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妥協與頑抗

吳靄儀博⼠

編按:今天港獨議題甚囂塵上,其實討論仍是晚了三⼗三年 。早在⼀九八三年,吳靄儀博⼠已發表
過以「港獨」作為⾹港出路的⽂章,本刋為此專訪了吳靄儀博⼠,她指這⽂章出來後,沒有任何⼈
回應過。我們感謝《明報⽉刋》授權轉載《妥協與頑抗:擺在眼前的路》⼀⽂。

很多⼈對中、英兩⽅⾹港前途談判的⽴場做過不同的分析,其中不乏中肯的意⾒。最可靠的看法⼤
概是:中國堅持在⼀九九七年收回⾹港,最好不在危及⾹港繁榮安定的情況下收回︔英國基本上同
意要交出⾹港,但堅持認為如果硬性規定⼀九九七年交回,⾹港的安定繁榮勢必⼤受打擊。英⽅堅
拒透露談判內容︔鄧⼩平則⼀再公開聲稱談判範圍只限於⼀九九七年前的措施,九七年中國收回主
權之後誰來管理⾹港怎樣管理⾹港的問題,「是不可談判的」。看來,中、英都在談「過渡時期」
的問題︔只是雙⽅對過渡時期應不應該硬性定出期限的問題上⽴場不同。

中國都會比⾹港⾦錢的畸型社會更理想?

那麼,長遠來說⾹港會怎麼樣呢︖英國不會也不能永遠擁有⾹港這個殖民地︔「過渡時期」不管長
短——到期之後,⾹港就要歸還中國︔北京政府是英國及國際上承認的合法中國政權,把⾹港交還
給北京政府是絕對不容置疑的做法。不妨做⼀個好的推想:英國的⽬標是要這個過渡時期過得妥當
得體,不影響任何⼀⽅的利益,包括英、中、港及在港從事貿易投資的其他國家,不影響英國在國
際上的聲譽,終⽽皆⼤歡喜,友善揮別⾹港。

中國收回⾹港也極盼在順利情況下收回,既不損害利益,也藉此⽰範給台灣看。為了順利收回⾹
港,同意歷史因素下所要求的「過渡時期」是可以的,甚至在⼀九九七之前,也可以完全不提改
變,⼀九九七之後,更可以視為特區,准許⾹港擁有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保持原有法制,實⾏⾼度
⾃治主權(不知「港⼈治港」有沒有這個涵義︖)︔但是這些寬容的做法,也只是「過渡時期」的
⼀部份,過了⼗年、⼆⼗年、五⼗年,情況漸漸改變,⾹港終歸是中國共產政府統治的社會主義中
國的⼀部份。所以今天的談判,姑勿論那⼀⽅佔上風——其實談判如果成功就不可能有任何⼀⽅
「佔上風」之事!姑不論談判多麼成功,⾹港最終的政治命運是⼀樣的。當然談判成功的程度,對
過渡時期裏⾹港⼈的⽣活,甚至對⾹港長遠的經濟命運都會有很⼤影響︔光是這⼀點,已經⾜以證
明談判成不成功是有其極⼤的重要性的。但是,他們對⾹港長遠的政治命運的影響,充其量是間接
的、是不肯定的。

長遠來說,我們希望⾹港怎麼樣︖這⼀點,討論的⼈很少。這也許因為⾹港⼈很現實,認為「長遠
來說⼈都死了」「不可以預知的」或者「不可以改變的」事情不必去思量。但是⾹港的長遠命運並
不是完全不可以預知的。肯定可以知道的是:中國政權今天是堅決穩固地操在中國共產黨⼿中︔這
個政權在中國⼤陸上⽇益穩固,五⼗年之後也不會比今天弱。「反清復明」是非分之想了。或者
說,別說五⼗年了,就是⼗五年罷,⼗五年前的中共統治局⾯跟今天的中共統治局⾯分別極⼤。⼀
九六八年⽂化⼤⾰命搞得如⽕如荼的時候,⼤家難道是想像得到中國⼤陸今天會這樣開放⾃由嗎︖
既然如此,誰會預知⼗五年後的局⾯會發展成哪⼀種境地︖可能在民⽣、民權、⾃由開放⽅⾯,中
國都會比⾹港⾦錢的畸型社會更理想。這種說法是有的,也是有⼈相信的。有⼈甚至相信中國到時
不再是共產政府!但是這究竟是不是⼀個合理的推測呢︖

