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消弭数字鸿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新思考 99

消弭数字鸿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新思考
薛  可  龙靖宜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步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数字经济已经成为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生活也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升级,在中国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中也出现了数字鸿沟,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使这一数字鸿沟持续扩大。因此,如
何消弭数字鸿沟,推动数字传播进一步发展,日渐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鸿沟;数字传播;编码;解码

引言 非遗传播的数字鸿沟将会越来越大, 甚至可能会加
速中国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消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
髓, 是中国“ 软实力 ” 的突出体现, 也是中国作为 提出, 要“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加强
世界大国应该担负的世界文化共享资源传播重任。 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数字时代的到来, 不仅通过新科技赋予了非遗艺术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
再现新生的新路径, 也通过网络平台打破了非遗传 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
播区域性的界限, 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非遗传播生态 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
环境, 为世界各国人们全面认知、 深入了解中国非 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在当今数字
遗文化提供了更多机会, 也为弘扬中国非遗历史、 时代,如何通过智能传播模式,创新非遗数字传播思
传递价值和向世界展示非遗核心价值提供了更为清 路,消弭非遗数字传播鸿沟,强化非遗传承与保护,
晰的平台。 与此同时, 信息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不 改变当前困境,再创中国非遗辉煌,是中国非遗传承
断优化与升级, 也让即时共享、 开放共享成为当今 与保护在未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数字时代的重要消费特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心发布的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一、非遗传播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
显示,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9.86 亿, 网民使用手机
上网比例达 99.7% ②。因此,数字技术带来的各种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数字鸿沟
革, 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倘若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的概念是由 20 世纪
不顺应数字社会的发展趋势, 适时调整传播思路、 70 年代的知沟假说、 信息沟等理论演化而来。 美国
改变传播策略,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将会严重受阻,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曾在 1990
10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 2期

年出版的《 权力的转移》 中谈及“ 数字鸿沟” 的概 指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受众在使用电脑、 互联网等数


念,他认为由于信息和电子技术导致了国家之间、人 字技术方面存在的差异,如作为数字时代主流人群,
群之间、 阶层之间的分化, 形成了巨大的“ 数字鸿 年轻人在电子移动设备与互联网技术使用上,远比年
沟”,但并未作出明确的释义 。1998 年,美国国家

龄较长或长期身处偏远地区的一部分非遗传承人要熟
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练,并在接触数字内容、产品与服务上让更多传统非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 在 报 告《 在 遗传承人望尘莫及。非遗传播数字产出鸿沟是指不同
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中明确指出:“数字鸿 非遗项目根据数字技术介入程度的深浅而最终产生的
沟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数字技术的人以及那些未曾 呈现效果差异。 例如, 采用数字化静态展示与利用
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④随后,信息技术与互联 3D、VR 等技术的动态数字体验会在受众对非遗的认
网技术飞速发展,它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发生变化, 知与喜爱上产生迥异的效果。由此可见,非遗传播数
逐渐从信息通信技术的接入向信息技术使用主体上 字鸿沟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非遗传播数字接入鸿沟
倾斜。 因此出现了“ 第一道数字鸿沟” 和“ 第二道 为初端、非遗传播数字能力鸿沟为中端、非遗传播数
数字鸿沟” 的概念, 学者阿特威尔(Attewell) 将其 字产出鸿沟为终端。在非遗数字传播鸿沟形成的过程

分别解释为电脑和互联网的接入差异与使用差异 。 中,随着不同阶段的数字能力差异的增减,其产生的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鸿沟也随之成正比例的增减。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也提出了类似
且具代表性的定义:数字鸿沟指“不同社会经济层面 (二)影响非遗传播数字鸿沟形成的因素
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在获取信息和通信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发现,教育、收入、性别、
技术以及在各种活动中利用互联网的机会及其使用方 年龄、基础设施、地理、对知识付费的态度、社交水

