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28

采用微喷射流技术抑制民用涡扇发动机排气噪声

李挺,额日其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 涡扇发动机喷出的高速气流产生巨大的噪声,是飞机的主要噪声源,对机场造成巨大的噪声污染。因此为了抑

制这种喷气噪声,各国科学家都作了积极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现代民用涡扇发动机排气的降噪技术---微喷

射流技术。微喷射流技术,即以一定角度向发动机尾喷流中喷入高速二次流,形成对发动机尾喷流的扰流,对尾喷

流的湍流结构进行控制和优化,控制占噪声主体的由于流动大尺度失稳产生的噪声,从而对喷流的噪声进行抑制。

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大尺度结构是低频噪声的来源,因此将大尺度结构分裂为小尺度结构,可以降低低频噪声的强

度。但由于小尺度结构的增多,则会造成高频噪声强度的增强,造成噪声频率的漂移。但是高频噪声相对于低频噪

声,容易被固体物质吸收,造成的噪声污染小。因此,微喷射流技术对于降噪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光明的前景。通

过分析国外学者的基础性实验和小尺寸模型实验,获得很大启发,本文利用 CFD 数值模拟在微喷射流作用下的喷流

流场的变化情况,与获得的实验温度场值基本一致,并计算出加微喷射流前后的湍动能分布和速度场。结果表明尾

喷流的湍动能分布更均匀并且数值大幅降低,说明由湍流产生的噪声被部分抑制;速度衰减加剧,说明微喷射流强

化了尾喷流与周围空气掺混,尾喷流速度降低,因此高速喷流噪声被部分抑制。

关键字 微喷射流 涡扇发动机 降噪 数值模拟

1. 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适航条例中对飞机的噪声要求越来越严格。大涵道比
涡扇发动机排出的高速气流是飞机噪声的主要来源。因此,针对现代大涵道比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各
项噪声抑制技术脱颖而出,由于主动控制方式能以很小的总压损失为代价来抑制噪声,因而以微喷
射流技术为代表的噪声抑制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微喷射流技术,即以某个角度向发动机尾喷
流中喷入高速二次流,形成对发动机尾喷流的扰流,对尾喷流的湍流结构进行控制和优化,从而对
[1]
喷流的噪声进行抑制 。微喷射流技术是基于喷流噪声和喷流湍流结构的相关性的理论基础上的新
型技术。国外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T.H.New和W.L.Tay做了加入微喷射流后的流场结构的水洞实验
研究,A. Krothapalli, B. Greska and V. Arakeri在喷流实验中得到了积极的实验结果,但是针
对微喷射流作用下的微喷流流场结构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微喷射流作用下
的尾喷流流场进行了研究。

2. 尾喷流的噪声与湍流结构的关系

[2]
对于收缩喷管,尾喷流形成的远场噪声由四部分所组成 。
第一部分噪声是高频的短波部分,该部分与马赫波有关,出现在喷管出口附近的楔形区域内,
见图 1。这部分噪声是由于小尺度的扰动造成的,比如小尺度的漩涡。
第二部分噪声有很好的方向性,峰值出现在沿喷流中轴线的较小的一个角度的区域内,是由于
流动的大尺度的失稳造成的。这部分的噪声占总噪声比重的 30%左右,是主要的噪声,位置位于喷
流核心区尾段附近。

1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28

图 1 主喷流纹影图

第三部分的噪声是更高频率的,范围涉及所有区域的噪声。这部分噪声的产生原因是大尺度的
迁移和部分小尺度的湍流造成的。第四部分的噪声是由激波产生的噪声,在喷流欠膨胀时出现。
微喷射流技术是通过向喷管出口的主喷流喷射高速二次流来控制占噪声主体的第二部分噪声,
即由于流动大尺度失稳造成的噪声。
由于大尺度结构是低频噪声的来源,将大尺度结构分裂为小尺度结构,在理论上可以降低低频
[3]
噪声的强度。但由于小尺度结构的增多,则会造成高频噪声强度的增大,造成噪声频率的漂移 。
但是超过人耳分辨的高频噪声,人耳无法感受;其次高频噪声比低频噪声更易被吸收和衰减。因此,
采取微喷射流技术后,虽然会造成高频噪声的升高,但对于降噪依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 微喷射流对圆射流近场流动的影响

为了分析采用微喷射流技术后的主喷流流动状态,从实验的角度验证理论的推测。T.H. New 和
[4]
W.L. Tay 在水洞中完成了微喷射流强化喷流混合的试验。清晰观测到了流场的细节特征,比如漩
涡的产生与发展
采用微喷射流与主喷流的速度比 VR 描述微喷射流对主喷流的穿透程度。当 VR 越大时,微喷射
流穿透的越深。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 VR,控制主流的流动状态。

