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DOI:10.6637/CWLQ.202109_50(3).

0008

烏托邦的旅行
論張惠娟《烏托邦的流變:文類研究與文本考察》

楊乃女 *

《烏托邦的流變:文類研究與文本考察》
張惠娟著。台北:書林,2020 年 10 月。198 頁。

提及烏托邦研究,一般讀者能立即聯想的作品就是湯瑪斯 • 摩爾
(Thomas More)的《烏托邦》
(Utopia),以及這個作品留給我們的思想遺
產──理想社會藍圖的建立。然而,烏托邦會形成一個獨立的領域不僅
僅是這個研究範疇延續人文主義的精神,探究人類社會的潛能;歷經時
代的演變之後,烏托邦形成一個有機的研究領域,除了有其歷史文化脈
絡之外,烏托邦作品和研究學者呼應時代脈動,納入不同的議題。也因
此,每一個烏托邦作品和研究都是一個烏托邦思想的有機體。台灣的烏
托邦研究向來是冷門的研究領域,在台灣的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烏托邦文
學及相關研究的作品?烏托邦對台灣和華文文學的意義是甚麼?台大的
張惠娟教授投身於烏托邦研究數十載,於去年集結了過去對烏托邦文類
和烏托邦文學作品的研究。這部學術專書有系統地整理當代烏托邦研究
的定義與脈絡,考察烏托邦文學自 1970 年以來的流變。除此之外,張
教授對華文文學中和女性科幻小說中的烏托邦議題也十分關注,這部著
作收錄了張教授從比較文學角度研究中國文學作品的烏托邦元素,以及
1970 年之後重新運用烏托邦元素探究女性議題的女性科幻小說。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中外文學 • 第 50 卷 • 第 3 期 •2021 年 9 月 • 頁 193-201。
中外文學 第五十卷 第三期 二○二一年九月

張教授的研究圍繞著一個核心,也就是我們如何透過烏托邦了解
世界,以及從烏托邦看世界對我們有何啟發,所以張教授在這本專書中
第一個研究的議題即是烏托邦為什麼自成一個研究領域。對華文讀者而
言,烏托邦是舶來品,但是對這個舶來品在歐美的脈絡和影響比較不
熟悉。張教授的研究不僅僅只是介紹烏托邦的脈絡和相關文學研究,她
提供了一個烏托邦旅行的途徑。這裡的旅行概念借用了薩伊德(Edward
Said)在《世界、文本、評論者》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一書中
對西方理論的批判之看法,薩伊德指出西方的理論大部分都試圖建構一
個普及化的準則,但是沒有一個理論是一體適用、可涵蓋或預測所有情
形的(241)。理論旅行的意義在於理論的緣起可能是基於對某個特定的
背景,因此它需要在不同的歷史脈絡或文化背景之下被檢視,才能看到
它的侷限,因此薩伊德呼籲我們應該要區分理論和批判意識這兩種批判
的方法,後者會考量批判方法的背景(242),具有不斷地追尋有別於主
流 方式批判方法的精神(247)。雖然張教授在本書中並未引用薩伊德的
概念,但她的研究方法呼應了理論旅行的精神,烏托邦起源於摩爾《烏
托邦》,但歷經了不同時空的旅行,有了不同的面貌。張教授在導論中
詳細爬梳烏托邦文類研究的演變史,其實就是帶領讀者經歷一場烏托邦
的旅行,烏托邦並非一體適用的概念,也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領域,因
此從自摩爾出版《烏托邦》以來,文人們除了模仿其風格和形式之外,也
有學者抱持諷刺與懷疑的態度,批判、諷刺、諧擬為這個文類帶來更豐
富的面貌,流變成各種形式,例如反烏托邦、批判式烏托邦、幽思托邦
1
(Ustopia)、 後設烏托邦等等,每一個詞彙記錄著人們對烏托邦的不同想
像及批判。在這個烏托邦的旅行當中,儘管風貌各異,這些圍繞著烏托
邦的概念都指向人類改善社會的潛能以及對這種信念的批判,人類社會
成了烏托邦研究的焦點。所以烏托邦文類研究的演化就成了觀察從人的
角度改善人類社會最好的研究媒介。

