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十四章 歌劇的興起

 前言:十七世紀最核心的藝術就是 Opera, 成為十七和十八世紀最重要的曲


種,至今也仍是很重要的。
 歌劇的前身:1) Pastoral drama (田園劇)
劇情場景:田園景色,有牧羊人/女,神話人物,描述得
不到回報的愛。
地位:在 16th 的義大利宮庭和民間學會中很受到歡迎
影響歌劇之處:主題,風格,運用神話人物,舞蹈和音樂
的使用。

2) Madrigal Comedy/madrigal cycle (牧歌劇)


定義:將多首牧歌串聯成一個劇情或場景
影響歌劇之處:a)用不同音色製造出人物對話的效果
b)藉由音樂表現歌詞的情感與戲劇性
代表作品:Orazio Vecchi 的 L’Amfiparnaso (1594)

3) Intermedio (幕間劇)
作用:作為一般戲劇換幕時的分隔劇,填補換幕時的空檔
產生緣由:Renaissance 時期的舞臺沒有布幕可作為換幕
之用,故有幕間劇的產生。主要以音樂形態表現,
為簡單的音樂劇。
影響歌劇之處:幾乎具有後來歌劇的所有元素,為 Opera
最直接的來源。

 早期歌劇發展
興起過程: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學者、贊助者、詩人、音樂家意圖復興希
臘悲劇。
理念:企圖在現代新創的作品中,恢復古希臘悲劇那種音樂感化人的力量
當時重要音樂理論家:Girolamo Mei
理論觀點:a) 整個古希臘悲劇從頭至尾都是用唱的
b) 古希臘悲劇的音樂是單旋律的(monophony),由獨唱或合
唱團唱出,伴奏可有可無。
c) 單旋律的音樂藉由音高、音域、節奏、速度的改變,可引發
聽者強大的情感效應。

4
推動組織:The Florentine Camerata 佛羅倫斯協會
時間:1570
主導人物:Bardi (1592 後轉交 Corsi), Mei, Peri, Caccini
組織的主要活動內容:討論文學、科學、藝術等,音樂家也會
發表新作品。
音樂手法:Monody(獨唱加上 basso continuo 的伴奏)
影響:很快擴及各個種類的音樂,不論宗教或世俗的曲種都能見到
monody 的運用。
(vs. monophony): monophony 指的是無伴奏的單一旋律線條
Monody 的不同風格:a) aria / solo madrigal (Caccini): 較有旋律性
b) recitative style (Peri): 介於說話和唱歌之間
的唱頌

 早期歌劇作品:
時地 劇名 作曲家 劇作家 意義/特色
1598 Dafne Peri Rinuccini 第一部 opera,但只存殘稿
Floren. 《達芬妮》 以古希臘戲劇為典範
1600 Rappresenta- Cavalieri
Rome tione di ***** *****
Anima et di
corpo
《靈肉劇》
1600 L’ Euridice Peri Rinuccini 劇情展現音樂觸動人心的強
Floren. 《尤麗蒂絲》 大力量
Recitative style,類似史詩吟
唱,介於說話和唱歌之間
1600 L’ Euridice Caccini Rinuccini 旋律較抒情性
Floren. 《尤麗蒂絲》
1607 L’Orfeo Monteverdi Striggio 意義:
Mantua 《奧菲歐》 第一個偉大的歌劇作曲家
手法:
a) 用音樂將劇本歌詞的表
現變得更有戲劇張力
b) 擴大樂團編制
c) 採用 Strophic variation 手
法:每段歌詞的音樂有些
不同,以求更貼近歌詞情
感的傳達

5
d) 加入 duets, dances,
ensemble madrigal,
ballettos, 以表現劇中各
式各樣的心境

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其他在威尼斯的重要作品:


1624 Combattimento di Tancredi e Clorinda
手法 stile concitato: 激動風格,單音快速重複,加上弦樂顫音
1640 Il ritorno d’Ulisse (出自荷馬史詩 Odyssey)
1643 L’ incoronazione di Poppea (描寫 Poppea 如何當上女王)

 義大利歌劇在擴展時,為何會產生風格上的轉變?以及這個轉變是什麼?

Opera 的製作昂貴,以至於很少見。因此,除了在 Florence, Mantua 持續製


作之外,普及的速度緩慢。(補充說明:一直到 opera 開始吸引新的支持者和
觀眾之後,為了迎合一般觀眾的喜好和口味,而開始轉變風格 – 從一開始
為了要復興古希臘的悲劇,轉變成注重華麗布景,舞台效果和歌者技巧等。)

Rome
時間:1620 年代,歌劇重心轉移至羅馬
特色:1) 劇情除了田園劇和神話之外,還加入史詩。
2) 注重華麗的舞台效果。
3) aria 和 recitative 的風格明顯劃分:aria 更有旋律性,recitative
更像說話。
4) 建立序曲 sinfonia 的傳統:先慢板和絃式風格,再接輕快的模
仿樂段,這在 17 世紀成為歌劇序曲標準型式。
5) Castrati(閹割手)的使用,從教會系統引進歌劇界,因教會不
允許女性唱歌,因此從十六世紀中起,由 Castrati 代替演唱高
聲部。
6) Arioso:介於 recitative 與 Aria 之間(源自 Domenic Mazzocchi:
La catena d’Adone 中的手法「mezza’arie」half-aria)
Venice
1637:歌劇發展中決定性的一刻 – 第一間公開歌劇院 Teatro San
Cassiano 開幕!市民只要買票便能欣賞歌劇,有錢的家族通常會
直接預定一整季的包廂。威尼斯的自由風氣,吸引每年狂歡節大批
遊客前來,這些遊客也是歌劇院的重要資金來源。
意義:造成歌劇的普及,欣賞歌劇不再只侷限是貴族專利,歌劇院變成一
般民眾社交的場合。
6
重要作曲家:Cavalli, Cesti, Monteverdi
特色:1) 除希臘神話,還加入史詩、歷史故事,劇情通常為充滿情感衝
突,且適合發揮舞台效果的情節。
2) 從五幕減為三幕歌劇
3) Aria 的數量增加,強調優雅流暢的旋律線條配上簡單和聲,通常
為三拍子,有固定的節奏型態,這種抒情的 aria 型態開始在全
歐洲流行,並成為日後器樂曲主要旋律模仿的對象。
4) 強調歌者的演唱技巧勝過其他一切元素,重要歌者為:
diva (歌劇女伶)
Prima donna (第一女主角)
Castrati (閹歌手)

【認識常見的音樂語彙】
liturgical 儀式性的
pastoral 田園的
mythological 神話的
academies 協會,學會
dialogue 對話
stage effect 舞台效果
Greek tragedy 古希臘悲劇
accompaniment 伴奏
register 音域
strophic 分節式(多段不同歌詞重複同樣旋律)
through-composed 通篇式(整首歌旋律不重複)
fragment 斷片
setting of the libretto 將劇本譜成樂曲
reciting 朗誦
heroic 英雄的
secular 世俗的
prologue 序幕
declamatory 歌詞的語韻(抑揚頓挫)
duration 符值
accentuation 重音
syllables 音節
measured 劃分小節的,規律的
epics 史詩
theatrical spectacle 劇院舞台特效
imitative 模仿的

7
sinfonia 歌劇序曲
subject 主題
triple meter 三拍子

【心智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