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2

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博士学位申请论文)

作者:胡兴文
导师:张健教授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年 5 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RANSLATION FOR CHINA’S GLOBAL COMMINICATION: A

NARRATIVE ACCOUNT

By

Hu Xingwen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e of English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essor Zhang Jian

May 2014
致 谢

冰心曾在《繁星·春水》中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在如今大多数人
以金钱、权利来衡量成功的社会里,成为博士并不一定被看作成功,但相信每一
位考博人的背后都有一段心酸往事!
我也概莫能外,回首我的考博旅程,很多心酸往事恍若昨天发生,历历在目!
父母一代深知没有文化的苦处,一直鼓励姐姐和我要认真读书。正是受到这种质
朴思想的影响,读博一直是我的梦想之一。心动之下,2007 年我开始行动,准
备在 08 年一试,了解一下题型!在没有任何指导下,闭门造车、自我摸索,结
果可想而知。我没有气馁,想来年再战,然而 08 年实在是太忙了,英语专业评
估、新房装修、每周近 40 节的课程、年底的结婚等让我根本无暇看书,最后的
结果是 09 年 3 月中旬我在前往上海的途中下车回到合肥家中,当时自我挫败的
心情真是刻骨铭心!之后,我总结了上两次的经验教训,开始严肃认真的准备,
想在 10 年奋力一搏。一切都进展顺利,考试结果也相当理想,可报考的导师当
年由于年龄原因只有一个招生名额,而我就成了那个被咔嚓的“第二名” !这
种打击是隐性的,有一天晚上,无意中看到上海卫视“达人秀”中一位选手在高
唱“重头再来”,我的情感终于爆发,那位饱经沧桑商人的歌声,把我感动得泪
流满面,这也激励我,要重拾斗志,重头再来!
我开始寻找合适的导师。也许是机缘巧合,正在这时,我的硕士同学刘咏波
突然打电话来询问我的近况,他向我强烈推荐张健教授!我顿时眼前一亮,是呀,
张老师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那个导师吗?!当年我在上外读硕时,张老师就给我
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温文尔雅,谦谦君子;他的课妙趣横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课程之一;他的专著《报刊新词英译纵横》我当时无意中读到,爱不释手。后来,
我硕士毕业回到单位在给学生讲翻译时,还引用他的论文“汉语新词误译现象剖
析”。他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也正是我的兴趣所在!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给张
老师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表达了我报考他博士生的强烈愿望。很快,我就收到张
老师的回复,他鼓励我认真准备,并建议我多看外宣翻译方面的论文、多阅读外
I
宣翻译相关书籍、多浏览重点外宣网站。张老师的鼓励和建议让我灰暗的天空有
了一丝亮光!
接着就是紧张的备考工作。每年报考张老师的博士生的人数都在 20 人左右,
我深知要想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懈怠!由于平时课多、
事多,我只能闲时浏览,寒假突击,而这段时间又紧邻春节,在别人都忙于置办
年货、走亲访友、吃喝放松时,我不得不待在书房里埋头苦读。如何在喧嚣的氛
围中保持一份宁静真的是一种考验,更何况这种考验我已连续经历四年!在这些
艰难的日子里,我只能在脑海里反复想象我考上后欢呼跳跃的景象来安慰自己!
幸运的是我挺了下来!终于,迎来了考试的日子,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入考场,
然后又带着同样的心情翘首以盼结果!好事多磨,盼来的是我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我原本以为我会喜极而泣,然而得到消息时,我却是异常平静,或许历经风雨之
后,我更懂得:像我一样奋斗的人很多,我只是幸运地提前见到彩虹而已!
弹指一挥间,如今我即将博士毕业。回首往事,纵然有艰辛,但更多的还是
无限的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恩师张健教授。在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候,是张老师把我引入
新的学术殿堂,让我获得又一次启航的机会!如果当年不是导师抬爱,或许到如
今,我还是偏安一隅的小讲师,在为职称、房贷、生活苦苦挣扎!正因为张老师
的厚爱,我才能重回母校开始我的博士生涯,也才有机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张老
师的人格魅力!在课上,张老师一如既往旁征博引、幽默诙谐,让我们在不知不
觉中学习了外宣翻译的知识。在课下,张老师平易近人,与我们聊工作生活、股
市房产、金融投资,宛如身边好友!然而,对我们的学业,张老师却一直十分严
格。他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关注国内外期刊上的外宣翻译论文,成为
一个研究者(researcher),而且还要我们勤于动笔练习,做一个外宣翻译的实践
者(doer)。对于我们每次的小论文或翻译实践,张老师都会做认真细致的批改,
他常能化腐朽为神奇,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见证他深厚的学养,这无形中成
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此外,在博士论文撰写方面,张老师从论文的选题、资料收
集、开题、撰写到盲审的各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论文能顺利完成,张
老师功莫大焉!大恩不言谢,张老师的恩情,学生将铭记在心!
在上外求学期间,在与诸多学术大家如史志康教授、冯庆华教授、谢天振教

II
授、虞建华教授、胡曙中教授、陈坚林教授等的接触与交流中我也受益良多。史
老师是我的硕士生导师,对我一直关爱有加,他的课堂融文学知识与人生哲理于
一炉,从中我体会到了文学的奥妙精深和人生的豁然畅达。冯老师身为校领导,
为人低调谦和,他用语料库的技术去研究《红楼梦》的翻译,将我们带到翻译学
科的前沿。谢老师,中西翻译理论了然于胸,长于逻辑推理、善于哲学思辨,形
成译介之学,在翻译理论方面,我从中受益匪浅。虞老师乃文学名师,课堂上文
学理论娓娓道来,案例分析鞭辟入里,让我这个文学的门外汉也收获良多。胡老
师和陈老师,我是在论文开题、答辩中与他们有所接触,同样印象深刻。胡老师,
身材高大、为人爽朗,见解新颖独特,提问切中要害,回答一语中的,典型的大
家风范。在我开题时,他的高见让我深受启发!陈老师,说话慢条斯理,提问却
异常犀利,主编眼光、菩萨心肠,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诸位先生的教导是我一生
的财富,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谢忱。 除了各位老师的教导之外,在上外求学
期间,我还受惠于林宝新老书记、章玉贵院长、杨雪莲副书记以及研究生部的江
松、张蓉,高翻学院的李朝飞,人事处的李刚,组织部的张守柱等的帮助,在此
一并谢过!
此时,我还想起了我初中的英语启蒙老师郑世保先生。初一时,我尚年幼,
初涉英语,死记硬背,不得要领,先生创新教学,循循善诱,燃起我对英语浓厚
的兴趣,影响时至今日!现在先生已远离英语教学,在法学领域建功立业,法学
博士、国家社科、大学教授,仍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还要感谢单位领导对我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前副校长昝连生教授是我
本科时的英语老师,作为学校第一届英语本科生,我当时能大二就确定留校并被
送到安徽大学进修两年,皆因时任外语系主任昝教授无私的推荐。我读硕士时经
济拮据,当时刚从教务处长升为副校长的他得知情况后慷慨解囊,伸以援手,终
生难忘!即使作了校领导,他仍旧关心我的成长,经常与我谈心,赠我书籍。师
长师长,莫过于此!束学军院长和石秀光书记等院领导对我的关照也让我一直心
怀敬意。两位领导在工作上信任我,让我在英语系主任岗位上历练成长;在学习
上给我创造深造条件,让我攻博成功;在职称上也一直鼓励我,让我晋升副高。
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相信我很难走到今天!
感谢师兄刘咏波、卢小军、骆忠武,同窗同门袁卓喜、黄樱,学弟(妹)肖

III
成龙、陈文江、冷冰冰,同学王业昭、万小磊、刘猛、赵国锋、冯志国、赵朝永、
徐永、王红卫、李占炳、方秀才、曹依民、张淮海、边立志、杨港、王一安、郑
继正、于元元、孙雪瑛、鲍晓英、许彩云、施红梅、李景娜、夏金、朱彦、王海
萍、蒙诗茜、刘芳、张健然、彭梅以及 2011 级所有其他博士同学,你们的陪伴,
是我在上外求学中最美好的记忆!
感谢挚友陈东凯、方得焰、邵卫平、刘义、彭小圣、邓力、吴丹、李昌海、
王红梅、袁慧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各位好友在我人生中遇到
挫折或困难时,总是慷慨地给予我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帮助,你们的信任是我莫大
的心灵安慰!
此外,论文的最终完成也得益于开题中胡曙中教授、张滟教授的肯定和建议,
以及答辩过程中胡曙中教授、鞠玉梅教授、王志伟教授、蔡君梅副教授、杨家勤
副教授提出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父亲胡召连、母亲谢福英为了我和姐姐,一
生呕心沥血,尝尽人间辛酸,现在还在为我们的下一代操劳,他们是我永远的精
神支柱!儿子愿竭尽所能让父母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姐姐胡兴月、姐夫李广久在我远离父母时,默默代我照顾父母 12 年,替我分担
了很多责任,他们是我前进的坚强后盾!如今,小外甥田田也在读书,衷心祝愿
他能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妻子巫阿苗。我们相识相伴
14 年,风风雨雨中她陪我走过。在生活上,她与我一起甘于平淡,自得其乐;
在学术上,她与我相互切磋,一起成长;最为重要的,她把儿子和和带到这个世
界上,让我成功晋级父亲。在妻子精心照顾下,儿子健康成长,现在已经 1 周岁
了,每当我从学校回去听到他咿呀地叫着“爸爸”,蹒跚地向我跑来,我都觉得
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些年多在外地,对妻子、孩子鲜有照顾,以后我会
更多地为妻儿着想,努力为他们建起一方宁静的港湾!
总而言之,我能走到现在,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不知自己以后是否能有所作为,如真有那一天,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感谢所有帮
助过我的人,回报母校和社会,传递您们给我的真情!
此时,我更深知,博士毕业并非人生的高台,而是人生新的起点!“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充满未知的将来,我会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IV
摘 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有着强烈“走出去”的内在愿望,国际社会也有
了解中国的热切需求,外宣翻译是一条沟通两者至关重要的途径,因此展开外宣
翻译研究尤为必要。目前外宣翻译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外宣翻译缺少统一、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系统架
构还需完善,一些基本概念也需澄清、厘定;第二,在研究手段上,外宣翻译目
前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的实证研究,很少利用较为先进的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手段比较单一;第三,在理论研究上,外宣翻译中大多数研究仍旧停留在随
感式的经验总结上,已有的理论研究也多是套用“译入翻译”理论,缺少兼顾宏
观和微观、理论与实践,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
翻译”理论成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认为外宣翻译研究要进一步发展,须从基础研究、实
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本论文着力于第三个方面,尝试在理论
研究方面进行探索。叙事学的发展历经经典、后经典,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
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拥有了兼具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的学术阐释功
能。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把大量有关中国
的各种信息和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国外受众传达的跨
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目的是通过以我为主的信息交流和思想
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建构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
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论文尝试求证将叙事学用于阐释外宣翻
译的可行性。
事实上,叙事学和外宣翻译的确存在交集:首先,从定义上讲,两者都是“讲
故事”。叙事是讲述“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Mona Baker, 2006:3),而外宣
翻译是用世界接受的语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其次,从功能上看,叙事和
外宣翻译都是一种交流行为。经典叙事学的叙事交流虽然只囿于文本内部,但后
经典叙事学走出了文本的桎梏,开始重视语境和读者,回归了交流的本意。外宣
翻译是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因此也是一种交流行为,而且是一种
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交流活动。在这一点上,叙事和外宣翻译也有

V
着共同点。此外,从理论层面,叙事学和外宣翻译存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经
典叙事学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结构概念可以用于对外宣翻译进行
微观的文本分析,后经典叙事学对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等非结构的关注可用于
对外宣翻译进行宏观的意识形态解读,以及对译前选材和译后接受的阐释。由此
可见,叙事学是外宣翻译研究可以借鉴的理论之一。
在对叙事学进行批判继承基础上,论文汲取经典叙事学关注文本的优势,后
经典叙事学(特别贝克的叙事理论)关注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的优势,从译前
的叙事选材、译中的叙事建构(再叙事)、译后的叙事接受三个方面对广义的外
宣翻译过程进行系统的叙事学阐释,重点落在译中的叙事建构上即狭义的外宣翻
译过程上,从而将叙事学应用于非文学的外宣翻译研究。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
下结论:在译前的叙事选材中,外宣译者应在我国对外宣传的叙事框架下,兼顾
叙事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叙事接受者的接受需求和对外传播规律,做到三者的有
机统一。在译中的叙事建构中,外宣译者应从微观的文本层面(叙事时间、叙事
视角、叙事结构)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标示式建构、参与人的再定位)进行再叙事协调,其目的是在文本层面架设桥梁,
进行叙事交流,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竞争。在译后的叙事接受部
分,外宣译者要根据叙事接受者的差异、外宣翻译的双重属性,采取“归化”、
“异化”二元并存的翻译策略,适度使用“中国英语”,同时面向叙事接受者,
采用删减、增添和重构等“编译”手段,以切实提高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效果。
叙事学以研究文学叙事,特别是小说叙事为主,本研究将叙事学应用于文学
之外的外宣翻译领域,既拓展了叙事学的研究范畴,也开阔了外宣翻译研究的视
野;在批判继承叙事学的基础上,本研究从译前的叙事选材、译中的叙事建构(再
叙事)、译后的叙事接受三个方面对广义的外宣翻译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叙事学阐
释,尤其是揭示出译中的叙事建构即狭义的外宣翻译过程本质上是译者针对中外
叙事差异从微观的文本层面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进行的一种再叙事协调,其目
的是在文本层面架设桥梁,进行叙事交流,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
竞争;通过叙事学与外宣翻译的跨学科联姻,本研究将形成兼顾微观和宏观、理
论与实践,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翻译”研究成
果。我们期待本研究不仅能揭示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本质,拓展外宣翻译研

VI
究视野,进而丰富整体的翻译研究,也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服务于我国文化“走
出去”的国家战略。

关键词:外宣翻译;叙事学;再叙事;叙事交流;叙事竞争

VII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our government has a strong desire of ―going


global‖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an eagerness for knowing China as well.
Translation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TCGC)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meeting wishes of both sides, and therefore Studies on TCGC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Currently though some progress has been scored in this field, Studies on TCGC still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First, as a foundation for its own development, Studies on
TCGC is yet to clarify some of its basic concepts, develop its unified theoretical
discourse and improve its overall structure. Next, Studies on TCGC needs to update
its research approach from solely employ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combining both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uch as by using corpus.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CGC mainly summarize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the TCGC, or indiscriminately apply the ―in-com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to the
TCGC. Therefore, Studies on TCGC calls for a systematic, profound,
cross-disciplinary ―out-going‖ translation theory, which should not only conform to
the features of the TCGC, but also strike a balance both in the micro and macro way
or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in the Studies on TCGC.
In view of those problems, it is suggested that Studies on TCGC should enhance
itself from framework building, pract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study for its
sustain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ill venture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CGC. As is known, narratology has developed from the phase of classical
narratology to that of post-classical narratolgy by evolving from being singular to
being plural, from being close to being open, from being static to being dynamic, thus
having its potential for interpreting academic questions both in the micro and macro
way or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CGC, as a special form of translation, is a
transnational, inter-lingual, cross-cultura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ctivity in
which all kinds of China‘s information and ideas are turned into 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nsferred to foreign receptors through various media and channels. By actively

VIII
communicating China‘s information and ideas, its purpose is to make China
understood by the world, constitute a good international image,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and build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narratology to the
study of TCGC.
In fact, narratolygy and TCGC indeed share some common points. Above all,
both claim to ―tell stories‖ in terms of their definition. Narration is defined as telling
―everyday stories we live by‖ (Mona Baker, 2006:3). TCGC is to tell China‘s stories
to the world with internationally-accepted ways of expression. Second, both are a
communication activity in terms of function. Though classical narratology confines
narrative communication to text only,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 has shattered the
fetters of text and shifted their focus to context and reader, hence restor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TCGC, as a special form of translation with the
communicative nature, is also a communication activity; moreover, it is a
transnational, inter-lingual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y. Therefore, at
this point both also meet. In addition, narratology and TCGC have a theoretical
potential for chemical reactions. Some key structuralist concepts in the classical
narratology such as narrative time,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can b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micro text of TCGC; non-structuralist concepts like reader,
context and ideology in the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 can also be employed to
interpret TCGC ideologically and analyze the narrative material selection and the
narrative reception of TCGC. Therefore, narratology is one of the theories which
TCGC can draw inspirations from.
Then this paper, by drawing on the strong points of classical narratology and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 (Mona Baker‘s narrative theory in particular), makes a
comprehensive narrative account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broad sense, namely, the narrative material selection, the
narrative reframing process and the narrative reception of non-literary TCGC, with a
focus on the narrative reframing process, in other word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arrow sense. After that, several conclusions are
IX
obtained: In the narrative material selection, the TCGC translator should select the
narrative materials in the narrative framing of TCGC while taking the ideology of the
patronag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rrative receptor and communicative rules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narrative framing process, the translator has to make a
re-narration both on the micro textual level (from narrative time, narrative perspective
to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on the macro ideological level (from temporal and spatial
framing, selective appropriation of textual material, framing by labeling to
repositioning of participants). In doing so, the translator intends to build a textual
bridge for nar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an ideological fence for narrative competition.
In the narrative recep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a dual strategy by combing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nd employ China English when necessary, for
(s)he has to consider the dual nature of TCGC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narrative
receptor‘s reception 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Meanwhile, for the sake of the narrative
receptor, the translator should also make use of transediting such as deletion, addition
and recasting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o improve the narrative reception effect.
From above, it is obvious that this paper has three shining points: First, literary
narratology is applied to non-literary TCGC, which broadens both the scope of
narratology and the horizon of Studies on TCGC. Second, this paper, by applying
narratology to TCGC critically, makes a comprehensive narrative account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broad sense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narrative material selection, the narrative reframing process and
the narrative reception and reveals in particular that the narrative reframing process,
that i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arrow sense,
is a renarration both on the micro textual level and on the macro ideological level. In
the former, the translator means to build a textual bridge for narra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latter, (s) he intends to make an ideological fence for narrative competition.
Third, a systematic, profound, cross-disciplinary ―out-going‖ translation theory is
proposed, which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features of the TCGC but also strikes a
balance both in micro and macro way or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in the
Studies on TCGC.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study can not only reveal the nature of
X
TCGC in the light of narratology, contribute to in the Studies on TCGC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at large, but also serve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both in practice and in theory.

Key Words: Translation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narratology; renarration;


narrative communication; narrative competition

XI
目 录

致 谢......................................................................................................... I

摘 要........................................................................................................ V

ABSTRACT ......................................................................................... VIII

目 录.....................................................................................................XII

第一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理论框架 ............................................................................................................. 3
1.3 研究问题 ............................................................................................................. 5
1.4 研究意义 .............................................................................................................. 5
1.5 研究方法 ............................................................................................................. 7
1.6 论文结构 .............................................................................................................. 7

第二章:基本概念阐述 ..........................................................................10

2.1 宣传 .................................................................................................................... 10
2.2 对外宣传 ........................................................................................................... 13
2.3 外宣翻译 ............................................................................................................ 16
2.4 外宣翻译的英译 ................................................................................................ 17
2.5 本章小结 ........................................................................................................... 20

第三章: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21

3.1 国内研究现状 .................................................................................................... 21


3.2 国外研究现状 .................................................................................................... 30
3.3 现有研究不足 ................................................................................................... 35
3.4 研究可能进路 ................................................................................................... 37

第四章:叙事学与外宣翻译的关联 ......................................................38
XII
4.1 叙事学的演进路径 ........................................................................................... 38
4.1.1 叙事............................................................................................................. 38
4.1.2 叙事学......................................................................................................... 39
4.1.2.1 经典叙事学 .......................................................................................... 40
4.1.2.2 后经典叙事学 ...................................................................................... 43
4.1.2.3 经典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 .............................................................. 46
4.2 叙事学与翻译 .................................................................................................. 46
4.2.1 经典叙事学与翻译..................................................................................... 47
4.2.2 后经典叙事学与翻译................................................................................. 48
4.3 叙事学与外宣翻译 ........................................................................................... 52

第五章: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 ..............................................................55

5.0 叙事框架 ............................................................................................................ 56


5.1 叙事赞助人 ........................................................................................................ 58
5.2 叙事接受者 ....................................................................................................... 61
5.3 对外传播规律 ................................................................................................... 63
5.4 本章小结 ........................................................................................................... 64

第六章:外宣翻译的叙事建构 ..............................................................65

6.1 再叙事涵义 ........................................................................................................ 65


6.2 微观的文本层面:叙事交流 ............................................................................ 66
6.2.1 叙事时间的拨动......................................................................................... 66
6.2.2 叙事视角的融合......................................................................................... 77
6.2.3 叙事结构的对接.......................................................................................... 92
6.2.4 小结............................................................................................................. 99
6.3 宏观的意识形态:叙事竞争 ......................................................................... 100
6.3.1 时空建构................................................................................................... 101
6.3.2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106
6.3.3 标示式建构................................................................................................ 112
6.3.4 对参与者的重新定位............................................................................... 121
XIII
6.3.5 小结........................................................................................................... 128
6.4 本章小结 ......................................................................................................... 129

第七章:外宣翻译叙事接受 ................................................................130

7.1 采用―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 .......................................................................... 130


7.2 采用编译的翻译方法 ..................................................................................... 135
7.2.1 删减........................................................................................................... 136
7.2.2 增添........................................................................................................... 137
7.2.3 重构........................................................................................................... 140
7.3 本章小结 ......................................................................................................... 142

第八章:结语 ........................................................................................143

8.1 内容总结 .......................................................................................................... 143


8.2 局限与不足 ..................................................................................................... 143
8.3 前景与展望 ..................................................................................................... 145

参考文献 ................................................................................................147

XIV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季羡林先生曾言:“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
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林煌天,1997:
序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文化曾经多次受到“新水”的滋养,东汉至
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建国
初期到文革之前的文学翻译和七十年代至今的实用翻译等历次翻译高潮都对我
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亦应西传。中国五千年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不仅属于
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理应对新的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蔡武,2009:107-108)。自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
的提高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这种呼声日益强烈,我国各个相关部门也一直
在不懈努力:1951 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创刊,1981 年起“熊猫”系列译丛陆
续出版,1995 年新闻出版总署《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工程启动,2004 年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创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
启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6 年“中国文化走出去”正式上升为国家
战略,2010 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首次批准设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
术外译项目。显而易见,中国文化由“引进来”到“走出去”,反映出我国政府
和人民迫切期待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介绍给国际社会。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与认识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8 年中国实施改革开
放政策、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 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第 29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 年中国在上海又成功举办 41 届世界博览会,60
多年来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一步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与此同时,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
举世瞩目,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为提升,全方位外交成绩显著,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1
(衡孝军,2011:前言)。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不仅希望了解中国的美丽多姿
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
更希望了解现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
明、科技力量、军事实力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中国的“崛起”可能给世界带来的
影响:中国的发展究竟是“黄祸”、“冲突”、“威胁”,还是“世界的机遇”?
面对“走出去”的内在愿望和国际社会了解的外在需求,对外宣传工作是一
条沟通两者至关重要的途径。目前,为了更好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
中国”,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领导下的中
央与地方互补,由图书、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国
际会议等构成的全方位、立体的对外宣传格局。国家级对外宣传媒体主要包括两
社(新华社、中新社),两报(《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三
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五刊 (《人民中国》、《中国报道》、
《人民画报》、
《今日中国》、
《北京周报》)、五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CTV-4、
CCTV-9、CCTV-E、CCTV-F)(何国平,2009:85-116),地方对外宣传媒体有《上
海日报》、《深圳日报》、《广州英文早报》等,还有各级对外宣传机构发行的
图书、报刊,创办的电台、网站,召开的国际会议等等。
由于对外宣传工作的目标受众是外国人,外宣机构和媒体在进行对外宣传时
通常使用外语来进行信息采写与对外传播,有些媒体虽然在工作中尝试“采、编、
译”一体模式,“但从我国大部分地方和领域来看,直接用外语来写作和表达在
很长的时间内都难以实现,因此我国各种形式的外宣品大多数采取先制作中文,
再译成外文的办法,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翻译领域——外宣翻译” (衡孝军等,
2011:5)。可以讲,外宣翻译是我国现阶段对外宣传工作中重要的现实途径,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如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外宣翻译的质量。由此可
见,外宣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现实也不容乐观:在实践层面,虽然
外宣翻译在政治、新闻、经济、科技、旅游、法律、典籍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
广度和深度,但整体而言,外宣翻译“传而不通”、
“通而不受”的情况仍旧明显。
这既是由于全球化趋势下西方国家掌握着传播优势,又说明我国外宣翻译水平还
亟待提高(宁慧霞,2011),传播效果有待提升;在理论层面,虽然众多学者分
别从语言学理论(如语用理论、语篇理论、认知理论、关联理论、话语理论、建

2
构理论、模因论)和翻译学理论(如功能理论、目的理论、顺应理论、操纵理论、
变译理论、编译理论),还有学者从修辞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来对外宣翻译进
行跨学科解读,但本研究认为外宣翻译研究的视角还需拓展,系统性、深层次、
跨学科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叙事学的发展历经经典、后经典,从单一走向多
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拥有了兼具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的
学术阐释功能。本研究认为叙事学不仅可以应用在文学批评领域,也可以运用于
翻译领域,甚至是以非文学为主的外宣翻译领域。我们可以利用叙事学从微观的
文本层面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来揭示外宣翻译的本质,在实践层面改善外宣翻
译的传播效果,在理论层面丰富外宣翻译的研究视角,拓展外宣翻译研究的理论
深度。因此本研究认为,叙事学是外宣翻译研究可以借鉴的理论之一。

1.2 理论框架

叙事学(Narratology)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已走过将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
可分为“经典”与“后经典”两个不同阶段。经典叙事学(Classical Narratology)
受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颇深,它以文本为中心,力求从不同作品中寻求叙事的一
般规律,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后经典叙事学(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受政
治批评和文化研究影响,将作品置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当中,注重跨学科研究,
关注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
经典叙事学可依据研究对象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俄国形式主义学者普
洛普(Vladimir Propp)为代表的叙事研究。1928年,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
出版,成为经典叙事学的先驱之作。这一类型的叙事研究仅关注被叙述的故事结
构,着力探讨事件的功能、结构规律和发展逻辑。第二类是以热奈特(Gerard
Genette)为代表的叙事研究。这一类型的叙事研究扬弃了对故事结构的探讨,从
时间、语式、语态等语法范畴出发对叙事作品进行分析,集中对叙述故事的方式
即叙述话语展开研究 。第三类是以普林斯 (Gerald Prince)和查特曼(Seymour
Chatman)等人为代表的叙事研究,他们认为故事结构和话语技巧均很重要, 因此
在研究中兼顾两者(申丹、王亚丽,2010:5)。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经典叙事学遭到后结构主义和政治文化批评的夹攻,
后经典叙事学应运而生,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后经典叙事学家在作品分析中

3
关注读者的能动作用,关注社会历史语境和意识形态对作品创作和接受的影响,
产生了认知叙事学、修辞叙事学,以及女性主义叙事学三大流派;其次,它更加
关注文学之外(口头、新闻、法律)和文本之外(电影、戏剧、绘画)的叙事,
大胆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拓展了叙事学的范畴,形成了所谓的“泛
叙事观”(pan-narrativity)(申丹,2005),叙事学也从原来单数的“Narratology”
变为复数的“Narratologies”(Herman,1999:1)。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蒙娜·贝克(Mona Baker)教授在《翻译与冲突:叙事学阐述》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中,不仅将叙事学、翻译学、政
治学、传播学等融合在一起,探讨翻译作为叙事对社会的建构作用,而且还关注
各种叙事,特别是非文学的新闻叙事,这种关注社会语境和所持的泛叙事思想本
质上仍然属于后经典叙事学范畴。
目前,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叙事学都主要用于文学批评,特别是小说
批评研究中,叙事学与翻译的结合还是一种新的趋势。本研究采取“泛叙事观”,
(Narratives are the everyday stories we
认为“叙事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
live by)(Mona Baker, 2006:3)。因此,用世界乐于接受的语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
国的故事的外宣翻译本质上也是一种叙事,而且是一种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
的再叙事(re-narration)。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批判继承叙事学中经典叙事学与
后经典叙事学(特别是贝克教授的叙事学理论)各自的优势,从叙事学角度对广
义的外宣翻译过程即译前的叙事选材,译中的叙事建构,译后的叙事接受进行系
统的叙事解读。本研究认为,在译前的叙事选材中,外宣译者应在我国对外宣传
的叙事框架(narrative framing)下,兼顾叙事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叙事接受者的
接受需求和对外传播规律,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在译中的翻译建构中,外宣译
者应从微观的文本层面(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
面(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参与人的再定位)进行建
构,其目的是在文本层面架设桥梁,进行叙事交流(narrative communication),
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竞争(narrative competition),这种建构过程
实质上是一种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再叙事协调;在译后的叙事接受部分,
外宣译者要根据叙事接受者的差异、外宣翻译的双重属性,采取“归化”、
“异化”
二元并存的翻译策略,适度使用“中国英语”,同时面向叙事接受者采用删减、

4
增添和重构等“编译”方法,以切实提高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效果。笔者期待通
过从叙事学视域研究外宣翻译,能更好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在
国际社会建构中国良好的形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3 研究问题

在目前阶段,我们不仅要继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更要注重对外
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和谐共生、
共同繁荣。在这样的过程中,外宣翻译作为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传播,不仅
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础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和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王晨,2012)。然而,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外宣翻译研
究的现实,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不容乐观。本研究认为叙事学兼具
微观的文本分析功能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分析功能,将其与外宣翻译研究结合,可
以从实践层面改善外宣翻译传播效果,从理论层面丰富和拓展外宣翻译研究理论
视角和深度,是外宣翻译研究可以借鉴的理论之一。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主
要问题:
1. 叙事学理论对外宣翻译研究的可行性及意义?
2. 叙事学视域下外宣翻译的本质是什么?
3. 叙事学视域下外宣翻译的翻译策略及方法是什么?
4. 叙事学视域下如何提高外宣翻译接受效果?

1.4 研究意义

谢天振教授认为中西翻译史大致可划分为“宗教文献翻译阶段”、“文学翻
译阶段”和“非文学(实用文献)翻译阶段”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谢天振,
2012),而我们现在正处于非文学翻译阶段。根据国际上的粗略统计,目前 90%
以上译者所做的,都是非文学类翻译,从字斟句酌务求严密的法律典籍,到表述
微妙暗藏机关的外交文件;从专业艰深的科技论文,到类型复杂的商务文本„„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非文学类翻译的需求量日长夜大,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
显现(樊丽萍,2010)。然而,即使当前翻译所处的时代语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的翻译研究者对非文学翻译研究仍旧重视不够,外宣翻译更是如此。相对于
5
文学翻译研究,外宣翻译研究的历史较短,体系不够完善,多数研究仍旧停留在
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感性总结上,缺乏兼具微观与宏观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
的理论剖析。即使是已有的一些理论研究,由于其翻译理念大都建立在千百年来
以引进、译入外来文化为目的“译入翻译”(in-coming translation) 基础上的,很
少甚至完全不考虑翻译行为以外的种种因素,诸如传播手段、接受环境、译入国
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很难有效地指导今天的“译出翻译”(out-going translation)
的行为和实践(谢天振,2012)。正因为上述原因,本研究转向被人忽视的外宣
翻译,并希望在批判继承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从叙事学角度对外宣翻译从译
前的叙事选材,译中的叙事建构,译后的叙事接受进行系统的叙事解读,以揭示
出外宣翻译具有既交流又竞争的再叙事本质,并努力探索出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翻译”
研究成果。我们期待,本研究不仅能揭示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本质,拓展外
宣翻译研究视野,进而丰富整体的翻译研究,也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服务于我国
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叙事学以研究文学叙事,特别是小说叙事为主,本研究将叙事学应用
于文学之外的外宣翻译领域,既拓展了叙事学的研究范畴,也开阔了外宣翻译研
究的视野;
其次,在批判继承叙事学的基础上,本研究从译前的叙事选材、译中的叙事
建构(再叙事)、译后的叙事接受三个方面对外宣翻译进行了全面的叙事学阐释,
尤其是揭示出狭义的外宣翻译过程本质上是译者针对中外叙事差异从微观的文
本层面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进行的一种再叙事协调,其目的是在文本层面架设
桥梁,进行叙事交流,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竞争;
此外,通过叙事学与外宣翻译的跨学科联姻,本研究将形成兼顾微观和宏观、
理论与实践,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翻译”研究
成果。这不仅能揭示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本质,拓展外宣翻译研究视野,进
而丰富整体的翻译研究,也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服务于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国
家战略。

6
1.5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外宣翻译进行分析和论证,论证中主要使
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努力做到宏观和微
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高校丰富的藏书和网络
学术资源,对目前我国外宣翻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探究,揭示出我国外宣
翻译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出路。通过对中外叙事的比较,揭示出外宣翻译如何通
过各种方法强化我方叙事话语,从而与西方叙事话语展开叙事竞争,在国际上维
护我方立场;通过对众多外宣翻译案例的分析,揭示出狭义的外宣翻译过程本质
上是从文本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进行的再叙事协调,目的是在文本层面架设桥梁,
进行叙事交流,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竞争。通过叙事学理论以及
语言学、翻译学、传播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知识来对外宣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跨
学科研究。

1.6 论文结构

本研究由八大章节组成。
第一章:绪论
从选题背景、理论框架、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论文构成等六个
方面对拟要展开的研究做了概述。
第二章:相关概念厘定
对宣传、对外宣传、外宣翻译、外宣翻译的英译等和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
进行分析解读,确定本研究所采取的立场,为后续研究做好定义和范围上的铺垫。
第三章: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梳理,对外宣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外
宣翻译在基础研究、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等三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不足。在此
基础上,提出外宣翻译研究的可能进路,并认为从叙事学视域对外宣翻译进行理
论研究是可选途径之一。
第四章:叙事学与外宣翻译的关联
从叙事谈起,回顾了叙事学从经典到后经典的演进路径,并分析了二者的关

7
系。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叙事学在翻译中应用,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并论证
了叙事学与外宣翻译结合的可能,为下面的主体研究的展开做好前期的铺垫。
第五章: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
译前的翻译选材是外宣翻译成功的物质基础。本研究认为,在译前的叙事选
材中,外宣译者在我国对外宣传的叙事框架下,要兼顾赞助人的意识形态、接受
者的接受需求和对外传播的规律,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第六章:外宣翻译的叙事建构
在译中的叙事建构中,结合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优势,从微观的文
本层面(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时空建构、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参与者的再定位)揭示出狭义的外宣翻译
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再叙事协调,其目的是在文本层面架设桥梁,进行叙事交流,
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竞争。
第七章: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
无论是从后经典叙事学重视读者的角度,还是从外宣翻译所具有的传播特性,
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都应是叙事学视域下外宣翻译研究应有之意。本研究认为外
宣译者要根据叙事接受者的差异、外宣翻译双重性质,采取“归化”、
“异化”二
元并存的翻译策略,适度使用“中国英语”,同时面向叙事接受者采用删减、增
添和重构等“编译”手段,切实提高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效果。
第八章:结论
本研究通过批判继承叙事学中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特别是贝克教授
的叙事学理论)各自的优势,从叙事学角度对外宣翻译的译前的叙事选材、译中
的叙事建构、译后的叙事接受三个方面对广义的外宣翻译过程进行系统的叙事学
阐释,重点落在译中的叙事建构上即狭义的外宣翻译过程上,从而将叙事学应用
于非文学的外宣翻译研究。在译前的叙事选材中,外宣译者应在我国对外宣传的
叙事框架下,兼顾叙事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叙事接受者的接受需求和对外传播规
律,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在译中的叙事建构中,外宣译者应从微观的文本层面
(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时空建构、文本素
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参与人的再定位)进行再叙事协调,其目的是在
文本层面架设桥梁,进行叙事交流,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竞争。

8
在译后的叙事接受部分,外宣译者要根据叙事接受者的差异、外宣翻译的双重性
质,采取“归化”、“异化”二元并存的翻译策略,适度使用“中国英语”,同时
面向叙事接受者采用删减、增添和重构等“编译”手段,以切实提高外宣翻译的
叙事接受效果。我们期待此研究不仅能揭示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本质,拓展
外宣翻译研究视野,进而丰富整体的翻译研究,也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服务于我
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最后,论文指出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并对未来
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9
第二章:基本概念阐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翻译的简称,
因此在本研究展开之前,有必要对外宣翻译中的宣传、对外宣传、外宣翻译、外
宣翻译的英译进行界定,为后续研究做好定义和范围上的铺垫。

2.1 宣传

对于“宣传”的概念,中西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从汉字起源上看,“宣”
原来指帝王大室,后来引申为广大、普遍之意,经常与政府高层命令向下传达有
关。
“传”,则有授予、转达、递送之意(刘海龙,2011)。汉语中的“宣传”二
字并列使用最早出现在《魏略·李孚传》中:“孚言:今城中强弱相陵,心皆不
安,以为宜令新降为内所识信者宣传明教”。此外,
《三国志》、
《北齐书》中也有
“宣传军事”
、“宣传诏旨”、
“宣传文武号令”等相关词汇。由此可见“宣传”一
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为政令发布之意,与现代汉语中的“宣传”没有直接联系。
据考证,近代的“宣传”是由在华西方传教士 1866-1869 年编撰出版的《英华字
典》中首先出现,他们将“propaganda”译为“宣传”,意为“传道”,只是当时
该词在国内没有普及,但被日本人注意,并收入日语词典,导致有人误认为此词
是来自日本的外来词(刘海龙,2011)。既然现代意义上“宣传”的真正源头在
西方,为了全面理解该词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它在西方的演变。
在西方,英语中的“宣传”
(propaganda)第一次出现在罗马教皇格雷戈里十
五世(Gregory XV)1622 年创办的“信仰宣传圣教会”(Sacra Congregātiō dē
Propāgandā Fidē, Sacred Congregation for the Propagating the Faith)中,该会宣扬
宗教改革运动,传播天主教教义,故英文中的“宣传”一词起初带有明显的宗教
色彩。从词的演变来说,
“propāgandā” 又可追溯到古拉丁语中阴性单数离格动
名词“propāgāre”,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propagation”,表示“播种、繁殖”之
意(朱义华,2013:37)。由此可见,“宣传”(propaganda)一词的初始意义与
宗教紧密相关,是指为了传播天主教教义,让上帝的旨意如种子一样在世界各地
广泛播撒,从而产生出更多的天主教追随者。

10
西方的“宣传”(propaganda)概念来自宗教,到近代才移至政治领域。在
英语中,1718 年“宣传”
(propaganda)首次在英语中使用,逐步带上了现代意
义上的政治色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宣传”(propaganda)概念变迁的分
水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Allied Powers)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
战时宣传,美国专门成立了公共信息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
统筹战时国内外宣传,这给公众造成一种宣传好坏攸关战争成败的印象;而此后
揭批出来的战时宣传中歪曲事实、丧失新闻道德的一面,使得人们对于宣传产生
了恐惧与厌恶心理(梁岩,2010:16)。从此,英语中的“宣传”(propaganda)
一词便带上了贬抑性的色彩,但“宣传”(propaganda)一词在一战之后获得广
泛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Adolf Hitler)及法西斯宣传部长戈培尔
(Paul Joseph Goebbels)对宣传手段无不用其极,让“宣传”
(propaganda)在二战
之后变得更臭名昭著。时至今日,
“宣传”
(propaganda)一词,除少数情况下仍
可表示“广告宣传”之意外,它已经沦落为“鼓动、愚弄大众与政治传声”的代
名词。
这种理解和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立场基本一致,如美国传播学“四大先驱”之
一的政治学家拉斯威尔(Harold D. Lasswell)在其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
技术》
(Propaganda Technique in World War I)中将“宣传”(Propaganda)定义
为:用有意义的符号(significant symbols),说得更具体但不那么确切一点,就
是以描述、谣 言、报 道、图片和其 它社会 传播形式来控 制舆论 (Harold D.
Lasswell,1971)。而后,他从传播学出发对该定义进行了修订:
“宣传”(Propaganda)
也 是 一 种 “ 传 播 ”, 是 一 种 处 心 积 虑 地 操 纵 传 播 ( deliberately manipulated
communication),目的在于影响纷争,使纷争的结果有利于宣传者所偏爱的一方,
这样“宣传”(Propaganda)就有别于一般的有意识的信息散布或形式上的单纯
表达行为(Harold D. Lasswell, D.Lerner and H.Speier, 1979: Introduction)。在《简
明不列颠百科全书》(Concis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85 年中文版中,
“宣传”
(Propaganda)的定义为:
“一种借助于符号(文字、标语、纪念碑、音乐、服饰、徽章、发式、邮票及银币图像

