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张 苏 朱 媛:最优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新进展

最优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新进展

张 苏 朱 媛

内容提要:优化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在人力资本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子代的人力资本 ,这
对于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急需提升人力资本的现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聚焦于如
下三个方面:父代人力资本投资对子代生命周期内认知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 的 影 响;借 贷 约 束、父 代
对子代的资源配置偏好以及父代的利他主义程度对代际人力 资 本 投 资 的 影 响;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对于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代际流动以及总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放松借贷约束、加大对
子代早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 有 效 优 化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我 国 城 乡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差 距 较
大,而且,无论乡村还是城镇,父代对子代的后期投资意 愿 都 要 大 于 前 期,因 此,我 国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关键词:人力资本   代际投资   最优化   借贷约束偏好

一 、引言

近年来,关于父代投资如何影响子代的人力资本积累,如何实现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化,成
为劳动经济学领域重要的话题。子代生命周期内,父代对其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实现最优化?代际人
力资本投资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如 何 调 节 社 会 借 贷 约 束 以 促 使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实 现 最 优 化? 代
际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社会有何影 响?最 近 诸 多 文 献 对 于 这 些 问 题 进 行 了 有 益 的 探 索。 在 我 国 人 口
红利已经逐步减少,正由人力资本大国走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型期,梳理这些文献,对其结论进行总
结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人力资本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认 知 能 力、非 认 知 能 力 和 健 康 状 况 等 因 素 之 和,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无
论对个体还是社会的发展都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Franc
escon
i & He 2016)。20 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ckman,
美国经济学家明瑟、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 了 比 较 完 整 的 人 力 资 本 理 论,其 核 心 观 点 有:(1)人 力 资 源
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2)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大于物质资
本;(
3)教育投资可以提高人口质 量,从 而 提 高 人 力 资 本 存 量。 尽 管 这 些 结 论 并 非 无 懈 可 击,但 基 本
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个体的人力资本增长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投资和公共投资,家庭投资
差异是个体人力资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Thakur
ata 
& D a,
Souz 2017),子代人力资本投资能否达到最
优化主要取决于父代对子代的投资决策。
父代对子代人力资本的 投 资 主 要 通 过 教 育 质 量 和 教 育 年 限 两 个 维 度 来 衡 量 (
Luc
as  rne,
& By
2017)。显然,高收入家庭子代的教育 年 限 和 教 育 质 量 都 要 高 于 低 收 入 家 庭 子 代。 低 收 入 家 庭 的 子
代可能因为资金上的限制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所以低收入家庭子代的教育年限一般低于高收入家
庭。即使低收入家庭子代与高收入家庭子代的教育年限相同,但高收入家庭子代可以进入高质量的
教育机构或获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所以其人力资本质量要高于低收入家庭子代。S
tru
li 2004)发
k(
现低收入国家通常有较高的童工比例,这将阻碍子代接受更多的教育以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 相关

* 张苏、朱媛,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邮政 编 码:
100081,电 子 邮 箱:
zhangsu@pku. cn,
edu. zywhdx@126.
com。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修改建议,文责自负。
— 117 —
   2018 年第 5 期

研究发现,在控制了青少年的家庭构成、父母年龄、教育、种族等因素后,家庭收入和财富分布顶端四
分位和底端四分位的子代入学 率 的 差 距 扩 大 到 30% (
Bel
ley  r,
& Lochne 2007)。 这 些 研 究 表 明,不
同家庭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显著差距。但是这些显而易见的结论并没有多大的政策含义,有必
要进一步考察:(
1)低收入家庭和高 收 入 家 庭 的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是 否 达 到 了 最 优 水 平,也 就 是 说,
低收入家庭少投资,高收入家庭多投资就是符合最优化逻辑的吗?(
2)对国家而言,应该设计怎样的
教育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金融市场政策使得国家的人力资本战略和父母的投资激励相容 ?
相关研究发现,根据对教育回报的 估 计 来 看,家 庭 对 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常 常 不 能 达 到 最 优 水
平(
Iho
rie
 ta
  2017)。如何优化代际人力资本投资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并 在 该 领 域 做 出 了 不
l,
懈的努力。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研究一直在艰难中向前探索,首要原因是计量方法问题。 计量
上的难题主要来自家庭收入的内生性问题以及实证的选择性偏误问题 。 不同收入家庭的子代,其家
庭环境差异较大,而且在家庭收入变化的同时,其他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父母失业或晋升、疾
病或婚变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既影响家庭收入又影响父母对子代的抚养行为,传统的实证研究很
难将家庭收入以及其他不可观测的 家 庭 环 境 因 素 区 分 开 来。 对 家 庭 收 入 和 子 代 成 就 的 因 果 性 持 怀
疑态度的代表性学者 Bur
tle
s 1997)就提出家庭收入对子代成 就 的 影 响 不 可 信。 不 过,后 来 大 量 研
s(
究表明,在子代的幼年时期的家庭收入对子代能力的养成影响很大(
Cunha 
& He
ckman,
2007;
Luc
as 

By
rn ,
e2017)。
除了计量方法的争议外,还有一个 非 常 重 大 的 争 议,那 就 是 父 代 遗 传 因 素 对 子 代 人 力 资 本 的 影
响。怎样剔除遗传因素的影 响 一 直 在 不 断 探 索 之 中。 遗 传 的 确 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在 相 关 探 索 过 程
中,经济学家加深了对于遗传规律的 认 识,由 此 也 使 得 他 们 对 于 父 代 后 天 投 资 对 子 代 影 响 的 研 究 更
加严谨了。研究表明,禀赋只能 部 分 遗 传 (
Becke
r  s,
& Tome 1986),随 着 时 间 推 移,一 个 家 庭
1979,
的第 N 代(
N>1)所遗传的第一代的基因比例会逐渐缩小,子代禀赋将会向均值方向回归,即当父母
禀赋小于均值时,其子代的禀赋也会小于均值,但会大于父母的禀赋;当父母禀赋大于均值时,其 子
代的禀赋也会大于均值,但会小于父母的禀赋。子代的禀赋向均值回归意味着,当进行多代追踪时,
先天禀赋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尽管该领域的研究面临上述难 题,但 探 索 的 脚 步 没 有 停 止。 目 前,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对 子 代 的
影响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都已 经 取 得 了 丰 富 的 成 果。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决 策 的 理 论 模 型 最 早
由 Be
cke
r  s(
& Tome 1986)建立。该模型考虑了父代的利他主义程度、市场借贷约束对代际人
1979,
力资本投资的影响。Caucu tt 
& Kuma r(2003)建立了多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分析了 人 力
资本投资回 报 率 的 不 确 定 性 以 及 父 代 早 期 投 资 与 后 期 投 资 对 子 代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决 策 的 影 响。
Thakur
ata 
& D a(
Souz 2017)建立了多阶段的 生 命 周 期 模 型,综 合 考 虑 了 以 上 因 素 以 及 父 代 的 教 育
程度对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Ros enzwe
ig & Wo l
pi 1995)建立了初始禀赋是异质性的家
n(
庭内部投资模型,有力地证明了家庭资源配置偏好的存在。De
l Bono 
eta
  2012)基于初始禀赋是异
l(
质性的家庭内部投资模型,研究了英 国 和 美 国 的 父 代 资 源 配 置 偏 好 对 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影 响。
本文基于以上理论,从人力资本形成的生命周期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梳理了相关文献,研究了优化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途径,以及优化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社会的收益。

二 、人力资本形成的生命周期特征

(一)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对子代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目前,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对子代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投资对子代认知能力和非认知
能力影响的研究上(
Khanam 
& Ngh
i 2017)。认知能力包含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和列举能力。 非
em,
认知能力是指影响社会关系的能力,比如情感、意志等( Bo
rghans
 et
 al,
2008)。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
力是影 响 收 入、教 育 程 度、犯 罪 倾 向 以 及 个 人 社 会 网 络 的 重 要 因 素 (He
ckman,
1995;Os
ler
 et
 al,
2017)。
— 118 —
张 苏 朱 媛:最优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新进展

