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从混沌到秩序》|贾行家解读

关于作者

唐晓峰,美国希拉丘兹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

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中国先秦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

史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结合考古学的方法。

关于本书

本书是唐晓峰教授多年科研和教学的成果汇总,目的是为中国古代地理学和

思想史梳理出清晰脉络,建构适合解释中国古代问题的地理思想体系。本书

对中国的“王朝地理学”形成做了分析,借鉴了国外的前沿研究成果,结合中

国自古形成的地理观念,让我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更清醒地反思我们观念

中的地理概念。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地球的表层,既包含自然系统,也包含人文系统,现代地

理学不仅要描述世界,更要论证世界,研究地理背后的思想历程。中国古人

的地理思想,是一边观察,一边根据经验思辨和推理得来的。它的重要源头,

是英雄战胜灾害的“二次创世”神话。这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地理思想。古代

地理思想的框架是:天地对应“分野”;天圆地方,按散点透视的方式组合大

地,区域的核心在于中轴线。中国地理思想史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是从先秦

时代那种华夏与蛮夷对峙的九州“天下观”,转换成了秦朝的郡县制“王朝
观”。后者是根据严密的政治秩序,主动操作出来的。我们还谈了古代传统地

理思想带来的问题:它会让人看不清中原与邻近民族的关系,也曾经影响了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今天我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从混沌到秩序》。

它的副标题是“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你可能会问:地理就是万古不变的山

川河流,和发现有关,和思想有什么关系?

表面上好像没关系。地理告诉我们的,一般都是大地上有什么,要找一件东

西该去哪儿找。而问题就在于,人究竟在大地上找什么?人们不只在寻找水

源、矿藏,也在为一座城市寻找坐落地址,为一个区域建立边界,这就和思

想挂上钩了。还有,我们遇到的具体地理问题,比如“合肥人到底是南方人还

是北方人”、“中国最伟大的山是哪座山”、“为什么黄河是母亲河”,这也都

和思想观念有关。

在地理学家眼里,地球的表层包含着两个大系统,一个是自然系统,另一个

是人文系统。现代地理学要把这两个系统结合起来研究,不仅描述世界,更

要论证世界。人论证世界的时候,永远是站在自己的思想立场上。虽然地理

事实就那些,但思想不同,阐述出来的世界就不一样,由此决定的文化也不

一样。

本书作者是北京大学史地研究所的唐晓峰教授。他上世纪 80 年代在美国读

博士的时候,发现西方更重视地理思想研究。于是他决定从事中国地理思想

史的研究。

这可不容易。中国的科学研究几乎都在西方范式之下,自打国内地理学引进

了经纬、海拔、等高线、大地测量这些科学概念,就放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唐晓峰教授做的,是用古人的概念,重新讲一遍中国的地理思想,再看看它

和西方的差异。我今天为你说的这本《从混沌到秩序》,就是他在北大多年

教学和研究的成果。我的讲述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的是:上古时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地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有

哪些最核心的概念?在第二部分,我为你介绍中国地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

转折,本书称为“从天下观进入王朝观”。这也为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政治奠定

了地理版图。在第三部分,我们用这本书介绍的地理思想视角,重新观察两

类历史现象:一类是古代的北方边疆问题,主要是中原和游牧民族的关系;

另一类是清王朝与西方列强的领土纷争。
第一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说第一部分的内容: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拥有什么样的宇

宙观和地理思想?你会发现,这些思想其实还在我们的头脑里存在,影响着

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李敖形容得比较吓人,是:“我不是我,我是鬼,我是祖

宗。”