1 幽思托邦是加拿大作家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自創的詞,請見張教授著作(11)。

194
烏 托 邦 的 旅 行 : 論 張 惠 娟《 烏 托 邦 的 流 變 : 文 類 研 究 與 文 本 考 察 》

《烏托邦的流變:文類研究與文本考察》的架構分成兩個部分,張教
授在本書的第一部分藉由不同文類的比較,探究烏托邦文學的特質,運
用比較文學的方法讓我們藉由觀察不同文類的歧異,在辯證的過程中,
界定烏托邦文學的範疇。第二部分則是集結張教授過去對女性科幻小說
的研究,從早期女性主義的關懷、女性視角的電腦叛客(cyberpunk)到
後人類的女性詮釋,這個研究的脈絡呼應女性科幻小說的發展。張教授
從烏托邦的視角研究性別論述以及性別與科技之間的糾葛,將英美女性
科幻小說引進台灣的烏托邦研究,為台灣的烏托邦研究和女性主義研究
注入新的研究能量。
本書的第一部分從文類學的角度探究烏托邦的定義,檢視了樂園神
話、反烏托邦和後設烏托邦的性質。張教授在第一章探討常常被混為一
談的兩種文類,也就是烏托邦與樂園神話的區別,這一章的研究為華文
文學中的烏托邦元素帶來新的看法。首先,張教授指出,曾有學者認為
理想世界的再現為烏托邦的本質,她比較了樂園神話與烏托邦的特色之
後,認為如此的定義太過籠統。根據張教授的研究,樂園神話呈現「靜
態」的面貌(32),在封閉的體系內,「所有屬於現實的一切不快和缺失
全遭摒棄,而呈現出一幅永恆、完美的靜態畫面」
(33);此外,樂園神
話缺乏積極、入世的態度,「摒棄『人定勝天』的可能性」
(35-36)。而烏
托邦則是展現「動態」的樣貌,也就是說,烏托邦的風貌是「理想與現實
交錯、美好與醜惡交融所構築的一個活潑的園地」
(32);除此之外,烏
托邦的積極風貌展現於「政治典章制度的刻意描摹」,以積極、入世的態
度展現達成理想世界的願望(34)。透過如此的比較,張教授清楚的刻畫
出烏托邦的特質,然而,張教授也強調,樂園神話具有近似烏托邦的特
質,區分這兩者是為了從文類學的角度釐清烏托邦的定義(30)。張教授
應是延續庫馬(Krishan Kumar)的看法,將樂園神話視為烏托邦的起源之
一。隨後張教授以此定義檢視華文文學中近似烏托邦文學的作品。張教
授是國內少數以比較文學的角度研究華文烏托邦文學的學者,她透過歐
美的脈絡回過頭來看華文文學中是否有類似的傳統,將烏托邦帶進華文

195
中外文學 第五十卷 第三期 二○二一年九月

語境。張教授做了非常紮實的研究,檢視了許多中國文學中對理想世界
描述的作品,例如《山海經》、老莊思想、孔子的「大同世界」思想、陶潛
的〈桃花源記〉等,她認為陶潛的桃花源提供了一個理想樂園的原型,然
而這是一個「隱退、超越與閉關自守的靜態樂園」,晚清小說中描繪的理
想社會呈現「根基於現世、充滿各種可能變數的動態畫面」,較接近西方
的烏托邦(42)。
張教授在文章中用烏托邦的語彙觀察華文文學,讓我們有一個研
究不同歷史時期文學作品,從未來的角度提供理想世界或社會願景的觀
點,此論點與王德威的研究並讀特別有意義。王德威研究中國科幻的
起源時,也曾經指出西方烏托邦文學引進中國的影響,王以「未來完成
式」敘事法作為判斷中國科幻起源的標準,根據王的研究,此方法讓作
家「得以自未來角度倒敘今後應可發生的種種」,亦即運用「贖回歷史,
典借將來」的敘事策略將「歷史困境所不能已於言者,盡行投諸另一個世
界」
(37),「未來完成式」敘事法讓作家從未來的角度重新設想一個新的
過去。王德威的看法主要來自於在他的觀察中,中國缺乏描繪未來新世
界的文學傳統,呂應鐘和吳岩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們認為傳統儒
生在學術上被要求應該專注於歷史事件及經典古籍的研究,因此不太會
2
關注對未來的想像(55)。 然而,只從未來想像的元素追溯烏托邦起源
有其限制,如同張教授的研究顯示,烏托邦的基本精神是理想世界的想
像,或許樂園神話不能歸於烏托邦的範疇,然而,樂園神話的出現代表
人類對於現世不滿,因而將美好的國度寄託於某個想像的世界,樂園神
話可視為烏托邦的先驅。張教授從樂園神話的角度閱讀陶潛的〈桃花源
記〉,將中國文學作品中的烏托邦元素再往前推,中國文學作品中不乏
理想世界的想像,也有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不過張教授提出的觀點指