面的差距” 。当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普及更为广泛, 平、个人动机等是形成数字鸿沟的重要影响因素⑩⑪⑫。
并逐渐日常化,人们对数字鸿沟的关注则转向数字技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的传播,因数字技术所
术使用结果及产生效果方面的差异,也因此形成了“第 带来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频率高、传播触点广、传播
三道数字鸿沟”⑦⑧。 数字鸿沟的形式与概念伴随信 技术新等变化,彻底改变了其传统的传播生态环境,
息技术更新在不断演化,美国学者德万(Dewan)和 并对其未来的传承和保护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由此
里金斯(Riggins) 对这三道数字鸿沟进行了理论化 呈现出活化展示的可塑性、多种形态的流变性、广域
梳理,归纳出三级逐层递进的数字接入鸿沟、数字能 传播的无界性、跨界融合的共享性和多向圈层化的交
力鸿沟和数字产出鸿沟的理论⑨。这三级数字鸿沟理 互性五个新特征⑬。因此,本文基于数字鸿沟理论及
论不仅是对三道数字鸿沟的概括总结,也可以视为衡 相关研究,根据非遗数字传播的新特性,从传播学中
量数字鸿沟的重要参考维度。 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入手,梳理出影响
在非遗传承与传播过程中数字鸿沟同样存在。基 非遗传播数字鸿沟形成的主要因素。
于三级数字鸿沟理论,非遗传播的数字鸿沟可以解释 1. 中国非遗传承人多为“数字弱势群体”
为非遗传播的数字接入鸿沟、非遗传播数字能力鸿沟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 在
和非遗传播数字产出鸿沟。具体而言,非遗传播数字 《数字化生存》中指出:“真正的鸿沟将会出现在世
接入鸿沟是指非遗在传播过程中因非遗项目所依托电 代之间。”⑭这是指数字时代出生的“数字原住民”⑮
脑和互联网的接入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例如,5G 在 与非数字时代出生的“数字弱势群体”之间的代际鸿
全国的落地应用,让非遗在数字展示与传播上的流畅 沟。与习惯传统传播方式的“数字弱势群体”不同,
度、清晰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给受众带来与 2G、3G 以“90 后” 和“00 后” 为主的“ 数字原住民” 已逐
网络时代全然不同的体验。非遗传播数字能力鸿沟是 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数字媒体
消弭数字鸿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新思考 101

