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前言

《文言文應試練習》系列叢書共五冊,全書根據課程發展議會編寫的《中
國語文科建議學習重點(2007)》及其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聯合編訂之《中國
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撰寫,內容詳盡完備,由淺入深,旨在
讓同學逐步掌握理解文言文篇章的要訣,並得到全面的應試訓練,以加強應
對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題的能力。

本系列叢書為中學文憑試中國語文科的最新參考教材,每冊均由「基本
文言文知識及技巧」、「文本」、「練習」、「答案」四部分組成。

基本文言文知識及技巧:
基本文言文知識及技巧:歸納六大文言知識重點,配合不同例子,讓同
學溫故知新。

文本:
文本:篇章取材廣泛,包括諸子百家、史籍、遊記等,上起先秦兩漢之
世,下迄清末。同學完成練習時,能賞閱各朝文章,若再細讀答
案冊所附載的語文知識,定必對不同題材、不同時代的文言文認
識更深。

練習:
練習:每冊皆有十餘篇練習,而練習之內容及題型均參照首屆文憑試試
卷、練習卷及樣本試卷精心編訂,貼近公開試考問模式,有助同
學適應考試形式。

答案:
答案:詳盡解答所有題目,兼附文本之譯文、相關文化及語文知識供老
師及同學參閱,讓同學能全面掌握各練習的內容,並從中吸取更
多古詩文及中國文化知識。

為同學提供實用、優質、合時的練習及參考書素為本社之宗旨,期望各
位老師、家長、同學不吝指正,令本系列叢書的內容更臻完善。

潘惠婷
黃澤榕
劉雅文
頁數
目錄 考材 答題簿 答案
基本文言文知識與技巧(四) 1
練習一 《左傳.宣公二年》、《左傳.隱公元年》 8 1 1
練習二 〈諫逐客書〉、〈過秦論〉 10 7 5
練習三 《孟子.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論語.季氏》 12 14 9
練習四 《日知錄.廉恥》、《淮南子.泰族訓》 14 20 14
練習五 《戰國策.齊策》、《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6 26 19
練習六 〈蘭亭集序〉、《莊子.逍遙遊》 18 32 25
練習七 《教戰守策》、《漢書.霍光傳》 20 39 30
練習八 《左傳.僖公三十年》、《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2 46 36
練習九 《袁宏道集箋校.西湖二》、〈記承天寺夜遊〉 24 53 41
練習十 《左傳》、《酉陽雜俎》 26 59 47
練習十一 〈望玉山記〉、〈紀水沙連〉 28 66 53
練習十二 《韓非子.和氏》、《鹽鐵論.殊路》 30 73 57
5** 5* 5 4 3 2 1
成績記錄表 分數 百分比
練習一 (日期:____________ )............................................... 35 %
練習二 (日期:____________ )............................................... 34 %
練習三 (日期:____________ )............................................... 35 %
練習四 (日期:____________ )............................................... 35 %
練習五 (日期:____________ )............................................... 35 %
練習六 (日期:____________ )............................................... 35 %
練習七 (日期:____________ )............................................... 36 %
練習八 (日期:____________ )............................................... 35 %
練習九 (日期:____________ )............................................... 36 %
練習十 (日期:____________ )............................................... 35 %
練習十一 (日期:____________ )........................................... 34 %
練習十二 (日期:____________ )........................................... 34 %
平均 %
基本文言文知識與技巧(
基本文言文知識與技巧(四)

文言,是以古代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以文言寫成的文章便是文言文。閱讀文言文時,
若單靠憑空臆測,讀者多不能瞭解通篇的內容。即使文言和現代漢語同樣是漢語,但兩者的
用字、字義、語法、語序等也不盡相同。本節之撰,旨在輯錄部份閱讀文言文的知識和技巧,
讓同學可先重溫相關知識,再完成各篇應試練習。

