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宋代積貧積弱,清代則厲行文字獄;惟兩代史官之材

輩出,對中國史學史發展非常重要。試從這兩個時期
選擇 4 個中國史家(不可選擇章學誠),討論他們在
史學上的作為,以及他們對中國史學史的貢獻。
姓名:梁熙朗 ID: 4081234

本文將以鄭樵、司馬光、錢大昕、崔述作為分析對象。

1. 鄭樵

鄭樵生於北宋徽宗朝,齠齔「性質異人,能言便欲讀書」1,但身世苦爨,只可向藏書家借書自習。後來,宋高宗

求書,一人捐「及二千卷,或轉官」2。鄭樵以此機會,捐書而任迪功郎。後結識官中朝士,得料甚廣,著下《通

志》。茲下論其作為及貢獻:

首先,他提倡「會通」史學理論。他言「天下之理,不可以不會;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3,即「全面搜集,考

察前人」4之典。自史遷成《史記》,史著多不「會通」。後世自居己著貫通古今,惜僅擴大寫作年份耳,到頭來

也是斷代。或如溫公帝王之書,雖覼述歷代政治得失,惟斷代記錄,故難歸納犖犖大者。鄭氏「會通」論,係砭

斷代著史之舛。除了承史遷「通古今之變」5道統,「會通」也包括對史著體例的見解。一,避免覆貤。前人史

觀、着作內容,應省備述者,否則新著充斥冗言,參考性低。二,平衡體例,無所不包。三,層次多元。如論社

會,應上及簪笏,下達菅蒯,才能全知全能反映歷史。四,削平是非。史家往往恐其論動怒權貴,身陷囹圄,故

多曲迎上意,史實失真;如魏徵寫《貞觀政要》,臲太宗奰然,故對太宗描述虛美誇張。應明是非,不阿謏。鄭

樵對「會通」實踐,於其《通志》一著;書「包羅眾史,史籍標通」6,甚具「會通」。

而這貢獻,為改革史體。他將斷代體改為具「會通」的通史體,「此實史志著作之一進化也」7,為後世濫觴。例

如,正銃六年,曹鼐被特簡入值文淵閣,所修史皆為通史,且其將《禮書》獨立於《五經》,以免內容重覆,乃

受鄭樵「會通」影響。梁任公、張舜徽、章學誠等將「會通」列為治史之法,寫下《中國歷史研究法》、《史學

三書評議》、《文史通義》等帙,按鄭樵「會通」論對「史法」提出各種見解,使近代史學之治史方法百花齊

放。可見,鄭樵「會通」論,革新後代史體,貢獻不淺。
1
《興化縣志》卷四《儒林傳》
2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五十五
3
《夾漈遺稿》卷二《上宰相書》
4
《宋代史學思想史》,吳懷祺,黃山書社,1992 年 8 月初版
5
《史記·報任安書》
6
《文史通義》內篇《釋通》
7
《中國歷史研究法》第二章《過去之中國史學界》
其次,鄭樵質疑美刺,疑經稽詩。鄭樵之於南宋。宋重文輕武,很奉儒術為治國方針;惟三冗復以靖康之難,鄭