古人的地理思想,是边走、边观察,边在头脑里形成的。最初的外部世界,

就像《帝国时代》那些即时战略游戏,开局时一片黑暗,既难以知晓,又没

法理解,你要派出一个侦察兵,一点点儿地向外探索,不断带回消息来,更

新你的地图。有个常见的误解,是古代中国比较封闭,人们不愿意迁徙。要

说有这种现象,也是到清代才比较普遍的。在那之前,古人对世界抱有很强

的探索欲望,经常出门远行,使臣、商贾,尤其是僧人,都跑得非常远。在

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前,中国的海上活动也相当发达。

古代形成的地理文献,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结合实地考察、地志记录和舆图

绘制,靠人的腿“跑”出来的。也不是通过一个侦察兵、一个点的视角来认识,

而是集合了很多人的眼睛和记忆,在努力地拼出全景。古代的历史典籍,虽

然有些内容荒诞不经,但却汇集着先人的艰辛和真诚。他们越是往外跑,越

是发现,世界好像没有尽头,爬到再高的山顶,也没法看清楚大地的边界在
哪儿。尤其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遵循什么样的规则?想满足这种好奇,

就要动用思想,用头脑的空间来弥补视觉的不足了。

于是,古代的地理思想产生了,它沿着两条路发展:一条是思辨和推理,另

一条是经验和观察。

地理思想的源头是什么呢?你应该能猜得到,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但

这背后还有一层深意,唐晓峰提醒读者:最早出现的神话,并不是开天辟地,

而是那种动物说人话的故事。因为人类最先思考的是身边的东西,只有在他

们的环境知识拓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开始想象关于世界诞生的问题。当他们

想象开天辟地神话时,不仅有了最早的地理概念,而且想知道这个世界的秩

序是什么?具体表现就是:这类故事不止包括天地的起源,还包括山川河流

的形成,四季为什么会变化等等。那么,更抽象的概括应该是:地理思想的

源头,是人开始用神话的方式,为自然世界建立秩序。

这本书的名字叫《从混沌到秩序》,因为唐晓峰认为:中国的地理思想史的

主线就是“从混沌到秩序”。它从早期的天人不分,到上古时代的“天人分开”,

再到王朝政治时代的“以人为中心”,秩序思想越来越清晰分明。

在古人的宇宙观里,有一类关键的神话叫“二次创世”。像盘古开天辟地、身

体“化生”成山川万物的传说,是第一次创世,也就是从混沌中建立基本秩序。

什么叫“二次创世”呢?就是当世界被破坏时,神灵和人间英雄重新恢复秩序。

古人眼里的世界被破坏,就是自然灾害。在你的印象里,古代中国最重视什

么灾害?首先是水灾,其次是旱灾,是不是?因为我们是农业国家嘛。地震

不见得多久遇上一回,台风、海啸主要在东南沿海,火灾主要在东北大森林,

中原王朝对这些都不太上心,但水旱是直接影响庄稼的。古人对自然界很畏
惧,或者说很不信任。出了旱灾,就想象出天上有十个太阳;出了水灾,就

想象出共工撞断了不周山,造成世界向东南倾斜。这个传说在地理学里很重

要:中国大陆是块倾斜的大地,西北高、东南低,有三级台阶,河流主要是

从西北流向东南。古人一定是对这个大的结构有准确观察,才能想出这个故

事来的。

于是,就有英雄出来修复这些灾难,像女娲补天、尧派遣后羿射日、大禹治

水等等。我为你解读过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的《美术、神话与祭祀》,那本

书也提到过,中国古代文明中的英雄,都是这种为群体生活做出贡献、修复

自然灾害的英雄。其他文明的英雄不一样吗?有很多都不一样的。他们可能

是先知、是神的信使,不关心地面上的生活。或者像古希腊人喜爱的半神英

雄阿克琉斯那样,依照个人好恶拼勇斗狠,连道德都不关心。这背后是中西

文化精神的差异。

从地理思想的角度看:“二次创世”神话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建立了以人为核

心的世界观,这是中国地理思想里最根源的东西。灾害观念的本质是人文观

念,离开人的立场,那就无所谓什么灾害了,对吧?比如道家思想反对以人

的欲望支配自然界,就不太在意天灾。而儒家是入世的,关怀人文社会,对

天灾也就特别重视。所以儒家经典虽然不宣扬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却非常

推崇尧舜禹救灾的“二次创世”故事,称他们是圣人。

古人讲的地理,从来都是人文地理。人的活动,像农业、工程或者军事,也

都和“地”有关。唐晓峰认为,儒家地理思想里的“天人合一”,不是人去效法

自然,而是以人为本,用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去阐释自然世界,按自己的想法

改天换地。这种人文观念的另一面,就是古人没有维护环境的责任感。经常
有人把《孟子》里的“斧斤以时入山林”解释成古代的环保主义,其实那是局

部利益调整。在古人的世界观里,自然界是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的,用不着

保护。为了建设都城、发展文明,他们会在实用理性的驱动下,随意砍伐山

林、进行无节制的开矿、捕猎。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从人文观念产生的地理思想,为客观世界建立了什么

