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Vol∙27No∙4Apr∙2003


文章编号】1002-1329 (2003) 04-0045-03

北京传统城市中轴线九大特质解析∗
范嗣斌 邓东 朱子瑜


中图分类号】T U984∙18 建筑艺术轴线和城市轴线‚众多 确立秩序和明确导向‚从而形成

文献标识码】B 的大型建筑一字压在轴线上。这 空间的韵律与高潮。
些建筑艺术价值极高‚它们本身 梁思成先生对此有过精彩的
北京旧城不仅是中国历史文 是对称的‚而轴线两边的城市格 描述‚ “ 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
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闻 局‚也是对称‚而且是整个城市 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
名的文化古都。对于北京城的价 如此大面积的对称‚左安门对右 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
值‚有着诸多的高度评价。梁思 安门‚东便门对西便门‚宣武门 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
成先生称‚ “ 北京是都市计划的 对崇文门‚东直门对西直门‚日 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
无比杰 作” 。北 京 的 魅 力‚不 仅 坛对月坛等等。同时‚轴线上的 字街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
在于以故宫为代表的建筑群的雄 紫禁城位于全城东西、南北交叉 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在
伟与表现力‚更在于它所具有的 轴的 中 心‚景 山 位 于 内 城 东 西、 门前百余米的地方‚拦路一座大
一系列变化无穷的空间‚通过空 南北交叉轴的中心。整座城市的 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
间的表现与转换达到它本身所追 中心 是 皇 城;皇 城 的 中 心 是 宫 重点作了前卫。但这还只是一个
求的 目 的 与 效 果‚ 而 7∙8km 长 城;宫城的中心是太和殿;太和 序幕。过了此点‚从正阳门楼到
的城市中轴线的构成‚更是城市 殿的中心又有象征宇宙中心的须 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
构图以及城市生活中的纲。 弥山‚古代的规划建筑师想方设 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
我们 继 承 了 这 份 宝 贵 的 遗 法‚把 这 里 象 征 成 为 宇 宙 的 中 步廊 (民国初年已拆除) 御路的
产‚更需要仔细地了解它---它 心。北京城所独有的壮美和秩序 长度‚和天安门前面的宽度‚是
的历史渊源‚过去的作用‚今天 就是 由 这 条 中 心 轴 的 建 立 而 产 最大胆的空间处理‚衬托着建筑
的价值。梁思成先生的话意味深 生‚因其存在而得以控制。 重点 的 安 排。…… 由 天 安 门 起‚
长‚ “ 北京城是一个具有计划性 是一 系 列 轻 重 不 一 的 宫 门 和 广
的整 体” 。我 们 应 加 深 对 这 个 以 2 唯一性与可识别性 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
中轴 线 为 纲 要 的 完 整 体 系 的 理 中轴线的气魄和气度是世界 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导到
解‚在将来的建设和发展中‚才 上唯一的、无与伦比的‚其始终 太和殿顶‚便到达中轴线前半的
能保护固有的传统精髓‚并且也 处于驾驭全城的至尊地位‚它使 极点‚ 然 后 向 北、 重 点 逐 渐 退
只能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掌握 城市格局秩序严谨‚空间主次明 消‚以神 武 门 为 尾 声。再 往 北‚
它的精神实质‚为今天和明天服 确‚使宏大的城市可感可读。 又 ‘奇峰突起’ 地立着景山作了
务。 城市中轴线上一系列的标志 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
性建筑、构筑物 (如桥、牌楼)‚ 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
1 中心轴和精神 “ 御道” 或山 体 (景 山)‚使 人 们 在 城 市 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的呼
具有强烈心理归属感的中心 中无 时 无 刻 不 能 感 受 到 它 的 存 应。由 地 安 门‚到 鼓 楼、钟 楼‚
轴‚城市格局的脊梁‚左右对称 在‚而 轴 线 上 物 化 的 实 体--- 高大 的 建 筑 物 都 继 续 在 中 轴 线
形成轴向感‚前后起伏突出 (宫 “ 御道” ‚以及它所体现的礼教规 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
城的) 中心感。它贯穿全城‚其 制‚更是时刻在强调着这条精神 划地‚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中
概念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儒家 “ 居 轴线的存在。 轴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将重
中不偏” 、“ 不正不威” 的思想。 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
北京城的中轴线是最成功的 3 等级与秩序 北面 城 楼---安 定 门 和 德 胜 门。
轴线上 空 间 序 列 层 级 递 进‚ 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
∗ 本文是北京市中轴线城市 设 计 项 空间收放启合遵循规制等级‚以 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
目的前期研究成果。 此构成轴线空间的前后差序‚以 ”
有第二个!

