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精准扶贫视野下非遗传承的研究与启示

--以三峡皮影为例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所在学院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E-mail

申请日期

起止年月

XXXXX 大学
填 写 说 明

1、本申请书所列各项内容均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

谨,简明扼要

2、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为创新团队,首页只填负责人。“项

目编号”一栏不填。

3、本申请书为大 16 开本(A4),左侧装订成册。可网上下载、自

行复印或加页,但格式、内容、大小均须与原件一致。

4、负责人所在学院认真审核, 经初评和答辩,签署意见后,报送

学校管理部门。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精准扶贫视野下非遗传承的研究与启示——以三峡皮影为例

项目期限 一年期

起止时间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

所属专业
民族学与文化学

性 民 出生 所在 专业 联系 项目中 是否负
姓名 学号 手机 E-mail
别 族 年月 学院 班级 电话 的分工 责人
项目总
体规划 是
与统筹
联系实

践点
数据整

理分析
文献整


宣传推

广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联系电话(宅) 手机 E-mail

本研究从精准扶贫视野下出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
时刻,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完成之际,对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三峡皮影的现状做了一定调查,借鉴中国各类非物质文
项目简介 化遗产发展思路,为三峡皮影的创新与发展之路提出了一系列长效
机制。本次研究项目通过走访调查、数据分析、文献收集、讨论研究
等方法探索国家级贫困县在文化脱贫中所做出的努力,为贫困地区
旅游资源变现、文化脱贫以及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方案。

负 责 人 曾 经 参 与 后疫情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调查——以三峡皮影为例
科研的情况 (社会调研)

主持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丧礼知识传统与礼俗秩序建
指导教师承担科
构”。
研课题情况
指导教师对本项 XX 老师指导寒假假期实践项目“后疫情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
目的支持情况 产传承现状调查——以三峡皮影为例”,对该项目进行一直指导。

二、立项依据(可加页)
(一)研究目的
百年党建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已成功达成,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不平均依旧是新时代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响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号
召,本团队深入探访于 2018 年实现脱贫摘帽的重庆市巫山县,寓目巫山三峡皮影流变千年沧
桑,探索鄂西渝东文化资源致富之路,致力于留存巫山三峡皮影文化传统文艺内涵,创新区
域特色文化发展传播新形式,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相结合,挖掘巫山三峡皮影文化深层
造血干细胞,实现文化资源经济变现,贯彻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助推新时期巫山县文化致
富新发展。
综上,本次研究目的如下:
1.借鉴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思路,为三峡皮影的创新与发展之路提供长效机制。
2.以三峡皮影的开发为例,为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文化扶贫的研究与启示,打造贫
困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可借鉴的新模式。
(二)研究内容
三峡皮影——流传于三峡地区的一种传统地方戏剧,源自黄河秦风一带。作为市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三峡皮影,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深厚。本项目借鉴巴楚秦文化地区
民间戏剧发展思路,对三峡地区巫山、神农架、巴东、秭归等地的皮影戏进行走访调查以及研
究,为三峡皮影的发展建言献策,探索如何让三峡皮影走出三峡,推动三峡地区旅游业发
展,为人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需要,为县城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水平。
同时,从精准扶贫视角下出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
全面胜利的时期,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变
现、文化脱贫以及经济发展提供可以复制与模仿的理论与实践方案。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
1.基于精准扶贫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其发展状况。
2.总结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发展问题、优势。
3.对国内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扶贫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打造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发展可
借鉴的新模式。
从微观层面来说,也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对西部旅游资源发展的政策优势进行分析整理。
2.基于文化扶贫视角,对国内外皮影戏、国内各类传统地方戏剧可开发性进行评估。
3.基于异质性视角,对不同地区皮影戏开发情况进行对比性评价。
4.基于“全面小康”向“乡村振兴”的奋斗致富新时期转变视角,打造三峡地旅游经济
发展机制。
最后,综合宏观微观层面的研究,制定基于居民、政府、媒体、文创等针对性的发展策
略,提供旅游资源变现的研究与启示。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国内研究与保护现状:

