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社会科学研究 2019. 2.

论 海 德 格 尔 的 柏 拉 图

〔美〕 斯坦利·罗森著 赵雄峰译

理论界对海德格尔的柏拉图解释已多有讨论, 本文对海德格尔的柏拉图解释提
〔摘要〕
出了质疑和批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德格尔把柏拉图解读为制造主义存在论的
创始人; 二是海德格尔在对柏拉图的解读中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化 。造成海德格尔如此解读柏
拉图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文本的误读 。结论是,尽管海德格尔把西方传统哲学斥
责为柏拉图主义,但实际上海德格尔比他本人所想的要更接近柏拉图 。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理念; 制造主义
〔中图分类号〕 B516. 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 - 4769 ( 2019) 02 - 0185 - 08

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态度随着他职业生涯的 心。在本文中,我将首先关注的是海德格尔对柏
改变而改变,但一般来说,柏拉图主义对海德格 拉图的解释,根据此一解释,人们可称柏拉图为
尔来说意味着所谓的 “理念理论” ( theory of Ide- 制造的存在论者 ( an ontologist of production) 。在
as) 。我 之 所 以 说 “所 谓 的 ”, 是 因 为 “理 论 ” 这种观点看来,理念是事物如何呈现给人类思想
( theory) 一词对现代哲学来说传达了一种系统性 者的投射或者本质。简言之,海德格尔翻转了对
的解释观念,这种系统性的解释包含着完美清晰 柏拉图理念的传统解释,后者认为理念是独立于
的原则和概念。通过这些原则和概念,人们对各 人类认知活动之外的真实的、不变的、永恒的存
式各样现象的研究,可以化简为一个潜在的演绎 在者。海德格尔视柏拉图为现代主体性理论的创
统一体,它可作为他们预测其未来行为的基础。 始人,在某 种 程 度 上 这 显 示 了 尼 采 [对 海 德 格
而柏拉图的 “理念” 却不是如此,理念通过对话 尔] 显明无疑的影响。真正的存在 ( 柏拉图称之
以各种不同的和不一致的方式描述出来,通常是 为 onts) ,按海德格尔的解释,不是有限的个别
以诗意的或修辞的习语来描述,因此听起来更像 事物的永恒范型,而是权力意志的一种预期,即
是为一个多产的假说所做的宣传,而不是以推论 被存在者的外观所遮蔽的存在,这些外观构成了
的方式给现象以准确的解释。 一种着眼于效用和支配的人类视角。作为对存在
换言之,海德格尔由于把存在问题当作他自 物化的指控,存在不是某个事物、实体、或物件,
己的研究焦点而享有盛名,他把理念论 ( 正如我 而是一个显现自身的过程,一个从黑暗到光明的
将要指 出 的) 视为柏拉图对这个问题回应的核 部分浮现的过程,这种主张对我们而言亦是熟悉

〔基金项目〕 吉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 MYL013) ; 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 ( 2017QY008)


〔作者简介〕〔美〕 斯坦利·罗森 ( 1929 - 2014)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 ,美国 02215;
〔译者简介〕 赵雄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 ,吉林 长春 130012。

· 185·
的。简而言之,对柏拉图 ( 一如对亚里士多德) 者达到西方形而上学的巅峰。
而言,去存在 ( to be) 就是去成为确定的某物, 这个修正根 本 上 讲 如 下 所 示。对 尼 采 而 言,
用亚里士多德的表述,就是成为如此这般和诸如 权力意志的投射是对生成内在混沌状态的掩盖,
此类的某物; 理念亦是如此。海德格尔反对上述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产生有益的效果,因为它
看法,他把上述看法视之为人类理智为获得对存 们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然而对于海德
在的掌握且使之易受人类控制的一种企图。 格尔来说,物化或遮蔽是我们远离存在的原因。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对这种柏拉图解读的 海德格尔不主张消解这些物化,因为这样会重新
