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1.

(a) 資料一內容屬於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哪一條約?試從資料一找出兩項證據支持你的看法。

(4 分)

-中英《南京條約》。(1 分)

-證據:(1) 清廷在該條約中答允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這和《南京條約》的內容相符。

(1.5 分)

(2) 清廷在該條約中准許英國子民帶同家屬,寄居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

這是《南京條約》中「五口通商」條文的反映。(1.5 分)

(b) 承上題,資料一提及條約內的兩項內容,對清朝政治和經濟分別帶來甚麼影響?(6

分)

政治影響:香港島的割讓開了外人要求割地的先例,破壞中國領土的完整,首開不平等條

約之先例。列強得知中國積弱,先後迫清廷訂立其他不平等條約,進一步擴展利益,清朝

主權不斷喪失,威望日益下降。(3 分)

經濟影響:五口通商,中國門戶大開,令洋貨大量傾銷,使中國淪為列強的商品傾銷市場

和原料供應地,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遭破壞,鴉片乘機大量湧入,白銀外流加劇,令

民生更加困苦。(3 分)

(c) 資料二提及一場中國對外戰爭的背景。根據資料二,英國政府認為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

是甚麼?試舉出兩個原因,加以說明。(4 分)
鴉片大量輸入,人民吸食者眾,關鍵是清朝本身腐敗,吏治敗壞,導致貪官與奸商勾結,

賄賂公行,罪魁禍首是中國官員,而不是被誘犯罪的外國人。(2 分)

林則徐到廣州,緝捕煙販,沒收鴉片,把收繳的鴉片二萬多箱在虎門當眾銷毀,又要求外

商簽署具結,要他們保證以後永不夾帶,處事手法強硬,違背國際公法,危及英國人安危,

才引起紛爭。(2 分)

(d) 資料二認為中國政府要對這場戰爭的爆發負上較大責任。試從歷史事實和作者背景兩

方面對資料二的客觀性提出駁斥。(6 分)

歷史事實:中國是個農業社會,經濟自給自足,採取閉關自守政策,合情合理。英國採取

殖民擴張的方式,透過侵佔其他地方的領土和權益來達成其目的,這就是不合理的侵略行

為。即使清廷不願改善其貿易制度,他們亦應予以尊重,而非發動戰爭。(3 分)

歷史事實:英國為了貿易利益,不惜用鴉片來開拓中國市場,是一種不擇手段和不道德的
行為。中國為保障國家利益,派林則徐到廣州厲行禁煙,是合法和合理的做法。可是,英
國商務監督義律卻無視這種做法的合理性和中國的主權,大力阻撓,林則徐自然採用強硬
手段。(3 分)
作者背景:資料二作者是英國外相巴麥尊,資料本身是致中國皇帝的書信,所以自然從英

國人的角度出發,立論偏重英方利益,對中國政府採取的手法持有偏見,認為鴉片走私是

中方責任,美化鴉片貿易,將使用武力合法化。 (3 分)

2.

(a) 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開皇及開元時期的經濟狀況如何?試找出證據支持你的看法。(2

分)
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開皇及開元時期的存糧逐步上升,反映經濟富足,國家經濟穩定。

(1 分) 從資料一提及「天下義倉,又皆充滿。京都及并州庫,布帛各數千萬……魏、晉以降

之未有。」和資料二反映天寶八年正倉有 42,126,184 石、義倉有 63,177,660 石,可見

當時經濟條件豐足。(1 分)

(b) 承上題,以上兩個時期在位的君主分別推行了哪些措施達致資料二的效果?試援引史

實加以分析。(8 分)

推行均田制及租庸調制:隋文帝沿用北魏的均田制。每一男丁(18 歲)有永業田 20 畝,

露田 80 畝(死後歸還給政府)。隋滅陳後,把此制推廣至南方。此制擴大了國家可耕地

面積,保障人人有田可耕,人民豐衣足食,國家收入大增,經濟繁榮;也成功限制了地方

豪強廣佔田地及蔭庇戶口的行為。另外,隋代沿用北周稅制,在開皇三年(583 年)規定,

男子年 21 成丁,一夫一婦稱為「一床」,作為納稅單位。「一床」每年必須向政府納粟

三石,稱為「租」;服役 20 天稱為「庸」;納絹二丈或布二丈五尺,稱為「調」。此稅

制清晰,國民負擔很輕,又能保障國家稅收的穩定,因此出現了資料一的富足情況。(2 分)

設置倉窖:文帝在黃河沿岸設立官倉,積儲關東的糧食,然後利用河道運到京師。官倉之

設使國用富足,國家倉窖存糧可供五六十年之用,奠定了隋初富強的基礎。又接納長孫平

的建議,在各州廣設義倉,按人民貧富分為三等,由人民捐納米糧,可積穀防饑,以備荒

旱時作賑災之用,此一措施有效達致資料一的豐足情況。(2 分)

