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1.

資料一:北宋二府三司製圖

資料二:改寫自司馬光《涑水記聞》
趙普曰:「唐末以來,戰鬥不息,國家不安者,沒有其他原因,節度使權力太
重,君弱臣強而已。如今要治理天下,沒其他方法,惟有奪去和分化地方權力,
控制其錢糧,沒收其精兵,天下自可安定。」

資料三:改寫自張國剛、楊樹森主編《中國歷史——隋唐宋史》
宋太祖在建國之初,用分化事權的辦法,通過新設的機構,將宰相的權力大大
削弱。此舉雖有效糾正前朝積弊,但對北宋政治、士風和財政帶來深遠影響。

(a)試指出資料一所示 A、 B、C 及 D 四個宋代中央機構的名稱,試把答案連


同所代表的英文字母,填寫在答題紙內。 (4 分)
(b)根據資料二,並援引史實,析述宋太祖推行的強幹弱枝政策的兩項措施。
(6 分)
(c)試根據資料一和二,並援引史實,引證資料三的說法。 (15 分)
2.
資料一:
西漢的政權,從成帝時起,即開始走上崩潰的過程。 ……最主要原因,還是農
村經濟凋零;天災以外,百姓面對政治腐敗,貪污橫行,急徵暴斂,民變接踵
而起。
改寫自翦伯贊:《秦漢史》

資料二:
王莽生活儉樸,謙恭勤學,毫無貴戚惡習。 ……在朝的名公將相爭相推薦他,
在野的名流豪強都讚頌他,隱然成為一時人望所寄。
改寫自傅樂成:《中國通史》〈秦漢史〉

資料三:東漢皇帝即位年齡及壽數

(a) 西漢末年王莽成功篡漢,你認為資料一還是資料二所述的原因較為重要?
試根據兩段資料,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 (15 分)
(b) 資料三的內容是否足以解釋東漢戚宦相爭的原因?試根據資料三,並援引
史實加以析論。 (10 分)
1.

(a)試指出資料一所示 A、 B、C 及 D 四個宋代中央機構的名稱,試把答案連同所代表的英

文字母,填寫在答題紙內。(4 分)

A:樞密院

B:戶部/鹽鐵/度支

C:戶部/鹽鐵/度支

D:戶部/鹽鐵/度支

(每項 1 分,共 4 分)

(b)根據資料二,並援引史實,析述宋太祖推行的強幹弱枝政策的兩項措施。(6 分)

資料二提及收其精兵,就是要求禁軍駐守京師,中央下令選拔各州精壯士兵入京,編為禁

軍,以加強中央軍事力量;地方只留老弱,稱為廂軍。由於禁軍強、廂軍弱,在軍事上形

成強幹弱枝,是為「內重外輕」的形勢,地方自然無實力擁兵割據。

資料二提及分化和控制地方,就是指宋朝地方政制分為路、州、縣三級制,作為最高級地

方官是帥、漕、憲、倉等四監司,由中央派員出任,分掌軍政、財政、刑法、倉穀等事務,

各司其職,互不統屬,直接向中央負責,起互相監督及牽制之效,使地方長官不能專權獨

斷。此外,各州知州為長官外,另設通判一職,名義上是知州的副長官,但州的大小政令,

須經通判副署方能生效,而通判亦可直奏中央,以牽制及監督知州。

資料二提及制其錢穀,就是指設立轉運使一職。由於唐末藩鎮擁兵自重,地方財賦收入常

常擅留充作軍費,極少上繳中央。五代時,藩鎮勢盛,租賦更拒不上繳。宋代規定各州所
有賦稅收入,除必要開支外,其餘必須上繳中央。各路設轉運使,監察各地上供賦稅,使

地方財權收歸中央。

以上三點,任答其二,每點 3 分

(c)試根據資料一和二,並援引史實,引證資料三的說法。(15 分)

鞏固君權:根據資料一和二,宋太祖解除地方節鎮的兵權,消除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

武人篡奪的積弊,又分化和削弱相權,使權臣無法把持政務,君主的地位得到鞏固,前代

君弱臣強的局面不復存在,對北宋政治帶來深遠和正面影響。

杜絕割據:根據資料二,宋太祖削奪了節度使軍政財刑等各方面權力,並採取了一系列措

施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使唐末藩鎮割據及五代十國政權分立的情況不再出現,有利全

國的統一和政局的穩定。

政風因循:根據資料一和二,宋代以二府三司削弱相權,而地方知州既受四監司監察,又

受通判牽制,且台諫權重,造成政出多門,政風因循苟且,難有作為,國政日壞,官員得

過且過,對北宋士風帶來深遠和負面影響。

財政日絀:根據資料一和二,宋代推行二府三司,地方又設立大量官員,令到官僚架構臃

腫,造成大量冗官出現;實際需要的官員人數與實際任職的官員人數無法配合,導致不少

官員有官品而無職事,冗官和官俸開支因而進一步增加,宋室財政負擔沉重。

2.