等)以求左右他人的信仰态度或行动的有系统的活动,宣传均有明确的目的。为了达到目的,

宣传者都以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列举事实、陈述道理、施加影响。为了求得最大效果,宣

传者可能抹杀一些事实或促使宣传对象只注意他的宣传而不理会其他的一切。宣传的内容十
11
分广泛,包括政治宣传、宗教宣传、商业宣传、心理作战等等。当代宣传使用的手段,多不

胜举,大致可概括为文字手段(如书报杂志、传单、招贴、广告、街头标语等)、视听手段

(如电视、广播、电影、戏剧、展览等)以及组织手段”
(1985:714-715)

在我国,甘惜分先生在《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指出“宣传”是“传播思想,
是用一种思想去影响别的思想”(甘惜分,1982: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词典编辑室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将“宣传”定义为“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
众相信并跟着行动”(1992:1304);《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和舆
论学》认为,“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
动的社会行为”,是 “阐释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及争取特定对象达到
既定目的的活动方式;在阶级社会里,通常是一定的党派、团体进行政治思想斗
争的重要手段” (邵培仁,2002:108)。上述三个定义都从不同角度对“宣传”
的定义进行了界定,但第三个定义较为全面,不仅说明了宣传的性质、内容、方
式、目的,还突出了宣传的政治性。由此可见在汉语中,“宣传”一词其实并无
贬义,主要指运用传播观念去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动,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目的。
从上面“propaganda” 和“宣传”各自定义可以看出,两者的本义或者说
概念意义(conceptive meaning)或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基本一致,都是指
使用传播手段去传递信息,以达到影响受众思想和行为的目的,但两者的文化含
义(cultural meaning)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文化中的“宣传”具有正面、积极的
意义,而西方文化中“propaganda”具有强烈的贬义,几乎是虚假、欺骗的代名
词(沈苏儒,2004:13)。正因为此,西方国家在开展宣传时对此词已是避之唯
恐不及,很少使用“propaganda”一词,而用 publicity、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promotion、public relations、public diplomacy 等词替代。出于同样的原因,
“中共
中央宣传部”从 1997 年开始弃用原来的“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改用“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而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直采用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的英文译名。本研究所论述的“对外宣传”,主要采用我国
“宣传”主要含义,事实上我们所提的“宣传”,其含义更接近于“传播”一词。

12
2.2 对外宣传

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曾言:“在宣传上使用一美元,等


于在国防上使用五美元”(拉斯韦尔,2003:22),正是因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性,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外宣传的作用。从 1940 年延安成立国际宣传委员会算起,
我国的对外宣传已有 74 年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对外宣传”?为了理解这个概
念,我们要结合“对内宣传”、“对外传播”等相关概念来分析解读。
首先,
“对外宣传”一般简称“外宣”,是与“对内宣传”
(简称“内宣”)相
对应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术语。“对内宣传”是指我国各级政府
部门与各行各业对部门内部与行业内部所作的信息共享、精神传达与指导教育等
工作(朱义华,2013:44)。相对于“对内宣传”,“对外宣传”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广义的“对外宣传”指“中国的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
针对本行政区划以外地区或本系统以外的受众所开展的信息传播、交流活动、或
思想信仰的阐释、说服工作”
(何国平,2009:26)。狭义的“对外宣传”指中国
各级政府部门与各行各业对境外、国外的宣传,是对中国大陆以外的对象所开展
的信息传播交流活动或思想阐释说服工作(朱义华,2013:44)。本研究的“对
外宣传”主要是指狭义的对外宣传活动。“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存在着共
性,也有各自的特征。
从共性来看,“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都遵循一些宏观的基本原则。首
先,
“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都要“讲政治”。
“讲政治”就是要将党的利益、
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地位,并在实践中与宣传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
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也要对受众负责。其次,“对内宣传”和
“对外宣传”都要遵循传播规律。无论“对内宣传”,还是“对外宣传”,都要根
据传播学先驱之一、美国学者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48 年所总结的传播
五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和效果(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进行宣传活动,注重传播的效果(张健,2010:396-397)。
不论是对国内民众,还是对国外受众,“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都要做到实
事求是、客观公正、与时俱进,体现出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就
差异性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受众
不同。
“对内宣传”面向十三亿多的国内民众,
“对外宣传”则面向七十亿的国外
13
受众,包括近五千万海外同胞和外籍华人,他们与国内受众在语言文字、风俗习
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观念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第二,
“对
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目的不同。“对内宣传”的目的主要是政府各级宣传
机构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宣传影响群众的思想、
行为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群众为实现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奋斗。“对外
宣传”的目的是通过向世界客观、全面、真实地介绍中国,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国
际舆论环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
“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内容有别。
“对内宣传”
主要是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每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如建国
60 周年大庆、改革开放 30 年成就、十七大的召开、十八大的召开等;“对外宣
传则”要从国外受众的需求出发,把国外受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报道的重点,如我
国政治、外交中的大事件、经济上的重大变化、文教体卫的重大事件以及世界普
遍关注的环境气候问题、人口膨胀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贫富悬殊问题、老龄
化问题、就业问题、妇女儿童问题以及婚姻家庭问题等等。许多国内可以宣传的
事,对外未却必合适,对内对外均值得宣传的内容,其侧重点和角度要根据受众
的差异有所不同。第四,“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形式有别。“对内宣传”
宣传色彩较为浓厚,往往以直接宣传为主,以求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朱义华,
2013:45),而“对外宣传”则常以间接宣传为主,淡化“宣”的色彩,体现“真”
的味道,力求在平衡与委婉中,含而不露地进行信息传达和思想说服,以收到潜
移默化的效果。
由此可见,
“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虽有差异,却彼此联系。
“对内宣传”
是“对外宣传”的基础,
“对外宣传”是“对内宣传”的延伸,
“对内宣传”能支
持“对外宣传”、“对外宣传”能促进“对内宣传”。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语
境下,国内舆论与国际舆论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明显,
“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
大有“融合生长”的态势,“对内宣传”与“对外宣称”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因此,“对外宣传”中要结合“对内宣传”来做,对内宣传部门也要增强外
宣意识,统筹考虑“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两个效果,从而达到对内以正确
的舆论引导人,对外树立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的目的(刘雅峰,2010:13)。

14
在了解了“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共性和差异之后,我们还要把“对
外传播”和“对外宣传”来进行比较,以更好地把握“对外宣传”的本质。“对
外传播”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对外传播”就是指传播主体对外国受众进
行的有目的性的报道行为,即“通过中国自己创办或者与境外人士合办的报纸、
刊物、广播、电视、通讯社和网站等传播媒体,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以
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郭可,2003:2)。而广义
的“对外传播”则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
信息交流活动,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
愿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
与合作(张长明,1999:24)。由于“对外宣传”不仅包括对外新闻传播活动,所
以上述两个定义相比而言,广义上的“对外传播”在内涵上更加贴近本研究的主
要研究对象,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对外宣传”。
由此可见,“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是也联系紧密。有学者分析指出,
在学术层面,
“传播”可以涵盖“宣传”,对“传播”的研究有助于“宣传”的研
究,而对“宣传”的研究则成为“传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沈苏儒,2009:
216)。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外宣传”是“对外传播”的一种,是一种“以我为
主”的带有说服目的的“对外传播”。
“对外宣传”强调站在“我”的立场,以国
家或相关部门为单位,对国内事件或信息进行对外传递,直接反映国家或政府利
益,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特征。相对而言,
“对外传播”含义更宽泛、
更中立,彰显专业主义理念和价值中立观(梁岩,2010:5),表明传受双方的平
等性和交互性。鉴于此,时任外文局局长的段连城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其
著作《对外传播学初探》
(How to Help Foreigners Know China)中首次提出:
“对
一般外国人,不宜使用‘对外宣传’。这绝对不只是个用词问题,而是一个根本
出发点的问题”(段连城,2004:6)。吴征博士也认为这一转变“不仅是词汇上
的改变,更加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把单向的灌输改变为双向的平等交流,把
单向的理念宣传转变为更为世人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吴征,2001:3)”。
的确,在目前的时代语境下,作为沟通中外的重要桥梁,“对外宣传”应该
践行“对外传播”理念,摒弃庸俗的“宣传心态”,克服“宣传腔”、“政治腔”
与“官话腔”,平等地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对话,向世界说明中国,传播中国文

15
化、思想和信息,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但为简洁明了、约定俗成起见,本
研究中还是采用“对外宣传”的说法,若无特别说明,本研究中的“对外宣传”
特指面向英语世界受众展开的汉英对外宣传活动。

2.3 外宣翻译

了解了“对外宣传”,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对外宣传翻译”即“外宣
翻译”。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以“对外宣传翻译”和“外宣翻译”
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早在 1991 年马育珍就在《中国翻译》第四期上发表一
篇题为“谈谈一孔之见——从三小段译文看对外宣传翻译中的问题”的论文,题
目中便有“对外宣传翻译”这一关键词。相隔十年之后,2001 年,李欣在《上
海科技翻译》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天津电
视台国际部《中国·天津》的个案分析”的论文,题目中有“外宣翻译”这一关
键词,但两文中没有对“对外宣传翻译”或“外宣翻译”进行具体界定和解释。
2004 年, 黄友义先生首先采用传播学视角从“外宣翻译” 形式上探讨了
“外宣翻译“的定义。他认为,在国家的对外宣传中,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出色地
将中文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各种
国际会议发表和传播中国的观点(黄友义,2004)。曾利沙教授则从外宣内容上
对“外宣翻译”进行定义,他指出,
“外宣翻译”主要是指用英语对外介绍中国,
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的对外介绍、各级政府的相关政
策公告及对外交流活动的信息通告;或各地市政建设宣传、招商引资与旅游宣传、
各种国际性活动及行业展览活动宣传;或公司与乡镇企业的对外宣传及产品介绍
等等,其共性特征则表现在侧重于传递以客观事实为主的“信息”,注重对外宣
传的社会效应/度,而文字符号所荷载的美学意义或个性特征则往往处于从属地
位(曾利沙,2007)。朱义华博士认为外宣翻译是传播学与翻译学的结缘,是宣
传实践与翻译实践的耦合,是以外国语言文字为工具来介绍、报道、宣传我国“人、
事、物”的一种信息资讯共享、一种意识形态宣传、一种思想情感交流与一种历
史文化传播活动(朱义华,2013:35-50)。这种从跨学科角度来界定外宣翻译的
媒介、形式和多重性质,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张健教授认为,在遵循翻译的共性
原则的前提下,
“外宣翻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象,

16
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
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
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
翻译。简而言之,“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
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
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受众对象的交际活动(胡
兴文、张健,2013)。由此可见,张健教授从翻译学角度较为全面对外宣翻译的
范围、性质、目的、形式、渠道、对象进行了界定。
综合各家之长,本研究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全
球化的大背景下,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和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
种媒介和渠道向国外受众传达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目的
是通过以我为主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活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建构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
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外宣翻译涉及翻译学、传播学、政治学等学科,具有跨
学科性,它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层面及各级对外宣传部门和机构,其形式多种多
样,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国际会议等媒体,其内容是
具有强烈中国色彩的各种信息和观点,其受众是广大的国外受众,其目的是为了
向世界说明中国,建构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在国际上
的话语权。一般说来,外宣翻译主要包括新闻文本翻译、政治文献翻译、信息资
料翻译、公示语翻译、汉语典籍翻译等,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新
闻文本翻译和政治文献以及少量的信息资料翻译,公示语翻译、汉语典籍翻译不
在本研究的探讨范围之内。

2.4 外宣翻译的英译

“外宣翻译”虽已成为一个专门术语,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外宣翻译”的
英译至今仍尚无统一的译法,据本文不完全统计,译文达 29 种之多,主要分为
四类,代表译例详见下表:

17
translation for external propaganda;
translation for foreign propaganda;
① 基本直译/逐字死译
China‘s external-oriented propaganda
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② 强调外宣翻译的国际性
translation for glob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for foreign audience;
exter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③ 强调外宣翻译的受众面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publicity-oriented translation;
foreign-oriented publicity translation;
overseas-targeted publicit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texts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literature
④ 强调外宣翻译的资料性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
translation of materials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⑤ 强调外宣翻译的公共外交性 public diplomacy translation

其次,还有三位学者专门撰文谈“外宣翻译”的英译:余健明在“‘外宣
翻 译 ’ 该 怎 么 译 ” 一 文 中 , 认 为 “ 外 宣 翻 译 ” 应 该 译 为 “ Translating for
Foreign-oriented Publicity”(余健明:2008);李崇月、张健在“试谈外宣翻译
的翻译”一文中,认为“外宣翻译”就是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他们建议可将“外
宣翻译”译为“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李崇月、张健,2009);徐
建国在“建构‘外宣翻译’英译名: 术语学视角” 中认为从术语角度而言,
“Public
diplomacy”和“外宣”二者在代指关系上存在可行性和必要性,因此可以得出
“Public Diplomacy Translation”是“外宣翻译”的理想译名(徐建国,2013)。

18
另外,在以“外宣翻译”为关键词的博士论文中,很多学者也都论及“外宣翻译”
的翻译:杨雪莲在综合分析各种译法之后,认为“外宣翻译”的译文可以定为“C-E
Translation for Global Communication”(杨雪莲,2010:47);仇贤根则更倾向于
用“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来反映“外宣翻译”(仇贤根,
2010:32);卢小军认为,“外宣翻译” 宜理解为“中国各类对外宣传材料的翻
译”, 有两种较理想的英译文,即“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a‘s Publicity
Materials” 或者“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卢小军,2013:15);朱义华认为,为了体现外宣翻译具有的翻译学与传播学
的双重特质,同时避免英文“Propaganda”的负面含义,其对应的英文宜采用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 Global Communication”,具体到我国的外宣英译来
说,可译为“Translation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 Global Communication”(朱义
华,2013:49-50)。面对学者们对“外宣翻译”这一术语的翻译的“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张健教授在“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一文中,
进行了总结, 他认为,各种归类和译法有不同的侧重面,所涵盖的范围不尽相
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除上表第一种情况外,其它各种英文译名都避免了常带
有贬义色彩 的 “propaganda ”,而普 遍使用 “publicity”、“ global/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等其它词语。由此可见,避免“propaganda”一词中所包含的负
面信息已成为共识。他认为“publicity”和“global/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这两种译法并无高下之分,前者适用于一般性的外宣材料翻译,后者适用于国家
层面的对外宣传翻译(胡兴文、张健,2013)。本研究非常赞同张健教授意见,
认为外宣翻译如指一般外宣资料的翻译可译为“Translation of China‘s Publicity
Materials”,如指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对外宣传翻译则应处理为“Translation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 Global Communication”,而且这种翻译也兼顾了“外宣翻译”
的传播学特性,而其中的“international” 和“global”的不同在于前者强调“国
际性”后者强调“全球化”。此外,我国大多数论文谈及的“外宣翻译”多指汉
英外宣翻译,如在这两词组前加“Chinese-English” 或“C-E”也未尝不可。本
研究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对外宣传翻译,故我们选取第二种
译法中的“Translation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并将论文的英文标题
译为“Translation for China‘s Global Communication: A Narrative Account”。

19
2.5 本章小结

从本章的论述可以看出,相对英文中臭名昭著的“propaganda”,中文中的“宣
传”一词并无贬义,它更接近“传播”的含义。我国通常讲的“对外宣传”主要
是指“以我为主”面向国外受众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是“对外传播”的
一部分。在目前的时代语境下,作为沟通中外的桥梁,我国对外宣传更应该摒弃
以往的“宣传腔”,践行对外传播理念,用积极的姿态向世界平等地说明中国。
基于以上理解,本研究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全球化的大背
景下,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和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种媒介和渠
道向国外受众传达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目的是通过以我
为主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建构中国良好
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外宣翻译具有翻译学、传播学的双重属性,并且外宣翻译
多在国家和政府层面展开,在综合“外宣翻译”各种译法之后,本研究认为
“Translation for China‘s International / Global Communication”是较为理想的译文。
宣传、对外宣传、外宣翻译、外宣翻译的英译这几个概念是本研究展开的基础,
本章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梳理为后续研究明确了方向和范围。

20
第三章: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作为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其存在及研究的历史可谓
久矣,但以“外宣翻译”或“对外宣传翻译”作为标题的研究还是始于 1991 年
马育珍在《中国翻译》第四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谈谈一孔之见——从三小段译
文看对外宣传翻译中的问题》的文章。
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国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笔者先以“对外宣传翻译”、
“外
宣翻译”为主题,然后又以“对外宣传”、
“外宣”分别与“英译”、
“编译”、
“变
译”和“汉译英”为主题进行检索,不设其它限定因素,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
版总库(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信息科技、经济与管
理科学)进行精确检索,同时采用人工筛选的方式剔除了重复数据,据不完全统
计,截至 2013 年 10 月 8 日,共计检索到各类“外宣翻译”方向期(辑)刊
论文共计 966 篇(见图表一、图表二),其中北大核心期(辑)刊论文 112 篇,
CSSCI 期(辑)刊论文(不包括扩展版)44 篇,
《中国翻译》、
《上海(科技)翻
译》和《中国科技翻译》三大翻译期刊论文 31 篇(《中国翻译》19 篇、《上海
(科技)翻译》12 篇、《中国科技翻译》10 篇)(见图表一)。在这 966 篇文章
中,他引频次均逾 100 次的论文有四篇,分别为:黄友义 2004 年在《中国翻译》
第 6 期上发表的论文“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被引 391 次、张基珮 2001 年在《上海科技翻译》第 3 期上发表的“外宣英译原
文要适当删减”被引 201 次 、袁晓宁 2005 年在《中国翻译》第 1 期上发表的论
文“外宣英译的策略及理据”被引 191 次、黄友义 2005 年在《中国翻译》第 6
期上发表的论文“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
讨会上的讲话”被引 168 次,文章被引 50 次以上的学者还有吴自选(89 次)、
陈小慰(88 次)、李欣(87 次)
、傅似逸(74 次)、曾利沙(68 次、55 次)、周
领顺(60 次)、金其斌(55 次)、周锰珍、曾利沙(54 次)。
采用同样的方式,笔者还分别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博士学位论文
21
17 篇(见图表三)、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43 篇(见图表四)、重要会议论文共 16
篇(13 篇为中国会议论文,3 篇为国际会议论文)。这些统计数据与 2012 年 2
月的各类外宣翻译方向论文 332 篇,他引频次(189 次、123 次、107 次,前三
位),博士学位论文 6 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72 篇,重要会议论文 3 篇(朱
义华,2013:17-18)相比,无论是期刊论文、他引频次、博士论文、硕士论文、
会议论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在近两年中,外宣翻译研究,无论是在
研究数量上,还是研究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下面本研究以核心期刊论文和博士论文为例做简单分析。从对 112 篇外宣
翻译核心期刊论文的分类统计(见图表五)来看,研究范围涵盖了外宣翻译基础
研究(外宣翻译本体研究,外宣译者研究、外宣翻译的英译)、外宣翻译实践研
究(外宣翻译策略、技巧和方法研究、区域与行业外宣翻译)和外宣翻译理论研
究等诸多方面,所占比重分别为 13.5%、57.14%、30.36%。17 篇博士论文虽然大
都是系统研究,但从研究范围上讲也大都属于上述三个层面,如仇贤根、骆忠武、
朱义华的博士论文属于基础研究,占总数的 17.6%;张健、窦为霖、李中强、佟
玉平、卢小军、李家春博士论文则属于实践研究,占总数的 35.3%,刘雅峰、杨
雪莲、胡洁、冯军、肖群、陈小慰、曹志健、王守宏等则分别从顺应论、传播学、
建构理论、语用理论、功能理论、修辞学、功能理论、跨文化等角度对外宣翻译
进行了理论阐释,占总数的 47.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其一,无论
是从核心期刊论文,还是高层次的博士论文来看,外宣翻译基础研究还在继续,
这说明外宣翻译的一些基本概念还需进一步的澄清、厘定,系统架构还有待进一
步完善;其二,在核心期刊论文中,外宣翻译实践研究所在比重过半,这一方面
和外宣翻译强调实践的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外宣翻译实践仍旧是学者关注
的热点,但这种实践研究在高层次的博士论文中比重有所下降,现有的研究也多
是如新词、外交、法律等专门领域的深度研究;其三,无论是在核心期刊论文,
还是在高层次的博士论文中,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博士论文尤其如此,外
宣翻译研究者不仅借鉴语言学理论(如语用理论、语篇理论、认知理论、关联理
论、话语理论、建构理论、模因论)和翻译学理论(如功能理论、目的理论、顺
应理论、操纵理论、变译理论、编译理论),还有学者从修辞学、传播学等跨学
科角度来探讨外宣翻译,展现出多维度、多元化、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格局。此外,

22
还有学者在国外发文来探讨我国的外宣翻译,如钟勇以“八荣八耻”的官方话语
翻译为例研究了“正确” 翻译的形成(Yong Zhong, 2011),杨明星探讨了外交
话语翻译的原则与策略(Yang Mingxing, 2012), 张俊峰则认为外交话语含蓄生
产中存在人际与国际两种翻译类型(Zhang Junfeng,2012)。
总之,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过近 20 多年的发展,外宣翻译研究在期刊
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等方面都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快速发
展态势,体现出基础、实践、理论并重,多维度、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特征。
这种“兼容并蓄”的发展态势,将进一步拓展外宣翻译研究的视野,促进外宣翻
译研究走向成熟和完善,进而丰富整体的翻译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中国
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提供借鉴。

23
图表一:外宣翻译研究论文统计表

检索主题与篇数 对外 外宣 对外 外宣+ 对外 外宣+ 对外 外宣+ 对外 外宣+ 小计 比例


宣传 翻译 宣传+ 英译 宣传+ 编译 宣传+ 变译 宣传+ 汉 译
检索数据库 翻译 英译 编译 变译 汉 译 英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103 370 249 145 16 12 10 4 38 19 966 71.98%
H16 H49 H24 H9 H2 H4 H1 H1 H6 H0 H112 11.6%
C6 C17 C8 C7 C1 C3 C0 C0 C2 C0 C44 4.55%
S2 S14 S13 S6 S1 S2 S0 S0 S3 S0 S31 3.21%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12 1 2 0 0 1 0 0 0 17 1.27%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4 74 110 71 7 9 1 2 35 20 343 25.56%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1 6 5 0 1 0 0 0 3 0 16 1.19%

总计 119 462 365 218 24 21 12 6 76 39 1342 100%

备注:1.H 代表北大核心期刊;C 代表 CSSCI 期刊;S 代表中国翻译、上海(科技)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三大翻译期刊,它们的


百分比统计是就 966 篇期刊论文做出的。2.论文总量的统计由于误差的存在,故是不完全的统计。

24
图表二:中国学术期刊网外宣翻译论文统计图(966 篇)
220 215
200
180 174
160
140 149
120 119
100 100
80
60 59
40 48
20
12 11 9 17 21
0 2 1 2 3 2 1 2 1 2 3 5 8

论文篇数 发表年份

图表三:外宣翻译方向博士学位论文统计表(17 篇)
年份 篇数 作者 论文题目
2008 1 张 健 传媒新词英译:问题与对策
2009 1 刘雅峰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
2010 4 杨雪莲 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仇贤根 外宣翻译研究
胡 洁 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冯 军 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

2011 3 肖 群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

窦卫霖 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注:正文涉及外宣翻译)

陈小慰 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注:正文涉及外宣翻译)

2012 4 曹志健 功能主义视角下软性法律外宣文本的翻译:问题与对策


王守宏 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李中强 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新闻英译研究
佟玉平 政论文汉英翻译显化策略研究
2013 4 卢小军 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骆忠武 中国外宣书刊翻译及传播史料研究(1949-1976)
朱义华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
李家春 城市外宣翻译跨文化文本重构研究

25
图表四:外宣翻译方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统计图(343 篇)
100 98
90
80
67
70
60
50 45
40 36
30 22 23
18
20 13
5 8
10 4 4
0

论文篇数 发表年份

图表五:112 篇外宣翻译北大核心论文分类统计表
大 外宣翻译核心论文主题分类 论 所占 小计
文 比例


外宣 外宣翻译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功能理论 7 篇、修辞 34 30.36% 30.36%
翻译 学 4 篇 、顺应理论 3 篇、模因论 3 篇、编译理论 3
理论 篇、建构主义 2 篇、传播理论 2 篇、 语用理论 2 篇、
研究 语篇理论 2 篇、认知理论 1 篇、关联理论 1 篇、目的
理论 1 篇、操纵论 1 篇、 话语理论 1 篇、变译理论
1 篇)
外宣 外宣翻译策略、技巧与方法 49 43.75% 57.14%
翻译
实践 区域(或地方性)外宣与行业外宣翻译 15 13.39%
研究
外宣 外宣翻译本体研究(定义、特点、性质、原则、要求 8 7.14% 13.50%
翻译 与问题等)
基础 外宣翻译的译者研究(主体性、译者素质、人才培养 4 3.57%
研究 等)
“外宣翻译”的英译 2 1.79%
总计 112 100% 100%

与此同时,专门探讨外宣翻译研究的学术著作也先后问世,到目前为止已有
四部(见图表六)。刘雅峰在其专著《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
中,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详细阐述了译者该“适应”的外宣翻译
的生态环境、如何来“适应”、“适应”的结果、“不适应”的结果、以及适应了

26
外宣翻译生态环境的译者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选择”、如何“选择”等问题。
作者认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的本质绝不是外宣内容文本的简单语言
转换过程,而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是“译有所为”、
“译有异为”和“译有可为”(刘雅峰,2010:46)。衡孝军等在其著作《对外
宣传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外宣用语现状调查与规范》通过对北京市外宣材
料翻译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梳理,运用语言、文化、翻译三方面的理论,对
外宣翻译材料进行典型剖析,指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改进北京市外宣翻译的
策略和建议(衡孝军,2011:前言)。仇贤根在其专著《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
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中探讨了如何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外宣翻译理论体系
和实践指导原则,以服务于在国际上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
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仇贤根,2013:2)。张健教授在其专著《外宣翻
译导论》中,从对外传播学、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出发,将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
紧密结合,集中探讨了外宣翻译的主要特点、基本原理和翻译策略(张健,2013:
IX),是外宣翻译研究入门的一部必读书目。除此以外,据基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与当当网上书店的不完全统计,自 09 年以来,在内容上与外宣翻译研究密切相
关的学术性著作也出版了 15种之多(见图表七),内容涉及与外宣翻译紧密相关
的新闻翻译、传媒翻译、新词翻译、对外传播翻译、新闻编译、文化外宣、对外
报道、对外传播等领域。这与 09 年以前“有关‘对外宣传’的书籍专著屈指可
数„„对外宣翻译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几乎为零(刘雅峰,2009:5)” 的
“落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表明,外宣翻译研究不仅开始有了系统
性的研究专著,而且其跨学科属性也正吸引传播学、新闻学等领域的学者著书立
说。
图表六:外宣翻译研究专著一览
年份 作者 著作名称 出版社

2013 张健 外宣翻译导论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 仇贤根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研究
2011 衡孝军 对外宣传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外宣用 世界知识出版社
语现状调查与规范
2010 刘雅峰 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 人民出版社

27
图表七:近 5 年与外宣翻译研究相关的主要著作
年份 作者 著作名称 出版社

2013 陈德彰 热词新语翻译谭(一)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第二版)
2013 陈德彰 热词新语翻译谭(二)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2 张健 传媒新词英译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高级教程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1 王海 传媒翻译概论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 朱健平 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麻争旗 译学与跨文化传播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张健 英语新闻业务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梁岩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沈苏儒 对外传播翻译研究文集 外文出版社

2009 刘其中 汉英新闻编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黎信 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 外文出版社

2009 王银泉 实用汉英电视新闻翻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何国平 中国对外报道思想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形象对外宣传论文集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人事司、
中国国际广播
电台人事办
除了上述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学术著作外, 随着 2006 年“中
国文化走出去”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教育部社
会科学司批准的文化典籍、中医典籍以及现当代文学走出去的立项越来越多,外
宣翻译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上上也有所实现。据统计,近五年,外宣翻
译方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 5 项(见图表八),涉及地方外宣翻译、科技

28
论文翻译、军事外宣翻译、外交话语翻译以及政府部门名称标示语英译,其中四
项与国家和政府部门外宣翻译相关,两项运用语料库技术,这说明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更重视国家和政府相关层面的外宣翻译研究,同时注重研究手段的创新。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共 11 项(见图表九),涉及政府文本翻译、外宣
翻译历时研究、外交翻译、法律翻译、藏区外宣翻译、中国英语、新词翻译等方
面,在这 11 个项目中,共有 4 个项目属于国家和政府部门外宣翻译,4 个项目
运用语料库技术。此外,在 11 个项目中,法律翻译达 3 项、新词翻译 2 个,中
国英语 1 项。以上分析说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同样注重与国家
和政府相关的外宣翻译研究、强调研究手段的创新,还强调研究项目的多样性和
实用性。国家社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学一般项目的立项从国家和政府层面为
外宣翻译研究者指明了方向。
图表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 5 年外宣翻译研究相关立项(5 项)
年份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批准号
2009 新疆英译外宣文本问题与对策研究 谢旭升 新疆大学 09BYY069

2011 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论文摘要的汉英 钱多秀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11BYY015


翻译研究与对比研究 大学
2012 基于语料库的军事外宣翻译研究 韩子满 解 放 军 外 国 语 12BYY020
学院
2013 “政治等效” 视角下中国外交话语 杨明星 信 阳 职 业 技 术 13BYY060
翻译原则与策略研究 学院
2013 新时期中国政府部门名称标识语在 郭虹宇 浙江工商大学 13CYY010
西方世界的接受度调查及英译对策
研究

图表九: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近 5 年外宣翻译相关立项(11 项)
年份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批准号
2010 政府公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制 张政 北京师范大学 10YJA740129
与翻译研究
2011 对外宣传与翻译--外宣翻译的 孔祥立 上海理工大学 11YJC740047
历时性研究
2011 外交语言“政治等效”翻译理论与 杨明星 信阳职业技术 11YJA740109
实践 学院
2011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政治文本翻译 朱晓敏 常熟理工学院 11YJC740163
研究
2011 中国法律翻译发展史研究 戴拥军 安徽工业大学 11YJA740014

29
2012 藏区外宣翻译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黄信 四川民族学院 12YJC740037
与应用研究
2013 英语变体和文化认同:基于汉英翻 曾剑平 江西财经大学 13YJA740071
译的中国英语研究
2013 译名无小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名 杨全红 四川外语学院 13YJA740068
称翻译新情况研究
2013 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研究 胡志军 山东大学 13YJA740018
2013 汉英新词语生成理据的特征及和 任开兴 台州学院 13YJA740043
谐英译研究
2013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法律文本 肖薇 合肥工业大学 13YJC740111
的多元语用解析及其英译

总而言之,从上述对关于外宣翻译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学术著
作、社科立项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的外宣翻译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
的进展。外宣翻译的论文在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提升,研究领域也涵盖基础、实
践和理论三个方面,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从语言学、翻译学中的相
关理论视角来研究外宣翻译,还有一些学者借鉴传播学、修辞学等理论对外宣翻
译进行跨学科研究;在学术专著方面,也是从无到有,以“对外宣传翻译”或“外
宣翻译”命名的专著已有四部,涉及外宣翻译的关联著作也有数十本面世。正因
为外宣翻译的快速发展,外宣翻译也获得了国家和教育部的社科立项的认可,也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也提醒外宣翻译研究者要关注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外
宣翻译、注重科研手段创新,注重研究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要把外宣翻译研究与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结合起来。

3.2 国外研究现状

“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
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由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
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黄友义,2004)”。这种中译外的
特殊性导致少有国外学者专门研究我国的外宣翻译,但一些国际友人的建议以及
翻译研究、国际传播领域、跨文化研究领域一些国外学者的论文、著作对我国外
宣翻译研究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外宣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的“面子”工程,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
对外形象。然而,作为一个特别注重“面子”的国家,我们却不重视外宣翻译中
30
的问题,甚至连外国友人都直言不足,建言献策。1977年6月4日,英中了解协会
主席、著名作家兼电影制片人费里克斯·格林(Felix Green)同新华社记者作了
一次关于中国对外宣传问题的谈话,他善意而又尖锐指出,中国的对外宣传八股
严重,方式夸张,忽视受众,总体失败(何国平,2009:序 2)。他对中国外宣
工作者提出忠告:“每一位从事对外宣传的作者、翻译、编辑都应在他们的写字
台上放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汪仁霖,2005:66)。
1988年,一对外国教师夫妇给《中国日报》来信说,他们热爱中国,但某些旅游
者印制的告白和小册子,英文译文充满拼写和语法错误,而且用词不当,为中国
人感到难堪(丁衡祁,2004)!在我国2000 年申办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考察团
团长冈纳·埃里克森(Gunnar Ericsson)考察北京曾直言:为欢迎国际奥委会考
察团而设置的标语牌上的标语中也有语法错误,北京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以确保
语言不通将不会成为 2000 年奥运会的一个问题(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
2000)。2001年香港《文汇报》刊登了一位海外华人的文章指出,中国首都北京
的英文路标大有问题,甚至令人捧腹(卜平,2001)。这些国际友人的观点讲来
讲去,无非集中在两点:其一,我国的外宣翻译不能自以为是,要面向国外受众;
其二,我国的外宣翻译要消灭“甲型病状”、“乙型病状”(段连城,1995)这
样的低等错误,切实提高翻译质量。即使现在,我国的外宣翻译已经取得了长足
的进展,这两条建议仍旧值得深思。
当然,除了国际友人的建议,翻译研究、国际传播领域、跨文化研究领域等
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论文也值得外宣翻译研究借鉴(见图表十)。从下表中可以
看出,这些学者大都关注的新闻翻译,特别是新闻翻译中的翻译策略和意识形态
的影响,这对于具有大众传播性质的外宣翻译研究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这里我们
着重介绍几篇,如Eirlys E. Davies认为传媒文本的内容有时需要调整以符合目标
受众的需要,译者通常采用增添和删减这两种方法,以期在传达原文本意和确保
受众接受这两方面保持平衡(Eirlys E. Davies, 2006),Ji-hae Kang则研究了新闻
话语翻译,她认为新闻话语在跨语言、跨文化、跨机构的二次语境化
(recontextualization)中,由于受到机构目标和程序,以及不同意识形态引起的
紧张和冲突的影响,并不是对源语文本作者意图和信息完全准确的呈现,而会在
传递过程中产生信息的变化(Ji-hae Kang,2007),这些论述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

31
到外宣翻译过程的复杂性,而且她们关于翻译方法的论述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
究外宣翻译的策略和方法。Jeremy Munday则从意识形态着手研究具有多面含义
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在翻译的语篇层面得到传达和呈现的 (Jeremy Munday,2007),
Jorge Díaz Cintas也关注了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他认为文化价值观的翻译不
仅依靠语言间的不对称转换,还依靠在权力、支配和意识形态基础上做出的基本
决定,因此翻译研究应该走出传统狭隘的语言领域,更多地去揭露意识形态导致
变化背后的规律,把研究放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语境中(Jorge Díaz Cintas,2012)。
由于本研究聚焦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外宣翻译,因此他们对意识形态的关注对于
本研究颇具参考价值,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外宣翻译在微观文本层面的跨语言转
换,也要透过语言的迷雾看到宏观意识形态的操纵。
图表十:国外与外宣翻译关联研究论文举隅
作者 论文标题 期刊及刊载信息
Lucile Davier The Paradoxical Invisibility of Global Media and
Translation in the Highly Communication,
Multilingual Context of News 2014(1):53-72
Agencies
Petros Kontos& Political Routines in Press Meta,2012(4):1013-1028
Maria Sidiropoulou Translation
Georgios Floros News Translation and Meta,2012(4):924-942
Translation Ethics in the
Cypriot Context
Krisztina Károly News Discourse in Translation: Meta,2012(4):884-908
Topical Structure and News
Content in the Analytical News
Article
Christina Schäffner Rethinking Transediting Meta,2012(4):866-883
Jorge Díaz Cintas Clearing the Smoke to See the Meta,2012(2):279-193
Screen: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Christina Schäffner Unknown Agents in Translated Target,2012(1):103-125
Political Discourse.
GerdBaumann,Marie Transcultural Journalism: Journalism,
Gillespie,Annabelle Translations, Transmissions 2011(2):235-238
Sreberny and Transformations
Moira Inghilleri & Translating Violent Conflict The Translator,
Sue-Ann Harding 2010(2):165-173
Kyle Conway Paradoxes of Translation in Media, Culture &Society,
2010(6):979-926
32
Television News

Roberto A. Valdeón Translating Informative and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Persuasive Texts Translatology,2009(2):77-81
Roberto A. Valdeón Anomalous News Translation Babel,2008(4):299-326
—Selective Appropriation of
Themes and Texts in the
Internet
Sorby Stella Translating News from English Babel, 2008(1):19-35
to Chinese—Complimentary
and Derogatory Language
Usage
Esperanca Beilsa 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 Target, 2007(1):135-155
Agencies
Eirlys E. Davies Leaving it out—On some Babel,2007(1):56-77
Justifications for the Use of
Omission in Translation
Ji-hae Kang Recontextualization of News The Translator,
Discourse—A Case Study of 2007(2): 219-242
Translation of News Discourse
on North Korea
Jeremy Munday Translation and Ideology— The Translator,
A Textual Approach 2007(2): 195-217
Sonia Cunico& Encounters and Clashes— The Translator,
Jeremy Munday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and 2007(2): 141-149
Ideology
Esperanca Beilsa Globalization and News Norwich Papers,
Translation: The Role of the 2006(14):15-28
News Agencies
Robert Holland Language(s) in the Global Target,2006(2):229-259
News—Translation, Audience
Design and Discourse
(Mis)representation
Eirlys E. Davies Shifting Readerships in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Journalistic Translation Translatology,2006(2):83-98
Esperanca Beilsa Globalization and News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 A Theoretic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2005(2):131-144
Lisbeth Clausen Localizing the Global: Media,Culture&Society,
―Domestication‖ Process in 2004(1):25-44
International News Production
此外,一些国外学者的著作,虽然并非专门研究外宣翻译,但他们的思想、
理论和方法对外宣翻译研究也大有裨益。2000 年 5 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3
(后称外研社) 出版了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局从事给中国翻译工作者英译稿
件修改和润色工作达 8 年之久的美国职业翻译家琼·平卡姆(Joan Pinkham ) 的
著作《中式英语之鉴》(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该书从英语读者的
视角和写作原则出发,结合典型实例从微观的用词和宏观的句法层面剖析了“中
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医治”的方案(Joan Pinkham, 2000)。虽说该
书并非为外宣翻译专门而作,但其中对中英思维的对比以及中式英语的剖析值得
外宣翻译研究者借鉴。次年,外研社又推出了南京大学美籍专家丽奈尔·戴维斯
( Linell Davis ) 所 著 的 《 中 西 文 化 之 鉴 》( 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该书从跨文化研究角度,结合中国语境和作者亲历,
从思想观念、认知思维、文化习俗、人际交往等方面对中美两个民族在宏观文化
统照下微观文化的巨大差异进行了比较(Linell Davis,2001)),这种案例分析与理
论剖析不仅有助于外宣翻译工作者找到实践中解决外宣翻译难题的方法,也有助
于外宣翻译工作者增强外宣翻译研究的跨文化意识。除此之外,英国学者埃斯佩
兰萨·贝尔萨(Esperanca Beilsa)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在《国际
新闻翻译》
(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一书中融合了全球化研究、媒体研究、
社会学和翻译研究等诸多话题,采纳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不同视角探讨了全球化
语境下国际新闻翻译这一重要问题,揭示了翻译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的时代背
景下对新闻传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张健,2011:引言)。新闻外宣翻译是
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对国际新闻翻译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
包括新闻翻译在内的外宣翻译的实质。国际著名翻译学者蒙娜·贝克 (Mona
Baker)所写的《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n Narrative
(framing)角度
Account)也较有启发意义,她以叙事学为理论体系,从“建构”
阐释翻译行为,不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翻译对社会发展特别是冲突的影响, 同时
也从叙事的类型和特征探讨了翻译如何建构叙事, 并如何通过叙事影响和建构
社会(张美芳、钱宏,2007)。
从上面对介绍可以看出,虽然国际友人的建议以及翻译研究、国际传播领
域、跨文化研究领域一些国外学者的论文、著作并非全都直接涉及外宣翻译,但
其内容都和外宣翻译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关联,因此其思想、理论、方法和视野
对我国的外宣翻译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外宣翻译研究者要借鉴国外研