清查國家戶口:鑑於均田制的破壞,加上武韋時期土地兼併情況嚴重,農民無田,但仍須

繳納稅款,結果造成逃戶極多。玄宗決定任命宇文融為勸農使,清查全國戶口和田地,成
功查出八十餘萬逃戶(讓他們免 6 年賦役)及數百萬畝農田,令國庫收入大增,此一措施

有效達致資料二的農業發達的情況。(2 分)

推動農業發展:玄宗興修水利建設,修建了多達五十多項水利工程;又獎勵農桑,鼓勵百

姓積極開墾,全國墾田多達五百萬畝,農業發展得以促進,使社會經濟繁榮。此舉有效提

升農業生產量,達致資料二的情況。(2 分)

(c) 唐太宗如何實踐資料三所提及的治國理念?試援引史實加以解釋。(15 分)

根據資料三,唐太宗的治國理念是「以民為本」,並分別從經濟、社會、政治、法律等各

方面達成「先存百姓」的理念:

首先,在經濟方面,太宗改革均田制度。唐太宗規定年十八的丁男授田一百畝(20 畝永業

田,80 畝口分田),並作出一些調整,使地少人多地區的農田獲得充分利用,土地得到妥

善分配,人人有田可耕。他又輕徭薄賦,重視民生,興修水利。當平民百姓慘遇天災,太

宗定必輕徭薄賦,開倉賑濟;又下令各州縣官員除了正賦外,不得隨便向人民徵加租稅。

太宗確立的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使人民有田耕種,自給自足,更杜絕了土地兼併的情況,

使百姓安居樂業。貞觀時期,田租約為四十稅一,比西漢文景時期的三十稅一更低,力役

比漢代每年少十天,百姓安居樂業,體現「以民為本」精神。(5 分)

其次,在社會方面,太宗沿襲科舉制度,把科舉制加以發展。士人通過學校推薦或地方考

選合格後,就能參加禮部試。唐代考試科目繁多(20 多科),其中以明經和進士兩科為重。

科舉考試合格者,經吏部覆核後,即可授官。科舉制度能選拔真才,仕途開放,有利社會

流動,對寒門有利。此外,太宗平抑社會門弟。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分氏族為

九等),對門戶的界定,以立德、立言、立功為標準,不再以門弟為取士標準。魏晉南北
朝門第觀念從此淡薄,社會更見平等,寒門有識之士可晉身政壇,貫徹「以民為本」理念。

(5 分)

再者,在政治方面,太宗整飭吏治。唐太宗以李靖等人為黜陟使到全國審核地方官吏治績

的好壞,確保人民生活穩定。另外,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必須輪流值宿中書內省,方便

太宗隨時召見,詢問民情。(5 分)

最後,在法律方面,太宗改良刑法,命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參考《開皇律》編訂《唐律》。

《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條。引用儒家經典作為理論根據,以慎刑寬簡為原則。太宗還

規定死刑需經三省官員議定,並要求官員對死刑作「三複奏」,可見太宗對死刑尤為慎重,

避免有冤獄出現,此與其「以民為本」理念同出一轍。(5 分)

3.
(a) 資料一是否足以解釋甲午戰敗的原因?試援引史實,加以評論。(15 分)

●同意資料一足以解釋甲午戰敗的考生,可以考慮:

李鴻章的外交不僅 李鴻章外交本身過於局限,深信「以夷制夷」策
沒有取得任何積極 略,以為俄國、英國、美國會介入戰事,卻高估個
成效,而且延誤了 人的說服能力,當他意識外交努力無效時,軍事準
軍事準備工作。 備工作已被大大耽誤,相反,日本則藉中國談判的
時機,籌劃戰事,終致先發制人。

中方並沒有將所有 其次,中國海軍編制、洋務改革支離問題。洋務改
船艦動員起來作 革是雖由中央總理衙門做為統籌,但實際由各地實
戰,只有李鴻章的 務派地方領袖於自己領地推行。例如李鴻章的北洋
北洋艦隊與日方交 艦隊於直隸地區,沈葆楨的南洋艦隊、以及左宗棠
戰,南洋艦隊以及 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各地實力分散。各實力派之
另外兩支艦隊則保 間又難不免互不合作,例如李鴻章與左宗棠一度交
持中立。 惡;其後,甲午戰爭之時,除了因各地官員皆為慶
祝太后大壽,亦因改革不統一,中國只有北洋艦隊
和湘、淮軍獨力對抗日本,結果不論海戰、陸戰皆
全敗。