批判,这种解读把柏拉图视之为一种制造主义的 回到原始的混沌状态。相反,他神秘地主张改变
存在解释的创始人。然而,各种各样的关于理念 对待人类生活的态度,这种改变奠基于对存在的
的修辞学上的讨论,可能给我们指向了一个与海 领会,即对澄明过程的领会,而不是对被显示之
德格尔所指完全不同的方向。与其说海德格尔把 物的领会。上述过程更像费希特的绝对自我,把
柏拉图归之于一种秘密学说,归之于他所提假说 其自身隐藏在某个有限目的或存在者的显现之中,
之颠倒,不如说海德格尔对此假说的实际动机和 而不像尼采的混沌之光。换言之,海德格尔更接
意义给出了一种精神分析的解释。依此阅读,柏 近费希特的有神论而不是尼采的无神论。
拉图就是存在 “漫游” 的某种无意识的工具。这 人们也可以说海德格尔接受了亚里士多德对
里我们看到了绝对经由世界历史思想家的工具性 柏拉图的指责,即柏拉图提供给我们一面是永恒
而部分显现的黑格尔式概念的某些东西,主要区 范型 ( 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是 “本质”) 、一面是
别在于,对黑格尔而言,显现过程在实现过程中 被产生出来的个别事物的二元论。但是容易看到,
走向终结,而对海德格尔来说,在西方哲学史中 这种批评同样也适用于亚里士多德自己具有两种
占据主导的显现模式把我们带向虚无主义。因此, 意义 的 实 体 ( ousia ) 或 本 质 存 在 的 学 说, 即,
我们需要找到另一种方式去澄清存在,使它不受 sunolon 或者说具体个别事物与形式或者说类形式
人类意志的想象产物的阻碍。 ( species - form ) 。 尽 管 海 德 格 尔 实 际 上 拒 绝 了
本文的第二个目标是揭示海德格尔如何把柏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这两种本质主义的版本,
拉图融入亚里士多德的 “存在之为存在” ( being 但就我所知,对于可理解之物的形式结构他并未
qua being) 中。为 了 实 现 这 个 目 标,我 将 表 明, 给出另一种解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两种关于存在的学说,更谨 被存在显现或澄明的学说所取代,足够奇怪的是,
慎地说,是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范畴和谓词理 这种学说隐约地依靠某种理性直观能力,它现在
论,它与另一部分,纯形式的理性直观理论,要 仅仅是关于澄明 ( 和遮蔽) 的过程,而不是关于
么混合在一起,要么完全取而代之。这两大论点 被此一过程敞开和隐藏的确定存在者。确实,那
的统一路径可以表述如下。海德格尔将亚里士多 些对存在的显现敞开的人据信能够以新的眼光来
德的谓词理论看作是在科学意义上更为准确的柏 看待存在者和事物。不过,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如
拉图制造主义的翻版,在这种理论中,作为存在 何进行的,被以一种半诗歌的、修辞的固定方式
者涌现过程的存在的真正本质,被存在者如何呈 所描述,这种方式一方面避开了对存在问题的形
现给人类认知的语言制品或推论产物所遮蔽。亚 式结构的分析,另一方面也避开了对存在问题的
里士多德及其后继者们谈论的是存在者的这个或 功能分析。总之,海德格尔通过忽略 “存在究竟
那个属性,而不是存在。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 是什么东西” 这一问题,或者,如果这样说太极
谓词理论,或者 “就某物言说某物” ( ti kata ti- 端的话,通过使存在从属于先于存在的前理性的
nos) ,其中涉及两个 “某物” ( etwas als etwas) 显现,避免了二元论。换句话说,海德格尔非常
或者存在的物化。这种解读带来的推论就是,存 重视对情绪和心灵的实际感受 ( 在我们主要关切
在被它作为 “这个某物” ( this - something) 向我 的那个阶段,海德格尔称之为 “此在”) 以及我
们显示的 “外观” ( look) 的看法所遮蔽了。海 们用以理解日常经验事物的方式作现象学的描述,
德格尔据此看到了西方传统起源处的人类中心主 比如对用来完成这样或那样任务的用具。也就是
义,他称之为柏拉图主义。人造存在物遮蔽了存 说,他集中关注的是我们如何体验存在,而不是
在这一命题是对尼采权力意志学说的修正,而后 存在者的原理和形式要素。这种关注重点转变的
· 186·
后果之一就是,通向语言之途,往往亦是通向沉 性分析所获得。尽管在一种完全不同的语境和一
默之所。正如海德格尔在他的尼采讲座上所说, 套术语下,这一点也为海德格 尔 所 保 留。不 过,

真正的思想 “要求在存在的无声之声中” 进行。 在海德格尔所谓的 “柏拉图主义” 中,直观被制
