵 火 府 。

二、師焚度橋符 ,存諸魂度橋而去,再為陽光所鍊 ,骨相不凡 。

【 生 天 寶 臺 】 122

【 ? 上 長 生 鍊 真 法 橋 】 123

121
同 上 , 7b : 1 , 頁 431 。
122
《 上 清 靈 寶 大 法 ˙ 齋 法 壇 圖 門 》 卷 3 4, 17a : 5 , 第 52 冊 , 頁 245 。
123
《 ? 上 玄 元 三 天 玉 堂 大 法 ˙ 生 身 受 度 品 第 二 十 一 》 卷 2 0, 第 6 冊 , 頁 4 4 5– 446 。

93
三、火沼中有無限火龍,各乘載嬰兒上昇鬱羅蕭臺 ,隨品受生 。

四、師咽液,納所出水火真? 各還本宮 。畢,下座焚化。

從齋法煉度的觀點而言 ,對於亡魂的救度及所造成的後果 ,實際的煉

度 行 動 也 必 須 配 合 宗 教 性 的 解 罪、解 冤、懺 悔 以 及「 合 元 改 案 」1 2 4( 改 案 者 ,

謂 地 府 籍 上 係 天 曹 也) 等 儀 式 以 尋 求 救 贖 之 道 , 使 其 因 著 願 力 感 召 而 隨 品 受

化。
〈 九 天 鍊 度 〉與〈 靈 寶 大 鍊 〉則 是 基 於 這 樣 的 理 念 將 濟 度 之 法 傳 續 下 來,

以內煉、存想、 逆順神? 、 保神攝? 的 「法中之法 」而應世傳 承的齋法煉

度,其 他 教 派 也 都 具 有 此 傳 承 者,如 蔣 叔 輿、元 妙 中、路 時 中、鄧 有 功 … …

等,也大多採取相近於以此的方式來濟度眾生。

124
同 上 , 3 a: 8, 頁 4 4 2。

9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