樵產生了如此歷史觀:儒術未可治國。故其質疑《四書五經》等儒家典故,以《詩》尤甚。但自董仲舒將《五

經》神化,史家未必疑經,免招非議。鄭樵著《詩辨妄》,以不同方法稽《詩》。其一,若無文獻輔證《詩》內

容,《詩》則存疑。如《詩》指莊姜「雖有七子之母,猶不能安其室」8,儀倫攸斁。但《詩》及其他文獻未有論

及莊姜有嗣;然有「莊姜美而無子」說9,故鄭樵知《詩》失真。其二,使用史實考證。如《詩》指武王克商後

「黎侯寓於衛」10,但黎地是商代古都,「周時且無黎」11,故知《詩》偽。

或曰,疑《詩》,前人述耳。如劉知幾著《惑經》。的確,非「中國歷史裏沒有類似他的見解的人,但中國歷史

裏沒有像他的真確」12,這指本來史家,如劉知幾疑經,或認為時間流逝,《詩》傳或偽才疑之,但仍為《詩》神

聖不可僭之舊念所囿。鄭樵則為首人不為此舊念所囿,具科學批判觀,大規模的疑《詩》。此在史學史貢獻極

大。其一,刪《詩》舛補其缺,是繼孔子後在史學史上大規模將《詩》校正。其二,其批判精神影響到後世史

家。如顧頡剛被其精神所打動,「一層層的走上去」13,批判疑古,從而推動顧氏倡「層累說」疑典,以發揚鄭樵

精神。可見,鄭樵之精神能承先啟後,令史學史得以續步發展。其三,鄭樵砭《詩》舛以揭發儒術政治之弊,這

打破史家一直以來對以儒治國「天道不變」歷史觀,此史家始針《四書五經》砭儒家政治,改變史家對眾史著之

看法。如章學誠寫《文史通義》批評儒家政治合理性。故鄭樵改革史家的歷史觀,扭轉封建的史著內容。

再者,鄭樵對歷史時代劃分亦有見解。他言「古者,帝王猶以名行」14、「中古之前,一代質於一代」15、「此近

古之制」16;將中國歷史劃為「古代」,「中古」及「近代」三階段。西周乃「古代」及「中古」之轉捩朝,秦至

唐末則「近古」,白馬之禍至宋則「當今」17。他亦首倡「唐宋變革」。鄭氏乃宋代時人,有感唐與宋各方面轉變

極大;如氏族上「自隋唐而上,官有薄狀」18。他的觀點,成「唐宋變革」雛形。

而此貢獻深遠。就歷史時期劃分而言,本來史家,多斷代治史。鄭樵以劃分時代治史,新鮮科學,可謂史學史上

治史方法的突破。此更啟發後代史家治史方法。例如夏曾佑按鄭樵三分歷史之法,提出「三分法」,「自傳說時

代至周末,為上古之世;自秦至唐,為中古之世;自宋至今,為近古之世」19,大抵與鄭樵分法類近;但內藤胡

8
《詩.邶風.凱風》及《毛詩正義》卷二《凱風》
9
《春秋左傳正義》卷三《隱公三年》
10
《詩.邶風.式微》及《毛詩正義》卷二《式微》
11
《蠹齋鉛刀編》卷三十一《非詩辨妄》
12
《鄭樵傳》,《國學季刑》一卷二期
13
《鄭樵傳》,《國學季刑》一卷二期
14
《通志.氏族略》
15
《通志.謚略》
16
《通志.謚略》
17
《夾漈遺稿.寄方禮部書》
18
《通志.氏族略》
19
《古今世變之大概》,《中國古代史》
南、梁任公等清末民初史家也先後討論歷史時期的劃分。這種劃分,鮮明的將時期隔開;其用途多,例如啟發史

家研究時代轉捩的因果等。此現代化的治史之法,啟史學史上現代化的一環,功歸鄭樵。就唐宋變革說而言,其

首倡者「應當是南宋史家鄭樵」20,即便鄭樵未有大規模拓展此論,但卻影響後世史家。他們以鄭樵此論作為中心,

並加以研究。例如錢穆對唐宋變革進行研究,指唐代科舉「規程並不甚嚴」21,但宋則「獨佔了政治上的崇高地

位」22。故鄭樵對唐宋史學研究貢獻深遠。

復次,鄭樵「極古今之變」,借歷史典著研究人類發源及原始時期的社會學,馭歷史於科學。他在《通志》不只

寫治亂因果史,也寫天文史、科學史,貫徹「會通」思想。在人類起源上,他認為人類源於禽獸。他按照《易》

等史著,指「人與蟲魚禽獸成緯」23,人源於動物。在社會學上,,他拒信天文災異,打破《易》、《史記》等史

書對天文與封建社會的迷信歷史觀。他指「石本經惑人以妖妄」24,天文怪說盡不可信,除了指社會發展與天文無

關,更糾《史記》等舛言。

此貢獻深遠,一,就他馭史於科學,標示著自史遷以來的歷史科學研究將得到承存發展,故鄭樵於史學史的科學

分支有承上啟下的貢獻;言天文,上啟史遷《天文志》,下啟顧炎武《日知錄·天文》25及後世史家對歷史科學的

著作。就天文而言,鄭樵從歷史反對陽陰災異;在史體上,有明科學,去迷信之用,弭主觀內容;此更為後世沿

用。如曩史家多迷信,如史遷指劉邦滅項羽因「五星聚於東井」26,此極不科學;故以前史著多羼迷信者而失真。

而鄭樵「攻其謬妄,有裨於明學正俗」27,後來史家醍醐灌頂,使史學史上,著作更科學可信;如黃梨州受鄭氏影

響,認為羼史於天文則失實,遂倡「經世致用」,維護史學價值。故鄭樵的科學精神,令後代史著皆受之貢獻。

鄭樵對校讎目錄工作與校讎目錄方法也有作為。他主張「類例」,認為「類例既分,學術自明」28,即整理史料,

校讎目錄。他寫了「《群書會記》36 卷、《求書闕記》7 卷、《求書外記》10 卷、《圖譜有無記》2 卷」,乃其

對校讎目錄之工作。他提出一系列校讎目錄學理論。其一,秦不絶儒學史典。「陸賈,秦之巨儒也。酈食其,秦

之儒生也」29,他將秦儒生詳列,以疑焚書坑儒,真相乃「秦人焚書而書存」30,故應找搜秦之遺帙。其二,他對

古籍採訪提出「八求」,即「即類以求、旁類以求、因地而求、因家而求、因人以求,因代以求、求之公、求之

20
《「唐宋變革」論的由来與發展》,李華瑞,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21
《國史大綱》
22
《國史大綱》
23
《通志》卷三十五《六書略第五.論便從》
24
《通志總序》
25
《鄭樵評傳》,匡亞明,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初版。匡亞明教授於此書第四章,詳細分析《通志》如何影響顧氏著《日
知錄·天文》
26
《史記.天官書》
27
《史學三書平議》,張舜徽,中華書局,1983
28
《通志》卷七十一《校讎略》
29
《通志》
30
《通志》
私」31其三,他又指所搜典籍不應窄仄,如應上至亡書,下至民間之佚,皆作備用。緊接,他對校讎目錄學進行實