父代收入对子代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主要经由两个途径:一个是显而易见的资金传导
途径:更高金额的投资意味 着 可 以 通 过 购 买 更 多 的 商 品 和 服 务 来 提 高 子 代 的 认 知 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这些商品和服务包括食物、住所、教 育、医 疗 服 务 以 及 用 以 激 发 学 习 兴 趣 的 材 料。 另 一 个 影 响 途
径是不易被发现的精神传导途径。人力资本投资约束会使父母产生挫败感,这种负面影响又会传递
给子代,从而对子代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
Conge
r e
t l,
a 2000)。 大 部 分 低 收 入 家
庭的父母会在教育孩子上 产 生 挫 折 感,这 种 挫 折 感 很 可 能 演 变 为 对 孩 子 的 负 面 情 绪。 一 些 研 究 表
明,低收入家庭不仅会减少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还会减弱对子代的关爱以及抚养责任,同时有可能加
大对子代的惩罚(Conge
r e
t l,
a 2000)。资金途径对子代认知能力的影响要大于对子代非认知能力的
影响,精神传导途径对子代 非 认 知 能 力 的 影 响 要 大 于 对 子 代 认 知 能 力 的 影 响 (
Yeung 
eta
 l,
2002)。
经济困难而形成较大精神压力的父母参与子代人力资本培养活动的可能性较低 ,例如在子代的作业
帮扶、心理沟通等方面的参与度较低,而经济状况良好的父代能给子代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子代常
常能从中受益(
Yeung 
eta
 l,
2002)。
父代对子代的时间投资也会影响 子 代 认 知 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 时 间 投 资 对 物 质 投 资 既 有 互 补
作用也有替代作用(
Del
 Boc
a e
t l,
a 2014)。物质投资不足导致对子代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可以通过时间投资来弥补。父代对子代时间投资的机会成本是父代在该时间可获得的收入,父代对
子代时间投入越多,其收入越低,物质投资也越低,即对物质投资产生替代作用。 不同家庭的生产率
和时间的可用性不同,物质投资和时间投资的替代性和互补性程度不同。 早期时间投资对子代后期
产出的影响或许比物质投资更加有效。De
l Bono 
eta
  2012)研究发现,父代早期的时间投资对子代
l(
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 具 有 很 强 的 正 相 关 性,时 间 投 资 有 助 于 增 强 父 代 对 子 代 禀 赋 和 能 力 的 了
解,准确估计子代投资的回报率,优化子代后期的人力资本投资。
(二)早期代际人力投资回报率大于后期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研究发现,由于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自创性(
sel
f-pr
oduc
tiv
ity)和并协性(
comp
leme
nta
riy),

不同时期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 率 是 不 同 的 (
Cunha  2007)。 认 知 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 的
ckman,
& He
自创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某阶段 获 得 的 认 知 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 会 持 续 到 以 后 的 阶 段;二 是 指 认
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可以自我加强,比如某一阶段意志力加强后,会使下一阶段获取计算能力、列举
能力的效率更高。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并协性也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
力的早期投资有助于后期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投资的产生,即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早期投
资会通过个人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增强而引致父代更多的投资;二是如果早期的投资没有被后
期的投资跟进,那么早期的投资就不能在后期转换成子代的人力资本。
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自创性 和 并 协 性 使 得 早 期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回 报 率 大 于 后 期 人 力 资 本
投资的回报率:对子代早期的投资能 产 生 乘 数 效 应,且 会 通 过 提 高 学 习 效 率 来 降 低 后 期 投 资 的 学 习
成本。正因为如此,在子代早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更深远(
Cunha  2007)。子 代
ckman,
& He
的早期投资对成年时期的学术成就、经济成就、刑事犯罪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Cunha  & He
ckman
2008)用全国青年纵向调查数据(
( Nat
iona
l Long
itud
ina
l Sur
vey 
of 
You
th)研究了父母对子代的早期
投资对于子代的高中毕业率和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对子代 6~7 岁 时 的 投 资 增 加 10% ,可 以
9% ,并促使高中毕业的概率增加 64.
使子代成年后的收入提高 24. 4% ,这比任何一个阶段的投资边
际收益都大。Cunha eta
  2010)研究发现,提高子代的幼儿时期的教育程度和教育质量有助于降低
l(
子代成年 犯 罪 率。Lancke
r(2018)研 究 发 现,提 高 育 儿 投 资 可 以 显 著 提 高 子 代 成 年 收 入 水 平。
Came
ron  ckman(
& He 2001)研究发现,美国处于收入分布顶端家庭的子代考入大学的概率比
1998,
处于收入分布底端家庭的子代高大约 30% 。他们进一步提出证据表明,子代幼年时的家庭借贷约束
对子代大学入学率有显著影响,大学 以 前 投 资 较 少 的 子 代 的 大 学 教 育 回 报 率 也 较 低,这 说 明 可 以 通
过提高子代童年或青年时期的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大学回报率。但是,若对劣势儿童的早期投资没
有被后期投资跟进,那么早期投资的影响在后期会被减弱,就像美国国家级的早教项目(He
ad 
Sta
rt)
— 119 —
   2018 年第 5 期

的参与者在离开项目后,没有后续投资跟进的情况下又回到了劣势状态所表现的那样 。
(三)后期人力资本投资对早期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弥补作用的有限性
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自创性 和 并 协 性 使 得 后 期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弥 补 前 期 投 资 不 足 的 作 用 是
微小且高成本的。首先,早期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不可修正性。父代不能回到子代的早期来修正次优
的投资选择,只能通过后期的代际投 资 来 弥 补 早 期 的 次 优 代 际 投 资 决 策,弥 补 的 有 效 性 主 要 取 决 于
人力资本投 资 的 跨 期 替 代 性。 但 研 究 表 明,后 期 投 资 对 早 期 投 资 的 替 代 性 很 小 (
Franc
escon
i &
2016)。其次,由于认知能力和非 认 知 能 力 具 有 自 我 创 造 性,早 期 认 知 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
ckman,
He
较强的子代的后期学习能力也更强,早 期 学 习 能 力 的 差 异 会 导 致 后 期 能 力 积 累 的 差 距 越 来 越 大,所
以在后期弥补前期差距的成本越 来 越 大。Pe
rr Pr
y  e
s l是 美 国 最 早 启 动 的 也 是 最 著 名 的 幼 儿 教
choo
育长期效果研究项目。该项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对参与者儿童时期的干预政策提高了他们的高中毕
业率与大学毕业率,并且还减少了犯罪,提高了参与者成年时的生产率。 该计划提供的早期投资,在
退出项目时,将刚参与项目时处于认知 能 力 分 布 最 低 分 位 的 儿 童 提 高 到 了 认 知 能 力 的 第 4 分 位,但
是,当对同样的目标人群在青年时再 进 行 投 资 来 弥 补 早 期 差 距 时 可 以 发 现,若 要 达 到 一 样 的 高 中 毕
业率,青年时期的补偿性投资要远远大于童年的投资。该计划还发现,儿童在 6 岁的认知能力越差,
后期进行旨在消除早期认知缺陷的补救计划的效果越微小。
既然对子代早期投资的回报率大 于 后 期,后 期 投 资 对 早 期 投 资 的 弥 补 作 用 微 小 且 成 本 较 高,那
么低收入家庭为什么不提高子代早 期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来 优 化 代 际 投 资 呢? 除 了 资 金 不 足 等 客 观 因
素外,主要原因在于父代对子代早期投资回报率的认知存在主观性,且家庭类型不同,主观程度也不
同(
Cunha  ckman,
& He 2007;
Caucu
tte
 ta
  2017)。首先,低收入家庭对子代早期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l,
率的主观性有向下的偏误,即主观回报率低于客观回报率。当父代对子代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观
回报率提高时,父代会增加对子代 的 早 期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当 参 加 社 会 活 动,培 养 兴 趣 爱 好 等 多 种 投
资活动存在时,父代对子代投资回报 率 的 判 断 偏 差 就 会 增 大,因 为 他 们 无 法 判 断 不 同 投 资 活 动 的 相
对回报率。能相对准确了解不同投 资 回 报 率 的 父 母,对 子 代 的 教 育 投 资 活 动 的 选 择 会 更 加 明 确,可
以将更多的物质资源和时间资源用于更适合子代成长需要的活动上 。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较低
的父母对投资回报率的认知较低,对 子 代 的 投 资 效 率 更 低。 其 次,子 代 的 早 期 投 资 回 报 率 具 有 不 确
定性,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并不能立即体现,且不能确定是否在后期一定能产生应有的回报率。
所以,不同投资回报率判断偏差以及 早 期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回 报 率 的 不 确 定 性,导 致 了 对 子 代 投 资 活 动
的次优安排,降低了父代对子代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实际回报率。公共政策可以通过改变父代对人
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认知程度来提高早期代际人力资本投资。Chuha
 et
 a 2013)研究发现,在发展
l(
中国家,即使碘盐并不贵,不了解碘 盐 可 以 预 防 早 发 性 脑 损 伤 的 父 代 一 般 不 会 使 用 碘 盐。 当 父 母 了
解碘盐的作用后,子代的成就增加了 14% 的标准差。Pe
rr Pr
y  e
s l项目研 究 发 现,提 供 给 父 母 更
choo
多儿童发展的知识,可以在对子代投资相同的情况下对子代产生更大、更长远的影响。