(1)国内皮影研究日臻完善,形成综合性系统化理论著作。

① 第一阶段:关注点单一,注重皮影历史溯源。20 世纪 30 时代,顾颉刚先生发表《滦州
影戏》(《文学》,1934),随后掀起皮影戏的研究热潮,一批学者纷纷发表著说,如佟晶心
的《中国影戏考》(《剧学月刊》1934 年第 3 卷第 11 期)、汤际亨的《中国地方剧研究之一“滦
州影戏”》(《中法学月刊》,1936 年第 8 卷第 3 期),研究探讨滦州影戏的起源、发展、分
期、流派以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成果是顾颉刚先生 1936 年撰写的《中国影
视略史及其现状》。由于缺乏文献资料,这一阶段的研究目光始终锁定在滦州皮影,并侧重于
戏剧的品格角度进行皮影戏剧特征的分析及其发展演变历史地追溯。

② 第二阶段;皮影迎来发展契机,研究多从民间艺术角度出发。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
国成立之后,随着双百方针的提出,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受到重视,皮影艺术得到发展的空
间。一些有表演经验以及从事民间艺术管理的人员对之进行了总结与介绍,如中央美术学院
实用美术系编、路景达刻绘的《北京皮影》(1953),虞哲光的《皮影戏艺术》(1958)、靳蕾
记录整理的《皮影戏音乐》(1961),研究多从民间艺术的角度,对皮影的影偶风格、戏剧表
现等进行资料性的记录,具有史料价值。

③ 第三阶段研究者增多,研究角度立体多样化。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文化大革
命”之后,民间艺术研究再次进入学术视野中,从多角度对皮影进行了挖掘。从皮影的来源
到本体性,许多皮影唱腔、剧本、造型和戏班的研究成果面世,如韩琢的《凌源皮影音乐简介》
(1984)、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办公室编写的《宝灵皮影戏音乐资料》(1988)、魏力群的
《滦州影卷》(《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4 期)。综合性的研究专著开始出现,
江玉祥先生的《中国影戏》(1992)和《中国影戏与民俗》(1999)、崔永平先生的《怎样演皮
影》(1987)。民俗学者和工艺美术学者的加入,使皮影的研究呈现出更加立体多样化的态
势。

④ 第四个阶段聚焦非遗,现代技术兴起,研究更为全面立体。21 世纪,皮影在“非遗”
视野下备受关注。这一时期皮影的出版物非常发达,专题性研究增多。田野作业的再次重视和
现代影像技术的兴起,使皮影的研究更为全面和立体,对不同地区的皮影进行系统化梳理,
成果有康宝成先生《中国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集)(2011)、李跃忠的《中国影
戏与民俗研究》(2011)、卜亚丽的《中国影戏的剧本形态叙论》(2011)、邓琪瑛的《海峡两
岸潮州的审美特征及其与姊妹艺术的关系》(2011)。这一系列的专著避开了由于皮影在当代
流播不均而带来的区域研究不平衡的矛盾,以开放性的体系结构纵横开阖地研究皮影的文化
价值。

(2)深入挖掘皮影的文化艺术价值,保护意识时兴。

皮影的研究与著作多关注皮影本身丰富多彩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但随着现代社会的
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始色彩浓郁的皮影深受影视歌舞等现代媒体艺术的冲击,加上皮
影艺人和观众的老龄化,这项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面临着严峻
的局势。近年来国家提倡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对皮影的保护意识兴起,地方文化局等
政府机构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皮影戏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梳理,从事民间文化
艺术研究的学者也纷纷著书立说,思考和探讨现代背景下皮影的发展与保护措施。但是保护
意识的兴起于保护措施的落实呈现出地区的差异性和不均衡化,一些地区仍保持着漠视态
度。

面对戏班锐减、后继无人的重重困境,中国文化报(2019)积极提倡,皮影复兴需要民
间与政府的合力。叶千帆(2020)也同样提出,保护皮影不仅需要政府出力,也要发挥民间
力量,通过公众教育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张佳丽、王童(2018)则积极倡导将皮影艺术与
文创产品挂钩,催生皮影的经济价值,推动皮影的保护与发展。