踐。他將諸書作分類,分「類」、「家」、「禮」三類。而下再分十二體例,包括「經類第一」、「易」等。

在史學史上,鄭樵對校讎目錄學貢獻極大。其一,啟史學史的校讎目錄學先河。本來史家,無校讎目錄意識,史

料遂如一盤散沙,史家難搜史料而成書。鄭樵校讎目錄,由書、圖乃至譜牒、金石等史料,分門別類共,「類

例」圖書 10912 部及 110972 卷。在史學史上,校讎目錄者,「當以先生為第一人」32。故鄭樵開史學之校讎目錄

學分支;後世史家承其先河,使校讎目錄學發展圓熟,致史學史的分支更多元及成就豐瞻。例如章學誠指鄭樵

「略其魚魯豕亥之細」33,推崇鄭樵之校讎目錄,遂作《校讎通義》。其二,他促使史學上的進步。他分類史枓,

令史學「走向科學的軌道」34,即史家不再胡亂搜集史科,而開始有系統按照目錄搜史,此令後代史著內容更完備。

總括來說,鄭樵活躍於史學及政壇,其《通志》乃中國史學巨帙之一,位列於《十通》。他的史學理論,更為治

學之法的良藥,經過明清兩代史家所加料熬煮,成為民初史學的基碩。

2. 司馬光

司馬光童丱聰敏,七歲能將《左氏春秋》背誦,更砸缸救友,智慧高深。二十歲一舉就中士及第。後來當上樞密

院副首,係舊黨群龍之首。其認為王安石等新黨妖政多是,昏君惑民,遂於元佑更化廢新政。他遂對君主之道有

所要求,故著《資治通鑑》帝王之書。有關溫公史學工作及貢獻,茲詳析如下:

首先,他著的《通鑑目錄》發凡起例。自史遷以來,編年體為史著主要體裁。司馬光具洞察力,明白編年體的

《資治通鑑》有其缺點,遂著《通鑑目錄》補闕,互為表裡。其一,《通鑑》中史事記載之時難遡。溫公著《通

鑑目錄》正其曆法;他參照劉羲叟《長曆》之星歲紀年法定正名號,且詳列各帝之諱、廟等。他又以「氣朔並閏,

及采七政之變著於史者」35,以天象測度年紀,亦配以節氣等互證。可見,溫公以多元周密的方法正年定號,編成

年表,乃史學史首推者。其二,《資治通鑑》轉捩欠奉。編年體記事贅冗,時代轉折未明顯。《通鑑目錄》以國

記事,如述春秋五霸,使歷史轉折階段條理分明。其三,他認為任何史著難免「太簡則首尾不可得而詳,太煩則

義理汩沒」36。故他以《通鑑目錄》取《資治通鑑》之精論,使其論長略為宜,易於褒貶。

溫公混合體例,粹成創新,以後史著皆從之,故他於史學史有發凡起例之貢獻。如李燾《長編》仿溫公而著《目

31
《鄭樵的校准目錄學》,鄭奮鵬,學海出版社,1983 年次版
32
《鄭樵的校准目錄學》,鄭奮鵬,學海出版社,1983 年次版
33
《校讎通義》卷一
34
《鄭樵校讎略研究》,錢亞新,商務印書館,1948
35
《清康熙御批資治通鑑綱目》
36
《通鑑目錄》
錄》十卷;畢沅《續資治通鑑》也仿溫公而著《續鑑目錄》。章學誠更欲改良溫公之「定著《別錄》一篇」37,另

