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六章 艺术接受论

问答:
意境的名词解释
格调的名词解释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雅与俗的关系

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一)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
定义:即艺术作品通过艺术传播,到达接受者手中,供艺术接受者艺术消
费、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的活动。
1.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首先,艺术接受和消费是艺术活动的完成。
其次,艺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的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艺术活动在理念与动
机上的起点。
第三,艺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隐含的读者
属性:审美属性、认识属性、价值诠释属性、交流属性
特征:多样性、一致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保守性、变异性→超
越时代
意义:赋予艺术作品真正的意义;使接受者主动参与再创作;是人类自我的审
美实现;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隐含的读者
[1]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与召唤结构相对应。
完全按文本的召唤结构之召唤去阅读读者即文本隐含的读者。因此,隐含的读
者不是指真实的读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视野的潜在考虑,读者对文学作
品的接受并不仅仅通过阅读表现出来,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之中,支配
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2]从创作者角度来讲,不论作者是否意识到,他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会
预先设计到“接受模式”,为此创作符合欣赏者审美期待的作品,调整作品的
视点、结构、语言、主题...内容上、形式上。
2.艺术接受方式与艺术的本质
3.艺术接受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意义)
艺术消费
[1]艺术生产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即艺术生产的物质
性,是它作为劳动产品和交换物双重属性的统一。商品属性不是艺术作品本有
的内在属性,而是在市场经济中被附加的外在属性。
[2]艺术消费的二重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矛盾;矛盾决
定了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引导接受者与迎合接受者等一系列的
矛盾;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超越时空限制,广泛受到喜爱,在精神价值与
市场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
[3]艺术的商品属性。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地方在于,艺术作品作为
审美鉴赏的对象,是精神产物,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它
会受到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流行风尚的影响。
[4]积极影响:对社会的反作用:金钱+观念+教育;负面影响:一方面极力
掩盖严重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主客体间的矛盾,一方面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
产品。深度模式削平导向平面感;历史意识消失产生断裂感;主体性的消失意
味着零散化。

艺术欣赏/鉴赏 339
[1]定义:在所有艺术活动中,艺术欣赏是参与人数最多而最具大众性、群
众性的艺术活动。它是一种非反思性的审美认识活动,欣赏主体和欣赏客体总
处在一种直接的、不间断的交流和对话之中。
[2]从性质上看,艺术欣赏首先是一种认识活动。其次,艺术欣赏是一种审
美的认识活动。第三,与同样属于审美认识的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与艺术接
受方式比较起来,艺术欣赏的特点还在于它是一种非反思性的审美认识活动—

体现在以下特征:[3]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互渗的
[4]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系和想象
[5]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情感性

艺术批评 337
[1] 定义: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
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艺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艺术品,这意味着艺术批
评自身就是艺术接受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一个层次。批评式
接受是建立在欣赏性接受的接受基础之上的,是欣赏式接受方式的深化,具有客
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因此它能以各种方式反作用于艺术创作和欣赏性
的接收方式,成为调节艺术创作和大众接受之间的重要中介力量。
[2]作用:(1)艺术批评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
导的作用;(2)艺术批评能通过艺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进
而影响艺术的接受;(3)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
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

艺术接受、艺术消费、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的关系与区别
[1]关系:都是属于审美主体对于艺术作品的一种能动性活动。
[2]区别:(1)艺术消费包括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更侧重社会性、物质
性。(2)艺术接受指主体对艺术进行欣赏的精神活动,不涉指物质性。(3)艺术
鉴赏是伴随更高级的审美愉悦的精神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感性与理性
的统一。(4)艺术批评:在艺术鉴赏的前提下,更理性。

(二)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
1.艺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第一层含义是指接受使作品从潜在的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电影语言)
第二层含义是指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接受活动的参与才能实
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召唤结构
[1]由接受美学家伊塞尔综合了英伽登的作品存在理论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
合理论继而提出,他同时也是康斯坦茨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艺术作品是运用艺术语言来反映外在现实生活和内在情感的,用语言的
有限性来呈现和暗示对象的无限丰富性,所以艺术作品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
面面俱到的结构,而是为接受者留下想象余地和阐释空间的“召唤结构”。
[3]不同接受者的理解不同,其具体化结果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丰富性。
[4]具体化结果虽然呈现千差万别,但又不是毫无标准的任意主观理解。召
唤结构意味着作品的结构预置的框架,引导着接受者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理解和
想象,而不会漫无方向。
[5]召唤结构一词原为伊瑟尔提出,中国传统美学的“计白当黑”与其有相
同之处。