2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28

图 2 实验件的正视图与侧视图

图 3 所示为不同速度比下的主喷流流动状态图。实验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显示流场图像
的。
在未加微喷射流的情况下,在经过较长的一段层流段,在喷管出口下游大约 5 倍喷口直径
处,主喷流沿着剪切层出现方向角漩涡,转捩为大尺度结构的湍流。在速度比较小,比如 VR=0.5,
VR=1.0 时,由拍摄的图像可知微喷射流并没有射入主喷流的核心区。由于微喷射流的作用,在
主喷流剪切层处产生双反转漩涡(CVP),并且随着 VR 的增大 CVP 的强度也将增大。CVP 与主流
剪切层相互作用,使得该处出现大量的小尺度非相干结构。并且可看到转捩点明显向喷流上游
移动。当 VR=1.5 时,微喷射流射入主喷流的核心区。这时主喷流漩涡与微喷射流产生的漩涡表
现出明显的相干性,喷流的湍流度明显增加。主喷流层流段的宽度相比于未加微喷射流时明显
减小,主喷流核心区长度进一步缩短,转捩点进一步向上游移动。当 VR 较高时(VR>1.5),微
喷射流穿透了主喷流的核心区,并且直接相互作用。由于此时两股微喷射流互相接触,互相抵
消,所以对主喷流的影响减弱,影响结果与低速度比时相似。

图 3 不同速度比下的主喷流流动状态

3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28

图 4 微喷射流对主喷流的影响

在实验的基础上,T.H.New 等分析了微喷射流与主喷流相互作用的机理。如图 4 所示,所以由


于 CVP 对主喷流的卷吸作用,将主喷流的大尺度结构分裂为小尺度结构,因此转捩提前发生,主喷
流核心区长度缩短。

4. 微喷射流技术抑制尾喷流噪声实验
[5]
A. Krothapalli 在收敛喷管缩比模型上进行了微喷射流抑制尾喷流噪声的研究。为了模拟真
实飞机尾喷管的工作状态,主喷流的实验工质是热态气体,总温 1033K,完全膨胀后的速度为 Ma=0.9,
6
微喷射流工质分别为空气和水(水的条件可能不同),总压为 3,45*10 Pa,空气完全膨胀后速度是
2.91Ma。主喷管出口直径为 50.8mm,微喷射流管出口直径为 0.4mm,总共有 8 个,等角度排布,如
图 5。

图 5 加装了微喷射流的尾喷管实验装置

4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28

图 6 θ=150 度,θ=90 度的实验结果

图 7 加权频率外推至全频率的结果

图六和图七为未加微喷射流和加微喷射流后的噪声强度,从图中可以看到低频噪声强度降低,
而高频噪声强度略有增强。微喷射流对低频噪声具有有效的抑制效果,由于高频噪声衰减较快,但
是少量的增加不会有太大影响,因此达到了降噪的目的。

5. 微喷射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微喷射流对主喷流的影响。模型是由收敛喷管和 8 个垂直于主喷
管轴线的微喷射流管组成。主喷管进口直径 76.2mm,出口直径 50.8mm,收缩率 2.25。CFD 算法为
时间推进的有限体积法,控制方程选用一般曲线坐标系下三维强守恒形式的 N-S 方程,离散格式选
用隐式 QUICK 格式。湍流模型选用重整化群(RNG)k-ε两方程模型,同时采用壁面函数法处理壁
面附近的流动。
计算网格如图 8 所示,采用结构化网格,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对剪切层和璧面附近的网格进行
了加密。

图 8 加装微喷射流的喷管网格

5.1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
5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28

为了验证数值计算方法,针对文献[5]的实验模型和实验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如图9所示与
实验结果比较,计算结果虽然有一定的误差, 但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的分布规律基本上一致,证明
了数值方法基本正确。

图 9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5.2 湍动能计算结果比较

00000 9000 8000


1 0 0 01 0 0 1 12000
6000 1
2000

(1)未加微喷射流

1000
1 0 0 02 0 0 0 3000
3000 60008000 7000
1000 1000 8000 1 0 0 0 06 0 0 07 0 0 0 10000
2 0 0 02 0 0 0
1000

(2)加微喷射流后

图 10 湍动能计算结果对比

从图中可见,图 10 所示为有无微喷射流时,尾喷流湍动能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加微喷射流
后尾喷流湍动能降低并且分布均匀,表明尾喷流与周围空气掺混增强,能量快速衰减。由于湍动能
与噪声相关,湍动能降低,噪声强度降低,噪声因此得到抑制。

5.3 速度场计算结果

6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28

50
150 200
350 350 4
800 700
200 400 850 6 5 07 0 08 5 0 6 5 07 5 0 700 750 750 750

未加微喷射流

700
750
8 0 08 5 0
200
3 5 07 0 0 6 0 0 8 0 08 5 06 5 0 7 5 0 7 5700 0 8 0 07 5 0
750

加微喷射流后

图 11 速度场计算结果对比

从图中可见,图 11 为有无微喷射流时尾喷流的速度分布,尾喷流速度降低,并且两个马赫盘消
失。由于噪声的强度与喷流速度的八次方成正比,因此噪声强度显著降低。
5.4 温度场计算结果对比
0.45 0.45 0.45
0.45
5 0.5
0.4 0.5
0.6
0.5 0.55 0.5
5 0.6
0.4

0.65
45

0.7
5

0.75
0.5

0.