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作为代际传承的一 行传播,非遗产品的数字化表达方式相对单一,这大
种文化实践,非遗在数字时代已经呈现出代际失衡、 大降低了“数字原住民”或更多青年受众接触非遗的
传承人老龄化等问题。据课题组关于非遗数字传播效 机会。据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青年群体对于中国非
果的调查结果显示,65% 的受访年轻人不知道中国 遗的认知度为 41%, 而认可度仅有 32%。 近年来,
苏绣,年轻人群对中国传统非遗的了解略见一斑。而 中国虽然加快非遗数字化进程,推动搭建非遗网络数
中国非遗传承人目前整体平均年龄已达 60 岁以上 ,⑯
字平台、 开设非遗 APP 客户端、 建立非遗数字博物
他们本身对数字传播相对陌生,对数字技术与知识的 馆等,但是,很多非遗作品在数字形式的展示上缺少
储备欠缺,在数字使用能力上相对薄弱,长期处于非 对应数字表达符号,不具备数字表达特征。例如,在
遗数字传播失语状态⑰,是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 课题组调查中,仅有 5% 的传承人建立了相关网站或
也正因此,导致非遗传播在数字时代将非遗传承人与 APP 等数字端口, 但由于数字内容乏善可陈、 单一
广大受众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 的数字化展现方式,使得浏览者与下载者少之又少,
2. 中国非遗内容无法满足当代受众需求 非遗的数字化工作形同虚设。这就使得目前的中国非
课题组调查发现, 为了维持非遗精神文化中的 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仍流于数字传播的表面,并未完全
“ 原汁原味 ” 和保持非遗艺术的“ 活态 ”, 中国非 融入数字化表达的话语体系,自然对于熟悉、认同数
遗基本以传承传统题材内容为主, 而 87% 的年轻受 字化表达的青年受众就相应缺乏吸引力。
访者表示并不喜欢当今非遗展示的题材内容, 因为
中国非遗作品鲜有可以体现因时代变化而带来的新 二、消弭非遗传播数字鸿沟的传播机理
思想、 新潮流、 新创意,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
中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长期以来收效甚微的艰难 拉斯韦尔于 1946 年在《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
局面。 苏绣传承人邹英姿、 姚惠芬也在课题组的深 功能》一文中提出了 5W 传播模式,指出传播过程包
度访谈中表示,“老一辈爱好者老去,中青年受众群 括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
体不感兴趣 ” 是苏绣如今面临的巨大困境。 随着经 道(In Which Channel)、 对谁说(To Whom) 以及
济发展、 消费升级, 受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个基本要素,
多元化, 过于传统的题材内容已经与当代人们的思 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维方式、 生活节奏、 审美观念严重脱节, 即使利用 同时,根据编码 / 解码理论,在传播过程中编码是将
数字技术进行转化、 改造与再创, 依旧无法满足受 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而解码反之,是将符
众对内容的需要, 实现有效的非遗传播。 早在 2015 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其中,编码者与解码者
年的“ 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 ” 上, 的水平高低、是否处于同一编解码体系及其所在的社
就有学者提出“换汤不换药”式的非遗数字化工作, 会文化外部环境等主客观因素都将影响意义或信息的
已经造成相同内容重复数字化、 数字资源内部留存 传播⑲。因此,下面将在分析影响中国数字传播鸿沟
并未实现广泛传播等各类问题, 不仅没有为受众深 形成的因素和 5W 传播模式基础上,从编码 / 解码理
刻理解非遗文化起到助力作用, 同时非遗数字化的 论角度剖析弥合非遗传播中数字鸿沟的传播机理。
价值也没有因此得到体现。
3. 中国非遗成果展示数字化表达不足 (一)重塑数字编码:消弭非遗传播数字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 沟的起始
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 非遗是一种与人相关的生活方式、文化内容,而
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⑱。中国 非遗是通过“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持续传承为重点”
非遗目前主要依靠大众传播、静态展览等传统方式进 的方式来维持其活态⑳。 其中,“ 人” 在非遗的传播
10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 2期

与传承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来 面对数字化呈现的非遗内容, 也仍会出现对抗式解