三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

影响父代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父代面临的借贷约束 (
Ri 2018)、父代对
ngo,
子代的偏好( Rest
repo,
2016;
Abu
fhe
lee
 ta
  2017)以 及 父 代 的 利 他 主 义 特 征 (
l, Bane
rje,
e 2004;
Abuf-
he
lee
 ta
  2017)等。家庭借贷约束是从 社 会 资 源 分 配 角 度 来 研 究 不 同 家 庭 的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差
l,
异,父代对子代的偏好以及父代的利他主义是从家庭内部资源分配角度来研究不同家庭的代际人力
资本投资差异。
(一)借贷约束的限制
一般来说,低收入家庭面临的借贷 约 束 要 大 于 高 收 入 家 庭,借 贷 约 束 的 存 在 常 常 使 得 低 收 入 家
庭的父母不能预支未来收入,所以对子代的投资不能达到最优(
Becke
r  s,
& Tome 1986)。在完 全 资
本市场中,由于没有借贷约束,低收 入 家 庭 可 以 预 支 子 代 未 来 收 入 来 提 供 对 子 代 的 投 资 资 金。 收 入
— 120 —
张 苏 朱 媛:最优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新进展

较高的父母无论在完全资本市场还 是 不 完 全 资 本 市 场,对 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都 有 能 力 达 到 最 优,
因为高收入家庭的资金相对充足。 显 然,在 完 全 资 本 市 场 中,低 收 入 家 庭 可 以 通 过 借 贷 缩 小 与 高 收
入家庭子代的差距。
当个人现今投资的边际成本等于未来边际收益现值时,借贷金额达到均衡状态。 在借贷约束较
高的情况下,因为不能通过预支未来 收 入 平 滑 消 费 和 投 资,使 得 现 今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边 际 成 本 较
高,父代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水平较低。借贷约束对子代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和时间差异。 首
先,借贷约束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不同的子代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 个人未来收入不仅取决于个
体的投资还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一般来说,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较强子代投
资的未来收益较高,其均衡状态的 借 贷 数 量 高 于 认 知 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 较 低 的 子 代。 其 次,子 代 早
期的借贷约束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 的 影 响 大 于 后 期 的 借 贷 约 束,其 主 要 原 因 有 两 个:一 是 早 期 人 力
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高于后期,尤 其 对 于 劣 势 子 代(
Cunha
 et
 a 2006)。 早 期 认 知 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
l,
较差的子代在后期即使没有借贷 约 束,其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回 报 率 也 较 低。 二 是 实 证 研 究 发 现,早 期
的家庭收入对子代的教育程度和其他成就的影响大于后期的家庭收入(
Caucu
tt  r,
& Lochne 2011)。
优质的学前教育的回报率较高,但 低 收 入 家 庭 对 子 代 的 学 前 教 育 投 资 较 低,除 了 父 母 对 子 代 人
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认知差异以 外,借 贷 约 束 也 有 很 大 影 响。 首 先,政 府 的 助 学 贷 款 主 要 针 对 大 学
生,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金融机构,都没有对家庭提供支持子代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贷款;其次,在 子
代成 长 早 期,父 母 没 有 可 靠 的 信 用 记 录,获 得 贷 款 的 可 能 性 较 低。 相 关 研 究 发 现 (
Franc
escon
i &
2016),放宽借贷约束对父母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的子代的影响更大 ,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
ckman,
He
父母对子代投资的期望较高,借贷资 金 会 用 于 对 子 代 的 投 资 上;教 育 程 度 较 低 的 父 母 对 子 代 投 资 的
期望收益较低,借贷资金主要用于 家 庭 消 费。 对 父 母 受 教 育 程 度 低 的 家 庭 来 说,有 目 的 放 宽 借 贷 约
束比单纯放宽借贷约束产生的效用更高。
Ke
ane 
& Wo
lpi 2001)的结构生命周期模 型 (
n( st
ruc
tur
all
 if
e cyc
le model),Abbotte
 t l(
a 2013)
的世代交叠模型, Franc
escon
i & He 2016)的人力 资 本 和 工 作 经 验 的 生 命 周 期 模 型 都 从 生 命
ckman(
周期角度深入研究了借贷约束对子代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这些模型的基本思想如下:将父代的一
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父代对 子 代 进 行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时 期,第 二 阶 段 是 父 代 完 成 对 子 代 人 力
资本投资之后,两个时期父代的偏好不变。父代通过一定的利率预支第二阶段的收入来支持第一阶
段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预 支 限 额 为 第 二 阶 段 的 父 代 与 子 代 的 总 收 入。 在 一 生 收 入 不 变 的 情 况
下,第一阶段的家庭收入越多,代表其受到的借贷约束越小。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阶段的家庭收入越
多,子代的一生收入越多,这 表 明 父 代 在 子 代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时 期 可 以 通 过 借 贷 提 高 子 代 未 来 收 入 。
有关借贷约束对子代人力资本积累 影 响 的 研 究 是 多 角 度 的,除 以 上 理 论 外,他 们 还 通 过 家 庭 收 入 分
布梯度研究了借贷约束对子代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基本思想是:将家庭收入分布的梯度作为家庭
收入时间分布的度量,坡度值越大,表示家庭早期收入占一生收入的比例越小,后期收入占一生收入
的比例越大。若家庭收入分布的坡度对子代的投资没有影响,表示借贷约束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没
有影响,若家庭收入分布的坡度对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产 生 影 响,表 示 借 贷 约 束 会 影 响 子 代 人 力 资
本投资。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收入分 布 的 坡 度 与 子 代 成 就 呈 负 相 关,即 借 贷 约 束 会 显 著 影 响 父 代 对
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且家庭早期收入越多,子代的成就越大。
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借贷的效用 大 于 短 期 借 贷 的 效 用。 由 于 认 知 能 力 和 非 认 知 能 力 的 自 创 性
和并协性,早期投资获得收益需要 后 期 投 资 的 跟 进,否 则 早 期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不 能 实 现 收 益。Cau-
cu
tte
 ta
  2017)研究发现,父代根据 预 期 收 入 决 定 借 贷 金 额,父 代 在 一 个 阶 段 借 贷 资 金 的 多 少 决 定
l(
了在其他阶段可以借贷的资金,只针对一个阶段的借贷宽松会使其他阶段资金变紧,因此,若只放松
早期的借贷约束,那么后期 投 资 就 会 因 为 资 金 变 紧 而 不 能 起 到 跟 进 和 加 强 前 期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的 作
用,使得早期人力资本投资不能产 生 其 该 有 的 影 响。 但 若 同 时 放 松 生 命 周 期 所 有 阶 段 的 借 贷 约 束,
父代对子代投资的优化程度会提高,因 为 所 有 时 期 的 借 贷 约 束 放 松 后,家 庭 可 以 调 整 所 有 时 期 的 投
— 121 —
   2018 年第 5 期

