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中醫基礎理論

- 中醫是什麽
1. 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爲主題,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
規律以及預防。
2. 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極爲豐富的經驗總結。

中醫學

在傳統文化之中,運用動態的系統方法認識人與天地相關過程中與人體生命相
關的知識體系。E.g., 生命現象,疾病發生,變化原理以及疾病診斷,治療與預
防。

- 形成
1. 春秋戰國,傳統文化盛行(諸子百家)。
2. 三大因素:古代哲學思想(金木水火土),醫療經驗的纍計(神農嘗百
草)以及古代自然科學(太極八卦)。
3. 秦漢,傳統文化的成形,也爲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黃帝内經》-素問
及靈樞問世。

- 發展
1. 東漢時期: 張仲景—創立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臨床的治療原則
以及臨床醫學的發展方向。 書籍:《傷寒疾病論》
2. 隋唐時期:理論文獻大的系統整理。書籍:《脈經》,《針灸甲乙經》,
《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
3. 金元時期:醫學流派出現,發展臨床治療。 Eg. 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寒
涼派,張從正-攻下派,李冬垣-補土派,朱丹溪-養陰派。(因爲不同地
域有不同的病症)
4. 明清時期:溫病學形成,完善中醫外感熱病的治療體系。Eg. 葉天士-
《溫熱論》,吳鞠通-《溫病條辨》。

- 基本特點:
1. 統一性和完整性(整體觀念)
I. 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天人相應-人(天地之氣生成)與自然之天地之
氣相通
i. 四季對人體(陽氣)影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陰陽協調
ii. 晝夜對人體(陽氣)影響:朝生日中長日入收夜半藏-陰陽順應,
若相反則陰陽失調
iii. 地域對人體的影響:地域形成體質,容易影響多發病。 Eg. 西北
高原-寒燥症-多吃溫補食品;東南沿海-濕熱症-多吃滋潤食品。

II. 人體是一個整體:五臟核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聯係身體
各個部分。

2. 辨證論治
I. 辯證:通過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症狀及體徵,進行分析綜合,
辨別病因,病性,病位,邪正關係,判斷某一証(疾病發展過程中
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況)。
II. 論治:通過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 方法論的觀點
1.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認知宇宙萬事萬物的兩種方法。
行/象:自然狀態下的形或象
I. 道:-在保存萬事萬物的自然整體性的條件下,運用動態的方法觀察在時
間不斷變化的特徵中,把握空間特徵的變化規律。(綜合性)
-主要代表中醫學:研究方法-動態的,整體的以及系統的。研究對象-地之
人。治療對象-有病的人。

II. 器:-不保存自然整體性,在人爲的條件下,運用靜態方法觀察事物的局
部特徵,探求事物在不變的空間中的結構與功能。(還原性)
-主要代表西醫學:研究方法 -靜止的,局部的以及還原的。研究對象-生物之
人。治療對象-人的病。

中國哲學思想

- 生命的起源:道既是無,無生有,而有生萬物。

- 元氣論
1. 無形,運動的:自然之氣(風雲寒熱),人爲之氣(烟火蒸汽),人身
之氣(呼吸)。
2. 氣為萬物之本源:“虛空即氣,虛空萬物之始也“。
3. 元氣為萬物現象變化之本源-“元=原=氣“。有形,生氣也;無形,元
氣也。
4. 元氣周而復始的在運動(稱爲氣機)-通過陰陽交感維持。運動基本形
式:升降出入;結果稱之爲氣化(運動所產生的變化)。
{化:事物在不斷生長發育的過程;變:事物由一種形態轉換成另一種形態
的那一瞬間。}

- 陰陽理論
1. “萬物負陰而抱陽:一個事物皆有陰陽兩面。事物之間相互對立的屬
性。
2. 特點:
I. 規定性:需要根據一定的規律去劃分相對事物或現象屬性。Eg. 外
屬陽内屬陰。
II. 相關性:被劃分的事物和現象必須是互相關聯的,處於同一個範
疇。Eg. 氣無形為陽,血有形為陰。!!不同事物對比時,或許有
不同的比較點去劃分陰陽。
III.普遍性:可以廣汎認識發展變化規律和相互關係。
IV.抽象性
V. 無限性:陰陽中還有陰陽。太陰-陰陽-太陽少陰,少陽太陰-乾兌
離震…