因此,海德格尔把开启柏拉图主义的渐进的 造所取代。这也就是说,我们仅仅直观到或知道
历史退化的责任归咎于柏拉图。这种退化简单说 那些我们自己制造的东西。上帝所创知识的不可
如下所 述。柏 拉 图 的 二 元 论 是 理 念 与 爱 欲 学 说 获得性于是被我们创造的知识所抵消。异教徒的
( the doctrine of Eros) 的二元论。形而上学的历史 思想屈服于基督教,继而在解放的人类意志冲击
可以被视为诸理念,这些理念最初 ( 与海德格尔 前崩溃,其中具有决定性的一步是近代欧洲的启
相反) 被认为是完全独立于人类的认知,不断吸 蒙运动。理念或纯形式因此被象征性的建构或人
收到各种各样为人所熟知的爱欲中的过程,如努 类富有想象力的智性模式所取代,它本身服务于
斯 ( nous) 、心灵 ( spitit) 、精 神 ( Geist) 、我 思 笛卡尔所说的 “灵魂的激情”。因此我们抵达这
( the ego cogitans ) 、 自 我 意 识 ( self - conscious- 样一个奇异的处境,海德格尔,他把西方哲学都
ness) 、Streben、权力意志 ( will to power) ,在这 斥责为柏拉图主义,但是他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讲
一历史 过 程 中 甚 至 包 括 海 德 格 尔 他 自 己 的 操 心 比那些所谓的 “柏拉图主义者” 更接近于原初的
( Sorge) 。转变的第一步,或者更确切地说,试图 柏拉图。这种接近被针对柏拉图的扭曲的争论部
克服这种 “柏拉图主义” 的二元论是亚里士多德 分地遮掩了。
的尝试,他试图一方面把形式与个体事物的质料 现在让我们回到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关系
相统一,另一方面把形式与理智相统一。亚里士 上,这是海德格尔解读柏拉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
多德的这种统一的尝试为后来本质的消失和主体 背景。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由上面提到的两种存
性的逐渐解放奠定了基础,这是现代后期和当代 在学说所构成。第一个学说是,对形式和本质的
的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各种形式的形而上学的制 理性直觉。这种直觉是前推理或前述谓的,与逻
造主义出现的两个必要前提。 辑演绎毫无关系。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本质没有
我认为,海德格尔对柏拉图主义的反对 ( 或 谓项。本质特性必须同时和其他属性一道被掌握,
摧毁) 没有他想的那样彻底。相反,柏拉图主义 没有一种属性是所有者 ( 如主体) ,而其他是被
一方面被新柏拉图主义 ( 从存在流溢出存在者) 拥有者 ( 如属性) 。最初的掌握是后面分析话语
所取代,另一方面,被一种超越的主体性 ( 此在 的必要基础,也就是说,是在范畴基础上述谓的
的内在超越) 所取代。海德格尔的确拒斥西方形 必要基础。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推断出本质的内
而上学的各种制造主义学说。不是人类思想家生 在统一性,无论其是否被给予我们。正如亚里士
成了存在,而是存在本身生成了存在者。但是人 多德在其他书中 ( 《论灵魂》 431b21ff. ) 所说,
类为这种生成构建出了场所或居所,而且生成之 灵魂 “以某种方式” 直接生成它所接收到的存在
物的显现也依赖于适当的人类精神的规定和协调。 者,不需要解释或分析。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形
例如,正如我们刚刚提到的,我们可以看到,柏 而上学或 “存在之为存在” 的科学,是建立在沉
拉图的 “爱欲” 在 “操心” ( Sorge,care) 学说 默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逻各斯。在这一点上,说
之中持续存在,后者在 《存在与时间》 中起核心 亚里士多德主义是柏拉图主义的延续就是对的。
作用。即使考虑到巨大差异,从这个方面以及这 但是柏拉图并没有相当于 “存在之为存在” 的科
一语境下来看,海德格尔是一位残余的柏拉图主 学,正如辩证法在对话中被宣称那样是辩证的貌
义者,当然,不是一个他反对意义上的柏拉图主 似真实的科学,但是实际上从未在行动中出现过
义者。 ( 正如我在对柏拉图的各种研究中所表明的) 。至
同样的观点可以用在海德格尔看来被胡塞尔 于 “存在之为存在” 的科学,它既不与海德格尔
称作的 “前述谓” 意识来阐释,这种 “前述谓” 的 “显现过程” 有关,也不与柏拉图的个体事物
意识,也即对存在的前推理性的敞开。至少在一 的形相有关。毋宁说,它是一种推论图式的科学,