2 筆者於今年書寫〈中國科幻與現代性的轉譯〉論文時,曾經研究過中國科幻起源的問
題,此段中對王德威以及呂應鐘和吳岩的研究,皆出自該文。該文收錄於台北大學出
版的《譯鄉聲影》學術論文集中。

196
烏 托 邦 的 旅 行 : 論 張 惠 娟《 烏 托 邦 的 流 變 : 文 類 研 究 與 文 本 考 察 》

出孔子的「大同世界」具有比較入世的精神,〈桃花源記〉為其縮影。她對
〈桃花源記〉的閱讀非常有趣,

首 先, 樂 園 的 定 居 者, 為「男 女」、「黃 髮 垂 髫」、「妻 子」、「邑 人」


等,就中可見人不僅為個人,且需由其與他人關係之界定;似乎個
人的意義,必置於大我的架構中始得肯定。再者,「阡陌交通」的描
述,與老莊的「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相較,似更可見其積極、入世的
烏托邦精神。(39)

〈桃花源記〉大致上採取保守、閉關自守的態度,不過在陶潛的描述中,
已經具有理想社會架構的雛形,也因此張教授雖然將之歸類於樂園神
話,仍然肯定其具有烏托邦精神。
張 教 授 在 第 二 章 檢 視 了 反 烏 托 邦 的 定 義, 大 力 呼 籲 反 烏 托 邦 與
諷 刺 文 學 的 不 同。 張 教 授 指 出, 反 烏 托 邦 文 學 最 重 要 的 特 色 是 諧 擬
(parody),也就是以一個原始文類為批判的目標,而諷刺文學並無此特
色(54-55)。近年來有學者將 “dystopia” 翻譯為「惡托邦」,雖然張教授並
未評論此一翻譯法,不過在本章中,張教授於探究反烏托邦的特質時,
說明了「反」的意義。張教授針對反烏托邦和諷刺文學的差異性研究指
出:「實則反烏托邦的『反』字,已指出它與諷刺文學的相異處。儘管兩
者皆有諷喻特質,然而反烏托邦所攻訐的目標,其實是烏托邦本身。此
正是反烏托邦為諧擬文體的一大特色」
(54)。換句話說,「反烏托邦質疑
烏托邦的價值體系,試圖於烏托邦的價值體系上另逐一套架構」
(54)。
從這個觀點看來,「惡托邦」的「惡」字只單純顯示是一個不好的地方的再
現,缺乏一個後設批判性的可能性,以及 “dystopia” 身為烏托邦「模仿
嘲弄型分身」的特質(54)。第三章的部分,張教授從「框架」和後設語言
的角度討論後設烏托邦定義,烏托邦文學的典型技巧即是各種「框架」技
巧,例如「序」和「鈸」等,提示讀者們文本邊際(boundaries)的問題,虛
實交錯,體現文本與現實的互動(73);而後設語言的運用則是挑戰文本