看, 在整个非遗传播过程中, 非遗传承人既是重要 码的现象。 因此, 消除非遗传播中受众的对抗式解
的传播者,也是非遗传播活动的起点,要消除非遗传 码成为弥合非遗传播数字鸿沟的突破口。 这就需要
播数字鸿沟就应从此开始,重塑非遗数字编码。随着 在非遗传播活动开始前,对非遗受众画像进行分析,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发展,数字化生活已经渗 采用现代人所能理解、 喜爱的方式进行非遗数字编
透在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就要求人们不 码, 让受众用更为数字化、 现代化的方式了解中国
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来适应数字时代带来的各种变 非遗,消除受众在解码过程中的对抗性。
革。所谓数字素养,即“通过数字技术安全适当地获得、
管理、理解、整合、沟通、评价和创造信息的能力”㉑, (三)赋能编码效应:消弭非遗传播数字鸿
它包括了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信息通信技术素养 沟的核心
和媒介素养。非遗传承人既是非遗文化的承载者,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是非遗活动的传递者,其数字素养将决定非遗传播的 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数字化质量,也因此承担着将中国传统非遗内容进行 的重要内容,非遗更应在数字时代构建有效传播,共
数字化编码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非遗传承人在不破 享数字红利。因此,非遗的数字编码效应不仅需要编
坏非遗本真内涵的前提下,准确地将提取非遗符号、 码者与解码者处于同一符码体系,在相同的编码—解
元素、特征等,对其进行有效而恰当地技术性编码, 码语境下双向互动,并在非遗数字传播过程中产生意
提升非遗数字内容性编码质量,让非遗在数字传播的 义,加深对非遗的认知与理解,以此提升非遗数字传
开端就具有现代性。 播效果,而且还需要将非遗数字编码内容通过与之相
适配的数字平台进行传播,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消除对抗解码:消弭非遗传播数字鸿 才能在整个符码体系中形成合力,使之最大限度地发
沟的突破 挥编码效应。由此,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
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 认为, 和受传者之间,打开了非遗数字传播通道,进而促成
受众在解码过程中会持有主导式、 协商式和对抗式 非遗数字传播良性循环,起到缩小或弥合非遗传播数
三种立场。 其中,“ 对抗式 ” 解码是指对受众在解 字鸿沟的作用。
码、 理解和接受信息的时候所持有的一种对抗式、
完全相反的“立场”㉒。这是由于对抗式解码者与编 三、消弭数字鸿沟的中国非遗传播策略
码者在所持立场、 文化水平、 知识结构、 所处社会
环境等因素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导致两者并不在同 如何利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手段开展非遗传播,
一个符码体系中, 进而产生“ 误解 ”, 发生对抗, 改变人们心中对非遗固有的刻板印象; 如何通过有
阻碍整个传播过程的顺利完成。 就非遗而言, 过去 效的数字表达将小众、 传统的非遗文化逐渐融入当
的传播对象多为非遗学徒, 或是对非遗项目的热爱 代潮流文化中,激发人们对中国非遗的认同和喜爱,
者与追随者, 与作为编码者的非遗传承人多处于同 从而形成对中国非遗的有效传播和保护, 等等, 都
一符码体系中,对抗式解码的情况也因此鲜有出现。 是弥合中国非遗数字传播中已存在的数字鸿沟、 避
随着数字时代的深入发展, 受众的范围与层次日益 免数字传播鸿沟不断扩大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
扩大与深化, 他们对数字技术的认知、 使用能力及 于数字鸿沟理论和消除非遗数字鸿沟的传播机理,
解码能力也随之不断提升, 与诸多传承人之间的数 着力从升级非遗地区数字接入、 提升传承人数字能
字鸿沟也进一步拉大。 但是作为解码者的受众对于 力及优化非遗数字产出三个方面提出中国非遗创新
传统非遗的认知仍停留在原有的刻板印象中, 纵使 传播策略。
消弭数字鸿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新思考 103