样的秩序?古人讲地理离不开观天,小说里的诸葛亮,就是“仰知天文,俯察

地理”。因为天和地是共同构成了地理思想中的秩序框架。中国古人有一种重

要的地理思想叫分野,分开的分,野外的野。就是用地上的山川州郡,对应

天上的星宿。它表现得比较牵强,但也有一种智慧。人站在地上看世界是看

不远的,但天的视野就开阔了。所以古人想以天地一体的坐标系来为大地定

位,这和现代的卫星 GPS 思路有点儿像。到了唐代,古代地理中又出现了一

套叫“天下山河两戒说”的学说,戒是戒备的戒。它把中国的山脉和水系分为

南北两个大系,分别是华夏和戎狄、蛮夷的界线。地面上的山川、郡县,也

都是和天上的星星对应的。

你一定还常听到一个词叫“天圆地方”。从地理思想的角度说:天代表着历史,

“圆”是运转循环的秩序;地代表着社会,“方”是安定平静的秩序。人生存在

稳定的大地秩序里,同时要听从运转的天命。在客观世界里,“天圆”很直观

的,和观测到的一样;但地为什么就是方的呢?人看到的地平线不是圆的吗?

这也是一种实用智慧:用视觉透视看天很方便,看大地就只能看到一小片,

而且会变形。要进行大面积观察,就得用散点透视,也就是把地划分成很多

方块,建立不同的十字坐标,最后拼接在一起。上古的行政区划,习惯思维

都是把土地想象成大方块套小方块。我们是农业民族,用方形来计算耕地也
很方便,比如井田制就是一个九宫格。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就想:中国的山水

画使用散点透视,可能就是因为古人一直在这样观察和理解世界。

地方概念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人站在大地上,以自己

的位置为中心观察世界:太阳的起落确定了东西、北极星确定了北,这建立

了四方位的框架。在古代地理名词里,四方是基本分类法,像四郊、四野、

四海、四荒等等。
第二部分

好,古人的地理思想框架和规则基本确定了。在第二部分内容里,我就来讲

讲它在现实政治里是怎么运作的?

先来说我们最熟悉的城市地理布局思想,这在新石器时代就确定下来了。有

一位考古学家讲过:公众可能很疑惑,考古工作者在中华大地上挖来挖去,

到底在找什么?其实,就是在寻找古代农业革命的踪迹。它反映在地图上,

就是通过密密麻麻的遗址,标注出早期农业定居点的空间分布。考古学界认

为,中国新时期时代文化有六个主要分布地区,这就是一幅五六千年前的文

化地理分布图。这六大文化区里,至少有五个大区已经确定有了中心聚落。

早期文明城市的发生,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这些遗址的布局告诉我们:从很早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就有中心、轴线和