文言文的最大特色是「言簡意賅」,文章的篇幅與所表達的意思往往不成正比,即使行
文簡練,文言文蘊含的內容可能更豐富。同時,文言和現代漢語的語法不盡相同,令同學難
以準確地瞭解文言文的內容,所以要讀通文言文,必須從文字及語法方面著手,掌握基本的
文言語法及詞彙後,閱讀文言文自然無往不利。

不過,學習文言語法及詞彙也有先後次序,學懂文言詞彙,才能明瞭文言語法。因此,
要更準確瞭解文言文內容,必先由文字著手,文字是構成文言文的基本單位。文言文的詞語
包括實詞
實詞和虛詞
實詞 虛詞兩大類:
虛詞

(一)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代詞等;

(二) 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歎詞等。

現歸納六項較常見
較常見且與字詞相關
較常見 與字詞相關的文言知識與技巧:
與字詞相關

DSE-CH LANG 1 - RK 1
DSE
中國語文

卷一

考材
練習三
Hong Kong Joint-Us Press Limited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考 試

中國語文 試卷一

閱讀能力考材

考生須知

(一) 「閱讀能力考材」乃本試卷設問依據。

(二) 為便於設題,「閱讀能力考材」文章或曾經刪改。

(三) 考試結束後,無需交回「閱讀能力考材」。

© Hong Kong Joint-Us Press Limited 考試結束前不可


保留版權 翻印必究 將試卷攜離試場

DSE-CH LANG 1 – RM 12
練習三
練習三
第三篇

莊暴①見孟子,曰:
「暴見於王②,王語
語暴以好樂③,暴未有以對
對也。」曰:
「好樂何如
何如?」
何如
甚,則齊國其庶幾④乎!」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
他日,見於王曰:
「王嘗
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⑤,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
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
「王之好樂甚
王之好樂甚, 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
「可得聞與?」
曰: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
「不若與人。」
曰:
「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
「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籥⑥之音,舉⑦疾首蹙頞⑧而
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
⑨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⑩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
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
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
姓同樂,則王矣。」
《孟子.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

【註釋】
① 莊暴:齊國大臣。 ⑥ 管籥:古代的吹奏樂器。
② 王:齊宣王。 ⑦ 舉:皆。
③ 樂:音樂。 ⑧ 疾首蹙頞:腦袋疼痛、縐著鼻樑。
④ 庶幾:差不多。 ⑨ 田獵:打獵。
⑤ 變乎色:變了臉色。 ⑩ 羽旄:儀仗。

- 完 -

DSE-CH LANG 1 – RM 13
DSE 請在此貼上電腦條碼
中國語文

卷一
練習三
Hong Kong Joint-Us Press Limited

香港中學文憑模擬考試 考生編號

中國語文 試卷一
閱讀能力
試題答題簿
三十分鐘完卷

考生須知

(一) 宣布開考後,考生須首先在第 1 頁的適當位置


填寫考生編號,並在適當位置貼上電腦條碼。

(二) 本試卷根據另行派發的「閱讀能力考材」設問。

(三) 全部問題均須作答,考生必須根據有關文章回
答問題。

(四) 各題答案必須寫在本試題答題簿指定位置,寫
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漏答或錯答
者,該題得 0 分。

(五) 本卷文字題宜用原子筆作答。為便於修正答
案,多項選舉題宜用鉛筆作答。

(六) 如有需要,可要求派發補充答題紙。每一紙張
均須填寫考生編號、填畫試題編號方格、貼上
電腦條碼,並用繩縛於簿內。

(七) 試場主任宣布停筆後,考生不會獲得額外時間
貼上電腦條碼及填畫試題編號方格。

© Hong Kong Joint-Us Press Limited


保留版權 翻印必究

DSE-CH LANG 1 14
此頁為判斷題及多項選擇題的作答示例,考生須仔細閱讀。

以下一段是《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的內容:

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

一、判斷題作答示例
請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
0 分。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無從
試根據《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的內容判斷以下各題: 正確 錯誤 判斷