34
究的优势,为我所用。本研究就是受贝克教授《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一书
启发,在批判继承叙事学基础之上,从叙事学视域对外宣翻译展开系统性研究的。

3.3 现有研究不足

从国内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外宣翻译研究无论是在期刊论文、硕博
论文、国际会议、相关专著以及国家、教育部项目立项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
进步。任何硬币都有两面,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外宣翻译
研究存在的不足。
在期刊论文方面,虽然说外宣翻译研究的论文高达 966 篇,但核心期刊论文
只占到论文总量的 11.6%,CSSCI 期刊论文只占 4.55%,三大翻译期刊论文只占
3.21%,他引频次逾 100 次的四篇论文还主要停留在探讨翻译策略上,这些具有
指标意义的数字说明:外宣翻译研究不仅需要论文发表数量上要有进一步突破,
还更应注重论文发表的层次,外宣翻译研究者也应更多地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
探讨,以形成具有标杆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 112 篇外宣翻译核心期刊论文的
进一步分析,所反应的问题如下:其一,探讨外宣翻译基础研究的论文仍旧占到
13.50%,这说明外宣翻译的一些基本概念还需进一步的澄清、厘定,系统架构还
有待完善;其二,外宣翻译实践研究仍旧占到 57.14%,这说明大多数研究仍停
留在以案例为主的定性研究上,缺少利用较为先进的语料库进行的定量研究,研
究手段单一;其三、外宣翻译理论研究的论文只占 30.36%,而且现有研究主要
是套用语言学、翻译学中的相关理论,重复研究较多,如功能、目的理论被反复
使用,跨学科研究目前也仅限于传播学和修辞学。总之,目前外宣翻译研究在期
刊论文方面,深度还需待强化,视野还需拓展,原创“译出翻译”理论也有待出
现。
硕博论文方面这几年都有快速增长:硕士论文已有 343 篇,这充分表明未来
从事外宣翻译研究的人数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系统性、高层次的博士论文有
17 篇,这里我们主要以博士论文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如前所述,在这 17 篇博士
论文中,虽然有的专注于基础研究,有的专注于实践研究,有的专注于理论研究,
但都自成体系,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都为外宣翻译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作为系
统性、高层次的外宣翻译研究,博士论文在创新性、理论意识、研究手段、研究

35
视野上都还需更上一层楼,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兼顾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符
合外宣翻译特点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在外宣翻译专著方面,虽然相关著作有十多部,但以“外宣翻译”、
“对外宣
传翻译”命名的只有四部,一是刘雅峰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译者的适
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该书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研究外宣翻译;二是
衡孝军等所著《对外宣传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外宣用语现状调查与规范》,
该书从语篇分析与语用学视野来考察北京外宣翻译;三是仇贤根在在博士论文基
础上修订而成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该书力图
构建外宣翻译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原则,以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四是张健教授的《外宣翻译导论》,该书从对外传播学、跨文化交际学到视角出
发,集中探讨了外宣翻译的主要特点、基本原理和翻译策略。至于其它 15 本著
作都只是涉及外宣翻译而已,并未形成系统研究。总之,在中国文化“走出去”
的时代背景下,在外宣翻译快速发展的今天,外宣翻译研究的专著仍十分有限,
关联著作也并不多,我们期待更多学者能参与其中,产生出更多高水平外宣翻译
研究专著和关联著作,以快速扭转目前高水平研究不足的局面。
在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社科项目立项上,外宣翻译近五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立项分别为 5 项和 11 项,主要涉及国家和政府层面外宣翻译,强调实用性,注
重研究手段创新,特别是语料库的使用。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其中也存在缺憾。
项目名称中只有少量“等效”、
“语用”等理论视角,这说明国家社科和教育部社
科项目立项没有给于外宣翻译理论研究应有的重视。本研究认为只有兼顾宏观和
微观、理论与实践,我们才能形成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
的理论研究成果,才能有效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的国家战略。
至于国外的研究,由于外宣翻译中译外的属性,国外的研究非常少见。在已
有的一些关联研究论文和著作中,多是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新闻翻译或从跨文化角
度进行中英对比。这些研究一方面跨学科特征明显、视角新颖独特,另一方面数
量还非常有限、针对性不强,常常使相关研究沦落于传播学、跨文化研究的附属
品,缺少能对外宣翻译研究有系统借鉴作用的综合性理论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目前外宣翻译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作为学
科发展的基础,外宣翻译缺少统一、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系统架构还需完善,

36
一些基本概念也需澄清、厘定;第二,在研究手段上,外宣翻译目前大多是采用
定性分析的实证研究,很少利用语料库等定量研究手段,研究手段比较单一;第
三,在理论研究上,外宣翻译中大多数研究仍旧停留在随感式的经验总结上,已
有的理论研究也多是套用“译入翻译”理论,缺少兼顾宏观和微观、理论与实践,
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翻译”理论成果。

3.4 研究可能进路

外宣翻译研究要进一步发展,必须从基础研究、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三个方
面进行完善。在基础研究方面,外宣翻译要澄清、厘定一些基本概念,完善系统
架构,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在实践研究方面,要更多借用语料库等
先进研究手段,形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适合外宣翻译发
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改善我国的外宣翻译整体“通而不受”的状况,提升我国
的外宣翻译传播效果。在理论研究方面,外宣翻译应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理论视角,形成兼顾宏观和微观、理论与实践,符合外宣翻译
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翻译”理论成果,从而服务于中国文化
“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本研究聚焦于第三个方面,尝试在理论研究方面进行探索。求证将叙事学用
于阐释外宣翻译的可行性。叙事学的发展历经经典、后经典,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拥有了兼具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的学术
阐释功能。外宣翻译研究是对外宣传翻译的研究,不仅要兼顾微观的语言转换,
还应兼顾宏观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不仅要做系统理论阐发,还要能改善外宣翻
译实践效果,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本研究认为叙事学不仅可
以应用在文学批评领域,随着叙事学由经典走向后经典,它也可以全面应用于翻
译研究,甚至是以非文学为主的外宣翻译研究。在下面一章,我们将对叙事学的
发展路径进行回顾,进而探讨叙事学和外宣翻译之间存在的关联,论证将叙事学
应用于外宣翻译研究的可行性。

37
第四章:叙事学与外宣翻译的关联

4.1 叙事学的演进路径

20 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时代。20 世纪的文学批评也出现了空前的
繁荣,各种流派此起彼伏,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等理论一个接一个粉墨登场。叙事学正是在这样一个纷繁的
语境中,吸收、借鉴各种理论的有益成分而孕育、生长、走向成熟,历经经典和
后经典两个阶段,逐渐成为当今的一门显学。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叙事学的性质,
本研究先从叙事谈起。

4.1.1 叙事
在我国,“叙事”传统上是与“描写”、“抒情”、“议论”等相对的概念。
如今由于受到西方叙事学的影响, “叙事”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用语言陈述”,
而是具有叙事学意义上的“叙事”。顾明思议,
“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叙+事),
即通过语言或其它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事件(申丹、王丽亚,2010:
2),简而言之,就是“讲故事”(浦安迪,1995:4)。事实上,叙述伴随着人类
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从对神话故事的讲述,到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
编撰、解释,以及电影表达、舞台再现、网络讲述,都是宽泛意义的叙述(申丹、
王丽亚,2010:2)。对于“事”,叙事学中的“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的
叙事学家把叙事定义为至少叙述两件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包括非文字事件),还
有一些叙事学家把叙事定义为叙事因果相连的一系列事件,另外一些叙事学家将
叙事定义为对事件的任意一种再现。尽管存在这些分歧,但叙事学者都认为叙事
要再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情境和事件,而且赞同叙事可以拓展或者概括,可以通
过诸如连结(linking)、嵌入(embedding)、交替(alternating)等明确的方式和其它
叙事结合起来,而且它们可以从更大的叙事中摘录下来(普林斯,2012)。
叙事是与人类的历史本身共同产生。无论是原始时代先民们的结绳记事、烽
火示警,还是文字发明之后,留存于竹简丝帛的历史,再到今天多媒体共存的信息
时代,人类必须依靠这一最基本的言语活动来记录历史与文明,因此也留下无以

38
数计的叙事作品。可以讲,没有叙事,就没有人类交往和社会的产生。叙事学研
究先驱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他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的开头作了如下论述:
世界上叙事作品之多,不计其数;种类浩繁,题材各异,对人类来说,似乎任何材料都

适宜于进行叙事: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是固定的或活动的画面,是手

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史诗、

历史、悲剧、正剧、喜剧、哑剧、绘画、彩绘玻璃窗、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而

且,以这些几乎无穷无尽的形式出现的叙事,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叙事是与

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也从来不曾存在过没有叙事的民族;所有阶

级、所有人类集团,都有自己的叙事作品,而且这些叙事作品经常为具有不同的、乃至对立的

文化素养的人所共同享受。所以,叙事作品不分高尚和低劣文学,它超越国度,超越历史,超越

文化,犹如生命那样永存着(罗兰·巴特,1989:2)。

由此可见,叙事无处不在,具有跨媒介、跨文类、跨学科的特性。蒙娜·贝
克也赞成这种“泛叙事观”,她认为叙事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在这
个意义上,‘叙事’和‘故事’( story) 是几乎可以互换使用,与福柯(Foucault)
的‘话语’(discourse)和巴特(Barthe)的‘神话’(myth) 有共同之处,而且
更加具体明了” (Mona Baker,2006:3)。此外,贝克教授还认为叙事是一种
元代码(meta code),包括各种体裁和模式,具有规范化功能(normalizing function),
不仅反映(represent)现实,还建构(constitute)现实,既能重新生产(reproduce)
出现有的权力结构, 又提供了挑战(contest)它的方式(Mona Baker,2006:3-23)。
本研究认同“泛叙事观”,赞同贝克上述关于叙事的定义,认为叙事可以让人们
审视外宣翻译是如何在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叙事中起到让世界了解中国,
建构中国良好形象,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的。

4.1.2 叙事学
了解了叙事的内涵及其普遍性之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方叙事学的演进路径。
虽然有学者认为叙事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和新叙事学三
个阶段(胡全生,2008),但大多数学者还是以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来对
叙事学的演进进行论述,本研究采取后一种方式。

39
4.1.2.1 经典叙事学

虽然“叙事学(法文Narratologie, 英文Narratology)”一词在1969年才由
法国国立科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托多罗夫(T. Todorov)在《〈十日谈〉语法》
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narrative)的讨论却由来已久。柏拉图(Plato)
很早就对叙事要素进行了“模仿”(mimesis)和“叙事”(diegesis)的区分, 指
出了“讲述”(telling) 和“展示”(showing) 两种不同的叙事语式;亚里斯
多德(Aristotle)在《诗学》(Poetics)中也详细阐述了“情节”(plot)这一文
学叙事的核心要素,强调叙事的完整性,并认为:“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
有身、有尾”(亚里斯多德,1985:57),据此,有学者认为,《诗学》是叙事
学的鼻祖。事实上,随着小说艺术在十七八世纪的兴起,很多人开始逐渐论及现
在 人 们 经 常 探 讨 的 一 些 叙 事 学 概 念 。 如 18 世 纪 塞 缪 尔 · 理 查 森 (Samuel
Richardson)将叙事方式分为“第一人称叙事”、“史诗叙事”、“戏剧叙事”
三种;19 世纪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提出了小说中的一切都是由作者控制
的这一观点(肖锦龙,2005);1832 年英国学者李斯特(Thomas Lister)就开
始用“叙事视角”来对小说作品进行分析,同时期的另一位学者洛克哈特(John
Gibson Lockhart)更是使用“叙事视角”来探讨何使作者与自己的作品保持恰当
的“距离”。此外,在19世纪末,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福斯特(E.M.Forster)
和马克·肖尔(M.Schorer)等学者将叙事视角又做了全面探讨和深入发挥,从
而使“叙事视角”成叙事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唐伟胜,2003)。
上述研究是叙事学发展的基础,而经典叙事学(classical narratology)主要
是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和俄国形式主义(Russian Formalism)双重影响的产物。
首先,经典叙事学吸取了俄国形式主义的营养。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为一种
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不是对生活的模仿, 而是对生活的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文学的特性不是表现在写什么之上,而是表现在如何写上,
即情节(sjuzet)决定故事(fabula)。受此启发,1928年俄国民俗学家符拉迪米
尔•普罗普(Vladimir Propp)在研究了100个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写就了《民
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他将注意力聚焦到了形式结构上,通过对俄国各种童话的

全面考察,认为所有人物仅有7 种角色类型、31个功能,并总结出一副有关童话

40
故事的简明的结构路线图,即从坏人或缺乏开始,然后经过各种中介功能,最后
到达婚姻(肖锦龙,2005)。普罗普的童话研究改变文学研究传统上重内容轻形
式的做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结构形式上,在叙事学研究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但经典叙事学更多是结构主义,特别是法国结构主义的重要产物,而结构主
义又发端于瑞典语言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现代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中,对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革命性的改
造。他关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langue)系统而不是个体言语(parole)的
主 张 , 关 于 语 言 是 能 指 (signifier) 与 所 指 ( signified ) 构 成 的 具 有 任 意 性
(arbitrariness)和差异性(difference)的符号系统的思想,以及对语言学研究共时
(synchronic)而非历时(diachronic)研究的强调,这种语言学中“哥白尼式的革命”
(Copernican Revolution),对叙事学有开启之功(胡亚敏,2004:4)。叙事学试
图利用语言学这一“引航科学”的地位,采用语言学模式,从众多纷繁复杂的叙
事文本中总结、抽象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叙事结构模式。用罗兰·巴特的话来说,
就是希望“通过成功地描写‘语言’来驾驭无限的‘言语’”(倪爱珍,2013)。
经典叙事学诞生的标志为1966年法国巴黎的《交际》杂志第8期出版以“符
号学研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为题的专刊,该刊比较集中地介绍了结构主义
叙 事 学 的 基 本 理 论 和 方 法 。 结 构 主 义 代 表 人 物 列 维 � 斯 特 劳 斯 ( Claude
Lévi-Strauss)、格雷马斯(Algirdas Julien Greimas)、罗兰·巴特、托多罗夫、
热奈特(Gérard_Genette)等人的文章虽然研究角度各异,运用的概念也有所区
别,但都表现出对科学方法的信赖,着眼于文本自身,重视对叙事作品内在规律
的探寻。
受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深刻启迪,结构主义的开山宗师、人类学家列维� 斯
特劳斯对“神话”的结构研究堪称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先导。他对“神话”进行研
究之后,发现在数量众多的神话下面存在着某些恒久的“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其中的变项是一些普遍的二元对立项和他们之间的象征符号,而且
这些“深层结构”在不同文化中又以具有不同价值的“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得以展现(唐伟胜,2003)。由此可见,作为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
斯关注的重点是赋予“神话”意义的叙事结构模式。

41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立陶宛裔的法国著名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格雷马斯完全
接受了结构主义二元对立思想,他认为世界就是按照二元对立的方式结构起来的。
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符号矩阵”(semiotic rectangle)模式,即一种符号的意
义是在与其对立和相矛盾的符号的意义的对比中显示出来的,义素与义素之间的
最基本的关系是对立关系和矛盾关系。据此,他将普罗普的七种角色修正为三组
二元对立的“行动素”(actant),如主体和客体,发送者和接收者,帮助者和
阻挠者,将普罗普的31种功能转换成十几对二元对立范畴,认为一切叙事作品都
是从秩序的破坏开始,到秩序的恢复结束,从异变开始到重新得到整合结束的二
元对立逻辑结构(肖锦龙,2005)。
罗兰·巴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对结构叙事学初期成果进行了
总结,他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概念, 把叙事作品划分为“功能层”、“行动层”
和“叙述层”等。“功能层”研究基本的叙述单位以及它们的分类和相互关系;
“行动层”研究人物的分类及其结构原则;“叙述层”探讨叙述者的分类以及叙
述者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罗兰·巴特从语言学中借鉴过来的这套“描述模式”
使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对作品内在结构的分析更加合理化(胡亚敏,2004:8-9)。
当时法国另一位重要的叙事学家托多洛夫则另辟蹊径,参照语言学模式去总
结文学叙事规则,构建一套新的叙事结构模式。在《〈十日谈〉语法》一书中,
他不仅首先提出“叙事学”这一概念,并认为“叙事学”是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而且对《十日谈》进行结构上的“语法”分析,他认为小说的基本结构可以与陈
述句的句法加以类比。在他看来,正如一个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标准陈
述句一样, 小说中的人物相当于主语, 人物的行动相当于谓语, 行动的对象或
者结果则相当于宾语(尚必武,2008)。从这一角度来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
延伸了的句子,按照“平衡-不平衡-新平衡”这种故事的最基本结构程式发展,
而叙事作品则按照连结、嵌入、交替这三种主要方式把不同的故事结合起来。
与早期的叙事学家关注民间文学,致力探寻叙事作品的情节模式不同,法国
第二代叙事学家热奈特等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现代文学,聚焦于叙事话语(narrative
discourse)的研究。在其1972 年所著的《叙事话语》(Narrative Discourse)中,他

直接使用时序、语式、语态来分析“叙事故事”、“叙事话语”以及“叙事行为”
之间的关系。“叙事故事”(historie),即被叙述的故事;“叙事话语”(recit)即

42
用于叙述故事的口头或笔头的话语;“叙事行为”(narration),即产生话语的行
为或过程 (Genette,1990)。他的分析以“叙事话语”为重点,同时注重叙述话
语层次与所叙故事层次之间的关系。总之,在《叙事话语》中,热奈特通过分析
《追忆似水年华》的艺术技巧,总结出了一套具体的文学叙事的方法,在文学叙
事形式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此后很多学者以其叙事话语为出发点,从某
一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或将其叙事话语作为解读具体作品的方法和工具,可以讲,
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是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高潮。
此外,在热奈特的《叙事话语》面世后的10多年中,西方文坛上出现了一大
批年轻的叙事学家,包括杰拉德�普林斯 (Gerald Prince)、西摩�查特曼
( Seymour Chatman ) 、 米 克 � 巴 尔 (Mieke Bal) 、 里 蒙 � 凯 南 (Shlomith
Rimmon-Kenan)等,他们虽然不是法国人,但他们在研究中基本延续了法国结构
主义叙事学家们的研究思路,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认为“叙事结构”与“叙事话
语”均很重要,在研究中兼顾两者。他们或以故事/情节之二分法为框架,或以
故事/话语/叙述之三分法为框架将法国第一代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关于叙事结构
的理论和第二代叙事学家关于叙事话语的学说综合到一起,形成了普林斯称谓
“总体的”或“融合”的叙事学。这些后续研究对文学叙事结构论述更为全面,
深化了人们对叙事的认识,使人们对文学叙事结构的理解更为全面、系统(肖锦
龙,2005)。
总之,与传统小说批评理论着重从文本外部如探讨作者生平、挖掘作者意图
等不同,经典叙事学在俄国形式主义、特别是法国结构主义影响下,将注意力转
向文本内部,采用二分法、三分法或综合法来研究叙事性文学,力图发现具有普
适性(generality)和客观性(objectivity)的文学叙事结构法则,从而将叙事学确立
为一门“科学”(science)。

4.1.2.2 后经典叙事学

由于经典叙事学以文本为中心,将叙事作品视为独立自足的体系,割断了作
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忽视了在作品分析中读者的能动作用,80 年代
以来经典叙事学在西方遭到后结构主义和政治文化批评的夹击,研究势头大幅回
落。在此背景下,从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开始,叙事学的研究范式发生重大转
43
移,不仅全面转向语境和读者,更与其它新兴学科结合起来,进入一个崭新多元
的后经典叙事学时代。
后经典叙事学(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 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叙事学家戴卫
�赫尔曼(David Herman)首先提出。赫尔曼1997 年在PMLA 杂志上发表了题
为《认知草案、序列、故事:后经典叙事学的要素》
(Scripts, Sequences, and Stories:
Elements of a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y)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后经典叙事学这
一概念。两年后,他又在《复数的叙事学: 叙事分析新视野》(Narratologies: 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alysis)一书的“前言”中, 明确提出叙事学研究已经
从经典步入了后经典阶段, 并从跨学科视角进一步阐发后经典叙事理论, 为后
经典叙事学的发展摇旗呐喊。当下,叙事学的后经典转向已成学界的共识(尚必
武、胡全生,2007)。后经典叙事学就叙事媒介(media)而言,除了关注以文
学叙事作品外,将视野拓展到法律叙事、历史叙事、新闻叙事等其它语言叙事作
品,甚至非语言媒介如电影、音乐、绘画、建筑、舞蹈等任何可以“讲述故事”
的媒介;从研究方法(approach)而言,它主要包括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
事学、和认知叙事学(申丹,2010:7),由此可见,叙事学在叙事媒介和研究
方法上已经由“单数叙事学”走向“复数叙事学”(Herman,1999:1)。下面本
研究从研究方法角度对后经典叙事学三个重要流派即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
事学和认知叙事学进行简单论述。
发轫于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修辞性叙事学(rhetorical narratology),从20世纪
60年代起,历经韦恩�布思(Wayne C.Booth)的《小说修辞学》(The Rhetoric
of Fiction),西摩�查特曼《叙事术语评论:小说和电影的叙事修辞学》(Coming
to Terms: 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的《作为修辞的叙事》(Narrative as Rhetoric),由经典逐渐走向后经
典,其中费伦综合吸收了经典叙事学、经典修辞学、读者反应批评和文化意识形
态,形成其综合性、动态性、开放性的修辞叙事理论,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后经典
修辞性叙事理论家。修辞性叙事学家基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叙事交流,特别是作
者试图向读者传递修辞目的,从而劝服读者接受自己某种观点,聚焦于特定场合、
特定语境下作者、读者、叙述者、受述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强调叙述进程的动
态性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效果(尚比武,2007)。

44
女性主义叙事学(feminist narratology)的开创人是美国学者兰瑟(Susan S.
Lanser),在她的《叙事行为:小说中的视角》(The Narrative Act: Point of View in
Prose Fiction) 一书中率先将叙事形式的研究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初步提出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堪称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山之作。之后,布鲁尔
(Maria Minich Brewer)、沃霍尔(Robyn R.Warhol)、米克�巴尔(Mieke Bal)
等都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将女性批评主义理
论引入叙事学研究,以期在性别文化构建语境下,通过研究具体的文本形式揭示
出作者、文本、读者之间隐含的权力关系对女性写作和叙事结构的影响,并把叙
事声音的一些问题作为意识形态关键的表达形式来加以解释(尚比武,2007)。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起,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研究女作家笔下的文学作品,聚焦
于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的性别政治,为叙事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一个
发展强劲的、跨学科的后经典叙事学流派。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叙事学出现了醒目的认知转向(cognitive turn),但认
知叙事学(cognitive narratology)一词直到 1997 年才在德国叙事学家曼弗雷德
�雅恩(Manfred Jahn)的论文中面世。认知叙事学家借助心理学、人工智能、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强调人类共享的心理原型(prototype),从
认知框架(frames, schemata)、优先原则(preference rules)、认知草案等理论
出发,来探究人类构造叙事、理解叙事的共同模式(尚比武,2007)。换言之,
认知叙事学家探讨叙事与思维或心理的关系,聚焦于认知过程在叙事理解中如何
起作用,或读者(观者、听者)如何在大脑中重构故事世界;他们也关注叙事如
何再现人物对事情的感知和体验,如何直接或间接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关
注读者如何通过文本提示(包括人物行动)来推断和理解这些心理活动(申丹、
王丽亚,2010:222)。
从上面简要论述可以看出,后经典叙事学使叙事学跳出了长期以来将自身限
定于叙述文本之内的封闭研究的巢臼,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与诸多外在要
素相关联,形成了叙事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局面(谭君强,2007)。具体来说,
首先,后经典叙事学超越了经典叙事学的文学叙事,走向了文学之外的叙事,即
“泛叙事”观;其次,后经典叙事学在研究方法上,从经典叙事学单一的叙事学
研究,转向跨学科的叙事学研究,注重借鉴别的学科和领域的方法和概念;更为

45
重要的是,后经典叙事学解构了经典叙事学旨在构建的“普遍叙事语法” 乌托
邦,更加注重社会文化历史语境,注重读者在文本阐释方面的能动作用,叙事不
再被看作是一个静态,而被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4.1.2.3 经典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经典叙事学研究势头回落, 后经典叙事学开始逐渐


崛起,很多学者纷纷宣告经典叙事学过时、被替代或死亡。事实上,就两者关系
而言,正确的态度是:后经典叙事学的出现绝对不是对经典叙事学的否定,它们
之间如同“父子”一样,既有继承,也有超越,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构建
叙事理论的大厦。后经典叙事学的诞生绝非一蹴而就,主要还是发轫于经典叙事
学。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由经典叙事学所形成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术语
如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者等,在后经典叙事学中的研究中,仍
旧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讲,没有经典叙事学所提供的技术支撑,后经典叙事学
也很难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正因为上述原因,戴卫�赫尔曼认为,后经典叙事
学是经典叙事学“自身发展的重要时刻”。萨默尔也认为,叙事学由经典阶段向
后 经 典 阶 段 的 过 渡 是 “ 进 化 式 的 ” ( evolutionary) , 而 不 是 “ 革 命 式 的 ”
(revolutionary),后经典叙事学是“对先前思想与模式(经典叙事学)的广泛修
正、阐述和应用的结果”(尚必武、胡全生,2007)。的确,后经典叙事学并不
是要摒弃或替代经典叙事学,开启一个与经典叙事学毫无联系的新领域,而是面
对经典叙事学单一、封闭、静态的叙事语法研究的缺点,在已有基础上所进行的
研究范式(Paradigm)的调整与转换,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
态走向动态。因此,经典与后经典叙事学是紧密相连的,前者的健康发展,能推
动后者前进的步伐;而后者的发展也能促进前者拓展研究范畴,更新研究工具,
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4.2 叙事学与翻译

叙事学有经典与后经典之分。经典叙事学以文本为中心,关注叙事结构、叙
事话语或兼而有之;后经典叙事学则以经典叙事学为基础,注重跨学科研究,不

46
仅关注文本,更关注文本、作者、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的交互作用。目前,无
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作为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叙事学都主要用于
文学批评,特别是小说批评研究中,叙事学与翻译的结合还是一种新的趋势。

4.2.1 经典叙事学与翻译
在国内,一些学者尝试把经典叙事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虽然他们的研究
角度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以经典叙事学相关理论
探讨国外小说或诗歌的汉译。一些学者如刘树森(1997)从叙事语态,韩永芝(2001)
从叙事方式,郑敏宇(2001)从叙事类型,方开端(2003)、莫小娟(2004)、申
迎丽、孙致礼(2004)、黄海军(2008)、曾竞兴(2010)、倪 敏(2011)、郑
园(2011)、王恩科(2012)、曲涛(2012)、汪艳(2012)、杨帆(2012)等从叙
事视角,徐玮(2005)、曾辉(2005)、李奇志(2007)从叙事模式等角度探讨
了国外小说或诗歌的汉译;另外一些学者如谈小兰(2002)、黄琼英(2007)、
崔薇(2008)、赵速梅、夏萍(2009)、刘颖(2009)、吴静雅(2011)、徐晓
梅(2012)、李潇潇(2012)、焦晓霞(2012)、钱红旭(2013)则综合利用经典
叙事学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心概念如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
话语、叙述者等来探讨国外小说或诗歌的汉译。第二类则正好相反,利用经典叙
事学相关理论探讨中国小说或诗歌英译,如上相同,有些学者如秦华(2001)、
许漪(2012)从叙事语式,魏家海(2003)、王爱军(2007)、陈琳(2006,2009)、
汪小英(2010)、王心洁、陈曦(2011)、余苏凌(2012)等从叙事视角,吴建华
(2006)、郑贞(2012)从叙事时间,庞秀成(2009)从叙事“主体”、张倩(2006)、
吕敏宏(2010)、郑贞(2011)、吴华杰(2012)从叙事类型,仝晓静(2012)
从叙事模式等角度探讨中国小说或诗歌英译;另一些学者如孙一双(2004)、赵
秀娟(2010)、刘淑玲(2010)、郑淑明、李龙兴(2010)、骆莉(2011)、刘
国波(2011)、周静(2011)、岳中生(2012)、邵璐(2012,2013)、敖玄(2012)、
冯全功(2012)等综合利用经典叙事学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心概念如叙事时
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述者等来探讨中国小说或诗歌英译。在
这两类中,叙事视角使用都最为广泛,也最为成熟。第三类是探讨将叙事学应用
于翻译批评或翻译研究,如张景华(2007)、周晓梅、吕俊(2009)等学者都建
议将叙事学引入翻译批评,孙建成、温秀颖、王俊义(2009)、邵璐(2011)分

47
别将赫尔曼社会叙事学、叙事文体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第四类是少数研究者从经
典叙事学出发研究非文学翻译,如李娜(2009)从叙事学角度研究记录片字幕的
翻译,朱天文(2009)研究媒体的叙事特征及翻译,彭白羽(2011) 研究新闻叙
事话语角度看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范紫轩(2012)对中美电视灾难新闻报道
叙事策略进行对比研究。

4.2.2 后经典叙事学与翻译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叙事学由经典走向后经典,叙事也不再局限于文学、文
字的叙事,走向了叙事的多元,不仅包括文学叙事、法律叙事、历史叙事、新闻
叙事等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作品,甚至非语言媒介如电影、音乐、绘画、建筑、
舞蹈等任何可以“讲述故事”的叙事也都包括在内,体现出“泛叙事”的特征。
申丹也赞成近20 年来, 西方出现了一种将各种活动、各种领域均视为叙事的“泛
叙事观”, 她认为这有利于拓展叙事研究的领域, 丰富叙事研究的成果(乔国强,
2005)。蒙娜·贝克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一位学者,在《翻译与冲突:叙事学阐述》
中,她认为:叙事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和“故事”是几乎可以互换使
用,与福柯的“话语”和巴特的“神话”有共同之处,但更加具体明了。叙事是
一种元代码,包括各种各种体裁和语式,具有很强的规范功能,它能使某段时间
内流传的故事规范化, 使得这些故事看起来不证自明及无可争议;叙事不仅能反
映现实,还能构建现实;叙事还具有的一定的政治含义,每接受一种叙事都是对
其它叙事的否定,从而导致叙事竞争。在抵抗与统治( resistance and dominance)
的互动中,叙事既能重新生产出现有的权力结构, 又提供了挑战它的方式,翻译
作为一种叙事, 同样如此(Mona Baker,2006:1-23)。虽然蒙娜·贝克强调她
的叙事理论源于社会学与交际理论,与叙事学和语言学的叙事概念不同,但她重
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关注各种叙事类型的“泛叙事观”,重视跨学科的叙事研
究,都说明她的叙事思想与后经典叙事学一脉相承。
紧接着,她阐述了叙事的类型和特征。根据索玛斯(Margaret R.Somers)和
吉本(Gloria D. Gibson)的理论,她将叙事分为四种类型即个人叙事(ontological
narratives) 、 公 共 叙 事 (public narratives) 、 概 念 或 学 科 叙 事 (conceptual,or
disciplinary narratives) 以及元叙事(meta or master narratives)。个人叙事是人们自
己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这种叙事本质上讲属人际的和社会的, 着眼点在于个

48
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公共叙事是在比个体范围更大的社会机构中讲述和传播的
故事,如家庭、宗教或教育机构、媒体、国家等。译者可在国家内和国家之间传
播或挑战公共叙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概念或学科叙事指任何领域的学者对自己
或向他人详细阐述相关的研究客体,如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自
然选择”理论和亨廷顿(Samuel Hung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等。对于概念
叙事, 译者也可以像对待公共叙事一样, 选择接受并传播该叙事, 或选择挑战
既有的概念叙事。元叙事,也是一种公共叙事,是“我们置身于历史中,作为同
时代历史的参与者„„将文明、衰退、工业、启蒙等展现出来”(Somers &

Gibson,1994: 61),这其中还包括“关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戏剧般场景的叙事,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个人与社会,还有自然与野蛮与文明” (Somers,1992:

605)。越来越多职业的和非职业的译者正积极地开始寻求新的元叙事以挑战这
个时代具有压迫性质的公共叙事和元叙事(Mona Baker,2006:28-48)。
然后,她又根据索玛斯和吉本的理论进一步论述了叙事具有四个核心特征,
即时空性(temporality)、关联性(relationality)、因果情节设置(causal emplotment)
和选择性采用(selective appropriation) 。时空性是指叙事因素总是以某种顺序排
列, 而且这种顺序含有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时空性, 因为即使对于同
样内容, 在不同的时空顺序中所表达的意义也会有所差异。关联性指人们需要在
一个更大的语境下才能理解尚未构成叙事的、孤立或混杂的事件所具有的意义。
鉴于此,译者在翻译时要针对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对原来叙事进行相应阐释和
调整。因果情节设置赋予一系列独立事件以意义。换句话说, 它使得我们能将一
系列命题转为可解读的排序,并使我们能权衡和解释事件所具有的伦理和道德意
义。由于译者对包括事件、人物、选词在内的各种叙事元素权衡不同,从而在翻
译过程中产生不同模式的因果情节设置。选择性采用指任何连贯的叙事建构都是
根据一定的价值观、主题性以及我们在时空的位置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事件中进行

取舍的。同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会据此进行选择,对世界产生影响(Mona

Baker,2006:50-76)。
此外,她认为叙事除了时空性、关联性、因果情节设置和选择性采用这四个
的核心特征外,布鲁纳(Jerome Bruner)所论述的一些叙事特征,如特殊性

49
(particularity)、体裁性(genericness)、规范性/规范与背离(normativeness/canonicity
and breach)和叙事累积性(narrative accrual)也值得关注。特殊性是指叙事所提
及的一些特定事件和人物,只有在一个更普遍的“故事类型”的框架内如主题
(motifs)和梗概性故事情节(skeletal storylines)中才能被赋予意义和内涵。在
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利用这一特征,通过复现故事情节引起共鸣,或颠覆熟知

情节进行讽刺。体裁性指可以被识别的叙事的种类,如滑稽剧、黑色喜剧、悲剧、

教育小说、浪漫小说、讽刺文学、旅行传奇等。在翻译某种体裁时,如果目标语
中并不存在这种体裁,译者要么保留、要么调整、要么创新。规范性是所有叙事
共有的特性,而对规范的创新或背离使得叙事有被讲述的价值。译者通常会意识
到这一点,他们对翻译的调节通常着重于使译文易于理解,但同时保留原文中固
有的对规范的背离。叙事累积性是指一系列相关叙述的不断出现最终会促成一种
文化、传统或历史的形成。这种历史可以是个人叙事、公共的叙事或概念叙事,
但最终形成元叙事。正是叙事的累积性促成了传播进步、启蒙、全球恐怖和西方
民主等元叙事,同时社会上各种团体在挑战和削弱的也恰恰正是这些叙事。这八
个特征相互影响,相互重叠,如时空顺序参与对叙事情节模式的阐释,情节性又
反过来部分地通过选择性得以实现(Mona Baker,2006:78-103)。对叙事的分
类和基本特征的探讨看似和翻译无直接的联系,却十分必要。它不仅对叙事理论
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人们对叙事理论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它
揭示了包括翻译在内的各种叙事策略在现实语境中得以实现的内在机制(石永浩,
2007)。
在做出以上铺垫后,蒙娜·贝克借鉴了考夫曼(Erving Goffman)的建构
(framing)理论,重点探讨了翻译如何建构叙事。她将建构定义为一种有力的主
动策略,通过此策略我们有意识地参与到对现实的建构中。她认为,无论从字面
意义,还是隐喻意义上来看,翻译本身可以被视为一种建构,不仅具有基本建构
功能,还具有诠释建构功能。在翻译中,译者可以利用建构与出版商、编辑和参
与到翻译中的其他人员来强调、弱化或改变原文中叙事的某些方面,参与对社会
现实的建构并产生影响。翻译对叙事的建构几乎可以运用任何语言或非语言资源,
从辅助语言手段如语调、排版到视觉手段如色彩和形象, 到多种语言手段如时态
变换、人称指代、代码转换、委婉语的使用等,但主要依靠以下四种主要策略,

50
即时空建构( temporal and spatial framing)、文本素材的选择采用 (selective
appropriation of textual material)、标示建构(framing by labeling)、参与者的重新
定位 ( repositioning of participants )。时空建构是指选择一个文本,将其置于另
一个时空语境中,尽管可能与这个文本原来所处的时空语境迥异,新的语境将使
该文本的叙事更加凸显,并引导读者将它和现实生活中的叙事联系起来。这种建
构手法不需要译者对文本本身作进一步的干涉。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主要是指
通过省略和添加的方式实现的,以压制、突出或阐释原文中隐含的叙事或更高一
个层面叙事的某些方面。加标记是一种话语过程(discursive process),即叙事者
在叙事中通过不同的词汇、用语和短语来识别人物、地点、群体、事件以及其它
一些关键因素,以达到重新建构叙述内容的目。加标记建构在名称翻译方面表现
尤为明显,译者经常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原文进行干涉,重写故事。此外,在翻译
过程中, 译者可以通过运用表示时间、空间、指示词、方言、语域、特征词以及
识别自我和他人的语言手段重新定位此处和彼处、此时和彼时、他们和我们、读

者和译者、听者和口译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改变可能发生在副文本中, 也有可能

发生在正文之中(Mona Baker,2006:105-139)。
最后,她提出可借用费舍尔(Walter Filsher)提出的叙事范式( narrative
paradigm) , 该范式来评估某一具体叙事的有效性。她认为虽然叙事理论一再强
调叙事参与建构现实而非仅仅只是反映现实, 并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于
叙事之外对之进行所谓的“客观”的观察, 但仍可用连贯性(coherence)和忠实
性(fidelity)标准对叙事进行评估(Mona Baker,2006:141-163)。
相对于经典叙事学关注于文本,蒙娜·贝克更加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特别是
意识形态,她从“建构”角度阐释翻译行为,不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翻译对社会
发展特别是冲突的影响, 同时也从叙事的类型和特征探讨了翻译如何建构叙事,
并如何通过叙事影响和建构社会(张美芳、钱宏,2007)。这种后经典叙事理论
给我国学者以很大启发,很多学者也纷纷将她的叙事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中。黄
海军(2008,2011)、张荣梅(2012)分别利用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来研究林
语堂英译作品和赛珍珠英译《水浒传》,黎珂(2011)、权循莲(2012)、杨雪
(2013)、熊辛格(2013)等则利用贝克的叙事理论研究不同名家翻译的英文小
说,还有一些学者将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用于非文学翻译研究,如程维(2012,

51
2013)以《参考消息》为例研究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译,郑佳(2012)从蒙娜
贝克的叙事理论看《环球时报》“关注中国”栏目的新闻编译等。
无论是从经典叙事学,还是从后经典叙事学展开的翻译研究,在丰富整体翻
译研究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首先,叙事学虽然包括经典叙事学与后经
典叙事学,但是目前主要还是将经典叙事学应用于翻译研究,而且主要集中在文
学翻译领域,特别是小说与诗歌的翻译中,文学之外的翻译涉及非常有限;其次,
在已有的将经典叙事学运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中,大都也只是从某一个或几个视
角进行论述,系统将经典叙事学应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也比较少;最为重要的是,
目前学者们分别将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应用于翻译研究,割裂了经典叙事
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关联,也使得叙事学与翻译的结合缺少系统性。上述局限为
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4.3 叙事学与外宣翻译

如上所述,既然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特别是贝克教授的叙事理论)
都可以应用于翻译研究,而且证明切实可行,那么依此推理,叙事学同样可以应
用于作为翻译一部分的外宣翻译。事实上,叙事、叙事学与外宣翻译也确实存在
很多交集:
首先,从定义上讲,两者都是“讲故事”。如前所述,浦安迪(Andrew H. Plaks)
认为叙事“简而言之,就是‘讲故事’”
(浦安迪,1995:4),贝克教授认为叙事
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 (Mona Baker,2006:3),而且是一种包含各
种体裁和模式的元代码。由此可见,无论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在叙
事就是“讲故事”上立场一致。事实上,外宣翻译也是“讲故事”,是用世界接
受的语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的故事,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理
解中国。这种“讲故事”,也具备主角和其它小角色、英雄和恶人、连贯的顺序、
开场、中场和结尾,展现冲突和人物个性,向受众提供道德判断的参考和视角,
在受众中构建共识( 程维,2011:28)。
其次,从功能上看,叙事和外宣翻译都是一种交流行为。叙事,从一开始就
有新闻与传播意义,即通过事件的叙述传递信息实行交流,达成认识——认识自
然从而改造自然,认识社会从而改造社会,并由此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何纯,2006:

52
1)。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语言学家罗曼·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在《语言
学的元语言问题》一文中提出,言语行为以交际为目的,交际过程涉及三个核心
要素:说话者(addresser)、信息(message)、受话者(addressee)。此外他还提
出,要想思想交际起来,还需要语境(context)
,共有代码(code)和接触(contact)
(雅可布森,2001:52-53)。与雅柯布森一样,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同样认为叙事
是一种交流行为,其本质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故事及其意义(申丹、王丽亚,2010:
69-70)。美国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把小说称
作“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门艺术”,并且提倡对叙事作品的修辞形式及其意义进
行探究,以揭示作者如何“有意或无意地采用多种修辞手段将虚构世界传递给读
者”(Booth,1983:xiii)。布思在这段话中把作者、作品、读者看作叙事交流的三
个基本要素,这与结构语言学对语言交际过程的分析十分相似。换言之,叙事交
流可简单看作事“作者—文本—读者”这样一个流程。后来美国叙事学家查特曼
(Chatman)在 1978 年出版的《故事与话语》
(Story and Discourse)一书中又提出
了他的叙事交流图(Chatman,1990:151):
叙事文本
真实作者--- 隐含作者→(叙述者)→(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
虽然,布思和查特曼都认为叙事是一种交流,但两者都关注的是文学,尤其
是小说的叙事交流,而且查特曼更多关注的是小说文本内部的叙事交流,忽略了
现实语境中的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这是经典主义叙事学的典型特征。随着经典
叙事学的研究范式转向,后经典叙事学不仅出现“泛叙事”化,还更多地关注了
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和读者,在这种转向中,叙事的交流就走出了文本,开始重视
语境和读者,体现出动态性和开放性,也回归了交流的本意。如前所述,外宣翻
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和
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国外受众传达的一种的跨国界、跨
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既然是一种对外传播活动,外宣翻译毫无疑问也
是一种交流行为,也关注说话者、信息、受话者,即传播学中传播者、信息和受
众。因此从交流这个功能看,叙事和外宣翻译有着共同点。
此外,从理论层面,叙事学与外宣翻译存在着阐释空间,两者可以发生化学
反应。经典叙事学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人等结构概念,后经

53
典叙事学对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等非结构的关注,对外宣翻译非常有借鉴意义。
外宣翻译,一方面要进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要维护我方立场,我们可以利用经
典叙事学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人等用于对外宣翻译的进行微
观的文本分析,利用后经典叙事学中的读者、语境、意识形态概念用于对外宣翻
译进行宏观的意识形态解读,包括译前选材和译后接受。而且,外宣翻译中的事
件与内容的选择、译者与编辑的叙事视角、事件中的时序安排及外宣话语的呈现
都可以看到叙事构建的痕迹。由此可见,叙事学是外宣翻译研究可以借鉴的理论
之一。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对叙事学进行批判继承,汲取经典叙事学关注文本
的优势,后经典叙事学(特别贝克的叙事理论)关注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的优
势,从译前的叙事选材、译中的叙事建构(再叙事)、译后的叙事接受三个方面
对外宣翻译进行系统的描述阐释,从而全面将叙事学应用于非文学的外宣翻译研
究。我们期待通过本研究,揭示出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本质,同时拓展外宣
翻译研究的理论视角,形成兼顾宏观和微观、理论与实践,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
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翻译”理论成果,从而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
去”的国家战略。

54
第五章: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

经典叙事学是以文本为中心,不关注译前、译后之事,而这种忽视语境和读
者的做法,正是后经典叙事学崛起之处,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她在《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中对译前的叙事选材也着墨不多,但在探
讨叙事的特征之一 ——“选择性采用”以及翻译中的叙事建构“文本素材的选
择性采用”这两部分中,都有论及。在前者中,她认为叙事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建
构的,阐释一个连贯的叙事,不可避免地选择一些元素,排斥另一些元素。这个
过程不仅受到叙事主题性的驱动,还关系到我们在时空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
所接触到的能够形成我们对意义感知的那一系列公共叙事、观念叙事和元叙事的
问题,但引导人们进行选择性采用的最终元素是人们自己的价值取向——即作为
个体或是机构所赞同的价值观——以及人们的判断,即判断所选择用于阐释特定
叙事元素所起的作用——是会提高还是会削弱那些价值取向(Mona Baker,
2006:71-77)。在后者中,她进一步谈到,虽然“本章重点关注发生在译文内部
的选择性采用,它表现为文本内部有迹可循的种种省略和添加,但这绝不是淡化
那些更高层面的选择——如选择哪些文本、作家、语种和文化,或者不选择哪些
的文本、作家、语种和文化重要性”(Mona Baker, 2006:114)。从上可以看出,
蒙娜·贝克论及的选择性采用以及更高层面的选择其实就是指翻译前的叙事选材。
她不仅探讨了译前叙事选材的重要性,还论及了叙事选材受到价值观、叙事主题
性及个人因素的影响,这对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很具有启发意义。
如前所述,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把大量
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和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国外受众传
达的一种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目的是通过以我为主的信
息交流和思想传播,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
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面向世界讲叙中国故事、传播中
国声音的过程中,译前的叙事选材是外宣翻译成功的物质基础。本研究认为要做
好译前叙事选材,的确要考虑贝克教授所讲的价值观、叙事主题和我们在时空中
所处的位置,具体到我国的外宣翻译,外宣译者要在我国对外宣传的叙事框架

55
(narrative framing)下,兼顾叙事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叙事接受者的接受需求和
对外传播规律,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5.0 叙事框架

“框架/建构”(framing)理论最早来自美国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心理学领域的“框架/建构”概念来自于心理学家卡赫曼(Kahneman)和特维斯
科(Tversky)的决策研究,他们发现,同样的信息经由不同的方式表达,会导
致人们作出不同的决策选择。社会学领域的“框架/建构”概念则来自于美国社
会学家考夫曼等人的研究,他们认为,
“框架/建构”就是人们通过选择思考框架
对事件进行主观解释并构建社会现实的过程(李莉、张咏华,2008)。蒙娜·贝
克在考夫曼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框架/建构”是一种有力的主动策略,
通过此策略我们有意识地参与到对现实的建构中(Mona Baker, 2006:106)。“框
架/建构”理论表明,媒体不仅可以告诉人们“想什么”,还可以主动地通过选择
叙事框架去影响人们“怎么想”,去有意识地参与建构“于我有利” 的社会现实。
这启发我们,在对外宣传上,我们首先应从战略角度去明确我国对外宣传的叙事
框架。那么什么才是我国对外宣传的叙事框架呢?本研究认为,我国对外宣传的
总体指导思想即我国对外宣传机构的“价值观”就是我国对外宣传的叙事框架。
我们只有从这种战略的视角去进行“价值观”的选材,才能进行“以我为主”的
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建构我国历史悠久、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
平和谐的国际形象,达到我国对外宣传的目的。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外宣传,
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宣传的指导思想也从 “让世界了解中国”
(1978-1988),到“融冰、架桥、突围”(1989-1997),到如今的“向世界说明
中国”
(1998 年以来)的嬗变(何国平,2009:72-84),力图构建良好的国际形
象,这在 1999 年初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表现尤为突出:
对外宣传工作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贯彻我国的对外方

针政策,加大向世界全面介绍中国的力度,增进各国对中国的了解,积极开展国际问题报道

和国际舆论斗争,加强和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

务,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对外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是,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邓小

56
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

的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充分展示中

国人民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形象;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反对霸权、维护和平、支持国际正义

事业的立场,充分展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形象;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局势,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为维护安定团结和实现繁荣富裕而不懈奋斗

的形象;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象。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0-12/31/content_485368.htm)

江泽民的讲话,不仅告诉我们我国的对外宣传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而且采用 5 个排比,概括了新时期外宣工作者需要
向世界说明什么,以及说明中国的目的在于建构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指明了外
宣工作前进的方向。
2003 年底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谈到宣传工作
的六个重点,与本研究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

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

的工作大局,认真贯彻中央的对外工作方针,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着力维护国

家利益和形象,不断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

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12/08/content_1218316.htm)

首先,胡锦涛提到宣传思想工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伟大旗帜”,外宣工作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同样如此;其次,面对当时我
国的 GDP 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 4 位,
“中国制造”已走遍全球,但对外交流却存
在严重的“文化赤字”的现实,胡锦涛提出我们应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情况,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
象,为“向世界说明中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57
2013 年 8 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

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

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8/21/c_132648439.htm)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诠释这段讲话时认为,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以中国梦为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好

中国声音;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http://www.scio.gov.cn/xwbjs/zygy/cmz/jh/Document/1347391/1347391.htm)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
声音”是新一代领导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向世界说明中国”提出的新要
求,这是我国对外宣传工作新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对外宣传应该努力的新
方向。从蔡名照主任的解读可以看出,习近平主席不仅重视对外宣传的硬件
和内容,还重视对外宣传的话语体系建设,最终目的还是通过更好地传播中
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总而言之,通过简单回顾近十多年来三位国家领导人对我国对外宣传发表的
论述,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对外宣传指导思想(叙事框架)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在
不同历史条件的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叙事主题)。只有了解了这些,外宣译者才
能在这些“叙事框架”下,更好地进行叙事选材,建构具有历史悠久的“和平、
民主、文明、进步、富强、正义、负责、合作”(卢小军,2013:46)的社会主
义大国形象。“叙事框架”是我国对外宣传的宏观指南,在叙事选材的具体操作
中,外宣译者还要兼顾叙事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叙事接受者的接受需求和对外传
播的规律,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5.1 叙事赞助人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学者们开始把翻

58
译研究置于宏大的文化历史语境之中,不仅关注翻译的内部研究,即文本之间的
语言转换,也关注翻译的外部研究,即意识形态、文化、历史等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在此背景之下,美籍比利时学者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在《翻译、重写以
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Translating,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中提出著名的意识形态(ideology)、诗学(poetics)和赞助人(patronage)
三个概念,并认为这三要素影响着文学作品的改写(rewriting)。所谓赞助人就
是指拥有促进或阻止(further or hinder)文学阅读、写作和重写权力的人和机构。
赞助人感兴趣的通常是文学的意识形态,而专业人士关心的则是诗学,但赞助人
授权给专业人士来管理诗学,并从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引导专业人士使文学
体系与其意识形态一致(Lefevere 2004:14-16;胡兴文、巫阿苗,2013)。虽然勒
菲弗尔提出的包括赞助人的三要素主要针对文学翻译,但本研究认为,赞助人及
其所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体现国家利益的外宣翻译同样适用,我国外宣翻译的
赞助人会授权给专业人士——外宣译者—来管理诗学,并从政治、经济、地位等
方面引导外宣译者与官方意识形态一致,而这首先体现在译前叙事选材上。
众所周知,我国对外宣传领导机构即赞助人是由国务院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双
重领导下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以及在党和国家主导下的
其它各级宣传机构。从性质上讲,它们作为党、政府、人民的喉舌,既是宣传党
和政府各种方针政策与各种信息的传播工具,又是每时每刻直接同国外受众对话
的重要渠道。我国对外宣传目的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和提升本国的正面形象、
维护国家利益、宣扬国家立场、传播本国意识形态、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
会进步,争取和扩大外部世界对本国的认识、友谊、理解、同情和支持(何国平,
2009:29)。简言之,就是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国际上塑造
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
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在此背景下,外宣译者作为受赞助人授权的专业人士,毫
无疑问也要受到赞助人及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政治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
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去选取叙事素材,准确地传播我国的政策、立场、观点和相关
事实。在这一点上,与贝克教授关于译者的论述有所差异。贝克教授认为,每次
做翻译,译者都面临着基本的道德抉择:是简单复制原文叙事中的意识形态,还
是与之保持距离,甚至在必要时拒绝任务。鉴于他们通常可以拒绝任务,那么接

59
受就意味着同谋(complicity)。在这个基本抉择之后,译者可以用各种策略,以
明或暗的方式强化或弱化他们参与传达叙事的某些方面,参与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磋商和质疑。这些策略使译者能与原作者要么划清界限,要么表示认同(Mona
Baker, 2006:105)。贝克论及的译者角色和作用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但需要指出
的是,她所论及的译者多指自由译者(freelance translators or interpreters),在政
治立场上能有自己的见解,而如上所述,我国的外宣译者多是受雇于国家和政府
各级外宣机构即赞助人,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必须与官方立场保持一致,坚决维
护国家利益,这并不影响他们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建构有利于我方
的社会现实。
基于上述原因,外宣译者在“以我为主”叙事选材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要体现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全球化时代和网络时
代的媒体竞争不仅仅是媒体和传播体系的竞争,首先是价值体系、意识形态体系
的竞争。由于外宣翻译是以我国政府宣传部门主导的对外传播活动,由此决定维
护和捍卫国家的特殊利益是外宣翻译的根本原则与最高准则,这也是叙事框架所
决定的。这就要求外宣译者在选材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着力维护国家利益。
其次,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要着眼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长期以来,由于
意识形态的隔膜和西方自身宣传的需要,中国不断被丑化甚至妖魔化,从而导致
我们着力想表达的中国形象被国际社会“误读”,在他国印象中形成颠覆性的、
负面的形象,与我本来形象相距甚远。针对这种情况,要在国际上建构正面、良
好的国家形象,我们不仅要选取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叙事题材,还应根据我
国的现实国情,与时俱进,在传统文化题材的基础上,进行符号系统的拓展与创
新,融入更多现代、国际化的元素,将古老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与未来的中国三
者结合起来,形成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代感和亲和力的国家形象符号系统,并
一以贯之地向往传播(程曼丽,2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外宣译者应多介绍
中国的基本国情如历史、地理、人口、政治社会、经济体制,多介绍中国人民的
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多介绍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实施情况,多介绍国际问题、

60
友好往来、双边关系等。通过上述方式,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我
们可以从叙事选材上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维护国家利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
象,提高中国国家软实力。

5.2 叙事接受者

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一方面要考虑赞助人及其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要考虑
到叙事接受者是谁及其需求。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者,不是中国人,而是与我国
人民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观念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存在巨大差异的外国人,外国人之间还有国家、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
差异。鉴于此,外宣译者在叙事选材时还要考虑到叙事接受者的不同,做到“内
外有别”、“外外有别”,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首先,外宣译者在叙事选材时不能将对内宣传的材料直接应用于对外宣传,
像一些有悖西方文化的事件,如某地狗肉餐馆火爆、某人残害流浪猫等可对内报
道,但不宜对外宣传;缺乏整体和普遍意义的国内新闻不应对外宣传;无实质内
容的新闻没必要对外宣传;容易引发读者误解或反感的新闻,如一些国内先进典
型的新闻没必要对外宣传;容易引发宗教或民族矛盾的事件也不要对外宣传。因
为这些新闻虽然对国内读者而言,可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对国外叙事接受者而
言,上述新闻不仅不会带来正面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外宣译者
应根据叙事接受者的兴趣与需求、信仰与价值观、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有的放矢
的进行选材,做到内外有别。刘其中教授认为,他们较为关注以下十个方面:
(1)
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和活动,高级官员的人事变动,政治体
制的改革方向,扩大民主方面的思路和举措;
(2)我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
和政策,重大的外交举措;
(3)我国的战略意图变化,军情战备,军费透明程度,
军购动向,战略武器的研发,海军的壮大发展,航天事业的成就,台海形势;
(4)
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对外经贸最新形势,人民币汇率的异常变化,知识产
权的保护,为保证能源安全而采取的最新措施;
(5)环境和污染治理;
(6)重大
灾难事故;(7)少数民族和宗教问题;“藏独”、“疆独”动向及我国中央政府的
政策变化;(8)人权状况;(9)边境争端,与邻国关系;(10)发生在我国境内
的涉外事件(刘其中,2009:26-27)。张健教授也认为,我国重大的政治、经济、

61
外交、文教体卫事件,严重的灾害,世界上普遍关注的就业、环保、能源、人口、
教育、家庭、婚姻等问题以及一些新奇特事件都是他们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张
健,2010:393)。上述学者的研究,加上叙事接受者的动态需求可以成为外宣译
者进行叙事选材的基础。此外,由于叙事接受者不同,即使是国外和国内都能报
道的事件,也要根据国外叙事接受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报道方法和角度。
如上所述,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者是外国人,但外国人是个总体的概念,外
国人之间还有国家、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差异。因此,外宣译者做到
“内外有别” 的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国家的叙事接受者及他们不同的特点做到
“外外有别”。如国家之间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如亚非拉的发展中
国家主要问题是如何摆脱贫困,当地公众最希望了解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情况;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目前进行的改革有浓厚兴趣,期望扩大双边贸易。
同时这些国家的叙事接受者之间也有差异,有的是国家的精英阶层,他们希望了
解有关现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明、
科技力量、军事实力方面的内容;有的是普通大众,他们希望了解中国旅游、教
育、影视、社会现在等方面的实用信息;还有一部分受众包括汉学家、华裔、中
文爱好者,他们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思维方式及中国的发展变化都非常
关注。对于不同国家叙事接受者的差异以及同一国家叙事接受者之间的差异,外
宣译者在叙事选材上都要有所关照,只有这样,我们的外宣翻译才能获得国外叙
事接受者的接受,让他们受到感染,甚至产生共鸣。
需要指出的是,叙事赞助人和叙事接受者之间并非绝对对立,他们之间也存
在着一些共同点,外宣译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叙事选材中做到“存异求同”,
努力发现双方“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所谓“共同价值观”,指的是全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认同的最基本的人类价值观。大致而言,它包括和平、
科学、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义、人权、平等、博爱、和谐、诚信等(侯
迎忠、郭光华,2008:208)。《今日中国》杂志总编辑黎海波认为,从共同价
值观考虑,大致有三类中国话题值得讨论:第一类,既是中国话题,也是世界性
话题,如维护和平、扶贫济困、抗御灾害、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抢救文物等;
第二类,世界关注的中国话题,如计划生育、宗教事务、妇女地位、城乡差异、
反对腐败、法制建设、民族团结、基层选举、产业调整、金融改革、投资环境、

62
旅游事业;第三类,西方总是多疑甚至反感的中国话题,如西藏问题、国防建设、
台湾问题、政治制度、邪教问题、历史评价、新闻自由、群体事件等(黎海波,
2008)。外宣译者在叙事选材时,应多从这些角度考虑,这样,我们的外宣翻译
才能获得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念叙事接受者的认同,我们的外
宣翻译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总之,在叙事选材中,外宣译者要把握好“以我为主”
和“服务受众”的平衡,努力寻找双方“共有价值”,从而做到“于我有利”、
“于他有趣”的传播效果。

5.3 对外传播规律

在兼顾赞助人和叙述接受者平衡的同时,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也必须要遵循
对外传播规律,体现出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的原则。虽然文学与新闻
同为叙事,都是“讲故事”的学问。不过,文学讲述的是“创造的故事”,新闻
讲述的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何纯,2006:95)与新闻叙事相同,外宣翻译的
叙事同样应以事实为中心,以报道和传播关于事实的真实信息为目的,外宣译者
应根据上述特点去选取真实、客观的叙事素材,同时要注意避免充满宣传色彩和
说教类的叙事选材。另外,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既有积极面,又有消极面;
既有成功,又有失败;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外宣译者在
叙事选材时,不能片面理解“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报喜不报忧”,而应根
据“平衡报道”的原则去全面地选取叙事素材。我们不仅要选取反映我国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样的素材,还应选取客观揭露社会
阴暗面的素材,将重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大气污染、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
及时报道出来;不仅要选取那些体现国家硬实力,强调重要性、时效性和影响力
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类的硬新闻,还应选取属于软实力范畴,侧重人情味、
奇趣性、服务性的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类软新闻,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换
言之,外宣译者在叙事选材时,要讲述真实的故事,要表明成就,也要揭露问题,
要正面报道,也要反弹琵琶,唱好“白脸”与“黑脸”,把握好软新闻和硬新闻
的平衡,从而掌握叙事选材的主动权。

63
5.4 本章小结

总之,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不是随意而为,外宣译者要在我国对外宣传的叙
事框架下,内知国情,外知世界,一方面要按照叙事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做到“以
我为主”,另方面要照顾叙事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做到“面向受众”,努力寻找双方
“共有价值观”,同时还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平衡的对外传播的规
律。只有这样,才能为下面的外宣翻译过程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让我过外宣翻
译获得入目、入耳、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

64
第六章:外宣翻译的叙事建构

6.1 再叙事涵义

蒙娜·贝克在接受安德鲁· 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访谈时认为:


关于翻译的各种比喻, 特别是“搭桥梁” 的比喻非常幼稚,因为这个说法是给
人们一种错觉, 以为凡是翻译都是正面行为, 译者也一样。这一浪漫的设想只能
有助于强化人们的盲点,还阻碍人们认识自己在社会中位置的复杂性。她认为如
果要另选一个比喻以避免这种将翻译浪漫化并反映出译者的中介作用, 应该把
翻译称之为“再叙事”(蒙娜·贝克、安德鲁· 切斯特曼,2009)。
具体而言,她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冲突的世界中,在各种冲突特别是国
际冲突中,翻译从来不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副产品,也不仅仅是社会和政治发展的
结果,也不是人与文本物力运动的副产品,相反,翻译正是使社会、政治运动发
展过程本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Mona Baker, 2006: 6);翻译也不是无辜的,它并
不是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仅仅是沟通的桥梁、交流的工具,它能起到详细阐释和
宣传某一特定叙事的作用,是冲突各方使自己的事件版本即叙事合法化的工具
(Mona Baker, 2006:1-6)。在每次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自己的立场选择意识
形态框架,并在此框架下采用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
参与者再定位等叙事策略去强化、弱化或更改在原文文本或原文话语中的某些叙
事内容,从而有意或无意中参与对社会现实的磋商、质疑和建构 (Mona Baker,
2006: 112 - 139 )。在2009年6月,她在哥本哈根大学的文化研究论坛上的主题发
言题目就是《作为再叙事的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 as Renarration),
她再次强调翻译是一种再叙事,与叙事一样,它的功能不是体现事件和人物特征,
而是建构社会现实。从贝克教授的论述可以看出,她所讲的再叙事和建构意义基
本相同,因此为了标题的一致性,本章大标题采用建构,也就是事实上的再叙事。
潘文国教授认为,最早的语言学派认为翻译只是语言活动,至多只是包含了文化
的内容而已;后来的文化学派认为翻译与文化有密切关系,翻译作品对译语社会
可能产生各种影响;而现在贝克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与文化相关,而且还参与创造
文化,本身就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这种见解确实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可以讲
65
贝克的翻译思想是翻译“文化转向”以后一个新的里程碑(潘文国,2011)。
毫无疑问, 作为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外宣翻译也是一种再
叙事,而且是一种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再叙事,其目的通过在翻译过程中
使用各种叙事策略,在世界上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
的国际舆论环境。在对叙事学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本部分首先将利用叙事时
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经典叙事学中的核心概念来研究微观文本层面的的叙
事交流,然后再利用贝克的后经典叙事理论从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标示式建构、参与者的再定位等来研究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的叙事竞争,力图揭
示出外宣翻译的再叙事本质。

6.2 微观的文本层面:叙事交流

在结构主义,特别是法国结构主义影响下,经典叙事学重点关注文本,力图
从大量的叙事文学作品中寻找出普遍的、共时的深层结构。外宣翻译研究的重点
当然不是以寻找深层结构为目标,但经典叙事学在寻找深层结构过程中形成的叙
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却可以让人们看见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利用
这些叙事元素来进行微观文本层面的叙事交流。

6.2.1 叙事时间的拨动
米克·巴尔论道:
“事件被界定为一个过程。过程是一个变化,一个发展,从
而必须以时间为序列(succession in time)或时间先后顺序(chronology)为其先
决条件。事件本身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秩序出现”(米克·巴尔,2003:249)。
正是因为时间是事件的先决条件,时间便成为是叙事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叙事学家主要 是从“故事”
(story)与“话语”(discourse)关系入手,来揭示“故
事时间”与“话语时间”的差异。“故事时间”是指所述事件发生所需的实际时
间,而“话语时间”是指用于叙述事件的时间,后者通常以文本所需要的篇幅来
衡量。在小说世界中,事件序列通常呈现为顺时序,但是小说家为了建构情节,
揭示主题等动机,常常在话语层面上刻意拨动、调整时间(申丹、王亚丽,2010:
112)。托多洛夫、日奈特、查特曼都对叙事时间进行了研究,其中热奈特尤其精
细。在《叙事话语》中,他首次对“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
了理论阐释,提出了“时序”(order)、“时距”(duration)、“频率”(frequency)
66
三个重要概念,并仔细阐释了“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的联系和区别。
热奈特认为,
“故事时间” 是指“故事中事件连续发生过程显现的时间顺序”,
而 “ 话 语 时 间 ” 是 指 “ 故 事 事 件 在 叙 事 中 的 伪 时 序 ’( pseudo-temporal
order)”(Genette,1980:35)。研究者们认为,作品的故事具有先来后到的时序,
但话语层的时间则有可能会显现为逆时序的安排,如预叙(prolepsis)和倒叙
(analepsis)。如果事件还没有发生,叙述者就预先叙述事件及发生过程,则构
成预叙;如果事件时间早于叙述时间,叙述从“现在” 开始回忆过去,则为倒
叙。时距所要探讨的问题是考察故事事件所包含的时间总量与描述这一事件的叙
事文所包含时间总量之间的关系。由于两者之间不可能等值,叙述过程中便出现
了表现为不同时长和速度的叙述运动形式:当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时便形成概
述(summary);当叙述时间基本等于故事时间即是场景(scene),最常见的表现
形式为人物对话;如果叙述时间为零,故事时间无穷大则形成省略(ellipsis);
如果叙述时间无穷大,故事时间为零便是停顿(pause)(申丹、王亚丽,2010:
115-119)。另一个与叙事节奏密切相关的重要概念是叙述频率,用里蒙·凯南
(Rimmon-Kenan)的话说,叙事频率指“一个事件出现在故事中的次数与该事
件出现在文本中的叙述次数之间的关系”
(Rimmon-Kenan,1986:56)。依照这种关
系,热奈特区分了一下几种方式:讲述 一次发生了一次的事件即单一叙述
(singulative);讲述数次只发生了一次的事件即重复叙述(repeating narrative);
讲述一次发生了数次的事件即概括叙述(iterative narrative)
(申丹、王亚丽,2010:
124-125)。
虽然上述这些概念主要是针对文学特别是小说批评而言的,但对于外宣翻译
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先看时序:首先,中国语言表达时间时一般采取“年-月-
日”的顺序,而英语“日-月-年”的顺序,这种汉英时序表达的差异在外宣翻译
中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本研究更关注比此更深层次的时序关系。外宣翻译是
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在信息传播,尤其是新闻外宣翻译中,总要
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以及受众的关心程度依次来说,将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信息
置于开头部分。此外,若从“凡事件都是在发生之后才能被叙述”而言,所有的
新闻叙事都是倒述,在文本内部时序方面,倒叙属于“新闻背景”,人们常言“没
有没有背景的新闻”,由此可见倒叙在新闻叙事中的重要性(何纯,2006:166)。

67
相比而言,虽然预述在文学叙事中为大家所熟悉,如《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好
了歌解》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命运的预示,《三国演义》的“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与故事发展和结局最终暗合。然而,由于外宣翻译的
叙事强调事实的及时、客观、真实,预叙使用相对而言较少,可以忽略不计。下
面,我们将分析一则汉语新闻编译中倒叙是如何传达的,首先先看中文原文:
外交部发言人谈美国侦察机

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

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A4 新华社北京 4 月 1 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今天就美国军用侦察机在南海空中撞

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发表谈话。

B1 朱邦造说,4 月 1 日上午,美国 1 架军用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

方 2 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9 时 07 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 104 公里处正常

飞行时,美机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 1 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机坠毁。

中方正在搜寻飞行员下落,我们对这名飞行员的状况十分关心。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

国领空,并于 9 时 33 分降落在海南岛陵水机场。

C2 中国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对美国军用侦察机实施跟踪监视,属于正当的飞行活动,

符合国际惯例。中方飞机坠毁的直接原因,是美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接近

造成的。发生这一事件的责任完全在美方。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对美方

给中方造成损失问题,中方保留进一步交涉的权利。

D3 目前,中方已对美方飞机上的 24 名机组人员做出妥善安排。中方对美机未经许可进

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一事保留进一步向美方交涉的权利。

(http://www.gmw.cn/01gmrb/2001-04/02/GB/04%5E18739%5E0%5EGMA3-009.htm)

在“外交部发言人谈美国侦察机 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 中方已就此向美方


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这篇新闻叙事中,如果先按文本的话语先后将每一段以英
文字母排序排列为 A-D,用 1-4 标示事实的自然时序的话,大致上可以概括出这
样一种序列关系:A4-B1-C2-D3。由于本篇中文报道以“外交部发言人谈美国侦
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为主题,因此把这一事实放在这边报道中最为重要
的位置即放在导语中,后面三段分别是外交部发言人发言要点,首先是简述“中
美撞机”经过,然后是发表中方看法,最后谈及美国侦察机人员境况,这样的排

68
列后不仅符合新闻报道要求,其倒叙结构也一眼便知。那么在编译过程中,外宣
译者又该如何处理呢?请看下面根据上述中文编译的一条英文报道:
Chinese Fighter Bumped by US Military Surveillance Plane

A US military surveillance plane bumped into and damaged a Chinese military jet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unday,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unday morning, a US military surveillance plane approached China's airspace south-east of

China's island province of Hainan, and two Chinese military jets scrambled to track it, said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Zhu Bangzao.

At 9:07 a.m., 104 km south-east of Hainan Island, the US plane suddenly turned towards the

Chinese jets, resulting in its bumping into and damaging one of the two Chinese jets, said Zhu.

The Chinese side is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missing Chinese pilot from the crashed

jet, and is busily searching for his whereabouts, Zhu said.

Without permission from the Chinese side, the US surveillance plane intruded into China's

airspace and made an emergency landing at Lingshui Airport in Hainan at 9:33 a.m., according to

the spokesman.

It was normal an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for Chinese military jets to track

the U.S. surveillance plane over China's water areas, Zhu said.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damage and crash of the Chinese jet was that the U.S. plane suddenly

veered into the Chinese jet, which was against flight rule. Therefore, the U.S. side should bear all

the responsibility arising therefrom, Zhu said.

The Chinese side has made solemn representations and protested to the U.S. side, and China

reserves its right to further negotiate with the U.S.side on the losses resulted in the incident, he

said.

China has so far made proper arrangements for all the 24 crew members on board the U.S.

plane, Zhu said, adding that China also reserves the right to further negotiate with the U.S. side on

the U.S. plane's intrusion into China's airspace and landing at the Chinese airport without

permission, Zhu said(文中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http://www.china.org.cn/english/2001/Apr/9929.htm)

从上述编译的英文报道可以看出,由于英文编译新闻以报道“中美撞机”事

69
件本身为主题,与中文原文相比,只是导语抽取了撞机的核心内容,其它部分基
本是按照中文翻译,整体的倒叙结构基本没变。由此可以见,外宣译者之所以要
对“故事时间”进行调整,是为了形成符合题旨的“话语时间”,从而符合英语
新闻的报道需要,其目的在于促进叙事交流。事实上,对“故事时间”的拨动并
不总是体现在显性的时间上,有时在不同叙事中不同的选词上也隐藏着不同的
“话语时间”。如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关于“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
中的不同选词,就可以看出西方记者与我国外宣译者之间有着不同的“话语时间”。
U.S. accuses China over air collision

HONG KONG, China (CNN) -- A collision between U.S. and Chinese military aircraft has

led to Pentagon accusations that China is intercepting U.S. military aircraft in an "unsafe manner."

……(文中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http://edition.cnn.com/2001/US/04/01/us.china.plane.06/)

如前所述,在我国关于“中美撞机”事件的新闻编译中,我们认为是美国的
侦察机“bump into”和“damage”中国正常巡航的战机,但在美国有线电视新
闻网的报道中,却称中国军机“intercept” 美国军机。据 Longman English
“bump into” 意为“hit or knock against something”,
Dictionary Online, “damage”
意为 “cause physical harm to something or to part of someone's body”, 中文可
分别理解为“撞击”、“损坏”。我国使用的这两个词,无论在中文还是英文语境
中都比较中性。相对而言,美国使用的“intercept”意为 “stop something or
someone that is go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before they get there”,对应的中文
为“拦截”,突出的是中国军机的挑衅。从隐含的时序上看,我国编译的新闻讲
述的是美国侦察机侦查在先,又撞上并损坏我方正常巡航军机,错在美方,而美
国的新闻讲述的是中国军机拦截他们的军机,导致事故,责任在中方的“不安全
行为”。事实上,上述我方编译的新闻其实还没完全准确反映出我国政府的立场,
在后续报道中,我方更多采用了“ram”和“destroy”来描绘“美军机冲向并撞
毁我机”的立场,如:
US ambassador gives ‘very sorry’ letter

Joseph Prueher, Us ambassador to China and the key representative of the US Government

for handling the incident of a military reconnaissance plane ramming into and destroying a

Chinese military aircraft, handed a letter to Foreign Minister Tang Jiaxuan yesterday at the
70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say ―very sorry‖ for the

incident……(文中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转引自张健,2010:428)

“ram”在英语中的确切含义为“run or drive into something very hard”,其对


应的汉语为“猛撞”或“猛击”,和“destroy”
(毁坏)两个词放在一起连用,相
对于“bump into”和“damage”,在时序上和在意义上更加强化了美方错误在先
的叙事,也更明确地表达了我国政府的立场。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外宣翻译中,
“时序”可以是显性的时间标识,
也可能是隐性的关键词汇,外宣译者在翻译时会根据主题或话语需要拨动“故事
时间”建构相应的“话语时间”,目的有时是为了促进叙事交流,有时候是为了
与西方展开叙事竞争。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叙事时间的“时长”是否在外宣翻译中能为译者所用。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不可能等值,叙述过程便产生
了概述、场景、省略、停顿等不同时长和速度的叙述运动形式。由于外宣翻译主
要是向国外的受众传递中国的信息和观点,所以在时长的四种形式中,概述和场
景使用较多,因为有些信息需要综合处理,以加快叙事进程,而以人物对话为主
的场景在外宣翻译中对于客观表达立场又至关重要。我们先来看一下概述,概述
又称概要、概略、概括等,在叙事文本中把一特定的故事时间压缩为表现为其主
要特征的句子,以此来加快速度(何纯,2006:166)。在新闻外宣翻译中,外宣
译者同样使用概述来压缩故事时间,加快叙事进程,如下面这则新闻的编译就是
如此:
迟福林:中国入世迎来第二次改革开放

中国加入 WTO,为什么会引起内地及国际相当广泛的影响?入世一周年,国际上各个

方面的评价是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我想这个原因应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有着庞大内地市场需求且又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一

个大国;

第二,中国又是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国。

入世恍如第二次开放。中国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大国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纳入到世界

市场经济的主流,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此,中国加入 WTO,最深刻、最有实质性或者

最有长远意义的,我把它叫做中国的第二次改革、第二次开放。中国加入 WTO,开放进入
71
新阶段,改革也进入新阶段„„

(http://www.chinareform.org.cn/people/C/chifulin/Article/200312/t20031204_30708.htm)

这段话是时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在中国加入 WTO
一周年时发表的一段讲话,指出了国内外正面评价中国入世的两条原因,并把入
世看作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原文内容松散且相对较长,China Daily 在编
译一则相关新闻中,将原文内容作了概述,只译出了原文中最为核心的两条信息,
即中国入世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中国入世有如第二次开放。通过这种概述,
压缩了故事时间,加快了叙事进程,也满足了新闻传播信息和受众接受信息的需
求,详见下文:
Cut gov’t red tape to reform economy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has aroused much atten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hat is of the greatest significance to China is that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brings about a

new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

(转引自刘娟,2006:41)

接下来,再来看场景在外宣翻译中如何处理。如前所述,场景指叙述时间和
故事时间基本相等,最主要的场景形式是人物对话。在文学作品中,叙述者可原
原本本地引述人物言词,也可仅概要转述人物话语的内容;可以用引号,也可省
略引号;可以在人物话语前面加上引导句(如“某某说”),也可省略引导句,如
此等等(申丹、王丽亚,2010:144),通过各种人物对话方式,文学创作者可以
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构建或维持人际关系。在“虚构”
的文学世界存在的人物话语,在“真实”的对外宣传,尤其是对外新闻宣传中也
大量存在,主要以引语形式存在。引语分直接引语(direct quotes)、间接引语
(indirect quotes)和部分引语(partial quotes)三种。直接引语是指用引号引起
来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引文必须准确无误,绝对忠实于讲话人的语言和思想。
一般而言,政治领袖的重要观点、新闻人物对重大事件的非同一般的见解、新闻
人物对争议问题发表有利于本国立场的言论、新闻人物讲过的生动、幽默、睿智
的话语等在新闻报道中适合使用直接引语,目的是突出内容的重要性、增加新闻

72
的色彩,提高新闻的可信度。间接引语也称“释义”,是叙述者用自己的话对讲
话人的话进行转述。间接引语不加引号,但所述内容必须与讲话人的意思相同或
相近,而且要言简意赅。部分引语是叙述人引用讲话人所讲内容的某个片断,以
突出所引用部分所具有的价值(刘其中,2009:136-151)。了解了上述基本概念
后,下面我们首先探讨这些引语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如何传达的。如 2010 年 9 月
7 日上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一艘中国渔船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
截停、登船、检查,而且日本海上保安厅还非法扣留中方渔民渔船。2010 年 9
月 9 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在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再次就此事
强调中方立场,现将有关钓鱼岛的回答摘录如下:
问:有关钓鱼岛撞船事,中国渔船船长被拘后,中方明确要求日方放人,但是日方态度

似乎比较强硬。中国政府下一步会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方对在该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适用日

本国内法是荒唐、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决不接受。当务之急是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

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

问:钓鱼岛撞船事故会不会影响到今后的中日关系以及中日东海共同开发问题的对话?

答:领土主权争议高度敏感,处理不当,将对中日关系大局造成严重冲击。日方对此应

有清醒认识。

问: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一些民间保钓人士表示将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请问中国

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保护他们的安全?

答: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和渔民的行为已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应,希

望日方正视事态的严重性,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避免事态恶化升级。

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

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与决心是坚定

不移的。中日双方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是客观事实,我们主张在尊重事实的基

础上通过谈判妥善解决问题。

问: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已三天,请问中方在什么情况下会作出“进一步反应”?

答:近几日,中国外交部和驻日本大使馆已多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对日方在钓鱼岛

海域非法扣留中国渔船和渔民提出强烈抗议。我们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并且确保中国渔

民的安全。中国驻日使领馆已经派工作组探望了有关渔民。目前他们是安全的,身体状况良

好,也向家人报了平安。
73
问:据报道,中方已派出渔政执法船前往钓鱼岛,请证实。这是否与撞船事件有关?

答:中方已经派遣渔政执法船前往相关海域,这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开展渔业管理

活动,目的是维护相关海域的渔业生产秩序,保护中国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问:中国向钓鱼岛海域派出渔政执法船是因为钓鱼岛撞船事件,还是仅仅是时间上的巧

合?

