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19 年 5 月 外语教学 May 2019

第 40 卷 第 3 期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Vol. 40 No. 3

汉语恭维回应语缺失的会话分析
于国栋,张艳红
( 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太原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 面对恭维这一常见的社会行为,被恭维者如何做出回应是一种值得考量的社会现象。该现象受到了较多学者
的关注,也出现了一些恭维回应语的相关研究。虽然现有研究对恭维的回应方式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却忽视了对恭维
回应语缺失现象的探讨。基于 150 个汉语日常交际中自然发生的恭维回应语语料,我们利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
话轮设计、序列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细致分析了恭维回应语缺失这一语言社会现象。研究发现,恭维回应语的缺
失并不是消极的社会行为,相反,恭维回应语的缺失维护了交际的连续性,证实了人类言语交际中交际者优先选择维
护会话连续性的原则与倾向。
关键词: 汉语恭维回应语; 序列结构; 话轮设计; 会话连续性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544( 2019) 03-0044-06
Abstract: As a ubiquitous social action,how to respond to compliments is a social phenomenon worthy of discussion. This
phenomenon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s from many scholars. Thus,a lot of related researches came out. These resear-
ches categorize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to different strategies; yet,the exploration to the absence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has
been neglecte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150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liment sequences in Mandarin in the setting of daily in-
teraction,we adopt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conversation analysis and analyze the absence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urn design,sequence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ac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absence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is not a negative phenomenon; instead it upholds the continuity of conversation. This finding confirms a preference for uphold-
ing conversation continuity in human’s verb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Chinese; sequence organization; turn design; conversation continuity
DOI:10.16362/j.cnki.cn61-1023/h.2019.03.008
则与交际秩序。
1. 引言
2. 研究背景
恭维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社会行为之一。交际者常
常利用恭维这种社会行为来表达对交际对方的赞美、
羡慕 2. 1 恭维回应语的分类
被恭维者如何恰当地进行回应引起了
等。当恭维出现后, Pomerantz( 1978) 最早将恭维的回应方式分为接受、
学界的广泛关注。例如,
学者们对不同语言社团中恭维回 拒绝与折中三大类。在她的研究中,
并没有提到恭维回应
应语的 执 行 策 略 进 行 了 研 究 ( Pomerantz 1978; Holmes 语缺失这一现象。基于 Pomerantz 的分类,Holmes( 1988)
1988; Herbert 1989; Golato 2005; Yu 2004; 冯江鸿 2003; 袁 与 Herbert ( 1989) 对英语中恭维回应语的执行方式进行
兰、
刘平 2018) 。这些研究不同程度的证实了文化与社会 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其中,Holmes( 1988) 把恭维回应的缺
即不同语言社团中恭维回
因素对恭维回应的影响和作用, 例如被恭维者
失看作是回应恭维中转移恭维的一种方式,
应语的执行方式不尽相同。然而,