资,从而达到不同时期人力资本的均衡分配(
Del
 Bono 
eta
 l,
2012)。
(二)父代对子代的资源配置偏好
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会影响家庭 内 部 子 代 发 展 的 平 等 性。 有 关 父 母 资 源 配 置 偏 好 有 不 同 的 分
类方法:一种是根据投资的目的性 对 父 母 偏 好 分 类;另 一 种 是 根 据 家 庭 背 景 对 父 母 偏 好 分 类。 目 的
性分类中,父母对子 代 的 投 资 偏 好 可 分 为 加 强 型 策 略 偏 好 (
rei
nfo
rci
ng 
str
ategy)、补 偿 型 策 略 偏 好

compens
ati
ng 
str
ategy)和中性策略偏好(
neut
ral
 st
raegy)。加强型策略认为父母会对禀赋较 高 的

子代投资更多,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Aiz
er & Cunha,2012;
Fri
jte
rse
 ta
  2013)。 补 偿 型 策 略
l,
认为 父 母 会 对 禀 赋 较 低 的 子 代 投 资 更 多,从 而 达 到 提 高 家 庭 子 代 平 等 性 的 目 的 (
Del 
Bono 
eta
 l,
2012)。中性策略偏好认为家庭内部 父 母 对 不 同 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与 子 代 的 禀 赋 没 有 关 系,无 论
子代的先天禀赋差异如何,父 母 对 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都 是 均 等 的 (
Caucu
tte
 t l,
a 2017)。 一 般 来
说,当父代面临资源限制时,在子代的某些方面,他们偏向通过补偿型策略使子代的产出更加平 等,
但在另一些方面,他们偏向于采取加强型策略。Aya
l 2005)研究埃塞俄比亚农村家庭子女的禀赋
ew(
差异与父代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偏好的关系时发现,父母对子代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采用了加
强型策略,健康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采用了 补 偿 型 策 略。Bha
radwa
j e
t l(
a 2013)通 过 人 力 资 本 积 累
模型研究了非双胞胎和双胞胎家庭 父 代 的 投 资 偏 好 与 子 代 先 天 禀 赋 的 关 系,研 究 发 现,非 双 胞 胎 家
庭的父代的投资是补偿型的,但双胞胎家庭父代的投资没有差异。Abu
fhe
lee
 ta
  2017)基于智利的
l(
双胞胎样本,研究了子代的成就与父母资源分配偏好的关系,结果发现,智利的父代具有中性偏 好,
而且无论父母的教育水平如何,其 偏 好 都 是 中 性 的。 实 际 上,父 代 对 子 代 资 源 配 置 偏 好 由 家 庭 文 化
以及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所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家庭对子代的资源配置偏好是不同的,也
就是说,父母的投资偏好是社会的人口学特征和结构 约 束 的 产 物 (
Lynch  2013)。经 济 学
ooks,
& Br
家 区 分 了 受 教 育 程 度 低 的 父 母 和 受 教 育 程 度 高 的 父 母 的 资 源 配 置 差 异,Hsin(2012)、Restr
epo
( )、
2016 Gr t
z & Tor (
che 2016)等 研 究 表 明, 对 于 高 中 辍 学 的 父 母,其 家 庭 文 化 可 能 是 “扶 强 不 扶
弱”,而对于受过大学教育的父母,其 家 庭 文 化 可 能 是 “让 弱 者 更 强 大”。 前 者 选 择 加 强 型 策 略,将 人
力资本投资优先给予更具优势的 子 女,而 后 者 选 择 补 偿 型 策 略,优 先 给 予 具 有 劣 势 的 子 女。 尽 管 这
些结论有争议,但这些研究引导经济 学 家 开 始 关 注 家 庭 文 化 对 国 家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战 略 的 影 响,父 代
对子代资源配置偏好具有重要的政策制定含义(
Fri
jte
rse
 ta
 l,
2013)。
在客观层面上,家庭文化对子 代 资 源 配 置 的 偏 好 还 受 国 家 宏 观 经 济 状 况 影 响 (
Almond 
& Ma-
r,
zumde 2013)。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限制,父代在子代某些发展方面,例如健康,采取补偿型 策
略;在子代发展的另一些方面,例如教育,则采 取 加 强 型 策 略(
Aya
l 2005)。而 发 达 国 家 更 倾 向 于
ew,
引导父母形成中性偏好,从而促进子代的平等发展(
Abu
fhe
lee
 ta
  2017)。当然,父母偏好中性意味
l,
着若子代初始禀赋不平等,那么后期 与 禀 赋 相 关 的 产 出 也 是 不 平 等 的,这 会 使 子 代 的 不 平 等 程 度 一
直延续。
(三)父母的利他主义程度
父母的利他主义程度是指在家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父母在选择自身消费与子代人力资本投资
时,倾向于后者的程度。父母资源配置的利他主义思想是:父母 t时期的效用由父母 t时期的消费和
子代在 t+1 时期的福利共同决定;子代 t+1 时 期 的 福 利 由 父 代 对 子 代 在 t时 期 的 投 资 和 子 代 的 先
天禀赋决定。当父代是利他主义时,表示 t时期消费对父代产生的效用要小于子代 t+1 时期的福利
对父代产生的效用。此时,父代会选择牺牲自己 t时期的消费而加大对子代 t时期的人力资本投资。
当父代是利己主义时,表示 t时期消费对父代产生的效用要大于子代 t+1 时期的福利对父代产生的
效 用。 研 究 发 现,在 父 代 是 利 己 主 义 假 设 下,父 母 收 入 的 变 化 对 子 代 的 教 育 程 度 (
Behrman 

Knowl
e 1999)和产出(
s, Cur
rie  s,
& Thoma 1995)的影响并不显著,即表明利己主义的父代在收入增
加的时候并不会优先选择对子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然 而,在 父 代 是 利 他 主 义 的 假 设 下,却 得 到 相 反
的结论,即利他主 义 的 父 代 在 收 入 增 加 的 时 候 会 优 先 选 择 增 加 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I
hor
i e
t a

— 122 —
张 苏 朱 媛:最优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新进展

2017)建立了具有如下特征的模型,研究了利他主义如何影响父代对子代的教育投资。 模型假设父

代是完全利他主义的;收入越高的家 庭 面 临 的 借 贷 约 束 越 小;父 代 和 子 代 共 同 决 定 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资,且子代人力资本投资的费用来 自 对 未 来 收 入 的 预 支;子 代 的 收 入 完 全 由 子 代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决定且子代在工作之后可以获得父代转移的财富。该假设下所得出的结论是,高收入家庭对子代的
人力资本投资高于最优水平,而低收入家庭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低于最优水平。 这表明当父代资
金充足或借贷约束较小时,利他主义可以提高父代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父代的利他主义程
度还受到父代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了解程度和期望的影响 。 相关研究发现,父母对子代人
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较低期望会降低父代 对 子 代 的 利 他 主 义 程 度 (He
ckman 
& Kau
t 2013),经 济
z,
社会地位越低的父母,对子代的能力发展的期望越低,对子 代 的 利 他 主 义 程 度 也 较 低(
Thakur
ata 

D a,
Souz 2017)。在父代的利他主义程度有 限 的 地 区 和 时 代,禁 止 童 工 的 法 律 以 及 提 倡 义 务 教 育 法
来干预子代人力资本投资的措施都必须非常严格。

四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优化途径

(一)微观层面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优化
微观层面,家庭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储 蓄 和 代 际 投 资,家 庭 依 据 其 效 用 最 大 化 的 条 件,也 就 是 说
消费、储蓄和投资的边际效用相等的原则,决定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 相关研究表明,低收入家庭
父代认为对子代 早 期 投 资 的 回 报 率 要 低 于 储 蓄 的 回 报 率 (
Cunha
 et
 al,
2006;He
ckman & Kautz,
2013)。但另一些研究表明,对 子 代 早 期 投 资 的 回 报 率 要 远 高 于 储 蓄 的 回 报 率。 例 如,Ge
rtl
er e
t al
2014)通过研究牙买加的旨在提高 儿 童 认 知 能 力、非 认 知 能 力 的 项 目 发 现,该 项 目 使 子 代 的 教 育 年

