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心理视窗 / MENTAL

权威效应的 AB 面
文 / 张旭

前阶段家人身体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首先,
他要在医院的官方小程序上挂号,家人等了好几天,说一定要
挂某某专家的号。我跟他说,你的身体并无大碍,为何偏要挂
专家的号,这位专家的号非常不好挂。家人却说,看病一定要
找权威专家,人家水平高,不会耽误病情。在我们的生活中,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看病要去三甲医院,挂专家号;上学要
去升学率高的学校,还要找名师指点……这在心理学中称权威
效应。关于权威效应的体现,可谓无处不在。在企业中,领导
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这往往
比命令的效果更好。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肯定是企业的权威, 前阶段,我的一位老同学出版了一本新书。
或者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权威,然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进行领导。 作为出版界新人,他的书虽然内容很好,可是
当然,要树立权威就必须要先对权威有一个全面深层的理解, 并未引起读者的太多关注。在一位策划人的指
这样才能正确地树立权威,才能让权威保持得更加长久。 导下,他找到了业界的一些专家进行点评,并
在图书网站上进行宣传。比如“某某专家推荐
不要盲从权威效应 年轻人必读书目之一”“某某专家强烈推荐睡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 前阅读书目”。他还让某位权威专家为自己的
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 书写序和书评。经过一番操作,他的书果然登
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化学家” 上了畅销排行榜。不可否认,这本书在内容上
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 的确很好,但是没有权威专家的推荐,这本好
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 书也只能淹没在浩瀚的书海中了。
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 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有一种现象叫作“机
这位“权威”的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 长综合征”。这是一种倾向于保护机长的处罚
气味。 人们都有一种“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 机制。根据机长的地位,如果机长和飞行员同
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往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种安 时犯了比较明显的错误,导致飞行发生了故障
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同时,人们还有一种“认 或事故,那么将会对飞行员进行惩罚,对机长
可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要求相一 的错误会不予处罚。“机长综合征”往往是根
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因此, 据机长在航空中的较高地位,来决定其权威影
这两种心理就诞生了权威效应。 响力,也决定了其可以不受处罚。

90
2021.11

“机长综合征”引发的惨案并不在少数,而且每一次事 爱因斯坦就提出了相对论,为科学界打开了新
故都是鲜血的代价,可直到现在我们仍旧没有挣脱权威效应 的宇宙。如果人们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并为此孜
的束缚。著名的空军飞行将军恩特,在执行一次任务的过程中, 孜不倦、执着不已,就能够破除权威效应的影响。
因为副驾驶员生病,总部临时给他特别委派了一名副驾驶员, 权威效应本质上是对权力和威望的服从,
作为替补的副驾驶员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在起飞的过程中恩特 但若是自身足够自信且相信真理,权威在自己
哼起歌来,并且将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拍子动起来。 面前不过是一面能够映射出真理的镜子。因此,
一旁的副驾驶员以为恩特要他将飞机升起来,尽管当时飞机 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才能突破权威
还远远达不到起飞的速度,可副驾驶员还是把操作杆往上推。 效应的天花板。

最终因为速度不够,飞行出了故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 首先,我们要养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

螺旋桨的一片飞叶,也插入了恩特的后背,这导致了他终身 做任何事情,只有经常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

残疾。 够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才能够正确分辨他人

事情发生后,有人问这位临时替补的副驾驶员:明知不 意见的利弊,才能够从他人意见那里获取有利

能起飞,为什么却还是将操作杆推了出去?而飞行员的回答 于自己的部分,才可能及时发现专家意见的不

却是:他以为恩特让他这样做。所以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 足之处,从而不会去迷恋权威。

况下,只要是恩特发出的指令他都会遵守。而这个故事从心 其次,我们要理性认识专家的意见。专家

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也反映了权威心理效应的负面性。 虽然在某一领域很有建树,但他并非什么都懂,

在现实生活中,人很容易因为他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同样,专家也会犯错误。专家的意见如果能够

的大小来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权威总会持有信任和服从。 通过实践和历史的检验,那就值得借鉴和学习,

从这些现象都能看出,权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大的影 通不过实践检验的,我们也不能盲从。因此,

响力,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头衔,便能根据它做出相应的反应, 面对专家的意见,要积极地加以思考和论证;

甚至都不用在乎对方说了什么,只在乎说话者本身的权威地 选取其中可行的部分,去掉其中不可行的部分,

位。因为权威者是绝对的完美,而且是号召力的中心,跟从 不能因为他“权威”就完全照办。

权威者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态。 再次,我们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多
人对自己的决定不自信,总喜欢提出疑义,尤

提升自我认知突破权威效应 其是当他们的意见遇到专家的疑义时,他们就

值得肯定的是,在生活中权威效应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非常容易相信专家,而对自己本来很正确的观

例如:让权威人士做群众的楷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 点和看法产生怀疑。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

尚;请权威人士进行科普,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相关行 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专家面前,

业的知识,也能更好地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无论在哪 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多思

一个领域,能成为专家,一定有其过人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 考,拿出科学依据提出质疑。

行业经验。作为后辈或新人,一定要多多向专家学习和讨教。 权威的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问题和事件,

但同时我们应当明白,权威人士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 但它始终都是有两面性的存在。一方面我们会

时代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权 通过权威认识事物,但另一方面也会因为权威

威面前,就能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我们应当如何破除权威 而被束缚,不敢发出质疑,也不敢提出新的看法。

效应的笼罩呢? 真理往往是在博弈中产生的,也掌握在少数人

卢瑟福是 20 世纪英国著名的核物理学专家,且曾经因为 的手中。在看待问题时,不应该被权威轻易束缚,


即使是板上钉钉的道理,也要从相对论的角度
责编 / 齐向宇 232472799@qq.com

研究出元素裂变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曾说,没有人能够
从分裂的原子中获取能量,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任何 出发,凡事留一线自己思考的余地。学会独立

想要从原子裂变中获取能量的人,都是在空谈。可是在几年 思考,才能够化权威为己用,辩证地运用权威,
既是成就自我,也是激励自我。
之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而且现在原子能和核能已
经成为新的能源。
在伟大的 19 世纪科学时代,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伦琴发现了 X 射线,其后便有科学家断言,科学的尽头已经
抵达,以后的科学任务就是将实验的误差缩小。然而不久之后,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 沈阳于洪支行

9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