197
中外文學 第五十卷 第三期 二○二一年九月

故事核心中的各種穩定的價值體系(82-83)。張教授藉著後設烏托邦的
研究提示我們,烏托邦文學一開始就具有後設特質,不需要刻意視之為
烏托邦或反烏托邦之外的另一個類型(83)。
在本書的第二部分,張教授提供了一個女性烏托邦的旅行途徑,研
究英美小說中女性烏托邦的發展與典範轉移,此部分不但提供詳細的歷
史脈絡,並且也跟隨時代脈動,引進女性電腦叛客與後人類等議題進行
深入的分析。根據張教授的研究,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有作家書寫女性
烏托邦,其中的經典作品是夏綠蒂 • 柏金斯 • 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的《她之鄉》
(Herland),在這本小說中,吉爾曼想像了一個純女
性社會,藉此紓發她對父權社會之不滿與批判。女性烏托邦之所以吸引
眾多女作家的青睞,在於作家得以利用此文類想像另類社會,投射自身
對理想社會的願景,作家利用有別於現實社會的想像空間或時間做各種
思想實驗。 3 張教授的研究指出,女性烏托邦經歷了多次的轉變,《她之
鄉》為古典女性烏托邦作品,仍以理想世界的想像為主軸,1970 年代之
後的女性烏托邦以科幻小說為主體(89),開啟了更多元化的對話空間。
從時間軸來看,張教授認為當代女性烏托邦經歷了兩波重要的發展,首
先是 1970 年代的女性科幻作家,「結合了第二波女性解放運動的政治訴
求和科幻文類的未來願景,既為傳統科幻注入人文關懷和女性意識,
也為倡言『烏托邦已死』的二十世紀文壇增添幾許樂觀航向未來的空間」
(126)。然而這一類的女性科幻作品有迴避科技的傾向,張教授認為,
或許是「因為傳統上科技屬於男性的領域,科技往往等同理性思維、實
證主義、男性霸權,因此諸多女性科幻面對科技的態度往往甚為曖昧」
(132)。1980 年 代 之 後, 由 於 七 ○ 年 代 的 女 性 主 義 訴 求 不 被 重 視, 女
性科幻作品不再呈現樂觀的面貌,反烏托邦的風潮取而代之(127)。另

3 此處筆者將烏托邦與科幻交替使用並非混淆此兩種文類,而是科幻與烏托邦多有重疊
之處,這兩個文類糾葛甚深,究竟科幻是烏托邦的次文類,或者烏托邦為科幻的次文
類之爭論由來已久。筆者認為這兩者關係密不可分,含有另類社會描述之科幻作品皆
可稱為具有某種程度的烏托邦或反烏托邦精神的作品。

198
烏 托 邦 的 旅 行 : 論 張 惠 娟《 烏 托 邦 的 流 變 : 文 類 研 究 與 文 本 考 察 》

外,八○年代興起的電腦叛客類型為科幻小說注入新的活力,但張教授
的研究指出,「電腦叛客的革命性姿態和抗衡保守勢力的架勢」亦引起諸
多質疑(129),女性科幻小說利用電腦叛客這個次文類「試圖突顯女性主
義訴求並尋求性別、科技、族群議題的對話空間(Cadora 370),以呈現
(Harper 406)電腦叛客在種種議題上被收編的狀況」
並「修正」 (131)。
張教授稱八○年代之後的女性科幻小說發展為「典範移轉」
(133),由於
當代高科技的發展,女性陣營對於科學與科技引發的倫理議題想要取得
發言的位置,因此利用科幻的文類探究科學、科技與女性議題。
在當代女性科幻小說的研究上,張教授帶領我們閱讀許多重要的
科幻小說,例如在探討八○年代女性科幻的典範轉移時,張教授以瑪
吉 • 皮兒西(Marge Piercy)的兩部小說《時間邊際的女子》
(Woman on the
Edge of Time)與《他、她與它》
(He, She and It)為例,說明以「回歸自然」
v.s.「擁抱科技」二分法來檢視女性科幻小說的發展太過簡化(135)。《時
間邊際的女子》小說中的未來世界看似為強調生態和環保意識的素樸烏
托邦,然而高科技亦扮演重要的角色,「調和高科技與人文關懷」,張教
授認為此部作品顯示女性烏托邦「絕非懷舊式的原始主義」
(136)。而皮
兒西另一部作品《他、她與它》融合了電腦叛客的風格,以「合成人」和
「改造人」等科技製造的新人類為主體,「重新省思『人』的主體和『人』的
定義等相關議題」
(137),除此之外,張教授非常關切女性電腦叛客帶
來的新視角,因此她關注這部作品中對於「女性成為機器」的議題,人
工打造的女性合成人容易淪為父權體制下女性特質的具象化,然而這部
小說中呈現另一種可能性,也就是半人、半機器的女戰士尼莉(Nili),
以女同志、女戰士的身分開啟女性主體的新潛能(139)。張教授也十分
關切性別與族群議題,也檢視了女性電腦叛客類型中,合成人科技對
性別和族群產生的衝擊,顯示合成人的論述可能的盲點,並以《心智玩
(Mind Players)、《他、她與它》和《張中山》
家》 (China Mountain Zhang)
為例,討論各種二元對立疆界日漸模糊,後現代主體跨界策略對於性別
和族群議題探討很有幫助,得以對抗主流的保守勢力(147)。然而張教