答:具体的情况请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正文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fyrbt_602243/t738955.shtml)
下面是央视记者根据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记者招待会上发布信息编译的相
关新闻,内容如下:
China opposes Japan's handling of fishing boat incident
China says it opposes the way Japan is handling the fishing boat incid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emanded Japan release the ship and crew members, who have been detained by
its Coast Guard near the Diaoyu Islands since early Wednesday.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woman Jiang Yu said, "The Diaoyu Islands and their
adjacent islets have been Chinese territory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a will never accept
Japan applying its domestic laws to Chinese fishing boat operating in that area. Such
handling was absurd, illegal, and invalid. The urgent affair now is for the Japanese side to
release the crew and vessel immediately and unconditionally, so as to avoid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prevent escalation."
Jiang Yu also warns that, if not handled properly, the incident will seriously undermin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hina-Japan relations. Jiang added that she hopes the Japanese side
thoroughly considers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incident. She urged Japan to "keep a sober mind"
on the highly sensitive issue of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The spokeswoman also confirms that
China has deployed its own fishery administration vessel to maintain order in the area
around the Diaoyu Islands(正文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http://english.cntv.cn/program/newsupdate/20100909/103783.shtml)
在这则新闻编译中,央视记者将直接引语、间接引语、部分引语融为一体,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很好地传达了我国政府关于“中日撞船事件”的立场。央
视记者采用直接引语将姜瑜的关键言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日方对在该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适用日本国内法是荒唐、非法和无效的,中方
决不接受。当务之急是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放船,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在英文
中直接呈现,这样的直接引语不仅能突出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而且使新闻更具
有现场感、权威性和说服力。对于对于“价值”相对较小的部分如“领土主权争
议高度敏感,处理不当,将对中日关系大局造成严重冲击”、
“中方已经派遣渔政
执法船前往相关海域,这是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开展渔业管理活动,目的是维护

74
相关海域的渔业生产秩序”则译成间接引语,以加快新闻叙事的进程,但对姜瑜
提醒日方对领土主权争议高度敏感性“应有清醒认识” 则作为部分引语作了强
调,意在提醒日本反省在此事上的所作所为,保持清醒头脑。通过这样的处理,
不仅突出了姜瑜所发布信息的重点,又兼顾了内容的完整性,而且做到了新闻叙
事的详略得当、快慢有节。
在这三种引语的翻译中,对于直接引语的翻译,外宣译者以直译为主,力求
做到意义准确,体现出发言人的本意和立场,译者所具有自由空间不多。对间接
引语的翻译,外宣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有时进行压缩和删减,从而做到长话短
说,节省文字和篇幅,加快叙事节奏。对于部分引语的翻译,外宣译者为了突出
所引用部分所具有的价值,一般也是直译为主。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翻译直接
引语、间接英语,还是部分引语,外宣译者都不能断章取义,违背原意。
那么在外宣翻译,特别是新闻外宣翻译中,什么时候使用直接引语、间接引
语或部分引语呢?刘其中教授认为以下三条原则可供参考:
(1)新闻人物所讲的
话虽然重要,但内容较多,不便全部直接引述,在这种情况下,可将那些最有价
值的部分用直接引语加以引述,而把新闻价值相对较低的部分用记者的话一笔带
过;
(2)新闻人物所讲的话虽然一般,但其中个别用语很有分量,或颇具争议,
或能透露某些玄机,可将这些说法以部分引语方式成文;
(3)讲话内容都较重要,
直接引述、间接引述差别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结构上的重复,为了增
加行文的变化,进而提高新闻的可读性,编译人员往往故意将直接引语、间接引
语和部分引语交替使用(刘其中,2009:154)。的确,外宣译者通过在翻译中对
不同引语的合理使用,从而达拨动叙事时间,影响叙事进程,构建符合英语新闻
规律的信息,达到向叙事接受者更好传递我方立场的目的。
叙事时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频率,如前所述,频率分为三种,单一叙述、
重复叙述和概括叙述。在文学叙事中,单一叙述最为常见,这里不再赘述。重复
叙述也广为使用,如在鲁迅《祝福》中祥林嫂重复叙述她儿子被狼吃掉一这悲剧,
概括叙述也不鲜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第三章中在讲述“我”(尼克)在
认识盖茨比之前隔岸看到的情形就是采用了概括性叙述的方法。相比于文学叙事,
对外宣传强调简明准确,外宣翻译也因此以单一叙述为主,重复叙述则主要出现
在新闻报道中,鲜有讲述一次发生了数次事件的概括叙事。这里主要论述一下重

75
复叙述在新闻外宣翻译中的使用。在新闻报道中,总是“三度反复”,即是对同
一新闻事件从标题至导语至主体,一般是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标题是第一
次用一句话报告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是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
者;主体结尾是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整报道事实(何纯,2006:
174-175)。这种叙事方式也符合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要求,并形成新闻报道中典
型的“倒金字塔”叙事结构。在外宣翻译中,外宣译者通常在编译新闻中也要按
照“三度反复”进行重复叙述,从而符合西方新闻的叙事规则和叙事接受者的接
受习惯。我们以 2014 年一则关于昆明“3·01”火车站恐怖事件伤亡人数报道的
新闻编译为例,详见下面中文:
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已造成 29 人死亡 130 余人受伤

新华网昆明 3 月 2 日电 记者从昆明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昆明“3·01”事件事发现场

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3 月1日 21 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截至 2 日 6 时,已造成 29

人死亡、130 余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 4 名暴徒、抓获 1 人。目前,案件侦破工作正在紧张

进行。受伤群众已分别被安置在多家医院,各级医疗部门已调集精干力量,全力救治伤员。

昆明火车站当晚各车次均已发出,昆明市社会秩序稳定。

“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损失。有关部门

表示,要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文中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4-03/02/c_119565312.htm)
这则新闻以伤亡人数作为标题,如按正常的新闻写作程序,对于伤亡人数需
在导语中重复,补充标题,然后在主体部分再次重复,完整事实报道。但纵观整
则新闻,这种重复在导语中竟然没有出现,只在主体中出现了。对于这种不太规
范的新闻报道,外宣译者在编译过程中要给予纠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这则新
闻的编译就很专业,体现了同一事件在新闻报道的“三度反复”的一般原则,详
见下文:
29 Dead in Kunming Train Station Terror Attack

Twenty-nine civilians were confirmed dead and more than 130 others injured Saturday in a

railway station attack in southwest Chinese city of Kunming, authorities said.

Police have shot dead at least four attackers whose identities are yet to be confirmed and are
76
hunting for the rest.

It was an organized, premeditated violent terrorist attack, according to the authorities.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urged the law enforcement to investigate and solve the case

of Kunming terrorist attack with all-out efforts and punish the terroris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More than 10 terrorist suspects attacked people at the square and ticket hall of Kunming

Railway Station at 9:20 p.m. Saturday, killing at least 28 civilians and injuring 113 others.

Xi stressed the careful rescue and treatment of the injured civilians and proper handling of

the dead.

He called for full awareness of the grave and complicated situation of anti-terrorism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crack down violent terrorist activities in all forms(文中下划线为笔者所

加).

……

(http://english.cri.cn/11354/2014/03/02/191s815307.htm)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新闻对外宣传的时效性,大多数新闻只有标题和导
语,在这种情况下,同一事件在新闻报道中的重复就只有两次,外宣译者在编译
中也要这样变通。无论是标准的“三度反复”,还是变通的“二度反复”,外宣译
者件见机处理都是为了遵循新闻叙事的规则,满足叙事接受者的阅读期待,目的
都是为了促进叙事交流。
总而言之,从上面对叙事时间中时序、时距,频率在外宣翻译中的分别阐述
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常常需要拨动“故事时间”去建构相应的
“话语时间”, 多数情况是为了符合新闻叙事的规律、信息传播的需要和叙事接
受者的阅读期待,换言之,是为了促进叙事交流,但其中也有如我们在时序中谈
到的叙事竞争。

6.2.2 叙事视角的融合
无论是小说家,还是新闻记者,在叙述情节进展的话语中都尽量追求一种客
观的、模仿的效果,即采用一种不露声色的叙述来造成一种事件自己叙述的印象,
也就是戏剧化的“显示”,而竭力淡化有作者在“讲述”的印象。但正如热奈特
一针见血地指出:
“言语的模仿永远只能是模仿的幻觉”。因为叙述本身“即是使

77
(Sturge,1992:23),即叙事视角(narrative perspective)。叙
人致力于一个视角度”
述视角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时的角度(曾庆香,2005:125-126)。“事件无
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从一定的‘视角’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
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事实,还是‘虚
构’的事件”(米克·巴尔,1995:113-114)。换言之,叙事视角不但为我们提
供了观察问题的角度,而且这种角度本身就包含着叙事判断、明显或者隐蔽的情
感倾向。因此,同一事件在不同的视角观照下,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性质,这
就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曾庆香,2005: 127)。
叙事视角的分类虽然存在争议,但大体上不外乎存在以下几种分类:其一,
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在讲故事时,没有看不到和感受不到
的任何东西,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甚至能透视人物内心最隐秘之处,因此被称
为“上帝的眼光”。限知视角则指叙述者或者主动放弃全知的权利,只是通过故
事中某个人物的视野观察事物,或者只了解部分情况,并把所了解的部分当作整
体。相对而言,全知视角显得客观公正,限知视角则易主观、偏见。其二,内视
角和外视角。内视角是指故事叙述者采用故事内人物的眼光来叙事,换言之,故
事叙事者的观察位置处于故事之内。内视角叙事可以对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作再现
式的描写,具有较强感染力,但具有一定主观性、偏见和感情色彩。外视角是指
故事叙述者处于故事之外,用旁观者的眼光进行叙事,叙事者和故事本身没有任
何关系。因此,外视角叙事较易对事件进行宏观把握和客观评价,显得较为冷静、
客观、可靠。其三,单一视角和多元视角。前者指叙述者仅从一个人物视角叙述
事件,不发生视角转移,从而给故事留下一些联想空间;后者是若干个角色视角
和叙述者视角的动态组合,以对事件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叙述。其四,第一人称
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是指叙事者“我” 作为事件的见证人或主
角,叙述自身经历或事件进程中自我认知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真实感强。第三
人称指叙事者作为故事外的旁观者客观地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其突出
特点是非人格化和间离性(曾庆香,2005: 129-130)。需要指出的是,视角是
动态的,在现实中,存在着各个类别的交叉、渗入和转换。
法国经典叙事学家热奈特认为“视角”是过于专门的视觉术语,他选用了在
他看来较为抽象的“聚焦”(focalization)一词。所谓聚焦就是叙述主体眼光在

78
客体上的落点,其核心是对叙事人视角的限制(何纯,2006:42)。在《叙述话
语》中,他认为存在三种聚焦模式: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零
聚焦叙事即无固定观察角度的全知叙述,其特点是叙述者说的比任何人知道的都
多,可用“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表示;内聚焦叙事,其特点为叙述者仅说出
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可用“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来指代。它有三个次类型:
固定式聚焦,即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变换式内聚焦,即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
多重式内聚焦,即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外聚焦叙事,即仅从外部客观观察人物
言行,不透视人物内心,可用“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来表达(申丹,2010:
97)。“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这三个公式为托多罗夫
首创,经热奈特推广后,在叙事学界颇受欢迎。
从上述视角和聚焦的定义和分类可以看出,聚焦和视角的区别甚微。传统叙
事学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上,也一贯认为视角和聚焦讲得是同一
回事,即文本内的叙事者描述故事的特殊眼光和角度。而在外宣叙事文本之内的
视角和聚焦与文学叙事比较则是不同的,各有其特殊内涵。在外宣叙事中,如果
说叙事视角表现的是“谁看”,那么聚焦强调的是“什么被看”,前者尽可能体现
的是外宣的客观与公正,力图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后者则将叙事眼光投射
到外宣事实的“有意味”处,从而叙述出一个“意义的世界”
(何纯,2006:44)。
这一区分十分重要,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媒体对同一事件的叙述可以是大体
相同的,但更多的是不同;也能解释对同一事件的叙述,在文本中叙事视角是相
同的,但叙述的事件却大为不同(何纯,2006:66)。
由于外宣叙事强调“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相对而言,在上述四种视
角分类中,全知视角比限知视角、外视角比内视角、多元视角比单一视角、第三
人称比第一人称在对外宣叙事中使用得更多,而且如上所述,很多时候在这些视
角之间还存在交叉、渗透、转换,还有聚焦的差异,因此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不
同的变体。在全知视角、外视角、多元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这四类比较常用的外
宣叙事视角类型中,本研究选取全知视角、多元视角来探讨在外宣翻译中外宣译
者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视角融合。首先,来看全知视角的传达,如“2012 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翻译: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节选)
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3 年 2 月 22 日

2012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

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5193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2377 亿元,增长 4.5%;第二产业增加值 235319 亿元,增长 8.1%;第三产业增加值 231626

亿元,增长 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1.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1.8%。农产品生产者价格

上涨 2.7%。

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年末为 54 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 76704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 37102 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266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与上年末持平。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6261 万人,比上

年增长 3.9%。其中,外出农民工 16336 万人,增长 3.0%;本地农民工 9925 万人,增长 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 33116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 1304 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 1 美元

兑 6.2855 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 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 117210 亿元,比上年增加 13335 亿元,增长 12.8%;其中税收

收入 100601 亿元,增加 10862 亿元,增长 12.1%。

„„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102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9%,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 1.97%,其中基础研究经费 498 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 1701 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165

项“863”计划课题。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30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128 个。累计建

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149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180 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

中心达到 887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 8137 家。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

102 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近 290 亿元,投资了创业企业 238 家。全年受理境内外专

利申请 205.1 万件,其中境内申请 188.6 万件,占 91.9%。受理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 65.3

万件,其中境内申请 52.3 万件,占 80.1%。全年授予专利权 125.5 万件,其中境内授权 114.4


80
万件,占 91.1%。授予发明专利权 21.7 万件,其中境内授权 13.7 万件,占 63.2%。截至年

底,有效专利 350.9 万件,其中境内有效专利 289.9 万件,占 82.6%;有效发明专利 87.5

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 43.5 万件,占 49.7%。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 28.2 万项,技术

合同成交金额 643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1%。全年成功发射卫星 19 次。神舟九号载人飞

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实现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区域组网

并正式提供运行服务,“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海试成功突破 7000 米(正文下划线为笔者所

加)

„„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qgndtjgb/201302/t20130221_30027.html)
国家统计局 2012 年 2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是对 2011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所作的一个系统报
告。
《公报》全文由开头、主体两部分组成,采取“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首
先对 2011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采用详
实的数据从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交通、邮电和旅游,金融,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卫生和社会服务、人口,人
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等 12 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指标
进行了描述,全面、客观、公正,很有说服力。上文节选了《公报》的开头和主
体中的综合部分及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部分中的片段。请看下面官方译文:
Statistical Communiqué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2012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xcerpt)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February 22, 2013

In 2012, faced with the complicated and sever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arduous tasks of

domestic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under the firm leader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of China, tak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the them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s the mainline,

following the general tone of making progress while ensuring the stability, carried out the package

of plans and policies aiming at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macro control. As a result,

nat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maintained steady development, all social undertakings achieved

81
new progress, and a good foundation was laid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2012,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of the year was 51,932.2 billion yuan, up by 7.8

percent over the previous year. Of this total, the value added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was 5,237.7

billion yuan, up by 4.5 percent, tha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was 23,531.9 billion yuan, up by 8.1

percent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was 23,162.6 billion yuan, up by 8.1 percent. The value added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accounted for 10.1 percent of the GDP, tha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ccounted for 45.3 percent, and tha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ccounted for 44.6 percent.

The consumer price in 2012 went up by 2.6 percent over the previous year. Of this total, the

prices for food went up by 4.8 percent. The prices for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creased by 1.1

percent. The producer prices and the purchasing prices for manufactured goods were down by 1.7

percent and 1.8 percent respectively. The producer prices for farm products[3] were up by 2.7

percent.

The number of cities among 70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showing the rise of monthly

sales prices (month-on-month) for new commerci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was 54 at the end of the

2012.

At the end of year 2012, the number of employed people in China was 767.04 million, and

that in urban areas was 371.02 million. The newly increased employed people in urban areas

numbered 12.66 million. The urban unemployment rate through unemployment registration was

4.1 percent at the year end, maintaining the same level as 2011. The total migrant workers[4] in

2012 were 262.61 million, up by 3.9 percent over that of 2011. Of which, the migrant workers left

hometown and worked in other provinces were 163.36 million, increased by 3.0 percent, the

migrant workers worked in local provinces reached 99.25 million, up by 5.4 percent.

At the end of 2012,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reached 3,311.6 billion US dollars, an

increase of 130.4 billion US dollars as compared with that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year.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exchange rate was 6.2855 RMB to 1 USD, an appreciation by 0.25 percent

over that at the end of 2011.

In 2012, the total public revenue reached 11,721.0 billion yuan, up by 12.8 percent or an

increase of 1,333.5 billion yuan over that in the previous year. Of this total, the taxes collected in

82
the whole year reached 10,060.1 billion yuan, up by 12.1 percent or an increase of 1,086.2 billion

yuan over 2011.

……

The amount of expenditure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R&D) was worth

1,024.0 billion yuan in 2012, up 17.9 percent over 2011, accounting for 1.97 percent of GDP. Of

this total, 49.8 billion yuan was appropriated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 programs. A total number

of 1,701 projects under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and

1,165 projects under the Hi-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863 Program) were

implemented. The year 2012 saw a total of 130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 128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149 national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s and 180

national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The number of state validated enterprise

technical centers reached 887 and the technical center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numbered 8,137.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plan had been implemented to boost new emerging industries,

accumulatively 102 venture investment enterprises were supported to be established with nearly

29 billion yuan, and 238 venture businesses were invested. Some 2,051 thousand patent

applications were accepted from home and abroad, of which 1,886 thousand were domestic

applications, accounting for 91.9 percent of the total. A total number of 653 thousand patent

applications for new inventions were accepted, of which 523 thousand were from domestic

applicants or 80.1 percent of the total. A total of 1,255 thousand patents were authorized in 2012,

of which 1,144 thousand were domestic patents, accounting for 91.1 percent of the total. A total of

217 thousand patents for new inventions were authorized, of which 137 thousand were domestic

ones, accounting for 63.2 percent. Till the end of year 2012, the number of patents in force was

3.509 million, of which 2.899 million patents were domestic ones, accounting for 82.6 percent; the

number of patents in force for inventions was 875 thousand, of which 435 thousand were domestic

ones, accounting for 49.7 percent. A total of 282 thousand technology transfer contracts were

signed, representing 643.71 billion yuan in value, up 35.1 percent over the previous year. The year

2012 saw 19 times of successful launch of satellites. Shenzhou IX Spacecraft and Tiangong-1

Target Spacecraft completed the first space rendezvous and docking mission successfully in 2012.

Beidou-2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completed regional networking and started to offer services.

83
The manned submersible Jiaolong achieved 7,000 meters sea trial test successfully(正文下划线

为笔者所加).
……
(http://www.stats.gov.cn/english/NewsEvents/201302/t20130222_26962.html)
从上述译文可以看出,对于这种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外宣译者基本不需进
行视角转换,可直接采取直译的方法,以主动语态为主进行翻译,上述选文的
1-7 段就是这样进行处理的。但外宣译者也会针对英语多用被动语态的特点,在
需要处使用被动语态,这在选取的第八段中表现比较突出。在原文中,“国家”
为动词“安排、实施、支持、投资、受理、授权、签订”的施事主语,英译时采
用 了 被 动 语 态 , 将 这 几 个 动 词 分 别 译 为 “ were implemented” 、“ had been
implemented”、“were supported”、“were invested”、“were accepted”、“were
authorized”、
“were signed”。这是由于统计公报是一种非常正式的公文,表达时
注重全面、公正、客观、准确。通过使用被动语态,选文的第八段把“国家”这
个施事主语隐藏起来,可以减少主观色彩,更好地体现全知视角的优势,展现全
面、客观、公正的态度。此外,第八段中,外宣译者通过对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的交叉使用,也有意地调节了译文的节奏。由此可见,对于全知视角的翻译,外
宣译者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在需要处进行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调节,从而让译文
的视角与读者的视角进行融合,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全知视角除了在外交公报、
外交声明、外交宣言、政府白皮书中使用外,在一些介绍性资料如企业介绍、学
校介绍、景点介绍中也广泛使用,在前者的翻译中可以以直译为主,就如同则《公
报》的翻译,但在介绍性资料的翻译中,由于文化的差异,除了直译和被动语态
的使用外,还需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增添、删减甚至重构,本研究会在外宣翻译的
叙事接受环节会详细论及,此处暂且不叙。
如前所述,不同视角之间存在交叉、渗透、转换,上述的全知视角,从另一
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外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因为在上文中,叙述者一直站
在故事之外,用旁观者的眼光进行客观叙述,所用的人称也是第三人称,从“国
家”的视角进行叙述,故这里外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在外宣翻译的传达在此也略
而不叙。本研究将目光转向多元视角在外宣翻译中的使用。文学叙事中的多元视
角是为了表达世界的丰富性、事件的复杂性和人物内心的多样性,在外宣叙事中,
多元视角则有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指叙事视角的选择,还事关报道的声音,通过

84
多元视角、多元声音来展现外宣叙事的平衡性和客观性。外宣叙事的多元视角在
有争议的事件报道中经常使用,如 2013 年 12 月 26 日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
拜靖国神社,新华社就采取了多元视角进行了报道:
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遭致广泛谴责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任沁沁 许晓青 孟娜)当地时间26日上午,日本

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了供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继2006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

郎之后,又一位现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舆论表示,安倍的危险政策严重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已经并将继续受到中国和世

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坚决反对。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6日下午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代表中国政府就日本首相

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王毅表示,今天安倍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

对国际正义的公然挑衅,也是对人类良知的肆意践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天也发表了谈话。中国驻日大使将就此事向日本外务省负责人提

出严正交涉。

韩国政府26日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失望和愤怒,并表示将就安倍“拜鬼”之举

召见日本公使,以示抗议。

美国驻日本大使馆26日就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发布声明称,美方对日方领导

人的此次行为“表示失望”
,并指出安倍参拜之举可能“激化与邻国的紧张局势”

俄罗斯媒体普遍使用了“丑闻”一词来报道安倍的这一举动。俄通社-塔斯社报道说,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不仅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在日本国内也遭到了执政联盟成

员公明党的指责与批评。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千代田区,供奉有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

还设有一座名叫“游就馆”的军史展览馆,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发动的侵略战争美化为自卫

战争(正文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2/26/c_118727094.htm)
上述报道通过对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韩国政府、美国驻日大使馆、俄罗斯媒
体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来支持“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遭
致广泛谴责”这一主题,这种多元视角,不仅提供了每条消息的确切来源,也通
85
过不同视角的叙事展示了“不偏不倚” 的客观态度,使这篇报道显得客观、准
确、中立,无形中传递了有利于我方的观点,即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是对东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对这
样争议性新闻,应该如何翻译呢,请看下列新华社编译的英文报道:
Abe's shrine visit draws condemnation, criticism

BEIJING, Dec. 27 (Xinhua) --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s visit to the war-linked

Yasukuni shrine has aroused worldwide condemnation with officials and media warning of its

adverse impact on the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in East Asia.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on Thursday afternoon summoned Japanese

Ambassador to China Kitera Masato, saying that "China will not tolerate it."

Wang said Abe's visit ran contrary to the commitment made by former Japanese

administrations and leaders on historical issues, and erected a major new political obstacle to the

already strained China-Japan relations.

South Korea, which also suffered deeply from Japanese aggression during World War II, on

Thursday denounced Abe's shrine visit as "deplorable" and warned that it jeopardized bilateral

ties.

"Our government cannot repress condemnation and rage over Prime Minister Abe's paying of

respects at the Yasukuni shrine that glorifies its colonial aggressions and enshrines war criminals,"

Culture Minister Yoo Jin Ryong said in a statement on behalf of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The United States, Japan's key ally, voiced its disappointment over Abe's visit to the shrine.

"Japan is a valued ally and friend. Nevertheless, the United States is disappointed that Japan's

leadership has taken an action that will exacerbate tensions with Japan's neighbors," the U.S.

embassy in Japan said in a statement on its website(正文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3-12/27/c_133001523.htm)
从上述新华社的英文报道可以看出,该文仍旧采取了多元视角,对中国外
交部长王毅、韩国政府、美国驻日大使馆(俄罗斯媒体的信息省略了)对日本首
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采取了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方式进行了翻译。
从细节可以看出,所引述的内容与中文存在着差异,不是完全的直译,而是在中
文信息基础上的一种编译,但总体思想仍旧是通过多元的视角展现包括中国政府

86
在内的国际社会对安倍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靖国神社的强烈谴责,但报道本
身因为多元视角的使用客观、准确、中立,有利于叙事接受。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外宣叙事主要以全知视角、外视角、多元视角和第
三人称视角这四类视角为主,并不意味着限知视角、内视角、单一视角和第一人
称视角不存在,如在 2013 年 3 月 5 日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人称视
角就或“隐”或“显”地存在:
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2013 年 3 月 5 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 26.6 万

亿元增加到 51.9 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从 5.1 万亿元增加到 11.7 万亿

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5870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

别增长 8.8%、9.9%;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
;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达到

新水平;
(我们)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
(我们)成功举

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
(我们)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

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

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圆

满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
(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文中括号及其中的“我们”为笔者添加)

„„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8/c_115064553.htm)
在上述节选中,第三人称视角虽然的确大量使用,但我们也能很容易地看到
有两个明显的第一人称,即上文两个标示为黑体的“我们”,还有四个隐形的“我
们”
,用括号标出,对于这种第一人称视角,在翻译中该如何处理?首先让我们
研究一下官方译文:

87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Excerpt)

Delivered at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Twelf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5, 2013

Wen Jiabao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

The past five years since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ere a

truly extraordinary period of time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development.

-- We effectively countered the sever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maintained steady

and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 China's GDP increased from 26.6 trillion yuan to 51.9 trillion yuan, and now ranks second in

the world.

-- Government revenue went up from 5.1 trillion yuan to 11.7 trillion yuan.

-- A total of 58.7 million urban jobs were created.

--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rose by an annual average of 8.8%, and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rose by 9.9%.

-- Grain output increased for the ninth consecutive year in 2012.

-- Progress was made in key areas of reform; and the open economy reach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 We made China more innovative. Breakthroughs were made in developing manned spaceflight

and the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 building a manned deep-sea submersible, launching the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developing supercomputers and building high-speed railways.China's

first aircraft carrier, the Liaoning, was commissioned.

-- We successfully hosted the 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 and the XIII Paralympic Games in

Beijing and the World Expo in Shanghai.

-- We successfully mitigated the impact of the massiv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strong Yushu

earthquake, the huge Zhugqu mudslide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and carried out post-disaster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 China's productive forces and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its living standards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influence all improved significantly.

-- W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and got off to a good start in

implement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88
-- We made significant socialist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gress, and

wrote a new chapter i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添加).


……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3-03/18/c_132242798.htm)
由于汉语是一种“重意合”的“形而上”语言(申小龙语),英语则是一种
“重形合”的“主谓优势”句(刘宓庆,2001:153),因此对上文中第一人称视
角,特别是“隐性”的第一人称视角,在翻译过陈中外宣译者要使之“显性化”,
从而符合英语中的主语明确的要求,形成“主谓优势”句。上述译文正是这样处
理的,不仅把显性的“我们” 直接译出,而且对于汉语原文中省略的主语“我
们”也都使之“显性化”,这样不仅使英文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也使第一人称
视角在英语中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传达。
从上可见,对于外宣叙事中的不同视角,外宣译者在翻译中要采取不同的方
法,或由主动转为被动,或直接翻译、或编译、或补充,从而让中文中的视角通
过外宣译者与英文读者的视角产生融合,有利于叙事接受者的接受,取得最佳传
播效果。然而,如上所述,外宣叙事不仅有视角,还有聚焦,前者尽可能体现的
是外宣叙事的客观与公正,力图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后者则将叙事眼光投
射到外宣事实的“有意味”处,从而叙述出一个“意义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
不同的媒体对同一事件的叙述可以是大体相同的,但更多的是不同;也能解释对
同一事件的叙述,在文本中叙事视角是相同的,但叙述的事件却大为不同。例如
对 2013 年 12 月 5 日“中美军舰南海对峙事件” 的报道就体现了这一点。事实
上,中美军舰南海对峙事件发生在 12 月 5 号,开始双方都没有报道,但在 12
月 13 日美国开始“恶人先告状”,请看下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关于此事的报道:
US, Chinese warships narrowly avoid collision in South China Sea

By David Alexander, Reuters

A U.S. guided missile cruiser operating in international wate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forced to take evasive action last week to avoid a collision with a Chinese warship

maneuvering nearby, the U.S. Pacific Fleet said in a statement on Friday.

The incident came as the USS Cowpens was operating in the vicinity of China's only aircraft

carrier, the Liaoning, at a time of heightened tensions in the region following Beijing's declaration

89
of an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farther north in the East China Sea, a U.S. defense official

said.

Another Chinese warship maneuvered near the Cowpens in the incident on December 5,

and the Cowpens was forced to take evasive action to avoid a collision, the Pacific Fleet said

in its statement.

"Eventually, effective bridge-to-bridge communications occurred between the U.S. and

Chinese crews, and both vessels maneuvered to ensure safe passage," a defense official, speaking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said in an email.

The Cowpens had been in the Philippines helping with disaster relief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massive typhoon that hit the region in November. The U.S. Navy said it was conducting regular

freedom-of-navigation oper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hen the incident occurred.

China deployed the Liaoning to the South China Sea for maneuvers in the midst of the

tensions over the air zone, which covers air space around a group of tiny islands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at are administered by Japan but claimed by Beijing as well.

Beijing declared the air zone late last month and demanded that aircraft flying through it

provide flight plans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 rejected the Chinese

demand and have continued to fly military aircraft into the zone.

Beijing claims mo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s involved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with several

of its neighbors in that region as well.

Asked if the Chinese vessel was moving toward the Cowpens with aggressive intent, an

official declined to speculate on the motivations of the Chinese crew.

"U.S. leaders have been clear about our commitment to develop a stable and continuous

military-to-military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the official said in the email.

"Whether it is a tactical at-sea encounter, or strategic dialogue, sustained and reliable

communication mitigates the risk of mishaps, which is in the interest of both the U.S. and China,"

the email said.

The Pacific Fleet said the incident with the Cowpens underscored the need for the "highest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seamanship, includ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vessels, to mitigate the

risk of an unintended incident or mishap."

90
"It is not uncommon for navies to operate in close proximity, which is why it is

paramount that all navies follow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maritime rules," the defense

official said in the statement(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添加).


(http://worldnews.nbcnews.com/_news/2013/12/13/21895875-us-chinese-warships-narrowly-av
oid-collision-in-south-china-sea?lite)
从上面英文报道可以看出,美方宣称,美国导弹巡洋舰“考本斯”号上周
“在南海的国际水域合法航行”时,被一艘正在附近演习的中国战舰“逼停”,
“考本斯”号不得不紧急避让,才避免相撞。该报道采用第三人称外视角,同时
采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对“中美军舰南海对峙”进行了看似“客观”的报道,
但事实上,在该报道表面的“客观”之下有着明显的“聚焦”,即将责任推向中
方,是中国军舰“违反”国际海洋法,采取“危险”、“咄咄逼人”的做法几乎
导致中美军舰相撞事件,上文标黑处的文字表现尤为突出,却对“考本斯”号当
时正抵近侦察在南海训练的中国辽宁舰航母编队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轻描淡写,
一笔带过。针对美方的不实报道,2013 年 12 月 18 日,我国国防部在其官方网
站发布了一则简短申明:
中美两国防务部门已就军舰相遇事进行了有效沟通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应询就中美两国军舰在南海相遇事表示,近期,一艘正常巡逻的中国

海军军舰与一艘美国军舰在南海海域相遇。在相遇过程中,中国海军军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进行了妥善处置。两国防务部门也已通过正常工作渠道通报了有关情况,进行了有效沟通。

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与事实不符。中美两军关系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双方都愿加强沟通,密

切协调,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努力。
(http://www.mod.gov.cn/affair/2013-12/18/content_4479368.htm)
从上文可以看出,我国国防部的声明也采用了第三人称外视角,对外电所谓
的“中美军舰南海对峙事件”进行了客观陈述,聚焦中美军舰是“相遇”而不是
“对峙”,以及双方在相遇后进行了有效沟通,与美国媒体渲染中国军舰“违反”
国际海洋法、采取“危险”、“咄咄逼人”的做法几乎导致中美军舰相撞事件存
在着完全不同的立场,体现着我国政府更加重视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发展大局的
潜在意义世界。对于这则表达我方重要立场的声明,新华社当天就根据国防部声
明编发了相应的英文报道,以正视听,请看下面的报道:
China, U.S.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ver warship encounter: ministry

BEIJING, Dec. 18 (Xinhua) -- The Chinese and U.S. defense authorities effectively
91
communicated after a recent encounter between warships of the two countries, a Chinese defense

ministry statement said.

A Chinese navy warship on a regular patrol mission encountered a naval vessel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gion several days ago. The Chinese warship handled the situation

strictly according to relevant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statement on

Wednesday.

Defense authorit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have reported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each other via

normal channels and communicated effectively about the matter, the statement said.

It said some media reports about the event are untrue.

Also, the statement stressed that the Chinese and U.S. armed forces have an opportunity to

develop their relations and both sides are willing to enhance exchanges, practice closer

coordination and make efforts to maintain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http://eng.mod.gov.cn/TopNews/2013-12/19/content_4479429.htm)

从新华社编译的英文报道可以看出,该报道遵循了国防部声明的第三人称外
视角,采用直译的方法,同样聚焦中美军舰是“相遇”而不是西方媒体所讲的“对
峙”以及相遇后的有效沟通,体现了不同的担当,这从该则新闻的标题中也可以
看出。对于类似的情况,外宣译者在翻译中一般要直译,注意措辞,从而准确地
传达我方政府的立场,与对方进行叙述话语较量。
由此可见,叙事视角有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单一视角和
多元视角、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它们之间还有交叉、渗入和转换,但
由于外宣叙事强调“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相对而言,在上述四种视角分
类中,全知视角比限知视角、外视角比内视角、多元视角比单一视角、第三人称
比第一人称在对外宣叙事中使用得更多。通过以全知视角 多元视角以及第一人
称视角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外宣译者在翻译中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或由主动转为
被动,或直译、或编译、或补充,从而让中文中的视角通过外宣译者与英文中的
视角产生融合,有利于国外受众的接受,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对于中外对同一事
件采取不同聚焦去解读,外宣译者在翻译中则要准确措辞,要准确地传达我方政
府的立场,与对方展开叙事竞争。

6.2.3 叙事结构的对接

92
所谓“叙事结构”, 浦安迪曾经指出, 简单地说就是“小说家们在写作的时
候, 一定要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套上一个外形(shape) , 这个外形. 就是我们所
谓的最广义的结构”(浦安迪,1995: 55- 56)。国内学者董小英也指出:“叙
事结构主要是指文本内部的叙述方式安排,为文章结构”
(董小英,2001:275)。
受结构主义的影响,经典叙事学一直致力于总结出所有叙事文学的叙事结构模式。
普罗普认为叙事结构模式是“从坏人或缺乏开始,然后经过各种中介功能,最后
到达婚姻”。格雷马斯则提出叙事结构模式是:一切叙事作品都是从秩序的破坏
开始到秩序的恢复结束,从异变开始到重新整合结束。托多洛夫总结出的叙事结
构模式是:“从四平八稳的局势开始,接着某一种力量打破这种平衡,由此产生
了不平衡局面;另一种力量进行反作用,又恢复了平衡”。然而,这些不同叙事
结构模式事实上大同小异,与亚里斯多德关于叙事作品都应“有头、有身、有尾”,
应“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能由逆境转入顺境”的说法并无多少区别 (转引自肖
锦龙,2005)。另一方面,这种致力于“抽象化”或“普遍化”的探讨,虽然有
利于提高我们对于叙述结构模式的认识,但这种寻找“叙事结构”乌托邦的研究
专注于文本内部,忽略宏观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忽略了叙事作品的具体化和个
性化,注定先天不足。本研究对经典叙事学中的叙事结构概念进行批判继承,我
们认为包括文学和非文学任何叙事作品,其叙事结构的确具有“有头、有身、有
尾” 的共同特征,但在这种统一中更有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本研究在
这里不是去寻找所谓的普世的“叙事结构”,而是通过比较外宣叙事中中外叙事
结构的差异使外宣译者在翻译中注意这种差异并进行叙事结构的对接。
由于本研究主要采用狭义的外宣翻译定义,特别聚焦于新闻文本、政治文献
和信息资料这三类实用文体的翻译,在这三类主要的外宣翻译类型中,外宣译者
需根据中英叙事结构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对接,以使我们的外宣翻译更能
符合国外受众的认知习惯和框架,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闻文本的叙事结构。作为一种常见文体,新闻文本呈
现出比较固定的叙事结构。尽管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新闻这个大范畴内出现了
很多子类,甚至出现了新闻与文学的交融,但纯新闻语体即消息的程序化程度几
乎达到 100%。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新闻中消息的叙事结构。人类认知的一般
规律是由概括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这种认知特点是与大脑的能量消耗相适应

93
的,可以根据需要来决定对情节和细节的激活程度,而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
力。由于新闻注重时效性,新闻文本一般都是在争分夺秒情况下的“急就章”
(literature in a hurry)、“抓活鱼”,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为了赢得时间、
获得时效基本都遵循由概括到具体、宏观到微观的认知心理。鉴于此,一般而言,
新闻文本通常都包括标题、导语、事件、背景、评论构成。在新闻中,标题是对
新闻中最重要信息的概括,导语是对标题所进行的稍微具体化的扩充,这两个常
规范畴又构成了一个大范畴即概述。它们是新闻文本中最主要的内容,从读者角
度而言,如果因时间限制,可以通过阅读概述就可以获知新闻主要内容。但叙事
人并不满足于简单地勾勒事实,为了更加详细地叙述事件,他还会在新闻故事中
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补充,对核心事实的进行再一次陈述,并增加新闻事实发生
的环境、条件和原因等背景,间接发表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对事件的推测
和估计等评论。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详述,叙事人可以使新闻事实显得更为丰满,
新闻话语更有感染力。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文本各组成部分并非一成不变的,叙
事人会根据事件本身情况、时空条件、信息掌握情况以及新闻的时效性、接近性
和重要性等情况有意识调整甚至删除某些部分,形成不同的常规变体,但总体而
言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题、导语到新闻故事的三度叙事模式一般不会改变。这种
分三步递进式的叙事总是被统筹在一个大的主题下,循文本开头的概述而来,详
细叙述新闻故事的发生、发展与结果,最终实现达到新闻主题的目的,因此在一
定程度上也相对稳定(曾庆香,2005:28-71)。梵·迪克认为存在三种主要新闻
叙事结构:倒金字塔式(top-down);相关性控制式(relevance controlled);循环
组装式(cyclical in installments)(梵·迪克,2003:49)。然后,这三种形式可
归结为新闻事件按照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大小安排话语的结构形式,后两种不过是
前一种的变体,因此可以说,新闻永远都是“倒金字塔式”的。由于我国新闻叙
事模式基本上是“舶来品”,外宣译者在汉语新闻英译中要对不符合希望新闻叙
事模式的地方进行对接,以符合国外受众对新闻叙事结构模式的认知心理和接受
心理。如: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

新华网杭州10月13日电(记者柴骥程)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13日晚在杭州会

见到浙江访问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

94
连战一行13日下午结束在江苏的参观访问后抵达杭州。习近平对连战荣誉主席和夫人

在金秋时节再次访问浙江和杭州表示欢迎。

习近平说,这些年来,浙江和台湾的交往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今年台湾人士到浙江旅游

超过60万人次,累计达410万人次。台商在浙江投资的企业有6000多家,投资额达

260亿美元。

习近平说,近年来,浙江对台商的吸引力不断增加,浙江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

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两地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浙江将积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

和连战荣誉主席共同达成的五项愿景,落实惠及台湾同胞的各项政策。

连战说,在中秋时节再次访问杭州,有一种非常亲切、熟悉的感觉。浙江是一个精华之

地,百看不厌。连战表示,对即将在海南举行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充满期待,他认为两岸农

业的互补性比其他产业更高,两岸合作可以产生“乘数效应”。

连战说,去年8月以来,中国国民党已经有十几个访问团到大陆开展城市对城市、地区

对地区的交流访问。他希望两岸两党之间多交流、多访问,尤其要加强基层之间的交流,共

同促进两岸交流的良性循环。
(http://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6-10/13/content_5201093.htm)
这则汉语新闻报道,虽说具有标题、导语、新闻故事这种典型的新闻叙事结
构,但标题没有“亮点”,导语除了报告了什么官员、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
会见了另外一位官员之外,没有揭示任何实质内容。事实上,这条新闻并非无任
何实质内容,只是这些内容被埋没在新闻故事的结尾之处,即最后两段之中。汉
语新闻这种典型的程序化写作如果说在汉语中还可以接受的话,在英语中切不可
实行,外宣译者要根据英语新闻叙事结构的特点进行编译和改写,请看新华社官
方译文:
Lien Chan expects KMT, CPC to carry out more exchanges

HANGZHOU, Oct. 13 (Xinhua) -- Visiting Chinese Kuomintang (KMT)Honorary Chairman

Lien Chan voiced hopes Friday that KMT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an carry out

more exchanges, especially in grass-roots level.