对称、天圆地方、四方八位这些标准的中国式地理文化观念。一般来说,人

类早期聚落的布局,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往往就是沿山川道路的走向作点线

的延伸,逐渐变得稠密。但是,在陕西西安发现的、距今 6000 年左右的半

坡遗址,已经出现了等级化的空间秩序,有一些房子不只形体高大,而且位

于小房子的中心。还有的古代遗址,聚落中心是一个广场,这种中间没房子
的,比有房子的还重要,因为这说明它是祭祀场所。很多早期文明的聚落和

墓葬,已经在按中轴线严格布局了。

这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城市规划思路:中国古代不仅构建土木的城市,也

在构建思想性的城市。古代的城市大多符合这个观念:九经九纬十二门,四

四方方,整整齐齐。我们所说的中轴线,从表面看是确定城市基址的一条南

北线,实际上是划分坐标的一个“大十字”。古代的城市,包括今天的很多城

镇,都是这样的十字街布局。然后,在这条基线上,截取一点建立皇宫这样

的中心建筑。汉代长安城的大中轴线,是穿越长安向南向北延伸,南起子午

谷,北抵天齐祠,全长 74 公里。最典型的当然是北京,她的中轴线是起正

阳门或永定门,穿天安门和故宫,直抵鼓楼。所以有的学者说,保护北京的

历史建筑,重点不在复原单个建筑,而在理解古人对城市建设的思想。

开头说了,古代地理思想有一个关键性转折,它奠定了王朝政治的版图,本

书里称为从“天下观”变成“王朝观”。

“天下观”是秦朝以前的地理观念。样板是上古的地理文献《禹贡》,大禹治

水的禹,贡献的贡。这是《尚书》里的一篇,它把天下划分成了九州,像冀

州、兖州、青州、徐州——你要是爱看《三国》,肯定熟悉这些地名——还

讲了各州的山川、物产和部落情况。很多欧美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确定代理

区时,不光参照今天的行政区划,还会看这篇古代文献,好知道中国古人是

怎么划分天下的。《禹贡》里的九州,是上古时代华夏民族活动的核心区域,

它既是按山水走向划的自然地理单元,也是按朝贡制度划的行政区域。既是

山川格局,也是社会秩序,两类格局秩序彼此渗透和契合,成为整体,江山

就是社会,社会就是江山。
九州的地理概念是有弹性的。商朝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北纬 34-40 度之间

的平原。他们建立了以这个平原区为中心的四方地理框架。中心区叫“内服”,

服装的服,由商朝人直接控制。外面四个方向的区域称为“外服”,向中央地

区进贡。我们前面说了,古人眼里的大地是方的,所以这个结构不叫同心圆,

而叫同心方,大方套小方,有很多层次。这种地理思想,对政治思想有什么

影响呢?就是居于“地中”,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中心的这个中原国家,在地理

思想上确认了自己拥有“天下”唯一优越的地位,它也否定了多中心式的社会

政治格局,不容有其他平等的国家共存。

周人建立的天下形势,和商朝有很大不同。他们拥有的土地范围更大,周王

朝分封的土地,已经覆盖了当时中原农耕文明的全部区域,和游牧民族也就

是所谓的“夷狄”全面接壤了。在周人的地理思想里,疆域的性质问题,在于

属于华夏社会还是夷狄社会。诸夏国文明居中,夷狄处于边缘,被绝对漠视。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的具体情况感兴趣,建议你听我解读的《失败者的春秋》