些柏拉图的描述中,他的理念,最初并不是通过 是某种存在物为获得存在的资格而所需的配方,
推理能力获得的。理念必须通过知识分子的非推 即,拥有某种带着属性的本质,而属性就是一种
理的理智能力才能被直观到或看到,才能被推理 或另一种余下范畴的实例。这就是无论如何必须
· 187·
通过任一确定存在者来展现的形式结构,这种结 ductionist) ,但公平地说,通过把本质的现实化归
构的 组 成 要 素 之 一 是 形 式 ( eidos ) 或类形式 因于纯粹理性思维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比人们在
( species - form) ( 或者亚里士多德所称之为的 ti 柏拉图那里发现的制造主义更靠近了一步。我认
ên e inai) ; 形式或类形式并不是谓项学说所赋予 为,这一观点对于理解海德格尔以亚里士多德的
的,而是由理性的直觉所给予的。 方式走进柏拉图这一结果是颇为重要的。同样重
让我澄清一下这一点可能存在的歧义。谈到 要的事实是,爱欲代表了灵魂在理念的 “显现”
的形式结构不仅仅是语言学上的,还是存在论上 ( illumination) 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比起在亚里
的。去存在就是去成为具有种种属性的某种本质 士多德最重要作品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纯粹推论的
之物 ( 在类形式意义上的 ousia) ,而这些属性是 或理性主义的 “存在之为存在” 学说,这更接近
对一种或多种相关范畴的实例化。但是, “存在 于海德格尔。
之为存在” 的科学是一种对结构的话语分析,当 第二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亚里士多德引入一
且仅当本质本身是在先可获得的,它才是可行的。 种 “存在之为存在” 的科学,它不是在类形式意
正如我们所见,本质不能通过话语分析或综合而 义上的本质 ( ousia) 的科学,即实体取代了柏拉
获得的,它必须通过直观才能 给 予 话 语。因 此, 图的 “理念”。我们先不谈柏拉图的 “理念” 和
沉默处于 “存在之为存在” 的话语科学的核心。 亚里士多德的 “本质” 的差异。我们主要感兴趣
这种沉默使我们试图用更多的语言去遮蔽它。形 的是: 作 为 类 形 式 的 ousia,在 其 作 为 复 合 物 或
而上学沉默的核心威胁着其话语上层建筑的解体。 “独立实体 ( 脱 离 质 料 的 实 体) ” 的 构 成 要 素 表
我们试图用话语填补沉默来面对这种威胁。更确 中,是一种要素 ( 虽然是最重要的) 或范畴。述
切地说,我们走三条道路中的一条。首先,我们 谓学说是关于 “独立实体” 范畴要素的,而不是
说本质是不可见的; 其次是不可知的; 最后是不 关于类形式的。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没有关
存在的。但后一条道路直接导向了虚无主义。因 于类形式的述谓知识。在这个意义上,本质 ( ou-
此,我们用 ( 剩下) 两条道路中的一条来修正我 sia) 是通过理性直观得到的。因此,述谓建立在
们的道路。要么,我们成为唯名论者,在逻辑演 分析或推论知识的必要前提之基础之上,但是述
绎所要求的范围内规定本质,换言之,本质重新 谓本身不是那种知识的产物。述谓的这一性质特
定义为句法 ( syntax) 。要么,我们试图通过一系 点构成了对本质的历史性地拒斥和将注意力转移
列的 “它如何向我们显现” 的现象学的描述来接 到述谓学说的基础。也就是说,西方形而上学史
近不可见的本质。但是纯粹的句法什么也没说, 从理性主义或 “亚里士多德的” 传统转移到对独
我们很难知道如何证实对于不可描述之物的现象 立实体的知识的追求。尤其是在现代,特别是在
学描述,因为本质不是一个可描述的相,而是把 英国经验主义中,直观遭到排斥,它的作用被转
自身呈现为一个可描述的相的诸差异的整体。在 移到感官知觉。由此,所谓的 “形而上学” 转向
后一种表述中,对某个相的描述不是对它结构本 语言哲学。简言之,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形而上
质性的描述。 学遮蔽了柏拉图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所以说,亚
总结上述段落,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式的对 里士多德迈出了反对柏拉图主义的第一步,但它
话式教诲中做了两个根本性的改变。首先,亚里 不是西方哲学史转向的关键时期。
士多德保留了柏拉图主义的形式和理性直觉的观 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解
