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关于学习的故事

语言与学习 全纳教育 全球参与 多项目学校

出自连续统一的国际文凭教育的学习故事分享IB世界学校良好实践的案例,以促
进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学习社区的探究、行动和反思。这个系列中的样本代表了学
校对IB《项目的标准和实施要求》的一系列发展和应用。

一个中英双语学校如何在中文课程设计上体现国际文凭中学项目
教学理念的学习故事

背景信息

汉基国际学校 (CIS) 创建于1983年,是香港第一所用英语和汉语普通话教授国际课程的双语国际


学校。现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1400多名,年龄介于4岁至18岁。目前小学部有学
生600多名,中学部800多名。汉基小学部实施学校自行设计的中英双语课程,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
中学部实施国际文凭中学项目和大学预科项目。建校三十年来,汉基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
识的中英双语人才。

文化背景

中文(普通话,下同)是汉基国际学校所有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小学部将中英两种语言都
作为教学媒介语言使用,中英各占50%。在中学部,除部分历史课用双语教授以外,中文是国际文凭
项目课程框架中的一门学科。学生的中文水平从初学到接近母语或母语都有,因此学生按其中文水平
分班授课。因香港使用广东话,除了有普通话家庭背景的学生以外,学生在中文课堂以外很少接触和
使用普通话。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文语言的同时,用中文接触到多方面的知识,学校对中学项目1-3年
级的中文课程进行重整,使课程涵盖比传统中文课本更广泛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体现中学项目的教学
理念。

1
探究/挑战

在汉基国际学校,许多中文语言A的学生在中学项目的初级阶段(中学项目1-3年级)中文还处在
语言发展时期,他们需要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语言水平。另一方面是语言B学生的需
求。中学项目语言B的评估标准与语言A的评估标准有很大差异。语言B学生什么时候才可以成功地学
习语言A课程呢?如何帮助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将中文语言、文学、文化、时事融入课程设计?
如何在课程设计和评估体系中更好地衔接中文语言B和语言A?如何为学生学习大学预科项目打下坚
实的基础?

行动/解决方案

汉基国际学校将中学项目1-3年级的语言A和语言B课程重新进行整合,将其融为一个连续发展的
综合体。在课程设计方面,考虑到母语与非母语学生各自的学习需求,设计了六个总主题:个人成
长、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古代社会、人与自然和年级专题。这些总主题贯穿中学项目1-3年级的课
程。每个年级的教学单元题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并与这些总主题相关。主题涵盖了文学和非
文学内容。选教材时考虑到了学生不同的语言水平,将其分为三个组别。在语言难易程度上,有时为
不同组别选用不同版本的同一篇故事或文章,以适应学生不同语言程度的需求。教学内容涵盖了个人
的、当地的、本国的和世界的各种问题,以体现中学项目的教学理念。在评估上,综合了语言A和语
言B的评估要求,设计了三个组别的阶梯式分层次评估细则,更好地衔接了语言B和语言A的评估。另
外,阶梯式设计也更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组别之间的流动,使学生能够在最适合他/她中文水平的班级
上课。

反思/下一步行动

目前的中文综合课程是在2009年设计的,2010年开始实施。当时参考并融合了中学项目语言A和语
言B的课程目标和评估标准。目前,国际文凭中学项目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与实施阶段,对语言A和
语言B的课程指南也都有修订。汉基国际学校下一步的计划是根据新的语言A 和语言B学科指南中的要
求和评估标准,对这一综合课程进行检讨并修订。

2
标准与实施要求

汉基国际学校对中英双语言、双文化教育的注重,以及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
程中开展探究、行动和反思的努力,体现了国际文凭组织《项目的标准与实施要求》(2014版)中的
以下两点:

A: 理念
7. 学校重视语言学习,包括对母语、东道国语言和其它语言的学习。
C2: 书面课程
7. 书面课程要促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当地的、本国的和世界的各种问题。

视觉材料

汉基国际学校中学项目1-3年级中文课程设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