限增加了 0.6 年,
22 岁时的收入增加了 25% ,该回报率远大于长期储蓄的回报率。 父母受教育程度
低的家庭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正确认识,在家庭决策时不能做出有利于子代人力资本投资
的决策,从而使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处于次优水平,所以子代最终会陷入贫困陷阱。
不同类型家庭的消费、储蓄、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是不同的。Thakur
ata 
& D a(
Souz 2017)根据父
母的教育程度将家庭分为受教育程 度 低 的 家 庭,受 教 育 程 度 中 等 的 家 庭,受 教 育 程 度 高 的 家 庭 三 种
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家庭面临的借贷约束越大。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没有多余的资产
来变卖,也不能通过借贷来支持子代的学业,当教育成本增高时,他们的子代就会放弃学校教育提前
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的收入风险 增 加 也 会 使 家 庭 增 加 预 防 性 储 蓄,同 时 减 少 学 前 教 育 的 支 出,进
而会影响子代早期的人力资本投资(
Thakur
ata 
& D a,
Souz 2017)。所以针对不同的家庭类型,优化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也不同,对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如何放宽借贷约束、提高父母对代
际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正确认识,对其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优化具有重要影响。
(二)宏观层面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优化
宏观层面如何优化整个社会的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是 一 个 重 大 的 课 题。 只 有 当 每 个 家 庭 的 代 际
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相等时,整个 社 会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水 平 才 是 最 优 的,否 则 总 可 以 通 过 帕 累 托
改进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假设所有家庭都是同质的,在初始收入分配给定的情况
下,完全资本市场的存在使得父母可以通过预支未来收入使子代的投资回报率等于资金的市场机会
成本。此时,所有家庭的子代投资回 报 率 相 等,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在 完 全 资 本 市 场 中 达 到 了 帕 累 托
最优程度(Lochne
r & Monge-Na
ran
j 2012)。但由于父母的资源配置偏好、利他主义程度以及教育
o,
程度不同,对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率 的 认 知 程 度 也 不 同,在 考 虑 家 庭 异 质 性 对 于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回
报率的影响后,即使资本市场是完 全 的,不 同 家 庭 子 代 的 成 就 也 不 相 同。 完 全 的 资 本 市 场 虽 然 提 高
了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性,但是 并 没 有 达 到 最 优,根 据 家 庭 的 异 质 性 制 定 相 关 政 策 引 导 父 代 对
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优化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的有效性
不同政策对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优化作用不同。第一,投入到低收入家庭子代的公共教育投资
— 123 —
   2018 年第 5 期

回报率大于投入到高收入家庭子代的回报率。例 如,
Bake
r e
t l(
a 2008)估 计 了 加 拿 大 和 挪 威 的 全 体
儿童护理项目对不同类型家庭儿童 的 影 响,研 究 结 果 发 现,该 项 目 对 中 等 收 入 家 庭 和 高 等 收 入 家 庭
的儿童没有影响或者有负的影响,对低收入家庭具有显著正的影响。Cunha
 et
 a 2010)估计了个体
l(
从出生到学业结束时期的人力资本形成情况,发现对低收入家庭的子代提供更多投资有助于提高资
源分配的有效性。第二,引导父母对子代早期进行时间投资的政策具有较高有效性。 父母对子代早
期的时间投资对子代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但父代在子代早期的时间投资却相对
较少。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父母关于时间投资对子代的影响知之甚少;二是在子代早期投资中,
因为父母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会将更多时间分配给工作,忽略了对子代的时间投资。 所以,对初育
女性普及相关知识是低成本且高收益的(
Ger
tle
r e
t l,
a 2014)。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对于时间投资的
收益认知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所以针对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普及相关知识的政策对于其
子代会产生较高收益。第三,从长期 来 看,教 育 政 策 对 劣 势 家 庭 子 代 具 有 较 高 的 有 效 性。 教 育 是 个
人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低收入家庭子代的辍学率较高,针对他们的教育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子
代的教育程度(
Elango 
eta
  2015)。第四,不同类型的收入转移政策对子代的影响不同(
l, Del 
Boc
a e

l,
a 2014)。没有限制的收入转移(给 予 家 庭 一 次 性 支 付,不 限 制 其 用 途),对 父 母 受 教 育 程 度 高 的 家
庭的子代人力资本投资的促进作用 更 高,因 为 受 教 育 程 度 低 的 父 母 会 将 转 移 支 付 主 要 用 于 消 费,而
非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有限制的物质转移(提供给子代更好的物质环境),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
的影响要大于无限制的收入转移。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政策(只有当子代的发展满足一定的标准时才
给予现金)是最有效的,因为一些没有资格的家庭会有效调整他们对子代的投入来满足标准。 第五,
高收入家庭有足够的收入对子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其收入的变动并不会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产生
影响。所以,可以将高收入家庭的教 育 补 助 转 移 给 低 收 入 家 庭 和 中 等 收 入 家 庭,这 不 会 改 变 高 收 入
家庭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但会提高 低 收 入 和 中 等 收 入 家 庭 的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从 而 提 高 整 个 社
会的人力资本质量(
Thakur
ata 
& D a,
Souz 2017)。

五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社会收益

对子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关 系 到 子 代 的 未 来 发 展、子 代 家 庭 的 福 利,而 且 关 系 到 一 个 国 家


的诸多方面,例如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对社会的稳定性、平等性、经济发展有深刻影响。
(一)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社会稳定性的影响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 降 低 子 代 的 犯 罪 率、提 高 子 代 生 活 的 稳 定 性 来 促 进 社 会 的 稳 定 性。 首
先,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 子 代 的 合 法 工 资 收 益,进 而 提 高 实 施 犯 罪 的 机 会 成 本 及 被 关 押
的机会成本(Lochner & More
tti,2004),还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标准,增加犯罪的心理 成 本,进 而 降
低犯罪率。Lochner & Mor
etti(2004)基于 美 国 个 人 层 面 的 监 禁 普 查 数 据、国 家 层 面 的 统 一 犯 罪 报
告数据、全国青年纵向调查(NLSY)等不同数据集,得到了上述结论。 美国的 Pe rr
y Pr
eschool项目、
芝加哥儿童父母中心项目(Chi
cago 
Chi
ld-Pa
ren
t Cen
tes)以及美国较大规模的早教项目 He
r ad 
Sta
rt
等实验结果表明:Pe
rr Pr
y  e
s l参与者成 年 的 犯 罪 活 动 要 显 著 低 于 同 龄 的 未 参 与 者,包 括 暴 力 犯
choo
罪、财产偷盗、贩毒等;CCPC 项目的参 与 者 在 26 岁 时,其 重 罪 逮 捕、吸 毒 的 概 率 比 同 龄 未 参 与 者 分
别低 25% 和 24% ;
CCPC 项目参与者在 18 岁时,其被捕概率比未参与者低 42% (
Nor
ese
 ta
 l,
2005)。
其次,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 子 代 生 活 的 稳 定 性。 拥 有 房 产 概 率、拥 有 储 蓄 账 户 概 率 以 及 结 婚
概率是衡量社会生活稳定的重要 指 标。Pe
rr Pr
y  e
s l项 目 学 前 教 育 参 与 者 拥 有 房 产 的 概 率 比 未
choo
参与者高 10% ;参与者拥有储蓄账户的概率为 76% ,未参 与 者 拥 有 储 蓄 账 户 的 概 率 仅 为 41% ;参 与
者在 40 岁时已婚的概率为 37% ,未参与者在 40 岁 时 已 婚 的 概 率 仅 为 24% (
Nor
ese
 ta
  2005)。 这
l,
些数据都表明,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子代生活的稳定性。
(二)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代际流动性,减缓社会不平等。子代的终身收入由先天禀赋和后天
— 124 —
张 苏 朱 媛:最优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新进展

投资决定,在个人禀赋 向 均 值 回 归 的 假 设 下,后 期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是 决 定 终 生 收 入 差 距 的 主 要 因 素

Franc
escon
i & He 2016)。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家庭对子代的投资质量和数量都要高于
ckman,
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低的家庭。上一代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会通过代际人力资本投资传递给
下一代,这会使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影响社会的收入分布以及代际流动性 (
Ale
sina
 et
 a 2018)。 所
l,
以提高低收入家庭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差距
可以降低 收 入 分 布 的 基 尼 系 数,同 时 提 高 代 际 流 动 性。 代 际 流 动 性 常 常 没 有 我 们 想 象 的 乐 观