2.国外研究与保护

(1)中国皮影深受海外推崇

中国皮影是诸多艺术品种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的先驱,以其丰富明丽的色彩和独居特
色的东方艺术形象深受异国喜爱。19 世纪初,西方学者对中国皮影进行研究和资料整理,将
皮影放在世界影偶的背景下进行对照。古诺斯认为中国是皮影的发源地,劳法则认为,每个
地方都会把自己的风格以及艺术的理解融入到这些形象中,丰富协调的中国皮影是最高的发
展形态,也是中国思想的最好证明。底特律艺术研究所东方艺术所所长本杰明•马驰,认为皮
影是最重要的民间艺术,具有明确的制约性和功能性。华裔范任李陈著论分析了皮影中的宗
教意识以及在中国世俗社会的中角色认定。德国诗人歌德以中国皮影的形式演出他的剧作《米
娜娃的生平》和《米达斯的判断》。川派皮影代表人王文坤应邀到奥地利金色大厅演出,奥地利
总统亲自接见,并给予了中国皮影极高的评价。

近年来来中国留学或游玩定居的外国友人日益增多,喜爱和愿意尝试中国传统文化的居
多。鞍山皮影戏班招收弟子也只能招到洋弟子。

(2)西方动画与中国皮影有机结合

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开始将中国民间皮影元素借鉴到他们的艺术创作之
中。2011 年上映的《功夫熊猫 2》的开场和结尾以及回忆部分采用了皮影艺术的表演形式。该片
的设计制作方美国著名动画公司《梦工厂》的图片,也融入了中国皮影的元素与特色。西方动
画与中国皮影的成功糅合为中国皮影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契机。

3.发展动态

(1)皮影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2006 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浙江海宁皮革戏位列其


中,2007 年湖北省云梦皮影艺术团和山东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
首届文化遗产日奖。2011 年 11 月 2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
间委员会第 6 届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张佳
丽、王童(2018)认为,时下社会媒体对于皮影的报导多集中于某项文化申遗成功或者特殊
节日时期,呈现出一种间歇式、热点式的报道形态,大众对皮影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2)谋求创新形式,共图新发展

流传于重庆市巫山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三峡皮影,是反映中国三峡地区历史文化艺术的
“活化石”,黄飞峡的《非遗传承下的巫山皮影戏之功能探究》(2013)、吴凤玲《三峡皮影》
(2018)中认为,三峡皮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古朴原始的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文
化强国的倡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皮影戏等众多传统民间艺术瑰宝日益受到重视,其
在现代信息文化冲击下的保护和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祁志洞的《浅谈皮影戏表演的近代发
展状况》(《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7)、崔可的《三峡皮影艺术对动画艺术内涵创思的启
示》(《电影评介》,2015)等,对皮影艺术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道路进行思考。