念,但他排除了爱欲 ( Eros) 。这么做的一个原因 读,以便有更加充分的证据选择来反思海德格尔
无疑是他不喜欢哲学家使用神话故事。然而,至 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化的倾向。在海德格尔对柏
少同样重要的是,爱欲是人类不完美性的表达, 拉图的解读中有四要点。我已经在本文开篇讨论
更确切地说,是对我们缺乏对形式的可理解性因 了第一个 要 点; 第 二 个 要 点 在 拙 著 《存 在 的 问
素的推论式把握的表达。亚里士多德把这种积极 题》 一书中做了详细的讨论。接下来我将主要关
的形式置入理性智慧之中,无疑是为了提供这种 注第三和第四个要点。
把握,以作为范畴和谓项学说的基础; 更广义上 要点一: 柏拉图开始了一个希腊思想的转向,
说,是为 “存在之为存在” 的科学提供基础。尽 从占首要位置的,被理解为一个增长、涌现、自
管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一位 “制造主义者” ( pro- 我显现的过程的自然 ( phusis) ,转变为涌现或显
· 188·
现其自身的个体的确定的相。柏拉图的理念是存 程是相同的,即模仿者和工匠的差别被忽视了。
在物化的决定性一步。有时,海德格尔强调这种 海德格尔声称,同一个理念得以显现在物理之床
转向基于存在的意图或自我遮蔽的必然性,存在 和它的绘画摹本之中。但是苏格拉底对于绘画中
只能通过展现其活动的确定存在者来显现自身。 的理念显现没有任何表达。如果海德格尔的观点
然而,在其他时候,尤其在海德格尔晚期思想中, 是正确的,那么试图理解理念本身就是多余的。
他把这种关于自然的原初的希腊思想看作已经是 人们可以简单地以它们更容易获受的形式如人造
对存在的背离。这一观点是海德格尔最极端学说 物或模仿品来研究它们。
的一部分,这一学说要求返回到西方思想的起源, 这样来解读柏拉图,海德格尔就把理念转化
不是以一种存在论的重构方式重复它,而是为了 成想象的产物,即,人类发明的工具,以有助于
找到另外一种方式,一种完全不同于希腊人的思 人类以功利主义的方式来操纵自然。生长转化制
维方式,一种与其他诸神相关的方式。 造。理念被认为是认知主体每一视角下的产物,
要点二: 在 柏 拉 图 主 义 中,对 自 然 的 开 放, 而不是存在过程的源初显现。一个理念就是一种
我们可以称之为对发生或给予本身的一种纯粹理 相,即某事物是如何向我们呈现。作为视角主义
论接受,被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或功利主义的对 者的想象之物,理念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它们
存在的善 ( 善的理念) 的证实所取代,这体现在 最初只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这一看法是对古
存在者作为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的利用上,或者 典看法的颠倒,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来说,
更根本地讲,为了满足人类的意志。由此海德格 现实性是高于可能性的。海德格尔曲解了古老的
尔关注到尼采权力意志理论的起源,从流溢或过 学说,目的是为了在他们身上找到现代制造主义
程转变为事物,以及重点放在了决定欧洲形而上 形而上学的原型,这种形而上学带有对可能性和
学的技术,并在机器取代柏拉图理念的过程中达 进步掌控的偏爱。
到顶峰,这是人类支配意志的直接延伸。 要点四: 在海德格尔把柏拉图的形而上学解
要点三: 理念被认为是蓝图,它们本身是由 读为制造主义的同一时期,他也提出了这样的命
神圣造物主创造出来的,与他创造物质摹本或原 题,认为柏拉图主义 ( 乃至西欧) 的存在学说是
始自然物是一致的,也和人类工匠通过技艺手段 一个一般性概念,一个 “平均性” 概念,对不同
进行摹写相一致。海德格尔提出这种解读,主要 类型的存在者都是共同的。关于这个命题,首先
是基于 《理想国》 第十卷关于 “理念之床” 的讨 要指出的是,海德格尔明确地认为,亚里士多德

论 这是海德格尔分析中出现相当多混乱的根源。 的类形式 ( species - forms) 在存在论意义上等同
首先,他没有注意到苏格拉底自己关于人造物的 于柏拉图的理念。但是无论哪一种情况下, “平
理念学说中的可疑之处。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对诗 均” 或 “一 般” 的 存 在 这 两 个 概 念 都 不 能 再 使
人的诋毁,苏格拉底出于政治目的希望诗人从属 用。当它发生的时候,这个要点很容易得出。我
于工匠,作为他反对诗人们拥有对人类特权的一 刚开始就对人造之物 ( 比如床) 和自然之物 ( 比
部分。 如马或人) 做了区分。如果上帝创造了某一自然