3. 基本内容
I. 對立:通過相關事物或現象雙發相互制約,消長的過程體現。
II. 互根互用:陰陽互爲其根,陰影相互依存,雙方都不能脫離對方
單獨存在,相互爲用,相互資生。“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III. 交感:陰陽二氣在運動中相互感應,進而相互作用產生變化。前
提要陰陽互根。自然 eg. 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
IV. 消長與變化:氣的運動改變的表現。夏陽盛冬陰盛/日中陽盛合陰
陰盛。陰陽轉化:重陰必陽/重(事情到了極點)陽必陰。
V. 動靜與平衡:生命根與運動,陽主動陰主靜,陽氣起主導作用.”
陰陽在動靜中消長,在消長中轉化“,以確保動態平衡和事物正常發展。
VI. 對立統一:對立->互根->消長->變化(物極必反)->平衡

4. 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I. 説明人體構成:外陽内陰-背為陽腹為陰/腑為陽臟為陰/六腑為陽
五臟為陰
II. 説明生理功能:陰藏精陽護外。
III.説明病因:邪氣生於陽多爲風雨寒暑,生於陰多爲飲食
IV.説明病理:陽虛外寒,陰虛内熱,陽盛外熱,陰盛内寒
V. 説明診斷方法:先察色按脈,再按陰影意思分辨
VI.説明藥性:作用為升降發散溫熱則屬陽,沉降内斂寒涼則屬陰。
Eg.藥的寒熱劃分
VII. 説明治則和治法:陰病治陽,陽病治陰。(應用 1)
VIII. 説明養生之道:應順應陰陽天地之道,eg.飲食有節,起居有
常,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達至陰陽平衡

- 五行理論
1. 五行構建基礎:天地之氣->太極->陰陽->四時->五行。南火北水東木
西金
2. 基本含義
五行為木火土金水,水火為飲食/金木為興作/土為萬物之所生。指木火
土金水五種具體事物以及相類事物或現象的運動和變化規律。(具象中
抽出運動以及變化規律)
行:具通行通達以及運行之意。

3. 基本特徵
I. 木-“木曰曲直”:生長升發調暢舒達及疏泄,由無到有
II. 火-“火曰炎上”(最高點)”:溫熱炎熱向上光明及昌盛
III. 土-“土曰稼穡”:長養養育生化受納及承載。”土德實輔四時
入出“,在五行中央,為生化關鍵。
IV. 金-“金曰從革”:收斂潛降變革。氣向下收 (肅殺-為燥金太過
引致,并不是原有特徵)
V. 水-“水曰潤下”:滋潤下行寒涼封藏。 上善若水,君子治國之
道,水即柔弱也最堅强

4. 事物或現象的五行歸類
I. 木-肝-膽-目-筋-怒-淚-仁/-角-酸-青-風-東-青
II. 火-心-小腸-舌-脈-喜-汗-禮/-徵-苦-赤-暑-南-夏
III. 土-脾-胃-口-肉-思-涎-信/-宮-甘-黃-濕-中-長夏
IV. 金-肺-大腸-鼻-皮-悲-涕-義/-商-辛-白-燥-西-秋
V. 水-腎-膀胱-耳-骨-恐-唾-智/羽-咸-黑-寒-北-東

5. 五行理論
I. 相生(促進,助長及滋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
水,水生木
II. 相剋(制約,剋制及約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
金,金克木
III. 相乘(相剋太過):產生病態
IV. 相侮(反剋):木克金,金克火,火克水,水克土,土克木

6. 中醫學的應用
I. 説明五臟的生理特點,構建五臟為中心的生理系統
II. 説明五臟功能系統間的相互關係:資生和制約
III. 説明五臟系統間的病理關係:相生-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相剋-
相乘或相侮
IV. 説明診斷方法:望五色聞五聲問五味
V. 説明治療原則,方法及預後:虛則補其母,實則泄其子

藏象理論

- 解釋
1. 藏:收藏的意思,藏於體内的内臟
2. 象:全身及自然的聯係,表現超越實體,是指可以被觀察或感
知的自然狀態下的事物或現象。表現在外的生理及病理現象
(可被觀察的)。

- 形成
1. 解剖學-得知人體形態基礎
2. 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五行陰陽學説;中
國文化。
3. 生活觀察:觀察人的氣血行爲。
4. 醫療活動與實踐,不斷修正及改善。

