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

blog_id=blog_624f7cf80101d9dy

竹下翁

竹下翁 http://blog.sina.com.cn/u/1649376504 2013-07-13 14:38:42

马鞍山(金时眼摄
影、竹下翁题句)
——东泉旧堡今何在?遗有马
鞍问时人。

李三素:寻龙经下篇(13)

李三素原文:

1 of 4 21-May-16 6:23 AM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24f7cf80101d9dy

龙若住时有包藏,山水自相当。
从前一卷真奇绝,杨公亲口诀。
时师明掘乱安坟,那解救人贫?
若人收得此三卷,读了人钦羡。
此中义理深且长,莫把作寻常;
见此文书人皆喜,收付巾箱里。
要知此本得来由,元出在处州。
《寻龙经》至此终。

竹下翁插话:
曾公文迪《寻龙经》上、中、下三篇,到此完结。曾公写
寻龙之书,如来龙翻来覆去;曾公论寻龙之理,似龙湾
“义理深长”。千言万语寄希望,就是堪舆者要明寻龙之
重,“莫把作寻常”而掉以轻心。
《寻龙经》上、中、下三篇,内容都是寻龙过程诸多要
则;表述角度虽有所不同,但都涉及龙穴砂水配合问题。
如论龙之祖宗——
上篇说:“寻龙先寻宗与祖,不辨祖宗何足语。”
中篇说:“发迹先看祖宗来,山顶势徘徊。”
下篇说:“节节生峰起祖宗,细认龙行路;”
如论龙之行度——
上篇说:“大山高耸是真龙,踊跃奔腾俦可语。”
中篇说:“大凡看龙先看势,须用龙楼起。”
下篇说:“龙未住时身头去,认取龙行度。”
如论龙之剥换——
上篇说:“真龙剥换妙难穷,仔细推寻莫失踪。”
中篇说:“大公若得小公龙,旌节起重重。”
下篇说:“入穴欲得后龙远,一起一伏健。”
如论龙之护送——
上篇说:“两边夹从看尊卑,三里五里相随护。”
中篇说:“随龙两边俱朝揖,山形诸就集。”
下篇说:“龙行恰似开船势,桨棹两边对。”
如论龙之结穴——
上篇说:“龙若住时有明堂,入穴先看左右臂。”

2 of 4 21-May-16 6:23 AM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24f7cf80101d9dy

中篇说:“左右若得众山揖,明堂真龙集。”
下篇说:“龙若住时有包藏,山水自相当。”
诸如此类,难以一一尽言;当然,各篇均有所侧重。有兴
趣者反复阅读,自可洞明其中奥妙。“收得此三卷,读了
人钦羡”,是否有如此体会,不妨先将《寻龙经》“收付
巾箱里”。
李公三素纂曾公文迪《寻龙经》三篇,紧要处作了点评,
好让后来人一目了然。竹下翁将其上博时则胡作“插
话”,难免有意不对题地方。承蒙读者厚爱,并有所转
载;更有善编辑者,按“篇”收拢博文并增添色彩,阅读
更加便利。竹下翁在此谨表谢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09
/00/944966_284016050.shtml

张公九仪留题乌鸦形地(金时
眼摄影、竹下翁作诗)

3 of 4 21-May-16 6:23 AM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24f7cf80101d9dy

雨里寻穴似
飞鹰
穴场未到见
穴星
乌鸦觅食知
吞吐
留给后人探
真情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f7cf80101d9dy.html
所属分类:无
相关评论:
阅读次数:

竹下翁 总访问次数:

4 of 4 21-May-16 6:23 A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