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立题依据

自 1999 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年化发展迅速,面

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

建议》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

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

质”。2021 年 8 月 2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

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简称“三孩”政

策。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国妇幼健康工作仍面临发展不平

衡、服务不充分等诸多挑战,服务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优质

资源短缺。特别是生育政策调整以来,高龄、多产次产妇比例增加,

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和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增大,新生儿安全和儿

童保健需求进一步增加,妇幼健康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妇幼健康事

业发展任重道远。

WHO 将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规定为衡量

国家全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可见母婴安全对于国民健康的重要

性。

虽然母婴安全十分重要,但依据目前我国最新标准,保证母婴安全

只是新发展阶段的其中一部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贯彻
2021-2030 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中提到,进入新

发展阶段,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主题已经从生命安全守底线扩展到

全面健康促发展,对健康多元化需求更旺盛,对美好生活向往更强

烈,对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服务模式、服务理念都提出了新的更高

要求。

助产士是母婴的守护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国妇女儿童的健

康发展进入新阶段,意味着产科服务模式转变,对助产士的职业素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推进助产专业的稳步发展。有研究显示助

产士在保障母婴安全、促进女性围产期健康、减少孕产妇和婴儿并

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具有专业核心胜任力的

助产士是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相应的指标可

以参考 ICM 最新发布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主题,分别为通用照护胜

任力、孕前及产前照护胜任力、产时照护胜任力以及产后妇女及新

生儿照护胜任力。

国际助产士联合会提出完善的助产相关法律政策、先进的助产

学教育以及规范的助产行业协会的引领和指导,是助产专业发展的

三大支柱,与我国助产专业发展的宏观策略相契合,为迅速提高生

育健康服务质量、落实优生优育政策,我国应促进三大支柱共同发

展。其中,先进的助产学教育作为一大支柱,具有重大意义。国际

助产专业教育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而目前我国助产

士学历大多数为中、大专学历,难以满足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对

高水平助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不仅需注重人才培养,还需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助产士工作集体力和脑力为一体,具有高风险、高强度等特点,

男性体力充沛、应急能力强、处事果断、独立等优势符合助产士职

业所需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且可以满足相应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指

标。其次,男助产士没有女助产士的生育假及哺乳假,在女助产士

群体中增加男助产士可以体现男女互补,使工作安排更加合理化,

提升工作效率。国外有男助产士历史已久,中国目前有极少数男助

产士,且目前国内外对男助产士的从业现状及孕产妇及其家属对男

助产士的接受程度等相关研究甚少。

前期,国内江秀敏等人在《孕产妇及配偶对男助产士接受程度

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孕产妇及其配偶对男助产士具有一定的

接受程度,经产房分娩后的孕产妇配偶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分娩前,

他们关注助产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超过对性别差异的考虑,对

未来男助产士孕育着新的职业期待。而在国外相关研究中有提到,

欢迎男性进入助产士行业可能会使专业多样化和扩大,并提高其服

务于不断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患者群体的能力。大多数研究受访者

认为,男性属于助产专业,性别不会影响护理质量。他们认为的男

性加入助产士行列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由于现存的相关研究结果时间较早,随着时间推进,社会背

景已发生变化,大众的观念、产科服务模式、社会对助产士的职业

要求等也有相应的改变,过去的研究结果无法反映当下情况,需要

及时更新。且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体现在我国目前男助产士极少,研究过程未引入男助产士,未能针

对已接受男助产士服务的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只涵

盖了产妇及其配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不够广泛。缺乏对于国外相

关研究的参考,思考范围可能较为局限。对于男助产士在助产工作

及推动助产事业的发展中具有的优势分析较为简略。在纳入标准中,

初产妇和经产妇样本量差距过大,导致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这可能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现在仍需要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

改进,继续对问题进行探究:大众对于男性进入助产行业的态度是

怎么样的?男助产士的加入是否会对我国助产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如果男性可以进入助产行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相

应的阻碍因素?

本研究预将对希望通过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的调查,分析其

对男助产士的接受程度及影响因素,可以推及大众对男助产士的接

纳程度,寻求相应的应对方式及解决方法。旨在可以为妇幼保健机

构和人才培养高效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生育健康服务质量、保障

母婴安全、落实优生优育政策为目标,做好高水平助产专门人才的

培养和发展工作,促进我国助产事业快速发展,达到为全民提供优

质生育健康服务的目标;并希望可以改善大众的传统观念,普及男

助产士及其从业优势,为男助产士提供就业机会,为相关部门促进

助产士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德慧,唐玄珩,陆虹. 近十年我国助产专业发展的回顾与思

考[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1):2-6.

[2] 江秀敏,黄欣欣,林艳,等. 孕产妇及配偶对男助产士接受程度

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1):1312-1316.

[3] 李欣欣,张立力. 助产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5):2787-2791.

[4] Bly KC, Ellis SA, Ritter RJ, Kantrowitz-Gordon I. A

Survey of Midwives' Attitudes Toward Men in Midwifery. 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 2020 Mar;65(2):199-207.

修改意见:

1. 一般我们用宋体,你要仔细看一下你们学校的开题报告的要求,

然后把你的研究思路也写给我,包括: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纳

入人群,主要结局指标,统计方法,技术路线等。我发个参考模

板给你,你按照上面的内容来写,最后再结合学校的要求稍作修

改就可以。因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网上查不到,你也可以去参考

一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大体结构和写作方法都一样的。你下次

把那个模板填满了给我,两周写不完没关系,写到什么程度先给

我看一下。立体依据改好就给我看,不一定要等到 2 周。

2. 作为你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要在 20 篇以上,包括

中文和英文,3-5 年内的文章,时间比较久远的文章,除非有重

大参考意义,不然一般就不引用了。注意一下参考文献的质量,
选择权威杂志,中文至少是核心期刊。

3. 参考文献不能统一列在最后,而是哪一句那一部分参考了,你就

在哪个部分标注,具体格式,你可以参考你看的那些文献。上标,

标号,然后在最后列出具体文献。在写作的时候,你可以下载一

个 NoteExpress 这个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参考文献,在写作的过

程中,也可以自动调整参考文献的顺序,比较方便。

4. 整个立题依据我觉得不用太多,2000 字左右,可以根据你的主题

内容,设立小标题。我觉得你这个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题:助产

士在母婴保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男助产士也是助产士群体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助产士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现在男助

产士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我觉得这里你可以参考一些男护士的

数据,要说明为什么我们临床需要男助产士,或者是用一些学校

的数据来说明,现在确实有很多男助产士要毕业或者在临床工作,

说明这一人群需要我们重视);但由于分娩的特殊性,男助产士

与男护士又存在些许不一样,大众对男助产士的接受程度不明,

为了帮助男助产士更好地在临床工作,更好地服务孕产妇,因此

作此研究。

5. 三个部分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内容应该差不多多,不要一部分特

别多,一部分很少,这样就会显得不均衡。

6. 在整个文章中,我觉得缺乏数据的支持,你可以把参考文献中具

体的数据列出来,这样更具有可参考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