中國艦隊龐大、陳 首先,中國軍艦落後於日本,終致黃海海戰慘敗,
舊且遲緩;日本艦 中國北洋艦隊最大海節為 18 節、相反,日本則達
隊小巧、新穎且快 22.5 節,茲因中國北洋艦隊在 1888 年建軍後,至甲
捷。 午戰爭前並未增購軍艦,導致中國海軍經費不足,
難以增購新式快艦,即巡洋艦。相反,最後日本購
買了該兩艘軍艦,其中名為「吉野號」軍艦在甲午
海戰重挫北洋艦隊。與此同時,日本在 1888 年後急
起直追,日本軍艦海節快於北洋艦隊,在黃海海戰
之中,更以縱隊和迥旋方式包圍北洋艦隊,大挫中
國海軍。

駁論 雖然資料提及中國戰敗之故,在於李鴻章的戰略失

誤、中國海軍不支援,例如甲午戰爭前一度尋求俄

國、美國和法國調停,結果,中國戰略延誤,無法

及時佈防,終致慘敗。然而,此說尚有商榷之餘

地,當時甲午戰爭之時,陸戰中國設置大連、旅順

等軍港,費時十年,結果日本輕易攻破,反映中國

35 年改革原本就存在問題,即使中國及時佈防,亦

難以對抗日本。

再者,北洋艦隊之敗,即使李鴻章及時佈防,北洋

艦隊亦無外援,艦速緩慢,其總排水量、馬力皆不

及日本,終致在黃海海戰戰敗,結果退守威海衛,

為日本海軍包圍和全滅。然而,此與中國 35 年洋務
改革失效有關,例如慈禧太后挪用 2000 萬軍費、陸

軍體系出身的汝昌主導北洋艦隊,對海戰不熟識、

且海軍主力艦炮彈存放在大連、旅順軍港,致使北

洋艦隊在黃海海戰未能擊沉日艦,終致慘敗。

不同意資料觀點的考生,可以考慮:

●資料一提及李鴻章外交沒有取得任何積極成效,延誤了軍事準備工作。然而此說不當,

中國在甲午戰爭前,已經進行了三十五年的洋務運動,並且在旅順、大連軍港,建立強大

的防衛系統;

●資料一提及中國北洋艦隊陳舊、遲緩,不及日本,此說值得商榷,因為北洋艦隊在

1888 年建軍,鎮遠、定遠待鐵甲艦亦是當時購入。而在甲午海戰之中,鎮遠和定遠兩艦

擊傷日艦,雖多次遭炮擊,但並未為日本擊沉,可見中國軍艦並非如資料所言般不堪一擊。

●相反,中國甲午戰敗,更大原因在於洋務改革不足的問題。

●首先,中國改革忽略了人文改革,過於強調「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

用」,忽略了西式訓練。湘軍、淮軍陸軍雖然配備西式槍炮,但士兵缺乏系統訓練,結果

朝鮮戰爭葉志超棄軍逃跑、修建的大連港雖然費時十年建設,但大連港十日內為日軍攻陷。

反映改革不足的問題,導致甲午戰敗。
●再者,中國戰敗是因為李鴻章用人不當,以陸軍出身的丁汝昌擔任北洋提督,然而丁汝

昌出身陸軍,對海戰不熟悉。甲午戰爭前夕,北洋艦隊竟然將先進炮彈留在大連、旅順軍

港,主力炮彈彈藥不足,結果導致甲午海戰無法擊沉日艦,導致甲午慘敗。

(b) 根據資料二和資料三,並援引史實,析論《馬關條約》的影響。(10 分)

●甲午戰敗後,根據資料二,中國須向日本賠款 2 億兩白銀,連同資料三圖內用作贖回遼

東半島的 3000 萬兩,合計 2.3 億。此賠款相當於日本全年 4.8 年總收入,當中大部份用作

發展日本軍備,結果促成日本成為亞洲強國,進而在 1930 年代侵華。

●其次,清朝需要開放資料三內的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等港口,並且須要如資料一允

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此前,外國貨品須要經海運

和繳付海關稅收,才可以銷售至中國本土。而日本在華設工廠,將直接傾銷中國本土,加

之各國皆有最惠國待遇,使中國工業大門大開,打擊中國本土資料主義。

●最後,則是中國須承認朝鮮獨立自主權,喪失宗主國地位,而朝鮮淪為日本控制,成為

進攻中國的跳板。與此同時,中國亦要割讓台灣、澎湖群島、遼東半島,雖然中國取回遼

東半島,但付出了 3000 萬兩的代價,割讓領土更直接打擊了中國領土主權。

4.  

