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一、 先使用「正知正念」、四圣谛建立起很健康、很健全的「自

信心与自我感」、好的人格性,开展良善的品德,良好的内心特

1. 正知:觉知身心现象,并把注意力朝向四圣谛

2. 正念:始终记得自己要做的事

3. 正见/四圣谛:体会到苦,探索苦因,体会苦灭,总结苦灭法

4. 自信心:想起自己把精力都花在灭苦上,就有了信心

5. 自我感:想起自己是一个灭苦的身份

6. 人格性/品德/内心特质:恪守五戒,发展四无量心

7. 建立完成的标准

二、 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开展「平舍心」。在开展良善特质的过程,

常常要面对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继续努力?什么时候该放下?

什么时候是需要承担的?什么时候那种承担只会带给你没有用的

压力,于事无补?从良善的质量转变到平舍的过程,一定要做

「抉择」。如何做选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知正念」。

用「四圣谛」的角度观察你的活动跟触感,就会愈来愈了解什么

样的用力是多余的?什么样的用力是必要的?眼前的处境应该用

何种特质?

1. 培养「平舍感」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其中一个作法,就是将平舍看待成好像是一层保护罩。也就

是说,在经历着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时,我们可以感觉到当

下所有经历到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触感、念头、经验…等
等,都透过平舍的防护罩而得到缓冲。因为力道已经缓冲,

我们的心不因这些此起彼落的刺激而慌乱、没有招架之力。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的身心变得非常的宽坦、放松,容易

观察非我。

2. 另一个培养平舍的方法,跟上述的方式几乎是反其道而行。

刚才的方法是设立起一个保护网,当这些事物要侵袭我们的

身心时,会先得到缓冲才进入到我们内心。而另外一种方式 ,

是尽量地移除自我防卫的反射动作。也就是说,尽量把内心

敞开来,允许经验彻底地穿透。那种感觉,很像是我们对正

在发生的事情更加随顺,尽量地放下,因为焦虑而产生出来

的控制欲或盲目反应。

3. 要培养平舍心其中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学会调伏身体(生

理)、心理的焦躁感。调伏生理上的焦躁感包括:身体深度

放松,那种慌乱中要去「抓毛」的惯性。缓减心理上的焦躁

感的技巧,包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对于经验之流的控制

是无法绝对的,透过深度放下焦躁而得到压力的解除

4. 佛经中谈到,如果你能够精准地从触觉下手,去看到你每多

扛一分的五蕴,就要承担它一分的重量。实际上去体会因为

扛它、抓取它而产生的压力,就能够帮助你了解到,如何能

够用平舍心来面对五蕴。你可以看到虽然当下五蕴有出现紧

张,或是松弛放缓的现象,其中却不需要有任何人钻进去扛

着它、控制它。你可以不用把五蕴看成是包袱般、提着它,
而是将它看成是一系列的苦,它的压力感的产生与消除。只

有苦的「生与灭」,不需要再去想象,你要从这个地方将身

心扛到下一个地方。这是一种「取角」的方式。

5. 练习在平舍之中观察,实际上我们的得跟失,不过是一连串

的五蕴现象的生跟灭。用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就有助于接下

来的反省。什么叫「得」?什么叫「失」?不管你有多少的

累积,你永远也只有眼前的这一瞬间

三、 具备了雄厚、扎实的平舍心之后,再去修「非我想」。去观

察「自我感」的有限性,追求更进一步的超越

1. 佛陀所了解的好的质量都是「心行」。都是因为重复地使用

某种动机,重复地采用某个动作,而慢慢增强、巩固、建立

而成的

2. 不放逸,众生最大的痛苦来自对自我的执着。而「自我的执

着」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因素,就是对于我们所执着的事物,

因为熟悉而失去了警戒心,把它想象成是安全、可以落脚、

安歇的所在。尤其是针对五蕴、身心,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

这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在经历着五蕴时,自然而然

地陷溺在其中,从中产生出安逸感、安稳感。

3. 要观察「非我」,基本上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培养「平

舍心」。我们曾经讲过,很多锻炼定力与静坐的方法,有很

大的程度是在建立平舍的心量。从平舍的心量之中,再来面

对非我的议题时,我们不会感觉到自我感被威胁。我们能够
非常如实地看到,经验是如何产生、如何毁灭,执着是什么

样的活动,是怎么样产生的,执着产生时造成什么样的压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