- 五臟:化生和儲存精氣。維持健康的根本,在生命過程中佔主要地位-維持
人體的平衡協調,與人體其他部位連成一個整體,與精神情志相關。
1. 心-君主之官
I. 特點:
i. 屬火,位於胸中,為陽(位置在隔膜之上)中之陽(功能)
ii. 生命之本源,體現出生命
II. 功能:
i. 主血脈,脈是血的行走通道,為血之府;血由心陽推動在脈中運行,
發揮濡養作用。通過人的臉色氣血來判斷其功能是否正常運行。
ii. 藏神(主宰之意/創造者),廣義之神-生命力的外在表現,“得神者
昌,失神者亡”;狹義之神-人的精神,意識,思維及情感等;心為一
身之精神活動之主,也爲五志之一;心神失常會有精神萎靡,神志不
清以及反應遲鈍的表現。
iii. 血養神,而神為血的功能表現。
iv. 在體合脈-因爲心主血,血在脈中運行,其華在面
v. 在竅(門/窗之意)為舌,在志為喜:但喜過則傷心
vi. 在液為汗:陽氣+津液化爲汗以及血,兩者同源。

心包絡(aka 膻中):位於氣海(氣積聚的地方)中,保護心,防止外邪入
侵。外邪入侵會引致高熱,導致神志不清和昏迷不醒,為熱入心包。

2. 肺-相傳之官
I. 特點:
i. 屬金(因主疏泄),位於胸中,為陽中之陰(氣運為下)
ii. 華蓋之用,為清净之臟,外邪會犯肺先,因此擋住外邪,以防止進
入其他五臟六腑。
II. 功能:
i. 主氣-為氣之本;吸入清氣而產生後天之氣,通過調節呼吸而調節
全身氣機。
ii. 司呼吸-吸入天地之清氣而呼出體内之濁氣
iii. 主宣發-肺氣向外,向上宣發:輸佈津液和精微(食物之精氣)到
腦部,面部已經皮膚;宣發衛氣,從而溫養及保衛。
iv. 主肅降-肺氣向内收斂以及向下通降:輸佈津液和精微向下向内佈
散;吸入自然界的清氣;清肅濁氣
v. 宣發與肅降相輔相成-兩者互相影響:失去協調則會引致肺氣失宣/
肺失肅降
vi. 通調水道-三焦(人體内水液運化及排泄的通道):宣發和肅降對
水液運行,佈散合排泄居疏通和調節作用。肺為水之上源,氣行則
水行。
vii. 肺朝百脈-脈皆朝向肺,而由一身之氣調節
viii. 肺主治節-治理調節全身的氣(宣發肅降)血(朝百脈)水(通調
水道)
ix. 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x. 在竅為鼻-肺氣通鼻;在志為憂-憂/悲則氣消;在液為涕。
3. 脾-倉廩之官(糧食)
I. 特點:屬土,位於腹中,為陰中之至陰
II. 功能:
i. 主運化-一邊運輸一邊變化:運化水穀。化生為精微並佈散精氣。若
運化失常,引致腹脹,食欲不振;或者疲倦消瘦。運化水濕(津
液)。若運化失常,則引致水腫。 因此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運化後天之氣。
ii. 脾主升(脾氣的運動)清(水穀精微)-有助運化功能;與胃相反,
胃降水穀濁氣至小腸,脾升水穀精氣至肺—>脾升胃降為氣機升降之
樞紐,帶動其他臟腑運動 eg. 肝升肺降,心火下而腎水上。
iii. 脾主統血-統攝血液運行在筋脈而不外泄,氣能攝薛,脾氣旺盛則得
以運作正常。“血為氣之母-血載氣,氣為血之帥-氣推動血行”
iv. 在體合肉,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在液為涎(較清稀),在志為思-
思慮過多,脾氣滯.

4. 肝-將軍之官
I. 特點:
i. 屬木,位於腹中,陰中之陽(上升,升發)
ii. 應與春,通與風氣-推陳出新
II. 功能:
i. 主疏(疏通,舒展)泄(通泄,暢達):調節氣機-推動氣行水行,
通過肝左升而肺右降調節;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木承土,肝木之氣
疏泄水穀;調節血液和津液的運行,肝氣推動氣機,載推動血津液;
調節情志活動:通過調節氣機帶動;與女性排卵月經來潮及男子排
精密切相關。
ii. 肝主藏血:濡養形體-提供營養;防止肝陽過亢(陰虛引致);調節
血量;舍魂(魂居住之地)。體陰(肝的特性)用陽(肝的功能)。
iii. 在體合筋,其華在爪,為罷極(力大至極而耐勞)之本;在竅為目-
肝受血能視;在志為怒-氣血向上,臉通紅;在液為淚-肝主泣