中國不可能變成⼀個實⾏民主政制的中國

中國共產黨並非光在拿共產主義作幌⼦的︔中國共產黨也不是掛共產主義之招牌做資本主義之⽣
意。不正視和不重視中國共產黨對共產主義的認真態度的⼈只好咎由⾃取。共產黨的政治觀、階級
觀、經濟觀乃至政治⽅法,都說得清清楚楚,絕不含糊︔細讀近代史和中國領導階層的著作的⼈隨
時會得到印證。政策⽅針是有彈性的,可以因為時勢需要⽽修改︔某些情形下,中國還可以容忍異
⼰︔但是,基本的原則和最終⽬標則不得轉移絲毫。此外中國政府是⼀黨專政的政府。這⼀點也很
重要。對黨⽽⾔,黨的權⼒是最重要的,是⼤前提,可以包容暫時性的、有限度的批評,踰與半吋
就是要嚴格箝制、繩之以黨紀。共產主義從來不標榜民主︔共產主義⾛的是「民主專政」——⼀種
⼤不相同的路線。在共產主義統治下,中國未必⼀定是比民主政制統治貧弱︔有⼈相信他們的治安
就會好——有些⼈還相信寧枉勿縱!但是如果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制度下會有更多民主競選、⾃由開
放、公開批等情事,那我們就⼤錯特錯了。所以⼗五年內可以發⽣的變化很多,但變化不是漫無規
限的。中國不可能變成⼀個實⾏民主政制的中國,中國也不可能變成⼀個流⾏⾃由經濟的中國,除
非中國政府放棄共產主義。

這樣來說,如果⾹港最終的政治命運是成為中國共產政制的⼀部份,即我們根本可以預知「過渡時
期」裏的基本⽅針,就是⾹港逐漸受同化。中國政府的介入會越來越多,⾹港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中
國⼤陸來的⼈。或者,區議會、市政局、乃至⽴法局及各類團體會多了⼀些親共代表︔通⾏的名詞
⽤詞會多⽤內地流⾏的⼀套︔掛五星旗的建築物會越來越多等等。不然的話,又怎麼能叫「過渡時
期」呢︖難道要成為「暫時不便」時期加上「⼀齊改變」︖

「⼀廂情願」妥協的幻想

當然,對於本來就相信共產主義的「愛國⼈⼠」來說,這是天⼤的好事,熱切盼望的⼤事︔但是這
樣的⼈在⾹港並不算很多。⼟⽣⼟長的「還算青年」的⼀輩中對⾹港的歸屬感⼀般都信當濃烈。⾹
港未必真的那麼⼗全⼗美,但是跟別的地⽅⼀比,好處只怕多⼀些。⾯對九七問題,有些⼈以移民
的⽅法逃避︔但也有不少⼈不願意這樣做︔其中比如「匯點」組織裏的⼈贊成他們⼼中的「港⼈治
港」,還有就是潛⼒頗⼤的⼀些社團領袖,相信即使不是「港⼈治港」,也準備發起團結本港居
民,培植他⽇中國接收⾹港的時候與中國政府談判的⼒量。他們⼀⽅⾯相信沒有別的路可⾛,另⼀
⽅⾯又相信會有組織的條件下,跟中國當局談合作條件是可⾏的辦法。他沒有希望藉此盡量保持⾹
港⼈珍惜、⾹港賴以⽣存的制度、權利和⾃治結構。易⾔之,他們願意作出有限度的妥協以維持⼤
局,維持基本利益。