2009 年《三峡皮影》,渝府发[2009]94 号文件发布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政府和学者抢救和保护三峡皮影的举措积极展开,如巫山县博物馆和文化馆对三峡皮影进行
展览演出,重庆旅游、重庆发布、重庆卫视等官方媒体平台相继对三峡皮影进行宣传报导。皮
影传承者积极探讨创新表演新形势。保护和发展三峡皮影,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
力之举,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发展模式起到积极的支撑
和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共谋三峡皮影的未来发展之路也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四)创新点与项目特色
1.研究提案:探索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借助互联网媒体平台,以巫山古腔,叙时代
新声
疫情期间,全球旅游业进入了市场寒冬,处于后三峡时代的巫山旅游业更是雪上加霜,
创新旅游业发展、寻求巫山地域非遗文化转化变现成为巫山旅游业转型发展新出路。巫山县三
峡皮影戏作为当地民间艺术文化的突出代表,理应被推入巫山县旅游转型发展的舞台中心。
在保留原有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增添时代新剧文。立足于建党百年这一重要时间点,收
集巫山以至于重庆本土的红色事迹,以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巫山皮影,叙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
斗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助互联网流量传播平台如微博、b 站、抖音、快手等,以人民喜闻
乐见的娱乐形式,将爱国主义精神与旅游文化资源相结合,突出巫山县三峡皮影的民间地域
文化特色,延续重庆红色基因,重讲渝地红色故事,以巫山县本地为中心,展延至重庆各
地,再由重庆向中西部以至于全国范围内辐射宣传。社会热点与当地民俗故事的正向改编也
同样重要,贴近民众日常生活,满足民众文化需求,在展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实现文化惠民。
改编后的新型巫山三峡皮影戏,保留了原有的民间传统艺术特色,在表演过程中仍然使
用原始古朴的光影艺术、声情并茂的说唱艺术、民间器乐的击打音效、声影同步的表演技巧以
表现巫山县幽默风趣的民俗风情,表演内容则增添了建党百年艰苦奋斗史、社会热点以及当
地民俗故事等。借助新时期时代热点,吸引网络流量,为疫情结束后的巫山县旅游业暖春储
蓄致富力量。
2.研究内容:注重于脱贫县再发展的特殊阶段,引入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共生融合模式,
引导非遗文化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致富
2018 年巫山县实现脱贫摘帽,进入了由“全面小康”向“乡村振兴”的奋斗致富新时
期,而学界目前还集中于“脱贫机制”以及“脱贫对策”等重要专题,对于后脱贫时代脱贫
县产业转型发展致富振兴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由初步小康向乡村振兴转变的这一过渡时期由
于缺乏前例,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本团队坚持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政策法规的大发展方
向,立足于重庆市巫山县本土特色非遗文化巫山三峡皮影戏,借用其他非遗文化区发展方
式,比较地区之间的文化宣传程度、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异同,把握不同地区非遗文化发展
利用的共性与特殊性,寻求巫山县文化产业转型发展之路的创新性与可能性。
巫山县具有浓厚的非遗文化基础,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大县,因此,培育以巫山三峡皮影
艺术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保留非遗文化原有的地方特色与地域风情,在传播形式与具体
内容上作出创新与变动,实现巫山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交互融合、共同发展。这种做法依
托于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空间所属共生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非遗文化艺术的传
承,还能够发挥产业之间联动效应,推动巫山县产业转型调整升级,促进振兴致富,具有一
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例如在宣传效果充足的基础上,皮影戏班可选择每月的固定日期
进行皮影戏展演,旅游旺季时能够吸引外地游客了解当地非遗文化,增强游客的文化旅游体
验与文化艺术体验。旅游淡季时的现场展演则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线上直播、视频投放
等方式,加强旅游淡季的宣传,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达到一定的惠民效果,丰富当地人民的业
余生活。

3.研究对象:注重巫山县非遗文化在脱贫初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致富所具备的潜能与可
能性
“一口叙述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竟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
恶。”艰难行走在文化边缘的巫山三峡皮影作为中国三峡地区历史文化艺术的“活化石” ,
是极具

地域特征的区域文化现象。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了“美
好生活的需要”,而发展程度却仍然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因此,发扬继承非遗文化艺术。发挥
文化产业的正向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当下文化产业的时代任务,也是
文化产业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壮大,时代条件的改变促使巫山三峡皮影也必须作出相应
的变化才能得以传承和发展,保留文化内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变现,这是文化产业
转型发展致富的必由之路非遗文化的传承流变与创新发展在区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起着重要
作用。保留改编巫山三峡皮影戏剧传统剧目,增添回望建党百年发展史与展现新时代风貌的
新剧目;结合互联网平台,宣传发扬巫山县地方特色民间文化艺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联
动巫山县当地旅游业,抓取产业共生空间,引入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共生融合模式。把握文化
发展经济变现规律,考虑巫山三峡皮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因地制宜规划本土非遗文
化创新发展之路,就是巫山县的文化产业致富密钥。