这些对比研究聚焦于各 回应“It’s time we were leaving,isn’t it?”。虽然这句话出
种社会文化因素对回应恭维的策略可能产生的影响,
却忽 现在恭维回应语所在的序列位置,但却与恭维毫不相关,
略了对恭维具体回应方式的探究。张艳红、
于国栋( 2016) 即被恭维者在回应恭维的话轮中执行了其它的社会行为。
基于对汉语中恭维回应的研究,
分析了汉语恭维回应语中 Herbert( 1989) 对比了美式英语与南非英语中的恭维回应
特有的“对比恭维”回应方式。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尚未 并且提到了恭维回应缺失的现象,如例( 1) ( Herbert
语,
发现其它对于汉语日常言语交际中恭维回应方式的系统 1989: 17) :
探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以汉语自然 ( 1) A: That’s a beautiful sweater.
会话为语料,
从话轮设计,序列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 B: Did you finish the assignment for today?
分析汉语恭维回应语中回应缺失这一语言现象,
并进一步 交际者 A 恭维 B 的毛衫好看,B 在随后的话轮中并
探讨可能导致恭维回应语缺失的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原 没有对恭维进行回应,而是发起了一个新的相邻对,即询
· 44·
问 A 是否已经完成了当天的作业。B 的回应与 A 的恭维 交际中便出现
没有给出任何回应或者回应与恭维不相关,
没有任何联系,没有构成“恭维—回应恭维”的相邻对。 了恭维回应缺失的语言现象。回应语的缺失是交际中消
然而,
不同于 Holmes( 1988) 的研究,Herbet( 1989) 认为恭 极的、
不被期盼的行为。从社会文化层面来看,由于恭维
维回应语缺失是拒绝恭维的一种方式,
而不是对恭维进行 的回应受到了“一致原则”与“避免自我表扬”两种社会规
转移。Herbert( 1989) 还指出,
恭维回应语的缺失还存在交 约的影响( Pomerantz 1978) ,其回应方式呈现出一定的特
际对方没有对恭维做出任何语言或非语言的回应。Golato 接受恭维意味着“自我表扬”,而拒绝恭维则违背了
殊性,
( 2005) 在对德语中自然发生的恭维回应的研究中也有类 交际中的“一致原则”,恭维回应语的缺失有可能是避免
似发现。如例( 2) ( Golato 2005: 184) : 自我表扬的一种回应方式。Leech( 2014) 认为,恭维是一
( 2) A: Looks real yummy. 种社会属性较强的言语行为,被恭维者可以完全忽略恭
B: ( 30. 0 + ) 维,
不对恭维进行任何语言层面的回应或者是对恭维做出
交际者 A 恭维 B 做的食物看上去很可口,被恭维者 一些非语言的回应,
例如微笑、
打手势等。众所周知,言语
B 在听到 A 的恭维后,
并没有给出任何语言或非语言的回 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交际者作为社会的人,其思维方式
应,
而是 转 身 开 始 收 拾 餐 桌,出 现 了 长 达 30 秒 的 沉 默 必定深深地烙上社会和文化的印记,因此,我们不可否认
( lapse) 。Holmes 与 Herbert 给出的例子中被恭维者在听 社会规约等文化因素对恭维回应语的影响,
但是现有的文
到恭维后虽然表面上给出了“回应”,但其“回应”与恭维 献只从社会文化因素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却忽视了交际中
却毫不相关,
而 Golato 给出的例子中被恭维者对恭维没有 话轮的设计方式、会话的序 列 结 构 以 及 话 轮 构 建 成 分
给予任何语言或非语言的回应,交际中出现了沉默,回应 ( turn-construction unit,简称 TCU) ① 所执行的行为对回应
恭维的话轮缺失。
语产生的影响。
Chen( 1993) 对比了美式英语与汉语中的恭维回应方
式。Yuan( 2002) 分析了昆明地区汉语恭维及其回应语; 3. 研究方法与语料说明
Yu( 2004) 对台湾地区恭维及其回应语进行了研究; Tang
3. 1 会话分析研究方法
& Zhang( 2009) 对比了澳大利亚英语与汉语中的恭维回应
会话分析以人类言语交际为出发点,探讨言语交际
方式等等。这些研究探讨了恭维回应的执行策略,然而,
背后的语言规律与社会秩序( Sacks 1992) 。会话分析研
此类研究普遍采用了问卷调查、
语篇填充或采访等语料收
究方法主要关注言语交际中的话轮设计、语言形式、序列
集手段,
所以受试者回应恭维的方式和内容自然受到所选
揭示人类交际中执行某一行为所用的会话常规与
组织等,
语料收集方法的限制,另外,这些研究并未涉及恭维回应
结构模式,
探讨其交际功能与意义( ten Have 2007; Sidnell
语缺失的现象。在我们收集到的 150 例自然发生的恭维
2010) 。会话分析是基于语言事实与语言规律的研究方
的确存在恭维回应语缺失的现象。而且
及其回应序列中,
法,
研究者首先将自然发生的会话录音转写成文字,然后
我们发现这些回应语的缺失并不由被恭维者的沉默或是
对某一类会话集合进行具体的分析。会话分析将原本被
不相关的回应所引发,而是受到了会话中序列结构、话轮
认为是杂乱无章的自然会话带入了科学系统的研究之中,
设计等因素的影响。此类回应的方式并不是为了转移恭
为人类从交际细节中解读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也不是对恭维拒绝回应,而是被恭维者在回应恭维与
维,
3. 2 语料说明
维护会话连续性这两者中优先选择了维护会话连续性的
交际原则( Sacks 1987) ,这一选择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 本研究以汉语日常会话为研究对象,在长达 50 小时