Ale
sina
 et
 a 2018)。一直以来,美国青年人坚信美国的代际流动性很高,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在
l,
社会拾阶而上,但最新数据表明( Che
tt e
y ta
  2014)美 国 的 代 际 流 动 性 比 年 轻 人 想 象 的 低 得 多。 如
l,
果用父代收入与子代收入的相关性来衡量代际流动性,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的代际流动性大约在
0. 3 之间,而美国的代际流动性大约在 0.
2~0. 4~0. 5 之间。低 收 入 家 庭 的 子 代 获 得 高 收 入 的 机 会
与高收入家庭子代获得高收入的机会并不相等( Al
esi
nae
 ta
  2018),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平等阻
l,
碍了个体之间的平等发展,增加了 社 会 阶 级 的 粘 性。 所 以,有 必 要 采 取 相 关 政 策 对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进行干预,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为低收入家庭的子代创造更公平的社会环境。
通过公共投资可以弥补低收入家庭的子代和高收入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差距 ,从而提高社
会的平等性(
Cunha  2007)。公共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会导致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降低,公
ckman,
& He
共教育设施质量较低社区的代际流 动 性 要 低 于 质 量 较 高 的 社 区。 由 于 公 共 教 育 设 施 质 量 较 高 的 地
区房价也较高,所以高质量的公共教 育 资 源 主 要 被 高 收 入 家 庭 的 子 代 使 用,低 收 入 家 庭 因 为 无 法 负
担进入高质量学校的房价,进而失去了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机会。高质量的育儿设施有助于提高子
代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加大对劣势儿童育儿设施的投资可以提高劣势子代的教育成就和劳动
产出,缩小与高收入家庭子代 成 就 和 产 出 的 差 距(He 2006)。这 些 发 现 使 得 很 多 国 家 开 始 重
ckman,
视育儿设施投资,比如经济合作 与 发 展 组 织 的 国 家( 2010 年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负 责 人 将 育
OECD);
儿服务设施视为社会流动性 最 好 的 均 衡 器;之 后,欧 洲 政 府 也 开 始 加 大 对 育 儿 服 务 的 投 资,在 欧 洲
2013 年的社会投资计划书中,欧洲委 员 会 强 调 了 高 质 量 的 育 儿 设 施 和 服 务 对 减 轻 代 际 贫 穷 和 不 平
等的重要性。
(三)对经济产出的影响
首先,研究表明,美国对 3~4 岁儿童提供普遍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提高了子代成年后的 综 合 素
质,带来约 100 亿美元的年均 收 益(
Rol
nick 
& Grunewa
l 2003)。 其 次,对 子 代 早 期 健 康 保 健 以 及
d,
教育工程(ECCE)的研究发现,对子代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会产生很显著的社会净效应。 最后,对子
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提高社会平等性增加国民收入。Ro
lni
ck 
& Grunewa
l 2003)的研究表
d(
明,将储蓄转化为对子代人力资本的投资,比将储蓄用于自身的消费,能带来更大的产出效应,尽 管
消费会带来乘数效用,但代际人力资本带来的乘数 - 加速效应,所以产出效应更大。

六 、总结和启示

优化代际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提 高 子 代 的 福 利,而 且 对 社 会 的 稳 定 性、平 等 性 等 方 面 都 会 产 生


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家庭投资差异是个体人力资本差异的主要原因,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自创
性和并协性使早期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大于后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且后期人力资本投资对早
期投资不足的弥补作用是微小且高成本的,因而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应该在子代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
最优化,而不是阶段的最优化。借贷 约 束、父 代 对 子 代 的 资 源 配 置 偏 好 以 及 父 代 的 利 他 主 义 程 度 都
会影响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化。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存在 较 大 的 城 乡 差 异 和 地 区 差 异,教 育 资 源 配 置 存 在 很 大 的 提 升
空间,改进借贷政策、引导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对于优化我国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
2017 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学前教育阶段,农 村 生 均 家 庭 教 育 支 出 为 3155 元,城 镇 为 8105 元,
城镇学前生均家庭教育支出 是 农 村 家 庭 的 2.
6 倍。 小 学 教 育 阶 段,农 村 生 均 家 庭 教 育 支 出 为 2758
— 125 —
   2018 年第 5 期

元,城镇为 8573 元,城镇小学生均家 庭 教 育 支 出 是 农 村 家 庭 的 3.


1 倍。 高 中 教 育 阶 段,农 村 生 均 家
22 万元,城镇为 1.
庭教育支出为 1. 82 万元,城镇高中生均家庭教育支出是 农 村 家 庭 的 1.
5 倍。 城
镇和农村教育支出的差距主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和小学教育阶段。根据家庭教育负担率(每生每年教
育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其 比 例 越 高,表 示 父 代 对 子 代 的 投 资 意 愿 越 大),农 村 家 庭 学 前 和
基础教育阶段生均教育支出负 担 率 为 10.
6% ,城 镇 为 14.
3% ;高 中 阶 段,农 村 生 均 教 育 支 出 负 担 率
为 30.
9% ,城镇为 25.
6% 。中国目前的家庭 教 育 支 出 现 状 表 明,城 乡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差 距 较 大,
且早期城乡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的差距要大于后期;而且,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对子代后期的投资意愿
要都大于对子代早期投资的意愿,且农村家庭对子代后期的投资意愿要大于城镇家庭。 中国家庭教
育支出现状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配 置 还 有 很 大 的 提 升 空 间。 城 乡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差 距 较 大 反 映 了 农
村面临的资金约束较大;父代对子代 后 期 的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意 愿 大 于 早 期 投 资 意 愿,反 映 了 父 代 对 子
代的不同时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且对于农村家庭较为严重。 家庭收入的差
距和信息不完全使代际人力资本投资偏离最优化水平,所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对
于优化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结构转变和 人 口 红 利 减 弱 的 时 期,这 对 于 优 化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带 来 了
新的挑战。在 19 世纪之前,西方经济 增 长 缓 慢,生 育 率 一 直 居 高 不 下,一 直 到 20 世 纪 中 期,情 况 才
得以转变,生育率下降,经济增长加快,同时教育程度大大增加。相关学者认为这是父代对子代进行
数量和质量权衡(
qua
lit
y-quan
tit
y t
rade 
off)所导致的(
Fern
i 2016)。目前,中国也开始处于低
hough,
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阶段,依据子代数量和质量的权衡理论,中国的低生育率会导致父代对
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但另一方面,中国家庭的养老压力也在加大。 如何使得一个家庭在配置
子代人力资本投资和养老支出时,实 现 代 际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最 优 化,是 人 口 老 龄 化 时 代 重 要 的 理 论 问
题和现实问题,需要展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Abbo
tt,B.e
t l(
a 2013),“
Educ
ati po
on  l
icy 
and
 in
ter
gene
rat
iona
l t
rans
fer
s i
n e
qui
lib
rium”,NBER 
Wor
king  r,
Pape
No.
18782.
Abu
fhe
le,A.e
t l(
a 2017),“
Par
ent
al 
pre
fer
enc
esa
 nd 
al
loc
ati
ons 
ofi
 nv
estme
nts
 in 
chi
ldr
en
s l
ear
ning 
and 
hea
lth 
wit
hin
 fami-

ies”,So
cia
l Sc
ien
ce 
and 
Med
ici
n 194:
e  76-86.
Ai
zer,A.& F.
Cunha(
2012),“
The 
produc
ti o
on fch
  i
ld 
human 
cap
itl:Endowmen
a ts,i
nve
stmen
tsand
   fe
rti
li
ty”,
NBER 
Wor
king  r,No.
Pape 8429.
Al
esna,A.e
i t l(
a 2018),“
Int
ergene
rat
iona
l mob
ili
t and 
y  pre
fer
enc
esf
 or
 red
ist
ribu
tion”,Ame
rican 
Economi
c Rev
iew
108(
2):
521-554.
Almond,D.& B.Ma
zumd
er(
2013),“
Fet
alo
 ri
gin
s a
nd 
par
ent
alr
 es
pon
ses”,Annua
l Re
view 
of 
Eco
nomi
c 5(
s  1):
37-56.
Aya
lew,T.(
2005),“
Par
ent
al 
pre
fer e,he
enc ter
ogene
ity,and 
human 
cap
ita
l i
nequa
liy”,Ec
t onomi
c Dev
elopmen
t and
Cu
ltura
l  53(
Change  2):
381-407.
r,M.e
Bake t l(
a 2008),“
Uni
ver
sal
 ch
ild 
cae,ma
r ter
nal
 labo
r  l
suppy,and
 fami
l we
y  l
l-be
ing”,Journa
l of 
Pol
iti
cal
onomy 116(
Ec 4):
709-745.
Bane
rje,A.
e V.(
2004),“
Educ
ati
ona
l po
licy 
and
 the
 ec
onomi
cs 
oft
 he
 fami
ly”,Journa
l of 
Dev
elopmen
t Ec
onomi
cs 
74