對人物作引索分類;而吳炳文《春秋左傳匯輯》則用章氏議38。可見,史學史自溫公以後能受新穎史體之惠。

其次,司馬光寫下特色新奇的帝王之書。溫公乃神宗之舊黨,見神宗態度動搖,更信《流民圖》妖言,致熙寧變

法失敗。溫公對時君失望,遂寫《資治通鑑》,作為君之範。作為帝王之書,此書之特點,多記君王事績。其他

內容,他僅從略。他借歷代君王之好壞,對君主定下幾個要求。其一,皇帝非神而有舛。如被「君權神授」的漢

武帝,也「巡遊無度,使百姓疲弊」39。其二,皇帝有五種,「創業、守城、陵夷、中興、亂亡」,亦為皇帝優劣

之評。其三,認為君主須備「仁、明、武」。即「興教化,修政治」「知道義,識安危」「斷之不惑,奸不能

疑」。而「三者皆備,則國治強,闕一則衰,闕二則危,皆無一焉則亡」40。其四,加深對農民起義記錄,以提時

君以民為本。《通鑑》多述君主事䥊,並道出為君之道,此史體前所未有矣。

此創新史著寫作之方向,在史學史上有開啟新特色的貢獻。古代自班固,官修史著,史家寫著之原委,多係為朝

廷寫而寫,缺個人對著史之方向,故所寫多僅記史,內容亦見單調。溫公之於三冗,故找到寫史原委乃勸戒君

王。其以此方向,寫下帝王之書,箇中內容充斥對君皇抱負,獨特而未見於前者。史學史遂開多元之風;但最重

要的,像溫公以史諫君,前無此者;故溫公乃啟經世致用此治史新特色。後來史家秉此特色寫史,令清代及以後

史著具實用價值。黃梨洲為溫公之經世繼承者,著《天下郡國利病書》,以古諷滿清之高壓部族政治。章學誠亦

著《文史通義》,大談清廷實行文字獄之弊,致考據盛行,史著內容夾仄。章氏遂譽為「浙東史學之殿軍」41,經

世致用得妥。可見,溫公為經世致用首倡首,後世史學受之裨益,不再虛學。

再者,在史料搜集及着作範圍上,司馬光是廣博。司馬光出身官宦世家,世代入仕為官,故溫公自幼博覽群書、

四書五經;又為舊黨領袖,熟曉各朝典章。故他的閱讀是多元,不囿於史著。故他治史亦多元廣博為方針。就史

料搜集,「用雜史諸書凡二百二十家」42,有二千卷正史,雜史則包括文集,野史等,可見史料多元。就著作範圍,

不限於歷代政治,甚或天象,地理等,也無所不包。更甚,他載史之年期,搜史之範圍,達 1362 年,上古迄五

代,時期廣遠。故「《通鑑》敘事則提要鈎元」43,乃眾史家之手筆。《通鑑》帙卷浩長,共 294 卷,另有導讀

《通鑑目錄》30 卷,《通鑑考異》30 卷,共三百萬字。《通鑑》類例之多,所參考者甚;故能在全知全能角度,

曉知帝國不同階層對歷史之看法;故內容充足之餘,亦具代表性,客觀可信。

37
《文史通義》外篇《為畢制軍與錢辛楣宮詹論續鑒書》
38
《”通鑑目錄”初探》,汪受寬
39
《資治通鑑》卷廿二
40
七句皆引自《稽古錄.論序》
41
《章學誠評傳》,倉修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2
《文獻通考》卷一九三《經籍二十》
43
《伯贊歷史論文集》
能廣博的蒐集史料及範疇,是史學史鮮見。其一,史學受此完備體裁之貢獻,後人皆濫觴。就注釋類,後來史家

在《通鑑》之本擴而充之。如劉世安《通鑑音義》、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而胡三省《通鑑音注》更對《通

鑒》「胡注」,補《通鑑》之缺,如《通鑑》在研究環境史所缺的花草樹木名目,《通鑑音注》皆補之。就續補

類,有李燾《長編》。他按照《通鑑》之歷史思想,寫下續編;如李燾承《通鑑》軍事觀,指「三軍不知將校之

能否」44,承《通鑑》反對更戍之觀,評《通鑑》以後之軍事。受《通鑑》影響者多,惟不贅述。可見,後人按溫

公《通鑑》擴充,在史學史成一篇篇巨帙。愚曰:溫公猶史學之種子,後代史學是繁花支葉,使史學史瓜瓞綿

綿。其二,這完備纂史觀,有承先啟後的貢獻。他上承劉知幾「通史」精神,通史不斷代;下啟鄭樵「會通」。

故溫公在史學觀上承先啟後,是史學發展長跑上的接棒手和交棒手。其三,為後世史學提供完備史料。《通鑑》

無所不包,故「具有史學價值,它規模宏巨,史實翔完,有助我們了解這一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的各方面」45,後世

撰史引《通鑑》者甚,如《劍橋中國史》等。故溫公貢獻不必置喙。

復次,司馬光將史論分述。此沿於史遷《史記》,於每篇後之「太史公曰」,史論分撰。溫公《通鑑》每篇末皆

有「臣光曰」,將史與論分拆,令其著客觀得體。46

或曰,此自古皆有,溫公史論並立,並不新奇,貢獻不大。此言差哉。宋代乃史學史發展最蓬勃之時,加上溫公

《通鑑》實一巨著;倘溫公不遵史論分寫之傳統,此傳統或失,後世史論齊立,文章羼情緒,有失公允。故溫公

之貢獻,實將此傳統承先啟後,客觀之優得以承傳,使史學史長遠秉春秋筆法。47

再觀察溫公之史學思想。溫公求實精神值得細究。溫公經歷元祐更化;事沿兩宮太后信災異,加上神宗信《流民

圖》「去安石,天必雨」48等籤言,致神宗態度動搖,變法失敗。溫公見災異等騙言影響政局,遂於《通鑑》實踐

其求實觀。從治史觀而言,其一,《通鑑》承春秋筆法。其對歷代君主不隱美不虛惡,不將君主神化而阿謏。其

二,《通鑑》不信道彿二教,「災異本紀所書者並存之,其本紀強附時事者不須也」49,《通鑑》故無神。其四,

正閏僅作歷史年號之標示,不作他途,免於內容失真。從史料編纂學而言,其一,從《通鑑考異》考證史實。他

設立六種考史法,即「取眾書而從長者,兩存者,兩棄者;兩疑而節取其要者,存疑者,兼存或說於《考異》中

者」50。本來史家不記疑者,如史遷對《山海經》妖怪「不敢言也」51。但溫公記實者於《通鑑》,記疑者於《通

鑑考異》,互為表裡,史實互注。其二,提出成書方法及步驟論。步驟之一,將史料按月年,史事類比,溯源明

4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十
45
《論司馬光對史學的貢獻》,尚恒元,《運域師專學報》,1983 年 2 期
46
《再評”資治通鑑”的「臣光曰」》,季平
47
《司馬光與資治通鑑》,劉乃和,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48
《流民圖》
49
《與范內翰論修書帖》
50
《試論司馬光的史學思想》,劉衍申
51
《史記.大宛列傳》
列,「稍與其事相涉者,即注之」52。步驟二,寫成「寧失於繁,勿失於略」53之長編,成史著基礎。

或言,春秋筆法,自春秋已有;溫公秉筆,貢獻淺矣。但溫公不僅秉筆,更於實錄上有嚴密理論,便於後人實

踐,令史學更趨現代化。有言「修史之家,未有自撰一書,明其所以去取之故者;有之,實自光始」54,溫公首創

之考異法,使後世能依之寫下可信之史,致史學史更趨現代可信,《四庫全書》便為一例55。《全書》隱高壓惡揚

滿人善,但總之受裨於溫公。

溫公之著,或言有如舊黨思想般守舊;但他寫下《資治通鑑》,內容豐瞻;加上其史論,咸裨益後世。香港中學

生高級程度考試,其史學史部份便以司馬光《資治通鑑》作為主要考核範圍。香港讀史之莘莘學子,都要探討司

馬光;所以司馬光的史學功夫及貢獻,是得到認可的。

3. 錢大昕

錢大昕是乾嘉學者之一。當時清代君主立博學鴻儒及山林隱逸二科取仕,又羅致文人,入閣修書;令漢儒埋首修

書,消磨其反清欲,卻間接令史學繁盛。錢大昕在翰林修書,考據成果屢屢。分析如下:

首先,論史學觀,錢大昕推崇漢學及清代史學。錢氏之於乾隆,時值文字獄;翰林院庶吉士胡中藻詩「一把心腸

混濁清」56被殺便為一例。錢氏又為翰林院庶吉士,恐詩宋重演,故史觀及著史多保守,遂支持漢學。即研究章句

詁訓等脫離政治的「小學」。他言「窮經者必通訓詁,明而後知義理之趣」57,強調研究漢學的重要。他又反對理

學。理學空講道義,「馳心於空虛窈遠之地」58。他將理學與史學隔絶,無非理學具批判性,會對滿清造成不利輿

論;錢氏自保才反對理學。同時,他又支持清代史學,其中為考據學。他二十歲時,和乾嘉史學者交深,亦支持

他們經世致用論。另外,錢大昕倡「經與史豈有二學」。清初重經輕史,二者並立。作為史家,他欲提升史學地

位,故有此論。

此貢獻,其一,促考據學發展。自趙翼寫《廿二史箚記》,考據學始發展。錢氏與他史觀相似,為他的繼承者,

作《廿二史考異》,是清代短暫而獨特之考據家,啟往後考據學發展。其二,使史學得以保留。文字獄大誅呂留

良等史家;倘史家不改治史之風,史學將止於清初。但趙翼、錢氏以考據治史,不牴滿清,使史學得以苟存。其

三,促六經皆史之發展。「竹汀(錢氏)之學,經世之學也,以經史為體;而其所得,往往裨於經世」59。例

52
《答范夢得》
53
《答范夢得》
54
《四庫提要》
55
《論司馬光的史學思想》,孫方明
56
《堅磨生詩鈔》
57
《潛研堂文集》卷二十四《左氏傳古注輯存序》
58
《十駕齋養新錄》卷十八《清談》
59
《王國維年譜長編》,劉寅生,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如,章學誠以錢氏經史並重,倡六經皆史,令史學編纂全面化。故錢氏對史學進化推瀾。這更糾正乾嘉史學重經

輕史歪風,淨史學由污水到清泉。

其次,錢大昕他提出了考據理論。一,「比較法」,對「正史內部紀、志、表、傳的比較」60,再與其他正史及

不同版本比較。例如,他比較《後漢書.獻帝紀》及《後漢書.董卓傳》,方知史書對董承的身份混淆。找到錯

處以後,則以常識推斷及信目擊者內容。例如《漢書》記秦有 36 郡,《晉書》記秦有 40 郡,錢氏認《漢書》離

秦不遠,故納班固議61。二,錢氏恐史實以鵝傳鵝,故倡「求源法」。他以一手史料以糾轉引之舛。如《世宗

論》及《肅宗論》對西漢之衰見解不同,故以一手史料,「當依《魏書》正之」62。三,「鈎稽法」。即連環式

追溯史實錯誤的源頭。他以時地人事為關節,追擊史料;考證《漢書》對薜宣記載便是用此法,以知混淆薜氏兄

弟。63四,「歸納法」。即「尋其義例所在」。如他參考《魏略》義例,方知徐庶為獨子64。五,「專題考證

法」,即專門對歷史現象考證。如西漢郡國並行此一大制度,他考證《漢書》描述缺漏,實此制不斷變動,錯縱

複雜65。總之,錢氏提倡一系列考據學實踐理論。

此貢獻,其一,令考據學完備。趙翼考據時,考據未成熟,猶亂石。錢氏倡考據理論,使考據更完備,促以後考

據學發展,如崔述等考據家皆以其論考據66。其二,錢氏考據理論更為後人治史之法,令史著可信。如陳垣「論

證又精,純是竹汀一派學風」67,從錢氏考據理著《史諱舉例》等史帙。陳垣更開辦「史源學實習」課程,授以

錢氏考據論,育史學良才68。誠如戴逸言,錢氏考據理論推動史學的發展69。

再者,錢大昕亦實踐大量考據工作。一,在「小學」上。清初,史家如戴震對章句詁訓、音韻文字之「小學」有

所研究。錢氏在其基礎上加以鑽研。文字方面,他借研究《說文》篆句等,參照多本著作,以文字之形、音、

義、聲、紐釋字;指史著多以「《說文》本字俗借為它用」70,用不為宜。故「錢大昕處於考之於逵的賈逵的地

位」71,對歷代史著用字進行考證。他亦著《唐石經考異》、《經典文字考異》等,考據古著文字舛謬。聲韻方

面,他作《聲類》、《恆言錄》等著,對古今聲韻轉變,各地聲韻異同等,成就屢出。

60
《錢大昕的史學思想》,王記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61
《潛研堂文集》卷十六《秦四十郡辨》
62
《廿二史考異》卷三十八《北史一.魏本紀四》
63
《廿二史考異》卷六《漢書一.百官公卿表下》
64
《諸史拾遺》卷一《蜀志.諸葛亮傳》
65
《廿二史考異》卷九《漢書四.侯國考》
66
《清代史學與史家》,杜維運,中華書局,1988
67
《回憶我的老師援庵先生》,《勵耘書屋問學記》,趙光賢,三聯書店,1982
68
《陳垣史源學雜文》,人民出版社,1980
69
《乾嘉史學大師錢大昕》,戴逸,《文史哲》,1997 第 3 期
70
《十駕齋養新錄》卷四《宋人不講六書》
71
《錢大昕與說文兩大家》,呂友人,《河南師范大學報》,1989 第 3 期
此促進對「小學」發展。在史學之文字史,「錢氏之書已開其先,如斥旁添字之謬誤」72,助嚴可均考究文字而