199
中外文學 第五十卷 第三期 二○二一年九月

授也指出,實際使用這些策略時,仍有陷入傳統刻板印象的危機,例如
《他、她與它》中的老祖母仍然想尋求回春術,令人質疑作者的性別政治
意涵(154)。在女性烏托邦的最後一章延續她對後人類議題的關懷,研
究娥蘇拉 • 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的短篇小說集《轉機》
(Changing
Planes),探討科技所涉及的災難、生態浩劫與資本主義下的文化霸權主
義,顯示女性科幻小說對科技議題的省思。在這個部份的研究中,張教
授著力於當代科幻小說中的女性身影,也顯示烏托邦研究的多元之處,
除了文類學之外,亦有性別、科技與族群的議題,為台灣的烏托邦研究
帶來獨特且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研究方向。

結語

張教授在研究後設烏托邦的章節裡提及,「後設烏托邦可以是所有
烏托邦文學中潛藏的一個趨勢或面向」,因為「烏托邦文學原本即具有甚
強的『自我意識』
(self-consciousness)」
(73),此一觀點說明了烏托邦研究
的魅力,烏托邦並非只是理想社會藍圖的再現,不管在文類或者議題的
研究上都具有批判性的特質。張教授在本書中對烏托邦流變的研究,讓
我們看到了烏托邦的現代性,隨著時代的脈動,烏托邦研究在在反映出
現實社會的不足之處,它的多元性也提供不同族裔、性別、弱勢族群發
聲的管道。台灣在近年來興起一股研究科幻的風潮,或許是因為高科技
的快速發展,帶給人們憧憬之餘,學者們也擔憂高科技帶來的倫理道德
爭議,後人類的研究風潮即源於此種憂慮。烏托邦通常給人的印象是一
個傳統的領域,然而張教授這部學術著作,讓我們從烏托邦研究的種種
面向看到烏托邦的基進性,另類社會的想像可以提供最敏銳的社會批評
與省思,烏托邦研究可以很科幻,也可以很後人類,為不同的領域帶來
新的視角。

200
烏 托 邦 的 旅 行 : 論 張 惠 娟《 烏 托 邦 的 流 變 : 文 類 研 究 與 文 本 考 察 》

引用書目
王德威(Wang, David Der-wei)。《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
編》Ruhe xiandai, zenyang wenxue? Shijiu, ershi shiji zhongwen xiaoshuo xinbia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The Making of a Literature: New Perspectives on 19th- and
20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台北:麥田 [Taipei: Maitian],2007。
呂應鐘、吳岩(Lu, Yin-chung, and Yang Wu)。《科幻文學概論》Kehuan wenxue gailun
[A Survey of Science Fiction]。台北:五南 [Taipei: Wunan],2001。
張惠娟(Chang, Hui-chuan)。《烏托邦的流變:文類研究與文本考察》Wutuobang de
liubian: Wenlei yanjiu yu wenben kaocha [Perspectives on Utopia: Generic Investigation
and Textual Exploration]。台北:書林 [Taipei: Bookman],2020。
Cadora, Karen. “Feminist Cyberpunk.” Science-Fiction Studies 22.3 (1995): 357-72.
Harper, Mary Catherine. “Incurably Alien Other: A Case for Feminist Cyborg Writers.”
Science-Fiction Studies 22.3 (1995): 399-420.
Kumar, Krishan. Utopianism. Buckingham: Open UP, 1991.
Said, Edward.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Harvard UP, 1983.

20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