He made the remarks while meeting with Xi Jinping, secretary of the CPC Zhejiang

Provincial Committee, on Friday night.

KMT has sent a dozen or so delegations to the Chinese mainland since August last year to

conduct exchanges with mainland cities and regions, Lien said.


95
It is the fourth visit of Lien to the Chinese mainland since last year. During the visits, he has

been to 10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On the forum on cross-Strait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to be held in south China's Hainan

Province from Oct. 17 to 18, Lien said the two sides have highly complementay in agriculture.

Xi said Zhejiang has been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Taiwan business people over the years.

Zhejiang and Taiwan are having closer cooperation.

Statistics show that Zhejiang has about 6,000 Taiwan businesses with a combined investment

of 26 billion U.S. dollars, and the number of Taiwan visitors to the province has reached 600,000

so far this year.


( http://www.gwytb.gov.cn/en/CrossstraitInteractionsandExchanges/201103/t20110316_1788794.
htm)
从上述编译的英文报道中可以看出,新华社的编译和改写非常专业,首先在
标题上从看似无序的中文信息中揭示出“连战期望国共两党更多交流”的主题,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把埋没的事实从汉语新闻故事的末尾挖掘出来,
并在导语中进行突出,在新闻故事中再一次对新闻事实进行详细的叙述,并把中
文原文中的讲话内容转化为英文第 4 段和第 7 段的客观的背景介绍,从而使编译
后的英语新闻不仅避免了中文新闻没有突出新闻事实的缺点,也对接了英语新闻
典型的叙事结构模式,从而更有利于国外受众的认知和接受。
除了新闻文本外,政治文献是外宣翻译的另一个重点。我国政治文献种类繁
多,主要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外交文件、领导发言、领袖文集等,由于政治性文
献涉及我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如何在外宣翻译中使中西叙事结构模式有效对接值得认真研究。本研
究以在中美政治文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的《国情咨
文》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这两种材料作为样本,来探讨在外宣翻译中如何
有效对接叙事结构模式更好地传达我方观点。本研究的《政府工作报告》(后简
称《报告》)是指中国国务院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在每年召开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
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做的年度工作报告。一般而言,
《报告》
都包括两部分即工作回顾和工作部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
方面。由于政府工作报告属于传达我国政府各方面发展和政策的报告,属于硬新

96
闻范畴,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般采取直译,除了因为汉语的特点在英译中增
加主语“我们”和更多使用被动语态外,鲜有发挥空间,在结构方面也是如此,
一般也只能照样传达。好在是这种由工作回顾和工作部署构成的《政府工作报告》
和美国的《国情咨文》结构基本类似,这也无形中为外宣译者减轻了负担,由于
篇幅关系,详情请参见 201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温家宝,2013)和英
文版(Wen Jiabao,2013)。
《国情咨文》
(后简称《咨文》)是指美国总统在美国国
会联席会议召开之前于美国国会大厦中的众议院阐述其政府施政方针的年度报
告。《咨文》虽然没有如《报告》一样用清晰的标题来划分结构,但也主要包含
工作回顾和工作计划两部分,在功能和内容上和我国的《报告》具有很多类似之
处。一些国际分析家认为,中国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与美国总统年度国情咨文的共
同点在于,它们都在总结政府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为未来勾勒蓝图。需要指出
的是,两者虽在叙事结构上存在着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以 2013
年我国《报告》和 2013 年美国《咨文》(Obama,2013)为例,两者的区别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前者在对全国各行各业在前一年的工作成果作出总结和
后一年工作重心的作出规划时,为了体现内容的客观性、严谨性和权威性,采用
的是一种很正式的全面性政府工作报告形式;相对而言,由于后者主要表现的是
美国总统个人施政理念,是一种官方色彩和个人色彩的结合,采用的是一种个性
化与严肃性兼有的个人公开演讲形式。其次,虽然两者都包含工作回顾和工作计
划,但《报告》中的工作回顾部分占到全部篇幅的 47.2%,而《咨文》中的工作
回顾只有一小段,占到全文的 1.4%。此外,除了结构上的差异,《报告》的数
据翔实,语言正式,适合用于政策研究,而《咨文》少有数据,文采斐然,不仅
能用于政策研究,还可以看作是一篇文学作品。上述差异,有的已经超越了这里
所谈的叙事结构范畴,但为了更好的与国外受众熟悉的叙事结构模式对接,取得
最佳传播效果,我们的《报告》为何不能在撰写阶段就放下严肃的身段,在语言
表达上注重文采,在结构上少谈成绩多谈问题,从而为外译者在叙事结构对接上
做好前期的物质上的铺垫,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呢?
最后再让我们转向外宣翻译中实用资料的叙事结构对接。此处的实用资料主
要指企事业单位介绍、旅游资料、商务资料、法律条文等。傅似逸曾言,对外宣
传材料作为一种语篇体裁,就其宏观结构而言,也就是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后

97
写什么? 中英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傅似逸,2001)。他这里所讲的宏观结构事
实上就是我们所讲的叙事结构。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为了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外宣译者应根据国外受众所熟悉的叙事结构对中文进行编译。我们以企业介绍为
例子进行说明。一般而言,一篇典型的英语应用文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主旨
( message )、主体( body )、结尾( closure) (Holloway,2007: 21-37)。主旨部分

开门见山地说明目的;主体部分提供具体信息;结尾部分呼应开头、呼吁行动或

邀请进一步联络等。具体到企业外宣介绍,其结构大致应为:企业总体介绍———
主旨;产品介绍———主体1;服务说明———主体2;合作邀请———结尾(吴
建,张韵菲,2011)。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简介的叙事结构比较散漫,在英译过
程中,外宣译者应根据英文中常用的叙事结构进行重组对接。如:
“XXX 公司是一家拥有生产、贸易与研发的综合企业①。我们主要经营药材、食品与饲

料添加剂等,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中东、非洲等国②。我们尤其擅长研制

与出口维他命与抗生素的原材料③。我们的维他命以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量达到1500 公吨,

能够确保根据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来按时安排订单、运输④。另外,我们的市场研发中心能

给客户提供信息资讯服务、告知客户国内产品与市场的现状,以便客户能够更多了解中国国

情、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决策⑤。

目前最热销的有抗坏血酸系列( 维生素C、包衣维生素C,维生素C 颗粒,抗坏血酸钠,

维生素C 钙等)、阿斯巴甜、安赛蜜、柠檬酸、异抗坏血酸、甘氨酸、I + G、乳酸、山梨酸

钾、柠檬酸钠、异抗坏血酸钠、糖精钠、山梨酸、黄原胶、木糖醇、氨基酸以及维生素( 如

维生素A、B1、B2、B3、B5、B6、B9、B12、D3、E,H、K3、肌糖) ⑥。我们将以卓越的标准

以及完善的服务帮助我们的客户在市场上获得最强的竞争力⑦。我们希望能够与来自国内外

的新老朋友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⑧” (转引自吴建,张韵菲,2011)。

通过仔细分析一下原文,我们发现中文语篇的叙事结构安排不够合理,其具
体叙事架构为:第一段,企业总体介绍①② + 产品③ + 服务承诺④⑤;第二段,
热销产品⑥ + 服务承诺⑦ + 合作邀请⑧。这样叙事结构安排不符合英语企业简
介的行文习惯,不利于英语受众的接受。因此在翻译时,外宣译者应首先按照英
文企业介绍的叙事结构对原文进行重构,转换为如下英文叙事结构:第一段,企
业总体介绍①②;第二段,产品介绍( 主打产品+ 热销产品)③⑥;第三段,服
务承诺④⑤;第四段,合作邀请⑦⑧,然后按照重构后的叙事结构,英译如下:

98
―XXX specializes in researching, manufacturing and marketing raw materials of

pharmaceutical, food and feed additives. We mainly export to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Europe, America, Australia, Mideast and Africa.

We are especially expert in the raw materials of vitamins and anti-biotics. Currently, our

best-sellers are Ascorbic Acid Series( such as Vitamin C, Coated Vitamin C, Vitamin C granule,

Sodium Ascorbate, Calcium Ascorbate and so on ) , Aspartame, Acesulfame K, Citric Acid,

Erythorbic Acid, Glycine, I + G, Lactic Acid, Potassium Sorbate, Sodium Citrate, Sodium

Erythorbate, Sodium Saccharin, Sorbic Acid, Xanthan Gum, Xylitol, Amino Acids, and Vitamins

( Such as Vitamin A, B1, B2, B3, B5, B6, B9, B12, D3, E, H, K3, Inositol) .

We are capable of arranging prompt manufacturing and shipment for orders as big as 1500 MT

vitamins and related products. Moreover, our marketing centre can provide our clients with

specific information on China‘s market so they can make more informed decisions. We are

convinced that our commitment to quality and service will give you m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arketplace. We look forward to joining hands with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from both China

and abroad to create a brighter future‖ (转引自吴建,张韵菲,2011).

从上例可以看出,外宣译者通过保留原文信息,采用目的语的叙事结构的方
式,可以更好地契合叙事接受者对于企业介绍叙事模式的认知,从而获得更好的
接受效果。在学校的对外宣传材料翻译中同样如此,中文的“招生简章”没有固
定的叙事结构模式,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与优势确定宣传的侧重点与
写法,但而英文的Prospectus 却有基本固定的叙事结构模式,一般而言通常包括:
1.Profile (学校概况); 2. Facilities(教学设施);3.Accommodation and Welfare
(住宿与福利);4. Location (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如需要说明其它情况,则
可附加诸如: 5.Miscellaneous(其它情况);6. Social Program(社会活动);
6.Key Strengths (主要优势);7.Quality Indicators (质量指标)等(傅似逸,
2001)。同样的道理,中外在旅游资料、商务资料、法律条文等其它实用资料的
叙事结构模式上也存在着差异,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叙事接受者熟悉的
叙事结构模式对原文叙事结构模式进行调整对接,以期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6.2.4 小结
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是经典叙事学的核心概念。通过在微观的文

99
本层面分析外宣译者在翻译中如何传递这些叙事因素,本研究发现,一般而言,
外宣译者要拨动“故事时间”以建构相应的“话语时间”,对中外叙事视角进行
融合,对中外叙事结构进行衔接,以便符合国外叙事接受者的接受习惯,更好地
进行叙事交流,从而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当然,本研究并不否认在叙事交流中
也存在叙事竞争,这在叙事时间中的时序和叙事视角的聚焦论述中我们都有所提
及,但是更直接的叙事竞争体现在下面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

6.3 宏观的意识形态:叙事竞争

如前所述,由于经典叙事学以文本为中心,将叙事作品视为独立自足的体系,
割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这为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后经典叙事
学的崛起提供了契机。后经典叙事学跳出经典叙事学以文本为中心的巢臼,从泛
叙事、跨学科、社会历史语境、读者等角度来拓展经典叙事学的研究范畴。在众
多学者中,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蒙娜·贝克教授又是首先将后经典叙事学与翻译
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传统上,人们通常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进行跨
文化的交流,但贝克教授反其道而行之,关注翻译与冲突的关系。如在第四章所
述,她借助于叙事理论,认为叙事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叙述”,并认为叙
事是一种元代码,包括各种各种体裁和语式,具有很强的规范功能,它能使某段
时间内流传的故事规范化, 使得这些故事看起来不证自明及无可争议;叙事不仅
能反映现实,还能构建现实;叙事还具有的一定的政治含义,每接受一种叙事都
是对其它叙事的否定,从而导致叙事竞争。在抵抗与统治的互动中,叙事既能重
新生产出现有的权力结构, 又提供了挑战它的方式,翻译作为一种叙事, 同样如
此(Mona Baker,2006:1-23)。虽然蒙娜·贝克强调她的叙事理论源于社会学
与交际理论,与叙事学和语言学的叙事概念不同,但她重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
关注各种叙事类型的“泛叙事观”,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说明她的叙事思想
与后经典叙事学范畴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她将叙事分为四种类型即个人叙述、
公共叙述、概念叙述及元叙述,并论述了叙事具有四个核心特征,即时空性、关
联性、因果情节设置和选择性采用和四个补充特征,即特殊性、体裁性、规范性
和叙事累积性。然后,她采用“建构”的概念来检验译者如何强化、弱化或更改
原文文本或原话语中的叙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参与对现实的建构,并重点

100
阐释了用于形成原文文本或话语叙事的四类关键策略:时空建构、选择性采用建
构、标记建构以及对参与者的重新定位。总而言之,贝克教授认为,在这个充满
冲突的世界中,叙事不仅反映现实,也参与建构现实,而翻译是协调、解决跨文
化冲突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不是社会和政治发展的
副产品,也不是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结果,也不是人与文本物理运动的副产品。相
反,翻译正是使社会、政治运动发展得以发生的那个进程本身必不可少的组成部
分”(Mona Baker, 2006: 6)。谢天振教授认为,贝克教授的译学理念,与国际
译学界勒菲弗尔、巴斯奈特等人的译学思想,与其本人所探求、所宣传、所倡导
的译学理念不谋而合,异曲同工,即:翻译并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
它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作为不同语言、文字、民族之间的文学、文化交流行为,
它必然还是一种受制于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观念等诸多因素操控的政治行为
(谢天振,2011)。潘文国教授认为,贝克教授的《翻译与冲突》一书是“翻译
‘文化转向’以后一个新的里程碑”,
“最早的语言学派认为翻译只是语言活动,
至多只是包含了文化的内容而已;后来的文化学派认为翻译与文化有密切关系,
翻译作品对译语社会可能产生各种影响;而现在的蒙娜认为翻译不仅是与文化有
关,而且还参与创造文化,本身就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这见解确实具有极大
的震撼力” (潘文国,2011)。这对外宣翻译同样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传统
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我们从上述叙事时间、叙事视
角、叙事结构等经典叙事学要素与外宣翻译的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但贝克教授
让我们看到翻译除了进行叙事交流外,在充满冲突的世界中,冲突各方通常会利
用翻译使自己的叙事合法化,换言之,翻译也是叙事竞争的一种手段,在外宣翻
译中尤其如此。外宣翻译是用世界乐于接受的语言向国外受众进行信息交流和思
想传播,除了沟通受众的目的之外,还有宣传我国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在国际
和地区重大问题上的立场之意,这也是一种叙事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外宣译者
也会利用贝克教授所提及的时空建构、选择性采用、标记建构以及对参与者的重
新定位这四种关键策略去与国外媒体进行叙事竞争,维护我方立场和国家利益。

6.3.1 时空建构
时空建构是指选择一个文本,将其置于另一个时空语境中,尽管可能与这个
文本原来所处的时空语境迥异,新的语境将使该文本的叙事更加凸显,并引导读

101
者将它和现实生活中的叙事联系起来(Mona Baker, 2006: 112)。如《吕西斯特拉
忒》(Lysistrata)剧原本讲的是在古希腊两个强大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之间为了争
夺霸权而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当时的希腊妇女为了结
束战争,团结一致,攻占金库,举行性罢工,最终迫使男人们放下武器,和平解
决冲突。2003 年 3 月 3 日,在全世界 59 个国家,人们将古希腊著名剧作家阿里
斯托芬(Aristophanes)的喜剧《吕西斯特拉忒》搬上舞台,目的是通过这一经
典剧作来表达世界人民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抗议(Mona Baker, 2006: 112-113)。
这是一个典型的时空构建,翻译之后的古希腊作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播,宛
如人们穿越千年时光隧道,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唤起参与者及观众的共同联想。
当然,本研究认为贝克教授的时空建构过于狭隘,事实上时空建构不仅仅指选择
某一文本,还可以指选择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个人经历甚至是话语,将其
翻译置于另一个时空语境中,从而引导读者将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叙事联系起来,
以凸显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对外宣传中,领导人也经常利用时空构建,把历史事件置于当时的时
空语境,从而使该文本的叙事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展现出振耳发聩的现实意义。
如 1982 年 9 月,号称 “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挟马岛战争余威来到北京,与邓小平同志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
1982 年 9 月 24 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明确阐
述了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当日,新华社冠以《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
场》的标题全文发表,后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提
到如果中国政府在 1997 年不能按时收回香港,那么中国政府就是“晚清政府”,
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时空建构。通过把腐败的“晚清
政府”和卖国的“李鸿章”放在当时中英关于香港回归谈判的历史语境下,表明
了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主权问题上不能让步,也绝不让步的决心!详见下文: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

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

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

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

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
102
[12]
章 !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

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

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所以,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

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

肯定不能拖延更长的时间了。

[12] 李鸿章(一八二三――一九○一),安徽合肥人。晚清军政重臣。一八七○年起任直隶

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曾代表清政府主持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中法新约》
、中日《马关

条约》、
《中俄密约》及《辛丑条约》等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文中标黑

处为笔者所加)

(邓小平,1993:12-13,366)

对于邓小平讲话中所使用的时空建构,外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直译方法
准确地再现了中文原文的意义和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按时收回香港的决心,而且对
于叙事接受者可能不太理解的一个关键人物“李鸿章”,外宣译者也是按照汉语
原文注释,采用直译加了一条十分详细的英文注释,从而使国外受众明白为什么
中国领导人不耻“李鸿章”在晚清政府中的所作所为。详见下列译文:
On the question of sovereignty, China has no room for manoeuvre. To be frank, the question

is not open to discussion. The time is ripe for making it unequivocally clear that China will

recover Hong Kong in 1997. That is to say, China will recover not only the New Territories but

also Hong Kong Island and Kowloon. It must be on that understanding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hold talks on the ways and means of settling the Hong Kong question.

If China failed to recover Hong Kong in 1997, when the People's Republic will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48 years, no Chinese leaders or government would be able to justify

themselves for that failure before the Chinese people or before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It

would mean that the present Chinese government was just like the governmen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at the present Chinese leaders were just like Li Hongzhang!13

We have waited for 33 years, and if we add another 15 years, that will make 48. We are able

to wait for such a long time because we enjoy the full 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But if we failed to

recover Hong Kong in 15 years, the people would no longer have reason to trust us, and any

Chinese government would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step down and voluntarily leave the political

stage. Therefore, at this time -- I don't mean today, of course, but in no more than one or two years
103
-- China will officially announce its decision to recover Hong Kong. We can wait another year or

two, but definitely not longer.


13
Li Hongzhang (1823-1901),a native of Hefei, Anhui Province, was an important military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ial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1870 he became Governor of Zhili

(present-day Hebei) Province and Minister in Charge of the Northern Coastal Provinces. On

behalf of the Qing government he presided over the signing of the unequal treaties such as the

Sino-British Yantai Treaty, the Sino-French New Treaty, the Sino-Japanese Treaty of Shinomoseki,

the Sino-Russian Secret Pact, and the Peace Treaty of 1901 with 11 countries including Great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Russai, Germany and Japan. Under the terms of these treaties China

relinquished sovereignty, ceded territory and paid indemnities(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Deng Xiaoping,1994:23-24,376)
此外,在近年中我国钓鱼岛问题的对外宣传中,时空建构也广为采用,在国
际社会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众所周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
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自 1895 年日本趁甲午战争
清政府战败窃取这些岛屿以来,不断通过改名、美国“托管”、行使“管理权”、
设置“灯塔”、撞船到“国有化”等手段来挑战历史事实,在国际上混淆视听,
企图步步为营将“钓鱼岛”据为己有。面对日本的强盗行为,我国政府在多种场
合,利用时空建构强调“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和强硬立场,提醒国际社
会关注日本政坛的右倾化和军国主义倾向。 如面对日本购买“钓鱼岛” 的闹剧,
2012 年 10 月 26 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就钓鱼岛问题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答问
实录中,有如下内容:
„„
中方密切关注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下一步中国将视情决定采取什么样

的措施。如果日方一意孤行,错上加错,继续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事端,挑战中国,中方也

必将采取有力的措施坚决应对。在这方面中国不缺应对措施。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亚洲已

经不是 117 年前的亚洲,今天的中国更不是 1895 年的中国,不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

和 1937 年“七七事变”时的中国。中国政府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我

们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外来威胁和压力都丝毫不能动摇中国政府

和人民的意志(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104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2/1027/c1002-19410237.html)
上文中提到“1895 年”、“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这三个中日历史上
的重要事件,都是让中国人感到耻辱的历史事件:1895 年中国刚经历了中日甲
午海战的失败;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我国东北的南满铁路,
侵华战争打响;1937 年日本军队突袭卢沟桥,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在这三个事
件中,由于当时晚清政府和后来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国力衰弱,中国一直处
在被动挨打的境地。如今面对日本对我国钓鱼岛进行所谓的“国有化”,张志军
在这新的历史语境中重提这三个历史事件,目的是凸显中国现在不再是如晚清和
国民政府那么腐败无能,任人欺凌,我国政府有能力、有决心来维护包括钓鱼岛
在内的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这种利用时空建构来凸显我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决心
的叙事非常有震撼力,在翻译中要恰当传达。请看下列译文:
……
We are watching very closely what action Japan might take in the waters surrounding Diaoyu

Dao, and we will decide what we'll do accordingly. If Japan should continue down the current

wrongful path and take more erroneous actions, if Japan should create more incidents regarding

Diaoyu Dao to challenge China, then China will definitely take resolute and strong

countermeasures. There is no lack of countermeasures that China might take in response.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Asia of today is not the Asia of 117 years ago. The China of today is

not the China of 1895, or the China during the "18 September Incident" in 1931, or during

the "7 July Incident" in 1937.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unshakable resolve and will to

uphold China'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We have the confidence and the ability to uphold the

country'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No amount of foreign threats or pressure will shake,

in the slightest, the resolv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www.fmprc.gov.cn/ce/cein/eng/xwfw/xxfb/t983317.htm)
从上文可以看出,对这种时空建构,该译文也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但该译
文对“1895 年”、“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这三个重要历史事件背景没有任
何交代,不利于对中国历史了解甚少的国外叙事接受者的理解,本研究认为可适
当添加简单的文内解释或文外加注对这三个历史事件进行说明,以更好地补充背
景,让国外受众更好地理解我国政府“保钓”决心这一叙事。本研究建议对上面
译文标黑处改译如下:
105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Asia of today is not the Asia of 117 years ago. The China of

today is not the China of 1895 when the Qing court was defeated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was forced to sign the unequal Sino-Japanese Treaty of Shinomoseki, or the China during the "18

September Incident" in 1931,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occup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or during the "7 July Incident" in 1937, which was the beginning of Japan's

all-out war of invasion against China.

2013 年 5 月 26 日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德国期间,特地去参观了与二战历史休
戚相关的波茨坦会议旧址,发表意味深长的演讲,他说“我想在这里特别强调,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重申了开罗宣言确定的原则,那就是日本必须归还他们所窃取
的中国东北、台湾等岛屿,这是用几千万人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胜利成果,它是二
战战后和平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热爱世界和平的人们都应当维护战后的和
平秩序,也不允许破坏否认战后的胜利成果”(翟磊,2013)。在中日“钓鱼岛”
争端持续发酵以及美国搅局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波茨坦公告
发布地重提“《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内容”、“战后秩序”、“胜利成果”等,也是
一种典型的时空建构。李克强总理这种“以史为鉴”的时空建构目的是通过把钓
鱼岛所有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问题联系起来,向国际舆论表达中国对钓鱼
岛拥有主权的诉求,在历史问题上,对德国表示赞许,对日本进行警告,同时也
是提醒美国出来履行国际责任,维护战后和平秩序。该观点通过新闻编译在德国、
日本、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研究认为外宣译者应在重要历
史时空节点通过反复利用时空建构揭露了日本政府的非法行径,以在国际社会宣
传、强化我们正义的“保钓”的叙事话语。
综上所述,时空建构在外宣翻译中广泛使用,在翻译过程中外宣译者一般而
言无需对文本本身作进一步的干涉,只需按遵循原文意义进行直译或按新闻报道
原则进行编译即可,在需要时做适当的背景补充或注释说明。在外宣翻译中,如
果我们能根据当时的历史语境恰当地运用时空建构策略,可以有效地传播我方的
观点,强化我方叙事,在与对方的叙事竞争中取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6.3.2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在高级层面是指译者有意识地去选择哪些文本、作家、
语种和文化去翻译(Mona Baker, 2006: 114)。如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共同翻译出

106
版了一本小说合集《域外小说集》便采用了这种策略。他们在选材上重点选取了
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及印俄等弱大国的作品,这些国家或民族和中国一样,
曾经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辉煌的民族历史,但在近现代皆可悲地衰落,或亡国,
或亡种,或沦为强国的殖民地或属地(郭延礼,1998:447)。鲁迅和周作人想通
过在翻译中有选择地采用,引起当时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读者的觉醒。这种
高级层面的选材,我们在第五章外宣翻译的叙事选材中已经论及。在此处,蒙
娜·贝克所指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主要关注的是文本内部的选择性采用,它
是指通过省略和添加的方式对于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目的是要抑制、强调或
阐释原文中隐含的叙事或更高一个层面叙事的某些方面(Mona Baker, 2006: 114)。
本研究认为,在外宣翻译中,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不仅应包含省略、添加,还
可以通过选词、改写来实现。外宣译者在很多时候并非一字不漏地翻译原文,他
通常要采取上述方式对原文的某些内容来抑制、强调或阐释,以恰当地传达原文
叙事,取得最佳传播效果。这种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之所以发生,虽然说有考
虑国外受众接受的原因,但更多时候是出于维护原文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与
对方展开叙事竞争。
在用词的选择方面,1997年对“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关于“回归”一词的
翻译便是典型例证。1997年7月1日前后,围绕着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
一事件,中西媒体进行了激烈的意识形态交锋,在 “回归”一词的选择上表现尤
为突出。中外媒体对香港“回归”的英译有多种,如“take over”、“transfer”,
“transition”、
“handover”、
“recover”、
“restore”等,但 “return”与“revert” 最
为常见,我国媒体通常采用的是“return”一词,如在“江泽民主席在中英两国政
府举行的香港交接仪式上的讲话”的官方翻译中,就使用的是“return”一词:
„„

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文

中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2/19/content_5500880.htm)

……

History will remember Mr. Deng Xiaoping for his creative concept of "one country, two
107
systems." It is precisely along the course envisaged by this great concept that we have successfully

resolved the Hong Kong question through diplomatic negotiations and finally achieved Hong

Kong's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www.mfa.gov.cn/eng/wjdt/zyjh/t24924.htm)

相比而言,西方媒体及学术界大都用的是“revert”,如:
He will officially take office on July 1, 1997, the day Hong Kong reverts to China.

(转引自朱刚,2000)

The coming British retreat at midnight on June 30 and the reversion of Hong Kong to rule by

the Chinese mainland has spawned a plethora o f handover memorabilia.

(转引自朱刚,2000)

那么这其中有何奥妙呢?据《牛津英语大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Charendon Press, 1989) ,虽然“return”和“revert”都有 “返回到原来状态”、
“返还原主人”的中性意义,但是“return”的含义尤指归还被他人非法强占的
财产,或被强盗硬行掠走的财物,而“revert” 指捐赠者捐赠的财产到了捐赠者与
接受者商定的法律期限后返还给财产的原捐赠人或他的财产继承人(“the return
of an estate to the donor or grantor, or his heirs, after the expiry of the grant”)。因此,
在“香港回归”的语境中,西方媒体及学术界使用“revert”就有了如下的政治
含义:英国对香港的占有是基于大英帝国和清政府“共同商定”的协议, 不论是
占有还是“交还”都是履行法律义务, 是值得称道的遵法守法行为。而且, 这样
一来,《南京条约》的缔结就属于中英双方的“志愿”行为, 香港就成了中国对
英国的“馈赠” 物,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欺辱历史就被一笔勾
销了。更有甚者, 根据《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香港、九龙属于永久“割让”、
“放弃”(cede)给英国, 1997 年该归还的只是它“租借”(lease)的新界地区, 所
以“香港回归”反倒成了中国不合法的要求(朱刚,2000)。由此可见,我国媒体
坚持选择“return”而不是“revert”来翻译“香港回归”,事实上是为了维护我
国政府关于香港的政治立场,是通过恰当的词汇选择来强化香港是被英国掠夺的
叙事话语,从而与西方关于香港的叙事话语展开叙事竞争。类似例子很多,如“中
国大陆”,我们外宣译者应译为“the mainland of China”、
“China‘s mainland”或

108
“Chinese mainland”而不采用西方媒体所惯用的 “mainland China”,以免落入
该词组暗含两个中国即“大陆中国”和“台湾中国”的政治陷阱。在中美建交公
报中,我们坚持把“承认” 翻译为“recognize…as…”而不是美国最初使用的
“recognize that”;在“中美撞机事件” 中,我方外宣译者采用“ram into and destroy”
来翻译“撞击” ,而不是美国媒体使用的“intercept”也都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参
见 6.2.1)。由此可见,在外宣翻译中,对于同一词语的不同“译法”已经超出
了纯粹语言学意义上的词语理解, 实际上在语言的迷雾背后,译者面对的不仅仅
是两个简单的单词,而是体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叙事话语。
我国外宣译者在涉及国家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原则问题上,选词必须立场准确,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用体现我国政府立场的叙事话语去与西方叙事话语展开叙事
竞争。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除了体现在选词上,也还体现在对原文文本的添加和
删减上。如在我国“钓鱼岛”的对外宣传上,外宣译者在翻译中通常会做出选择
性的添加,以突出我方的叙事立场。在 2013 年 01 月 20 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
美方近期涉钓鱼岛言论答记者问中提到“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历
史责任”,原文如下: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美方近期涉钓鱼岛言论答记者问

2013/01/20

问: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共同会见记者时称,美在钓鱼岛主权归

属上不持立场,但承认钓鱼岛在日本行政管辖范围内,反对任何寻求破坏日本行政管辖的

单边行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这是任何人都抹煞不

了的。

日本政府执意采取错误“购岛”行动,并不断采取升级挑衅行为,是导致目前钓鱼岛局势持

续紧张的根源所在。这也是任何人都掩盖不了的。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美方上述言论罔顾事实,不分是非,

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我们敦促美方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钓鱼岛问题,谨言慎

行,以实际行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大局,取信于中国人民(正文标黑处为笔者所

加)

(http://www.fmprc.gov.cn/mfa_chn/fyrbt_602243/t1006375.shtml)
109
在新华社据此编译的英文报道中,外宣译者将上文中的“美国在钓鱼岛问题
上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一句翻译转述如下:
……
The United States cannot deny its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issue of the Diaoyu Islands,

Qin said, referring to the fact that despite opposition from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put the islands

under the control of Japan after the World War II.


……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3-01/20/c_132115035.htm)
从上可以看出,译者采取了选择性添加策略,通过添加“referring to the fact
that despite opposition from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put the islands under the control
of Japan after the World War II”对这一陈述进行了解释,目的就是要向国外受众
说明美国是导致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幕后根源和推手,
“解铃还需系铃人”,美国只
有采取中立的立场,勇敢地承担历史责任,才能促使中日之间钓鱼岛争端得到公
正解决,从而与美国及日本政府的叙事话语进行竞争,这也在更高层次上铺成了
我们正义的“保钓”立场。这种添加在外宣翻译中经常使用,如在讲到十四世达
赖喇嘛(Dalai Lama),一般都要在后面添加“a political exile who has long been
engaged in anti-China separatist activities under the cloak of religion”来与西方的
“Tibet's exiled spiritual leader”叙事话语来展开叙事竞争。
类似的例子还出现在刘晓波身上,只不过外宣译者使用的不是选择性添加,
而是选择性省略来使我方的叙事更有说服力。2010 年 10 月 8 日,挪威诺贝尔委
员会将当年的和平奖授予在中国服刑的刘晓波,这不仅违背诺贝尔当初设立和平
奖的初衷,也涉及严重干涉我国内政。在此形势下,我国政府发表了“刘晓波其
人其事”以明视听(中国网,2010),旋即 China Daily 将该文翻译成英文(China
Daily,2010)以在国际上阐述我国立场。汉语原文从其偏激言论、不思悔改、
追逐名利、违背宪法等方面来揭示所谓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英文译文基本是按照原文直译而来,只是把原文倒数第二段的内容省略了,
省略内容如下:
刘晓波本人成为“零八宪章”的主要炮制者显然与他长期以来亲西方、崇美国的思想

不可分割。2001 年“9·11”事件发生后,他发表《我想为捍卫生命、自由与和平而战》,

称“这是美国人民为建立和捍卫全球自由秩序所付出的超常代价”,“要想让自由女神手中

的火炬燃遍全球,每个人都有责任向恐怖主义宣战”

110
(http://news.china.com.cn/txt/2010-10/26/content_21202476.htm)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刘晓波因为受到美国及西方的鼓励、资助才成为他们
攻击、颠覆我国政府的棋子,因此原文将其亲西方、崇美作为批评的理由向国内
受众讲述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直译为英文,不仅不会获得国外叙事接受者的理
解,还会让他们产生疑惑,因为捍卫美国及西方所鼓吹的“生命、自由和和平”
符合他们的叙事话语,这就是在翻译中此段被省略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
外宣译者在翻译原文时省略该段,体现出非常高的政治素养,一方面是做到了对
外宣传的“内外有别”,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省略此段可以强化我国政府的叙事
话语,即刘晓波的所做所为不仅不符合我国政府的宪法和法律,更不符合一个真
正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资格,从而也间接否定了美国及西方将其塑造为所谓“中
国人权活动家”(Chinese human rights activist),“长期采用非暴力手段为中国的
基本人权进行斗争”(“for his long and non-violent struggle for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in China” )的叙事话语。
在外宣翻译种,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除了选词、添加和省略三种情况外,
本研究认为改写也是其中一种。如由于我国在价值观上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而西
方受众则奉行个人主义,国内时常这样宣传英雄人物:带病坚持工作以致英年早
逝、抛下父母妻儿一心扑在工作上、孤身戍边常年不能与亲人相见等等,如果对
外照搬,外国人不但得不到正面的效果,还会产生负面效应(沈苏儒,2004:122),
认为这些英雄人物缺少人情味,因此在外宣翻译时,译者就必须要对原文进行重
组改写。如:
村党支部书记在洪水来袭时,将 5 岁的儿子锁在家中,而去抢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来群众生命财产是保住了,而他的儿子不幸丧命洪水中,记者去采访他时,他说:
“儿子

没了不要紧,只要群众的生命财产保住就好。

(转引张健,2010:370)

读到这样的报道,国内读者会被这个村干部为了“大家”牺牲“小家”的集
体主义精神所感动,但如果我们忽略国外叙事接受者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
值观,将上面的内容直接翻译,那么在国内的这位“正面典型”,在西方不仅要
成为“负面例子”,还会受到“不通人性”、“虐待儿童”甚至“谋杀”的指控,
传播效果不言而喻(胡兴文、张健,2012)。遇到这种情况,外宣译者要考虑到

111
中外叙事接受者价值观念的差异,在翻译中弱化与他们价值观念冲突的地方,以
减少传播中的“噪音”,以期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我方的叙事话语。本人试将该句
改写如下:
―Though my heart is being torn apart by the loss of my son, it is a relief knowing that the

villagers and their properties are well protected,‖ said a village party secretary, who managed in a

hurry to rescue the villagers and their properties only to have his five-year-old son killed in the

floods for locking him at home from outside.

由此可见,翻译过程中选择性建构并非译者随意而为:省略什么、增加什么、
强调什么、压制什么,都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操纵(程维,2012:41)。我国的外
宣译者在这种操纵之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时采用准确选词、添加、省略、
改写等选择性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我方叙事话语,在国际社会和西方
叙事话语进行叙事竞争。

6.3.3 标示式建构
贝克认为,加标记是一种话语过程(discursive process),即叙事者在叙事中
通过不同的词汇、用语和短语来识别人物、地点、群体、事件以及其它一些关键
因素。用来指示或识别叙事中关键元素或参与者的任何标示都提供了一个诠释框
架,引导和制约我们对当前叙事的反应。正因为如此,在政治和商业中,委婉语
(comfort women)一词,
的使用才屡见不鲜。如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发明“慰安妇”
用来指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的年轻女
子;英国《太阳报》(The Sun)将 1991 年美军对伊拉克的大规模轰炸称为“闪
击巴格达” (Blitz on Baghdad),从而将一场残酷的杀戮消解为一个头韵的文字
游戏。在商业中,美国的孟山都公司(Monsanto GM)要求在其广告活动中尽量
(genetically modified)这个词,必要时用“食品生物技术”
避免“转基因” (food
biotechnonogy)代之;跨国企业的“合理化”(rationazatiolion)其实就是大批量
裁员。译者在翻译这些委婉语时,常为自己的创造性自鸣得意,有时候却忽略了
它们的政治和社会环境。针对委婉语在政治中的滥用,政治激进分子采用反向命
名(counter-naming),如将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看作是
联邦恐吓局(Federal Bureau of Intimidation)来削弱其影响,目的是为了消除核
话语(Nukespeak)、屠杀话语(Massacrespeak) 和市场话语(Marketspeak)。由此

112
可见,命名和标题是非常有力的构建手段,相互对立的命名体系(Rival systems of
naming)和标题(titles)是常用的操控人们对叙事解读的标示手段 (Mona
Baker,2006:122-123)。这两种标示手段在外宣翻译中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外宣译
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采用这两种手段,来维护我国政府的叙事话语,与西方的叙
事话语进行叙事竞争。
相互对立的命名体系在世界交往中广泛存在,大到国家名称的翻译,小到地
名的翻译都存在这种现象。如1989年缅甸军政府将其国家的英文名称由以前的
“Burma”改为 “Union of Myanmar”, 象征着它与英国殖民统治时代的决裂,
虽然联合国和很多国家接受“Myanmar”为缅甸的官方名称,然而“人权观察”
和美国政府坚持用“Burma”来称呼缅甸。如此类似,西方媒体经常将朝鲜称为
“North Korea”,而不使用朝鲜的官方简称(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DPRK)。国际上地名翻译的争议更多,如阿根廷“马尔维纳斯群岛”
(Malvinas Islands)和英国“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之争,巴勒斯坦的“西
岸”(West Bank)和以色列的“朱迪亚—撒马利亚”(Judea and Samaria)之争,
韩国“独岛”(Dokdo)和日本的“竹岛”(Takeshima)之争,俄罗斯的“南千
(the Kuril Islands)和日本“北方四岛”
岛群岛” (the Habomai Islands)之争等等,
2005年韩国政府甚至还将自己的首都“Soul”中文译文由原来的“汉城”改为“首
尔”
,表面上是让“韩国首都的中文名称也与国际接轨”,实质上是为了强化民
族意识,消除“汉文化”在韩国留下的烙印。由于命名权属于叙事话语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对于同一个名称的不同译法,已经不单单是称呼问题,还代表着一
种政治和社会立场以及对其它立场的否定。在我国外宣翻译中,在涉及我国与其
它国家有争端的领土命名及翻译上,外宣译者“守土有责”,有义务、有责任发
挥独特的作用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与其它国家展开叙事话语竞争,切实维护
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在“钓鱼岛”争端中,目前我国外宣译者正是按照“名
从主人”的国际惯例来处理“钓鱼岛”英译的,详见下例:
„„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文中

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www.gov.cn/ldhd/2012-09/10/content_2221219.htm)
113
……

"The Diaoyu Islands are an inalienable part of China's territory,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its people will absolutely make no concession on issues concerning it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Wen said while addressing an inauguration ceremony for a statue of late

Chinese leaders Zhou Enlai and Chen Yi at the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in Beijing(正文

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90883/7943686.html)

此外,
“钓鱼岛”按照《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也可音译为“Diaoyu
Dao”,如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
的固有领土》(Diaoyu Dao, an Inherent Territory of China)白皮书中就采取此方法,
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处理为“Diaoyu Dao and its affiliated islands”,从而
凸显“钓鱼岛”是中国的标识。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

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所

加)

„„

(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9/25/c_113202698.htm)

Diaoyu Dao and its affiliated islands ar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the Chinese territory.