5. 腎-封藏之本/先天之本-作強之官
I. 特點:屬水,位於腹中,為陰中之陰;腰為腎之府
II. 功能:
i. 主藏精:廣義之精-構成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以及各種功能活動的
本源(精氣):如先天之精,後天之精,五臟之精。狹義之精-專
指生殖之精。->腎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來自於父母,是與生
俱來的精氣);藏後天之精(是由水穀精氣化生,來自於五臟)。
腎精為腎陰(元陰-起滋養,濡潤的作用)和腎陽(元陽-起溫煦,
推動作用)。
ii. 主生殖:腎為生殖之本,決定天葵的盛衰;天葵(陰精)為生殖之
基,決定和構成女子經血,男子精液的基礎。
iii. 主水:腎為主水之臟,主管一身津液之輸佈,排泄。
iv. 主納氣:攝納肺吸入清氣,防止呼吸表淺。“肺為氣之主,腎為氣
之根”。
v. 在體為骨(髓之府;而腦為髓海),主生髓(因爲腎藏精,精生
髓),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腎藏精化血入脈)。
vi. 在竅為耳及二陰(前陰和后陰);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腎精所化,
較稠厚)

- 六腑:受盛和傳化水穀,但不能收藏。與五臟共同構成人體生命活動之核
心。
1. 膽-中正之官
I.依附肝,為中精之府,内藏精汁:肝疏泄下,膽釋放膽汁,運化水穀
II. 十一臟取決膽:肝膽主疏泄,調節氣機
III. 膽氣有餘為怒,單期不足為恐。

2. 胃-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海
I. 受納與腐熟水穀-通過胃陽(胃熱-令腐熟亢進及胃寒-令腐熟不振)推
動,初步化爲精微
II. 脾合胃,為氣血之海,五臟六腑之本。
III.胃氣以通為和,以降為順(是指功能,不是水穀):水穀入胃,腐熟
后,下行至小腸大腸。決定後天之氣是否充足,胃氣的運行影響全身
之氣
IV. -廣義之胃氣(水穀之氣):脾胃共同化生水穀為水穀精微之氣的
功能;狹義的胃氣:胃的功能以及大腸小腸的胃腸功能。

3. 小腸-受盛之官
I. 受盛之府:接受經過胃的腐熟之後的水穀濁氣
II. 分清泌濁:水和穀分離,且水穀内的剩餘精氣運化上肺。若此功能
失常-大便稀爛,小便混濁
III. 心與小腸為表裏,病理上比生理功能更有聯係。

4. 大腸-傳導之官
I. 傳導之府:接受水穀所化的糟粕(體内)並將其排出體外(糞便),
糟粕已無精氣
II. 肺與大腸為表裏-生理病理都有關聯,因氣機方法一致:肺氣肅降,
吸入清氣+濁氣向下(糟粕)

5. 膀胱-州都之官
I. 為津液之府,氣化以行津:膀胱在氣化作用下完成水液運化。以保
證水道(三焦)通暢。
II. 腎與膀胱為表裏

6. 三焦-決瀆之官
I. 為水液運化的道路(有名無實),遍佈全身
II. 為一身元氣的通道,通三氣:上焦(隔上)-中氣,中焦(臍上)-
營氣,下焦(臍下)-衛氣。因爲三焦為血和津液的通道,而氣依
附血和津液。
III. 上焦-心肺:宣發水穀之氣化生為氣血津液,如霧。中焦-脾胃膽
(肝):化水穀為精微之氣並輸送與肺,如漚。下焦-腎膀胱大腸
小腸:傳導/排出水穀之化物,如瀆。

- 奇恆之腑-異於恆常之腑:藏而不泄,地氣之所生
1. 腦-髓海
I. 髓海(腎精)不足,頭暈目眩
II. 元神(先天之神)之府,腦與視覺聽覺嗅覺記憶有關。(心中為
後天之神)
2. 髓和骨:腎生,藏與骨,向上運化與腦。
3. 脈:為血之府而壅遏營氣
4. 膽
5. 女子胞-月經發生和胎兒孕育之處(子宮)
I. 天葵促發發育
II. 引起衝任二脈;任脈(陰脈之海),衝脈(血海),滋養與調節女
子胞。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