行,有助于交际双方更好的达成互解 ( intersubjectivity) 录音的基础上,我们依据 Holmes( 1986: 485) 对于恭维的


广泛定义 ,

( Heritage 2007) 。 从中选取了 150 个恭维及其回应语出现的序
2. 2 相关缺失 列。在选取恭维出现的序列之后,我们按照 Gail Jefferson
会 话 分 析 认 为,相 邻 对 ( adjacency pair ) ( Heritage ( 1984) 转写体系对语料进行转写。之后,
对于每一个代表
1984) 是人类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相邻对由前件( first 真实言语交际的语料进行具体的分析,
并且按照不同的恭
pair part) 与后件( second pair part) 组成,相邻对的前件对 维回应模式进行归类,从中选取恭维回应语缺失的序列,
后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例如,
询问类别的前件要求其后 继而从话轮设计、
序列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对语料进
件是对询问的回答; 邀请类别的前件要求其后件是对邀请 行分析。篇幅所限,
我们只提供了六个典型的恭维回应缺
的接受或拒绝,
即特定的前件要求特定后件的出现,我们 失的序列进行分析,
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客观揭示导致回应
将之 称 为 条 件 相 关 ( conditional relevance ) ( Schegloff 缺失产生的原因。
1968) 。如果相邻对的前件出现后,相邻对的后件没有出
4. 语料分析
便造成了会话分析研究中的相关缺失 ( relevant ab-
现,
当交际一方做出恭维时,被限定的
sence) 。以恭维为例, 通过分析语料,
我们发现,会话结构导致的恭维回应
后件是对恭维的回应。如果恭维的前件出现,
而被恭维者 语的缺失主要有两种类别。第一类是恭维出现在当前讲
· 45·
话人的讲述序列之中,由于讲述还未完成,所以当前讲话 难通过一个话轮来讲述完一个故事( 于国栋 2008: 163) 。
人忽略了交际对方的恭维,
而是选择完成自己已经开始的 因此,
当故事的讲述没有完成时,
为了保持讲述的连续性,
讲述,
这类回应缺失是属于由序列位置引起的恭维回应语 讲述者通常不会对讲述过程中出现的恭维进行回应,
因此
缺失。第二类是恭维所在的话轮由执行不同行为的多个 可能出现恭维回 应 语 缺 失 的 现 象。我 们 再 看 例 ( 4) —
TCU 组成,这些 TCU 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恭维所在的 TCU ( 5) :
服务于另外一个 TCU,因此属于从属地位,这种类型的回 ( 4)
应缺失属于话轮设计导致的恭维回应语缺失。 哦: 〈我想起来啦〉,
1 A: 燕飞,
4. 1 恭维出现在讲述序列中 2 我刚才突然意识到说,
( 3) 3 诶? 不会你今天晚上一个人在吧 =
1 A: 那两天给娃娃( . ) 买了两个那( . ) 4 B: = 哦。
2 儿童: 睡-睡袍哇, 嗯: :
5 A: 然后我刚才打电话说,
3 拿回来质量( . ) 挺便宜的。 6 我确认一下,
只要你一个人在,
4 B: 儿童睡袍? 7 我就立马骑自行车回去。( ( 笑) ) =
5 A: 嗯。
°睡袍么° 8 B: = 〉哎呀〈,你真好。( ( 笑) )
6 B: 嗯嗯。 9 A: 因为那个时候九点,
刚才九点半么,
我说,
7 A: 那是那天啦( . ) 翟天慧看见我穿的睡袍了, 10 我骑回去十点半,
我还可以,
我还敢 =
8 人家说了妈妈( . ) 你的这好漂亮啊。 11 B: = 噢 =
9 然后: 我-我就说了,
妈妈也给你买一个哇。 12 A: = 结果你一直不接电话。( ( 笑) )
10 然后第二天人家就问我了,
跟我要了, 13 B: ( ( 笑) ) 我沉浸在书海里,
不能自拔。
11 后来我就给一人买了一件。 例( 4) 是两个舍友之间的对话节选。交际者 A 担心
12 B: 嗯: 哎呀,我觉得你的眼光就可好了 = B 一个人在宿舍住,所以之前给 B 打电话询问情况,但之
13 A: = 两个-两个一洗完澡( . ) 穿上可美了呀。 前的电话没有人接,
此对话是再次通话的内容。此例中恭
14 B: 你记不记你( . ) 那会的时候你给我买了个那睡 维出现在第 8 行 B 的话轮中,
此恭维也没有在后续的话轮
衣, 中得到任何回应。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 5—7 行是
15 〉就特别好〈,
才五十多块钱, 我现在还穿的了, A 的话轮,
A 在此话轮中讲述刚才打电话的原因,恭维之
16 就那个毛-毛绒绒的么,
就那个,
记不记的啦, 后的 9—10 行也是 A 的讲述话轮,
恭维的前后话轮执行的
17 A: 嗯,
记得了。 是同样的行为,
两个话轮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此时
例( 3) 为两个朋友关于网上购物的对话。恭维出现 恭维出现在讲述行为的执行过程之中,
因为讲述的行为并
在第 12 行交际者 B 的话轮中,“我觉得你的眼光就可好 未完成,
因此讲述者没有对恭维做出任何回应。
了”是 B 对 A 审美能力的感叹与恭维,是典型的恭维话 ( 5)
语。从转写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第 7 到第 11 行是 A 1 A: ¥ 哎呦 ¥ : 可搞笑了,
那时候就是,
的话轮,
A 在此话轮中讲述了她给孩子们购买睡袍的经 2 ( tch) 我们这( . ) 怎么说呢,
过。当 A 的话轮在第 11 行到了话轮转换相关处( transi- 3 虽然说是同学吧,
也算是相亲的 > 对吧 <
tion relevance place) ③ 时,
B 在第 12 行接替了话轮; 从序列 4 因为( . ) > 虽然是 < 同学但是也都不认识。
位置来看,
此话轮的出现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 A 第 11 行的 5 然后: 结果: 你知道我们俩是 > 小学同学 < ,
TCU 在语调、
语法、
行为方面都已完成,
是一个标准的话轮 6 > 初中同学 < ,> 高中同学 < 。