1):
3-32.
su,K.& Z.
Ba Tzanna
tos(
2003),“
The 
globa
l ch
ild
 labo
r r
pob
lem:Wha
t do 
we 
know 
and 
wha
t c
an  do?”,
we  Wor
ld
Bank 
Economi
c Rev
iew 17(
2):
147-173.
Be r,G.
cke S.& N. s(
Tome 1979),“
An 
equ
ili
bri
um 
the
or o
y ft
 he 
dis
tri
but
ion 
ofi
 nc
ome
 and
 in
ter
gene
rat
iona
l mob
ili-
y”,Ch
t ina 
Lab
or 
Economi
c 87(
s  6):
1153-1189.
Be r,G.
cke S.& N. s(
Tome 1986),“Human 
cap
ita
l and
 the
 ri
seand
   fa
llo
 ff
 ami
li
es”,Journa
l of 
Lab
or 
Economi
cs 


2/3):
1-39.
Behrman,J.& J.
Knowl
es(
1999),“Hous
eho
ldi
 nc
ome
 and 
chi
ld 
schoo
ling
 in 
Vie
tnam”,Wo
rld 
Bank 
Economi
c Re-

iew 13(
2):
211-256.
Be
lley,P.& L.
Lo r(
chne 2007),“
The
 chang
ing
 ro
le 
off
 ami
lyi
 nc
ome
 and 
abi
li
tyi
 n 
det
ermi
ning 
educ
ati
ona
l a
chi
eve-
— 126 —
张 苏 朱 媛:最优代际人力资本投资研究新进展

t”,Journa
men l of 
Human 
Capi
ta 1(
l  1):
37-89.
Bha
r j,P.e
adwa t l(
a 2013),“
Ear
lyl
 i
fe 
hea
lth
 in
ter
ven
tions
 and 
academi
c a
chi
e t”,Ame
vemen rican 
Economi
c Rev
iew
103(
5):
1862-1891.
Bo
rghans,L.e
t l(
a 2008),“
The
 ec
onomi
csand 
  psy
cho
logy 
ofpe
  r
sona
lit
y t
rai
ts”,Journa
l of 
Human 
Res
our
ces 
43

4):
972-1059.
Bu
rtl
ess,G.
(1997),“Wh
at 
mon
e c
y an
tbuy:Fami
  lyi
 nc
ome
 and 
chi
ldr
en
s l
if
e c
han
ces”,Jo
urna
l of 
Eco
nomi
c Li
ter
atu
re
36(
2):
975-977.
Came
ron,S.& J.
J. ckman(
He 1998),“
Lif
e cy
cle
 schoo
ling 
and 
dynami
c s
ele
cti
on 
bis:Mode
a lsand 
  evi
denc
e f
orf
 ive

oho
rts 
of 
Ame
ric
an 
mal
es”,Journa
l of 
Pol
iti
cal 
Economy 106(
2):
262-333.
Came
ron,S.& J. ckman(
J.He 2001),“The 
dynami
cs 
ofeduc
  ati
ona
l a
tta
inmen
t f
or 
Blck,Hi
a span
ic,and 
Whi
te
ma
les”,Journa
l of 
Pol
iti
cal 
Economy 109(
3):
455-499.
Caucu
tt,E.M.e
t l(
a 2017),“
Cor
rel
aton,c
i onsump
tion,c
onf
uson,o
i r c
ons
tra
ins:Why 
t do 
poo
r ch
ild
ren 
per
form 
so
poo
rly?”,Sc
andi
nav
ian 
Journa
l of 
Economi
c 119(
s  1):
102-147.
Caucu
tt,E.M.& K.
B. r(
Kuma 2003),“Hi
ghe
r educ
ati
on 
subs
idi
esand 
  het
erogene
ity:A 
dynami
c ana
lys
is”,Journa

of Ec
onomi
c Dynamic
s and Contr
o 27(
l  8):1459-1502.
Caucu
tt,E.M.& L. Lo r(
chne 2011),“Ear
ly andl
 at
e human 
cap
ita
l i
nve
stmen
ts,bo
rrowi
ng 
cons
tra
ins,and
t  the

ami
ly”,Cen
tre
 fo
r Human 
Cap
ita
l and 
Produc
tiv
it Wo
y  r
king 
Pape
rs,No.
20173.
Che
tty,R.e
t l(
a 2014),“Whe
rei
 st
 he
 land 
ofoppo
  rtun
ity?The 
geog
raphy 
ofi
 nt
ergene
rat
iona
l mob
ili
tyi
 nt
 he 
Uni
ted

tat
es”,Quar
ter
l Journa
y  l of 
Economi
c 129(
s  4):
1553-1623.
Chuha,F.e
t l(
a 2013),“
Eli
cit
ing 
mat
erna
l sub
jec
tive
 expe
cta
tions
 abou
t t
het
 echno
logy 
ofc
 ogn
iti
vesk
  i
ll
 fo
rma
tion”,
So
cia
l Sc
ienc
e El
ect
ron
ic 
Pub
lis
hing 92(
2):
31-47.
Cong
er,K.
J.e
t l(
a 2000),Th
e Ro
le 
of 
Eco
nomi
c Pr
ess
ure 
in 
the 
Liv
es 
of 
Par
ent
s and 
The
ir 
Ado
les
cen
ts:Th
e Fami
ly

tre
ss  l,Ne
Mode got
iat
ing 
Ado
les
cen
ce 
Uni
ver
sit
y Pr
ess.
Cunha,F.e
t l(
a 2006),“
Int
err
pet
ing
 the
 ev
idenc
e on
 li
fecy
  c
lesk
  i
ll
 fo
rma
tion”,i
n:E.A.Hanushek 
& F.We
lch

eds),
Handb
ook 
in 
Economi
cs,El
sev
ier.
Cunha,F.e
t l(
a 2010),“
Est
ima
ting
 the
 te
chno
logy 
ofc
 ogn
iti
veand 
  nonc
ogn
iti
vesk
  i
ll
 fo
rma
tion”,Ec
onome
tri
ca 
78

3):
883-931.
Cunha,
F.& J.
J. ckman(
He 2007),“
The
 te
chno
logy 
ofsk
  i
ll
 fo
rma
tion”,Ame
rican 
Economi
c Rev
iew 97(
2):
31-47.
Cunha,F.& J.
J. ckman(
He 2008),“
Formu
lat
ing,i
den
tif
ying,and 
est
ima
ting
 the
 te
chno
logy 
ofc
 ogn
iti
veand 
  non-

ogn
iti
vesk
  i
ll
 fo
rma
tion”,Journa
l of 
Human 
Res
our
ce 43(
s  4):
738-782.
Cu
rre,J.& D.
i s(
Thoma 1995),“
Doe
s he
ad 
sta
rt 
make
 a 
dif
fer e?”,Ame
enc rican 
Economi
c Rev
iew 85(
3):
341-364.
De
l Bo
ca,D.e
t l(
a 2014),“
Hou
seho
ld 
cho
ice
s a
nd 
chi
ld 
dev
elopme
nt”,Re
view 
of 
Eco
nomi
c S
tud
ie 81(
s  1):
137-185.
De
l Bono,E.e
t l(
a 2012),“
Int
raf
ami
lyr
 es
our
cea
 ll
oca
tions:A 
dynami
c s
truc
tur
al 
mode
l o
f b
irt
h we
i t”,Journa
gh l
of 
Lab
or 
Economic 30(
3):657-706.
ango,S.e
El t l(
a 2015),Ear
l Ch
y  i
ldho
od 
Educa
tion,Un
ive
rsi
t o
y f 
Chi
cago 
Pre
ss.
Fe
rnhough,A.(
i 2016),“Human 
cap
ita
l and
 the 
quan
tit
y-qua
lit
y t
rade-o
ffdu
  r
ing
 the 
demog
raph
ict
 rans
iton”,Jour-

na
l of 
Economi
c Gr
owt
h 22(
1):
35-65.
Fr
anc
esc
oni,M.& J. ckman(
J.He 2016),“
Chi
ld 
deve
lopmen
t and 
par
ent
ali
 nve
s t:I
tmen ntr
oduc
tion”,Ec
onomi