4
 52003年 第27卷 第4期
城市中轴线研究 CENTRAL AXIS STUDIES
中轴 线 北 端 的 东 侧‚即 南、
4 视觉体系 北锣鼓巷地区‚是北京旧城典型 8 永恒性
完整有序的三维空间的视觉 的平房四合院地区‚仍保持着元 中轴线从其诞生和成长‚虽
体系。丰 富 的 空 间 视 觉 景 观 资 代 “鱼 骨 式” 的 胡 同 格 局 和 肌 历经城市千年沧桑变化‚但其始
源‚一系列视线和视廊构成完整 理‚至今仍是老北京城胡同体系 终具有持久的活力与生命力‚即
优美的视觉框架。从北自南‚在 中最完整的部分之一;稍往南轴 适应发展和弹性变化的永恒性。
中轴线及其临近两侧重要的视觉 线的西侧‚即什刹海地区‚由于 1264 年‚ 忽 必 烈 火 烧 金 中
资源就有: “ 燕京小八景” 之一 天然水面形状的影响‚传统四合 都后‚在其东北方向择址建元大
的 “ 银锭观山” 视廊;鼓楼、景 院密集地区的图底肌理则呈现出 都‚规划师在圆弧状湖泊的东岸
山及北 海 白 塔 之 间 的 视 觉 联 系; 曲折和不规则的特色 (以金丝套 划出了一条南北与湖泊相切的直
前门 箭 楼、永 定 门 城 楼 与 天 坛、 地区为 典 型 代 表);再 往 南‚在 线‚切点在今天的后门桥‚切线
先农坛之间的视觉联系;以及从 皇城的中心紫禁城‚中轴线的高 就是 今 天 的 中 轴 线。明 灭 元 后‚
城外南来的道路上看永定门箭楼 潮部分‚图底肌理和尺度便截然 改建元大都‚北城墙南缩5里而
及燕敦的视线等。 不同‚整 组 宫 殿 建 筑 布 局 谨 严‚ 南城墙向南展出2里‚中轴线位
秩序井然‚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 置依旧‚但北面缩短而向南少许
5 和谐共生 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 延 伸‚ 及 至 16 世 纪 (嘉 靖 32
人工与自然、规则与自由和 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 年‚即 1553 年 ) 又 修 筑 外 城‚

范 谐共生的空间体系‚体现了中国 观雄伟;中轴线的前门外大街西 中轴线再向南延伸‚从而形成了


嗣 传统 阴 阳 相 生 的 理 念。什 刹 海、 侧‚是大栅栏传统商业街区‚时 今天北京旧城雄伟的中轴线。20

  北海、中南海的湖沼岛屿所产生 至今日 仍 清 晰 可 见 的 斜 街 格 局、 世纪80 年 代 末‚为 迎 接 亚 运 会
邓 的不规则布局‚琼华岛白塔和妙 特有的城市图底肌理‚体现了从 的召 开‚北 京 打 通 了 北 中 轴 线‚

  应寺白塔所产生的突出点‚以及 金中都到元大都‚再到明清及近 其长 度 由 过 去 的 7∙8km 增 加 到

子 许多坛庙园林的错落‚都增强了 代北京城变迁的历史痕迹;前门 13km 。根 据 北 京 市 1991年至
瑜 规则的布局和不规则布局的变化 大街东侧是鲜鱼口地区‚其不规 2010年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北 京 城
 
北 的对比。这种完全不规整的自然 则的斜街和弯曲的胡同肌理‚也 市中轴线将由现在的13km 延伸
京 形态 与 总 体 布 局 的 绝 对 方 正 严 是明代泻水通道留下的痕迹。 至26km 。南 中 轴 延 长 线 将 延 伸

统 谨‚巧为配合‚相得益彰‚既加 至南苑‚以突出城市南大门的传

市 强了总体的严肃感‚也寓自然美 7 丰富多彩 统格局;北中轴线还将继续向北
中 于人工建筑之中。自然的柔美与 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和强烈 挺进‚将奥林匹克公园作为中轴

线 人工规划的雄伟是如此和谐地相 的场所性。中轴线及两侧包容了 线的 高 潮 和 终 结‚突 出 体 现 21

大 伴相生。 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各种文化信 世纪首都的新风貌。
特 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也通 仰和多样性的人文活动‚以及丰

