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法治论坛 法制博览 2018 年 07 月 ( 上 ) · 121·

试论秦朝法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鲁慧慧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 要: 法律史学是法学领域中的一个非常基础又重要的学科,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变革的历程以及每一个历史时期的
法律体系,了解中国的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对法科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拟讨论我国秦朝时期法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关键词: 秦朝法律; 特点; 历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 D929; K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4379 - ( 2018) 19 - 0121 - 01
作者简介: 鲁慧慧( 1995 - ) ,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15 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 法学。

一、秦朝法律体系 份性特权,要求法律的实施不分贵贱,不因当事人的身
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 份而区别对待。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封建法制。
而且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法律制度, ( 三) 刑法文明发展滞后
结束了我国奴隶制的历史。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 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
秦朝的法律体系和发展背景也有其特殊性。 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刑法制度的演变并没有
秦朝法律体系: 秦始皇作为法家思想的崇拜者,继 体现出伴随着先进生产关系而带来的法律文明的提
承和发展了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 升。秦王朝将法家关于轻罪重罚的原则发展到了极
下,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封建法律体系,维护 致,在刑罚方法上也表现出极端的野蛮性。 三代以至
其封建统治。秦朝法律体系包括立法原则、法律形式、 战国,墨、劓、大辟普遍实施,而秦朝在此基础上又增加
立法活动、诉讼制度、执法机构的建立等几个方面的内 了一系列残忍的死刑方法。严酷的刑罚不仅表现出极
容。1. 立法原则包括: ( 1) 法令由一统。 即全国都要 端的重刑主义,也导致整个罪罚体系失衡。此外,统治
实行统一的法律令,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2) 事皆 者重视酷刑和战争带来的社会作用,轻视文明,在刑法
决于法。即加强立法,凡事“皆有法式 ”。( 3) 严刑峻 方面保留了残忍性和野蛮性,这是加速秦帝国后期瓦
法。2. 法律形式包括: ( 1) 律: 它是当时最主要的法律 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形式。( 2) 令: 即制和诏。 在秦朝时期律和令经常并 三、秦朝法律的历史地位
列使用。( 3) 式: 它指的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 首先,统一后的秦王朝,奉行“法治主义 ”,将法家
讯等的程序、文书程式以及对司法官吏审理案件的要 思想应用到了治国实践。尤其是对于战国时代各诸侯
求。3. 秦朝的立法包括刑事立法、民事立法、行政立 国的法制建设的各项有益探索进行了取舍,使得华夏
法、经济立法等。4. 诉讼制度: 根据诉讼人在案件中的 法律文明得以薪火相传,奠定了后世法制建设的基础。
地位,诉讼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 1 ) 官吏纠举犯 法家理论为历朝统治者所青睐,但是秦“二世而亡 ”的
罪,提起诉讼。( 2) 一般平民提起诉讼。5. 执法机构: 历史,给汉以后的各朝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也促使“内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各级官吏,以保证法律得以有 儒外法”理论原则的发展。
效实施。在中央分别设有: 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 其次,秦自商鞅变法以后,便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在地方则实行郡县制,郡县既是地方行政机关又是地 将商业行为纳入国家有效管理的范围之内。 比如,禁
方司法机关。 止其它行业人员,特别是农民从事商业活动,是秦朝重
二、秦朝法律的特点 农抑商政策的重要表现; 规范商品价格,加强对货币的
( 一) 政治色彩浓厚,法自君主,君主独断 管理、统一度量衡等,这些法规都有利于秦朝经济的发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高 展。从两汉开始,历代封建政府大都效法秦朝,重农抑
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使皇帝成为集立法、行政、司法大 商,其中很多法律政策为后世所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
权于一身的最高主宰。最高统治者利用法律来维护封 体现了秦朝法律影响的深远性。
建政权,全面调整社会关系,不断强化君主专制。据史 最后,春秋以前,奉行“刑不上大夫 ”原则。 然而
籍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自称为始皇帝,改“命 ” 在秦朝时期法治文化中确立的“依法治国 ”的理念、法
为“制”,改“令”为“诏 ”,使之成为具有最高效力的法 不阿贵的平等意识、垂法而治的法治手段,虽然具有一
律规范。同时,他“昼断狱”,“夜理书 ”,把行政、司法 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也包含了一定的平等意旨。 如
也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因此,维护中央集权和皇 果我们对先秦法家关于平等的理念及其实践予以重新
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是秦朝立法、司法的首要原 阐释,未必不能提炼出一种既富有现代精神又根系于
则,这同时也体现了秦朝时期法律浓厚的政治色彩。 中华本土传统的平等话语。 总之,秦朝法律具有一定
( 二) 以法家理论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的进步意义。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为本 ”,秦朝重视用法律 [ 参 考 文 献 ]
来规范民众行为,治理国家事务。特别是商鞅变法,从 [1]周密,于彦梅. 秦朝时期法律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内涵探析[J].
兰台世界, 2013( 6) .
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推行了全面改革,在增强 [2]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 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
国力的同时也对封建法律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如 版社, 2007.
“一断于法 ”原则否定了与奴隶制相关的宗法登记身 [3]高鸿钧. 先秦和秦朝法治的现代省思[J]. 中国法学, 2003( 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