转换相关处,
在此可以发生话轮转换,也就是说 B 可以接 7 B: 嗯。

替话轮。所以我们看到 B 在第 12 行的恭维。但 A 在后 8 A: 他小学的时候知道我。

续的话轮中却没有对此恭维进行回应,
而是继续讲述两个 9 B: 嗯 =
10 A: = 我多出名呀 > 对不对 < ,
孩子穿上新买的睡衣后的情况。从社会行为来看,
恭维出
现的前后话轮都是 A 执行的讲述行为。从讲述的情节来 11 B: 嗯,> 对对对 < ,°哎呀° 钱学霸。
看,
交际者 A 的“讲述”行为并没有结束,第 13 行的话论 12 A: 他知道我,
但是也没说过话,
你知道么 =
是整个讲述的高潮部分,它的出现与第 12 行恭维之前的 13 B: = 嗯 =
话轮是紧密相关的。在日常会话中,
交际者的话轮通常是 14 A: = 他知道有我这么个人我是压根不知道他,
简短的,
并且话轮转换是频繁发生的( Sacks,Schegloff & 15 然后他说小学毕业后就没听说过我了,
Jefferson 1974) ,
但是在故事讲述( story-telling) 时,交际者 16 > 可是其实 < 我们初中高中都在一个学校,
要占用一个以上的话轮,因为一般来说,故事的讲述者很 17 只不过都不在-没在一班过,
· 46·
18 然后: [那个: 有对作为辅助行为的恭维给予回应。我们再看例( 7) —
19 B: [说明后来你是不是落没了,
( ( 笑) ) ( 8) 。
例( 5) 与例( 3) —( 4) 同属于序列位置引起的恭维回 ( 7)
应语的缺失。例( 5) 是两个朋友之间的对话节选。在此 1 A: 诶,
那你-你这次考了多少分呢,
对话中 A 向 B 讲述了她与男朋友相识的过程。恭维出现 2 B: 80 么,
我们班还有一个 80 的,
两个 80 分。 =
在第 11 行 B 的话轮中,
A 在第 10 行的讲述引发了 B 在第 3 A: = 80↑分了? 你太优秀了 。
11 行的恭维,B 称赞 A 为“钱学霸”。A 在随后的话轮中 4 看来这以后就得找你了。
继续讲述了当时两个人并不相识这一事实,
而没有对恭维 我平时可〉不给人家翻〈,
5 B: = 哎呀,
进行回应。从转写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A 讲述的过 6 你可别就指望我了。
程中,
B 在第 7 行、第 9 行与第 13 行都做出了“嗯”的回 7 A: ( ( 笑) )
如果交际一方在讲述一件事情或者讲述故
应。一般来讲, 例( 7) 是两个朋友之间的对话节选,A 与 B 之前是高
事时,
故事倾听者会做出简单的反馈,也就是会话分析中 中同学,
现在就读于不同的大学。此例中恭维出现在第 3
经常提 到 的“继 续 标 记 语”( continue marker) ( 于 国 栋 行 A 的话轮中,
此话轮也是由多个 TCU 组成。其中,第一
2008) 。此类标记语出现在对方讲述的话轮之间,表明故 个 TCU“80 分了”表达了 A 对 B 所取得的分数表示惊奇。
事倾听者对故事的理解,表示正在聆听对方,而故事的讲 第二个 TCU“你太优秀了”是 A 对于 B 学习能力的称赞,
述者并不需要对此类标记语给出回应,
继续自己的讲述即 执行的是恭维的社会行为。第三个 TCU“看来这以后就
可。此类型中恭维出现的序列位置正是此类标记语可能 得找你了”执行的是请求行为,A 请求 B 将来帮助他翻译
出现的位置。因此,
故事讲述者并没有对该序列位置的恭 第二个 TCU 是第三个 TCU 出现的前提条件,
文章。其中,
虽然故事讲述者没有对
维做出任何回应。然而我们发现, 即第二个 TCU 的恭维为之后的请求行为做出了铺垫,因
恭维做出回应,
但却很好的维护了序列的连续性,交际双 为整个话轮执行的主要行为是请求,所以 B 在 5—6 行的
方也并没有因为回应的缺失影响了交际中的互解,
反而更 而没有对恭维进行任何回应。
话轮中只回应了请求行为,
好的维护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 8)
4. 2 恭维出现在多个 TCU 的话轮中 ( ( 手机铃响) )
( 6) 1 A: 喂,
王茵?
1 A: 干嘛呢, 2 B: 诶。 > 是不是 < 正给孩子做饭了,
2 ( 1. 5s) 3 又打搅你了哇。