(五)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
1.技术路线(如下图)
(1)技术框架

地区特色

文化品牌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大众文化

精准扶贫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社会资金

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衔接 非遗旅游

西部大开发

人文风情
(2)具体技术路线

2.拟解决问题
(1)如何梳理清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皮影戏发展研究现状,需要大量查阅文
献资料,总结已有经验成果,发现现存问题;
(2)如何充分了解三峡皮影保护政策与措施、发展现状,挖掘三峡皮影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资
源,需要对当地皮影传承人、群众及政府人员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和严谨的问卷调查,
收集到有效可供参考的一手调研材料;
(3)如何对三峡皮影的保护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需要构建一个合理且科学的评估体系;
(4)如何探索出三峡皮影创新与发展的长效机制,需要将三峡皮影文化资源与当前国家精
准扶贫政策、当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3.预期成果
(1)前期成果:对当前学术前沿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皮影戏发展现状的研究
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撰写出一份研究综述,基于此明确本次项目的研究目的与方向,构建研
究理论框架。
(2)中期成果: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所得资料数据,形成可供多方参考的一手调
研资料,并用于调研报告的撰写。
(3)后期成果:撰写一篇关于探索三峡皮影的创新与发展之路形成一系列长效机制的调研
报告,同指导老师交流讨论完善后,能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六)项目研究进度安排
1.项目前期:申请书提交、资料整理及理论框架构建
(1)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采纳指导老师意见,拟定选题与大致分工,提交创新训练
项目申请书。
(2)整理地方文献、论文期刊,基于国家发展战略与三峡皮影发展现状撰写一份较为完
善的文献综述。
(3)与老师讨论,确定调查方向,准备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准备采访稿,确定
调查问卷发放目标人群,做好紧急情况处理方案,提前联系相关机构进行预约调查。
2.项目中期:实地考察、田野调查
(1)问卷填写:对样本地区居民与其它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2)访谈与记录:对政府、文化机构、非遗传承人、当地民众进行访谈,用录音以及拍照
的方式记录。
(3)考察以及总结:对三峡皮影进行考察,总结西部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与优势。
3.项目后期:成果总结与归纳
(1)整理所得数据、照片、文献、录音、笔谈内容。
(2)完成详细的调研报告,撰写学术论文。
(3)撰写新闻稿与故事稿,对“三峡皮影”进行宣传推广。
(七)已有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1)与多处官方机构取得联系,获取官方二手资料
① 调研团队了解到,于 2008 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系统收
集记录了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影像资料,2009 年立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峡
皮影也在其中。调研团队于 2021 年 1 月 20 日前往重庆市主城区,对话博物馆讲解员,从中获
取珍贵的影像资源,并得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分馆招收和培养志愿者的资讯。
② 调研团队于 2021 年 1 月 25 日正式接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分馆——巫山博物馆的培
训,成为巫山博物馆的寒假志愿者,对博物馆非遗展厅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到非遗传承发展
的窘境,博物馆与非遗传承人的联系与合作,以及官方机构针对非遗传承采取的一系列扶贫
措施。
③ 调研团队于 2021 年 2 月 1 日取得巫山县文化馆和巫山县图书馆许可,获取重庆市巫山
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资料——《三峡皮影》。
(2)采访三峡皮影戏非遗传承人,获取传承人一手资料
① 调研团队于 2021 年 2 月 3 日与非遗传承人同心班班主骡坪镇取得联系,并于 2021 年
2 月 7 日前往重庆市巫山县骡坪镇,采访非遗传承人骡坪镇领导的同心班成员,在获得同心
班许可的前提下,将同心班对三峡皮影发展的看法整理成文字材料。
②2021 年 2 月 7 日,调研团队在骡坪镇当地居民的帮助下,与骡坪镇停止演出的皮影戏
传承者杨家班、黄家班传人获取联系并展开对话,了解到三峡皮影戏面临的发展问题。
(3)参与社会调研立项
2021 年 2 月 20 日,调研团队将寒假调研中获取的三峡皮影官方资料和采访非遗传承人
的记录,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结合 XXXX 大学资源库整理成社会调研报告《后疫情时代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调查——以三峡皮影为例》,参与学校寒假社会调研立项。
2.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1)已具备的条件