Diaoyu Dao is China's inherent territory in all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and legal terms, and China

enjoys indisputable sovereignty over Diaoyu Dao(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2-09/25/c_131872152.htm)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外宣译者在对外宣传中可以根据受众和具体情况进行
变通处理,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翻译为“The Diaoyu Island and its affiliated
islands”或者“The Diaoyu Island and their affiliated islets”,而且由于钓鱼岛的
附属岛屿属于比较小的小岛,后者的翻译更佳精准,外宣部门和外宣译者在注意
准确传达我国政府立场、注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114
翻译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然而,日本为了在国际上混淆视听,不仅把我国的“钓鱼岛”命名为所谓的
“尖阁列岛”,而且其英文媒体还将其译为“Senkaku Islands”,请看下面选自日
本外务省网站的英文及中文宣传: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Senkaku Islands are clearly an inherent part of the territory of

Japan, in light of historical facts and based upon international law. Indeed, the Senkaku Islands

are under the valid control of Japan. There exists no issue of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to be resolved

concerning the Senkaku Islands(文中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www.mofa.go.jp/region/asia-paci/senkaku/index.html)

尖阁诸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这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上都很明确,实际上我国有

效控制着该诸岛。因此,根本不存在围绕尖阁诸岛要解决的领有权问题(文中标黑处为笔者

所加)。

„„

(http://www.cn.emb-japan.go.jp/fpolicy/senkaku_2.htm)

美国政府,为了偏袒其亚洲盟友日本,遏制中国,实现所谓“亚洲再平衡战
略”,公然将“钓鱼岛”称为“Senkaku Islands”,因此其所谓的在钓鱼岛主权上
不持立场实质上立场鲜明。
……
So let me make sure I get it right here. So the one – yeah. So as we‘ve said, we call them the

Senkakus, so if that‘s the question that you‘re asking. We don‘t take a position on them, though,

as I‘ve said all the way through…

……

We‘ve consistently said that we see them falling under the scope of Article 5 of the 1960

U.S.-Japan Treaty.

…..

But this is because the Senkakus have been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since they were returned as part of the reversion of Okinawa since 1972(正

文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115
(http://www.state.gov/r/pa/prs/dpb/2012/08/196986.htm#JAPAN)

显而易见,日本政府意图根据其所谓的历史事实、国际法、事实控制谋求我
方固有领土,而美国政府采取模棱两可的叙事,一方面说在“钓鱼岛”主权上不
持立场,另一方面又采用日本政府的命名并提及《美日安保条约》,这事实上是
暗中支持日本。面对日本的强盗逻辑,美国模糊的两面手段,在“钓鱼岛”的命
名和翻译上,外宣译者应对日美的这种立场保持高度警醒,防止落入他们设置的
语言陷阱,要用自己的命名和翻译同日美进行叙事竞争,维护国家利益,宣传我
国正义的“保钓”立场。
由于我国边境线漫长,而且与不少邻国还存在着领土、领海争议。除了在
“钓鱼岛”的命名与翻译上,外宣译者在其它的领土、领海争议上也要维护国家
(Huangyan Island),菲律宾称
利益,宣传国家的叙事话语。如中国的“黄岩岛”
(Panatag Shoal),国际上惯称为“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为“帕纳塔格礁”
Shoal);中国的“苏岩礁”(Suyan Islet),韩国称之为“离於岛”(Leodo),西
(Socotra Rock);中国的“藏南地区”
方常称之为 “索科特拉岩” (South Tibet/ the
disputed area of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China-India boundary),印度称之为“阿
鲁那恰尔邦” (Arunāchal Pradesh),对于这种争议性命名,由于事关国家领土
主权,外宣译者必须与国家立场保持一致。同样的道理,对于于“东沙群岛”、
“中沙群岛”
、“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外宣译者不能受西方命名的影响将之
翻译为“Pratas Islands”、
“Macclesfield Bank”、
“Paracel Islands”、
“Spratly Islands”,
应该根据我国自己的命名原则将其分别翻译为“Dongsha Islands”、“Zhongsha
Islands”、“Xisha Islands”、“Nansha Islands”来表明国家的主权利益。这也
是我们为什么将“珠穆朗玛峰”称之为“Mount Qomolangma”而不是 “Mount
Everest”的原因。
事实上,相互对立的命名体系不仅出现在设计国家领土、领海的命名之上,
在某些重要事务中的命名中也有体现,如美国在有宇航员之后,产生了一个新词
“astronaut”,苏联有了宇航员之后,也创造了一个新词“cosmonaut”, 2003 年
10 月 15 日,随着“长征”二号 F 型火箭把“神舟”五号飞船推向 200 公里外的
太空, 38 岁的杨利伟成了第一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中国网民也创造一个
新词“taikonaut”来称呼中国的宇航员,这也得到官方外宣媒体的回应,如:
……
116
The manned spacecraft Shenzhou V -- "divine ship" in Chinese -- carried a single

"taikonaut" named Yang Liwei, 38, following a trail blazed by Russian cosmonaut Yuri Gagarin

and American Alan Shepard in 1961(正文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

(http://www.chinadaily.com.cn/english/doc/2003-10/15/content_358803.htm)

由此可见,相互对立的命名体系,体现着叙事者的立场,不仅事关话语权利
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赛义德(Edward Said)曾言,争夺
话语权的方法很多,比如重写宗主国经典、重新命名山水、拥有文化和“我者”
再现权力等等(程维,2012,138)。在某种意义上,我国外宣译者把“钓鱼岛”
等名称按照自己的方式命名、翻译就是为了抵制对立国家的话语暴力,体现我们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叙事立场。这也提醒我们,我们的研究工作本身也是
一种叙事,是各种(政治、社会或者学术)大叙事下面的小叙事。对于任何叙事,
都不存在绝对中立的叙事立场。叙事者必然代表一定的立场。我们的研究也是如
此(Mona Baker,2006:129)。
另外,标示式建构还经常利用标题建构。文本和视觉作品如小说、学术著作
和电影,其标题一般不构成有争议的对立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在翻译过程中却同
样可以用来有效地重新建构叙事(Mona Baker,2006:129)。冷战期间,当美苏缓
和刚刚开始,美国国内强烈反苏的新保守派惧怕缓和会危及他们一直苦心经营的
“恐惧的政治”(politics of fear)——将苏联刻画为一个令人恐怖的共产主义国
家,与美国有着不可调和的价值观。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美国的新保守派一
直致力于传播“敌人不可捉摸而且势不可挡”的叙事。为了维持和强化这一叙事,
他们将苏联情报机构出版的《胜利的艺术》(The Art of Winning) 一书翻译成英
文时,将标题改为《征服的艺术》
(The Art of Conquest)。经过改变标题,新保守
派将苏联建构为侵略成性的国家,这正好与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叙事保持了一致
(Mona Baker,2006:198-199;转引自程维,2012:42)。我国的专门编译西方媒
体新闻的《参考消息》从 1931 年创刊至今,一直长盛不衰,其中秘诀也是善于
利用标题建构。由于该报纸对西方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基本上是“照译照登”,
为了将外电中对中国的批评甚至攻击进行“消毒”处理,具有相当专业水平和政
治宣传技巧的编辑们在翻译制作新闻时,会“巧用标题”弱化原文叙事话语,使

117
之符合我国政府的政治立场和宣传方针,从而使该报不仅能满足了广大读者对国
际新闻信息的需求,又不必担心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刘其中,2009:207-208)。
正是由于标题以其先入为主的强大功能影响受众对文本的理解,在外宣翻译中,
外宣译者也经常利用标题进行构建,但这种建构并非重新建构叙事,而是通过各
种手段强化、彰显原文的叙事,以达到更加有效传达我方叙事话语的目的。如
1989 年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但外宣译者没有采用直译
的方法将标题翻译为“A Brief Histroy of PRC”,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40
年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采用头韵的方法将标题翻译为“Years of Trial, Turmoil
and Triumph”,副标题为“China from 1949 to 1988”,这个英文书名虽然距离中
文书名稍远了一些,但并没有违背新中国 40 年历史这一主题,精选的三个词汇
突出了建国 40 年各个阶段的特点,并通过副标题对本书的时间跨度作了说明,
可谓是匠心独运、画龙点睛(中国日报,2006)。通过利用标题建构,外宣译者
能更好地展示建国 40 年的特点、更加有效地吸引受众,从而更加有效地传播我
方叙事,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另外,在我国新闻外宣翻译中,利用标题构建也常为使用。汉语新闻标题一
般分为单层标题、双层标题、三层标题三种情况,凡属重要的新闻事件,标题多
为两层,甚至三层,即引题加主题、主题加副题,或引题加主题再加副题。遇到
这种情况,外宣译者要利用标题构建对原新闻标题进行删繁就简,以传达我方叙
事话语和信息为最终目的。如2006年8月10日《江泽民文选》在全国出版发行,
这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是一件大事,因此国内的新闻媒体在标题上便多有渲染:
(引题)集中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成果 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

体系

(主题)各地各界人士热购《江泽民文选》

(新华每日电讯)

(主题)《江泽民文选》首日售出近7万套

(副题)收录203篇重要著作 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北京青年报)

(转引自刘其中,2009:209)

118
遇到这种情况,外宣译者不能按照中文标题直译,而应利用标题建构,传达
出原文最重要的叙事话语和信息即可,那就是“江泽民著作出版”,我国的外宣
媒体在编译时也正是这样做的:
Selected Works of Jiang Zeming Published

(Xinhua)

Jiang‘s Works Published

(China Daily)

(转引自刘其中,2009:209)

如果说上述利用标题建构还是在原文标题基础上进行的话,有些时候外宣译
者为了结合当时情势传达我方叙事话语,甚至对原文标题进行改头换面。如 2012
年 9 月 10 日,日本政府不顾我方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决定对钓鱼岛进行所谓
(nationalization),此时也适逢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
“国有化”
总理奥尼尔(Peter O'Neill)来我国参加出席宁洽会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时
任我国副总理的李克强也借会见奥尼尔这一契机向国际社会阐释我国政府在“钓
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对这一新闻事件,新华社中文稿的标题为:
李克强会见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9/11/c_113042791.htm)

而据此编译的英文稿件标题却是:
Chinese VP reiterates Diaoyu Islands in meeting

……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2-09/11/c_123702710.htm)

从上述中英标题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外宣译者利用标题建构,借“中巴总理
会见”之题借机发挥,来阐释我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目的是为了
宣传我方正义的“保钓”立场,引导国际舆论,强化我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
叙事话语。
通过标题翻译建构叙事通常还伴随着文本内部的改动,以配合新标题的叙事
立场(Mona Baker,2006:130)。这种改动我们也可以从这两则新闻的完整报道中

119
可以看出,详见下文:
李克强会见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

新华网银川9月11日电(记者张艺、艾福梅)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1日在银川会

见来华出席宁洽会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

李克强首先转达了温家宝总理对奥尼尔总理的诚挚问候。李克强表示,中方高度重视

发展中巴新关系,一直将巴新视为真诚可靠的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中巴新经贸等各

领域关系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双方经济互补性强,中方愿在农业、能源资源、基础设

施等领域与巴新加强合作,实现共赢。中巴新同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和地区问

题上保持着良好的协调与合作,都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李克强强调,今天上午,日本政府和所谓钓鱼岛“岛主”签订“购岛”合同,此举严重

损害中国领土主权。中方已向日方提出了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

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将坚决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二战期间,中国和巴新都曾遭受

日本法西斯的入侵。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

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所有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都不会答应。

奥尼尔表示,感谢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巴新发展的支持。巴新与中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

遇,巴新方理解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有关立场,认为日方有关做法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

国际社会应该共同维护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正文标黑处为笔者所加)。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9/11/c_113042791.htm)

Chinese VP reiterates Diaoyu Islands in meeting

YINCHUAN, Sept. 11 (Xinhua) -- Chinese Vice Premier Li Keqiang told visiting Papua New

Guinea Prime Minister Peter O'Neill on Tuesday tha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deal to

"purchase" the Diaoyu Islands from the so-called "owner" severely undermines China'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The Chinese side has lodged solemn representations and strong protest to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Li said as he met with O'Neill in Yinchuan, capital of northwest China's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O'Neill was here to attend the China (Ningxia)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Trade Fair and the 3rd China-Arab States Economic and Trade Forum.

The Diaoyu Islands and their affiliated islets have been an inherent part of China's territory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China has indisputable sovereignty over them, Li said.
120
Highlighting China's firm resolution and will to safeguard its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the vice premier vowed "we will maintain our sovereignty over the Diaoyu

Islands resolutely."

"Both China and Papua New Guinea were victims to the Japanese fascist invasion back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Li reminded his visitor, adding that Japan's position today on the issue of the

Diaoyu Islands is an outright denial of the outcomes of victory in the war against fascism and

constitutes a grave challenge to the post-war international order.

No nation or people who are peace-loving and justice-upholding will tolerate Japan's stance,

according to Li.

Echoing the Chinese vice premier, O'Neill said Papua New Guinea understands China's

stance and that Japan's move cannot be acce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defend the post-war world order,

O'Neill added.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2-09/11/c_123702710.htm)

从这两则新闻的完整报道中可以看出,为了配合新标题“Chinese VP reiterates
Diaoyu Islands in meeting”,外宣译者省略了原文中中巴交往的叙事(中文黑体
部分,笔者所加),在导语和正文进一步强化了李克强关于我国在“钓鱼岛”问
题上的叙事,从而完成了从标题、导语到正文叙事的连贯性,也进一步构建了我
们正义的“保钓”叙事话语。
由此可见,在标示式建构中,外宣译者无论是在相互对立的命名体系中进行
选择,还是利用标题建构,事实上大都是从我方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为标准提供
一个叙事框架,以达到引导国外叙事接受者更好地阅读、理解,甚至接受有利于
我方的叙事话语,并对相反的叙事话语产生抵制和反应。这种硬性的意识形态操
纵能否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外宣译者不得而知,但作为受赞助人委托的专业人
士—外宣译者在这方面必须立场坚定,从我做起,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6.3.4 对参与者的重新定位
关联(relationalaity)的特征就是叙事中的参与者对自己在叙事中的“我者”
定位、与其他相关者的关系定位以及对事件外人物定位。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可
以通过运用表示时间、空间、指示词、方言、语域、特征词以及识别自我和他人

121
的语言手段重新定位此处和彼处、此时和彼时、他们和我们、读者和译者、听者
和口译者之间的关系。对参与者的重新定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借用副文本重新
定位(repositioning in paratextual commentary)和文本内重新定(repositioning
within the text or utterance)。无论是在副文本中添加评论,还是对文本内的那些
语言参数进行微妙调整,译者可以通过精心安排参与者的时间和社会/政治关系,
积极参与当前乃至上一级叙事的重新构建(Mona Baker,2006:132)。这里需要指
出的是,由于贝克教授所讲的对参与者的重新定位多是从独立译者角度而言,这
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有一定的自由度,相比而言,由于
我国的外宣译者一般是受雇于国家和政府各级宣传机构,而且很多时候是以集体
面貌出现,他们在政治立场上必须立场鲜明,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外宣译者一般都是利用上述两种方法维持或强化原来对参与者的定位,而非
是重新定位,只有少数例外情况。这种现象在传统的外宣翻译研究中少有论及,
而且对外宣翻译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此本研究将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外宣译者译者是如何利用副文本来维护或强化对参与者的定
位的。副文本一般包括引言、序言、脚注、词汇表(封面设计和封套因为通常不
由译者左右,所以相对次要)等等(Mona Baker,2006:133)。热奈特认为,“副
文本可以不依赖文本存在,但是没有副文本的文本是不存在的”( Gerard
Genette,1997:3),由此可见,副文本并非文本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文本赖以
依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宣翻译中,我们也可以从引言、序言、脚注、词汇表
中看到译者对维护参与者的定位的努力,但注释表现尤为突出。一般而言,在外
宣翻译中,特别政治文献翻译中,注释是译者稍微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但
在查阅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 (Volume III)中的156个注释之后,本研究
发现,即使在注释中,外宣译者也基本都是按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
注释直译而成,鲜有发挥或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外宣译者
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在努力维护、强化着作者、译者、读者的原有的定位关系,
在传播我国叙事话语中恪尽职守。 在Selected Works of Jiang Zemin的注释翻译中
也大抵如此。在《朱镕基答记者问》的英文版Zhu Rongji Meets the Press的绝大多
数注释中,外宣译者也都在维护参与者之间的原有定位,忠实地传递我方的叙事
话语,但在细读中,笔者发现有两处注释明显违背了我国的“一个中国”原则。
例1:
122
„„

记者:你觉得香港二板市场现在的发展问题,是不是外汇管制问题?

朱镕基:这是你昨天讲的“南水北调”问题,那不是中国证监会跟香港方面都有很多沟

通吗?让他们商讨吧。

(朱镕基,2009:409)

……

Q: Do you think that the issue of developing Hong Kong‘s Second –Borad Market is an issue of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s?

Zhu Rongji: This is the issue of the ―North to South Water Transfer‖ you talked about yesterday.6

Doesn‘t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ve a lot of communication with Hong

Kong? Let them discuss this.


6
This refers to a shift in funds from mainland China to Hong Kong. See also Chapter 38, P335,

where journalists questioned Premier Zhu about this in 2002.

(Zhu Rongji,2012:312)

例2:

„„

美国前商务部长霍伯特·弗兰克林:感谢主席先生,感谢总理先生。今天很荣幸你能光

临此次晚宴。美中未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达成最终协议显然是令人失望的。我高兴

地得知你今天与总统先生通了话。在你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公开发言中,显示出对我们政

治体制的深刻感受和理解。你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国内会有什么样的政治条件或困难?

朱镕基:我非常高兴你提出这个问题。我确实会在中国遇到困难。因此,我在这里跟诸

位讲我们做了最大的让步,但是香港的报纸说,我到美国来就是给克林顿总统送“大礼”的。

我说你们千万不要再讲了, 这会被说成是 political contribution


再讲下去对克林顿总统很不利,

(政治捐献)。„„

(朱镕基,2009:271)

Barbara Franklin, former U.S. Secretary of Commerce: Thank you Mr. Chairman, and

thank you, Mr. Premier. We‘er honored by your presence at tonight‘s banquet. While it‘s obviously

disappointing that the U.S. and China haven‘t yet been able to reach final agreement on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I‘m gald to hear that you had a phone conversation with President Clinton

today. In your public speeches 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you‘ve demonstrated an in-depth
123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our political system. In your opinion, what type of political

conditions or difficulties might appear in China over this issue?

Zhu Rongji: I‘m very glad that you asked this question. I will certainly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China. Although I‘ve repeatedly told many of you that we have made the greatest concessions

possible, there are newspapers in Hong Kong that say that I‘ve come to the U.S bringing a ―big

gift‖ to President Clinton. I told them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should they keep saying this, as

it can only put President Clinton in a bad light. People will say that we‘re making a political

contribution! 4
4
A refence to the U.S. investigation into alledged illegal campaign donations from mainland

China to the 1996 Clinton-Gore re-election campaign. See Chapter 9, P95, for Zhu Rongji‘s

comment on these allegations.

(Zhu Rongji, 2012: 384)

一般而言,我国的外宣译者会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在涉及“一个
中国”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尤其如此,这两处明显违背“一中”原则的注
释错误之所以出现,笔者认为可能从以下两个角度解释:其一,这本书的翻
译是集体完成的,这在该书OXFORD‘s Preface 中也有提及:
We are grateful to the large team of translators and editors who labored to provide the

English transcripts for the book. We wish especially to thank J.Mei, Robert Allen, and

professors from Beijing University(应为Peking University,笔者注) and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whose resourceful advice helped shape the editorial and translation

guidelines for this English edition.

((Zhu Rongji, 2012: xvi)

在《东方早报》的一则“《朱镕基答记者问》国内英文版出版”的新闻报道
中也提到该书由“三地专业队伍三道工序一年多完成翻译”,其中“第一道工序
是由以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Lawrence Lau)为核心的翻译团队笔译”,
“多
次为朱镕基做口译的美籍华人梅缵月为全书总统稿人”、“而后则是包括任小萍、
刘意青在内的五位国内顶级翻译专家进行审校”
(许荻晔,2012),但可能由于三
道工序都出现了疏忽,导致这么明显的注释错误出现;其二,负责这两部分翻译、
注释的译者可能对我国政府关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立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按

124
贝克教授的讲法,该译者想通过不同的注释解读即用“mainland China” 而不是
“China‘s mainland”、“Chinese mainland”、“the mainland of China”或按该书第
95 页在解释所谓“政治献金”事件时直接采用“China”来重新定位自己与作者
和读者的关系,显示出其疏离于作者和我国政府关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治立
场,彰显出其亲台湾和西方的意识形态。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更倾向于第一种
解读,第二种解读权当作一种学术上的探讨。
至于文本内的重新定位,可以采用的手段原则上有无限多种。在翻译过程中,
几乎所有的文本特征都可以在微观或宏观层面重新调整,以重新定位原文叙事内
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Mona Baker,2006:135)。相对于借用副文本重新定位,文
本内的重新定位更能保持叙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从而较少干涉受众的阅读。文
本内的重新定位主要体现在指示的选择、语域的选择以及时态的变化上来重新定
位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叙事之间的关系等等。在外宣翻译中,这几种情况都有
体现,这里我们以语域(register)的选择作为重点进行论述。语域是语言使用的
场合或领域的总称。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 A. K. Halliday)认为语域有语场
(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三个组成部分。语场往往与话语的主
题紧密相关,不同领域的话语有不同的语场,如政治话语、外交辞令等等;语旨
主要体现说话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互动,不同语旨引起的语域变化在一定程度
上表明叙事者与受众之间的不同定位关系;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包
括交际渠道和修饰作用,语式的变化将产生由不同的渠道、媒介或修辞方式所区
分的语域(Basil Hatim and Ian Mason,2001:48-51;转引自转引自程维,2012:132)。
引起文本内相关参与者重新定位的语域变化,也主要是通过语旨的变化实现
的。20 世纪初,中国部分知识分子摒弃原来的文言文形式,将国外的文学作品
和《圣经》译成白话文。在“现代”、“平等”、“民主”的宏大叙事下,这一
转变不仅参与对社会关系的建构,也参与到基督教上帝和他的子民之间关系的重
新调整( Mona Baker, 2006: 135)。事实上,在英译汉中出现的例子在汉译英中也
不鲜见。我国领导人在正式场合,有时会使用一些非常口语的表达来贴近受众,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曾讲过著名的“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
是好猫”(It does not matter if it is a yellow cat or a black cat, as long as it catches
mice.)来论及农村经济改革。2008 年 1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

125
开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说:
“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地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媒体
报道说,当时,“不折腾”三个字话音刚落,会场上随即传出会心的笑声。在庄
严的报告中,胡锦涛打破传统,用一句家常语来传达高层心声,显然让大家觉得
分外亲切。这笑声不仅说明观众听懂了“折腾”二字的所指,也说明观众领会了
总书记在修辞上的良苦用心。第二天,官方媒体 China Daily 在一则新闻报道中
将“不折腾”翻译为“get sidetracked”,全句如下:
If we don't sway back and forth, relax our efforts or get sidetracked, but firmly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well as adhere t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n this

grand blueprint will definitely materialize.

(http://www.chinadaily.com.cn/2008-12/19/content_7320302.htm)

然而,该译文并没有让所有人满意,官方和民间的各路翻译高手也“折腾“开
了,大家在互联网上各显身手,相关译文也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参见图表十一),
摘录如下:
图表十一:“不折腾”英译及回译
英译 回译
avoid policy valitality 避免政策多变
avoid futile actions 不做无用功
avoid self-infliected setbacks 避免自己造成挫折
no dithering 不踌躇
no tossing about 使动荡不安
no major changes 没有重大变化
no trouble-making 不要制造麻烦
no making movements 不搞运动
no self-disturbances 不要自我干扰
no self-tormenting 不要自我折磨
no hassle over ideology 没有意识形态的纷争
no political debates 没有政治纷争

126
no political/ideological fuss 没有政治或意识形态争议
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movements 不搞自我消耗的政治运动
stop making trouble and wasting time 不制造麻烦和浪费时间
don‘t mess things up 不要瞎搞
don‘t act recklessly 不要采取不计后果的行动
don‘t act caspiciously 不要变化无常
don‘t cause confusion 不要制造混乱
don‘t flip flop 别翻来覆去
don‘t sway back and forth 别反复
do not/avoid much ado about nothing 不要无事生非
do not engage in pointless endeavors 不要做无意义的努力
don‘t hassle 不要争论
don‘t take pains for nothing 不要干痛苦而无益的事
don‘t zigzag 不要走弯路
don‘t take Z turn 不要走之字路
don‘t zheteng 别折腾
bu zheteng 不折腾(零翻译)
对于网上的各种译法以及学者们的讨论,2009 年 1 月 29 日官方的媒体《人
民日报》英文版在一则“Chinese ambassador suggests a translation for ‗bu zheteng‘”
报道中,则将“不折腾”翻译为“don't 'zheteng'”,全句译文如下:
As long as we don't waiver, don't slack off and don't 'zheteng' , and as long as we firmly

push forward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walk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are certain to be able to successfully realize this grand blueprint and achieve the goals of our

struggle.

(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90001/90782/90873/6576787.html)

2009年《中国翻译》第二期还专门发表了一篇“‘不折腾’英译大家谈”的
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外交部施燕华认为在众多译法中,她更赞成新华社的译法
(get sidetracked),并将全句的翻译修正如下:
So long as we don't falter, don't flag and don't get sidetracked, so long as we stick to reform

127
and opening-up policy and the path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are sure

to realize this great goal.

在这篇文章中,新华社的王平兴则认为,如果要从兼顾原文意义和表达简洁
而言,可将原文翻译如下:
As long as we do not waver, slack or sidetrack, as long as we constantly advance reform and

opening and keep to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will surely implement

this grand blueprint and reach our goal.

(施燕华等,2009)

本研究在这里不想评判各种译文的优劣问题,但笔者认为,要翻译好“不折
腾”,外宣译者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结合该句所在的语境,了解“不
折腾”的深刻内涵;其次,不能单独翻译“不折腾”,而应考虑其在句子中与“不
动摇、不懈怠”这两个词组形成的简洁有力的排比结构;最为重要的是,译者务
必要传达出“不折腾”的口语化风格。如果外宣译者将“不折腾”口语化的风格
变为较为正式的叙事风格,那这句话的语旨就发生了变化,那他就违背了原作者
的意思,与叙事接受者产生了距离,也让胡总书记走近叙事接受者的意图落空。
总之,外宣译者如何翻译这种口语化的表达,将显示他将如何重新定位译者与原
作者、译者与叙事接受者、原作者与叙事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同样的道理,在2013
年5月李克强访问巴基斯坦时曾把巴基斯坦称为中国的“铁哥们”,外宣译者是
选择“iron-brother”还是 “all-weather friend”,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位着
参与者之间的亲近或疏远的关系。

6.3.5 小结
综上所述,在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外宣译者会利用后经典叙事学中的时空
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记建构以及对参与者的重新定位等策略去在一
个新的语言环境中建构或强化原文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叙事话语,以和西方
的叙事话语展开叙事竞争。在这种叙事竞争中,外宣译者作为赞助人的代表,要
立场鲜明,守土有责,切实维护国家利益,这与贝克教授所论及的自由译者方面
有所不同。

128
6.4 本章小结

总而言之,在微观的文本层面,外宣译者要针对中外叙事差异在翻译中利用
经典叙事学中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去调整叙事时间、融合叙事视
角、对接叙事结构,努力给国外叙事接受者搭建桥梁,进行叙事交流;在宏观意
识形态层面,外宣译者则要利用后经典叙事学中的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
采用、标记建构以及对参与者的重新定位等策略去建构或强化我方的意识形态和
价值观念以设置藩篱,展开叙事竞争。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从这两个层面来阐
释外宣翻译,是为了论述的层次性,但两者并非绝对对立,微观文本层面的叙事
交流中也存在叙事竞争,如在译者在拨动叙事时间时的选词也可以强化我方叙事
话语进行叙事竞争,宏观意识形态层面的叙事竞争中也存在叙事交流,如译者在
对参与者重新定位时也可能与叙事接受者走得更近以促进叙事交流。但无论是微
观文本层面的叙事交流,还是宏观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叙事竞争,外宣译者都是在
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利用叙事学中的各种策略进行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
的再叙事协调。外宣译者通过这种再叙事协调,以更好地进行以我为主的信息交
流和思想传播,目的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建构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
国文化的软实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29
第七章:外宣翻译叙事接受

经典叙事学只关注文本内部研究,叙事接受并非其研究范围,查特曼在 1978
年出版的《故事与话语》中提出的叙事交流图中(参见 4.3)只把隐含读者包括
在其研究范围中,而把真实读者则排除在外,这一点在后经典叙事学中得到弥补。
后经典叙事学将叙事视为一个动态过程,更加注重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注重读者
在文本阐释方面的能动作用。此外,作为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接
受效果也是外宣翻译必须面对的重要话题之一。正因为此,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
是叙事学视域下外宣翻译研究的应有之意。
笔者在第五章中已经提到,我国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者,不是中国人,而是
与我国人民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观念和政治制度
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外国人。此外,外国人还是个总体的概念,外国人之间还
有国家、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差异。传播学先驱之一,美国学者拉斯
韦尔 1948 年曾将传播过程归纳为五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和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传播效果是整个活动的核心,而要取得传播效果,传播内容和形
式必须在受众身上起作用(张健,2010:396-397)。同样,我国的外宣翻译如果
要在国外产生良好的效果,在考虑外宣翻译既交流又竞争的双重性质的同时,也
必须重视受众,重视叙事接受。为此,本研究认为外宣译者应从下面几点着力:

7.1 采用“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

对于翻译策略,历来就有“归化”
(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
之争,用施莱尔马赫(F. Schleiermacher)的话讲,就是翻译要么“不打扰读者,
让原作者走近读者”,要么“不打扰原作者,让读者走近原作者”(杨柳,2009:
98-99)。换言之,前者主张为了目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后者主张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保留原文的差异性
来有意打破目标语的文化常规(Lawrence Venuti,2004:5-20)。如“一切反动派都
“归化”译者可能会译为“All reactionaries are scarecrows”,
是纸老虎”这句话,

130
“异化”译者会处理为“All reactionaries are paper tigers”,前者为了方便国外受
众的理解和接受借用他们熟悉的意象,后者正好相反,通过保留原语文化意象,
有意凸显文化差异来传播原文的叙事话语。那么对于旨在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增强中国软实力,增加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的外宣翻译而言,究竟是应该采取
“归化”的翻译策略,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还是兼而有之,学者们看法不
一:黄友义先生认为外宣翻译应该“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
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做到“三贴近”其
实就是在外宣翻译中主张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各个方面符合国外受
众的习惯,从而让其明白无误地获取译文所要传递的信息,达到外宣翻译的目的。
李贵生、张德福则认为,宣传中华文化应“以我为准”(李贵生、张德福,2011),
换言之,他们主张为了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完整地介绍到国外,应采取“异化”的
翻译策略。袁晓宁则认为,外宣英译在进行语言表达层面的翻译时,应采用“以
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在进行文化层面的翻译时,应采用“以我为准”的策略,
实现外宣英译策略的“二元共存”(袁晓宁,2013)。本研究认为,从叙事学角
度讲,外宣翻译本质上具有两面性,在微观的文本层面,要在叙事语言上面向受
众进行叙事交流,在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又要在叙事话语上与西方进行叙事竞
争,而且在外宣翻译实践中,叙事语言和叙事话语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没有“泾
渭分明”的界限。正因为外宣翻译的这种特殊性质,还有面对受众的需要,在翻
译实践中,外宣译者不应陷入“归化”与“异化”的“二元对立”,而应采取“归
化”与“异化”相调和的“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在这一点上本研究与袁晓宁
教授的看法接近。如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
文中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英译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
详见下中文及英译:
„„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

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

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131
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

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

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

平。

„„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

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

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

化利益。

„„

(江泽民,2006b:264-299)
……
Reviewing the course of struggle and the basic experience over the past 80 years and

looking ahead to the arduous tasks and bright future in the new century, our Party should continue

to stand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s and lead the people to victory. In summary, the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

The Three Represent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the Party, the cornerstone for its

governace and a source of its strength. They also articulate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comprehensively carrying out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century, constantly bringing forth

innovations in theories, institution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ntinuously winning new
132
victories in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Our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is means the Party's theory, line, program,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all its

work must conform with the law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constantly

promote the releas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particularly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and develop the productive forces in order to steadily raise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

Our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orienta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This means the

Party's theory, line, program,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all its work must strive to reflect the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popular socialist culture that is geared to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 the world and the future; constantly rais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standards and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evels of the whole nation; and provide moral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

Our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This means the Party‘s theory, line, program,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nd all its

work must take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s the starting and end point; unleash the

people's enthusiasm,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and enable them to constantly obtain tangibl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enefits on the basis of continuou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

(Jiang Zeming, 2013:259-293)

从上述的中英对比可以看出,所选四段中文原文都是“一逗到底”的长句,
这是我国政论文的典型特征之一。对于这种“硬新闻”,虽然说外宣译者一般是
以直译为主,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归化”和“异化”的二元并存。
在翻译过程中,从整体上看,外宣译者都按照英文的行文方式对中文原文进行了
合理的断句:第一段被分成具有递进关系的两句进行翻译;第二段被分成具有并

133
列关系的两句进行处理;后三段则按照英语开宗明义,直点主题的特点,采用总
分结构分别断为两句进行翻译,这些都是典型的“归化”翻译策略,目的是以国
外叙事接受者熟悉的行文方式让他们明白“三个代表”具体所指及深刻内涵。在
这四段译文中,“异化”翻译策略主要体现在第二段中对“三个代表”这一具有
中国特色的数字缩略语的翻译上,译者创造性地将“三个代表”直译为 “Three
Resprensents”,用数词“three”来表明后者的重复次数,用动词“represent”体
现原文“代表”的动词属性,用复数和大写来表明“Three Resprensents”整体的
名词属性,忠实、准确地传递我方的叙事话语。由此可见,在翻译这个“第三空
间”中,没有绝对的“归化”与“异化”,有的只是文化的杂合体,即使所谓的
“异化”翻译策略本质上也是“语言归化、文化异化”的二元共存,如“Three
Represents”事实上是遵循英语中“do‘s and don‘ts”语法规则创造的。因此,在
外宣翻译中,外宣译者不应把“归化”与“异化”对立起来,而应根据外宣翻译
的性质、当时国外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交融的程度,把握好“归化”和“异化”
幅度,通过在译文中采用“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更好地传递我方的叙事话语,
让世界不仅听到中国的声音,更听懂中国的声音。
正因为外宣翻译中存在这种二元对立现象,所以本研究认为我们应该在外宣
中多使用象“paper tiger”、“Political power grows out of the barrel of a gun”、
“four modernizations”、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he Three
“taikonaut”、
Respresents”、“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The Chinese Dream”这
样的“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以更好地传播我国的叙事话语。“中国英
语”是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在中国本土化的一种英语变体。早在20世纪80 年代
初,葛传槼先生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英语”这一概
念,他指出“就我国而论,无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所特
有的东西要表达„„所有这些英译文都不是Chinese English 或Chinglish(中国式
英语,笔者注),而是China English”(葛传槼,1980)。李文中后来还专门撰
文对“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前者是指“中国的英语
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 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 在英语交际中出
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如“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

134
等,而后者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 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 不受母
语干扰, 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人英语交际, 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
句式和语篇”(李文中,1993)。在外宣翻译中,由于中外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
的差异,外宣译者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表
达,从而出现词汇空缺;在向世界传播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基本国策时,对于重
要的时事政治术语,外宣译者为了传达我方叙事话语,也会创造一些既忠实于原
文,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为国外受众的表达,这两种情况都是“中国英语”在
外宣翻译中的产生的原因。由此可见,“中国英语”在外宣翻译中的出现,既是
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动选择。外宣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
部分,这不仅体现在外宣翻译的内容选择上,也要体现在语言形式的确定上。作
为承载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
仅符合英语语法规则、修辞规则和语义逻辑,可以让国外受众了解中国事物的国
际表达,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还可以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让我国
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马文丽,2011:193-194)。从这个意义上讲,外
宣翻译不仅要做到“中国话语,国际表达”,在适当的时候和场合还应努力做到
“中国话语,中国表达”,从而在世界上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
出去,走进去,走得更好。

7.2 采用编译的翻译方法

由于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者是外国人,这也在提醒外宣译者,在翻译中除了
要从宏观角度采取“二元并存”的翻译策略之外,在微观的翻译方法上,也要站
在叙事接受者角度,采用编译的方法,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以促进
叙事接受者对我方叙事话语的理解、认知和接受。虽然翻译中的编译实践由来已
久,但对编译的研究却是近年的事。1989年,卡伦·斯戴汀(Karen Stetting)将
英文中的“translating”(翻译)和“editing”(编辑)两个概念合二为一,提出了
“transediting”(编译)的概念(Karen Stetting, 1989:371-382)。黄志凌认为“编
译 就是‘编’和‘译’的结合,也就是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对原文进行编辑
和翻译的过程”(黄志凌,1999)。编译过程不是字字对译,译者应根据受众的
需求,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从主题思想、信息价值、篇章

135
结构和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摄取原作有关内容。在此过程中,译者可以删除原文
中无关紧要的东西,增添必要的背景材料, 甚至对原文进行调整重组。编译方法
在更微观的层面有很多种,但在外宣翻译中主要表现为删减、增添和重构。

7.2.1 删减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外宣翻译中的删减。一般而言,中文宣传材料文体讲究,
引经据典,用词华丽,并喜用对仗、重复、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段以渲染宣传效果。
相比之下,英文宣传材料喜用“自然描写”的手法,文体朴实,用词具体,重在
提供相关信息(傅似逸,2001)。对于这种情况,外宣译者应根据国外叙事接受
者习惯的文体风格进行删减,化繁为简, 化虚为实,克服“美文”倾向,力争使
我们的外宣材料风格通俗易懂,内容客观可信。毕竟,很多时候,中国独特的声
音要想为国外叙事接受者了解和接受,需要“中餐西做”,
“中国话语,国际表达”。
如:
这里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似铜墙铁壁,巍

然屹立;有的似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似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真实,迷离

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武陵源风景》画册,1995)

这段描写张家界风景的介绍,采用四字结构、排比句型,形成用词华丽、对
仗工整、文采斐然的汉语“美文”,但英文旅游词大多风格朴实无华,用词简洁
自然,表达直观可感,注重信息传达。鉴于此,外宣译者在翻译时应删除原文中
空洞无物的词汇,如“立地顶天”、“巍然屹立”、“摇摇欲坠”、“玲珑剔透”
等,以及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表达,如“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
“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等,化虚为实,直接译出原
文中闪现的具体景物即可,译文如下:
3000 crags rise in various shapes—pillars, columns, walls, shaky egg stacks and potted

landscapes……conjuring up unforgettably fantastic images.