3 B: 〉你等一下啊〈,
看电影。 4 A: 噢,> 没有没有 < ,
嗯: :
4 A: 哦: 我今天看你那个自行车挺漂亮的么, 5 人家还得等一会儿了,
5 你自己去买的( . ) 还是别人陪你去的, 6 人家他做了,
他爸爸做了。
6 B: 我自己去买的。 7 B: 哦: : 看人家你幸福的 。我还说怕你正做饭,
[你一个人能买回来了?
7 A: 你自己买的, 8 > 我说赶快点儿,
我一有事儿就得赶快打,
8 B: [嗯。 9 一放下就又忘了 < ,
例( 6) 是两个朋友之间的对话节选,
朋友 A 询问 B 新 10 那许音新结婚告你了哈。
买自行车的情况。恭维出现在第 4—5 行 A 的话轮中,交 11 A: 啊?
际者 A 恭维 B 新买的自行车很漂亮。恭维出现的话轮由 12 B: 许音新( . ) 结婚 > 告你啦 < ?
三个 TCU 组成,
分别为“哦”、“我今天看你那个自行车挺 13 A: 噢。
漂亮的么”、
“你当时自己去买的还是别人陪你去的”。这 例( 8) 是两个朋友之间的电话谈话,A 把已经定好的
三个 TCU 执行了不同的社会行为,其中第一个 TCU“哦” 并询问 B 能否加入。从
一起参加同学婚礼的时间告诉 B,
是第 1 行与第 3 行询问———回答相邻对的最小后扩展, 第 2 行的话轮设计来看,
这个电话应该是发生在准备做饭
“哦”的出现表明 A 接收到了第 3 行 B 所提供的信息。第 所以 B 表达了自己的电话可能打扰对方准备
的时间段,
二个 TCU 执行的是恭维的社会行为,A 称赞 B 的所有物 餐食的顾虑。对此,
A 给予了否认,
因为做饭的是其丈夫。
( 自行车) 挺漂亮。第三个 TCU“A 还是 B”是一个选择疑 这个回应激发了 B 在第 7 行的恭维,“看人家你幸福的”。
梁红艳 2018) ,
问句( 于国栋、 此疑问句执行的是询问的社 这个恭维的出现属于对电话谈话正式话题提出之前的寒
会行为。第二个 TCU 是第三个 TCU 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暄,
我们看到在恭维出现之后,B 紧接着讲述了打电话的
B 新买了自行车,
并且 A 觉得自行车漂亮,A 才提出了之 原因( Luke 2002) : 询问对方是否被告知了同学结婚的事
后的问题,
该询问行为是此话轮执行的主要行为。因此, 情。此话轮中出现了多个 TCU,执行了不同的社会行为。
B 在第 6 行的回应中仅仅给出了对方所寻求的信息,
而没 由对方话轮激发的恭维实际上仅仅满足了局部的交际需
· 47·
求,
是电话开端寒暄的组成部分,而整个的寒暄是为电话 2012) . 会话中的话轮是由一系列 TCU 组成,TCU 可能是单个的词、
短语、
分句或句子。
谈话首个话题的提出做出了铺垫。所以我们看到 A 对此
② A compliment is a speech act which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attributes cred-
恭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it to someone other than the speaker,usually the person addressed,for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恭维所在的话 some“good”( possession,characteristic,skill,etc. ) which is positively
轮都是由多个 TCU 组成,而恭维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 valu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 Holmes1986: 485) .
TCU 存在,
并且其行为并非该话轮执行的主要行为。因 ③ 话轮转换相关处存在于话轮构建成分的末端,在这个位置可能发生
此,
我们可以判断,如果恭维出现在多个 TCU 的话轮中, 话轮在交际者之间的转换。话轮相关处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话轮转换

