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司法制度现状考察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新的有关少年法律(如 2002 年
加拿大《青少年刑事司法法》、1998 年英国颁布的《犯罪与混乱法案》、1998 年北
爱尔兰颁布的《1998 年刑事司法(儿童)(北爱尔兰)令》和 2001 年颁布的《爱尔兰
儿童法案》等),以回应公众对青少年犯罪的愤怒。我国与这一全球趋势相一致
于 1991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两部有关未成年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除了保护社会的需要外,也深刻
认识到在少年司法程序和少年机构中保护儿童人权的重要性。在 2012 年,我国
对 1997 年施行的《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并专编规定了有关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
章节。

第一节 处理未成年犯罪问题的法律
在我国,主要未成年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法律渊源。即 1991 年的《未成年人
保护法》,1999 年通过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和《刑事诉讼法》(2012 年修正)。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于 1991 年通过,并在 2006 年和 2020 年历经两次修订,
当前我国的《未保法》中涵盖九章内容,强调了面对未成年保护时要从家庭、学
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法律责任七个维度出发。通过多维度的保护措施和手
段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 年我国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内容上看,这部法律与《未
保法》关系密切,两者的实质都着眼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并且就保护的层面而言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目的上看,这部法律更加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尤其是该法着重强调对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要进行积极预防、干预和矫治。
这一点与《未保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未保法》主要是被动防御,强调对未成
年人产生影响或作用的环境进行约束,以减少对未成年的不利影响,实现对未
成年人保护的目的。2020 年《预未法》修改后,不仅在内容上强调对未成年人犯
罪行为的预防,排除影响未成年犯罪的因素,同时也强调对待犯罪后未成年的
问题。尤其是在修改中对于“矫治”一词的强调,揭示了我国今后应对未成年人
犯罪的立法方向。从“矫治”的内容出发,该法中不仅包含未成年犯,同时将未
满刑事责任年龄而免于处罚的未成年也纳入了矫正的范围。并且重新评估了当前
的预防模式,将社会调查、心理测评、社会关护和安置帮教也纳入现有的预防措
施体系。除此之外,例如共青团、青联这样的社会团体也被纳入预防体系当中,
进一步丰富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内涵。

三、《刑事诉讼法》
在 1997 年施行《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础上,2012 年《刑事诉讼法》中专门
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从这部法的修改中可以看出对未成年人
适用诉讼程序的意义,不在于施行对犯罪行为本身的报应和制裁,而在于使未
成年人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生活。
2012 的主要修改内容包含实施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分别关押、在询问和
审判时必须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未成年提供法律援助律师
和审查起诉可以安排会见、通话这四大内容。
上述的规定进一步贯彻了面向未成年犯罪人“感化、教育、挽救”的方针和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诉权和其他合法权利,提供
了程序保障, 为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持续发展的空间。

第二节 面向未成年人的矫正设施
一、未成年人管教所
自上个世纪 50 年代开始设立未管所,未管所成为长期以来我国对未成年进
行矫正和教育的唯一设施。从性质上来看,未管所是监狱的一种形式,其特殊性
在于针对未成年而设置。从对象上看,在未管所服刑的少年是依法被判处徒刑或
拘役年满 14 周岁而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若在未管所服刑年满十八岁而余刑
不满两年的,继续在未管所服刑,余刑超过两年的,则转入成年犯监狱。总的来
说,未管所根据未成年犯的身心特点,采取了针对性的教育和劳动教养方式,
以保障该年龄段的未成年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收容未成年政治、道德、文化
和技术教育,保障其思想改造和身心的正常发展。但究其本质而言,未管所的处
遇欠缺面向未成年人的针对性,其与成年监之间较低的区分度直接导致公众对
进入未管所矫正的未成年接受度大大降低,使这部分未成年服刑结束后难以融
入社会。1
2009 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趋势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未成年人犯人数从
2009 年的 77604 人下降到 2016 年的 35473 人,平均每年递减 10.76%。2数据的变
化充分体现出这一时期我国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域取得的成绩。但未成年人犯
罪毕竟不是常量,2016 年开始,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犯罪人数又开始 回升,
2017 年 32778 人,2018 年 34365 人,2019 年 43038 人,同比上升 25.24%。
无论从发展的历史还是从矫正目的的实现来看,未管所在未成年犯的矫正
中都必不可少。但就当前社会现状来看,未管所发挥的作用似乎十分有限。一是
未管所的羁押对象限于 14-18 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二是未管所仅针对特定的犯
罪类型。三是从重新犯罪率的减少层面,未管所表现出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根据
研究结果显示,监狱中有过两次服刑经历的人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从未管所
“二进宫”,意味着大部分从未管所结束服刑的未成年,会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再犯率的增加和矫正方式、程度密切相关,虽然就未管所设立的政策理念上
看,未管所是旨在通过感化、教育和鼓励的方式实现未成年在矫正设施内的全面
发展,以期在羁押结束后更好的回归社会。但从实质角度来看,未管所其实是我
国“重刑主义”的产物,通过羁押的方式,威慑和组织未成年再次犯罪。 3对未