Journa
l 126(
596):
1-27.
Fr
it
jes,P.e
r t l(
a 2013),“
Int
rahous
eho
ldr
 es
our
cea
 ll
oca
tion:Do 
par
ent
s r
educ
e o
r r
ein
for
cech
  i
ld 
abi
li
t gaps?”,De-
y 
mography50(
6):
2187-2208.
Ge
rtl
er,P.e
t l(
a 2014),“
Labo
r ma
rke
t r
etu
rns
 to 
an 
ear
l ch
y  i
ldhood 
stimu
lat
ion
 in
ter
ven
tion
 in 
Jama
ica”,Sc
ienc

344(
6187):
998-1001.
Gr
tz,M.& F.
Toche(
r 2016),“
Compens
ati
on 
orr
 ei
nfo
rc t?The
emen  st
rat
if
ica
tion 
ofpa
  r
ent
alr
 espons
est
 o 
chi
ldr
en


arl
y ab
ili
ty”,Demography53(
6):
1883-1904.
ckman,J.
He J.(
1995),“
Les
sons
 fr
om 
the 
Bel
l cu
rve”,Journa
l of 
Pol
iti
cal 
Economy 103(
5):
1091-1120.
ckman,J.
He J.(
2006),“
Ski
ll
 fo
rma
tion 
and
 the
 ec
onomi
cs o
f i
nve
sti
ng i
n d
isadvan
taged ch
ild
ren”,Sc
ienc
e 312

5782):
1900-1902.
— 127 —
   2018 年第 5 期

ckman,J.
He J.& T.
Kau
tz(
2013),Fo
ste
ring 
and 
Mea
sur
ing 
Ski
lls:In
terv
ent
ion
s t
hat 
Impr
ove 
Charac
ter 
and 
Cog-

iton,Un
i ive
rsi
t o
y f 
Chi
cago 
Pre
ss.
Hs
in,A.(
2012),“
Is 
bio
logy 
des
tiny?B
irt
h we
igh
t and 
dif
fer
ent
ial
 pa
ren
tal
 tr
ea t”,Demography49(
tmen 4):
1385-
1405.

hoi,T.e
r t l(
a 2017),“Al
tru
ism,l
iqu
idi
t c
y ons
tra
int,and
 inve
stmen
t i
n educ
aton”,Journa
i l of 
Pub
lic 
Economi

The
ory 19(
2):
409-425.
ane,M.
Ke P.& K.
I.Wo
lpn(
i 2001),“
The
 ef
fec
t o
f pa
ren
tal
 tr
ans
fer
s and 
bor
rowi
ng 
cons
tra
int
s on 
educ
ati
ona
l a
t-

ai t”,In
nmen terna
tiona
l Ec
onomi
c Rev
iew 42(
4):
1051-1103.
Kh
anam,R.& S.
Ngh
iem(
2017),“
Fami
lyi
 nc
ome
 and 
chi
ld 
cogn
iti
ve 
dev
elopme
nt:A 
res
pon
set
 o 
mar
ks”,Demogr
aphy54

2):
809-812.
r,W.
Lancke V.(
2018),“
Reduc
ing
 ine
qua
lit
y i
n ch
ildc
are
 se
rvi
ce 
use
 ac
ros
s Eu
rope
an 
coun
tri
es:Wha
t(i
f any)i
s t
he

ole 
ofs
 oc
ial
 spend
ing?”,So
cia
l Po
licy 
and 
Admi
nis
tra
ti 52(
on  1):
271-292.
Lo
chn
er,L.& A.Mong
e-Na
ran
jo(
2012),“
Cre
dit
 con
str
ain
tsi
 n 
edu
cat
ion”,Annua
l Re
view 
of 
Eco
nomi
c 4(
s  1):
225-256.
Lo r,L.& E.Mo
chne ret
ti(
2004),“
The
 ef
fec
t o
f educ
ati
on 
on 
crime:Ev
idenc
e f
rom 
pri
son
 inma
tes,a
rre
sts,and 
sel
f-

epo
rts”,Ame
rican 
Economi
c Rev
iew 94(
1):
155-189.
Lu
cas,S.
R.& D.
Byr
ne(
2017),“
Eff
ect
ive
l ma
y  i
nta
ine
d i
nequ
ali
tyi
 n 
edu
cat
ion:An
 in
trodu
cton”,Ame
i ric
an 
Behav
ior
al
Sc
ien
tis
t 61(
1):
3-7.
Lynch,J.
L.& B.
Brooks(
2013),“
Low 
bir
th 
wei
ght
 and 
par
ent
ali
 nve
s t:Do 
tmen par
ent
s f
avo
r t
hef
 it
tes
t ch
ild?”,
Journa
l of 
Mar
riage 
and 
Fami
ly 75(
3):
533-543.
No
res,M.e
t l(
a 2005),“
Upda
ting
 the
 ec
onomi
c impa
cts 
oft
 he 
high/s
cope 
Per
r Pr
y  e
schoo
l Pr
ogam”,Edu
r cat
iona

Eva
lua
ti and 
on  Pol
icy 
Ana
lys
i 27(
s  3):
245-261.
Os
ler,M.et l(
a 2017),“ Cogn
iti
veab
  i
li
ty in 
young 
adul
thood 
andr
 isk o
f demen
tia
 in 
a c
oho
rto
 f 
Dan
i men,b
sh  rot
h-
es,and
r  twins”,Journal 
of t
he 
Alzheimers 
Asso
cia
ti 13(
on  12):1355-1363.
Po
sso,A.
(2017),“
Chi
ldl
 abou
rs
 ef
fec
t on
 long-r
un 
ear
ni s:An 
ng ana
lys
is 
ofc
 oho
rts”,Ec
onomi
c Mode
llng64:
i 465-472.
Re
stepo,B.
r J.(
2016),“
Par
ent
ali
 nve
stmen
t r
espons
est
 o 
a l
ow 
bir
th 
wei
ght
 ou
tcome:Who 
compens
ate
s and 
who
 re-

nfo
rcs?”,Journa
e l of 
Popu
lat
ion 
Economi
c 29(
s  4):
969-989.
ngo,D.(
Ri 2018),“
Par
ent
alc
 red
itc
 ons
tra
int
s and 
chi
ld 
col
lege
 at
t e”,Edu
endanc cat
ion 
Financ
e and 
Pol
icy 1-53.
Ro
lnck,A.& R.
i Grunewa
ld(
2003),“
Ear
l ch
y  i
ldhood 
deve
l t:Ec
opmen onomi
c de
vel
opmen
t wi
th 
a h
igh 
pub
lic
 re-

urn”,Th
e Regi 17(
on  4):
6-12.
Ro
sen
zwe
ig,M.
R.& K.
I.Wo
lpn(
i 1995),“
Sis
tes,s
r ibl
ings,and 
mot
hes:The
r  ef
fec
t o
f t
eenage
 ch
ild 
bea
ring 
on

irt
h ou
tcome
s i
n a 
dynami
c f
ami
l c
y on
t t”,Ec
ex onome
trca63(
i 2):
303-326.

tru
lik,H.
(2004),“
Chi
ld 
mor
tal
ity,c
hil
d l
abou
r a
nd 
economi
c d
eve
lopme
nt”,Ec
onomi
c Jou
rna
l 114(
497):
547-568.
Thaku
raa,I.& E.
t DSou
za(
2017),“
Chi
ldl
 abou
r and 
human 
cap
ita
l i
n de
vel
opi
ng 
coun
tri
es:A 
mul
ti-pe
riod 
sto
cha
s-

ic  l”,Ec
mode onomi
c Mode
llng 69(
i C):
67-81.
Yeung,W.
J.e
t l(
a 2002),“How 
money 
mat
ter
s f
oryoung 
  chi
ldr
en
s de
vel t:Pa
opmen ren
tal
 inve
stmen
t and
 fami
ly

poc
ess
es”,Ch
ild 
Dev
elopmen
t 73(
6):
1861-1879.

(责任编辑:刘新波)
(校对:刘洪愧)

— 12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