(一)构建非遗数字传播“造血”系统,形 统文化保驾护航。
成中国非遗传播新生态 2. 设立数字技术教学团队,提升非遗“造血”功能
进入数字时代,国家对非遗传承与保护实施了一 在完成数字化设施升级的基础上,由政府相关部
系列“输血”式抢救,特别是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更 门牵头,组织专业团队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点对点的数
多的保护与关注,但中国非遗消亡的数量仍在不断增 字素养及基本技能培训,提供包括数字化特点、数字
加。以戏曲为例,有 60 个收录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化意义、数字化与非遗关系等数字素养的教育服务,
编纂的《中国戏曲志》中的剧种,却未被收入在文化 以及关于数据平台运用、数字语言表达、非遗数字作
部 2017 年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名录中,它们或 品发布等专业技术方面的咨询与指导。在教学团队组
是消亡,或是濒临消亡㉓。这说明中国非遗传统的“输 建中,积极鼓励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单位及志愿者等
血式”保护方法并没有让非遗传承与保护在数字时代 群体加入,特别是要吸纳身处“数字弱势”的非遗传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将传统的“输血式”保护转 承人所在地区的大学生加入。这样不仅可以集社会各
变为活态的“造血式”传承,是消弭非遗传播数字鸿 界力量帮助非遗传承人,助力传统非遗项目开展数字
沟的最根本问题㉔。所谓活态“造血式”传承就是通 传播,还可以让更多社会人群,特别是青年人加深对
过政府层面及社会层面对非遗区域的非遗管理者和非 中国非遗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成为非遗数
遗传承人数字认知能力、数字接受能力、数字发展能 字传播中的一员。例如,电商公益平台“唯爱工坊”
力的提升,形成他们对数字表达、数字内容、数字平 既组织专业团队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数字技术指导,又
台的认知,提升他们自身对数字技术的认同与接受。 借助电商平台搭建非遗网络生态圈,形成集培训、生
在此基础上,尽力帮助他们在一定范围提升数字媒体 产、销售、传播于一体的非遗经济产业链条,让苗绣、
的基本运作能力,从而形成政府从资金上的帮助到非 京剧、雕版印刷等非遗项目通过社交平台走进普通大
遗管理者和非遗传承人在数字传播能力上的提升。 众,起到了对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作用㉗。
1. 升级数字传播基础设施,优化非遗“造血”环境 3. 搭建层级性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保证非遗“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应该加强数字基础设 血”补给
施和能力建设, 增强数字经济可及性, 消弭数字鸿 中华民族是 56 个民族的大家庭,56 个民族的文
沟,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 化共同托起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文明。非遗是中华民族
果。”㉕提升硬件数字化是实现非遗数字传播的先决 的文化瑰宝,既有极强的区域性特征,也带有浓厚的
条件,也是消弭非遗数字传播鸿沟的重要基础。因此, 民族性特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非遗可以被称
从建立非遗“造血”生态角度出发,推行非遗数字基 为“文化孤岛”,传承人都在各自所处区域内用自有
建优惠政策、设立非遗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 的传承技艺、技法进行创作,延续非遗的“生命”。
政府牵头、企业竞标,带动非遗项目所在地区完善、 但是,步入数字时代后,更为透明化、公开化、多元
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提升网络传输速度与质量,弥合 化的信息,通过国家、地区、非遗项目本身等不同层
因“ 数字接入” 不均衡而产生的数字鸿沟。 自 2020 级所搭建的数字资源平台,汇集各类优秀非遗资源,
年“新基建”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文改领 形成非遗数字资源共享云平台,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相
导小组办公室随即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 互交流、借鉴与学习的枢纽中心,一改非遗文化资源
体系建设的通知》,设定了包括建设中国文化遗产标 孤岛的局面,同时也成为非遗进行数字加工、改造与
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文化 创新的重要内容来源。目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体验园、文化体验馆、国家文化专网、国家文化大数 推广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数字化
据云平台和数字化文化生产线等八大基建任务㉖,不 梳理与整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了基层群
仅为非遗的数字传播提供基建保障,也为弘扬中国传 众共享文化信息的目的,已经成为全国各基层弥合非
10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 2期