(a) 西漢末年王莽成功篡漢,你認為資料一還是資料二所述的原因較為重要?試根據兩段資

料,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5 分)
我認為資料一史家翦伯贊所述的王莽成功篡漢的原因較為重要。

• 政局動盪:

西漢末年,皇帝昏庸,朝政腐敗。西漢中葉以來,官員、豪強依仗權勢不斷兼併土地,如

成帝時丞相張禹「多買田至四百頃」。根據資料一:「當時農村經濟凋零」,農民失去土

地後,部分成為奴婢,部分四處流徙成為流民,導致社會動盪不安。哀帝時,鮑宣曾上書

朝廷,列舉了當時百姓的「七亡(使百姓失去財產的七件事)」、「七死(危害百姓生命

的七件事)」慘況,但未能引起朝廷的注意。西漢末年,西北一帶頻繁的旱災、蝗災令民

生更形困苦,正如資料一所言:「百姓面對政治腐敗,貪污橫行,急徵暴斂,民變接踵而

起」。

• 五德終始說盛行:

政治腐敗,局勢動盪,令五德終始說在西漢中期後非常盛行,當時儒生好談災異、祥瑞,

常將自然界的災異視為上天對政權的態度。當時天災頻仍,儒生因而認為漢室已衰,皇帝

應退位讓賢,將帝位傳給新的聖人。如成帝時,齊人甘忠可指漢家的氣運已絕,成帝應當

重新授命,進行統治。這是促成王莽成功篡漢的主因。

• 外戚掌權:

西漢自成帝以後,國家步入中衰,繼位的君主不是昏庸無能,就是年幼繼位,無力理政,

使外戚得以乘機掌權。成帝時,外戚王氏一家受到重用,逐漸獨攬朝政,加上哀帝、平帝

都早逝,而太后王政君又長壽,王氏家族遂能在王太后的卵翼下,不斷擴張,成為西漢外

戚中當權最久的一族。王莽是王政君的姪兒,深得姑母的寵信,又藉四位叔伯的餘蔭,使
他能以大司馬的身分輔政,從而部署篡漢大計。假若西漢沒有外戚輔政的傳統,而王莽又

不是出身於掌握大權的王氏家族,他根本沒有機會登上高位,繼而篡漢自立。

我認為資料二史家傅樂成所述的王莽成功篡漢的原因較為重要。

• 善於矯飾

若非王莽善於矯飾,他也不會得到太后、叔伯的重視,賦予大權。如王氏子弟大多驕奢淫

逸。但王莽卻刻意表現得與其他族人不同。正如資料二所言,他「生活儉樸,謙恭勤學,

毫無貴戚惡習」,日常打扮也像一個普通的儒生,因而贏得人們的推崇。王莽對太后王政

君、叔伯亦謙虛有禮。如大將軍王鳳病了,王莽衣不解帶地照顧了幾個月。王鳳很感動,

臨死前向太后推薦王莽,令王莽得以踏上仕途。成帝時,王莽被封為新都侯,並先後擔任

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等要職。然而,王莽沒有驕縱起來。最後,王莽在王政君和朝臣

的支持下,成功升任大司馬,掌握大權,從而進一步部署篡漢稱帝的計劃。

• 收攬民心:

西漢末年,君主昏庸,政治腐敗。當時的土地兼併問題亦日趨嚴重,如成帝時的丞相張禹

「多買田至四百頃」,使大量農民失去耕地,社會動盪不安。面對上述的種種政治、社會

危機,百姓均渴望有新的統治者出現,以挽救危局;王莽就利用這個時機,推行善政,如

廣封前代宗室諸王及功臣後裔百餘人;捐田三十頃、錢百萬來救濟貧民;擴充京師太學,

為讀書人築宿舍一萬間,並命令郡國縣邑設立學校。這些措施,使王莽獲得了朝野上下的
擁護和讚美,正如資料二所言:「在朝的名公將相爭相推薦他,在野的名流豪強都讚頌

他」,這才是其成功篡漢的主要原因。

• 利用五德終始說:

王莽向以儒者自居,便利用這種學說,假借符命、祥瑞,偽造禪讓的根據。例如武功縣掘

出一塊寫了「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的大石,王莽遂以「假皇帝」攝政。其後哀章獻上兩個

大意指王莽應當做真皇帝的銅櫃,王莽即接受了這兩個銅櫃,以孺子嬰「禪讓」為名,自

立為帝,改國號「新」。可見,五德終始說盛行,人心思變的雖對王莽篡位十分重要,但

若非王莽已建立如資料二所言:「成為一時人望所寄」的威望,五德終始說亦只能流於議

論而難以促成改朝換代。

(b) 資料三的內容是否足以解釋東漢戚宦相爭的原因?試根據資料三,並援引史實加以析

論。(10 分)

• 資料三反映了東漢皇帝年幼登位,且壽命短促,在位時間不長,這解釋了東漢戚宦相爭

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東漢自和帝開始,繼位的君主大多是年幼的孩童,根據資料三,和

帝、安帝和順帝即位時只年過十歲,最小的殤帝只有剛滿月。幼主無力處理政務,便由母

后臨朝,母后往往援引外戚輔政,導致外戚專權。及至君主長大,由於不甘受外戚控制,

唯有依靠身邊的宦官來剷除外戚,奪回政權。皇帝奪回政權後,大多寵信宦官,賦予他們

朝政大權。同時,東漢中葉以後的君主每多早逝,例如沖帝和質帝,壽命不足十歲,在位

年期只有一年;殤帝更活到只有八個月便天折,戚宦相繼弄權便再度發生。東漢後期外戚

和宦官就是如此交替擅權,直至東漢衰亡。
• 但是,資料三未能反映東漢戚宦相爭另一個重要原因:光武帝削弱相權加強內朝權力。

光武帝不滿西漢末年皇權旁落,遂加強內朝權力,把原本由三公負責的重要政務轉交內朝

尚書台,並由皇帝直接統領。自此,尚書台成為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機關,而以丞相為首

的外朝的地位則大為削弱。假如君主年幼或昏庸,無力行使皇權,外朝的三公遂無法與內

朝抗衡,便會導致接近太后或皇帝的外戚和宦官爭相把持尚書台,擅權亂政,形成東漢後

期戚宦交替專政、循環鬥爭的局面。根據史實,東漢中後期,無論外戚還是宦官專權,均

操控尚書台,挾主專政。由此可見,光武帝削弱相權,加強內朝權力,是導致外戚和宦官

交替擅權的另一重要原因,資料三內容並沒有提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