其次,海德格尔误读了实际的文本,根据文 之物的理念,那他也创造了那些存在者,因为诸
本,宇宙的创世者被称为园丁,而不是一个工匠。 理念,如同类形式,是与它们的实例协调一致的。
换句话说,苏格拉底的论述和海德格尔实际上是 不是每个特定形式的实例都同时需要实存,但不
内在 一 致 的, 这 一 论 述 把 存 在 过 程 ( being - 存在的实 体 没 有 形 式。柏 拉 图 称 作 “真 正 的 存
process) 解释为 一 个 生 成 和 涌 现 的 过 程。此 外, 在” ( onts on) 和亚里士多德所称的 “现实性”
并不是所有的人而只是工匠,在技术性生产中复 ( energeia) 不是指实体的某种可能存在,而是指
制原型。而且,在产生某个理念的摹本与制作一 任何存在于时空的个别事物的、最充分意义上的
个图像,比如,在对所产生摹本的绘画之间也有 “存在” 的实际在场 ( 如海德格尔本人坚持的) 。
区别。海德格尔忽视了苏格拉底观点的这个方面,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尚未具体化的理念或形式的
并将全部三个阶段混入到了生产活动之中。在神 可能性将和实存的具体事物的实际的理念或形式
圣的造物主的花园里,理念的自然状态反而被压 处在相同的 “存在论” 层次。换言之,想象的理
制和确定为在存在论意义上和技术工匠的生产过 念会在存在论意义上等同于永恒且真正地被理解
· 189·
的理念。理念,如同形式,通过它们具体事物的 或者认识到无知。同样可以说,美的理念,是表
中介才得以被发现,而不是仅仅通过对它们可能 达美的,但是几乎难用某种技术上的精确和详尽
是什么的思辨。 的方法来描述。第三,在 《智者》 中讨论过 “最
既然 “真正” 的理念或形式是时空条件下个 大的属”,以及在 《巴门尼德篇》 和 《斐莱布篇》
别事物的理念或形式,那么就不可能有人造物的 对话中讨论过的类似物,我指 的 是 存 在、同 一、
理念或形式。但据我所知,不管是柏拉图还是亚 他者、剩余、变化、一、多,等等。很明显,他
里士多德都没有如此明确地表达过,它遵循现实 们与第一种观点中的两种理念根本不同,而且也
性原理。整个关于床的理念的讨论,它们成为海 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种和属。
德格尔分析的一个范本,是模 棱 两 可 的。不 过, 这个简短的回顾足以说明在柏拉图那里没有
既然我们认真地对待它,那仍然有重要的一点需 单一的、统一的、一般性的存在学说,也当然没
要提出来。在自然和人造具体存在物这两种情况 有作为生产或制造的存在学说。正如海德格尔所
中,每一种类的存在与任何其他种类的存在是不 说,柏拉图没有把自然、技艺和 摹 本 等 同 视 之,
同质的。成为一张床与作为一匹马是不同。换句 由于对 《理想国》 第十卷没有做精准的阅读,导
话说,马的理念或形式并不仅仅简单地展现马的 致对例证文本的糟糕的选择有不止一个原因。海
存在,还展现了马的存在方式,并且所有存在方 德格尔所犯的错误很容易说明。通过创造出牛的
式都不是普遍的。可以说,所有的理念或形式本 理念,上帝也创造出牛。但是通过创造出床的理
身有一个普遍结构,这种结构对所有存在方式是 念,如果有这种理念,上帝也不会创造出床。种
共通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 “存在之为存在” 植花木和做木工活之间存在差异,更不用说绘画
所意指的,即复合实体的结构,正如范畴学说所 了。关 于 前 面 问 题 的 思 考,我 再 补 充 一 句。 在
描述的那样。不过,正如我所强调的,复合实体 《形而上学导论》 中,海德格尔明确提出,没有
的结构并不与类形式或单一实体的结构相同,正 一种 “存在” 的意义等同于这一术语的分词的、
是这种实体展现了如 ousia 这般存在的首要意义。 不定式的和连词的使用。我们不忽视或 “遗忘”
此外,正如柏拉图的理念的情形一样,每一种类 这一事实,就不能得出存在的一般性概念。这种
形式都展现了一种存在方式,而不仅是一般性的 遗忘可能是西方形而上学后期的特点,但是没有
或平均的存在的属性。 理由把这归因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海德格尔本可以距离真相更进一步,如果他 于是,柏拉图 “存在” 概念的多元性通过像
认为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存在 “理念” “最大的属” 词语所被赋予的不同意义所
( 确切地说没有 “存在”) 。这将有助于提醒我们 展现。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这种多元性关键的
自己注意那些在柏拉图对话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 例证就是复合实体与单一实体的差别,即主体和