而且恭维在此话轮中执行的行为又是辅助行为,
那么后续 一定要出现,
只是意味着这个地方可能发生话轮的转换而已( 于国栋
2008: 121) 。
的话轮则很可能只对于前一话轮中的主要行为进行回应,
从而出现恭维回应缺失。
参考文献
5. 结语 [1] Chen,R. 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 Journal
言语交际中,对于一个社会行为的回应缺失是不被 of Pragmatics,1993( 1) : 49-75.
期望的、
有悖交际秩序的消极行为。然而通过对自然发生 [2] Clayman,S. E. Turn-constructional units and the transition-relevance
place[A]. In J. Sidnell. & T. Stivers( eds) . The Handbook of Conver-
的恭维及其回应语的语料分析后我们发现: 恭维回应语的
sation Analysis[C]. London: Wiley-Blackwell,2012: 150-166.
缺失也许并不是完全不被期望的消极行为。本研究中恭
[3]Golato,A.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Grammatical Struc-
维回应的缺失本质上维护了会话的连续性,
保证了交际的 ture and Sequential Organization[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Ben-
顺利进行,
体现出交际者优先选择维护会话连续性的原则 jamins,2005.
与倾向。 [4] Herbert,R. K. The ethnography of English compliments and compli-
人类的言语交际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 ment responses: A contrastive sketch[A]. In W. Oleksy( ed. ) . Cont-