① 「黨」、
「曉」、
「哲」均有「知」的意思。 ● ○ ○

② 楚國謂之「哲」
。 ○ ● ○

③ 燕國謂之「曉」
。 ○ ○ ●

二、多項選擇題作答示例
請選出正確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 0 分。

齊、宋多用哪一個字表達「知」的意思?(2 分)

A. 黨。
B. 曉。 A B C D
C. 哲。 ○ ○ ● ○
D. 智。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DSE-CH LANG 1 15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標有▲號的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
(6 分)

① 王語暴以好樂。 語:

② 暴未有以對也。 對:

③ 好樂何如? 何如:
▲▲

④ 王之好樂甚。 甚:

⑤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 嘗:
寫於邊界 以外的 答案, 將不 予評閱。

寫於邊界 以外的 答案, 將不 予評閱。


⑥ 直好世俗之樂耳。 直: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3 分)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3. 根據〈莊暴見孟子〉一文,齊宣王接見莊暴時,曾透露他喜愛什麼?(2 分)

A. 音樂。
B. 雅樂。 A B C D
C. 奏樂。 ○ ○ ○ ○
D. 快樂。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DSE-CH LANG 1 16
4. 根據〈莊暴見孟子〉一文,莊暴得知齊宣王好樂後,他有什麼回應?(2 分)

A. 表示支持。
B. 表示反對。 A B C D
C. 沒有回應。 ○ ○ ○ ○
D. 以死相諫。

5. 根據〈莊暴見孟子〉一文,孟子問及「好樂」一事時,為什麼齊宣王會臉色大變?
(2 分)

① 他只好世俗之樂,而非先王之樂。
寫於邊界 以外的 答案, 將不 予評閱。

寫於邊界 以外的 答案, 將不 予評閱。


② 他只好先王之樂,而非世俗之樂。
③ 他以為孟子只認同先王之樂。
④ 他以為孟子只認同世俗之樂。

A. ①、②
B. ①、③ A B C D
C. ②、③ ○ ○ ○ ○
D. ③、④

6. 根據〈莊暴見孟子〉一文,孟子問齊宣王: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之後又問:
「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孟子藉此暗示什麼道理:
(2 分)

①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② 快樂不可獨自享受,應一起分享。
③ 個人的快樂遠勝於集體的快樂。
④ 音樂會帶來快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A B C D
C. ①、③、④ ○ ○ ○ ○
D. ②、③、④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DSE-CH LANG 1 17
7. 試根據〈莊暴見孟子〉的內容,在橫線上填寫適合的字詞。
(6 分)

根據 對好樂的分析,若齊宣王不能與天下人民同樂,當他奏樂時,人民只

會 ,因為他們認為大王終日玩樂,人民卻 ,會因此質疑大

王 能力管理天下;

若齊宣王能與天下人民同樂,當他奏樂時,人民都會 ,因為他們會認為大王

甚健康, 能力管理天下。

8. 請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
寫於邊界 以外的 答案, 將不 予評閱。

寫於邊界 以外的 答案, 將不 予評閱。


多選者 0 分。(2 分)

無從
試根據〈莊暴見孟子〉的內容判斷以下各題: 正確 錯誤 判斷

① 孟子不認同莊暴不回應齊宣王「好樂」一事。 ○ ○ ○

② 齊宣王甚怕孟子。 ○ ○ ○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DSE-CH LANG 1 18
9.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
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
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論語.季氏》節錄

① 根據〈季氏〉節錄部份,孔子認同禮樂征伐自何處出?(2 分)

A. 士大夫。
B. 諸侯。 A B C D
C. 天子。 ○ ○ ○ ○
寫於邊界 以外的 答案, 將不 予評閱。

寫於邊界 以外的 答案, 將不 予評閱。


D. 任何人。

② 試根據〈季氏〉節錄部份的內容,用自己的文字
自己的文字在橫線上填寫適合的字詞。
自己的文字 (6 分)