作《唐石經校文》,追溯文字歷史與演變。在史學之音韻史,除書海作《錢大昕〈聲類.釋訓篇〉疏證》,周斌

武亦以錢氏音韻學成就加以研究。故錢氏對史學之「小學」史發展助臂。

二,在金石學上。金石學沿於漢,惟「元明承極盛之餘,難乎為繼」73。錢氏經三君盛世,資源充沛,欲復金石

學盛貌。他編「《金石文目錄》八卷、《金石文跋尾》二十五卷、《范氏天一閣碑目》一卷」74,以金石考史之

舛。如據《孝文皇帝吊比干碑陰》,證《北史》記北城遷都洛陽年號之訛。又以金石補史之齹齾。如「《北史.

羊祉傳》不書開斜谷道事」75,他以《石門銘》補之。

此貢獻,其一,「擴大了史料來源,促使學者不僅注意文獻資料,也要注意金石文等資料」76,倡治史理論。如

「錢大昕利用金石證史,開王國維二重證據法之先河」77,使史學史得以更科學理論。其二,對史著增缺糾錯,

完備史著,便於以後史家參考著史,提高史著可信性。

三,避諱學。避諱學為考據之項,受錢氏研究。錢氏《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餘錄》等對官名、書名、謚

號之諱作研究。此貢獻史學之避緯學發展。避緯學乃常被忽略者,欠進展。錢氏打開此學發展,如啟發陳垣著

《史諱舉例》,令史學更多元。

復次,錢大昕對史著編纂學提出一系列理論。一,史法義例。他認為義例應首尾相類,名目則簡要,反對自亂體

例。他又言一史應將佞賢分寫。如《新唐書》奸忠混談,錢氏言「人品清濁懸殊,豈宜在附傳之側乎」78。二,

史料採集。錢氏考據歷朝史著,發現「自古史家之患,在於不博」79,遂指「必當博涉群書」80,包括「志中取

材,或據歷代正史,或採地理書,或引舊志,或名公詩文集,或稗官小說,或家傳志狀」81等。但博採之時,也

應對譜諜、碑銘等野史加作考據。如《南史》未慎採史料,「雜採它書,傳聞異詞,彼此多不相照」82。錢氏

《廿二史考異》,便為取材豐宏且不失真之帙。三,史文長度。史文長短久成問題,如《左傳》簡卻存冗言,

《漢書》繁而見內容殘缺。錢氏對之倡論鍼弊。他認為一體例有之內容,另一體例略之。如「姓名已具列傳,本

72
《唐石經考異》
73
《金石學》,朱劍心,文物出版社,1981
74
《錢大昕》,方詩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5
《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二《石門銘》
76
《錢大昕以金石文裨史學》,施丁,《錢大昕研究》,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77
《錢大昕的史學思想》,王記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78
《潛研堂文集》卷十三《問答十》
79
《潛研堂文集》卷十八《記琉璃廠李公墓銘》
80
《潛研堂文集》卷十八《續通志列傳總敘》
81
《鄞縣志.凡例》
82
《廿二史考異》卷三十七《南史三.簡文帝諸子傳》
紀何必更書,此可省者」83。另一方法為「文之簡者,訪舊聞以裨其遺;文之繁盾,芟冗詞以舉其要」84。更甚,