中,
各种社会规约与交际原则相互作用,并影响交际者的 rastive Pragmatics[C]. Amsterdam: Benjamins,1989: 3-35.
[5] Heritage,J. A change of state token and aspects of its sequential place-
语言选择。当回应交际对方的行为与继续执行当前未完
ment[A]. In J. M. Atkinson. & J. Heritage( eds. ) . Structures of So-
成的行为发生冲突时,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者
cial Action: Studie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C]. Cambridge: Cam-
往往会优先选择维护会话的连续性。Stivers 和 Robinson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99-345.
( 2006) 认为,
会话的连续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更是交 [6] Heritage,J. Intersubjectivity and progressivity in person ( and place)
际者权利义务的体现。会话中,
当交际一方占有话轮并且 reference[A]. In N. J. Enfield. & T. Stivers( eds. ) . Person Reference

其执行的行为尚未完成时,交际者具有会话中的优先权 in Interac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56-280.
( prioritized rights) 。会话连续性的维护也有助于会话中
[7] Holmes,J.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New Zealand
交际双方达成互解。所以 Sacks( 1987) 认为,交际的连续
English[J].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1986( 4) : 485-508.
性贯穿于会话的始终,会话中的相邻对、话轮设计以及序 [8] Holmes,J. Paying compliments: A sex-preferential positive politeness
列结构等都能体现出维护交际连续性的倾向。 strategy[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88( 4) : 445-465.
本文对于恭维回应语缺失的探讨再一次证实了交际 [9] Jefferson,G. Transcription notation[A]. In J. M. Atkinson. & J.

中人类优先维护会话连续性的原则与倾向,
体现了错综复 Heritage( eds. ) . 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 Studies in Conversation A-
nalysi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ix-xvi.
杂的言语层面背后存在的交际秩序。通过对汉语中恭维
[10]Leech,G.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
回应语料的探讨,
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填补了恭维具体回应
ty Press,2014.
方式研究的空缺,
并且证实了除社会规约、文化习俗等因 [11]Luke,K. K. The initi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first topics in Hong
素的影响之外,
会话中特定的序列组织、
话轮设计、
社会行 Kong telephone calls[A]. In K. K. Luke. & T. Pavlidou( eds. ) . Tele-
为等也会影响恭维的回应方式,
导致恭维回应语的缺失。 phone Calls: Unity and Diversity in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across Lan-
guages and Cultures[C]. John Benjamins,2002.
[12]Pomerantz,A. Compliment responses: Not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大部分由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会
multiple constraints[A]. In J. Schenekein ( ed. ) . Studies in the Or-
话分析研究论坛”( DIG / Discourse & Interaction Group) 提供,所
ganiz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C]. New York: Academic
有的语料均为自然情景下的汉语言语交际。此外,本研究的发
Press,1978: 79-112.
现也在 DIG 活动中进行了交流,
并得到了其他成员的支持和认
[13]Sacks,H. Lectures on Conversation[M]. Oxford: Blackwell,1992.
可,
在此表示感谢。 [14]Sacks,H. On the preferences for agreement and contiguity in sequences
in conversation[A]. In G. Button & J. R. E. Lee ( eds. ) . Talk and
注释: Social Organization[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87: 54-69.
① Turns are incrementally built out of a succession of turn -constructional u- [15]Sacks,H. ,Schegloff,E. A. & G. Jefferson. A simplest systematics
nits,such as sentences,clauses,phrases,andindividual words ( Clayman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 Language,1974