① 专业知识与成员能力
A.团队成员:本团队由 XXX 大学五名同学组成,五位同学均为 2019 级,其中有两名汉语
言文学(国家中文基地,本硕分流培养独秀班)同学,两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一名旅游
管理专业同学组成。
B.兴趣爱好:五位同学均对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有浓厚兴趣。
C.宣传优势:
a.XXX:曾担任学院新媒体中心运营部副部长,有过运营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经验,
擅长写新闻稿与推文。
b.XXX: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曾参与“知行国学”项目线下教学部活动运营,
文学社编辑部成员,曾参与寒假假期实践项目“后疫情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调查
——以三峡皮影为例”调研。担任三峡博物馆分馆志愿者,为博物馆官媒拍摄视频。
c.XXX:担任文学院 19 级基地班宣传委员;文学院管锥学社社长,具有一定的协调与统
筹安排工作能力;“有理由”辩论队成员,获文学院第一届“文思杯”辩论赛季军;曾参与
2021 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参与寒假假期实践项目“后疫情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现状调查——以三峡皮影为例”调研;担任三峡博物馆分馆志愿者,为博物馆官媒运
营提供新闻稿和推文。
D.专业素养以及经验优势:
a.XXX:长期担任班级、社团骨干,沟通协调能力强,曾获优秀班干部、全国大学生文学
作品大赛三等奖等荣誉,团队经验丰富。
b.XXX: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学院易班站站长,工作认真负责,曾获 2020 年暑期社会实
践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优秀团队三等奖,担任 2020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级项目“红军
长征过 XX 沿线地区资源整合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负责人,担任 2020 年创新杯“脱贫攻坚
向乡村振兴推进——以全州贫困村发展模式为例”项目负责人
c.XXX:担任文学院 19 级基地班班长,文学院管锥学社副社长,工作积极负责,集体意
识强。担任组内四辩,获文学院第一届“文思杯”辩论赛季军、2020 年(第十四届)全国语文
教师读书竞赛三等奖。
② 指导老师与研究基地
A.指导老师:团队项目由 XXX 大学文学院老师指导。
B.研究基地:本项目两位成员为三峡博物馆分馆志愿者,与巫山县文化馆、巫山县图书
馆、非遗传承人取得联系,并计划前往重庆市图书馆、湖北“三峡人家”进行调研。
③ 前期准备与灵感来源
A.前期准备:团队搜集了三峡皮影历史、现状以及发展等多方面资料,对三峡皮影的源
流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并试图为三峡皮影的发展提供思路以及方案。
B.灵感来源:三峡皮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价值,是非常值得保护与开发
的旅游资源。三峡皮影寓教于乐,从民众生活走入官方机构,作为动漫素材、中国故事走向电
视台,其古老质朴、生动有趣的表演形式引起了导演、媒体、个人等多方面的注意。
(2)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① 受众:
A.缺少的条件:改革皮影形式不符合大众预期,可能影响皮影戏扶贫达标率不及预期,
此为影响项目能否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
B.解决方法:前期加大宣传,通过大范围的调查问卷了解市场和时代潮流,借助受众更
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改革;中后期采取营销和宣传手段,提高大众关注度和市场接受面,同时
借助青年的力量,大加宣传,让青年也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打扶贫攻坚战。
② 技术
A.缺少的条件:由于本项目是以改革皮影形式,提高项目受众体验作为主要的竞争优
势,因此如何不断推陈出新,克服种种技术上的困难来解决平台出现的后续问题是项目重
点。
B.解决方法:前期筹集一定的资金来寻找技术厂商完成皮影形式开发。
③ 资金
A.缺少的条件:改革皮影形式与宣传皮影过程中所需的大量项目资金。
B.解决方法:
项目营运初期,由于根据受众需求改革形式,与影视、音乐、动漫大众传媒合作需有大量
研发支出,若是初期大众接受面不及预期,皮影发展便可能受极大限制。除了国家项目资
助,项目也希望引入创投资金或中小企业贷款。
三、经费预算(单位:元)

财政拨款 学校拨款 申请金额合计

8000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 主要用途 (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1. 业务费 7400 4200 3200
(1)计算、分析、测 0 0 0
试费
(2)能源动力费 0 0 0
(3)会议、差旅费 6000 实践点交 4000 2000
通差旅费
(4)文献检索费 400 购买和查 200 200
阅相关参
考文献
(5)论文出版费 1000 用于出版 0 1000
论文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0 0 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0 0 0
4. 材料费 600 各种材料 300 300

四、指导教师意见
经审核,改申请书所填写内容属实;选题具有一定现实与研
究价值,论证充分,同意申报。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

五、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六、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