他認為費墨處應乃社會裨益處。如「《與許孟容書》之類,文雖工而無裨於政治,亦可從刪」85。此編纂論更為

首推。

此貢獻,其一,重整史學規條,去除虛無主義,令史著不空洞;其二,確立史家史德,著史不疏採,不罔著,不

取義斷章。其三,為後世提供治史標準。如他「史以紀治忽之跡」史文觀,為後世史著如《全書》提供治史法,

對後世治所裨益不淺86。

再者,錢大昕「生平於《元史》用功最深」87,對史學中的元史學研究巨大。一,考訂以前《元史》之舛。明代

宦禍重,著史工作受影響,《元史》內容舛多。有立傳不足,窩闊台後之皇子皆無立傳;對蒙古譯音及文字翻釋

多舛等。錢氏對《元史》修訛,如指《元史.譚澄傳》之譚澄「本姓”覃”,而傳作”譚”者誤也」88。又對

《元史》增缺補漏。在缺傳問題,曩《元史》不立史進道、趙祥傳,錢氏據《史進道神道碑》、《鄧州長官趙公

神道碑》等補其資料於其《元史》。在蒙漢譯音上亦考據凡多,如證「脫列哥那,禿里吉納本一人,譯音有輕重

爾」89。二,發掘元朝文獻之史學價值。錢氏之歷史編纂論為廣博史料,故其於研究《元史》涉獵元代文獻極

廣,揭櫫其價值。此之一有《元朝祕史》。這記載蒙古早期歷史,乃罕有的漠北著書,對研究上、中古蒙古史極

有用。其餘為記述鐵木真之《聖武親征錄》、記元代官僚之《元典章》、記 13 世紀蒙古社會之《長春真人西游

記》等,本鮮人問津,皆被錢氏重用而作《元史》。三,重撰《元史》。當中包括《元史藝文志》四卷。本來

《元史》無《藝文志》,致元代文獻難稽。此問題遂得解。又有《元史氏族表》,令元代世系「昭然如白黑

分」90。亦有《元進士考》,乃元代進士之首研究者。

此有促進元史學發展之貢獻。錢氏發掘元代文獻之價值,令後世研究元史史料更廣博。如歐美對《元朝祕史》額

加研究,有「祕史學」之門。錢氏寫《元史》,對之大補史實及論點,刷新學界對元史之認知,其對《元史》嚴

密考證更對後代研究元史學及地理史學大有裨益91。

最後,錢大昕倡一系列方志學理論。自章學誠創方志學,乾嘉史家對方志修纂理論紛紛,錢氏不例外。一,方志

之用。非地理書,實「一方之證信,足備一方之文獻」92。二,體裁及取材。他認為史家應「通官制,次精輿

83
《廿二史考異》卷四十二《唐書二.僖宗紀》
84
《潛研堂文集》卷十八《續通志列傳總敘》
85
《潛研堂文集》卷十八《續通志列傳總敘》
86
《錢大昕的歷史編纂學思想》,王記錄,《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6 第 3 期
87
《潛研堂文集》段玉裁序
88
《廿二史考異》卷九十八《元史十三.譚資榮傳》
89
《廿二史考異》卷八十六《元史一.太宗紀》
90
《元史氏族表》黃鐘後識
91
《錢大昕與元史學》,陳其泰,《浙江學刊》,1998 第 4 期
92
《鄞縣志.凡例》
地,次辨族」93,作為著方志的條件。他亦認為取材應「博觀約取」94,大範圍搜集資料,再以上述的編纂學方

法,對文獻加以篩選。在體材,應「敘述有法,繁簡適中」95。三,在方志之人物傳,不設標目、文苑、儒林,

以免輩份之爭,他又指人物皆記以當地籍貫。志書之名宦,其事跡亦應與正史互證。又言「人品定論,必在身

後」96,不立活人傳,因為活人事績仍變數未知。

錢氏為方志之倡者,立下理論甚,對後世著方志裨益甚廣。他對方志人物傳理論尤多97,他亦可於方志秉筆直

書,取材廣博。其論能於時下方志學自為一戶,如一家之說98,以啟發史家著志之法。

總的來說,錢大昕在考據是多元的,在史學理論是豐碩的。也許他甘於受清廷之肘,考據「小學」而未經世,他

的成就是顯然的,帶動清末民初史學發展。

4. 崔述

崔述出身於官宦世家,父親在他髫年要他知書識史。但年過三十,仍進士不第。他卻不希望將知識廢掉,遂對

《四書五經》考訛,是《考信錄》,迄耄耋。嘉慶 21 年,崔述魂歸紫府;其工作由其弟子陳履等繼承。即便時

下有趙翼、錢大昕等考據巨人,崔述考據也功不可末,更為新史學、古史辨運動之啟發者,對民國史學裨益甚

廣。以下為其工及績:

首先,他倡實事求真的史學思想。他指「古史古籍必求其可信」99。閱讀需知真偽。崔述受過儒家教育,有感

「六經以外,別無所謂道也」100,《六經》過於神聖,史家欠批判思維而對之完全維護,尤其是清初君主對《六

經》的推崇以奴化漢人。而歷代偽書多,如王莾為令其篡漢合理化,偽造《古文經》,言其禪於周公。故崔述對

考偽求真態度堅定。除了求實,他也認為前人之言不可輕信。如「子罕相國,宋睦於晉,而(禮記)云晉將伐

宋」101,邏輯矛盾。故即為名人大家之著,未可盡信。即便近人記事,亦不盡信。如《開元天寶遺事記》「郭元

振少時,美風姿,宰相張嘉貞欲納為婿」102;但玄宗於先天政變幾將前朝遺臣全誅,郭元振為其一;故張嘉貞為

相,元振已殆,此史著亦失真。故史家先需具批判思維,要考後而信。接着,他倡以實治史之法。他認為嚴謹的

態度是必要。如證孔子當過司寇,崔述證了「明係季桓子當時任用的,要孔子助他行改」103,但崔述卻很謹慎,

93
《廿二史考異》卷四十《北史三.外戚傳》
94
《鄞縣志.凡例》
95
《十駕齋養新錄》卷十四《會稽續志》
96
《鄞縣志.凡例》
97
《錢大昕的方志學》,陳光貽,《史學史研究》,1981 第 3 期
98
《錢大昕的修志實踐及其方志學理論》,王記錄,《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4 第 6 期
99
《崔述評傳》,吳量愷,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00
《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史》,《四、辨偽書》
101
《遺書》,《考信錄提要》卷上《釋例》
102
《遺書》,《考信錄提要》卷上《釋例》
103
《遺書》,《洙泗考信錄》卷二《為魯司寇上》
表示「然則事之有無蓋不可知,而為宰、為司空又不見於它傳紀,故今皆不錄」104,可見他不以自已之判斷而言