· 48·
2019 年 5 月 外语教学 May 2019
第 40 卷 第 3 期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Vol. 40 No. 3

论韩礼德的语言进化观
周海明
(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2)

摘 要: 语言进化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对其给予高度关注。在扼要述评
西方语言进化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释韩礼德的语言进化观: 1) 就视角而言,韩礼德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意义
系统,其语言进化观的本质是意义进化观,他创造性地从种系、个体、语篇三个维度研究语言在功能语义范畴上的进化
方式; 2) 就核心而言,种系发生、个体发生、语篇发生的循环互动是意义进化的机制,而物质经验、意识经验、词汇语法
的进化则是意义进化的动因; 3) 就成果而言,对科学语类、儿童语言、具体语篇的进化范式的建构不仅是韩礼德意义
进化观的理论成果,而且是其进一步理论化的思想源泉。
关键词: 韩礼德; 语言进化; 意义进化; 意义能力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544( 2019) 03-0049-07
Abstract: Language evolution is one focus of linguistics. In recent years,M. A. K. Halliday,founder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history in the West,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Halliday’s outlook on language evolution from three aspects: 1) as for the perspective,Halliday treats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which informs his special emphasis on semogenesis,and investigates language evolution in a functional semantic
view,namely phylogenesis,ontogenesis and logogenesis; 2) as for the core,the cir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phylogenesis,
ontogenesis and logogenesis constitutes the mechanism behind semogenesis while the evolution of material,consciousness and
lexicogrammar motivate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s semiotic ability; and 3) as for the achievements,constructions of evolu-
tionary patterns in science genre,childhood language and discourse unfolding are not merely the contributions of semogenesis
but also the sources of its further theorization.
Key words: Halliday; language evolution; semogenesis; semiotic ability


( 4) : 696-735. ( 2) : 18-24.
[16]Schegloff,E. A. Sequencing in conversational openings[J]. Ameri- [25]于国栋. 会话分析[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can Anthropologist,1968( 6) : 1075-1095. [26]于国栋,梁红艳. 选择疑问句“X 还是( Y) ”中对于 X 的结构优先
[17]Sidnell,J. Conversation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Wi- [J]. 外国语,
2018 ( 1) : 52-63.
ley-Blackwell,2010. [27]袁 兰,刘 平. 基于语音库的英语专业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研
[18]Stivers,T. & J. D. Robinson. A preference for progressivity in inter- 究———以拒绝主 动 提 供 为 例[J]. 西 安 外 国 语 大 学 学 报,2018
action[J]. Language in Society,2006( 3) : 367-392. ( 4) : 62-67.
[19]Tang,C. H. & G. Q. Zhang.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mpliment re- [28]张艳红,于国栋.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的会话分析
sponses among Australian English and Mandarin Chinese speakers[J]. [J]. 现代外语,
2016 ( 5) : 605-615.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 2) : 325-345.
[20]ten Have,P. Do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M]. Los Angeles: Sage,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言语行为的会话分
2007. 析研究”( 项目编号: 15BYY184)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1]Yu,M. C. Inter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similarity in second language 作者简介: 于国栋,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
speech act behavior[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4 ( 1 ) :
师,研究方向: 会话分析、语用学。
102-119.
张艳红,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山西大学
[22]Yuan,Y.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s responses in Kunming Chi-
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会话分析。
nese. Pragmatics,2002( 2) : 183-226.
[23]陈 钧. 中国英语教师与菲律宾英语教师称赞语回应策略对比
2012( 2) : 6-10.
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责任编校 刘 锋
[24]冯江鸿. 英汉赞扬及其应答的性别语用比较[J]. 外语研究,
2003

· 4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