理念。首先,存 在 着 某 事 物 殊 相 的 理 念,例 如, 本质。存在着某种事物的集合体,这里 “类” 展
一头牛、一棵树或者一个人的 相。相 是 源 始 的, 现了理念或类形式。但这并不与所谓的普遍性的
而特殊的牛、树或者人都是相的复制品。这不同 存在学说相同。海德格尔本人在他对柏拉图主义
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 ( eidos) ,与海德格尔的还 的创始人的解读中似乎从集合体转移到普遍性。
原性的解 读 相 悖。人 不 是 对 本 质 之 “人” 的 复 由此他将柏拉图融入亚里士多德之中,或者把亚
制。其次,存在着道德品质、抽象关系和不同概 里士多德视为一个更为高级的柏拉图版本。这一
念的理念它们缺乏确定的相,有一些几乎无法被 点很容易 用 下 面 《形 而 上 学 导 论》 中 的 一 段 来
精确定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灵魂,苏格拉底 说明:
在 《斐多篇》 中提到,灵魂不能被人用某种逻各 自然 ( Phusis) 变成理念 ( 型相,para-
斯去描述,而只能通过神话。正义的理念是更容 deigma) ; 真理变成正确性。逻各斯变成某个
易被理解的例子。与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的表 命题,它变成真理作为正确性之所在地,变
面上的独断论相反的是,正义被定义为 “做好自 成范畴之起源,变成存在之诸多可能性的根
己的事情”,它本身是如此模糊以至于毫无意义。 本性命题。 “理念” 和 “范畴” 是后来西方
为了知道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知道我 整个存在都处于其下思考、行动与评价的两

是谁,并且试图发现是什么引领我们走向哲学, 个名称。
· 190·
这一判断后部分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海德格 问题在于,对于纯形式的知性理解是否是一
尔,不是说忽视了,而是没有说清楚, “理念” 种存在论的生产方式。对这个问题的详尽的分析
和 “范畴” 从属于我们可以称之为柏拉图主义传 将超越本文的限度。但是我必须就这个问题谈几
统的两个单独的维度。我们不能通过述谓性的话 句。亚里士多德论证的关键在于科学命题的主词
语捕捉到这个或那个个别本质构造的统一体,原 —谓词结 构,或 者 我 称 之 为 所 有 者—属 性 结 构。
因有二,首先,统一体是不可言说的。其次,为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由于如下事实而复杂化,即他
了给出一个关于本质的述谓性或推论性解释,我 允许关于独立实体的科学陈述,而不允许陈述我
们不得不区分本质和附属的属性。但是我们不能 们所谓最高意义上的 “存在”。显然,像 “苏格
做出这种区分,除非我们已经知道其本质。我要 拉底” 或 者 “这 匹 马” 这 样 的 个 体 是 不 能 成 为
提醒读者,证明必然联系的不可能性是建立在休 “什么是存在” 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如果这个问
谟的经验主义基础上的,并直接导致了康德和当 题有答案,它一定要解释本质的基本属性。但是
代建构主义哲学。这一过程的发生,是因为休谟 本质本身就是个别的,比如,理性的动物; 一类
和康德都拒斥理性直观,理性直观直到胡塞尔才 个别事物的本质就一般意义而言只构成每一这类
得以重建。 个别事物的基础,但它与其他本质是极为不同的,
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亚里士多德的本质或类 例如飞机或者马。
形式的前述谓结构概念的结果。单一实体是其诸 回答 “什么是存在” 这个问题需要对一般本
属性的拥有者,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好像这些 质的本质属性进行解释,但这个解释过程是循环
属性中的一种是诸如此类的一种类形式 ( 毕竟, 的。在我们提供这样一种解释之前,我们首先得
原初实体在范畴中是第一位) 。此外,人们可能 知道什么是本质的,而且我们不能从一种以这样
会说,将本质分解成单独的组成成分是完全可能 的知识为前提的分析中来习得这种必然性。这一
的。例如,“理性” 和 “动物”,被认为是 “人类 难题是休谟认识到我们不能提供一个关于必然性
动物” 的本质属性。然而,事实上,这不是一个 联系的分析性解释或证明的根源。请注意,诸如
述谓而是同义反复, “理性的动物” 这一表达和 “一” “存在” “真” 等术语既适用于实体,也适
“人类动物” 是相同的,因为有且只有人类是有 用于本质。简言之,如果不援用 本 质 性 的 知 觉,
理性的。因此, “理性” 与 “人类” 是同一的。 即使我们能辨认出属于每一本质的诸属性,我们