事之真假,治史嚴謹,可信性高。

崔述求實的治學思想,對後代史家裨益甚廣。其一,他疑古求實思想醖釀古史辨運動發展。1910-20 年間,封建

仍舊,有袁世凱及張勳復辟,日本趁亂覬山東,引起五四及新文化運動。崔述的稽古考信,引起胡適的史學反

動,認為「新史學的成立必須在超過崔述以後」105。如他以崔述「前人之言不可信」態度,建立「寧疑古而失之

,不可信古而失之」106的方針,以「截斷眾流」之法研究上古史,寫下《中國哲學史大今綱》等研究。其 二,

開拓新史學。梁啟超受崔述影響,梁氏新史學與崔述思想息息相關。例如崔述疑《史記》之孔子殺少正卯,梁啟

超亦有此見。梁氏對崔述考信「態度和他的結論,我都贊成」107,崔述實乃新史學之啟蒙者。總之,崔述對民初

科學創新史學發展推波。

其次,崔述亦倡一系列考證方法。一,「考信於六藝」108,經史互為表裡。崔述自幼受經學教育,難免對經學篤

信。他同意經可證史舛。如《晉書》言炎黃兩帝為兄弟,崔述駁「《春秋傳》云”黃帝氏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

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名”。觀其文義,乃二帝各自為國,各自為代,非兄弟也」109。而崔述以六經為史

的另一原因,是「距離歷史事實時間越早和方位越近的經書記載越符合歷史真實」110,親自歷證,可信性高。如

「《春秋》傳為近古,而其事理亦為近正」111。

此貢獻深遠。經史互用之思想受後世濫觴改良。如顧頡剛指「崔述研究一世的古代世,運用司馬遷考信於六藝的

方法」112,是歷史比較學之進一步發展,「在史學上收了許多摧陷廓清之功」113誠胡適言。如此治史法啟迪陳垣

提出「史源學」。故崔述在史學上去蕪存菁。

二,以體裁及文風考證。他指由上古至兩晉,史著文體及風格截然不同。故可以借二者而辨史著是否被後人偽撰

增訛。如《偽古文尚書》,「文勢頗雜排偶,非惟不類夏、商間語」114,方知其偽。

此貢獻,其一,發現偽書,以絕偽書誤史學。如他考證《竹書紀年》乃偽,《本草》、《六韜》非可信一手史

料。此為史家所鑒,免集此等史料著書,確保著作可信,故崔述實裨以後史學。其二,為後世作考證法。任公言

104
《遺書》,《洙泗考信錄》卷二《為魯司寇上》
105
《科學的古史家崔述》,胡適,《遺書》
106
《〈中國哲學史大綱〉與史學革命》,余英時
107
《遺書》,附錄《評論》,梁啟超《論語》,《古書真偽及其年代分論》第六章
108
《史記.伯夷列傳》
109
《崔東壁遺書》,顧頡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0
《崔述歷史考證方法論探要》,羅炳良,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 College, Social Science, Vol 34, 2012
111
《崔東壁遺書》,顧頡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2
《崔東壁遺書》,顧頡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3
《崔東壁遺書》,顧頡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4
《崔東壁遺書》,顧頡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各時代之文體,蓋有天然界畫」115,以此能考證史著真偽,與崔述異口同聲。張壽林也指「文字隨時代而演

進,故一阿著作之時代,又可因文字而定」116。故崔述以文體及風格考證,此法備受肯定,為後世帶來科學治史

之法。

三,以「其識愈下則其稱愈遠,其世愈後則其傳聞愈繁」117之法,追本溯源。即其以歷史演變軌跡考證史著。如

《大戴記.帝系》、《史記》、《漢書》等對黃帝族譜詮釋各異,是因「不察前人之言而妄以意度」118。崔述發

覺,自漢初儒學陰陽化,黃帝族譜愈傳愈訛,以證歷史會隨時代更迭而偽。

此考證論新穎,作民初考證發展之基碩。例如,崔述這種考證法啟發胡適創「歷史演進法」,當中「研究這件史

事在每一個時代有甚麼樣子的傳說」119,以時間流逝觀真偽,實與崔述觀點類近。崔述這種以時間考證法,更對

顧頡剛的治學觀大力衝擊,在《古事辨》倡「層累說」,而他「的《古史辨》的指導思想,從遠啲來說,就是起

源於鄭、姚、崔」120述。當中「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121等思想,乃建基於崔述之論。而顧氏理論蜚聲

國際,作為中國史學首個現代理論之一,功歸崔述。

四,以事件發生的時代特徵作為考據標準122。如《古今注》指黃帝作指南車,但軒轅時無車,「服牛乘馬在黃

帝、堯、舜氏作之後,則黃帝時尚未必有車也」123,證《古今注》舛。此貢獻,乃啟發新史學觀點。如梁啟超指

「各時代之社會狀態,吾儕據各方面之資料,總可以推見崖略」124,此論與崔氏類同,故梁氏對《崔東壁遺書》

研究,被崔述之論啟發。

總的來說,崔述一生專注於考據,注《考信錄》36 卷。著作不算多,但貴於其考證思想及方法,上糾史學種種

舛缺,下啟民國史學新風,貢獻不得忽視。

115
《中國歷史研究法》,梁啟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6
《老子〈道德經〉出於儒後考》,張壽林,《古史辨》
117
《崔東壁遺書》卷上《開辟之初》,顧頡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8
《崔東壁遺書》卷下《少皞氏》,顧頡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9
《古史討論的讀後感》,胡適,《古史辨》
120
《我是怎樣編寫〈古史辨〉的?》,顧頡剛,《古史辨》
121
《古史辨》,《答顧頡剛先生書》
122
《崔述的歷史考證方法平議》,韋勇強,《船山學刊》,2009 第 2 期
123
《崔東壁遺書》,顧頡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4
《中國歷史研究法》,梁啟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