清末民初,何啟曾提出甚麼政治改革思想?試根據資料一及資料二,並援引史實,加以闡

析。(25 分)

議院制度:何啟留學英國,加上身處英國殖民地香港,故提出仿效英國,設議院,而議員

俱由民眾選舉。何啟提倡的議院不是洋務派的諮詢機構,而是較有實權的立法機構。至於
議員的產生,何啟強調要通過選舉。議員分為三級,分別是縣議員、府議員、省議員各六

十人,職責是分別選舉出縣官、知府、總督,然後奏請天子任命。

地方行政制度:在《新政論議》中,何啟指出中國幅員遼闊,一旦有事,各省議員難立即

聚集。因此,何啟建議全國分設四個都會,以京師為總都會。天下無事,地方事務由各省

議員獨立承擔,天子定時巡行四都會,聽取匯報。遇有外敵人侵,事關國家存危,各省議

員雲集京畿,討論大事。

中央機構改革:何啟建議仿效英國君主立憲的制度,實行內閣制。規定凡擔任中央各部長

官者必須是翰林出身且須經由各省議員聯名保舉。宰相應由各省議員選舉產生,更有權組

閣、挑選各部長人選。何啟的這套思想,實際上規定了宰相、議員和君主三者之間的關係,

確立了君主立憲體制,顯示主權在民的理念。

改革中央六部:何啟提出的改革方案有三:一是合併,二是新添,三是重新排序。何啟指

出傳統的吏部、禮部已經不再符合當今社會,將兩部合併為一,改稱內部。自對外海道大

通後,通商貿易、文化交流、對外交涉成為國與國交往的三大事務,建議增加商部、學部、

外部。按照何啟改革中央官制的構想,改革後的中央官制由六部變為八部,即內部、商部、

學部、外部、工部、戶部、兵部、刑部。

官員選拔制度:何啟提出的官員選拔標準有二:第一是要求精通業務,第二是清正廉潔。

官員標準便是通曉英語。在何啟眼中,日本明治維新成功,正是有大量新思想、新知識的

人才。中國應以日本為師,選拔、培訓一支高素質、開放性的官員。仿效日本,吸納留學

生為官,為新政推行者。他又提出了亂世用重典的主張。受民間一錢一物,或擅支國庫,
立行革職,永不再用。另外,何啟更剖析賄賂之風原因在於官俸太少,希望通過改善官員

待遇,便終止貪贓枉法行賄受賂的風氣。

司法制度:1895 年,何啟在《新政論議》中更論及中國司法比外國為殘忍獨絕。他們提

出四項改革,分別是廢除嚴刑酷法、改良監獄條件,又希望採用歐美法律的做法,設立陪

審員和實行律師制度,保證司法公正,維護罪人權利。

5.
(a) 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並援引史實,闡釋孔子的教育理念。(10 分)

資料的觀點 資料 援引史實
編纂書籍 詩書禮樂教 ●孔子重編和整理《春秋》《詩》

教育學生 《書》《禮》《樂》《易》六書,

被奉為儒家「六經」。

●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

時,暗含褒貶,文章的記敘之中表

現出作者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

論性文辭表達出來。

有教無類 弟子蓋三千 ●春秋以前的學說和知識,只是


焉,身通六藝
者七十有二 「王官之學」,學說只在貴族之間
人;弟子背景
多樣; 流傳,不授予平民。

●孔子認為人的品行可以透過教育

改變,他對於求學者,不論資質和
出身,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社

會就會有更多才德君子,一律授以

知識。

●例如資料之中,上層社會的貴族

的司馬耕;出身貧民為顏無繇、顏

回、曾參;更有出身低下的人冉

求、冉雍。

(b) 根據資料三,並援引史實,分析孔子的主張如何回應春秋時代的困難。(15 分)

資料的 資料 援引史實
觀點
正名 君君,臣臣, ●孔子認為諸侯、大夫、家臣僭越犯上,
父父,子子
其行為「名不正言不順」,人們不會心悅

誠服,甚至伺機反叛,更多禍亂。

●他主張「正名」。他提出「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強調君臣父子各有職

守,應按照自己的身分各盡本分,重建社

會秩序,解決當時兼併、篡弒和周天子不

受尊重的問題。

德政 為政以德 ●孔子認為國君不恤民情,實行嚴刑峻

法,禍亂頻生。
●孔子主張國君以「仁心」推行仁政,避

免發動戰爭,要善待百姓,使他們安居樂

業。

●他強調國君應修養德行,以德化民,百

姓才會心悅誠服歸附,成為有廉恥和有品

格的人,以德政解決當時戰爭頻頻的問

題。

禮教 道之以政,齊 ●孔子認為當時政治、社會秩序混亂,是
之以刑,民免
而無恥;道之 因為封建、禮樂崩壞,人們不守禮法。因
以德,齊之以
「禮」,有恥 此他提倡恢復禮樂教化,是發乎內心、表
且格
現「仁」的宗旨。

●孔子強調人應按身分依禮行事,不能越

禮,做人的態度要合乎禮儀。

●他提倡以禮治國,君主應「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禮樂道德教導

人民,用合乎禮法紀引導人民,人民不但

有廉恥之心,還會人心歸順。

●人民才能免於戰爭之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