這個⽬標⽤⼼良苦︔但是這個⽬標實際不實際呢︖看來即使委曲求全,也未必會有多⼤的成功希
望。最⼤的原因是地位不對等的兩⽅,絕不可能真正坐下來講條件,結果只好是勢⼒薄弱的⼀⽅據
理⼒陳⼰⾒,聽由掌權的⼀⽅決定⼀切。如果決定不符合勢⼒薄弱的⼀⽅定要求,那麼,他們是該
抗拒呢︖還是該妥協︖不準備抵抗的話,只好⼀步步妥協,直到完全聽掌權的⼀⽅的裁判,唯命是
從。準備妥協⽽不考慮抗拒的⼈,又可以有多⼤的談判⼒量呢︖所以說⾃私的妥協,比如近來頻頻
上京的鄉議局⼀類的團體,如果他們認為可以跟中國講好條件保障他們的利益⽽不顧⾹港全局命
運,那麼,他們的想法未免太過⼀廂情願了。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點︔即使妥協真的成功,那也不過是「過渡時期」⽽已,維持五⼗年⼤概還
說得過去,要是你⽼是不踏上社會主義的路,那根本就失去「過渡時期」的⽤意了。長遠計仍是要
拿定主意,接受共產主義社會政權,做個共產制度下的中國⼈。那麼,現在就要看清楚不要騙⾃
⼰,更不要騙取別⼈的⽀持。

獨⽴是「唯⼀出路」

反之,如果不願意接受妥協的後果,唯⼀可做的就是絕不妥協。但是,要做到絕不妥協,要堅持長
遠保留⾹港現有的⼀切特殊有利條件,保留⼀切居民現有的權益⾃由,保留⽬前這種不受中、英政
府⼲預的實際⾃主,則事實上只有⼀條路可⾏,那就是獨⽴。這樣⼀來,堅決不願接受共產政權統
治的⾹港⼈可以繼續做⾹港華⼈了︔不願意「英國⼈在統治三⼗年」的⼀些⼤學⽣可以不必受英國
⼈庇蔭了︔要治港的港⼈也可以放⼿⼤治了︔預備組織民間⼒量的領袖也有了明確的⽬標了。舞固
然可以照跳,⾺固然也可以照跑,連法治也可以繼續推⾏。⾼等英國⼈請回祖家去,不然就留下來
做⼀個同⾈共濟的普通⾹港⼈︔熱愛中國政權的⼈請回中國去︔願意在資本主義社會拼⽼命搶奪遍
地⿈⾦的⼈,更可以在這裏以青春作賭注去賭他⼀賭。

「⾹港獨⽴」不成的原因

搞「獨⽴」是冒⼤不韙。這點誰都知道。頑強如鐵娘⼦,也不得不說:「要不是中國的緣故,⾹港
早就獨⽴了。」新華社⾹港分社的許家屯可以容許不同思想背景的⼈同入愛國陣營,却不能容忍不
⽀持統⼀的⼈。提出各種解決⾹港前途⽅案的每⼀位論者,幾乎都開宗明義先說「⾹港當然不可能
獨⽴」。由此可⾒——⾹港獨⽴這個意念相當普遍,但害怕這個意念的現象也相當普遍。

事到如今,「冒⼤不韙」也要分析⼀下。「⾹港當然不可以獨⽴」的理由有三點:
(⼀)⾹港不能以軍事防守
(⼆)中國統⼀是神聖的⼤業,每⼀個真正的中國⼈都要奉為基本信條。
(三)中國不容許。

第⼀個理由在今天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裏不能成⽴,因為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利益互相關連,唇亡齒
寒,只要⾹港在國際經濟上有獨特作⽤,那麼,其他國家會出於⾃利⽽維持⾹港的完整地位。主要
當然是得到中國同意,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這當然跟星加坡和⼤⾺關係的情形相似。所以,第
⼀個理由不配合第三個理由是不能獨⾃成⽴的。第⼆個理由不是理由,因為講信條的⼈是不講道理
的。中國為什麼要統⼀︖七⼗年前,我們相信中國不團結是不能強⼤起來的︔今天的中國不強⼤
麼︖中國版圖因朝代⽽異,為什麼今天就不可以有新的發展︖所以說,不是講道理,是數⼈頭——
有多少⼈相信,有多少⼈不信。第三個理由是唯⼀的真正難題。這是⼀個實際的難題。中國容許⾹
港獨⽴的客觀條件是俱備的︔中國不容許,⾹港就獨⽴不了。事實就是那麼簡單。