在天下有道或無道之世, 會出自不同階層的人物。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應自天子出,不會出自諸侯、大夫、 。

若政令自諸侯出,應可傳承 ;

若政令自大夫出,應可傳承 ;

若政令自 出,應可傳承 。

③ 試簡單解釋「陪臣執國命」的意思。(2 分)

- 試 卷 完 -

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DSE-CH LANG 1 19
練習三

答案:
答案:
1.
① 告訴(1 分)
② 應對 / 回應(1 分)
③ 如何 / 怎麼樣(1 分)
④ 非常(1 分)
⑤ 曾 / 曾經(1 分)
⑥ 只 / 只是(1 分)
(其他答案,若與建議答案意思相同,亦可酌量給分。)

2. (齊宣)王如果喜愛音樂,那齊國便會治理得不錯了!(1.5 分)世俗的音樂與古代的
雅樂也差不多。(1.5 分)
(其他答案,若與建議答案意思相同,亦可酌量給分。)

3. A (文章提及「王語暴以好樂」,可見齊宣王只是喜愛「樂」
,這個「樂」並不是形容
詞,故 D 快樂是錯誤的。這個「樂」是名詞,意思只是 A 音樂,並沒有演奏的意思,
故答案 C 奏樂也是錯誤,至於答案 B 田獵也是錯誤,因為該段並未提及田獵之事,因
此正確答案是 A。)
(2 分)

4. C (文章提及「暴未有以對也」,可見莊暴當時沒有回應,故 C 為正確。莊暴在此既
沒有表示支持,也沒有表示反對,更沒有以死相諫,故其他選項均不正確。因此答案是
(2 分)
C。)

5. B (文章提及「王變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可見
①必為正確,②必定錯誤;這裏同時暗示了③為正確,而④為錯誤。由於①和③皆正確,
因此答案是 B。)
(2 分)

6. B (孟子的兩條問題均有前設,基於④. 音樂會帶來快樂,從而分析這種快樂是獨自
享受,還是集體享受較高興。從齊宣王的答案「不若與人」及「不若與眾」,可知道與
眾同樂更勝獨樂。因此除了③是錯誤,①、②、④均為正確,故答案是 B。)
(2 分)

DSE-CH LANG 1 – ANS 9


7. 根據孟子
孟子(1
孟子 分)對好樂的分析,若齊宣王不能與天下人民同樂,當他奏樂時,人民只
會頭痛皺眉
頭痛皺眉(1
頭痛皺眉 分)
,因為他們認為大王終日玩樂,人民卻與家人分隔多地
與家人分隔多地(1
與家人分隔多地 分)
,會
因此質疑大王沒有
沒有(1
沒有 分)能力管理天下;若齊宣王能與天下人民同樂,當他奏樂時,
人民都會眉開眼笑
眉開眼笑(1
眉開眼笑 分)
,因為他們會認為大王甚健康,有
有(1 分)能力管理天下。
(其他答案,若與建議答案意思相同,亦可酌量給分。)

8.
① 無從判斷 (孟子僅回應「孟子曰: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並沒有
。)
就莊暴不回應齊宣王「好樂」一事發表任何意見,故答案是「無從判斷」

② 正確 (從「王變乎色」,可知齊宣王甚怕孟子。)

9.
① C (文章提及「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又多次強調「天下有道」之
利,故孔子贊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2 分)

② 在天下有道或無道之世,禮制
禮制、
禮制、音樂、
音樂、軍事征伐(1
軍事征伐 分)會出自不同階層的人物。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應自天子出,不會出自諸侯、大夫、大夫的家臣
大夫的家臣(1
大夫的家臣 分)

若政令自諸侯出,應可傳承十代
十代(1
十代 分)

若政令自大夫出,應可傳承五代
五代(1
五代 分)

若政令自大夫的家臣
大夫的家臣(1
大夫的家臣 分)出,應可傳承三代
三代(1
三代 分)。
(除諸侯及大夫這兩官職名稱外,若照錄原文的「禮樂征伐」
、「庶人」
、「十世」、
「五世」
、「陪臣」
、「三世」等,一律不會給分。)