这本书。

周代人也讲“大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西周的口号,意思是所有的

部落都受周天子的管辖。这种理想的基础是分封制,但它的真正实现,却是

到了封建终结、秦朝建立。随着中央集权王朝的壮大,中国的地理思想也从

边际模糊的“天下观”变成了布局清晰的“王朝观”。

秦代以后的王朝地理观念,是主动操作出来的,拥有严密的领土政治秩序。

最核心的内容,是以郡县制为框架,主动规划出了一套完整的空间政治方案。

在分封时代,周天子对各个地方有统治名义,但没有实际行政,区域以自然

山水为界。到了王朝政治时期,则是首先要打破凭借山川地形割据的可能。
所以,中国古代的郡县划分,是犬牙交错的,故意打乱了自然地理界线,让

山两侧、水两岸的居民联成一体——这一点,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聚合

形式。而皇帝的坐“江山”,就是统治社会。

从此以后,中国古代的地理思维方式也就确定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地理叙述,

都是以郡县为单位,很少采用自然单位、经济单位;叙述的层次是从京师到

周边,从上层到基层,主次轻重分明。
第三部分

这本《从混沌到秩序》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不过我的讲述还

没完。当我们知道了一套思维方式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样以后,肯定还想接

着知道:它产生了哪些后果。所以,我又查了一些唐晓峰教授的论文。在下

面的第三部分内容里,接着和你谈谈“天下观”“王朝观”这些地理思想,带来

的一些问题。

如果要概括中国人的传统地理概念,那就是:中间一个中央大国,加上一个

稳定的地理边界带,边界带外面是蛮夷世界。几千年来的中国史,特别是北

方中原的历史,就是在这个结构里展开的。很多人还会习惯性地把它用来分

析其他国家的历史政治问题。

这种思维惯性很容易出现误判。第一类表现,就是会看不清中原与北方游牧

民族的关系,或者说是看不清关于帝国边疆的问题。按照传统的地理思想,

边疆就是边缘地带,没有主体性。比如,中国传统史书里从来没有匈奴史,

只有汉族匈奴族的关系史,永远演奏的是一支侵扰与和亲的变奏曲。很多边

疆研究,也只是站在中央地带的立场,在研究边疆政策。实际上,边疆不是

一个等待谈判结果的地方,而是一个拥有自身文化和生命的广阔地区。
如果不以中原帝国为中心视角来观察。历史上的匈奴,就不是一个依附性的

边疆民族,而是一个相邻的民族。这不是名词转换,而是视野和事实转换。

在我们的想象里,匈奴是草原民族。其实,山地才是他们最主要的生存场所。

从历史上看,中国北方的游牧社会,很可能是在阴山这样山地发展起来的。

山区为匈奴人提供了重要的生活物资,他们的圣地和祭祀地点也都在山里。

这种新的视角,还可以用来分析亚洲的历史政治问题。

第二类问题更被动,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边界问题。看待这段历史,需

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中国和西方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地理思想,对边界的

概念不一样。

我们先来说西方。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其实是一场“文明的大发现”,所发现

的不是全世界各国的文明,而是西方自己的文明。著名的东方主义学者萨义

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里,将这称为西方人“想象的地理和历史”。当欧洲

人的战舰到达新大陆时,看到原住民的技术落后,就觉得自己代表了人类文

明。这可能和几千年前商周时代的华夏民族有点儿像吧。

他们和自己眼里的“野蛮人”打交道时,是相当简单粗暴的。对像中国这样的

古老国家,就采用了另外一套方式。西方列强在侵蚀中国领土时,有的是鲸

吞,有的是蚕食,还用上“租界”的形式,把边界划在了中国内地。

在传统中国地理思想里,边疆是一条地带,是一片越走越荒凉的区域,是双

方或者多方势力的末梢,只有大概的边界。它的价值不大,弹性却很大,很

容易被中央王朝放弃掉。中国与朝贡国之间的边疆,更是宽窄不一,这也是

中原帝国维持边疆稳定的政策。所以,清朝官员上谈判桌时,思维很模糊,

觉得可以大而化之,先签了再说。但桌子对面的西方人可是不容忍边界处于
模糊状态的,他们的国家利益非常精确,对边界的理解,是一条没有缝隙、

没有宽度的几何线段。

在租界里也一样,各个租界当局签完条约之后,还在不断侵占界外地区、建

立界外飞地。比如,上海租界的总面积是 32.4 平方公里,是英、法租界最

初面积的 24 倍。而大清帝国对这一点没有敏感的认知。“寸土不让”是一个

现代领土概念。在很长的时间里,清朝官员还没搞清楚“租界”的性质是什么。

我为你介绍这两个问题,也是为了用它们当例子,说明研究地理思想史的重

要意义。
总结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本期音频要点:地球的表层,既包含自然系统,也包

含人文系统,现代地理学不仅要描述世界,更要论证世界,研究地理背后的

思想历程。

(1)中国古人的地理思想,是一边观察,一边根据经验思辨和推理得来的。

它的重要源头,是英雄战胜灾害的“二次创世”神话。这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

地理思想。古代地理思想的框架是:天地对应“分野”;天圆地方,按散点透

视的方式组合大地,区域的核心在于中轴线。

(3)中国地理思想史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是从先秦时代那种华夏与蛮夷对

峙的九州“天下观”,转换成了秦朝的郡县制“王朝观”。后者是根据严密的政

治秩序,主动操作出来的。

(3)我们还谈了古代传统地理思想带来的问题:它会让人看不清中原与邻

近民族的关系,也曾经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

撰稿、讲述:贾行家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