遗传播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㉘。层级性数字资源共享 沟,达到有效的非遗数字传播,进而实现非遗可持续
平台不仅可为非遗进行数字加工与创新的重要新鲜内 的传承与保护。
容来源,也为非遗的数字传播提供了非遗关注者的学 2. 善用智能传播媒体矩阵,拓展数字表达能力宽度
习平台。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移动化、可视化、社交
化的传播内容改变了受众在传统应用场景中“早上听
(二)完善非遗数字展示空间,构建中国非 广播,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的媒体使用习惯,
遗传播新格局 也从传统的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媒体的被动接
通过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数字素养、提升数字表达 收信息,逐渐转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主
能力,是完善非遗数字展示空间,推动非遗传播的关 动选择接收信息。因此,中国非遗应充分利用多元媒
键途径。所谓数字表达能力,可以理解为利用多样化 体,构建智能传播矩阵,进而拓展非遗文化数字表达
的数字技术来展现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并让 能力的宽度,提升非遗数字传播效果。首先,可以依
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的能力。这不仅体现在对数字 托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广泛的非遗数字传播,
技术的认知与使用上,更多的是指培养数字技术解决 将非遗内涵、非遗精神传递给普通大众,加深对非遗
问题思维、借助数字技术表现思想内涵、利用数字技 文化的认知。其次,强化 5G 带来的高速度、高性能
术创造创新内容的能力。而采用何种数字技术,则取 的移动网络与智能化服务,将非遗文化进行移动化、
决于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作为对非遗内涵、内容 可视化、碎片化数字传播,满足公众对非遗信息的主
及精神最为了解的非遗传承人,首先应转变思维方式, 动搜索需求。比如,广东省非遗保护和非遗传播活化
增强数字化生存、生活和竞争的能力,在培养自身数 的官方平台“广东非遗”微信小程序,不仅提供省内
字素养的同时,重点提升数字表达能力,让非遗内容 非遗最新动态和资讯,而且让受众随时随地了解岭南
达到最佳的数字展示效果,推动中国非遗传播新格局 非遗文化魅力。最后,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高频互动、
的构建。 深度渗透、强用户黏性等特点,为公众提供非遗信息
1. 保持数字素养与时俱进,延伸数字表达能力长度 分享与交流平台,采用点赞、转发、制造话题等方式
由于数字技术与媒介的介入,可以让以言传身授 提升非遗网络热度,保持非遗文化在受众之间活跃度。
为主的无形非遗得以实现形象化和具象化,将传统的 比如,诸多民间雷剧团通过快手直播平台,满足雷州
“人体文化”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智能化形式进行 各地戏迷日常观看雷剧演出的需求,雷剧戏迷也在快
呈现,传递给更多受众,吸引更多年轻人去关注、去 手平台进行交流沟通,逐渐形成雷剧戏迷网络社群,
欣赏、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激发新的创造力, 持续推动雷剧的传承与传播。
让非遗可以永葆生命。其一,非遗传承人要消除思想 3. 建立非遗网络空间话语权,强化数字表达能力
观念上的数字鸿沟,转变传统非遗传承的思维定式, 深度
紧随时代步伐、持续不断学习,接受数字技术对非遗 网络空间话语权即在网络空间内享有“说话”的
传播带来的诸多变革,与时俱进地学习数字技术,提 权利。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需
升自身数字使用能力,不断延长自身数字能力的长度, 要提升自身在网络空间中影响力与感召力,建立属于
以应对数字时代给非遗传承与保护带来的各种变化。 中国非遗文化的网络空间话语权,才能切实强化非遗
其二,非遗传承人应不断完备现代数字知识,从数字 数字表达能力深度,推进中国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
时代到数字技术,再到数字技术应用、使用,以及如 如今,数字时代仍是“内容为王”的时代,而掌握非
何利用数字技术解决现实难题、进行加工创作等。非 遗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关键就是加强非遗文化的内容建
遗传承人只有扩充数字技术知识储备、掌握数字技术 设。因此,为增强非遗文化的网络空间话语权,就应
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消弭已存在的非遗数字传播鸿 在中国非遗秉承本真内涵、确保技法保持不变的基础
消弭数字鸿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新思考 105