(三)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1]它作为哲学家波普尔所说的“第三世界”中的存在者,既负载着主体给
予它的意义,具有符号功能;同时又有着物质实体。
[2]对艺术作品的无限创造过程的根据还在于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点。
[3]历史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一个先后相继、不断向前的不可逆过程,而
且在形态上它还是由先后之间的差异、区别、变化、不同所构成的。

二、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艺术世界
(二)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三、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

第二节: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
一、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征
二、艺术接受和艺术欣赏的过程

① 准备阶段: 审美期待、审美态度、接受动机(审美 / 求知 / 受教 / 批评 / 借
鉴)、接受心境(欣悦/抑郁/虚静)

审美期待
[1]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和欣赏过程
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它使接受
者具有期待视野,并希望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得到满足。
[2]审美期待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的心理前提,它影响者接受者与艺术作
品的交融互动,影响着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着艺术鉴赏的现实展开。
[3]期待视野又会成为理解作品的限制。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
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人们从作品中获取新的美学经验是缓慢的过程,
很难在期待视野之外获得作品完全的内涵。从阐释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理论得
到启示,姚斯把文学接受视为读者与文本进行交流,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
程。读者在阅读文本时,是带着在此前的经验中形成的思维定向和感知结构进
入理解过程的,因而读者会对文本产生一种期待。期待文本提供的意义能够在
先前的感知结构吻合,这就是“期待视野”。姚斯分别用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
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接受中的差异现象。前者是指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期待视野
的历时性变化而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后者是指同一时代的读者
由于个人经历、教育水平、审美趣味、社会阶层等差异而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
看法。

审美态度
理想的审美态度是对艺术作品采取的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审
美态度不仅是一种接受方式,而且是一种审美能力。在艺术鉴赏过程的准备阶
段,审美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接受者能否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从艺
术的、审美的角度与艺术作品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审美态度必然带有个人
的思想、人生态度,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不是绝对超然的。
② 初级阶段: 审美直觉、审美投射、完形、弥撒、错觉(空间错觉 / 物象错
觉)、熟悉的陌生、移情
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
所具有的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
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审美直觉体现为对形式美的敏
锐感受和对审美意蕴的瞬间领悟的浑然一体,具有整体性、直观性、自然性等特
征。

完形心理学
[1]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阿恩海姆等学
者的艺术心理学研究也与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密切关联。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
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是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
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
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
简言之,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
[2]完形心理学离不开充满逻辑的抽象思维与想象。

弥撒
在对艺术品视听知觉的接受过程中,与完形相反的另一面,即弥撒性,也
是完形心理学所忽略的。弥撒性的观点是:在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时,接受者
不是有意识地去从复杂的形式结构中抽取、完形、简化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形式
结构,而是把视觉和听觉弥撒在作品的细节上,去感受笔触、刀法、声音、动
作的韵味,颜色的细微差别等。