0.6
0.85 0.7 0 .7 5
0.9 0. 0.7 0.85
0.88 0.9 5 0.6
0.5

0.5
5
0.4
0.6

0.5

5
0.6

0.9
0.45

0.4
6

0.6
0.5

0.
0.55

0.5
0.80.9

5
0.55
5

0.75

0.
5
0.8
0.65

0.75

0.8

5
75
0.5

0.55
0.5

0.85
0.8
0.45

0.6
0.65

0.45
0.65
0.45
0.9

0.8
0.6
0.7

0.7
0.6
0.7

0.7
0.6

0.9
0.6
0.9

0.5
0.85

0.8
0.9

0.55

0.5
0.7
0.75
0.55

0. 5
0.8
0.7
0.5

0.6 75
0.8

5
0.6
0.8

0.5

0.45
5
0.5

0.9
0.9
0.5

0.7
0.45

0.6
0.8

0.8
0.6

0.8
5
0.6
0.6

0.4
5

0.85 5
0.9 0.7 0.9 5
0.8
0.7
5 0.8 0.75
0.8
0.5

0.6 0.65
5

0.65
5
0.5 0.5 0.5
0.55 0.6 0.
45

5
0.5 0.4 0.5
5
0.4 45 0.55
0.

5
0.5 0.4 0.5
0.45
0.4 5
5 0.4
5 5
0.4

X=0D X=2D X=4D X=6D


(1) 未加微喷射流
5 0.5
0.40.8 0.55 0.
45
0.
7
0.5
0.6
0.85
0.750.65

5
0.6

0.5.455 5
0.075

0.5
0.9
7

0.7

00.6.9
0.6
.65
0.

.65

750 0.55
00.5

0. 0.6 0. 0.7
0.60.8
0. 5 5

85 5 0.55
0.8 00.7.8
5

0.55

0.9 0.6
0.75

0.5

0.65 0.6
0.
0.6

5
65

0.6
7
0.85

0.
0.85

0.
0.

0. 0.8 0.65
0.8
0.9

0.55

85 65
0.5

0.75
7
0.45
0.5

65

0.85
0.
0.8

0.8
0.5

0.6 7
0.6

0.
5

0.75
.7

0.
8
0.75 00.8

0.

5
0.

0.55
0.55

0.8
0.7

0.6
0.7
0.85

0.45

0.5
0.6

0.6
5

0.5
0.6

0.6

5
0.4
0.45

0.7
0.
0.

0.5
7

75

0.7
7
0.45

0.75 .7
0.
0.7

0.5
0.55
0.65

0.

5 0 0.75 0
0.7 0.6 .75 5
0.650.9

0.6 8
5 0.
0.55
0.5

55
0.6

0. 0.
5

55 45
5

0.9
5

0.5
0.
0.5.8

9
0.4

0. 0.8 5
55 0

0.7
0.7

00 5
.6.65 0.7 0.
0.85

0. 0
550.8 0.45
0.
5
0.5

.7 85 0.5
0.9

0.6 0.5
0.76
0.6

0.
5

0.
0.7

0.45
0.8
0.0.6

0.65
5

5
7

0. 0.45
5
0.4 0.7
5 0.5 0.850.5 0.4
5 5 0.45

X=0D X=2D X=4D X=6D

(2)加微喷射流后

图12 温度场计算结果对比

图12为有无微喷射流时尾喷流的无量纲温度分布,微喷射流的数目为6个,计算结果表明,加入
微喷射流后,在剪切层中出现了强烈的流向涡。流向涡的卷吸作用使得外流中的流体被卷向喷流中
心,起到了强化混合的作用,喷流核心区缩短。在下游六倍直径处,未加射流的尾喷流温度整体较

7
中国航空学会 2007 年学术年会 气动专题 28

高,核心面积较大,加微喷射流后,在下游六倍直径处,尾喷流温度降低,核心区面积明显减小。

参考文献
[1] Krothapalli, A., Venkatakrishnan, L., Elavarasan, R., and Lourenco, L., “Turbulence and Noise Suppression of a

Supersonic Jet by Water Injection”, submitted to J. Fluid Mechanics, February 2002.

[2] Krothapalli, A., Venkatakrishnan, and Lourenco, L., “Crackle: A dominant component of supersonic jet mixing noise,

AIAA Paper # 2000-2024, 6th AIAA/CEAS Aeroacoustics Conference, Hawaii, June 2000.

[3] Arakeri VH, Krothapalli A, Siddavaram V,,Alkislar M and Lourenco L, “On the use of microjets to suppress turbulence

in a Mach 0.9 axisymmetric jet,” J. Fluid Mech., 490, 2003, 75-98.

[4] T.H.New,W.L.Tay. Effects of circumferential microjets on the near-field behavior of a round jet. AIAA 2004-923

[5] A.Krothapalli, B.Greska, V.Arakeri. High Speed Jet Noise Reduction Using Microjets. AIAA 2002-1450

作者简介:姓名:李挺,出生于 1981 年 10 月 16 日,性别:男,籍贯:上海,学位: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航空宇

航推进技术及理论,E-mail:Leon_liting@126.com,联系电话:13581951200。

You might also like