上,更多地关注数字内容的生产与创新,挖掘非遗项 2. 以数字互动趣味提升传统游艺娱乐性
目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契合点,深入了解非遗项目 传统游艺起源于我国人民千年来的宗教仪式或劳
与各类数字技术对接的可能性与创新方式,丰富非遗 动场景,主要包括传统体育竞技、杂技艺术、少儿游
数字内容的时代内涵,推动传统非遗进行深度数字化 戏等,极强的娱乐特性是其能历经千载而长盛不衰的
升级。而在内容创作上,可以依托中国五千年来的历 重要原因。因此,这类非遗项目应增强数字展示娱乐
史文化,“古为今用”;也可以吸取世界各国优秀文 性,提高受众参与度,让他们在游艺体验中建立对非
化与创意,“洋为中用”。例如,陕西华州皮影兼顾 遗的深刻认知。例如,利用互动多媒体技术进行游艺
传统与现代,开发了皮影芭蕾舞、皮影迈克尔·杰克 的动作捕捉与数据库建设,再以 3D 技术还原真实场
逊等全新的剧目表演内容,为传统皮影戏增添了时尚 景,并通过全息投影技术等数字展示手段予以前端展
现代感,也拉近了非遗文化与当代受众的心理距离。 示,同时借以多平台进行交互游戏,以提升游艺类非
遗项目的娱乐性,让受众身临其境,在互动游戏过程
(三)提升非遗数字表达能力,扩大中国非 中体会到极强的趣味性。又如,通过对传统游艺、节
遗传播新场域 日、礼俗的模拟,使受众体验传统游艺以及过程;或
单一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无法适应当代人们数字化 将一些民间知识、传统手工艺的源起、发展历程等相
生活的节奏,因此提升非遗数字产品的易用性、通用 关知识,以游戏的形式提供给受众,深化受众对非遗
性以及呈现效果则成为非遗智能化呈现的重要工作。 的了解和记忆。
中国非遗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因此,本文基于《中 3. 以模拟游戏实操强化工艺民俗操作性
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分类,根据不同 工艺民俗主要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
非遗各自特点和非遗数字传播新特征将已有非遗项目 技法与习俗,主要包括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
分为传统表演、传统游艺、工艺民俗和文学语言的四 民俗、传统医药等内容,强调技法的操作过程。因此,
大类,再基于不同非遗项目自身特点,辅以恰当的数 工艺民俗类非遗项目可以采用强调过程理解程度与操
字展示技术,尽可能最大化地彰显各类非遗项目的风 作熟练度的严肃游戏形式进行数字展示。例如,依据
格和艺术魅力。 工艺民俗的历史文化首先进行故事场景与游戏机制设
1. 以数字交互沉浸突出传统表演观赏性 定,为游戏顺利推进做背景铺垫;其次,利用工艺民
传统表演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形成的艺术瑰 俗类非遗元素,还原非遗操作现场,搭建游戏场景,
宝,主要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与传统 提升游戏沉浸感与审美性;再次,以完成“闯关”任
曲艺等方面的非遗内容,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极具观赏 务等形式加深受众对工艺民俗关键技法的记忆,进而
性。因此,这类非遗项目应利用数字展示技术打造具 强化受众对工艺民俗类非遗的理解。
有观赏交织的交互空间,为受众提供视觉与听觉上沉 4. 以凸显情感可视化再现文学语言场景感
浸式享受。 例如, 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 模拟 文学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口头相传的故
现实情境、拓展表演空间、设计交互场景,不仅丰富 事、歌谣等主要包括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
了传统表演的视觉层次,而且增强了受众观看表演的 叙事诗、谚语、谜语等。因其以口述和文字等形式传承,
沉浸感,充分提升受众对非遗传播的立体感知。例如, 加大了文学语言类非遗的抽象性,增加了受众的接受
京剧的多个新媒体剧目《大唐贵妃》《天下归心》《梅 度和理解度。因此,将文学语言类非遗的口头文学进
兰霓裳》等,利用数字舞美技术,调度演员的表演、 行情感可视化展示,可以有效提升语言和文字信息的
传统的戏台与数字技术营造出舞台的立体空间,在视 具象性。例如,依托情感可视化技术,将文字、声音
觉冲击、心理认知和环境感知上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 等信息转化为受众更易理解的信息,提取民间文学语

入感,更好地沉浸在戏剧表演中 。 言的情感元素,构建信息量化的情感空间,同时将文字
10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 2期

元素融入其中、传达情感,可以提升受众对作品的接 Communication,2015 (2) :171-187.


⑨ S.Dewan,F.J.Riggins.The Digital Divide: Current and Future Research
受程度,加深受众对文学语言类非遗的理解程度。 Directions[J]. Journal of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5
(1/2) :298-337.
⑩ 徐芳,马丽. 国外数字鸿沟研究综述[J]. 情报学报,2020 (11) :104-116.
结  语 ⑪ 汪颖,史倩.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数字鸿沟研究综述[J]. 人类工效学,2019
(5):84-89.
⑫ 袁晓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分析[J]. 采写编,2019
数字技术是把双刃剑,使得这个“世界正在被抹 (3):131-133.