③ 高级阶段:理解、前理解、理解的循环、误解、体验、回味、共鸣
理解
[1]艺术作品不仅是视听觉的接受对象,也是理解的对象。只有当知觉的形
态和象转化为反思性的理解愉悦时,接受者才能达到对艺术作品深入全面的把
握。
前理解
[1]内容:同接受者的素质→艺术语言能力;文化基础、思想水平;审美能
力。波德维尔强调了先前的知识与经验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他所称的“先验图
式”,即为我们关于世界的假设提供指导的系统化的知识群,以及来自我们经
验的推理。
[2]欣赏者介入的理解阅读,以及强调反思的后审美阅读。
理解的循环
[1]作品的整体与部分:接受者必须理解作品中的部分才能理解整体,虽然
此时对艺术作品中部分的理解是局部和孤立的,所以接受者必须从局部的理解
向整体的理解过渡,或者说,在理解部分的同时,不要忘记把它们放在整体之
中去把握,在把握整体时,不忘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2]作品与历史: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相对于这样
一个广大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说,艺术作品只不过是它的一部分。
[3]作品与艺术家:知人论世(孟子: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者本人思想、经
历等的把握);
文如其人(人格境界决定艺术作品的格调);风格即人(创作个性)
[4]作品的互文性:即历史上的艺术作品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事实。任何
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历史中所有艺术作品的反应和挑战。
[5]上述四个循环的总和,又是局部的、部分的,所以这四者间也有一个理
解的循环问题。
误解
任何接受者主体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自身的特点,在艺术接受领
域,“误解”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当的,伽达默尔称之为“合法的偏见”,每个
时代对艺术作品都可以做出新的积极的意义理解。误解并不意味着可以对作品进
行任意的误解,不是所有误解都有价值。由于偏见的不可避免,艺术作品在某一
历史时段的特定意义是不可能绝对还原的,但在最大限度上接近历史“本来意
义”的努力企图下,往往可以深化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对历史本身的理解。
但并非所有误解都是有价值的,也存在正误与反误。

④ 艺术接受的情感

审美投射
童庆炳先生通过分析指出:投射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力,是主体将自己的记
忆、知识、期待所形成的心理定向化作一种主观图式,投射以特定的客体上,使
客体符号主观图式,促成幻觉的产生的心理过程。

移情
移情是指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
身上,且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移情的
概念由德国美学家菲舍尔提出,立昔斯则是“移情说”最重要的代表,该学说
认为人在审美过程中,把物化成人,以人度物,设身处在物的地位,把原来没
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方法它也由了感觉、思想、意志,从而使人
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产生美感。“移情
说”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体验
[1]在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体验既是最高级的阶段,也是最能与艺术作品
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相吻合的接受方式。在体验中作品内容完全转化为有意
味的形式;作品形式也无不闪烁这作品的意蕴和意味的光辉。在主体方面,日
常生活的主体、自我被在作品中体验到的主体与自我所取代。正是在体验中,
艺术作品与接受者达到了亲密无间、相互融合的统一。在体验中,接受者是在
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的自我,艺术作品的整体意味也是在体验中被给予和被确定
的。
[2]从表现主义艺术观出发:真正的艺术不但表现个别,而且表现结果,是
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失。我们知道创作者在表现他的情感,是
基于他在使我们得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一事实。这种激发欣赏者自身情感的过
程就是体验。

共鸣
[1]共鸣是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
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共鸣可以发生在不同鉴赏
者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中,也可以发生在创作者与鉴赏者之间以及鉴赏者与艺
术形象之间。
[2]产生条件:一是艺术作品要蕴含丰富的情感和迷人的艺术魅力;二是鉴
赏者应怀有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情感与审美心态。三是移情。
[3]特征:在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相互
融合和亲密无间的契合。一方面,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才能
达到审美无功利的艺术审美前提;但另一方面,艺术能带给欣赏者艺术体验,
即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界限的消失。(审美距离)
[4]两种情况:(1)鉴赏主体在鉴赏艺术作品时,被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理想愿望以及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感
应。(2)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鉴赏者在同一部作品的鉴赏时,在
某些方面产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波动与思想感情。具有世界性的特征。
(3)世界性的共鸣多半是局部性的,其强烈的程度远不如自我的,但范围极
广,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

回味
回味是对作品的直接欣赏经验结束之后,对于作品记忆信息的再度审美接
受。回味是接受者对所接受的艺术作品的一次重要选择。只有深深打动接受者
的作品才能进入接受者的回味。富有审美魅力的作品会在很长时间一直以表象
的形式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供我们回味思索。回味也是艺术作品发挥其社会
功能的重要环节。一些使接受者净化心灵、激发崇高感、自信心、进而领悟人
生真谛,认识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艺术作品,也必然是那些能在接受者的记
忆中长期滞留、反复思索而回味的艺术作品。

真题练习

2011:艺术创作需要想象,艺术欣赏是否也需要想象?为什么?
2013:试论想象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2014:很多艺术理论家认为欣赏是艺术的再创造,谈谈你的理解。
2015:共鸣现象在艺术中的作用
2017: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
2019:你对艺术批评标准的理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