解 过其设置和命名体现着这种阴阳 富多样的文化场所和设施。 9 宇宙图示
析 共生的理念。紫禁城有太和、中 传统中轴线北段的地安门外 文化与礼仪之道的宇宙图示
和、保和三大殿‚这 “ 和” 便是 大街和钟鼓楼下‚是城市规划中 与心理地图‚作为中国气质的物
阴、阳和合滋生万物之意‚每当 “ 前朝后市” 的 “ 市” ‚是老北京 质载体和空间实证‚表现在城市
阴阳和谐、平衡‚天地万物就能 传统商业发达的地区‚而其东侧 及中轴线空间形态上。中轴线头
依其自然欣欣然地蓬勃发展。乾 的锣鼓巷地区则是传统居住生活 尾有制‚北 城 南 野‚北 源 南 发‚
清宫、坤 宁 宫、交 泰 殿 的 命 名‚ 区‚西侧什刹海地区则是寺庙文 上收 下 展‚ 北 有 靠 山‚ 南 有 案
则象 征 着 天 地 清 宁、江 山 永 固、 化活动、官宦市民游乐嬉戏及居 山。景 山 作 为 紫 禁 城 北 面 的 靠
国泰民安的意思。《
周易》 中说: 住功能相交融的风景胜地;皇城 山‚使宫城的轴线在此收住;而
“天 地 交 泰” ‚ 其 意 即 为 阴 阳 交 地区是普通人的禁区‚也是宫廷 钟鼓楼‚再加上正北不开口的城
和、万 物 滋 荣‚ 子 孙 昌 盛 的 意 活动及 国 家 政 治 性 活 动 的 场 所; 墙‚使城市中轴线在北面逐渐收
思。 前门 外 地 区‚既 是 传 统 商 业 区、 住;再往北‚太行山和燕山山脉
各地会馆等‚也是商业、民俗活 则是作为意念中延长后的轴线的
6 图底肌理 动集中的地区;到了天桥‚是市 收尾。 《宸垣识略·形 胜》 中 对
中轴线上及邻近两侧丰富多 井文 化 活 动 发 达 的 地 区;天 坛、 北京城有这样的描述: “ ……冀
样的空间尺度和肌理‚呈现出城 先农坛则又是皇家举行祭祀活动 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
市众人工规划与自然条件以及历 的地方。这些丰富多彩、等级不 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
史变迁的烙印‚展现了古代城市 一的活动就这样通过中轴线有机 虎。嵩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
皇室生活与市民生活的历史画卷 地串联起来‚这是一条巨有博大 重案‚江 南 五 岭 诸 山 为 第 三 重
和活动痕迹。 包容性、充满活力的中轴线。 案。……” 其气势之宏大‚意境

2003年 第27卷 第4期 4


 6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Vol∙27No∙4Apr∙2003

全国城市规划虚拟现实与三维视景仿真方案竞赛
获 奖 名 单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和 《
城市规划》 杂志联合承办的 “ 全
国城市规划虚拟现实与三维视景仿真方案竞赛” 于2003年1月2日在哈尔滨市进行了评比。经评审委员会最
后确认‚本次竞赛共有21个单位参加‚收到有效参赛方案40个。评审委员会经过认真细致的评审后‚共评出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4名‚获奖项目和完成单位名单如下:

一等奖
项目名称: 上海北外滩规划方案     
完成单位: 伟景行数字城市科技公司

二等奖
     项目名称: 东莞市中央生活区规划方案
     完成单位: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名称: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北部景观方案
     完成单位: 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三等奖
项目名称: 江阴市人民路步行街区景观设计
完成单位: 江阴市城市规划信息咨询中心

项目名称:  “数字厦门” 城市三维景观


完成单位: 适普软件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北京市西山地区城市虚拟仿真
完成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名称: 宜兴市九边街景规划
完成单位: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

之深远‚举世无双。 出的城市中轴线突出地表现了城 理 [ M ] . 山 东 教 育 出 版 社‚
城市不仅是构造复杂的物质 市独有的壮美和秩序‚以上所解 1999.

实体‚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城市 析的中轴线的9大特质‚包含了 2 左川‚郑光中‚编.北京城市规


划研究论文集 [ C ] .中国建筑工
的灵 魂 就 是 它 所 体 现 出 来 的 文 文化的不同层面的内容‚更是体
业出版社‚1996.
化。 “ 文化” 包括三个层面。其 现为 一 种 永 恒 的 “ 中 国 气 质” 。
3 一丁‚雨露‚洪涌.中国古代风
核心 部 分 是 精 神 的 层 面‚ 即 精 这种永恒的气质‚使中国文化物
水与建筑选址 [ M ] .河北科学技
神、艺术、意识形态的层面;第 化于整个轴线空间体系之中‚也
术出版社‚1996.
二个层面是生活方式所表现出来 使整个 城 市 深 深 地 沉 浸 于 礼 仪、
的文化特色‚如风俗、礼仪等的 规范和传统意识之中。它的设计

作者简介】
方式与形态;第三个层面即城市 思想和原则是如此杰出‚我们今
范嗣斌‚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的外 部 形 态‚如 城 市 平 面 布 局、 天的城市设计‚将可以从这个丰
研究院规划设计所。
建筑 物、街 道 广 场 的 文 化 风 貌 富的 思 想 宝 库 中 得 到 无 数 的 启
邓东‚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
等‚这三个层面相互制约影响而 发。
究院规划设计所‚主任规划师。
形成一个整体。
朱子瑜‚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集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研究院规划设计所‚所长。
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北京宏伟杰 1 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

收稿日期】2002-12-05

4
 72003年 第27卷 第4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