③ 「陪臣執國命」:大夫的家臣掌握國家的權力。(2 分)

DSE-CH LANG 1 – ANS 10


譯文:
譯文:
《孟子.
孟子.梁惠王下.
梁惠王下.莊暴見孟子》
莊暴見孟子》

莊暴進見孟子,說:
「我覲見齊宣王,齊宣王告訴我他喜愛音樂,我不知應該怎樣回應。」
(接著又)說:「喜愛音樂好不好?」

孟子說:「齊王如果非常喜愛音樂,那齊國恐怕治理得不錯了!」

過了一段時間, 「大王曾經告訴莊暴,說你喜愛音樂,有這
(孟子)謁見齊宣王,問道:
回事嗎?」

齊宣王臉色一變,
(不好意思地)說:
「我並不喜愛先王典雅的音樂,只喜愛流行的音樂
罷了。」

(孟子)說:
「齊王如果喜愛音樂,那齊國便會治理得不錯了!世俗的音樂與古代的雅
樂也差不多。」

(齊宣王)說:「這道理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獨自欣賞音樂,與和別人一起欣賞音樂,哪一種更快樂呢?」

(齊宣王)說:「當然與別人一起欣賞更快樂。」

(孟子)說:「和少數人欣賞音樂,與和多數人欣賞音樂,哪一種更快樂呢?」

(齊宣王)說:「當然與多數人一起欣賞更快樂。」

(孟子)說:
「那就讓我向齊王講講音樂和娛樂的道理吧!假如齊王在這兒奏樂,老百
姓聽到鳴鍾擊鼓、吹簫奏笛的聲音,卻頭痛、愁眉苦臉地訴苦:
『我們的齊王喜愛音樂,爲
什麼要使我窮困到這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假如齊王在這兒打獵,老
百姓聽到車馬的聲音,見到儀仗的華麗,卻愁眉苦臉地訴苦:
『我們的齊王喜愛打獵,爲什
麼要使我們窮困到這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這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

DSE-CH LANG 1 – ANS 11


為(齊王只圖自己的快樂),而不和民眾一起娛樂而已。」

「假如齊王在這兒奏樂,老百姓聽到齊王鳴鍾擊鼓、吹簫奏笛的聲音,全都眉開眼笑地
互相訴說:
『我們齊王大概很健康吧!要不然,怎能奏樂呢?』假如齊王在這兒打獵,老百
姓聽到齊王車馬的聲音,見到儀仗的華麗,都眉開眼笑地互相訴說:
『我們齊王大概很健康
吧!要不然,怎能打獵呢?』這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為(齊王)和人民一起娛樂。若大王
與百姓一同享樂,則天下就可歸服了。」

《論語.
論語.季氏》
季氏》節錄:
節錄:

孔子說:「天下太平,禮制、音樂、軍事征伐之事都由天子決定;天下昏亂,禮制、音
樂、軍事征伐之事都由諸侯決定。若決定於諸侯,大概可傳十代,很少還能繼續的;若決定
於大夫,可傳五代,很少還能繼續的;若大夫的家臣掌握國家權力,可傳三代,很少還能繼
續的。天下太平,國家的最高權力就不會掌握在大夫之手。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會議論紛
紛了。

DSE-CH LANG 1 – ANS 12


相關小知識:
相關小知識:
儒家的
儒家的「禮」
、「樂
「樂 」
「禮」:
行為規範。
包括:
國家典章制度(如刑法等)。
倫理規範(如三綱五常等)。
日常行為(如婚喪之事等)。
《論語》
:「不學禮,無以立。」

「樂」:
音樂,僅指「雅樂」(典雅、正統的音樂)

包括詩、樂、舞等。
《論語》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樂」有終極
終極的教化作用。
終極

DSE-CH LANG 1 – ANS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