平” ,让全球化更为深刻,各国交流与互动更为便利, ⑬ 薛可,龙靖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新挑战和新对策[J]. 文化遗
产. 2020(1):140-146.
但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也在无形 ⑭ 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 胡泳,范海燕,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中区隔了国家与人群,导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 ⑮ 关于“数字原住民”,美国哈佛大学的网络社会研究中心和瑞士圣加仑大学
的信息法研究中心提出了“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的新概念,是指
之间的数字鸿沟形成。在如今的数字时代,面对无处 “80后”甚至更年轻的这代人,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对
不在的网络,数字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当代生活、生存 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
⑯ 唐璐璐.亚洲四国乡村传统手工艺集群化发展策略的比较研究[J]. 文化遗
的必备技能。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非遗的 产,2019(3):39-46.
传承与保护在面临数字化传播挑战面前,更要顺应时 ⑰ 宋俊华,王明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 文
化遗产,2015(6):1-9.
代的变化、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在提升传承人数字 ⑱ 习近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EB/OL].

表达能力的同时,要进一步消除受众对非遗的对抗式 (2014-01-01)[2021-02-17]. http://cpc.people.com.cn/n/2014/0101/


c64094-23995307.html.
解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展现中国非遗风采,将非遗 ⑲ 胡正荣. 传播学总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5-129.

的数字编码与解码置于同一符码体系,避免非遗数字 ⑳ 王福州. 非遗传承保护的新思考[N]. 光明日报,2013-08-03(12) .


㉑ 郑彩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素养全球框架》:背景,内容及启示[J].
传播鸿沟持续扩大,逐渐消弭因数字接入、数字使用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9):1-9.

和数字能力而产生的非遗传播数字鸿沟。 ㉒ 陆正兰. 回应霍尔:建立第四种解码方式[J]. 南京社会科学,2011 (2):


43-48.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 ㉓ 文化部举行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专题发布会[EB/OL].(2017-12-
26)[2021-02-17]. 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
国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数 字 传 播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whb/Document/1614324/1614324.htm.
18ZD22)、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非 ㉔ 朱晓进. “非遗”传承:“输血”变“造血”[EB/OL].(2014-06-26)[2021-
05-10]. https://www.rmzxb.com.cn/c/2014-06-26/344438.shtml.
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效果研究—以雷剧网络直
㉕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EB/OL].
播为例”(项目编号:2020WQNCX261)的阶段性 (2018-11-18)[2021-02-17]. http://www.gov.cn/xinwen/2018-11/18/
content_5341461. htm.
研究成果。
㉖ 重磅!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呼之欲出[EB/OL].(2020-05-
注释】 26)[2021-02-17]. http://www.ce.cn/2012sy/szzh/wh/202005/26/
① 杨仕梅,周小波.信息媒介升级下消费者行为模式和营销对策的变迁历程 t20200526_34976567. shtml.
[J]. 商业经济研究,2020 (6) :67-69. ㉗ 非遗文化遇上数字化,我们都是传承人[EB/OL].(2020-06-17)[2021-
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 02-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741408574250302&wfr=s
2021. pider&for=pc.
③ 杜骏飞. 定义“智能鸿沟”[J]. 当代传播,2020 (5) :1. ㉘ 构筑网络信息基地 消除文化数字鸿沟[J]. 电信技术,2009 (5):85.
④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Falling ㉙ 曹林. 数字技术给戏曲艺术带来了什么[N].中国文化报,2018-02-13 (6).
through the net II: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1998][EB/OL].(2009- ㉚ 马述忠,房超. 弥合数字鸿沟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N]. 光明日报,2020-
05-15)[2021-02-10]. http://www.nita.doc.gov/ntiahome/net2/falling. 08-04(11).
html.
⑤ Paul.Attewell.The First and Second Digital Divides[J]Sociology of 作者简介:
Education,2001 (3) :252-259. 薛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
⑥ OECD.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R/OL].(2001-01-01)[2021- 研究中心主任、文创学院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10]. http://www.oecd.org/digital/ieconomy/1888451.pdf.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传播与文化传播、网络传播与社交平
⑦ K.K.Wei,H.H.Teo,H.C.Chan.Conceptualizing and Testing a Social 台、国家形象与品牌传播。
Cognitive Model of the Digital Divid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龙靖宜,广东开放大学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
2011 (1) :170-187.
究方向为媒介文化与文化传播。
⑧ A.Van Deursen,JAM and EJ.Helsper.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Internet Use and Non-use Among the Elderly[J].European Journal of (责任编辑:蒲宏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