中國不能容忍⾹港獨⽴的原因是眾所周知的。第⼀就是為了⾯⼦:中國也信奉中國統⼀信條,但主
要是把⾹港收回,⼀雪前恥︔第⼆是為了台灣︔台灣可以是⼀個潛在的軍事威脅。進⼀步問:中國
有沒有可能改變態度呢︖獨⽴的⾹港被中國管治下的⾹港更有機會保持繁榮,⽽⾹港對中國友善,
可以促成中、港互惠。但是,中國會認為,獨⽴的⾹港會比殖民地⾹港帶來更⼤的恥辱。殖民地還
可說是英國⼈持勢逼迫腐敗清廷割讓,獨⽴却等於是⾹港中國⼈公開表⽰不歡迎中國的政權。

更重要⼀點是:中國何必改變態度︖中國政府堅信⾹港⼈絕⼤部份歡迎回歸祖國,再不然的話,還
可以借重⼀下⾹港中國⼈強烈的民族意識︔如果擺明只有兩條路,⼀是繼續做英國殖民地政府的順
民,⼀是回歸中國,那麼,⾹港⼈絕不會公然站在洋鬼⼦那⼀邊!正因為這樣,「獨⽴」於是成了
冒⼤不韙:⼀旦多出了「獨⽴」這條路,選擇就不是這樣明確了——起碼道德上講,⾹港⼈不⼀定
認為獨⽴等於背叛了五千年中國⽂化。既然⼜⼜聲聲說「⾹港當然不能獨⽴」,當然也沒有⼈問
「⾹港⼈是不是當然願望獨⽴」這個問題了︔其實答案是什麼,⼤概絕不是中國當局想像那麼簡

單。⾹港⼈是很實際的,這種沒有機會成功的事,⾹港⼈⼤概不會認真去想︔⼤家也許都寧願妥
協︔但要是認為妥協根本沒有意義,那就要公開的問:⼤家是不是願意堅持不變到寧願獨⽴的地
步︖

我們只有⾃⼰的⼒量

⾹港⼈對共產政治的看法在過去的⼗年⼆⼗年中經歷了不少變化,⼤致上說,印象是變得越來越好
了,⽽中、港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友好了︔從五⼗六⼗年代的恐懼和⼜誅筆伐,逐漸變成容忍和
接受。這其中重要的原因⼀⽅⾯當然是中國政局逐漸穩定,對外逐漸開放,另⼀⽅⾯是雙⽅都有意
避免強調敏感的政治上的分歧。「從⼤陸逃難來的」這⼀類說法固然不再有太多⼈說,甚至「⼤
陸」⼀詞,⼤家都覺得不夠尊重⽽改稱「中國」了。但是,這並不表⽰這⼀代的⾹港⼈比以前更樂
意在中國共產政權下⽣活。他們願意跟中國友善共存,互利互惠,但⼀旦重提被接管的可能性,⾹
港⼈往⽇的抗拒就成了今⽇的反應了。

⾹港⼈的這種感受,中國認為既不可理解,也不可忍受。英國則認為可以理解,但不可以慫恿照顧
——可能還會被英國視為要求加長過渡時期的因素之⼀。但是,最基本的政治現實,是⾹港終歸要
歸還中國,⽽唯⼀公認的合法中國政權是北京政府︔⾹港中國⼈如果不⼤喜歡中國的政權,那也就
太抱歉了!就以⽬的含糊的「觀察社」來說,盡管他們可以不斷地向⾹港政府反映至少是他們⼀代
的⾹港⼈的意願,但是,港府畢竟可以替他們做什麼呢︖

這個世上沒有可以代替我們拿定主意的⼈︔這是最幸運也是最不幸的⼀代,我們只有⾃⼰的⼒量。
這股⼒量是微不⾜道的,但是我們有責任認清楚我們所要的是什麼。⽬前的邏輯是:我們不預備放
棄我們認識的,⽤⾎汗⼼智塑造出來的⾹港。從政治上講,結論便是要求獨⽴。不願意⾛獨⽴之
途,就唯有妥協了。

(⽂章原載於《明報⽉刊》1983年12⽉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