另外,用 “理性” 区分 “动物” 的属,但它并不 又怎能证明这些属性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本质属
是这种属的本质属性,因为说 “动物是理性的” 性呢? 但是最终,即使把握一般本质的所有障碍
是错误的。这足以表明我们不能知道什么是人类 都能被克服,这仍然无法为我们提供充分的关于
动物,除非我们知道什么是理性的。 存在的一般知识,更不必说海德格尔的 “存在”
像苏格 拉 底 一 样 的 人, 被 称 为 “理 性 的 动 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存在者都是本质。海德格
物”,而 不 是 “动 物” 属 或 者 “人” 的 类 形 式。 尔是通过由存在者转向存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但是我们不能通过阐述一个属性所有者的属性来 但是他付出的代价是对于存在不能言说任何东西,
得到它的本质。在上述情形中,所有者是 “理性 存在并不是对某一属性的一个规定和表达。这一
动物” 整体,而不是说具有理性属性的 “动物”。 规定采取糟糕的诗歌形式而不是分析性的话语形
后者会导致 “动物都是理性的”,这当然 ( 通常) 式这一事实并无改变任何事情。我不能理解,为
是错误的。总之,我们可以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的 什么一种对于存在诗意的解释就可以免于生产主
本质,但是不能将之分析为所有者和属性。没有 义的指控。
任何一部分本质是 “立在下面”,或者说 “被抛” 总结这一系列反思,我们承认,海德格尔诗
或者 “被建立在” 其他事物下面,来作为它们的 意的思考方式,除了让存在在人们的凝视之中显
支撑。描述本质的语句,与其说是述谓性的命题, 现自身,它什么也不产生。除了用语言,没有什
不如说是现象学的描述,且现象学描述的形式是 么可以言说存在。因为语言是述谓性的,亦即就
被给予认知的,而不是由认知 建 构 的。这 表 明, 某物谈论某物,海德格尔的成功事实上是失败的,
存在之为存在的科学并不是最高意义上的存在的 即哲学被重新定义,不仅仅是从逻各斯,还是从
科学 ( 作为类形式或本质的 ousia) 。 言说到沉默。按 照 柏 拉 图—亚 里 士 多 德 的 传 统,
· 191·
我们从日常显现的相开始,通过分析,达到存在 我们如何做到这种区分? 因此,我们回到亚里士
者的形式结构。这种形式结构被称作理念或形式。 多德形而上学循环,或者暂时容许海德格尔的泛
正如词源学所显示的,形式,在这个词最深层含 化,回到了柏拉图主义的循环。我们不能在海德
义上,是事物如何向我们呈现,但这些相为全部 格尔教诲的基础上摆脱这一循环而不消除它,那
理性话语和诗歌提供基础。 不是基础存在论,而是存在论的虚无主义。
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我们没有 产 生 这 些 形 式; 我的结论是,重要的哲学辩论并不是在柏拉
我们所能做的最好是,通过论证指出制造主义理 图和海德格尔之间展开的,而是在柏拉图和康德
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它与正统的柏拉图主义 之间展开的。海德格尔是一个弱化了的康德主义
的结果如何不同。为了解释自然 ( 或经验,如果 版本,因此,他在凸显康德立场的危险后果的意
你愿意) 的秩序和可理解性,我们不得不区分本 义上有巨大的价值。不过,这一立场并没有因此
质产物和附属产物。但是如果不预先把握本质, 被驳倒,争论仍在继续。

① 本文收录在论文集 《面向对话: 海德格尔与柏拉图》,卡塔林·帕特涅、汤姆·洛克莫、埃文斯顿,美国西北大学出


版社,2005 年,第 178 - 191 页。
② M. Heidegger,Nietzsche,2 vols. Pfullingen: G. Neske,1961,p. 484.
③ M. Heidegger,Nietzsche,1 vols. Pfullingen: G. Neske,1961,p. 198.
④ M. Heidegger,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Tübingen: M. Niemeyer,1953. 此引文疑似原书编辑有误,将下一段文字
亦包含在了引文之内,译者根据查阅 《形而上学导论》 及上下文语境给予了更正; 另此处引文作者只给出了引文出
处,没有给出页码。中译本可见,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188 页。译文有变动。———译者注

( 责任编辑: 颜 冲)

· 19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