1
许靖.我国未成年犯释放安置问题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8(04):44-52.
2
路琦,郭开元,张萌,张晓冰,胡发清,杨江澜.2017 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基于未成年犯与其他
群体的比较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06):29-43.
3
张小华.我国未成年犯监禁矫治的问题及出路[J].人民法治,2018(Z1):88-90.
成年人而言,其社会阅历较浅、缺乏对犯罪后果的现实考量致使其无法或对刑罚
的认识难以到达一般成年人的水平。此外,未成年的生理、心理功能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支配个体抑制控制功能的前额叶皮质和网状结构在青春期开始时还未完
全髓鞘化,因此他们的攻击行为包含着极大的冲动成分。 4反而使犯罪成为了这
部分未成年人的潘多拉魔盒,结果导致社会大众更加忧虑未成年人的矫正问题。

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未管所的弊端使得行刑资源难以被合理分配,对那些主观恶性较大、人身危
险较高的未成年犯实施重点教育改造。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使那些主观恶
性较小、人身危险性较低的未成年犯在未管所服刑一定时间后,由社区对其进行
矫正,将有利于未成年犯行刑资源的合理配置。5
考虑到对行刑资源和司法资源的有效配置,除了刑罚这一手段,社会性制
裁也被正式搬上台面。从法律角度看,社会制裁的效果可以有效与刑罚制裁形成
互补关系,如果刑罚制裁的威慑力十分有限,此时考虑社会制裁的功能是十分
有益的。6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过去对罪错少年的惩治是基于以下两个支柱:矫
正改善和隔离。后者承认临时和长期或永久性的区别,两者都承认通过剥夺罪犯
的犯罪机会而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刑罚不断人性化的同时,重新融入社会的
口号也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关注。在此背景下,永久和长期性的隔离首先被拒绝
不仅如此,临时性隔离作为治疗或矫正改进的必要手段的积极意义也被否认。从
促进社会统合7的角度来看,社会内处置和待遇被认为是进步和有效的手段,监
禁反而成为了不得已而使用的手段。8
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在“行刑社会化”风潮的影响下,社区矫正制度应运
而生。面对这样一项全新的矫正措施,学者在司法实践中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探
究。我国于 2003 年便开始进行社区矫正的试点,2009 年时社区矫正在全国范围
内进行全面试行,此后社区矫正成为我国刑罚执行的又一主要设施和手段。长达
数十年的试验后,我国在参酌诸多联合国的刑事司法规则,如《监禁替代措施》
《减少监狱人口、监禁替代措施和犯罪人社会整合》以及《联合国非监禁措施最低
限度标准规则》等所明确倡导的社区矫正理念在国际社会刑罚执行制度中适用成
果的基础上,9于 2020 年始实施《社区矫正法》。从借鉴外国社区矫正制度,到
落地生根,社区矫正发展迅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矫正客体尤其是未成年的
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针对未成年的矫正问题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关切。作
为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社区矫正在犯罪未成年再社会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

4
黄秀,杨波.两类青少年暴力犯的共情差异[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0(01):57-60.
5
刘世恩.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对未成年犯行刑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02):62-65.
6
岩田正隆.社会的制裁の研究[J]. NUCB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60, 141-146.
7
社会统合是指处于非整合状态的社会中的各个集体或个人通过相互适应而整合为一个集体的过程。
8
平場安治.刑罰理論と社会機能の相互関係[J].Japanese Association of Sociological Criminology, 1977.
9
郭建安,郑霞泽,冯建仓,戴艳玲,陈志海,鲁兰.略论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J].法治论丛,2003(03):4-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