(贾文波,2004:120)

通过过这种删减,译文简洁质朴、客观具体,符合英语的文体风格,利于叙
事接受,从而能够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事实上,外宣译者不仅在旅游外宣翻译中常用删减,去掉其华丽的外衣,在

136
新闻外宣翻译中,也常通过删减以突出主题信息。在新闻报道中,我国媒体习惯
于将参与重大活动的嘉宾姓名及各种头衔悉数罗列,以突出新闻的重要性、显示
对参与者的尊重,但翻译过程中, 如按中文照单全收,一大串陌生人名字和头衔
不仅让国外叙事接受者感到费解,还有违国外媒体以传递信息为主的功能,造成
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因此,对于下面的这则重要的“十八大”新闻报道,外
宣译者在翻译时,要适当删减,以突出主题信息:
国家主席胡锦涛,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十七届中共中

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周永康,十八届中共中央政

治局其他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1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

堂亲切会见了出席党的十八大的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16/c350821-19596408.html)

因为上述原因,笔者在试译中只保留主要人名及头衔,删除次要人名及头
衔,译出原文的核心内容,即“国家主席胡锦涛,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
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以及其他十七届和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同会见
所有十八大与会代表,并同大家合影”即可,译文如下:
President Hu Jintao, Xi Jinping, the newly elected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entral Committee, also chairman of the CPC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ther

members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17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met with over 2,600 delegates, specially invited delegates and observers to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nd had group pictures taken with them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central Beijing Thursday afternoon.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会议开幕没有不“隆重”的,
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掌声没有不“热烈”的,贯彻
没有不“坚决”的,成绩没有不“巨大”的(张振华,2005:144)。在外宣翻译
中,如果遇到如此类似的“务虚”修饰词,外宣译者都需删除,采用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的方法直接翻译出其意义。

7.2.2 增添
外宣翻译中,除了通过删减求真务实外, 增添也是常用的编译方法之一。

137
之所以采用增添的方法,同样是因为中外叙事接受者不同,翻译要做到“内外有
别”
。由于各自所处地理环境和文化国度不同,有些在中国人看来家喻户晓, 耳
熟能详的信息, 在国外叙事接受者看来却不甚了了, 甚至全然不知。如前所述,
20 世纪70 年代,英中了解协会主席费里·格林就曾对中国外宣工作者提出过忠
告:“从事国际传播的每一个记者、翻译、编辑,都应该在他的写字台上放一个
标牌,上面写着:
‘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汪仁霖,2005:66)。因此,外宣译者
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以己度人,要从国外叙事接受者角度进行思考,在宣传报道
国内情况时,尽可能采用“解释性翻译”(interpretative translation)交代一切相
关背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新闻事实,从而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友谊和
友情。如:
„„

这些规定既考虑了我国的利益,又注意到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同胞、华侨投资者的利益,

总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吸收外来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加快四化建设。

„„

(江泽民,2006a:6)

……

These regulations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both China‘s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foreign investors, and compatriots from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 investing in SEZs. Their general objective is to make SEZs more attractive to

foreign investments, attract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expertise, and accelerate

the four modernizations—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national defens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Jiang Zemin, 2010:3)

从上述中英对比可以看出,对于“四个现代化”这个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政治
词汇,为了让国外叙事接受者明白其具体内涵,外宣译者进行了增添,采用解释
性方法说明了“四个现代化”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四个方面。这种简单
的增添,一方面照顾了国外叙事接受者的接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方叙事话语
的传播。在外宣翻译中,对于类似的政治口号和术语如“双百方针”、
“四项基本

138
原则”、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下乡活动”、
“三讲教育”、
“五讲四美三热
爱”、
“八六三计划”等都应采用解释性翻译处理。事实上,不仅政治口号和术语
需要进行解释,甚至是谈到中国的地名也需向国外叙事接受者说明,例如在介绍
“海南”时,译者可以通过增添背景信息,采用解释性翻译将其处理为“Hainan,
China‘s southmost, youngest tropical province and the second largest island next to
Taiwan, as well as the largest special economic zone”。通过这种“译”、“释”并举
的解释性翻译方式,可以让国外受众对“海南”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地
位有一个全面了解(胡兴文,张健,2012)。一般而言,在外宣编译过程中,遇
到历史事件、地理名称、人物名字、特有机构名字、政治术语或口号、俗语行话、
传统节日和食品等情况,最好都酌情增添背景知识,予以阐释,把“译”和“释”
有机地融入译文之中(张健,2010:441-451)。当然,有时的解释或许并不能面
面俱到,但对于对我们国情了解甚少的国外叙事接受者而言聊胜于无。
此外,我们在进行增添时,还可以在解释性翻译中采用国外叙事接受者所熟
悉的事物或符号以形成某种“关联”(relevance)或“类比”(analogy),让他们
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从而有利于他们的接受、认同,甚至产生共鸣。如在介绍
“Confucius (551-479BC), Chinese philosopher, educator
“孔子”时,可以处理为:
and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22-476 BC)”,
但如果译为“Confucius (551-479BC), Chinese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whose life
predated Socrates and Aristotle”则更容易为国外受众所接受,毕竟苏格拉底和亚
里士多德是他们所熟知的人物。同理,
“梁山伯与祝英台”、
“济公”、
“西施”、
“苏
州”、
“银川”、 “金鸡奖”、等可分别译为“Chinese Romeo and Juliet”、
“中关村”、
“Chinese Robin Hood”、“Chinese Cleopatra”、“China‘s Mecca”、“Suzhou, or
China‘s Venice”、“China‘s Silicon Valley”、“the Golden Rooster Award, or the
Chinese Oscar”。在介绍“紫禁城”时,我们可以这样表达: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took 14 years, and was finished in 1420, 72 yea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若这份宣传资料的目标市场是
欧洲,可将“in 1420”后面内容有针对性地改为“14 years before Shakespeare was
born”,从而不仅做到“内外有别”,也能做到“外外有别”。事实上,为了方便
国外受众理解,我们在翻译我国朝代时,要尽量交代公元纪年,讲到人民币时,

139
要折合成美元,讲到土地面积时,要用公顷等等(张振华,2005:151)。总而言
之,外宣译者在增添时,通过在解释性翻译中进行“关联”或“类比”,国外叙
事接受者能立即找到认知交汇点,从而提高对外传播的效果。作为外宣译者,要
时刻记住“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只有将国外叙事接受者放在心中,才能更好地
走进他们心中。

7.2.3 重构
在外宣翻译中,除了简单的删减和增添之外,有些时候外宣译者还需对原文
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在语篇层面进行重构,以符合国外叙事接受者的接受。中
国人是综合性思维,强调“从多归一”的曲线式思维方式,表现在语篇组织上, 通
常采用“具体—归纳”的方法和“流水型”句子结构。西方读者则是分析性思维,
反映在语篇组织上,通常采取开门见山式的“演绎推理”方法和“树杈形”句子
结构(王银泉,2009:94-96)。如:
该市地界巴山楚水,湖光山色秀丽,名胜古迹、自然风光融为一体,遍布其间,是理

想的旅游胜地。

(贾文波,2012:71)

汉语原文采用并列结构,层层推进,尾句总结,为典型的“具体-归纳”行
文方式及“流水型”句子结构。鉴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时需进行重构,
以“该市„„是理想的旅游胜地”为主句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添加,从而
使译文形成英语中“演绎推理”的行文方式及“树杈形”句子结构,以贴近国外
叙事接受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译文如下:
The city, bordering Sichuan and Hubei provinces, is an ideal tourism attraction with its

panoramic views dotted by mountains, rivers, lakes and historical sites.

(贾文波,2012:71)

上述的讨论是以一个句子为单位(也是一个完整意义语篇)来讨论了外宣翻
译的重构。事实上,为了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外宣译者还经常要根据翻译的目
的、原文性质和国外叙事接受者的接受,确定重构幅度的大小,小的可能是句子
的重构,大的甚至是对整个篇章的重构。现在来看一篇对整个语篇重构的例子:
西苑饭店

西苑饭店是一座具有国际四星级水准的大型涉外饭店,位于北京三里合路,与进出口谈

140
判大楼、北京图书馆、首都体育馆等相毗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饭店共有客房 1300 余套,房间舒适、宁静,配有全套现代化设施。饭店共设餐厅酒吧

12 个,中餐经营粤、鲁、川、淮扬及穆斯林风味菜肴;西餐主要经营俄式、法式、及英式

大菜。饭店还设有传真、电传、国际直拨电话等现代化通讯设施及各种综合服务设施和娱乐

设施,为每位宾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西苑饭店欢迎您的光临。

(衡孝军,2011:74)

上述是“西苑饭店”的介绍性语篇,该语篇以“西苑饭店”为标题,从饭店
定位、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谈起,以介绍饭店先进的住宿、餐饮和通信服务为主
体,最后发出光临邀约,这符合汉语饭店介绍的一般语篇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
汉英在宾馆、饭店介绍语篇的“纲要式结构”基本一致,如两者都是由标题、正
文和口号组成,但“体现样式”却存在着明显差别。就标题而言,汉语多数为宾
馆、饭店的名称;而英语的标题则在尽可能包含名称的前提下,注重突出新信息
和运用修辞手段,以引起潜在顾客的注意;在正文中,汉语较为强调语篇的概念
功能,忽略人际功能,主题多以事为中心,较少使用人称代词;相反,英语则重
视人际功能,以人为本,多用含有“you”的句子,表现出友好、热情的服务意
识;至于口号,由于它是一种加强人际功能的语言手段,目的在拉近人际距离、
激发顾客信心,促成最终行动,在中英文中都不可或缺。针对上述差异,上述宾
馆介绍可重组如下:
Xiyuan Hotel

Luxuriance, Convenience and Reassurance

The four-star Xiyuan hotel boasts of easy transportation, quiet and elegant environment as

well as first class service.

Located at Sanlihe Road and adjacent to the Negotiation Building , the Beijing Library and

the Capital Gymnasium, Xiyuan Hotel is within your easy reach.

In all of the 1,300 guest rooms and suites, you can enjoy the opulent comforts of the modern

facilities and courtesy service.

The 12 restaurants and bars offer you both Chinese food including Cantonese, Shandong,

Sichuan, Huaiyang and Moslem cuisine, and western food featuring Russian, French and British

dishes.
141
The up-to-date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the recreational appliance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services are sure to win your appreciation.

When in Beijing, make your choice Xiyuan Hotel.

Xiyuan Hotel: Service is all and all is for you.

(衡孝军,2011:75)

从上述重组可以看出,译文在标题上不仅包含了饭店名称,而且使用三个名
词形成排比结构,突出了饭店的奢华、便利和安全;在主体部分则先总后分,分
别介绍了饭店便利的交通、舒适的住宿、多样的餐饮和先进的通信,但与中文以
事为中心不同,英文译文中更多突出的是“you”,体现出人为本的服务态度,最
后也是发出光临邀约。通过这种重组,使英文译文更符合潜在顾客的阅读心理,
从而诱动这些潜在顾客历经从心动到行动的转变,取得最佳的服务推销效果。
事实上,除了企业介绍,学校简介、景点介绍、商务信函、新闻报道这些材
料的翻译都经常涉及整个语篇的重构,这我们在前面部分也有所论及,这里不再
赘述。需要指出的是,重构是针对一般性文章而言,对于政府文件这样的“硬通
货”,外宣译者只有对句子或段落有重组的权利,对整个语篇则缺少这种权利。
总而言之,除了政府文件等意识形态极强的外宣材料采用全译方式之外,在
外宣翻译中,译者通常要采用删减、增添、重组这些编译手段,删除冗余内容、
补充相关背景、对接目的语篇,目的都是为了国外叙事接受者能更好地理解、接
受、认同原文要传递的信息和观点,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7.3 本章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后经典叙事学重视读者的角度,还是从外宣翻译所具有
的传播特性,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都应是叙事学视域下外宣翻译研究应有之意。
本研究认为外宣译者要根据叙事接受者的差异、外宣翻译的既竞争又交流的双重
性质,采取“归化”、“异化”二元并存的翻译策略,适度使用“中国英语”,同
时面向国外叙事接受者采用删减、增添和重构等“编译”手段,切实提高外宣翻
译的叙事接受效果。

142
第八章:结语

8.1 内容总结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有着强烈“走出去”的内在愿望,国际社会也有
了解中国的热切需求,外宣翻译是一条沟通两者至关重要的途径,因此展开外宣
翻译研究尤为必要。目前外宣翻译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外宣翻译缺少统一、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系统架
构还需完善,一些基本概念也需澄清、厘定;第二,在研究手段上,外宣翻译目
前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的实证研究,很少利用较为先进的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手段比较单一;第三,在理论研究上,外宣翻译中大多数研究仍旧停留在随
感式的经验总结上,已有的理论研究也多是套用“译入翻译”理论,缺少兼顾宏
观和微观、理论与实践,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
翻译”理论成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认为外宣翻译研究要进一步发展,须从基础研究、实
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本论文着力于第三个方面,尝试在理论
研究方面进行探索,求证将叙事学用于阐释外宣翻译的可行性。
事实上,叙事学和外宣翻译的确存在交集:首先,从定义上讲,两者都是“讲
故事”。叙事是讲述“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Mona Baker, 2006:3),而外宣
翻译是用世界接受的语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其次,从功能上看,叙事和
外宣翻译都是一种交流行为。经典叙事学的叙事交流虽然只囿于文本内部,但后
经典叙事学走出了文本的桎梏,开始重视语境和读者,回归了交流的本意。外宣
翻译是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因此也是一种交流行为,而且是一种
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交流活动。在这一点上,叙事和外宣翻译也有
着共同点。此外,从理论层面,叙事学和外宣翻译存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经
典叙事学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结构概念可以用于对外宣翻译进行
微观的文本分析,后经典叙事学对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等非结构的关注可用于
对外宣翻译进行宏观的意识形态解读,以及对译前选材和译后接受的阐释。由此
可见,叙事学是外宣翻译研究可以借鉴的理论之一。
143
在对叙事学进行批判继承基础上,论文汲取经典叙事学关注文本的优势,后
经典叙事学(特别贝克的叙事理论)关注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的优势,从译前
的叙事选材、译中的叙事建构(再叙事)、译后的叙事接受三个方面对广义的外
宣翻译过程进行系统的叙事学阐释,重点落在译中的叙事建构上即狭义的外宣翻
译过程上,从而将叙事学应用于非文学的外宣翻译研究。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
下结论:在译前的叙事选材中,外宣译者应在我国对外宣传的叙事框架下,兼顾
叙事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叙事接受者的接受需求和对外传播规律,做到三者的有
机统一。在译中的叙事建构中,外宣译者应从微观的文本层面(叙事时间、叙事
视角、叙事结构)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标示式建构、参与人的再定位)进行再叙事协调,其目的是在文本层面架设桥梁,
进行叙事交流,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竞争。在译后的叙事接受部
分,外宣译者要根据叙事接受者的差异、外宣翻译的双重属性,采取“归化”、
“异化”二元并存的翻译策略,适度使用“中国英语”,同时面向叙事接受者,
采用删减、增添和重构等“编译”手段,以切实提高外宣翻译的叙事接受效果。
叙事学以研究文学叙事,特别是小说叙事为主,本研究将叙事学应用于文学
之外的外宣翻译领域,既拓展了叙事学的研究范畴,也开阔了外宣翻译研究的视
野;在批判继承叙事学的基础上,本研究从译前的叙事选材、译中的叙事建构(再
叙事)、译后的叙事接受三个方面对广义的外宣翻译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叙事学阐
释,尤其是揭示出译中的叙事建构即狭义的外宣翻译过程本质上是译者针对中外
叙事差异从微观的文本层面和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进行的一种再叙事协调,其目
的是在文本层面架设桥梁,进行叙事交流,在意识形态层面设置藩篱,进行叙事
竞争;通过叙事学与外宣翻译的跨学科联姻,本研究将形成兼顾微观和宏观、理
论与实践,符合外宣翻译特点的系统性、深层次、跨学科的“译出翻译”研究成
果。我们期待本研究不仅能揭示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本质,拓展外宣翻译研
究视野,进而丰富整体的翻译研究,也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服务于我国文化“走
出去”的国家战略。

8.2 局限与不足

首先,理论深度有限。本研究力图在理论层面有所创新,尝试将叙事学与外

144
宣翻译进行跨学科的联姻,但由于没有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为借鉴,论文的很多设
想还只是作者本人的一些粗浅的思考,肯定还不够成熟,甚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此求教于方家;此外,本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涉及叙事学、翻译学、传播学、
语言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囿于作者知识结构有限,导致对有些学科理论把握
不够深入、全面,对相关领域学者的论述依赖较多。
第二,研究范围有限。其一,叙事学主要以研究文学叙事为主,外宣翻译主
要是研究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对外宣传翻译,属于非文学性质,本研究只是尝试将
文学的叙事学应用于文学之外的外宣翻译研究。事实上,我们可以进行更广泛的
研究,将叙事学应用于包括外宣翻译在内的整体翻译研究;其二,本研究选取的
外宣翻译资料范围有限。从口译、笔译而言,本研究以笔译材料为主;从选出媒
体而言,本研究以互联网、纸质媒体为主。事实上,如能兼顾口笔译,兼顾纸质、
互联网、广播、电视、国际会议、手机报等媒体,选取的外宣翻译材料将更具代
表性。
第三,研究手段有限。本研究外宣翻译主要指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文献、
新闻报道和少量信息资料翻译,即使这样,数量也是非常庞大。论文中,我们主
要采用传统的案例分析,进行定性解读,研究手段有限,如能建立并利用大型外
宣翻译语料库,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必能使论证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
第四,接受研究有限。外宣翻译作为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其
叙事接受是必须要重视的。然而,要对叙事接受研究进行深入调查,需对国外受
众进行大规模的调查问卷,这是本研究难以企及的。鉴于此,论文只从受众的差
异、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这些层面进行了简单论述,以期能帮助提升外宣翻译的
接受效果。

8.3 前景与展望

针对上述的局限与不足,今后相关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相关
研究。
首先,扩大资料收集范围。目前的外宣翻译研究资料基本以纸质媒体为主,
应把资料收集拓展到互联网、广播、电视、国际会议、手机报等媒体,最为重要
的是加强口译资料的收集、研究,从而使外宣翻译资料包括范围更广、更具代表

145
性。
其次,创新研究手段、更新研究方法。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研究手
段和方法也应与时俱进。本研究认为,我国政府的对外宣传领导部门应整合《中
国日报》、新华社、中央编译局、外交部等主要对外宣传单位的双语资源,创建
大容量的国家级外宣翻译语料库,按照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分类,免费向外宣翻译
研究者开放,以方便外宣翻译研究者利用语料库软件进行检索、统计和分析,将
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从而得出更为客观、科学和可靠理论,为中国文化“走出
去”提供借鉴。
第三, 重视传播效果研究。传播学认为传播效果是整个传播活动的核心,
然而我国外宣翻译传播效果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个体研究者
能量有限。本研究认为我国的外宣机构可以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委托相关研究机构
对此进行系统性调查分析,为外宣翻译研究者的效果研究提供深度的数据支持。
第四,将叙事学与翻译学进行大融合。本研究已经证明可将常用于文学的叙
事学应用于非文学的外宣翻译的可行性,那么叙事学与翻译学进行全面结合应该
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通过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拓展彼此的研究范围,还可以产
生更具普遍意义的跨学科研究成果。
第五,进行更多的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是目前人文学科研究的潮流,越来越
多的学者开始从语言学、传播学、修辞学、叙事学等角度对外宣翻译进行跨学科
研究,那么还有什么学科能和外宣翻译起化学反应,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外宣翻译犹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
气蓬勃,愿更多的研究者选择与希望为伴,与笔者一道为外宣翻译研究的发展激
扬文字!

146
参考文献
Baker, Mona. Narrative in and of Translation [J]. SK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2005( 1):4-13.

Baker, Mona. Reframing Conflict in Translation [J]. Social Semiotics,


2007(2):151-169.
Baker, Mona.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Baumann, Gerd & Marie Gillespie & Annabelle Sreberny. Transcultural Journalism:
Translations, Transmiss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J]. Journalism,
2011(2):235-238
Beilsa, Esperanca. Globalization and News Translation: A Theoretical Approach [J].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05(2):131-144.
Beilsa, Esperanca. Globalization and News Translation: The Role of the News
Agencies [J]. Norwich Papers, 2006(14):15-28.
Beilsa, Esperanca. 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 Agencies [J]. Target, 2007(1):135-155.
Bielsa, Esperanca.& Susuan Bassnett.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9.
Booth, Wayne C.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2nd ed.). [M].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83.
Chatman, Seymour.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M].Ithaca: Cornell UP, 1990.
China Daily. Who is Liu Xiaobo? [OL]. (2010-10-27) [2014-3-9]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0-10/27/content_11465957.htm
Cintas, Jorge Díaz. Clearing the Smoke to See the Screen: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J]. Meta, 2012(2):279-193.
Clausen, Lisbeth. Localizing the Global: ―Domestication‖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News Production [J].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004(1):25-44.
Conway, Kyle. Paradoxes of Translation in Television News [J]. Media, Culture
&Society, 2010(6):979-926.
147
Cunico, Sonia & Jeremy Munday. Encounters and Clashes—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and Ideology [J]. The Translator, 2007(2): 141-149.
Davier, Lucile. The Paradoxical Invisibility of Translation in the Highly Multilingual
Context of News Agencies [J].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2014(1):53-72.
Davies, Eirlys E.. Leaving it out—On some Justifications for the Use of Omission in
Translation [J]. Babel, 2007(1):56-77.
Davis, Linel. 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Deng, Xiaoping. Selected Works of Deng Xiaoping (Volume III).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4.
Dijk, Van. News As Discourse [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1998.
Fisher, Walter R..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s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M].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7.
Floros, Georgios. News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Ethics in the Cypriot Context [J]
Meta, 2012(4):924-942.
Genette, Gerard. Narrative Discourse [M]. Trans. Jane E. Lewin. Ithaca: Cornell UP,
1980.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Hatim, Basil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Herman, David. Introduction: Narratologies [A]. David Herman ed. . Narratologies:
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alysis[C],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Hickey, Leo.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148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Holland, Robert. Language(s) in the Global News—Translation, Audience Design and
Discourse (Mis)representation [J].Target,2006(2):229-259.
Holloway, Brain. Technical Writing Basics [M].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Inc,
2008.
Inghilleri, Moira & Sue-Ann Harding.Translating Violent Conflict [J]. The Translator,
2010(2):165-173
Jiang, Zemin. Selected Works of Jiang Zemin (Volume I).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0.
Jiang, Zemin. Selected Works of Jiang Zemin (Volume III).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3.
Ji-hae Kang. Recontextualization of News Discourse—A Case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News Discourse on North Korea[J]. The Translator, 2007(2): 195-217.
Károly, Krisztina.News Discourse in Translation: Topical Structure and News Content
in the Analytical News Article [J]. Meta, 2012(4):884-908.
Kenan, Rimmon.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M].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1986.
Kontos, Petros & Maria Sidiropoulou. Political Routines in Press Translation [J].
Meta, 2012(4):1013-1028.
Lasswell, Harold D. & D. Lerner & H. Speier, Propaganda and Communication in
World History [M].Hawaiii: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ii, 1979.
Lasswell, Harold D. Propaganda Technique in World War I (new ed.) [M]. Boston:
The MIT Press, 1971.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unday, Jeremy. Translation and Ideology—A Textual Approach[J]. The Translator,
2007(2): 195-217.
Mund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149
Education Press, 2001.
Nord, 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Obama, Barack Hussein.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in the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OL].(2013-2-12)[2014-3-9]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2
/12/remarks-president-state-union-address.
Pinkham, John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Schäffner, Christina. Rethinking Transediting [J]. Meta, 2012(4):866-883.
Schäffner, Christina.Unknown Agents in Translated Political Discourse [J]. Target,
2012(1):103-125.
Somers, Margaret R. and Gloria D. Gibson. Reclaiming the Epistemological ―Other‖:
Narrative and the Social Constitution of Identity [A]. in Craig Calhoun (ed.)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C], Oxford and Cambridge MA:
Blackwell,1994:37-99.
Somers, Margaret. Narrativity, Narrative Identity, and Social Action: Rethinking
English Working-Class Formation [J]. Social Science History, 1992(4):591-630.
Sperber,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Cogni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Stella, Sorby. Translating News from English to Chinese—Complimentary and
Derogatory Language Usage [J]. Babel, 2008(1):19-35.
Stetting K. Transediting———A New Term for Coping with the Grey Area between
Editing and Translating [A]. In: Caie, G. et al. eds. Proceedings from the Fourth
Nordic Conference for English Studies[C]. Copenhagen: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partment of English, 1989: 371-382.
Sturgess, Philip J.M., Narrativity: Theory and Practice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2.
Toolan, Michael J.. Narrative: A Critical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88.
Valdeón, Roberto A.. Anomalous News Translation—Selective Appropriation of
150
Themes and Texts in the Internet [J]. Babel, 2008(4): 299-326.
Valdeón, Roberto A.. Translating Informative and Persuasive Texts [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9(2):77-81.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Wen, Jiabao.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Delivered at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Twelf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5, 2013[OL]. (2013-3-18)
[2014-3-9]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china/2013-03/18/c_132242798.ht
m.
Yang, Mingxing. The Principles and Tactics on Diplomatic Translation—A Chinese
Perspective [J]. Babel, 2012, 58 (1): 1-18.
Zhang, Junfeng. From Interpersonal to International: Two Types of Translation in the
Making of Implicitness in Diplomatic Discourse [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14(1):75-95.
Zhong,Yong .The Making of a ―Correct‖ Translation Showcasing the Official Chinese
Discourse of Translation [J].Meta, 2011(4):796-811.
Zhu, Rongji. Zhu Rongji Meets the Press [C].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2.
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 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J].中国翻译,
2000(6): 2-4.
敖玄. 叙事学观照下译者的角色研究—以罗慕士和泰勒《三国演义》英译本为例
[D]. 长沙:中南大学,2012.
卜平. 北京英文路标令人捧腹大笑[N]. 香港《文汇报》, 2001-08-13 (内地版).
蔡武.在“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翻
译年鉴 2007-2008[C],外文出版社,2009.
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二) [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
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一)(第二版)[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陈琳. 《红楼梦》隐含视觉主体叙事学解析与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9(2):

151
116-122.
陈琳.议原文聚焦与译文选词[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陈小慰.外宣翻译:从“新修辞”理论角度的思考[J].东方翻译,2011(5):8-13.
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M].中国翻译,2007(1):60-65.
程曼丽.关于国家形象内涵的思考[J].国际公关,2007(4):89.
程维.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新闻编译——以《参考消息》防控甲流的几则新闻稿
为例[J].上海翻译,2010(3):27-32.
程维.“再叙事” 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J].中国翻译,2013(5):100-104.
程维.叙事学视阈中的新闻编译—《参考消息》与美国媒体北京奥运会报道[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从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角度谈起[D].上海:上
海外国语大学,2010.
仇贤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13.
崔薇. 从叙事学角度看《河湾》的汉译本[D].保定:河北大学,200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丁衡祁.行动起来,向不规范英语宣战[OL].发布日期:2004-9-27.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fycj/669048.htm 检 索 日 期
2014-3-9.
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段连城. 对外传播学初探(增订版)[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段连城.呼吁:请译届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J].中国翻译,1990( 5):2-10.
樊 丽 萍. 翻译行业正在结构转型 “翻译大师”重新定义 [OL].发布日期:
2010-3-24.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19/11211292.html 检
索日期:2014-3-9.
范紫轩. 中美电视灾难新闻报道叙事策略对比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12.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52
方开端.论小说翻译人物中的视角问题[J].中国翻译,2003(6):28-34.
冯全功. 叙事学视角下《红楼梦》中话语英译对比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
(4):95-102.
傅似逸.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37-39.
甘惜分. 新闻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葛传椝.漫淡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 2):1-8.
郭可. 当代对外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国家广电总局人事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事办. 国家形象对外宣传论文集[C].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张洁、田青译.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3.
韩永芝.论清末小说译吉对叙事方式的文化选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1(2):22-25.
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
何国平.中国对外报道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衡孝军.对外宣传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外宣用语现状调查与规范[M].北京:
知识出版社,2011.
候迎忠、郭光华.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胡芳毅、贾文波. 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上海翻译,2010(1):
23-28.
胡全生.叙事学发展轨迹及其带来的思考[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从(2008 年春
季号),2008:20-32.
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胡兴文、巫阿苗、束学军.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划分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1(6):142-149.
胡兴文、巫阿苗. 外宣翻译:意识形态和宣传诗学操纵下的改写[J].西南农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94-97.

153
胡兴文、巫阿苗. 中国文化走出去_面向受众的翻译出版路径[J].中国出版,2014
(2):34-37.
胡兴文、巫阿苗.《玛丽与马克思》的叙事模式及艺术意味[J].电影文学,2013
(2):67-68.
胡兴文、张健.外宣编译的受众意识[J].编辑之友,2012(7):38-40.
胡兴文、张健.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J].中国外语,2013(3):
100-104.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海军、高路.翻译研究的叙事学视角—以林语堂译本为例[J],2011(4):90-94.
黄海军.叙事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56-59.
黄勤.英语新闻汉译的跨学科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黄琼英.原型与翻译中叙事语篇的范畴化——论鲁迅科学小说译作的叙事语篇范
畴[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52-55.
黄友义. 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_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
话[J].中国翻译,2005(6):31-33.
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6): 27-28.
黄志凌. 浅谈对外宣传中的编译工作[J].中国翻译,1999(2):55-57.
黄忠廉. 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高级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85.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b.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a.
焦晓霞. 汉译《小王子》中叙事特征的再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杰拉尔德·普林斯. 叙事学及其未来[J].江西社会科学,2012(1):29-33.
金其斌. 宣传资料的翻译策略初探[J].中国科技翻译,2003(4):23-27,61.
黎海波. 对外传播中的共同价值观问题初探[J].对外传播,2008(2):37-39.

154
黎珂. 从 Mona Baker 叙事理论看严复《天演论》译本的重构翻译[D].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2011.
黎信. 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李崇月、张健. 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77-80.
李贵生、张德福. 宣传中华文化应“以我为准”[J].中国翻译, 2011(2):84-87.
李莉、张咏华. 框架构建、议程设置和启动效应研究新视野—基于对 2007 年 3
月美国《传播学杂志》特刊的探讨 [J].国际新闻界,2008(3):5-27.
李娜. 从叙事学角度看记录片字幕的翻译[D]. 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09.
李奇志. 晚清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7(3):78-79.
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18-24.
李潇潇.从叙事学角度看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J].上海科技翻译,2001(2):18-21.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001.
梁岩.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M].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刘国波. 杨宪益夫妇英译《红楼梦》的叙事学视角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学
院,2011.
刘海龙.汉语中“宣传”概念的起源与意义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1(11):
103-107.
刘洪潮.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C].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刘洪潮.怎样做新闻翻译[C].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刘娟.编译在外宣英译中的应用研究——从功能翻译的理论角度[D].北京: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2006.
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刘其中.汉英新闻编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55
刘淑玲. 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0.
刘树森.论中国近代外国小说翻译的叙事语态特征[J].外国语,1997(5):55-65.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外宣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学,2009.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的思考[M].北京:三联书店,2004.
刘颖. 叙事学视角下的小说翻译——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姚乃强中译本[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吕敏宏.放飞手中的风筝—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张寅德编.叙事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9.
罗新璋. 翻译论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骆莉. 叙事学视角下中国小小说英译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麻争旗. 译学与跨文化传播[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马文丽.中国当代英文报话语分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马育珍. 谈谈一孔之见——从三小段译文看对外宣传翻译中的问题[J]. 中国翻
译,1991(4):17-21.
蒙娜·贝克、安德鲁·切斯特曼.重述之道德规范[J].赵文静译.中国翻译,2009(4):
34-44.
蒙娜·贝克.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M].赵文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莫小娟. 小说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接受[D].成都:西南交通大
学,2004.
倪爱珍.人文学科视阈下叙事学的发展趋向[J].学术界,2013(7):105-112.
倪敏. 叙事视角观照下的林译《大卫·科波菲尔》[J].2011(1):208-211.
宁慧霞.外宣翻译中的几个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1(16):89-90.

156
潘文国.蒙娜·贝克《翻译与冲突》中文版序[A]. 蒙娜·贝克.翻译与冲突—叙
事性阐释[M].赵文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7.
庞秀成.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叙事“主体”符码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外国语,
2009(5):86-95.
彭白羽. 从新闻叙事话语角度看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M]. 青岛:中国海洋大
学,2011.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钱红旭. 叙事学视角下张爱玲《鹿苑长春》译本改编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
学院,2013.
乔国强.叙事学与文学批评—申丹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 2005(3):
5-10 .
秦华. 《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的叙事语式初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1.
曲涛. 经典叙事学视阈下《老人与海》中译本与源语本叙述视角对等研究[J].
英语研究,2012(1):56-63.
权循莲. 彰显翻译目的 重构译文框架——Mona Baker 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林纾小
说翻译[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117-121.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0.
尚必武、胡全生.经典、后经典、后经典之后——试论叙事学的范畴与走向[J].
当代外国文学,2007(3):120-128.
尚必武.超越与走向: 后经典叙事学存在之维论略[J].学术论坛,2008(3):
167-173.
邵璐. 翻译与转叙——《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叙事性阐释[J].山东外语教学,
2012(6):96-101.
邵璐. 翻译中的“叙事世界”——析莫言《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J]. 外语
与外语教学,2013(2):68-71.
邵璐. 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叙事文体学趋势[J]. 外语研究,2011(4):86-92.
邵培仁.20 世纪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与舆论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157
申丹、王亚丽.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申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J].当代外国文学,2005(1):47-54.
申迎丽、孙致礼.由《尤利西斯》中译本看小说翻译中叙事视角的传译[J].解放
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51-57.
沈苏儒.对外传播·翻译研究文集[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9.
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施燕华等.不折腾英译大家谈[J].中国翻译,2009(2):58-61.
石永浩.《翻译与冲突一个叙事的视角》简评[J].中国翻译,2007(2):43-45.
孙建成、温秀颖、王俊义. 赫尔曼社会叙事学与翻译研究[J]. 国外理论动态,
2009(6):77-80.
孙一双. 对鲁迅叙事文及其英译本的叙事和文体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4.
谈小兰. 近代翻译小说的文体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唐伟胜.范式与层面:国外叙事学研究综述—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J].外国
语,2003(5):60-66.
仝晓静. 叙事学视阈下的中国古诗英译批评[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汪仁霖.谈谈对外新闻写作[A].刘洪潮编.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C]. 北京: 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66.
汪小英. 叙事角度与中国古诗英译的文化意义亏损——以许渊冲的英译《春江花
月夜》为例[J].外语学刊,2010(4):128-131.
汪艳.文学中叙事视角的传译——弗兰克·奥康纳的《我的恋母情结》中译本的
比较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3):83-85.
王爱军. 叙事诗词翻译中的视角转换与语篇连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7(4):548-551.
王晨.发挥翻译工作重要作用 促进外宣事业科学发展[OL].发布日期:2012-12-6.
中 国 译 协 网 :
http://www.tac-online.org.cn/ch/tran/2012-12/14/content_5585802.htm.j 检索日
期:2014-3-9.
王恩科. 叙事差异与叙事变形[J].当代文坛,2012(2):141-143.

158
王海.传媒翻译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王建国、邵志洪. 翻译的理解与表达: 时间、空间叙事角度[J].山东外语教学,
2012(3):99-104.
王心洁、陈曦. “限知视角”与小说的翻译创作——以《草原日出》和《喜福会》
的翻译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8-152.
王银泉. 实用汉英电视新闻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魏家海. 古诗英译中的叙事视点[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63-68.
温家宝. 政府工作报告—2013 年 3 月 5 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 议 上 (OL). 发 布 日 期 : 2013-3-19. 中 国 政 府 网 :
http://www.gov.cn/test/2013-03/19/content_2357136.htm 检索日期:2014-3-9.
吴华杰. 《红楼梦》中叙事类型的再现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吴 建 、 张 韵 菲 . 企 业 外 宣 英 译 : 一 个 多 层 次 重 构 的 过 程 [J]. 上 海 翻 译 ,
2011(1):21-24.
吴建华. 《红楼梦》的预叙和David Hawkes的处理[D].合肥:安徽大学,2006.
吴静雅.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林纾的翻译对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影响[D].重庆:四
川外国语学院,2011.
吴征. 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1.
吴自选、许建忠.论电视软新闻英译的重写策略[J].上海翻译,2011(1):25-28.
肖锦龙.语言的陷阱—论西方的符号叙事学理论及思想范式[J].文艺理论研究,
2005(1):44-55.
谢天振.当代外国翻译理论导读[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谢天振.蒙娜·贝克《翻译与冲突》中文版序[A]. 蒙娜·贝克.翻译与冲突—叙
事性阐释[M].赵文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13.
谢天振.新时代语境期待中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J].中国翻译,2012(1):13-15.
熊辛格. 基于叙事学理论下严译《社会通诠》中的翻译会通思想[J].当代教育理
论与实践,2013(10):153-155.
徐建国.建构“外宣翻译”英译名: 术语学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
(5):73-76.

159
徐建国.外宣翻译的名与实——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研究述评[J]. 中国海洋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3-96.
徐玮.近代翻译文学与中国小说的“现代性”— 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转变
的考察[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徐晓梅. 从叙事文体学角度看《永别了,武器》的翻译[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2(5):128-132.
许荻晔. 《朱镕基答记者问》国内英文版出版[OL].发布日期:2012-4-20.东方
早报网: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2/4/20/779889.shtml 检索日期:
2014-3-9.
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许漪. 论译者的文化身份对叙事语式重建的影响[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2.
雅柯布森.雅柯布森文集[M].钱军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亚里斯多德.诗学[A].伍蠡甫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C].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85.
杨帆.从叙事视角和视域融合看儿童文学作品中风景描写的翻译[J].河北工程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7-59.
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98-99.
杨雪. 张谷若翻译的叙事性研究[D]. 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杨雪莲. 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l997.
余健明.“外宣翻译“该怎么译[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86-187.
余苏凌. 诗歌叙事视角的碰撞——英美译者对汉诗叙事视角的调整及其作用[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4):47-53.
袁晓宁.论外宣英译策略的二元共存[J]. 中国翻译,2013(1):93-97.
袁晓宁.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J]. 中国翻译,2005(1):75-78.
袁晓宁.以目的语为依归的外宣英译特质[J]. 中国翻译,2010(2):61-64.
岳中生. 《寻隐者不遇》的叙事翻译补偿[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57-61.

160
曾辉. 斯蒂芬·金恐怖小说叙事模式及其翻译[D]. 湘潭:湘潭大学,2005.
曾竟兴. 英文小说汉译中的叙事聚焦的研究[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0.
曾利沙. 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J]. 外语与外语
教学,2007(7):44-46.
曾利沙. 对《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英译文评析——兼论对外宣传翻译
“经济简明”原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2):5-9,16.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翟磊. 李克强:不允许破坏、否认战后胜利成果[OL].发布日期:2013-5-26. 中
国 日 报 网 :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5-26/content_9138637.html 检索
日期:2014-3-9.
张长明.让世界了解中国——电视对外传播 40 年[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9.
张传彪.试论外宣文本的翻译变通[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1): 39-43.
张基珮.外宣英译的原文要适当删减[J].上海科技翻译,2001(3):21-24.
张健、唐见端. 略谈汉语新词新义的英译[J]. 中国翻译,1996(4):14-15
张健. 报刊新词英译纵横[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张健. 报刊英语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张健. 汉语新词误译现象剖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21-29
张 健 . 全 球 化 语 境 下 的 外 宣 翻 译 “ 变 通 ” 策 略 刍 议 [J]. 外 国 语 言 文 学
2013(1):19—27
张健. 新闻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第二版)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张健.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J]. 上海科技翻译,2001(4):22-25
张健.报刊语言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张健.传媒新词英译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张健.一部探讨跨地域、跨语言、跨文化信息翻译的力作——《国际新闻翻译》

161
导读[A] 贝尔萨、巴斯内特. 国际新闻翻译[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11: iii-xii.
张健.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4):24-28.
张健.英语新闻业务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张景华.叙事学对小说翻译批评的适用性及其拓展[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6):57-62.
张美芳、钱宏.《翻译与冲突:叙述性阐释》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
317-320.
张倩. 《红楼梦》杨戴译本中叙事类型的重建[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张荣梅. 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的叙事框架设定评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2(3):50-53.
张振华.突出“外”字淡化“宣”字—也谈对外报道用事实说话[A].刘洪潮编. 怎
样做对外宣传报道[C].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赵速梅、夏萍. 从叙事理论看小说《夜色温柔》的翻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2):78-81.
赵秀娟. 从叙事学角度看古代叙事诗的英译[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郑佳. 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看《环球时报》“关注中国”栏目的新闻编译[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郑敏宇.小说翻译研究的叙事学视角[J].外语学刊,2001(3):65-72.
郑 敏 宇. 叙事 类型视 角下的小 说翻 译研究 [M]. 上海 : 上 海外 语教育出版
社,2007.
郑淑明、李龙兴. 《呐喊》的叙事视角类型及其话语表达模式的翻译[J].哈尔滨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9-104.
郑园. 叙事学视角下的《红字》及其两汉译本对比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郑贞. 《米》中叙事场景的翻译研究[J]. 英语研究,2012(4):45-50.
郑贞. 苏童《米》中的叙述类型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J]. 英语研究,2011
(4):48-52,61.
中国日报. 从中文书名的英译谈起(1)[OL].发布日期:2006-3-12.中国日报网:
http://www.chinadaily.com.cn/language_tips/trans/2006-03/12/content_533259.h
162
tm 检索日期:2014-3-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中 国 网 . 刘 晓 波 其 人 其 事 [OL]. 发 布 日 期 : 2010-10-26. 中 国 网 :
http://news.china.com.cn/txt/2010-10/26/content_21202476.htm 检 索 日 期 :
2014-3-9.
周静. 张爱玲自译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2011.
周领顺.试论企业外宣文字中壮辞的英译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2003(3):59-60,
39.
周锰珍、 曾利沙. 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J].中国科技翻译,2006(2):23-26,
35.
周晓梅、吕俊.翻译批评的叙事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53-56.
朱刚.Return 还是 Revert——当代“翻译学”的一个个案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0(1):54-57.
朱健平. 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朱镕基.朱镕基答记者问[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朱天文.媒体报道的叙事特征及翻译[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3):76-80.
朱义华.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16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